小學的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的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的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懂得將較復雜圖形進行分割、填補、移動的方法。
2、能力目標:能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學習活動,會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特別是利用化繁為簡的方法、割補、移動等方法求出圖形的面積。具有處理圖形的思維方式和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的多樣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利用分割的方法,把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再計算。
教學難點:
會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jié)教材的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guī)律出發(fā),本節(jié)課采用學生動手操作、以實驗發(fā)現為主。在實施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適時地演示;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發(fā)動學生進行交流合作,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推導歸納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為有地毯圖樣的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談話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利用方格圖求一些圖形的面積,看今天今天老師又給大家?guī)砹耸裁?想看嗎?/p>
2、課件出示:四副有美麗圖案的地毯,讓學生觀看后說說
美在哪里?引出下面的學習內容:地毯上的圖案
3、課件出示有藍案的地毯圖片。
笑笑和淘氣看見一塊地毯,圖形如下圖,笑笑想,地板上的.瓷磚鋪成的圖形多美!這里面有什么數學問題嗎?(一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米)
生:是對稱圖形,是由許多小正方形組成的。
師:對,大家觀察很認真,這個圖形是對稱的,很美。
師:給大家提了一個數學問題,看著這幅圖,大家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問題?
生:地毯上藍色部分的面積有多大?
師:猜得真準。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地毯上的面積”。(板書)
二、自主建構,合作探究
1、獨立探究,尋找解決策略
師:大家每人手中都有一張跟大屏幕上完全一樣的圖。先獨立思考,將想到的方法簡單地記錄到練習本上。
。▽W生獨立思考,教師巡視。)
2、合作交流,對比擇優(yōu)
師: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各自發(fā)現的方法,然后記錄到合作卡上。比一比哪個小組發(fā)現的方法最多,最簡便。
。▽W生小組內進行交流。)
師:大家都討論得很充分了,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生1:直接一個一個地數,為了不重復,在圖上編號。
生2:用總的14×14的正方形面積減去白色部分的面積。
生3:因為這個圖形是對稱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數出一份中藍色的面積,再乘4。
生4:轉移填補,將中間8個藍色小正方形轉移到四周藍色色重疊的地方,就變成4個3×6的長方形加上4個3×3的正方形。
師:對于各組發(fā)現的方法,你們認為哪種更簡便,為什么?
生:方法1直接數太麻煩,方法3把這個圖形分割成4塊,算出或數出其中一塊的藍色面積再乘4比較簡便。
生:方法4想法很巧妙,也比較簡便。
……
師:(小結)大家對比很認真。對于這種在方格圖中計算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直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用大面積減小面積,還可以對整體進行分割,一部分一部分數或算。具體運用哪種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對待。
三、全課小結,課后拓展。
師:對于計算方格圖中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數,還可以“大減小”。如果沒有方格圖,我們該怎樣解決一些圖形的面積呢?明天的數學課上我們將繼續(xù)學習。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空白方格上設計一些你喜歡的圖案,讓你的同桌幫你算一算圖案的面積,還可以把他們寫進數學日記。
小學的數學教案2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教學注重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營造了寬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整節(jié)課的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整節(jié)課的教學都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問題,并能結合情境解決問題,增加了學生的直接經驗,把每個學生潛在的熱情調動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巧用遷移,積極探究。
學生已經認識了加法,通過加法來遷移,增進對減法含義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動口、動手、動腦,利用舊知獲取新知。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動手實踐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最直接方式,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經歷了減法的形成過程。同時,通過動手擺一擺,也促進了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減法的含義以及在具體情境中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數一數5以內的數。
(1)從1數到5。
(2)從5數到1。
2.引入:有幾支彩筆?(5支)送給小朋友2支,還剩幾支?你們會算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5以內的減法。
設計意圖:利用“送彩筆”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
探究新知
(一)故事導入,揭示內容。
1.智慧爺爺看見大家很會計算,想請大家?guī)蛶兔,他現在一共有幾個智慧果?(教師戴上智慧爺爺的`頭飾,左手拿2個智慧果,右手拿1個智慧果)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智慧爺爺謝謝你!(把右手拿的1個智慧果送給回答問題的孩子)
師:智慧爺爺送給小朋友1個智慧果,他還剩下幾個?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對你的同桌說說,也可以用學具擺擺看。
2.引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學生匯報:原來有3個智慧果,拿走1個,還剩2個。
3.認識減法算式。
師:像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用減法算式來表示。(板書:3-1=2)中間這個運算符號“-”叫減號。(板書)這道算式是一道減法算式,讀作:3減1等于2。(板書)
(1)帶領全班學生讀兩遍算式。
師:減號前面的3表示什么?減號后面的1表示什么?等號后面的2表示什么?
(2)同桌之間交流、匯報。
(3)小結:減號前面的3表示原來有3個,減號后面的1表示拿走1個,等號后面的2表示還剩2個。以后我們遇到這種“去掉”或“減少”的情況都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智慧爺爺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認識減號及減法算式的讀寫法。
小學的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一冊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的第1——3題,認識10。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2. 學會10的數數、認讀、寫數、大小比較和10的分與合,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 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 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直尺、學具圖片、掛圖、數字卡片、小貝殼圖片等。
教學設計: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請大家猜一猜。
a. 有一個數,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表示起點,它是誰?(貼圖片0 )
b.能與0做鄰居的又是誰?(貼圖片1 )
c.在我們所學過的數字中誰最大?(貼圖片9 )
d.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驕傲了,它對0至8各數字說:“你們誰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聽了可傷心了。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說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學生可能猜出許多不同的辦法,教師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聯合起來,站在一起組成“10”,10是兩位數,當然比9大。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創(chuàng)設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既復習了9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又引起了新的教學思考:1和0用什么辦法使9沒話可說?引出新課題。這里可以使學生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
。ǘ 探究學習
板書:10的認識
齊讀“10”。
1.學習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的順序。
。1) 聯系實際,舉與10有關的例子。
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生活中有許多與10有關的物體,你能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嗎?
師:同學們舉了很多例子,像這樣:人的手指、腳趾、一組的人數、氣球個數、花的盆數等等,都可以用10來表示。
。2)做排隊游戲。
請小朋友們站成一排(8人),問共有幾個人?
(老師站進去)現在有幾個人?(9人)
如果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數一數現在有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的?還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
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一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例子,如:人有10個手指頭、10個腳指頭、10個同學組成一組等。通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說一說、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使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小學數學教案《認識10》。
2. 10的位置與大小。
(1)尺子上的數字。
同學們經常用到尺子,請小朋友觀察,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為什么?
老師這里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誰知道空格里應該填幾?
投影儀出示:
全班齊讀0——10,再齊讀10——0。
。2) 比大小。
10和9中間用什么符號來連接?
10 9 反過來 < 10
設計意圖:
利用直尺教學10的位置,使學生一目了然,建立數感。同時,使學生再次認識到數字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比較10的大小時,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這樣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
。3) 10的寫法。
我們學習了10的這么多知識,那我們該怎樣去寫10呢?
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你是怎樣寫10的?
生答:左邊是1,右邊是0,要占用兩格。
。ㄓ捎趯W生已學過1和0的寫法,所以書寫時并不困難。)
。4) 10的分與合
(1)情境引入
一個星期天,小明準備去看望奶奶,給奶奶帶點什么呢?對了,這里有10個蘋果,給奶奶帶去吧!但是一個袋子裝不下,就把10個蘋果分別裝到兩個袋子里,小明可能會怎樣裝這10個蘋果呢?
。2)五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請你拿出10個蘋果學具圖片,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們分成兩堆。其中一人做好記錄,說出不同的分法。(學生活動,老師展示蘋果樹圖)
(3)匯報結果(學生把蘋果掛到蘋果樹上的合適位置)。
(4)學生觀察,鞏固新知。
剛才大家通過分蘋果,知道了10的組成,可是,要把這么多的組成都記下來,可真不容易。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可以減少哪些記憶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看一個,記兩個,最后得出結論,只需記住5個即可。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用最快的方法記憶10的組成。
。5)游戲,組成10。
師生互動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采取了從創(chuàng)設情境入手,以小組合作展開學習、探究,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10的分與合。使學生人人都動口、動腦參與學習。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到了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ㄈ┱n堂作業(yè)
1.看掛圖填數。
學生模仿指揮員發(fā)出命令,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情景。
2.猜數游戲。
正確猜出小貝殼下面的數字,獎勵小貝殼。
(四)課堂小結:
師帶領學生回顧本課內容,然后提問:
你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認識10
小學的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2、找出100以內的所有質數,能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會把自然數按約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3、經歷質數和合數的認識和辨別過程,培養(yǎng)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敢于探索科學之謎的精神,充分展示數學自身的魅力。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
2、初步學會準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
區(qū)分奇數、質數、偶數、合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你能正確求出1——20各數的因數嗎?
小組比一比,看誰列得快。教師指名匯報。
二、動手操作,制質數表。
(1)找因數。
觀察這些數的因數,如果按因數的個數,你認為可以怎樣分類?
動手給20以內的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填書P23。
觀察黑板上的三類數各有什么特點?
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叫做合數。
結合1——20各數,解釋一下什么是質數?什么是合數?[板書概念]
齊讀20以內的質數、合數。
問:最小的質數是幾?最小的合數是幾?
1是質數,還是合數呢?[板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如果把整數按自然數的個數來分類,可以分為幾類?哪幾類?再次強調: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要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關鍵是看什么?
你的學號是質數,還是合數?與同桌說一說,并互相判斷對錯。
P23做一做。獨立練習,全班交流檢查。
(2)找質數。
剛才我們已經找出了20以內的質數,那“73”它是不是質數。
要想馬上知道73是什么數還真不容易。如果有質數表可查就方便了。這表從哪來呢?
(教師出示百以內數表)這上面是1到100這100個數,它不是質數表,你們能不能想辦法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制成質數表?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師:對,逐個判斷比較麻煩,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地找出來?用排除法可以嗎?
因為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那么質數的倍數就都是合數,只要在數字表上依次劃出質數的倍數,剩下的就是質數了。
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在教材第24頁用排除法動手制作100以內的質數表,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一起把100以內的質數讀一讀。
附:100以內質數順口溜
二、三、五、七、一十一
十三、十七、一十九
二三九、三一七
五三九、六一七
四一三七、七一三九
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練習鞏固:
完成練習四第1、2題。
四、課題小結:
這節(jié)課你在激烈的討論中有什么收獲?
小學的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
2.初步學會較容易的除法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列式計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師板書:500×3=1500(克)
(二)變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幾筒奶粉1500克?
教師板書:1500÷3=500(克)
1500÷500=3(筒)
。ㄈ┬〗Y:整數除法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二、探究新知
。ㄒ唬├斫猓
1.課件演示:
2.小結: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3.練習:根據,寫出下面兩個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 0。9÷1。8=
(二)教學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例1.服裝小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題意,并列式:21。45÷15
2.小組討論,理解算理,嘗試計算.
3.課件演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例1)
4.練習:68。8÷4 85。44÷16
5.總結計算法則: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和整數除法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四、課堂練習
。ㄒ唬┯嬎阆旅娓黝}.
42。84÷7 67。5÷15 289。8÷18
。ǘ┲涣惺讲挥嬎悖
1.兩數的積是201。6,一個因數是72,另一個因數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
五、布置作業(yè)
。ㄒ唬┯嬎阆旅娓黝}.
101。7÷9 79。2÷6 716。8÷7
。ǘ┮慌_拖拉機5小時耕5。55公頃地,平均每小時耕地多少公頃?
六、板書設計
例1.服裝小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小學的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八冊第85頁例5及“做一做”和練習十四的第9、10、12題。
【課程標準】:認識三角形,通過觀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類,熟悉了鈍角、銳角、平角這些角的知識。對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學生是不陌生的,因為學生有以前認識角、用量角器量三角板三個角的度數以及三角形的分類的基礎,學生也有提前預習的習慣,很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怎樣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另外,經過三年多的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究能力以及小組合作的能力。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圖形能描述出三角形的內角、內角和的含義。
2、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猜測和計算能說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3、在小組合作交流中,通過動手操作,實驗、驗證、總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同時發(fā)展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4、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guī)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
【評價任務設計】:
1、利用孩子已有經驗,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引導以及學生的直觀觀察,說出三角形的內角、內角和的含義。達成目標1。
2、在教師的引導下,以游戲的形式學生通過猜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過計算說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達成目標2。
3、在小組合作交流中,通折一折、拼一拼和擺一擺的動手操作、實驗、驗證并歸納總結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達成目標3。
4、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guī)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通過“做一做”和習題第9、10、12題達成目標4和目標3。
【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和發(fā)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難點: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探索和發(fā)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幾類?
2、一個平角是多少度?1個平角等于幾個直角?兩個三角板上各個角的度數?
二、探究新知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認識三角形的內角及內角和
。úシ耪n件)在圖形王國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為“三角形內角和的大小”爆發(fā)了一場激烈的爭吵。鈍角三角形大聲叫著:“我的鈍角大,我的內角和一定比你們的內角和大!变J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雖然有一個鈍角,可其它兩個角都很小。但是我的三個角都不是很小。我的內角和比你大”。直角三角形說:“別爭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我們的內角和是一樣大的。”
師:動畫片看完了,請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引導學生說出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和叫做三角形的內角和。
多媒體展示:三條線段在圍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內形成了三個角(課件閃爍三個角的弧線),我們把三角形內的這三個角,分別叫做三角形的內角(板書:內角),這三個內角的度數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內角和。
(達成目標1: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和孩子已有的經驗,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引導,學生說出什么叫三角形的內角及內角和達成目標1。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情景也為目標二打好鋪墊)
。ǘ⒁龑Р聹y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師:在課件展示的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的對話中,你贊同誰的觀點?
預設:學生回答直角三角形。
師: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呢?
生:我是想三角板上三個角的度數是90度、45度、45度加起來是180度,90度、60度、30度加起來也是180度。
(達成目標2:激發(f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猜三角形的內角和而不是盲目猜,激起學生的疑問和好奇心,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猜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過計算說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
。ㄈ、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1.確定研究范圍
師: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應該包括所有的三角形?只研究這一個行不行?(不行)那就隨便畫,挨個研究吧。(學生反對)那該怎樣去驗證呢?請你們想個辦法吧!
師:分類驗證是科學驗證的一種好方法,下面我們就用分類驗證的方法來驗證一下,看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180°?
2.操作驗證
教師讓每個學習小組拿出課前制作的各種各樣的三角形,先找到三個內角,在每個內角標上序號1、2、3。然后請任意用一個三角形,想辦法驗證我們的猜想。如果有困難,可以啟用老師提供的“智慧錦囊”或者尋求同學的幫助。
智慧錦囊:
。1)要知道三個內角的和,只要知道三個角分別是多少度就可以了,你覺得哪個工具可以測出角的度數?試一試。
。2)180°的角是個特殊的角,它是個什么角?你能想辦法將這三個內角轉化成這樣的角嗎?
3.匯報交流
師:誰來匯報你的驗證結果?
。1)測算法
師小結:用量的方法驗證既然有誤差、不準,結論就難以讓人信服,那有沒有辦法更好地驗證我們的猜測呢?誰還有別的方法?
。2)剪拼法
。3)折拼法
師小結:用拼和折的方法都能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化成一個平角,從而借助我們學過的平角知識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確實是180°,你們真會動腦筋!
。4)推算法
①把一個長方形沿對角線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因為長方形的內角和是360°,所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課件演示過程)
師: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已經證明了是180°,現在我們只要能證明: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就可以了。
課件演示
、谝粋銳角三角形,從頂點往下畫一條垂線,將三角形分為兩個直角三角形,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所以兩個直角三角形的度數和就是360°,減去兩個直角的和180°,就是要證明的三角形內角和,肯定是180°。
4.總結提煉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通過“量——拼——折——推”的方法分類驗證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度?
現在可以下結論了嗎?
(板書: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等于180°。)
師:那在“三角形的爭吵中”誰是對的?
(達成目標3。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量——拼——折——推”的方法分類驗證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此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ㄋ模├萌切蝺冉呛褪180解決問題
1、看圖,求出未知角的度數。
2、書本85頁“做一做”
在一個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數。
(達成目標3和目標4: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guī)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通過“做一做”達成目標3和目標4.)
三、目標達成檢測方案:
1、求出三角形各個角的度數。
2、埃及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的埃及古王朝時期,它是用巨大石塊修砌成的方錐形建筑物,外形像中文“金”字,故名“金字塔”。金字塔大小、高矮各異,外表有四個側面,每個側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人們量得這個三角形的一個底角是64度。
四、課堂小結,提升認識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我們是怎樣得到“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這個結論的?
師:是啊,今天咱們不但知道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更重要的是我們經歷了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驗證方法。咱們從猜想出發(fā),經過驗證(用量、拼、折、推等)得到了結論并利用結論解決了一些問題。孩子們,其實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走了數學家的探究歷程……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大膽應用,勇于創(chuàng)新,做最棒的自己
小學的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算式的特點,引出倒數的意義,并能夠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學習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正確理解倒數的意義及互為的含義。
2.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概念
1.投影。哪個同學和老師比賽?誰說得快?
師: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說得這么快嗎?這兩個因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嗎?這節(jié)課老師就要把這中間的奧秘告訴你們,相信你們得知后比老師說得還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倒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2.同學認真觀察每個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板書:乘積是1 兩個數
3.你還能很快說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嗎?你為什么說得這么快,有什么竅門嗎?
生:兩個數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就可以了。
師:說得好,因此我們把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把板書補充完整)
4.舉例說明,什么叫互為倒數?
師:3是倒數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你們說得對,誰能說出幾組倒數?
同桌互相說,每人說兩組。(指名說)
問:怎樣判斷他們說得是否正確?
生:看這組數的乘積是否是1。如果乘積是1,這兩個數是互為倒數;如果乘積不等于
小學的數學教案8
設計說明
結合本節(jié)課的知識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采用猜想、設計實驗驗證、遷移類推、實踐應用等主要形式進行教學。
1.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是啟發(fā)心智與興趣,達到身心愉悅的最佳方式。新課伊始,設計了“搶答比賽”的游戲,以游戲的形式導入,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學習中來。
2.引導自主探究新知,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應該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種探索與發(fā)現的過程要讓學生切實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本設計首先引導學生猜想、討論“1平方分米與1平方厘米有什么關系”,然后通過操作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遷移類推的規(guī)律,明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學生在猜想、操作、探究的過程中,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獲取了新知識,樹立了自信心,增強了克服困難的能力,提高了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
學生準備 直尺 一個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 100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吧。(出示課件)
1.搶答比賽1。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師:同學們,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常用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學生思考后回答)
2.搶答比賽2。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什么是1平方厘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米?
師:看來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相鄰兩個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探究。(板書課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設計意圖:用游戲的方式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為本節(jié)課學習新知識作鋪墊,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能夠區(qū)分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
⊙探究新知,實驗驗證
1.教學教材70頁例6。(課件出示)
(1)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正方形。(把一個同學的學具與老師手中的正方形比較一下,確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師把這個正方形學具貼在黑板上)用直尺量一量這個正方形的邊長,再計算它的'面積。
有的同學以分米為單位,量得邊長是1分米,面積是1平方分米。
有的同學以厘米為單位,量得邊長是10厘米,面積是100平方厘米。
(2)提問:想一想,計算的是同一個正方形的面積,為什么會出現兩個答案,并且兩個答案都是正確的呢?(用的單位不同)
(3)猜想、討論:平方分米與平方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因為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都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②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又因為1分米=10厘米,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4)小結: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知道,平方分米與平方厘米之間的進率是100。
(板書: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小學的數學教案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能根據乘法的意義正確推導出9的乘法口訣,二年數學上:《第六單元-9的乘法口訣》設計。
2、能初步記住9的乘法口訣,并運用口訣熟練的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和分析、綜合的能力。
重點、難點:
9的乘法口訣的推導。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圖片。
教學過程:
復習出示口算卡片
生:開火車口算
探究新知
1、觀察情境圖
看84頁的主題圖。
師: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小組合作提出問題
。1)有幾條船參加比賽?
。2)每條船上有幾人?
。3)2條船上有幾人?
。4)一共有多少人?
2、師:(1)選擇問題讓學生思考、同桌交流舉手反饋。
。2)板書反饋結果
生:觀察用那種方法簡便
。1)用乘法簡便。
。2)小組合作編乘法口訣。
(3)反饋交流、并展示。
3、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圖
指名學生填寫并隨時提問:
4、口訣記憶
齊讀口訣,師生對口令
出示83頁3題
生:獨立圈出9的倍數,小組交流發(fā)現了什么?
鞏固練習
1、教師口述:五九( )
指名填、搶答。
2、練習十九2題
學生獨立完成。訂正。
課堂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幾個幾是多少,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提高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
3、經歷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
重點、難點:
會解決求幾個幾是多少的問題是重點。
加深理解幾個幾是多少 ?體驗它的含義。
教具準備:
圓形、三角形圖片、小棒,小學數學教案《二年數學上:《第六單元-9的乘法口訣》設計》。
教學過程:
復習:
看圖算式并說出表示的意義
。1)( )
(2)( )
導入新課
師:讓學生根據每張課桌上有2人,提出數學問題。
生:小組提問題,同時解答。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究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探究新知
1、根據2題小組擺一擺,討論用幾個幾的知識來描述存在的數量關系。
2、用算式計算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鞏固對幾個幾的理解。
(1)做一做9、題,訂正時重點說說式子的含義。
。2)同桌討論8題的做法。
師:引導學生觀察10棵樹幾個空?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學習解決實際問題。
(1)看11題,小組討論交流理解題意。
。2)怎樣計算,說出道理。
總結評價
大家學會了幾種應用題;丶液笥^察家里的物品,給爸爸、媽媽題有關于這一節(jié)我們學習的數學問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合理整理乘法口訣表,掌握整體記憶全部乘法口訣的`基本方法。
2、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能熟練的利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乘法式題。
3、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學習重點、難點:
整理乘法口訣是重點。掌握乘法口訣表示難點。
教學具準備:
小組準備全部乘法口訣卡片
導入課題
生:1、小組合作給學具袋里的乘法口訣卡片分類看看能發(fā)現什么?
2、匯報小組的分類方法即發(fā)現。
師:引導學生回答
提問:(1)學過幾的乘法口訣?各有幾句?全部乘法口訣共有幾句?你怎樣知道的?
小組合作、自主整理
1、小組為單位用口訣卡片擺成自己喜歡的口訣表。
2、展示評價,表揚大家認為整理的好的小組。
師:出示乘法口訣表
探索規(guī)律
師:1、引導學生觀察這張乘法口表。(橫看、豎看、斜看)
生:小組討論整理,全班交流。
應用拓展
1、回憶口訣的含義,任意說出一句口訣表示的意義。
2、游戲,比一比,賽一賽
。1)看誰答得又對又快。
出示卡片,學生對口訣。
。2)想一想:89頁3題完成后總結做題的方法。
。3開放練習:( )×( )=( )
課堂小結
這一節(jié)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小學的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112頁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的周長,能用滾動、線繞等方法測量圓的周長。
2、在測量活動中探索發(fā)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用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3、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能運用圓的周長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探索發(fā)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2、運用圓周長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每小組一根小繩、一個米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片、計算器。
2、課件1:阿凡提與國王比賽A、B
課件2: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商的關系
課件3:祖沖之有關資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阿凡提的故事。 國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惱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個新招,想為難阿凡提。國王從全國精選出了一頭身強力壯的小花驢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驢賽跑,并且規(guī)定小花驢沿著圓形路線跑,小黑驢沿著正方形路線跑。(課件出示小花驢和小黑驢賽跑)
50米
師:同學們看,比賽開始了 緊張的比賽結束了。今天的比賽誰獲勝了?
生:國王的小花驢獲得了勝利
師:可是,對于這場比賽小黑驢覺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們的小毛驢跑的路程不是一樣長。
師:那到底他們的路程是不是一樣長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判斷一下呢?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師:誰能說說正方形的周長和什么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
生: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系,周長是邊長的4倍,
師:也就是說只要測出正方形的一條邊長就可以 知道正方形的周長,是嗎?那小花驢圍著圓形路線跑一圈的長度又是圓的什么呢 ?
師:有的同學反映可真快,對!這就是圓的周長,這也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圓的周長?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得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圓的周長。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發(fā)現測量圓的周長的不同方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的圓拿出來,那圓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同桌互相比畫一下。
師:好,想一想圓的周長怎樣測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師: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ㄉ吓_交流測量的方法)
生:我們的方法是用線繞圓一周,然后量出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覺得直接用米尺繞圓一周就可以讀出圓的周長。
生:我們把圓沿著尺子滾動一周,這一周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我們是用線量出圓周長的一半在乘以2,就可以求出圓的周長。
師板:線繞、滾動、拉直 化曲為直
。2)探究發(fā)現圓周率和圓的計算公式
師:我們同學真是太棒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找到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方法測量出圓形跑道的周長是多少?
生:不行,圓太大了,測量不出來!
師:哦,太大了不容易測量。那大家看,老師畫一個小圓,你能不能幫老師測量出來它的周長?
生:有些圓的周長沒辦法用繞線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出來
師: 那咱們能找到一種更簡便、更科學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師:我們知道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系,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和什么有關系呢?
生: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關系,直徑越長圓越大,所以周長也就越大,
師:有道理!那大家來猜一猜,周長和直徑有怎樣的關系?
生:周長是直徑的2倍, 生:他們一樣長, 生:我覺得這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4倍)(3.5倍)
師:大家猜得可真起勁呀!那到底圓的周長和直徑有什么關系呢?怎么才能知道?
生:動手量一量,算一算,
師:說的真好,這可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動手做來驗證一下。同學們想試試嗎?每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個圓,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測量。聽好要求:1、小組同學作好分工,選好測量員、記錄員、匯報員。2、記錄員要及時地把測量員測量的數據記錄在書上的表格里。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師:好,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
生:實物展臺交流。
師:大家仔細觀察分析,看能發(fā)現什么?
。ɡ迕祝 圓的直徑
(厘米) 周長與直徑的商
。ūA魞晌恍担
生:我發(fā)現了這三個圓的大小雖然不一樣,但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商都是三點幾。
生: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看來大家的發(fā)現都一樣,那我們再來看看電腦小博士是不是也發(fā)現了這樣的規(guī)律?(課件直觀展示三倍多一點)
生: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師:說得真好。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是個固定不變的數,!你們的這個發(fā)現和許多大數學家的發(fā)現不謀而合,
師:人們通常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這個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師:關于圓周率,大家都知道什么?你說,
生:我知道我國古代有個數學家較祖沖之好象和圓周率有關系,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關的資料,大家想看嗎?
看屏幕,這就是祖沖之,(課件介紹祖沖之 )
師:我們通過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得到了也就是圓周率(板書:Cd=)你能通過圓的直徑求它的周長嗎?用字母表示出來。通過半徑能求圓的周長嗎?
生回答、師板書:Cd= C= C=d
d=2r C=2 C2=r
小學的數學教案11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五冊第一節(jié)中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第1課時,本課學習內容主要是認識圖形,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角和直角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主要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測量等方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角的特征,建立相應的概念。
二、教學設想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這一部分內容可以用1課時進行教學。其重難點是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而且能準確無誤地辨認和區(qū)別。教學根據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與教材的知識結構,遵循幾何圖形教學的基本程序與規(guī)則,設計上主要利用多媒體CAI課件,視屏展示臺等電教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突破重難點,同時也結合實物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等傳統(tǒng)教學手段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中多種教學形式的變換,直觀、生動、形象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進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欲。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組合教學優(yōu)勢,讓學生學的積極、主動,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
1、應用多媒體CAI課件及視屏展示臺,能清晰地揭示正方形、長方形的概念及特點,靈活性強,操作方便,這是其它電教媒體無法比擬的,有利于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2、借助長方體、正方體實物,畫長方形、正方形,從實物表面中抽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兩種圖形,再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面,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實踐性強,可見度大,有利于學生區(qū)別長方形、正方形。
3、教學中由于多媒體課件展示、實物展示等電教手段的應用,加快了學生接受信息和反饋信息的速度,增大了教學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目標分解表
四、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難點: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歸納。
3、關鍵:引導學生觀察、操作等活動,發(fā)揮學生多種感官作用,從而獲取有關圖形的感性材料,提高認識。
五、教學媒體運用情況表
六、教學過程
。ㄒ唬┮胄轮
1、復習:電腦出示長方體、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有何特點?長方體有何特點?
2、師生同步操作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每一個面都剪下來,提問:剪下來的每一個面都是什么形?(指名)
3、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究竟有何特點?
(二)學習新知
A、認識長方形
1、初步認識長方形
。1)(投影)用長方體實物的一個畫面出一個長方形平面圖。
。2)①電腦逐步顯示畫的過程,邊畫邊講解。
、陂L方形是長長的,方方的,所以叫做長方形。
③摸一摸長方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平平的面)
、荛L方形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每一條線段都叫做長方形的邊,所以長方形有4條邊,也是四邊形。
(依次閃動每一條邊)板書:四條邊
、菝幻L方形的邊有何感覺?(直直的邊)
、揲L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直的。
(依次閃動長方形的四個直角,并演示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比的過程)板書:四個直角
。3)長方形邊的特點
、俨乱徊,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
②想一想,你用什么辦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小組動手、合作試試。
、蹍R報活動情況
④電腦演示長方形上下對邊移動重合,左右對邊移動重合。
、菪〗Y長方形特點。
上下兩條對邊相等
4條邊 兩組對邊相等
4個直角 左右兩條對邊相等
B、認識正方形
1、投影。用正方體實物的一個面,畫出一個正方形平面圖。(電腦顯示畫的過程)
2、4人一小組自學正方形特征,合作交流。
3、匯報學習情況。
4、老師小結正方形特征。(邊講解邊操作演示)
、僬叫问钦椒降,所以叫做正方形。(板書:正方形)
、谡叫我彩怯伤臈l線段圍成,每一條線段也叫做正方形的邊,所以它是一個四邊形。(依次閃動每條邊)板書:四條邊
、壅鼓谎菔,4條邊的重合過程。板書:四條邊相等。
、苷叫我灿兴膫直直的角。(依次閃動每個直角)板書:四個直角
4條邊 四條邊相等
4個直角
C、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它們各有何特點?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何異同?
小學的數學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是第十一冊第三單元中的“倒數的認識”,它是在分數乘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分數除法的一個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讓學生觀察乘積是1的算式,引出倒數的意義;根據倒數的意義,求一個數的倒數是應該用1除以這個數,但學生尚未學習分數除法,因此,教材接著運用不完全歸納法讓學生尋找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并能正確熟練的求出倒數。
2、采用自學與小組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歸納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fā)展學生質疑的習慣。
教學重點:知道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1、0的倒數的求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課前啊,老師發(fā)現許多同學是結伴來到多媒體教室的,比如說~~~~~~~你們倆是不是好朋友啊?(請點到名字的兩名學生分別表述一下兩人之間的關系)
師:好朋友是雙向的,可以說成“XXXX為好朋友(也可以說XXXX好朋友)
教師找一對兒同桌,讓他們也說說相互間的關系。(XXXX為同桌,一起來上數學課)
二、揭示倒數的意義
師:那今天咱們來學點兒什么呢?
1、(課件出示例7)
請學生動手找找哪兩個數的乘積是1?
學生回答教師演示。
2、師:你知道嗎?像這樣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我們把它稱之為互為倒數。(課件展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板書課題:倒數的認識。
教師請學生提煉一下,然后板書:乘積是1、兩個數、互為倒數
3、舉例子說清兩數之間的關系。比如3/8和8/3的乘積是1,我們就說3/8和8/3互為倒數。(師板書3/8和8/3互為倒數)
師:還可以怎么說呢?像剛才我們表述朋友、同桌關系一樣。
引導學生說:3/8的倒數是8/3;8/3的倒數是3/8。
師:我們能不能說3/8是倒數?“互為”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個字?
生1:“互為”是指兩個數的關系。
生2:“互為”說明這兩個數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倒數是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它們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須說清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而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比如5/4和4/5的積是1,我們就說……7/10和10/7的乘積是1,我們就說……(生齊說)
4、請你再舉個例子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活動)
5、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倒數的意義,知道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而且倒數不能單獨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根據對倒數意義的理解你們能不能找出3/5和2/3的倒數呢?
(學生寫并匯報師板書。)
三、探索求一個倒數的方法
1、師:我們來進行一個小小的比賽。請你寫出更多的乘積是1的任意兩個數,看誰寫得多。四人一小組,怎么分工呢?(請學生說建議)準備好了嗎?一分鐘倒計時開始!
師:時間到,停!誰愿意把你寫的念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生讀,師有選擇的板書在黑板上。)
師: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能寫出這么多乘積是1的兩個數,真不錯。如果給你們充足的時間,你們還能寫多少個這樣的乘法算式?
生:無數個。
2、師:其實我知道大家在剛才的比賽過程中啊,一定有竅門,所以才會寫得那么快,那么多,是什么竅門?誰來說說看?
(學生暢所欲言,但是一定不規(guī)范。)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每組互為倒數的'兩個數分子和分母的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規(guī)范說法。
3、師:正因為分子和分母調換了位置,(師指黑板)相乘時分子分母就可以完全約分,得到乘積是1。所以很快就可以找出一個數的倒數來,對不對?
4、師生一起小結:也就是說求一個數的倒數,只要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板書)
5、學生自主探索5和1的倒數。
學生先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板書。
6、0的倒數呢?
啟發(fā)思考,允許討論。
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不可能得1。
四、歸納小結
師:我們求了這么多數的倒數,誰來總結一下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生1:求一個分數的倒數,只要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生2:如果是求一個整數的倒數,可以把這個整數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數,然后再調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生3: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生齊讀求一個數倒數的方法。)
五、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一第一題。
2、完成練一練。
(1)學生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請同學板演。注意學生的書寫格式是否正確。
(2)發(fā)現一學生書寫有誤,與該生交流。
(3)用展臺展示該生的錯誤。
師:這樣寫可以嗎?(7/12=12/7)
師:為什么?規(guī)范書寫,要寫清誰是誰的倒數,或誰的倒數是誰。
3、完成練習十一第二題。
4、完成練習十一第三題。
5、完成練習十一第四題。
師:請你仔細觀察每組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同桌可以先互相說一說。
應該有的匯報是:
生1:我從第一組中發(fā)現真分數的倒數都是假分數(大于1)。
生2:大于1的假分數的倒數都是真分數(小于1)。
生3:幾分之一的倒數都是整數。
生4:非0整數的倒數都是幾分之一!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認識倒數這一小節(jié),就像是一篇文章里的過渡段一樣,既承上又啟下,是學習下一章分數除法的必要基礎,請同學們課后認真練習,掌握倒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的倒數的基本方法,為下一章的學習做好準備。
小學的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小數,復習鞏固小數的讀、寫及其大小比較,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
2.能夠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可以用小數加減計算的問題,并列出正確的加減算式。
3.能夠利用小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具體的應用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學完第一單元“元、角、分與小數”,初步認識了小數并會進行簡單的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jié)練習課教學。在練習中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復習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及其計算,重點放在學生對知識的應用上,看學生是否能把學過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同時,應注意學生進行小數的大小比較及其計算的策略。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民辦學校,學生基本上來源于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但這些家庭的大部分孩子又因為父母的“忙”而缺乏家庭所給予的學習上的必要輔導。作為一所民辦學校,從20xx年開始課改實驗,學生都比較喜歡上數學課。學生能靈活地思考問題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動手能力有所提高。
教學設計
。ㄒ唬┗顒右唬嚎匆豢,比一比
1.師:新的學期我們又擁有了許多新的課本,又可以學到許多新的知識,這學期學校又發(fā)了哪些新書呢?拿出來看一看。
2.一本數學書的價錢是多少元?也就是幾元幾角幾分呢?其余書的單價你知道嗎?同桌互相介紹一下。
3.老師手中有一本科技書,它的價錢是多少?你能在你的新書中找一本比科技書貴的書嗎?再找一本比科技書便宜的書。(讓學生說明比較的理由。)
4.小組合作:一名同學拿出一本書,其余同學分別找比它便宜或比它貴的書。
。ǘ┗顒佣合胍幌耄阋凰
1.師:在這些新書中,哪本書最貴,哪本書最便宜?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擇以下兩個問題:
(1)這兩本書相差多少元?
(2)這兩本書一共多少元?
2.讓學生對以上兩個問題獨立列式計算。
3.全班交流:你認為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小數加減時為什么小數點要對齊?
4.根據這些新書的價格,你還能提出有關小數加減計算的問題嗎?(小組合作,每組提出兩個問題,獨立列式解答。)
(三)活動三:綜合練習
1.寫一寫、讀一讀
10元 2元 5角 5角2角 2分5元 2分
元 元 元
2.在○里填上“>”“<”或“=”
7.8元○9.0元0.6元○1.2元10.00元○10元
6.08元○6.05元 0.??60元○0.59元 3.68元○4.2元
3.解決問題
(1)小明的爸爸身高是1.80米,媽媽身高是1.60米,小明的`爸爸比媽媽高多少米?
(2)一本《數學伴你成長》3.20元,老師帶10元錢準備買兩本《數學伴你成長》,錢夠嗎?
4.實踐活動
跟爸爸媽媽一起經歷一次購物活動,保留收銀小票,看一看收銀小票,與爸爸、媽媽交流一下收銀小票的每一項表示什么。
教學反思
本節(jié)練習課的教學是在新學期的第二周進行的,在教學時我利用學生對新書還有強烈的興趣這一資源,創(chuàng)設了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復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復習小數的意義、讀、寫、大小比較及計算,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參與知識應用的過程,在應用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比較高,能夠采用不同的方式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也能清晰地表達出小數點要對齊的道理,較好地達到預期的目標。只是在綜合練習中,我感到有些平淡,學生也比較安靜,我想如果能夠在這里設計一道綜合性的或開放性的題目,學生也許會更感興趣一些,效果會更好一些。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為第一單元的練習課,楊老師設計了一個具體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過比較書的價格復習小數大小的比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通過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數學問題復習小數的加減法,并且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應用意識,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到數學的價值。
小學的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354頁上面的內容,練習十二的第16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學過的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減法的意義,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教學減法的意義
1.減法的意義
教師:我們在前三年已經學過減法的計算方法,現在來學習一些有關減法的規(guī)律性知識,首先學會減法的意義。
教師出示第53頁上面的題: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4+19=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加數 + 加數 = 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3 + 24 =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數 = 加數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3 -1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數 = 加數
先做第(1)題,讓學生自己分析數量關系,進行解答,然后提問:
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誰能說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1)題的右邊板書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寫出加數、加數、和(如右上)。
接著學生解答第(2)、(3)題,然后回答:
與第(1)題比較,第(2)、(3)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數,求全班人數用加法,第(2)、(3)題是已知全班學生人數和男生或女生人數,反過來求女生或男生人數,都用減法計算。教師板書出第(2)、(3)題的減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師提問:
如果撇開題里講的具體的事,每道題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啟發(fā)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兩個加數,求它們的和,用加法;第(2)、(3)題都是已知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2)、(3)題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數、加數(如右上。)然后啟發(fā)學生想:
根據第(2)、(3)題的算式與第(1)題的算式的聯系,你能說一說減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讓學生看書上第54頁,讀一讀書的結語。然后提問:
在減去的已知數叫做什么?(被減數。)
要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什么?(減數。)
要求的末知加數叫做什么?(差。)
教師說明:在減法,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減數,求出的未知加數叫做差。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運算就是相反的運算。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例子來理解。第(1)題用加法計算,第(2)、(3)題都用減法計算,第(2)、(3)題與第(1)題比較,第(1)題的問題在第(2)、(3)題中變成了已知條件,第(1)題中的其中一個已知條件在第(2)、(3)題中變成問題。也就是說,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已知的。所以減法是與加法相反的.運算,通常叫做逆運算。
2.練習
(1)做第54頁上的做一做。
要讓學生根據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的得數是怎么得來的。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2)做練習十二的第1題。
要讓學生應用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在語言的敘述上,盡量緊扣減法的意義,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概念說理的能力。如第(1)題,可以啟發(fā)學生說出:因為已知小明和小紳的郵票張數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郵票張數,要求小強的郵票張數,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強的郵票張數的和)與一個加數(小明的郵票張數),求另一個加數(小紳的郵票張數),所以用減法法算。
二、教學0在減法中的特性
提問:
在加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幾種情況?(兩種)
誰能舉例說明?(7+0=7,0+0=0。)
根據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那么減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哪幾種情況?
引導學生寫出下面三種情況:
70=7,77=0,00=0
然后引導學生歸納: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情況:70=7,那么80等于幾?90呢?任意一個數減去0得多少?用一句話說就是。
再來看第二、三種情況:77=0,00=0,任意一個數減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當被減數時,差怎樣?
最后,概括成兩條:
1.一個減法去0,還得原數;
2.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三、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2.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我們已經學過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你們還記得嗎?
誰能說出加法各部分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什么?
知道和與其中一個加數,如何求另一個加數?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出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減法中各部分間的最基本關系是什么?
知道被減數和減數,怎樣求差?
知道被減數和差,怎樣求減數??
知道減數和差,怎樣求被減數??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進行歸納,整理出下面的關系式:
3.完成練習十二的第2、3題。
這兩道題,既可以根據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說明,也可以用減法的意義說明。例如,第2題,根據2100690=1405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1405分別看作被減數、減數、差,運用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來做,又可以把它們分別看作和、加數、加數,運用減法的意義來完成。
4.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應用。
教師:我們學過了這些關系,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1)加法的驗算。
教師板書:1 2 3 4 驗算:2 0 7 9 2 0 7 9
+ 8 4 5 8 4 5 1 2 3 4
2 0 7 9 1 2 3 4 8 4 5
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驗算方法進行驗算,并回答用加法驗算加法的方法的方法應用的是什么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然后提問:
還可以怎樣驗算?(用減法驗算加法。)讓學生板演(如上右)。
應用的是什么知識?(加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和 一個加數 = 另一個加數。)
向學生說明:因為加數有兩個(845,1234),驗算時用和(20xx)減去哪一個加數都可以,因而用減法驗算加法可以任選一個加數作減數來進行驗算。
。2)減法的驗算。
教師板書:1 2 3 4 驗算: 2 4 7 1 2 3 4
9 8 7 + 9 8 72 4 7
2 4 7 1 2 3 4 9 8 7
讓學生計算,并用學過的知識進行驗算。教師板書出驗算的豎式(如上右),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驗算方法應用了什么知識。
然后教師指出:驗算減法,可以用減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用算出的差和減數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減數;或者從被減數里減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減數,都可以用來驗算減法。
四、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十二的第56題。
1.第5題,筆算時要求計算正確,并注意迅速;用珠算驗算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定好個位,驗算的方法有些題可以由教師適當指定一種,其它的題由學生自己任意選用。
2.第6題,先讓學生明確表中的a+b表示兩個數的和。學生填完后,先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然后讓還生觀察:每組數同第一組比較,哪個數變化了?加數變化后,和是怎么變化的?
小學的數學教案15
1、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神奇的撲克》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撲克"有趣的研究,培養(yǎng)起學生對生活中平常小事的關注。
2、調動學生豐富的聯想,養(yǎng)成一種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撲克"與年月日、季度的聯系。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這個你們一定見過吧!這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撲克"。誰愿意告訴我們,你對撲克的了解呢?
生:...... (教師補充,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師: "撲克"還有一種作用,而且與數學有關!
生:......
二、新課
1、桃、心、梅、方4種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陽 小王=月亮 紅=白天 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數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閏年的天數
5、撲克中的K、Q、J共有12張,3×4=12,表示一年有12個月
6、365÷7≈52一年有52個星期。54張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張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個星期。
7、一種花色的和=一個季度的天數 一種花色有13張牌=一個季度有13個星期三。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的數學,他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出現,只是我們大家沒有注意到。請大家都要學會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估算黃豆粒數》
教學目標:學會估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利用估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黃豆,杯子,天平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
生:黃豆。
師:你們想知道這些黃豆有多少粒嗎?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黃豆有多少粒。
二、小組討論,確定方案。
師:你們可以用課桌上的工具。(被子、天平等)
三、小組合作,實施方案。
四、匯報交流
方案一:先數一杯黃豆的數目,再看這些黃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計算即可。
方案二:先測一把黃豆的數目,再看這些黃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計算即可。
方案三:先測一百粒黃豆的重量,再稱出總重量,再用除法計算即可。
五、小結:數學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請大家都要做留心觀察的人。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購物中的數學》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yǎng)利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
一天有個年輕人來到王老板的店里買了一件禮物,這件禮物的成本是18元,標價是21元結果是這個年輕人掏出一百元要買這件禮物,王老板當時沒有零錢,用那100元向街坊換了100元的零錢,找給年輕人49元,但是街坊后來發(fā)現那100元是假鈔,王老板無奈,只好還給街坊100元。
現在問題是:王老板在這次交易中究竟損失了多少元?
提示:其中損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組討論
三、匯報結論
四、小結
王老板和街坊之間實際上互不虧欠,王老板在這次交易中到底損失了97元。
五、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數學趣味題一》
教學目標:通過有趣的數學題,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智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于思考。
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使時間。
教學過程:
一、引例,引起學生的興趣。
提出一道關于數學的IQ題,讓學生回答(答對有獎),然后開始逐漸深入課題,解答一些數學計算題。
二、結合生活,小組互動。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fā),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后進行統(tǒng)計,對表現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三、課堂解說
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充分理解題目的意思以及解題方法,從而在做題中得到啟發(fā)。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
【小學的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2-07
小學數學教案07-19
小學數學教案04-07
《括號》小學數學教案02-15
小學趣味數學教案03-24
【精】小學數學教案07-20
小學數學教案【薦】07-20
小學數學教案【推薦】07-20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