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牛頓第二定律說課稿優(yōu)秀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牛頓第二定律說課稿優(yōu)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牛頓第二定律說課稿優(yōu)秀1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下面我分部分內容來講述我的設計思路。
首先是分析教材、分析學生。
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直線運動、力學和牛頓定律之后編排的,是對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際應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也是高考的核心內容。本節(jié)內容主要是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生活、生產(chǎn)中兩類動力學問題,旨在幫助學生建立和理解以加速度為中心的力與運動關系的知識體系,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力學的解題范圍。但高一的學生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他們往往存在重結論、輕過程,習慣于套公式得結果。加上剛學完牛頓第二定律,對受力分析還不是很熟悉,我們只能逐步展開、加深,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征,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幫助學生建立并理解正確的力與運動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利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解決力學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解題規(guī)范、畫出正確的受力分析圖和運動情景圖的能力;通過本節(jié)課,使80%的學生能基本解決中等難度的力與運動的題目。
作好受力分析圖,弄清物體的運動情景,掌握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基本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
根據(jù)此特點,我采用了師生討論,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
通過以上分析,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牛頓第二定律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通過復習提問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和公式引入新課,然后通過三個案例分析來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接著是通過練習鞏固加深,提升能力。最后小結布置作業(yè)。
下面一起來看看我是怎么突破重難點的。
寶來汽車是大家熟悉的,首先以它作為背景,設計了兩個例題。提出我的問題:例1、例2分別已知什么?求什么?目的讓學生自己歸納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的兩種類型的動力學問題。
接下來是案例分析二,也就是例1,這是已知受力情況求運動情況的類型題。為了解決這類型的題目,我設計了以下問題:
1、研究對象?
2、受力分析圖。做好受力分析圖之后再然學生畫出運動情景圖。
3、力與運動聯(lián)系的橋梁?
4、選用哪些公式求加速度呢?
5、如何求剎車距離?每提出一個問題,都讓學生討論得出答案。
通過逐步深入的.問題,讓學生體會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問題的方法,強調受力分析和弄清運動情景的重要性。
等學生完成得差不多了,再展示解題過程。
下面是對例1的拓展。
1、如果考慮反應時間,怎樣求剎車和停車距離;
2、在限速的公路上如何判斷是否違章?問題: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
通過拓展,讓學生建立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
案例分析三,這是已知運動情況求受力情況的類型。有了例1作為基礎,我設計了更深層次的問題。
1、與例1比較,有哪些相同的步驟?
2、研究對象的運動包含幾個過程?分別做什么運動?
畫出受力分析圖、運動情景圖。求牽引力F,實際上求哪個物理量?如何求?求解的方法跟例1一樣嗎?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再讓學生完成解題過程,然后是展示解題過程,讓學生對照自己的解答分析出現(xiàn)的錯誤。
這是中等難度題。通過與例1的解題思路進行比較,使學生更快地掌握解題方法。問題層層深入又容易達到,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解題信心。讓學生分析自己的典型錯誤,提醒自己今后解題要注意的地方。
解完兩種類型題目之后,再提出這樣的問題:
1、你認為解決這兩類問題的突破口是什么?
2、求加速度有幾種途徑?
3、歸納這兩類問題的解題步驟。
我設計這些問題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歸納方法,從實踐上升為理論的過程。
接下來是通過練習鞏固,提升能力。這個題與例2的情景一樣,只是把平面問題改為斜面問題,目的在于學以致用、暴露典型錯誤。
這個題我只作以下點撥。
等學生做得差不多之后,展示學生答案,指出典型錯誤,使題目加深印象。并強調物體在斜面上受力分析時,要用正交分解法。
這是課堂小結。
通過三個例題的分析、討論,80%的學生能基本解決中等難度的力與運動的題目。
最后說一下我的板書:如課件所示!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反思:
優(yōu)點:
(1)本節(jié)課始終以“寶來”汽車的運動作為背景,主題明確。
。2)以學生活動為主,層層深入的設問符合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感受每一步的成功,而不是看到題目望而生畏,更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本節(jié)課實際上可以認為是習題課,選好題目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
缺點:由于一節(jié)課時間較緊,學生活動的時間受一定限制。小部分基礎較弱學生可能還沒跟上。另外拓展不能太多,否則完成不了教學任務。
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設計,謝謝大家的指導!謝謝!
牛頓第二定律說課稿優(yōu)秀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牛頓運動定律是力學知識的核心內容。將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學知識結合可推導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將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結合,可研究天體運動規(guī)律;此外,牛頓運動定律在電磁學、熱學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因此,牛頓運動定律實際上幾乎貫穿了經(jīng)典物理學的全部內容。在歷年的高考中,單純考查牛頓運動定律的題目并不多見,主要是牛頓第二、第三定律與其他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牛頓運動定律并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知識點,而是作為一個知識基礎體現(xiàn)在歷年的高考試題中。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問題是經(jīng)典物理學的核心內容,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本部分內容的考題突出了與實際物理情景的結合,出題形式多以大型計算題的形式出現(xiàn),從近幾年的高考形式上來看,20xx年上海物理卷第22題、海南卷第15題、江蘇卷第13題、安徽卷第22題、山東卷第24題、08年上海單科卷第21題、海南卷第15題,07年海南卷第16題均以計算題的形式出現(xiàn)。
總之,牛頓運動定律是力學乃至整個物理學的基本規(guī)律,是動力學的基礎;本節(jié)復習課是力的知識,運動學知識和牛頓運動定律分析解決動力學問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為學生學好整個物理學奠定基礎。
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已知受力情況求解運動情況的解題方法,進一步學習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總結歸納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例題變式學生探究,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例題示范讓學生學會畫受力分析圖和過程示意圖,培養(yǎng)學生分析物理情景構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問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主動自主學習,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養(yǎng)成積極思維,解題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蘊含著物理知識,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從物理走向社會,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重、難點
。1)本節(jié)為復習課,重點內容是選好例題,講清已知受力情況求運動情況的方法。
。2)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重要的是分析過程,建立情景,抓住運動情況,受力情況和初始條件,依據(jù)定律列方程求解,但學生往往存在重結論,輕過程,習慣了套公式得結果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建立掌握方法是難點。
二、學情分析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來處理教材,讓課堂圍繞學生轉此前學生已有力的初步知識,運動學規(guī)律,簡單的受力分析,矢量運算法則,牛頓第二定律,本節(jié)將這些知識綜合應用解決,已知受力情況求解運動情況問題,培養(yǎng)學生科學分析方法和良好思維的能力。
學生在涉及到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多個力的合成可能是本節(jié)學習的關鍵,應加以突破。當物體經(jīng)歷一個較復雜的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情景構建物理模型,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學生學習的障礙。
三、教法分析
本節(jié)將采用實例分析法、歸納法和講練結合法,通過例題變式總結受力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正確快速的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通過例題變式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品質,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例題歸納解決已知受力情況求運動情況的解題程序,讓學生逐步習慣于時間題先作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弄清問題的物理情景后再動筆,并養(yǎng)成畫情景圖的良好習慣。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體現(xiàn)“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本節(jié)采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學法指導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xiàn)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調動課堂氣氛,贊賞學生提高各種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能感受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并更多地體會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動手畫物體受力示意圖,運動情景示意圖,構建物理模型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目的。
五、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通過前面幾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學習過了牛頓運動定律,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掌握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動力學問題方法。牛頓第二定律揭示了運動和力的內在聯(lián)系。因此,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學問題。我們通過以下例題來體會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步驟。
二、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R要點回顧與梳理
3.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對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中的物體進行分析
超重狀態(tài):
F—mg=ma,F(xiàn)=mg+ma,F(xiàn)>mg
失重狀態(tài):
mg— F =ma,F(xiàn)=mg—ma,F(xiàn)
可見,在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中,物體實際重力并沒有發(fā)生改變。改變的是外界對物
體的壓力(或拉力),即物體的“視重”發(fā)生變化。
即視重<實重──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
視重>實重──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
。ǘ┲R要點針對性訓練題
。ㄈ╊愋屠}解題思路探究
。ㄋ模╊愋皖}解題方法總結
(五)類型例題變式訓練
。┱n堂小結與作業(yè)布置
1、超重與失重狀態(tài)的分析小結
在平衡狀態(tài)時,物體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繩的拉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
當物體的加速度豎直向上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大于物體的重力,由F-mg=ma得F=m(g+a)>mg,這種現(xiàn)象叫做超重現(xiàn)象;
當物體的加速度豎直向下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小于物體的重力,mg-F=ma得F=m(g-a)
特別是當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為g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變?yōu)榱,這種狀態(tài)叫完全失重狀態(tài).
2、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物體運動中的某一物理量:應先對物體受力分析,然后找出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加速度a,再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求運動中的某一物理量.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物體所受到的某一個力:應先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求得加速度a,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從而就可以求出某一分力.
綜上所述,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先根據(jù)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求加速度a,然后再去求所要求的物理量,加速度象紐帶一樣將運動學與動力學連為一體.
3、作業(yè)布置:資料練習作業(yè)手冊第2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