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服飾》說課稿

《服飾》說課稿

時間:2022-07-13 08:54:5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服飾》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服飾》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服飾》說課稿

《服飾》說課稿1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通過學習相關內容,使學生領悟深刻的社會現象,更加準確地把握人生,以自己為主,不盲從。

  從題目上來看,這是一個偏正類型的短語,中心語是“非理性”,而“服飾”只是流行元素中比較突出的一方面,作者僅借服飾闡明深刻的道理。課文內容相當簡單,掐頭去尾,中間重點部分從14世紀服飾說起,證明了流行不是憑借人的理性把握的這一論斷。對于我們培養(yǎng)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通過學習本文,學生們能夠明白服飾的流行是盲目的,從而得出其他流行的東西也都是盲目的,非理性的。因此,本文只是教育學生懂得重大道理的載體。這充分體現了教書育人的基本思想。

  課堂過程的設計要重點突出。首先進行導入,然后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用10分鐘的.時間分析課文內容,得出結論,并有服裝設計方面的專家為我們做的解答。而剩余的時間全部用來研究“流行”于“非理性”的關系,這也是本堂的重點所在。我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如下問題:

  一、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流行”。

  二、說一說你了解的流行元素,然后由教師補充。

  三、對上述流行產物進行歸類,你認為哪些是好的現象吧,哪些是不好的現象。

  四、分析這些流行的東西使如何產生的,我們有沒有盲目追隨,為什么會這樣。

  五、今后我們應如何把握。

  通過這些問題,水到渠成地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的認知觀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課后作業(yè):完成一段以“流行”為話題的短文。

  最后,想說明一點,當今中國青年的傳統(tǒng)教育日漸淡薄,我們沒能夠加以正確引導,致使諸如我們學校這樣大的孩子沒有目標,盲目崇拜,否定傳統(tǒng),追求一些假大空的東西,這是不自信的表現,令人慚愧。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及時引導,讓中華民族有價值的東西發(fā)揚光大,讓我們的孩子不再哈韓,哈日,讓我們華夏的未來充滿希望。

《服飾》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課選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服裝結構制圖》(第二版)的內容,主要講 的方法和步驟,它是學習整個 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我所面對的是服裝專業(yè)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服裝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制圖方法,并且也學習了結構制圖,這為學習但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A、 學生要熟悉常見

  B、 掌握

  2、 能力目標:

  A、 學生能夠獨立繪制

  B、 進一步推出 在造型上的各種變化,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拓展思維,學以致用。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腦、大膽實踐、勇于探索。

  四、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是結構制圖方法,解決重點的辦法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講解并帶領學生用繪圖的手法一起深入并了解其結構原理,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難點是的畫法,解決難點的辦法是利用Flash動畫,把抽象變成直觀,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五、說教法

  在本課教學中,將 的款式結構進行區(qū)別比較,歸納總結。其次我運用直

  觀教學法,利用動畫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去分析問題,解決難點。

  六、說學法

  1、看(看內容)聽(老師講)、做(完成實訓任務)

  2、收集資料,開闊視野,舉一反三

  3、交流合作:小組討論、咨詢老師

  七、說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多媒體教學)2分鐘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女襯衫,那么女襯衫都有哪些特征呢?展示出一件女襯衫,學生看實物并回答:特點小方領、前片收肩胸省、中襟開5?、腰節(jié)處略收腰,一片長袖,袖口裝袖頭,袖頭上釘鈕1粒。

  利用多媒體展示結構圖,目的為了鞏固舊知識的同時也輕松的帶出新課內容。

  既然我們知道了 的結構款式,那么的款式特點是什么?(啟發(fā)提問)

  2、新課講授(35分鐘)

  準備一件 實物,讓學生觀察并說出特點。最后我根據學生所說的情況,將答案給出,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加深基礎知識的學習。

  結論:和 的結構特點基本一樣,區(qū)別在于 腰處沒有收省,整體略顯肥大。 學生根據觀察得出的結論,從而引出我們依據什么來繪制此款男襯衫?

  款式特點:制圖依據:(板書)

  突破難點: 的畫法。

  利用多媒體動畫,清楚直觀的向學生展示出 的具體畫法。

  3、實訓拓展

  任務一:課前讓學生搜集 的一些款式,分析并找出款式變化的位置。 任務二:利用剛剛我們所搜集到的資料,根據所給出的要求,設計 。 課前我們已將學生分為4個組,每個組設計并畫出自己的款式。制圖過程中如有什么問題可相互商討或向老師請教。

  需注意的事項:

  1、年齡的設定在款式上給我們有了一定局限性,我們要分析它的背景,穿著場所,最后要符合現代社會的流行趨勢。

  2、制作完成后交出最終款式結構圖,并點評其他團隊作品的款式變化的位置、優(yōu)點和缺點, 最后我來點評補充說明。

  3、模擬項目的好處在于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力、拉近企業(yè)和學校兩者之間的距離,同時自由設計風格也能讓學生對服裝時尚有一定的敏感觸覺,從而鍛煉學生在審美上的一種能力,不僅要動腦還要動手。

  4、小結

  回顧本節(jié)課的內容,首先學習了 比,掌握了制圖要點和制圖方法,運用對比法使學生加深知識記憶,最后利用布置任務不僅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強化了知識要點。

  八、板書設計

  一、 制圖依據

  款式圖與外形

  九、 作業(yè)

  請同學們?yōu)榧胰俗鲆患r衫,必須有款式變化。比例1:5

《服飾》說課稿3

  我所設計的說課內容是高一歷史第十課《服飾》。本校今年的歷史教材是使用最新的二期課改的新教材。二期課改的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句話:“中學歷史課程要從社會發(fā)展和學生個性成長的特點出發(fā),突破以知識記憶為目標的面面俱到的框架;要尊重中學生的認知和情感規(guī)律,糾正急功近利、被動接受的簡單化做法!倍野阉斫獬闪怂膫字“以人為本”。所以,無論是教材的內容,還是在本人的日常教學過程中,無不貫徹了二期課改的這種理念,這也正是我設計《服飾》這課內容時的根本出發(fā)點和基準。

  在歷史課程中,“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類求生存、求發(fā)展的過程為主線,注重各個歷史時期的文明特征以及不同區(qū)域、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對人類文明所產生的積極作用和影響,突出人類的實踐與創(chuàng)造活動。新的歷史教材就是以人類生活、人類文明為主要內容,從人們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揭示人類生活的特征與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正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

  在教學中,我抓住服飾與自然因素、技術進步和文化發(fā)展間的密切聯(lián)系這樣一條主線,這同時也是這個內容的難點。根據這條主線,這節(jié)課需要重點解決的是“服飾是人類社會生活史的重要內容,它不僅有實用功能,還具有社會功能,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文化意義”。因為服飾它既是人類生活的內容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服飾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同時也必然反映了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演變過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為切入點去了解人類的文明,這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符合人們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從已知到未知。為了解決以上教學重點與難點,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將powerpoint與網絡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并配以多種教學方法,從服飾的起源、服飾的構成、服飾的社會功能三個層次來進行教學。

  首先,我采用3—4分鐘的時裝表演片段導入,使學生能盡快進入千姿百態(tài)、五彩繽紛的服飾世界,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使得學生明白我們身邊的一切都能發(fā)現歷史,發(fā)現美。歷史是枯燥的,同時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所以,“興趣”,對于學習歷史來說,至關重要。歷史課應該“以感性與理性并重為特征”,使學生“形成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和對人類文明發(fā)展史的審美情趣”。

  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fā),二期課改的課程目標中有這樣一句話:要讓學生“集中和深入地了解以中外文明進程為背景的`具有重要地位或巨大影響的歷史史實”,“能夠在較為抽象的方法論層次上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搜集、提取、整理和解釋相應難度的史料”,“能較為熟練地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匯到學習與研究歷史的過程中去”。根據這個目標,在設計該課內容時,我主要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查找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服飾發(fā)展情況,比如服飾材料,地區(qū)服飾與民族服飾,特別是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服飾,這樣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主動獲得有效的歷史資料,初步掌握了搜集、甄別史料和提取信息的技能,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當然,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讓學生查找資料之前,我也為他們提供了相關的網址,這樣既節(jié)省了他們查找資料的時間,也使他們在查找時能夠有一定的方向與目標。這同時也使得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充分體現。

  當然,僅僅讓學生掌握有關服飾的史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新的課程標準同時也指出:應該使學生對于這些史料能夠“理解其內在聯(lián)系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知道人們對它們的認識與評價;懂得它們與人類文明發(fā)展有著重要關系的客觀條件和內在原因”,并且能夠“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與方法解釋、評價歷史事實”。因此,在課堂設計中,我主要采用單獨思考、集體討論與分組討論相結合的方法。比如在介紹不同服飾的材料發(fā)展時,讓學生討論服飾的材料構成與地理、氣候、物產、技術、經濟發(fā)展等因素的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認識到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才是影響服飾發(fā)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在介紹服飾的基本構成時,著重讓學生在了解中國的“三寸金蓮”與緬甸克揚族婦女所佩戴的銅項圈“佩飾”,討論它們所反映出來的病態(tài)的美以及封建制度對婦女的生理上與心理上的摧殘,使學生對“美”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與價值觀。同時在分析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服飾時,我也是采用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服飾的樣式與人類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及氣候條件有密切的關系,不同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文化習俗和人們的審美情趣都會影響到人們的服飾。在“服飾的社會功能”中,我除了讓學生了解服飾的護體、遮羞、御寒和裝飾這些最基本的功能外,著重也是讓學生從生活實例中討論服飾社會功能,特別是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他們社會功能的演變與發(fā)展。如服飾在封建社會中的維持身份等級秩序的作用。這樣,使學生的討論和教師的歷史材料補充介紹相互配合,充分實現了師生的互動,既體現了歷史課程中的“以人為本”的理念,也“促使學生形成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同時也極大地加強了服飾這個內容與其他人類文明之間的聯(lián)系。

  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雖然所有內容都需要從古今中外進行聯(lián)系討論,但是,我的切入點和重點分析的都是從中國史的內容。比如,有關服飾的材料,我主要設計介紹的是中國的絲綢,而在服飾的構成中,我也是主要介紹中國的“三寸金蓮”,至于服飾的社會功能,則是介紹和分析中國清朝官服的補子圖所反映的社會等級。這樣的設計就是要讓學生“了解世界、了解國情,理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明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認識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和潮流,感悟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代特征,具有對國家、民族與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希望能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比較各國歷史,更深刻地理解人類歷史發(fā)展線索以及中國的發(fā)展與演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地為中國歷史定位。這就要求我們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注意中外史實的結合,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側重訓練學生掌握探究歷史的具體方法,尤其要重視對各種歷史資料的運用,通過訓練使學生養(yǎng)成學習的獨立性和自覺性,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觀,使學生通過歷史的視野來認識和理解社會現實問題。當然這其中的具體操作還存在著相當的難度,初高中歷史教材的脫節(jié)就是最大的一個難題。但是我已經盡力在實際教學中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彌補這個缺陷,以期能夠體現二期課改的理念和精神,給學生以實際的鍛煉和能力的培養(yǎng)。

《服飾》說課稿4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多彩服飾》一課。首先向老師們介紹一下教材內容。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共同生活的世界”中的第三課。對于第一課《世界之窗》來說,本課屬于分述的內容,是學生了解多元化世界的一個延展,對于第二課《節(jié)日大觀》來說,這又是一個平行并列的內容,選擇了不同的切入點來拓展學生的視野。本課的切入點是各民族非常有特色的服飾文化,由“服飾窗”、“知識窗”、“小小展示會”三個部分組成。呈現了幾種典型性的民族服裝和特定禮儀下各國、各民族服裝的獨特性,以及不同職業(yè)的專用服裝,并安排了一個展示服裝的延展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再次體會服飾使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本課教學時間為2課時。第1課時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服飾與民族、生活、禮儀、職業(yè)的密切聯(lián)系,懂得服飾是文化的一種體現,第2課時主要為學生對各國服飾的展示活動,是對學生個人動手能力和集體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我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21世紀是個開放、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引導學生立足中國、了解世界、認識世界是整個單元教育的重要主題。在這一前提和主旨下,本課將民族服飾的欣賞、職業(yè)和服裝的關系都擴展到全世界范圍內。因此,我將本課時教學目標確立為:知識目標: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區(qū)、民族的人們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懂得服飾是一種文化。知道職業(yè)、禮儀、顏色與服裝的關系。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的服飾。懂得服飾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力目標:培養(yǎng)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學會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合適的服裝。教學重點為:尊重、欣賞不同民族的服飾。而職業(yè)與服飾的關系相對復雜,考慮的因素眾多,如安全度、舒適度、協(xié)調度等,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故本課的教學難點為:知道職業(yè)、禮儀、顏色與服裝的關系。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將本課時的教學過程設計為為激趣導入、四大中心板塊和實踐活動三部分:

  首先,我用“不穿衣服的土著人跳舞”這一視頻激趣導入,生動活潑,自然有效,稍稍點及“服飾的起源”,從而讓孩子們初步明白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不僅起到調動孩子學習興趣的作用,更有讓孩子體會到服飾是社會進步的產物的這樣一種匠心。

  其次,我創(chuàng)設了系列活動,構建課堂四個中心板塊,分別為:

  一、探究服飾與民族的聯(lián)系,感受服飾是文化的一種體現。

  民族服飾浩如煙海,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解讀了我國的民族服飾——旗袍,和阿拉伯長袍,主要通過圖片與視頻的展示,如北京奧運會上的禮儀小姐旗袍秀、阿拉伯國家的入場式服裝等,讓學生首先感受到民族服裝的美感,和豐富的種類,再通過錄音、資料等的補充,了解到民族服裝的來源及其與當地氣候、宗教的關聯(lián),最后讓學生自主交流課前了解到的民族服裝,如和服、韓服、蘇格蘭格子裙、印度紗麗等,進一步感受其多元的特點,從而自然地感悟服裝與文化之間的密切相關。最后讓學生欣賞不同時代我國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如唐裝、漢服、長衫等,既讓學生了解到民族服飾的一個演變過程,又能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探究服飾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服飾讓生活豐富多彩。

  新課程倡導“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我將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服裝元素引入課堂,讓學生暢談自己喜歡的服裝顏色,款式、搭配等,讓學生感受服裝對于美化生活、體現個性所起到的作用,感受服飾與生活密切相關。

  三、了解服飾與禮儀的關聯(lián),學會選擇合適的服裝。

  服飾搭配所體現的禮儀功能,對學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忽視度。因此,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兩個具體生動的情境來達成目標:1、幫老師判斷服飾搭配是否合適,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出示一條時尚的裙子,進行“這條裙子老師穿著去上課合適嗎?”這個話題的討論,貼近學生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極大的關注。通過討論,孩子們能比較深刻地認識到穿著的禮儀:在不同的場合,穿著得體的服飾,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2、聯(lián)系倫敦奧運的情境,讓孩子們?yōu)槌绨莸膭⑾韪绺邕x擇出席不同活動所需要的服裝,再一次領悟到服飾體現了一個人的.文明修養(yǎng)。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真正走入生活場景,自然突破教學難點,而不是通過生硬的講解灌輸理念。

  四、了解服裝與職業(yè)的關系,體會職業(yè)服裝具有的功能性。

  品德課堂上,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是對教材的一次再創(chuàng)造。那么,我們的課堂就應該是既包括課本內容,又充滿生活內容、現實內容和時代內容。在這一板塊的設計中,我首先明確職業(yè)服裝的概念,又通過交流和圖片展示,初步了解職業(yè)服裝的各種類型,還通過討論,理解一系列職業(yè)需要特殊服裝的原因。同時,我還引入了課外的“廚師服飾”、“航天服”等內容,播放一段介紹航天服設計奧秘的視頻,從材料、設計等方面明白職業(yè)服裝的特殊功能。由課本知識延伸到課外,極大地豐富了信息量,讓學生懂得更多,并通過研究性學習解決難點問題。

  整個教學設計,我多次將奧運元素搬進課堂,孩子們對北京奧運會記憶猶新,倫敦奧運會又開幕在即,利用這個契機設計了活動,能使孩子們興致盎然。因此,在四大中心板塊之后,我安排“為中國代表團設計奧運會開幕式入場服裝”這一活動,先讓學生欣賞倫敦奧運會工作人員服裝,再回顧歷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入場式服裝,為學生的設計提供靈感和素材基礎,使他們的設計能夠切合本屆奧運會的主題,并凸顯中國元素,而不是讓他們憑空想象,從而減少活動的難度,提高活動的質量。

  最后,布置搜集喜歡的服裝等拓展作業(yè),為第二課時的服裝展示會做好鋪墊。這不僅開拓孩子們的視野又鍛煉動手能力,巧妙地達到了“把課堂變大”的目的,構成一個完整開放的學習過程。

  我的板書設計以課堂的主要四個內容為關鍵詞,設計如下:

  多彩服飾

  文化生活

  禮儀職業(yè)

  圍繞重難點的突破,我認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能夠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活動,從兒童發(fā)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fā),采用兒童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吸引和組織學生參與課堂實踐。

  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相得益彰,真正落實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課程理念,也較好地凸現了課堂的開放性,實施的活動性,力求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個性的展現,靈性的飛揚。

  以上是我對本課堂設計的一些粗淺想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指正批評。謝謝!

《服飾》說課稿5

  【說教材】

  1、教學內容分析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義。人類社會經蒙昧、野蠻到文明時代,緩緩地行進了幾十萬年。我們的祖先在與猿猴相別以后,披著獸皮與樹葉,在風雨中徘徊難以計數的歲月,終于跨進了文明時代的門檻,懂得了遮身暖體,創(chuàng)造出又一個物質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裝在佛,其作用不僅在遮身暖體,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tài),宗教觀念都積淀于服飾之中,構筑成了服飾文化精神文明內涵。

  《服飾藝術》是屬于美術設計模塊的課程,包括服飾藝術的基本知識、服飾美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服裝設計的表現手法。服飾藝術,貼近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本課通過對欣賞和設計服飾,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yǎng)對服飾藝術的欣賞能力,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生初步了解我國古代和近現代服飾藝術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保護文化遺產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服飾的搭配及色彩的基本知識。

  (3)掌握服裝畫的設計手法,大膽嘗試,設計一款有特色的服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學習服裝藝術,增強學生對服飾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服裝設計的興趣,讓他們體會到親手設計服裝的樂趣。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學生對服飾設計藝術,特別是現代服飾藝術,有所了解,有所認識。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yǎng)對服飾藝術的欣賞能力,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2)學生通過練習來表達自己的個性,豐富他們的校園生活,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欣賞古現代服飾藝術,掌握服飾設計的手法,設計服裝。

 。2)引導學生對服裝進行大膽的設計、制作。

  4、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說學情】

  1、教學對象:初二年學生

  2、學情分析: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社會意識以及生活經驗的局限,對設計這門課程接觸不多,可能對服飾藝術的理解不夠深入,所以我在教學中手段盡量多樣化。在課前,讓學生去查找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或者欣賞一些時裝表演視頻。

  【說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和創(chuàng)造作業(yè)法。

  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初步感知(欣賞作品)——樂中體驗——討論探究(自評)——知識擴展(服裝畫練習)——情感升華(愛生活、愛學校)———互動

  師:引導觀察——情景創(chuàng)設——啟發(fā)點撥——匯總歸納

  【說過程】:

  一、新課程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來了解服飾藝術。人們常說,衣食父母。這說明吃和穿對人類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顯現出一個人的氣質、風度、品格、修養(yǎng)與個性。在古代就有很多關于服飾的講法,象"佛靠金裝,人靠衣裳"還有"人靠衣裳馬靠鞍",都充分的體現了服飾的重要性。

  視頻導入:現在時裝表演視頻。(欣賞,感受時裝給我們的視覺感受。。)

  二、講授新課程:

  有人說:"服飾,是人體的又一層"皮膚",是流動著的"軟"雕塑,是人的氣質、個性、情調、風格的亮相,它是人對自身外在美的一種設計",那么,到底什么是服飾?服飾的內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呢?

  1、什么是服飾?(板書)

  提出問題:什么是服飾,服飾的內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

  2、中國古代服飾欣賞:(板書)

  隨著人類的進步,人們穿著服裝,不僅僅為了掩身護體及保暖,還要求它能夠美化形象。正像郭沫若所說:"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也就是說:服裝是物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還表現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風貌,反映人們的物質文明、科學技術、審美習慣等。

  展示原始人、唐代、宋代、清代服飾的圖片,學生猜想:這些服飾都是哪個朝代的?為什么?(引導學生從服裝的款式和色彩、帽子、鞋子、發(fā)型等方面入手,由學生觀察,找出各種服飾的特點,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原始人服飾藝術欣賞

  原始服飾根據出土的骨針、骨錐等制衣工具想象復原的。動物的毛皮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當時已經有頭飾、頸飾和腕飾等。

 。▽W生分析原始人服飾的特點、用途,及裝飾品的作用。)

  (2)唐代服飾藝術欣賞

  隋唐時期經濟發(fā)達,比較開放,在服飾的特點上明顯帶有西域風格,婦女服飾講究華麗,(對日本和服的影響)一般人是穿白色圓領的長裳,低下階層穿的是用麻、毛織成的粗褐。多為寬裳、長裙、披(指披在肩上的長圍巾)發(fā)髻式樣多樣。唐代的女裝,以紅、紫、黃、綠最授歡迎。

  (學生欣賞,分析:唐服飾藝術形成的原因?唐代服飾的特點?當時體現了怎么樣的審美傾向?對后代服飾的影響)

 。3)宋代服飾藝術欣賞

  宋朝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但因經濟發(fā)展不及唐朝繁盛,因此思想上又恢復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風格。宋代女裝比較拘謹、保守,色彩淡雅恬靜不再艷麗奢華。男裝多為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鑲邊,頭上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W生比較分析:1、唐、宋代服飾的差異。2、差異形成的原因。3、宋代服飾藝術的藝術風格、色彩及款式。)

 。4)清代服飾藝術欣賞

  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期,清朝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

 。1)長袍馬褂:長袍馬褂,早先是富貴人家才穿的服裝,后來普遍了,變成全國的一般服飾。

  (2)旗袍: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寬大大的,后來才有了腰身,

 。▽W生欣賞、分析:清服飾形成的原因;馬褂的藝術風格、色彩、款式;旗袍的藝術風格、色彩、款式及影響。)

  板書:

  朝代

  藝術風格

  款式

  色彩

  原始社會

  唐代

  宋代

  清代

  3、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欣賞:(板書)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的服飾異彩紛呈,各具特色,這是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要認識一個民族,進而研究這個民族的歷史和現狀,探究這個民族的文化及其衍變,都不能缺少對這個民族服飾的關注和了解。

 。ㄕ故荆翰刈、苗族、畬族服飾圖片)

  提問:這些服飾是哪個民族的?這些中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有哪些共同特點?

  學生欣賞,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ò鍟

  民族

  藝術風格

  款式

  色彩搭配

  藏族

  苗族

  畬族

  4、近現代服飾藝術欣賞:(板書)

  而在現代生活中,由于經濟的發(fā)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要求變得多樣化、個性化。服裝也不能例外。

  中山裝欣賞:

  多元化的現代服飾藝術。

 。▽W生欣賞分析:1、近代服飾的審美傾向?2、體會中山裝的藝術風格,色彩搭配,款式的變化及影響3、欣賞現代服飾藝術。)

  學生思考:青少年學生該不該追時尚、趕時髦呢?為什么?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觀點。

  2、服飾的搭配:(板書)

  思考與交流:如何著裝自己?(結合實際生活,談談自己對著裝的感想)。

  (1)服裝尺寸與款式:

  根據本人的體材比例、體形的胖瘦、高矮;不宜過大或過小

 。2)服裝款式要大方

  選用適合青少年學生的儀態(tài)、環(huán)境、性格

 。3)著要適時、裝飾要適度:

  要適合時尚、適合流行趨勢、適合季節(jié)變化、適合不同場合。

 。▽W生討論:中學生是否應該穿校服?說出自己的看法。)

 。4)色彩的搭配:

  A、色調B、色彩情感

 。ㄈ⿲W生活動:

  任選一種表示手法,嘗試對校服的再創(chuàng)造

 。ㄋ模┰u價與總結

  今天了解了中國古代服飾和少數民族服飾。我們知道,人的美包括兩個方面,外在美和內在美。一件合適的服飾能顯現出一個人的氣質、風度、品格、修養(yǎng)與個性。使我們外在美更加出眾。但是,他絕不是孤立的,內在美作為人的美的主導的決定性的方面,必然會對人的外在美產生影響。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氣質、情操、志趣的不同,必然會從穿著、打扮等外在形態(tài)上表現出來。雖然內在美不像外在美那么一目了然,有時甚至是無形的,但卻比外在美豐富深刻,歷久彌新,并通過外在美流露出來。

  所以理智的著裝者,不是有意地去掩飾自己的缺陷,而是善于利用服裝和飾品,去體現自己美的方面,揚長避短。充分顯示自己的外在美和氣質美。因而外在美與內在美總是統(tǒng)一。素有"日本超級設計師"美稱的高田健藏也認為:"一個會打扮的婦女不介意自己身上穿的服裝值多少錢,而是講究怎樣通過服裝把自己的個性表現出來。"可見,內在美雖屬于精神范疇,但可以通過其外在形態(tài)使人能夠覺察到、感受到。

《服飾》說課稿6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上的這一節(jié)《多彩服飾》是浙教版品德四下第四單元的第三課,單元主題為“共同生活的世界”。課本內容是13張圖片,主要內容3項:一、了解世界各民族都有其民族服飾。二、不同的服飾要在正確的場合穿著。三、職業(yè)服飾有其不同的特點。這節(jié)課我選取了一、二兩個內容上的是第一課時。

  縱觀文本,呈現的內容非常少,點卻非常大。雖說服飾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距離很近,但本課涉及的服飾資源又離學生的生活距離有點遠,而且他們了解的知識也非常少,因此,我通過解讀文本,搜集各類服飾資料并加以整合,將教學目標定位為:1、知識: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人們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知道文化、禮儀與服飾的關系。2、能力:能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合適的服飾。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的服飾。

  在文化與服飾的關系方面,我是這樣處理教材的,我想一味告訴孩子知識,以及傳授的知識面面俱到都是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于是我努力尋找切入點。在處理教材的時候,將旗袍這一中華民族的國服作為示范,目的是想通過對旗袍的了解與欣賞,引領孩子探究各國民族服飾的欲望。而真正在旗袍上要解讀的'內容也非常多,我們的孩子又是四年級的孩子,如果全方位解讀,那就變成了專業(yè)知識的講解課,早已脫離了品德課的范疇。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我選擇了盤扣作為切入口,并有意識地將盤扣知識提升到文化的高度上,試圖從膚淺的層面中走出來。于是在對盤扣形狀交流的基礎上,我又拋出問題:為什么要將盤扣設計成這些形狀?將盤扣的文化內涵揭示出來,然后通過盤扣文化這一“點“的輻射,讓學生明白:哦,原來不僅僅是盤扣,在整件旗袍中都蘊含著文化元素。緊接著又通過視頻了解”旗袍演變的歷史文化“再次提升文化內涵。從學生通過課前資料的搜集,補充了為什么旗袍要設計成分叉的原因,孩子們對旗袍演變有了進一步了解,從而把文化分量做足。緊接著我又出示兩條有代表性的評價語,目的是在凸顯旗袍地位的同時,使學生意識到旗袍受到了尊重,從而將德育滲透其中。在國外服飾中,我選擇了阿拉伯作為重點,安排了服飾的選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通過對《阿拉伯長袍奧秘》的了解,試圖讓學生了解國外服飾也受到了歷史文化的影響,也值得尊重,再由這兩個點帶出各國服飾的面。

  在禮儀與服飾方面,從孩子們非常熟悉的劉翔在三個不同的場合著裝不同提煉出:得體的穿著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明禮儀。然后帶出各國政要也很注重服飾禮儀。但是大家在聽課的時候可能有這樣一個感覺,可能覺得這禮儀味還不夠濃,其實,我在原先設計的時候是安排了一個情境,出示兩幅畫面:一幅是中式的傳統(tǒng)婚禮,一幅是西方的傳統(tǒng)婚禮。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不同的國家對著裝顏色也是有講究的,這也是服飾禮儀的重要方面。但是總感覺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好插入,到最后就刪掉了。不知道這樣處理是否合適?

  本課在學習方式的呈現上,既有學生課前搜集資料的匯報,也有教師課堂提供資料的現場學習,還有小組活動討論,但也有可能2種服飾比重太大,對多彩的感受有所沖淡。

  最后我想說的是精彩預約的背后總有糟糕的過程,但我覺得在整個準備的過程中,我參與了,我努力了,我全身心地投入了,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以往從來不曾知道的品德課程中需關注的問題,在此我要感謝在磨課過程中給予我?guī)椭乃蓄I導和老師,謝謝了!反思不到位,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服飾》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微笑》說課稿04-26

《白樺》說課稿04-26

精選《師說》說課稿04-26

關于說課稿04-26

蠟燭說課稿06-24

《社戲》說課稿06-24

《冰花》說課稿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