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精品【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病 毒
教學內(nèi)容:青島版P2~P4
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提出與病毒相關的問題;
2、會查閱與病毒相關的書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關病毒的剪貼報.
4、會用多種形式表達、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結(jié)果。
二、科學知識: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種類主要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類什么樣的生物.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有關病毒的資料
學生準備:
了解有關病毒的有關知識。
四、教學過程
。ㄒ唬⑻岢鰡栴}
1、教師提問:關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預防呢?
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ǘ⒉孪爰僭O
1、流感的癥狀有哪些?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預防?
2.學生討論,指名回答。
。ㄈ、制定方案
1.教師講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癥狀有哪些?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預防?
3.脊髓灰質(zhì)炎的癥狀有哪些?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預防?
4.麻疹的癥狀有哪些?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預防?
。ㄎ澹┱故窘涣
5. 病毒是一類什么樣的生物?
6. 學生討論后,教師講解.
。、拓展延伸(網(wǎng)上學習)
1、教師講述:關于病毒,你還知道些什么?請回去以后在網(wǎng)上自主學習。
2、學生交流學習收獲和體會。
3、課后作業(yè):
(1)回去查資料,了解人類與病毒的抗爭史.
(2)利用作文、圖畫或小報的形式,說一說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收獲。
科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1.本課程讓學生了解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了解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本節(jié)內(nèi)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2.通過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讓學生對植物適應環(huán)境有一定的了解.對植物的生活習性有一定的認識.
學情分析
1.根據(jù)對該校學生的了解,應當多舉例說明,適當可以讓學生自己到田野中觀察.
教學目標
1.能夠?qū)τ^察到的自然現(xiàn)象(或所提供的事實)進行猜想。
2.能夠設計實驗研究植物的向性運動。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植物的向地性
2.植物的向水性
3.植物的向光性
4.植物的.葉片互不遮蓋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1.提問:請你觀察傾倒在河邊的小樹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講述:生活中是否還見過類似的情況——是什么原因使它們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
3. 猜想假設:傾倒的小樹發(fā)生這些變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學生猜想:根總是向下生長嗎?
根總朝著有水的地方生長嗎?
植物的莖、葉總朝著光生長嗎?
4.過渡:我們就從這些方面來研究大樹倒了后這些奇怪的變化吧!
二.活動 根總是向下生長嗎
1.擺出研究的問題:根總是向下生長嗎?
2.組內(nèi)討論:老師這里有一些菜豆種子,你們能組內(nèi)設計研究方案嗎?
3.匯報、交流設計的方案,教師引導學生看教材第3頁,了解實驗設計范例,完善實驗設計。
4.學生動手組裝裝置。
5.布置任務:經(jīng)常在杯內(nèi)的紙上澆寫些水,堅持觀察做好記錄。下星期交流。
三.活動 根總朝著有水的地方生長嗎
1.擺出問題。
2.組內(nèi)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3.匯報、交流、完善。
4.組裝實驗裝置。
5.布置任務:按要求完成操作,堅持觀察,做好記錄,便于交流。
四.活動 植物的莖、葉總朝著光生長嗎
1.學生設計方案。
2.匯報、交流、完善方案。
3.保護盆栽植物,堅持研究。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視覺、觸覺等各種感官感受春天的到來。初步了解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樂于參與戶外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豐富。
活動準備
1、春天圖片
2、戶外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春天就要到了,外面的很多東西都發(fā)生了變化。今天我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去看看外面感受一下春天的到來。
二、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受戶外的環(huán)境。
引導幼兒觀察樹木、草地、植物的樣子。
1、教師:我們一起看看這棵小樹,看看他的樹枝上都長出了什么?
2、教師:花是什么顏色的?葉子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呢?
3、教師:還有地上的小草,我們看看再用手摸摸這些小草,是什么樣的感覺呢?
幼兒自由回答。
三、組織幼兒感受春天的風,引導幼兒說說春天的風吹在身上、耳朵上、臉上、手上的感覺。
教師:我們把小手拿出來感受一下風吹過來時的感覺,說說你覺得風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覺。
四、組織幼兒找太陽,說說太陽曬在身上的感覺。
教師:我們一起去找找春天里的太陽,站在太陽下曬太陽。摸摸好朋友的衣服、頭發(fā)、說說太陽曬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呢?
五、師生共同總結(jié)。
1、教師:今天我們在戶外感受春天的到來,誰能說說你覺得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2、師幼共同小結(jié):春天來了,樹葉長出來了,花開了,風吹在身上暖暖的……
正逢春天萬物復蘇的時節(jié),無論是從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還是人們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繽紛多彩;它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了我們的世界,來到了每一個角落,由于春天的植物變化很明顯,因而我把握這一有利時機,引導幼兒學習連續(xù)觀察的方法,這樣我們就利用戶外活動和散步時間讓幼兒連續(xù)進行比較觀察,培養(yǎng)了幼兒細致的品質(zhì)。
科學教案 篇4
小班科學活動:
好吃的花生
活動目標:
1、探索剝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
3、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花生若干盤、人手一只小碗內(nèi)置花生一顆。
2、各種積木、剪刀。
3、花生統(tǒng)計表、每人身上貼好一個標記、小旗標記。
4、花生做的作品一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你們高興嗎?禮物就放在椅子下,請你們把禮物拿出來,這個禮物是什么呀?
二、觀察花生外殼。(運用投影儀)
師:那小朋友來看看花生長什么樣呀?(引導幼兒觀察花生的外殼特征)
出示“花生統(tǒng)計表”。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猜想在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表格下貼上自己的'標記。
教師輕輕地打開花生。幼兒集體點數(shù)。并在相應的點子下做標記。
三、探索剝花生的方法。
師:你想不想也看看你手里的花生媽媽里面有幾個花生寶寶呢?那我們就一起自己動手吧!
四、認識花生米。
師:我們來看看花生寶寶長什么樣?(穿著一件紅衣服)我們幫它脫掉紅衣服,看看里面是什么樣子的?(白白的肉)你們知道嗎?花生寶寶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花生米。
五、再次鞏固剝花生的方法。
師:你是怎么剝花生的?(引導小朋友自己說出方法,并做示范。)請你來剝給大家看看。
四、結(jié)束活動
出示花生作品,寶寶們,花生好吃嗎?你們知道嗎?花生還會變魔術(shù)呢?看,花生變成了什么呀?(小橋),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變,那我們一起去變一變吧!
科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會運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材料的顯著特征;
2、能按照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開展研究活動;
3、能根據(jù)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和實驗工具;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小組的研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2、對研究材料特征的活動產(chǎn)生較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行科學探究的意識。
知識目標:
1、知道周圍的材料是一復雜的系統(tǒng);
2、知道周圍的物品是由材料構(gòu)成的,能認識一些常見的材料。
二、教學準備
材料:銅片、鐵片、塑料片、玻璃片、陶瓷片、石片、木材、紙片、棉花、泡沫板等。
工具:放大鏡、砂紙、鐵釘、小電路、中性筆、水槽等。
三、教學活動過程
課前交流:上節(jié)課我們評選了積極動腦,努于探究的同學為第一批的科學小勇士,今天誰想向他們發(fā)出挑戰(zhàn),成為第二批科學小勇士?
準備好了嗎?挑戰(zhàn)正式開始![上課]
1、活動過程
首先讓我們進入挑戰(zhàn)第一關。請看關鍵詞:材料 [板書]
A、提到“材料”,你首先想到了什么?(木頭、布、塑料、紙、鐵、棉花、纖維)[也可能有的學生會說:衣服是用什么制作的?誰能幫幫他。]
B、大家談到這么多的材料,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教室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挑戰(zhàn)要求:豐富、全面
如果你不確定,可以走到跟前去仔細觀察。把你觀察到的結(jié)果記錄在1號信封中的表格中。開始!
[各小隊尋找教室里的物品使用的材料,教師巡視指導能不能更全面地觀察到一種物品所使用的材料。]
比比看,哪個組的觀察既豐富又全面。哪個組先來?
[各小組代表輪流將填寫的記錄放放于實物投影儀上,讓全班同學都能看到,共同感受我們的周圍有如此多的材料,物品是由材料組成的`。]
看來各組在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都順利地通過了第一關。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說不出來引導:對材料你有沒有一些新認識?]
[材料構(gòu)成了物品,物品豐富了世界]
[隨機采訪一下,有助于拉近主持人和參賽選手的距離,而且還是選手抒發(fā)所獲的好機會,可能會說出教室里到處都有材料,也可能會說出許多物品是用好幾種不同材料制成的等等,無疑中讓參賽選手用自己的話對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進行小結(jié),引導他們說說材料—物品—世界]
2、在第一關中我們了解到了身邊的物品是由許多材料構(gòu)成的,它們會使我們的生活豐富起來。下面讓我們繼續(xù)進入挑戰(zhàn)第二關!準備好了嗎?
[對本輪合作能力的考驗給予提示,讓學生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
關鍵詞:特征[板書]
請打開2號信封,說說我給大家準備了什么?
[學生代表對十種不同的材料進行辨認]
要求:找找看,這些材料有哪些不同特征?
[學生作答,例:紙比較軟,放在水里容易濕。木頭比較結(jié)實。鐵片可以彎曲。][板書學生談到的特征,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指明研究方向。]
[板書:抗彎曲力、抗摩擦力、軟硬、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字跡保留度、導電性……]
小結(jié):在第二關里,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材料的不同特征,那么對于這些不同特征,你有沒有想說的?
2、看來,大家又發(fā)現(xiàn)了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真是太棒了。祝賀大家,在共同的努力下,闖過了第二關,要繼續(xù)嗎?準備好了嗎?
進入挑戰(zhàn)第三關關鍵詞:研究[板書]
看到“研究”你想到了什么?
[可能會想到要確定研究主題、選擇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對象、制定研究計劃……]
你認為這節(jié)課的研究對象是什么[給學生暗示。]?
確定的研究主題?[指黑板……]
那么,請打開3號信封,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各小組確定研究主題。寫清主題,并根據(jù)需要在選擇研究工具上劃“勾”,當然也可以選擇自己手中的工具。想想看,你們打算如何利用選擇的工具呢?
[學生討論,教師進行分組巡視,對于研究過集中的問題進行復選。簡單地描述研究計劃。]
提示:能說說那你想利用工具怎么做?
[初步指導如何做?]
研究主題、工具、方法都有了,那么讓我們開始觀察吧。別忘記談談重要發(fā)現(xiàn)和感受!
各組派代表將你們選擇的研究工具領回,研究過程中注意及時地記錄下對材料特征的發(fā)現(xiàn)。
請各組的代表上臺來向大家交流你們組剛才的研究成果。
[小組代表把記錄表放在實物投影展臺上,向大家介紹,主持人對觀察發(fā)現(xiàn)予以及時點評。鼓勵有特別發(fā)現(xiàn)和感悟的小組。]
小結(jié):看來第三關都難不倒大家,現(xiàn)在我們要提升挑戰(zhàn)的難度了,展開最后的較量,究竟哪一組的綜合實力最強,讓我們試目以待。準備好了嗎?[參賽隊給自己鼓勁。]
4、回歸生活
請聽題:在一關中,我們談到了教室里的物品,它們?yōu)槭裁匆x擇這些材料呢?[出示第一關的記錄表]
[學生口述材料選擇的原因。例如:窗戶選擇塑鋼是因為它堅固、耐用而且防水,美觀。玻璃是透明的。]
在今天的挑戰(zhàn)活動中,每位同學都在自己的努力和小組的合作中,勇敢的闖過了最后一關,可是我沒有準備那么多的勇士標志,大家的出色表現(xiàn)可讓我犯了難,這樣吧,把標志授予各勇士小組,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仍舊能像今天一樣,個個成為科學小勇士!
5、拓展活動
在生活中,還在許多的物品,它們是如何使用這些材料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需要大家繼續(xù)去研究,相信只要大家生活中“挑戰(zhàn)”無處不在。
注:實驗記錄表(略)
科學教案 篇6
科學概念
綜合運用觀察礦物顏色和條痕、檢測礦物硬度、觀察礦物透明度和光澤、查找資料等方法,研究不知名的礦物,并寫出特征卡片。
過程與方法
運用一些礦物光澤、硬度、條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學知識,并綜合所學方法開展應用性觀察研究鑒別身邊的礦物,讓孩子在認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發(fā)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探究活動中樂于與他人合作交流,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tài)度。
發(fā)展對探究礦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能用所學方法與知識開展應用性觀察并鑒別礦物。
教學難點:能對觀察的礦物進行鑒別。
教學準備:放大鏡、小刀、瓷磚、不知名的礦物(每組一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觀察和描述巖石的一些方法,現(xiàn)在讓我們來研究一塊自己身邊的礦物吧?
二、探究過程
1、它們是什么礦物
、傺芯康V物的方法
A、說一說,你學習了哪些觀察和描述巖石、礦物的方法?
B、學生交流匯報。(用觀察礦物顏色和條痕、檢測礦物硬度、觀察礦物透明度和光澤等方法。)
C、我們需要哪些工具幫助研究?(生:放大鏡、小刀……)
、谘芯课覀兊牡V物
A、猜測:打開盒子,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礦物?
B、學生猜測
C、要想知道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應該怎樣做?(小組討論)
D、學生發(fā)表意見:借助工具觀察;查找資料識別;收集礦物的特征等。
E、投影圖片,師介紹地質(zhì)學家鑒別礦物的.方法。
F、運用前面所講的方法研究礦物。
G、交流匯報
你發(fā)現(xiàn)了礦物有多少特點?
你怎么去描述這些特征呢?
小組活動:互相描述,評一評。
③為礦物做份“簡歷”。
2、確定“身份”
、匍喿x單元資料庫的《礦物特征卡》
②對照《礦物特征卡》鑒別它們分別屬于什么礦物。說說我們是根據(jù)它們的哪些性質(zhì)做出判斷的?
、劢涣鞣答
3、猜猜它是“誰”
請一學生描述礦物,其他人猜。
4、舉例說一說
選擇兩種礦物或巖石,詳細了解利用它們的不同特性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
三、課外延伸
做一個巖石展示盒
你想做個怎么樣的展示盒
你打算怎么去做呢?
科學教案 篇7
一、教學思路
本課根據(jù)美國FOSS教材進行改編。FOSS教材的研究體系認為,學習者對于科學概念的形成和掌握是一種很重要的科學素養(yǎng),學習者頭腦中概念的形成過程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贔OSS 教材的中心理念,針對我們學生的實際特點,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整合。
中高年級學生對于骨骼雖然具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是這種了解是不連貫的。因此在教學初始階段,教師以學生最常見的拼圖游戲作為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初步了解一些拼圖的竅門,為后面的學生活動打下基礎。接著,教師提出人的骨骼是由206塊骨組成,讓學生分組數(shù)一數(shù),看看能數(shù)出多少,并把可能漏數(shù)的部位寫在記錄單上。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身體內(nèi)骨的存在及其位置和大致形狀,便于后面拼接骨骼的活動有的放矢地進行。
在新授部分教學中,教師提供給學生相應的骨骼拼圖,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在不參考任何資料的基礎上拼接人體骨骼圖片,以此展現(xiàn)出學生對骨骼的已有認識和了解。進而,發(fā)給學生可以參考的骨骼圖片,讓學生對自己的拼接圖進行修正。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拼接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問題,并由學生自己進行修正,加深了學生對于骨骼結(jié)構(gòu)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在學生展示拼接成果過程中,適時地把人體一些重要的骨名稱教給他們,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與骨骼有關的科學概念。通過前面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使學習者頭腦中能夠構(gòu)建出人體骨骼的初步模型,體現(xiàn)了動手做科學的特點。經(jīng)歷了兩次骨骼拼圖活動,學生頭腦中能夠大致呈現(xiàn)出骨骼的完整輪廓,以及各個相連接的骨的樣子,借助經(jīng)驗記憶能夠比較持久地使科學概念留在學生頭腦中。經(jīng)歷了兩次拼圖活動,教師讓學生對于自己的成果進行評價,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活動中的不足和優(yōu)勢,使學生了解到科學普遍存在于我們身邊,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緊接著,以學生拼圖為基礎,讓學生再來數(shù)一數(shù)剛才沒有數(shù)清的部位,這樣能夠發(fā)現(xiàn)“數(shù)骨”活動中一些漏數(shù)的部位,并能夠進一步對照圖片加深認識。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作為教學拓展,其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對比人與馬的骨骼圖片,從中發(fā)現(xiàn)人與動物骨骼的異同,初步滲透動物體結(jié)構(gòu)與功能相適應的大教學觀。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談話:誰能用一分鐘時間拼好這個動物拼圖。思考:怎樣讓拼圖能夠比較快的完成。
2、投影展示人體的骨圖片
提問:我們要完成的拼圖游戲中,要拼接的整體是什么?——板書:骨骼(教師講解骨與骨骼的區(qū)別)
3、分組活動:用手感覺身體的骨,數(shù)一數(shù),看看你能數(shù)出多少塊骨?思考:數(shù)不清楚的原因是什么?
二、新授
1、學生活動:在不參考任何圖片的'基礎上,根據(jù)你對骨骼的認識,試著把骨骼圖片拼完整。
。ǎ保⿲W生第一次拼圖活動(限制活動時間9分鐘)。
。ǎ玻┱故緦W生拼接成果,教師提問: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你認為哪個小組的拼圖可能存在問題?
。ǎ常⿲W生活動評價。
2、學生活動:每組發(fā)一張正確的骨骼圖片作為參考,參照這張圖片修改你們組的拼圖。 教師談話:在修改過程中,認真思考:通過兩次拼圖活動,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了什么新問題?
。ǎ保⿲W生第二次拼圖活動(限時5分鐘)。
。ǎ玻⿲W生展示拼接成果,并談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或體會。
。ǎ常 學生活動評價。
3、電腦課件認識人體比較重要的骨名稱——頭骨(顱骨)、胸骨、肋骨、脊柱、骨盆、上肢骨、下肢骨
三、綜合活動:
1、根據(jù)我們通過學習所掌握的骨骼相關知識,請同學們再數(shù)一數(shù),各組剛才漏數(shù)的部位,看看這次能夠數(shù)出多少塊骨?并補充在記錄單上。
2、如果還是不能把骨都數(shù)清楚,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樣才能數(shù)清楚?
四、拓展延伸(根據(jù)教學時間安排調(diào)整)
1、投影 。出示人與馬的骨骼圖片。思考:人與馬的骨骼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2、學生分組討論,回答。(通過學生思考、總結(jié)得出人與馬的骨骼大體分為三大部分:頭骨、軀干骨、四肢骨)
3、課堂延伸:為什么人的骨骼和馬的骨骼有很多區(qū)別?
科學教案 篇8
我從事科學研究是出于一種不可遏止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別無其他動機!獝垡蛩固
幼兒科學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運用與訓練。只有讓幼兒不斷地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又動腦,才能讓幼兒不斷發(fā)現(xiàn)科學奧妙,激發(fā)其學科學的興趣。今天小編推薦一個“磁鐵找朋友”的科學活動,希望能夠為大家所用。
游戲準備
配套材料:條形磁鐵2塊、環(huán)形磁鐵2塊、分類盒1個、鐵屑2盒、魔法盒1個、骰子1個、迷宮圖卡1套、太陽系圖卡1套、操作記錄表32張、探索圖冊《磁鐵找朋友》。
園所自備:其他形狀的磁鐵(如U形磁鐵)、鐵球、回形針、布條、白紙等。
游戲方法
玩法一:淘寶
取一些自然界的沙粒,用磁鐵在其中來回移動?茨苷业侥男┛梢员淮盆F吸住的“寶貝”。
玩法二:找好朋友
。1)將分類盒里裝滿物品,如回形針、小圖釘、羽毛、布塊、石頭、紙片、細繩等。
。2)用磁鐵分別靠近物品,看看哪些會被磁鐵吸引,哪些不會(如圖2)
。3)根據(jù)磁鐵與分類盒中物品不同的反應將材料進行分類。
玩法三:回形針走迷宮
將回形針放在迷宮圖上,把磁鐵放在迷宮圖卡的反面,通過移動磁鐵帶動回形針走迷宮(如圖3)
玩法四:太陽系
將鐵球放在太陽系圖卡上,把磁鐵放在太陽系圖卡的'反面,通過移動磁鐵改變小球的位置(如圖4)
游戲價值
1.在游戲中培養(yǎng)分類與比較的能力。
2.通過探索了解磁鐵吸鐵的特性,通過游戲與實驗的方法了解磁的穿透性。
3.激發(fā)探索磁力現(xiàn)象的興趣,培養(yǎng)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
4.在探究中發(fā)展溝通能力。
科學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通過對潛望鏡內(nèi)部構(gòu)造的研究,使學生能利用語言、文字、繪圖等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jié)果;通過課前搜集和整理有關潛望鏡的資料里學生學利用書記及其它信息源獲取信息。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制作潛望鏡的活動,使學生學會欣賞、評價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積極查閱資料,關心新科技、新發(fā)明。
3.知識與技能:認識平面鏡反光性質(zhì)的應用;會制作簡易潛望鏡。
二、教學重點
對潛望鏡內(nèi)部構(gòu)造的研究。
三、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制作能力。
四、教學準備
制作潛望鏡的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我們生活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潛望鏡?你猜想它是什么原理造成的?
二)實驗(觀察)探究
1.玩一玩我們的潛望鏡,認真觀察他是什么原理?
2.我想它的原理可以用下圖表示出來(課本上畫下來)
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
三)實驗活動展示質(zhì)疑(一個組一名發(fā)言人進行展示,同伴進行補充。其他組可以提問質(zhì)疑)
將自己畫的示意圖展示給全班的同學,向全班講解潛望鏡的工作原理。
四)制作活動用紙盒制作一個潛望鏡
1.介紹制作工具:訂書機,膠帶,鏡片(2),紙盒
2.介紹制作方法:
還有什么制作方法呢?同學們講你的搜集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3.學生開始分別進行制作。
4.玩一玩,我們的潛望鏡。
五)檢測(5分鐘)
1.制作一架潛望鏡最少需要()塊鏡片。
A.3 B.2 C.4
2.某同學想看到自己腦后的頭發(fā),他需要()面鏡子。
A.1 B.3 C.2
3.說一說潛望鏡里的.鏡片是()。
A.平面鏡B.凹面鏡D.凸面鏡
4.潛望鏡是利用的什么原理制成的。
5.試著畫出潛望鏡的剖面圖,注意畫出光的傳播路線。
六)拓展:
設計一個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潛望鏡
板書設計
6.潛望鏡的秘密
平面鏡的反射原理。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0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3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8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