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小學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科學教案【必備】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科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科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它在不停地繞地球公轉(zhuǎn),公轉(zhuǎn)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月球本身不會發(fā)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月相變化是月球在不斷繞地球公轉(zhuǎn)的過程中發(fā)生的。
2、能夠?qū)υ孪嘧兓脑蜃龀龊侠淼募僭O(shè)和猜想;能夠用模擬實驗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傾聽其他同學對于月相變化原因的觀點和評述。
二、教學準備
大白紙、記號筆、黃色乒乓球、臺燈、鉛筆、粉筆。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提出研究問題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滿月、凸虧月、下弦月、殘月這八種典型月相的圖片,讓學生根據(jù)從農(nóng)歷初一開始出現(xiàn)的順序排列。
。2)提出研究問題:月相的變化是怎樣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設(shè)
(1)讓學生以小組進行討論:月相每個月重復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
(2)讓學生在班上匯報自己的想法。
(3)把學生按照不同的解釋分成小組,并且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作出一個示意圖。
在繪制示意圖之前,為了讓不同學生畫的示意圖能夠被相互理解,教師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偈疽鈭D要表示出從北極俯瞰時,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②當月球處于軌道上的不同位置時所出現(xiàn)的月相。
、墼虑蚶@地球轉(zhuǎn)動的方向
(4)學生展示并介紹自己的示意圖。其他的學生可以針對示意圖提出疑問并要求解釋。
。5)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設(shè)以及針對各種假設(shè)存在的疑問。
3、設(shè)計模擬實驗
。1)讓持有不同見解的學生設(shè)計出一個模擬實驗來檢驗示意圖中展示的假設(shè)。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①用什么來代表示意圖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陽?
、谠鯓颖硎驹虑蚶@地球的運動?
、墼鯓佑^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時出現(xiàn)的月相?
。2)讓學生根據(jù)制定的實驗方案準備試驗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課時
1、進行模擬實驗
。1)讓學生按照不同的假設(shè)分成小組進行模擬實驗。
(2)教師巡視、指導不同小組進行實驗的情況。
2、匯報實驗情況
。1)讓各組學生匯報模擬實驗中出現(xiàn)的情況,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引導他們回答:
、僭趯嶒炛心闶窃鯓幼屧虑蚶@地球運動的?你這樣做的根據(jù)是什么?
、谌绻吹叫略碌臅r候,月球應該在什么位置?這時對應的日期應該是什么時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應該在什么位置?
③在你的模擬實驗中月相變化的'順序和我們實際觀測到的月相變化的順序是不是一致的?
④根據(jù)模擬實驗的情況,你認為自己的假設(shè)是正確的嗎?如果不正確,你的根據(jù)是什么?要怎樣修改?
3、總結(jié)月相形成的原因?
(1)讓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交流總結(jié)月相形成的原因。
(2)讓學生思考:如果月球繞地球運動的方向反過來,對于月相的變化有什么影響?
4、布置作業(yè)
讓學生根據(jù)實驗的結(jié)果修改自己所作的月相成因的示意圖。
小學科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進行簡單的分解光的實驗和光的混合實驗
2,能根據(jù)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和實驗工具
3,能夠?qū)﹃柟獾姆纸夂蛦紊獾幕旌线M行認真細致的觀察
4,能大膽想象陽光的色彩
5,愿意和同學合作進行關(guān)于顏色的探究活動
6,認識太陽光是由多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這些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能形成白光
7,知道利用三棱鏡可以分解陽光
8,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教學重點:目標:1,6
教學難點:目標2,8
教學準備:三棱鏡,水槽,水,小鏡子,活動手冊,牛頓盤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天空中神奇美麗的.彩虹令人神往,我們能不能制造出這樣的彩虹呢
二、做一個水棱鏡
1,師演示三棱鏡分解陽光的實驗
師介紹分解陽光的'方法和工具
認識光譜中各種顏色的光
尋找太陽光譜的規(guī)律
2,用水棱鏡分解陽光
讓學生制作水棱鏡,
讓學生思考想辦法用水棱鏡制造彩虹,
看看水棱鏡分解出的太陽光譜的特點
3,拓展活動
讓學生交流在生活中看到的彩虹,思考并討論彩虹的形成原因
三、制作牛頓盤
師:太陽光被三棱鏡分解成不同顏色的光,那么這些光還能混合成白色的嗎?
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混合太陽光譜中各種顏色的光
學生制作牛頓盤:制作完成牛頓盤,探究組合產(chǎn)生的效果,交流探究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發(fā)現(xiàn)
讓學生討論設(shè)計一個實驗,研究如何有單色光混合到白色光
小學科學教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的體積多少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比較和測量的;非標準單位的測量會導致結(jié)果的多樣,量筒是一種標準工具,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多少。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經(jīng)歷人類發(fā)明量筒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tǒng)一,有助于確立科學的標準。有了標準工具,測量信息的交流才成為可能。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經(jīng)歷人類發(fā)明量筒的過程;對毫升產(chǎn)生的意義有所認識,能較規(guī)范地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認識到測量需標準工具,明確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材料:
多媒體課件;3個大小不同裝有水的塑料瓶、量筒、各種容量的容器等。
給每組的材料:
3個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個玻璃杯、1個量筒、1條紙帶、膠水、記錄紙若干、一次性紙杯。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我們先來看一段,(《西游記35被困火焰山》片段)同學們看到,豬八戒實在是太熱了,現(xiàn)在他叫喊著要喝水,唐僧就拿出了三瓶水,(出示三個不同的瓶子,里面裝有不等量的水)八戒要拿裝水最多的一瓶,但卻挑不出來,大家能幫他猜出來嗎?
2、每個小組的桌子上都擺了三個瓶子,里面裝的水和老師講臺上的都一樣,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猜測一下,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多,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說明理由。
。ò鍟n題)
二、比較水的多少,體驗探究過程。
1、同意x號瓶中水多的人明顯占優(yōu)勢,那我們就認定x號瓶中的.水最多,這樣可以嗎?那要怎樣才能比較出水的多少呢?大家快想想辦法吧。(師可適當提示前面所學的關(guān)于水的特性,如會流動、有重量、有體積等,鼓勵方法的多樣性)
2、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3、學生匯報想出的辦法,師根據(jù)匯報板書。可能的方法有:比高低、注射器、互換瓶、比杯數(shù)、比重量、漏斗滴、用尺子、刻度杯等(板書)
4、同學們想出的辦法可真不少,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呢?我們在研究科學問題時,要選擇最簡便,最科學的方法。
5、小組確定實驗方法,思考所需的實驗材料,明確分工后由實驗員到教師處領(lǐng)取材料。
6、學生小組實驗,匯報結(jié)果。
。ㄈ绯霈F(xiàn)結(jié)果差異較大或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板書)
三、比較水多多少,重演量筒發(fā)明過程。
同學們找到了裝水最多的瓶子,到底它比其他兩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們能說出來嗎?
1、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水多多少呢?
2、學生討論測量方法這時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到,教師要引導。
預設(shè)1:生可能會直接說用有刻度的杯子,師需追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沒有有刻度的杯子,該怎么辦?
預設(shè)2:生可能一時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師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蓋等材料提示、引導,交流這些材料可怎么用。
預設(shè)3(可接預設(shè)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幫助測量。教師可追問:“用小杯子量了,還多出半杯怎么辦?我們?nèi)绾螠y出更精確的數(shù)據(jù)呢?可提示學生想到刻度線。
3、自制刻度線測量。
。1)如果我們要給一個杯子畫刻度線,這些刻度線有什么用?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刻度間距要相同)
。2)學生實踐:自制刻度條,并貼到一個玻璃杯上,再次比較三個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將測量結(jié)果記錄下來。
(3)交流測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并討論問題:測量的結(jié)果相同嗎?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qū)е聹y量結(jié)果不同呢?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有沒有什么辦法能使結(jié)果統(tǒng)一?
四、認識使用量筒,建立毫升概念。
。ㄒ唬⒄J識量筒及單位毫升。
1、師介紹量筒:為了比較精確地知道水的多少,我們就需要使用專門測量液體多少的工具——量筒。
。ǔ鍪玖客玻┟總小組的實驗桌里面都放著一個量筒,請材料員拿出來,大家仔細觀察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玻璃做的,有刻度,字母ML,還有一個嘴)
2、介紹毫升:誰知道ML又叫什么?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毫升是液體的體積單位)
3、提示測量要求:數(shù)一數(shù)大刻度之間有幾個小刻度?算算每一小刻度是多少毫升?在測量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多媒體課件出示正確讀數(shù)方法)
。ǘ⑹褂昧客。
1、請學生到講臺前用量筒測量講臺上三瓶水的多少,并匯報測量結(jié)果。(板書)
2、孩子們真聰明,知道應該怎么使用量筒了,其他同學想親自量一量嗎?我們來量一量一次性紙杯能裝多少毫升水。
3、測量后匯報結(jié)果。
五、總結(jié)拓展,課后延伸。
1、同學們,我們能說出一些常見液體的體積嗎?(課件出示醬油、礦泉水、橙汁,估算一下能裝多少毫升)
2、課后調(diào)查:不關(guān)緊的水龍頭1分鐘滴幾滴水,1滴水有多少毫升?
3、算一算:照這樣計算,不關(guān)水龍頭1天,1個月會浪費多少水?。
小學科學教案4
一、課程標準:
1.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jié)論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實證據(jù)為基礎(chǔ),證據(jù)的收集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
2.能通過栽培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3.能指認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
。ㄒ唬┻^程與方法
1.能夠調(diào)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圖畫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二)科學知識:
1.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知道我們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
3.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三、學習成果:預計學生能夠:
1.能指認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
2.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3.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學習成果評價
。ㄒ唬└拍畎l(fā)展:
1.不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2.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3.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探究能力:
1.能夠描述職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能夠調(diào)查植物的用途。
3.能用圖畫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五、教學材料:
圖片、自制“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圖”、布置學生收集、閱讀植物方面的資料和圖片
六、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zhì)
師生互動的目的
教學反饋
集中話題
1.前面我們觀察了解了土壤。和土壤的聯(lián)系最密切的要數(shù)——?(各種各樣的植物)。
2.這個單元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種各樣的植物。
3.板書課題
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植物的興趣。
探索和調(diào)查
植物對人類有哪些貢獻?
1.教師讓學生充分討論、說一說,感受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教師補充一些學生沒有說過的`植物并小結(jié):植物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3.剛才同學們說得最多的是植物為人們提供營養(yǎng),那么你們知道各種植物的哪部分能供我們吃嗎?
教師及時點撥學生認識植物的各個部分名稱。
同學們對植物的各個部分的認識都很準確,如果請你畫一株完整的植物,會畫嗎?
評價時,引導學生從植物的六個器官方面進行評價。
認識植物對人類的多方面貢獻,感受植物與人類的和諧。
認識植物的局部。
引導學生用圖畫的方式描述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稱。
回顧和解釋
這一課學習的課題是《植物和我們》,植物和我們有哪些關(guān)系?
鼓勵學生說出這節(jié)課的收獲。主要從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貢獻等方面說。
小學科學教案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本單元選擇了軟體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昆蟲,魚類四種動物,代表著不同種類,不同環(huán)境下的動物。這些動物的個體形態(tài)不同,生活課也不同,但是動物具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命,會排泄廢物,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會生長發(fā)育,會繁殖后代。
過程與方法
運用比較的方法獲得動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動物壽命的認識,懂得生命的可貴,也體會生死的自然規(guī)律。
教學重點
整理已經(jīng)觀察、分析、和研究的結(jié)果,進行概括和總結(jié),共同的除動物的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
學生對知識概括、整理以及總結(jié)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蝸牛、蚯蚓、螞蟻、金魚的圖片;四種動物議政的圖片,視頻。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在這一個單元中我們大家交了幾個動物朋友,大家還記得它們是誰嗎?(動物的圖片貼到黑板上)想不想知道它們現(xiàn)在在干什么呢?(出示四種動物議政的圖片)
二、探究新知
1、整理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A小組討論:四種動物有那些共同特點?。
教師建議:小組探究合作時的注意事項,教師巡視并參與問題的討論。
關(guān)注: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碰到問題時是否能團結(jié)合作的完成討論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B小組匯報
C出示視頻
D引導學生從動物的這幾個方面:運動、反應、食物、繁殖(板書)等方面總結(jié)四種動物的共同特點。
2、總結(jié)動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A師:我們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動物?看看他們是不是也具有以上特點?
B學生回答
C師:世界上大約有一百五十多萬種動物,動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D生回答
E教師小結(jié):他們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命,會排泄廢物,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會生長發(fā)育,會繁殖后代。
3、感受生物的多樣性
A比較,植物和動物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師:我們的動物朋友,我們的植物鄰居他們是怎樣在一起和諧相處的?關(guān)于他們你都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知道些什么?
B學生匯報并總結(jié)(植物給動物提供食物,動物為植物生長提供肥料,動物為植物除害。他們生長在同一環(huán)境,都會生長發(fā)育……)
C用維恩圖區(qū)別植物和動物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W生板演維恩圖)
D介紹生物概念
動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他們一樣會生長發(fā)育,都是從小到大長成的,最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衰老死亡,所有的生物都是有生命的。
4、討論人與其他動物、植物的共同特點。
三、歸納小結(jié)
人和動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的,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會生長繁殖、最后都會死亡。這是生物的特點,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作業(yè)設(shè)計
說一說:假如我是一只小螞蟻……
假如我是一棵草……
小學科學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杠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3)利用杠桿解決身邊的事情。
2、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shù)據(jù)的重要意義,并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整理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的原理。
教學難點:
。1)杠桿在生活中的變形應用;
。2)能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shù)據(jù)中,通過分析整理,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的原理。
三、學具準備
給每組學生準備:杠桿尺、鉤碼一盒、實驗記錄表
給全班學生準備:撬棍撬石頭的圖片、杠桿類和非杠桿類工具3—5種。
給教師準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設(shè)計
。ㄒ唬、設(shè)疑引入
1.當我們在野外遇到大石頭擋住了去路,我們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快速的移開它呢?
今天我們就用科學的方法解決這個難題。
。ǘ⒄J識杠桿
1.引出概念:
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撬起重物了,人們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出示課件)
像這樣的棍子人們叫它撬棍,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杠桿。(出示課件)
2.認識杠桿的三要素:
。1)出示撬棍(課件展示撬棍的使用過程)。
。2)歸納:杠桿三要素---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找一找在圖中的位置。
3.認識變形杠桿:
出示搖水裝置和蹺蹺板,出示:它們也是杠桿,三個點在什么位置?
(三)、研究杠桿的秘密
1.認識杠桿尺:
出示杠桿尺。介紹杠桿尺的結(jié)構(gòu)。使用方法。
2.調(diào)試杠桿尺:
在兩端相同的位置掛相同的鉤碼。
討論:什么樣的情況能說明用杠桿做事能省力,什么樣的情況下不能省力?在試驗中應該收集哪些數(shù)據(jù)來說明問題?
3.繼續(xù)實驗
當杠桿尺靜止不動時(用力的一端剛好將重物一端撬起來),要把杠桿尺掛鉤碼的位置和數(shù)量記錄下來。
4.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規(guī)律。
。1)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這種杠桿是省力杠桿。
(2)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這種杠桿是費力杠桿。
。3)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這種杠桿是不省力也不費杠桿。
5.辨別:出示羊角錘、老虎鉗、剪刀、天平、錐子和搟面棍等。
找到這些工具的三個點,分辯它們是那一種杠桿嗎?
。ㄋ模⑼卣寡由
出示長短不同的兩根杠桿撬石頭的課件,討論:用短的這根能撬動嗎?為什么?要求:使用今天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來解釋這個難題。
五、教學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以上就是今天小學科學的教案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小學科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的實驗器材做能量轉(zhuǎn)化的簡單小實驗;會查閱資料;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對能量轉(zhuǎn)化現(xiàn)象作合理的解釋。
2.在做能量轉(zhuǎn)化小實驗活動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愿意合作與交流。
3.知道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電、光、熱、聲、磁導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觀察課文圖片,并請學生們說出這些物體靠什么“工作”或運動?
二、猜想假設(shè)
學生根據(jù)圖片描述物體的運動。分析能量的轉(zhuǎn)化過程,猜想假設(shè)原因。
三、制定方案
小組之間制定活動方案。
四、實施探究
可以采取演講或解說的方式,讓學生到講臺上展示自己搜集到的關(guān)于能量的文字或圖片資料,揭示生活中能量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提醒學生學會聆聽別人的發(fā)言,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形成對生活中能量的認識。
師講述:能量是一切活動的源泉。雖然你看不見它,但它就在我們身邊。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發(fā)熱、冷卻、生長、變化、發(fā)光、發(fā)聲的現(xiàn)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問:生活中,你還知道一些什么樣的能量?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在我們生活生產(chǎn)中,有各種各樣的能量,如電能、光能、熱能、聲能、機械能、電磁能、化學能、水能、風能、等等,它們時刻在我們身邊為我們服務。
五、展示交流
全班交流,學生可以展示自己帶來的資料。老師也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出示準備的圖片或影像資料,供全班同學研討。把同學們尋找出的能量按能量形式分類。學生舉例并講解各種各樣的能量的作用。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能量的作用。問: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能量,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呢?請你說一說,電燈發(fā)光時,是將什么能轉(zhuǎn)化成了什么能?
問:同學們,想想看,如果沒有能量,人類和自然界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
師:能量是所有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源泉,沒有能量,一切物體都將停止。在此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自主描述知道的、熟悉的物品工作時能量轉(zhuǎn)化的過程。
六、拓展創(chuàng)新
讓學生親自體驗能量的轉(zhuǎn)化,并嘗試解釋能量轉(zhuǎn)化的過程。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深刻的認識到:學生在做能量轉(zhuǎn)化小實驗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愿意合作與交流。知道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認識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小學科學教案8
學情分析
食物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最愛吃什么最討厭什么,談起來滔滔不絕。然而究竟吃什么才健康?這是學生所困惑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則采用卡片來記錄,擺卡片來研究,最終得出對人的食物的一般認識。使之感到了研究的快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我們一天要吃很多種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制作食物名稱記錄卡片,拼擺食物記錄卡片,對食物進行數(shù)量的統(tǒng)計和類別的劃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開始有意識地關(guān)注所吃的食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意識地關(guān)注所吃的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
難點:通過記錄一天的食物,發(fā)現(xiàn)問題和規(guī)律。會給多種食物組成的食品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進行食物記錄的卡片紙(每人20張)、食物分類記錄單(每組1份)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發(fā)放一天的食物調(diào)查記錄表(附后),讓學生在家里做好記錄。[學生記錄的過程不單是為上課準備資料,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讓學習在家里學習,實現(xiàn)了學習的空間的開放;讓學生的學習從課上延伸到課前,實現(xiàn)了學習時間的.開放;讓學生向家長學習,實現(xiàn)了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由此可見學生記錄的過程實際是一個開放的科學學習的過程。]
二、導入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食物。關(guān)于食物你了解多少?[學生的科學學習是在其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chǔ)上的學習,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是我們教學的起點,這一問題正是為了了解學生對食物這一概念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在此要引導學生對食品與食物這二個概念加以區(qū)別,以防止在書寫卡片時兩者相混淆。]
2、你最愛吃什么食物?
3、你最討厭什么食物?
4、提出研究的問題:我們究竟吃什么才健康?讓我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研究來尋找答案吧。
[最喜歡吃的食物與最討厭的食物是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在這一話題的討論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同一種食物有的同學喜歡,有的同學討厭。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吃什么呢?這正是我們這節(jié)課研究的問題。]
三、討論研究方法
1、交流研究方法。你覺得我們該怎樣開始我們的研究?
2、啟發(fā)學生在科學研究中應注意選取樣本。我們就以昨天的一天的食物為樣本來研究。
[研究方法的確定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旨在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選取與研究內(nèi)容的關(guān)系,并初步學習選取研究方法。]
四、記錄與統(tǒng)計
我們的研究其實從昨天已經(jīng)開始,拿出我們昨天填寫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并且了解了一些食品由那些食材加工成的。想不想和同學交流一下?[這一交流活動是對家庭學習的驗收,也為下一步填寫卡片做好了準備。]
1、下面我們就把昨天吃的食物記錄在卡片上。(投影出示以下提示語來指導填寫卡片的方法)
2、一張卡片只記錄一種食物名稱。
重復的食物要分多次分別記錄。
多種食物組成的食品要用多張卡片記錄食物名。
3、學生根據(jù)記錄表填寫卡片。
4、初步統(tǒng)計。
6、數(shù)一數(shù)共用了幾張卡片?這說明了什么?把重復的食物卡片用釘書器釘在一起。重復最多的是那些食物?這又說明了什么?
五、整理與研究
1、小組內(nèi)將重復的卡片釘在一起。
2、把卡片平擺在桌子上。這么多食物我們怎么研究呢?啟發(fā)給它們分類。
3、如何分類呢?討論確定分類方法。(如,可以生食的食物與熟食的食物;主食與副食;動物類與植物類食物)
[給物體分類學生并不陌生,但由于其生活經(jīng)驗所限,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有些食物分類不清的情況。為此,組織全班同學首先將食物分成動物與植物類,分類中出現(xiàn)了諸如水、鹽、食品填加劑等無法歸屬的問題。這時指導用“其他”來涵概。]
4、分組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將食物分類。
5、討論交流分類方法。組織學生間的討論,統(tǒng)一認識達成共識。[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也對人的食物的多樣性有所認識]
六、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人一天中應該吃那些食物才健康?[通過本問題的討論旨在使學生明白,人是雜食性動物,因此,沒有一種食物能包括人所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從而糾正學生的偏食現(xiàn)象。]
小學科學教案9
第一課時使用工具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熟悉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簡潔機械又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工具。
過程與方法:常識在實踐中解決指定的.科學問題(如拔圖釘、鐵釘和木螺釘),發(fā)覺做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從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工具和機械可以幫忙我們做一些事情,恰當?shù)剡x用工具和機械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教學重點】選用不同工具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選擇不同工具解決問題的緣由爭論。
【教學預備】
記錄表(學生);常用工具,剪刀、螺絲刀、開瓶器、羊角錘、小刀、鑷子、
老虎鉗(教師);釘有三個圖釘、2個鐵釘、兩個木螺絲釘?shù)哪景逡粔K。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個美麗的窗花剪紙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來的?(出示窗花剪紙)。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還能做些什么事?(剪繩、剪指甲?)
那么錘子能幫忙我們做哪些事情?(出示錘子)
二、我們用過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用工具來幫忙我們做事情,今日我們就來討論我們常用的工具(板書課題:使用工具)
2、你還知道哪些工具?他們能幫忙我們做什么事?請大家在小組內(nèi)
小學科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懂得父母養(yǎng)育自己不容易,培養(yǎng)學生熱愛父母、珍愛生命的情感。
2、幫助學生了解淺顯的生命科學的知識和收集資料、獲取信息的技能。通過資料比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長,并為自己的成長感到喜悅。
3、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樂于探究、善于學習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學會如何搜集、整理、運用資料了解孕育生命的過程。
2、讓學生感受生命的來之不易,通過體驗感受媽媽的辛苦感悟親情。
三、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解決問題
1、師:上一節(jié)課老師要求同學們回家詢問自己從哪里來的,你們做到了嗎?
生:做到了!
師:今天這堂課,我們就“生命的來源”問題交流一下好嗎?
生:好!
板書課題:我從哪里來
師:誰愿意把你們詢問的問題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太精彩了,也非常豐富,老師都佩服你們現(xiàn)在的能力,看來同學們,基本上了解我是從哪里來的了。
師:我們來看看書上45頁的資料卡,師生共同學習了解。
2、了解生命的孕育過程
是啊,聽到你哇哇的啼哭聲,媽媽巨大的疼痛,滿臉的汗水、無力的四肢似乎都已經(jīng)忘記了;聽到你健康有力的哭聲,手術(shù)室外,爸爸緊張焦急地等待終于換來了開心的笑容。其實,在你生下之前,你已經(jīng)在媽媽肚子里呆了將近10個月了。你想知道自己在媽媽的肚子里是怎么生長變化的嗎?
1、開展活動,給小寶寶安家。(要求閱讀活動的規(guī)則,分組把圖片剪下,貼在書上,在使用剪刀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相互打鬧,用完后立即收好。)
展示學生的作品,進行講解。
認識書上46頁的小資料,認識子宮。
2、認識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有些動物是胎生,有些動物是卵生)簡單的了解胎生和卵生的特征。
游戲: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
讓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媽媽當年懷孕的辛苦。全體起立,把書包掛在胸前,做如:轉(zhuǎn)身原地走,彎腰拾東西,系鞋帶,上樓梯(在老師指令下做)等等一些日常。注意,要保護好你肚子里的小寶寶。
坐回位子后,請學生說說,現(xiàn)在你感覺怎樣?(很累,很不方便)你們想想。
師:我們才做了2分鐘的媽媽,而且是一些簡單的動作,就已經(jīng)感覺到很累,很不方便,可媽媽要經(jīng)歷長長的10個月,期間還要做很多事:買菜、做家務、爬樓梯、上班等,媽媽真的好辛苦。∽屛覀兇舐晫寢屨f:“媽媽,您辛苦了!”媽媽這么不容易,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媽媽說,媽媽,你為了生育我,忍受了那么多的痛苦,謝謝你媽媽!
生:我想對媽媽說,媽媽,你真勇敢,你真?zhèn)ゴ,我今后一定會更加孝敬您?/p>
生:我想對媽媽說,媽媽,今后我一定聽您的話,好好學習,長大報答您。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如果你回家后把這些話說給媽媽聽,媽媽一定會十分感動的。我們每個人的.媽媽都是一個勇敢的媽媽,了不起的媽媽,她們不但給了我們生命,而且在我們出生之后仍然辛勤地養(yǎng)育著我們,給了我們偉大而無私的愛,我們應該好好用實際的行動來報答自己的媽媽。
四、感受成長的快樂,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
1、媽媽經(jīng)過辛苦的10個月,終于平安地把你生下來了。當時你們很小。經(jīng)過爸爸、媽媽的辛苦撫養(yǎng),在這10來年里,身體、心理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難道你們不為自己健康的成長鼓鼓掌嗎?
2、但是,你們知道這十來年里,爸爸媽媽為你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嗎?
。1)為了讓你吃得好,穿得好,爸爸每天拼命地工作。媽媽細心地照料著你,怕你哭,常常是一手抱著你,一手做著活。為了哄你吃飯,多少次媽媽自己的飯菜早已涼了;
怕你踢翻了被子凍著,多少個夜晚,媽媽一次次起來,為你掖被角。遇上感冒發(fā)燒,媽媽更是心疼地日夜守護著你,常常累得自己都倒下了。孩子,你一天天長大了,是爸爸媽媽教你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是他們陪你游戲玩耍,是他們陪你學知識學本領(lǐng)在我們的身上,已數(shù)不清傾注了爸爸媽媽多少的心血。
。2)、我想每個小朋友一定都有很多難忘的事值得回憶,指名交流。 (3)、讓我們一起由衷地對爸爸媽媽說:“謝謝你們!” 五、指導行為
1、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可以用哪些行動去感謝爸爸媽媽呢?四人小組討論。
2、交流
3、師補充(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記住婦女節(jié)(三月八日)、母親節(jié)(5月第二個星期日)、父親節(jié)(6月第三個星期日),為他們送上最合適的禮物;平時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不再撒嬌耍脾氣;為爸爸媽媽遞上拖鞋,倒茶,洗腳等)
小結(jié):同學們我們感謝爸爸媽媽給予我們生命,感謝他們的辛勤養(yǎng)育,當我們來到學校學習知識的時候,老師又在無私的關(guān)懷和傳授我們知識,將來在我們成長的路程中,有很多幫助和關(guān)心我們的人,所以我們一定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報答關(guān)心我們的人和這個社會!
同學們,我們除了會感恩,同時還要珍愛我們的生命,就讓我們把你最真摯的話語寫在卡片上,在20xx年的第一天送給我們要感恩的人,作為新年禮物吧!下面就請同學們分組設(shè)計卡片。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主要是初步的讓學生了解生命的來源,重點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他們學會感恩。不足之處,時間的安排不夠緊湊,在開展給小寶寶安家的活動中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的體驗做媽媽的活動時間少,讓學生沒有充分的感覺到做媽媽的辛苦。
小學科學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土壤的重要組成物質(zhì)是腐殖質(zhì),腐殖質(zhì)是由腐爛的動植物遺體變成的;
2.知道一些動物的生活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二、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導入
1.談話:關(guān)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
2.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提問,引導學生確定本課的研究內(nèi)容。
3.談話: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回偵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長出各種各樣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室外活動:
帶領(lǐng)學生采集土層。
1.討論:我們將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2.活動:分發(fā)工具,和學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層帶回教室。
室內(nèi)活動。
1.探索枯死的植物變成了什么?
。1)觀察采集到的土層,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大家有什么想法?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讓我們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層吧。
2.探索動物生活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1)談話:在有的小組同學挖到的土層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一種小動物。這種動物身體細長、很軟,它沒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時候會爬出地面,你們知道那是什么嗎?
。2)教師出示昆蟲飼養(yǎng)盒,里面是自己幾個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開墾痕跡的土壤。
△學生觀察,并說說看到了什么。
△教師小結(jié):像這樣顏色發(fā)黑、潮濕肥沃、蚯蚓喜歡生活的`土,我們稱之為含有腐殖質(zhì)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質(zhì)呢?
△學生讀一讀課本第11頁左下角的一段話。
(3)討論:有人說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這是為什么呢?
。4)小結(jié):蚯蚓在土壤里不僅可以松土,還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環(huán)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長。所以,蚯蚓是益蟲,我們要保護蚯蚓。
3.做肥料袋。
。1)談話: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對土壤有什么影響?你們愿意親手做個實驗來驗證一下嗎?
。2)討論如何設(shè)計實驗。(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教師啟發(fā)對比實驗的做法)
(3)學生動手制作肥料袋。
△同桌為一對比小組,依據(jù)討論結(jié)果做肥料袋。
△教師巡視,適當?shù)亟o以必要的指導。
。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殘留物,填寫觀察和制作記錄。
。5)教師提示:
。ㄈ┭由旎顒樱
管理肥料袋談話: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每天都要介入這個實驗的管理、觀察和記錄,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哪些困難?應該怎樣來解決?
小學科學教案12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對于影子的產(chǎn)生和特點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他們知道影子的產(chǎn)生必須要有光和物體,影子隨著光的改變而改變,等等,但是他們的這些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過教師的指導,實際地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光和影子之間的規(guī)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光、遮擋物和屏;
2、可以之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3、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4、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guān);
5、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cè)面有關(guān);
6、從不同側(cè)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按教科書要求有目的、有步驟地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jié)果用線條和圖形準確地進行記錄。能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子間的關(guān)系。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實際地觀察,使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光和影子之間的規(guī)律。
【教學思路】
從生活現(xiàn)象出發(fā),引出相關(guān)概念,然后通過活動探究規(guī)律,最后用規(guī)律解釋現(xiàn)象,同時深化對規(guī)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器材準備】
每組一個手電筒(自帶)一張4開的白卡紙、一塊5厘米高的小木塊,鉛筆、尺子各一。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單元——光,我們學習第一課。板書課題“光和影”。
二、探究影子的秘密
1、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教師:同學們做過手影游戲嗎?你們會做什么樣的手影?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做影子游戲,做這個游戲需要什么器材呢?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呢?
。ê髢蓚問題一方面是提示觀察的器材準備和方法,另一方面是了解學生的初始想法。學生可能說需要光源、物體,忽略了需要“屏”,也不一定會說出物體要擋住光才能產(chǎn)生影子。這時教師不要急于糾正,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總結(jié)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教師:各組準備好器材后可以開始實驗了,還缺什么,可以到講臺上領(lǐng)取。實驗成功的小組要準備匯報:看到手影了嗎,怎樣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的,影子的產(chǎn)生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準備材料,開始實驗。教師巡視。
大組匯報:通過匯報討論,得出影子的產(chǎn)生需要光、擋光的物體、屏。
教師:剛才同學們提到影子的產(chǎn)生需要光,我們平時看見過哪些發(fā)光的物體?其中哪些是自己發(fā)光的呢?大家把見到的發(fā)光物體寫出來,然后在自己能發(fā)光的物體上做記號。
小組活動。
匯報、總結(jié):像電燈那樣自己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強調(diào):不僅自己能發(fā)光,并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影子的特點
教師:在影子游戲這個活動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下面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xù)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大家能看懂教科書上三個活動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嗎?
活動一 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提示:光源位置的改變包括光線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角度可通過目測光線和水平桌面之間的夾角大致估計,方向用左、右、前、后描述。
教師示范并演示實驗和記錄方法。
活動二 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guān)。
提示: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變遮擋物離光源的距離。
活動三 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cè)面有關(guān)。
提示:當光源垂直照射在物體的上面時,要使物體離開桌面才能看到影子。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
總結(jié):
。1)、光源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時,影子的方向和 長短都會發(fā)生改變。光源照射角度小時,影子就長;光源的角度大時,影子就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的。
(2)、當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時,遮擋物離光源越近,它擋住的范圍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cè)面有關(guān)。
教師:像活動三中這樣,從不同側(cè)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標志。
三、鞏固運用
教師: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光的哪些知識?我們再做一次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fā)現(xiàn)的這些規(guī)律:
1、改變光源的位置,影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改變物體離光源的距離,影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讓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側(cè)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小學科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特性,充分感知磁鐵的特性,對之產(chǎn)生興趣。
2、能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磁鐵,回形針、紙片、紐扣、鐵夾子、小積木、易拉罐、硬幣、鐵質(zhì)鉛筆盒、螺絲等。
2、活動室布置一些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
3、區(qū)域活動材料:
1)、動物迷宮板6塊,每塊配有立體小動物,底部有回形針。
2)、立體魚若干,頂部別有回形針;魚竿10根,線上系有磁鐵。
3)、礦泉水空瓶8只,里面裝有回形針。
4)、U字形,長條形磁鐵若干。
活動過程:
1、引發(fā)幼兒解決問題,找出最佳方法。
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景:老師不小心把許多回形針散落在地。
提問:你有什么辦法幫助老師?試一試哪種辦法最好?為什么?
2、幼兒感知,探索磁鐵還能吸住哪些東西。
(1)、提供紙片、鐵夾子、紐扣、螺絲、小積木、易拉罐、鐵質(zhì)鉛筆盒、硬幣等,請幼兒猜測:磁鐵除了能吸住回形針,還能吸住哪些東西?
(2)、幼兒嘗試,探索發(fā)現(xiàn)磁鐵能吸住哪些東西。
(3)、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進一步感知磁鐵的特性,引導幼兒在活動室中自由尋找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并相互交流。
4、分組活動。
(1)、走迷宮:把磁鐵放在迷宮板的下面玩。
(2)、釣魚:看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釣的魚最多。
(3)、取回形針:不用手拿,也不能把瓶子倒過來,設(shè)法把回形針從瓶中取出。
(4)、U字形、長條形磁鐵:可以怎么玩?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5、交流活動情況: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材內(nèi)容分析:
磁鐵在生活中經(jīng)常被使用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而大班下學期的綜合主題教材的主題二《小問號》中,恰巧就安排了《磁鐵的秘密》這一科學活動。于是,我首先對教材中的活動內(nèi)容進行了了解,發(fā)現(xiàn)內(nèi)容還是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的過程設(shè)計也比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需做調(diào)整的部分。
科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由“科學知識”、“科學方法與技能”、“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三維組成。因此我首先將活動目標進行了調(diào)整:第一個知識目標定為——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磁鐵可以吸住鐵制品的`特性。而原來的目標——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特性,充分感知磁鐵的特性,對之產(chǎn)生興趣。這是一個包含多個核心科學概念的目標界定。由于并沒有明確指明磁鐵的特性是什么,在一次探究活動中,可能涉及到磁鐵的很多特性,比如“磁鐵能吸鐵”、“磁鐵能隔著一些材料吸東西”、“磁鐵兩端的磁力最強”,等等。這樣多的科學概念,讓大班的孩子在一個活動中來掌握,是很難較好的完成的。由于沒有明確的核心目標,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探究不充分,孩子就無法探究出一個明確的科學概念,進而失去了探索的興趣;第二個為技能目標——能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養(yǎng)成實驗后記錄的習慣。在科學活動中,幼兒的記錄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本活動中我增加了幼兒記錄這一環(huán)節(jié);第三個為情感目標——對探索活動感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目標制定完成,接下來我根據(jù)書上的內(nèi)容對活動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設(shè)計。正規(guī)性的科學活動通常要受時間的限制,但是,幼兒的探索欲望是無止境的,在一日生活中,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和疑問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教師應該牢固樹立“寓科學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的意識,因此,在活動的結(jié)尾處我認為需要有一個延伸,讓幼兒繼續(xù)探索磁鐵的更多秘密,如磁鐵有正負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等特點。
小學科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的變化的活動,感受大自然在春天發(fā)生的美妙變化,激發(fā)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觀察春天常見的植物和動物的生活習性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植物的.情感和對動植物的進一步了解的觀察能力。
3、能感受春天的美好,熱愛大自然,能體驗與自然接觸的快樂和驚喜。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變化的活動。
教學用具:
春天里動植物的圖片、影象、剪貼畫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播放“春天在那里”音樂、
2、提問: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二、感受春天
1、看望植物
展示課件:春天悄悄的來了
2、尋找小動物
師:同學們在尋找春天的時候,除了花草樹木發(fā)生了變化,還看到了什么?
放課件:春天的小動物
三、總結(jié)
師:老師也去尋找春天了,你們想看看嗎?(放春天的錄象)
問:此時此刻,你想對春天說什么?春天美不美?是!春天給了我們這么多的禮物,嫩綠的小草,芳香的花朵,溫暖的春風,動聽的鳥鳴。你想用什么方式贊美春天呢?誰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春天?]
老師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贊美春天,可以嗎?(課件)
這么沒的春天,我們都看不夠了,你看:(簡筆畫)遠山變綠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柳樹發(fā)芽了,再畫上什么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描繪一幅春景圖。
這是課前同學們畫的,誰來帖一帖?
老師放音樂,幾個學生上黑板帖圖,其他同學唱歌。我們的春天真美麗,那么祖國的春天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來欣賞我們美麗的祖國。(放課件)
齊讀:祝愿我們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小學科學教案15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小謎語,請同學們來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著,動物植物都需要”
師:你們知道空氣在哪里嗎?(板書課題)
師:今天就讓我們從“空氣在哪里”開始研究吧。學生有興致的猜謎語。
學生猜測交流。創(chuàng)設(shè)情景,利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對空氣的探究興趣,
二、大膽猜想,實施探究
實驗導入:
活動一:尋找空氣
1、借助各種媒介尋找空氣
師:空氣對于我們非常重要,它在哪里?我們怎樣找到它?
2.、巡視。幫助學生實驗。
3、.交流反饋,總結(jié)尋找空氣的諸多方法,感知空氣的真實存在。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帶著實驗單到前面交流你們的收獲吧。
3.教師針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jié)。
4、用多種方法尋找一種物體中的空氣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塑料瓶中空氣的存在。(實驗材料二)
5、對學生尋找空氣的情況進行總結(jié),引導學生思考空氣到底在哪里。
活動二:空氣有重量嗎?
1、師:剛才大家開動腦筋,想了許多辦法,找到了我們的朋友——空氣,那么它有重量嗎?
2、師:怎樣證明我們的猜測呢?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設(shè)計一份研究方案吧!
3、師:試著來執(zhí)行你的設(shè)計方案,并在書上記錄下你的研究結(jié)果。你還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設(shè)計也可以寫在這里。
4、師:你愿意與大家交流一下剛才的實驗設(shè)計和結(jié)論嗎?
學生交流。
5、師:好極了,在自己設(shè)計的實驗中,你觀察到了空氣有重量。
活動三:能力拓展,空氣能從一個杯子跑到另一個杯子嗎?
1、教師提問“空氣能從一個杯子跑到另一個杯子嗎?”
2、教師實驗,讓學生觀察,激起學生動手嘗試的強烈欲望。
3、鼓勵學生課后實驗,將實驗興趣的激發(fā)延伸到學生課外之中。
4、小結(jié):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對自己的哪個發(fā)現(xiàn)最滿意?你覺得哪位同學的想法最有創(chuàng)意?。
1、學生先自我猜想,然后在組內(nèi)進行討論、交流。組內(nèi)制定方案。
2、.實驗驗證,探求尋找空氣的`諸多方法。各小組按照討論的實驗方案,檢查實驗記錄單,打開實驗材料(一),開始有序?qū)嶒灐?/p>
3、.各小組派代表帶著實驗單到前面交流。
4、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塑料瓶中空氣的存在。(實驗材料二)
5、思考:空氣到底在哪里?
1、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猜測。
2、學生在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將這些想法予以整理。
3、小組內(nèi)實施探究。
4、分小組展示交流。
1、學生猜想。
2、學生觀察。
3、課后動手實踐。
4、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觀點。
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與巧妙設(shè)計,從而尋找更多的研究方法,并動手進行操作,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這一活動按照“提出問題——猜想預測——實驗驗證——得出結(jié)論”的方式進行。啟發(fā)學生小組合作,自行想辦法解決問題,選擇自己需要的實驗材料,設(shè)計科學的實驗方案來證明空氣是否有重量;顒又兄笇W生把實驗方案設(shè)計周密。并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活動進展情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引導學生探究是無止境的,科學實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將科學探究的興趣引導課外。
引領(lǐng)學生在談話中總結(jié)本節(jié)課知識與能力方面的進步,評價自己和同伴最得意之處,給學生提供一個回顧、分享、愉悅、鼓勵的交流機
【小學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科學教案08-03
小學科學教案05-21
小學科學教案《磁鐵》12-11
小學科學教案:心臟02-18
小學科學教案15篇08-16
小學科學教案(15篇)08-27
小學科學教案精選(15篇)06-22
小學生科學教案范文09-18
小學科學教案經(jīng)典【15篇】05-28
小學科學教案設(shè)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