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2-02-26 10:30:12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

  2、熟記1千克=1000克。

  二、教學重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

  2、熟記1千克=1000克。

  三、學具準備:

  1枚二分硬幣、1袋食鹽(1千克)。

  四、學習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你已經學習過那些質量單位?你能說一說嗎?

  2、請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食鹽,感受一下有多重。

  3、你還能掂出你身邊的物品有多重嗎?(隨便找)

 。ǘ┱J識質量單位克。

  1、建立質量單位克的觀念。

  A、請用手掂一掂1枚二分硬幣有多重, 你能說出它的質量大概是多少千克嗎?

  B、1枚二分硬幣太輕了,用千克表示它的質量不太方便,我們用一個新的質量單位克來表示它的質量。記住哦:1枚二分硬幣大約重1克?诉可以用g來表示。

  C、你還能列舉其它例子,說一說1克有多重嗎?

  D、通過用天平稱量我們知道:兩粒普通的花生米,大約1克。還有……

  E、察看身邊物品的質量:(用手掂一掂)

  一袋方便面的`質量是( )g,一袋餅干的質量是( )g,一塊巧克力的質量是( )g,一袋牛奶的質量是( )g。

  2、認識克與千克的關系。(1千克=1000克)

  A、我們已經認識了千克和克,那么千克和克又有什么聯系呢?

  1千克=1000克

  B、結合身邊的例子,說一說,1千克有多重。

  ( )袋方便面1千克,

 。 )幾袋牛奶1千克,

  C、克和千克的辨析。填上合適的單位。(克和千克)

  2() 300() 150() 450()

 。ㄈ┚毩暋

  1、是真是假,請根據下面有關物體質量的敘述,判斷這些敘述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寫出正確的答案。

  前前今年9歲,長得特別健壯,體重已達61克,他每天早上能吃掉50千克的雞蛋一個,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kg的饅頭3個,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能把將近1g的米飯吃光。

  體重已達61克()。

  吃掉50千克的雞蛋()。

  250克的牛奶( )。

  kg的饅頭( )。

  將近1g的米飯( )。

  2、1千克=( )克 1kg =( )g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2

  教學內容:

  江蘇教育版課程標準教科書三年級上冊58-60頁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過程中,注重學生觀察、操作、猜想等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創(chuàng)設互相協(xié)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備課重點:

  長、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學情分析都表明學生是大致認識的。這樣的狀況并不表明,教學就此輕松,而恰恰給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性因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吸引力;因為一知半解,教學也就更不易組織和深入。

  重點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在處理教學細節(jié)時,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樣出自學生自己,而且又是興趣盎然的?

  驗證的安排,怎樣超越細枝末節(jié)而又重點突出,在取舍中凸顯教學智慧?

  生活的聯系,怎樣從司空見慣中提煉新的題材和賦予更多的數學思考?

  特征的運用,怎樣緊扣兩個圖形的特征提高數學思考的含金量?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揭示長方形特征

  1.已經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舉舉手?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形是什么樣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顏色的圖形是長方形?

  學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長方形。

  2.通過以前的學習,大家對長方形已經有了大體的認識,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猜猜它是不是長方形的游戲,看看大家對于長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號圖形(一個角是銳角的圖形),是長方形嗎?用手中的長方形說清楚理由。反襯出長方形內角是直角。

 、谔枅D形(直角梯形)這個是嗎?從邊和角兩個方面去看,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有四個直角。

  3.組織學生驗證長方形邊的特征。

  長方形真的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嗎?用手中的長方形驗證一下,再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驗證,再交流匯報。由于學生手中的長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測量出來的數據各不相同,但每一個個體的測量結果都證明了長方形對邊相等。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3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周長是多少》。這是一次實踐活動。教材設計了用線圍一圍、用小棒擺一擺、用小正方形計算相應的周長、以及量一量、估一估等豐富的活動,旨在通過活動,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長的含義和計算方法的認識,同時在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學生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已經掌握了周長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教學,本節(jié)課的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相互交流,可以進一步明確周長的含義,并有創(chuàng)意地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口頭表達能力,并使學生熟練靈活地掌握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增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周長的能力。

  2、在實踐活動中坦步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增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周長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坦步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荻Y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只要今天能獲得三顆星的小朋友就可以看到老師獎勵的禮物了。

  你們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信封。請你打開,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學具?你能告訴老師嗎?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用這些學具來研究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板書課題:周長是多少

  二、操作實踐,解決問題。

 。ㄒ唬﹪粐。(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插圖)

  1、師:看,圖中的小朋友們正在圍著自己喜歡的圖形呢!

  (鑰匙、松樹、五角星、三角形)

  2、師:你能用一根絲線圍出你喜歡的圖形嗎?請大家拿出信封里的線圍一圍。

  要求

 。1)要把老師給你的線都用完。

 。2)把你圍好的圖形形狀填在作業(yè)紙第一張表格里。

  (3)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3、師:說一說,你圍的是什么圖形。

  展示學生的作品。同學們用線圍成的圖形真好看。

  4、師:用手指一指你圍成的圖形的周長好嗎?

  想一想,圍成的圖形周長是多少?怎樣量最方便?

 。ò丫拉直,用尺量一量)

  學生圍圖形、量周長、填表格,在小組內交流。

  5、評價:完成老師要求的小朋友可以在評價表里貼好第一顆星。

  設計說明讓每個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用線圍出美麗的圖形。進一步明確周長的含義,并有創(chuàng)意地解決實際問題。

 。ǘ⿺[一擺。(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插圖)

  1、師: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師:請你拿出信封里的小棒。

  量一量:4根短的長度是多少厘米?4根長的長度是多少厘米?

  3、師:你打算用幾根小棒,怎樣擺成正方形或長方形呢?

  先想一想,想好了再擺一擺。

  把你圍好的結果填在作業(yè)紙第二張表格里。

  交流:我擺的是長方形,它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

  我擺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

  4、互相評價:同桌兩人交流、評價。為成功的小朋友在評價表里畫上第二顆星。

  設計說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操作學具,獨立地擺出自己想象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估一估。

  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我們一起用紙頭來玩游戲吧。

  老師幫我們每人準備了一張小紙片(長:10厘米,寬:6厘米),你能從這張紙上看出有哪些數學問題,并提問出來讓其他同學來回答嗎?

  生:這是什么圖形的紙?回答:長方形的。

  生: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回答:有4條邊、對邊相等;有4個角,都是直角。

 。ㄉu價同學回答的問題)

  生:它的周長是多少?回答:長大約~厘米,寬大約~厘米,周長大約是30厘米。

  師:要確切知道這張紙的周長,怎么辦?(量一量)

  請大家測量一下這個長方形,并匯報你是怎么量的,看看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學生動手測量長方形的周長)

  學生匯報結果及方法。

  (1)102+62=32

 。2)10+6=16 162=32

  設計說明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自己提出問題,請同學回答,評價同學的回答。給他們留出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提問、猜測、評價、驗證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ㄋ模┘粢患。

  師:如果老師讓你在這張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你知道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ㄟ呴L是6厘米。邊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

  師:對,在長方形里剪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長方形的寬其實就是這個最大正方形的邊長。(板書:寬是正方形的邊長)

  師:下面請大家動手折一折,把這個正方形剪下來,注意不要剪歪了。

  學生動手剪正方形。

  師:你會計算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嗎?(64=24厘米)

  師:你能再把這個正方形剪成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嗎?

  學生動手剪。

  師:現在,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方法一:46=24(厘米) 242=12(厘米) 12+6=18(厘米)

  方法二:62=3(厘米) 3+6=9(厘米) 92=18(厘米)

  方法三:移一移,63=18(厘米)

  小結:大家剛才想出了幾種方法,這說明解決問題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就會有新的發(fā)現。

  設計說明增加的剪一剪的內容,充分讓學生在折、剪中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和區(qū)別,掌握它們的特征,熟練周長的計算。讓學生體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拼一拼。(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插圖)

  1、看一看,你們的桌子上還有什么學具我們沒用呢?

  師:讀要求:用12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拿出12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

  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樣拼,小組合作,小組長記錄填表格。

  2、小組交流。(課件出示)

  一排擺幾個?擺幾排?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周長是多少?

  3、師:請你觀察一下這些數據,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4、師:都是由十二個小正方形組成的,周長怎么會不一樣呢?

  5、師:在我們拼出的3種長方形里,它們的周長哪個最長,哪個最短?

  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ㄅ懦龅膱D形越長,它的周長越長,排出的圖形越方,它的周長越短。)

  設計說明:小組合作拼一拼,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解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拼圖形和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在觀察、比較、找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能力。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4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一位數算法的過程,會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各位都不進位),會筆算三位數乘一位數,能估計三位數乘一位數積的大致范圍,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應用數學方法和知識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并能合理地運用口算、筆算或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使學生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于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時間:十二課時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5

  在幾何中,長方形(又稱矩形)定義為四個內角相等的四邊形,即是說所有內角均為直角。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長方形的周長,我們來看看下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長方形面,使學生初步理解由面組成體的意義;使學生在認識長方形面、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操作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會求長方形的周長。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實踐能力。

  2.過程與方法: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主動他就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能初步應用長方形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教學重點: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會求長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釘子板 活動記錄單學具準備:帶有長方形的盒子,釘子板學具,米尺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引入新課上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留了個作業(yè)。

  讓同學們觀察周圍的物體,看哪些物體上有長方形,并量出他的長與寬,你們搜集到了嗎?(搜集到了)都搜集到什么?學生匯報自己收集到的長方形并說出它的長和寬。還有很多,是嗎?(是 )好了,同學們,看得出來,你們都是細心觀察的好孩子。同學們搜集到了這么多的長方形,看來,長方形在生活中到處可見,數學啊就在我們身邊,對嗎?這么多的長方形,它們的大小一樣嗎?舉起你手中的物體,師選出兩個大小不一樣的帶有長方形的盒子,讓學生到前面來。這兩個長方形哪個大?哪個?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指的是什么呢?誰能上前面來指給大家看看?那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呢?它們的周長一樣長嗎?誰能看出這兩個長方形,哪個周長長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可見長方形的周長是由它的長和寬決定的,長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長、寬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的周長。師板書課題:長方形的周長

  二、 動手操作,探索新知大家手中都有一個釘子板學具,你能在上面圍出任意的.一個長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長嗎?

  好,聽好活動要求:每人先任意圍出一個長方形,然后由組長領著,選出你們最喜歡的幾個長方形填到報告單中,并求出每個長方形的周長,重點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的?活動中要注意分工合作。聽明白了嗎?那我們開始吧!老師巡視指導學生活動匯報操作情況老師看到了,同學們在活動中合作的非常好,哪個小組愿意第一個來匯報?想來幾人來幾人。其他小組也來匯報。老師在每個小組的匯報單中畫出他們用的不同方法:哪中方法是最簡單的?(長與寬的和乘2是最簡單的)你們同意嗎?所以我們常用長與寬的和乘2來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師板書: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怎么求長方形的周長?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匯報說。那么,如果知道了長和寬,我們能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嗎?

  三、鞏固新知,應用實踐

  1、基礎練習題:看圖算出長方形的周長

  2、實踐題: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長方形,比如:我惡魔內數學書的封面,還有什么?學生舉例你最想知道哪個長方形的周長,一會你就去找一找,然后量一量算一算吧。學生匯報自己的實際測量情況。在實際測量中,我們難免會出現誤差,因此在測量中我們要力求準確,減少誤差。

  3發(fā)散拓展題:請同學們看老師在釘子板上圍圖形,你也能圍出支援的圖形嗎?試一試,并切除這個圖形的周長。

  四、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6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自主探究計算經過時間的算法,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進行有關計算。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逐步建立時間觀念。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計算經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過了多少時間的問題。

  教學對策:

  以口答為主,讓學生充分的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借助直觀的線段圖或鐘面幫助理解,相互啟發(fā),體會用多種方法靈活計算時間。

  教學準備:

  節(jié)目預報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24時記時法:

  出示節(jié)目預報:

  節(jié)目預報

  上午8時50分金色的`童年

  上午9時30分兒童英語

  …………

  下午2時六一劇場

  下午4時美術星空

  下午4時40分七巧板

  …………

  晚上6時30分大風車

  晚上7時新聞聯播

  …………

  你能用24時記時法播報節(jié)目嗎?

  同桌兩人練習。

  出示節(jié)目預報表。

  二、新授:

  1、這是小紅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時間安排記錄表,從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起床

  7:00——7:30吃早飯

  7:30——8:00做家務

  8:00——9:00做作業(yè)

  9:00——11:00到新華書店購書

  11:00——11:20吃中飯

  11:20——11:40飯后休息

  11:40——12:40午睡

  12:40——13:00在家休息片刻

  13:00——14:30游泳館游泳

  14:30——15:20看電視

  ┈┈

  2、小紅的生活活動有些是從整時開始整時結束,有些是從幾時幾分開始到幾時幾分結束,你能將上面的活動時間按這樣的情況分分類嗎?

  (引導學生將活動時間分成三類:

  1)整時——整時

  2)幾時幾分——幾時幾分(幾分是一樣的)

  3)幾時幾分——幾時幾分(幾分是不一樣的)

  3、你能算出小紅什么活動所用的時間?你是怎樣計算的?同桌或小組討論。

  4、小結交流計算方法。

  整時的比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時刻減前面的時刻,16-14=2

  幾時幾分到幾時幾分(幾分一樣的,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幾時幾分到幾時幾分(幾分不一樣的,學生不太容易理解)計算可借助鐘面圖或借助線段圖。

  有兩種思路:例14:30——15:20看電視

  (1)先算從14時30分到15時是30分,再算從15時到15時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鐘。

  (2)先算從14時30分到15時30分是1小時,15時30分與15時20分比,超過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

  三、練習:

  1、節(jié)目預報表

  (1)回到復習的節(jié)目預報表(24時記時法)

  你能說說你最喜歡看的節(jié)目從什么時候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播放了多少時間?

  交流匯總。

  2、書上53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讀題,理解題意。

  獨立思考。交流怎樣想的。

  有兩種思路:

  (1)分別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長時間,再加起來。12:00到13:30是1小時30分,15:40到17:00是1小時20分,合起來是2小時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時,再從5上時中減去不借書的一段時間13:30到15:40是2小時10分,所以是2小時50分。

  四、小結:(略)

  板書設計: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16-14=2口答:播放了2小時。

  想:從14時30分到15時是30分,再過20分是15時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基礎訓練

  口算:9+6=5+5=6+8=

 。福叮保剑福玻保剑叮担保

  求385與705的和。

  全班齊練,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你能不能自己寫出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算式呢?

  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學習新課

  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師:剛才的'復習,是前面剛剛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進位加,但和前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連續(xù)進位加。

  板書課題: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例1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提問:

  師: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8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8+2+3=13)

  滿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個1根捆成1捆,也就是1個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著圖問:這一捆小棒哪里來的?把單根小棒合起來,滿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師小結: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列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

  從哪一位加起呢?(從個位加起。)

  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怎樣寫呢?

  想一想:小棒應該怎樣擺?

  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講評:同桌口述并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位加法時,是否漏寫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書本上計算,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求出每一個胡蘿卜上的算式的得數。

  3、練習四,第一題,連一連

  4、地球儀85元,書包48元,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一共要多少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8

  一、教學內容:

  77頁例1。

  二、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

  通過讓學生觀察實踐初步體會有關時間單位“年、月、日”在生活中的應用,

  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谶^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合作交流、觀察討論、游戲活動等發(fā)揮學生嘗試自主探究的能力,培

  養(yǎng)他們觀察、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等。

 、矍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實踐與活動,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并滲透思品教育,培

  養(yǎng)學生愛科學,珍惜時間,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

  三、教學重點:

  理解有關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意義

  四、教學難點:

  平年、閏年及特殊二月的區(qū)分

  五、教學準備:

  1、日歷一本

  2、每人備好年歷卡,20xx年——20xx年,月天數填寫表一份

  3、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幻燈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交流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

  生:“日歷”。

  師:為什么呢?誰來解釋一下?

  生:“因為日歷每天都要撕去一張紙到了年底只剩下日歷皮了”。

  生:“日歷有三百多頁紙,每過一天就要脫衣服一件!

  師出示“一本日歷”觀察。

  師:“日歷上都記載著什么?”

  生:“年、月、日”

  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

  2、觀察20xx年歷,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識?

  生:一個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個月?

  生: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生: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生:四月有幾個星期零幾天?

  3、師:應該先研究哪個問題?

  生:一個月有多少天

  師:為什么?

  生:知道了一個月有多少天,就可以求出一年有多少天。

  生:用一個月的天數乘上12就會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了。

  師:觀察我們已備好的年歷卡,然后把每個月的天數填寫在已備好的表里。(課件出示表格,學生填寫自己的表格)

  4、你發(fā)現了什么?

  四人一組交流發(fā)現規(guī)律,指名發(fā)言。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9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間單位“時、分、秒”,并已經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年、月、都是較大的時間單位,理解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教材選用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素材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學生分析

  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因此,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時間。

  結合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和初步會判斷平年或閏年。

  根據以上分析和教學重難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體驗小組合作解決研究主題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發(fā)展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數學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求知識的情感;及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策略:

  1、教學模式

  本節(jié)課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觀察、討論、合作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使自主探究的方式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學方法與手段

 、賾妹襟w整合,突破教學難點。

  ②采用課前準備、課上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趣,提示課題。

  1、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課伊始,以激動人心的畫面吸引學生注意。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照片,每一張照片都記錄了一些讓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引以為自豪的的瞬間。你們想看看嗎?(出示課件)讓學生說畫面呈現的是什么情景,這些情景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最后定格在三幅畫面。讓學生找這里在記錄事件發(fā)生時用了哪些時間單位呢?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中的年月日,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建立學生新舊知識的聯系。加深對時間單位的理解。)

  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新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板書課題)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活動一:觀察年歷,回答問題。

  1、合作學習階段:

  為了有效的學習新知,我放手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使課堂教學的起點對準了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然后利用年歷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有目的觀察年歷,并回答問題。如:“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等,孩子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課堂變成了同學們暢所欲言的地方。

  2、交流成果階段:

  (1)這一階段是課堂的重中之重,學生要把自己通過查找、總結、合作學習得出的結論進行匯報,在此基礎上,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出示課件)并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總結并板書:

 、僖荒甓加12個月。1、3、5、7、8、10、12每個月都有31天。我們把每月31天的月份叫大月。

 、4、6、9、11每個月有30天。我們把每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

  ③2月有時28天,有時29天。我們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突出2月份這個特殊月。

  7個大月和4個小月再加上2月正好是12個月,(板書12個月)。

  這時,讓學生把自己的生日,在年歷上圈出來,加強學生對年月日的感性認識。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使每一個學生在傾聽、表達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發(fā)現,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合作的快樂。)

  (2)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怎樣把每個月的天數很快地記下來?我先讓學生思考,再小組討論,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推薦巧記年月日。(課件出示)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認識大月小月,并掌握各月天數的目標)

  (3)教學到這,我考慮到小學生天生好動這一特點,安排了這樣一個游戲。老師報月份大月請男生起立,是小月的請女生起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樂,使知識得升華。)

  探究活動二:探究平年或閏年。

  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二月的天數不一樣,那么2月份的天數有什么規(guī)律嗎?出示xx-20xx年二月份的天數,讓學生觀察、討論、發(fā)現四年一閏的問題。課件演示:閏年來歷。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平年、閏年的排列規(guī)律,通過多媒體演示,加深了學生對平閏年的判斷方法的理解,記憶,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這時我設計了鞏固練習:判斷1949、20xx、20xx、1900年都是什么年?引出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的知識。

  最后是知識拓展計算平年、閏年的全年天數。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很重要,由于計算年份不同,學生有兩種不同答案,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把板書補充完整,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

  (三)拓展應用,開發(fā)智力

  整個練習的設計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知規(guī)律;揪毩暱疾炝藢W生的基礎知識,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練習是一個猜生日的游戲,通過這個游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了解一些必要的社會知識和重大節(jié)日。

  (四)總結歸納,落實主旨。

  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節(jié)課又要過去了,在這節(jié)課中你有哪些收獲呢?

  (設計意圖:以談話的方式進行總結,不但重視了知識的反饋,而且重視了情感的培養(yǎng),從而起到了知情共融的良好效果。)

  五、板書設計:xx年x月x日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1、3、5、7、8、10、12(31天)

  小月:4、6、9、11(30天)

  2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

  六、教學反思:

  1、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

  2、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啟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發(fā)現中獲取新知,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10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數學小學三年級上冊第5860頁。

  教材分析:

  這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但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還僅停留在其表面現象上,本節(jié)課的教學將有效組織和指導學生動手實際操作,通過折一折、量一量的實踐活動.去發(fā)現并嘗試歸納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同時,本課也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初步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能力目標:通過直觀演示、個體操作、集體交流、比較分析概括等,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及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把操作、思維和語言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手、腦、口結合的能力。

  情感目標:創(chuàng)設學生操作與探究學習的最佳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樂于學習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發(fā)現、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設計:

  網絡環(huán)境下的小組探究式學習.教師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輔助教學。

  教學準備:

  白板課件、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直尺、三角板、釘子板、皮筋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師(課件出示:教室圖):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狀。大家看屏幕,這是一間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2、(課件逐個點擊這些物體的面)師小結:教室里視力表、國旗、黑板的面、粉筆盒的側面、講臺的側面、課桌面、電燈開關的面都是長方形的。廣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實,何止是教室里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處不在。那么它們都有些什么特點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PPT板書課題))研究它們的特征。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11

  教學目標:

  經歷探索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的算法的過程,會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

  在具體情境中應用數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于日常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掛圖,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圖中的兩位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搜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二、自主探究

  談話: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現在我們先來一起解決其中的兩個問題。

  1、解決“小女孩要跑多少米”的問題

 、艈枺呵笮∨⒁芏嗌倜自鯓恿惺?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算式。

 、普勗挘赫埻瑢W們先想一想怎樣計算400×2,結果是多少?再在小組里交流。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12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49~51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使學生了解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個時刻。

  2.使學生在認識24時記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

  1. 播放新聞聯播片頭音樂,讓學生猜是什么節(jié)目,在什么時刻播出。

  2. 呈現新聞聯播片頭視頻,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初步揭題。

  3. 出示電視節(jié)目預報表,讓學生嘗試著說說各自的`理解。

  二、比一比

  1.分組研究兩種記時法有什么不同,討論喜歡哪種記時法。

  2.比較兩種記時法的相同點,初步了解轉換方法。

  三、互換

  1.學習把24時記時法轉換成12時記時法。

  2.學習把12時記時法轉換成24時記時法。

  四、強化零時

  1.出示直線,指出用這條直線表示時間,要求在直線上表示今天的一些時刻。

  2.討論一天的時間從幾時開始。

  3.小組討論關于0時的幾個問題。

  五、回顧與質疑

  1.回顧上述學習過程,讓學生談談收獲。

  2.引導學生進一步質疑。

  六、應用

  1.討論銀行營業(yè)時間。

  2.討論火車票上的發(fā)車時間,以及去火車站的時間。

  七、游戲

  用手臂表示指定的時刻。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道時間可以分鐘面時間、經過時間兩個方面,從而正確把握有關時間計算的概念。

  2、正確計算一天之內的經過時間,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認識兩種時間概念:

  1、我們學習了兩種記時法,老師這兒有一句關于時間的話,來看一下:媽媽上午8時,上班一天工作8小時。(板書:8時、8小時)

  (1)讀一讀,問:它們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請你分別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要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加以規(guī)范:

  8時:它表示上午的一個時刻,那時我們正在上課,它還可以寫成8:00;

  8小時:它指的是一段時間。

  出示鐘面(畫一畫)……

  指出:8時,是表示的某一時刻,用“時”來說,它是一個鐘面時間。(板書:鐘面時間—時)

  而8小時,是從8:00開始數8個小時,到下午4時下班,這一段時間里經過了8個小時,它不是一個具體的時刻。)(板書:經過時間—小時)

  (3)指板書說:時,一般是指鐘面上的幾時,它表示的是鐘面時間;小時,它一般表示的是從某一個時間開始到另一個時間結束,它是一個經過時間。(用點●和箭頭在鐘面旁加以區(qū)分)

  2、判斷,仔細聽老師說的話,想:這是鐘面時間還是經過時間?

  老師晚上10時睡覺;老師晚上睡10小時。

  3、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一些鐘面時間來簡單地算經過時間。

  二、教學經過時間的計算

  1、出示:老師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時下班,上午要上班幾小時?

  (1)出示題目: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時是什么時間?問題求上午要上班幾小時是什么時間?

  (2)學生計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較好?(實物投影反饋)

  板書:11-7=4(小時)

  11:00-7:00=4(小時)

  討論:4的單位是時?還是小時?可以寫成4:00嗎,為什么?

  (4)結:像這樣簡單的計算,我們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幾時減前面的幾時。

  2、王師傅上午7:30上班,中午11:00吃飯,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時間?

  (1)獨立思考

  (2)全班交流,說說怎樣計算:要求的是什么時間?(經過時間)還能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嗎?你是怎么減的?

  教師借助0—24小時圖幫助學生理解、體會不同方法。

  7:30——10:303小時,再加30分鐘,是3小時30分

  7:30——11:304小時,再減30分,是3小時30分

  教師重點介紹橫式書寫方法,先減分再減時,分不夠減想時借1作60。

  11:00(10:60)-7:30=3小時30分

  3、練一練:同學們下午1:00開始上課,下午4:25放學,同學們下午在校有多長時間?

  三、綜合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

  示圖,補充銀行營業(yè)時間:上午8:30——下午5:00

  (1)計算每個商場的營業(yè)時間

  說說所標內容是什么意思?嘗試練習

  (2)交流:說說你是怎樣計算每個商場的'營業(yè)時間的?

  (3)比較得出結果

  師結:用普通記時法表示時,若兩個時間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若兩個時間,一個在上午,一個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時間先化成24時記時法,再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

  四、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要求經過時間只要怎樣計算?該注意什么?(單位;下午時間轉化成24時記時法;退1作60來計算)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14

  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 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能夠根據物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進行簡單的估測,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3、 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二、教學時間:4課時

  千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P29——32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物體質量的方法,通過看一看、稱一稱、拎一拎、數一數、說一說等活動,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蓸邮称罚ǔ鍪久蹢、膨化食品),他們在爭吵到底誰比較重,你能想個辦法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討論,得出結論:掂一掂、稱一稱、看一看

  二、操作體驗,認識千克

  1、學生嘗試稱一稱蜜棗的重量

  談話:通過掂一掂,我們發(fā)現蜜棗比較重,但它到底有多重呢?我們一起來稱一稱吧。

  學生活動,交流稱的結果并說出自己是怎樣看出重量來的。

  談話:秤面上的指針指著“1”,到底“1”表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臺秤吧。

  2、認識秤面,認識千克

  學生觀察秤面,說說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g和數字刻度)

  問:你知道g表示什么么?

  講述:g是千克的符號,稱一般物體的重量時,通常用千克做單位,千克又叫公斤,如果用秤稱物體的重量時,秤面上的指針指著1,就表示這個物體重1千克,那么如果秤面上指針指著2呢是多重呢?你能看出這臺秤最多可以稱多重的物體嗎?

  3、學生再次稱一稱蜜棗,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15

  教學目標:

  是學生知道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讓學生體會有余數出發(fā)的實際背景。

  教學重點:

  知道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教學道具:(略)

  教學過程:

  復習乘法口訣。

  一、結合生活情況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實際背景。

  1、教學P49的主題圖。

 。1)讓學生獨立觀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圖。

  思考問題:

  這幅畫面是什么地方?

  你發(fā)現了畫面中有什么活動內容?(按順序)

  (2)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內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組代表匯報。

  (4)教師板書學生匯報的數據。

  這是某個校園里的活動情景圖。從圖中發(fā)現了教學大樓前面的兩樹之間都插著4面不同顏色的旗子,升旗臺上也飄著一面國旗。

  運動場上每4人一組小朋友在跳繩。

  籃球場上每5人一組準備打籃球比賽。

  [4]板報下面擺的.花是每3盆擺一組,旁邊還有很多盆花。

 。5)根據上面的信息(條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大家在小組議一議。

  2、感知生活中處處有除法。

 。6)學生匯報。(略)

  (7)師:以上這些活動,你們在那里見過或自己親身參加過呢?

  生:(略)

  3、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師:除了以上這些數學問題,你們誰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且使用除法計算的?

  (可根據全班的總人數,每()人一組坐可以坐幾組)

  二、練一練,圈一圈。

  大家來圈△,一共有15個△。

  1、每份3個,共幾份?

  2、每份4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3、每根5個,共幾份?

  4、每份6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三、匯報自己這節(jié)課學會什么。

  四、總結下課。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4-07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2-13

數學上冊教案12-25

數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3-16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1-10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04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01-07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2-27

三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3-03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