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7-08 12:43:4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大班數(shù)學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大班數(shù)學教案三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區(qū)別顏色、大小不同的樹葉,并嘗試按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分類。

  2、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媽媽和孩子間的親情,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認識大小顏色

  活動難點:

  按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背景、樹葉若干

  一、活動過程:直接導入,引導幼兒觀察、比較

  1、出示兩棵樹(綠)

  提問:①你看到了幾棵大樹媽媽?

 �、谡埿∨笥褌兛匆豢�,這些樹葉寶寶是什么顏色的?

  ——那我們給它們?nèi)∫粋€好聽的名字,叫綠寶寶。一起向綠寶寶問好

 �、圻@些都是綠寶寶,但是它們長得一樣嗎?大小一樣嗎?哪個大?哪個�。�

  2、出示兩棵樹(黃)

  提問:①這兩棵大樹媽媽的樹葉寶寶是什么顏色的?

  ——那我們也給它們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黃寶寶。一起向黃寶寶問好

 �、谶@些黃寶寶長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二、情境表演

  1、出示小白兔

  ——瞧!誰來了?小白兔出來幫媽媽采蘑菇

  聽!什么聲音?(播放背景音樂)

  2、利用教具,營造秋風掃落葉的氛圍

  ——呀!秋風把我們的'樹葉寶寶都吹走啦!這可把大樹媽媽急壞了

  聽!是誰在哭?(播放背景音樂)

  為什么哭呢?

  那我們一起來幫樹葉寶寶們找媽媽好嗎?

  三、樹葉寶寶找媽媽,鞏固復習

  1、出示一片黃寶寶(大)

  ——逐一問是這棵樹媽媽的寶寶嗎?為什么呢?

  出示兩片樹葉寶寶

  ——分別請幼兒示范將樹葉寶寶送到樹媽媽的身邊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老師這里還有好多樹葉寶寶,它們想請小朋友們幫忙找媽媽,你們愿意嗎?

  四、圍繞課題,小結(jié)游戲

  |——大樹媽媽和樹葉都很高興,謝謝小朋友們幫助樹葉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媽媽,等一下我們到外面去看看有沒有迷路的樹葉寶寶,也把它們送到樹媽媽的身邊好嗎?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復習6以內(nèi)數(shù)的形成。

  2、認識“0”,知道“沒有”可用“0”表示和“0”不只是表示沒有。

  3、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

  1、白云和雨圖片一張

  2、“0”數(shù)字想象圖一張

  3、和“0”相關(guān)的物品圖片一張:數(shù)字10、溫度計、電話號碼、秒表、比分表

  活動過程:

 �。ㄒ唬┟枋�

  1、欣賞圖片《白云和雨》,啟發(fā)幼兒觀察并描述圖片中的情景。

  左一:1朵白云飄來了,1朵白云可用1個圓點或數(shù)字1來表示。

  右一:又飄來了1朵白云,1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2朵白云,2朵白云可用2個圓點或數(shù)字2來表示

  ……

  左四:又飄來了1朵白云,6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7朵白云,7朵白云可用7個圓點或數(shù)字7來表示。

  2、右四:下雨了,白云一朵也沒有了,一朵白云都沒有了用什么數(shù)字來表示呢?

 �。ㄒ龑в變喊l(fā)現(xiàn)用“0”可以表示什么也沒有)

  3、想象:“0”像什么?

 �。ǖ�、糖、氣球、圓圈、餅干……)

 �。ǘ┡e例

  1、啟發(fā)幼兒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說說還有什么情況可用“0”來表示。

  例1:媽媽買了5只蘋果,我每天吃一只,五天后蘋果全都吃完了,蘋果一只也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

  例2:我家的電話號碼是62580002,“0”可以組成電話號碼。

 �。ㄈ┳h論

  1、思考:“0”可以用來表示沒有,還可以用來表示其他嗎?

 �。ń處焻⑴c幼兒議論并逐一出示數(shù)字卡片10/秒表。溫度計等,使幼兒知道“0”排在“1”的后面組成了數(shù)字10;“0”在秒表中間表示開始;溫度計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還有,足球比賽時的0比0表示兩隊打平。

  2、小結(jié):“0”的.意義不單單是表示“沒有”,小朋友以后長大了還會知道0更多的意義呢。

 �。ㄋ模┙ㄗh

  1、說“0”表示“沒有”是不全面的,該說“沒有”可以用“0”表示,或“0”可以用來表示“沒有”,因為“0”除了可表示“沒有”外還有其他意義。

  2、讓幼兒自由議論,大膽表述,即使說錯或不全面也要給予鼓勵,并互相糾正、補充。

  3、可在角色游戲中認識“0”,如教師和幼兒分別扮“貓”和“老鼠”,“貓”來了,躲在圈內(nèi)的“老鼠”都逃走了,在一只“老鼠”也沒有的情景中感知“0”。

  活動反思:

  活動通過一片云與一片云出現(xiàn)的方法讓幼兒感受了數(shù)字添上1以后的變化,多次的重復使得幼兒掌握了7以內(nèi)數(shù)字的形成,以此類推之后的數(shù)字形成也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感受0的過程中,老師準備的大量實物與圖片給幼兒帶來直觀感受,從這些物品中幼兒感受到了0并不僅僅表示沒有,還可以表示其他很多的意思,他們對0產(chǎn)生了很濃厚的研究興趣。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意圖:

  成人很容易通過視、聽去認知某一事件或抽象概念,但對幼兒而言,除了眼、耳之外,還必須借助觸覺、味覺、嗅覺等感官知覺,親自操作、嘗試、摸索,得到具體經(jīng)驗才有意義。幼兒的學習需要教師以及家長的努力與用心,為了引發(fā)幼兒強烈的學習動機,利用玩具與游戲寓教于樂,是幼兒最容易接受、最樂于參與的一種學習模式,而幼兒每一次玩游戲,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點子,無形中就培養(yǎng)了他們靈活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數(shù)學中的分類,即是能把相同屬性的東西規(guī)定在一起。分類可以是單一標準的,如"那些是紅色的。";分類也可以是多重標準的,如"請找出戴帽子、穿裙子的女孩子",就需要符合三種標準。耕具大班幼兒年齡認知階段特點,我們特別設計了《三層分類》這一活動,引導幼兒能按照物品的形狀、顏色、大小等層次進行分類。

  活動目標:

  1、練習按三重條件分類,并計數(shù)出總數(shù)。

  2、發(fā)展幼兒視覺辨識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1、8個形狀板(4個紅色,4個藍色。其中紅色圓形大小各一;紅色方形大小各一;藍色圓形大小各一;藍色方形大小各一。);

  2、相同規(guī)律小魚卡片10張。

  3、分組材料:A:幼兒用書《我的數(shù)學》第14頁;B:形狀卡片若干組以及記錄紙;C:插塑玩具若干組以及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導入主題。

  游戲:"變裝大風吹"。

  教師當主持人,幼兒圍成大圈坐下來,玩"變裝大風吹"游戲。

  主持人:大風吹!

  幼兒:吹什么?

  主持人:吹穿著紅毛衣、扎了個辮子的小姑娘。

  請幼兒聽到指令后,分辨自己是否三個條件都具備,如果是,就和主持人換位子,接下來由剛才換位子的小朋友當主持人,要想出3個條件的指令繼續(xù)游戲。

  二、單標準分類。

  教師將準備的8個形狀板散放于磁性黑板上,請幼兒說說他們看到了什么。

  請幼兒將這些形狀分類。當幼兒分完一種后,引導其他幼兒想想是否還有其他的分類方法。(如按形狀、顏色、大小等特征分類。),并請幼兒逐一演示。

  請幼兒描述自己的分類方法和步驟。

  三、"小貓分魚"。

  將小魚卡片散放于磁性黑板上。請幼兒聽清楚老師的指令,按指令給小魚分類。

 �。ò葱螤睢⑽恢�、顏色三層分類。)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示范記錄。(此環(huán)節(jié)的三重特征中與上一環(huán)節(jié)略有不同,按大小換成按位置分類,是本環(huán)節(jié)的`難點,教師引導幼兒做明確的分類記錄,幫助幼兒正確理解層次分類。)

  四、幫助幼兒積累具體操作經(jīng)驗后,請幼兒分組操作。

  分組活動:A組:幼兒用書第14頁操作,分小鳥。

  B組:每人一份形狀卡片,練習三重特征分類,并作記錄。

  C組:每人一份插塑玩具,練習按不同的形狀、顏色、大小進行分類,并作出記錄。

  活動反思:

  教材主題內(nèi)容是文具商店,如果將這一場景直接引入課堂,學生將會被動地接受現(xiàn)有的生活常識而沒能參與發(fā)現(xiàn)這一常識的過程,無異于肚子還沒餓就被教師喂了個飽,這樣“吃”索然無味,這樣的教學是蒼白無力的,學生的思維空間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挑起學生的食欲,也就是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進行教學。教材僅僅是一個固定的載體,而知識是開放的,是活躍的,是無處不在的。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充滿童趣而又生活化的情境。邋遢大王是小朋友們熟悉而又喜愛的卡通人物,他的出現(xiàn)立即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發(fā)現(xiàn)問題;接下來大家齊動手幫忙整理柜子──解決問題;最后插上紅旗──分享成功。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要讓學生想吃,還要愛吃,更要吃好,我把握住以下兩點:注重過程,各環(huán)節(jié)邏輯而嚴密,人人都能參與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避免正面否定學生,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在這樣一個生動愉悅的教學中,領(lǐng)悟分類的含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2

大班集合的數(shù)學教案03-15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8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4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9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1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2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4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