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2-04 06:57:4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語文說課稿七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小學語文說課稿七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玲玲的畫》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教材的主題是“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读崃岬漠嫛分v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臟了,在爸爸的啟發(fā)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fā)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本文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我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fā),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會認8個生字,會寫“腦筋”這個詞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會人物的心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和表情,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是教學的重點,理解爸爸說的話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學難點。

  三、教學策略

  (一)抓主線,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淺顯,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該如何下手?考慮再三,我決定以玲玲的情感變化:滿意(畫好作品)——著急(弄臟作品)——更滿意(畫更漂亮)為本文的主要線索展開教學。在導入新課后,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再通過三幅畫,理清玲玲從“滿意”到“哭了起來”再到“更滿意”的情感變化。從而形成了“心情變化為主線”,“以畫為輔助”的兩條線索。這兩條主線相互交錯,相輔相成,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云見日般明了了。

  (二)抓朗讀,讀中體會,悟中朗讀。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帶著感受讀(表現(xiàn)文本)”這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努力落實以讀為本的原則。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整部分朗讀,到重點句子的研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采用自讀、范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讀文的`興趣。我始終牢牢抓住那條情感主線,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緊緊抓住玲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語言,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例如在玲玲畫好了畫,滿意地端詳自己的畫時,就引導學生表演,并在表演中去體會玲玲的“滿意”;在爸爸問玲玲“怎么了,孩子”時,就做了引讀處理,讓全班同學也一起問問玲玲;在玲玲哭了起來時,就指導學生想想,哭著說話時該怎么說,從而讀出玲玲著急、傷心的語氣;在指導讀第8自然段時,引導學生從“滿意地笑了”感悟到玲玲高興的心情,從而讀出玲玲想出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后的“滿意”心情。

  “從讀中來,到讀中去”讓學生從讀中去體驗,從讀中去換位思考,從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學生就從讀中得到了心靈的意會,體驗在讀中就得到了升華,理解從讀中得到了加深,情感在讀中也得到了熏陶。

  (三)抓拓展,聯(lián)系生活,重視交際。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本節(jié)課中,在理解端詳一詞時,我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象、表演,這樣,將學生的親身感受引入課堂,使學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在生活中,同學們遇到過這樣的事嗎?你是否像玲玲一樣動腦筋思考,將壞事變成好事呢?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生活經歷和獨特的感受,讓學生自由交流,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課堂。

  四、教學反思

  教學始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整個教學過程暴露出了一些缺點和不足。如教師的主導作用還是過于嚴重,牽引的痕跡比較明顯,需要進一步改變教學方式。課堂評價語言也比較蒼白,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課堂評價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如何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將成為我今后教學工作不斷努力、探索的方向。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觸摸春天》,下面我將來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首先我將來對教材進行分析,《觸摸春天》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7課,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盲童小女孩安靜在花園中流連捉住蝴蝶、放掉蝴蝶,感受春光的故事。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二是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二、說學情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對教材分析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分析。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想法開始更加獨特,開始傾向于個性的表達。在學習上,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但是就這篇文課文而言,學生不了解盲人的世界,那在理解本文時就需要教師多去引導讓學生體驗盲人生活,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題。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設置了以下三個維度的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讀暢、磕等7個生字,會寫徑、暢等9個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結合上下文以及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盲童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懂得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詞句。

  教學難點:感悟、體驗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诖,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部分,良好的導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方法,可以使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形成閱讀期待。因此我才用了歌曲導入法。與學生一起來唱兒歌《春天在哪里》,并與學生“同學們,歌曲當中說小朋友們通過什么來感受春天?沒錯,是眼睛,我們通過眼睛看到了春天的紅花綠樹,但是我們今天的課文的小主人公她卻是個盲人,那她又是怎樣來感受春天的呢?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今天的課文《觸摸春天》!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在此環(huán)節(jié),首先,讓學生來自由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這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其次,我會讓學生大聲齊讀課文,并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樣方便學生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并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深入研讀

  在讀文本內容有了基本了解后,將進入到課程的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深入研讀環(huán)節(jié)。

  1.首先我會讓學生再讀課文,并且思考作者是怎樣評價安靜在花園中的一系列行為的?通過學生回答得出“真是一個奇跡”。

  2.順勢我會提問第二個問題,我的問題是:文章當中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安靜創(chuàng)造了奇跡?并讓學生小組討論,在自己找出的句子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悟。由學生提出句子主要分析“走的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極其準確的伸向、攏住蝴蝶、張望”等詞語。在分析這些詞語時我會與學生展開互動讓學生蒙住眼睛來走路,體會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讓學生閉上眼睛拿出數(shù)學書來體會極其準確;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捉蝴蝶的經歷來體會安靜攏住蝴蝶的奇跡等,這一些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參與,激發(fā)學習興趣,深刻體會作者用詞的妙處以及安靜對于生活的熱愛。

  3.接著,我會提出第三個問題:安靜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是因為她整天在花園中流連,對這里非常熟悉,可是對于盲人來說走路都很困難那安靜為什么要整天來花園呢?并讓同學自由發(fā)表觀點,此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安靜對于生活和生命的熱愛。

  4.最后,我會讓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文中找出作者看到安靜的'一系列舉動后,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他們對于這句話的理解。以此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殘疾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創(chuàng)造價值。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有助于幫助同學自主探究思考,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小組討論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可以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

  至此,我的教學目標的已完成,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

  (四)拓展延伸

  課標指出:我們應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就是在要求我們建立一種大語文學習觀,因此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我會播放音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并讓學生談一談聽完之后的感受,并順勢介紹貝多芬的個人經歷。這樣的設置有助于幫助同學更深層次的理解文章的情感,并做到把語文課程與音樂學科相互關聯(lián),做到了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作業(yè)在課堂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通過小結作業(yè),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內容得以鞏固。所以,我的小結是讓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此來深化主旨,并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我的作業(yè)將這樣安排:讓學生課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整理資料,并合作辦一次墻報,下節(jié)課進行墻報展評。以此來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主題: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完成課上到課下的完美過度。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此板書以清晰直觀的方式將課堂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小學語文組三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紙的發(fā)明》。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對于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么,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首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都埖陌l(fā)明》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0課的文章,本單元主要講的是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都埖陌l(fā)明》主要描寫了蔡倫之前書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來字寫在帛上,雖然解決了重量問題,但是由于價格昂貴,無法普及。西漢時期用麻造紙,但是粗糙難寫。蔡倫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輕便好用的紙張。蔡倫的造紙術原料容易得到,價格便宜,很容易滿足人們的需要。同時蔡倫發(fā)明的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影響了全世界。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fā)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二、說學情

  合理的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三年級學生,這個年級的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思維活躍,有著強烈的求知欲。他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但閱讀分析能力較弱,思維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學時,要指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文章大意的能力。教學生用默讀、略讀、指明讀等方式展開教學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結合新課標對該學段的具體要求,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攜、蔡等生字。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句子。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蔡倫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句子。難點是學習蔡倫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教學中我采用朗讀法、小組討論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將談話法進行導入,并伴隨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看書積累知識嗎?老師有幾個小問題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誰平時積累的知識最豐富。誰發(fā)明了電燈。(愛迪生);孔明燈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fā)明的;地動儀是中國古代的(張衡)發(fā)明的。

  看來大家平時的積累著不少呢,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都與什么有關?(發(fā)明)我們今天的課就與發(fā)明有關。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新課《紙的發(fā)明》!景鍟n題】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這樣的導入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快速的帶入到課堂中,為本節(jié)課的講解鋪設一個良好的感情基調。

  (二)初步感知

  對于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該培養(yǎng)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習慣,整體感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的。所以此環(huán)節(jié),我首先會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回答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問題。

  1.初讀課文,學習詞語

  創(chuàng)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

  2.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脈絡。

  明確:

  第一部分(1):造紙術是中國對世界的偉大貢獻之一。

  第二部分(2-4):紙發(fā)明的過程。

  第三部分(5):造紙術影響了全世界。

  文章主要內容明確:

  3.蔡倫為什么要改進這個造紙的方法呢?

  明確:蔡倫之前書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來字寫在帛上,雖然解決了重量問題,但是由于價格昂貴,無法普及。西漢時期用麻造紙,但是粗糙難寫。

  這樣的問題解決學生已經把文本的概況了解透徹,為深入研讀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

  (三)深入研讀

  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之后,我安排了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深入研讀。閱讀是深入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要想完成多重關系的對話,就需要我們對文本有著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因此此環(huán)節(jié)我會引導學生默讀,邊讀邊展開以下幾個問題的思考和與討論:

  1.蔡倫用什么方法改進造紙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明確: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輕便好用的紙張。

  我從中體會到了蔡倫的造紙術原料容易得到,價格便宜,很容易滿足人們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贊嘆又自豪。

  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結構上有什么關系?

  明確:一個總起,一個總括,是前后呼應的關系。

  3.為什么說“造紙術的發(fā)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偉大貢獻之一?”

  明確:因為造紙術的發(fā)明和傳播,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影響了全世界。所以是說是 中國對世界文明偉大貢獻之一。

  4.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

  (1)從文本中可以體會出蔡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蔡倫是紙的發(fā)明者。由于他發(fā)明了紙,從而引起中國以及世界在傳播的媒介技術方面,發(fā)生歷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變革。蔡倫以其發(fā)明,成為改變世界面貌,特別是改變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國第一位偉大發(fā)明家。

  (2)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蔡倫發(fā)明的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影響了全世界。蔡倫的造紙術原料容易得到,價格便宜,書寫流利,很容易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被傳承下來。

  深入研讀環(huán)節(jié)通過對重點段落、情感的梳理已經對文本的了解,學生也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至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xiàn)。

  (四)鞏固提高

  為了實現(xiàn)語文學習由課內到課外的延伸,我設置了觀看視頻《四大發(fā)明》談感受,學生自由發(fā)言。

  這是一步學以致用的做法,學生不但對本堂課的知識得以鞏固還能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達到知識的遷移和鞏固。至此,本節(jié)課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

  (五)小結作業(yè)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回顧與鞏固,我會根據(jù)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采用教師總結的方式,總結得出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造紙術的發(fā)明,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fā)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我布置的作業(yè)是:搜集各種新型的紙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幾種介紹給大家,并寫幾句節(jié)約用紙的廣告宣傳詞。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堂課的縮影,好的板書應該結構清晰,構思新穎,內容高度凝練。因此,我對本課的板書進行了如下設計。便于學生理解。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是由一篇新聞通訊改寫而成的。介紹的是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發(fā)生地震后,中國派出了救援隊幫助救災的事。文章先寫阿爾及利亞人民對中國救援隊的感激,再回溯整個事件的過程。在整個事件的報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總體介紹,也有細節(jié)的描寫,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本文的教學目標:

 、 繼續(xù)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 感受中國人民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和友誼,了解我國人民發(fā)揚的人道主義精神。

 。、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整個救援事件的過程,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人道主義精神。

  二、說教法

 。、學生以前可能有一些地震方面的知識,但可能還比較膚淺,所以我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地震的知識,了解地震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巨大災難;以及中國救援隊方面的材料,為學習課文作下良好的鋪墊。

 。、利用課件創(chuàng)建多媒體情景,幫助突破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以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說學法

 。、在閱讀中,聽、說、讀、想貫穿全文始終。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學習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通過課外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ū菊n教學時間為一課時)

  一、導入部分

 。、老師用課件出示有關介紹中國國際救援隊的資料,學生閱讀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用驕傲的語氣讀課題,特別是“真棒”兩個字。

  二、整體感知

  老師出示獨立閱讀的要求,學生按照閱讀提示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

  包括以下幾個要求: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你覺得這樣做表達了我們中國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

 。、你最想用一個什么詞語來評價中國國際救援隊?

  三、討論與交流

  引導學生交流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幫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補充。其中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地震發(fā)生后中國立即向地震災區(qū)派出了救援隊,而且一下飛機,就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進行救援。

 。ㄋ俣瓤欤蔷仍牭牡谝粋特點。)

 。、在受災嚴重,余震還在不斷發(fā)生的情況下,救援隊仍然迅速投入搶救。

 。ú慌挛kU,是救援隊的第二個特點。)

 。、救援隊在搜索犬的幫助下,救出了一個男孩。

  (技術高超,是救援隊的又一個特點。)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地方。

 。、小組交流自己喜歡的地方,然后派代表展示自己喜歡的地方,并要求學生說出喜歡的原因。

  五、引導學生體會我國人民的人道主義精神

  (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就給學生指出來)

  六、拓展練習

  讓學生交流、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地震方面的資料以及有關中國國際救援隊的一些事情,如:這次的印度洋海嘯等等,老師同時適當給學生講解一些預防自然災害的知識,如海嘯和地震。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對教材的理解:《幸福鳥》是湘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個叫旺嘉的孩子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找到幸福鳥,使人們過上幸福生活的動人的西藏民間故事。歌頌了旺嘉不畏艱險,勇于追求幸福的精神。故事情節(jié)生動,描述具體,語言通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發(fā)展學生語言。

  2、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jù)對文本的解讀及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能力目標: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②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幸福來之不易,要不畏艱險,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才能得到的道理。

  3、教學重難點 :

  重點:讀中感悟課文內容,體會情感。

  難點:明白敘述故事要交代清楚前因后果。

  二、說教法學法

  四年級學生思想漸趨成熟,好奇心強,因此本課教學時充分運用了多媒體的來幫助學生理解、體驗課文內容,感受課文中的情感,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就是情境教學法;同時我秉信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使之見于書,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使之能和諧發(fā)展!苯虒W中我讓學生通過自由讀、默讀、個人朗讀、齊讀、比比讀等多種方式讀書,以讀代講,品詞析句,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逐漸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處,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即賞析教學法。

  三、說教學程序

  良好的教學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完成的,所以第二課時的教學我分四個板塊進行

  一、播放歌曲,感知樂趣

  1、播放歌曲《幸福在哪里》。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將學生帶進對幸福的美好的憧憬里。

  2、質疑課題,導入新課。

  二、精讀課文,提升認知

  (一)前后對比,直觀感知

  上課伊始,我利用出示了旺嘉家鄉(xiāng)前后兩張圖片,(出示——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畫面)抽生說這兩幅圖有什么區(qū)別?看看文中是怎樣描述這兩幅畫面的?學生通過圖文對比看過之后體會到了旺嘉家鄉(xiāng)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同時我相機指導朗讀變化前讀出人們悲涼、對幸?释男那,而變化后的家鄉(xiāng)采用男、女生分角色配樂讀。這樣的比較后,我隨即讓學生觀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描寫手法?(出示文字比較)說說它們在文中的作用。讓學生感悟對于這樣開頭和結尾兩段結構大致相同,句子幾乎一一對應,首尾照應的特點十分鮮明,這就是——前后照應。

  (二)重點品讀,強化感悟

  旺嘉的家鄉(xiāng)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接下來我把重點放在文本的的二部分:重點分析,圖文演示,讀講結合,突破難關。我首先提出學習要求:通過多媒體出示圖表,讓學生在自學、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完成表格填寫。(出示 ——表格)實施中,我把時間充分交給學生讓他們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最令自己感動的一關找到并讀出自己的體會。我沒有完全按照課文的`先后順序依次來講,因為多媒體給了我很好的幫助。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展開圖文動畫(演示),兩者的結合有效的幫助了學生理解文本。

  例如在了解第一關時,當畫面定格在這(出示——第一關動畫),旺嘉那血淋淋腳印出現(xiàn)在畫面中,這揪心的一幕令他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們在為旺嘉擔憂的同時又被他的堅強勇敢所感動,那一瞬間,無需更多的語言去引導學生明白幸福的來之不易。抓住學生此時的情緒,我出示文字燈片,請一個合作小組的同學朗讀。(出示)“妖怪吹了吹長胡子,平坦的道路立刻變成了亂石灘,每塊石頭都鋒利得像刀子。旺嘉勇敢地踩上去,鞋底被劃(huá)穿了,雙腳被割破了,鮮血流在石灘上!币龑W生畫記動詞,體會旺嘉的勇敢,再相機指導朗讀,并分兩大組有感情地比賽讀。學生們在這樣的學法中更進一步提升了對文本思想上的感悟。

  雖然多媒體能很好的輔助教學,但在實際教學中也會有缺陷。例如在旺嘉過第三關時,(出示——第三關動畫)畫面中得的旺嘉摸索著前行時的艱難學生體會還不夠深,于是我讓一個學生閉上眼睛從座位上走到講臺前。當學生跌跌撞撞走上來時,他用自己的親身體會更領悟到旺嘉爬雪山的艱難。我抓住契機讓該生用自己的體會讀文本,再大組讀,齊讀,做動作配合讀,孩子們的情緒更高漲,升華了。

  最后根據(jù)學生回答的內容,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學生匯報時,我不對學生進行限制,喜歡先匯報哪部分,就先說哪部分。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我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品詞析句、自讀感悟、合作學習、有效評價等方式感悟語言文字的內涵,讀懂課文內容。。

  (三)引導想象,拓展思維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教師要善于用假設延伸課文內容,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所以,當旺嘉終于站在幸福鳥面前,幸福鳥馱著旺嘉飛回家鄉(xiāng)時,我打出配上背景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畫面……旺嘉會對幸福鳥說些什么?鄉(xiāng)親們看到旺嘉又會是怎樣的情景?旺嘉和家鄉(xiāng)的人們會過上怎么樣的生活?我讓同學們隨著旋律充分想象,暢所欲言,我告訴他們:你們的想象有多美,他們的生活就會有多幸福!

  (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當音樂嘎然而止,同學們都還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回到現(xiàn)實時,他們內心里的情感還在涌動,噴發(fā)!巴瑢W們,你們知道幸福是靠什么得來的?”這樣直白的問話顯然是多余的了,因為在整堂課,讀、講、聽、看、想等的設計里已經水到渠成的讓他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同時他們也在暗自為自己加油打氣,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像旺嘉一樣做一個堅強勇敢,不畏艱險敢于追求幸福的人。隨即我進行了課文總結,點明情感目標,并給他們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輕輕地》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四課的第四、五部分。第四部分是帶調拼讀音節(jié),認識五個生字,配有一副情境圖,蘊含著一個故事情節(jié):一匹馬馱著米袋在lus走,路邊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米袋不知什么時候漏了,小馬卻沒有發(fā)現(xiàn),小兔子飛快地追上來告訴它:你的米袋漏了,第五部分是一首兒歌。

  2、教學目標:(1)認識大、米、土、地、馬、兔六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地,有表情地朗讀兒歌。(3)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及口語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評判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是認識五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兒歌。難點是能根據(jù)畫面展開想象,說幾句簡單的話。

  4、課時安排:一課時完成二、說教法、學法。指導學生認識生字,首先要引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有什么,再帶調拼讀音節(jié),讀出詞語,最后認識大、米、土、地、馬、兔五個字,在鞏固認讀時,口頭組詞,說話。教學兒歌,讓學生初步理解意思,認讀音節(jié),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表演朗讀。

  二、說教學程序:

 。ㄒ唬⿲W習生字,看圖編故事。

  1、看圖導入、引導詞語:

  板書:大米土地馬兔

  2、采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看黑板讀詞語看卡片讀生字生字口頭組詞、說話

  3、看圖編故事在小組內交流自愿報名講故事

 。ǘ⿲W兒歌

  1、講故事引入。剛才小朋友們生字學的好,故事講的.也好,下邊老師也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好嗎?春天來了,在綠油油的草地上,盛開著許許多多五顏六色的小花,有一只小狗和一只小兔在草地上跑來跑去,又蹦又跳,這時,在遠處的小馬看見了,連忙大聲喊小兔小兔!小狗小狗!小馬要對它們說些什么呢?請小朋友想一想,再說一說。

  2、自由讀書中兒歌。

  3、找出兒歌中紅色的音節(jié)讀一讀。

  板書:detuleni

  4、師范讀兒歌,生思考:哪兒讀得快?哪兒讀得慢?哪兒讀得輕?哪兒讀得重?

  5、學生練習讀(采用多種形式)

 。ㄈ⿲W生自我總結學習收獲

  1、小朋友,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ㄕ務J識的小動物,認識的字,懂得的道理,愛護花草等)

  2、課外延伸:請小朋友們回家后,把自己這節(jié)課知道的給爸爸媽媽讀一讀,說一說好嗎?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教材簡析】

  《菜園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中的一篇看圖歸類識字。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以一幅表現(xiàn)菜園景色的插圖,九個蔬菜名稱的詞語,一首生動活潑的描述蔬菜特點的兒歌組成。

  通過看圖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名稱,通過兒歌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本課要求認識的14個生字分別在課題、蔬菜名稱詞語中以及兒歌中呈現(xiàn),把識字與看圖學詞學句有機結合起來,既體現(xiàn)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這一特點,又分散了本課繁重的識字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識字環(huán)境,避免識字枯燥。

  【學生簡析】

  一年級的學生尤其是生長在城市中的孩子,他們對蔬菜的認識更多來自于市場及擺上餐桌的加工好的菜肴,而對生長在菜園里的蔬菜的形狀、顏色等特點感知較少,更缺乏對蔬菜有關基本知識的了解,針對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貼近,緊密相聯(lián),以及該年段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強,好動這些特點,我擬訂了本課教學三個維度的目標,制定出教學重難點,精心教學準備,如下: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卜”、“又”、“心”、“風”4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臥鉤”和1個偏旁“風字框”。

  2、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

  3、擴展學習本課以外的有關生字,擴大知識面。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拼讀音節(jié)讀兒歌,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兒歌內容。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2、能比較正確地書寫本課生字。

  3、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4、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樂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初步感知漢字的形態(tài)美,激發(fā)學生喜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2、通過本課學習和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進一步了解、探究有關蔬菜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認識本課14個生字,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指導寫字。

  二、教學難點:讀準“菜”、“卜”、“風”、“藏”、“茄”、“嘴”的音,指導書寫“心”、“風”。

  【教學準備】

  一、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2、課前與父母一起到菜市場買菜、認識蔬菜,了解并收集有關蔬菜的'知識;3、帶一些自己認識的蔬菜及其詞卡。

  二、教師準備

 、派衷~卡片;⑵九種蔬菜實物及其名稱卡片;⑶課件;(4)畫有田字格的黑板。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想:

  1、生活是教學的源泉,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的生活性與實踐性,本課內容的選入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體驗,把教材與生活有機融合,讓學生有活動的時空,走出課堂,在有趣的生活中學習,比如:課前讓學生跟隨父母去菜市場,看菜、買菜、認菜、了解并收集有關蔬菜的知識;開課前又設計了這樣的準備活動:教師將購買的九種蔬菜擺放在教室四周,并在每種蔬菜前放上名稱卡片,讓學生自由動眼看,動手摸,用鼻聞,嘗試認識它們的名稱;課中結合學生前面體驗,選擇自己喜歡的、熟悉的蔬菜名稱說話,介紹自己認識的蔬菜,并拓展延伸,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蔬菜的知識,及認識的表示蔬菜名稱的詞語,隨后創(chuàng)作兒歌,課后設計的完成“蔬菜果瓜園”畫板的實踐活動。

  學生遇到新鮮事物,新的問題覺得有趣,便不自覺地動眼觀察,動手收集,動嘴溝通,動腦思索,在實踐活動中認識事物,學習知識。

  2、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在引領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充分發(fā)展空間。

  本課教學時,我本著一切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設計教學、展現(xiàn)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去獲取知識,并將學習生字與積累語言、發(fā)展語言、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結合起來,比如:開課時,請學生自愿介紹自己到菜市場了解到的蔬菜名稱;在識字中,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情況選擇認知蔬菜名稱,學習生字詞;在學習兒歌前,請學生結合生活體驗用九種蔬菜名稱說話;學習兒歌了解蔬菜特點后,又安排了拓展延伸,擴展識字,學生根據(jù)生活體驗去創(chuàng)作兒歌。

  在整個識字、學習兒歌的過程我還采用自讀、互讀、開火車讀、分男女生讀、比賽讀、挑戰(zhàn)讀、展示讀等多種形式體現(xiàn)并落實語文學科以讀為本、讀悟結合的特點。通過讀,讓學生感知語言、積淀語言。通過悟,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3、識、寫結合,在認字同時重視寫字。

  本堂課在認讀了“菜、園、蘿、卜、豆、角、心”這七個字后,將“蘿卜”的“卜”和“心”的認和寫結合起來,利用制作的寫字教學課件與教師的板書范寫進行這堂課的寫字教學,并把指導學生讀帖,觀察字的占格、起筆、收筆落實在寫字教學中。

  4、尊重學生選擇,還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比如:在識字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嘗試自學生字。學生嘗試認讀九種蔬菜的名稱詞語,喜歡哪種蔬菜就認讀哪種蔬菜的名稱;在學生匯報自學結果環(huán)節(jié),選擇自己會認的詞語認讀;在學習兒歌環(huán)節(jié),選擇自己朗讀的比較好的句子展示等。

  5、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比如:展示自己會認的生詞,展示自己讀的好的句子,展示自己課外收集的知識和課外認識的生字等。

  6、開放式教學,體現(xiàn)“大語文”的教育觀。

  整個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抽象的字與具體的物結合,充分調動學生自主認記生字的積極性。課前學生到菜市場買菜、認菜,了解有關蔬菜的知識,通過親身實踐收集信息;課前活動時將蔬菜擺在教室四周,學生通過看、摸、聞、認、讀等形式調動多種感官認知;課中的拓展延伸,展示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蔬菜的知識,及認識的表示蔬菜名稱的詞語,隨后創(chuàng)作兒歌;課后設計的完成“蔬菜果瓜園”畫板的實踐活動將學科整合。

  整個教學過程本人力求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溝通課堂內外知識,聯(lián)系學科,聯(lián)系生活,努力拓寬學生學習空間。

【小學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畫》說課稿11-19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2-05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29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15

小學語文說課稿06-09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07-04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07-09

小學語文《太陽》說課稿07-01

小學語文《白楊》說課稿03-09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