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初中>初中歷史>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時間:2023-04-07 11:50:56 初中歷史 我要投稿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1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歷史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13篇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又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兩部分內容組成。是岳麓版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17課的內容。本課上承明朝的皇權高度集中,下接清朝專制統(tǒng)治的強化。反映的明朝對外關系的兩個方面:一是友好交往,一個是反侵略的斗爭。通過此課,可以反映出明朝時的'經濟、政治及外交狀況,也可以反映出在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后期,中國在整個世界的地位及發(fā)展趨勢,激發(fā)學生的愛國責任心,所以本課在整本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強,有很強的探求欲望,但在思考問題時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全面性還有所欠缺,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學生掌握好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教學設計思路:本課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發(fā)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引導生識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讓生歸納基本史實,培養(yǎng)生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讓生分析鄭和下西洋影響和戚繼光勝利的原因,培養(yǎng)生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看圖,了解鄭和下西洋的史實及地理知識,要求學生講述小故事,更加深刻的記憶知識點。比較中西方航海,讓生感受鄭和下西洋的規(guī)模。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教學重點:

  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的基本史實。

  教學難點:

  如何全面的、辯證的看待鄭和下西洋。

  教學方法:

  講述、比較、討論、講故事、合作探究等方法。

  課時: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圖片等。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美國獨立后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南北戰(zhàn)爭的性質、意義。

  2、識記《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了解林肯的主要活動

  3、分析美國內戰(zhàn)的爆發(fā)是兩種經濟制度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4、理解南北戰(zhàn)爭在美國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南北戰(zhàn)爭的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

  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與內戰(zhàn)爆發(fā)的關系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明標

  出示美國詩人惠特曼寫的一首詩篇《啊,船長!我的船長啊》,這首詩用以悼念美國的一位深受人民愛戴的總統(tǒng),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他為什么會受到美國人民如此高的評價?教師板書,學生閱讀學習目標。(1、知道美國獨立后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2、識記《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3、理解南北戰(zhàn)爭在美國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自學質疑(學生自學課文,填寫下列問題,不會的問題注意標記。也可參考自主測評)

  1、1860年11月,主張的共和黨候選人當選總統(tǒng)。

  2、內戰(zhàn)初期,北方屢屢失利,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

  ,扭轉了戰(zhàn)局,加速了北方軍事勝利的進程。

  3、年7月,聯(lián)邦軍在東線取得的勝利,1865年4月,

  聯(lián)邦軍攻陷,南方軍投降,持續(xù)年的內戰(zhàn)宣告結束。

  4、經過內戰(zhàn),美國廢除了,解決了,維護了,

  為掃清了道路,并為奠定了基礎。

  (三)交流、展示、點撥

  (組內交流,師生互動;每小組推一名代表競答,其他組同學修正、補充,教師點撥。)

  1、與小組同學一起嘗試解決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要求:每人提出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與困惑;對于同學提出的問題,小組其它成員談談自己的看法。

  2、請與小組同學共同討論下面的'問題:(出現(xiàn)歷史背景教師必須講清)

  ⑴美國兩種經濟制度在哪些方面存在矛盾?(學生能找出五方面的矛盾,但不能理解原因)

  ⑵如果歷史允許假設,那么假設1860年林肯落選,沒有成為美國總統(tǒng),你覺得美國南北戰(zhàn)爭還會發(fā)生嗎?黑人奴隸制度又是否會被廢除呢?(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選擇戰(zhàn)爭不會爆發(fā),說明沒有理解戰(zhàn)爭發(fā)生的根本原因)

 、橇挚蠟槭裁闯蔀槊绹嗣駩鄞鞯目偨y(tǒng)?

  3、展示點撥:

  1、南北戰(zhàn)爭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

  2、可參考導學案的知識鏈接,再做解釋

  3、無論林肯是否當選,戰(zhàn)爭依然會發(fā)生,黑人奴隸制度也一定會被廢除。因為南北雙方矛盾的激化是美國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必然結果,黑人奴隸制不僅在政治上違背了美國的建國原則,而且在經濟上也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和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必然要被歷史淘汰。

  4、聯(lián)系美國獨立戰(zhàn)爭,比較華盛頓和林肯的貢獻。

  (四)達標檢測:

  基礎題:導學案1---5題

  能力提升題:導學案第六題(第二問可能會有困難)

  (五)小結反思: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在你的小組內展示一下。(也可以圍繞學習目標,梳理知識,畫出知識樹。)

  (六)中考鏈接:

  1、馬克思說:“在美國的歷和人類歷,林肯和華盛頓齊名”。馬克思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林肯政府( )

  A、鞏固了北部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B、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

  C、滿足了農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D、消除了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和民族壓迫

  2、美國內戰(zhàn)“掃清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又一障礙”,這里所說的“障礙”應該是指( )

  A、九年級歷史教學設計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B、領土面積狹小C、關稅自主權D、黑人奴隸制

  教學反思:

  略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一、了解孫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動;掌握同盟會的革命綱領和武昌起義的歷史影響等

  二、通過觀察想象當年加入同盟會的儀式、武昌起義的緊張情景等插圖,體會三民主義的實際影響以及辛亥革命在民眾中產生的巨大震撼力;理解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敗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比較同盟會政治綱領與三民主義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資產階級革命派與維新派的歷史聯(lián)系與本質區(qū)別。

  三、使學生認識到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華民族的愛國傳統(tǒng)的發(fā)揚光大;武昌起義的槍聲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撓革命精神的張揚。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不斷進取的精神,將鼓舞我們完成民族復興大業(yè)。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中國同盟會的建立及其綱領,武昌起義和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法圖片分析法提問啟發(fā)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南京又稱金陵,自古被譽為虎踞龍盤的帝王之地,有詩為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老師就曾經在南京這座美麗的城市里生活過三年,拍下了許多美麗的照片(ppt展示中山陵巍峨的全貌),在中山陵中葬著的就是被稱為“中華民國國父”的孫中山先生,孫先生做過什么事呢?有什么功績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二、新課教學

  1、2分鐘快速閱讀第一子母,完成老師給出的“孫中山創(chuàng)建革命黨”的表格,時間、地點、綱領、性質。ppt展示興中會成立后各地涌現(xiàn)的多個政治團體,思考:處于分散狀態(tài)的革命團體對革命形式的進展有何影響?(不利于統(tǒng)一的政治活動,因此迫切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全國性的組織---同盟會應運而生。)

  師:10多年后,中國同盟會怎樣建立起來?(可按下列要點啟發(fā)學生回答——時間:1905年;地點:日本東京;領導人:選孫中山為總理;革命綱領: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機關刊物:《民報》)

  師:“三民主義”是從同盟會綱領闡發(fā)而來的,兩者之間有哪些相同?有哪些變化?(可參考下表進行啟發(fā)分析)

  小結:兩者沒有實質上的不同,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對原來同盟會的綱領加以闡述和完善而已。這樣的革命綱領適應當時的歷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已經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成了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后來,就是在三民主義的鼓舞下發(fā)生了武昌起義,并取得初步的勝利。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了解隋朝繁盛的歷史:

 、偎宄慕⒑徒y(tǒng)一;

  ②社會經濟的繁榮;

 、鄞筮\河的開通及其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對“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問題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根據特定的歷史條件觀察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偻ㄟ^視頻資料和設問,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谕ㄟ^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經濟繁榮的表現(xiàn)及原因。

 、墼趯W習“隋朝大運河的開通”這一內容時,充分利用各種資料和信息,結合動態(tài)示意圖,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把握大運河開通的目的、作用等重點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偻ㄟ^對“隋朝的統(tǒng)一”和“社會經濟的繁榮”等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的安定,是經濟發(fā)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今天統(tǒng)一、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

  ②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是與長城齊名的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和偉大創(chuàng)造力的集中體現(xiàn)。據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學生情況分析: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初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日益表現(xiàn)為以邏輯思維為主,但形象思維仍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應多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感悟歷史。

  2.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①導學法,指導學生收集有關隋經濟發(fā)展和大運河的資料,準備歷史短劇的表演。

  ②探究式,通過采用圖片、視頻資料、學生制作的`模型等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并精心設計問題,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能力。

  ③體驗式,采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師指導下,使學生在主動體驗、感受歷史的過程中探索和解決歷史問題,從而促進和發(fā)展學生的認知、情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技術準備,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研究說明

  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因為視、聽、觸多感官相結合對學生觀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前期教學中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待逐步提高,需要教師引導改進。布置課前預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多渠道搜集史料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獲取歷史信息、整理并運用史料的能力。讓學生準備歷史短劇,在搜集、閱讀、編、演的過程中將體驗和感受所承擔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對所探究問題的認識。教師制作課件資料,設計探究問題。

  三、教學資源與資源準備

  1.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級下冊)

  2.自制多媒體課件。

  3.網站資料、材料。

  四、多媒體應用分析

  五、教學過程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進嘗試教育教學為指導,在學校教學部門的領導下,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突出學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加強常規(guī)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從小學升入初中,表現(xiàn)為:好奇、好動、上進心強、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不會聽講和自學、不會做筆記、個別學生不交作業(yè)、課堂吵鬧、學習習慣差。四個班每個班級人數(shù)在45人左右,各個班級在班風、學風上存在著差異,許多學生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雖然絕大部分學生上課時能圍繞著老師思路轉,但仍有學生回答問題跑調。由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習慣又較差,認識又不足,故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較難,整體看來不愿讀書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從起始年級就要抓課堂常規(guī)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嚴格管理和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在教學中必須加大力度備好課,做好每一個課件,及時鞏固消化,力求每一節(jié)課都能有實際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初一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勺x性強,圖文并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本學期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共分為四個單元,敘述從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遠古居民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民族融合及文化的歷史,共22課。

  本教學材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探索新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課文個性鮮明、異彩紛呈?朔俗⒅亟谭ㄝp視學法的弊病。注意了學生活動的多樣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饒有趣味。

  教材第一單元主要講述人類文明的起源,共三課,從最早的人類講起到華夏族的形成。使學生統(tǒng)分認識了我國境內遠古居民的.生活面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單元主要講述奴隸制社會的產生發(fā)展和衰亡及社會的'變革,使學生深刻認識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的影響。第三單元主要講述秦漢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fā)展,使學生從學習中認識秦漢對后世的影響。第四單元講述了政權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于與歷史發(fā)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難點在于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任務目標

  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fā)展趨勢。培養(yǎng)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fā)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lián)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的歷史教學任務。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yǎng)學生能力。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征,找到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后認真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xiàn)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多媒體,網絡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4.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通過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抓好后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從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5、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fā)現(xiàn)不足,及時總結。

  五、周活動安排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掌握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知識點,培養(yǎng)提取要點能力;

  通過將前后知識進行聯(lián)系和對比學習,培養(yǎng)論從史出的意識;

  通過討論并辨證評價洋務運動,了解評價歷史事件的基本標準并初步學會使用,具備基本的辨證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

  難點:如何組織好課堂辯論;評價洋務運動。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出示《法國佳士得拍賣圓明園鼠首兔首銅像》圖片 ,這些是今年來法國藝術品市場最高規(guī)格的文物珍品展之一。這些在海外漂泊了已經140多年珍貴歷史文物什么時候能夠回到祖國懷抱的,會讓我們不得不想起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對,是第二次戰(zhàn)爭英法聯(lián)軍搶劫、燒毀圓明園。

  學習新課

  (展示時間軸)讓我們把視線放在第二次戰(zhàn)爭剛剛結束的1860年,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歷史的進入19世紀60年代的時候,貧弱的清政府在剛剛失敗于英法之手的時節(jié),卻還要不得不去拼命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這表明當時的中國面臨的是一種什么局面?(生答:內憂外患)對,當時的清政府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面對此背景,假如你是當時的一名朝廷重臣,你會向皇帝提出那些辦法解除危機呢?

  討論:(學生分組討論后發(fā)言,注意歸納要點)

  那我們再來看看當時清政府內部一些官員是怎么說的?

  課堂辯論:分別扮演洋務派和頑固派代表人物

  辯論結束教師著即引導并展示洋務派曾國藩和李鴻章的話

  提問:兩人有一個共同的什么主張呢?(學習西方國家技術)

  看來我們中也有一些同學與這些官員的想法不謀而合!這部分官員在戰(zhàn)爭中親眼目睹了或親身感受到了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他們對清軍武器裝備的落后有切膚之痛,因此他們才敢于大膽拋棄“天朝上國”的落后觀念,提出了向洋人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的想法,有這種思想的人在當時被稱為洋務派,正是在他們的推動下,洋務運動拉開了序幕,古老而落后的近代中國邁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這也正是中國在近代化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洋務派如此積 極地主張向西方學習技術,最終目的何在呢?

  (維護清朝統(tǒng)治)

  當時,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有哪些人呢?大家看書,勾畫出他們的名字。

  接下來請大家迅速瀏覽課文,用五到六個字歸納洋務派學習西方有幾大措施。

  (學生看書后回答:辦軍事工業(yè)、辦民用工業(yè)、辦近代教育、建近代海軍)

  課堂討論:全班分為四個大組,各專題研討一項洋務運動的舉措;各大組又以四人為一個小組,合作完成各項任務,各小組要確定一個中心發(fā)言人。

  第一小組問題有:(軍事工業(yè))

 、俸献魍瓿裳髣张蓜(chuàng)辦近代軍事工業(yè)簡表;

 、谟^察江南制造總局炮廠圖,分析和大刀、長矛等傳統(tǒng)武器的手工制造相比,這些軍事工業(yè)大都采用了什么生產?

  (表格采用師生一問一點的方式,然后問其他同學有無異議。)

  洋務派首先從軍事工業(yè)做起鮮明地體現(xiàn)了這場運動的哪個目的?(強兵)(再回答第二問,點對比圖)師生交流時注意讓學生看到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傳統(tǒng)的手工生產,是中國人主動地在傳統(tǒng)生產技術上做出的重大變革。所生產新式武器改變了洋務運動前清軍以冷兵器為主的局面(點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戰(zhàn)斗力。

  到70年代,洋務派發(fā)現(xiàn)要維持軍事工業(yè)的運轉還要解決資金、燃料和原材料等來源的問題,所以又創(chuàng)辦了一批為軍事工業(yè)服務的民用工業(yè)。我們來看第二小組的完成情況。

  第二小組問題有:(民用工業(yè))

 、俸献魍瓿裳髣张蓜(chuàng)辦近代民用工業(yè)簡表;②結合“小字”內容思考,開平礦務局的煤發(fā)揮了什么重要作用?(表格采用師生一問一點的方式,然后問其他同學有無異議。)

  關于第二個問題,老師給出了一段補充材料。(點出)

  輪船招商局和漢陽鐵廠在抵制外國經濟侵略方面也曾經功不可沒。(點出)

  總結指出:(點出)洋務派興辦的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采用了當時西方先進的機器生產技術,這是中國工業(yè)化的起點。

  第三小組問題有:(教育)

 、傺髣张傻慕逃e措有哪些具體做法? ②結合七年級學習的八股取士的考試內容和目的比較,洋務派的教育舉措有哪些新變化?(點出對比圖)

  (師生交流時注意讓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和途徑、目的發(fā)生了變化,打破了儒學壟斷教育的局面,開啟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

  第四小組問題有:(海軍)

 、傺髣张晒矂(chuàng)辦哪幾支海軍?②創(chuàng)辦海軍體現(xiàn)了洋務運動的什么目的?(點出海軍對比圖)洋務派發(fā)展海軍同樣體現(xiàn)了強兵的目的,這也是清政府對海防態(tài)度發(fā)生的重大轉變。

  思考:洋務運動在中國持續(xù)了30多年的時間,它最終有沒有實現(xiàn)富國強兵的目的呢?請大家結合前面所學19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的遭遇思考并得出結論。(點出問題)

  (學生回答:沒有實現(xiàn),追問為什么,展示時間軸突出洋務運動后的`重大史實,指出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與影響)

  (自由討論)洋務運動沒有如愿地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那我們又應該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呢?老師給出當今史學界對洋務運動評價的主要觀點和評價歷史事件的標準,大家可以討論后表明你的態(tài)度,你支持哪一種?

  當今觀點:

  A、徹底否定,沒有價值

  B、全面肯定,無可挑剔

  C、雖然失敗,但作用明顯

  (學生做出選擇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選擇的原因。在互動交流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內容的學習加深理解。)

  老師是贊成C項的,因為這是一種公正全面的評價。我們也可以看看教材的說法……,下面再請同學們看一段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李鴻章自己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師總結:洋務運動發(fā)生在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中,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自救運動!⊙髣张傻闹饔^目的是維護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而不是把中國引用資本主義。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技,使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yè)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yǎng)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點出小結提綱)我們今天系統(tǒng)地學習了洋務運動,同學們根據這個提綱,再到課文上去落實一下相關的知識要點。(2分鐘)

  總結和評價:

  1、討論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不然就會流于形式,膚淺而且不能解決問題;

  2、分組是最大的問題,小組多的話,難以控制課堂紀律,組少的話,組員人數(shù)多,一些調皮的學生是在濫竽充數(shù)。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本課,要求學生了解“歐共體”和“歐洲聯(lián)盟”的建立,掌握戰(zhàn)后西歐、日本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史實,以及西歐、日本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2、通過引導學生比較分析戰(zhàn)后西歐、日本在恢復和發(fā)展經濟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養(yǎng)學生運用共性和個性的原理分析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戰(zhàn)后西歐和日本經濟恢復與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生產的發(fā)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以此培養(yǎng)學生崇尚科學的意識,確立求實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并激發(fā)他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振興祖國的熱情。

  學習重點:

  戰(zhàn)后西歐、日本經濟迅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學習難點:

  “歐洲共同體”與“歐盟”的建立和意義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復習: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造成的損失,一戰(zhàn)后資本主義各國相對穩(wěn)定發(fā)展及1929—1933年經濟危機等知識。

  (二)導入新課: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大多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除了美國以外,環(huán)顧當時的資本主義世界,可以說是滿目瘡痍,一片荒涼。由于西歐是二次大戰(zhàn)的主要戰(zhàn)場,經濟遭到空前嚴重的破壞,人民陷入深重的災難。戰(zhàn)后初期,西歐各國到處是一片廢墟,遍地瓦礫,各國的糧食、原料、燃料等重要物資嚴重奇缺,號稱“不夜城”的巴黎,晚上的路燈只開一半,而且燈光微弱,德國城市的不少居民只能靠占領軍的每日分發(fā)食品度日。各國許多工廠生產處于停頓或半停頓狀態(tài),工業(yè)水平下降。當時籠罩著西歐的氣氛是嚴重蕭條和一片絕望,西方輿論界多不樂觀,認為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戰(zhàn)后初期,西歐各國政府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著手進行恢復和發(fā)展經濟的艱巨任務。出示本課學案:

  第10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fā)展

  學習目標:

  1、了解“歐共體”和“歐洲聯(lián)盟”的建立。

  2、理解西歐、日本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3、通過學習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學習重點:

  西歐、日本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學習難點:

  “歐共體”與“歐盟”的建立和意義。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52頁,簡述西歐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史實。

  2、閱讀教材52——53頁,分析歐共體建立的原因、歐盟建立的大致經過。

  3、閱讀教材53頁,列舉戰(zhàn)后日本經濟發(fā)展的基本概況。

  (二)設問導讀

  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為了對付,給予資本主義國家大量援助。50-70年代,經濟持續(xù)繁榮。

  2.20世紀年代,“組織,對成員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了稱。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貨幣—,歐盟成為世界上的經濟體。

  4.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20世紀

  5.20世紀年代中期以后的近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6.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實行年,日本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大國的`欲望也開始了膨脹,支出不斷增加,引起了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

  (三)、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20世紀50~70年代西歐經濟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

  ⑵、戰(zhàn)后日本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的原因有哪些?

 、、歐盟的建立有什么意義?

  (四)、拓展延伸:

  列舉二戰(zhàn)后西歐和日本經濟發(fā)展的共同原因。它對我國今天的經濟建設有哪些借鑒意義?

  (五)、系統(tǒng)總結:

  戰(zhàn)后西歐經困難,依靠美援得發(fā)展。

  歐盟成立于93年,資源共享利發(fā)展。

  五十年代日崛起,發(fā)展速度數(shù)第一。

  科技立國政策好,人民生活提高了。

  欲做政治大國夢,亞洲鄰國不答應。

  (六)、鞏固訓練:

  1二戰(zhàn)后對西歐經濟恢復幫助最大的是( )

  A.英國B.日本C.美國D.蘇聯(lián)

  2、關于歐洲聯(lián)盟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成立于1993年B、是歐洲國家政治軍事集團

  C、有統(tǒng)一的軍隊D、使用單一的貨幣——歐元

  3、目前,不少歐洲人的觀念從“我是英國人”或“我是德國人”轉變?yōu)椤拔沂菤W洲人”。這一變化與下列哪一組織的建立緊密相關( )

  A、歐洲共同體B、聯(lián)合國

  C、不結盟運動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4、二戰(zhàn)后,西歐經濟恢復和額發(fā)展的原因是( )

 、倜绹脑谖鳉W國家發(fā)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yōu)勢

 、塾米钕冗M的科學技術成果④制定恰當?shù)慕洕l(fā)展政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下列哪一項不是日本經濟發(fā)展的.原因( )

  A、美國的扶持B、引進國外大量的先進的技術

  C、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D、頭巨資發(fā)展教育和科技

  6

 、拧20世紀50-70年代,經濟發(fā)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國?其次是哪國?

 、、這兩個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⑶、這對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有什么啟示?

  (七)、當堂反思:

  課改提了好多年,我也進行了不少的摸索、嘗試,但沒能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原因是對學生“不放心”,怕學生聽不懂,怕漏了知識點,怕學生提不出問題??怕這怕那,杞人憂天的思想,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了學生“依賴”的不良學習習慣。在教改春風的鼓舞下,我試著摸索實踐以導學案為載體,“先學后教、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現(xiàn)借《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fā)展》一課談一談粗淺的認識。

  設計導學案,首先使學生明確本課的目標及重難點,學生在預習時就避免盲目性,有章可循;預習部分,學生以鞏固基礎知識為主,找出重要時間、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記憶。課堂上主要讓學生展示預習成果,表現(xiàn)自我;解決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即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發(fā)揮集體的優(yōu)勢、智慧。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如:在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問題:“請你找出二戰(zhàn)后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共同原因,我們從中可以得到那些啟示?作為青少年應該怎么做?”使學生通過歸納總結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共同原因,運用共性和個性的原理分析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生產的發(fā)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提高學生崇尚科學的意識,確立求實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作為青少年應該怎么做?”這一問題的設計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形成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振興中華的熱情。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這節(jié)課的容量很大,在講授本課內容不應只停留在歷史知識的表面上,不能為了講知識而講知識,在講解史實時要注意方法的多樣性和科學性。知識只是一個載體,傳授知識也只是一個過程。要在講解知識中,通過一定方法去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這樣這節(jié)課才更有深度和力度。我覺得有幾處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一是“歐共體”的背景未講清。應向學生指明二戰(zhàn)后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是控制西歐和日本,遏制蘇聯(lián)勢力向西發(fā)展,充當世界霸主。援助西歐是其全球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美蘇兩國對西歐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安全系數(shù),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步伐,必須密切聯(lián)系加強合作,于60年代建立“歐共體!倍窃谥v述西歐、日本經濟發(fā)展的原因時,應重點分析西歐和日本經濟發(fā)展的異同點,應向學生指明戰(zhàn)后西歐和日本都樂于和善于引進和吸收外國先進科學技術,注重發(fā)展教育,培養(yǎng)人才。這一點是促進兩國經濟騰飛的關鍵,也是我們今天必須至始不移地堅持和貫穿的一項基本國策——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方針。在改革中必須堅持求實與創(chuàng)新。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8

  在近一年來的歷史教學中,學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下面我將自己近一年多的工作體會做一個反思總結。

  知識的掌握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教學只有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是由相對低級的動作思維發(fā)展到形象思維,再由具體形象思維發(fā)展到抽象邏輯思維和辨證思維。小學時學生主要依靠具體形象思維,而到了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慢慢發(fā)展到以邏輯思維為主的思維活動。初一學生能夠學習一些比較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但思維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歡聽歷史故事,有英雄主義意向和強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水平,才能科學地確定教學的起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一、準確把握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歷史教學大綱指出: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xiàn)象,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教會學生初步掌握記憶、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表述歷史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達到這個要求,初一歷史教學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教師要依據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注意小學教材與中學教材銜接。例如:孔子。學生在小學已學習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大教育家孔子,還要學習作為大思想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的孔子。教學中,在學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樣教育學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們繼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學說。再次掌握孔子的學說后來被封建統(tǒng)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這樣循序漸進,不斷提高。

  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是引入門道的第一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有巨大的心理效應,能使人的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進而促進學習動機的形成和強化,化非智力因素為智力因素。為學生學好歷史提供取之不盡的動力。要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興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喜悅”。而這個成功還必須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壇講故事。小學的歷史學習是以故事形式進行的,初一學生已了解與初中課文有關的一些故事。讓學生將小學了解的故事與相關的課文結合上講臺講故事。每個學生都可通過努力做到。這個過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綜合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膽識勇氣,還嘗到了做小老師的滋味,內心充滿成功的喜悅。又如,巧設疑!八季S自驚奇而開始”。驚奇和疑問也是興趣的淵源,只有學生對某一現(xiàn)象發(fā)生驚奇和疑問時,他們才愿意去進行探索。學習“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一課,設計一個問題鏈:人是從猴子變來的嗎?人與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動物?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我國境內最早的居民是誰?他們長的什么樣子?吃什么東西?住在哪兒?把每個問題假設為一個“寶藏”,解決一個問題等于發(fā)現(xiàn)一個“寶藏”。把學生置于“發(fā)現(xiàn)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讓學生到歷史的隧洞中去尋寶。學生隨著教材內容的展現(xiàn),不斷地發(fā)現(xiàn),在成功的喜悅鼓勵下繼續(xù)前進。

  三、直觀教學是引入門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學方法的選擇受制約于學生的思維水平。從思維特征看,初一學生的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采用直觀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教學的直觀形式有實物直觀、模型直觀和語言直觀等。由于歷史室的建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直觀教學提供了更現(xiàn)代化的廣闊天地。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蔡倫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那么,紙是怎樣造出來的呢?為什么說造紙術的發(fā)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教材提供了七幅圖。《考古發(fā)現(xiàn)的.我國漢紙的出土地點》告訴我們,我國不少地區(qū)在漢朝就懂得造紙。彩圖《甘肅天水出土的西漢早期的紙》證明了“我國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彩圖《居延出土的漢代簡冊》我們看到沒有紙之前人們用竹木簡作書寫材料。竹木簡很笨重,《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個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簡,派了兩個人才抬進宮去》。書寫材料還有帛,但很貴,不能大量使用。隨著文化的發(fā)展,需要有一種既便宜又方便的書寫材料,這就推動人們發(fā)明了造紙術!恫虃悺肥俏桓母锛遥谒,紙的質量比較差,產量也不高,蔡倫改進造紙術后,紙的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紙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紙的過程是復雜的,《漢代造紙圖》以靜態(tài)形式展現(xiàn)了造紙的過程,而教學錄像“造紙術”片斷,則以動態(tài)形式展現(xiàn)了造紙的過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漿抄紙烘干。《造紙術傳到世界各地的時間》我們看到,造紙術從我國先后傳播到世界各地,改變了世界書寫材料的面貌,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動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世界歷史的進程。從而認識造紙術的發(fā)明是了不起的科學大事,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樣運用直觀的圖,適時插入對圖的闡述、說明和描述,圖言并茂,還有集“視、聽”為一體的動態(tài)錄像,引導學生在感知直觀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不僅掌握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最終獲得科學的理性知識,還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課的教學,直觀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教學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及時地將認識的材料進行總結歸類,上升到一般的理論,這是感知過程的最后目標,只有這樣,初中學生掌握的知識才是系統(tǒng)的,深刻的。

  四、加強學法指導是引入門道的關鍵

  中學的學習要求與小學的不一樣,學習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學生在小學成績優(yōu)秀,但由于初一這個轉折點沒過渡好,成績大幅度下滑,反之,卻上升。因此,加強學法的指導是必要的。

  1、回答問題。每節(jié)課都有提問,學會回答問題是最基本的。如果問題是一個點,學生可以作答。如果問題是個面,大部分學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進步?這是一道比較題,必須把山頂洞人和北京人進行比較回答。但學生的答案是毫無判斷、沒有選擇地照搬課文,反映出學生答題的水平較為低下。教師要為學生分析題意,介紹答題的基本步驟,然后引導學生先閱讀課文,分析判斷,再綜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內容有一點以上的必須分點作答:①、②、③……,養(yǎng)成條理清晰的好習慣。

  2、列大事年表。學完一個單元,列大事年表可教會學生抓住重點,理清歷史線索的方法。

  3、設計表格。每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都異彩紛呈,頭緒繁多,設計表格教會學生歸類整理知識的能力。

  4、編寫課文提綱。這是學會學習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課文,學生從閱讀入手,分析重點難點,到綜合提煉形成文字。不僅學會了閱讀材料,分析問題,綜合概括,文字表述,還懂得了構建知識框架,形成系統(tǒng)。會讀一篇課文也就會讀一本書。有人說“學習就是善于整理這本書里的全部家當。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腦子里!睂W會編寫課文提綱,也就是學會整理書中的有效信息,把這方法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行之有效。長大以后,還會處理所有的信息社會的和生活的信息,從而獲得工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以上是我在工作一年多后,通過自己和跟前輩們的學習中學習和體會到的。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9

  【內容標準】

  通過商鞅變法等史實,認識戰(zhàn)國時期社會變革的作用。

  一、內化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在生產上是巨大的歷史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革。

  2.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勞動體驗,比較石制農具與鐵制農具的性能,理解鐵器得到推廣的原因。

  2.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了解商鞅變法的背景。

  3. 通過看書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制作,讓學生掌握、分析商鞅變法的內容, 培養(yǎng)分析歸納的能力以及協(xié)作學習的精神。

  4. 學生就“商鞅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進行辯論,對商鞅變法進行評價。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過程中,培養(yǎng)改革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會從順應歷史潮流、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去認識人生的價值。

  二、教材分析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生產力有了迅速發(fā)展。促使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是鐵器的使用。鐵制農具出現(xiàn)以后,牛耕漸趨普遍起來。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使社會經濟有了顯著的發(fā)展,也使社會關系發(fā)生了變化。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生產力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期。

  戰(zhàn)國二百多年的歷史,上承春秋,完成了由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變,下迄秦,完成了從諸侯割據稱雄的封建國家到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轉變。而這一切的變化均與戰(zhàn)國時代的變法或改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戰(zhàn)國各諸侯國的變法,清除了奴隸制的殘余,最終確立了封建制度。其中的商鞅變法是最徹底的一次改革,它使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秦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它是成功改革的典型。

  教學重點:

  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

  教學難點:

  如何評價商鞅變法。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課前老師精選有關商鞅變法的材料(包括商鞅生平、秦孝公發(fā)布的《求賢令》、“廷議”相關內容等)(8K紙一頁)準備課堂使用,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知識儲備。

  學生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進行“勞動體驗”,自由組合小組,分別使用石器和鐵器進行割草或翻地等勞動,并按要求寫出勞動報告(寫明: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勞動工具,勞動項目,比較結果,勞動體會)。

  四、教學流程

  入境生趣, 導入新課:課前同學們進行了勞動體驗,請大家展示交流自己的勞動成果。

 。ǘ嗝襟w展示一些圖片)

  過渡:“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巨大的社會變革時期。西周時期,人們通常在貴族的田地中集體耕作,稱為千耦其耘。到春秋時期,田地里出現(xiàn)了個體小農!

  提問:為什么在這個時期會出現(xiàn)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耕”的現(xiàn)象呢?(學生可能會提到“勞動工具的改進”“人身自由”“交租稅”等字眼)

  從事個體生產的人與奴隸有什么不同?

  (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出現(xiàn))

  過渡:地主階級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在政治上卻無實權。新興地主要想建立他們的封建統(tǒng)治,發(fā)展社會經濟,就必須廢除奴隸主貴族的各種特權。由此引入“社會變革”。

  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競相改革,其中最成功的是秦國商鞅變法。

 。ǘ嗝襟w展示戰(zhàn)國形勢圖,學生列舉改革各國)

  商鞅變法

 、乓髮W生在看書、閱讀資料后思考:商鞅為什么要變法?(學生回答,老師引導到“角色扮演”:模擬“廷議”)

 、 “經過這些“波折”后,商鞅是如何變法的呢?”引入商鞅變法 的主要內容與歷史作用。

  ⊙首先,讓學生看書2—3分鐘并思考商鞅變法的內容。

  ⊙然后,學生小組討論:“商鞅變法的每一條內容如果能實行 會產生什么影響?”

  ⊙在這個討論基礎上,老師組織全班交流:“商鞅變法還會遭到哪些人的.反對?為什么?”

  ⊙最后,引導學生列表歸納變法內容和作用。表格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梯形、圓形、三角形、方形等。

  “商鞅變法十八年,秦國面貌為之大變?墒乔匦⒐ナ篮,商鞅慘遭“車裂”而死,商鞅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學生辯論后,老師可總結幾點:商鞅變法上有國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歡迎,加上商鞅本人的決心,改革的措施符合時代的要求,因此獲得成功,使秦國崛起。通過商鞅個人命運與變法關系的辯論,讓學生認識到,只有順應歷史潮流,具有創(chuàng)新、獻身精神,才能實現(xiàn)自身價值)

  練習鞏固

  以水果拼盤形式出現(xiàn),激發(fā)學生興趣。拼盤由四種水果組成,每盤水果與相關題目鏈接。如香蕉、草莓、西瓜、蘋果等。

  教后師生雙反思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器的使用推動了社會的變革,而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各國變法或變革的實現(xiàn)使封建社會得以形成。所以,對于商鞅變法的內容及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分組討論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而對于封建社會關系的形成在對學生講解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學生了解生產工具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的分析,結合當今把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現(xiàn)實來解決本課難點。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本課時講述了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正常友好交往的基本原則——尊重與平等,它對指導學生如何與人交往,提高社會生活技能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認識尊重、平等的重要性和真正含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尊重父母、鄰居、同學、外地人、殘疾人的品質,使學生認識到人格的尊嚴,平等待人,引發(fā)人生價值的思考。

  教學重點與難點:讓學生有意識地在人際交往中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教學方法:情境表演、討論。

  教學準備:讓三、四個學生準備情境表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有效地溝通、理解的技巧。其實,能夠溝通與理解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雙方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待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尊重與平等。

  [幻燈片] 二、尊重與平等

  [老師敘述]下面,通過觀看王麗同學上初中后遇到的幾件事情,請大家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情境表演一:

  [幻燈片] 展示演員表(主持人及解說:老師;演員:兩位學生。)

  [表演] 王麗上了中學之后,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她常常在自己的小房間里寫信、寫日記。有一次,媽媽看她在房間里呆了很久,怕她學習太累了,想叫她休息一會兒。于是,媽媽一邊推門進去,一邊說:“小麗啊,做作業(yè)那么久了,休息一下吧!蓖觖愐宦犑菋寢屵M來了,趕緊把日記本放進書桌的小抽屜里。媽媽看她神神秘秘的,就笑了笑說:“什么秘密?”王麗支支吾吾地說:“沒什么!逼鋵,在她心里已經想好了明天要去買把鎖來。(暫停)

  [教師提問] 請同學們想一想,王麗的媽媽是去偷看王麗的小抽屜了還是沒有去偷看?請同學分別談談你的理由。

  [學生討論] 有的同學認為當媽媽的一定很好奇,想看看抽屜里究竟是什么,她也是關心自己的女兒。有的同學則認為媽媽知道那是王麗的秘密,覺得應該給她私人的空間,所以不會去偷看的。

  [教師總結] 剛才同學們都對媽媽接下去的行為進行了猜測,并談了自己的理由,我們就看看下面的事情到底是怎樣發(fā)展的吧。

  [繼續(xù)表演] 第二天,王麗正準備去買鎖,媽媽卻微笑著走進來,說:“這把小銅鎖送給你,爸爸媽媽知道你的想法,你長大了,希望有自己的空間,我們尊重你!蓖觖惸弥@把鎖,不知道面對父母的信任還應不應該把抽屜鎖起來,她覺得很為難。

  [教師提問] 王麗的媽媽的做法你是不是感到很意外?

  你從媽媽的做法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覺得王麗應該把抽屜鎖起來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 有的同學認為要鎖起來,萬一被媽媽看了,秘密就沒了。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不用鎖了,既然媽媽把鎖送給了你,說明她尊重你、信任你,那你也應該尊重和信任她。

  [教師總結] 正如大多數(shù)同學所想的,王麗沒有使用這把小鎖,而是一直讓它在抽屜里靜靜地躺著。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尊重和平等是相互的,父母應該尊重你,你更應該尊重父母,大家是不是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了啊?

  [教師敘述] 過了幾天,王麗在小區(qū)里又碰到了一件事。

  ★情境表演二:

  [幻燈片] 展示演員表。(略)

  [表演] 一天,王麗和同學龔倩在王麗住的'居民小區(qū)里玩,王麗看到開修鞋鋪的老大爺,主動打招呼說:“張爺爺,您好,有什么我可以幫忙的嗎?”老大爺說:“謝謝,你已經幫我打掃好幾次衛(wèi)生了!饼徺磺那牡貑柾觖悾骸斑@個人是誰啊?”王麗說:“他是一個外地來的老大爺,在這里開了個修鞋鋪,我們小區(qū)里有好幾個外地人,有的開商店,有的賣早點,還有的修自行車。”龔倩說:“你怎么對他們那么好啊,我們和他們不一樣的,尤其是那個修鞋的大爺,手總是黑呼呼的!保〞和#

  [教師提問] 你們覺得龔倩的說法對嗎?

  如果你是王麗,你會怎么回答龔倩?

  [學生討論] 一般同學都會說龔倩的說法是不對的。如果自己是王麗,他們會說“人與人之間是一樣的、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不應該看不起別人”等。

  [教師敘述] 大家說得很好,讓我們看看王麗是怎么說的。

  [繼續(xù)表演] 王麗聽了龔倩的話,鄭重地說:“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不管他們從事什么職業(yè),只要是正當?shù)模蛻摰玫阶鹬。”龔倩聽了之后感到很慚愧,低聲說:“我懂了,我以后不會再看不起他們了!

  [教師總結] 從這則小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應該尊重、平等,不能因為工種的不同而看不起別人的勞動。外地人來異鄉(xiāng)打工,我們作為本地人應該幫助他們,而不是藐視他們,我相信你們知道以后應該怎么做了,是嗎?

  [教師敘述]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件王麗在學校里遇到的事情。

  ★情境表演三:

  [幻燈片] 展示演員表。(略)

  [表演] 又有一天,王麗去上學,在學校的樓梯上,她遇到了她們班的一位腿有殘疾的同學,于是她就走上前,說:“我扶你吧!薄爸x謝你!碑斔齻冏哌M教室時,看到兩個調皮的男生在模仿她走路的樣子,那位同學傷心地哭了。(暫停)

  [教師提問] 你們認為那兩個男生的做法對嗎?

  如果你是王麗,你會怎么做?

  [學生討論] 一般同學都會說他們不對。如果自己是王麗,會罵那兩個男生,不許他們嘲笑殘疾人,應該尊重和幫助殘疾人。

  [教師總結] 那么,我們看看王麗她是怎么做的。

  [繼續(xù)表演] 王麗非常生氣,上前阻止他們說:“你們這樣做,實在是太不尊重別人了。我們大家都是平等的。想一想,如果你的腿有殘疾,還受到這樣的嘲弄,會有什么感受呢?”那兩個男生被說得啞口無言。

  [教師總結] 從上面的這則小故事中,我們知道了應該尊重同學、尊重殘疾人、幫助殘疾人,而不應該是嘲笑、諷刺殘疾人,大家說對嗎?

  [教師提問] 感謝幾位同學的精彩表演。從以上的三則小故事中,我們都知道了人與人之間應該尊重、平等。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呢?

  [學生討論] 同學們各抒己見。

  [教師歸納] 大家都說得很好。我們應該

  (1)平等的尊重他人的勞動。

  (2)平等地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選擇。

  (3)平等地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

  (4)平等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是不同的,思想不同、職業(yè)不同、觀念不同,但尊重與平等地對待他人,這個是相同的,也是最起碼的。最后送大家一句話:你可以不喜歡他,但你不可以不尊重他;懂得尊重與平等,收獲豁達與平和。讓我們互相尊重、平等相處,讓這個世界充滿愛吧!

  [結尾] 播放歌曲 《讓世界充滿愛》,并同時展示尊師愛生、捐款助殘、關愛殘疾兒童、關愛老人等圖片。

  課后作業(yè):寫一寫,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你體會最深的是什么?

  最讓你感動的又是什么?

  對你以后的生活又有什么影響呢?

  教學提綱:

  二、尊重與平等

  1、生活需要尊重與平等

  (1)情境表演一:父母與子女間的尊重與平等

 。2)情境表演二:對外地人的尊重與平等

  (3)情境表演三:對殘疾人的尊重與平等

  2、如何尊重與平等對待他人

  (1)平等的尊重他人的勞動

 。2)平等地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選擇

  (3)平等地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

 。4)平等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主要參考書目:

  1、《歷史與社會》(人教版)教材中第六單元《走進社會》第二課《你我他的世界》之第二課時〈尊重與平等〉。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制工具、牛耕等生產工具的使用情況,理解先進生產技術在促進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通過分析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變革的現(xiàn)象,認識到封建生產關系比奴隸制更能適應生產力發(fā)展。在掌握和了解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作用的基礎上,分析商鞅變法的成敗,以掌握初步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解決”歷史問題,再實踐前人的創(chuàng)新過程的探究式學習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培養(yǎng)改革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樹立“實現(xiàn)抱負不怕挫折和犧牲”的觀念,從順應歷史潮流、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去認識人生的價值。

  重點和難點

  本課重點: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本課難點:封建社會的形成。

  教法學法:分組導學,學生自學探究。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1.將學生分為4個小組,布置研究任務。一組:研究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二組:搜集商鞅的有關資料。三組:用歷史短劇的形式表現(xiàn)出商鞅舌戰(zhàn)守舊群臣。四組:調查改革開放前后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

  2.教師查閱書籍、報刊、網站等,收集相關資料。了解學生的準備情況以便能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的資料作出評價、指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國慶長假就要到了,請同學們談談打算怎樣度過假期?

  你們知道上世紀70年代人們是怎樣過假期的嗎?

  四組同學進行了調查,請他們展示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我們知道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改革開放]

  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戰(zhàn)國時代也是一個大變革時代,讓我們了解當時的改革是怎樣推動社會進步的'.

  二、展現(xiàn)大變革的時代背景

  通過學生角色[奴隸、統(tǒng)治者、新興地主]扮演,展現(xiàn)大變革的時代背景

  1.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水平提高。奴隸生產積極性不高。

  2.奴隸主大量開墾私田,改變剝削方式,成為新興地主。

  3.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面臨危機。[“公田不治”諸侯爭霸]

  三、討論問題:

  假如你是當時的統(tǒng)治者,怎樣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通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要變法改革。

  四、指出當時各國都進行了變法,提問最徹底的變法在哪國?

  引出秦國商鞅變法。

  二組同學介紹商鞅。[以多種形式展示]

  商鞅最主要的功績是變法.,那么變法的具體情況怎樣?

  三組同學表演歷史劇商鞅舌戰(zhàn)守舊群臣。

  地點:秦王宮殿

  人物:秦孝公、商鞅、大臣甲、乙、丙主持人

  場景:秦孝公與商鞅對坐于舞臺右側,作議事狀,大臣甲、乙、兩邊說邊上。

  大臣甲:聽說孝公要啟用商鞅這窮小子進行變法,這不是亂了祖宗的規(guī)矩了嗎?

  大臣乙:是啊,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怎么能夠亂改!

  大臣丙:我們趕快去勸勸孝公吧!

  主持人:孝公心里非常贊成商鞅的主張,覺得不變法就不能使秦國富強起來,但是看到反對的人那么多,又感到為難,就把許多大臣召集到一起,讓他們辯論。

  大臣甲:現(xiàn)在的制度是祖宗傳下來的,官吏做起來得心應手,老百姓也都習慣了。不能改,改了準會亂!

  大臣乙:新法是胡來,是謬論!

  大臣丙:古法、舊禮改不得!

  商鞅:你們口口聲聲講什么古法、舊禮,請問這一套能使國家富強起來嗎?從古以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和禮。只要對國家有好處,改變古法、舊禮有什么不對?墨守成規(guī)只能使國家滅亡!

  眾大臣:這……這……

  孝公:先生說得對,新法非實行不可!秦國現(xiàn)在很多人大量開墾私田,不向國家交稅,貴族生來就有爵位和田宅,整天游手好閑,百姓不愿生產和當兵打仗,地方貴族不聽中央指揮。先生認為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改革?

  討論:假如你是商鞅,你會采取什么措施?

  學生討論,制定變法措施。

  用多媒體展示商鞅變法內容。

  討論問題: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請大家議一議,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

  引導學生總結出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12

  一、案例標題: 《好歌曲大家唱---改革開放30周年

  學科:初中歷史

  年級:八年級下第三單元活動課

  二、案例內容:好歌曲大家唱---改革開放30周年

 。ㄒ唬⒃O計指導思想:通過對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進行歸納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節(jié)活動課讓學生深刻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1.十一屆三中全會。2、改革開放后的祖國建設成就。

  教學難點: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ㄈW情分析:學生已學習了改革開放后的歷史事實,也感受到生活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ㄋ模、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佟⑼ㄟ^欣賞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及改革開放后成就的圖片,引出為改革開放喝彩。

 、凇⑴囵B(yǎng)并鍛煉學生以下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獲取、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邸⑼ㄟ^紀念改革開放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更深切的認識改革開放的意義,了解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

  2、過程與方法

 、佟⑼ㄟ^聯(lián)系時事熱點導入新課。

  ②、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利用問題的層層鋪墊、推進,把歷史和現(xiàn)實更好地結合,通過師生的互動信息交流,使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改革開放30周年的歸納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黨

  和政府的出發(fā)點: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樹立愛國愛黨的思想。

  ②通過紀念改革開放30年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熱愛祖國和民族自豪感,并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艱辛與輝煌成就,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更深切的認識改革開放的意義,了解自己肩負的.責任。

 。ㄎ澹⒔谭▽W法①、通過好歌曲導入新課。

 、诜治鰵w納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民生的措施。

 、邸⒃诮虒W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⒚襟w選擇 :視頻、圖片等。

 。ㄆ撸⒔虒W程序

  1、情景再現(xiàn):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其他視頻、圖片引出課題:好歌曲大家唱---改革開放30周年

  2、教師:出示十七屆三中全會圖片介紹: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時間、地點、內容、意義。

  3、活動一: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民生”問題措施讓學生合作完成:

  1.時間:1950-1953年

  措施:()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意義:()

  2. .時間:()

  措施:三大改造

  內容:()

  意義:

  1958年

  4出示練習:綜合理解改革的歷史作用。

 、拧⒄f出日本明治維新,俄國1861年改革歷史意義。

⑵、你認為我國的改革開放應該吸取什么經驗教訓?

  5、議一議:改革開放的巨大作用.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

  6、課堂總結: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

  7、教學評價設計 :

  8、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9、從學生的問題出發(fā)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并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10、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

  11、爭取準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

  12、對教材內容作適當?shù)奶幚恚l(fā)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和育人作用;

  13、課堂教學要減少統(tǒng)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13

  一、課題背景: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人格,真正體現(xiàn)變“教我學”為“我會學”的新觀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個性發(fā)展,使自身素質優(yōu)化,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組織、文化、觀念來一個大的重建。

  二、概念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對教學模式、教學組織、教學觀念來一個巨大的轉變。簡言之,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變“講堂”為“學堂”,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獲得知識,而且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合作,使學習不再僅僅為了獲取“分數(shù)”,而且在學習中獲得成長的經驗。總之,“學習一生有用的東西”,“教是為了不教”,需要對現(xiàn)有教學方式的一種來一個根本的轉變。

  三、理論依據

  1、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fā)展的.學說高度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在教育中我們需要高揚“人”的旗幟,旗幟鮮明地反對對人的摧殘和人的異化。

  2、人本主義理論。以人為本,以人的發(fā)展為本,而不是以分數(shù)為本。

  四、研究的目標

  1、改變注入式的教學程式,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2、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逐漸為教師和學生所接受并成為教學的常態(tài),追求師生共同發(fā)展的生態(tài)課堂。

  3、使教學變得高效和輕負擔,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使學校和課堂成為學生和教師共同發(fā)展的快樂家園。

  五、研究內容

  1、發(fā)展性課堂教學的研究。所謂“發(fā)展”,就是變化和改變,是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一系列積極的變化!鞍l(fā)展”是與自身的原有狀況做比較,是縱向比較,而非橫向比較。發(fā)展性課堂教學是為學生一生服務的教學,它立足現(xiàn)在,面向未來,讓學生“學習一生有用的東西”

  2、教學案一體化研究。教學案一體化有利于溝通教與學、講與練、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能夠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從而使“素質”發(fā)展有了時間和空間。

  3、基于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高效教學模式研究。要教學高效,首要在于模式的高效。要積極研究和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高效教學模式。

  六、研究的過程

  1、學習當代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我們認真學習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fā)展的學說,學習生本教育、發(fā)展性課堂的有關理論,學習了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理論主張,積極開展討論,逐步確立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2、先進教學模式的引進和應用。到外地學教取經,積極探索高效教學模式。從集體備課入手,教師相互聽課切磋,積極探索學生自主、積極高效的教學模式。

  3、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索實踐。在班級中嘗試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嘗試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為新模式的構建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七、困惑與建議

  1、長期注入式的教學使部分教師和學生的觀念逐漸固化,新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在部分教師和學生的心中很難扎根,任務還很艱巨。

  2、老師個體的探索終究力量有限,要形成合力尚須全體教師合力探索,如此方能攻堅克難,取得成效。

  3、“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關系如何處理,尚須認真探索。仰望 “素質教育”的星空,但面對的是功利教育“分數(shù)至上”的現(xiàn)實。如何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能夠在“應試”上不輸,需要一個高效的應對模式。

  八、研究對象

  林州市臨淇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的全體學生。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04-08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04-02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10篇04-03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12篇04-04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12篇)04-05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04-07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集錦12篇04-06

初中歷史教學總結07-03

初中歷史教學心得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