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科學教案范文匯總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合作尋找去長頸鹿館的路線,能正確運用方位詞并清楚地介紹自己的路線圖。
2、體驗解讀導游圖的樂趣,感受導游圖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動物園導游圖,長頸鹿海濱的資料,若干紙和筆膠水,路線指示。
活動過程:
一、明確任務
--在導游圖上尋找去長頸鹿館的路線
1、談談對導游圖的認識
師:你們認識這個嗎?
這是什么地方?
這張導游圖有什么作用?
小結:導游圖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想要去的地方,不迷路。
2、認識導游圖上的標志
師:你們能看懂這張導游圖嗎?圖上有什么標志?
(有廁所、動物館、大路、小路、草地、湖泊、大門、方向標)小結:原來導游圖上有動物館的標志,還有許多公共設施的.標志。
3、根據(jù)方位猜動物
師:我們用導游圖做個游戲,老師說出某個動物的位置,你們猜猜是什么動物?(名犬薈萃:它的北面是虎山,它的南面是熊山,東面是獅山、西面是小獸園--)幼:是名犬薈萃小結:有了動物園的導游圖,我們就能輕松找到想要看的動物的位置。
4、明確任務
師示范一個參觀的點:世博會就要在上海舉辦了,熊貓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形象憨態(tài)可掬,我們真想去看看,怎么走呢?
二、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今天我們要去看長頸鹿
1、現(xiàn)在12人分成四組,怎么分呢?分別擔任什么樣的工作呢?
2、交代任務:能從大門進入動物園,根據(jù)老師的路線圖找到要看的動物。
三、幼兒集體交流
請幼兒來介紹一下各自的路線圖,要說清楚從哪里走的,(重點提醒幼兒用正確的方位詞介紹)小結:原來分工合作做事情才能更快。
四、看看你們都到了什么地方?
(長頸鹿館)觀看長頸鹿海濱的視頻和對白師:門口有個標本,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長頸鹿之死)你知道它是怎么死的嗎? 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小結:我們要文明游園,保護動物,不能做傷害動物的事情,**護小動物的宣傳員。
活動反思:
自然界是神秘的、和諧的,這就是因為有了這千千萬萬種動物, 動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童時代和動物的本性是多么的相似,因此動物也就是孩子們十分感興趣的一個話題。
從小班的時候,孩子們接觸的是:"可愛溫順的小動物",諸如此類的小狗、小貓等。到了中班時期,他們對"動物們長得什么樣?它們有些什么本領?"等一些外貌、特征、進行思考。
這次我們和孩子共同進入了大班動物的世界, 自古至今,人們也從動物身上學到了很多本領進行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 比如:人類從動物身上學到了哪些本領?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帶著這一系列問題,主題活動雖然有點相似,但還是根據(jù)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層層遞進,更好的來完成我們這個主題活動的最后的目的:我們和孩子們一起真切的感受到人類和動物是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動物。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期正處于數(shù)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因而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活動的內(nèi)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diào)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shù)學教育活動必須回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jù)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特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情況,課前請家長帶孩子去逛超市,讓孩子提升生活經(jīng)驗。在活動中通過與同伴的互動交流,不但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在活動中水到渠成地讓幼兒掌握了仿編應用題的基本方法。
活動目標:
1、感知應用題由兩個已經(jīng)知道的數(shù)字和一個問題組成,知道加法應用題中告知的兩個數(shù)是部分數(shù),問題是求總數(shù)。
2、愿意嘗試根據(jù)情景編出完整的加法應用題,在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請家長帶幼兒去買東西,使幼兒了解一個買與賣的過程。
《小朋友的書 數(shù)學》
2、算式卡、水果卡片各10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二、出示蘋果,教師示范編應用題,和幼兒共同分析應用題的結構。
老師昨天買了3個蘋果,今天買了7個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
討論∶這道題在說一件什么事情?已經(jīng)告訴我們的是什么?要我們算的又是什么?算出的答案和告訴我們的數(shù)之間是什么關系?
小結∶這道題在說老師買蘋果的事情,已經(jīng)知道3和7個蘋果,要我們算一共有多少個蘋果。算出來的10是總數(shù),3和7各是他其中的一部分。
三、教師做動作,幼兒根據(jù)情境編應用題
教師調(diào)整手中蘋果圖片的數(shù)量或把蘋果分給兩個幼兒,請幼兒創(chuàng)編應用題。重復練習幾次。
四、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使用《小朋友的書 數(shù)學》第22頁看圖列算式,進一步熟悉應用題的結構及練習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課后反思:
幼兒期正處于數(shù)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因而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活動的內(nèi)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diào)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shù)學教育活動必須回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jù)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特點,選擇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我選擇了《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算式卡、各種水果卡片10個。通過這一活動內(nèi)容,開始請家長帶孩子去超市買賣東西,讓幼兒有著買賣的經(jīng)驗,教師將此活動融入到游戲中,剛開始發(fā)現(xiàn)幼兒對加法的理解較好,能通過組合算出最后結果,但有個別幼兒對較難的加減不太清楚,在數(shù)過手指后才明白相加的道理。
在買東西的游戲中,邊算邊練習找錢是對減法運算的培養(yǎng),并且引導幼兒用比多少的形式,找到各數(shù)字間的關系,在游戲中溶入了數(shù)學教育,能更好的吸引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除了要觀察幼兒活動,還要指導幼兒在學習時游戲的滲透。經(jīng)過這個活動也讓我了解到課前做好準備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后我將會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來迎接每堂課。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大班下學期的孩子面臨上小學,認識記錄時間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通過與部分幼兒家長和小學老師的交談了解到:很多幼兒進入小學后,遇到很多困難,其中就包括認識鐘表這一環(huán)節(jié),由于不認識鐘表而耽誤了上課時間。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特意設計了《有趣的鐘表》 這一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通過猜謎語引出《有趣的鐘表》、知道鐘表上時針、分針的名稱以及運轉規(guī)律,從而使幼兒學會看整點、半點。
2、引導幼兒撥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作息時間。
3、培養(yǎng)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錄音磁帶
2、數(shù)字頭飾、動物頭飾
3、大鐘表一個、幼兒每人一個可撥動的小動物鐘表模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鐘表:
1、幼兒聽音樂做拍手游戲進入活動室。
2、用猜謎語形式導入活動,使幼兒了解鐘表的名稱,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謎面:“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謎底:鐘表)
3、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認識時針、分針以及他們之間的不同,認識鐘面上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鐘表,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shù)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 3 6 9)
二、認識整點:
1、放課件,讓幼兒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師演示:時針、分針都指到“12”上,然后將分針轉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讓幼兒注意這時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了一個大格,指到數(shù)字“1”上),提問幼兒是幾點,這樣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shù)字“12“上,時針指到數(shù)字幾上就是幾點整。
2、出示小動物時鐘模型,讓幼兒自己撥出下列作息時間,并比一比誰撥得又對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飯; 晚上8:00睡覺。
三、放歌曲《小時鐘》:
教育幼兒珍惜時間,不能浪費時間。
四、認識半點:
1、放課件,讓幼兒再次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師演示:時針和分針都指到數(shù)字“12”上,然后將分針轉半圈,指到數(shù)字“6”上,讓幼兒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間)。提問幼兒是幾點?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shù)字“6”上,時針指到兩個數(shù)的中間,時針前面的數(shù)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2、出示小動物鐘模型,讓幼兒撥出作息時間:
上午8:30上課; 下午3:30做游戲; 下午5:30放學
五、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重點說明鐘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表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表?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表呢?(啟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表的用途)
2、教師歸納:鐘表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表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表,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表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表的用處可大啦。
六、表演游戲:(結束)
小朋友戴頭飾圍成一圈,師說:“小鐘表呀表盤圓,12個數(shù)字圍一圈,分針長來時針短,分針帶著時針轉。小朋友們仔細看,現(xiàn)在時間是幾點:8:00 ; 2:00 ; 9:30; 11:30游戲反復進行,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充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做小主人,讓幼兒有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fā)了幼兒展示自我的愿望,讓幼兒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多樣的活動形式,徹底打破了以往單一技能的訓練,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和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課件背景音樂的播放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樂曲中鐘表形象。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綜合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培養(yǎng)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yǎng)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梁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fā)愁不知怎么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么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橋?在古代人們用什么來建造橋梁的?小熊喜歡嗎?為什么?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么區(qū)別?
3、它們來到了現(xiàn)代看見了什么橋?鋼筋吊橋的用什么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么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么作用呢?你們現(xiàn)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么橋?現(xiàn)代立交橋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xiàn)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xiàn)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梁。
三、我們看了這么多橋梁,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么?
四、小熊現(xiàn)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梁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梁。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后一起送給小熊。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邊常見事物的興趣。
2、探索區(qū)別生蛋和熟蛋的多種方法,培養(yǎng)幼兒比較觀察的能力。
3、會區(qū)別生蛋和熟蛋,表達它們的不同,了解雞蛋的`多種吃法和營養(yǎng)價值。
活動準備
1、圖片:雞蛋
2、每個幼兒一個生蛋,一個熟蛋、盤子、筐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雞蛋
教師:小朋友,老師不小心把生蛋和熟蛋弄混了,
小朋友請你開動腦筋幫老師把生雞蛋和熟雞蛋分開。
二、展開
1、幼兒嘗試區(qū)分生蛋和熟蛋。
教師:每個盤子里都有一個生蛋和一個熟蛋,請你摸一摸、聞一聞、轉一轉,
判斷一下哪一個是生蛋哪一個是熟蛋。
2、操作驗證
請部分小朋友說己的結果及方法,老師打開雞蛋進行驗證。
。荷u蛋表面粗糙,有顆粒。
聞起來有一股雞糞的味道,轉動慢速,晃時有動的感覺;
熟雞蛋,表面比較光滑,聞起來有一股煮雞蛋的味道,轉動速度較快,晃時沒有動的感覺。
區(qū)分生蛋和熟蛋有好多中方法,可以聞一聞、看一看、轉一轉、晃一晃、摸一摸。
3、幼兒以小組為單位繼續(xù)進行嘗試。
教師:我們現(xiàn)在來把冰箱里的生蛋和熟蛋分開,請你將生蛋和熟蛋分別放在兩個筐子里。
4、幼兒表述區(qū)分生蛋和熟蛋的方法。
(1)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區(qū)別出來的?
(2)結合幼兒的答案,教師及時用簡單的符號記錄幼兒探索生蛋和熟蛋的方法。
5、幼兒品嘗熟雞蛋,了解其結構和營養(yǎng)價值。
(1)在吃雞蛋的過程中認識蛋殼、蛋白、蛋黃。
(2)了解雞蛋的多種吃法和營養(yǎng)價值。
三、結束
1、活動:從積極參與活動和回答問題等方面進行。
2、延伸活動:欣賞蛋殼藝術。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能夠不受大小、顏色及擺放位置的影響,初步感知長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據(jù)物體的一個特征找到與長方形相似的物體。
活動準備:
1、正方形、長方形圖片各一
2、幼兒用書,筆
3、背景圖
活動重點(難點):能根據(jù)物體的一個特征找到與長方形相似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圖形找家,復習認識幾何圖形
1、黑板上有些什么圖形,誰來說說?
2、連線的形式幫助圖形寶寶找家。
小結:圖形寶寶顏色不同,大小不同都可以找到有圖形標志的家。
二、折一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比較
1、出示長方形。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它和正方形有點像,那么是不是
正方形呢?它也有四條邊四個角,為什么說它不是正方形?
2、請小朋友拿出正方形和長方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正方形和
這個圖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結:這個圖形雖然也有四條邊四個角,但這個圖形只有兩條對邊一
樣長,做另據(jù)的兩條邊不一樣長,這個圖形有自己的名字,叫長方形。
三、經(jīng)驗拓展,尋找身邊的長方形。
1、觀察身邊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
2、學校、家里、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繪本《一寸蟲》進入班級后,很快成為了孩子們關注的焦點。他們常常在一起討論一寸蟲是怎么樣量夜鶯的歌聲的,夜鶯的歌聲到底有多長……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點,我首先設計了一個閱讀活動。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這個數(shù)學活動,巧妙地將書中主人公"一寸蟲"請出來,讓他來測量紙盒,逐步引導幼兒探索正確的測量方法,使數(shù)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一些環(huán)節(jié):
1.簡單復述故事。繪本《一寸蟲》給幼兒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這個讓幼兒瀏覽畫面的環(huán)節(jié)中,我用最短的時間把幼兒自然帶入故事情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兩兩結伴探索測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蟲卡片時,我嚴格地把一寸蟲做成3.33厘米,把兩寸蟲做成6.66厘米。我這么做的原因是想傳遞給幼兒一個觀念,我們要用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來參與科學活動,并且讓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索測量的方法。綜上考慮,我提出了"兩個人一組,用一寸蟲卡片測量盒子的長邊"的要求。
3.集體交流、討論,探索正確的測量方法。幼兒的發(fā)展具有個體差異,所以他們的測量結果五花八門。對此,我沒有去評判誰對誰錯,而是請持有不同結論的小組在集體面前演示自己的測量方法,并讓孩子們互相觀察、判斷,尋求正確的測量方法。在活動中,幼兒很快發(fā)現(xiàn)了影響測量結果的因素,"他沒有沿著邊量""他量第二下的時候不是從第一下結束的那個地方開始的"……結合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我很自然地出正確測量的兩個要素:(1)沿邊測量。(2)測量時,第一次量的終點是第二次量的起點。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幼兒想出用記號筆來給每個終點做記號的方法。在這樣的演示、討論、中,孩子們明白了正確測量的方法。
4.嘗試使用兩寸蟲卡片測量。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用意是,首先鞏固正確測量的方法,其次打開幼兒的思路。當測量的工具改變時,隨之而來的答案也會跟著改變,于是孩子們會產(chǎn)生新的疑問和探索欲望,繼續(xù)邁出探索的步伐。
同樣,在延伸活動環(huán)節(jié),我建議幼兒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針、積木等測量工具去測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并進一步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探索正確的測量方法,發(fā)現(xiàn)測量單位不一樣其結果也不一樣。
2.能夠沿邊測量,學會在第一次測量的'終點做記號并把它作為第二次測量的起點。
3.與同伴合作完成測量任務,共同討論、解決測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活動準備:
1.繪本《一寸蟲》的PPT(演示文稿)。
2.包裝盒1個(包裝盒的一面貼有磁鐵),一寸蟲卡片1張,放大的記錄表1張,磁性黑板1塊。
3.每兩名幼兒共用1套學具:一寸蟲卡片1張(長度為3.33厘米),兩寸蟲卡片1張(長度為6.66厘米),記錄表1張(如圖),記號筆1支,包裝盒1個(包裝盒長邊長度是寸的偶數(shù)倍數(shù),如4寸、6寸等)。
活動過程:
一、師幼共同觀看《一寸蟲》PPT
師:我們都看過、學習過繪本《一寸蟲》,現(xiàn)在我們一PPT,說說哪里出現(xiàn)了一寸蟲。
二、出示一寸蟲卡片、包裝盒,鼓勵幼兒探索測量的方法
1.出示一寸蟲卡片,故事內(nèi)容。
師:瞧,這就是一寸蟲。原來他就這么一點長。不過一寸蟲雖然個子小,本領可大呢。他量知更鳥的尾巴、火烈鳥的頸子、巨嘴鳥的喙、蒼鷺的腳、雉雞的尾巴、蜂鳥的全身,還有夜鶯的歌聲呢。
2.出示包裝盒,鼓勵幼兒探索測量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也來學習用一寸蟲量東西的本領。這是一個包裝盒,請你也用一寸蟲量一量它的長邊。兩個小朋友一組,商量一下怎么測量,量后把測量結果記錄在記錄表的第一格里。
3.幼兒探索測量方法,教師觀察幼兒測量時出現(xiàn)的問題并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中進行。
三、師幼共同交流、討論,探索正確的測量方法
1.師幼分享測量結果,發(fā)現(xiàn)問題。
師:你量出來的結果是幾寸?為什么同樣的盒子,小朋友們測量出來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幼兒分享時,教師將結果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2.請不同答案的幼兒演示測量的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
師:黑板上也有一個一樣的包裝盒,誰愿意上來量一量?其他小朋友請仔細觀察,他的方法和你的一樣嗎?有什么問題? 應該怎樣測量才正確?
3.引導幼兒沿著邊測量。
師:大家看,包裝盒的長邊是哪一條?怎樣做才能只量這條邊而不量到其他地方去?(沿著包裝盒的長邊測量。)
4.示范測量,啟發(fā)幼兒制作標記。
師:我量第二下的時候忘記要從什么地方接著量了。你們覺得應該從什么地方接著量?誰有好方法可以記錄每次量到哪里了?(可以用記號筆在第一次測量結束的地方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就從這個記號開始,接下去也是這樣。)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磁鐵,感知磁鐵吸鐵的特性以及磁化現(xiàn)象。
2.探索磁鐵吸起非鐵制品的多種方法。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長條形、馬蹄形磁鐵各一塊;回形針、小鐵片、鐵釘、鞋扣、鐵夾子等小型鐵制品;積木、塑料插片等小型非鐵制品;鐵絲、毛線繩等輔助材料。
2.每組兩個盤子。其中一個將鐵制品和非鐵制品混合放在一起。
活動過程:
1.認識磁鐵,感知磁鐵吸鐵的特性。
。1)出示磁鐵,請幼兒說一說它的名字,有什么本領。
(2)請幼兒操作磁鐵,看看磁鐵能吸起盤子里哪些材料,重新把材料分成能吸和不能吸兩個種類,分別放進兩個盤子里。
(3)請幼兒用磁鐵在活動室操作,看看磁鐵還能吸起室內(nèi)哪些物品。
小結:磁鐵有磁性,可以吸住鐵制品。
2.再次操作,請幼兒探索如何用磁鐵吸住非鐵制品。
。1)請幼兒想辦法用磁鐵把剛才吸不起來的東西重新吸起來,如用曲別針別住紙張,紙就能被附帶吸起來。
。2)相互交流好的`做法。
3.用磁鐵吸鐵釘,看誰吸的多,感受磁化現(xiàn)象。
(1)請幼兒比一比,用磁鐵一個連一個吸住鐵釘,看能吸住多少個,比一比誰吸的最多。
。2)用磁鐵吸回形針,一個一個連續(xù)吸,看能吸住多少。
。3)用不同大小的磁鐵試一試,看吸起來的鐵釘和回形針的數(shù)量有沒有變化。
4.請幼兒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看看會怎樣,感知磁鐵正負極相吸相斥的現(xiàn)象。
5.引導幼兒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反思:
本節(jié)科學活動,幼兒非常感興趣;顒又,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到磁鐵有磁性,可以吸住鐵制品。在操作中,幼兒自由探索出了怎樣用磁鐵吸住非鐵制品。如用曲別針別住紙張,紙就能被附帶吸起來。在用磁鐵吸鐵過程中,讓幼兒感受到了磁化現(xiàn)象,在動手實驗中感知到磁鐵正負極相吸相斥的想象。用磁鐵一個連一個吸鐵釘,幼兒感受到磁化現(xiàn)象。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大班科學:空氣
一、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來感知空氣的存在;
2、學習簡單的實驗操作方法,培養(yǎng)細致觀察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難點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2、對科學實驗感興趣,并進行積極探索。
三、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師: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么: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味道,植物動物都需要。(空氣)
2、(真能干,一下子就猜對了。)那么,你覺得空氣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呢,它在哪里?
3、是的,空氣無孔不入,無處不在。那么,你能把空氣找出來嗎?說說你的辦法。
(二)第一次嘗試:找空氣
1、介紹材料自由找
這里有許多東西(逐一介紹),它們能夠幫助你們找到空氣,去試一試吧,想到的辦法越多越好。
2、集體交流:你是怎樣找空氣的,找到了沒有?
3、過渡:大家真會想辦法動腦筋,陳老師也想給大家做個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
(三)第二次嘗試:紙團會不會濕
1、教師演示將紙團塞進杯底,杯子直立倒扣在水槽中,并讓幼兒猜猜杯里的紙團會不會濕,然后垂直提起杯子,讓幼兒觀察紙團有沒有濕。
2、討論:紙團為什么不會濕?(輔助問題:水為什么進不了,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3、小結:原來杯子里裝滿了空氣,水進不去,所以紙團不會濕。
4、再次示范,請幼兒仔細觀察實驗操作方法。
5、幼兒操作。(操作前先說明一下操作要求:每張桌子站三人,每人取一個塑料杯各自在面前的水槽里操作)
6、集體交流:你成功了嗎?說說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失敗的孩子上來演示一下,共同尋找失敗的原因。)
(四)第三次嘗試:空氣搬家
1、過渡:剛才的小實驗十分有趣,不僅讓我們清楚地觀察到了空氣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氣會占位子。那么接下來我想請你們嘗試做一個讓空氣搬家的小實驗。
2、師介紹實驗材料,提出實驗目的和方法:取兩只杯子,其中一只裝滿水,將空杯和裝水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中,然后想辦法讓第一只杯子里的空氣跑到第二只杯子里去。
3、幼兒嘗試操作。
4、集體交流:你成功了嗎?你是怎樣做的?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么?
總結:小朋友們都能積極動腦,真棒,通過今天的活動,了解了空氣會占位子,也會流動。其實空氣還有許多的秘密,我們在以后的科學活動課中再來探索。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fā)幼兒從物體發(fā)信號、用聲音發(fā)信號、用文字發(fā)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fā)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fā)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fā)傳真、發(fā)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fā)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xiàn)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nèi)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qū)內(nèi)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復習對三原色的認識,在玩色中感受顏色的變化現(xiàn)象。
2。組織幼兒通過操作,認識顏色的變化,讓幼兒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裝有半瓶自來水的瓶子,在瓶蓋里分別涂上紅、黃、藍等不同的顏色。
2。每張桌子上放一份裝有紅、黃、藍三色水的燒杯和滴管三根,每組準備一幅畫有大樹、鮮花等的背景圖。
3。每個幼兒一個果凍空殼,一根棉簽,一張紙。
4。詞卡:紅色、黃色、藍色等詞卡各一套,每組詞分別涂上相應的顏色。
三、活動過程:
。ㄒ唬┩嬉煌,認一認
1。神秘水:
裝有半瓶自來水的瓶子,在瓶蓋里分別涂上紅、黃、藍等不同的顏色,搖晃瓶子,使水的顏色發(fā)生變化。
(1)“老師這兒有三瓶水,都是什么顏色的?”
。2)“我們把它變成紅色,畫紅紅的太陽,好嗎?”老師左右搖晃瓶子三下!斑?怎么沒有變成紅色呀?哦,我忘了說口令了。小朋友一起幫老師說口令,好嗎?”老師上下?lián)u晃瓶子,請小朋友說口令:“變呀變,變呀變,變出紅色畫太陽!
(3)同樣的方法,分別變出黃色、藍色的水。
。4)引導幼兒思考:“你們猜猜,為什么會這樣?”
老師揭示瓶蓋的秘密:“原來秘密都藏在瓶蓋里!
2。:這么多美麗的顏色其實都是由紅色、黃色、藍色這三種顏色變成的,所以我們把紅色、黃色、藍色稱為“三原色”。
3!袄蠋熃o每組準備了三種顏色的水,請你們自己玩一玩,小心點,別把水灑出來!闭堄變鹤杂赏嫔
4!澳闶窃趺赐娴?你變出了哪些顏色?”根據(jù)幼兒回答,老師展示他的作業(yè)紙。
5。引導幼兒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同樣用“紅色”和“黃色”這兩種顏料,可是有兩個小朋友卻變出了“橘紅”和“橘黃”這兩種不同的顏色,為什么呢?
6。:原來加入不同量的顏色,能變出不同的顏色。
(二)畫一畫,比一比
1。游戲:變色龍:讓幼兒根據(jù)需要,選擇顏色,用棉簽蘸著給圖畫涂色。
(1)教師介紹“變色龍”:這是“變色龍”,它最奇特的本領是,能隨環(huán)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如果變色龍躲在綠葉下,它會變成綠色;如果它蹲在橙色的樹枝上,
它會變成什么顏色?如果它爬在藍色的花朵中,會變成什么顏色?
(2)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條“變色龍”,請你在給“變色龍”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用棉簽蘸著顏料涂上相應的顏色,再把“變色龍”藏好。比一比,誰把“變色龍”藏得好,
不讓它的敵人發(fā)現(xiàn)。
2。欣賞幼兒的作品,集體評議。
3。布置畫展:機靈的變色龍。
活動延伸:
將材料放在“科學探索區(qū)”里,讓幼兒探索添加不同比例的“三原色”,變出更多的顏色。
大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記錄牙齒的外形特征,了解牙齒的基本外形結構。
2、學習牙齒名稱:切牙,尖牙,磨牙,了解牙齒外形與功用的關系。
3、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相互關系,提高觀察、概括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難點:
學習牙齒名稱:切牙,尖牙,磨牙,觀察、記錄牙齒的外形特征。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奇怪我發(fā)現(xiàn)》
2、幼兒換下的乳牙;牙齒模型;黑板上畫好的兩張張開的大嘴。
3、人手一個小鏡子、電筒、筆。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自主觀察。
請幼兒用小鏡子自主觀察自己的牙齒,了解幼兒在觀察時使用的不同方法。
二、學習觀察方法。
1、運用提問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
2、師:你能看到牙齒的幾個面?
你看到的每個面是怎樣的.?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覺?
你的牙齒有幾種牙齒呢?每種牙齒有幾顆?都長什么樣?長在什么位置?
三、第二次運用新學的觀察方法自主觀察和記錄。
幼兒邊觀察邊記錄在《小朋友的書·我奇怪我發(fā)現(xiàn)》第4頁上,教師關注幼兒的發(fā)現(xiàn)方法,并進行個別指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外型特征、數(shù)量和位置關系。
四、師幼共同總結,引導幼兒概括出特征。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換牙期,教師能及時地為幼兒提供跟牙齒有關的的教學活動是有助于幼兒及時了解自己的牙齒。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等變化讓幼兒有了充分了解,使幼兒有對保護牙齒的意識。
用通過照鏡子,觀察等方法讓幼兒觀察自己的牙齒,從幼兒生活中的自己來作為學習探究的對象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24
大班科學教案06-15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
大班蝸?茖W教案09-30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3-06
大班《電》科學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04-13
大班科學教案【熱】12-29
【精】大班科學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