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8-14 07:35:33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匯總[8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了解朗讀詩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2、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3、品味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4、樹立理想,并培養(yǎng)為實現(xiàn)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

  二、學習重難點:

  1、朗誦課文。

  2、品味重點語句的深層含義。

  3、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三、課前準備:

  教師:錄音機、磁帶(鋼琴曲《大!)、投影儀。

  學生:熟讀課文。

  四、自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對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夢想,對未來,都有熱烈的企盼與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們又在想些什么呢?他們的想法,給我們又會帶來什么啟示呢?

  今天,我們學習詩歌《在山的那邊》,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檢查學生預習字詞(投影出示)

  1。給加點的字注音。

  2。形似字辨析。

  3。解釋詞語。

  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品味重點語句含義

  1、范讀課文,可播放背景音樂。

  學生聽讀時:a.注意老師朗讀的節(jié)奏、停頓及意義重音。

  b.理解詩中‘‘山’’與‘‘海’’的`意思。

  2、組織學生討論山與海在詩中的意思。

  學生剛剛接觸合作討論的方式,能說對大意就行。老師要以鼓勵為主,即使說的不全面、不深刻也無妨,后面還要引導深入探究。

  3、學生練習集體朗讀課文。

  [教師指導]

  先給詩句劃分朗讀節(jié)奏。b.再挑選意義重音。

  以上兩點是教給學生最基本的朗讀方法,掌握了朗讀節(jié)奏與重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意義。教師可以以幾個詩句為例,然后讓學生討論、自己劃出節(jié)奏及意義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舉例詩句的重音及節(jié)奏。

  c.學習集體朗讀。

  4、結合朗讀生意,指導學生探究式閱讀,討論。

  a。討論,理解重點詞語含義。(教師投影出示問題組)

  ◆鐵青什么意思?是寫山的顏色嗎?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現(xiàn)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具體指什么?為什么說是飄來的?

  ◆誘惑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什么?

  ◆喧騰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什么?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shù)慕K會表達了一種什么心情?

  學生通過討論,以上重點詞語基本可以正確理解。個別有爭議的詞語,教師可指導學生結合山與海的含義,也從象征意義上來理解,來解釋,可予以補充,糾正。

  b.在學生初步掌握朗讀節(jié)奏、意義重音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揣摩語意,初步讀出句子所表達的語氣。然后討論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教師投影出示句子)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山那邊是什么呢?這兩句話寫出了小時候的我有什么特點?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閱讀,是學生接觸的新學法,也是本節(jié)課重點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注意引導、點撥,以調動學生思維。答案不求統(tǒng)一,要點合理即可。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全詩所講述的道理

 、僖龑W生再次討論山與海的深刻象征意義。

  ②討論,全詩講述了一個什么道理?

  以上所討論的內容,盡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想,多說,不要強求答案用語標準,意思正確就行。

  五、結合自身生活體驗,深刻領悟詩歌所表達的人生哲理

  ①引導學生討論,談談自己為了實現(xiàn)一個目標克服困難的經歷或感受。

  這是體現(xiàn)語文與生活聯(lián)系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②全班激情齊讀。

  六、小結,布置作業(yè)

 、傩〗Y:激越的情感,顯示出我們已深深懂得:要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海,為了這個海,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诓贾米鳂I(yè)。

  a.根據山與海在文中的含義,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也可以寫自然的海)。

  b.熟練朗讀課文,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詩句背誦。

  c.抄寫生字。

  七、信息反饋: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科屬于看圖讀韻文識字,它吸收了傳統(tǒng)識字教材的編寫經驗,將描寫桂林風光和民族風情的詞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圖和詞語。共有五幅插圖。文中精美的插圖與圖下描寫桂林風光、特點的詞語是一一對應的。這樣的安排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借助圖畫識字,學詞,認識事物,發(fā)展語言與發(fā)展思維相結合。第二部分是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和2個只識不寫的生字。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借助課文插圖和多媒體情境,了解詞語意思,欣賞如畫的壯鄉(xiāng)山水,感受如詩的壯族風情。

  3.誦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認識8個生字,并能按筆畫在田字格中寫端正、寫勻稱。課前準備:

  根據課文內容下載多媒體課件。

  教法和學法:

  1、熟字帶生字法。2、教學生在自學中掌握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初步感知

  1.導語: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在我國南方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那里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想跟老師到壯族之鄉(xiāng)去看看嗎?

  2.(多媒體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錄像片,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欣賞如畫的風景。)

  3.指名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板書課題:識字2),會是什么內容呢?

  二、初讀課文,識字識詞

  I.學生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要求看音節(jié),讀準字音,讀順詞語。

  2.指名分行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再讀課文,對照畫面,想想課文描寫了什么?

  4.讀后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三、圖文對照,探究學習,理解詞義

  1.指導學習第一行。

  (1)多媒體顯示一組秀峰倒影圖,學生看圖后說說畫面中的景物。

  (2)媒體畫面對應處相機出現(xiàn)詞語:碧水、秀峰、倒影。

  (3)學生有感情朗讀。

  2.指導學習第二行。

  (1)多媒體播放一段對歌,聽這是什么聲音?接著顯示壯鄉(xiāng)青年男女榕樹下對歌的畫面。對歌,是壯族人民的風俗習慣,你還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也有這樣的風俗嗎?

  (2)學生說這兩個青年在什么地方對歌。教師邊敘述邊出示相應詞語:對歌、榕樹、壯鄉(xiāng)。

  (3)畫面特寫,認識榕樹。

  有感情朗讀第二行。

  3.指導學習第三、四行。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水姿態(tài)各異,形象萬千,想不想細細欣賞一下它的奇特?多媒體顯示一幅山水畫卷,接著顯示一組畫面,學生說說它們的樣子。

  (2)教師相機出示對應的詞語:象鼻、駱駝、筆架。指名齊讀詞語。

  (3)再來欣賞漓江的水,多媒體顯示江上景象,指導學生看圖認識畫面景物。

  (4)教師相機出示詞語:竹筏、鸕鶿。讀好這兩個詞。

  (5)看到這樣的山,這樣的水,你有什么感受?相機出示詞語:畫廊。讀好這個詞。

  (6)連貫朗讀第三、四行。

  四、反復誦讀,鞏固識字,運用拓展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聯(lián)想畫面景象。

  2.指名朗讀課文,讀出情趣。

  3.多媒體顯示詞語(不帶拼音),學生認讀后顯示畫面景象,看看讀得對不對。

  4.逐步出示每行詞串,學生誦讀后串詞成句,練習說話。

  5.配樂朗讀課文。

  6.你還知道我國哪些風景名勝?

  五,指導寫字,寫好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讀課后生字表,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媒體相機出示,學生說說結構比例。

  3.媒體出示”碧”和“架”,學生觀察后說注意點,兩字下部的橫畫用紅色顯示。

  4.重點指導“鼻”和“廊”;

  “鼻”:先看清結構特點,再看教師示范,然后在書上描紅!氨恰币沧髌裕x作鼻字旁。

  “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點?唇處煼秾,再在書上描紅。

  六、練習設計

  學生在課本上描紅、仿影、臨寫。

  七、反饋與小結

  連起來讀讀韻文,想想每排說的是什么?

  八、作業(yè)設計

  畫一畫桂林山水。

  寫一寫描寫桂林山水的小短文。

  板書設計:碧水秀峰倒影

  對歌秀峰壯鄉(xiāng)

  象鼻駱駝筆架

  竹筏鸕鶿畫廊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3

  由北師大編寫的一年級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采用主體單元的編排方式,確定了十七個主題單元!抖焓莻魔術師》是第十六組中以“冬天”為主題的一篇主體課文。它運用擬人手法,以生動活潑的兒童語言描寫了冬天中動物冬眠、下雪、湖面結冰、人們穿上冬裝等特點。文中充滿兒童情趣,是篇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好教材。

  學情分析:

  經過將近一個學期的培養(yǎng)和訓練,學習本單元時學生已經掌握一些識字方法,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有一定的閱讀小短文和合作探究的經驗。同時,愛玩好動,有意注意時間仍較短,但樂學愛動腦筋,競爭意識強。

  教學目的:

  1、識字15個,能正確讀、認、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喜愛冬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識字15個,能正確讀、認、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教具等。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風吹的背景音樂)今天老師給同學們請來一位了不起的魔術師(板書 “魔術師”)。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板書“?”)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猜一猜吧!

  2、(課件播放迷人的冬景:奇特瑰麗的哈爾濱冰雕,大雪覆蓋的森林、公園、山川,銀裝素裹的大地,紅艷奪目的雪中野果,正在在盡情地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

  看了剛才的畫面,你們知道這個神奇的魔術師是誰呢?(冬天。)

  3、(擦掉 “?”,板書“冬天是個”)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冬天是個魔術師》。(齊讀課題)

  二、師生共同參與探究

  (一)聽讀識字

  1、聽錄音,邊聽邊用鉛筆在不認識的字下面點個點兒。

  2、找到了不認識的字,同學們有信心學會它們嗎?(有。┱埓蠹矣米约合矚g的方式初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小組成員共同討論解決。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燈塔》這篇童話講的是大海上的一座燈塔日夜為航海的船只導航,得到船只和海鷗的歡迎,卻也遭到潛藏在水下的暗礁的仇視。有一天夜里,燈塔遭遇到狂風暴雨和閃電雷鳴,可他毫無畏懼,依然堅定的履行自己的職責。第二天黎明,它告訴海鷗它之所以不懼怕,是因為它認為自己在做著對人們有益的事。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燈塔的`品質,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談談自己的體會。體會文章結尾畫龍點睛的作用。小有有能掌握課文的基本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文中寫了哪幾種事物,并體會燈塔的可貴品質。

  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談談體會。

  教學構想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自主讀書的過程中了解文中寫了哪幾種事物,引導學生仔細讀讀對事物的每種描寫,體會燈塔的可貴品質。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談談體會。

  教學準備:

  投影片、投影儀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燈塔嗎?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羲诖蠛V袨槿藗冎敢较。)

  誰能說一說你所見到的燈塔是什么樣子的呢?

  教師適時評價

  2.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燈塔有關的文章。

  二、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課文,思考: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講了燈塔不畏狂風暴雨的侵襲,依然堅定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為人類服務。)

  3.再讀課文,思考文中寫了哪幾種事物?

  (文中寫了船只、海鷗、暗礁、燈塔、海浪。)

  想一想寫這些事物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們有什么寓意呢?

  指名說一說

  4.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這幾種事物,你又聯(lián)想到了什么?

  (聯(lián)想到了有些人為了維護正義,不畏艱險,努力去與惡勢力抗爭,最終取得勝利。)!

  6.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談收獲

  1、學了這片文章,你對燈塔又有了什么認識?你想怎樣來贊頌燈塔呢?

  2、學了本文,你有什么收獲呢?

  四、總結

  希望同學們都能像燈塔下樣做一個堅持正義的使者。

  作業(yè)設計:

  寫寫讀后感

  板書設計

  燈塔

  堅定履行職責

  為人類服務

  課后反思: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吧、要、吃、多、這、樣、呢”9個生字。會寫“己、子、去、自”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育學生從小要有自立、自強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課前準備

  錄音、寫有生字的蘑菇小卡片、小黑板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直接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都知道它們有什么本領呢?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小猴、小鴨、小鷹是怎么學會本領的。這節(ji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自己去吧》。(板書課題)

  二、揭題引疑

  1、讀課題。(指名讀)

  2、看到課題,你們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同學們認真思考,大膽提問,問得真好!課文到底講的是誰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85頁,邊聽錄音邊想一想。

  學生邊聽錄音邊想。

  師:錄音里的叔叔朗讀得真好,你們想不想自己讀讀課文?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借助拼音拼讀。

  學生自由讀。

  師:下面同桌互讀互評。

  學生同桌互讀互評。

  師:剛才同學們很認真地在讀課文,到底讀得怎樣呢?誰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檢查?其他同學認真聽,當好小評委。

  指名3個同學分小節(jié)讀,而后師學生共評。

  師:同學們已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是否也能學好學生字。

  出示小黑板(帶有拼音的.學生字)

  師:請大家自己讀讀小黑板上的學生字,邊讀邊想想這些學生字的讀音有沒有要提醒在家注意的地方?

  學生邊讀邊想,而后提醒并帶大家讀。

  師:看到同學們這么厲害,已經能讀準學生字的音,許多蘑菇寶寶忍不住跑了出來想考考你們。

  貼出小蘑菇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采蘑菇的游戲。請大家聽好,你認識哪個字,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它,請采下蘑菇告訴大空。

  學生做采蘑菇的游戲。

  師:同學們真棒,很快便把蘑菇采光光了。在這里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其實,蘑菇上的字就是隱藏在課文里的學生字。接下來,請大家在學習小組里互相說說你會用哪些字組詞、說話?

  學生先討論、后匯報。

  四、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xiàn)真棒,就好像小猴、小鴨、小鷹它們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很多東西。誰來告訴大家,這節(jié)課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了些什么?課后,請同學們再認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表演一下課文中小動物們的對話和動作。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地球的可愛之處,培養(yǎng)對地球的熱愛之情

  2.學會善意地看待事物,客觀地評價事物

  3.體會全文簡練的結構和精煉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通過交流課前預習情況,導入課文

  學生對地球、火星和金星介紹

  二.齊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1.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地球是可愛的?它的'可愛體現(xiàn)在哪里?

  2.交流明確

  從氣溫、四季的變更,晝夜的更替,重力的適中,氣候的變化等方面闡明地球是適宜人類居住的樂土

  三.再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1.找出課文中相關語句,感受作者對地球的熱愛之情

  2.理解雖然這個樂土不是全無風波,優(yōu)點卻不容抹煞風波指什么?

  3.齊讀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

  四.學生質疑,師生答疑

  五.課文總結

  1.結構簡練,思路清晰

  2.語言精練,幽默

  六.布置作業(yè)

  體會地球是微小、美麗而脆弱的星球這句話,用一段話說說自己的理解。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

  1、通過故事情節(jié),鑒賞淳樸的人情和人物內心的孤寂之情;

  2、結合作家談創(chuàng)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題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內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題;

  3、鑒賞散文化的語言、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及其表達效果。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誦讀,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概括選文三個部分的內容;鑒賞淳樸的人情和人物內心的孤寂之情;鑒賞散文化的語言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及其表達效果。

  難點:分析探討文章的文化內涵,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

  三、教學方法:

  1、讀書指導法;

  2、討論法;

  3、講解法;

  4、誦讀法。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鑒賞人物淳樸的人情和孤寂的內心世界;感受散文化的語言及其表達效果;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借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鑒賞人物形象;

  難點:結合情節(jié)和景物描寫,分析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教學步驟 及內容要點:

  1、導入 新課:

  小說是一種敘事文學,但也可以有散文一樣的美的語言和意境。今天我們來學習沈從文以湘西生活為題材的一篇小說《邊城》。

  2、明確目標:

  我們知道,學習小說首先要了解它的情節(jié),其次要根據情節(jié)和環(huán)境,鑒賞小說的人物形象。這節(jié)課,我們的主要人物是: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鑒賞小說的人物形象。

  3、學生迅速瀏覽課文,結合課后注釋,復述小說情節(jié),并筆頭概括文章三個部分的內容。

  學生對小說情節(jié)的復述可能不夠全面,教師可根據全文加以補充,尤其是王團總用碾坊作陪嫁,要把兒子嫁給儺送,儺送卻不為所動;爺爺后來憂郁而死等情節(jié)。

  課文三個部分的內容概括:

  翠翠情竇初開,爺爺為翠翠講父母的故事;

  翠翠夢中聽歌,爺爺為翠翠打聽婚事;

  爺爺和翠翠談儺送的心意,翠翠和爺爺在月光下、高崖邊談未來。

  4、鑒賞人物形象:

  提問:沈從文在創(chuàng)作談中說,他寫這篇小說,是要通過幾個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那么本文寫了幾重人物之間的愛?這些愛各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明確:祖孫之愛;手足之愛;戀人之愛。

  祖父關心翠翠的生活、婚姻;翠翠對爺爺?shù)囊缿,為爺爺燒飯。天寶退出對翠翠的追求,儺送因為天寶的死亡而遠走他方。翠翠和儺送之間,天寶對翠翠純潔、真誠的愛情。

  討論:請結合課文的情節(jié)和環(huán)境,尤其是某些關鍵性的句子,談談翠翠這以人物形象。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對學生的說法不要輕易否定,只要能自圓其說就行。

  參考:情竇初開,“在成熟的生命中,覺得好像缺了什么!胍谝患碌娜耸律吓首∷笨释碌纳,“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亂想:”下桃源縣,過洞庭湖。深深的依戀爺爺,擔心爺爺會離她而去。當她設想到爺爺要搭下水船去殺了她的時候,就嚇怕起來,“一面銳聲喊著祖父,一面從坎上跑向溪邊渡口去”喊爺爺,看見爺爺依然后,小“小心子還跳躍不已!彪鼥V中渴望著愛情。聽父母的故事,神往傾心。間或吸氣,釋放心中被壓抑的“分量沉重的東西”。對儺送一見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在夢中聽到儺送唱的歌,夢見自己摘到了平常摘不到的虎耳草。當爺爺提及到儺送向她攀交情的時候,先是“吃了一驚”,然后借故走開。天真而幼稚。爺爺在溪中渡船,她一個人坐在懸崖上,覺得很悲傷,看見螢火蟲閃著藍光,便又想“看你飛得多遠”便把眼睛隨著那螢火蟲的明光追去。可以說,翠翠是淳樸的邊城一個天真、善良、溫柔、清純的女孩形象。她過著自由的生活,關心爺爺,也被爺爺寵愛關心;但她已經到了情竇初開的年齡,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內心是清純的,同時又是孤寂的。

  提問:天寶、儺送、爺爺又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明確:天寶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同時又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她愛上了翠翠,便請人去提親;知道弟弟也愛翠翠之后,便相約去決斗;忍痛割愛、成全弟弟之后,便外出闖灘。這都說明他敢作敢為,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而決斗時讓弟弟先唱歌,最終放棄了追求翠翠,都說明他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

  儺送是一個心底善良,敢于追求,蔑視權財、責任感強的人。他和翠翠一見鐘情,不走車路,執(zhí)著的為翠翠唱歌求愛。對王團總陪嫁的碾坊,他毫不動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愛。當知道哥哥闖灘而死的時候,他心懷愧疚,舍棄一切,遠走他鄉(xiāng)。

  爺爺是一位勤勞、善良、堅強的老人。他經受了女兒女婿雙雙徇情的悲慘人生,但依然懷著強烈的責任心在溪上擺渡。他對孫女關心備至,關心她的生活,也關心她的婚姻。為了把翠翠托付給人,解除她死后的遺憾,她親自上街打探消息,并啟發(fā)翠翠去戀愛去響應儺送的愛慕。晚上,他常常帶翠翠來到懸崖邊、月關下給翠翠講故事,跟翠翠說話,從來都和善安詳。

  討論:有人說“《邊城》里的人物都流露著孤寂的色彩”,你覺得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參考:確實如此。

  翠翠從小失去了父母,盡管爺爺對她關愛備至,但并不能真正理解這個青春少女的內心世界。“她看天上的紅云,聽著渡口飄來鄉(xiāng)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涼。”因為沒有人能夠理解這位思春少女的情懷,所以她感到“這日子成為痛苦的東西了”。她為這無可奈何而痛苦。而爺爺只能說“不許哭,做一個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哭。要硬扎一點,結實一點,才配活在這塊土地上。”天寶和儺送為她而決斗,她卻毫不知情,只能在夢中暫時得到愛情的實現(xiàn)。天寶闖灘而死,儺送遠走他方,爺爺為她的婚事而憂慮,她卻并不能了解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能苦苦等待心上人的歸來,而她要等的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外公因為女兒女婿的悲劇,在他心里留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傷痕。她希望把翠翠交托付給一個實在的人,但天寶和儺送分別遠遠離開,他對于翠翠的婚事無能為力。感到翠翠渴望著愛情,他“又憂愁又快樂”,“溫和悲憫地笑”,這都說明了他內心的矛盾,既愛孫女,希望她有一個好的歸宿,又擔心翠翠離開他,擔心翠翠在愛情上走了父母的老路。對這一切,他也無能為力,只能帶著孤單和遺憾撒手而去。

  天寶和儺送也都是有追求,有責任心的青年,但他倆的結局也是悲劇性的。一個心懷遺憾闖灘而死,一個遠走他方,毫無音訊。

  5、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小說的情節(jié),分析了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的總體特點是淳樸、善良,體現(xiàn)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但他們的內心世界似乎都又是孤獨的,寂寞的。課后請大家思考:造成人物孤寂的內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

  鑒賞散文化的語言、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及其表達效果;結合作家談創(chuàng)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題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內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題。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鑒賞散文化的語言、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及其表達效果

  難點:合作家談創(chuàng)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題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內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題。

  (三)教學步驟 及內容要點:

  1、學習環(huán)境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的作用。

  大家知道,環(huán)境是小說人物活動的場所,環(huán)境對表現(xiàn)人物、表達主題具有重要作用。下面請大家朗誦幾段自己認為寫的好的環(huán)境描寫的語段,說說它們對于表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有什么作用?

  參考:第一處,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涼!钡诙,第一部分“翠翠坐在溪邊……就忽然哭起來了。”第三處,第三部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陣……翠翠的心被吹軟了!钡谒奶,第一部分“月光如銀子……便仍然閉著那小小眼安睡了!

  第一處,世間萬物都生機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卻“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她內心騷動不安的愛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樣熱烈勃發(fā),所以,有點“薄薄的凄涼”。景物描寫襯托了人物的內心。

  第二處,翠翠滿腔心事,卻無人能理解?粗先擞崎e安逸的神態(tài),更使翠翠感到孤獨寂寞,因此哭了起來。景物描寫恰當?shù)谋憩F(xiàn)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第三處,“對溪除了草蟲的輕音復奏以外,別無所有!闭f明翠翠等待的人沒有來,翠翠對愛情的期待,已經變成了悲劇。不善表達的翠翠,拿出蘆管去吹,而爺爺那抒情的曲調,使翠翠的心變的安靜起來。景物描寫含蓄的寫出了人物內心世界復雜的變化。

  第四處,溫柔的月光,天籟般的`蟲鳴,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詳,那么淳樸,翠翠和爺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說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優(yōu)美的生命形式,這正是作者所說的“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全文類似這樣的景物描寫很多,它與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必然有著密切的關系。

  講解:景物描寫不僅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場所,不僅形象的表現(xiàn)了人物的內心,而且襯托了人物的美。環(huán)境美、人性美,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現(xiàn)的。

  2、探究文章的文化內涵和主題。

  討論:作者在創(chuàng)作談中說,他要表現(xiàn)“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你認為這篇小說所表現(xiàn)的這種人生形式究竟是什么樣子?

  參考:《邊城》描寫的確實是一種人生形式,所有的小說也只能描寫一種人生形式!哆叧恰匪憩F(xiàn)的人生形式確實是自然的,這里的人生善良、勤勞,質樸、真實、自然,毫不嬌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體現(xiàn)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這種人生形式是優(yōu)美的,他們含蓄而毫不伸張,溫情而毫不暴烈,他們的人生是優(yōu)雅的,安詳?shù)。這種人生形式是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他們有愛、敢愛,愛的深沉,愛的徹底。

  討論:作者以“邊城”為題有什么用意?

  “邊”有邊緣的意思,和“中心”相對。邊城的人生形式,和處于中心的人生形式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邊城”為題,意在說明這種人生形式的流逝,而與之相對的庸俗、腐化、淺薄、金錢至上的人生形式正在膨脹,正在風靡。

  講解:本文寫于1934年,從湘西農村走出來的沈從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蓋下的傳統(tǒng)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現(xiàn)代文明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看到了質樸真誠的淡退、腐化淺薄的流行,于是寫下這篇文章,表達內心的痛心和推崇傳統(tǒng)美德的心意。

  傳統(tǒng)文明是一種封閉的農業(yè)文明。農業(yè)文明種有很多美德,需要我們去繼承,但農業(yè)文明也必然有它的缺陷。那些含蓄、優(yōu)美、勤勞、淳樸的可愛的人們,由于不善表達,不善爭取,因此也不免打傷孤寂的色彩。

  固守傳統(tǒng)還是擁抱現(xiàn)代,怎樣把傳統(tǒng)美德和現(xiàn)代意識更好的結合起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也是一個長期困擾人類生存的問題。比如過年吧,我們既希望它象幾十年以前那樣神圣、熱鬧,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現(xiàn)代意識的發(fā)展,無論如何,我們再也找不到象《祝福》里描寫的那種過年的味道了。

  3、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一、學習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度的諷刺藝術。

  二、了解古代白話小說的語言與今天口語的差異。

  三、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教學設想

  一、使學生理解對比手法和諷刺藝術,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二、第一課時采用以讀為主了解大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達到理解文章內容的目的。第二課時抓住中舉前后對比進行分析,使學生感受文中的諷刺藝術,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1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要求:

  (1)了解作者吳敬梓。

  (2)了解課文內容。

  (3)《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2自讀排障、疑難詞語補充解釋。如:進學、爛忠厚、闖將來、

  權變等。

  (為什么古代的白話小說中有這么多難懂的詞?一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好多當時通用的習慣用語,現(xiàn)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稱“妻子”為“渾家”,稱秀才為“相公”。二是文言文對口頭語言的影響。如“謹具賀儀”“華居”等。所以,我們在閱讀古代白話小說時,要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以免產生歧義。)

  3結合注釋默讀全文,體會文中句子的`含義。

  二、設疑導引

  1、范進為什么會發(fā)瘋?對他的發(fā)瘋應該怎樣理解?

  2、作者借報錄人之口,設計治療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狠打他一個嘴巴,這里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課文是怎樣運用對比的?對比的運用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4、試將《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作一個總體的比較。

  三、討論釋疑。

  小結:

  這一節(jié)課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討論中的疑難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節(jié)課里繼續(xù)分析,進一步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師生共同討論,完成第一課時“練習”:重點歸納總結對比的運用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1通過對比,表現(xiàn)人物性格,揭示主題思想。

  我們以“中舉”為分界線,將三個人物中舉前后的語言、行動等等作了一系列的對比,從而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一個(范進)醉心功名;一個(胡屠戶)庸俗勢利;一個(張鄉(xiāng)紳)逢迎拉攏。中舉前后三個人物的種種變化,無不受封建科舉制度的制約?梢娢恼碌拿^直接指向封建科舉制度和締造這種制度的黑暗社會。

  2通過對比,諷刺鞭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們試分析三種不同的對比形式,來看對比達到的藝術效果。

 、偻ㄟ^人物的種種丑態(tài)和高貴身分的對比,收到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那中了舉人的范老爺:“抱著雞,手里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里尋人買!(丑態(tài)之一)“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fā)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丑態(tài)之二)“在一個廟門口站著,散著頭發(fā),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著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丑態(tài)之三)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舉人老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眼前這個形象卻是:窮酸、瘋顛、荒唐。對比十分強烈,豈能不教“眾人和鄰居見這模樣,忍不住的笑”。從而收到了理想的藝術效果。

  ②通過同一人物對同一事件因情勢的不同而前后語言行動都不同,揭示矛盾,形成對比,來達到諷刺的目的。

  胡屠戶兩次賀喜的表演,同一地點,對同一對象,評價截然不同。前面是說“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xiàn)世寶,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后來“現(xiàn)世寶”成了舉人,成了老爺,語言立刻變化,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

  中舉前后在胡屠戶對范進的態(tài)度完全兩樣。中舉前,范進去向胡屠戶借盤費,“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兇神似的”樣子簡直令人發(fā)指。中舉后’“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大著膽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边@一打一罵相映成趣,諷刺鞭撻何等深刻,胡屠戶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

 、弁ㄟ^人物的言詞與截然相反的事實之間的對比,來揭示人物丑惡的靈魂,取得良好的諷刺效果。

  中舉后,張鄉(xiāng)紳來了,張口一個“世先生”,閉口一個“親切的世弟兄”,而且“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又送銀子,又送房子。既然如此親近,那么當初,當初范進“家里餓了兩三天”“抱著雞”“尋人買”時,你這位“至親骨肉般”的世弟兄到哪里去了呢?人物的言詞與當實初的事實一對比,那丑惡的靈魂,那可鄙的形象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在完成上述分析后,由學生概括、歸納,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答案不必強求一律。

  二、師生繼續(xù)討論,將《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作一個總體比較。

  明確:

  我們將兩篇文章從三方面進行比較:

  1人物和主題思想。

  范進與孔乙己同是讀書人,一個到晚年終于中舉而發(fā)瘋,一個始終沒有進學,潦倒而死。從思想性格方面來說,他們都熱衷于功名,迂腐可笑,瘋的不知為何而瘋,死的不知因誰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憐。因此,這兩篇文章從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摧殘他們的精神,摧殘他們的肉體。

  2作者的態(tài)度和諷刺手法。

  《范進中舉》和《孔乙己》都運用了諷刺手法,但又有區(qū)別。前者是對主人公(范進)尖銳的嘲笑,那“抱著雞,手里插了草標”的形象,那“頭發(fā)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丑態(tài),刻畫得入木三分;后者對孔乙己的嘲諷,嚴厲而冷峻,卻并不顯露,那又臟又破的長衫,那“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描繪得那樣淋漓盡致。

  為什么有這樣的區(qū)別呢?吳敬梓對筆下的人物是的尖銳的嘲笑,無情的鞭撻,因為他痛恨封建科舉制度;魯迅對他筆下的人物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因為作者希望他能從麻木中覺醒,以便拯救中華民族。由此可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作者對該形象的態(tài)度所決定。

  3表現(xiàn)手法。

  《范進中舉》主要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主題思想;而《孔乙己》則選取人物一生中幾個富有表現(xiàn)力的片斷,放在一個典型的環(huán)境里,去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

  三、布置作業(yè)完成“揣摩運用”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園地教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