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

時間:2024-02-21 08:51:4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比的應用教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積累名言警句。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進一步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激發(fā)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感。

  4、寫想象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有條例的表達能力,喚起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教學時間

  三課時

  學程導引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背誦有關節(jié)約的名言

  二、積累名言警句

  1、自讀、讀準字音,試著畫出停頓。

  2、領讀,讀準字音。正確斷句。

  3、熟讀、能夠明白大體的意思。

  4、熟練背誦

  三、完成閱讀

  1、導入、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我們知道地球是我們全人類的母親,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它美麗可愛,卻有那樣容易破碎。我們下面要閱讀的是一位等上月球的宇航員所寫的《地球頌》。

  2、根據閱讀短文后面的思考題自讀,便讀變畫圈。

  3、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

  4、全班交流。

  試著用“地球有很多的優(yōu)點為開頭,以正因為地球由這些優(yōu)點,它才成為人類唯一的家園為結尾說一段話,中間的語句要連貫,條理要清晰。

  四、指導學生讀短文 。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交際欲望

  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發(fā)生了罕見的特大洪水,受災面積2578萬公頃,受災人口2、3億,死亡人數3656人 。給國家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使幸福美滿的家庭 妻離子散,有的甚至無家可歸,到處流浪,造成這次災害的直接原因就是亂砍亂伐造成的水土流失。這節(jié)課我們就討論一下怎樣保護環(huán)境。

  二、討論當地實際環(huán)境

  根據平時的實際觀察,討論本地區(qū)、本居民區(qū)或本校再環(huán)境保護上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總結。(如,本地區(qū),高樓林立,沒有樹木和草地,沙塵暴天氣等;街上,亂到污物。車輛廢氣排放嚴重,亂砍亂伐,白色污染等;學校。亂丟垃圾、浪費紙張,不節(jié)約用水、破壞花草樹木;家庭,使用含磷的洗衣粉,裝修房屋,廢棄電池、食品包裝等。

  三、小組交流

  1、每人發(fā)表對環(huán)境保護的看法、想法及打算。

  2、針對存在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討論研究幾條切實可行的措施。

  四、全班交流

  1、各小組向全班同學匯報所制定的措施。

  2、其他小組針對措施的可行性進行修改

  3、通過討論制定幾條全班同學力所能及的措施。

  如,撿白色垃圾,收集廢棄電池、節(jié)約用水、愛護花草樹木、植樹造林、進行宣傳活動。

  課外作業(yè)

  向你的家人、朋友介紹環(huán)保的重要性。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用比例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決問題,并掌握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一般步驟。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知識遷移,在復習比例的意義的基礎上,探究用正、反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

 。2)借助對比練習,總結用正、反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策略多樣化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能力。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動腦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歸一、歸總應用題。

  教學難點掌握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一般步驟,準確判斷題中數量之間存在的比例關系,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式,教學關鍵弄清題中兩種量的變化情況。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4、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一定,耕地的總公頃數和時間.

  5、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和站的行數.

  二、探究新知

  (一)引入新課:我們已經學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還學過了解比例,應用這些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用比例解決問題.(板書:用比例解決問題)

  (二)教學例5(課件嘗試題,學生試解答。)

  例5、張大媽家上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28元,李奶奶家上個月用了10噸水,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錢?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28÷8×10

  =3、5×10

 。35(元)

  2、利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解: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錢。

  28x 810

  8x=28×10

  X=2810 8

  X=35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35元.

  解題思路:這道題中涉及哪三種量?(用水量、水的總價和水的單價三種量)哪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樣知道的?(生活中同一時間的水的單價是一定的.)用水量和水的總價成什么比例關系?(用水量和水的總價成正比例關系.)教師板書:水的單價一定,用水量和水的總價成正比例

  教師追問:李奶奶家的水的總價和用水量的比值與張大媽家的水的總價和用水量的()相等?(比值相等)

  所以可以列出正比例的式子來解答。

  3、檢驗

  (1)怎樣檢驗這道題做得是否正確?(討論方法)

 。2)檢驗(變式練習)

  張大媽家上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28元,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35元,她家上個月用水多少噸?

  解:設她家上個月用水x噸。

  28358x

  28x=35×8

  X=358 28

  X=10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用了10噸水。

  (三)教學例6(課件嘗試題,學生試解答。)

  例6:一個辦公樓原來平均每天照明用電100千瓦時。改用節(jié)能燈以后,平均每天只用電25千瓦時。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在可以用多少天?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100×5÷25

  =500÷25

  20(天)

  2、利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1)解:設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在可以用x天。

  25x=100×5

  25 x=500 x=20 100525= x

  答: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在可以用20天。

  解題思路:這道題中涉及哪三種量?(每天用電量、天數和用電總量三種量)

  哪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樣知道的?(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在可以用多少天?)每天用電量和天數成什么比例關系?(每天用電量和天數成反比例關系.)教師板書:用電總量一定,每天用電量和天數成反比例關系。教師追問:現在每天的用電量和天數的積與原來每天的用電量和天數的什么相等?(積相等)

  所以可以列出反比例的式子來解答。

  3、檢驗

  (1)怎樣檢驗這道題做得是否正確?(討論方法)

 。2)檢驗(變式練習)

三、請自學課本61頁的例5和62頁的例6質疑。

  四、討論用比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1、判斷題目中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

  2、設未知量為x,注意寫明單位。

  3、列出比例,并解比例,列比例時要對應了。

  4、檢驗后寫出答案。

  六、全課小結

  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正確找出題中的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它們成哪種比例關系,然后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七、再次嘗試

 。ㄒ唬┗A練習(口答只列式)

  1、學校小商店有兩種圓珠筆。小明帶的錢剛好可以買4只單價是1、5元的,如果他只買單價是2元的,可以買多少只?

  解:設可以買x支。

  2x =1、5×4

 。ㄈC動

  1、用一用

  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雪松,你有什么辦法測得這棵大雪松的高度?

  2、能力提升

  (1)從下表中選取3個數據作為已知條件,編成一道正比例關系的應用題。 4天10天

  200千克500千克

  (1)從下表中選取3個數據作為已知條件,編成一道反比例關系的應用題。 4天10天

  500千克200千克

  八、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一5、6、8、9、11

  九、板書設計

  用比例解決問題

  一找(梳理相關聯的兩種量)

  二判(判斷相關聯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三列(設未知x,根據判斷列出比例)

  四解(解比例)

  五檢(用自己熟練的方法來檢驗)

  六答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這個規(guī)律進行相關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經歷提出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實際應用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理解商不變的規(guī)律的同時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滲透“變與不變”的函數思想和科學的研究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guī)律,獲得探索規(guī)律的經驗和方法。

  教學難點:用數學語言表達思考的研究過程,歸納概括商不變的規(guī)律。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知識網絡

  1.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復習舊知

  師:做個小游戲,看看誰算得又快又好?

  6×2= 6×20= 6×200= 6×20xx=

  師:你們算得可真快,用到了我們學過的什么知識?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一個數,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

  師:咱們還學過什么相關的知識?

  (積不變的規(guī)律)

  師:怎樣可以保證積不變呢?

  (一個因數乘或除以一個數,另一個因數除以或乘相同的數(零除外)積不變。)

  師:大家還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什么知識?

  學習除法時,我們又發(fā)現了商變化的規(guī)律,這種情況下,商是怎樣變化的呢?

  (被除數不變,除數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相同的數。)

  除數不變,被除數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數。

  【設計意圖】以數學知識本身的聯系為載體,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對前面學習的知識進行了歸納和整理,建立知識網絡,幫助學生整體把握知識,溝通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通過類比、聯想,學生初步感悟了“變化中的不變”“不變中的變化”的函數思想。

  2.依托知識網絡,激發(fā)聯想

  師:這是我們已經掌握的積變化的規(guī)律、積不變的規(guī)律、商變化的規(guī)律,根據這些你想到了什么?

  (商也可以不變)

  師:怎么會想到商有不變的規(guī)律呢?

  (積有不變的規(guī)律,商就應該有不變的規(guī)律。)

  師:還可以怎樣想?

  師:看來我們的猜想需要一定的依據,到底怎樣使商不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商不變的規(guī)律。

  板書:商不變的規(guī)律

  【設計意圖】以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積累經驗,掌握研究方法

  1.依據聯系,提出猜想

  (1)遇到新問題或不會的,我們怎么辦呀?——想會的。

  咱們一起再來看看已經掌握的這些知識。

  (2)想一想,我們學過的這些規(guī)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都是三個量 兩個量變,一個量不變)

  今天研究的就是商不變,那兩個量呢?

  板書:被除數? 除數? 商不變

  師:被除數和除數是隨便變嗎?

  (要有規(guī)律的變)

  (3)師:根據你前面學習的經驗,具體地說說被除數、除數怎樣有規(guī)律的變化,才能保證商不變?

  板書:被除數乘一個數,除數除以相同的數,商不變

  被除數除以一個數,除數乘相同的數,商不變

  被除數乘一個數,除數同時乘相同的數,商不變

  被除數除以一個數,除數同時除以相同的數,商不變

  【設計意圖】根據以往的知識基礎和數學學習經驗,引導學生更加具體的猜想,培養(yǎng)合情推理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自主探究,舉例驗證

  (1)舉例方法指導

  師:這么多種猜想,到底哪種猜想成立呢?有點兒難,怎么辦呢?

  (舉些例子來驗證猜想。)

  板書:驗證

  師:怎么驗證?

  (舉一些例子。)

  師:舉什么樣的例子?然后怎么辦呀?

  【設計意圖】列舉出了這么多種猜想,學生知道要證明猜想是否成立需要列一些算式來進行舉例驗證,但是如何列算式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在舉例驗證前,設計了問題串,給學生提供了舉例方法的指導。

  (2)自主探究,填寫研究報告

  學習建議

  師:同學們手里都有一個研究報告單,先選一條猜想,然后再舉例子來驗證,最后看看你驗證的猜想是否成立?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以研究報告為抓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為今后探究這類問題提供研究方法。

  (3)個人匯報,合作交流

 、傧闰炞C不成立的猜想

  師:他驗證的是哪一條?看懂他的意思了嗎?請這位同學來講一講。

  誰也驗證的是這一條?成立嗎?一個反例夠嗎?

 、谠衮炞C成立的猜想

  師:他驗證的是哪一條?看懂他的意思了嗎?說說你是怎樣驗證的?

  師:一個例子能證明猜想一定成立嗎?

  再看看他的例子?

  還有誰也驗證的是這一條?說明什么?

  師:這些例子符合這個規(guī)律,說明猜想成立。

  師:咱們用黑板上的這組算式來驗證,應該怎么看呢?誰愿意像老師這樣標一標?講一講?還有機會嗎?

  【設計意圖】培養(yǎng)推理能力、表達能力和嚴謹科學的研究態(tài)度,學生在動態(tài)的`舉例中感知商不變的規(guī)律,這個過程就是函數動態(tài)的過程,滲透函數思想。

  學生體會到“證明一個猜想不成立的時候,我們只需要舉出一個反例就可以了”, “證明一種猜想成立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舉出大量的例子來驗證,這樣得到的結論才具有普遍性!笔箤W生的思想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3.歸納概括,得到結論

  (1)把成立的兩條猜想小聲地讀一讀。

  能把這兩句話合成一句話嗎?

  同桌同學互相說說。(板書歸納)

  (2)追問為什么0除外呢?

  在什么地方應用到了商不變的規(guī)律呢?

  4.應用練習

  (1)780÷30,可以怎樣解答?

  預設:用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解決的。

  師:有同學是這樣做的。

  出示:

  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反饋

  預設:可以,因為利用了商不變的規(guī)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10,商不變,這樣做可以使計算更簡便。

  (2)120÷15

  師:這道題我們可以怎樣解決?

  預設:用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解決的。

  師:利用今天學習的商不變的規(guī)律能不能解決這道題?

  出示:

  120÷15

  =(120 × 4)÷(15 × 4)

  =480÷60

  =8

  師:被除數和除數為什么都乘4?

  生:根據被除數和除數的特點以及商不變的規(guī)律,可以直接口算解決。

  5.討論余數

  840÷50

  師:利用商不變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列這樣的豎式。

  出示

  師:有的同學認為余數是4,有的同學認為余數是40,到底是多少?為什么?

  生:是40,根據商不變的規(guī)律,把這道題轉化為84個十除以5個十,所以余下的是幾個十。

  【設計意圖】在對比中使學生切實了解到計算過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靈活處理之處,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理解

  1.口算應用,加深理解

  下面的題你會算嗎?怎么算的?

  120÷30= 6300÷700=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這樣做的道理了嗎?

  商不變的規(guī)律在除法口算中已經用過,在今后的學習中還會繼續(xù)應用。

  2.順應結構,建立模型

  (四)回顧歷程,產生新的思考

  1.咱們回顧一下研究的過程。

  2.是什么引發(fā)了我們今天的猜想?

  因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引發(fā)了我們今天的猜想。

  3.把四個規(guī)律放在一起看,他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4.補充知識網絡(商不變的規(guī)律)

  乘法、除法里存在這樣的規(guī)律,你又想到了什么?

  今天的學習,使同學們產生了新的思考,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厝ズ罂梢杂媒裉煅芯繂栴}的方法,自己去探究新問題。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4

  1 教學目標和安排

  初步掌握細菌培養(yǎng)和接種技術,認識細菌在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現象,培養(yǎng)無菌觀念,練習無菌操作技術。

  細菌培養(yǎng)是微生物教學中的一項基本技能,這一問題涉及細菌的分布、細菌的營養(yǎng)、細菌的代謝、細菌的生長繁殖等各方面的細菌學基本知識,所以將細菌培養(yǎng)的實驗教學安排在細菌學基本知識概述之后,為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打下理論基礎。

  2 學習過程

  2.1 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教師在開設細菌培養(yǎng)實驗課之前的一段時間,將煮沸的肉湯倒入無菌的燒杯,冷卻后成膠胨狀,置自然條件下讓其表面受空氣細菌污染,生長菌落;另將一份新鮮牛奶倒入無菌燒杯,置自然條件下讓其變質。準備好以后,提前一周時間,將兩燒杯帶入教室,讓學生觀察肉湯和牛奶感官性狀的改變,告訴學生存放一段時間的肉湯和牛奶之所以發(fā)生感官性狀的改變,主要是因為有了細菌的生長和繁殖。請大家根據這一現象,考慮一個問題:如何培養(yǎng)存在于自然環(huán)境和正常人體的細菌?這就是教學設計中所要解決的問題。

  學生本來就對看不見的微生物世界充滿好奇,這一問題的提出,激起學生極大的探索欲望,個個躍躍欲試,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培養(yǎng)出存在自己身上的和身邊的細菌。

  學生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查閱很多相關的資料,為給學生以指導,又提出以下引導性問題:①細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體是怎樣分布的?如何進行采樣?②細菌的營養(yǎng)類型有哪些?存在于自然界和正常人體的細菌大多是哪一種營養(yǎng)方式?怎樣給細菌配備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③細菌的生長繁殖需要哪些適宜的條件?如何給細菌提供這些條件?④假如已經配備了細菌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即基礎培養(yǎng)基,還想進行細菌的純種分離或觀察細菌,這時要求培養(yǎng)基具有什么樣的特性?可以向培養(yǎng)基中加入什么樣的物質?⑤如何在培養(yǎng)基中進行標本材料的接種?⑥培養(yǎng)基在一定的條件下生長出了細菌,細菌是培養(yǎng)基中的'還是標本中的?如何消除培養(yǎng)基中存在細菌的可能性?在實驗中又如何排除這種可能性?⑦實驗過程中如何控制雜菌污染?如何進行無菌操作?⑧如何觀察培養(yǎng)基上生長出的細菌菌落?

  2.2 成立小組,合作學習問題 學生6~7人組成一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各方面的條件基本做到組間同質,以便小組之間的討論與交流。各成員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可設立組長、記錄員、報告人等,共同負責小組的學習。對以上提出的問題,小組成員要分頭查閱資料,包括教科書、圖書館及網絡上的資料。對查得的資料在小組內部要進行整理、交流與匯總。教師同時開放實驗室,學生在實驗設計的過程中,可隨時進入實驗室觀察實驗條件,考慮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對實驗設計的技巧與原理學生往往不能直接獲得答案,小組成員要搜集他人的設計經驗進行推敲、討論,最終拿出集體討論的方案。在學生自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扮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個別指導。例如,學生在通過查資料知道如何配備細菌培養(yǎng)所需的基礎培養(yǎng)基后,對如何進行細菌的純種分離和細菌動力觀察這一問題不知如何解決,這時提醒大家膠胨狀肉湯與液狀牛奶生長細菌形狀的不同,并讓學生想想果胨類食品的特性,很多學生馬上聯想到可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加入膠胨狀的凝固劑。這時告訴學生,實驗室提供的凝固劑是瓊脂。問題解決的同時也引出新的問題:瓊脂是一類什么樣的物質?細菌培養(yǎng)中為什么要使用它?對新的問題學生還要繼續(xù)查找資料。

  2.3 動手實驗,探索解決問題 各小組在設計出自己滿意的方案后,即可動手實施設計方案。對大部分學生來講,由于缺乏經驗,在實驗設計中未免存在欠缺,例如,有的小組沒有設立對照,有的小組標本采集時混雜污染,教師發(fā)現后先不點破,等出現問題后再與他們一起分析、解決問題。有的小組反復多次后才順利完成實驗。對此,學生感受很深,體會到了自己在實驗設計上的不足。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相當于完成了一個小型課題的所有工作,通過這一次實驗學到的東西相當于平時的幾次、甚至是十幾次實驗課的內容。這次實驗也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實驗興趣,很多學生放棄雙休日到實驗室加班加點。

  2.4 小組討論,總結評價問題 當所有小組在實驗室實施了自己滿意的設計方案,獲得一定的實驗結果后,在班級再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與總結。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方案及實驗結果,回答老師及其他小組提出的問題。教師對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評價,指出各小組的成績與不足,最后,根據各小組對引導性問題的回答情況,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嚴密性、可行性、實驗動手能力,對實驗結果的判斷能力,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

  3 教學成果

  實驗證明,問題解決教學方法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教學手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式自學活動,最終拿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很多方案設計科學、嚴密、可行。學生理解了細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及正常人體的分布特點,掌握了采樣的基本方法,知道了細菌培養(yǎng)的基本條件,懂得了實驗中設立對照或對比的原則及控制無菌培養(yǎng)的措施,基本達到了知識教學目標及技能目標的要求。問題解決教學方法,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而不是單純地給予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支持者,也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不是傳統(tǒng)教育中的以教師為中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過程中,要經過研究、判斷、反思等復雜的思維活動,發(fā)展了學生高層次的思維技能,如此而建構起的知識是自己的、靈活的,是能夠在今后的實踐中加以運用的,能夠達到“發(fā)展知識的運用能力”的教育目標。學生通過自我學習,不僅限于解決所給予的問題,還可能會發(fā)現另一些需要學習的新議題,這樣就培養(yǎng)了自己發(fā)現問題的能力,也就將教學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聯系起來。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式的學習,培養(yǎng)了良好的合作意識,能夠成為有效的合作者。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5

  課型:新授課

  設計人:

  教學目的、任務要求:

  1、知識與技能:(1)通過對本章節(jié)知識網絡的構建,使學生對本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2)進一步的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知識結構的構建,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加工、應用的能力。(2)根據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

  (3)通過對成像規(guī)律的分析,嘗試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樂于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奧妙。

  教學重點: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教學過程:

  【知識網絡的構建】

  學生通過復習課本、查閱筆記、作業(yè)本以及本學習小組內討論等方法,對本章知識進行整理、歸類,細化知識,以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

  1、 知識章節(jié)結構:透鏡——生活中的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眼睛和眼鏡——顯微鏡和望遠鏡

  2、 知識規(guī)律結構:透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透鏡的應用(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眼鏡、顯微鏡和望遠鏡)

  3、 重點知識填表:

  名稱 又名 眼鏡 實物

  形狀 光學

  符號 性質

  凸透鏡 老化鏡

  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凹透鏡 發(fā)散透鏡 近視鏡

  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

  倒、正 放、縮 虛、實

  u>2f f

  f2f 幻燈機

  uu 放大鏡

  【典型例題分析】

  學生并完成下面2個例題

  例1:在各圖的方框內填上適當的光學元件。

  學生完成例1后總結填透鏡的關鍵方法是什么?

  例2:完成下圖中的光路圖。

  學生完成例2后總結完成透鏡光路的關鍵方法是熟記什么?

  訓練與檢測

  1、在如圖所示的光學儀器中,使用時主要利用反射成像的是( )

  2、關于光現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20xx年7月我國長江流域出現的日食奇觀,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解釋

  B.雨過天晴天空會出現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很容易使眼“近視”,這時就需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

  D.你在岸邊看到水中魚的位置,其實就是魚在水里的實際位置

  3、五一佳節(jié),在常州紫荊公園月季花展上,小明將紅色濾色鏡(即紅色玻璃)擋在照相機鏡頭前給一株綠葉黃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該花卉的顏色是

  A.綠葉黃花 B.黑葉紅花 C.黑葉黑花 D.紅葉紅花

  4、我們學過的許多成語包含了物理知識,下列成語中的.“影”哪個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 B.形影不離 C.形單影只 D.立竿見影

  5.(20xx湖北武漢,2題)下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a為玻璃板,b和c是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為了保證實驗效果應選擇較薄的玻璃板

  B.實驗時玻璃板a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c前應先將點燃

  D.該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6.(20xx年山東萊蕪,2題)下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對它們的解釋正確的是

  A.人離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近視眼鏡是凸透鏡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魚,看到的是魚的實像

  D.紅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藍色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的上衣呈紅色,裙子呈黑色

  8、圖10所示的四幅圖中,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和近視眼校正后成像情況的圖分別是 【 】

  A. 圖甲和圖丙 B. 圖乙和圖丙 C.圖甲和圖丁 D.圖乙和圖丁

  9、(1)請在圖34中畫出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后的徑跡(注意標出法線)。

  (2)圖35是非正常眼睛的示意圖,請在圖中適當的位置畫出合適的透鏡用于矯正。

  (3)自行車尾燈的結構如圖36所示,夜晚,當有光照射到尾燈時可起到明顯警示作用。試畫出圖中一條光線的反射光線(要求保留必要的輔助線)。

  10、如圖是一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裝置,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面A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B處出現蠟燭的像。

  (1)該同學拿一支大小和點燃蠟燭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當移動到B處時,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這一實驗現象可以說明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原物體________。

  (2)該同學發(fā)現用光屏去承接蠟燭在B點的像,像怎么也無法成在光屏上,這一實驗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選填“實”或“虛”)

  (3)若用刻度尺測量A點到平面鏡的距離和B點平面鏡的距離,發(fā)現它們的值是相等的,這一實驗現象說明物像與鏡面________(選填“等距”或“不等距”)。

  11、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中:

  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__________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調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乙),在凸透鏡另一側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____ 的實像(填寫像的性質);__________ (填光學儀器)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上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__________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課堂總結:

  我的收獲:

  我的疑問:

  板書設計:

  自我點評: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基本等量關系

  2.會解應用題(方程法)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基本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會解應用題(方程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用方程解應用題,今天繼續(xù)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列方程解應用題教案及教學反思。(課題出示)

  1、根據關鍵句找出等量關系 甲車比乙車每小時少行8千米。 等量關系:(個別說)

  2、根據題意找出等量關系 李師傅比徒弟每小時多加工零件10個,李師傅每小時加工零件45個,徒弟每小時加工零件多少個? 等量關系:(同桌互說等量關系)

  二、自我探究,掌握新知

  1、教學例6 李師傅比徒弟每小時多加工零件10個,李師傅4小時加工零件180個,徒弟每小時加工零件多少個? A:請你思考題目的等量關系并列出方程進行解答。 B:學生匯報。 C:再用算術法解答并口述等量關系。

  2、獨立練習 每箱桔子價錢比蘋果少15元,學校買30箱桔子共用去930元,每箱蘋果多少元?

  要求:(1)用兩種方法解(算術法、方程法) (2)同桌交流解題思考過程 學生匯報。 師:現在老師也來列一個方程請你們判斷一下是否正確。(討論交流) (X-15)× 30 = 930橘子單價×數量=橘子總價 師:剛才我們通過不同的等量關系列出了幾種解題的式子,一道題目有多種做法只要我們積極動腦就會想出多種方法來解題,教案《列方程解應用題教案及教學反思》。

  三、鞏固新知,逐步熟練

  選擇題:(選出正確的編號填在括號內)

  1、一個服裝廠要生產31200件衣服,原計劃每天生產220件,實際120天就完成了任務。實際每天比計劃多生產多少件?(B、C、D) A:31200÷220-X=120B:31200÷(X+220)=120C:31200÷120-220=X D:(X+220)×120=31200 師:為什么A是錯的'?

  2、小芳和小李合打一本書,小芳4小時打了5000個字恰好是書的一半,小芳平均每小時比小李多打250個字,小李打完另一半需要幾小時?解:設小李打完另一半需要X小時。(A、C) A:5000÷X=5000÷4-250B:250+X=5000÷4C:(5000÷4-250)X=5000D:(5000÷4-250)X=5000×2

  師:為什么一半乘以2不對呢?

  3、一艘輪船和一艘快艇同時從甲地開往乙地全程960千米,快艇的速度比輪船快90千米/小時,它8小時正好到達乙地,那么這時輪船行了多少千米?

  師:同桌可以互相討論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等量關系是什么?請你從中選擇一條等量關系列出式子。(我們比一比看看誰的方法多)

  四、課堂總結:

  你覺得列方程解應用題要注意什么?或者你認為什么比較重要?

  五、拓展題

  雞與兔共有100只,兔的腳比雞的腳多40只,求雞與兔各有多少只?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以開門見山任務式的形式開頭,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比較明確。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材的重難點把握較準確,并且能注意化解難點形成坡度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引導學生可以用不同的等量關系來思考同一道題目,這也就是一題多解思想的滲透。練習設計中有層次,選擇題的答案有針對性(平時學生容易錯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模擬練習中所用去的時間較多,這一環(huán)節(jié)還應該更加緊湊。一題多解思想的滲透在例6的教學中就可以進行。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7

  (一)知識獲取

  知識獲取是學習型組織模型的第一階段,是學習型組織通過課堂教學、相關課外書籍、互聯網等途徑汲取知識的過程。對于學生而言,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擁有一定的教學技能,并能夠準確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還可以利用閱讀相關課外書籍和互聯網等途徑充實專業(yè)知識。

  (二)知識擴散

  知識擴散是知識在學習型組織成員間分享的過程。在教學中通過知識的擴散,可以擴大知識的共享范圍,讓學習型組織中的其他成員分享到更多的相關專業(yè)知識,并能對一些專業(yè)性比較強的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知識擴散不僅可以應用于組織內的成員之間,還可以應用于學習型組織之間的知識共享。當擴散了的知識被廣泛共享時,越來越多的組織成員就能對知識進行反饋,并能對原有的知識進行合理修正,這樣就更有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所學的知識。

  (三)共同學習

  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心智模式,對所接受的知識有自己的解釋方式,所以知識在獲取和擴散之后,要想成為讓所有組織成員接受的知識,就必須通過共同學習,對知識信息進行再加工。通過組織共同學習之后,就會對所獲取的知識達成一致認識,并能做出準確的知識反饋。

  (四)知識反饋

  知識反饋是學習型組織模型的第四個階段,是對組織學習成果的一種檢驗。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知識反饋檢驗學習型組織的組織學習效果,也可以通過知識反饋對學生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做出評價。另一方面,教師既能利用學習型組織的共同學習提高自己,也能通過知識反饋檢驗教師的教學質量。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根據已知數量和問號之間的關系,選用合適的計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計算。

  2、讓學生體會用數學的過程,并感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已知數量和問號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確定選擇加法還是減法。

  教學用具:情景圖的光盤。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1、口算。

  2、6、7、8、9的組成。

  二、 新課。

  1、分步出示小鹿情景圖。

 。1) 先出示大括號,下面寫9只。

  師:誰能說出它的意思?

 。2) 再出示跑走的`3只。

  讓學生用一句話表達,再讓學生把兩句話合起來說一遍。

 。3) 出示問題部分。

  師:看圖你知道了什么?問題要求的是什么?

  師:誰能根據圖編一道題?并列算式。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9-3=6

  1、蘑菇圖方法同上。

  三、 鞏固練習。

  1、做一做

  讓學生先說圖意,后列算式。

  2、綜合練習。

  第62面11-14題

  四、 全課小結。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比較容易的兩步應用題.

  2.知道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應用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

  教學重點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

  教學難點

  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ㄒ唬┛谒

 。ǘ┚毩暎ㄕn件演示:列方程解應用題)

  商店原有一些餃子粉,賣出35千克以后,還剩40千克.這個商店原來有餃子粉多少千克?

  1.讀題,現解題意.

  2.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訂正.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設原來有 千克餃子粉.

  答:原來有75千克餃子粉.

 。ㄈ┙處熣f明:這種方法(解法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列方程解應用題.

  板書課題: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新授教學

  (一)教學例1(繼續(xù)演示課件:列方程解應用題)

  例1.商店原來有一些餃子粉,每袋5千克,賣出7袋后,還剩40千克.這個商店原來有多少千克餃子粉?

  1.讀題,理解題意.

  2.教師提問:通過讀題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師板書:原有的'重量-賣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3.教師提問:等號左邊表示什么?等號右邊表示什么?

  賣出的餃子粉重量直接給了嗎?應該怎樣表示?

  教師板書: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賣出的袋數=剩下的重量

  4.根據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并解答.

  教師板書:解:設原來有 千克餃子粉.

  答:原來有75千克餃子粉.

  5.小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ǘ┙虒W例2 (繼續(xù)演示課件:列方程解應用題)

  例2.小青買4節(jié)五號電池,付出8.5元,找回0.1元.每節(jié)五號電池的價錢是多少元?

  1.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要解答這道題關鍵是什么?

  3.學生獨立解答.

  4.學生匯報解答過程.

 。ㄈ┛偨Y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繼續(xù)演示課件:列方程解應用題)

 。ㄋ模┚毩

  商店原來有15袋餃子粉,賣出35千克以后,還剩40千克,每袋餃子粉重多少千克?

  三、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習了哪些知識?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步驟呢?

  四、課堂練習

 。ㄒ唬┌衙總方程補充完整.

  1.小明買4枝鉛筆,每枝 元,付給營業(yè)員3.5元,找回0.3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3

  2.建筑工地運來5車水泥,每車 噸,用去13噸以后還剩7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ǘ┝蟹匠探獯穑

  服裝廠有240米花布.做了一批連衣裙,每件用布2.5米,還剩65米.這批連衣裙有多少件?

  五、課后作業(yè)

  1.圖書小組原來有一些故事書,借給3個班,每班18本,還剩35本.原來有故事書多少本?

  2.四年級做了3種顏色的花,每種25朵,布置教室用去一些以后還剩28朵.布置教室用去多少朵?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10

  教學內容:課本應用題例2及練一練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進一步促進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用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一般復合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教學用具:幻燈,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只列式不計算

  ⑴某毛紡廠有男職工25人,女職工的人數是男職工的4倍。

  A.女職工有多少 人?

  B.男女職工共有多少人?

  C.女職工比男職工多幾人?

  (B、C兩問要讓學生思考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說說分析的思路)

 、起B(yǎng)雞場有公雞120只,母雞的只數比公雞的5倍多32只,

  A.有母雞多少只?

  B.公雞、母雞共有多少只?

  (讓學生試試用線段圖來表示題意)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每年的“六一”節(jié)前怡園小學生都要向山區(qū)同學捐書,今年大隊部對三、四、五年級捐書情況統(tǒng)計如下:

  三年級說:“我班捐書36本!

  四年級想了想說:“我班捐書的本數是三年級的2倍!

  五年級大聲說:“我班比三、四年級捐書的總數少8本!

  你們知道五年級捐書多少本嗎?

  三、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思考。

  2、獨立完成后同桌交流,看是否正確。

  3、匯報、板演。

  36*2=72(本) 綜合算式:36+36*2-8

  36+72=108(本)

  108-8=100(本)

  學生說理后再問:你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如:36*(1+3)-8

  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把三年級捐書的本數看作一份數。

  四、應用及變式

  1、說說解題思路,再列式。

 、庞屑t金魚10條,黃金魚的條數比紅金魚的2 倍多4條。兩種金魚共有多少條?

 、朴屑t金魚10條,黃金魚的'條數比紅金魚的2 倍少4條。兩種金魚共有多少條?

  ⑶有紅金魚10條,黃金魚的條數是紅金魚的2 倍;ń痿~的條數比紅、黃金魚總數少4條;ń痿~有多少條?

 、扔屑t金魚10條,黃金魚的條數比紅金魚少3 條,花金魚的條數比黃金魚的2 倍少4條;ń痿~有多少條?

  讓學生每兩題一比較。

  2、列式計算

  課本練一練的第二題

  五、課堂作業(yè)

  課本練一練的第3-5題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除法應用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

  2.能熟練地解答除法應用題.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除法應用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分析比較除法應用題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和投影片(電腦)、紙條、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關于9的除法應用題。

  1.口算:

  2.根據下面乘法算式,寫出兩個除法算式,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

 。2)引導學生想

 、偃 )十八或( )六十八

 、诎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18里有幾個6

 、18是6的幾倍

  二、探究新知。

  1.導入:大家回憶一下我們都學了哪幾種除法應用題(可舉例說明)教師板書:

 。1)平均分

 。2)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

 。3)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這三種類型的應用題,我們都用什么方法計算呢?

  引導學生明確都用除法計算

  教師說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整理和復習除法應用題.

  教師板書課題:應用題

  2.投影出示(或電腦顯示):18筐白菜.同時出示例5

 。1)食堂運來18筐白菜,平均分3天吃,每天吃幾筐?

  (2)食堂運來18筐白菜,每天吃6筐,可以吃幾天?

 。3)食堂運來18筐白菜,9筐蘿卜.白菜的筐數是蘿卜的幾倍?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你們知道了什么?(教師巡視,并關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啟發(fā)學生匯報:

  第(1)題講的是把18筐白菜,平均分成3天吃,求每天吃幾筐,就是把18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列式為: (筐)

  第(2)題已知18筐白菜,每天吃6筐,可以幾天吃,也就是18筐里有幾個8筐,就是幾天吃完,用 (天)

  第(3)題18筐白菜,9筐蘿卜,白菜是蘿卜的幾倍?白菜和蘿卜比較,18筐里有幾個9筐,就是它的幾倍,用

  3.進一步引學生討論:這三道題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

  這三道題第一個已知條件相同,第二個條件不同,所求的問題不同

  這三道題都用除法計算

  這三道題第1題數量關系是把18平均分成3份,求1份,用除法計算.

  第2題是18筐里有幾個6,用除法計算.

  第3題是18筐里有幾個9,就是9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通過討論我們知道:條件和問題不同,數量關系不同,解答方法相同.

  4.反饋練習:

 。1)投影出示。

  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平均分成3組,___________?(口頭提出問題,再解答)

  學生討論后,分組匯報.

  引導學生口頭提出問題:“每組有多少人”,列式計算:24÷3=8(人)

 。2)投影出示

  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________,分成了幾組?(口頭填一個條件,再解答)

  學生討論,分組匯報。

  引導學生口頭填一個條件:

 、倜拷M有8人 列式24÷8

 、诿拷M有6人 列式24÷6

 、勖拷M有4人 列式24÷4

 、苊拷M有3人 列式24÷3

 。3)投影出示

  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 ___________,乒乓球隊的人數是籃球隊的幾倍?(口頭填一個條件,再解答)

  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引導學生口頭填一個條件:

 、倩@球隊有8人 列式:24÷8

 、诨@球隊有3人 列式:24÷3

 、刍@球隊有6人 列式:24÷6

 、芑@球隊有4人 列式:24÷4

 。4)投影同時出示:

  ①學校乒乓球隊有24人,平均分成3組,每組有幾人?

 、趯W校乒乓球隊有24人,每組有8人,分成幾組?

 、蹖W校乒乓球隊有24人,籃球隊有8人,乒乓球隊的人數是籃球隊的幾倍?

 。5)分析比較上面l、2、3題,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明:

 、龠@三道題第一個已知條件相同,第二個條件不同,所求問題也不同.三道題,都用除法計算.

 、谶@三道題第1題數量關系是把24平均分成3份,求1份,用除法計算.

  第2題是24里有幾個8,用除法計算.

  第3題是24里有幾個8,就是8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師生共同總結:這三道題雖然條件和問題不同,數量關系不同,但解答方法相同,都用除法計算.

  三、全課小結,小學數學教案《關于9的除法應用題》。

  這節(jié)課學習了除法應用題,通過討論知道了雖然這三道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不同,數量關系不同,但解答方法相同.

  四、隨堂練習。

  1.看圖口頭把下面的應用題補充完整,再解答出來.

 。1)有36根香蕉,_____________,平均每把幾根香蕉?

 。2)有36根香蕉,_____________,分了幾把?

  學生討論,并口述匯報。

  2.燕子可以活9年,喜鵲可以活27年。______________?

  喜鵲活的`年數是燕子的幾倍? 列式計算:27÷9=3

  喜鵲比燕子多活幾年? 列式計算:27-9=18(年)

  燕子比喜鵲少活幾年? 列式計算:27-9=18(年)

  3.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99頁“你知道嗎?”通過教師講解、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五、布置作業(yè)。

  幼兒園買來30瓶橙汁,喝了12瓶,還剩幾瓶?剩下的平均分給6個班,每班分得幾瓶?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并說一說怎么想的?

  板書設計

  除法應用題

 。1)平均分

  食堂運來18筐白菜,平均分3天吃,每天吃幾筐?

  18÷3=6(筐)

  答:每天吃6筐.

 。2)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

  食堂運來18筐白菜,每天吃6筐,可以吃幾天?

  18÷6=3(天)

  答:可以吃3天.

 。3)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食堂運來18筐白菜,9筐蘿卜.白菜的筐數是蘿卜的幾倍?

  18÷9=2

  答:白菜的筐數是蘿卜的2倍.

  關于9的除法應用題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進一步理解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題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理解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題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 基本訓練

  二、應用題練習

  二、講解思考題

  四、課堂作業(yè)

  1、口算

  2、說出單位1的量和分數的對應數量

 。ㄒ娀脽敉队埃

  3、根據條件說出數量關系式(見幻燈投影)

  1、做練習四第6題

  問: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為什么?題里有怎樣的數量關系?

  2、做練習四第8題

  問:哪個數量是單位1的量?與對應的哪個數量?要求什么數量?

  又問: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求蘿卜比白菜少多少噸的'數量關系式是什么?

  3、做練習四第11題

  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和噸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又問:這兩題都求還剩多少噸,為什么第(1)

  題用乘法,第(2)題用減法?

  4、分析練習四第12題

  1、出示口答題(見幻燈投影)

  2、學生讀思考題

  問:這里兩個3/10的意義有什么不同?

  練習四7、9、10、12

  說明:解答像上面這樣的分數應用題,關鍵是確定單位1的數量。

  課后感受

  重點還應放在單位1和數量關系上。在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同的數量關系方面有些同學不太掌握,需要加強.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13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復習

  師:同學們,我家今天來了個客人,你們猜猜,他來自哪里?

  生1:可能來自梅州吧!

  師:不對。

  生2:來自北京。

  師:不對。

  生:老師,我國的那么多地名,很難猜對的。

  師:嗯,俗話說,的確太多了,我們不是不可能猜對,而是很難對。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讓你一定可以猜對?

  生:你至少要給我們一個范圍吧!

  師:說得好,好吧,看在我們師生的份上,我就給你一個范圍吧,這位客人來自廣東省中珠海、深圳、廣州、江門、河源這五個地方的其中一個,現在會猜了吧?

  生1:珠海。

  師:不對。

  生2:江門。

  師:不對。

  生3:深圳。

  師:不對

  生4:廣州。

  師:對了,看來生4是最厲害的,你最會猜了。

  生:老師,這樣不公平,并不是生4最厲害,而是他猜中的機率是最大的,最有可能猜對。

  師:噢,把你的想法說說。

  生:生1猜中的可能性是最小的,從5個地方選1個,他猜中的可能性只有 ,而生4的猜對的可能性就有 ,當然他最有可能猜中了。

  生:老師,我也覺得是這樣。生2在生1猜錯后,就只剩下4個地方可選了,所以生2猜對的可能性就只有 ,生3也是猜錯,所以深圳也可排除,生4猜時就只有2個供他選擇,容易多了,他占了便宜了。(生笑)

  師:看來,同學們對剛才的猜法有點意見,覺得不公平,是吧?

  生:是。

  師:老師很高興地看到同學們能夠應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判斷生活中的問題。誰能告訴我你是利用了什么知識來解決問題的?

  生1:是利用了可能性的知識。

  生2:是利用了分數來表示可能性的知識。

  二、交流完善知識圖

  師:通過兩個同學的補充,我們知道剛才所用的知識原來就在我們的書里。昨天已布置同學們進行了整理,根據你畫的知識樹,請你跟同桌說說你整理的知識樹里的知識有哪些?

 。ㄍ澜涣鳎

  師選了一張學生整理得不太完整的圖。

  師:你是如何整理的,能說說你的知識圖嗎?

  生1:老師,可能性在生活中是有很多用處,比如有人利用游戲轉盤來騙小朋友,他蠃的可能性很大,而小朋友蠃的可能性就很小。

  <<<123456>>>

  師:嗯,你就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還有其他話要說嗎?

  生1:沒有了。

  師:其他同學有補充說明的嗎?

  生2:我覺得在整理可能性時,還有一個可以說的,那就是幾選幾的問題。

  師:能說得更清楚些嗎?

  生2:就是可用分數來準確表示可能性。

  師:“準確”表示“可能性”,同學們覺得這句話有矛盾嗎?

  生3:沒有矛盾?赡苄砸部捎靡欢ㄐ问奖硎,其中分數就是其中一種形式。

  師:你說得太棒了,看來你是個有心人。

  生4:老師,我想補充,可能性可用分數表示,即 ,這里分母的“幾”指“總數”,分子中的“幾”指總數中的一部分。

  生5:也可以用“ ”來表示。

  師:嗯,你們歸納了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方法。不簡單!那我們就把剛才那個同學的知識圖再添加一個分支,就是方法,好嗎?

  生:好,這樣就完善了。

 。◣熢谠瓕W生圖上用紅筆添了一個分支)

  三、靈活使用知識圖

  師:看來,同學們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知識點掌握得不錯,不過還要會把知識進行靈活應用。下面聽老師出題,你們來說可能性是多少,準備好了?

  生:準備好了。

  師:我在我班上選一個人當值日班長,請問:選到你自己的可能是多大?

  生:

  師:請說方法。

  生1:我班有56個同學,選其中的1個,就是從56中選1個,所以被選中的可能性是 。

  師:對,思路非常清晰。

  生2:也可以這樣理解,總數是56,選1個是部分數,所以可能就是 。

  師:另類思維,一樣正確。請接著聽題:我要在我班的女生中選一個值日班長,請問女生選中的可能是多少?

  生1:女生被選中的可能性是 ,因為我班有女生31人,從中選1個,所以可能性是 。

  師:正確,那么男生被選中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笑:不可能。

  師:請說理由。

  生2:女生不包括男生。

  生3:男生不在被選的范圍。

  師:說的多好,用詞準確。但我們就真的沒有辦法表示這個不可能嗎?

  生4:老師,我知道。男生被選中的可能性是0。

  師:0可以表示可能性嗎?

  <<<123456>>>

  生5:可以的,表示不可能。

  師:噢,這是特殊情況喲。還有沒有其他特殊情況。

  生6:有。如果我班只有一個女生,那么她被選上的可能性就是100%。

  師:嘩,你真厲害,還會用百分數來表示可能性。為什么說這種情況也是特殊的。

  生7:因為非她莫屬。沒人跟她爭。

  師:相信你的文學功底不錯,妙語連珠。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在原知識圖再添一個分支:特殊情況呢?

  生:可以。

 。◣熢谠瓐D再添一個分支)

  師:好,通過我們的補充之后,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知識圖就更完整了。請你拿出你的圖,對比一下,哪些是人想到我未想到的,或者我想到人未能想到,進行添枝加葉。然后同桌再交流一下。

 。ㄉ粗砸褕D,邊補充邊交流)

  師:現在誰能一鼓作氣把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知識點說出來。

  生:我把它整理成如下知識點:一是表示的方法,幾選幾就用 表示;第二條分支是生活中的應用例子;第三個分支是特殊情況:不可能用0表示,非他莫屬用100%表示。、

  四、內化深知知識圖

  師:不錯。思路理清了,下面看幾道題。(出示題目:書本P118面第25題)

  1、再現情境。

 。ɡ蠋熓帜40張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紙片說)

  我們六年級有40名同學舉行游芑活動,我準備了40張座位票,分紅、黃、藍、綠4種顏色,每種10張,分別從1號編到10號。進場時每位同學任意拿一張座位票。請問:

 。1)主持人在4種顏色任抽一種,拿這種顏色座位票的同學獲開心果。每個同學獲開心獎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生1有點猶豫:應該是

  師:請說理由。

  生1:因為按照剛才所說,應該是從40張中選1張,所以我覺得是 。

  生2:不對,應該是 。

  師:嗯,有不同聲音,請說。

  生2:雖是從40張選一張,但這里紅色有10張,就是說他可供10張紅色供他選,所以是相當于從40張中選10張。即 = 。

  師:到底誰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眾生:我覺得生2說得對,如果有40種不同顏色的話就是生1對。

  <<<123456>>>

  師:我同意你們的意見。看來剛才我們總結的`幾選幾的問題要注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千萬不要依葫蘆畫瓢,生搬硬套。請繼續(xù)聽題:

  主持人第一次抽中了紅色,然后從10個編號中抽出一個幸運號碼。拿到紅色票的同學獲幸運獎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眾生:

  師:理由。

  生:這題肯定是10選1了。

  師:10張都是紅色無它,從中選1張也是紅色,所以這種情況是直接用幾選幾,對不?

  生:對!

  師:現在請你來當設計師:(出示題目:書本P119面第26題)

  下面的圖形沿虛線折疊后能圍成正方體,請根據要求在第一個圖形中涂色,在第二個圖形中中寫數。

 。1)把第一個圖形圍成的正方體任意上拋,使落下后紅色朝上的可能性是 。

 。2)把第二個圖形圍成的正方形任意上拋,使落下后數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 。

  師:你是怎樣解決第一題的。

  生1:因為這個圖有有六個方格,所以我把 變成 ,表示6選2,即把其中2個格涂成紅色就可以了。

  師:恩,你采用了逆向思維,懂得出去還懂得回來,真不錯,我同意。其他同學有意見么?

  生:沒有。

  師;那么誰來說說第2題。

  生2:這題更簡單了,只要把其中5個格寫上2就可以了。

  師:還有一個格咋辦?

  生2:寫什么數字也可以。只要不是2。

  師:其他同學的意見呢?

  眾生:同意。

  師:看來同學們不但會用可能性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還會用這些知識來設計一些實際問題。

  五、感受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應用廣角

  師:說起實際問題,我們這半年學過的也不少喲,誰知道我們到底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了哪些實際問題?也就是你們整理的知識圖中的應用廣角有哪些知識點?

  生1:老師,我覺得每個知識點在生活中都有作用,所以我舉了百分數的例子。

  師:比如……

  生1:比如百分率就很多;還有很多報紙上的百分數。

  生2:老師,昨天我們就調查了我們學校的綠化率是29。1%。

  師:噢,請細說你的調查方法。

  生2:我是問了我校的總務主任邱主任,他告訴我校園面積大約是18931.2平方米,綠化面積大約是5508平方米,然后我就用5508÷18931。2就可求出綠化率。

  <<<123456>>>

  師:真不錯,你不但學會了求百分率,還學會了訪談的調查方法。

  生3:老師,我們還調查了一年級三個班了解一些應急電話的情況。

  師:噢,請說。

  生3:我們每小組中抽一個人做調查小組長作代表,分別去到一3、一4、一5班,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后,我就叫知道110電話如何用的請舉手。結果有25人舉手,全班有45人,我就用25÷45,約等于55.6%的同學知道使用110電話。

 。ㄉ恼疲。

  師:把數學知識用活了。

  生2;還有比的應用。

  師:比用在什么方面?

 。ㄉ幌伦诱f不上來)

  師:看來同學們忘記了,昨天也沒回憶起來。我提示一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利用數學課帶同學們去哪啦?

  眾生:量大樹有多高。

  師:這是應用了什么知識?

  生3:比的知識。

  師:想想,生活中的數學還有哪些?

  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應用也很廣泛。比如木匠師傅要做一張桌子,他要計算木板所用面積才知買多少料。

  生4:還可用計算體積公式來計算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如要計算一個水果的體積,就可把它放進長方體的水箱里,看上升水的體積就是水果的體積。

  師:你的發(fā)言讓我對你刮目相看,厲害!其實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就能發(fā)現數學的精彩,生活的精彩。 下面我們就應用你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問題:

  蘇州到南京的特快列車硬席座車票每張33元,軟席車票每張52元。風光旅行社購買這兩種車票一共10張,用去406元。兩種車票各買多少張?

 。ㄉ毩暎

  師:請你來說說你的答案。

  生1:406-33×10=76(元)

  76÷(52-33)=4(張)------軟席票

  10-4=6(張)--------硬席票

  師:在解題過程中你是用什么方法去解決?

  生1:用了假設法,假如全是硬席票。

  師:不錯,準確率高。還可怎樣假設?

  生2;還可假設全是軟席票。

  生3:還可假設一半軟席票,一半硬席票,用表格。

  <<<123456>>>

  師:假設法應用很廣廣泛,其實除此之外還可假設只有一張軟席票、二張軟席票,就是說假設法其實有無數種設計方式,不用不知道,數學真奇妙!

  師:這節(jié)課已接近尾聲了,能與老師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嗎?

  生1:我復習到用分數表示可能性。

  生2:我還知道了如何設計游戲的公平性。

  生3:我知道如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師:恩,每人都有不同的收獲,把你的喜悅回家與家人共享。今天的作業(yè):

  1、同桌一起來做個游戲,出示9張卡片,反扣洗一下,摸到奇數算女生贏,摸到偶數算男生贏。這樣的游戲公平嗎?怎樣設計才使游戲公平?

  2、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很多商場為吸引顧客都舉行了抽獎活動,購滿一定價格可以到轉盤上轉1次。

 。1)觀察轉盤你有什么發(fā)現?

 。2)根據轉盤給定區(qū)域的色彩,假如你是商場的經理,你會怎么樣設計一、二、三等獎?為什么?

  想象一下如果是顧客,希望怎么設計呢?

  <<<123456>>>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14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和的應用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使學生真正掌握此類應用題的結構.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口算.

  2×3= 2×5= 4×2= 5×1=

  5×3= 4×3= 5×5= 1×4=

  2.列式計算.

 。1)3個4相加是多少?

 。2)5個2相加是多少?

  3.師:大家已經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學會了計算相應的式子題和文字敘述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一些生活中的問題,看誰能夠應用前面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

  4.教師板書課題:應用題

  新授

  1.出示例8(教師板書)

  同學們澆樹,每個人澆4棵,3個人一共澆多少棵?

  2.分析解答例8

 。1)讀題,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要求的問題各是什么?用小圓片擺一擺,表示出題目中的意思.

  學生可以答出:每個人澆4棵,有了3個人,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一個學生說,另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板貼小圓片.)

 。2)師:看圖思考,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樹應該怎么想?(學生回答:每個人澆4棵,也就是1個4棵,有3個人澆樹,就是澆了3個4棵.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個4是多少.)

 。3)問:要求3個4棵是多少,應該用什么方法解答?該怎樣列式?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4×3=12(棵)

  口答:一共澆了12棵.

  3.進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義.

  師問:誰來說一說,算式中的每個數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中的4表示每個人澆了4棵樹,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個人再澆樹,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個人一共澆了12棵樹,也就是3個4是12.)

  4.講解例9

 。1)出示例9(教師板書例9)

  小明買了3個扣子,每個5角錢,一共用了多少錢?

 。2)師:讀題,已知條件是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板貼:

 。3)師:看圖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應該怎樣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樣列式?說說為什么? (分小組討論)

 。4)匯報解答方法.(小組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任務:一人負責口頭列式,一人負責板書列式,一人負責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5)再次說明列式中每個數表示的意義.(算式里的5表示每個扣子5角,3表示買3個扣子,一共是3個5角,要求3個5角是多少應該用乘法計算)

  教師要求:

 。1)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能完成幾道題就完成幾道題.

 。2)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里,完成了所有的題目后,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這幾道題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用乘法解答的`;這幾道題都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這幾道題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果每一道題都能用兩種方法解答,你更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歸納質疑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迅速的計算.

  2、求幾個幾用乘法計算.

  3、求幾個幾還可以用加法來計算,但是用乘法計算起來比用加法計算更簡便.

  4、我們已經學習了“求幾個幾” 的文字敘述題和應用題.其實把文字敘述題加上不同的事情就是不同的應用題.

比的應用教學教案15

  教材說明

  學生在前幾冊教材中已經學習過了有關速度、時間、路程之間數量關系的應用題。但是以前學習的這種應用題,都是研究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從這部分教材開始,將要研究兩個物體(兩人、兩車、兩船等)的運動情況。這里以相遇問題為主,研究兩個物體在運動中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兩個物體運動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有方向問題,出發(fā)地點問題,還有時間問題。學生要全部掌握這些是較困難的。本冊教材的重點是教學兩個物體相向運動的應用題。其中又以“相遇求路程”和“相遇求時間”兩種為主。關于兩物體相遇,求其中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的應用題,放在后面,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學好兩物體相向運動的相遇問題,關鍵是弄清每經過一個單位時間,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由于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經驗較少,往往不易理解相向運動的變化特點。為此教材首先出現一個準備題,通過圖示來說明什么叫做“相向而行”。接著通過列表分析了每經過1分、2分、3分后,兩個人之間距離的變化,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相遇”。然后再通過例3、例4教學“相遇求路程”和“相遇求時間”的應用題。

  在例3中,教材通過圖示著重說明了小強和小麗兩人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他們兩家之間的路程。但是解答方法可以不同。第一種解法是先求兩人各自走多少米,再加起來。這種解法思路較清楚,學生容易理解。第二種解法稍難一些,但是有了準備題做基礎,學生就能比較好理解為什么要先求每分鐘兩人所走的路程的和。這種解法不僅比第一種解法簡便,而且是教學例4的基礎。

  在例4中,教學“相遇求時間”的應用題。這恰好是利用例3中的數量關系進行逆運算。教材沒有再詳細地進行分析,只是提出啟發(fā)性問題,讓學生想應該怎樣解答。

  在練習十四中,除了編排了相向運動的相遇問題以外,還有一些稍有變化的題目。例如:相背行駛、不同時出發(fā)、間接給出某一車的速度等,為的是擴展學生的經驗,讓學生更多地熟悉有關兩個物體運動變化時的數量關系,同時也防止學生在解題時死套類型或公式。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行教學。完成練習十四中的習題。

  2.教學例3之前,可以先復習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然后說明,以前我們都是研究一個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F在我們要研究兩個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接著,出示第54頁上面的準備題,通過畫圖或者讓兩個學生演示,相對走一走,說明什么叫做“同時出發(fā)”和“相向而行”。再結合圖示或學生的演示,看每分兩人距離的變化,讓學生在圖下面的表中填寫數目。學生填完表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析表中各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弄清兩人在相對行走的過程中,經過1分、2分、3分后,每個人走過的米數和兩人之間的距離有什么關系。最后再弄清什么叫做“相遇”,相遇時,兩個人走過的路程和兩家之間的距離有什么關系。

  3.通過例3教學相向運動求路程的應用題時,可以畫出線段圖來幫助學生弄清題意,使學生看到小強和小麗在相遇時兩人走過的路程的和,就是他們兩家之間的距離。然后,可以提問:“怎樣才能求出兩人走過的路程的和呢?”可以先讓學生試著列式計算,然后組織討論。使學生明確,先分別求出兩人各自走過的路程,也就是各自從家到學校的路程,再加起來就是兩家之間的路程。教學完第一種解法后,可以讓學生聯系準備題中分析過的數量關系想一想,在這題中由于兩人同時出發(fā),那么每經過1分鐘兩人之間的`路程有什么變化,到相遇時怎樣?求兩家之間的路程還可以怎樣算?引導學生列出第二種算式計算。做完后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析和解答的。在這之后,還可以讓學生比較一下兩種解法,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從數量關系上看,第一種解法是用兩人各自的速度乘時間,得出兩人各自走的路程,然后再加起來;第二種解法是根據兩人同時出發(fā)后相遇,時間相同,可以先算出兩人每分鐘一共走多少米,也就是“速度和”,再乘時間。從數學知識上看,兩種解法的算式之間的聯系正好符合乘法分配律。然后,通過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和練習十四中第1~3題,使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4.通過例4教學相向運動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解答復習題。復習前面剛學過的兩人相遇求路程的應用題。然后再把條件和問題改成例4,并畫圖表示出條件和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想,已知兩地相距270米,又知道兩人各自的速度,能不能求出相遇的時間?并且聯系例3的第二種解法,啟發(fā)學生想,“每經過1分鐘兩人之間的路程有什么變化?”“到相遇時兩人共走了多少米?”“那么經過多少分鐘兩人可以走完這270米,可以怎樣計算?”讓學生試著列式解答。然后找?guī)讉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析解答的。在學生做完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以后,訂正時也要找?guī)讉學生分析一下自己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