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時間:2022-01-11 21:12:0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塘、腦”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教”,會寫“兩、就”等10個字,會寫“快活、哪里”等8個詞語。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nèi)容。

  3、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借助課文圖片,按順序說清楚蝌蚪成長的變化過程,能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4、通過分角色朗讀和講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增強閱讀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點

  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nèi)容,說清楚蝌蚪成長的變化過程,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塘、腦”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教”,會寫“兩、就”等10個字,會寫“快活、哪里”等8個詞語。

  2、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課件、動物圖片和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謎揭題。

  小朋友們,老師說個謎語給你們猜猜:圓圓腦袋黑黝黝,長長尾巴水中游,長大吃蟲叫“呱呱”。(蝌蚪)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篇和小蝌蚪有關的科學童話——小蝌蚪找媽媽。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學生回答:為什么找?怎樣找?找到了嗎?)

  二、自讀課文

  請同學們帶著這些疑問,自由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到答案,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確。

  三、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詞。先讓學生試著讀一讀,再指名學生開火車帶讀,要求每個詞語讀一遍拼音,讀一遍詞語,讀對了全班跟讀,讀錯了舉手幫助他。

 。2)去掉拼音再開火車讀。

  (3)分男、女生讀,全班齊讀。

 。4)學習多音字“教”。

 。5)學習“皮”字,講解皮字的演變過程,給皮字組詞。皮字加一個提手旁就是“披”,把獸皮蓋在肩背上就是披。

  2、檢查和鞏固生詞。游戲:我會讀。

  四、教學第一自然段

  1、這群小蝌蚪忍不住想見大家了!播放視頻,它們生活在哪里?

  2、小蝌蚪長什么樣子?(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就是這樣寫的?(第一自然段)

  3、誰來讀一讀描寫小蝌蚪樣子的句子。(指名讀)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小蝌蚪的樣子?(從頭到尾)

  4、課文中這兩個詞語是用來形容小蝌蚪的,給你什么感覺?(生答)對,用來強調(diào)小蝌蚪的腦袋特別大,尾巴特別長,這樣的詞叫疊詞。

  5、句子中哪個詞寫出了小蝌蚪長長的尾巴特別好玩?(甩)請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動作。

  6、你們扮演小蝌蚪一邊做動作一邊回答:小蝌蚪,你們生活在哪里?你們長什么樣子?你們怎樣游來游去?哪只小蝌蚪能告訴我,你們現(xiàn)在的感受是什么?

  6、朗讀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蝌蚪樣子的可愛,在池塘里過得很快活。

  五、整體感知

  過渡:這群快活的小蝌蚪要去找媽媽,它們?yōu)槭裁匆フ覌寢專?/p>

  1、想一想:小蝌蚪找媽媽時,在路上遇見了誰?教師板書:鯉魚、烏龜。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圖。

 。2)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它是怎么做的'?(迎上去)假如我是鯉魚媽媽,誰來做做這個動作。就是面對面主動打招呼,你真是一個懂禮貌的小蝌蚪。所以,你有什么問題就說吧!

  (3)小蝌蚪是怎樣問的?鯉魚是怎樣回答的?從鯉魚媽媽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師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4)教師引讀,學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讀第二自然段。在這段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生答:長出兩條后腿)板書:長后退,貼小蝌蚪圖。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圖。小蝌蚪繼續(xù)向前游,接著它又遇到了烏龜,它是怎么做的?(追上去)假如我是烏龜媽媽,誰來做做這個動作。就是從背后趕上去打招呼。為什么是“連忙”追上去呢?(小蝌蚪很著急)

 。2)小蝌蚪一邊追,一邊著急地叫著媽媽,誰來叫一叫?它叫得那么急,烏龜是怎么說的?從烏龜?shù)脑捴,小蝌蚪知道了什么?/p>

 。3)看圖理解小蝌蚪為什么錯把烏龜當媽媽。(烏龜同青蛙一樣是四條腿,寬嘴巴)

 。4)教師引讀,學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讀第三自然段。

  3、分角色朗讀一至三自然段。

 。1)四人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一至三自然段。

 。2)戴上頭飾進行一至三自然段的表演。

  六、小結(jié)

  小蝌蚪還沒有找到媽媽,不知道它又會變成什么樣?我們下節(jié)課再繼續(xù)學習。

  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找一找小蝌蚪和青蛙的科學知識。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2

  教學目標:

  1、喜歡聽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

  2、知道青蛙媽媽的樣子。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教學準備:

 。ㄕJ知準備)看過小蝌蚪;

  (材料準備)圖片、故事錄音。

  教學重難點:

  了解青蛙的主要外形特征。

  教學過程:

  一、寶寶和媽媽

  1、提問:在家里人當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小結(jié):是媽媽生下了我們,而且最照顧我們、寶貝我們的也是媽媽。

  提問:你們和媽媽長得像嗎,什么地方長得最像?

  2、師:我們都快樂地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可是小蝌蚪卻從來沒見過自己的媽媽,不知道媽媽長什么樣子。這一天,他們決定去找媽媽。

  二、蝌蚪找媽媽(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講述故事)

  1、插問:小蝌蚪長得什么樣子?

  小蝌蚪遇到了誰?是怎么問的?青蛙媽媽到底長的怎么樣?

  重難點:了解青蛙的主要外形特征。

  2、玩表演游戲幼兒扮演小蝌蚪,教師依次扮演其他角色,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

  表演中鼓勵幼兒發(fā)問:媽媽在哪里?你是我們的媽媽嗎?

  三、活動延伸:

  區(qū)角活動中,鼓勵幼兒進行故事表演。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3

  一、復習導入 設問激趣

  由于“認知碼”的學習是隨語文課進行的,因此復習基本部件、編碼規(guī)則,幫助初學編碼的學生知識的再現(xiàn)尤為重要。通過復習可以排學習障礙,降低學生自學時的編碼難度。根據(jù)《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安排三項復習內(nèi)容:

  1、開火車說出下列部件的代碼

  辶 女 馬 艸 月 匕

  2、開火車說出獨體字的表音符

  土 馬 禾 田 火

  3、說出下列字的編碼

  媽 龜 迎 火

  二、自學課文,檢查效果

  學生自學課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形式。自學前向?qū)W生提出提求:

  1、你認識畫面上哪些動物?哪些動物不是小蝌蚪的媽媽?

  2、自學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筆畫結(jié)構(gòu)、試著給生字編碼,若不會的作記號提出來。

  3、試著上機打字

  上述學生通過觀察、朗讀、動手操作,自學和理解的過程中,主體意識、主動精神、探索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應培養(yǎng)。當然,低年級學生自學活動中會有一定難度,可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導。在檢查學生自學效果的同時,讓學生按照“*** 字是結(jié)構(gòu)的,可分成部件,編碼是***”口頭表達。

  三、動像演示 突破難度

  以“媽、龜”字為典型,突破本課生字難點。將這四個字制作成CAI教材軟件,制作時先出現(xiàn)生字和拼音,然后讓每個部件分別在閃動,并相應出現(xiàn)每個部件的代碼,制作時,將這四個生字的每個部件用各種顏色搭配,使之既醒目又好看,給學生以“強刺激”使每個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著放一段《小蝌蚪找媽媽》錄像,讓學生注意觀察動物的樣子及捉害蟲的過程。隨著畫面的出現(xiàn),將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在學生心中播下愛護青蛙的種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課文中的第一段文字,理解“迎上去”的詞義,學會用“是……也是……”句式說話,然后小結(jié)歸納成“觀察***學詞名***造句”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二段。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采用多媒體組合教學,突破了難點,而且輸出了大量信息,多方面地刺激學生,同時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四、指導練習 鞏固新知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4

  一、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三、教具準備:

  生字詞小黑板、教學插圖、教學錄像帶

  四、教學地點:

  多媒體綜合電教室

  五、教學課時:

  三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生:認識!)那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朋友如按好壞來分可分為好朋友和壞朋友。蚜蟲是莊稼的壞朋友,那青蛙就是莊稼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青蛙嗎?那又有誰知道青蛙小時候是長什么樣兒的?它又是怎樣長大的呢?(幻燈片出示小蝌蚪插圖,然后指出這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學了今天這一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

  二、初識圖意。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么?它們都在干些什么?(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生答)

  2、逐圖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么變化?再連續(xù)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誰,揭示這也就是——小青蛙成長的過程。

  3、提問: 大家看到最后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后變成了什么?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生述)

  4、小結(jié):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幅圖,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時身體都出現(xiàn)了哪些變化?開頭怎樣?過了幾天怎樣?后來又怎么樣?最后變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輕聲朗讀課文。

  思考: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誰?

  2、糾正讀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問題,師生初步分角色朗讀課文。(師:敘述部分;小蝌蚪、鯉魚、烏龜及青蛙媽媽由四組學生分別扮演。)

  四、講讀第一自然段。

  1、講讀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說一說,并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幾只?(生:有一群。)師講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導生給“群”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么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師指導生聯(lián)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導學生看圖,師復述小蝌蚪外表。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作業(yè)第二題(1)小題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講讀第二段。

  1、看第二幅圖,提問:現(xiàn)在我們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圖模樣有什么不同?

  2、讀第二自然段,說說蝌蚪有什么變化。

  3、再讀(指名個別讀)

  4、看圖,講述小蝌蚪是為什么會游向鯉魚媽媽?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為小蝌蚪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該有媽媽,但又不知媽媽長得怎么樣,所以就游過去問。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這里既表示禮貌,也為了讓鯉魚媽媽能發(fā)現(xiàn)自己——小蝌蚪。

  5、根據(jù)講讀內(nèi)容,提問: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它的媽媽有什么特點呢?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我們的”“哪兒”要讀重音;鯉魚媽媽的回答要用長輩式親切的語氣讀出來。)

  二、看圖,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圖,提問: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么變化?

  生讀第三自然段。

  2、學生回答,師板書。

  3、小蝌蚪為什么會把烏龜錯認為是自己的`媽媽呢?課文中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師引導學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體現(xiàn)出了它們以為找到了媽媽時的高興、迫切的心情。)

  4、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它們媽媽的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劃出文中語句并讀一讀)

  5、指導朗讀第三段。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這一句,要讀出急于找到媽媽的迫切心情。

  6、輕聲朗讀第四、五兩段,指導生邊讀邊看圖,思考:

  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么變化?(板書)

  小蝌蚪到底有沒有找到媽媽呢?他們的媽媽究竟是誰呢?它們是怎么認出來的?

  (生聯(lián)系圖及有關句子回答:回顧烏龜介紹的青蛙媽媽的特征,還有前面鯉魚媽媽講的“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了解媽媽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媽媽了。)

  7、第四段主要講了什么?先讀再說。(自由讀后再指導學生說出段意)

  “小蝌蚪已經(jīng)是青蛙了”,為什么加上個“已經(jīng)”?小蝌蚪是怎樣跳到荷葉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著媽媽干什么?這說明了什么?(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等青蛙呢?(生: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好朋友——青蛙)

  三、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第一道題。

  3、完成課后第三道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分角色看圖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大腦袋、長尾巴——長出兩條后腿——長出兩條前腿——脫掉尾巴、換上綠衣裳)

  3、指導完成課后第二題。

  二、指導有感情地分組朗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觀看生字表教學錄像帶,激發(fā)學生興趣。

  2、指導學習生字。

  3、難寫、易錯字形分析:

  塘:共13畫,第八畫右邊要出頭,第10筆一豎。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7個生字,會寫“灰、阿”等7個字。

  2、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3、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過程。

  2、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頭飾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猜謎語,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想請大家猜個謎語,謎面是:大腦袋、圓肚子、細尾巴、黑身子。變變變…長出四條腿,丟了細尾巴。吃飽了,呱呱呱抓害蟲.頂呱呱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請你標畫出文中的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引導學生認讀。

  3、聽故事錄音,邊聽邊標畫出自然段序號

  三、再讀課文,了解蝌蚪變?yōu)橛型艿倪^程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小蝌蚪什么樣子呢?

  (2)“快活地游來游去”是什么樣子呢?請你想象一下,做這個動作。誰還能用“快活”說一句話呢?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讀這自然段,這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了什么?

  (2)分組進行議論。

  (3)畫出小蝌蚪和鯉魚的對話,想象他們談話時的語氣,試著讀—讀,再分角色進行表演。

  (4)學生練讀。表演。

  (5)匯報后評價。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長后腿

  3、仿照以上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四、五自然段。

  (1)小蝌蚪又向誰請教呢?

  板書:烏龜青蛙

  (2)自選學習內(nèi)容。

  思考: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

  用讀的形式匯報出小蝌蚪的變化。

  4、學生自學后匯報交流。

  5、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小蝌蚪找到烏龜,烏龜告訴它,它的媽媽頭頂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2)小蝌蚪看見大青蛙,找到了媽媽。

  7、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好不同角色的語氣。

  8、戴頭飾表演。

  9、教師小結(jié):小蝌蚪為了尋找媽媽,不斷地探索,靠著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不斷地去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四、布置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長聽。

  2、課后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查找小青蛙吃害蟲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內(nèi)容

  1、讀課文,引導學生讀出感情。

  2、分小組表演這個節(jié)目。

  二、鞏固本課的生字、新詞

  1、認讀生字卡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本課中有些生字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

  2、認識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灰迎阿姨 ?追頂披鼓

  (2)同桌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

  (3)學生匯報。

  3、指導學生寫本課的'生字。

  先認讀田字格中的生字,再組詞。注意區(qū)別“披”和“波”。

  (1)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占格位置。自主提出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2)教師與學生一起書空。,重點指導“灰、條”。

  (3)學生仿寫,老師訂正。

  (4)認真書寫。展示部分學生寫的字。

  三、課堂作業(yè)設計

  1、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又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沒過多久,()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

  2、師生對話,背誦句子。師:小蝌蚪什么樣?生: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師:小青蛙什么樣?生: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3、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把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過程說清楚。

  四、板書設計

  34小蝌蚪找媽媽

  四條腿寬嘴巴長后腿

  烏龜青蛙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6

  一、學習匯報

  1。我會認:認讀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

  (先在小組內(nèi)匯報,然后指名匯報。)

  2。我會讀:正確地朗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讀課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點。

  小組學習活動:

 。1)將描寫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點的詞句混在一起,請學生認讀。

 。2)觀察并發(fā)現(xiàn)這些詞句與什么有關,接著按照一定的順序重新整理、排列這些句子。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點的`句子。

  2?磩赢,給動畫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樣找媽媽。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交流(先小組內(nèi)交流,再指名交流。)

  (3)匯報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4。小組學習活動——我會擺。

  讓學生將3張小圖按照青蛙的成長過程重新排列,然后說一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5。談一談:你喜歡小蝌蚪和它的媽媽嗎?為什么?

  6。朗讀全文。

  三、拓展

  學生將課前搜集的有關青蛙的資料進行交流。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7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來自于中班下冊"青蛙"這一主題里的一個活動。動物主題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nèi)容。以幼兒感興趣的動物為載體,通過聽聽、說說、游戲等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語言是幼兒交往、認識事物、保存知識、發(fā)展智力的重要工具。幼兒正處在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因此學習對話貫穿始終。

  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故事,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的能力。

  2、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分角色表演。

  準備

  1、小蝌蚪的頭巾若干,把幼兒打扮成小蝌蚪

  2、活動教具一套

  3、錄音機、磁帶

  過程

  1、分段欣賞故事,學講角色對話

 。1)幼兒聽音樂跟著老師學小蝌蚪游的動作(雙臂交叉抱住身體、晃著頭),游進池塘(活動室)

  老師:噓---(幼兒安靜下來)暖和的春天到了,睡了一個冬天的青蛙媽媽醒來了(老師做動作、幼兒學動作)……產(chǎn)下許多圓圓的卵(老師、幼兒全體蹲下扮成卵)……青蛙媽媽產(chǎn)下卵慢慢地活動起來了(做動作)……非常地快樂。

  (2)逐一出示活動教具,幼兒在提問中學講對話

  a.有一天,鴨子媽媽……小蝌蚪高高興興地向前游去(邊講邊操作活動教具)

  老師:小蝌蚪看到了什么?怎么問?鴨媽媽怎么回答?

  b.一條大鯉魚……小蝌蚪再向前游去(邊講邊操作活動教具)

  老師:把誰當成了媽媽?大鯉魚怎么說?

  c.一只大烏龜在前面游……小蝌蚪又向前游去

  老師:又把誰當成了媽媽?烏龜媽媽怎么說?

  d.小蝌蚪游呀游……結(jié)束

  老師: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開始時它怎么問青蛙媽媽?青蛙媽媽怎么說?(了解青蛙生長過程)

  e.告訴幼兒故事的題目

  老師:剛才我們講的故事題目是《小蝌蚪找媽媽》(跟念)

  2、安靜地聽錄音,整體欣賞故事。

  下面我們完整地聽錄音機阿姨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老師:聽完后問:小青蛙找到了媽媽心情怎么樣?

  那么你們遇到高興的事情會怎么樣?

  (深入詞匯,要求幼兒把自己高興的情形表現(xiàn)出來)

  3、學習分角色表演,學講對話。

  (1)故事里誰是你最喜歡的,為什么?

 。2)請喜歡鴨媽媽的小蝌蚪到鴨媽媽身邊來(將活動教具中的鴨媽媽貼在椅子上)

  同樣請喜歡鯉魚媽媽、烏龜媽媽、青蛙媽媽分別站好

  喜歡做小蝌蚪的和老師一起

 。3)教師講敘述內(nèi)容,幼兒分角色表演并說出對話內(nèi)容。

 。4)聽錄音,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5)結(jié)束:小蝌蚪咱們和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青蛙媽媽一起到外面游玩去。(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先分段欣賞故事,利用活動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了多方面的知識,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有禮貌地問答以及開心時你會怎樣表現(xiàn),挖掘了活動中有價值的、隱在的教育機制,使幼兒得以全面發(fā)展。

  2、活動第二部分以角色游戲的形式進行,讓孩子自由選擇故事中的角色,符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同時體現(xiàn)了孩子的主體性。最后孩子自由組合分角色表演,使活動進入。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很高,從頭到結(jié)束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3、活動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聽聽說說玩玩動靜結(jié)合,做到"動"、"靜"結(jié)合,有張有弛,幼兒學起來有勁,教師上起來省心,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游戲,引導幼兒學習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看分合式列算式。

  2、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寫有5的加減算式卡片若干、背景圖一張、活動圖片鴨子、魚、烏龜、大白鵝、青蛙各一張,小蝌蚪六張(大小顏色等各有不同)。

  教學過程:

  1、復習5的'組成(出示背景圖)以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導入,讓幼兒觀察有幾只小蝌蚪,分別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并由此列出5的分合式。

  5

  1 4

  2 3

  3 2

  4 1

  2、幫小蝌蚪找媽媽

  分別遇到鴨子、魚、烏龜、大白鵝、青蛙,要求小蝌蚪分別根據(jù)自己身上的特征(大小及有無蝴蝶結(jié)),列出5以內(nèi)的算式,只有回答正確,才告訴它們該去哪找媽媽。

  鴨子1+4=5 4+1=5

  魚 5-1=4 5-4=1

  烏龜 2+3=5 3+2=5

  大白鵝 5-2=3 5-3=2

  3、“開火車”游戲

  講述故事“小蝌蚪找到了媽媽,它們也長大了,變成了小青蛙,和媽媽一同坐上小火車,去農(nóng)田里捉害蟲保護莊稼” 幼兒扮演小蝌蚪,人手一張火車票(5以內(nèi)算式題卡),算出得數(shù),坐上相應數(shù)字的“車廂”,排成4路縱隊“開火車”。

  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tǒng)的童話故事,因其內(nèi)容生動、有趣而深受幼兒喜愛。本課程用這個幼兒耳熟能詳?shù)墓适聝?nèi)容貫穿始終,用故事設置了游戲情景,借助故事中角色的對話來逐步提出問題,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程當中來,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9

  活動設計背景:

  結(jié)合主題活動“親親一家人”,為了讓孩子對媽媽的特征進行仔細觀察,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手指壓印作畫,以及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示各種動態(tài)的小蝌蚪。

  2、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愛好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對事物的細致觀察

  2、掌握曲線添加的方法

  3、對蝌蚪各種動態(tài)的表達

  活動準備

  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PPT、黑色顏料、黑色水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老師:“呱呱呱、寶貝們聽一聽,是誰在講話呀?”(課件里呈現(xiàn)青蛙媽媽)

  老師:“原來是青蛙媽媽呀!可是青蛙媽媽皺著眉頭,好像不開心的樣子,我們一起來問問它是怎么回事吧!”(青蛙媽媽的聲音“唉,聽說我的寶貝在到處找我,可是到現(xiàn)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著急啊!”)

  老師:“原來青蛙媽媽擔心它的寶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緊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兒歌后課件里呈現(xiàn)了一群游動的小蝌蚪。)

  4、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樂在水里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游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課件里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游動的。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多個集體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之后,適當?shù)奶峁┙o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調(diào)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小結(jié):“原來小蝌蚪游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游的。真有趣啊!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

  (二)幼兒自由想象并表示,把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老師這里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這些資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后,老師可以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游動了。我們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群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游動了。假如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老師巡回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

  (1)蘸顏料壓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后再拿水彩筆添畫。

  (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四周環(huán)境的整潔。

  (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資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干凈。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以講故事形式進行引入,略顯單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將故事以動畫形式播放給幼兒觀看,并加以將講述,這樣讓幼兒很直觀地觀察小蝌蚪的各種動態(tài),以及青蛙的模樣,青蛙與其它動物的相同與不同;

  2、在活動過程中,在保證幼兒有自由發(fā)展空間的基礎上,我引導幼兒先進行觀察,讓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再進行繪畫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兒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我加以指導一些常規(guī)教育,以此來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

  4、不足之處在于:從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給幼兒進行繪畫操作示范的同時,限制了孩子的思維,不少孩子畫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這堂課的話,我會在這方便多加以引導,讓幼兒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0

  【學習目標】

  1、會認“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或多媒體課件,有關青蛙的知識。

 。病⑿◎蝌、青蛙、鯉魚、烏龜?shù)阮^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可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揭示新課,板課題:小蝌蚪找媽媽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范讀課文。

  三、學生自讀課文

 。、標出不認識的字。

  2、讀準字音。

  四、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1、課件展示生字。指名讀,正音。

 。、教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3、指名介紹記字的方法。

 。础⒔M詞練習。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五、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

  分段讀課文,自己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結(jié)合圖學習:

 。薄⒅缸x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樣子),理解“甩著”。

  學生齊讀這一段,體會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動作)

 。、讀第2自然段,看圖比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誰?結(jié)果怎樣?

 、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第一、二幅圖,比較后,說說幾天后小蝌蚪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并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板書:長出兩條后腿。

  課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動作的方式幫助理解。

  分角色讀。

  ⑵ 從鯉魚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ㄗ约旱膵寢屖撬臈l腿,寬嘴巴)

  板書:四條腿 寬嘴巴。

  3、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多媒體或做動作幫助理解“追上去”。

 、 交流:為什么小蝌蚪會錯把烏龜當媽媽呢?

 、 分角色讀。

  六、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二、圖文結(jié)合,理解內(nèi)容

 。薄⒆宰x第4、5自然段。

  討論交流: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是什么樣的?

 。、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

 。场⒄n件出示青蛙媽媽的話,結(jié)合課后“讀讀說說”的'練習,用“已經(jīng)”說話。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畫出小蝌蚪最后變化的詞句。

  教師板書:尾巴消失 捉害蟲。

 。、小結(jié):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也是青蛙生長變化的過程。

  三、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出示字卡,檢查識字情況。

 。薄⒊鍪尽拔視䦟憽钡淖,學生讀一讀。

 。、觀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該怎么寫?

 。场W生描紅,臨寫,師巡視輔導。

 。、展示學生的書寫,評議書寫情況。

  五、演一演

  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本劇《小蝌蚪找媽媽》。評出表演得好的小組予以獎勵。

  六、拓展學習(作業(yè))

  1、課后進一步了解有關青蛙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保護青蛙的小衛(wèi)士。

 。、通過查找資料或網(wǎng)絡資源,了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1

  設計意圖:

  春天里,活動室的自然角出現(xiàn)了有代表性的動物——小蝌蚪。從此,孩子們總是爬在哪兒久久地觀察起了大頭細尾的小蝌蚪,談論的話題里也總是離不開小蝌蚪:小蝌蚪什么時候長腿呢?它的媽媽是青蛙嗎?為什么和它的媽媽長的不象呢?……這時,我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靈活地設計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活動。在活動中,主要通過讓幼兒觀察、討論、講述和操作等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長變化過程,培養(yǎng)了幼兒熱愛科學的興趣,也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關心小動物生長的情感。

  活動名稱:

  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生長過程和外形特征;

  2、啟發(fā)幼兒對小動物的探索欲望和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盛有小蝌蚪的魚缸若干盆

  2、掛圖一: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3、掛圖二:小蝌蚪生長變化的四個過程;

  4、集體排序圖四張;

  5、幼兒操作小卡片每人一套;

  6、青蛙頭飾一個;

  7、音樂:《悄悄話》。

  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小蝌蚪引入活動主題

  1、老師講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提醒幼兒邊聽故事邊觀察“小蝌蚪長得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魚缸中的小蝌蚪,討論并講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頭、有眼睛、沒腿、象魚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它的

  四個不同的過程,并在活動中適當穿插各種提問。

  參考資料:

  1、卵子:一個青蛙媽媽在春天時會在池塘或小河里產(chǎn)下許多的卵子。每個卵子都是圓圓的,軟軟的,許多許多連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動著。

  2、剛出生的小蝌蚪:過2——3天以后,小蝌蚪便從卵子里鉆出來,大大的頭,長長的尾巴,特別象魚,并用頭上的鰓從水中吸進空氣,開始生活。

  3、長大的小蝌蚪:大約需要50天的時間。慢慢地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變成了小青蛙的樣子,嘴巴變大了,頭上的鰓沒有了,但尾巴還沒有脫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脫落。這時,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陸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變成了一個能干的小青蛙。

  三、師生共同小結(jié)并請幼兒粘貼,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小蝌蚪生長變化過程的認識和理解。

  1、小結(jié):以上是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過程,從卵子到變成小青蛙大約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將近3年的時間才能變成它爸爸和媽媽的樣子,世界上還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進行變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進行變化,直到長成小青蛙才跳出來。

  2、粘貼:請四名幼兒將小蝌蚪的變化過程小卡片按順序粘貼到不同的四副圖片中,全班幼兒集體觀察并驗證。

  3、提問:

 。1)為什么把小青蛙叫兩棲動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蟲、蚯蚓、蜘蛛、蝸!

  老師提示:青蛙不停地脫皮,舊皮對它們來說也是最好的食物。

 。3)為什么要愛護小青蛙?(它是捉害蟲的能手,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nèi)祟悂碚f是有益的,所以要愛護它、保護它)

  四、小組活動:請幼兒動手操作,給四張小卡片來排隊。老師要巡回指導,當幼兒操作結(jié)束后,請幼兒之間互相講述。

  五、帶領幼兒玩游戲,加深對活動內(nèi)容的理解。(伴隨音樂《悄悄話》)。請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六、活動結(jié)束,幼兒自由分組活動。

  第一組:講關于小蝌蚪的故事;

  第二組:給小

  蝌蚪的變化過程小卡片來排隊;

  第三組:畫蝌蚪;

  第四組:觀察小蝌蚪。

  附件(兒歌):

  小蝌蚪找媽媽

  1、一個卵子圓又圓,

  動一動,動一動,真好玩;(動作緩慢)

  2、一只蝌蚪一條尾

  游來游去找媽媽;(動作輕快)

  3、兩條后腿長出來,

  媽媽媽媽在哪里?(歡快)

  4、四條腿呀長出來,

  媽媽媽媽在這里。媽媽……撲向媽媽的懷抱(老師頭戴青蛙頭飾扮演媽媽去迎接“小蝌蚪”)。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2

  活動目標:

  1. 會聽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能理解故事情節(jié)。

  2.寶寶回憶小蝌蚪找媽媽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感受小蝌蚪找媽媽的心情,,知道請別人幫忙時可以使用禮貌用語。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添畫小蝌蚪的快樂。

  活動準備:圖片、青蛙、蝦、烏龜、螃蟹,小蝌蚪找媽媽添畫的紙、黑色墨汁,黑色彩筆等。

  活動重點(或難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要學會幫助別人,并能培養(yǎng)幼兒的

  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1、引導語: 現(xiàn)在是春天了,動物們都要出來活動了,小朋友們都見過小蝌蚪吧,現(xiàn)在小蝌蚪長大了,它們要去尋找自己的媽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媽媽的。

  2、青蛙媽媽的寶寶是誰呢?(小蝌蚪、青蛙)

  3、,小蝌蚪長的'怎樣,大大的腦袋,黑黑的身體,細小的尾巴扭一扭。

  教師又指著小蝌蚪說,小蝌蚪正在找媽媽。

  二、展示圖片,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1教師展示圖片一,引導幼兒談談想想小蝌蚪遇到誰?他們會說些什么

  龍蝦公公是怎么回答它們的?

  2圖二,小蝌蚪又游啊游啊,遇到了誰?

  大螃蟹又是怎么回答它們的呢?

  3圖三,之后小蝌蚪繼續(xù)找媽媽,它們是不是找到媽媽了呢?

  原來是大烏龜,大烏龜又是怎么說的呢?

  4圖四,最后,小蝌蚪們找沒找到媽媽?它們的媽媽到底是誰?

  三、完故事后教師提問教師設

  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

  2、小蝌蚪看到龍蝦公公、大螃蟹、大烏龜是怎么詢問?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媽媽們的對話時都使用了哪些禮貌用語?這有什么好處?

  3、小蝌蚪找不到媽媽心情是怎么樣的?你如果找不到媽媽會怎么做?

  4、最后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你能說說它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有什么本領。

  5、完整的再聽一遍故事。

  四、讓我們一起動手畫畫小蝌蚪

  1、在老師畫好的圖片上,添畫一些小蝌蚪,使畫面更完整。

  2、評價幼兒作品,鼓勵添畫添的好的寶寶。

  3、最后,青蛙媽媽來了,帶著蝌蚪寶寶們一起去田里捉害蟲去了。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正確分辯: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大膽表演、質(zhì)疑、想像、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青蛙是益蟲,懂得保護青蛙。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學過程

  一、圖文對照,讀講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圖問: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么變化?再結(jié)合課文,說一說。

  2.繼續(xù)觀察:小蝌蚪遇見了誰?它會說些什么?會怎樣想?再結(jié)合課文閱讀,找出有關句子,再回答。理解這一段著重領會“長出了兩條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鯉魚媽媽講的青蛙特征“四條腿”“寬嘴巴”。

 。1)結(jié)合看圖,弄清蝌蚪先長出兩條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動上前叫“迎”,在這里表示有禮貌,也表示鯉魚是迎面而來。

  3.指導朗讀:要讀出孩子問話那種天真的語氣。鯉魚媽媽要讀出親切、長輩式的語氣。

  過渡語: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以后,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

  二、講讀理解第三段

  1.用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試著說說學學第三段,先試說圖意。然后圖文對照,讀讀第三段,說說你讀懂了哪些詞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組討論,交流意見。

  2.體會:“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烏龜前進的方向相同,也表現(xiàn)了小蝌蚪知道媽媽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媽媽的'心情。

  3.解決疑點:為什么小蝌蚪錯把烏龜當媽媽?聯(lián)系第二段鯉魚媽媽介紹的特征來體會。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媽媽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擴展:我們平時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細致的調(diào)查,否則就會鬧笑話。

  5.聽錄音,指導朗讀第三段。要讀出小蝌蚪找媽媽那種急切的心情,要讀出烏龜和藹可親的語氣。

  三、學習理解四、五段

  1.小組討論:通過看圖和朗讀四、五段,你又學會了什么?小蝌蚪怎樣找到媽媽的?它們的媽媽是誰?

  2.品析重點詞語:比較“游過去”與“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體會小蝌蚪找到媽媽那種高興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葉上,小蝌蚪不急著追趕,也說明小蝌蚪認準了青蛙是自己的媽媽,已對媽媽的長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會認錯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導學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樣認出媽媽的?回顧鯉魚和烏龜所介紹的特征與青蛙媽媽的樣子相符合,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媽媽。

  4.說說這兩段主要講什么?(要多問多想)

  5.學生自由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練習朗讀。

  6.進行思想教育,引申擴展,通過學習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進行保護青蛙的教育)

  四、布置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4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從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變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變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教學難點

  學習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

  教學準備

  1.掛圖

  2.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揭示課題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們想找自己的媽媽,但又不知道媽媽是誰?它在哪?我們跟他們一起去找好嗎?

 。ò鍟盒◎蝌秸覌寢專

  二、從圖入手指導總觀全圖

  問:小蝌蚪長什么樣?我們看書上是怎么說的?

  三、讀全文,理解一、二自然段

 。1)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

 、賳枺耗囊蛔匀欢螌懶◎蝌降臉幼樱

 、趯W生再讀第一自然段。

  問:小蝌蚪什么樣?(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尾巴。)

 、圩杂勺x第二自然段。

  問: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三句話)說說每句話什么意思?重點指導三個問題,要求先談問題a.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么變化?看圖觀察小蝌蚪長后腿的位置?b.它見到了什么,問了什么話?(見到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c.它是怎樣得到回答的?(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師小結(jié):學習這段我們分三步①讀全文看有幾句話?②想每句話什么意思?③讀問題看圖回答問題。

  四、再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小蝌蚪找媽媽的心情

  布置作業(yè):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節(jié)

  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二、三個學生分別讀三、四、五自然段

 。1)問:三、四、五自然段哪兩自然段與第二自然段敘述方法基本相同?(三、四自然段)[

 。2)師扶著學習第三自然段。指導學生分步驟學習。

 、僮x全文,看有幾句話?②想想每句話是什么意思?③讀問題,看圖回答問題。④再讀全段。

  (3)放手讓學生自學第四自然段。把第二個問題改為②它們來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小蝌蚪和青蛙媽媽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4)問:小蝌蚪在看見鯉魚、烏龜、青蛙媽媽時怎么做的?(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它們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迎上去:有禮貌,也為了讓鯉魚發(fā)現(xiàn)自己。這與我們問路一樣。追上去:小蝌蚪和烏龜前進方向相同,表現(xiàn)它們找媽媽的心情。這也是急中出錯的原因。游過去:真實地表達出小蝌蚪找媽媽的心情,因為這次肯定不會錯了,于是就高高興興地游過去。

  三、講讀第五自然段

  問:第五自然段有幾句話?

  1第一句話什么意思?出示幻燈,顯示小蝌蚪整個的變化過程。

  2第二句什么意思?從青蛙天天捉害蟲你想到了什么?

  四、小結(jié):同學們看圖,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隨著不斷了解媽媽的特征,自己的'身體也在變化,最后終于找到了媽媽,它多高興呀!

  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2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一、在生字表中標出字的偏旁部首

  二、出示生字

  1.易寫錯的字:群(第二筆要出頭)寬(注意不要加點)甩(第五筆是)裳(下部是衣,不要少寫亠)鼓(右邊是支,不是攵)龜(下邊不出頭)

  2.正音:捕(bu)裳(shang)

  3.組詞

  腦(大腦)甩(甩開)捕(捕魚)龜(烏龜)

  惱(惱怒)用(使用)撲(撲來)魚(金魚)

  4.筆畫筆順提示:腦:第八筆是“”。迎:第二筆是“”

  三、結(jié)合課文說說詞語的意思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較淺。

  甩:揮動,課文中是“擺動”的意思。

  碧綠:青綠色。

  捕食:捉取食物。

  鼓:本課是凸起的意思。

  四、布置作業(yè):

  1.寫生字

  2.寫詞

  3.課后練習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與青蛙的關系,學習觀察比較。

  2、感受故事優(yōu)美的意境及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與青蛙的關系,學習觀察比較。

  活動難點:感受故事優(yōu)美的意境及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談話引題

  師:這是誰?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著,想找自己的媽媽。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它長得什么樣?我們來聽一個故事,名字就叫《小蝌蚪找媽媽》請仔細聽,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媽媽的,它們最后有沒有找到自己媽媽呢?

  二、幼兒欣賞,完整故事

  師:小蝌蚪找媽媽時,都碰見了誰的媽媽呢?

  三、結(jié)合掛圖,再次欣賞。

  師:小蝌蚪看見了鴨媽媽,是怎么問鴨媽媽的?鴨媽媽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師:小蝌蚪聽了鴨媽媽的話,就去找自己的媽媽,它們找到的第一個媽媽是誰?魚媽媽是在呢么說的?

  師:小蝌蚪找到了第二個媽媽又是誰?烏龜媽媽又是怎么說的?

  師:小蝌蚪最后看見青蛙坐在荷葉上,它們知道青蛙是它們的媽媽嗎?小蝌蚪是怎么問的?(幼兒學說青蛙是怎么回答它們的,即青蛙特征的描述)

  師:青蛙是怎么回答它們的`?(幼兒學說青蛙的話,即蝌蚪到青蛙的成長過程)

  四、結(jié)合書本,欣賞錄音

  請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春天到》第15~16頁“小蝌蚪找媽媽”,一邊仔細觀察圖畫,一邊仔細聽故事。

  五、游戲:蝌蚪找媽媽

  教師彈小魚游的音樂,一半幼兒做蝌蚪游的動作,一半幼兒各自模仿小動物媽媽的動作,音樂結(jié)束,尋找青蛙媽媽的幼兒扮演者。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9-20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09-03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9-09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08-25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1-14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3-09

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教案01-05

小蝌蚪找媽媽小班教案04-02

小班教案:小蝌蚪找媽媽08-16

《小蝌蚪找媽媽》優(yōu)秀教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