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教學反思(通用6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誦讀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誦讀教學反思1
時間荏苒,轉瞬即逝,轉眼已經一個多月了。暑期國學教育活動已經進行了一半多了。遙想當初剛剛開始加入本著一個“宣傳國學,發(fā)揚光大”的信念加入國學團隊,到現(xiàn)在,站在“第一線”親身深入小區(qū)的面向小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在這期間感受頗豐,辛苦和甜蜜始終伴隨左右。
作為一名大二學生,這次教學是我的首次教學實踐活動。我擔任的是《三字經》教學工作,這一個多月來,我才認識到這部僅僅一千多字的作品就記錄了中國古代的文化包括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多么的神奇,不可思議。我們不得不佩服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并為他們而感到自豪。在短暫的一個來月的相處中,我們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師生情誼。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真是如此的短暫、令人難忘。
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深深的體會到了,要組織好一堂課并不容易,其中思想品德對課堂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正好在國學中就有思想品德的這方面的古訓。
比如《三字經》中“親師友,習禮儀”就講到了要學生去親近老師,尊敬老師,對老師要有禮貌,向老師學習禮儀。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而我們這些作為老師的就是要先從嚴要求自己,再去指導學生。因此在課堂上我們就做過這樣的練習,特意花時間指導學生的禮儀,每一位學生都親身體驗了如何給老師敬禮,老師如何回禮。而這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此后學生見到老師都很有禮貌,課堂的禮儀學生們也做得十分好。不僅僅是對老師禮儀方面,還有其它的思想品德方面,他們也有了十分好的進步。家長都十分肯定我們的`這方面的工作。這無疑給了我們巨大的動力,讓我們在國學的宣傳教育工作中更加奮勇直前,從國學中挖掘出好的新的內涵,讓中國的國學在我們手中進一步的傳承,發(fā)揚光大。
誦讀教學反思2
經典誦讀,重在誦讀。但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之前已經記誦了不少文章,具有一定的學習古文的經驗,所以在梳理大意的基礎上進行誦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容易成誦,也有利于學生進行感悟和運用。而要理解文章的大意,就少不了對創(chuàng)作背景和典故來源的查閱,故此,學生的課前預習就變得尤為重要。
在課前,我將全班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不同的資料查閱。在課堂中將主動權交給學生,由他們來介紹作者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史記》簡介、典故來源,這樣,課堂就成為了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而這些資料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節(jié)選部分的.內容,一舉兩得。
但在實際的教學實施,也碰到了不少問題。如如何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而使學生不覺得枯燥無趣,采用何種記誦方式讓學生不覺得壓力太大。雖然我也采用了范讀、自由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等方式,但可能在平時的教學中這些方法也常運用,故此沒有起到提高學生朗讀興趣的效果。在記誦方式的選擇上,考慮到學生的記誦能力參差不齊,所以我以分段挑戰(zhàn)的方式進行,能背多少是多少。但可能在背誦的量上,我還是對學生有著過高的期待,這是今后要改進的地方。
誦讀教學反思3
知識是最簡單的事,心靈的塑造是最難的!把品德教育化為學生心靈內在的需要,經典可以做到這一點。13歲之前是一個人吸收知識最快的階段,越小的時候越是全盤吸收,海綿式吸收。經典雖然深奧難懂,但我們不必要求學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記到腦子里,長大了自然就理解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幫助他們積累。在小學階段,讓學生背誦經典,6年如果能堅持下來,相信一定會碩果累累。也許在短時期內不能立刻見效,但我相信對孩子的一生,將會有深遠的意義。假如我們只有一桶水,但我們要指引給孩子一條河。和孩子們一起誦讀經典,一同成長,是我非常樂意做的事情。
一、具體做法。
1、做計劃。如果沒有了目標,也就沒有了動力。計劃里面包含著燦爛的前景和美好的未來。而這種前景和未來對一個人的鼓舞力量是難以估量的。為了確保經典誦讀的實施,我告訴孩子,要把背誦經典當作吃飯、睡覺一樣,每天一定要做,養(yǎng)成習慣。同位互相檢查,一齊背誦,最后默寫一遍。如此反復,保證每個孩子能背一篇,清一篇。
2、爭取家長配合。要求孩子把在學校背誦的篇目回家背給家長聽,讓家長簽字,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鞏固所背誦的內容。第二天,小組長負責檢查。
3、播放動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經典的內涵。我上網查找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版的經典,讓學生認識到我們所背誦的經典魅力無窮。
二、學生的轉變。
1、記憶力得到提高。原來很多孩子背誦語文課本都覺得困難,但是經過半學期的經典背誦,他們背誦語文書的速度明顯提高,也覺得白話文的背誦非常簡單。
2、養(yǎng)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我們依照這個原則背誦經典,長期的實踐,讓學生把這種意識滲透到平時學習中,學任何東西都是一個溫故而知新的過程。另外就是反復記憶方法。學習上沒有捷徑可走,該記憶的`東西就是要牢固記憶,大部分學生樹立了這個觀點。
3、找到了自信。當他們與親戚、朋友的孩子相處時,背誦一些經典名著,他們就會有一種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提高了他們的自信,而且使他們更加有興趣接著背誦下去。尤其是當家長對孩子的記憶力表示驚嘆時,他們也增加了信心。
三、需要改進的地方。
根據(jù)其他老師的經驗,通過上網查詢其他地方的做法,我想以后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1、充分利用黑板的一角。輪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學把一章經典抄寫在黑板的一角,讓學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課間就可以背誦,確保一天一章背誦。
2、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以小組為單位評比,超額背誦的小組全員獎勵,重重獎勵組長,發(fā)揮小干部的帶頭作用,讓他們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如果小組有一個同學拖拉,整個小組沒有榮譽,以此保證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3、評選優(yōu)秀家長。激勵家長參與,對關心孩子經典誦讀,與孩子共同背誦的家長,提出表揚,發(fā)“書香家庭”的獎狀,激勵一些起帶頭作用的孩子更加努力。
4、課前兩分鐘背誦。每個課前,讓學生背誦一段經典靜心,然后正式上課,養(yǎng)成習慣,讓學生時刻不忘經典,營造氛圍。
5、班級經常開展活動。利用班會時間或語文實踐活動課的時間,組織學生排練經典誦讀的活動,可以以男女生比賽、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把叛詡髡b文明,經典浸潤人生”,這是無數(shù)有識之士的見解與共識,我們起步算是晚的。但是,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好,只要有決心、有信心就能使這項活動不斷改進,趨于成熟!奥仿湫捱h兮”,祝愿我們的經典誦讀之路越走越寬闊!
誦讀教學反思4
練習三“誦讀與感悟”的內容是柯原寫的散文《幸!。他用詩一般的語言闡述了“幸!钡恼嬷B:幸福就是奉獻,因為奉獻,方使心靈豐滿而充實。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是怎么理解“幸!钡摹W生暢所欲言,內容涉及家庭、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反映了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待學生朗讀了柯原的《幸福》后發(fā)現(xiàn),文中的幸福是有特殊意義的`,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獻。奉獻,方使心靈豐滿而充實。只有為別人奉獻并不求回報,那才是幸福,這無疑讓“幸福”的定義更趨高尚。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幸福”的意義,我讓學生反復誦讀文章內容,然后小組進行討論:河流的幸福在于什么?蜜蜂的幸福在于什么?小鳥的幸福在于什么?我的幸福在于什么?結合生活實際懂得樹、橋、蠶為人類作出的貢獻,領悟它們的奉獻精神,進而理解“奉獻”與“幸!钡膬仍诤x。
在練習續(xù)寫時,圍繞書中提供的幾個話題:“河流的幸!、蜜蜂的幸!、小鳥的幸!、我的幸福……”讓學生從“奉獻”的角度來說幸福。大部分學生能夠抓住原文主題——“幸福在于奉獻”來寫,但總體感覺語言不夠準確精煉,沒有突出已經,對原文中擬人手法的學習和運用也不是很恰當。學生的概括性不是很強,往往只是從某一個方面去闡述這件事物的幸福,著眼點很小。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我請寫得好的同學讀一讀自己的作品,再讓學生針對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完善作品。
誦讀教學反思5
為傳播國學文化,建設和諧校園,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我校開展了實施了“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經典誦讀活動。各年級老師結合學生特點和興趣愛好,精選喜歡的經典詩文,如《三字經》、《論語》等,以晨誦、午讀、暮省的形式組織學生誦讀學習經典,引領學生體味國學經典文化。本人也積極參與到了這項有意義的活動當中,既有收獲,也有困惑,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想法。
一、想法設法培養(yǎng)積累經典的興趣。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引導學生學會積累與運用,讓學生明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記得舊句子,也能變成新文章”的真正內涵,讓學生學會博覽群書,做到博聞強記。為了讓學生對誦讀積累經典產生興趣。我便努力“武裝自己”,在課堂上適時引經據(jù)典,興致或場景所致,還會吟詩誦詞,讓學生在感受祖國語言文字魅力的同時也對老師的“見多識廣”刮目相看,激發(fā)其在心里涌動起強烈的積累欲望。
二、誦讀與理解結合,讓學生接受國學。
對這類經典,我們需要讓孩子們讀,更需要讓孩子們思考,還需要讓孩子們感悟。通過大量誦讀與講解,學生可以深切的感觸到國學的魅力,為進一步學好它做準備。在這方面要注意現(xiàn)代與古代的區(qū)別,做到古今一體,講解的內容通俗易懂。在這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也可以讓同學們自己講述一些有關的典故,以此提高大家對國學的認同感。
三、誦讀學習要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
1、古詩詞是祖國燦爛文化的經典,也是語言之精髓積淀,因此很多古詩其背景深遠、意境悠遠。因此很多學生對有些詩詞的誦讀積累也是“囫圇吞棗“式的。而我認為老師向學生交代清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的大意,學生在理解中去背誦古詩效果會更好。
2、每一首古詩都是一副絕妙的圖畫,畫中有人、有物,關鍵是看其側重描寫的.重點是什么,每一首詩其實都是一篇篇精妙絕倫的文章,要想解讀其內涵。只有把圖文并茂、再加合理大膽想象才能引領我們行走在美麗如畫的詩文之中。因此,我在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時,常讓學生據(jù)詩的內容并利用書中插圖,想象畫面,指導背誦。
四、積極地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因此我在引領學生誦讀積累經典詩文后,還對學生的積累情況、學生成果進行及時總結評價,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評價中認識自我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績。讓學生找到誦讀積累經典所帶來的樂趣,找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我在教學實踐中,一路探索,一路總結,一路積累,一路收獲。我認為要想有效進行經典誦讀教學,必須從以上幾方面去努力,雖然有些措施顯得膚淺,但我想只要方向是正確的,我會一直引導我的孩子前行在誦讀積累經典之路上,哪怕歷經艱辛與坎坷。相信,當孩子們小學畢業(yè)時,其收獲的語文知識,形成的語文能力,具備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尚情操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會燦爛綻放。
誦讀教學反思6
新課標提倡誦讀教學,誦讀,是我國語文教育優(yōu)秀傳統(tǒng)中一種有益于積累、有效提高語文能力的好方法,應該大力提倡。誦讀是反復吟讀,自然成誦,尤其適宜于抒情詩文、文言文等聲情并茂的作品。誦讀比朗讀更有助于從作品的聲律氣韻人手,體會其豐富的內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誦具有表演性,這一方法有助于積累素材、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情感投入,達到語文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目的。曾國藩說:“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展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曾國藩:《曾國藩家書》,廣陵書社2007年版。)誦讀與朗讀各有其長,“密詠恬吟”其實就是誦讀,運用這種讀書方法,確實有利于學生沉潛含玩,悉心體察詩文深遠的內在韻味。
采用誦讀的方法,從根本上說是為了強化和延長對文本情感體驗的過程。誦讀是積累的`好方法,一旦做到心、口相應,背誦自然水到渠成。當然,對中小學生來說,好多名篇的深意和妙處未必都能理解欣賞,比如杜甫《絕句》,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朗朗上口,真所謂“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但理解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就得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體驗,才能體會其中蘊涵的“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深層意蘊。然而,這并不影響孩子通過誦讀,初步感受詩歌的意境和聲色之美。
【誦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經典誦讀教學反思04-04
誦讀經典優(yōu)秀教學反思01-31
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計劃03-25
誦讀教學心得體會02-12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03-01
誦讀教學工作計劃03-07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0-18
教學教學反思03-22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計劃12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