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

時間:2023-03-25 15:16:54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

  今天我們學習了容積和容積單位間的進率這一課。開始,我復習了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為新授作好鋪墊,導入也是運用體積的知識導入的,目的是讓學生去體會容積和體積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新授中我根據(jù)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 讓學生以自學為主,出示自學提綱,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也有方向地去閱讀課本,并展開討論與交流,主動參與認知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進行適時點撥,循循善誘,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jié)果學習的很輕松。

  運用有關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同時通過比較,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區(qū)別。使學生明確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

  所以說,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確實需要融入設計者諸多的個人經(jīng)驗,并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再創(chuàng)造,同時靈活、巧妙地運用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一節(jié)課,教學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充分的課前準備。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2

  容積和容積單位的教學是在體積和體積單位之后,學生對體積有

  了一定的認識,體積單位已掌握,明白其大小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能用其解決問題。容積的概念較抽象,理解是重點,鑒于此,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預習,上課直奔主題“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是容積了嗎?”孩子都能找到答案,但都是在照本宣科。所以老師要求“通過別的例子說明什么是容積”,學生舉得例子都很好,這說明一是他們的預習奏效了,二是生活經(jīng)驗對他們很重要。然后找到學生所舉物體的共同點“容納別的物體”,繼而抽象出容積的概念,為了加深理解我們還討論了“所能容納”的意思。

  用實驗1升或1毫升究竟是多少,就不是只靠看書和老師講解就

  能感受的到的,有句話說得好“我聽過了,我就忘記了;我看過了,我就記住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強調(diào)的`就是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數(shù)學學習中,我們好多時候需要動手操作來理解知識。于是我除了安排書上的活動外,還借助注射器和量杯去感受1毫升,5毫升,10毫升,1升?

  本節(jié)課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容積,其實一部

  分同學通過對容積意義的理解和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是知道容積的計算方法的,另一部分同學是可以通過細心閱讀課本發(fā)現(xiàn)的,不僅如此,

  還可以讀到體積和容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這也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

  總之,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通過操作、觀察、演示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猜測,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進行簡單的判斷和推理。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了各種情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使學生產(chǎn)生了數(shù)學學習的成功感。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3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操作演示,充分感知,從生活實際入手,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實物進行直觀操作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容積的意義,建立1升、1毫升液體的量是多少的表象,理解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具有理性的認識。

  本節(jié)課首先完成的教學目標是理解容積的概念,理解容積單位要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不僅只限于教材提出的的油桶、箱子、倉庫更重要的,有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找出自己身邊的'容器,要通過小組展示,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學生的思路,比較出容器和實物的區(qū)別。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是非常喜愛的,所以非常氣氛非;钴S,教學而效果也非常好。

  第二個學習目標是認識和掌握體積單位,學習中首先要聯(lián)系實際在哪里見過L、ML,這些容積單位,這些單位是在哪些商品上見到的,要通過小組展示,班級展示,通過展示使學生認識到容積單位的用途之廣,認識到容積單位是計量液體的體積的。教學中我們使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法學習容積單位的。學生認知容積單位還要聯(lián)系體積單位,通過知識的遷移理解一升、一毫升的大小,掌握知識之間的進率。學生理解升和毫升還要通過實驗的方法,小組結(jié)合用量筒或量杯度量液體的體積,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進一步認識容積單位。

  第三個學習目標是如何計算容器的容積,學習中,學生要通過實驗操作的方法,去達成學習目標,去量一量一個方體容器的長寬高,通過操作測量,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容積是求容器里面的的體積。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注重了學生的形成過程,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聯(lián)系實際,通過比較、測量、計算,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區(qū)別,讓學生明確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是本節(jié)課達成目標的主要的教學方法。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4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操作演示,充分感知,從生活實際入手,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實物進行直觀操作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容積的意義,建立1升、1毫升液體的量是多少的表象,理解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具有理性的認識。

  本課新授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量,計算,運用體積知識導入的。這樣讓學生去體會容積和體積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新授中,教師根據(jù)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讓學生運用有關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

  通過比較、測量、計算,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區(qū)別,使學生明確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練習的設計,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了本課的教學,為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容積和容積單位”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操作演示,充分感知,從生活實際入手,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實物進行直觀操作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容積的意義,建立1升、1毫升液體的量是多少的表象,理解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具有理性的認識。

  知容積的意義,建立1升、1毫升液體的量是多少的表象,理解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具有理性的認識。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5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體積的概念及常用的體積單位,明確了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并且能夠較熟練地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我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學段特點,我在課上多次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猜想、實驗、等數(shù)學活動,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在新課伊始,我利用“猜猜那個盒子裝的多?”的小游戲來導入,在學生不同的猜測下,教師進行驗證。學生看到結(jié)果與自己的想像不同,從而感受到體積大的物體不一定裝的東西多。教師順勢指著盒子的內(nèi)部空間,揭示容積的概念,導入本節(jié)學習內(nèi)容。通過這個小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讓學生感受容積的概念,理解容積表示的具體含義,并能初步辨別容積與體積概念上的不同。通過老師質(zhì)疑和實物演示,讓學生感知“體積”與“容積”這兩個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使學生知道計量液體的.體積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單位。通過遷移類推,推出“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最后通過引導學生審題、分析、嘗試解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是教育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說靜坐常思己過,其實老師也是這樣的,如果只顧著教學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來看看教學反思怎么寫吧!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6

  之前請假,將課調(diào)至今天來上,正好將《容積和容積單位》例5、例6兩課時一起上完。本以為連上兩節(jié)數(shù)學課孩子們應該已經(jīng)有些疲累或是感覺無趣,結(jié)果孩子們始終熱情高漲興趣盎然。下課的時候,聽到一個孩子小聲的嘀咕:“今天的數(shù)學課可真有意思!”我轉(zhuǎn)身一看,竟然是我們班的文文,一個不愛聽課不愛學習喜歡打架鬧事的“熊孩子”。這不得不讓我停下腳步,仔細想想這節(jié)課的可取之處。

  一、找準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做好知識的遷移教學

  容積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概念,學生對于什么是物體的容積,不容易理解,好在有體積的相關知識做鋪墊,如果能引導學生從兩者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中對比教學,可能會事半功倍。所以在授課時我首先復習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為新授做好鋪墊。導入也是運用體積的知識導入,這樣讓學生去體會容積和體積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在學生對容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引導學生質(zhì)疑:“容積和體積的概念有什么不同點”“容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并能指出兩者的計算方法相同,只是求容積是要從里面量長、寬、高。實現(xiàn)了從體積到容積知識的遷移與提升。

  二、抓住學生的回答亮點,即時生成教學情境

  教學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說一說哪些物品上標有毫升、升。有些孩子反應很快,立刻掏出自己的牛奶盒,飲料瓶,水壺紛紛展示,這時有個學生拿出了一瓶1.5升的礦泉水,大家驚呼好大啊,原來1升這么多啊。而另一個孩子掏出了自己容積為10ml的小藥瓶,大聲的說,我這個好少啊。我立刻意識到教學1L和1ml的概念感知的鍥機來了,我立刻拿過小藥瓶,讓大家傳遞感知,然后挑選了一個孩子展示容積200ml的牛奶盒,接著是容積500ml的綠茶瓶,再到1L的水壺,依次容積遞增,讓學生發(fā)現(xiàn)變化。最后拿出一開始的1.5L大瓶礦泉水和10ml的小藥瓶對比展示,孩子們一下就意識到兩個單位的.內(nèi)涵,并且我問擁有大瓶礦泉水的孩子,1.5L的水是多少ml呢,孩子們瞬間可以完成換算。讓教學重難點提前被攻破了。

  三、重視小學生的直觀感知,建立空間發(fā)展觀念

  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小學生形成、發(fā)展空間觀念主要依靠“視”與“觸”,亦即主要途徑、手段是觀察與操作,兩項都屬于直觀教學范疇。所以在教學中各個層次的學習,我都為學生提供實物進行直觀操作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容積的意義。學習排水法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物品,既讓孩子們體會排水法的方法也讓他們了解了排水法的局限性。加深了理解,拓展了思維。

  回顧整節(jié)課,我發(fā)現(xiàn)想讓孩子們能始終有興趣有激情的學習,一定要想學生所想,做學生所做,從他們感興趣的出發(fā),提供直觀實驗的機會,真正讓孩子們自我探索。老師教的遠不及他們自己學到的更讓人記憶深刻,更讓人有成就感。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7

  一、復習引入,

  先是引導學生對已學的體積知識進行復習,然后通過出示實的長方體和空的長方體,向?qū)W生暗示“體積”與“容積”這兩個概念,并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學習新知,

  共同探究。首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容積,接著讓學生自學課本,使學生知道計量液體的體積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單位。并進行了以下活動:

 。1)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jié)M幾杯。

 。2)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水大約是1l。

 。3)說一說,哪些物品上標有毫升和升。用做實驗的方法來得出結(jié)論。然后,教學了例5,讓學生明白,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里面量長、寬、高。這也是求它本身體積的區(qū)別之處。最后,教學了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如西紅柿、梨)怎樣求得它們的體積。

  三、鞏固練習,

  針對不同的.題,設計了單位換算,強化了容積和體積的概念,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操作、測量、看書、遷移類推學習活動,體現(xiàn)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地位。教學效果還可以,回顧起來有如下幾點體會:

  1、理解容器,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一個容器的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時,新概念與舊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上所花的時間較少。特別是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這句話,我只是一句帶過,要是能舉例,如(計量這個長方體的容積就用立方分米)。

  2、容積單位(l和ml)的建立,由于做試驗,時間稍長了點。特別是讓學生產(chǎn)生了容積單位只有l(wèi)和ml,在做書練習九的第3題時,“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的容積為6,班上有一半的學生誤填了“升”。要是在一開始,就講明,計量容積,常用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如果是液體,還有另一種單位l和ml,效果會更好。

  3、練習題的一題多解時,(書52求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對于簡便算法講解得還應放慢點,讓學生理解底面積不變,水位上升的高度之差與底面積的乘積就是珊瑚的體積時,老師應該板書,并指正學生的板書1×8×8=64(立方厘米),不易理解,而是用v=sh,8×8×1=64(立方厘米)更好。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8

  這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的進率之后學習的,是建立在學生對“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搜集一些飲料瓶、藥瓶、牛奶盒等容器,學生已有初步認識,再通過操作演示,讓學生直觀感知“升”與“毫升”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后,理解了“1升=l000毫升”。

  通過教后反思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教學注意:

  一、復習引入。

  先是引導學生對已學的體積知識進行復習,然后通過出示實的長方體和空的長方體,向?qū)W生暗示“體積”與“容積”這兩個概念,并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學習新知,共同探究。

  首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容積,接著讓學生自學課本,使學生知道計量液體的體積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單位。并進行了以下活動:(1)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jié)M幾杯。(2)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水大約是1l。(3)說一說,哪些物品上標有毫升和升。用做實驗的方法來得出結(jié)論。然后,教學了例5,讓學生明白,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里面量長、寬、高。這也是求它本身體積的區(qū)別之處。最后,教學了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如西紅柿、梨??)怎樣求得它們的體積。

  三、鞏固練習,針對不同的題,設計了單位換算,強化了容積和體積的概念,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操作、測量、看書、遷移類推學習活動,體現(xiàn)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地位。教學效果還可以,回顧起來有如下幾點體會:

  1、理解容器,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一個容器的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時,新概念與舊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上所花的時間較少。特別是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這句話,我只是一句帶過,要是能舉例,如(計量這個長方體的容積就用立方分米??)。

  2、容積單位(l和ml)的建立,由于做試驗,時間稍長了點。特別是讓學生產(chǎn)生了容積單位只有l(wèi)和ml,在做書練習九的第3題時,“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的容積為6,班上有一半的學生誤填了“升”。要是在一開始,就講明,計量容積,常用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如果是液體,還有另一種單位l和ml,效果會更好。

  3、練習題的一題多解時,(書52求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對于簡便算法講解得還應放慢點,讓學生理解底面積不變,水位上升的高度之差與底面積的乘積就是珊瑚的體積時,老師應該板書,并指正學生的板書1×8×8=64(立方厘米),不易理解,而是用v=sh,8×8×1=64(立方厘米)更好。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9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一:

  今天在班上上“容積和容積單位”這一課,上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本以為這節(jié)課會上的很成功,哪知學生并沒有學習的興趣,課堂氛圍很壓抑,竟然有部分學生只顧在底下玩手中的盒子,似乎對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漠不關心。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上完課后我仔細地想了想原來的教學設計。

  原來設計的思路是“認識容積——學習容積計算——認識容積單位”,學生在觀察教具中認識容積的意義,再讓學生想一想要求木盒的容積就是求哪里的體積?它要怎樣計算?通過自學知道容積的單位以及它和體積單位的關系,最后在練習中學會容積的計算。是按照教材思路處理的,和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距離比較遠,學生學習興趣不濃。

  《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薄皵(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數(shù)學源于生活,因此,應讓課堂教學貼近學生,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所以在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材,又要能不拘泥于教材,有時要能突破教材的束縛。于是我又嘗試進行了新的教學設計。

  在認識容積后,讓學生拿出手中的盒子(自備的墨水盒、餅干盒等):你手中的盒子哪里能容納物體的體積?最多能容納物體的體積是哪個空間?

  再觀察這個空間是什么形狀的,把你觀察到的和大家交流一下,絕大部分同學觀察出空間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這樣就把空間轉(zhuǎn)化成了圖形。通過這一步,這時學生其實已經(jīng)知道計算容積的方法是用計算體積的方法。在觀察中讓學生體驗到自我的力量,樹立了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接著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量出盒子里面的長、寬、高,再計算出盒子的容積。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了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單一地呈現(xiàn)例題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自學書上的容積單位知識后,小組交流并整理自己所學的知識,再在班上交流……,最后布置學生在課后到超市調(diào)查標有容積單位的商品和它的容積是多少,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把這一設計在另一個班進行了教學,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學生根據(jù)測量解決問題,嘗到了成功的樂趣。課外調(diào)查讓他們在生活中去尋找、發(fā)現(xiàn)、認識數(shù)學及掌握數(shù)學。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在實踐中、交流中輕松地學習。

  通過這節(jié)課,我體會到教師應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有目的地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改編和加工,使教材變得生動,更貼近學生實際。例如課本上是在認識容積和容積單位后學習容積的計算的,而在后面的設計中我讓學生先觀察自己手中的`盒子(自備的墨水盒、餅干盒等)的空間形狀,再動手操作量出盒子里面的長、寬、高,并計算出盒子的容積。這就變成了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欲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二:

  “容積和容積單位”這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的進率之后學習的,是建立在學生對“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上課之前,學生根本不知道上什么內(nèi)容,當我捧著水槽、量筒等教具走進教室的時候,還有學生問我“老師,你上科學課?”所以,我覺得,學生的疑惑的表情是非常正常和真實的。通過操作演示,讓學生直觀感知“升”與“毫升”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后,理解了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0

  如果問某一個成年人1升水和1毫升水是多少?或者讓其估計一下某一個物體的容積,我想大部分人不會有很大的把握來回答。也許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1升水和1毫升水是多少,只知道其進率是多少。為什么會這樣,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成人在小的時候完全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采用的是灌輸?shù)姆椒,沒有讓學生進行真實的體驗。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只看到商標的標識,而沒有工具進行稱量!度莘e和容積單位》是五年級下冊的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體積和體積單位及體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能夠避免上述出現(xiàn)的問題,我在設計教學時融匯了北師大版和人教版教材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處理,選取了兩套教材中較好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及呈現(xiàn)方式,讓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知道容積的含義,認識容積單位,建立1升和1毫升的表象,并且能比較準確地估計出物體的容積是多少。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在課堂中我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

  一、尊重學生,相信他們能行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環(huán)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從而導致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知識基礎,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師不能把學生的頭腦當作一張白紙,任其自由描畫。而應充分的相信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完成所學的內(nèi)容。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獲得了

  大量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所以本節(jié)課學生能做的教師決不代替做,學生能說的教師決不提前說,把大量的時間還給學生。因此學生對容積概念的理解,體會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系,推倒容積單位之間的關系等,都是通過學生自己去概括總結(jié),發(fā)現(xiàn)獲得。教師真正起到的是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

  二、人人動手參與操作,做中發(fā)現(xiàn)。

  美國華盛頓一所學校,一進門有這樣三幅橫簾:“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边@些都是強調(diào)學生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心理學研究表明,經(jīng)過學生個人親身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更能把已知的真理變成學生的真知。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動手參與操作,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探索,自己發(fā)現(xiàn)。與其指示學生如何做,不如讓學生自己試著做,邊做邊想。在教學容積和體積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時,我讓學生做一個實驗:把1升水到入1立方分米中,把1毫升水到入1立方厘米中,看看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通過親自動手,親自觀察,我相信會給學生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過程中,我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這會盡可能的發(fā)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獲取知識。這樣,學生對知識就會有更深入的理解,各方面素質(zhì)也會得到和諧發(fā)展。

  三、培養(yǎng)良好的估算習慣

  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數(shù)學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往往不需要非常精確的結(jié)果,有時受條件的限制我們也無法得出精確的結(jié)果,這就需要人們進行比較準確地判斷。因此估算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是難以像質(zhì)量那樣很容易的得出精確的數(shù)據(jù)。因此在學生建立1升和1毫升表象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估算。讓學生能比較準確地估計出物體的容積是多少。同時為了讓學生感受所學內(nèi)容的應用價值,我選取的物品都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如:牛奶,飲料,洗發(fā)液等。又讓他們對自己經(jīng)常用的水具進行估計,知道自己一天喝多少水。而且我也讓學生知道人一天大約要喝1000—20xx毫升的水。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與我們的生活有這樣密切的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估算的興趣。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1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體積的概念及常用的體積單位,明確了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并且能夠較熟練地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而且,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在教學了本節(jié)課之后,我對本課進行了反思。

  在教學設計上,依據(jù)20xx版新課標的要求,我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學段特點,我在課上多次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猜想、實驗、等數(shù)學活動,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在課的開始,我利用“猜猜那個盒子裝的多?”的小游戲來導入,在學生不同的猜測下,教師進行驗證。學生看到結(jié)果與自己的想像不同,從而感受到體積大的物體不一定裝的東西多。教師順勢指著盒子的內(nèi)部空間,積的`概念,導入本節(jié)學習內(nèi)容。通過這個小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讓學生感受容積的概念,理解容積表示的具體含義,并能初步辨別容積與體積概念上的不同。

  在探究容積單位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掂一掂1L水,然后教師出示容積是1立方分米的盒子,讓學生猜想如果把這1升水倒進這個盒子里,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根據(jù)學生的猜測,教師演示:將1升水慢慢倒入盒子中,使學生直觀發(fā)現(xiàn)1升=1立方分米。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猜想、驗證的活動中,建立了1升和1立方分米的等量關系,為后面的單位換算奠定了基礎,豐富了學生的數(shù)學經(jīng)驗。

  在感受1毫升水時,我設計了學生的小組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這樣的小組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維活動,而親身實驗得到的結(jié)論會使學生的記憶更深刻。實驗后,學生得到1ml=1cm3。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操作與觀察對比中體會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的關系。在小組合作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增強學生的動手意識。

  在對升和毫升的關系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并沒采取直觀實驗的方法,而是讓學生根據(jù)1L=1dm3,1ml=1cm3來試著對升和毫升之間的關系來進行推導。由于有了前面實驗的基礎,以及對舊知識的遷移,學生能夠很快地推導出1升=1000毫升,而且學生能夠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充分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并且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為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提供有效保障。

  在本課的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教學容積的計算方法時,我采用的是教師直接揭示的方法。而課后經(jīng)過反思,我認為,如果這部分知識采取讓學生自學的方式,學生學習的效果也許會更好。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2

  體積與容積的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內(nèi)容是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概念的重要載體。教材非常重視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它們的意義。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本著“依據(jù)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則,對教材進行了處理;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在學生在觀察、操作、比較中充分感受體積與容積的意義,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幾點: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體積

  課的開始,創(chuàng)設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觀看動畫片《烏鴉喝水》,從中提出蘊含的數(shù)學問題---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學生在觀察中初步感知烏鴉喝到水的原因――石子擠壓了水的位置,水面升高了;同時還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讓學生比較兩個容易分清的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體占的空間大?哪些物體占的空間。俊边M一步把“占空間”、“大小”這些詞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喚起學生對日常所見事物的表象和感受。最后比較兩個難以分清的物體所占空間大小。

  二、在觀察、操作、比較活動中,促進學生對體積概念的理解

  體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新課教學中我設計了兩個操作活動。一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進一步感知物體是占有一定的空間。如讓學生猜想:把一個土豆放入裝滿水的杯中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然后讓學生明白為了驗證猜想,必須得驗證,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通過驗證得出,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間。二是通過“水面升高了”來體驗“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間”,使“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變得可觀察、可感受。師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邊觀察、邊思考、邊表達,逐步建立起體積的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在鞏固練習中讓學生利用小正方體按要求“搭一搭”,讓學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對物體的體積的理解。

  三、觀察比較,促進學生對容積概念的理解

  對容積概念的教學,我還是采用觀察的方法,在觀察中讓學生認識什么是“容器”,明確了什么是容器后,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所能容納”,這時我利用水杯中裝有一些水的例子來說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觀念。容積與體積的意義有什么區(qū)別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為了能讓學生區(qū)別體積與容積意義的不同,我做了一個實驗:用兩個瓶子,一個瓶子里裝滿水,一個瓶子里裝了一些水,讓學生說說哪個瓶子里水的體積就是瓶子的容積。我還讓學生結(jié)合課件說說冰箱的體積與容積分別指什么;我又找了兩個外形一樣大小,但容積相差很大的盒子,讓學生知道體積一樣大,容積不一定一樣大,讓學生在辨別中區(qū)別體積與容積的意義。

  四、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提升概念

  我安排了玩一玩:一團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長方體,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兩個物體哪個體積大?為什么?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對橡皮泥任意變形,深化對“形狀改變,體積未變”這個比較抽象內(nèi)容的認識。

  為了加深學生對體積與容積的深層次理解,設計了“判斷題和選擇題”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2個習題非常有針對性,進一步理解體積與容積的意義,選擇題將“物體的表面積、體積、容積”三者融為一體,讓學生在似乎探險的歷程中,進一步感受表面積、體積、容積三個概念各自不同的內(nèi)涵,再次激起了學生思維的火花。

  但這節(jié)課也有一點遺憾:1.教學體積、容積的概念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自主學習,由教師把概念直接拿出,沒有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教師的提問欠缺有效性,導致學生難以回答。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3

  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之后,進一步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

  容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視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它們的意義。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是: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容積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容積的概念。

  在教學容積單位:“升”和“毫升”時,為了讓學生的`感受深刻,課前讓學生準備了一些生活用品,觀察他們的容積多少,在同學互相介紹的過程中,了解1升和1毫升的大小。

  接下來教學容積的計算方法:對于規(guī)則物體如:長方體和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和體積的計算方法下相同,但不同點是,計算體積的數(shù)據(jù)需要從外面量,計算容積的數(shù)據(jù)需要從里面量。采用教師教授,學生練習鞏固的方式。

  不足之處:

  在計量容積的單位時,可以用體積單位,但表示液體一般用“升”和“毫升”。部分學生在實際表述物體的容積時,不能很好地靈活運用。

  學生對升和毫升的大小還不能很好的理解,應該讓學生小組之內(nèi)活動,自己實踐一下,加深學生的理解。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4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

  我首先復習了體積的概念和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并檢查了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記憶為新課教學容積和容積單位做好知識鋪墊。由于《容積和容積單位》是一個概念性的課,我采取讓學生根據(jù)自學要求自學并小組內(nèi)交流后教師針對教材知識挖掘文本后的隱藏的疑難點進行點撥釋疑。學生只用了五分鐘就把自學目標完成,剩下足夠的時間通過有趣的實驗和闖關活動對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可能出現(xiàn)的難點進行強化訓練。通過釋疑學生弄清楚了以下有趣的問題:

  1、容器是有一定空間的'空心物體,像魔方等實心物體就不是容器,就沒有容積。

  2、容積是容器所能最大限度容納物體的體積,如果杯子中水沒裝滿是200毫升,200毫升就不能稱為杯子的容積。

  3、容積和體積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4、容器中液體體積常用升和毫升做單位,固體則用體積單位。在理解L(升)、ml(毫升)時我先讓學生拿出搜集的一些飲料瓶、藥瓶、牛奶盒等容器,找出L(升)、ml(毫升)等字樣,引入容積單位,感受容積單位(L和ml)的和體積單位之間的轉(zhuǎn)換。準備了一個小注射器,讓學生直觀感受1ml是多少。然后倒進一個1立方厘米的容器了,你發(fā)現(xiàn)什么?原來1毫升=1立方厘米。同樣,實驗演示學生感受1升=1立方分米,用量杯測出一升水讓學生感知一升。結(jié)課前拓展延伸:愛迪生考驗他的助手:測算電燈泡的容積,他的助手測量計算了幾天都沒得到滿意的結(jié)果,可愛迪生一分

  鐘就測算出來了。你們知道怎么測的嗎?學生興致很高,想到了給燈泡裝滿水,測水的體積就算出燈泡的容積了。這時我順勢拋出下一個問題:怎么測算這個燈泡的體積呢?為學習下一課《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打下伏筆。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測量、自學、合作交流、遷移類推等學習活動,整個過程學生興趣盎然,較好地掌握了“容積”這一新概念,感受到1升和1ml的多少,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

  但也有以下幾點需要改進:

  1.課堂上教師語言不夠幽默生動。

  2.實驗沒有讓全體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只在同學們討論設計出實驗方案后讓小組代表實驗操作了一下。

  3、教師基本功不扎實,板書不精美簡潔。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5

  容積和容積單位的教學是在體積和體積單位之后,學生對體積有了一定的認識,體積單位已掌握,明白其大小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能用其解決問題。容積的概念較抽象,理解是重點,鑒于此,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預習,上課直奔主題“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是容積了嗎?”孩子都能找到答案,但都是在照本宣科。所以老師要求“通過別的例子說明什么是容積”,學生舉得例子都很好,這說明一是他們的預習奏效了,二是生活經(jīng)驗對他們很重要。然后找到學生所舉物體的共同點“容納別的物體”,繼而抽象出容積的概念,為了加深理解我們還討論了“所能容納”的意思。

  用實驗1升或1毫升究竟是多少,就不是只靠看書和老師講解就能感受的到的.,有句話說得好“我聽過了,我就忘記了;我看過了,我就記住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強調(diào)的就是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數(shù)學學習中,我們好多時候需要動手操作來理解知識。

  本節(jié)課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容積,其實一部分同學通過對容積意義的理解和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是知道容積的計算方法的,另一部分同學是可以通過細心閱讀課本發(fā)現(xiàn)的,不僅如此,還可以讀到體積和容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總之,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通過操作、觀察、演示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猜測,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進行簡單的判斷和推理。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了各種情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

  我的機會,使學生產(chǎn)生了數(shù)學學習的成功感。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03-25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5篇03-25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5篇03-25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5篇)03-25

《容積和容積單位》說課稿12-27

容積和容積單位說課稿11-09

《容積和容積單位》五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02-11

《容積和容積單位》五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8篇02-15

體積和容積說課稿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