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地理教學心得

地理教學心得

時間:2024-06-09 10:17:21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地理教學心得(優(yōu)選)

  我們有一些啟發(fā)后,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理教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理教學心得(優(yōu)選)

地理教學心得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xxx高一級地理組xxx,今天能為大家匯報我教學的一點做法,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在教學上,在坐的有很多都經驗豐富,下面就我的一點教學心得和體會與大家共享。

  在近半個學期的教學中,有收獲,同樣也有困惑。困惑的是我們感覺到高一地理課時緊張,內容多、難度大。由于初高中地理課程的要求不一致,出現嚴重脫節(jié),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學,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低,教材內容相對簡單,而高中地理在難度和要求方面上升幅度大,這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無疑一下難于適應,給我們教學帶來更大的難度。許多學生連經線、緯線都不知道,這樣對于我們現在剛剛學習地球的運動、時差的計算、季節(jié)的形成等問題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師再利用上課時間給學生進行講解,這就面臨課時緊張,教學任務難于完成,組織學生回去自學,但部分基礎較差,綜合理解能力較弱的同學還是難于接受。也正是因為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讓許多學生感到難學,導致興趣漸無。所以在這次課堂教學反饋中,學生對我們的評價是:老師講得太快,聽不懂,地理最難學,導致學生對我們打分較低。如何更好的轉變學生現有的學習狀態(tài),這是我們地理老師的面對困惑。針對以上現象,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我主要抓高一地理的基礎知識部分,規(guī)范學生上課紀律及完成作業(yè),糾正學生學習地理沿用初中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提高課堂效果。對做得好的班級、個人及時表揚和鼓勵,務求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成績。在地理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適當運用生動、形象、簡煉的語言文字,寓地理知識于文學享受之中,能把學生引進興趣盎然的境地,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講“地球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到極點為零”這一現象時

  說:“地球母親真偏心,同是兒女速不均,你在赤道高速轉,我在極點何為零!边@樣,使學生精神煥發(fā),解除疲勞,沖淡教學的嚴肅性。

  2、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同時又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體做法有:

  ①課堂提問、討論發(fā)言要求有記錄,一段時期內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機會;

 、诮M織討論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

  此外,備課時還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的差異,分別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在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在作業(yè)布置、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學習評價等各方面使用差異性標準,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

  3、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運用各種地圖、圖表、照片、圖片來表達空間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系及其發(fā)展變化過程。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力圖展現地理信息的多樣性。例如,在《天氣系統(tǒng)》教學中,將近期衛(wèi)星云圖動畫編入課件,展示近兩天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使學生感受到地理的真實性、現實性。

  4、進行集體備課,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同時加強信息收集,多與外校教師進行教學上的交流與探討。積極參與聽課評課,取長補短,通過這樣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以上是我本人在教學中一些膚淺的做法,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謝謝大家!祝大家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地理教學心得2

  落實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通過三個緊密相關的途徑:課程改革、教學實踐、評價改革。其中評價改革不僅僅包括高考和中考制度改革,而且還應包括學校內部與教學過程緊密伴隨的日常性評價,以及以日常性評價為基礎、與學校課程體系相匹配的學校內部評價系統(tǒng)。以下圍繞推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變、落實課堂教學、建立評價體系三點來進行闡述。

  一、推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變

  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顯然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變更,它更是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為保障的。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當下的教學中,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仍然是教學的基本方式,過度關注固定解題過程和標準答案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要把以“知識為本”的教學轉變?yōu)椤昂诵乃仞B(yǎng)為本”的教學,必須大力推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變。

  從以講授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習為中心的課堂,中間的橋梁是“問題化學習”!皢栴}化學習”讓我們看到,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學習為主線去設計,必須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能夠發(fā)生并且展開。但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并沒有充分展開,甚至出現了“假裝學習”。

  因此,我們需要在教學中強調“問題化學習”。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問題矩陣,就是試圖讓學生在學習中,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慢慢形成一個知識結構——從低結構到高結構,從本學科的結構到跨學科的結構,從知識到真實的世界。在問題化學習的過程中,以認知建構的方式去重組問題、重組內容,讓學生在問題與問題的聯系中,在綜合地帶和邊緣地帶,進行知識的碰撞,進行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這就是問題化學習方式極具價值之處。

  同時,問題化與情境化是緊密聯系的,問題往往產生于情境。真實的生活情境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本的教學中具有重要價值。如果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不起聯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校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境缺失。情境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途徑和方法,是核心素養(yǎng)實現的現實基礎。知識是素養(yǎng)的媒介和手段,知識轉化為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是情境。如果脫離情境,知識就只剩下符號,知識的應用和知識所蘊涵的文化精神就無從談起。我們要重新認識學科活動的真正價值。在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的,學科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習者的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系。學科活動要體現經驗性,讓學生通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要體現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被活動”;要體現校本性,應該結合不同區(qū)域和環(huán)境的特點選擇資源和組織活動;要精心設計活動,充分體現活動的教育性,在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下,結合學科內容和特點設計活動。

  比如,思想政治學科既要有社會實踐,又要有活動課程,知識性內容的教學可以設計成活動來實施。通過社會調查和訪談、問題探究和辯論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思索、認知和行動。在國家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中,專家們極富創(chuàng)意地設計了學習任務群。任務群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資源,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探究學習為主要方式。它通過任務讓學生在語用實踐中追求語言、技能、知識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yǎng)等多方位、多層次目標發(fā)展的綜合效應,以此力求避免教師大量講解分析、技能逐項訓練的模式。數學也要設計數學應用、數學建模、數學探究等活動。其他學科,如地理考察、歷史活動、科學實驗和探究、技術設計等各種活動設計,會使學習活動充滿情趣,不僅會對學科知識的學習起到遷移、強化、調節(jié)作用,更能使學習在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上,承載獨特的、潛在的、綜合的教育功能。

  落實核心素養(yǎng),從學校的課程規(guī)劃角度而言,要完成兩種課程的設計:一是學科課程,二是跨學科課程(即綜合性課程)。學科課程是基于學科的邏輯體系開發(fā)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間接經驗?鐚W科課程是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它關注的是學生面對真實世界時的真實體驗和直接經驗,是以社會生活統(tǒng)合和調動已學的書本知識,有利于學生獲得對世界完整的認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兩種課程的主要學習方式也各有特點,后者是以探究性學習方式為主導的。兩種學習交互在一起,才能夠實現讓教育和學習回歸生活,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全部社會意義。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所有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向的教學,需要通過學習者間接經驗學習和直接經驗學習的交互才能實現。因此,學校完善兩種課程的設計就顯得極為重要。

  二、核心素養(yǎng)通過怎樣的課堂才能落實

  1、學習成為課堂教學中的基本活動形式

  傳統(tǒng)的課堂活動圍繞教師的授課行為展開,教師依據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知識傳授目標,忠實于教科書進行講解,學生就是一種容器,接受和儲存知識。在這一過程中,一個講,一個聽,教師講解清楚,學生聽課認真,成為課堂教學的基本活動形式。

  今天,課堂必須從“授課”活動轉向“學習”活動,以“學習目標”取代了“教學目標”!敖虒W”目標著眼的是知識,“學習”目標關注的是學生的經驗。就認知活動的本質而言,學習過程是從“不足”和“無能”的經驗,發(fā)展到“掌握”和“習得”的經驗。確立學習目標,離不開經驗;關注經驗,必定聚焦于學生。由此表明,課堂教學在核心素養(yǎng)的引領下,應當積聚由教至學的量變,學習活動日益成為教師課堂的主線。

  2、基于學生已有的經驗設定學習目標,進行教學活動

  總是依賴于一定的教學設計,而由教到學的課堂活動需要研究學習目標。研究學習目標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學生的需要常常會通過學生的經驗予以反映,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方法等,從而使得進入課堂的學生帶著各自的認知經驗開始新的學習。學習目標的合理性反映在恰到好處地銜接學生已經擁有的經驗和未來可能達到的新經驗的把握程度。教師能夠自覺思考,主動設計,有助于轉變教師只盯著教材而忽視學生的授課習慣,有助于克服課堂只注重知識的邏輯而忽視學生生活經驗的弊端。學習目標的設定程序: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確立學習目標;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目標表述清晰、具體、準確,具有可檢測性;目標的制定體現學科特點;目標的制定體現問題意識。

  3、教與學的充分互動

  成為有效學習的必要保障學習的成效離不開教與學的雙邊互動,單純的授課活動組織得再精純也無法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同樣的知識;反過來,低頭讀書的學生未必都能恰當地領悟真知。課堂學習的過程,是教師根據學習目標設置合理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和進程,進行必要的講解,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進而使學生將認知活動融入個人的認知建構之中。

  課堂中學生處于有效學習狀態(tài)的程度,其前提一是教師授課內容的準確、鞏固練習的強化;二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狀態(tài)。教師重視授課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利用各種手段的輔助,增進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鞏固練習的內容與頻率較適度,使授課行為得到比較充分的展現。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較高,從課前的預習到課堂中的主動投入、小組交流等,調動自身已有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積極思考,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知識的問題、能力的問題等的發(fā)現與解決,以保持較高的學習成效。

  4、單元設計在課堂教學中成為新的關注

  單元是依一定的目標、主題所構成的學科和生活模塊。單元可分為學科單元和生活單元,學科單元以系統(tǒng)化的學科知識為基礎,遵循學科框架原則組織學習;生活單元重學習者的生活經驗,通過學生的實踐和師生的合作展開學習。單元設計有助于改變學習過程中知識碎片化和去生活化的弊病,從而使課程的三維目標真正落實到具體的學生身上。課堂在設計中不再單純將知識點和技能作為全部學習目標,而是從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和基本的學科素養(yǎng)出發(fā),通過分析、設計、開發(fā)、實施、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展開思考與探究活動。

  5、學習內容已不僅限于典型教材

  課堂的學習內容突破給定教材的限制。一方面教師根據學習目標在課堂中不斷調整、增補學習內容,包括各種拓展閱讀、實驗練習、視頻課件等;另一方面學生不時把既有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帶入課堂,從而使課堂忠實于教科書的現象成為歷史。教師對課堂的理解正發(fā)生變化,課堂不再是灌輸知識的場所,而是思考、發(fā)現和探究的認知建構的地方;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正在深入,教材不是靜態(tài)的等待學習的內容,而是動態(tài)的學生經驗連續(xù)發(fā)展的材料;學生通過課堂獲得的經驗超越了典型教材的限制,學習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不再只是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

  6、多種學習資源成為從典型教材走向建構教材的有效工具

  以教科書為代表的典型教材在學生課堂學習中的地位正在發(fā)生變化,成為連接知識與經驗的教學材料成為課堂活動的基本要件。由于知識與經驗連接方式的不確定性,使得固著的教材難以適應千差萬別的課堂和學生,教材越來越趨向于師生關系互動和文化可能的建構。教材越來越趨向于課堂中通過師生對話、經驗對話、文本對話、文化對話等建構起來的素材,最終使學生的心理邏輯與學科邏輯、知識邏輯得以貫通。包括學習資料包之內的學習資源是圍繞一定學習目標而設定(補充)的相關學習內容,屬于學習材料范疇。運用學習資料包,不僅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同時較好地銜接了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正在習得的經驗,拓展了認知的視野,鞏固了知識習得的程度,發(fā)展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如何從典型教材走向建構教材,學習資料包的運用被視為一種有效的工具。

  7、課堂評價不再限于教材內容與標準答案

  課堂評價是學習評價的重要方面。課堂評價不再局限于教材內容,不再停留于標準的答案上。課堂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通過評價引導學生的學習和反思,促成其生成自我成長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中比較注重營造和諧、寬松、平等的評價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教師不斷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勢和特長,診斷問題和不足,尊重學生的現有狀態(tài),同時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做到真實、有效地記錄學生發(fā)展過程的信息,重視學習者的起點與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及時將這些信息反饋給學生,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成長與發(fā)展。注重用多種方法,實施多次評價,同時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設計、改進教與學。課堂評價的內容聚焦于學生的學業(yè)品質,包括關注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關注學生與他人的合作、交流和分享狀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基本科學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感等。

  三、建立以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的評價體系

  首先,作為學校課程領導者的校長,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綱,制訂學校的課程規(guī)劃。

  從課程目標(培養(yǎng)怎樣的學生)、課程內容(學習的基本材料與活動形態(tài))、課程實施(途徑和方法)到課程評價(是否達成目標及達成怎樣的水平),應有完整的規(guī)劃設計。從全校總課程規(guī)劃方案到各學科的子項目方案,都要有詳盡的安排。其中,應該包括以評價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重點、基于課程標準,并且體現教學目標和評價目標一致性的教學目標體系,從而使得評價鑲嵌在教學中。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體現出“教、學、評”的交融,使評價發(fā)揮引導和推動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作用,實現“評價亦是學習過程”,通過過程性的評價來保障質量。唯有這樣形成源自學校內在的動力,方能實現學校內部機制的形成。

  其次,既然我們的評價要以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重點

  那么,對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的評價,絕不可僅僅依靠測試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來體現,應以多種評價方法來實現。因此,我們要學會選用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成果呈現形式來進行評價。比如,文科類課程用撰寫評論、調查報告、口頭講演等方式,實驗類學科用遞交實驗報告等方式,視覺藝術類用作品創(chuàng)作等方式,語言類和音樂類用制作、遞交錄音等方式,專題探究類用完成研究報告、論文等方式等。多樣的形式更加符合各個學科的特點,也更能衡量學生各學科的學習結果。因為各學科都對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有獨特的作用,而核心素養(yǎng)作為目標,最終體現在學生學習的結果中,是經歷了真實學習過程而留下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往往是難以用傳統(tǒng)紙筆測試方式可評價的。這樣的評價沒有現成的路子可循,需要學校通過實踐和探索,逐步創(chuàng)造出成熟和成功的經驗。

  再次,學校內部教、學、評融合的評價,更多的功能是“改進”和“表現”。

  因此,不宜過多強調內部評價的甄別功能!案倪M”是針對師生兩個方面:就教師而言,要依據評價結果,反思日常教學、優(yōu)化內容、調整策略、完善過程;就學生而言,則要針對其個性特點和具體問題提出建議,促進其改善!氨憩F”就是讓學生在完成設計的學習任務中,不僅表現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而且還要表現出各種能力和品格,如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多元的方式,能讓多樣化評價客體的特長得以充分展現,防止單一評價所導致的因為忽略學生多維性、綜合性發(fā)展而陷入單面化、線性化迷途現象的產生。通過這樣的評價,讓學生發(fā)現自我,讓教師及其他相關人員發(fā)現一個個具有個性和特長的生命主體。由此,實現關注每一個人獨特性,促進每一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學校教育。

  最后,設置真實性的學習任務情境,培養(yǎng)和考察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要關注的是對復雜、不確定的現實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領域中,選擇具有挑戰(zhàn)性的復雜情境和探究任務,既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又是考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的場域。在這樣的場域里,激活學生知識和技能積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不是讓他們去尋找所謂的標準答案,或得出結論的規(guī)定路徑,從而使得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高層次能力得以延伸,他們的興趣與動機、行為與態(tài)度、合作與寬容、自信心等都能得以拓展。在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搜集學生的各類信息,比如觀察記錄、反思筆記、合作研討中的表現與作品,憑借這些證據去真實記錄下學生個性品質、精神態(tài)度、學業(yè)水平發(fā)展過程,形成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軌跡。

  由于各種原因,長期以來,學校往往過分關注終結性評價,特別是與升學相關的高利害考試評價。考試成了學生學業(yè)評價的唯一方式,考試結果成了學校優(yōu)劣的絕對尺度。久而久之,教學形成了一個以“結果制約過程”為特征,以高考和中考為龍頭,層層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習慣機制和龐大體系。在這樣的體系下,學生在一個真正有趣的課堂里表現出來的興奮和對于知識的興趣,都會被單調乏味、以答題為中心的訓練驅趕殆盡,所付出的沉重代價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興趣愛好和自主思考的缺失。我們固然要推動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力求更多從學校外部發(fā)揮其對基礎教育學校教學的正面導向作用。然而,招生考試有其功能定位和實施條件的時空限制,其改革也非一役之功。而在目前的外部條件下,學校通過自身的改革,仍然可以有所作為。評價很重要,當然也很復雜和專業(yè),所以,評價改革的推進很艱難。但是,在新質量時代,學校評價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在當今社會教育價值觀還遠未形成基本共識、外部和內部評價互動還不夠有效的情況下,學校內部評價改革的緊迫性和可行性依然存在。對此,改革的定力要從哪里來呢?它來自教育者遠大的專業(yè)眼光和對專業(yè)立場的堅守,更來自其對于時代和歷史責任的擔當。優(yōu)秀校長在這個坎兒面前,不能局限于行政推動,不能束縛于潛規(guī)則,不能屈服于世俗壓力,要從追求文化自覺的高度,去推動評價改革及其改革背后的評價文化轉型,更要學會在觀念交織的現實中尋找契機,拓展空間,不斷擴大回歸教育本原的實踐“根據地”,從一個個子系統(tǒng)的落實、落細、落小開始,最終形成以人的發(fā)展為根本目的、基于教學過程的真實性評價體系,充分而可靠地保障校本質量,實現育人目標。

地理教學心得3

  在我們對于灃河流域水環(huán)境的保護及開發(fā)的探索過程中,對灃河流域進行野外考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長達一月多的野外調研中,我主要負責調查問卷,野外采樣,調查統(tǒng)計及分析等等。20xx年5月初,我們小組對于調查問卷的初擬進行了第一次調研會議,通過網絡搜集,向學長們咨詢,向同學們詢問等方式為輔,初步確定了調查問卷的內容,同時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及文獻了解灃河的相關問題,結合以上因素,我們對周圍的人進行了第一次問卷預調研,有很多同學反映了問卷的'部分問題,比如:您對于水資源保護的了解有多少?這一問題的設置是無效的,經過深思熟慮過后,我們共同對于調查問卷進行了第一次修改。通過第一次對周圍同學們的調查,可以反應出很多信息。有些同學特別是居住在灃河流域附近的同學對于灃河比較了解,但是對于灃河不是很了解的同學做的調查問卷就是無效的,本次調研對于灃河的知識普及也是有著重大意義。同時也反映出我們對于灃河流域的開發(fā)是及其有必要的。

  第一次野外調研,我們的組員對于路線的規(guī)劃雖然合理,但因為路途艱辛,幾經周折才到達目的地。在調研過程中,咨詢有些路人問題的時候,他們由于對我們的不信任,找各種理由推脫,這對我們的調研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在采樣過程中,因為是要統(tǒng)計植被的相關信息,有些植被特征不夠明顯,所以導致統(tǒng)計并不是準確。

  第二次野外調查,基于第一次采樣的經驗教訓,我們對目的地周圍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居民們積極配合我們的調研,也不乏有些居民避而遠之。也有些居民文化程度不高,不識字,所以對于灃河的了解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導致調研結果并不是很理想。

  第三次野外調查,因為目的地比較遠,采樣范圍較大,而且植被種類及調查范圍廣泛,以至于使我們的調研變得更加艱辛。對于調查問卷問題的設置也找到了很多不足之處,所以對于有些問題不做統(tǒng)計,這樣意味著有效的調研是相對較少的。對我們后期的統(tǒng)計也是極其不利的。

  通過幾次野外調查,我們收集了很多的水樣和植被及土壤的信息,收獲了很多有意義的建議,同時懂得了與人交流時的方式方法,總得來說是痛并快樂著,對于我們的成長也是一段不可忘卻的經歷。

地理教學心得4

  福建師范大學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課堂教學》倡導的“讀思達”教學方法,從閱讀、思考、表達三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通過一年來的地理課堂教學實踐,下面是我的一些體會:

  “讀思達”教學法適合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各方面的能力,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在積極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白x思達”的課堂輕松活潑,在玩中學,在思考中學!白x思達”教學法,就是這樣一種教學法。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其內涵,閱讀是基礎和前提,思考是關鍵和核心,表達是提升和鞏固。“讀思達”三者的關系:三者不僅相互促進,互為目的互為手段;而且彼此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切合中國傳統(tǒng)“和”的理念和現代全息理論。讀思達三者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教學過程當中遇到的許多困惑,通過教授的解讀,都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要想讓“讀思達”課堂有個良好氛圍,除了老師在教學設計時注意把握各個環(huán)節(jié),還得有適合的獎勵機制,如:計分制,多鼓勵,不批評。發(fā)現閃光點就加分,錯了不扣分。但回答別人重復的答案要扣分。通過這次學習,為我今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更加的注重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讓自己和學生在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余文森教授所說的“讀思達”明確的表明了一個理念,相互相成、相互促進(轉化)的關系:讀是思與達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讀,所有的思都是胡思亂想,所有的達都是胡言亂語。就是調動學生主動性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他提出的“學習暗線”尤其體現了現如今我們年輕教師所面臨的教學難題,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時代里學生受到的周圍影響很大,其在學習上可能面臨困境,當其在其他方面收獲成功時,其對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幅下降。這就是非智力因素,不管是何種的教育主張都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授的教學主張中感受到正是用大愛與大智筑高立場,渴望的未來,續(xù)寫這世界上最動人的故事。我們將創(chuàng)造最圣潔的中學教育,創(chuàng)造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

  總之,通過對余教授的核心素養(yǎng)下讀思達的教學主張的實踐,我感受頗深、最簡單也是最復雜的,就是教學要從心出發(fā)、會講道理、會講故事、做一個讓孩子喜歡的好教師。希望我們能把這種教學法進一步融入到我們的教學中來,讓我們的課堂效果越來越好!

地理教學心得5

  在《地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指導下,以新課標,新環(huán)境,高要求進行地理教育教學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課堂教育教學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堂教育教學改革:

  在地理教學中應加強“情感”教育。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需要從地理教師的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快、興趣是學生學習驅動力之一,甚至對教師的好感也會成為學習的驅動力。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么怎么會喜歡“地理”?怎么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知趣相融”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和舒暢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都充滿著無拘無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親切的地理課堂教育教學和環(huán)境的氣氛。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更需要地理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

  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tài),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在初中階段,“愉快”仍然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原因之一。

  在地理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法。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

  要有“情境”引入。由于長期以來不少初中地理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在教學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著兩種引入新課方法。一種是“講”法,即“同學們,今天我們講……”,“同學們,現在老師講……”,這樣就把師生互動的地理教學活動引向“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活動。還有一種是“翻書”法,即“同學們請把書翻到……頁”,把以地圖教學為主的地理課變成看書劃線的枯燥的文字教學課。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努力用“學習”或“討論”來代替“講”,用翻“圖”來代替翻“書”。雖然是“一字之差”,這也代表著地理課堂的實

  質進步的一面。

  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地圖化。“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內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借助地圖來學習、掌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對初中學生而言,是幫助其樹立空間地域概念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其地理思維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圖在一定意義上既是教具,也是學具。學好地圖,并用好地圖,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前初中生的地理學習還是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記憶水平上,對地圖的學習和運用則顯得比較薄弱,關鍵在于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很難真正懂得地理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僅如此,學習和掌握地圖知識,對于學生學習其它科學知識以及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在新的地理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有用的

  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強地理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與時俱進,適應網絡環(huán)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通過互動的地理教學與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識的聯系,傳達地理思想,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地理教學心得6

  近日,通過在教學中的不斷應用,對于“四合一”教學模式我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就一些問題我來談談個人的一點淺見。

  1、課程導入

  課程的導入,應當對學生有沖擊力。一堂課能不能吸引學生的關注,很多時候取決于新課導入。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這一課,我設計的課程導入為:古往今來,人們對自然界的山水美景總是充滿了好奇,有太多關于的名山大川讓人流連忘返!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等。山地是陸地的骨架,我國2/3的陸地都是山地。我很喜歡旅游,也拍攝了很多關于山水的圖片,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欣賞幾幅圖片。

  2、問題設定

  關于已講過的知識可以設計1—2個問題,新授知識設計1—3個問題,相關知識設計1—3個問題,小測驗設計6—8個問題。回答問題的方式有:學生搶答;教師指定某一卡號學生回答;上臺板演;上臺修改別的學生答案等。

  3、問題解決

  學生在了解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題之后,老師簡單介紹專業(yè)概念,然后引導學生借助作業(yè)紙完成兩個相關問題用以加深印象。完成之后,請學生舉卡片出示自己的答案。教師觀察學生的掌握情況,用卡片展示正確答案,并請做對的學生分析自己的思路。若出錯率較高,則教師要進行講解,再出題目進行測試。

  4、評價體系

  學生參與搶答并答對會得分,參與綜合題板演會得分,作業(yè)按時完成會得分,小測驗得分率(例如6個題答對4個,得分率4/6),小組別的成員答題得分等等,然后形成一個自評分數(個人得分、小組加分、整體積分)。每節(jié)課有個教師打分。

  5、獎勵機制

  教師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標準:考試成績+積分。獎勵方法:物質獎勵+精神獎勵。兩個月左右進行一次總結,利用帶領學生外出游覽周圍的濕地公園等自然景觀、濮水小鎮(zhèn)等人文景觀或者去肯德基等大吃一頓,為每一位進步較大和總分前三的同學及小組頒發(fā)獎狀。

地理教學心得7

  地理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考生來說非常重要。在備考過程中,不僅需要掌握地理相關的知識點,還需要了解地理的應用與實踐。在高三備考地理的過程中,我有了許多心得與體會。

  第一段:了解高考地理考試的要求。

  高考地理考試是一個綜合性的測試,涉及到地理的各個方面的知識點。首先要了解地理知識的基本框架,明確考試要求。其次,要重點關注地理應用題,因為這是考察對地理知識實際應用的能力。在備考過程中,可以通過做真題來了解考試的難度和題型分布,然后有針對性地備考。

  第二段:劃分知識點,有計劃地復習。

  地理的知識點繁多,但有一定的聯系,因此可以將知識點進行分類,并制定學習計劃。對于我而言,我將地理的知識點分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方面,然后再進一步劃分成氣候、地貌、土地資源等具體的知識點。每天專注于一個或幾個知識點的.復習,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有助于記憶和應用。

  第三段:注重實踐與應用。

  地理考試不僅僅是紙上談兵,更需要注重實踐與應用。在備考過程中,可以通過地理考察實地實踐,比如去考察附近的地形地貌,調查當地的氣候變化等。此外,還可以結合地理圖表和數據進行分析,提高對地理現象的理解。通過實踐和應用,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的知識和提高解題能力。

  第四段:多做真題,查漏補缺。

  高考地理真題是備考的重要資料,通過做真題可以了解考試的難度和選拔的知識點。在做真題時,要注意分析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題技巧。同時,要注意查漏補缺,分析做錯的題目,找出自己的不足并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多做真題,可以更好地提高地理成績。

  第五段: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

  地理的知識需要與實際的情況相結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備考地理的時候,要了解地理的應用和實踐,明白地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要善于舉一反三,將地理知識運用到其他科目或生活中,提高綜合應用的能力。

  通過以上五個方面的努力,我在高三備考地理的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僅在地理考試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還培養(yǎng)了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同時,備考地理的體會也轉化為對世界地理環(huán)境的理解與認知。地理不僅是高考的一門必修科目,更是了解世界的一把鑰匙。在備考地理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也收獲了對世界的更多認識。

地理教學心得8

  說實在的,地理對于我來說永遠是那么的難。我地理的基礎很差,但我并不認為這是造成我高中地理差的原因。高一、高二,這兩年里,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認真地聽過一節(jié)地理課。那時的我,完全對地理沒有半點興趣。并不是說不喜歡地理,而是沒有融入到地理的世界。直到高三,多次的考試讓我意識到,我地理成績實在是差。那時,心開始慌了。漸漸的開始要去學地理,但荒廢了兩年的地理,讓我無從下手。我一心只想那種速成的方法,尋找了好久,卻沒有半點功效。我根本不知道學習地理的方法,問別人,卻發(fā)現那些方法不適合我。就這樣,帶著想讀的心情,卻沒有方法的無奈,我度過了一段時間。

  在一次調查中,我意識到,我想學地理的想法并沒有付諸行動。我只是心里說著想學,卻沒有花時間去學。那次調查中,我發(fā)現,我花在地理上的時間是那么的少,是少得可憐的那種。那時,老師應該已經放棄我了吧。因為我的態(tài)度。

  我是那種不會主動去學習的人,即使有問題,也不想去問老師。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而且,如果哪個老師說了什么我不喜歡聽的話,我就會再也不想聽那個老師講課,連他的科目都會放棄。由于我的態(tài)度,漸漸的,發(fā)現老師們都在冷淡我。

  后來,年段開始文綜考試。我越考越爛。到最后考了個125。一個出乎我意料的分數。就是那個數字,讓我?guī)缀醣罎。可在別人看來,我還是那么的懶散。以至于,在多次會議中,我都是處于被批評的立場;蛟S,在老師們看來,我不會傷心吧?晌覂刃乃氲模麄兪欠衲苊靼。在一次會議中,老師又在批評我,或許批評的話聽多了,身體會開始麻木吧,可那時我的心還沒麻木。聽到那些話還是會很難過。這時,聽到了你們也不用再說她了,其實,現在心里最難受的是她本人吧,最不希望考這個分數的是她自己吧。就是這句話,讓我下定決心學地理。因為這是地理老師說的。會后,找老師談。老師了解到我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是那么的寥寥無幾。老師說我要還高一、高二年的債。而后,我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始復習中國地理,雖然進度很慢,卻很有收獲。這之后,我也開始認真做筆記。把老師寫到的知識點整理在一起,做題方法也寫在一起。然后,偶爾拿出來看一下,或者在考試之前拿出來看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答題的方向。雖然還是經常答錯,但有了方向,也不失為一種進步啊。

  后來,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的慢慢的把地理知識的空缺,填補起來。

  我真正的開始在學地理。結合第一輪復習的材料,我邊看中國地理的知識,邊結合地圖來看,在腦中形成了一種框圖。而后又開始看書,把書里的內容看一遍。接著,又開始學習世界地理。把材料與地圖結合起來,在腦海里構成了一幅世界地圖。隨著我腦海中地理知識的積累,我越來越喜歡地理了。慢慢的,對地理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這使我的地理取得了進步。

  在這個從幾乎不了解地理發(fā)展到喜歡上地理的過程中,我個人覺得各個方面都很重要。如果沒有考試成績的刺激,我想,我也不會下決心。如果沒有老師的支持、安慰和指導,我想,我也不會取得進步。當然,如果不是我心理承受能力強,我想,我早已經放棄了吧。呵呵。

  所以,我認為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有堅強的信念,有堅決的決心,有不怕失敗的勇氣,還應腳踏實地,不要像我一心想速成,最后導致失敗。作為老師,應該有能看穿學生想法的慧眼,要時時刻刻了解學生的想法,不要一味的批評,要適當的做學生的后盾,要默默的支持學生,要適當的給予安慰,要有心理醫(yī)生的基本。

  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讓我感受到一種緊迫感:做一名當代合格的初中地理老師也不容易,做一名在初中地理教學舞臺上能展示自己的風采、打造自己教學特色的優(yōu)秀初中地理老師就更難,F在就這次培訓談談我的收獲:

  通過這次培訓,本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寬了教學思路,對新課程的認識與實踐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素質也有很大的提高。

  培訓讓我獲得了很多的信息,開闊了視野,同時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次網絡培訓雖然時間短,任務重,但經過努力我圓滿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這次培訓大大改變了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和意識,它把教師培訓從以往的現實課堂上搬到了虛擬的即時網絡空間里,通過網絡,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里,我們除了能閱讀大量相關理論知識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觀看一些名師授課的視頻,領略名師風采。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跟自己同專業(yè)的教師進行交流探討,共同學習,這也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共同討論的平臺。

  這次培訓,使我對新課程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我體會到新課程教學應該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逐漸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從而達到從學會到會學的目的。

  通過收看教學視頻,我感到自己的確長了不少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要力求新穎,要能抓住學生的心,要講求實效性,不能為了形式而沒有實質內容,不能是課堂熱鬧而學生卻一無所獲;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尊重學生,讓他們有被重視的感覺,要做學生學習上的老師,生活中的朋友;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教師唱主角,學生作配角。另外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和素質也需要不斷提高,要靠不斷的汲取知識,學習先進經驗充實自己的頭腦,要有過硬的基本功。

  通過本次培訓,我還感受到:地理學科是一門專業(yè)很強的學科,地理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才能更好的勝任本職工作。作為一名初次任教地理的老師來說心中要裝著目標,手中要拿著課本,眼睛要盯著學生,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變化,要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問題。在實踐中鍛煉教育的智慧,提升教育的視野于境界。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的哲學在信息社會中已顯得底氣不足。如果是死水一潭,不僅一桶水不夠,十桶、百桶也不夠。教師需要的是長流常新的活水和學生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與學生共同學習,這才是適應新時代的基本的要求。

  一團黑霧慢慢地想我襲來,黑霧似乎要將我吞噬,讓我惶恐不已,高中的地理學習來了。

  初中生活我的地理學得很差,加上不用功,情況變的越來越差。天!要我學習地理簡直難上加難。剛開始學習地理時,我就有一種恐懼感,加上沒有預習,地理已成為我的弱項,經緯網向我襲來,讓我分不清東南西北。

  可我知道,我不可能在地理上失手,于是我開始了我的魔鬼訓練,強迫自己努力去學,剛開始時,感覺實在是太差勁了,由于沒有基礎,我被折磨得痛不欲生,背的死去活來的公式不到10分鐘就忘了,可我還是堅持著。

地理教學心得9

  (地理)是一門自然學科。由于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復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再加上地理在有些人眼里被冠以“副科”,因此學生不重視,學習上不肯下功夫,考出來成績不夠理想。怎樣讓學生喜歡地理課,學起來得心應手,我在工作中努力探索著。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現在的教師已不是高高在上、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的一個角色。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教師來說,首先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不僅僅將書上的知識講授給學生聽,而是應該抓住問題,結合實際,講學生身邊的地理、講對學生有用的地理,讓他們懂得用“地理的頭腦”去思考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地理素養(yǎng)。如在講解“地圖”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說說所接觸到的地圖。聯系學生的實際,講解地圖的三要素。用這些圖來辨方向、量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覺得地理既有趣又有用。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成小組畫一下我們學校的平面圖,既調動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鞏固了所學知識。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進而迸發(fā)出驚人的學習熱情,甚至創(chuàng)造出奇跡。而沒有興趣的學習就像一杯淡而無味的白開水,難以下咽。在地理教學中導入一定要新穎,可以用謎語導入、歌曲導入、問題情境導入等。如在講解“經緯網”時,我設置了這樣一題:我國的一位小朋友在放暑假以前寫了三封信,分別邀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的.三位朋友到緯度40、經度116的地方一同度假旅游,按照信中所寫的經緯度能聚會在一起嗎?為什么?如果將經緯度改為:①緯度40、經度0 ②緯度0、經度180,他們能否聚會在一起?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的求知欲受到了激發(fā),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整個課堂處于活躍而緊張的氣氛中,為地理原理的講授創(chuàng)造了適宜的氛圍。

  三、充分利用書中的圖片,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圖片,這些精美的圖片能刺激學生感官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這些景觀圖片中含有豐富的地理信息。在教學中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獲取圖中的地理信息。如在講解“地理景觀的差異”時,讓學生比較云南樓竹樓和陜北窯洞景觀圖的差異,并分析造成差異的原因。這些針對性問題的提出,激發(fā)了學生探究自然奧秘的欲望,還可使教學達到新的高度。

  四、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多媒體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突破難點,對于地理課來說,也便于教師利用圖表進行教學,并隨時檢測學生的讀圖能力。

  在今后的地理教學中,我將不斷總結和探索,把地理課上得有聲有色,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輕松。

地理教學心得10

  地理是高中學習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如何依據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制定明確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是目前國家研究探索的重要課題。

  教授們依據地理科學的性質和任務,從地理學科的特點、地理科學和社會發(fā)展的關系的高度,從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學業(yè)質量標準制定的角度分析并制定了初高中地理課標,課標中闡述了地理課程核心素養(yǎng)的涵義,以及地理課程在形成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的獨特作用和育人價值;了解地理課如何體現課標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上的.指導作用。高中階段教育的目標闡述地理課程理念和目標,設計課程結構和課程各單元的學習目標、內容,進而制定各單元的學習達成標準。課標各部分內容的編寫都體現了高中地理課程設置的主旨————在教學過程密切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幫助學生形成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澳地理課標闡述了如下的地理課程的理念,闡明了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1、地理要發(fā)展學生對關鍵的地理概念、結構模型以及對于物質之轉化、問題分析的宏微考慮;要領會地理變化,學生們要在地理學習過程中不斷進行宏微聯系。

  2、在地理中涉及到使用宏觀、微觀和納米級不同尺度的思維。

  3、地理課程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套有價值的技能,進一步廣泛地理解研究路徑。指出一些學生將利用地理這門課程作為繼續(xù)深造的基礎,所有的學生將在地理學習中認識到如何客觀的去認識世界,如何從宏觀和微觀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看待一件事情時,要學會透過現象去分析把握事情的本質。地理課標說明了把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入地理課程的意義,強調了地理課程在幫助學生形成學科的基本觀念、能力和價值觀上的作用和育人價值。現階段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于學習任務與達成效果的考慮,教師在教學中側重于學生知識的學習,方法的運用,題目的解決。這樣就沒有時間在概念、理論的形成以及引申、拓展,方法的引出等方面進行深入的交流合作,讓學生形成更深刻的認識,進而影響其了解認識概念及物質轉化的本質。

  依據上述的一些現實狀況,我進行認真分析思考,有了以下的一些想法:

  1、適當縮減教學任務,使學生有較充分的時間培養(yǎng)地理學習興趣,欣賞地理在解釋、解決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所發(fā)生問題的價值。理解地理原理,。

  2、認識運用地理實踐進行獨立和合作的研究,學習開展科學探究,從定性、定量角度收集地理變化的證據,進行分析和解釋。形成批判性的評估和辯論能力,能對有關地理的問題作出符合科學理論、負責任的結論。

地理教學心得11

  從XX年秋季試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以來,經過二年多的探索和實踐,我校地理課改工作初見成效,教學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經過二年多的摸索、探討與實踐,我們認為地理課改首先要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把握好課標,使用好教材;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學習;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等;以下是我們的具體做法:

  1、認真研讀和領悟高中地理課程標準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編寫地理教材的依據,各種版本的教材無一不是是圍繞課程標準編寫的。對于課標無論是教材的編者,還是教材的使用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們覺得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具體,講多深、講多少,很難把握。新課程地理教材正文簡短,有的只有幾句,許多知識點到為止,留給教師發(fā)揮的余地過大(變相地加重了教師負擔);針對正文篇幅小、彈性大的特點,我們備課組的幾位地理教師每周都堅持集體備課,統(tǒng)一要求,集體討論;利用教材素材理解掌握它想說明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成因及規(guī)律,同時緊密結合實際,尋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識相關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有關的原理等。

  2、“帶活地圖”

  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tǒng)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fā)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注意發(fā)揮圖像作用,注意教給學生讀圖技巧,啟發(fā)學生如何挖掘圖中的.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培養(yǎng)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

  由于初中階段地理雖然是中考科目,但由于采用開閱考試,學生對地理的學習懶于記憶,造成地理基礎非常差,進入高中后普遍感到地理難學,而且地理知識缺乏系統(tǒng)性,比較零散,許多老師說:地理新課程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更困難。針對知識缺乏系統(tǒng)性、零散的情況,上課時我們利用第二教材幫助學生了解三維目標和對課文內容進行概括,教師每上完一節(jié)課要進行課堂小結,每學完一個單元也要進行小結,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把一些陳述性知識變成生成性的知識,讓知識開花結果。

  4、營造探究式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究欲望。

  針對難學這一點,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上預先讓學生喜歡它,盡量發(fā)現學生某方面的優(yōu)勢并不斷強化其學習地理的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侔颜n程標準分解,剛開始要求放低一點,讓學生嘗試到成功,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诔浞掷媚P、文字、圖片、多媒體動畫等,以創(chuàng)設一個新奇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直觀表象,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圩⒁獍l(fā)揮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yōu)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并進行合理的加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艹浞掷蒙钪械牡乩斫虒W資源,讓學生去體驗身邊的地理,并從體驗中去探索、領悟、學習。

  通過上述做法,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yǎng),教師教起來容易,學生學起來也就不太難了。

  5、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現代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與課堂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努力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發(fā)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的大腦皮層活動處于最大程度的興奮,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fā),思維的火花被點燃。

地理教學心得12

  一、盡量營造好的課堂氛圍

  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因此,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回答問題不用舉手,站起來就講;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強求一律。對于學生的觀點,教師要持一種平等接納的態(tài)度,和學生一起學習和發(fā)現。不輕易給與評判,把評判權交給學生,不急于得出結論,讓學生有充分的討論與交流。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回答中的錯誤,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或其他學生發(fā)現錯誤,或者在討論結束小結時,再一起指出,如果每錯必糾,勢必會打擊學生的發(fā)言積極性。評價時多使用這樣的語言“你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等這樣可以使許多不會因為錯而覺得丟“面子”,相反,還會有學生千方百計提出類似的反對意見。通過這些,我們使學生敞開思維的大門,敢想、會想,敢說、會說,在愉悅中體驗成功,發(fā)展自我。

  一是盡量多的設計好的問題情境。新課程下的教師應當從傳統(tǒng)的、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舊框框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謀”、“助手”、“服務者”和“配角”,構建一種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師生關系。常言道:“學始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維的開始,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設計發(fā)人深思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去感悟,為獲得結論而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結論。惟有師生平等,才能調動起師生合作的積極性,才有利于師生的交流,使課堂真正成為交流的“沙龍”。

  二是要學會盡可能的欣賞學生。教師要從一個育人者轉化為學習者,真誠的學會傾聽,鼓勵學生以獨立的角色、探索的態(tài)度對教師提出質疑乃至爭辯,形成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其整體素質的“教學對等”的“關系鏈”,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同時教師又是一名成功的賞識者,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每一件“小事”,賞識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唯有此,師生間才會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師不必將自己的觀點強塞給學生,學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師的想法;教師不會將目光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上,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存在,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成功中長大。

  二、盡量營造探索的空間

  新課程理念對教學特別強調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形成、規(guī)律的發(fā)現、問題的解決等過程。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努力創(chuàng)設主動探究的空間,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體驗,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筆嘗試、動口表達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鼓勵指導學生去探究發(fā)現。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根據教學內容,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空間,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討、發(fā)現的時間,將枯燥無味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轉化為形象生動的一幕幕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懷著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自己去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并解決問題,滿腔熱情地、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合作的情境與機會,營造出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從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過河,到讓學生們自己互相幫助,摸著石頭過河,體會與人合作的樂趣與價值。在合作交流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對別人的意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或修正意見,是學習者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最好機會。比如在教學《工業(yè)區(qū)位因素與工業(yè)地域聯系》一課時,由石化廠在我校附近,筆者給學生提供了北海市石化廠異地搬遷問題的具體材料,分組讓同學們討論搬與不搬對市區(qū)和對鐵山港的影響,并明確自己存在的缺點及解決辦法,客觀指出對方的不足。對于這樣的一節(jié)課,學生熱情高漲,積極的參與討論。當然我事先提供了學生該思考的方向,這樣可以避免討論的范圍太多太大,離題太遠。

  三、盡量多角度多層次評價學生

  在學生進行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閑著,也應有積極的活動,因為教師畢竟是教學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活動方式是討論式教學,教師先布置好要討論的主題,給學生課后的準備時間。然后可分組討論、辯論。在活動中,教師在活動策劃、小組分工、組織應變等方面,必須充當一個“總導演”和“總調度”的角色;教師還應是“加油站”,不斷地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積極思維,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尤其是那些能力較弱的學生,對他們的發(fā)言和參與行為要予以特別的好評,這樣才能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有的學生上課思維積極、敢于打破常規(guī),有的學生解法比較簡易、獨特等等,教師應結合這些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同時,也要打破教師評價的單一形式,讓學生參與教學評價,把自評、互評、組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使地理評價“為促進學生發(fā)展而評價”。只有這樣,學生在評價中才能不斷進步,才能保護學生學習的熱情。

地理教學心得13

  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模式在我國基礎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應該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培養(yǎng)出了很多有用的人才,但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模式更偏重于對地理知識的傳授,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就是“教師說,學生聽”。這種教學理念忽略了學生在創(chuàng)新意識和個性健康方面的發(fā)展,也不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形成以及良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樹立,和素質教育可以說是格格不入。這也就說明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已越來越不符合社會所需人才的培養(yǎng)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在高中一線崗位從事教學也有7年的歷史了,對于新課程我簡單地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重學生,輕教師

  其實在早期的教學評比中經常是無生課堂,就是讓評委看教師的表演,誰表演的好誰的課就好,我一直對此深惡痛絕。在傳統(tǒng)地理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是中心,學生是配角,是聽眾。一堂課上的好不好關鍵是看學生聽懂了多少知識,記住了多少。但是我們應該記住地理教學不僅僅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能力的過程,是提高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過程。有些時候我們要敢于放手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不要急于把知識告訴他們,而是鼓勵他們參與到教學中,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知識。

  二、重過程,輕結論

  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模式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就是要教會學生應試知識,訓練學生的應試技巧,使得地理這個充滿活力和興趣的學科變成了枯燥乏味的死知識。傳統(tǒng)地理教學模式的最高追求就是標準答案,誰的學生在考試中能寫出更接近標準答案的回答,那么這個教師就是好教師,是成功的教師。但是每個教師都應該知道知識是學不完的,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去獲取知識,而不是讓他們成為機械的記憶工具。

  三、重實踐,輕理論

  地理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地理學的知識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和生活之中。但是在很多時候,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的興趣并不濃厚。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理論性太強。如何讓學生學以致用,如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教室這很重要。其實我們都知道古人對于農業(yè)生產以及天氣、氣候有許多的諺語,這些諺語其實就是古人對地理知識的實踐,或許很多農民不知道它們的地理原理,但是他們知道其地理意義。我們的學生學習地理有什么用呢?當然是不僅要知道地理現象和原理,更該去理解地理的意義。

  四、重創(chuàng)新,輕識記

  在很多教師的課堂上最急于解決的就是書上的知識點,把書上的知識點記住并很好地在考試中運用,一個好學生就是一個好的解題工具,一個好教師就是一個好的幫學生解題的工具,解出來的答案越接近標準答案那么這個工具越好。為什么要有標準答案?為什么我們不可以有很多答案?有了所謂的標準答案,我們的學生只知道去識記,去向標準答案看齊。其實我們更應該讓學生去思考“標準答案”真的標準嗎?在實際生活當中又有多少事是有標準答案的?讓學生自己去想,不需要太在意學生想到哪了,想出了什么連你自己也不了解的地方,越是這樣反而越能說明我們的教學是成功的。

  五、重理念,輕工具

  在當下特別流行多媒體教學,當然對于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難以表達、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變化過程等,多媒體可以通過動畫模擬、過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決,在教學中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一直認為不能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因為現在好像一堂好的地理課,必然是需要多媒體的,這已經脫離多媒體使用的本意,它其實只是一個輔助教學的工具,一堂好的地理課關鍵是向學生傳達了什么,有沒有讓學生對這節(jié)課有所感悟,有沒有對一個或一些地理現象有自己的看法。如果都用多媒體展示出來了,學生知道了懂了,“一笑而過”,那么這堂課其實是很失敗的。

  總之,新課改是一項長期的、艱難而又復雜的工作。新課改也絕不僅僅是教材的改變,更多的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線教師教育理念的改變。以上是我的一點兒體會,教無定法,只要教師本著為學生著想,不斷改正自我,我相信這樣的教師就是好教師!

地理教學心得14

  時間過得很快;仡欉@學期的地理教學工作,我認真?zhèn)湔n、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yè)和點評作業(yè),做好課后輔導,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讓學生不斷學習提高,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一年來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認真學習教材,明確教材的基本思路、基本概念、每一個字每一個字,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和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夠自由運用,知道要加什么材料,才能教好。

  2、了解學生原有知識技能的質量、興趣、需求、方法和習慣,以及學習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困難,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學方法,解決如何將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jié)課的活動。

  4、組織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重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關注,保持相對穩(wěn)定,激發(fā)學生興趣。

地理教學心得15

  地理地圖是地理學習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現象和空間關系。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地理地圖的重要性,通過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資源,我提高了學生的地理地圖素養(yǎng)。在本文中,我將分享我的教學心得體會,講述整個教學過程的策劃和實施。

  在開始教學之前,我認真研究課本和教學大綱,了解學生應該達到的地理地圖知識和技能。通過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資源和互動教學工具,我提前展示地理地圖的各種類型和常用符號,幫助學生熟悉地圖的基本要素。此外,我設計了一些小組活動,讓學生合作解答地理地圖相關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協作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地理地圖能力。首先,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地理地圖的繪制和分析,培養(yǎng)他們的地理想象力和觀察力。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地圖中的各種符號和標記,我組織了實地考察活動,帶領學生使用地圖指南針和刻度尺等測量工具。

  通過實踐活動和互動討論,我發(fā)現學生在地理地圖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上取得了明顯的'進步。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有些學生對地理地圖缺乏興趣,他們對地理地圖的掌握程度相對較低。對于這些學生,我特別注重個性化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果。此外,我還邀請了一位地理專業(yè)的教師作為客座講師,給學生講解地理地圖的歷史發(fā)展和現實應用,增強學生對地理地圖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通過這次地理地圖教學的實踐,我深刻認識到地理地圖對學生地理學習的重要性。地理地圖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和空間認知能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資源,我提高了學生的地理地圖素養(yǎng)和學習動力。通過觀察和調整教學策略,我?guī)椭鷮W生克服了困難,提高了地理地圖的掌握程度。這次教學經驗讓我明白,地理地圖教學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教師的指導。只有通過合理引導和耐心輔導,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對地理地圖感興趣和熱愛的學生,從而提高整體的地理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前期準備、教學過程展示和教學實踐反思,我分享了關于“地理地圖教學心得體會”的五段式文章。這篇文章充分說明了地理地圖對學生地理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合理的教學策略和資源的運用,地理地圖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地理思維和空間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地理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地理教學心得12-04

地理教學心得02-26

地理教學心得(經典)02-26

中學地理教學心得02-08

初中地理教學心得01-19

地理教育教學心得06-14

初中地理教學心得04-30

高中地理教學心得12-17

地理教學心得15篇12-04

地理教學心得(15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