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
新課標下體育教學課堂倡導“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進學生的健康,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放在首要的位置。 課堂教學要求重在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尊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把學習的過程變成主動構建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方法的過程,學會體育學習和鍛煉。
高中女生由于受高考壓力、家庭教育、社會上不健康的生活觀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高中女生較普遍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課堂鍛煉的積極性較低,此階段女生心理特點表現為:愛美、怕臟、思維能力較強但不愛活動,生理特點突出表現為脂肪開始增多、發(fā)胖、加大了身體各部分的惰性,降低了肌肉收縮的速度和爆發(fā)力,使動作的靈活和協(xié)調受到破壞,她們更多把精力放在文化課學習上,有的是為了從緊張的文化學習中得到暫時的解脫,為了調節(jié)壓力而被動的參加體育課;谂陨蟽牲c我采用如下方法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
一、 了解學情
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學情是讓學生對羽毛球運動初步產生興趣的一種方法:下面是調查問卷表。
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高一年級每個班有接近50%的學生沒有羽毛球運動的基礎,但是他們卻很有興趣,希望較全面地掌握該項技術;還有接近40%的學生沒有興趣,只想了解一些;大約有10%的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希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也有個別學生既無技術,也無興趣。
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沒興趣的學生,我首先采用讓大家觀看基礎較好的學生比賽的方法,讓她們從身邊的人中去感知這項運動,從而進一步了解羽毛球運動。然后再組織同學們觀看世錦賽、奧運會等比賽精彩片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產生想從事這項活
動的愿望,最后我再介紹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和從事羽毛球運動對人身體發(fā)育成長的諸多益處,教學中做出規(guī)范優(yōu)美的示范動作,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然后進行下一步的基礎練習。
對于有興趣沒基礎的學生,我首先組織他們學習簡單的熟悉球性的動作,例如托球練習 、顛球練習、對墻練習等。讓學生比看誰顛得多,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通過簡單動作的專項練習,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適時加以鼓勵,然后從易到難進行教學,維護學生的練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三、樹立課堂學習規(guī)矩
許多學生之所以沒有興趣,是由于其組織紀律性較差,懶惰導致的。雖然學生已進入高中,但是長期養(yǎng)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導致她們心理方面不夠完善;辨別能力方面非常膚淺;健康意識、終身體育意識,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還遠遠不夠。學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按照教育規(guī)律,加以規(guī)矩引導,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文明守紀的習慣,克服陋習,鍛煉頑強意志和毅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對身體疲憊和技術困難才能主動去克服。所以我的教學沒有只圍著學生的’興趣”轉,而是從課堂常規(guī)入手加強了對學生常規(guī)的要求和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也完成了課堂教學的德育目標。
四、培訓骨干
對于有一定基礎,希望得到進一步提高的學生,我首先對她們提前進行技術的重點培訓,使她們先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成為學生骨干,為我的課堂教學做準備。羽毛球技術的學習不能只靠課堂,課后的鞏固練習也至關重要。課堂上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骨干擔任組長,輔助我進行教學活動,幫助組內同學學習,開展組內探究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優(yōu)秀品質。課下小組長就變成了“小老師”既帶動學生課下主動練習 ,又能幫助她們改進技術動作,鞏固了課堂教學效果。
五、開展運動競賽, 豐富激勵手段
課堂上進行技術教學的同時,配之以裁判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簡單的裁判方法,自行組織比賽,檢驗課上學習的技術、戰(zhàn)術的掌握情況,及時改進提高。對于戰(zhàn)術意識較差,競爭意識不強的學生,我采用以下練習:讓她們發(fā)網前低球、平高球,爭取第二拍的主動進攻。發(fā)后場高球結合快調網前兩角、扣殺對方底角或快速放網前球,通過這樣練習,學生的戰(zhàn)術、競爭意識均得以提高。
組織班與班之間比賽,設立獎項,并給比賽的前八名的學生,該模塊考評記為優(yōu)秀。激勵學生加強對課堂學習內容的掌握、鞏固、提高。
把在比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吸納為羽毛球俱樂部會員,可得到進一步的培訓,對成績突出的學生允許代表學校參加各級比賽為學校爭光,使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
設立榜樣。讓同學們把自己崇拜的運動員跟自己的名字結合起來,給自己再起一個運動名字如:小張寧、謝杏芳2等等,激勵學生向榜樣學習。
六、落實新課標的評價方式
新課標評價將體能、運動技能與學習態(tài)度、情感表現和合作精神結合起來進行評價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發(fā)現不足,改進學習策略,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不使用統(tǒng)一的評價尺度,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進步幅度進行總結,使每位同學都能立足現實,認識自我,為終身體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制定了下面兩種表格進行評價。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2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是指在全面考慮教材目的、教學規(guī)律、原則、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深入鉆研教材和考慮學生特點的基礎上,使教學質量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氣氛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得到指導和建議。教師是學生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平等的首席。教學行為互尊重,教學資源共尋,學習活動互動,教師對待學生出現的質疑,不可搪塞,要珍惜學生學習的結果,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問題的思考,哪怕是錯誤的結論和推理,教師也不能對其否定,冷落,應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引導,點撥,并在指導中肯定學生的“閃光點”。特別是對學生學習中有創(chuàng)建,有創(chuàng)新的結論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贊賞,讓學生感受教師的“寬容”和“魅力”。
二、做好課前準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這包括分析教材、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體驗開始,從直觀的和容易引起想像的問題出發(fā),讓數學背景包含在學生熟悉的事物的具體情景之中,使學生那些常識性、經驗性的知識派上用場,使數學課程更具有現實性,有時代氣息,與屬于學生的世界聯(lián)系的更緊密。同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課前主動參與備課,如準備學具、預習教材、課前小組活動做小實驗,走出課堂搜集資料、數據等,發(fā)揮學生探索能力,并在探索、發(fā)現、獲取中得到發(fā)展。
三、促進自主探索,感知問題的奧秘
初中數學學習是自己的活動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活動。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自行獲取一些概念和知識,鼓勵學生大膽用頓悟知覺去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鼓勵學生在進行獨立研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將時間和空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行創(chuàng)造;從觀念和方法上高度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幫助學生選擇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和模式。
四、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每一課時教學內容一般講都是有自己獨特的教學要點需要學生掌握,要讓學生把握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必須突出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每一課時又往往有一些知識點學生難以明確,難以掌握,作為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握重點要點,找出難點,化解難點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為了讓學生明確這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上課時,要想出一定的辦法,引起學生對重點內容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要通過語調、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
五、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點
教學方法是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的統(tǒng)稱。教是為了學,如果教學方法不夠恰當,就不能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更談不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了。每一堂課都有相應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用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我們采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在幾何中,我們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取其他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索,動手操作,發(fā)展其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有時,在一堂課上,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一般說,只有當大多數學生都掌握了盡可能多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效率才算是有效的。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敝灰兄趯W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要努力探索,互相交流,確保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六、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學生學習初中數學是學生生活常識的系統(tǒng)化,離不開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課堂上的數學學習是他們生活中有關現象經驗的總結與升華。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營造一種現實而吸引力的學習背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打通課本世界、生活世界、網絡世界之間的界限,尋找最佳“組合點”。如創(chuàng)設動畫情境,學生對于形象的動畫卡片、投影、實物或生動的語言描述非常感興趣,他們的思維也就容易被啟迪、開發(fā)、激活。對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產生可持續(xù)的動機,這種直觀是一種催化劑,給學生的學習活動帶來一定的生活色彩。不僅對創(chuàng)設情境產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的培養(yǎng),必將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的周圍。
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凡是富有成效的學習,學生必須對學習的材料有濃厚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拓展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的推動力,學習興趣來源于好奇心,“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知道而沒見過的事物都感興趣。而傳統(tǒng)的教學無法滿足他們的這些要求,激發(fā)不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將多媒體技術融入數學課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觀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動機和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習積極性的目的。計算機運用到教學工作中,既徹底減輕了負擔,讓教師、學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層次的教學和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去,又有助于師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術,使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效率是保證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前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教師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教師在教學中只有認真鉆研,精選教學內容,巧妙設計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寬松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形式多樣地進行學習,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優(yōu)化。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3
3月下旬到5月下旬,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有效教學,高效課堂”遠程研修培訓。本期雖然擔任了兩個畢業(yè)班的英語教學,閑余時間較少,但我還是堅持收看視頻,記錄筆記、認真完成作業(yè)、勝利完成學習任務。
這次培訓不但全面,而且細致,有專家對教材的精彩解讀和分析;有課堂實錄;還有耐人尋味無窮的經驗之談。本次培訓,給我們創(chuàng)建了網絡交流平臺,也給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電機會。本次培訓學習讓我收獲頗豐!
專家引領在教育科學理論方面的闡述簡要精辟,為我們的教學實踐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多位教育名家的講座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飽享了高規(guī)格的“文化大餐”。讓我走出以往口語交際教學的誤區(qū),讓我也明白: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要激發(fā)學生交際的興趣、選擇合適的交際話題、營造交際的氛圍,還要讓學生“能”交際,創(chuàng)設交際情景需要做到模擬真實情景、提供典型案例、設計問題情景等。為我今后可以交際的教學指出了方向。
本次培訓,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的外部條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我們不僅聆聽專家的講座,以及對我們作業(yè)的'點評,而且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成為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教學業(yè)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嘗試與其他學員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到各學校的新課程開展情況,并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長”,這對于我們今后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我覺得這次培訓是非常有效的,是一次對自己“教育潛意識結構”的深層改造,它讓我們的業(yè)務水平不斷地提高,雖然培訓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們將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信念、帶著滿腔熱情,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4
近幾天我讀了《魏書生談課堂教學》中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藝術”這一章節(jié),感觸很深。
魏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時,總是能吧直接學習興趣和間接學習興趣結合起來,使之相互促進,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濃,變成滿足心理需要的一種極大樂趣。
在教學中要做到教學方法靈活的藝術。
1、以“奇”激趣。
學生都是好奇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容易引發(fā)他們濃厚的探究興趣。魏老師利用學生獵奇心理,善于從《國外科技動態(tài)》上選擇一些文章向學生介紹,比如飛船對接、天外飛行體、人造心臟、人工合成事物等驚人的新發(fā)現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新”激趣。
魏老師在校外或外地講課,課前總喜歡紅氣功冥想的辦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請同學們起立,兩腳分開,與肩等寬,兩腳掌平行,背直、頭正、微閉眼,以眼視鼻、以鼻對口,以口問心,然后意念,渾身放松。學生緊閉雙目,臆想自己像一片云,飄向空中;然后變成一輪月,俯瞰地球這個直徑比月亮大兩倍的淺藍色的星體;在想自己是一顆星,在廣闊的'宇宙空間遨游,這時再看地球只是光亮極弱的一顆小星星……這樣學生容易排出與課堂無關的雜念,集中精力于課堂。
3、以“疑”激趣。
解決疑難是學生學習的需要,提出疑難,讓學生思考,更是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時可以讓學生捧書解答,有時可讓學生討論解答。
4、以“趣”激趣。
以“趣”激趣,實質上是“樂學”,老師們都應像魏書生一樣,讓學生從愉快中獲得知識。以實激趣、
魏老師還以實激趣、以實情激趣、以境激趣?傊,要善于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以歡樂的心情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5
今年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提質年,我校根據縣局的精神,開展“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研討課,通過聽課、評課使我受益匪淺,體會如下:
一、
。、李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直觀演示,使學生有所發(fā)現,聽“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研討課。
。、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反復認讀生詞,教師指導正音。
。、教師強調動作與詞語的聯(lián)系。
4、再讀課文,體會生詞在課文的意思,指導書寫,強調書寫的規(guī)范性。
二、
。、徐老師運用故事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景,心得體會《聽“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研討課》。
。、通過實驗演示,發(fā)現新知識,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熱愛科學,增強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與情感共鳴,激活學生的思維。
。场⑿炖蠋熤卦诮探o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討論使學生體會到貴在參與,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總之,兩節(jié)課緊扣教學目標,教師起到主導作用,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6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在十月十四日,我聽了試驗二小王娜老師講“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感到這堂課上的不錯,很扎實。
王娜老師的教學思路十分清晰。首先,王老師導入課題的方式新鮮。抓住癥結詞“精彩”、“糟糕”,透過有情緒地讀引導學生從詞的情緒顏色上去理解課題,并讓學生接洽生活實際,來理解這兩個詞的含義。第二,出示預習提醒,讓學生根據預習提醒自學課文中的生字詞語,熟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第三,鄭老師把握住了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引導學生從癥結的詞語(如:“忸怩”、“得意洋洋”等詞語),還有癥結句子中去體會、感悟作者的情緒,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談自己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和體會,從而到達理解課文資料的目的。我以為鄭老師對課文的'重點、難點把握很到位的。第四,朗讀領導也很新鮮。鄭老師在朗讀領導時,除了一般情勢的齊讀,抽讀以外,我以為她在朗讀訓練上的獨到之處是抓住課文中“爸爸”、“媽媽”的語氣,從他們的動作、神態(tài)上去感悟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抓住人物對話讓學生有情緒地讀,在讀中理解感悟。分主角讀課文效果很好。第五,從鄭老師這節(jié)課中能夠看出,鄭老師的根本功比較扎實,教態(tài)親切自然,課堂調控潛力比較強。
有一些不足,我以為鄭老師如果在上課時更投入一些,課堂語言更精練一些,可能效果會更好。另外,在時間的把握上,有些前松后緊,最后在課文的拓展和延伸上,時間稍嫌不足。但是,我以為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不斷反思總結的過程中,信任語文課堂也會越來越精彩。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7
在寒假期間我認真的閱讀了《聚焦課堂教學》這一本書,現在我來談一談學習《聚焦課堂教學》所獲得的一些收獲和感悟。
一是我認為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是“結論與過程”的關系問題從教學角度講,所謂教學的結論,就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所謂教學的過程中,就是達到教學目的或者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毋庸置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yǎng)起來,所以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诖,新課程把過程與方法本身作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從課程目標的高度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
二是我們應避免矯枉過正,由輕過程走向輕結論如上所述,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仍然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事實上,其中還涉及一個如何看待知識在新課程實施中的功能及地位問題。因為知識構成了結論的內核,知識的科學性、正確性決定了結論的科學性、正確性。我們反對將知識作為現成的`、僵化的結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但是這不等于說包含知識在內的正確教學結論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已經沒有任何作用。我們更不能將問題簡化為新課程只要過程,不要結論,或者只顧教學過程的熱鬧,不顧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只講過程的推進,而完全無視對知識本身的理解與掌握。所有上述這些觀點和做法教是錯誤的。
三是科學地看,新課程提倡重視結論的同時更重視過程的真義在于仍應將理解和掌握知識當做重要的教學目標來看,所謂的正確結論中仍包含諸多知識目標。但是在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一點上,應當注重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聽講和記憶不是掌握知識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必要的和最好的方法,因為知識本身也需要思考、目標的局限,以爭取實現新課程目標的多元化,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并重,因為過程本身就包含了促進學生體驗、感悟的因素,學生的聰明才智與獨特個性正是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一句話,強調過程就意味著:掌握知識不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通過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抽象的知識與形象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即將生澀的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新知的體驗,從而使教學獲得理想的效果。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8
轉眼間已參加工作十三個年頭了,這十三年里一直從事高中段數學教學工作,以前從事的是高中數學教學,現在從事高中段技校班的數學教學。雖說只是點難度不像普高那樣的大,鉆研的那么深,但是對于老師的要求卻又更高了。老師除了要掌握好數學專業(yè)的知識點,更重要的側重點則在于課堂氣氛的調解和約學生融洽相處,以及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及應變的能力。
我們知道,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能否提高教學質量,取決于是否具有良好的課堂紀律,以及課堂氣氛的融洽程度。如何抓好課堂教學的管理,一直是廣大教師頭疼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嚴格課堂紀律
對課堂紀律問題的認識,直接關系到能否形成有利于學生智力、情商發(fā)展的課堂環(huán)境。紀律是為教學服務的,也是學生學習的保障。
教師上課時必須要嚴格要求課堂紀律。只有保證了課堂紀律,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學習習慣。因此,對學生課堂上的種種不良習慣,教師絕不能采取置之不理、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因為這樣做不僅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也是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變成了一句空話。
二、關愛尊重學生
常言道:樹怕傷皮,人怕傷心。我們也知道,現在的學生自尊心強、愛面子,最忌恨老師讓他當眾出丑。因此,學生犯了錯,老師不要挫傷他的自尊心,應該從關心愛護學生出發(f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指出其缺點,使之改正。如果老師居高臨下,橫加指責,就有可能把學生推向教師的.對立面。這是與教學規(guī)范相悖的,也不能教育好學生!皭凼墙逃母尽薄W鳛橐幻蠋,要善于接近學生,去體貼和關心學生子,尊重學生的想法。一般課下我多找時間和他們聊天,一起做手工,了解他們的內心,使他們真正感悟到老師是愛他們、關心他們的。
三、重視學困學生
每個班級都有一些學困生,他們往往由于自己學習成績的落后而產生自卑心理,也有個別學困生十分調皮,令老師頭疼。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到那些學優(yōu)生身上,更要關心重視學困生的教育工作。對于學困生,他們在學習方面雖落后于其他同學,但他們在其他方面也是有很多優(yōu)點的,比如說,他們一般都很關心集體,喜歡助人為樂,而且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強,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肯定和表揚的地方,所以,我們應該適時的表揚、鼓勵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有優(yōu)點的,這樣,學困生也會在課堂上遵守紀律,認真聽講。在課堂教學管理中,我們要靈活運用管理技巧,還要對學生所表現出的問題行為有寬容心,面對學生要有耐心,不論面對學優(yōu)生還是學困生,都要公平、公正,不偏心。作為師者,還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給老師一個舒心的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總之,我很愛我的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不但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我孩子之一,我在他們的身上傾注了我的心血。我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也真實地對我。和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很年輕很快樂!只有贏得學生的信任、喜歡,老師的課堂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9
去年開學初,我校高中部效仿初中部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熱潮。初聽到這個詞,既感到新鮮又感到迷茫。新鮮的是,課堂改革教學,一定是推翻老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迷茫的是,對于我這個初上三尺講臺的新教師來講,本身就沒有教學經驗,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那真的是一種挑戰(zhàn)。
為了做到學校的要求,我特意上網查了查這方面的信息,觀看了幾節(jié)教學視頻,從中感受到了課堂改革的精神實質——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方面也分發(fā)了一些資料,在那些資料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什么什么三不講:學生預習能看懂的問題不講,學生討論后能明白的問題不講,教師一點就透的問題不講?吹竭@個后,我就想那講什么呢?因此在思想上就有所顧慮:擔心學生不會學習,擔心學生學不好,擔心這不講、那不講,到時候有些學生什么都不會,擔心把學生給耽誤了,擔心課時緊、任務重,沒法完成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另外,我還擔心學生在課堂上嬉戲大于學習(因為班級是小組教學,大家面對面坐著,說話方便),一堂課下來,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好多好多的擔心。課堂改革可能會成功,但并不意味著百分之百的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部分學生因此而被淘汰掉。課堂改革若是失敗了,又該怎么樣來彌補?這些真的不得不讓我們思考。
有時候,我還在想,為什么學生到了游戲廳不需要任何人教,學生就能很快地學會打游戲,并沉溺于游戲中不能自拔?所以,開學初,我就與我班學生說過,如果你們能把你們放在游戲上的興趣的.百分之七八十放到學習上,那時候你們的成績定會有所進步。
要想成功地完成課堂教學改革,課堂上必然要有相應的輔助材料!皩W案”的出現成為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下的新事物,我在使用“導學案”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些缺憾:
1、擔心課堂超時,害怕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導學案”設計的教學內容。要么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要么教學任務草草收場。原本一節(jié)課的內容,現如今要兩節(jié)課甚至更多。
2、擔心學生對“導學案”中質疑探究提出來的問題解答不出來,不敢讓過多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探究中來,害怕整節(jié)課就只是在探究啦。按照“導學案”的模式進行教學,不管是不是同一學科,是不是同一位教師,各學科各節(jié)課的教學模式完全一樣,學生會感覺到很乏味。
3、按照“導學案”的環(huán)節(jié)一步一步進行講授,這樣的話,對于“導學案”中的內容拓展的較少。
4、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在忙于完成“導學案”中的題目,沒有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個人認為: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需要老師在“引導”的內容上多多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的全面。即使有了“導學案”這一輔助工具,但還是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雖說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但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回指導和提問即使會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yè)更需要細心和奉獻。對于“導學案”中的題目,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讓學生處理,不可盲目處理題目,盡量避免出現以講代練,以練代測。只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便逐漸會發(fā)現思考中的學生最美,思考中的學生最可愛!
就數學這門學科而言,為了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和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必然要了解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
1、 重視情景創(chuàng)設,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與應用的過程;
2、 營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氛圍;
3、 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
4、 改變數學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chuàng)新;
5、 樹立新的課程觀,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中,要大膽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來進行自學,并且讓他們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小組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找到自我。課堂40分鐘的時間,要把學生放在主角的位置,要把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以上是我對于課堂改革教學的一點體會,課堂教學改革讓教師原有的角色發(fā)生變化,同時也為教師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機遇。我相信,只要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激發(fā)我們自身的活力,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地自我反思、不斷地自我創(chuàng)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自主學習”這一高目標邁進。同時,我也相信,自己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時刻努力貫徹課堂教學改革的理念,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改革必定會成功。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夠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每一個學生在我們這里都可以成才!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0
在近兩天的學習中,使我對高效課堂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我覺得它主要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的共同進步,是知識和素養(yǎng)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高效課堂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fā)展。教學高效益就其內涵而言,是指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xié)調發(fā)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預習、課堂教學中實踐展示和課后反饋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二、從我們教師的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做好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編制科學合理的導學案。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采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調動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教學中適時指導、監(jiān)控、反饋、激勵,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三、兩節(jié)展示課的啟示。共性的地方:1,學生素養(yǎng)高,學習過程上的學習參與度高,這就使得學生專注于課堂,能夠保持較高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2,評價方式的靈活高效是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指標,即時、靈活的評價同樣起到激勵學習主動性、保持學習興趣的作用。3,高效課堂應是長期進行的工作,最終形成一種常態(tài)的模式。它的預習、展示、反饋都應是高效進行的。4,高效課堂重視各學科基本素養(yǎng)的落實和訓練。在物理課上對動手實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語文課上對聽說讀寫的強化訓練無不突出了這一點。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更是現今我們課改的主陣地,必須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預習準備、不斷改進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1
對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這幾年,我校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且進行的有聲有色。讀完周仁康老師的《走向智慧的校本課程開發(fā)》開發(fā)的意義與目的認識更加深刻了。這本書,對校本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意義有三個: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促進學校特色形成。其中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終極目標。下面針對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這一點談談自己淺薄的認識。
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活動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發(fā)展,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和創(chuàng)造性。校本課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課程的設置及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的多樣性、課程內容的可選擇性和豐富性。
。、以人為本。傳統(tǒng)的課程強調學科知識,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真實體驗。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驗,課程實施中強調學生發(fā)展的主體性、主動性。關注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與眾不同的主體,滿足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發(fā)展需要。
2、給學生留下空間。個性的發(fā)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學生作為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主體之一,有課程決策的權利。課程開發(fā)是一個動態(tài)的。不斷完善的過程。課程內容和結構都在師生互動中完成。尊重學生的興趣與經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留下了一個空間。
3、差異性教育:國家課程強調人才規(guī)格的整齊劃一,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校本課程開發(fā)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個性張揚的現實條件。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對自己要學的內容作系統(tǒng)安排,根據自己的發(fā)展需要形成具有獨特性的個別化課程。教師作為課程的組織者與指導者,要研究學生的需要和發(fā)展的可能性,注重個別指導,盡可能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從學生經驗出發(fā),提供差異性課程,作到因材施教。
。础⒄n程以學生為中心。校本課程開發(fā)是以學生的的需要出發(fā)的,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而存在的。學生實際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主體之一就是學生自己,更能夠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2
英語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課程,走進了小學課堂,要學習它就如同幼兒學習母語一樣,一切要從頭開始。教師不僅要懂得課堂教學規(guī)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還必須關注每一位學生,運用一定的組織藝術,努力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課堂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良好的課前準備習慣。上課前,要求學生把課堂上要用的東西如教科書、練習本、筆、紙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預備鈴響就自覺地安靜下來,收心,唱唱英文歌或chant,造成英文氣氛。
2、課堂盡量英語化。
盡量避免用母語進行教學,是進行外語課堂教學的原則之一。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為了使小學生的思維盡快地與英語聯(lián)系起來,在英語課堂組織教學中要盡可能使用英語,做到課堂英語化,以排除對母語的依賴和母語的干擾。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期之一。盡管他們剛涉及英語,掌握的單詞和句型甚少,但我們應該從第一節(jié)課起,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由于這時所學一般都是詞義具體的單詞和簡單句子,教師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觀手段來教,幫助學生盡快對內容的理解。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眼神、手勢、動作、表情等形式。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直接理解、直接學習和直接應用英語的習慣,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語的思維能力。
3、教學做到情景化。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盡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后的愉快。這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要使小學生能夠在 40 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
首先,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活動,教師應有計劃地向學生傳授課堂用語和日常用語,如:“who’s on duty today?”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and you?”。建立如 daily talk 或 2 - 4 人一組的 “pair work/group work.”的 make dialogues 等制度,來加強英語課的語言氛圍。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利用實物、圖片、幻燈、簡筆畫、課文插圖等輔助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分角色進行模擬性交際,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教學內容。
再次,通過游戲活動來表現情景。因為游戲是小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歡課堂教學游戲,游戲會令他們動起來給學習帶來快樂,是機械的句型操練起來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味。游戲活動能使抽象語言內容變成一種具體、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競爭性等特點,能有效地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chuàng)造。要求教學設計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游戲等;教學的語言材料要真實、實用。學生在課上通過用中學、學中用,反復實踐,學用結合。功能、結構、話題、任務做到有機結合;以話題為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通過視、聽、說、玩、唱、畫、游、讀、寫、譯等饒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習得”與“學得”結合,使學生逐步培養(yǎng)起初步的`語感;通過大量語言材料的輸入,特別是聲像材料的示范,學生模仿,教師指導,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拼讀的習慣。設計任務型活動,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教學方法要多樣,且生動活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chuàng)設栩栩如生的情景,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實踐中,我們發(fā)現每當孩子們進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們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意受到了很大的激勵。同時要求布置的練習形式要多種多樣,做到手、腦、口、耳、眼、肢、體并用,靜態(tài)、動態(tài)相結合,基本操練與自由練習相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相結合。通過大量的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的基礎,并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
4、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某些技巧來組織英語課堂教學。
在英語單詞或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人物名字作主語進行造句或創(chuàng)設情境,以加強學生對所學單詞或課文的理解。如姓名舉例法:如在上課時發(fā)現有的同學走神、做小動作、低頭或看其它書籍等,教師可以抓住時機,運用這位學生的名字作為主語造句或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既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增加英語教學的真實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學生的作用,真可謂妙趣橫生、一箭雙雕。
5、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英語教學方法也要有所改變,這就要求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組合。課堂上教師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學生就往往采用相應的學習方法,它直接影響著的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努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發(fā)展進行教學。可采用“知識技能,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來作為確定學習狀態(tài)的特征變量,從而為促進學習能力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服務。由于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本身就是根據知識技能、順序、結構和學生的初始能力的特點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來使用,在此基礎上,按照知識技能的相對完整性,可將教學知識技能發(fā)展序列分成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說,除了第一節(jié)課以外,每一課教師所要進行教學的內容不外乎三個部分:
、購土曇呀踢^的語言材料;
、诮虒W新的語言項目如詞匯、語音、語法和句型等;
、圻M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學法”;即:復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在每一個步驟當中,教師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筆頭練習、測試、聽寫、提問等復習方式;利用實物、圖片、借助動作、猜謎、接龍式提問、簡筆畫等介紹新的語言項目;通過分排或分行、兩人、小組等進行操練;通過做游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復習要點”,練習冊中的練習,口、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教師要在教學中自始至終觀察全班學生的反應,要隨時根據情況變換自己的角色,保證所教的內容大家都能接受,達到完成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 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yōu)化教學過程。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圖畫、圖表、投影、錄音、錄像、cd、vcd、dvd等多媒體軟件,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還可以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的示范,即語言使用的場合、時間、對象等,而且還有體態(tài)語——手勢、動作、表情等的示范。多種媒體的運用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感染力強,容易激發(fā)學生興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幫助學生持久記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huán)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學過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這一點對我們課時少的小學英語課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教師應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充分享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練,變苦學為樂學真正做到“樂而好學”。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3
我們正置身于一個教育改革的時代,正置身于一個使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的時代。教育根本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樣“自古華山一條路”,只有一種模式,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多種多樣。教育實驗和改革是教育科學、教育藝術的生命,為了教育的體內永遠流淌著新鮮的血液,我們必須改革。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應當有多種樣式的花。課堂教學應該是各種樣式、各種方法。只要它能開放出特色來,它就有生命。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
一、導語精妙,能抓住人心
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系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也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圣、魅力和詩意。
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看到一些著名教師的教案,會發(fā)現他們對導語的設計無不精心備至。從一定程度上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導語設計。那么如何設計出高質量的導語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說一樣充滿懸念,跌宕起伏,極盡峰回路轉、一波三折呢?其實不然,成功的導語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即可深入人心:
1、激發(fā)興趣,設置懸念
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很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fā)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2、觸及重點,短小精悍
導語設計貴短,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過程”等內容簡單羅列;過于冗長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易使學生疲勞、注意力分散。
3、創(chuàng)設氣氛,營造氛圍
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而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chuàng)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總之,“教無定法”,一堂課的導語設計可根據課文的內容、學生的程度隨機應變,但不管采取何種形式,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導語設計的原則是注意啟發(fā)性、知識性、趣味性。只要新課伊始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tài)投入學習活動,都是成功的導語。,即:能夠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過程
(一)尊重學生,教態(tài)親切,平等待人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著詩意的美的散文。對一個老師來說,他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教學語言不同于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形成的、為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韻律和諧而又優(yōu)美動聽的語言。教師運用這種審美化、情感化了的語言去講課,就能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感情,充分顯示出教學語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對上的課沒有預習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取得的效果卻截然不同。一種是埋怨式,居高臨下——你們怎么沒有預習呢?是不是不感興趣?還是看不懂?還是……一連串的發(fā)問,將好端端的一個課堂弄的一片死寂,學生的才氣和靈性就這樣被扼殺了。另一種則是鼓勵式,身臨其境——當問及學生沒有預習的時候,一句:那很好,既然我們都是一張白紙,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個第一次接觸吧,看誰能夠最先畫出優(yōu)美的圖畫?學生是需要鼓勵的,結果士氣大振,整堂課如行云流水,對老師所提的問題,學生們一個比一個回答的漂亮,并且大部分學生都積極踴躍、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二)課堂提問的整體優(yōu)化
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么,怎樣問,是關系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fā)思維、發(fā)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低,基本可以從課堂設問的性質和方法上做出評價。提問應掌握火候,選準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說,提問要注意:置問于教材的關鍵處;置問于教材的疑難處;置問于教材的矛盾處;置問于教材的含蓄處。
課堂提問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為了學,教學活動的協(xié)調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仍然是為教學這一活動服務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學生,所以,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課堂提問對學生的作用,優(yōu)化我們的語文課堂,我覺得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鉆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3、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并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里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三)根據自己的實際優(yōu)勢,爭創(chuàng)個性化的教風
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yè)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
其次,小學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而有的教師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師思維敏捷,注重設疑問難;有的教師嗓音清脆,通過誦讀課文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有的教師表達言簡意賅,從不經意處入手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yǎng),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典范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最后,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chuàng)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tài)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三、以趣結尾,余音繚繞
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以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的改革是一項由觀念到行動,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tǒng)性工作,需要教師付出開創(chuàng)性的努力。我們已經邁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第一步,但是我們的研究還相對滯后,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創(chuàng)設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還需要語文老師們不斷探索。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4
去年暑假,參加鄭州市骨干教師培訓,“核心素養(yǎng)”一詞貫穿整個培訓的過程,讓我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了深刻的認識。拜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讓我對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有了深刻的思考。
本書共分為三個篇章,分別從“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個部分對教師進行了專業(yè)理論及實際操作上的指導,是一本非常有使用價值的書籍。
在《學科教學是立德樹人的主要途徑》一文講道:“就沒個學科不僅具有自己的符號表達、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也都有自己內含的價值性和道德意義。這同樣是學科知識的一種內在屬性,是與學科知識相伴隨的內在特征,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構成性因素。所以,學科教學最大的道德教育資源就是學科知識本身!睂Υ,我有深切體會,不管是哪一學科的教師,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時時踐行“立德樹人”。
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又強調了幾點:一、要充分挖掘學科知識特有的道德教育資源;二、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生活和行為;三、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道德和心靈世界;四、要結合學科教學有機地進行價值引導。于此,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受到很大啟發(fā):每門學科都蘊藏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教師要對學科教學內容中具有道德教育價值的素材進行發(fā)掘,把德育滲透融合在課程教與學的活動中。課堂教學要轉化為學生課外的成長行為,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步變成他們的成長自覺。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著對學生的整個生活發(fā)生重大的影響,他所學的東西將會影響他的行為、興趣與選擇;意味著他過去的一切都收到審視和重新估價。心靈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學之根本。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特點就在于使教育的整個過程成為教師過問人的精神生活的整個過程!
唯有進入學生情感、生命、靈魂深處的教學,才能內化為學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也就成為人格健全與發(fā)展的過程。把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將變得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同情心,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有教養(yǎng)。
德國教育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在學習中,只有被靈魂接受的東西才會成為精神的瑰寶,二其它含混晦澀的東西則根本不能進入靈魂中而被理解!
教育是及其嚴肅的偉大事業(yè),通過培養(yǎng),不斷地將新的一代帶入人類優(yōu)秀文化精神之中,讓他們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誠是一切教育的本質,缺少對絕對的熱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說人就不像人,一切就變得沒有意義。
聚焦課堂變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新時期每一位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5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fā)展是迅速,復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為,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么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guī)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zhí)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優(yōu)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zhàn)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要合理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基本采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于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fā)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八牟綄ёx”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當然,對于不同類型的課文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里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問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問的難易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提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案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引導,反復追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準答案一致為止。這種鍥而不舍一再追問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思維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