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時間:2024-07-13 15:32:18 晶敏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3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3篇)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

  語文是各門學科課程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小學語文教學更是基礎中的基礎,而教學方法又是教學的關鍵部分,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選擇性靈活地應用教學方法,可以事半而功倍。讓學生在自己的指導下學到學習的方法和知識。下面是我從教30多年從教小學語文上好語文課的技巧。

  一、備好課

  有的語文老師,備課備得非常好,但是課不一定上得好。如果學生在課堂互動上,沒有按照你的備課節(jié)奏來互動,老師的臨場發(fā)揮接不上,很容易這一節(jié)課的節(jié)奏效率都打亂了。所以備好課也是有基本法則來支撐的,找到備課的重點,才能上好一節(jié)優(yōu)秀的語文課。

  不重視備課,沒辦法上好課

  有的老師為了積累教學經驗,認為課上得越多,經驗就越多,其實是錯的。課上得多了,對于語文老師來說,也沒有時間去備課了。每個班的課上得都很疲憊,講課的內容全部一樣,認為這就是經驗。這些經驗是不是真的遵循了因材施教?老師沒有仔細思考,而且大量的課堂練習后,語文老師是沒有時間進行教學反思的,哪些課文該怎么講?針對考試考點和日常練習的能力,如何對標教學大綱,光是上課,沒有停下來的老師,是沒有辦法上好課的。也就是,埋頭上課,不備課,甚至認為自己多年教齡,連課本都不用帶的語文老師,是沒辦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的。這就是備課的意義。

  了解自己的學生,熟練自己的課堂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節(jié)奏,才是優(yōu)秀老師的必修課。有一些老師,教學任務重,可能學校能提供給老師的教學培訓也比較少,所以很多老師會在一起抱團,把備課變成集體備課。你負責一個板塊,我負責一個知識點,最后大家再把課程內容總結在一起。這么做好像看起來效率挺好的,也能為備課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但是這是一種變相的教學偷懶。語文課是完整的,不是零碎的,你負責一個零碎的備課內容,是沒辦法按照自己的授課風格進行備課的。這樣的課上出來,也是沒有重點地。所以集體備課沒辦法結合個人教學特點,進行增補教學修訂。所以,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重視結合各個班級的學習特點,備好自己的課,做好自己的備課重點。

  重視教參,忽略了課本

  教學參考書,是參與編寫教材的編輯組對語文老師的教學指導建議,根據教學參考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工作來備課,實際是沒有標準的,語文學科的標準只有在教學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課標的使用,有的學校竟然讓老師自己去解決。老師們自己解決的結果就是各種各樣的備課形式,直接照著教參來上課,甚至影響到學生,也用教參來抄答案。這顯然就為了備課的.基本原則,好的語文課一定是從課本來參考備課的,而不是教師參考用書。而且,備課不是抄寫教案,不是把別的老師的備課內容集中抄寫在本子上,而是先思考教什么,再找出方法撰寫,然后編輯課件,最后梳理教學重點和課后練習的指導。

  只備單篇課文,不備單元內容

  好的備課方法是分層次的,備好一篇課文和講好一整個單元,是語文老師應該重點把握的上課節(jié)奏。在講每一篇課文前,我都會強調本單元的學習目標,生字詞是怎么掌握的,課文的特點,單元的主題,閱讀訓練的目標,包括日積月累的閱讀拓展要求。

  把握整本書的知識結構,分解單元的重點,這是單元備課的方向。所以,只備一篇課文是不行的,單元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課文之間有什么聯系?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閱讀目標是什么?語文老師要有整體系統(tǒng)意識,少一些碎片化的備課模式。關于備課,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語文課?

  二、上好小學語文教學課,除了備好課以外,還要備學生

  1、“備”學生中尊重學生

  所謂“備”學生,我們?yōu)樯险n所做的一切準備都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

  事實上,只有把學生當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會產生愛的情感;只有把學生的成長和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緊密相連時,才會增強愛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學生的同時,體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時,才會真正感受到愛的情感。教學中,如果我們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那么我們就能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而當學生對你說悄悄話的時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

  三、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愛因斯坦16歲準備高考時在瑞士阿勞中學只補習了一年,但這一年卻對他日后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他逝世前一個月寫的回憶錄中,他寫道:“這個學校用他的自由精神和那毫無依賴外界權威的教師們的純樸、熱情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边@種學校的自由精神培育了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最高思想。

  可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使學生活躍起來,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敏捷,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的能力,讓學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出問題。有的學生不敢發(fā)言,其主要原因就是怕說錯、怕老師責怪、怕同學們笑話,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要鼓勵學生從各個不同角度思考,從而發(fā)現新問題,找出新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種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氣氛;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樹立起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借助圖畫,再現情境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掛圖、插圖、簡筆畫、剪貼畫、多媒體畫面等再現課文情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畫中的情、聽到畫外的音。

  例如《綠》一課,我找了很多關于綠的一些圖片,把不同的綠的展現出來淺綠、嫩綠、翠綠、粉綠、黛綠等。特別是在理解“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時,我運用彩筆畫了樹葉、稻田和各種顏色的菊花,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接著請學生用書中的句子對著圖畫說一說,然后合上書看著圖畫用書上的句子說,最后再要求學生根據圖畫有感情地背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既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巧妙地運用了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進行背誦訓練積累語言,大大調動了學生背誦課文的積極性,還為本單元的習作打下了基礎。

  五、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闭n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絡、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地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教學《烏鴉喝水》時,我們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我請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qū)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地說明了“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這樣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動,別“告訴”他,他會知道得更多!

  六、巧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語文教師要能夠運用富有藝術魅力的教學語言,通過繪聲繪色的描繪、精辟透徹的分析、具體準確的刻畫,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七、妙用插圖滲透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它們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使用這些插圖就能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目的。如在教學《挑山工》《西門豹》《地震中的父與子》等課文時,我就有側重點地利用插圖改變了課型及課的結構,變文字為看圖寫話、表演小品劇等,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去感悟課文中蘊含的哲理和思想。這樣就避免了說教,使“朝著一個目標一個勁向前就不會落后”“鄰里之間要互相關心”等德育目標更貼近學生,使他們樂于接受。

  八、運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對所有學生來說都有很大的引導作用。學習興趣能激發(fā)學生潛能,更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興趣對學生們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以往教師運用的教學方式都比較死板落后,最常見的課堂教學現象就是教師對學生滿堂灌的方式教授所有學科的知識。多媒體課件教學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優(yōu)勢就是有聲有色,能把死板的課文知識內容通過可見的形式展現出來,提升課堂氣氛,對所有階段的學生進入到課堂學習都很有效果。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就能讓學生進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帶動全體學生進入課堂學習活動,輔助學生掌握課堂重點知識,這樣課堂教學形式能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九、在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每個學科的教學內容,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們建立不同的教學情境,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多媒體課件教學方式能調動所有所有階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語文課教學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課文,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呈現相關的多媒體課件視頻。課件是以視頻有聲有色模式展示出來,能把課文情境再現的,視頻過程中表現得特別生動,這樣的教學方式相比教師按著課本單純的講解有很大的教學優(yōu)勢,學生更喜歡觀看視頻,學生們憑借著好奇心會全神貫注地觀看完整段視頻。利用課件為學生們建立教學情情境,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十、精選多媒體課件,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意選取適合學生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雖然多媒體課件教學方式對課堂教學有很大作用,但是也不能隨便使用多媒體課件,選用所有的多媒體課件都有側重點。多媒體課件重要展示課文的情境和文章內容,不能把教師的理論板書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出來。就不能體現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價值。例如,在學習語文《題西林壁》這篇古詩詞時,語文課本也會配有和古詩有關的圖片資料,精選多媒體課件輔助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2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陽光師訓”活動。聽了《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講座我感觸頗多。教育專家讓我們學習更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方法,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答疑解惑,使我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得心應手。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覺得自己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么樣的語言講,用什么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fā)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么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興趣、情感去閱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科的發(fā)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fā)現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著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于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并給予適當的激勵。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藥的導火索。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chuàng)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fā)言最積極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采用分組討論、說笑話、分角色表演、做游戲等活動等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學困生的表現,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于發(fā)現其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表揚。上課回答問題時,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學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練習的機會。學困生回答問題時,只要比原來有所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在那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到,這時采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chuàng)新因素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fā)。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參加這次“陽光師訓”后,我把所學、所感都化作對教育教學的新鮮注入了我的教育教學。從備課、上課到講評、反思,都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全新的定位。通過本次培訓,我明白,作為教育者,一定要不斷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教育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3

  本學期,我擔任萬里小學五年級(2)班的語文教學。任教一學期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新的學習方式,它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和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課時我充分體現了這種學習方式。如上課時的小組內質疑解疑,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讓集體來解決;小組合作,讓學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從而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中心。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樂趣。

  另外,在課堂上也特別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較差,比如說常寫錯別字,寫文章病句多,表達不清晰等等。本學期我注重了這方面的訓練。訓練時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再如對生字的教學方法多樣,有比較法,有重點突破法,有歸類法等等。總之是想辦法讓學生記住易錯的字。在整個過程中都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扎扎實實,認認真真地研究。但是,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一下幾方面:

  一、指導學生朗讀不到位。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學習語言的感受和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缺乏朗讀指導,所以學生通過學習后朗讀水平沒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時上課時的備課設計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設計。通過這學期的教學后,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漸加強朗讀訓練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

  1、缺乏朗讀技巧的指點。課文朗讀的目的之一是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過朗讀來體會,除了理解課文內容外,應該要有朗讀技巧運用的問題,比如說邏輯重音的處理等。學生對重音的處理也是五花八門。而我平時忽視了對學生的指導,默認了學生各種各樣的處理方式。這樣,學生的朗讀水平勢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范。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老師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是在課堂上我經常忽視了這點,幾乎沒有示范讀,學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二、指導學生寫作不理想。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頭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是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綜合訓練的重要方式,也是發(fā)展學生智力、創(chuàng)造力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引發(fā)學生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用新方式表達新思想。它要求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起作文來就難免空泛。細致的觀察帶來了學生具體的描寫,不同角度的觀察產生了不同的形象創(chuàng)造。想象是由當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過程。它是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一把重要鑰匙,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聯想開始的。聯想對排除墨守成規(guī)的思維定勢、開闊思路有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聯想能力既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許多學生的作文,思路狹窄、語言干癟。與他們的聯想能力薄弱有一定關系。從多角度有體裁上的、內容上的.、主題上的。許多事實證明,變換角度能導致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學生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

  教學是藝術,反思是為了明天,是為了學生,為了自己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下個學期,我將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繼續(xù)學習新的教學理論,繼續(xù)新課程教學實踐,教學相長,樂此不疲。其具體打算是:

  1、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性,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進行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

  3、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把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并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

  4、很好的處理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4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我們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讓教學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fā)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然而教學發(fā)展到今天,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如何因材施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難題,如何讓優(yōu)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為了讓學生都喜歡上數學課,讓優(yōu)秀學生更優(yōu)秀,讓學困生想學數學,會學數學,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分層”教學法進行了大膽嘗試。

  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每個學生由于受思維速度、智力因素等諸方面的影響,學習數學,解答數學習題的能力是不同的,數學新課程標準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在設計、布置數學作業(yè)時,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標準來布置,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差異,布置有層次性的作業(y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

  一般來講,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在其掌握了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綜合性強的作業(yè),充分挖掘其學習潛力,進一步發(fā)展其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提升其數學品質,增強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除了掌握書本知識外,也要適當穿插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則應布置基礎性的知識,讓其經常體會作業(yè)成功的喜悅,建立能學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分層教學首先應承認學生的差異,可分成不同的層次,這一步也是最關鍵的。假如在分層中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那你的分層教學將注定是失敗的。

  學習目標的分層設定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益的表現,其目的是要同時滿足不同發(fā)展水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在考慮大多數學生的普遍性發(fā)展需要之外,既要考慮學習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吃不了”的問題,也要考慮學習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吃不飽”的問題。目標具有方向作用,會給學生的心理活動以深遠的影響,它像一盞燈塔,起著方向性的照明作用。沒有目標的學習,就好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沒有羅盤一樣。

  一、面向差異,分類布置

  一個班的學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響,總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接受和掌握知識也有快有慢。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同樣的作業(yè),難度大的差生受不了,難度小的優(yōu)等生生吃不飽。量多對優(yōu)等生如魚得水,一揮而就,對差生便會弄得焦頭爛額,最終還是完不成任務,達不到目的。因此,布置作業(yè)時,應靈活地面對不同學生,從數量、難度、形式等方面給予不同的分配,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需求。如抄寫生字,目的是為了寫好生字,會聽寫、默寫,對于能寫好、會聽寫、默寫的學生,可以免抄。而對于記憶力稍差一些的學生,可抄到能默寫為止,而不必強調以遍數為標準,而應強調將字寫好,寫端正,寫美觀,這樣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二、形式多樣,激發(fā)興趣

  以前,我總是認為作業(yè)是課堂的延伸,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讓知識升華的單一過程。在布置作業(yè)時,不是抄就是背。結果學生對這類單一枯燥的作業(yè),毫無興趣,只是機械的亂做一氣,失去了作業(yè)應有的意義。我認為作業(yè)不應只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應該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激發(fā)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于是,我在布置作業(yè)時,精心設計,不僅使學生的知識得到升華,而且也要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真正把靜止不動的作業(yè)變成動的、活的、有用的。才能有效的促進課堂教學,真正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我經常變換著布置寫、貼、畫、剪、演、攝影等多種形式的作業(yè),讓學生看、聽、觸、摸、嗅、想象等多種感官參與,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知識。

  三、走出課本,走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語文從根本上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作為課堂教學的外延,也應該是生活的外延。把語文作業(yè)僅僅封閉在課本內,一切為了語文課本服務,切斷學生于社會、與家庭的聯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業(yè)應該把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作業(yè)成為聯結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紐帶,讓作業(yè)生活化、社會化,人文化。如今大多數兒童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在社會上交際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目光僅僅囿于家庭、學校中。針對這些情況,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業(yè)內容,利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利用“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鼓勵學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畫一副畫寫上最喜歡的話,獻給親愛的.媽媽或最敬愛的老師。重陽節(jié),布置學生為社區(qū)里老人過節(jié)等,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受到關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利用作業(yè)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也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四、存在的問題。

  分層作業(yè)的布置在實施的過程中仍有許多困難,例如,學困生并不是對所以的知識點都難以掌握,因此,在分層布置作業(yè)時有時需要做適當的調整。對于一年級而言,沒有書面的作業(yè),分層作業(yè)很大程度上需要孩子們多去涉獵課外知識,運用身邊的一切資源去為自己一次精彩的作業(yè)服務。農村孩子很多家里沒有電腦,他們接觸知識的程度很有限。這就需要老師在旁邊提供幫助,比如說推薦網站,推薦書籍,還有動手制作一些作業(yè)時需要老師在旁邊相機指導。

  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分層次布置作業(yè)展開的教學,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學習氛圍更加濃厚了。同時也避免了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有利于發(fā)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師分層指導和個別輔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素質。使學生能從繁重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去,能更多的體驗數學的無窮魅力。我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和實踐,學生明顯感到數學作業(yè)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其中成績好的同學在實踐、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進的同學對今后的學習增加了信心。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情感和態(tài)度。同時也讓我看到了作業(yè)布置方面我們所欠缺的東西。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xù)對其進行探索,找出更好的更適合學生的方法來。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5

  近期,我參加了小學語文教學公開課活動,聆聽了不同年級、不同學科老師的課,收獲良多。置身于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我連聲贊嘆,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我要向她們學的地方還有很多。贊嘆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為什么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么在課堂上學生樂此不疲?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當我聽著教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進入課文中,如《從現在開始》一課,學生自己成為森林中的小動物們,融于大森林中。有的老師在教學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并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如《淺水洼里的小魚》等。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于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閱讀教學,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tài)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我們是能辦到的!鞍褑栴}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索,經歷,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得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此破匠5奶釂枺瑓s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如《地震中的父與子》《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學習,感悟,最后解決問題,學生成為課堂的

  我想這些老師的課如此有魅力,都做到了以下幾點: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師的語文功底要扎實,語文素養(yǎng)要高,深入研讀教材。

  2.駕馭課堂教學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fā)備課是必不可少的。

  3.簡簡單單教語文,靜下心來鉆課文。

  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向各位老師學習,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wěn)定的教學風格。這是我下一步要努力的。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6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xù),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fā)掘學生的興趣點,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變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

  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得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呢?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求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為現實、最為活躍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一個安靜坐在教室里的學生不等于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如何與學生進行很好的溝通,讓課堂變得開放生動,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樂學、好學,而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如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呢,本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融洽師生感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師生情感是師生交往的基礎,更是使學生對教學產生興趣的關鍵。教師是學生情感的主導者,熱愛學生是進行數學教學的前提,只有當老師的情感傾注于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時,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的活動中,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條很好的途徑。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充滿微笑地去授課,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于自身的學問和修養(yǎng)。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一種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去做。因此,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二、創(chuàng)設情境精心設計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數學家波利亞曾說過:“為了使學習富有成效,學生應該對所學知識倍感興趣,并在學習中尋求歡樂!彼栽谛轮R教學之初,創(chuàng)設情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新課程觀要求,不能照本宣科,對學生灌輸數學知識,而應積極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啟迪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自己構建知識。學生都喜愛聽故事,猜謎語,作猜想,搞活動。教師應當適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引起學生心理的內部矛盾沖突,并使他們意識到,經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解決這種矛盾的沖突,從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起學習的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fā)展的起點,激發(fā)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學習有意思了,上起課來,學生自然是能更加專心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

  四、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藝術

  教學藝術是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綜合表現,它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在影響語文課堂氣氛的諸因素中,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一個重要因素,教師首先應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應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同時,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態(tài)度、語言和技巧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此時,教師也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

  新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而和諧的課堂氣氛需要融洽的師生關系,因此,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應是新時期教師必備的一種能力。良好師生關系的核心是理解與尊重,教師要有一種民主作風,真誠的心態(tài),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樂于和學生平等交流。在語文教學活動,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7

  我們學校屬于農村學校,有的孩子是父母在家?guī)У某煽冞不錯;爺爺奶奶在家就不能及時督促其完成作業(yè),我考慮到學生學生成績存在的差異程度,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區(qū)別對待地制定分層教學目標,采取分層施教、進行分層評價,并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指導,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1、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促使每個學生在不同基礎上得到提高與發(fā)展。

  2、形成一種便于操作的分層區(qū)別教學的模式。

  3、通過好、中生的相互協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對學困生的直接教學和個別輔導,消滅“陪讀”現象,更好地補差、防差,實現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素質教育要求。通過分組區(qū)別教學的教改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改變以往教學目標要求統(tǒng)一的狀況,針對同一班內不同層次,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有時我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指向每一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具體可分為:

  a、最低限度的課程標準,教材要求。b、標準、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

  c、對課程標準、教材基本要求的適當提高、加深。鼓勵不同層次學生在達成本學習領域共同性目標后,選擇高一層次的目標進行學習,用不斷遞進的分層目標來引導和要求學生,使教學要求和學生可能性的關系,始終處于動態(tài)協調之中。

  4、教學分層過程

  改變傳統(tǒng)班級授課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學結構,既有面向全體的“合”,雙有兼顧各組的“分”。保證在一節(jié)課內既有統(tǒng)一的講解、答疑、矯正、小結,也有分組的教學、自學、合作學,還有分層次的練習和個別指導。其基本模式是“合”(激趣入題、明確目標)——“分”(學習新知、鞏固練習)——“合“(反饋口授,課堂小結)——“分”(課內作業(yè),巡視指導)!胺帧睂W的結構,可借鑒復式教學的經驗,采用動、靜交替的形式進行,要注意“分”而不“離”,“合”而不“死”。

  5、練習作業(yè)分層次,不同組別完成不同程度的作業(yè)。

  a組學生完成基本題。

  b組學生完成基本題加綜合題。

  c組學生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能力的提高題。對同一道題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練習中,教師要鼓勵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突破,體現彈性,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在此同時,教師要不斷巡視,把握信息,并作個別點撥和矯正。

  6、評估測試分層

  為了反映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充分發(fā)揮考試的評價功能,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幫助各層次的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使之以學為樂,不斷進取,積小成為大成。要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在考查中,學困生做基礎知識題,中等生加試綜合運用題,優(yōu)等生再加試分析拓展題,讓各組學生在考查中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許在測驗中未達標的學生在一星期內再進行第二次平行性達標測試,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8

  每一位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都把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小學作文教學。但是,“教師教學難、學生作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學作文教學。如何在困難中不斷學習實踐探索提高們的小學作文教學呢?

  一、從低年級抓起,培養(yǎng)習作興趣。

  習作雖然在三年級才開始,但是我卻以為習作指導應從一年級抓起,教師應想辦法讓學生很自然的走進作文。要想自然的走進作文。

  (1)要加強說話訓練。低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想象特別豐富,他們的思維沒有任何框架,敢想敢說,因此教師應抓住有利時機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

  (2)是重視寫話訓練。言為心聲。老師要告訴學生寫話就是把所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減少學生對寫話的恐懼感。

 。3)是提高寫話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寫話訓練是為中高年級的'習作打基礎的,培養(yǎng)學生對習作的興趣應該從低年級抓起。為了提高學生寫話的興趣,每周口語交際課抽出1節(jié)為展示課。學生把自己寫得好的句子念給大家聽,然后師生共同評議好在哪里。

  二、作文教學應當加大積累,促進表達。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睙o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都是語言積累內化后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1)閱讀: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還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2)背誦,要求學生背誦優(yōu)秀詩文,背誦精彩片段,背誦好詞佳句。學生背誦的都是規(guī)范的語言材料,通過大量接觸語言文字規(guī)范的作品,形成對語言文字的感性認識。

 。3)摘抄,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教學》。學生無論是閱讀教科書上的,還是閱讀課外書上的,對那些優(yōu)美的詞、句、段,都要熟讀成誦,最好能隨手摘抄下來。積累豐富了,語言就會生動而豐富。

  三、實事求是,自由表達。

 。1)注重課堂的作文指導。記得有位老師曾這樣指導五年級的學生寫描寫春天景物特點的作文。首先給學生一周的時間觀察,然后讓學生回憶自己觀察到的春天有哪些特點。接著我讓學生圍繞一個特點,聯系實際,發(fā)揮想象,寫一段話。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片段訓練很順利完成了。

 。2)是營造自由、輕松的表達氛圍。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學生的思想,而要學會用學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學生的耳朵去傾聽生活為學生演奏的樂曲,讓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學生的思想感情交織在一起。

  四、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作文的激勵性評價。

  每次在作文講評時,老師都能從學生渴望的眼光中感受到他們希望老師肯定性的`評價。每次作文評講,都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好作文,在評講的過程中滲透寫作方法和寫作知識。因為這些好作文都是他們同學寫的,離他們很近,便于他們學習、借鑒。另外,對于那些寫得很好的作文,鼓勵他們向學校廣播站、黑板報、各地報刊雜志投稿。把學生優(yōu)秀作文編輯成冊。這些做法,都能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孩子們樂此不疲地積極參與到寫作中來,讓他們體會到作文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了。

  當然,作文教學仍然是任重而道遠,我們仍將上下求索!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9

  小學生學習語文最頭痛的就是寫作文。如何解決小學生寫作文難的問題,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我自己覺得發(fā)現可以從下幾方面的去做:

  一、關注生活,積累素材。

  很多學生一看到作文,最頭痛的就是不知道寫什么內容。記得我是學生的時候,我的老師就告訴我,要想作文寫得好,就要關注身邊的一切,當時就特別注意身邊的事和物了,到寫作的時候,好像不管什么樣的作文,自己都有內容可寫。今天自己當老師了,也同樣把這個方法告訴我的學生。其實生活中很多的素材都是我們寫作的元素,多數孩子覺得沒什么可寫主要是沒用心去關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同時我認為這樣的積累,對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敏銳度也有很大的幫助,久而久之的.積累,作文內容就豐富多彩了。

  二、精選材料,為文添彩。

  生活中的內容積累多了作文就有了可寫的了,但在寫時應該還得注意材料的篩選。有很多孩子在寫作的時候,一看到寫事的就把自己做的事隨便找一件來寫,我覺得在這時,教師應該指導孩子在自己積累的材料中去選擇最貼近自己生活,最能與主題有共鳴的內容來寫。同時應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技法。

  如:1、學會為文章添枝加葉。

  2、小中見大挖掘平凡事物中的真諦。

  3、轉換視角一料多用。

  三、教會學生聯想,想象。

  在作文教學中,應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經常訓練學生寫一些想象作文。

  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有依可想。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在學習到“大年夜,又下著雪,一個穿著一雙很大的拖鞋的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突然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小女孩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著,另一只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說等他有孩子時可以拿它做搖籃!边@句時讓學生談讀后感受,然后以《我就是那位小男孩》為題寫一篇讀后感。學生們在文章中寫出了對小女孩的同情,對那個社會制度的憤恨。

  其次,給孩子們搭建想象的平臺,讓孩子們在寫作的空間任意翱翔。如:讓孩子們寫《二十年后的我》、《我長大了以后》、《假如我是市長》、《我的理想》、《假如我會克隆》等這樣的文章,來訓練孩子們的思維,想象給孩子寫作添上了翅膀,有些孩子發(fā)揮極致,洋洋灑灑上千字不成問題,有些孩子不僅能想象未來,更可貴的是能充分認識自己的今天,要想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現在必須要好好學習,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四、常動口,常動手。

  要想讓學生寫出有切身感受的文章,那就必須得讓學生先動手,然后再動腦。我布置學生殺過雞,殺過魚,上山采樹葉、做過環(huán)境調查,做過手抄報,為生病的同學做過募捐活動,炒菜,包餃子,整理自己的小天地,幫助媽媽做家務,等等。由于學生親自去做這些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就會有很深的感受,把這些感受記錄下來,便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

  同時,我會讓學生在寫作前先動口說自己所做或看到的事,學生會說了那么寫的時候才會動筆快!

  五、多讀能助寫作一臂之力。

  多“讀”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通過大量地反復地閱讀課文,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改造自己的語言,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表達,從閱讀中汲取作文的營養(yǎng),為寫作服務。如:我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時,讓學生反復朗讀第一段,深刻體會人們在等候總理靈車到來時的情境。在體會的同時,學生還從中學會了不同人物的外貌、動作、心理描寫等方法,為今后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0

  今天,聽了兩位優(yōu)秀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了解,每一節(jié)課都讓我有所收獲。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有魅力

  當我聽著這些教師的課時,她們的語言親切和藹,它能帶領學生欣賞中國地圖,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在教學小學三年級蘇教版《北大荒的秋天》這一課時,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欣賞,聲情并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愛國的思緒。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激發(fā)了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與熱愛,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二、積極倡導“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于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后教、先讀后導、先放后扶”的過程!蔽蚁,《你把魚放掉》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1、初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2、局部分析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3、深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三、評價語言的收獲

  兩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么貼切、適時、到位,老師評價語言豐富,適時、到位,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沒關系,學習就是從不會到會;通過看看,聽聽,生活中就會學習;你最聰明,會聽就是會學習;會發(fā)現就是會學習……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夸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說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兩位教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fā)展”。她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很扎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yǎng)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后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向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1

  10月09日,我到益民實驗雙語學校參加了“執(zhí)教下鄉(xiāng)”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聽了兩位優(yōu)秀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了解,每一節(jié)課都讓我有所收獲.

  第一節(jié)是諸葛平老師的《我是什么》,第二節(jié)是王恒英老師的《落花生》,會后,又聆聽了徐主任精彩的評課,聽后收獲頗多。現在聯系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心得體會。

  情境教學是諸葛老師課堂教學的一大亮點,上課伊始,諸葛老師首先和學生們一起看孫悟空的圖片,通過我們所熟知的孫悟空能夠七十二變,然后導入本節(jié)課的內容,水也可以千變萬化。

  王老師的課有很多的優(yōu)點,首先利用預習單讓同學們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盡量發(fā)散思維,多思考些問題,學會怎樣學習。其次,讓學生詳略得當的閱讀課文,把握各段落的意思,不但要體會落花生的品質,更要理解我們做人也要有落花生一樣的品質。

  第一、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聽課中時?吹嚼蠋焸儶毺氐慕虒W設計,精美的課件制作讓我心動!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來服務語文的教學。

  第二、導入是一節(jié)課成敗的.關鍵。為什么每位做課的老師都充分為她的課做準備,但卻產生不同的效果呢?我覺得還是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有所不同。課程導入好的老師,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非常熱烈,互動效果也很好。他們具有一個共同點: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為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fā)人深思。而不太成功的教師則恰好相好。一個好的導入可以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產生學習興趣,覺得英語課有趣,減少焦慮和恐懼心理,重塑自信。

  第三、不斷改進教態(tài)、錘煉語言。我所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讓他們聽講,那么我的教態(tài)、我的語言就要要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要不斷改進教態(tài)、錘煉語言,用簡潔、準確、清晰的話語把問題講清楚。

  第四,注重反復朗讀。好文章是用來讀的,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老師都把朗讀當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徑,借助朗讀反復欣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朗讀、點評、再讀的過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學生從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內涵。

  第五,活潑的課堂氣氛。傳統(tǒng)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jié)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jié)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特別是名師們都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名師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

  作為一名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教師,和這些優(yōu)秀的教師相比,我的不足之處甚多,聽課讓我受益匪淺,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完善自我,吸取老教師優(yōu)良教學方法,及時總結自我經驗及缺點,善于反思、總結并逐步提高我的教學水平?傊@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教研室領導和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yǎng)。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2

  今天帶孩子們一起學《牧童》、《舟過安仁》和《清平樂.村居》。三首描寫從前小孩兒生活的古詩,帶領固定在兩點一線的現代孩子讀,有些意思。

  開篇即問:這三首古詩中各有幾個孩子,他們都在干什么,找依據,劃下來。小毛眼睛圓圓的,是咱們的體育健將。她站起來答:吹笛子,睡覺。呼啦一下,四五個孩子舉起手來表示反對。

  小博士小李字斟句酌:應該是在躺在草堆上看月亮吧!芭P”不一定就是睡覺!有道理,表揚!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學霸小鄧站起來,應該是躺在草堆上欣賞月色更有詩意吧!一番討論,不僅理解了意思,而且頗得了些此詩的.意境。好。

  《清平樂.村居》的爭論在于鋤豆的含義。小學究劉寧徽一口氣說下來:大兒子是在鋤豆苗,二兒子織雞籠,小兒子溪頭趴著剝蓮蓬?春⒆觽兌家荒樒届o,顯然都接受了這個答案。老師故作奇怪——古代人真傻,連豆苗都要鋤掉?聰明的孩子立刻明白了,新轉來的小沈憨憨的,可是腦子靈:“老師,應該是鋤掉豆苗地里的雜草吧?”真棒!

  第二步,如果你寫牧童,你會怎么寫?孩子們循著寫人的文章思路答去:寫美景,寫放牧趣事,寫牧童和牛的深情,寫牧童的外貌和性格特點。可是咱們要認識的這一位詩人呂巖不是一般人,他是“八仙”之一哦,寫的詩,自帶仙氣。反復讀讀,看看呂仙人寫詩的出人意料處。

  舉手的孩子不多,但每一個發(fā)言都是難能可貴的真思考。有孩子說:“弄”字用得很神奇,笛聲怎么會逗弄晚風呢?明明只是晚風吹來笛聲而已啊。老師追問:這樣寫好在哪里?小汪同學立刻反應過來:寫出了牧童悠閑自在,也反映了詩人的悠閑自在啊!干得漂亮,小汪!

  小李也有發(fā)現:我們寫牧童都會寫些放牧的趣事兒,可是呂巖寫的卻是牧童放牧歸來躺草堆上的事兒,選材很獨特。老師順水推舟:為什么選這個寫呢?小汪再接再厲,因為這個呂巖很向往這樣悠閑自在的生活啊。的確如此,呂巖先生的心情也一定是“即此羨閑逸,恨然吟式微”吧!

  看著孩子們偃旗息鼓,老師來點撥一下:我看笛弄晚風三四聲很有意思啊,沒出現牧童先出現聲音,這種寫作方法叫——先聞其聲,再見其人。寫作時,用這樣的方法,更能吸引讀者哦!上過習作班的孩子深以為然。

  就這樣,孩子們在自己和牧童,自己和呂巖先生之間來回穿梭,把這首《牧童》學透了。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3

  為期兩天的培訓落下帷幕,冒著酷暑來回奔波實屬不易。先梳理一下培訓活動過程:王繼聚校長和陳學壯主任分別就狀物類散文和抒情性散文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做了專題報告,李大森校長針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做了報告,朱紅甫主任做了講座《基于學業(yè)水平質量檢測的閱讀教學追尋》;顒觾热葚S富,形式活潑,專家們走下來和教師互動,話題來自教學實際,以生動的語言、大量的實例和多年的教研經驗向我們詮釋了各個時間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閱讀教學的方向,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教師的敬業(yè)、樂業(yè)、創(chuàng)新、奉獻的情懷。專家們的報告使我對語文閱讀教學所走過的路程有清晰的了解,更明白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的艱巨。場場精彩,讓我受益匪淺。

  一、閱讀教學要以語言學習為中心。

  “語文”就是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文教學就是語言運用的教學。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要求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語言學習得好,運用語言的能力就強?墒悄壳霸谛W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由于認識的偏差,出現了人文性過度,工具性不足的傾向。表現為:重感悟,輕訓練;重內容,輕語言;重閱讀,輕作文等。小學語言訓練要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有目的有順序地進行語言學習,幫助學生積累詞匯,正確、熟練地運用語言。

  二、語文教師是閱讀教學的關鍵,語文課要表現語文老師的高度與深度。

  各位專家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愛讀書,他們聯系自己的實際,談了語文教師該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蘊,提高素質修養(yǎng)。我們不僅僅深入課堂多聽課例,還要經常實踐研究,上課、研討、讀書、提高。我心中的語文教師應該是擁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進行專業(yè)的探索,不斷提升專業(yè)水平,具有大將風范,要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氣質的形象。要達到這個高度,我們首先要做到:永葆激情,忠誠教育。語文教師要有“天高云淡,笑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立于潮頭寫春秋”的胸懷與氣度。不要因為壞境的改變,經濟的沖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永遠保持一顆敬崗愛業(yè)的熱情的心。然后還要做到:張揚個性,銳意改革,創(chuàng)意教學,形成風格;業(yè)精于勤,潛心靜慮,默默努力,靜靜成長。最后還要做到:博覽群書,好高致遠。教師要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博覽群書,將我們的言行內化為學術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長。

  三、閱讀教學中,應該從教學生學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

  我對這個觀點的理解是: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法。指導學生學法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為情感載體的原則。一方面教師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本讓學生讀,思路讓學生講,規(guī)律讓學生找,學法讓學生悟,使閱讀方法真正成為學生可貴的精神財富,另一方面要因勢利導。但是,指導學生學法時僅教給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還不夠,還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指導學生學法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這是指導學生學法取得成效的必要條件。二十學法最好是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而不是老師生硬傳授的。三是要重視學習品格的培養(yǎng),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努力上進精神,這是指導學生學法取得成效的保證。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們作為語文教師要是都能在實踐中總結、反思、提高,那么,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將會走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努力,期待!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得體會7

  通過教體局組織的這次培訓以及對李文文老師對閱讀教學策略的解讀,讓我對低年級閱讀教學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重要任務,特別是在母語教育的起步階段發(fā)揮著奠基作用,直接關系到識字寫字、寫作、口語交際教學等各個方面。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惫湃嗽疲骸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但是一味地強調多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的多樣化的形式,不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不行的。閱讀的.過程應該是感受快樂的過程,特別是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還處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戲狀態(tài),突然進入嚴肅、規(guī)矩的學校學習生活,孩子的樂趣需要延伸、繼續(xù),同時也要上升到新的層次,開拓新的方法和途徑。通過學習以及本人低年級教學實踐,將幾點體會小結如下:

  一、在情境中進行閱讀的指導。

  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敝笇W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在教師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學生自悟。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入境,入情,

  二、讀演結合,提高說、寫能力。

  “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并加強訓練。《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良好說的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非常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

  三、繼續(xù)引入多種評價方式

  在朗讀的過程和方法方面,要做到重方法引導又不扼殺學生的自主性,應適當加點激勵。

  四、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社會、家庭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運用,在運用中提高。教師應將語文課程根植于現實生活,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發(fā)現,去創(chuàng)新,以此來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真正把語文課堂與生活“鏈接”。一篇課文提供給學生的只是一個范例,一堂課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又一個起點。教師要讓學生帶著喜悅與滿足離開課堂,懷著激情與好奇投入更為廣闊的空間。這樣,教師才是真正實現了從一個“灌輸者”到一個“點火者”的角色蛻變:學生,才有可能從一個“接受者”轉變?yōu)橐粋“發(fā)現者”?傊诘湍昙壍恼Z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只有注意激發(fā)和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情境中閱讀,把聽、說、讀、演等相機結合,相互滲透,就會相得益彰,再給以多種評價方式,一定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為他們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他們受益一生。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在對話式的閱讀教學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在師生互動中形成體驗、探究的生態(tài)氛圍,這是實施有效對話的前提條件。因此,在對話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享有平等參與對話的機會,不能使一小部分學習好的學生成為對話的“主角”,絕大部分學生淪落為對話的“聽眾”。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當發(fā)現學生在對話過程中有了獨特的見解時,教師要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以激發(fā)他們對話的熱情,讓他們從對話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從而促進他們認知與情感的協調發(fā)展。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4

  xx年7月5日,我參加了xx市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學習。聽了兩節(jié)作文課以及聽了張xx校長關于“開放式習作教學”專題講座,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張xx校長說:習作,閱讀是基礎,興趣是動力,思維是關鍵,表達是難點!伴_放的理念”、“開放的思維”、“開放的情感”、“開放的內容”、“開放的表達”、“開放的文體”,形成了以“開放”為特征的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小學習作教學模式。張xx校長說:“開放習作表達方法的教學應由重形式指導該為重內容指導,由重課堂指導改為重課前指導,由重套路指導改為重思路開拓!痹诹曌鹘虒W的重課前指導方面,在以往自己的習作教學中,我也注重課前指導。經常讓學生把學校的活動作為習作的生活素材之一,如學校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校運會、電影觀后感。有了課前的生活積累和真實體驗,學生都樂于習作,樂于表達。就是張xx校長所說的:“有了生活積累,有了真實體驗,誰說學生表達無物,抒發(fā)無情?”

  這次習作培訓,既有精辟而創(chuàng)新的理論,也有實質性的課堂案例,深入淺出,給我們語文老師提供了寶貴的習作教學經驗,避免我們誤入習作教學的歧途,避免我們走彎路,引導我們走習作教學的陽光大道。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么,現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jié)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并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于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松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tài),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5

  在本周的語文教研活動中有幸聽取了我校高級教師田婭的教學經驗分享,通過此次學習,我心中感觸很深。下面是我學習后的體會:

  首先,田婭老師的敬業(yè)精神值得敬佩,更值得我學習。作為一名教師,沒有一點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那是不行的。要想教育好學生,增強責任意識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強烈的責任心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我們教師應該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勤勤懇懇,充當人梯,負起我們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為后代著想,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我們祖國千秋大業(yè)負責。

  其次,正如田婭老師所講: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對學生“狠”一點,老師說過的話一定要收承諾。要說到做到,學生學習任務沒有完成的必須完成,決不允許敷衍塞責,蒙混過關。當然,我們自己在教學上更應該“實”一點,必須腳踏實地,兢兢業(yè)業(yè),才能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短短的培訓時間結束了,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回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

  第二,不斷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提高自我素養(yǎng)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斷學習,成為長流水。

  第三,交流,多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可能是發(fā)現不足、認識“廬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徑。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6

  我學習了“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后,使我受益匪淺。對“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得到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叭扇健钡暮锰幘驮谟诰o扣了一個“疑”字和一個“探”字,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波剛落,一波又起,環(huán)環(huán)相扣,持續(xù)推進課堂教學的進展!叭扇健睘楦母镎n堂教學總結出了一條先進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從課堂抓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變教師講,學生聽,一言堂,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臺。爭取讓“三疑三探”教學模式融入每節(jié)課。

  所謂“三疑三探”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階段的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即:

  1、設疑自探:針對教學目標,設置情景,引導學生自學自探并提出疑問,老師歸納、梳理、補充問題,形成自探提綱;

  2、解疑合探:對教學任務和提出的問題限定時間,進行合作探究,當堂解決本節(jié)課提出的相關疑難問題;

  3、質疑再探:教師引導學生針對已學知識提出新的問題,深入領會教材內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問題答案。最后,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拓展,因此這個教學模式也被概括為:“三疑三探,運用拓展”。

  通過“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學習和探討,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創(chuàng)新型教師:

  一、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

  一個富有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心中不該只想著學生的分數,應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是否得到加強,應更多地為學生今后的生存發(fā)展著想,因此創(chuàng)新性的教師要實現以下幾個轉變:

  1、變傳授知識為培養(yǎng)能力。把培養(yǎng)能力增長才干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傳授知識滲透在培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方法之中,變知識積累第一,能力培養(yǎng)第二為培養(yǎng)能力第一知識積累第二。

  2、變封閉的課堂為開放的課堂。開放的'教學形式,組織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地點可以是課堂,也可以是自然社會。

  3、變教條式,灌注式為“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二、創(chuàng)新性的教師要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沒有主體性和自覺性,就不能有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的關系,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主體作用。

  1、教學中要給與學生的積極評價。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采用積極的教學評價手段,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如采用“解疑合探”的這一模式教學,是指通過師生或生生互動的方式檢查自探情況,共同解決自探難以解決的問題,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種,一是提問與評價。操作的辦法是: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或中、優(yōu)等生評價。二是討論。三是講解。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尤其當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師意料的問題時,有些教師會不自覺的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這是不利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興趣的。

  2、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要學習西峽縣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疑問疑問,有疑便問”有了疑問,才會思考,才會探索,所以課堂的開始首先要提出問題,用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發(fā)現問題,大膽懷疑,尋根問底是創(chuàng)造的開端,也是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創(chuàng)新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些知識學生通過獨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夠解決的,因此教師在課堂和課后都應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三講三不講”。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獨立學習,思考。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轉變?yōu)橹鲃拥膶W習。

  總之,“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在于: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設疑探究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巧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敢于大膽質疑,積極回答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把教師苦教,學生苦學,變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師,解放了學生。這一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恰到好處地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踐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教師的責任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這一偉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課標的要求是一脈相通的。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7

  在這不到半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僅把自身平時的一點心得寫出來與大家研討,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協助。在我個人認為,保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枯燥乏味,毫無生趣的。記得我小時候在語文課堂上時不時思想就跑別處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假如把音樂,美術和扮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其效果卻是迥然不同的,充沛抓住學處的心理,這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終究小同學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美術的興趣好比學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設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fā)展人的思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想,并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潛移化地發(fā)展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或配樂朗誦,或讓同學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人僅能調節(jié)課堂氣氛,給人輕松愉快的感覺,還能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趕海>這一課,在朗讀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歌詞局部時,讓同學改讀為唱,會調動同學的積極性。

  二、插入扮演,激發(fā)同學的參與意識。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同學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同學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小同學來講,假如能采用一種調動其積極性教學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朋友的天性就愛動,有一種先天的扮演欲望,我們在教學中假如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雪兒》這一課的最后兩段的時候,有意識的把"我"對雪兒的呵護,雪兒終于可以展翅飛翔時的樣子等讓同學更好的去理解課文的真諦。課后,同學們還不停的將課堂上學到的動作扮演來扮演去?梢,課堂的內容已以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深入小朋友的心靈。

  三、布置繪畫,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籠統(tǒng)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啟發(fā)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籠統(tǒng)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布置同學進行繪畫,不只能很好的調動同學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打破保守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溝通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學科的聯系,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讓同學動起來,不只能提高同學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培同學廣泛的興趣喜好,全面提升同學的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8

  (一)讓學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

  語感就是人們對語言材料的感知,人們在長期的語言活動中形成的對語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覺的、敏銳的感受能力。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主要途徑。我在教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荷葉圓圓》一課時,覺得那篇文章寫得實在是很美!昂扇~圓圓的,綠綠的。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這段話無論是遣詞還是造句,我認為都是值得學生們去學習和體會的。于是,我就讓他們反復地去讀。結果,他們很快地就領會了其中的“滋味”,達到了訓練語感的目的。再如《春雨的色彩》一文中這樣寫道: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小燕子說:“春雨是綠色的。你們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在柳樹上,柳枝也綠了”像這樣的段落,我想唯獨讓學生們在充分地朗讀后才能領略到它的美。請學生事實豐這種感情讀一讀,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后,引導學生再仔細朗讀,品味文章的妙詞佳句,欣賞文章的語言情境,使學生的語感在讀書中不斷加強、鞏固。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語仔細品味,既可提高對詞語的感知能力,又可訓練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習的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

  比較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在朗讀比較中我們同樣能揣摩出課文中語言文字運用得是否精妙,從而達到學習、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的目的。如《柳樹醒了》一文中這樣描寫柳樹:“春雷跟柳樹說話了,說著說著,小柳樹呀,醒了!卑选靶蚜恕睋Q成“綠了”、“軟了”、“高了”等詞語好不好?行不行?我是讓學生們反復去朗讀,然后比較體會,逐步培養(yǎng)他們對詞語的敏感性。再如《小伙伴》一文中,“安娜又說:“你大概是丟在公共汽車上,忘記拿了。以后可保管好自己的東西!薄本渲屑狱c的詞語,能去掉嗎?如果去掉,效果怎樣?通過比較,朗讀,學生發(fā)現加點詞語在文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這個詞很恰當表明了安娜當時不僅沒有用實際行動去幫助瑪莎解決中餐的難題,還在一旁無端地猜測和說教著。

 。ㄈ┳寣W生在讀中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產生新的思想。

  朗讀,就一般意義上講,就是其實把書讀熟,但讀熟了還能怎么樣?要有創(chuàng)造,要發(fā)揮想像。這就要求,老師要在朗讀的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通過通過朗讀來解決問題,在朗讀中發(fā)現并有所收獲,這樣朗讀就會成為學生的樂趣的源泉。在教學《科利來的木匣》一課時,學生通過讀最后一段,弄清了課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周圍的一切,不是都在起變化么?”此刻,我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又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媽媽又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箱子的?這能說明什么呢?”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發(fā)現媽媽還是數了三十步,就找到了自己的箱子。說明什么呢?學生發(fā)現了,原來生活中也有不變的事物!你能在找到這些不變的東西嗎?學生興奮了,太多了。與前面的話,合起來怎么說?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但也有些事物暫時沒有發(fā)生變化——這可是哲學上動靜原理啊,學生們卻能發(fā)現它,多讓人激動。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19

  在人們眼中能滔滔不絕地說、能洋洋灑灑地寫的人,才是一個語文素養(yǎng)較高的人。其實能滔滔不絕說的洋洋灑灑寫的都是人們心中的積累,離開了積累,說寫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所以說,“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同樣,不積累語文基礎知識,無以成語文之大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語文素養(yǎng)打下穩(wěn)固基礎的語言積累至關重要。由于課堂教學以教材為主,學生積累語言的時間、內容受到了較大的限制。于是,怎樣使學生學會積累,堅持積累,廣泛積累是語文教師的教學操作的難題。實踐證明: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在快樂中積累;提供積累模式,使其易于積累,能形成良好的積累習慣,達到提高語言綜合能力的目的。在教學中我有意識的重視對學生語文積累方面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使語文教學水平得以扎實提高。

  一、強化誦讀,積累語言

  根據兒童身心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掌握祖國的語言為目的,以熟讀背誦為手段。”是新課程下語文教學的可取模式。我在教學中除了課文中要求背誦的篇或段,有的文章中精彩的段、好詞佳句我也都要求學生抄下來并背下來,一一檢查評定等級過關,以此來積累學生的語言。

  1、淡化內容分析,加強朗讀背誦。

  新課程注重語文課程的朗讀教學,使學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所以在教學時我注重在熟讀課文上下功夫、在記憶常用詞語,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誦詩文佳作上下功夫、在辦單元小報、寫單元小結上下功夫,充分利用黑板一角抓住課文每一個單元訓練的重點,摘抄相關的成語、古詩、諺語、名言警句,課前反復誦讀背誦。一單元更換一次。一篇課文教完了,我通過檢查學生是否讀熟、是否能把該背誦的地方背誦出來,是否積累了好詞佳句,能否把所積累的好詞佳句恰當地在作文應用,作為評價自己教學成敗的首要標準。

  2、推薦精品名篇,多加吟誦體會。古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小學生的閱歷及知識均非常的有限,想要完全明了某些道理,是不太可行的。在此階段我有意識的向學生介紹一些名篇以及他們喜歡的書籍,只要求他們能知其大概意思,大量的吸收語文精髓,等到他們知識儲備達到一定程度時,對以往所吟誦的名篇佳句自會令有所悟。堅持這樣的語言積累,語言的運用也就會自然得心應手。

  3、搜集好詞好句,廣泛汲取積累。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吹臅俣,不做筆記,忘得也快。我要求學生:(1)、每天看一點書,做一點摘抄。數量不在多,內容也不限,只要他們感興趣的都行,一周內有目的、有步驟、分門別類的進行積累,如,成語、格言、諺語、廣告詞、古詩、美文等。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給自己積累的東西安上好聽的名字:成語天地、名言薈萃、妙詞佳句、燦爛詩空、幽默長廊等等,感興趣的再在空白的地方配上畫。通過大量的積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從而內化為自己的風格。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2)、寫觀察日記、寫隨筆。杜甫有句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既是要我們多讀,同時也說明,讀書到了一定的時候,應該動筆寫,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也是一種積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內容好壞不做要求,重在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特別是重大節(jié)日、學校組織的活動提醒學生認真觀察記下活動過程,寫出感受。特殊的天氣(風、雨、雪、霧)都要布置、指導學生及時觀察記下當時的情景。另外,從學生的日記中還能了解到學生課外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我對其及時進行思想教育。遇到空余的時間,我便會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讓他們說說喜愛的原因和種種想法,由此不但培養(yǎng)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吸收到文學的營養(yǎng),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同時對中差學生也起到引領的作用。二、穩(wěn)抓閱讀,積累語言語言素養(yǎng)除了在閱讀課上培養(yǎng)外,還應延伸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去,使他們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汲取養(yǎng)料,潛移默化的積累素養(yǎng)。在此,我采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課本中的語言素養(yǎng)十分有限,真正地培養(yǎng)還得依靠課外的多方面積累。此時老師只是一盞指引的明燈,落到實處得靠學生自己去把握。自覺地閱讀課外讀物,興趣是先導。因此,我常常利用所學的課文內容,去激發(fā)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如在講授《桂林山水》后,我便借機向學生簡單介紹我國其它地方優(yōu)美風景以此激起他們了解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興趣,從而自主地閱讀相關的文章盡情吮吸的時候,閱讀的興趣便已自然的形成了。

  2、指導學生精心選擇讀物。

  選擇適合學生的讀物難,選擇增長學生見識的讀物更難。如今,市場上充斥大量無益于學生,歪曲事實的`讀物,學生閱讀此類讀物會產生嚴重的負影響。所以,作為老師應對學生的正確選擇做一定的指導,使其選到真正益于自己的優(yōu)秀讀物。光靠課內積累是不夠的,為了讓學生有較為合理的知識結構,還得適當向課外延伸,做好延伸或積累。當然,這種延伸不是漫無邊際、盲目隨意的。這種延伸,既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要與課內知識有這樣那樣的聯系,是課內知識的延展和深化。具體做法是,每學期開學時,就要求學生每人手頭至少要有書報五份,放在班級圖書角,互相閱讀,并制定列出每學期必讀的書的書目。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并把有關知識整理出來。另外一種延伸式的積累,是利用暑假和寒假,要求學生閱讀與課文有關的文章。課外延伸式積累,特別要防止搞成消遣式閱讀,因此,我一般都要求學生訂出閱讀計劃,擬定讀書目標,并要求他們做好摘記,寫好讀后感,開學檢查、交流。

  3、指導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學生讀的東西不少,但是真正記住的卻不多;诖,我指導學生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的好習慣。記筆記能使閱讀活動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犹骄,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和情感的參與互動。此外,它又屬于鞏固性筆記,在寫筆記的同時,必先要在腦中再度回憶審視已讀內容,從而把想法傾注于筆端。此外,還指導他們在書上直接劃出意蘊深刻的文句片段,做上批注寫點感受。長期堅持,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一定會得到飛躍性的發(fā)展。

  三、訓練口語,積累語言。

  作文是更高層次的積累語言的過程。要使大腦的語言信息系統(tǒng)靈活自如地運轉,必須加大語言運用的頻率。那么怎樣指導學生多練筆,使其像數學練習一樣,課課練,日日練呢?我認為,除了結合單元作文題指導寫作外,更重要的還是恰當地把握課堂練筆的時機,著眼點有四方面:

  1、在學生容易遷移的地方練習。

  如教學《只揀兒童多處行》,為了讓學生理解作者冰心喜愛少年兒童的思想感情,教學時在引導學生朗讀理解了課文中有關句段后,以“冰心奶奶我想對您說”為題進行想象練習進一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又如學了《爺爺的蘆笛》,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后以“又是一個風雨之夜”為題寫寫強強此時的心情如何。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合理使用好詞佳句、深刻體會人物情感的目的。

  2、在易發(fā)散學生思維處練習。

  如學習《清明節(jié)的傳說》這一課,在介紹重陽節(jié)有吃重陽糕,登高遠眺,頭插茱萸的習俗時,我設計“重陽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钡膯栴}讓學生填空,來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接著出示“春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备蟪潭鹊陌l(fā)揮其思維能力,使他們能聯系生活實際組織語匯,降低了表達難度,增強了語言培養(yǎng)的趣味性,使學生樂于說,敢于說。

  綜上所述,憑借以上途徑,學生在不斷運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語言積淀,又吸收了其它的新鮮語匯,不斷地更新豐富自身的語言,提高語文素養(yǎng)。誦讀、口語、閱讀、作文等都以語言積累為軸心,再加上多管齊下,持之以恒,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一定能得以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20

  語文的學習一定要貴在堅持,功在平時。語文課堂外的學習必須與課堂內的學習相輔相成,因此我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做到“三個一”。

  第一,每天早起后堅持朗讀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例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每天讀一篇,日日堅持,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為作文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做閱讀理解的思維。

  第二,每天中午堅持朗誦一首詩歌。它可以豐富我們的思想,提高我們對生活的認識,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們更加理性的看待現實問題。它還可以提高審美能力。詩文中蘊涵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美麗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遠大的理想,愛國的熱情,對學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習慣的養(yǎng)成,人格的塑造,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要求學生每天晚上堅持練一張字。中國的漢字是講究間架結構的,學生在練字的過程中,會有意無意地形成一絲不茍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培養(yǎng)起學生一種嚴謹的作風。不但在寫字上是這樣,在學習上,在生活上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要想把字練好并非一日之功,要經過長時間的耐心臨摹才會有所收獲,所以要日日堅持。學生循序漸進地按一定的規(guī)范進行寫字訓練,可以有效地鍛練學生的毅力,并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踏實的作風。在練字中也可以使學生避免心浮氣躁,在心平氣和中沉淀自己,超越自己。

  語文的學習并非一朝一夕,或突擊完成,需要的是功在平時,貴在堅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積極發(fā)言,精彩展示,各顯其能,再堅持語文課堂外學習的“三個一”,使課堂內外相輔相成,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一定會迅速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21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實施,促使小學語文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方面較傳統(tǒng)的教學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小學語文教學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1.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設計不合理當前,仍有一部分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把握不準確,教學觀念陳舊,教學設計不合理,忽略課前設計和課后設計,不能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無法提升其學習興趣。

  2.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大多能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設置教學內容,但教學內容和主題偏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況仍有發(fā)生,忽視了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征,超出了小學生心智成長和生活閱歷水平,使得小學語文教學顯得枯燥。

  3.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新課程改革強調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chuàng)新能力和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針對這一要求,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了諸多的嘗試,但是總體來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除了存在形式化的弊端,還存在教學過于自由放任的問題。有的教師在教學中雖然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但是沒有具體而充實的內容和有效的課堂組織。有的教師則把課堂全部交給學生,不管什么教學內容都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主導作用不能有效發(fā)揮。教學方法和手段缺乏創(chuàng)新,手段單一。教師缺乏主動性,只是選擇陳舊的教學方式去管理學生,教學氣氛沉悶,語文教學顯得乏味,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效果無法提升。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

  根據新課程改革理念,小學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和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fā)。

  1.高質量備課,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備課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前提,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基礎性工作。教師要依照課標與教材進行高質量的備課。一要吃透教材,研究學生,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心理特征出發(fā),設立具有彈性的課堂教學內容,科學制作教學課件,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二要考慮不同發(fā)展水平、不同性格特征學生的需求,選擇富有時代氣息的、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就在生活中。三要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創(chuàng)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注重活動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

  2.創(chuàng)設多元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通過各種形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探究和創(chuàng)新,營造“師生平等交流、共同參與”的課堂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一是要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長期發(fā)展為重點,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和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多元的情境,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鼓勵學生自主探索適合的方法。二是努力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熱情。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競爭、相互啟發(fā),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在互動中掌握語文知識,提高思考能力。三是根據教學內容科學設定相關活動,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開展多樣化的游戲教學與參與式教學,開展競賽、小組討論等活動,實施創(chuàng)新式管理,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式、方法要適應課標理念的發(fā)展、變化,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改進。教學中,教師除了應運用“做游戲、講故事”等方法,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與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增加課堂容量,而且能化抽象為具象,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利于學生獲得明確的感知,更好地理解、掌握語文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22

  一、強化課本基礎

  小學語文課本(人教版為例)在一年級上冊課本中,將漢語拼音作為第一章。漢語拼音是漢字書寫與讀音、文章閱讀、文章寫作的基礎。教師應把教學設計的重點放在漢語拼音的讀音、書寫教學上。在學生基本掌握方法技巧后,通過課堂組詞、造句、聯系對話,寫文章,小組討論等形式強化知識點。也可推薦部分帶有拼音的閱讀文章,如專門針對小學生設計的課外讀物《愛的教育》《紅樓夢》《西游記》等。同時,教師可充分利用課前十分鐘,在教學設計中加入課前讀物分享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推薦自己最喜歡的讀物,分享閱讀心得,教師在傾聽的同時,可向學生提問一些有關課本知識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平時的預習、復習、閱讀中學會聯系所學知識,延伸知識點,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及時復習、定時定量閱讀的好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應抓住最基礎的語文知識,如漢語拼音的讀音書寫、漢字部首書寫、古詩詞背誦、成語釋意、文章段意概括、思想情感分析等。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課《文言文兩則》中,《學奕》的課后題第一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題:對照注釋,想想每句話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課本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放手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借助課本注釋通讀并理解全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能在上課前做到胸中有數,在課堂上更好地跟著教師的思路去學習,同時收獲到自身的閱讀感受,從而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課文注釋的古漢語意思為考試重點,在課堂上,教師應加強對注釋的講解,再次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使其在后面的考試中可以從容答題。

  二、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起步階段,小學語文知識是語文綜合學習的基礎,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應考慮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素養(yǎng)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長期心血的傾入?荚嚧缶V多次強調學科素養(yǎng)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影響之大。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應緊貼大綱要求,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教材編寫方面,教材編寫教育專家也為小學教師提供了語文素養(yǎng)方向的導向。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課《詹天佑》課后第二題:默讀課文,試畫一個示意圖,說明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的方法,再借助“人”字形線路的插圖,說明火車爬上爬坡的.方法。這道課后題不僅考察學生對文章內容細節(jié)的概括,而且另辟蹊徑,用畫圖的形式讓學生表示出開鑿方法,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無疑加深了對課本內容的印象,同時也引導學生學習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畫圖。

  教師也可借助時政熱點、名人解讀,以PPT或小視頻的形式分享給學生。不同于語文課本上枯燥的學習。鮮明的實例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像鑿壁偷光這種求學精神,在視頻故事的呈現下,更易啟發(fā)學生勤奮學習,間接引導學生在課下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內,培養(yǎng)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既能使自己得到放松,也能豐富知識儲備,一舉兩得。

  三、通過課外實踐進行素質拓展

  知識不應局限于書本中,教師還應領導學生多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像一些俚語、歇后語,同樣具有深刻的語文教育意義。像“茶壺里倒餃子——有嘴說不出”,來源于生活,具有中國漢語最淳樸的味道。中國名著,《漢樂府》《唐詩三百首》等則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高度概括。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也應走出課堂,走入生活。教師可帶領學生走向大自然,以春游的形式讓學生觀察自然界,再以游記的形式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想,發(fā)現、感受大自然中的新奇事物。教師收集學生的游記,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使學生了解到自己所想與名家大師所作的游記意境有什么相似之處、不同之處。學生能夠在討論中交換所想、開拓思路,培養(yǎng)討論及思考問題的能力。

  另外,外國文學也同樣不可忽視。教師可在教學設計中,增添一些外國文學的精彩內容,可通過視頻展示國外的景色風貌、節(jié)日風俗等,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外大師的生活環(huán)境及創(chuàng)作背景、緣由,從而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學的內涵。

  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要緊貼課本及考綱要求的語文基礎及常識的考察導向,從課本基礎知識的學習、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課外素質拓展三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細致設定。確保每位學生都可以更加高效地吸收語文知識、開拓眼界,增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其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定時記錄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對語文的敏感度,為其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23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如何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呢?下面就談談自己是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

  一、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設計課堂教學是教師課前必備的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才有課堂的高效。設計知識呈現的方法,設計邏輯思維的過程,設計與學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師理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在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時,應積極主動隨時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在教學活動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而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游離于學生思考和生生互動之外的。

  二、要有正確的引導,恰到好處的啟發(fā)。

  今天的課堂中,教師雖然不像過去那樣把結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往往是以啟發(fā)的方式提出問題,但教師往往缺少等待,提出問題后很快就會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把學生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到設計好的標準化的路線上來,然后在教師的牽引下迅速指向標準答案。一個教學過程就這樣完成了。這樣犧牲的卻是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的空間和權利。與其說是引導,倒不如說是‘“牽引”,因為學生的主動性完全被抹殺了,而是被動地跟著教師轉。在學生出現的問題點上,作出正確的引導。在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時,作出恰到好處的啟發(fā),讓學生茅塞頓開,打開了思路,延續(xù)了思維想象。這樣學生的理解就深刻,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學習效率提高了。

  三、把課堂參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弊プ∵@一強烈的需求,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誘發(fā)良好的思維情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積極,感知更敏銳,想象更豐富,記憶更牢固。主動參與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設計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學起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更應體現一個“趣”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所謂“趣”就是課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讓學生愿意學,樂此不疲。教學中有許多時候可以讓孩子通過運用表演加深對課文理解,比如:在教學《小雨點》一課時,當學生讀到“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里,花兒樂得張嘴巴”時,就讓同桌二人表演讀,一個有感情朗讀,另一個雙手張開在下巴下做出花開的動作。使學生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花兒張嘴巴”就是花開的意思。同樣“魚兒樂得搖尾巴,苗兒樂得向上拔”也讓孩子做出魚在水中歡快游動和苗兒挺拔生長的樣子。在孩子感興趣的表演中,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內容,也培養(yǎng)了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愛因斯坦說過“只有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么學校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濃厚的興趣如磁鐵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驅使他們積極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因此,閱讀教學充分挖掘這一有利因素,把認知與煉能有機融入到生動形象的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就會在興趣中強化,學習效果就會在興趣中顯現,學習能力就會在學習中形成。學生在這種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中,既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激活了思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從而調動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真正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課堂教學的主題策略落實到實處。

  四、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中央教科所張?zhí)锶衾蠋熞仓赋觥伴喿x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币虼,我覺得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克服那種浮光掠影,泛泛讀上兩三遍的做法。在語文教學中,盡可能地營造濃烈的朗讀氛圍,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展。并在這樣的氛圍中,吸引學生融入情景,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深長,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不斷的`練習中熏陶情感,發(fā)展智力,增強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智慧的生長。正如葉圣陶先生所倡導的:“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fā)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心不到,則情無共鳴。文本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預設與生成之間的矛盾朗讀目的與情感之間朗讀時間與情感的聯系。

  五、把創(chuàng)造的樂趣帶給學生

  學生主動發(fā)展的火把,需要教師點燃。課上要激發(fā)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感知,主動質疑,主動思維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主動的核心是創(chuàng)造,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創(chuàng)造因素,創(chuàng)設語言文字訓練的創(chuàng)造情境,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實踐活動,提倡學生發(fā)表異見,獨見,創(chuàng)見,品嘗創(chuàng)造的樂趣。在教學了《狐貍和烏鴉》,大家都說:狐貍是個很狡猾的壞東西,專門欺騙其他小動物。有個學生卻提出:狐貍是很聰明的,它能夠想辦法從烏鴉的嘴里得到肉,我們應該學習它遇事多動腦筋。這個學生,打破了定向思維的模式,從另一種角度去看待分析事物,這是一種超越,是真正意義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要鼓勵他們的創(chuàng)新!伴喿x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無疑,對話將成為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態(tài)。它意味著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挑戰(zhàn)書本、挑戰(zhàn)教師、挑戰(zhàn)權威。對話過程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將成為積極的生命流程中的驛站,在這個流程中,師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之中。那么,如何使對話能優(yōu)質、高效地展開呢?交際學理論告訴我們:必須營造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消除師生雙方的心理距離!皩υ挕弊鳛檎n堂教學的新形態(tài),首先要求的是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融洽、親和,將使彼此感受到溝通的快樂、心靈的愉悅。此情此景中,學生能大膽展示心靈的自由,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要達到這種境界,教師首先要將自己當作學習共同體中的普通一員,成為學生學習的同伴。其次,要有寬容的胸襟。提問時,教師都希望學生能作出準確的回答,但往往事與愿違,這個時候,一定要寬容,要有耐心。只要學生能沾一點兒邊,就要加以鼓勵、引導,不要用標準答案去統(tǒng)一學生。即使是違背主旨的回答,學生只要能自圓其說,也應給予一定的理解。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要不斷地改進教法,真正把課堂教學改革落實到實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嘗試性學習機會,使他們的個性在嘗試中得到發(fā)展,為學生提供相互合作的機會,讓他們學會與人合作,學習在競爭中求發(fā)展,把獨立學習,小組學習,班集體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參與,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使學生在生動活潑地學習中主動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21世紀的創(chuàng)新人才。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統(tǒng)編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3-07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心得體會07-22

小學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10-29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3-25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心得體會02-16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6-15

小學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11-28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7-03

【精選】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7-07

(推薦)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