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時間:2024-04-27 22:34:58 金磊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0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20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探究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0篇)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完善,探究式教學這種方式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這種教學方式的流程,結合在教學中的應用,我說下。

  1、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如教師引導、學生之間的討論、師生之間的討論)激發(fā)學生提出科學的問題。接著,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等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特定的學習情景(如觀察、實驗、案例分析、研究圖片等),引導學生進入學習,同時提供解決問題所需的信息資料、實驗儀器。

  2、提出假設,科學驗證

  探究學習教學設計的.核心要素,是要求學生提出假設、設計探究方案進行探究,直至得出結論。這階段是自主探究階段,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或收集的信息作出比較合理的猜想、假設和設計探究方案。

  3、分析討論,得到結論

  這階段是協(xié)作探究階段,具體包括:

 。1)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鑒別、處理,得出結論;

 。2)對得出的結論作出科學解釋。

  4、組內交流,相互驗證,測試反饋

  總之,探究式教學是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教師必須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從情景的創(chuàng)設到問題的提出,再到問題的解決,始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教師適時點撥,學生歸納,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教師是這場戲的導演,學生是演員,切忌將知識奉送給學生。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2

  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盡快建立起“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的新的學習方式,其中學生的學習意識由被動→主動→自主的轉變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在化學教學中,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式教學方式,下面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得到的一些體會:

  一、探究性學習方法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

  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特別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他主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學、探索、發(fā)現(xiàn)來獲得科學知識。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教任何功課的最終目的是在于達到不教……”,我國古語“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教人以漁,終身受用!倍颊f明了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核心。

  很多學生對新奇神秘的化學現(xiàn)象好奇,但是往往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上,往往忽視了對不理解的事情進行深入研究,缺乏探究性。因此教師要在保護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肯定學生的好奇心的基礎上,應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培養(yǎng)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激發(fā)探究意識; 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貙W生進行一些專項訓練如對學生提出疑問,或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課后通過實驗、查資料、討論等等方法去找到答案,在恰當?shù)臅r候檢查學生的研究情況,并提出自己的意見。通過這些形式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做CO還原CuO的實驗時,教材中介紹了兩種處理尾氣的方法:①用氣球收集尾氣;②改進實驗裝置用酒精燈的火焰燃燒掉CO。利用這兩套裝置,引導學生分析各裝置的利弊。①、氣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險;②、用酒精燈火焰處理不節(jié)省。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各自的處理方案,集思廣益,同學們一致認為以循環(huán)利用法來處理尾氣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去進行實驗驗證。實驗結果表明,還原同樣多的CuO,采用循環(huán)利用法可以減少CO的用量。

  二、 自主學習追求的目標是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造品質, 良好的創(chuàng)造品質又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一個具有開拓精神、創(chuàng)造品質的人才能不囿于傳統(tǒng)、不安于現(xiàn)狀,不盲目從眾、唯上、唯書;才能面向未來,求真務實,勇于進取,樂于改革,歡迎新事物、新觀念,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并尊重別人的勞動、貢獻,注重效率、效益;才能目標明確,思路開闊,想象豐富,興趣廣泛,善于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表現(xiàn)出較強的適應力和應變力;才能對自己的力量和別人的力量充滿信心。一個具有良好創(chuàng)造品質的人,往往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會更加自覺地自主學習。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造品質,促進自主學習,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培養(yǎng)充分的自信心。為了使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形成創(chuàng)造的自信心,必須給其自由的環(huán)境。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科學面前師生平等。教師應重視每一個學生的觀點和問題,使課堂上洋溢著寬松和諧、探索進取的氣氛。教師應及時對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和表揚,更不要忘記對出錯者予以耐心指導和鼓勵。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得到了重視,自信心自然越來越充分。

  其次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的意志力。創(chuàng)造過程是一種探索過程,成功與失敗共存于整個過程中。那種自覺的、頑強的、勤奮的、實事求是的、百折不撓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瘜W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化學領域中諸如科學家獻身科學的感人事跡,激勵學生增強創(chuàng)造意志;瘜W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計應長期堅持的化學實驗,如水質監(jiān)測,其監(jiān)測的時間可以是半年、一年,甚至幾年,其監(jiān)測的項目有很多,如PH測定、硬度、富營養(yǎng)化、跨學科如物種數(shù)量和種類及變化等等。教師應不斷檢查堅持者的實驗情況、實驗成果,給予必要的鼓勵與幫助;瘜W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組建化學興趣小組,鼓勵他們勇于實踐,在實踐中增強自己的創(chuàng)造意志力,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三、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保證。

  以探究性學習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品質為目標的自主學習, 如果缺乏一定的保證,其結果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保證,F(xiàn)代教學論認為,學生不僅是教學的對象,而且是教學的主體,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人。學生的種種能力不是單純的“教”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教師給學生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識要靠學生自主去學習、掌握,大量的社會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要靠學生自己去分析、解決。“施教之功,貴在引導,妙在開竅”。故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教”,更重要的在于運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和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活動的自覺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3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和“民主合作”的教學觀,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拓展和延伸教學空間,實施“教學內容活動化,教學活動內容化”,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的平臺。在實踐中,我感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很好的做到這一點。

  一、什么是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

  所謂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從宏觀到微觀逐層分解知識,把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歸納概括成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提出來,然后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閱讀教材,分組討論,合作探究,最后請不同程度的學生歸納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教師進行點評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

  二、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經(jīng)過近兩年的實踐,我認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有以下優(yōu)點:

  (一)貫徹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也就是說我們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有些教師上課時學生開小差的較多,課堂效率較低,就是因為單純依靠教師講解的課堂教學,沒有面向全體學生,使一部分學生感覺自己是課堂教學的旁觀者,激發(fā)不起他們的興趣,不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導致精力不集中。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把一節(jié)課的內容細化成多個問題,并且根據(jù)難易程度把問題分為A、B、C三個等級,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的問題。這樣,就使每個學生都明確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都有被提問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學生就不能再把自己當成課堂的旁觀者,否則,回答不出來問題是要臉紅的。因而,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課堂教學中,認真閱讀教材、積極參與討論,為回答問題做準備。

  比如我班有一名學生,入班成績比較差,對學習喪失了興趣,上課不是睡覺就是看小說,好多老師上課都放棄了他。我上課時,針對他這種情況,專門讓他回答一些最簡單的問題,像“是什么”等通過看書可以在課本上找到答案的問題。剛開始,他也不配合,根本不去看書、思考,起來就說不會。這時,我告訴他在課本就能找到答案,讓他讀出來。這樣,他感覺老師沒有放棄他,并且稍加努力他也可以回答出問題,所以他上課不再睡覺或看小說,而是根據(jù)要求去看課本,參與小組的討論,慢慢的有了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了。

  (二)貫徹了“民主合作”的教學觀。

  樹立“民主合作”的教學觀,就是要擺正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通過民主討論、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其實質是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提出問題,從宏觀上把握學生學習的方向,而解決問題的任務則主要是由學生來完成的。這樣,教師就從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合作探究的引導者,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解放為主動的知識探究者,通過生生討論、師生討論來獲取知識。經(jīng)過這一變化,教師從繁重的講授知識的任務中解放出來,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則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必須積極地去思考、討論,否則,就不能得到問題的答案。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提問——討論——回答——點評”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各有所談、各有所識,互相啟發(fā),共同尋找答案,領會知識本身的意義。

  為實施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我把全班同學分成九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又根據(jù)程度不同分為A、B、C三個等級。小組討論時,不同程度的學生則成為不同等級問題的`中心發(fā)言人,比如,對于簡單的A級問題,由程度較差的A級同學主要回答,其他同學作補充。并且,我又在小組之間引入競爭機制,引導小組間相同等級的同學進行競爭。比如,一組的A類同學回答A級問題,回答不好,由其他組的A類同學進行補充,哪個小組回答得好,則給予充分的肯定。每兩周評選出最佳小組、最佳同學以及進步最快的同學。當然,這個等級的劃分只是由我自行掌握,不對外公布的,避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這樣,課堂上每個人都有任務,都有競爭對手,學生之間,既是探究問題的合作者,又是競爭對手,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有利于能力的培養(yǎng)。

  新課程改革更多地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自主學習的能力則是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出來的,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就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一節(jié)新課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講,往往非常抽象,不知從何處下手學習,更不知重點、難點是什么,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把一節(jié)課的內容細化為若干個問題,就相當于把一塊原先無從下嘴的大肉切成了許多小塊,方便了學生“下嘴”,使學生愿意去“吃”。另外,把零碎的知識問題化后,學生知道了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學習起來就有了很明確的目標,努力朝這個目標前進,避免了盲目的低效率的重復。

  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要閱讀課本,分析總結,要求學生從課本的敘述中概括出有用的信息點,構建起知識網(wǎng)絡,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自主學習過程要進行小組討論,特別是對于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討論,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辨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前考試時,學生最怕做的題就是主觀題,得分率非常低,原因就是分析材料的能力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差,即使基礎知識都會背了,也不會用。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后,經(jīng)過一學期的實踐,學生主觀題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不少學生認為正是課堂上自主學習的過程鍛煉了分析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施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ㄒ唬﹩栴}的設置要能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情商對學生學習效率和效果更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要學”和“要我學”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為此,教師提出的問題要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的情緒處于積極亢奮狀態(tài),能自發(fā)地去學習,激發(fā)學生尋求正確答案的積極性。教師要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問題,而且問題設計形式要多樣。

  比如,在教授“矛盾的概念”時,我是這樣設置問題的:我首先把一個比我高的同學叫上講臺和我站在一起,問“我們兩個誰高?”學生感覺老師怎么問這樣的問題,不知道我葫蘆里要賣什么藥,興趣一下子上來了,都在期待著我下一步要干什么。然后,我讓他回到座位上,問“我高還是矮?”這樣,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也很容易的明白了高和矮是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從而明白了“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

 。ǘ﹩栴}的設置要有啟發(fā)性。

  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要設置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因為啟發(fā)性的提問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引起學生探究知識本質的愿望,促進學生的思維。啟發(fā)性提問更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通過這一問收到“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意境來,通過這一問使學生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大膽想象,更通過這一問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欲罷不能,躍躍欲試”之態(tài)。這樣思維的火花,智慧的靈感就會不斷產(chǎn)生。

  我在課堂上,有時通過一些典型案例情境進行啟發(fā),有時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討論、辯論啟發(fā),有時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試驗啟發(fā)。比如,在教授《人的認識從何而來》這一框題時,我就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模擬試驗:我準備了三個燒杯,一個放入自來水,一個放入白酒,一個放入白醋,我讓教室靠后的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杯子里分別放的什么。他沒法回答出來,同學們也感覺這個問題沒法回答。我又問怎樣才能分辨出杯子里放的東西?學生眾說紛紜,我請一位學生回答,他走到講臺上聞一聞之后迅速給出了正確答案。我因勢利導的問,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同學們很快明白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這一道理。

 。ㄈ﹩栴}的設置要難易適中,難易結合。

  探究性提問的難度要適中,既不能設置太容易,也不能設置太難。問題太容易,學生不用過多動腦思考就能回答出來,就失去了探究的意義;問題太難,使學生百思不得其解,就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要把握住這樣的尺度:問題經(jīng)過學生思考、討論之后基本可以解決。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問題解決,更激發(fā)了他們探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但對一些學習較差的同學,為喚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應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讓他們回答“是什么”的問題。這些問題只需要通過閱讀課本就能找到答案,他回答出來后能有一種成就感,有助于恢復他們的自信心,這比學會知識更重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再逐步培養(yǎng)他去解決疑難問題,學生就會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僅能夠解決疑難問題,而且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生。

  在問題的設置上,我也走過了彎路。剛開始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時,問題設置得有些難,總認為如果問題設置太簡單,一是顯得老師太沒水平,二來也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經(jīng)過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效果很不理想,課堂氣氛越來越沉悶,學生對我也越來越敬而遠之。我及時召集部分同學的座談會,經(jīng)過交談,問題找到了:本身同學們都剛到了一個新環(huán)境,互相還不熟悉,正好我問的問題又有些難,所以同學們都“明哲保身”,都恐怕回答錯了,在同學們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都三緘其口。找到癥結后,我迅速改進,問題的設置不再以我的意志為主導,而是考慮到學生的情況,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面向不同程度的學生。由于每個學生都有問題要思考回答,并且稍加努力都能回答出問題,有成就感,所以課堂氣氛很快就活躍起來了。

  (四)要有中肯的評價

  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的點評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有人認為通過前面的探究,問題已經(jīng)解決掉,學生已經(jīng)掌握知識,教師的點評就可有可無了。其實,這一環(huán)節(jié)不但不能可有可無,而且還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為老師的點評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因此,老師的點評要以鼓勵為主,力求避免在課堂上批評指責學生。當學生把問題回答出來之后,老師要絕不吝嗇溢美之詞,哪怕一個“好”字對學生來說都是很好的獎賞。當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我們既不能放棄他另找學生回答,更不能對他批評指責,因為這樣,會損傷他的自尊心,使他產(chǎn)生抵觸情緒,不愿再學這門課,久而久之,就會自暴自棄。正確的做法應是積極的引導、啟發(fā),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他會對你心存感激,“親其師,信其道”更會激起學習這門課的興趣。

  總之,實踐證明,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精神,符合“三貼近”原則,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應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推廣運用。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4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學校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計算機將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有力工具,電腦和網(wǎng)絡將成為發(fā)展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興趣的重要手段,使學生在探索性、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決更廣泛的問題。充分利用網(wǎng)絡技術條件為教學服務,已成必然和必要。網(wǎng)絡教學中的專題網(wǎng)站整合模式在中小學的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帶給學科教學無限生機。

  一、一節(jié)示范課

  我從事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研工作十余年,空有理論,沒有實踐。為了既能指導教師的網(wǎng)絡教學,又能親自講一節(jié)網(wǎng)絡課,讓理論與實際有機的結合,給教師們引路、示范。20xx年底,我講了一節(jié)全國電視展示課,已獲省級一等獎,并上報全國大賽組委會。本節(jié)初中化學網(wǎng)絡整合課的課題是《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本科突出了以下特點:

  是一節(jié)初中化學網(wǎng)絡整合課,在計算機教室上課,有方便學生自主、分層、協(xié)作學習的專題網(wǎng)站課件和flash課件,供學生動手、動腦;把多媒體教室的一個大屏幕(多媒體課)變?yōu)槊總學生可獨立操作的小屏幕(網(wǎng)絡探究課);網(wǎng)站的模板采用了河北遠程教育網(wǎng)的網(wǎng)站結構,同時充分利用河北遠程教育網(wǎng)的資源,并有大量的補充;專題網(wǎng)站課件和flash課件制作時就考慮到:既是方便教師操作的教件,同時又是方便學生學習的學件;鞏固練習中的選擇題課件,學生做完5個題之后,能夠馬上告之對幾個,錯幾個,還可以重新測試,直到全做對為止,實在不會,可以尋求旁邊同學或老師的幫助,利于學生自學、利于因材施教、利于分層教學、利于分組學習;學生預習中的判斷題,3個小題,學生做完每一個題后,就能夠實時顯示正確或錯誤,隨時更正;填空題方便學生輸入,親自動手;學生分組,組內協(xié)作、組間競爭。

  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從媒體設計思路到專題網(wǎng)站的設計制作和內部flash預習、鞏固習題課件的設計制作都費了很多心思,力求做到圍繞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在多年的視導教師教學工作中,發(fā)現(xiàn)教師有許多問題,在網(wǎng)絡探究教學時還有許多不盡完美之處,值得教師們繼續(xù)反思、探究。

  二、網(wǎng)絡探究教學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1、脫離教學目標

  在網(wǎng)絡探究教學中過多地關注媒體,忽視教育本位,必然造成“三不”,即重點不突出,難點不突破,關鍵抓不住,更會出現(xiàn)讓專題網(wǎng)站牽著學生走,不能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設計專題網(wǎng)站應為教學目標服務,設計網(wǎng)站要完美。但有的專題網(wǎng)站內容多而雜,或少而無用,不能為教學目標服務。選入課堂沒有精心遴選,有些材料根本與主題關系不大。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網(wǎng)絡探究教學的出發(fā)點,在備課和教學時脫離利用專題網(wǎng)站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個中心。

  聽課中,常發(fā)現(xiàn)一些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即忽視教學目標,過多注重讓學生瀏覽欣賞、閱讀資料,而將教學目標、重點拋到一邊。讓大量的閱讀資料占用學生寶貴的讀書時間,以為讓學生上網(wǎng)瀏覽,就是網(wǎng)絡探究教學。一提到網(wǎng)絡探究教學就不管什么課程,都在網(wǎng)上躍躍欲試,把專題網(wǎng)站當成萬能的工具。因為無論從網(wǎng)絡探究教學的特征上分析,還是從目前的實踐上觀察,網(wǎng)絡探究教學在教學功能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沒有以學生為主體

  雖然用的是現(xiàn)代技術,但教學中發(fā)現(xiàn)了與之不相協(xié)調的舊的觀念。學生跟著專題網(wǎng)站走,有過去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師牽著走變成了網(wǎng)站牽著走,表面上學生能有大量的時間自由瀏覽專題網(wǎng)站或上互聯(lián)網(wǎng),而沒有參與學習過程和思考問題的時間與空間。以前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灌輸,而信息技術條件下,有的課是用網(wǎng)站或網(wǎng)絡資源的灌輸。比如:有的需通過語言去品位、去想象的內容,都由計算機直接呈現(xiàn),學生就沒有細讀、思考和品味的空間和時間。因此以學生為主體,除了給上網(wǎng)的時間和空間,還要有教師的啟發(fā)、指導,更要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做思維的主體。

  3、忽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時局限于教師設計好的專題網(wǎng)站固有格式,課堂上學生收到束縛,學習的情緒調動不起來,很多教師就是讓學生自己去看網(wǎng)站上老師提供的資料,且活動缺乏目的性和任務性,這種瀏覽學生沒有興趣,教學效果不會好。還有一部分教師對網(wǎng)站的設計缺乏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專題網(wǎng)站以輔助教師教為主,不是以輔助學生學為主,對教學的把控比較死,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的不夠。專題網(wǎng)站缺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生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有時專題網(wǎng)站中的任務設計沒有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目標都是相同的,會打消優(yōu)秀生和困難生的學習興趣。

  4、忽略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網(wǎng)絡技術的使用干擾了學生對語言、知識的品味,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僅僅是對資源進行簡單的收集、拷貝、粘貼,很少進行自己對學習內容的分析、整合和加工,更不用說做出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忽略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很多同學使用網(wǎng)絡時只是走馬觀花,看看熱鬧,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不能讓網(wǎng)絡探究流于形式,應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自己的判斷力和創(chuàng)造性來解決問題。

  三、網(wǎng)絡探究教學的教學對策

  1、選擇課題前一定要分析本課題是否有運用網(wǎng)絡探究教學的必要性

  有些不適合網(wǎng)絡探究的課,就不能生搬硬套,因此什么樣的課選擇網(wǎng)絡探究教學非常重要,要重視分析運用網(wǎng)絡探究教學的必要性。網(wǎng)絡探究時要求學生能夠利用網(wǎng)絡或專題網(wǎng)站搜集資源、瀏覽資料,分析、整理資源,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與能力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網(wǎng)絡探究教學要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為目標,網(wǎng)絡探究教學形式新穎,但無論多么新穎的形式若不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就沒有采用的必要。因此不同課程、不同教學內容要視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采用專題網(wǎng)站的網(wǎng)絡探究模式進行教學。

  使用網(wǎng)絡探究教學,必須有它的必要性,不能只為了教學形式,認為上網(wǎng)就是網(wǎng)絡課,瀏覽網(wǎng)頁就是探究課。而忽視教學目標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設計中,要仔細分析教學內容是否有應用網(wǎng)絡探究教學的必要性,是否能超越傳統(tǒng)教學,發(fā)揮網(wǎng)絡信息資源、網(wǎng)絡技術的優(yōu)勢,并通過適當?shù)慕虒W策略發(fā)揮專題網(wǎng)站的功能,不能不加選擇地將網(wǎng)絡探究教學應用于所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

  2、突出學習目標

  運用網(wǎng)絡探究教學,必須強調運用它的必要性,這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要求專題學習網(wǎng)站及網(wǎng)絡探究教學一定要為教學目標服務,使學生的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沿著正確的軌道生動活潑地獲得充分的發(fā)展。網(wǎng)絡探究教學時要在專題網(wǎng)站的輔助下更要突出體現(xiàn)學什么,怎樣學,學的如何。

  教學設計時要根據(jù)每一主題的切入點尋找相關的網(wǎng)絡資源,如背景資料、內容拓展。媒體資源要精心篩選,圍繞教學目標,有取有舍。

  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高、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不能一切依靠專題網(wǎng)站及網(wǎng)絡資源,不能把專題學習網(wǎng)站當做萬能的靈藥。教學時使信息技術條件、專題網(wǎng)站等一切資源條件為教學目標服務,使教學目標調節(jié)和控制課堂教學活動,幫助層次不同的學生解決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教師要探究和使用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網(wǎng)絡探究教學過程設計要一切為實現(xiàn)課程目標服務,教師在利用網(wǎng)站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要突出學習目標,不能偏離學習目標。為把教學目標作用于教學的全過程,要求教師在網(wǎng)絡探究教學中從備課、網(wǎng)站設計和網(wǎng)站的使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緊緊圍繞既定教學目標,從而使大多數(shù)學生達到學習目標,避免把網(wǎng)絡探究課變成上網(wǎng)瀏覽課。

  3、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網(wǎng)絡探究教學中,不能讓網(wǎng)站的內容和模式太狹窄,束縛學生發(fā)展的空間,專題網(wǎng)站應是一個知識平臺、交流平臺,在平臺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發(fā)展自己的個性,督促其自我參與,能把知識引申,自我發(fā)展。給學生布置問題,提供資源,引導他們分析、整理資源自己去找答案。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不能讓網(wǎng)站的條條框框限制學生的手腳,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

  4、重視處理信息,加強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已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吸收、選擇和整理信息,帶領學生去管理人類已形成和發(fā)展的認識成果,激勵他們在繼承基礎上加以發(fā)展。有些網(wǎng)絡探究教學,重視了瀏覽、下載、記錄,忽視了分析、整理、探究,讓學生幾乎花了半堂課的時間在課堂上查找和課程有關或無關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再通過留言板反饋出來,時間就耗在這種只有學生的單向互動中,缺少教師參與、調控的教學互動,思維訓練則很難兼顧,課堂氣氛就難以呈現(xiàn)應有的生命活力。這主要是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過于注重學生如何收集信息,而對如何處理信息則缺少相應的策略,忽視教師應有的指導作用,減少了多向對話的空間。因此網(wǎng)絡探究時既要重視學生的操作及思維活動,也不能忽視教師對學生思維訓練的功效。

  辯證地看,網(wǎng)絡探究教學絕非是適用于所有學科、所有課程、所有教學內容,能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如書中插圖、教具、實驗操作)或一個多媒體輔助課件就能完成的教學內容就不必去生搬硬套網(wǎng)絡探究教學。網(wǎng)絡探究教學應成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補充,是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進一步深化。今后我們每一位教師還要繼續(xù)加強對這種整合課的研究,尤其在深度和廣度上應該有所拓展。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5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引下,我校通過音樂新教材(蘇教版)的實驗,改變了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了“審美體驗、自主探究、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以下簡要介紹該教學模式的方法與策略。

  以審美為核心,注重體驗與感受。音樂教師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牢記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以審美為核心,遵循聽覺藝術的規(guī)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將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中,注重體驗與感受,引導學生喜愛音樂,享受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含的音樂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用他們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首先,教師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重新設計學生的座位排列順序,可將學生的座位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排成圓形、半圓形,四邊形等形式,從形式上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其次,師生可共同體驗一種情境。例如,教《紅旗頌》時,學生分別演奏小號、小軍鼓,教師演奏主旋律,師生共同參與表演,共同構建平等、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們在無拘無束的課堂中進行表演與創(chuàng)造。

  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采用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動力,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形成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了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的自信心,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合作、創(chuàng)新與團隊精神,也突出了音樂與其他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改變了以往那種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的教學模式。

  情境陶冶,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欲。在教學中注意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種適合的環(huán)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領悟與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欲望。學生在音樂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礎上,拓展教材內容。實驗教科書在編寫體系、結構上有其明確的特點,每單元、每課都設有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題,教師有責任圍繞主題選取音樂材料,延伸教材。例如,教學《奧林匹克風》時,除了教材中列舉的幾個國家的樂曲、歌曲之外,可讓學生搜集其他國家的音樂作品并了解其地理、人文等知識,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層面,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動手、動腦及參與的積極性。

  構建“審美體驗、自主探究、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教學模式是一次新的嘗試,經(jīng)過一年來的實踐,已經(jīng)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課改實驗中,筆者將繼續(xù)努力,使它更加有效,更加完善。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6

  倡導探究性學習,旨在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生物科學素養(yǎng)不可能單純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必須改變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要變學生被動的聽講為動手、動腦的主動參與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引導學生在質疑、調查、實驗、搜集、分析和解讀數(shù)據(jù)、推理、判斷和反思等探究活動中,既發(fā)展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倡導探究性學習,還將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富有個性化,對情感的體驗、科學態(tài)度的養(yǎng)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教材中出現(xiàn)的分層次的多側面的探究活動,是教材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中要確保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數(shù)量和質量。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要守住這條線,教師是關鍵,工作中要扎扎實實地把每一節(jié)探究活動課上好,從備課到材料的準備,從活動設計到指導學生實施,從課堂組織到活動的完成,都要做大量的工作。當然,學生是參與探究活動的主體,教師必須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否則,探究活動難以完成。

  我在教學中對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體會有三點。

  第一,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問題要有科學性和趣味性。例如,在進行“探究葉綠素的形成是否與光有關”的進一步探究中,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們吃的蒜苗是綠色的,而蒜黃是黃色的,它們是怎樣培育出來的',你想知道嗎?那就請你親自種植來探究吧。這激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愿望,然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選擇材料進行培養(yǎng),并找出光是探究的主要因素。一組蒜苗放在光下培養(yǎng),另一組放在暗處培養(yǎng),進行對比實驗,結果證實光是葉綠素形成的條件。學生通過親自體驗,主動獲取了知識,提高了學習能力。

  第二,創(chuàng)設情境要強調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主動探究。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思維。主動思維能促使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努力解決問題,因此,設計問題要有啟發(fā)性和引導性,如利用豐富多彩的生物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去研究和探索;利用各種新的生物科技信息,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探究生物科學的奧秘。

  第三,分層次、把握度,面向全體學生。在實施探究性學習中,由于班級人數(shù)多,難管理,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水平也有層次性。如果教學中不注意這一點就難以達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了解學生,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在探究學習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思維活躍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完成一般的探究過程,而且要求他們積極思維,開展有創(chuàng)造性的探究性學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把握好探究活動的梯度。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7

  在學校領導的組織安排下,我們英語組的教師觀看了自治區(qū)課程改革探究課《Do you like meat?》等四節(jié)課的教學錄象。我的收獲非常大,滿載而歸。四位老師的課不管從教態(tài)、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評價學生的機制等等方面,都給我一次革新洗禮。他們的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為主體掌握得恰當?shù)皿w,師生之間配合相當默契。學生易學易懂,完全在快樂的游戲、活動中獲取知識。因此,我結合這次觀看教學錄象的收獲及本人的情況,今后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進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

  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協(xié)調者、參與者的教師,在教學組織中應該善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在這四節(jié)教學錄像中,四位老師都給學生設計了很多好玩的游戲,有趣的問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滿足了學生的好勝心理,又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中的“三個目標”。所以,我今后也要認真改進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做到:一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貼近生活;二是課堂教學活動具有趣味性;三是課堂教學活動簡易而富有挑戰(zhàn)性。

  二、英語教學走進生活

  在本次探究課中,四位老師都運用了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影像內容不再局限于課文本身,還增添了許多課外的知識,例如,在《Do you like meat?》這節(jié)課中,柳州鵝山小學的馬昱玲老師就巧妙的運用了自拍DV的方法,將自己在肯德基點東西吃的經(jīng)歷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覺到學到的知識馬上可以應用到生活中,這樣的設計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huán)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要走進生活,結合教學內容搜集生活中的教學素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使我們的英語教學更加生活化。

  三、注重學生個體,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說“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在觀看《Do you like meat?》等四節(jié)課的教學錄象中,老師們在課堂中都留給學生足夠地探討、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在《Do you like meat?》一課中,馬昱玲老師比較注重滲透語音教學,能引導學生運用字母的讀音規(guī)律識記單詞,并采用了視聽法、小組合作、個別表演等教學方法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很值得我在教學中借鑒。

  四、正確運用評價,激勵學生

  好奇、好想、好問是學生的天性。課堂上學生往往會提出奇形怪狀的問題,有時我們老師會很生氣或者不理不彩,甚至給于批評,導致了學生思維上的創(chuàng)傷。在教學錄象的四節(jié)中,四位老師都做得非常恰當,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比較多樣化、靈活化,使學生在自評、他評、互評的`活動中增強了自信心。所以,我想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不管學生提出怎樣的問題,我也要正確的運用評價去對待學生,鼓勵學生。只要學生能夠大膽質疑,就給我們提供了師生互相交流的合作平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得到進一步地提升。

  從觀看這四節(jié)課的教學錄象中,我們可以看到經(jīng)過一年多的課程改革,教育教學得到了顯著的成效,教師和學生也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轉變。只要我們能夠不懈地努力,刻苦地鉆研,教育教學會更加輝煌,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將有歷史性的進步,祖國的未來將更美好。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8

  《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內容,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那么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探究式教學呢?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探索出在物理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的六步教學模式:即“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分組討論大膽猜想→設計實驗探究新知→分析現(xiàn)象體驗感悟→歸納總結交流評價→課外實踐發(fā)展個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以《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教學為例,談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認識的開始,教師要讓學生敢于提問,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提出問題的空間和方法,營造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氛圍,創(chuàng)設提問情景。在教學中一是可采用學生熟悉圖片導入,從熟悉的現(xiàn)象提問;二是利用一些違背思維定勢的現(xiàn)象導入,引起學生激情沖擊,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從而提問;三是利用錄像片段引入,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觀察從而提問;四是通過演示實驗導入,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提問。

  在本節(jié)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多的將鏡頭伸向生活,一是利用自制的照相機演示拍照的過程(突出在毛玻璃上所成的像),二是利用投影儀投影圖片在天花板上,三是利用放大鏡看書導入,這樣便于學生體會學習凸透鏡成像的實際意義,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照相機、投影儀里面都有凸透鏡,放大鏡本身就是凸透鏡,通過對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的觀察,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都能成像,但是三者成像卻都不相同,由此提出問題:1.凸透鏡的成像情況跟物體的位置有什么關系?2.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體的位置(物距)有什么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主體性學習的角色。

  二、分組討論大膽猜想

  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想,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直覺思維的`能力,它是以學生既有的整個知識結構和經(jīng)驗為依據(jù)的直接而迅速的認識過程。分組討論,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教師適當點撥?梢贿呇菔疽贿叿治:照相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使用投影儀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小,學生猜想出像的大小可能與物體到凸透鏡距離有關;通過學生觀察討論,像和物體究竟在凸透鏡兩側還是一側,猜想出:像的虛實、正倒可能跟像和物體是否在同側有關等。這樣引導學生合理的分析討論,讓學生感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設計實驗探究新知

  為了節(jié)省時間,增大演示的可見度,可以先把怎樣使用光具座制成視頻課件,介紹光具座及刻度尺,導軌中間放置凸透鏡,兩邊分別放置蠟燭及光屏,點燃蠟燭,將蠟燭放在某個位置,燭焰通過凸透鏡就可以成像。蠟燭長了,怎么辦呢?有意識的提醒學生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燭焰、凸透鏡、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放在一起,比一比,不等高就要調節(jié)螺母。學生在實驗前,指導學生設計數(shù)據(jù)表格(見下表):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

  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實驗中,指導學生怎樣才算觀察到像,這是非常重要的。當光屏上有了燭焰的輪廓,再移動,清楚了,繼續(xù)移動,又變得不清楚了,移動下去,燭焰的輪廓從光屏上消失。要學生分析,光屏上承接的都是燭焰的像嗎?然后再引導分析,物體的位置確定以后,像的位置應該是唯一的,哪個是所成的像呢?在實驗的過程中,不強調蠟燭放在離凸透鏡多遠,有的小組不管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看到像,不妨缷掉光屏,在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燭焰,能看到燭焰的像嗎?再指導學生去觀察所成的像的大小、正倒、物體和像到凸透鏡的距離。通過不斷的完善設計,完善實驗,使學生感受探索的艱難,同時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四、分析現(xiàn)象體驗感悟

  根據(jù)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表格及成像的情況,相同的光具座和凸透鏡,為什么燭焰在光屏上會成不同的像呢?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驗結果,通過和凸透鏡焦距比較。凡是在光屏上成像的,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都比焦距大;當像和物體在凸透鏡同側時,是正立放大的,無法在光屏上成像,在這里可以通過分析平面鏡成虛像過渡到此時凸透鏡成的也是虛像的道理。這個過程,教師不是對自己的思維進行總結,而是在學生自我體驗感悟的基礎上,總結歸納:物體通過凸透鏡可以成不同的像,發(fā)現(xiàn)成不同的像其“物距”不同,進而總結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這與傳統(tǒng)教材中直接給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內”、“在一倍焦距以內”陳述迥然不同,而是讓學生自己分三步完成科學探究:一步帶路,二步放手,三步得結論,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學理念,學生得到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五、歸納總結交流評價

  學生通過回顧本節(jié)課的探究過程:提出問題→大膽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現(xiàn)象→交流評價,思考從中學到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實驗的數(shù)據(jù)中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能否利用凸透鏡成等大的像?各小組交流。

  六、課外實踐發(fā)展個性

  課外實踐充分體現(xiàn)應用性、靈活性和實踐性,是對學生個性的完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大好時機。學了本節(jié)內容,讓學生了解有關照相機的常識,如:想照遠景怎么辦?想把登記照片的人像照大點兒應該怎么辦?一個凸透鏡打掉了一半,還能研究它成像的規(guī)律嗎?通過這些操作和探究,讓學生領略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始終保持求知的渴望,也真正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實踐證明: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按照“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分組討論大膽猜想→設計實驗探究新知→分析現(xiàn)象體驗感悟→歸納總結交流評價→課外實踐發(fā)展個性”這五步教學模式實施探究式教學,能使學生通過經(jīng)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時的相似過程,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時通過過程與方法的獲得過程,領悟和形成科學的思想和精神,由此形成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又促使學生進一步再去探索新的知識與技能,進而開啟新的探索歷程。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9

  數(shù)學是關于思維的學科,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從小就開始的。然而學好數(shù)學是很多學生頭疼的問題。因此市場上出現(xiàn)的如何學好數(shù)學,如何教好數(shù)學的叢書很受眾多師生的青睞。但效果不佳。那么怎樣才能把數(shù)學學好呢?現(xiàn)對我校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認為:“在高考的壓力下,他們在課堂上是認真聽了,也做了一定量的習題,然而在考試中依然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面對眾多的考題不知如何做起!本科湓蜻是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只重知識的結果,而忽略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發(fā)現(xiàn)過程。應試教育的弊端之一在于不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這不利于學生建構良好的知識結構,導致的結果往往是數(shù)學基本定理、法則、公式的機械記憶,獲取的知識不能產(chǎn)生廣泛的遷移,缺乏遷移的知識則無法轉換成能力。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興起,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廣大教育工作者們一直在探索這樣的一些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以“以人為本,授人以漁,突出創(chuàng)新”為理念來實施我們的課堂教學。在眾多的教學設想中正越來越多地被提倡運用探究性教學。所謂探究性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巧妙地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教學,獲取知識,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體驗,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研究科學的積極的態(tài)度,掌握研究科學的基本方法,提高研究科學所必須的探究能力。進行探究性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科學的態(tài)度。

  中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以接受性學習為主,其具體表現(xiàn)為:教師滿堂灌,唱獨角戲,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而西方近年來更強調研究性學習,尊重學生,以人為本。導致中西方培養(yǎng)出的人才有很大的差異。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中國的學生高分低能現(xiàn)象,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不能接受時代的挑戰(zhàn);也很難出現(xiàn)一些有成就的數(shù)學研究者,更不用說重大的數(shù)學發(fā)現(xiàn)了。因此我們的教育須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迫在眉急。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陣地,教育改革當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應結合我國的國情,努力發(fā)揮一線教師的潛能,力爭創(chuàng)設一種“適合我們學生實際的,適應時代發(fā)展與需求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探究性課堂教學。

  事實上,新課標下的數(shù)學教學,倡導“以人為本,突出創(chuàng)新”,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知識源于實踐,它就在我們的身邊,離我一點也不遠,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觀念,善于用數(shù)學的眼光,頭腦去觀察紛繁復雜的世界,并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時下的課堂教學要尊敬學生的個體,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自己探究知識的形成,體會數(shù)學家發(fā)現(xiàn)定理的歷程,感受成功的喜悅,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因此探究性教學倍受歡迎。

  如何進行數(shù)學探究性教學?

  數(shù)學學科從本質而言,不能理解為眾多學科中并列的一門學科,因此數(shù)學探究性教學也應當區(qū)別于物理、化學等以實驗為主而更為重視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及再現(xiàn)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的探究。讓學生在對這兩種過程的認同與體驗中建構知識。

  1、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好的課堂教學不再是結果的教學,而是動態(tài)的思維活動的教學。應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常言道:“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重視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往往能激活課堂,喚醒學生的探究意識,其實,以情境創(chuàng)設契機,以問題為紐帶,以師生互動為特點,引導學生主動質疑、探究。作為一線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組織者和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應精心設計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得經(jīng)歷和體驗,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探究的欲望。

  總之,我們教育教學所面對的是千百萬青少年學生,教學過程應尊重學生個體,教師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課中有境”,讓學生帶著激情,帶關懸念走進課堂內外,充分發(fā)揮主體的作用,調動他們的求知識欲望,我們的教學目標才不致落空。

  2、注意知識間的聯(lián)系及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究

  目前的教材設計仍是以知識為中心,以學科邏輯順序為中心而組織的,結構比較嚴謹。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教材整體與每章之間,章與章之間,章與節(jié)之間,節(jié)與節(jié)之間的知識聯(lián)系,才能打通思維的通道,現(xiàn)行高中教學內容,雖然早已被數(shù)學家們所論證和應用,但對學生而言,仍然是新的內容。而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則是把各類具體,明確的技能或知識點教給學生,學生得到的僅是僵死的法則與概念,提高的僅是一種機械操作能力,所以你無論怎么講和練,都無法改變學生低能力、低素質的局面。而探究性教學則是啟發(fā)學生通過對比、歸納、分析等方法獨立完成,讓學生嘗試用數(shù)學家的眼光去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探究性課堂教學更強調概念的形成過程,定理、法則、公式的提出過程,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數(shù)學家們探究問題的歷程。在探究過程中既進行思維訓練,又進行了數(shù)學文化的育人功能。

  3、精心設計例題,對知識及規(guī)律的應用進行探究

  對知識及規(guī)律的應用既是知識的溫習和鞏固過程,又是知識的創(chuàng)新過程和認識的飛躍過程,是思維中最積極活躍的過程。因此對這一過程的探究在教學中占有不少的比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認為:“教師在課堂上對例題進行分析講解并歸類,學生在課后做適量同類習題即可,然而效果不明顯,教過的習題仍然不會做,上課聽得頭頭是道,下課后碰到具體問題仍然糊里糊涂,因此教學中一定要改變這種被動式的學習”。

  新課改倡導在教學中要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覺、主動深層次地參與。因此例題的教學目的不僅是為了解題,而要在解題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探究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線教師應精心設計典型例題,指出探究的方向,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探究出例題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課堂教學中的例題,作為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截體,不能只是讓學生間接地從教師那里學習解題的經(jīng)驗,應讓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體驗,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了解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總而言之,數(shù)學探究性教學,指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輕松和諧的研究氣氛和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知識,感悟獲取數(shù)學知識的思想和方法。

  以上只是本人對探究性數(shù)學的一些粗淺的看法,望同行們多多批評指正。我會更加努力去思考,去研究,去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授人以漁,突出創(chuàng)新”的新課改精神,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質量、高效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0

  “探究式閱讀”的課題研究在一線教師的不懈努力下已走近尾聲,回首三年來奮斗實踐的路程感慨萬千。從不解到釋惑,從探究到理解,從拘泥到擴展,雖說艱辛,卻充滿收獲,F(xiàn)就我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閱讀”與大家交流一下。

  教師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自然是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在實際語文教學中,許多語文老師沒有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沒有選擇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手段,沒有找準啟發(fā)探究的切入點,更可能所提的問題太難等等。受應試教育填鴨式教學的影響,學生總是被動地坐等知識,重知識記憶而輕問題思考,習慣于聽老師講解,習慣于背誦書本知識,忽略了語文這門課程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教學中,我多采用以下方法。

  一、啟發(fā)教學引導探究

  啟發(fā)式教學主要是教學過程中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的任務在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強調學生要有主動的、積極的、能動的學習狀態(tài),強調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創(chuàng)造。中學語文教師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展開積極的思考,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分析判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1、運用多種啟發(fā)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教師在引入新課時,或介紹寫作背景,或表情朗讀,或巧妙設疑,激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這時,一句雋永精警的名言,一則簡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一首流傳千古的詩詞……都能成為教師手中的道具。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以聲、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學生,穿插讀、議、講,在有疑難處點撥解答,于無疑處設疑深究,做到對課文有理解,對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間讀出作品中的喜怒哀樂、悲苦酸甜,加深學生對生活的認識。比如在教長春版教材中的《竇娥冤》時,借助電影《竇娥冤》中竇娥臨行前的一段唱導入課文,激

  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引導學生邊閱讀邊探究:“竇娥冤嗎?”由此引導開去,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涵。

  2、把握恰當?shù)膯l(fā)時機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時機問題不僅在于教師對幾個問題先后順序的安排,更在于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的把握。有些教師提出問題后急于要求學生回答,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沒有經(jīng)過深刻的思考,沒有結合課文內容做全面的剖析,這樣的回答仍然是機械的。在教學中若能結合一些緊貼課文中心句和一些重點關鍵的語句提出種種疑問,無疑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大大拓寬思維的范圍,提升思維的層次。

  熟練運用多種啟發(fā)方式,則能讓學生始終保持思維新鮮感,促使學生的探究性思維的形成,而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啟發(fā),可以獲得更好的思維效果。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思維

  認知需要是學生學習中最穩(wěn)定和最重要的動力。在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認知需要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他們感覺學習是解決新的問題的需要,產(chǎn)生一種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fā)探究的意識,激活探究的思維。

  三、自主選擇激發(fā)興趣

  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情境中,學生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從不同的視角,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它最終表現(xiàn)為學生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權利,追求人性化、個性化,盡可能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 “選擇性”,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1、 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目標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因環(huán)境、條件、基礎和個人愛好的不同,總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一堂課或一項探究活動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或自主確立。但教師應把握學生自主性的`“度”,避免過于自主而脫離了教學中心。

  2、 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的內容

  一篇課文值得探究的內容很多,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內容進行探究。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時,每位同學的興趣著眼點均不同。有的同學喜歡朗讀,就去探究課文該怎么讀,怎樣才能讀出情,讀出神;有的同學喜歡抓重點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思,就去探究一篇課文中哪些句子含義深刻,該怎么理解;有的同學不明白課文某些情節(jié),就會帶著疑問去找答案,等等?傊,應該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提高閱讀水平。

  3、 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伙伴

  在課堂上,探究同一內容的同學可以組成臨時探究小組,共同合作,這樣每堂課的伙伴會不同,就有了多元的優(yōu)勢互補。課外的研究,學生更多地是愿意和自己喜歡的同伴共同探討,商量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課題。

  四、巧撥妙引教給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探究式閱讀教學提倡讓學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師要巧妙點撥,相機誘導,在教學中教給自主探究的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

  1、 圍繞矛盾處質疑

  課文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實合理的地方,引導學生圍繞矛盾大膽質疑,是尋找探究切入點的方法之一。

  2、 扣住情境點換位

  課文是作者對客觀事物認識的產(chǎn)物和思想軌跡,在教學中我常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去換位思考,使自己進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當好工作人員這一角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研究課文,取得了較好地效果。

  3、捕捉“空白”點延伸

  課文是例子,更是藝術品,有許多“留白”之處。引導學生捕捉這些啟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點,盡情發(fā)揮想象,是尋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點。

  引導方式各有所長,相互之間應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不可偏廢。教學中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教師要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激活學生探究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探究興趣,教給他們探究的方法,為學生終生發(fā)展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1

  過去,由于受到傳統(tǒng)落后教育方式的影響,過分強調小學生對學習的接受與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小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這極大地影響了小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效果。因此,要想改變過去那種單一落后的教學方式,就要積極倡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這實際就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與基本要求。其實,《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強調了要積極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學生認真進行探究式學習,逐步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獲得自身的全面發(fā)展。一般而言,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而且可以找到不斷探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具體途徑與方法,并通過學習獲得知識、能力、情感及態(tài)度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進步。其中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最為重要與關鍵。由此可見,探究式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僅是一種新奇愉快的精神體驗,更是一種富于創(chuàng)造的腦力勞動。筆者在分析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際,在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方面作了一些粗淺的思考,以期達到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過去,在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中,一般都是教師教與學生學,基本上以教師講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而且很難形成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與合作關系。新課改的推行,要求我們必須建立師生之間平等、合作與互動的良好關系。這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探究能力方面極為重要。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設計以及組織教學活動時,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真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組織、引導、幫助和促進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實踐活動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在各個學習階段,都具體列出了階段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和任務。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方式,合理引導學生積極運用自己生活中的語文資源,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著力拓展語文教學渠道,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思考、實踐中認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比如在教學《創(chuàng)辦班級圖書角》實踐活動時,教師要充分利用班級活動,組織、動員和號召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努力為創(chuàng)辦班級圖書角獻計獻策;也可以組織全班學生輪流管理,分工合作,共同討論和探究怎樣管理好班級的圖書角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進一步調動全班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

  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是進行探究式教學的關鍵所在。我們可以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活動,因為多媒體比較直觀和形象,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他們進行探究式學習。此外,我們也可以通過組織開展第二課堂,在學生中組織建立一些課外活動以及學習興趣小組,積極為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與氛圍;也可以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在《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親自做實驗來驗證等。

  四、激發(fā)學生探究意識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真正具有探究的思想和意識,我們首先要激發(fā)起他們探究的濃厚興趣。一般而言,小學生對一切知識都充滿著新奇感,其求知欲望都比較強烈。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一特征,積極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多思考問題。比如我們可以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引導他們認識到語文學習是非常有趣的,鼓勵和相信學生一定會與語文成為好朋友。此外,也可以引導學生和語文教材里的小朋友一樣,提出一些問題。這樣,學生都會爭先恐后地發(fā)言和提問,而在學生提出問題以后,教師應當適當?shù)亟o予鼓勵,不斷激發(fā)學生濃厚的探究意識與興趣。

  五、增強學生探究意識

  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是進行探究式教學的重要內容。一般情況下,探究意識主要來自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兩方面,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去分析、探究和解決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增強他們的探究意識。比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人們大笑”這個線索,讓學生自己思考“魯迅的鼻子是碰扁的嗎?”“人們笑什么、為什么笑?”等問題。如果學生仍然探討不出結果,教師就應當及時為學生介紹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背景,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這樣,學生就明白了四周黑洞洞原來是指社會的黑暗,碰壁是指同反動派斗爭所受的挫折、迫害,進而讓學生了解魯迅先生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

  六、鼓勵學生積極探索

  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是進行探究式教學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判斷,善于和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主張的精神,這樣有利于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與能力。比如在《窮人》一文教學過程中,對桑娜是否應抱回孩子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把全班學生分為兩組,分別代表不同意見的雙方進行討論和辯論,鼓勵學生認真探索,充分引導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主張和意見,進而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及內容。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學生必須掌握新的學習方式,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探究能力。對此,我們教師要勇于擔負起責任,充分利用語文課堂,發(fā)揮小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著力推行探究式教學,不斷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學習探究能力。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2

  對于探究性學習的幾點體會:

  1、探究性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接受式學習,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如果忽略或否定了接受性學習,全面推行探究教學也是行不通的,探究性教學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探究性學習在具體活動的安排上,應遵行由易到難的原則,逐步加大探究力度,活動的的數(shù)量安排也應考慮由少到多,使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切忌搞“一刀切”。

  3、探究性學習的設計上,還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能力水平,對于每一個探究活動,教師都應當周密考慮,認真安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4、探究性學習的評價上,應注重于過程性和主體性,切忌只注重結果。

  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要做到:

  1、指導幫助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2、關注探究性問題的價值。具有“挑戰(zhàn)性”和“深刻性”,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多元潛能的開發(fā),問題就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

  3、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教師要發(fā)揮“促進者”的作用,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說明。

  4、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和環(huán)境條件。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3

  倡導探究性學習,旨在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生物科學素養(yǎng)不可能單純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必須改變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要變學生被動的聽講為動手、動腦的主動參與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引導學生在質疑、調查、實驗、搜集、分析和解讀數(shù)據(jù)、推理、判斷和反思等探究活動中,既發(fā)展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倡導探究性學習,還將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富有個性化,對情感的體驗、科學態(tài)度的養(yǎng)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教材中出現(xiàn)的分層次的多側面的探究活動,是教材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中要確保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數(shù)量和質量。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要守住這條線,教師是關鍵,工作中要扎扎實實地把每一節(jié)探究活動課上好,從備課到材料的準備,從活動設計到指導學生實施,從課堂組織到活動的完成,都要做大量的工作。當然,學生是參與探究活動的主體,教師必須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否則,探究活動難以完成。

  我在教學中對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體會有三點。

  第一,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問題要有科學性和趣味性。例如,在進行“探究葉綠素的形成是否與光有關”的進一步探究中,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們吃的蒜苗是綠色的,而蒜黃是黃色的,它們是怎樣培育出來的,你想知道嗎?那就請你親自種植來探究吧。這激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愿望,然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選擇材料進行培養(yǎng),并找出光是探究的主要因素。一組蒜苗放在光下培養(yǎng),另一組放在暗處培養(yǎng),進行對比實驗,結果證實光是葉綠素形成的條件。學生通過親自體驗,主動獲取了知識,提高了學習能力。

  第二,創(chuàng)設情境要強調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主動探究。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思維。主動思維能促使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努力解決問題,因此,設計問題要有啟發(fā)性和引導性,如利用豐富多彩的生物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去研究和探索;利用各種新的生物科技信息,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探究生物科學的奧秘。

  第三,分層次、把握度,面向全體學生。在實施探究性學習中,由于班級人數(shù)多,難管理,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水平也有層次性。如果教學中不注意這一點就難以達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了解學生,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在探究學習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思維活躍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完成一般的探究過程,而且要求他們積極思維,開展有創(chuàng)造性的探究性學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把握好探究活動的梯度。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4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過程中的現(xiàn)象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他們的科學探究欲。化學新課程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中。以探究性學習代替?zhèn)鹘y(tǒng)的接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是以構建主義理論基礎為指導方式,是以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人際間的協(xié)作活動,依據(jù)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主動在加以意義建構。其實質是不直接把教學目標的有關概念和認知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老師創(chuàng)造一種智力的社會交往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有利于開展這種探索的學科內容要素和認知策略。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一般和序為: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探究欲——分析起疑,提出假設——討論探究,豐富感知——自我評價,歸納達標 ,F(xiàn)以我在教學中的幾個實用事例供同行們探討。

  一、改進實驗方案,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問題再實驗探究

  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大膽作出設想,提出解決方案,選擇合理方案進行實驗,而其中提出問題是最為關鍵,提出的問題要科學性可行性,提出問題不可行, 或難以實施,就失去了探究性價值。

  例一:1我在教滅火原理時,問:點有高低不同的兩根蠟燭,如果用燒杯罩上,是哪根先熄滅?學生討論熱烈, 讓學生充分討論后,讓學生代表發(fā)言,認為哪個先滅的說出理由。兩種意風分歧就很明顯而且多數(shù)認為矮的先滅,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也有少數(shù)同學認為是高的先滅,理由是熱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小。好的大家動手試一下,結果一出恍然大悟,不信真的是高的先滅,再來一次, 結果還是一樣。又問能舉出哪些應用的例子來嗎?學生很快就能說出:孔明燈,熱氣球的升空原理就是根據(jù)熱空氣密度小而能升空。

  2又問:在燒杯中點有高低不同的蠟燭,先在杯中加點碳酸鈉,再加點稀鹽酸。又是哪個先滅呢?學生討論同樣熱烈,不過這次多數(shù)認為是矮的先滅了,理由是生成 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通過實驗探究,驗證了設想是正確的,進一步加深了對知識點的認識,還拓展了知識結構。

  在理解了燃燒和滅火原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問:你家里是用什么時候作用燃料?怎樣才能使它充分燃燒?如果引起了火災如何滅火?如何逃生?等問題,加強知識的應用能力,把課堂學到理論基礎和實際相結合起來,更有利于學生建立探究性學習習慣。

  通過實驗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究欲,并要求多次探究的欲望。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猜想,探究,分析。

  例3在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時,問:有哪些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然后討論分析每個反應的優(yōu)劣,不難得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還可以得出實驗室制取其它氣體的方法:從制成本,原料獲得的難易,反應條件是否可以更低些,容易達到,制得氣體是否易收集等

  二、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嚴密的科學精神

  通過實驗不盡是為了知識的掌握,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縝密的科學素養(yǎng)。如點燃氫氣〈或氫氣還原氧化銅時〉,用干冷的燒杯罩上有水洙為什么?很多同學不加思考就會說出生成了水。又有沒有不科學的不嚴密的地方?為什么?只有少數(shù)同學能分析出是由于生成的氫氣含有水份,沒有用干燥劑把生成的氫氣干燥。

  三、實驗探究還可培養(yǎng)學環(huán)境保護意識

  環(huán)境污染并不是化學諾的禍,而大多數(shù)是人為的環(huán)保意識不強所導致的,不僅要求人們在生活、生產(chǎn)中要有環(huán)保意識,盡力避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而在我們做實驗時也要做到環(huán)境保護,例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時,就要求把尾氣進行處理,以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問是把尾氣點好還是收集好?哪種更環(huán)保節(jié)能?同學討論不難回答。又如在做硫燃燒實驗時,問生成的二氧化硫會不會造成空氣污染?例2何改進實才更環(huán)保?學生討論后提出很多識方案,選其中更好的,是在集氣瓶內先裝點氫氧化鈣溶液就可以吸收。

  例3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怎樣做到節(jié)能環(huán)保?從用水用電用紙等等角度發(fā)表各自意見,并要求做些社會調查,還可培養(yǎng)合作創(chuàng)新精神。

  總之通過實驗不僅是傳授知識,掌握一些儀器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觀察方法,現(xiàn)象描述,思維能力 分析歸納,判斷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集體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5

  透過這次的探究性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比如說和同學之間的合作,從實踐中也得到了很多的知識,了解到原來早餐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們要每一天都要吃早餐,那樣才會有精神學習,也不會給自身帶來不必要的疾病。因此,十分感謝能有這次實踐活動。

  透過這次的探究性學習,讓我體會到團隊的精神。也給了我們發(fā)揮生活實踐的.平臺。

  我們的研究主題是陽光早餐,健康全天。我們透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我們用群眾力量,團對精神去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我們的研究調查。我們親臨其境。親自動手。親身體驗,使我們經(jīng)歷激動人心的操作和探究,使我們的實踐才能和創(chuàng)新潛質得到充分的展示。

  這是一個絢麗多彩的調查,它使我們拓展視野,深刻認識創(chuàng)造精神。與其他學科知識綜合起來,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綜合起來,能夠提高綜合應用知識與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質,使我們領略學習的境界。

  堅信透過這次的調查,學習,必須會成就我們青春年華力實基礎,挑戰(zhàn)自我,享受創(chuàng)造與發(fā)展樂趣的完美生活的一部分。

  這次探究性學習讓我感觸很多,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不懂怎樣做,但最后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路途中艱辛汗水有過想放下,但在我們相互鼓勵下,我們堅持了下來,從中獲得友誼,這次活動會成為我們寶貴的回憶,期望下次的到來。

  這次探究性學習我們研究的課題是關于早餐的,由于沒參加過這種課外活動,因此在開題報告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困難。完成開題報告后,我們接下來展開一系列的活動,群眾走訪,問卷調查,查閱資料……我們合作著完成了一樣樣工作,得出了一些結論,了解中學生的早餐狀況,完成了探究性學習的工作。透過這次研究,使我們對于早餐的重要性及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了。

  透過這次的探究性學習使我認識到知識只有透過不斷發(fā)奮才能獲得,雖然這中間困難重重,有過汗水,有過淚水,但是更多的得到的是同伴之間的鼓勵和支持,也讓我懂得可身體是生命的本錢,因此我們就應按時吃早餐,才能夠身體健康…………

  這是我所得到的收獲,用樂觀態(tài)度對待生活。

  透過這次的探究性學習,讓我了解到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講早餐都是很重要的,不管是老人還是成人還是小孩。做為學生的我們,早餐尤為重要。早餐是不可避免的,吃早餐對于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上人重大的作用,反而不吃早餐的后果是承擔一種巨大的胃病的痛苦,正因不吃早餐導致人體虛弱,精神衰退,記憶力減退,思維潛質降低,身體健康遭到嚴重的危機,因此早餐十分重要的。對于學生的我們,早餐吃好了,才有精神上課,才有利于我們的大腦思考問題,才有利于我們健康成長,對于上班的家庭來說吃好早餐工作才有盡,對于正在發(fā)育的青少年,更要注重早餐,早餐吃得好能促進人體的發(fā)育,不吃早餐,會導致胃病,因此要在乎吃早餐成為我們生活規(guī)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吃早餐個性重要。而且透過探究性學習我們更加團結了。團結就是力量!

  時刻飛逝,我們歷經(jīng)了春的味道,夏的蓬勃,秋的婉約,冬的深邃,醞釀了一千多個日夜的快樂,登上了高中的臺階,經(jīng)過了人生的洗禮,我們逐漸長大。

  探究性學習是我們鍛煉自己動手的潛質,這一個過程雖然坎坷,同學們之間的矛盾多等問題。但是我們還是發(fā)奮克服了同學與同學之間矛盾的困難,成功的完成了這項活動。以前我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父母心中的寶貝,動手的潛質很弱,自覺性不強,不會獨立,永遠都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離開了父母就好像是迷路的羔羊怕被狼發(fā)現(xiàn)。

  在未來的社會中,只會成為你的絆腳石而已!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成熟一些,讓你自己動手去做的一項活動。我小組研究的是有關于早餐的問題,它開發(fā)類我的腦力智慧,引起了我沉睡已久的好奇心,讓我有發(fā)奮去探索真理的興趣。

  我真正的明白、了解,世界從何而來——實踐中發(fā)展而來,實踐中獲得的知識能夠讓我們健康飲食,在這個活動之前,我曾是一個不喜好吃早餐的人,寧可睡多點也不愿起來早點去吃早餐。此刻我知道,這是個錯誤的行為。不利于我的健康成長。進行這項活動需要收集一些資料圖片,實地考察等。我覺得的我收獲得不少,小組里的成員積極性很高,給我生活的好處——滿足,脫離了父母的呵護也能夠生存,我覺得我很滿足了!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6

  政治課教學的“理論灌輸”、學生“死記硬背”、“抽象枯燥不實用”、學生不懂怎么學習、“高分低能”等問題一直都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著。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死記硬背,枯燥的條條讓學生背得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我聽到很多學生的呼聲是:“老師,為什么要學政治?書本那么多內容,我該背哪些?背來有什么用?背完考完我就忘啦……”誠然,灌輸和死記硬背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結果是什么都沒學到,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答題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

  那怎么樣才能有政治高效課堂呢?作為一個新老師,缺乏實踐經(jīng)驗,我惟有從前輩的理論中不斷去試驗探索,后來,還是深感探究性學習是一個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好方法。

  探究性學習是包括探究性學習方式和探究性學習課程兩個層面的。作為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完全是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的。在我理解,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法和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課本教材為探究內容,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相互討論或在課前通過上網(wǎng)、文獻書籍資料的查找等方式而后在課堂上充分自由表達,解難釋疑,是學生質疑、探究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

  而現(xiàn)在新教材的框架結構基本上都是圍繞探究性問題展開,各個版本的教材都增添了大量的探究性思考題。教材在編寫上與以往不同,增加了大量的與生活聯(lián)系極為密切的新材料、新信息,并且注重知識(觀點)的產(chǎn)生過程,注重學生主體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增設了綜合探究內容,為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而考試也相應地增加了探究性試題的分量,綜合探究試題有以下幾種形式:模擬聽證會、問卷設計、調查與演示、制定方案等等。政治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根據(jù)這一要求,正確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在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熱潮中,出現(xiàn)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比如趕時髦現(xiàn)象,泛泛而談多,認真實踐少;淺嘗輒止多,長期堅持少。那些趕時髦的做法,那種認為“探究性學習過時了”的觀點,都是不利于探究性學習的深入開展的。其實,探究性學習不是孤立靜態(tài)的,也不是立竿見影的,它是一種先進的學習方法,要與日常的學習活動結合,而且要伴隨在整個學習活動的始終。這樣堅持幾年,十幾年,幾十年,方才有希望收到效果,養(yǎng)成習慣,化作意識。探究性學習的價值就在于必須把它落實到每一天的學習活動中。

  那探究性學習在政治課中該如何運用貫徹呢?我認為,教師要從教學目標出發(fā),精心備好課,設計好探究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建構知識,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

  新課程提倡教學四步驟,分別是情境導入、主題探究、形成意念以及踐行要求。而在這四步驟之前,還有教師的備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下面就這幾點做一詳細的探討。

  1、課前備課是提高探究質量的重要前提

  教師在課前需要精心準備,這種準備既包括教師對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學生活動的預設。教師要通過研讀教材和參照“課程標準”,把握當中的基礎理論和重難點,然后詳細地列出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而探究性學習的開展就必須是圍繞著上述的教學目標而逐一引出,促使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時間、教學條件,在教學的重難點、知識的銜接點、情感的觸動點等處設計問題,把握好針對性的原則,提高探究活動的精度。在這些“關節(jié)點”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引起認知需要,開啟思維閥門,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提高思想覺悟。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吃透”課程標準,把握住探究的“點”,在課前作好充分地準備,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做到“精”探。備課的時候要注意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是一種具有一定困難,需要學生努力去尋找答案,而又在學生能力范圍內努力可以克服的學習情境。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中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豐富,認知水平尚處在初級階段,因而課堂提問必須符合中學生的接受狀況。若問題的難度過大,學生無從回答,勢必導致思維障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2、遵循學生的差異性,促進學生“階梯型”發(fā)展

  “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種不完善,可以說,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沒有對人做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給人留下了未確定性!倍∈沁@種未確定性意味了教育對象的無限可塑性。不同學生在已有知識水平、認知水平、認知能力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在設計探究活動的時候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特點用“階梯型”設問推進學生整體發(fā)展。這樣,才能使各種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真真切切搞探究,最后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

  3、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動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驅使學生去積極思考和研究。從實際情況看,學生對政治課感興趣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思維的積極性。多媒體計算機可展示優(yōu)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chuàng)設情境的極佳工具。

  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的空間和時間,促使學生邊看,邊聽,邊思,邊議,這樣使學生產(chǎn)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對某一問題現(xiàn)象的深入研究來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社會責任心”時,教師不要直接提問“什么是社會責任心?”而可以采取多角度,多層次的迂回式提問,比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場景:某市一些公交車為方便乘客,在車廂里裝了方便鉤,可是沒過幾天,方便鉤就不翼而飛,所剩無幾。這些方便鉤哪里去了?有的人拿走或損壞時別的乘客會看見,他們?yōu)槭裁催這樣做?為什么有的乘客不會這么做?他們心中是怎么想的?這種循序的、迂回的設問,能使學生的思維由淺至深,由窄變寬,由具體到抽象,思維的探索性,深刻性必然會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在政治課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典型案例

  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典型案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講《誠信是金》這課的時候,可以用社會的熱點新聞“遇到被撞老人不敢扶”引發(fā)學生去思考。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新聞相關的案發(fā)背景讓學生了解,而后讓學生討論回答,社會現(xiàn)在誠信缺失的`問題。

  (2)利用學生熟悉的名言、俗語

  (3)利用形象的小故事

  學生對小故事一般都比較感興趣,如在學習“關注效益與公平”時設問:為什么“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切好”?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經(jīng)過學生的思考、討論、探究,學生很快掌握了“效益與公平”的辯證關系。

  4 、主題探究,師生互動

  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多向交往較之單向和雙向交往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相互作用的潛能,即在課堂上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彼此交往、互相質疑,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能夠互相影響、互相激勵,產(chǎn)生鏈式反應。某一學生的新看法可以激發(fā)其他學生的新看法,這些學生的新看法又可以激發(fā)更多學生的新看法,反過來又影響原來的看法。如此反復循環(huán),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就能得到異常迅速地發(fā)展。

  師生互動探究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探究是互動的前提基礎。根據(jù)設計的問題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人機(計算機多媒體)間的信息交流。學生主動探索,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教師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是知識的傳遞者。教師不能直接向學生提供現(xiàn)在的結論或解決問題的方法,結論和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fā)現(xiàn)。教師為學生提供“即時教學”:鼓勵并幫助學生查詢相關資料;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對新信息的學習動機;并隨時注意感受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偶然性,進行相應的反應。這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在那種學生習慣于教師是“專家”而非 “學習者”的課堂文化氣氛中。

  瑞士著名教育專家皮亞杰曾強調指出:“教師的工作不是教給學生什么,而是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并用種種方法來刺激學生的欲望。這樣,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這正是新課程標準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性學習方式。現(xiàn)在隨著新課程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探究性學習方式也將不斷地得到補充完善,探究性學習方式中的師生也必將會處于一個思維更加活躍的狀態(tài)。

  高效課堂,堅持探究性學習,我看行!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7

  題記:“在數(shù)學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么,而是我們怎么知道的!

  ——畢達哥拉斯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3月17日—18日,我有幸參加了濱州市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觀摩研討會,有幸聆聽了10位優(yōu)秀教師智慧與魅力結合的觀摩課,讓我這個因懷疑探究的操作性而不時停足不前的人頓悟-----教育不再是一種“告訴”,還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下面談談通過學習自己最大的感受和一點思考:

  一、教師的人格魅力

  不知為什么,聽完這10位教師的課,“氣場”這個詞一下子就閃現(xiàn)于腦海。他們中的任何一位,只要往學生面前一站,那種“自信”、那種“親和”一下子就會把學生的目光聚攏,然后當他們溫和、風趣的話語一出,學生的激情就會跳躍。當課開始后他們的文化底蘊、語言表達及課堂的調控更是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最大化發(fā)散又集中。于是就想到了來學習前看到的他們的介紹,知道了為什么是他們成為了優(yōu)秀教師。特別是在聽王曉芳老師和高春霞老師的課時,我感覺這就是享受----享受智慧和魅力,享受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美的東西、為此我的筆記本上記錄了“無章可循,因為這是魅力,魅力!!”的話語。

  二、教師的課堂語言魅力

  數(shù)學課堂語言講求:科學、嚴密;準確、精練;形象生動、有啟發(fā)性和幽默、風趣。應該說授課的老師都很注意這幾點。

  比如當學生面對很多的數(shù)學信息而準確提出“1毫米有多長”時,耿靜老師說:“你能提出一個像他一樣的.問題嗎”就是這啟發(fā)性的話語讓孩子們很快提出了“1分米有多長?”等課堂需要探究的問題。還有就是耿老師的過渡語言也運用的很形象生動,比如在出示練習前,她說:“孫悟空有一項最強的本領—七十二變,看,它變出了什么?”這樣的用語,讓學生在玩中就鞏固了所學。還有龐玉波老師,當他讓學生猜測自己是怎樣的時,有一學生說“我曾猜你是女的!薄翱晌沂鞘裁吹摹本褪沁@風趣幽默的話語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說有用的話,不拖泥帶水”是我一直追求的,可是無論如何實踐,總不是那么順暢。很多時候感覺不多說那么一句兩句就不能讓學生很好的明白我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學習我知道這是我沒有提前把語言進行錘煉的原因,更是自己素質需要提高的信號。

  三、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準確把握魅力

  “不要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我在備課時時常用學生的思維來思考,考慮他們知識的現(xiàn)狀、心理的特點,然后再用老師的身份去設計。通過學習我更意識到這樣做的必要性。

  比如無棣縣的王曉芳老師,她充分考慮了二年級孩子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先用課件形象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進而自己變出孩子們喜歡的具有傳奇色彩的孫悟空的金箍棒,還不時的讓孩子們吹一口神氣,就是這種寓教于樂的活動,讓孩子們很輕松的接受了毫米和分米的知識。還有我喜歡的趙立芹老師,針對四年級的孩子在自己把握不準的問題就會沉默不敢發(fā)言時,她用和藹的語氣說:“不舉手我就采訪了。”一個“采訪”不但讓學生體驗自己的重要,還能讓學生體驗到了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就是這樣的心理的準備把握,學生還能如何不開口?

  四、教學設計的巧妙

  課題《3的倍數(shù)的特征》由6位教師執(zhí)教,每節(jié)課都有想不到的驚喜。用我同事的話說“聽了高春霞老師的課后其他的就很無味了”,我也比較贊同,因為聽課中我多次被她的精巧設計而震撼。比如“師生對擂”環(huán)節(jié),數(shù)的由易到難,既能讓學生利用已有經(jīng)驗體驗成功,又能讓其意識到自己知識經(jīng)驗的欠缺,而老師的既快又對的“訣竅”很是吸引學生,為接下來探究的必要性鋪下路子。另外珠子和計數(shù)器的利用一下子把學生引入了“各個數(shù)位”的探索,得出結論就成了顯而易見。最后課件的形象演示闡釋了結論的根底。記得我在聽課時因為感覺設計的太美,老師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處理、過度的巧妙而不能在筆記本上記錄。

  五、我的思考

  我之所以很少上探究課,除了學生很多時候探索不出什么課堂想要的結果,還有就是上一節(jié)這樣的課我得需要準備很多的東西---必要的學具、形象的課件。今天想來,自己就是在為懶惰尋找借口。通過學習我意識到或許就是自己的這種懶惰,學生學到的只是“死”知識,而創(chuàng)新的翅膀就很難成長。是時候放棄“告訴”的課堂了,給孩子們更多放飛希望的翅膀才是更重要的。也許一個學期實踐不了幾次,可是時間久了,效果應該是不一樣的。

  另外,我一直比較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結合。通常在小組合作前我都會先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因為我認為只有在自己充分的思考后才可能在和他人的交流中吸取更多的智慧和知識。而在我所觀摩的課中這一點似乎沒有得到體現(xiàn)。

  學習后血是熱的,心是積極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讓這種熱和積極持續(xù)是我要做的。我現(xiàn)在要做的是再上探究課時要記得“有一種愛叫做放手”,自己需要做的只是引導。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8

  探究性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策略,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知識經(jīng)濟的產(chǎn)物,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耙耘囵B(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探究性學習要求賦予素質教育嶄新的、更深刻的涵義和更為鮮明的時代特征。可以說探究性學習的應運而生是開展教育改革以來最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它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甚至有利于學生終生發(fā)展,以回應素質教育的時代呼喚。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由于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初次實施,如何在探究性學習中,構建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探討的熱點。如何有效地解決探究性學習中的問題,是很值得探究的。下面就我校在本學期組織學校高年級同學進行的探究性課題《張村的紅色人物》的實施總結以下幾點。

  一、成立指導小組,廣泛宣傳動員,認真確定課題。

  德興市張村鄉(xiāng)是老革命根據(jù)地,是一片英雄的熱土,這里曾是閩浙贛革命根據(jù)地之一,方志敏、邵式平、饒守坤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張村的許許多多的英雄兒女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如何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資源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使我們的學生秉記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我校在結合我鄉(xiāng)的實際情況,組織了五六年級的學生深入全鄉(xiāng)各處,進行調查,研究,撰寫學習報告,確定了此次探究性學習的課題《張村鄉(xiāng)的紅色人物》。

  二、課題力求突出地方特色

  根據(jù)我鄉(xiāng)的特色,充分挖掘校內外課程資源,充分挖掘潛力,利用一切資源,為我所用,拓寬學生探究性學習領域,辦出我校自己的特色。如:目前,我校的探究性學習求真務實,形式多樣,除了六年級學生的《張村的紅色人物》探究性學習外,結合我鄉(xiāng)大畈村委會境內延綿幾十公里,與三清山一脈相承的西灣蛇紋石礦也是我鄉(xiāng)境內的一大特色,因此五年級學生的《蛇紋石礦的特點與價值》這一課題也在啟動與研究中。同時,學校的探究性學習,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們積極利用各種途徑和資源,查找資料,進行學習與研究,具有本校自己的特色,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制定符合實際的方案

  探究性學習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為了使本次《張村的紅色人物》探究性學習能夠順利實施和有序開展,我們經(jīng)過學習和研究,制定了符合我校實際的計劃和方案,這些計劃與方案其中就包括探究性學習實施方案,探究性學習評價方案,指導教師的職責等,為本次探究性實驗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四、成立學生課題小組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調查的一種活動方式,因此,我校的此次《張村的紅色人物》探究性學習采用了以高年級為單位,5—10人一組,自愿組合,自行選擇指導老師,構成探究性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進行研究。同時,為了加強對本次探究性學習的指導,我校探究性學習,每周開設1節(jié),學生主要用來進行探究性方法的'學習,學習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而教師則主要在課外指導學生進行研究,同時,還帶領學生周末或節(jié)假日到圖書室或電腦上收集資料,或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到實地(如張村梅溪是饒守坤的家鄉(xiāng),張村沙路是方志敏的姐姐生活的地方)進行考察、調查、訪問。

  五、加強對學生的資料收集與整理的指導

  為了體現(xiàn)此次探究性學習學生參與的自主性,我們的老師沒有進行代替與包辦,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讓學生自己設計資料收集與整理的方案與步驟,教師加強指導工作;讓課題小組的成員,互相討論,相互啟發(fā),教師相機誘導,引導學生關注自身、關注同學、關注校園、關注社會,從自己關心的社會熱點中尋找有關資料,搜集與整理各項資料,然后進行篩選與加工。比如,在張村中學任教的饒家火同志是饒守坤的遠房堂孫,他對饒守坤同志的生平事跡知道的較多。

  于是,我們的指導教師就讓學生選擇一個適當?shù)臅r機,對饒老師進行采訪,采訪的時間,步驟,問題都由學生自行確定。在采訪結束后,教師又指導學生自行對這樣材料進行篩選與整理。這樣,學生在本次探究性學習中,既增長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19

  透過五個月的研究學習,我有了一些心得。

  我們研究了近五個月,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探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組員都感到有點不耐煩,畢竟要做一個調查報告,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時老師一向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并且告訴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調查什么資料,調查的具體對象是誰,調查的目的與好處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樣的調查結果,采用什么樣的調查方式等等這些具體的事項,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

  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情緒,調整好心態(tài),安下心來做準備。最后,我們完成了,期間遇到的困難不少:調查的學校多,待分析的資料多,分析的難度大,困難重重,使人望而生畏!但我們依然挺了過來!

  在這次探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著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fā)現(xiàn),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狀況下并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齊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比如這個組去這幾個學校,那幾人去那個學校等等。

  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忙別的組員。正是正因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忙,以群眾的利益為主。在四個人之間,合作的關聯(lián)依然緊密,如果查找到與其它組員要找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于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刻。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

  我覺得這課程的開設培養(yǎng)了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潛質。以往的學習,偏重于對概念或理論的字面明白,而缺深一層次的疑問。通俗點說就只為了應試,而忽略了潛質的培養(yǎng),而這一門課程恰恰是填補了我的這一不足之處。

  探究性學習務必包含對資料的搜集、修改與整理,還包括實驗的沒計,數(shù)據(jù)的記錄等等。使我們必需要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久而久之,這種潛質被訓練出來了。

  其次,這一課程的開設,培養(yǎng)了我的動手潛質。探究性學習的每一項學習資料,方式,都要求有自己來解決。而當我對我自己感興趣的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時,不管是記錄數(shù)據(jù);或是做一個有關這一課題的模型時,都十分投入,無意識地提高了自己的動手潛質。而一個動手潛質強的人是很容易立足于社會的,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缺乏動手潛質,我雖然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但是,也接近于這一程度。

  探究性課程的開設是為了我們能夠很好地立足于社會打下了基礎,最后,這一課程的開設培養(yǎng)我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前的我,總是老師講什么,我就聽什么,從來不會多想幾個為什么,而上次研究課后,我漸漸地開始獨立思考問題了。

  在近一個學期的學習后,我們的探究性學習最后走到一個盡頭,在這個學期的探究性學習中,我雖然貢獻不大,但在我們這個小組組員的發(fā)奮下,我們還是完成了這次學習。

  在這期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學習了許多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因此這次學習讓我增添了政治的課外知識,激發(fā)了我對政治的學習興趣,能夠說對我的影響很大。在整個探究性學習中,我經(jīng)常要查閱一些相關資料,經(jīng)常半天也得不出任何結果,我?guī)状蜗胍畔虏殚,?jīng)常認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少我一個的資料也不好緊。但我想一想,應以大局為重,因此堅持查閱了下來,最終查到自己想要查的東西,心里很激動,時常大舒一口氣,一陣莫名的書爽回蕩在心中。

  從中我得到了磨練,得到了“堅持就是勝利”“苦近甘來”這些道理。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在遇到困難時,我就敢于迎難而上,并最終戰(zhàn)勝困難。

  當然,在整個探究性學習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寶貴的教訓,我也做得有些不足,如我經(jīng)常不做事,經(jīng)常把重的、難的工作交給別人做,而自己經(jīng)常坐享其成,而養(yǎng)成了不勞而獲的習慣。因此,我知道了做事要認真、不能馬虎,要有耐心,這樣才能把每件事做好。

  雖然探究性學習結束了,但我還會應用探究性學習當中的經(jīng)驗,把它有用的部分應有與我的學習當中,助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謝謝大家,謝謝我的團隊。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 20

  我們開始做這個課題研究時,說實話,我心里沒有底,不知行不行,自己平時在班上又總是那么默默無聞,此刻突然做什么“研究”,是不是有點出瘋頭或嘩眾取寵呢?但是,好在同學們都比較有熱情,整個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學都精誠團結,并沒有表現(xiàn)絲毫的排它性。

  我逐漸融合和沉浸在小組這種團結協(xié)作、友愛互助、勤奮工作、熱情求知的氛圍中,我開始自信,我開始堅強……

  在老師的指導和組長的帶領下,我們盡量發(fā)揮每一個人的優(yōu)勢,合理分工協(xié)作,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在收集資料的時候,我們盡量廣泛地收集與中西方文化有關的任何信息,然后共同精選與課題相關的素材。

  其中對電腦比較熟悉的,我們就讓他上網(wǎng)查找資料,做網(wǎng)絡資料收集員;長于博覽群書、一目十行的,我們就讓他擔任圖書資料收集員;而長于文章辭句的,我們就讓他作記錄員和報告撰寫執(zhí)筆員。然后再利用群眾的智慧,將資料匯總、分析,討論報告初案。每一位成員在群眾的熔爐中都充滿了自信,充滿了力量,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培養(yǎng)了自己的潛質。

  在采訪過程中,盡管我們參加人員比較多,但都有各自的分工,有的扮演記者,有的攝像,有的記錄,有的`錄音,有的為采訪過程做其它服務。我們每一個人的發(fā)奮使我們最終構成了這份理論性結題的報告,使我們的報告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理論性。

  課題研究的順利結題,使我們每一位都很高興,但我更高興的是:透過實踐鍛煉,使我更自信,更堅強。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02-11

探究教學心得體會15篇02-11

觀察與探究教學反思04-18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02-17

教學心得:探究蠟燭燃燒實驗05-04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04-18

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教學反思03-28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教學反思03-26

研究性學習教學心得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