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說課稿

說課稿

時間:2022-06-16 20:30:1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說課稿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匯編五篇

說課稿 篇1

  一、關于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點到直線的距離”是在學生學習直線方程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兩直線位置關系的一節(jié)內(nèi)容,我們知道兩條直線相交后,進一步的量化關系是角度,而兩條直線平行后,進一步的量化關系是距離,而平行線間的距離是通過點到直線距離來解決的.此外在研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曲線上的點到直線的距離以及解析幾何中有關三角形面積的計算等問題時,都要涉及點到直線的距離.所以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是平面解析幾何的一個重要知識點.由于這一節(jié)是直線內(nèi)容的結尾部分,學生已經(jīng)具備直線的有關知識(如交點、垂直、向量、三角形等),因此,一方面公式的推導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公式的推導也是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學知識點的一個很好的課題.通過公式推導的獲得,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2、教學目標分析

  我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jù)有以下三條:

  (1)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的要求

  (2)新教材的特點

  (3)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能力、德育等方面的內(nèi)容.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是平面解析幾何重要的基礎知識,也是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一個知識點.按照大綱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教學要求,結合新教材向量的引入,又根據(jù)所帶班級學生基礎和素質教好的情況,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讓學生理解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推導思想,掌握點到直線距離公式及其應用,會用點到直線距離求兩平行線間的距離;

  (2)通過推導公式方法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分析、歸納等數(shù)學能力;在推導過程中,滲透數(shù)形結合、轉化(或化歸)等數(shù)學思想以及特殊與一般的方法;

  (3)通過本節(jié)學習,引導學生用聯(lián)系與轉化的觀點看問題,體驗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成功感.

  3、教學重點: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推導方法.

  二、關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用具的說明

  1、教學方法的選擇

  (1)指導思想:在“以生為本”理念的指導下,充分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2)教學方法:問題解決法、討論法等.

  本節(jié)課的任務主要是公式推導思路的獲得和公式的推導及應用.我選擇的是問題解決法、討論法等.通過一系列問題,創(chuàng)造思維情境,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體驗、探究、發(fā)現(xiàn)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以及思考問題的方法,促進思維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分工合作,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2、教學用具的選用

  在選用教學用具時,我考慮到,在本節(jié)課的公式推導和例題求解中思路較多,所以采用了計算機多媒體和實物投影儀作為輔助教具.它可以將數(shù)學問題形象、直觀顯示,便于學生思考,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不同解題方案,提高課堂效率.

  三、關于教學過程的`設計

  “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一題多解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應注意溝通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類比、聯(lián)想、知識的遷移和應用等方式,使學生體會知識間的有機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整體性.課標又指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為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把本節(jié)課分為以下:“創(chuàng)設情境 提出問題——自主探索 推導公式——變式訓練 學會應用——學生小結 教師點評——課外練習 鞏固提高”五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下面對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具體說明.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提出問題]

  1、這一環(huán)節(jié)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由實際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揭示本課任務.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建模能力.

  2、具體教學安排:

  多媒體顯示實例,電信局線路問題,實際怎樣解決?能否轉化為解析幾何問題?學生很快想到建立坐標系.如何建立坐標系?建系不同,點和直線方程不同,用點的坐標和直線方程如何解決距離問題,由此引出本課課題“點到直線的距離”.

  (二)[自主探索 推導公式]

  1、這一環(huán)節(jié)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推導方法,并推導出公式.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圍繞兩條線索:明線為知識的學習,暗線為特殊與一般的邏輯方法以及轉化、數(shù)形結合等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

  2、具體教學安排:

  2.1 學生初探 解決特例

  首先提出問題:怎樣用解析幾何方法求解點到直線距離?由于字母的運算有難度,引導學生從直線的特殊情況入手,這樣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學生應該能想到,如果直線是坐標軸或平行坐標軸的時候問題比較容易解決,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學生自己完成推導過程,選兩名學生進行板演.

  2.2 師生互動 獲取思路

  特殊情況已經(jīng)解決,引導學生考慮一般直線的情況.通過學生思考,教師收集得到思路一:過作于點,根據(jù)點斜式寫出直線方程,由與聯(lián)立方程組解得點坐標,然后利用兩點距離公式求得.我及時評價這種方法思路自然,是一種解決辦法.為了拓展學生思維,我們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還有什么辦法能解決?

  為此我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1)求線段長度可以構造圖形嗎?

  (2)什么圖形?如何構造?(學生經(jīng)過討論,得到構造三角形,把線段放在直角三角形中.)但是如何構造又是一個難點.

  (3)第三個頂點在什么位置?

  (4)特殊情況與一般情況有聯(lián)系嗎?

  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會提出第三個頂點的不同位置:可能在直線與x軸的交點M或與y軸交點N;或根據(jù)特殊情況的證法提示,過P點作x、y軸的平行線與直線的交點R、S.或同時做x、y軸平行線.這樣就收集到思路二、三、四.三種思路已經(jīng)有了,它們的共性是什么?學生能觀察出都在三角形中.我繼續(xù)引導:能不能不構造三角形?而是其它數(shù)學相關量?我們剛學習了向量知識,能否用向量知識解決問題呢?(由于在前面學習的向量知識中,向量的?梢员硎緝牲c之間的距離,而證明兩直線垂直時也已經(jīng)用到向量知識,法向量又是本節(jié)課后閱讀材料,本班學生基礎和素質較好,在學習直線方向向量時已經(jīng)布置閱讀).

  提出問題:線段的長度就是對應向量的模,那么如何求得向量的模呢?根據(jù)實際情況提示一方面的方向完全由直線的方向而定(與法向量共線),另一方面的長度又與點P有關,它的長度又如何控制下來?所以有思路五,由師生一起分析,取法向量=,而= ,以下只要求得,就可以得到距離.2.3 分工合作 自主完成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究竟哪種好呢?如果讓每位學生都去用不同解法探求,在課堂上時間顯然是不允許的,但教學中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如何解決這種矛盾呢?現(xiàn)代教育要求學生要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因此我叫學生對五種思路進行分組練習.在學生求解過程中,我巡視,觀看學生解題,了解情況,根據(jù)課堂時間的實際情況,選取做好的學生的解題過程用實物投影儀顯示.這樣不僅能讓全體學生看到不同思路的具體解法,還能得出最佳解題方案,接著我展示最佳解題方案的規(guī)范步驟.目的讓學生有良好的規(guī)范的書面表達習慣,起到教師典范的作用.

  2.4 公式小結 概括提升公式推導出,學生有了成功的喜悅.我也給予了肯定.但是由于公式的結果是一般情況得出的,而對于,點在直線上是否成立,它們與,點在直線外有什么關系?這并沒有驗證.而我們要求學生考慮問題要全面,為此我提出提問:

 、偕鲜绞怯蓷l件下得出,對成立嗎?

 、邳cP在直線上成立嗎?

 、酃浇Y構特點是什么?用公式時直線方程是什么形式?通過學生的討論,使學生了解公式適用的范圍:任意點、任意直線.同時體現(xiàn)整體認識和分類討論思想.

  依據(jù)新課程的理念,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我做了和教材不同的處理方法

  1)先特殊后一般的證法,

  (2)多角度構造三角形,

  (3)知識聯(lián)系,向量解決.目的是讓學生在考慮問題時有特殊到一般的意識,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使問題的解決循序漸進.向量是新教材內(nèi)容,是一種很好的數(shù)學工具,和解析幾何結合應用是現(xiàn)在新教材知識的交匯點.而多角度考慮問題,發(fā)散學生思維.

  (三)[變式訓練 學會應用]

  1、這一環(huán)節(jié)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通過練習,熟悉公式結構,記憶并簡單應用公式.通過例題的不同解法,進一步讓學生體會轉化(或化歸)的數(shù)學思想.

  2、具體教學安排:

  由學生完成下列練習:

  (1)解決課堂提出的實際問題.(學生口答)

  (2)求點P0(-1,2)到下列直線的距離 :

 、3x=2 ②5y=3 ③2x+y=10 ④y=-4x+1

  設計說明:練習1的設計解決了上課開始提出的實際問題.練習2的設計故意選特殊直線和非直線方程一般式,主要強調(diào)在公式應用時,直線方程是一般式,應用公式的準確性.

  例題(3)求平行線2x-7y+8=0和2x-7y-6=0的距離.

  我選取的是課本例題,課本只有一種具體點的解法.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對知識從深度和廣度上進行挖掘.通過幾何畫板的演示,讓學生直觀看到思考問題的方法.除了選擇直線上的點,還可以選取原點,求它到兩條直線的距離,然后作和.或者選取直線外的點P,求它到兩條直線的距離,然后作差.由特殊點到任意點,由特殊直線到任意直線,從而延伸出兩平行線間的距離.目的是在整個過程中,讓學生注意體會解題方法中的靈活性以及轉化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

  (四)[學生小結 教師點評]

  1、這一環(huán)節(jié)解決的主要問題和達到的目的是:

  通過師生共同小結,鞏固所學知識,提煉用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中蘊涵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2、具體教學安排:

  本節(jié)課小結主要由學生完成知識總結,通過學習知識所體驗到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由學生總結和相互補充,教師適當點評,加以經(jīng)驗總結.

  (五)[課外練習 鞏固提高]

 、 課本習題7.3的第13題—16題;

  ② 總結寫出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多種方法.

  設計說明:作業(yè)1是課本習題,檢查學生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作業(yè)2是根據(jù)課堂分析,讓學生總結公式推導的方法.除了課堂上想到的方法還可以繼續(xù)思考,比如在用兩點距離公式整體代換等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思維的廣闊性.

  四、關于教學評價的設計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過程性評價,因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對于學生的語言與行為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肯定性的表揚和鼓勵;學生思維暴露出問題時及時評價,矯正思維方向,調(diào)整教學思路;為了獲得后反饋信息,布置作業(yè),通過觀察學生完成作業(yè)情況,了解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數(shù)學方法方面的收獲和不足,指導我今后教學.整個教學評價是在師生互動中完成的.

說課稿 篇2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 六年級(上冊)第101頁。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大意。

  2、領略《春夜喜雨》中的詩情畫意。

  3、展示收集的詩歌

  教學重點:聯(lián)想品析詩歌,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感受詩歌意境

  【教學過程】:

  一、走近詩歌,激發(fā)探究詩歌的興趣

  1、同學們,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詩歌是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小學階段,我們也學過不少詩歌呢?下面我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嗎? 當我們望著高掛下來的瀑布時,會情不自禁吟誦起了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當我們回憶起濃濃的母愛時,就會自然地想起孟郊《游子吟》中的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看來難不倒大家呀。今天,讓我們一起再輕叩詩歌的大門,在詩歌的海洋里暢游拾貝吧!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新詩。(板書:春夜喜雨)齊讀課題,理解題意。

  二、賞析詩歌,

  師:那詩人眼中的春雨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01頁,自由地朗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看這首詩,(出示全詩)它和我們學過的詩歌有什么不同?板書:五律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 ),(板書杜甫)對這位詩人你有什么了解?生說后(出示杜甫簡介)生自由讀。

  師: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我們學習古詩時一定要多讀。把詩讀流利、讀出節(jié)奏。(自由朗讀)

  師:誰愿意讀一讀這首詩?個別讀,(出示詩的節(jié)奏)分組讀,齊讀。同學們讀出了詩的節(jié)奏 、韻味。真棒!

  師:請同學們再看題目,這四個字中,哪一個字能體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

  生:喜。(板書喜)喜就是什么心情?杜甫因什么而喜?

  那杜甫為什么因為這場雨而喜呢?這場雨有什么好處呢 (出示一、二兩句)

  師:誰來讀讀這兩句詩? (生朗讀一、二兩句)

  師:同學們,詩中哪個字是詩人對眼前這場春雨的總體評價? (好)

  師:春雨好在什么地方? 能用詩中的句子告訴我們嗎?

  (板書:知時節(jié))

  師:是呀,這場春雨來得真及時呀!奇怪哦!這春雨其實是想下就下了,在詩人眼里,怎么就變成了春雨知道時節(jié)了呢!作者把春雨當成了什么來寫?(人)雨本無知,作者卻說它“知”,我們的心,來得及時,善解人意。春雨就像我們的朋友”“就像我們(親人)”“就像我們的……

  這真是一場好雨! 怎能不令人欣喜呢?(生流利地朗讀,有感情地朗讀)

  師:讀得真好!我聽出了其中的喜。

  這場及時雨是怎樣來到我們身邊的呢?(出示3、4句)齊讀,誰來說?

  師:你從哪個字體會到的? (“潛”)

  師:這個“潛”字形象地寫出春雨的什么特點?

  師:是啊,春雨靜靜飄灑、不為人知。

  它來有什么好處呢?(可以潤物)

  (板書:潤萬物)

  師:它是如何潤物的?

  師:是呀,春雨就是這樣無私、默默無聞的滋潤萬物,作了好事,又不留名。人們怎么會不喜歡呢?感情讀3、4句。

  師:同學們,假如你是春雨,你有什么愿望呢?假如你是一棵小樹苗,你會對春雨說什么?

  師:從同學們的話語中,我知道大家對于這場知時節(jié)、能潤物的好雨是既欣喜,又感激呀。感情朗讀三、四句吧。

  師:這樣善解人意、解萬物之渴的好雨,作者多么希望它酣暢淋漓地下個夠啊。

  (出示五、六兩句)

  師:請男同學齊讀五、六兩句。

  師:這兩句寫的是什么情景?

  師:你從哪個字詞體會到喜了呢?

  生:野徑云俱黑。(說明雨繼續(xù)下。下個夠,是一場透雨。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樣黑?雌饋恚瑴蕰碌教炝。那萬物多高興呀!詩人望著這(板書(雨意濃)夜晚心中充滿著喜悅呀!(有感情地朗讀),

  看著雨意正濃的情景,詩人興奮的猜測等到天亮時肯定是:(出示七、八兩句)(全班齊讀)

春夜喜雨說課稿

  師:詩人想象第二天早晨將會是怎樣的情景?(生說意思)

  能用一個詞形容嗎?

  那詩中是用哪個字來形容這樣的景象的? “紅”和“重”

  師:為什么?

  生:“紅”寫的是花;“重”寫出花兒有了雨的滋潤,非常飽滿的樣子。

  師:非常正確!若不是細雨的滋潤,哪有這般美麗的景象?這萬紫千紅的花還帶著雨滴呢。 這“花重錦官城”的瑰麗景觀,都是知時節(jié)、潤萬物的“好”雨的恩澤啊!請同學們展開聯(lián)想,此時,田里的禾苗是什么樣子?山上的樹木呢? 那大自然的一切呢? ,

  師:這真是一幅美麗的春景圖(板書:春色美)讓我們帶著無比喜悅的心情,齊讀這兩句詩吧。 (全班齊讀)

  師:這首描繪并贊美春雨的詩,主要表達詩人喜悅的感情。全篇句句是“雨”,處處是“喜”,可“喜”字卻一字不露。讓我們滿懷喜悅,一起贊美這及時的好雨吧。

  (全班齊讀全詩)

  師:詩人一生歷經(jīng)磨難,飽經(jīng)戰(zhàn)亂流離之苦,如今,他終于定居成都。面對綿綿春雨,想到難得的安寧生活,他萬分欣喜,不由得贊嘆——

  (全班齊讀全詩)

  師:春雨恩澤萬物,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命運。面對綿綿春雨,想到它將帶給人們期盼已久的豐收,他怎能不萬分激動,不由得贊嘆——

  (全班齊讀全詩)

  三、拓展、總結1 同學們,優(yōu)美的詩詞往往具有非常強的韻律感,可以譜成很動聽的曲子,好,咱們來欣賞欣賞吧。(升華詩情畫意)播放古詩新唱。

  2、在咱們學過的古詩詞里,還有很多寫雨的詩句,比如

  還是好多描寫春天的詩,能展示收集到描寫春天的詩嗎?號稱“詩圣”的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我們學過他的詩有。(展示)四人小組交流收集的詩歌。

  3、同學們,今天我們在詩的海洋里慧眼拾貝,讓我們滿載而歸。讓我們以這次活動為起步,今后在詩海中走得更遠,得到更多的收獲和更大的樂趣!

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本課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寫了蝸牛想找一個十全十美,擁有各種本領的師傅,跟他學本領,但最終也沒能找到。課文共13節(jié),第1——4節(jié)寫了兔子想教蝸牛跑和跳,但蝸牛因為兔子不會飛,不是全才師傅,就再也不理睬兔子了。第5——8節(jié)寫了蝴蝶想教蝸牛學飛,但蝸牛因為蝴蝶不會跑"又向前爬去"。第9——12節(jié)寫了鴨子想教蝸牛學游泳,但蝸牛因為鴨子不會跑,"又向前爬去"。第13節(jié)寫了蝸牛爬過坡,越過嶺,還是沒找到全才師傅。告訴學生學本領要一步一步地學,不能一味求全。

  學情分析

  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暫,對具有動感的色彩鮮明的多媒體畫面感興趣。他們認識事物往往只在于表面的認識,對生字的認識學習已有一定的經(jīng)驗與方法。而思維有時也能爆出一個亮點,讓你為他喝彩。

  目標制定

  本課教學目標是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10個漢字,并會描寫主,并,泳,浪。正確朗讀了解寓意。能展開想象,發(fā)散思維,懂得學本領一步一步學,不能一下求全。

  教材處理

  本課重點是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10個生字,并能做到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寓意。生字教學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側重點,"主,并"側重音形,"泳,浪"側重形義,方法多樣,靈活運用,幫助記憶。能找到小動物的對話并用線條劃下,試著朗讀訓練,加深感悟。

  方法運用

  學生對蝸牛的認識只在于單一品種,具有局限性。我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品種多樣的國內(nèi)外蝸牛,加深印象。這樣拓展了他們的視野,增長了見識。在出示課題時,我邊讀邊寫"藝",以讀白形式告訴學生這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部首是什么,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我主要采用從整體感悟——局部體驗——整體認知,了解課文。從扶——放——展,進行朗讀訓練與說話練習。目的讓學生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集中認讀生字,并進行朗讀的訓練,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讓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思的習慣。兩次讀的要求不同,第一遍讓學生在閱讀中,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具體人物。第二遍讀是根據(jù)提示有重點的.讀課文的有關內(nèi)容,指導學生讀好小動物的話,然后重點訓練蝸牛說的話。讓學生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并通過有提示的說話練習,幫助學生進行總結歸納。

  反思重建

  本節(jié)課條理清晰,目標明確,有側重點,學生的技能,情感都得到了一定的鍛煉與提高。只是在節(jié)奏上還要加快,容量還可以加大,課堂的生成資源。

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第十課《比尾巴》。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边@樣看來,語文既是語言文字的載體,也是一種生活所必須的工具。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及課后反思這幾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小動物是孩子們最親近的朋友。這篇課文通過三問三答的對話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全文讀起來瑯瑯上口,簡明易懂,富有兒童情趣的語言,不但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欲望,還能引起他們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

  二、說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詞時,應采取多種形式:看圖理解.聽音理解.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等.這篇課文是一年級孩子進入小學所接觸到的第十篇課文。由于前面已經(jīng)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個識字單元,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一段時間的訓練,朗讀技能經(jīng)過七篇課文的學習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這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應繼續(xù)鞏固這些訓練成果,如有可能適當拔高。

  三、說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共有四個小節(jié),分兩課時完成。根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以及一年級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能力,我確定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學會朗讀問句。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和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讀好文中的問句。

  五、說教法和學法

  學生天生喜歡小動物,對于動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鮮。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有效地運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賞識學生,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注重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化地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從而激活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為了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課堂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看、聽、比、讀、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課文。

  在新課標“以讀為本,以讀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程序。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激趣導入,學習生字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力量,是開發(fā)兒童智能的一把金鑰匙。針對這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我用聲音、動作、謎語等不同形式和孩子們進行游戲,讓他們猜課文中的六種小動物,在猜對的同時用課件出示這些小動物們。這樣,刺激了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引起他們的感情共鳴,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一下子就高漲起來。

  此時學生已情趣盎然,我馬上出示了精美的課件,讓學生認讀有關動物的幾個生字,我會問他們:你還能叫得出這些動物的名字嗎?小組內(nèi)先認一認。然后我先請個別學生認讀,再采用帶拼音和圖片讀,去掉圖片開火車讀,最后去掉拼音讀。這樣分層進行教學,降低了難度。生字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出現(xiàn),強化了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

  緊接著我轉入了正題:你們知道嗎?這群可愛的小動物今天要舉行一場有趣的比賽,邀請我們當裁判,大家愿意嗎?裁判們,你們現(xiàn)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這樣導入勢必會激起學生的思考,進而引出課題“比尾巴”。學生自行認讀這三個生字,抽讀檢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增強了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和信心。

  第二步:趣味對讀,熟讀課文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只有學生走進了文本,對所學內(nèi)容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他們才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和體驗。因此,我讓學生當裁判,融入課文情境:裁判們,請認真觀察動物們的尾巴,呆會兒老師要考考你們喔!然后讓學生評動物們的尾巴。如此設計既調(diào)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有了上面觀察和練說的基礎,學生要讀好課文并不難。接下來,我安排了趣味對讀:請大家自由選擇一個伙伴,你問我答地來讀一讀

  課文吧。讓他們邊讀邊做動作,然后男女對讀、小組合作對讀、配上節(jié)奏讀,抽出幾個生字讓學生比賽讀,再把生字放到句子里檢查讀。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評價。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不同形式的讀,使全體學生都處于讀書訓練之中,學生想讀、樂讀,在讀中感知、理解。新課標指出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的親歷體驗,積極倡導師生的平等對話。 課件出示“我能讀好”,由學生自主選擇讀,重點指導讀好問句和輕聲詞“尾巴”,教師可示范讀,和學生競賽讀。師生互動過程是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主要渠道。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能給學生帶來莫大的鼓舞。同時,也展示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學會學習。

  第三步:做“找尾巴”游戲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此時,我安排了一個“找尾巴”的游戲。打開課件,我故作驚訝地說:“你們瞧,這些貪玩的小動物,玩得尾巴也丟了,現(xiàn)在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聰明的你能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尾巴嗎?”屏幕上出現(xiàn)了尾巴錯亂的動物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必須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學生小組內(nèi)合作交流這些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特點,依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做出正確的選擇。然后看著課件用“__的尾巴___”的句式說話。通過出示形

說課稿 篇5

  教材內(nèi)容: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P45-46練習九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歷乘法的意義的產(chǎn)生,建立乘法的數(shù)學思想,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乘法數(shù)學問題。

  2、認識乘法中的乘號,知道乘號與加號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通過對數(shù)學文化的傳授,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熱愛。

  教學重點:

  建立乘法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難點:

  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數(shù)學小資料:

  1、英國數(shù)學家奧特雷德于1631年(距今三百多年)在其著作《數(shù)學之鑰》(clavis mathematicae)中首次以“×”表示兩數(shù)相乘,即現(xiàn)代的乘號。

  2、在五百年前,有一位德國數(shù)學家,叫魏德曼.他在橫線上加了一個豎,成為“+”,他用這個符號表示增加的意思;他又在加號上去掉一個豎,成為“-”,表示減少.兄弟兩個就誕生了.但是“+”和“-”正式被大家所公認,用來作為加、減運算符號,是從1541年荷蘭數(shù)學家荷伊克開始的,以后逐漸普及,沿用到現(xiàn)在.

  教學策略:

  在比較中認識新知識。

  教學步驟:

  一、口算。

  12+24= 36+6= 42+14= 32+16= 15+25= 35+10=

  復習加法的知識。+這個符號叫做什么號,它是怎么產(chǎn)生的。加號前面的叫做加數(shù),加號后面的也叫做加數(shù),算出來的結果叫做和,表示兩個加數(shù)的總數(shù)。

  二、引入新課

  1、出示加法算法:2+2 表示什么意思,2個2相加

  2+2+2呢, 3個2相加

  2+2+2+2呢 4個 2相加

  2+2+2+2+2呢 5個 2相加

  這組加法算式與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加數(shù)的個數(shù)有2個或者2個以上。

  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總數(shù)的意思。

  如果這樣的2有50個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寫?2+2+2+2+2+。。。。。。

  全部寫下來會很麻煩。所以古代的數(shù)學家,想了個聰明的辦法,把這樣的加法算式改寫成新的一種算式,哪個小朋友知道,你來介紹下。

  2、介紹乘法算式的寫法。把加號改成乘號“×”,把相同的加數(shù)寫在乘號的前面,把加數(shù)的個數(shù)寫在乘號的后面。

  2+2 寫成乘法算式是 2×2 讀成 2乘2

  2+2+2寫成乘法算式是 2×3 讀成 2乘 3

  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 2×4 讀成 2乘 4

  2+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 2×5 讀成 2乘 5

  3、拓展深化。50個 2相加呢?寫成乘法算式是 2×50 或者 50×2,因為得數(shù)都是 100。所以都可以寫。

  4、歸納乘法的意義。把幾個幾相加,用乘法算式來表示有什么好處?可以把寫得很長的加法算式改寫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 2+2 寫成 2×2,有簡便嗎,看不出。短的看不出,長的算式有簡便的意思。

  2+3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不能,因為 2+3表示 把 2和 3合起來的意思。不是表示幾個幾的意思。

  三、下面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能的話請說出乘法算式

  3+3 4+4+4 5+5+5+5 6+6+6+6+6 7+7+7+7+7+7+8 3×2 4×3 5×4 6×5

 。ú荒芡耆贸朔ㄋ闶絹韺懗觯赡軙袑懗 7×6+8當然要表揚了。)

  說說這些乘法算式的意思, 2個 3, 3個4,5個4, 6個5,()如果學生說成是3個2,4個3,4個5,5個 6也可。)

  12×2 表示什么意思,

  13×3

  14×4

  15×5

  16×6

  17+18

  四、歸納小結乘法的意義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求總數(shù)的意思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加法的有的算式比較長,乘法的算式比較短,有比加法簡便的地方,

  乘號與加號的樣子也差不多,是把加號轉一點過來的意思。所以說古代的數(shù)學家也很聰明的,把加法與乘法的相差不多的關系通過符號表達出來了。

  五、生活應用

  1、小朋友最喜歡去公園玩了,游樂場里有很多的數(shù)學問題,你能結合今天上課的內(nèi)容,說說這些數(shù)學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解答嗎。

 。1)摩天輪上有幾個小朋友?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激流勇進有幾個小朋友?

 。3)過山車上有幾個小朋友?

  (4)把幾把小椅子?

  2、通過擺小棒來說說乘法算式。

  擺 3個 五角星用了幾根小棒,

  擺 4把小傘呢,

  擺 6個三角形呢。

  3、說說生活中的乘法算式。

  如每個人左手有 5根手指頭,2個手共有幾根手指頭?

  教室的電風扇 每個有 3塊轉板, 5個電風扇共有幾塊轉板?

  每個盤里有 4個蘋果,6個盤里有幾個蘋果?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乘號,乘法算式。乘法算式與加法算式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知道了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來解決。

  七、布置作業(yè)

  練習九 1-4做在書上。

  八、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節(jié)內(nèi)容放在教學乘法口訣的前面,是很重要的一堂課,但對于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講理解乘法的意義比較困難,乘法的數(shù)學思想也是比較難建立的。我們高年級的老師在測試小朋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小朋友會把 “算2個3相加的總數(shù)是多少,”用“2+3” 來算,他們多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有加,有總數(shù),就是做加法,也就是說小朋友是從文字來認識建立算式的。而不是從數(shù)學思考的角度來做題目的.。說明二年級的小朋友對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和建立是比較膚淺的。

  如何幫助二年級的小朋友建立乘法的意義,如果單從文字到文字,從算式到算式恐怕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我在設計時考慮到把數(shù)學文化結合進去,通過對加號與乘號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建立乘法的數(shù)學思想,因為人類孩童的認知過程也就是人類最初的認知過程,總是從具象到抽象,從實際上升為理論的過程,所以讓學生通過對加法符號改寫成乘法符號的過程,來促進兒童對數(shù)學學習興趣和熱愛。再通過對加法和乘法的比較中來理解乘法的意義,乘法是求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計算,從復雜到簡單來體會乘法思想的精髓。最后從生活實際應用來幫助學生建立乘法的模型,從而達到真正的理解和應用。

【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尊嚴說課稿01-17

《臺階》說課稿01-23

《繁星》說課稿01-23

散步說課稿01-26

《爬山》說課稿01-26

《金子》說課稿01-20

《琥珀》說課稿01-20

《鯨》說課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