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時間:2021-12-30 16:51:5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物理說課稿范文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理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物理說課稿范文5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習測斜面的機械效率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的過程.通過參與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的活動,學習擬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探究活動,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團結協(xié)作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會測斜面的機械效率

  教學難點: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分析歸納法

  教學用具: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刻度尺、彈簧測力計、斜面、木塊、細繩。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學生預習測斜面的機械效率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回答問題。

  1、本次實驗的名稱和目的;

  2、為得出斜面的機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總功,為此需要測出哪些物理量?每個量怎樣測量?

  3、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進行新課:

  1、提出問題:光滑程度一樣的斜面,當它的傾斜程度不同時,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否相同?

  2、學生猜想并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3、師生共同研究決定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4、做好實驗的幾點說明。

  (1)木塊的重由彈簧測力計測出。

  (2)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木塊G升高。注意“勻速拉動”。拉力f的大小由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shù)讀出。

  (3)木塊上升的高度(h),可用豎直放置在斜面旁的刻度尺讀出。

 。4)細繩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的測定,用刻度尺沿斜面量出。

 。5)實驗要嚴肅認真參照課本實驗按要求去做。要實事求是地記錄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課本上的表格中。不能湊數(shù),更不允許自己不動手實驗,不記數(shù)據(jù)而抄襲他人實驗數(shù)據(jù)和結果。

 。6)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放回原處。

  5.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在全班講解。

  6.學生實驗完畢,由幾組報告實驗結果。新|課|標|第|一|網

  7、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討論、分析,歸納總結出實驗結論:當斜面光滑程度和物體重力相同時,斜面傾斜程度越陡機械效率越高。

  8、回想實驗的過程,影響實驗的誤差是什么?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寫出測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報告。實驗報告的內容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器材、步驟、記錄有實驗數(shù)據(jù)的表格、實驗結果(參照課本實驗內容)。

物理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初步學習動能、勢能、機械能的基礎上引入的,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比較注重聯(lián)系生活、社會實際能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fā)展科學的探究興趣,從而使其產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為下一節(jié)“內能與機械能的相互轉化”打下基礎.

  2.教材內容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內能和熱量,重點是內能、熱量的概念;確定的依據(jù)是教材的知識體系和物理的有用觀,由于教材知識比較抽象加之學生相關知識甚少,所以確立的教學知識難點是內能、溫度與內能之間的關系.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內能概念,知道任何一個物體都具有內能.

  (2)知道溫度與內能之間的關系.

  (3)知道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一種方式,是內能的轉移.

  (4)了解熱量概念,知道熱量的單位,會正確使用“熱量”這一術語.

  (5)會進行關于物體吸熱、放熱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用類比方法體驗內能的概念,經歷用實驗觀察及推理方法得出溫度與內能之間關系的過程;探究熱量計算公式;自己舉例說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并用相關知識解釋一些現(xiàn)象.

  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具有初步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以感性知識為基礎,利用類比的方法來認識“什么是內能”,初步領略力學現(xiàn)象、熱學現(xiàn)象的美好與和諧,對自然現(xiàn)象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樂于從生活走向物理;培養(yǎng)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交流的欲望,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勇于用所學知識去分析、挖掘出現(xiàn)的'本質規(guī)律,且應用于日常實際中.

  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分子動理論已有初步認識,但由于知識比較抽象,即感性認識稍顯匱乏,因此在理性認識建立的過程中存在困難,為此我注意迎合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以感性知識為依托,通過多媒體課件、實驗、推理、類比獲取新知識,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對于熱量概念,學生相對比較好理解.

  根據(jù)學生實際,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和性質,精心恰當?shù)剡x擇資源.一是由多媒體課件、《小兒百科全書》等組成文本資源;二是自制教具,利用類比的思維方法,把微觀世界宏觀化;三是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擴充實驗;四是利用數(shù)學知識探究物理公式;五是在生與生、師與生的交流合作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促成動態(tài)教學資源的生成.

  三、教法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機

  整體,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容和特點,準備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實驗、探究、講授等多種教法學法,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分析、類比、推理完成教學任務.

  四、過程設計

  1.新課引入

  回憶童年時代的玩具:回力玩具汽車的運動,其動能是從彈性勢能轉化而來的,而真正的汽車開動時,它的動能從何而來?學生自然想到汽車行駛要使用汽油等燃料,再通過提問:“那么這種燃料燃燒所產生的能叫什么能呢?”(用非常淺顯形象的語言自然將學生引入學習的過程)

  2.新課教學

  (1)內能

  回顧分子動理論: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分子一直處在永不停息運動中;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多媒體展示情景一:物體內部的分子始終處于無規(guī)則的運動中

  師: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那么處于熱運動的分子是否具有動能呢?

  師生總結:如同運動著的物體具有動能一樣,作無規(guī)則運動的分子具有動能,即分子動能.

  師:受到地球吸引的物體若被舉高,具有重力勢能,分子與分子之間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

  之間是否也具有勢能呢?

  演示實驗一:將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類似地看成分子間由一根彈簧相連接,改變分子模型間的距離,彈簧發(fā)生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推知分子間存在勢能,即分子勢能. 內能: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物理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功率》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2第七章《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第3節(jié)內容。功率是反映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功體現(xiàn)了力的作用在空間上的效果積累,同時功又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功率和功的教學既是延伸了前面所學的力的相關知識,又為后面即將學習的能得相關知識做好了鋪墊,所以本節(jié)課在第七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陡咧姓n程標準》中對《功率》的教學要求為:理解功率的概念,會用功率的公式進行平均功率、瞬時功率的計算,會分析機車的兩種啟動模式。

  功率的概念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科技之中,其定義、表達式P=W/t、單位等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教材中首先通過兩臺起重機做功相同,時間不同引入了功率的概念和定義式,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對動力機械的分析,討論了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并說明了物體做功、機器做功的功率等說法實質都是力做功的功率.如:汽車的功率就是牽引力的功率,起重機起吊重物的功率就是鋼繩拉力的功率.然后,根據(jù)對物體做功的公式和運動學公式導出了功率與速度的關系,既P=FV。再借助“說一說”和“做一做”欄目,提出了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的概念。最后教材結合例題討論了汽車兩種啟動模式的相關問題。

  針對上述內容,本節(jié)課安排1個學時,并制定了如下的教學三維目標。

  二.教學三維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理解功率概念及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定義

  2、會利用P=W/t,P=FV進行相關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體會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功率的概念,并靈活應用功率的.計算公式計算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2.難點:正確區(qū)分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義,并能夠利用相關公式計算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四、教學方法

  本課整個教學是按照情景導入新課、學生自學、討論質疑、教師精講、反饋練習的思路設計的,這種“自學輔導”式教學法,充分體現(xiàn)了“三為主”的原則,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從而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學生自學的感性認識出發(fā),到學生討論質疑的深入,當學生出現(xiàn)疑難問題走頭無路的時候,教師精講,點明主旨,給學生來一個柳暗花明,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最后反饋練習,作以小結。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結合具體實例,提出幾個與做功快慢有關的問題,引入本課內容。

  (學生思考、回答、師生共同評析、讓學生體會功率的含義,從而順利地進入新課的學習環(huán)境中。)

  2、進行新課

  組織學生觀察教材中插圖,討論與做功快慢有關的問題,并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采用與電功率、速度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建立起功率的概念。

  3、組織學生閱讀教材與功率有關的內容,了解功率的概念、計算公式、單位及其換算。

  4、引導學生閱讀“小資料”,了解額定功率是機器的主要技術性能之一,了解機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5、組織學生討論“想想議議”,在物理中或生活中,還有哪些場合需要表示一個物理量變化的快慢?我們是怎樣表示的?

  6、師生一起根據(jù)對物體做功的公式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功率P=FV表達式,并說明式中各符號的物理意義。

  7、教師出示例題,引導學生分析、解答并強調解題的思路及注意的問題。

  8、例題講解和反饋檢測

  9、布置作業(yè)

  課后習題1、2、4題

物理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題目是九年級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節(jié)《壓強》。我說課的內容有教材目標的分析與定位,教法和學法,教學設計流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五個部分。

  一、教材目標的分析與定位

  1、教材分析:《壓強》是九年級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是本章的知識核心,是學習全章知識的基礎。壓強也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內容之一,是生產和生活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本節(jié)內容分三個階段,分別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是壓強,怎樣增大和減小壓強作為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詮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

  2、學情分析:學生在前一章書中學習了力學的初步知識,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通過以前的物理學習過程,已經歷了簡單探究實驗的過程,對如何用控制變量法探究自然規(guī)律有一定的認識。對探究的七個要素都不陌生,具備了基本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但通過實驗現(xiàn)象尋找規(guī)律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教學中應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

  3、教學目標:

  依據(jù)新的課程標準,教材內容,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特點等因素,我制定本節(jié)課目標:

  (1)認知目標:

  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理解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壓強的單位及其意義,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2)技能目標

  通過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材從展示自然界有關壓強的現(xiàn)象開始,通過觀察現(xiàn)象,提出問題,激發(fā)了學生對壓強知識的求知欲和進行探究活動的興趣,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進一步了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在理解壓強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了解生活實例,歸納出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據(jù)此確定下面教學重點難點。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壓強的概念,簡單的計算及應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難點:有效組織好探究活動歸納出壓力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真正理解壓強的概念并能運用相關知識解答有關問題。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依據(jù)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提倡探究式學習的教育理念。本課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來發(fā)現(xiàn)自然規(guī)律。

  2、學法:據(jù)以上教法和學生的特點,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的學法為:觀察法,實驗法,對比法,控制變量法,歸納法,數(shù)學推理法。

  三、教學流程設計

  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題作用,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本節(jié)教學程序采用以下幾個板塊進行:情景導入,壓力的概念,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的概念公式單位及計算,增大與減少壓強的方法,總結與反饋。

  1、情景導入

  學生觀看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引入課題,體現(xiàn)了從生活中走向物理教學理念。

  2、壓力的概念

  (1)通過展示釘錘釘釘子,人踩鋼絲等代表不同方向的壓力的生活現(xiàn)象的圖片,提出問題,通過受力分析,組織學生討論出所受壓力的共同特征,導出壓力的概念并板書,壓力是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上的力。這樣讓學生體驗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喜悅。

  (2)由于重力知識的干擾,認為壓力都是由重力產生的,學生對壓力的概念產生困擾,用了一個演示實驗通過一把鋼尺中間放個磁鐵,改變方向,從形變的大小組織學生分析明白壓力不是重力,也不都是由重力產生的,也為接下來壓力的作用效果作鋪墊。這樣安排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符合知識的遞進關系。

  3、壓力的作用效果

  學生活動,列舉實例。請學生們觀察對比教材“想想議議”中蟬和駱駝的圖片并提出問題。通過大量的實例,了解對比是一種處理科學問題的常用方法,同時認識到壓強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通過對比兩幅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探索自然的興趣,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多,我們重點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

  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兩個學生體驗活動,意在通過體驗讓學生質疑,激發(fā)學生探究愿望,并有所依據(jù)的提出合理的猜想。

  設計試驗進行試驗先讓學生明確在多個因素影響物理量變化時,應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提示學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設計實驗。

  給每小組準備如下的器材:海棉、壓力小桌、肥皂、釘子、圖針、鉤碼。

  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進行探究,學生實驗填寫的表格。

  這樣的教學設計對于一些基礎較一般,不知從何下手的學生,,他們會打開課本,學會用海棉、壓力小桌、鉤碼作探究實驗。而對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學,他們的思維很活躍,探究方法也很多。這樣分層次的教學,加深了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這個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操作、設計、自覺主動地去挖掘知識,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得出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相同壓力時,受力面積越小,效果越明顯,相同受力面積時,壓力越大效果越明顯。)

  4、壓強概念

  在以上結論基礎上教師設疑:那么如何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呢?引導啟發(fā)學生回憶密度、速度概念的學習方法,對比速度概念分析概括得出壓強的定義、公式、單位并板書。

  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壓強的計算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結合壓強計算公式,仍采用數(shù)學推理,得出壓強的單位牛/米2(帕),1帕=1牛/米2,說明其物理意義。接著列舉實例對帕這一單位的大小形成具體概念。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運用類比的方法,結合學生通過探究實驗自己得出結論,自主得出壓強的定義和公式。讓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例題:一本重2.5N的教科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5×10-2m2,試計算書對桌面的壓強。

  通過例題使學生能應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更進一步加深對壓強概念的理解。教師分析例題,主要強調公式的應用和解題規(guī)范。深刻挖掘例題的隱含意義:一是單位要一致,二是正確理解受力面積和壓力的含義。三是進一步加深對壓強的理解。通過計算大家知道了物理課本對桌面產生的壓強,那如何讓課本對桌面的壓強增大一倍?

  自然引入下一個問題-----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5、增大與減小壓強的方法

  師生共同列舉壓強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多媒體展示),分析各用什么方法增大,減小壓強的。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是有用的,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體現(xiàn)“物理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社會”的新課標理念。

  6、總結和反饋

  通過師生共同小結,形成知識體系,既總結知識也總結方法。

  解釋現(xiàn)象:在雜技表演時,氣功師躺在釘子上,人卻毫發(fā)無損。

  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引入新課時的問題,意圖:學以致用,前后呼應。使整個課堂渾然一體。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搞好教學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本節(jié)課的板書以內容式展現(xiàn),一目了然,直觀顯示出教材的思路,并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物理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離心運動》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七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總結了因圓周運動條件變化而產生離心運動,它在生活中的運用及防止,充分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思想。同時學生在本節(jié)課之前學習過圓周運動的相關知識點,對本節(jié)課起到鋪墊作用。

  二、說學情

  (過渡句: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jù)與出發(fā)點。)

  本節(jié)課我所面對的是高中的學生,學生之前已經對圓周運動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大量的離心運動的事例,這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高中生在知覺和觀察事物時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他們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一些主要細節(jié)和本質方面,其目的性、持久性、精確性、概括性都比初中有了很大提高,其思維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喜歡懷疑、爭論。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出發(fā),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期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出離心運動的原因和條件,舉出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及離心運動的利弊。

  2.通過多次實驗,觀察探究離心現(xiàn)象的成因及其軌跡特征;通過觀看生活中離心運動的實例,及老師演示的幾個小實驗,學生認識到離心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3.通過不斷地實驗,學生能提高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增強探究意識,掌握科學有效的探究方法。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我的教學重點是)

  【重點】

  離心運動的條件,應用。

  【難點】

  離心運動的兩種形式各自的條件以及運動軌跡的區(qū)別。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句: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诖,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自學法、小組活動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句: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

  我采用的是實驗導入,向學生展示如下實驗,將一個舊電池放在轉盤上,轉動轉盤,電池跟著一起做圓周運動。以此實驗為依據(jù),引導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圓周運動及向心力的'知識,同時提出問題:當轉盤轉速增加時,電池會如何運動,并實驗展示,從而引入新課——離心運動!驹O計意圖:通過實驗導入,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離心運動的例子,同時復習前面的知識,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其次是新課講授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過程的核心。

  結合之前所學知識引導學生分析上述實驗中離心運動產生的原因,即靜摩擦力不足以提供離心運動所需的向心力。

  之后再演示兩個實驗:

  實驗一:老師用一根繩子拉著小球水平方向做圓周運動;

  實驗二:倒置開口玻璃瓶,在瓶口放一小球,在桌面上搖動玻璃瓶,讓小球轉動,然后拿起玻璃瓶,觀察小球的運動方向。

  通過這兩個實驗,讓學生感受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在向心力消失時,物體會沿切線方向做離心運動。

  然后詢問學生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離心運動的情況,引導學生說出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時,物體也會做離心運動,并且通過實驗三來演示這類情況,即:一根短管,中間穿一根較長的繩子,繩子兩端分別系一個球,手握短管,進行擺動,當轉的越來越快時,發(fā)現(xiàn)上面的繩子變得越來越長,下面越來越短。

  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可以觀察到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時,物體不會沿切線方向運動。

  最后也讓學生觀看汽車轉彎是的離心現(xiàn)象,師生一起總結離心運動:圓周運動的物體,在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物體圓周運動所需向心力的情況下,做逐漸遠離圓心的運動,叫離心運動。

  并且提問學生離心運動的實質是什么?

  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可以想到是由于物體的慣性導致離心運動的產生。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樣設計,實驗及問答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很好的融入課堂,主動思考,主動學習,提高對物理課堂的興趣。】

  然后進入鞏固環(huán)節(jié)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會讓學生舉出生活中應用離心運動的例子,同時分析如何避免離心運動帶來的不便與危害。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設計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能夠檢驗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是小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

  課堂最后,我首先會對離心運動的應用于防止做出總結,之后引導學生總結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并且要求學生課下思考如下一個問題:轉盤上有兩個相同的物體,一個在外,一個在內,轉動轉盤之后,哪個先滑離?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系統(tǒng)的梳理本節(jié)課知識,同時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物理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七、說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