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八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說“屏”》這篇課文選自義務教育階段八年級語文第3單元第15課。該單元反映的是建筑園林,名勝古跡,共5課,內容豐富多彩,主題集中,其中《說“屏”》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作者陳從周,古建筑園林專家。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和學法,上課程序及板書設計等方面談一談這一課的教學設計。
首先說教材。作者著眼于向讀者介紹屏風的實用功能和藝術裝飾功能,對如何使用屏風提出建議和希望。本文多處引用古詩文,增添了屏風的文化意味。這篇課文特點鮮明,就內容而言,不能把它作為說明文處理,應強調訓練學生的閱讀概括篩選信息的能力,體會小品文語言的優(yōu)美。因此,在教材處理內容取舍方面,我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能力,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大意,提高學生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二是適當復習,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不少學生可能沒見過屏風實物,教師可提供一些圖片,學生有了直觀印象后文章就好理解了?梢宰寣W生自學課文,不必過多講解本課內容,要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審美能力等。鑒于此,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1.掌握重點字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了解屏風的有關知識。4.理解文中古詩詞的含義。5.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征,進一步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裝點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濃濃的詩意,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文章詩情畫意的語言。2.使學生能對傳統(tǒng)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中引用的古詩文的含義。
其次說教學法!墩n程標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提倡。所以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如下:
1.導讀法——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點撥。
2.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指導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方法,在實踐中提高能力。
3.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搜集相關知識。
再次,說教學程序,分四個步驟來說。
。ㄒ唬⿲胄抡n
激發(fā)興趣教師出示一面屏風,由此導入:1.這是一件什么東西,誰能說明一下?2.大家回憶一下,那篇課文中提到過這東西?3.除老師提到的外,你還見到過什么樣的屏風?
問題1有實物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并由問題2引導學生復習舊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至于問題3,《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這篇自讀課文的特點,此一環(huán)節(jié)盡情發(fā)揮個人的感受,老師適當點撥,對學生適當表揚,達到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目的,同時也有利于活躍班級氣氛。
。ǘ├首x課文,整體感知
1.正音釋義,積累詞語
2.快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回答:(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給“屏”做一個解釋,并說明其用處。(2)本文作者對屏風的感情是怎樣的?請指出具體的句子。
此一程序的設計旨在掃清閱讀障礙,讓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達到漢字辨形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查字典的習慣。其中問題2的設計在于讓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實際上也是訓練學生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以及篩選歸納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反復朗讀并變化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研討課文,合作探究
1.找出文章中引用的古詩詞,并嘗試理解。
2.老師提供《秋夕》全詩,讓學生猜讀字面意思,詩歌內容,進而猜測意境。老師點撥:此為一個失意宮女深宮生活的圖景,在一個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蠟燭發(fā)出微弱的光,給皮膚上的圖畫添了幾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調。這是一個孤單的宮女用夏日的小扇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她在無聊中過著怎樣的日子?
3.老師小結:這些古詩詞使全文有了濃濃的詩意和韻味,而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傳統(tǒng)器具是相稱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于讓學生體會文中古詩詞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對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興趣,感受濃濃的詩意,進一步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ㄋ模┛偨Y全文,布置作業(yè)
此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再次明確教學內容和重難點,并鞏固所學知識。
最后說一下板書。就文章內容而言,首先就交待了什么是屏,并引出其“似隔非隔,在空間中起著神秘作用的東西”的特征。緊承前文,介紹了屏風的三個作用:分隔內外,藝術點綴,擋風,而后介紹分類,最后點出用屏的不足,提出希望,含有期盼之情。而在字里行間又滲透著對屏的贊賞之情,所以做以下設計:
說“屏”
1.對象及特征
2.作用和分類贊賞之清
3.應注意的問題期盼之情
4.再強調作用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執(zhí)教的是統(tǒng)編教材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的《大雁歸來》,這是一篇富有文學色彩的科學觀察筆記。下面我將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加以說明。
一、說目標
本課我確定的目標是:
1、默讀課文,篩選主要信息,概括課文對大雁做了哪些描寫,了解作者筆下大雁的個性特點。
2、品讀課文,揣摩文中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感受作品濃郁的抒情色彩。
3、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感受作者的愛鳥情懷,激發(fā)學生珍愛野生動物的感情。
確定以上目標基于三個方面的理解。1.基于對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明確指出:欣賞文學作品,應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閱讀說明文時要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篩選主要信息,讀懂文章闡述的事理。2.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大雁歸來》所在的單元都是闡釋事理的說明文,編排本單元的目的是體現求真、嚴謹的科學精神,通過大雁歸來,這些自然現象理解所蘊含的科學道理。3.基于對學情的理解,八年級學生已經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通過默讀篩選信息來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夠通過品讀具體的句子來談自己的感受,能夠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解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這一學段在前面幾篇課文中學生掌握了學習說明的方法,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基于以上三點,我確定了以上三個教學目標。
二、說教法
本著“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深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通過問題引導法讓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繼而我采用點撥法,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閱讀體會,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
古人說過“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 。我設計讓學生采用默讀法來篩選主要信息。用品讀法讓學生領悟作者的抒情筆法,從而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準備用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努力變教為導。
第一環(huán)節(jié)激趣導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歡的動物,喜歡的原因,以此引入大雁是老師喜歡的動物,從而引入課題。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平等的對話,建立與學生平等的學習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第二環(huán)節(jié):默讀課文,篩選主要信息。默讀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學生在默讀中,引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篩選信息的方法,來把握文意。本單元的單元目標要求篩選主要信息,此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讀懂文章闡述的事理,為后面的品讀環(huán)節(jié)奠定基礎。
第三環(huán)節(jié):品讀課文,感受濃郁的抒情色彩。通過前面的默讀 ,學生對課文的大意有所了解,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抒情句子的品讀,揣摩作者的情感,領悟濃郁的抒情色彩,從而感受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它們命運的關注,為學生學習本文的主旨奠定基礎。
第四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領悟主旨。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合作、探究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和作用。新課標指出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本環(huán)節(jié)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過對課文主旨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應該保護動物,愛護環(huán)境,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實現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第五環(huán)節(jié):課堂延伸:請你為保護動物擬一條宣傳標語。語文課程標準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寫宣傳標語,讓學生在寫的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能力。通過學生展示寫的內容結束全課,以此讓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
第六環(huán)節(jié):布置課外作業(yè) 觀察你所喜愛的一種小動物,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一下它的習性,表達自己的感情。將語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學生在通過觀察后,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作者求真、嚴謹的科學精神,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說課完畢,請各位評委老師指導!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課文品析:
《好嘴楊巴》是選自人教版八下第四單元的一篇文章,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有的是寫各地節(jié)日風俗,有的講述民間藝人軼事,本文則屬于后者。它講述的是兩位天津市井奇人楊七和楊巴的故事。小說開篇就點明了兩位主人公的奇特之處:他們倆個不是兄弟卻賽似兄弟,經營茶廠生意時,一個在內“悶頭制作”,一個“專管外場照應”,配合得宜,各得其所,硬是“把稀松平常的街頭小吃”鬧得比大買賣還紅火。第二段概說楊七手藝好,然后三、四兩段詳寫楊七制作茶湯的兩個絕活:一個是撒芝麻的技巧,盛半碗秫米面后便撒一次芝麻,沏好后又撒一次芝麻,這樣喝到碗底都有香味;二是對芝麻的加工,炒和壓都有嚴格的要求,炒到焦黃而不糊,壓到粗細正好,不費嚼而又嚼頭。第五段筆鋒一轉以“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須得靠人“吹”,一個“吹”字轉入到對“好嘴”的描述,重點是通過一個故事中的一句話來展現這張好嘴。小說讓楊巴在情勢萬分危急的情形下艱難出場,要表現一張好嘴,作者卻惜墨如金,只讓他說了一次話,卻讓李大人明白黃渣子不是臟東西,是芝麻,化解了危機,又給李鴻章留足了面子……小說的結尾卻似一個矛盾,讓楊巴憑借一張好嘴威名大震,卻讓楊七漸漸埋沒,實則是為了說明手藝人在舊時代復雜的權力關系中能夠存身立足的必要。生動形象地刻畫出楊巴機敏、圓滑、精于世故的性格。小說情節(jié)由慢條斯理發(fā)展到驟然緊張,最后趨于輕松詼諧。
教學創(chuàng)意:
課程標準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本文標題中“好嘴”的“好”字是文章的文眼。后文的敘述和描寫均圍繞“好”字展開,所以整個教學活動也想從“好”字來導入。本文情節(jié)較為簡單,內容較為淺顯,主要寫了楊七、楊巴、李鴻章三個人物,所以安排人物概說和復述故事兩個小環(huán)節(jié)以求對文章內容有整體的把握,而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好”字深層意義的挖掘上,放在對楊巴這張“好嘴”的正確理解與評價上。本文語言平淡,但人物形象卻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就此,可以讓學生分析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處,學一點寫人的技巧,主要安排的是讓學生選點賞析。本設計擬安排三個板塊的學習活動:概說復述“好”,探究評價“好”,賞析運用“好”。
教學設計:
一、設疑導入(有意制造認知上的矛盾,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教師先板書“好嘴”二字,然后問學生:“憑你的理解,什么樣的嘴才稱得上是‘好嘴’?”并舉例說明。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比如發(fā)音洪亮的、話音美妙動人的、妙語連珠的、一語中的的、滔滔不絕的……在學生思維發(fā)散后教師要及時收束:但是,在馮驥才的《俗世奇人好嘴楊巴》的故事中,主人公楊巴卻只說了一次話,就被稱為“好嘴”,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文的學習。
二、開展好三個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一 概說復述“好”
1.積累四字短語
逢場作戲 八面玲瓏 看風使舵 左右逢源 饒有興味
孤陋寡聞 痛改前非 人情練達 機敏過人 威名大振
2.學生擇要訴說自己預習時搜集到的有關資料,鍛煉學生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幻燈片概要展示:
、訇P于作者馮驥才:1942年生于天津,當代作家,著作短篇小說《雕花煙斗》,小說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地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他做過一次長達10年的地毯式考察來搶救中國民間文化。
、陉P于《俗世奇人》:它描繪的是20世紀初天津底層市民和小生產者的生活,串聯起一個有關時代民俗的畫卷,俗、奇是其小說要領。
3.人物概說
從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楊巴、楊七、李鴻章中任選一個進行概說,建議學生按照“ 是一個 的人”這一句式來概說,先自己說,同位說,最后做全班交流,以求對小說中的人物有大致的了解。
4.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揣摩他的心理活動,盡量保持他說話的語言風格,用第一人稱來創(chuàng)造性的復述故事。先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以求對人物性格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好的把握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
學習活動二 探究評價“好”
1.探究“好”
本文寫的是“好嘴”楊巴,文章共15小段,但一直到11段才讓“好嘴”說了一次話,就得到了嘉獎,并且在天津城威名大震?磥磉@話很有水平,讓學生來細細探究一下。
、僮寣W生找到“好嘴”楊巴所說的一次話,并指名學生大聲朗讀此句,然后全體學生再齊讀一遍。
、 試分析:“中堂大人息怒!(此句表態(tài)“俺錯了”) 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 大人不記小人過(這是對大人的.恭維,表現出高超的說話技巧,若記過就成為小人了),饒了小人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態(tài)度特恭敬)。”
③為了降低探究的難度,可以提供幾個角度讓學生來探究。
如:說話的對象(不是一般人,官員們?yōu)榱怂某詤s費心琢磨,可見其權大勢大)
說話的場面(大人把碗摔碎,茶湯撒了一地,大人犯怒,官員嚇懵,情勢萬分危急)
說話的難度(說是芝麻,這等于“罵中堂大人” 孤陋寡聞,連芝麻都不認識;說不是芝麻,“等于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自己要吃大虧,甚至會掉腦袋,真是左右為難。)
說話的措詞(前文明明說“內心早猜中大人以前沒喝過”,這兒卻說“不知道”;前文明明說中堂大人“不知道撒在浮頭的是芝麻”,這兒卻說“不愛吃”。這樣既明確告訴李中堂這是“壓碎的芝麻!保皇桥K東西,又給李中堂留足了面子。一個“不知道”“不愛吃”,既沒說是芝麻,也沒說不是芝麻,使緊張的情勢頓時化解。)
說話的效果(短期:既讓大人明白,有給他留足面子,化險為夷,贏得嘉獎;長期:讓茶湯的生意紅火,威名大震。)
2.評價“好”【 可以與前面的人物概說揉在一起】
①課文讀到此,你認為楊巴又是一個怎樣的人?試從課文中找到一組詞語,進一步深入到對人物的理解,比人物概說的初步了解更深一層。
課文第一段寫到“一位細白精明,人稱楊八”,足見他細白精明。
“到了需要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左右逢源的時候,就更指著楊巴那張好嘴了”這里的詞語除了“左右逢源”是中性詞以外,其他的詞語“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都應該是貶義詞。這里足見楊巴“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的性格特點。
文章第12段寫到李中堂在楊巴說話之后的評價,“……這買茶湯的小子更是機敏過人……”,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文本,挖掘出楊巴機敏過人的性格特點。
②解讀“需要”
此時教師通過幻燈片出示“刷子李”中的一段話,幫助學生了解楊巴生存的環(huán)境。
幻燈片展示:“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fā)蔫,靠邊呆著。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以期達到讓學生明白是他在謀生過程中受到各方面的輕視、排斥,是想求得生存的一種需要。也正是這種需要練就了楊巴的好嘴。與其說是他們性格上的弱點,不如說是應對生存環(huán)境的特殊策略或智慧。
、邸绢A設】根據情況可以安排學生探討小說令人深思的結尾段。
在好嘴與好手的較量中,好嘴的勝出更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存智慧的重要。明確小說的深層主旨。
學習活動三 賞析運用“好”
本文的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出來的呢的?這里有怎樣的技巧?可以讓學生選點賞析、交流,以期達到學習和使用這些寫作手法的目的。(最能表現性格特點的句子多誦讀,要讀出人物的個性特點)
烘托:(用楊七的好手藝來烘托楊巴)
對比:(當官的一個比一個糊涂←→這就透出楊巴的明白;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茶湯不愛吃,反倒獎巨銀……←→心里頭卻一清二楚全明白。)
間接描寫:(從李中堂大人的視角對楊巴的評判:……人性練達,生意場上,心靈嘴巧。這賣茶湯的小子更是機敏過人,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錯把芝麻當做臟土,而三兩句話,既叫自己明白,又給自己面子。這聰明在眼前的府縣道臺中間是絕沒有的,于是對楊巴心生喜歡……)
人物描寫的方法:(個性化的語言,如“不知者當無罪!雖然我不喜歡吃碎芝麻(他也順坡下了),但你的茶湯名滿津門,也該嘉獎!來人呀,賞銀一百兩!表現了李中堂的官氣十足;“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表現的是心驚膽戰(zhàn)的畢恭畢敬的小人物。個性鮮明的動作,如“李中堂正要嘗嘗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一落碗中,眉頭忽地一皺,面上頓起陰云,猛然甩手“啪”地將一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一地”……楊巴趴在地上,一個勁兒地叩頭謝恩……。細致入微的心理刻畫,如“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不等于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嗎?倘若不加解釋,不又等于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說不說,都是要挨一頓臭揍,然后砸飯碗子。而眼下頂要緊的,是不能叫李中堂開口說那是臟東西。大人說話,不能改口。必須趕緊想轍,搶在前頭說!保
三、小結后推薦閱讀
有人說,俗就是人加上谷,俗世就是五谷雜糧。楊巴叩頭如山響,響起的就是這個俗音......
有人說,俗就是真實,就是生活的現實,毫無浪漫可言,但卻飽含生活的辛酸。推薦學生閱讀《俗世奇人刷子李》等篇章,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俗世中的奇人。
點評:
本教學設計優(yōu)點很多,如:
1.教學內容厚實,能力的訓練點在課文概說上。
2.教學思路清晰,表現在有整體的感知,有內容的選點賞析等,并且在每一個設計中都對教學設計的意圖進行說明等。
引發(fā)的思考:
1.課文賞析的短文要千字文,要選出文章的波瀾,表現人物的手法是哪些?要選出一個點或多個點來賞析,如一個美點等,而本設計中的課文賞析側重于對內容的介紹。
2.教學內容相對較多,可以根據課堂時間,對有些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或去掉最后一個活動。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美麗的西雙版納》,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美麗的西雙版納》是八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第四單元的第四篇課文,是一篇充滿民族風情的游記。作者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西雙版納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和質樸意深的民俗風情,向我們介紹了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字里行間流露出熱愛祖國美麗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
八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學過《小石潭記》、《阿里山紀行》,對游記的學習有了一些基礎,且游記屬于散文的一種,這類散文語言優(yōu)美感情真摯,因此我的目標設置為:
知識與技能:1、通過課文感知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2、了解運用小標題來構建文章的方法。3、學習通過對照手法表現西雙版納神奇秀麗自然風光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1、結合文中相關注解,理解文章內容。2、倡導學生課前查找收集關于版納的資料增加感性認識。3、課堂上鼓勵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體會傣族人民獨特的人文風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美麗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難點:1、通過對照手法體會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的神奇秀麗和人文景觀的質樸意深的特點。
2、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二、教學方法與學法
教法
教學中通過圖片,音樂等輔助手段,讓學生直觀地欣賞西雙版納的自然風光,感受當地質樸意深的民俗風情,而文章中所反映出的人文思想,還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多讀多想才能體會得出。
對照手法的運用是難點,在問題設計中我用了填空題的格式做引導。為了幫助學生賞析語言,我提供了示例和賞析格式。這樣,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學中,不僅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所采用的教法有助于學生掌握如下學法:
、兖B(yǎng)成快速閱讀的習慣.學會快速閱讀,并掌握在快速閱讀中篩選信息的能力。
②學會賞析優(yōu)美語句和語段,學會賞析語句的基本方法,并通過對文句的賞析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涵。
三、教學程序
本課兩課時完成,下面我具體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本課時有兩個目標:1、通過欣賞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西雙版納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和質樸意深的民俗風情。2、體會對照手法的運用,深層次感悟“美”的內涵。
一、故事導入
上課開始,我講述了關于潑水節(jié)傳說的故事,目的之一:激發(fā)興趣:之二:為后面講解傣族人對待水的態(tài)度蓄勢,提供鋪墊。
二、感受美(瀏覽課文,探美)
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并用文中的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說說第一次讀課文之后的感受牽出神奇秀麗心馳神往這條明線后,再要求以"《西雙版納》美在……"說說版納的美.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了解西雙版納的景物特征。
三、品讀美(朗讀課文,尋美)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小組合作,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方面體會西雙版納的美。
學生通過朗讀課文,通過問題由淺入深地體會熱帶雨林的特點,其中穿插對照手法是為了點明西雙版納的神奇的特點。如果說自然景觀的美是大自然對版納的恩賜,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則是這個民族獨特的魅力,文中多處信息向我們展示了傣族質樸意深的民風民情。讓學生閱讀課文從文中提供的信息中去考察人文景觀的美,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傣族的風俗文化,進一步感受西雙版納的人文景觀的美.
人文美是重點,在問題的設計上與前面一致,先概括在整理表達,對“嫵媚”一詞含義的理解是難點,目的想點明作者對這幅風情畫的喜愛之情。概括,西雙版納的風俗美美在互助友愛、善良虔誠、樂觀從容、質樸意深……
四、表達美(神游圖片,悟美)
出示西雙版納代表性景觀圖片,配葫蘆絲樂曲。增加感性認識,結合課文內容深切感受西雙版納之美。
暢游西雙版納回眸那個金孔雀飛出的地方,那片神秘珍貴的熱帶雨林,那顆我國西南部邊境線上“璀璨的明珠”,那片地球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綠洲,那被冠以“植物王國”、“動物王國”、“藥物王國”的美麗的西雙版納……
美就大聲贊:西雙版納美在……美在……
示例:美在山,一年四季總是濃的'化不開的碧綠。
美在水,無論是江是河是泉是溪都清一色軟軟地淌,嬌嬌地流。
五、內化美
在我看來,西雙版納之美,美在神秘、美在包容、美在和諧、美在自由、美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到破壞的圖片與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對比播放,為了喚醒同學們善待自然、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提示:你從傣家人對待水的態(tài)度中感悟到了什么,我們如何看待人與自然這個永恒的話題。
表達:亞馬孫熱帶雨林已經遭到破壞,美麗的西雙版納未來的命運如何?(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下一段感悟性的文字表達你對“美”的理解。
設計意圖:我認為一切的美都先源自人的心里,美先在心里才會在眼里。真正的美是心靈美,是善良,是真誠的態(tài)度。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是我上完可以后的深刻體會。課堂最后以不圓滿結束,前一節(jié)課安排見學生時我已預料到。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客觀原因:1、學生之前沒有接觸課文,對內容較陌生對西雙版納沒有一點積累和印象。2、由于對信息把握不準,我按第二課時準備的學案。3、我所抽的班級沒有固定的小組,上課前才臨時分的導致課堂效率過低。
主觀原因:1、個人駕馭課堂的能力有限。2、對學案式的精神理解不到位,沒有堅持在課堂上使用。3、備課過于注重實效,對學生能力估計不足。
總之,這次任務完成了,無論結果如何我盡力了。在這過程中我收獲的不只是失落更有深深的教訓,有對今后教學的思考。至少,這個過程中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凈化,我完成了一次“尋美”的歷程,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許這就是語文的魅力所在,也是做語文老師的幸福。感謝這次公開課的洗禮,致敬!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三峽》,現在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幾個方面談談本文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苯滩乃幍牡匚缓妥饔
《三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是酈道元抒寫三峽風光的游記散文,是《新課程標準》推薦的古詩文背誦篇目,也是初中階段的一個重點文言篇目。三峽是萬里長江上最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畫廊。其間全長193公里。三峽由瞿塘峽、西陵峽、巫峽組成。瞿塘峽以雄名世,西陵峽以險著稱,巫峽以秀見長。三峽以其壯麗的風光激發(fā)了眾多文人的靈感,留下了許多千古流傳的詩篇。《三峽》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作的一篇寫景散文,它以簡潔凝練、富有概括力的語言描繪了長江三峽四季風光之美,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抒發(fā)了對祖國山河的摯愛之情。文壇巨擘余秋雨曾對《三峽》作過高度的評價:此文用了最儉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峽春冬之時的“清榮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澗肅”,使后人再難調動描繪的詞章。此語足見《三峽》的藝術價值。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注重選文的思想性 、審美情趣 、文化內涵”是調整后教材的突出特點,結合本文寫景精煉優(yōu)美,與學生熱愛自然的心理形成共鳴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①德育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感情。
②知識目標: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積累文言詞語;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內容
、勰芰δ繕耍后w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欣賞和寫作能力。
、辰虒W重點和難點:
《新課程標準》對八年級階段的學習要求是:“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理解基本內容”,“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語感。” 八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及本文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作如下安排:①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匯,體會三峽的景色美以及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手法。②教學難點:體會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
1.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 ”” ,“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據此,本課擬以點撥法進行教學,課堂上指導學生聽讀、試讀、齊讀、自由讀、評讀、品讀,通過朗誦來感悟文章的內容,做到理解成誦,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點撥的過程中,鼓勵他們在交流、啟發(fā)、爭議、展示自我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據此我設計了“整體感知——品析語言——拓展延伸”的教學過程,以點撥法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以教師點撥法為主,輔以相應的教學手段。①三峽風光的`相關掛圖 ②課文朗讀磁帶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新知識前,要具體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困難、心理特征及發(fā)展趨向,從而有針對性地確立學習的方法。在本課教學中,強調學生課前認真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堂以學生誦讀法、討論法、自讀法為主,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幫助學生完成重難點的突破。 隨著《新課標》的頒布,隨著教改的深入,我正力求打破傳統(tǒng),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收獲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而且是過程和方法、情感和價值觀。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著名學者余秋雨說過這么一件事,一個外國朋友曾經問他說:“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請只說一個。” 同學們猜是哪個地方?(三峽)那么,三峽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追隨著酈道元,一起走進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峽,去領略三峽的無限風光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請同學們欣賞張掛的三峽風光圖片,談談自己對三峽的看法。
2.聽配樂朗誦,整體感知作品內容。聽磁帶的配樂朗讀,讓學生初步感受文章的美;提出閱讀要求,要求學生自主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節(jié)奏、讀順文意;再通過教師范讀,并指導學生朗讀,注意字音、節(jié)奏、重音和停頓。然后指名朗讀,教師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著重體現《新課標》“在教學中尤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的理念,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性。
這是本課的重點教學環(huán)節(jié),旨在突破重難點,從而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3、質疑問難,研讀課文。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學習訓練。具體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自主學習,疏通文意;細讀課文,積累詞匯。這是基于《新課標》“重點考察學生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大意”的要求設計的,采用小組合作實施。
第二步:精讀課文,合作交流;質疑問難,理解內容。《新課標》要求學生“能運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對作品中的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這一步驟采用師生互動方式實施,以求更深入理解課文。把握課文內容和情感。同時把課后練習一的習題設計在內容的理解中。
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討論:①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三峽雄偉秀麗的風光?抓住了三峽的什么特點?
、跒槭裁疵鑼懮絼葜挥辛攘葦倒P的勾勒?描寫江水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展開,而是首先寫夏季,并將春冬二季合為一體?③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請你找出表現形、色、聲、情的關鍵詞語,并認真體味。討論后教師歸納:文章整體是先寫山,后寫水,作者思路清晰。寫景時動、靜結合。山(兩岸連山,隱天蔽日)水(夏:大水猛漲,江流湍急; 冬、春:素湍綠潭,清榮峻茂; 秋:林寒澗肅,哀婉凄清。)
第三步 品讀課文,體會意境;初步鑒賞,熟讀成誦。通過對課文的品讀和鑒賞,體味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景物描寫的特點。如對句子“素湍綠潭,清榮峻茂”的品讀和鑒賞,讓學生體到三峽的清悠美等等。
第四步 課文小結,情感熏陶。本文一共只有155個字,卻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羅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動有靜,可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確實是美不勝收的, 通過對三峽山水的具體描繪,突出了三峽的雄奇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同學們一定能感受到作者熱愛我們美麗的祖國河山的情感,并由此激發(fā)我們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第五步 拓展知識,布置作業(yè)。1、背誦默寫課文,分類積累文言詞語。2、思考課文:課文《三峽》所描寫的自然風光已成歷史,如今的三峽大壩工程已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請借鑒課文,抓住三峽工程的特點,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3、歷代文人對三峽有過很多的贊美,除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外,請同學們搜集有關描寫三峽的詩歌。請抄寫下來,在同學間進行交流。
五、板書設計
三峽
山 ——— 奇、壯 ——雄奇美
夏: 猛、急 ——奔放美
水 冬春: 清、趣 ——清悠美
秋: 肅、凄 ——凄婉美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背影》選自我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朱自請的一篇著名的記實散文。一直作為語文教材的傳統(tǒng)課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因為它寫出了一種異常真誠與至誠的父子之愛,反映了我國一種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正如季羨林先生所說:我覺得,讀朱自請先生的《背影》,就應該把眼光方遠,遠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體會這篇名文所蘊涵的真精神。閱讀這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教學目標: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走近作者,認識生字、生詞。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散文的特點及散文的選材。能力目標:學習在平實的敘述、抒情中蘊藏著的極為精巧的構思;關鍵語句含義的理解
情感目標:,認真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的關系。
3、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很適合朗讀,要讓學生多讀。讀出文中的感情,使學生自己能夠受到感動。所以我把該文教學重點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深情,激發(fā)孩子理解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語文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結構。初二學生,他們的閱讀范圍還不是很廣,掌握的閱讀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親那個不怎么優(yōu)美的背影?學生還無能為力。因此,我把此當作本文的教學難點。
4、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難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采用以下的方法及教具進行教學: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進行朗讀評價的教學方法。
。2、激發(fā)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3、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想結合,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學習方法。
5、教學用具:多媒體。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必須達到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選擇教法上必須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據此,我在教學該課時主要采用朗讀的方法,教師不必過多的講解,作者的感情讓學生在讀中慢慢感受出來,以達到教學目的,而不是一上來就分析文章,以至把整篇文章分得支離破碎,使學生失去了閱讀興趣。只有在朗讀中學生才會自主地去發(fā)現問題,“合作、探究”地去解決問題。
6、說學法: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和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薄敖虒W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睋耍虒W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yǎng):(1自主收集資料,增加課外閱讀量的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2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3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家庭,走向社會而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二、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情趣:導入新課的開場白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導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同學們,人們常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個寶,沒媽的孩子象棵草!笨墒窃谖覀兩钪,有一個人也時時刻刻在關心、愛護、影響著我們,那就是父親。在生活中你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在成長的歷程中他對你有什么影響?你怎樣評價你的父親呢?1、由導語引出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2、自由發(fā)言,鼓勵學生多發(fā)言。3、教師小結,引出新課。(此設計能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讓學生與課文中的主人公達成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幫助同學們理解課文內容。)
。ǘz查預習情況,明確學習目標:1、生字、生詞的練習。(運用多媒體顯示出來)2、讓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朱自清的有關資料3、檢查朗讀情況,并讓學生作出評價。(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自己收集資料,查閱工具書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是學法1的實施。)
。ㄈ﹩l(fā)誘導,合作探究1、配樂朗讀此文(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注意朗讀的要求和技巧。2、整體把握文章,讓學生談聽后的感受。3、把握文章脈絡,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4、文中出現了幾次“背影“?著重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見的背影?5、本文通過車站送別表現了父子間的什么的感情?6、體味文中父親的幾句話。(以上設計的問題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fā)言。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進一不理解作者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閱讀興趣。完成教學目標2 。)
。ㄋ模┙處熜〗Y,布置作業(yè):熟讀全文,進一不感知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我設計了如下導語)同學門,上節(jié)課我們理清了作者的寫作思路,也感受到了一位普通的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親,今天我們繼續(xù)探討這篇課文。
。ǘ┟鞔_目標1、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2、領會樸實的語言風格。3、繼續(xù)感受父子情深。
。ㄈ┳灾骱献,探究質疑(用多媒體顯示下列問題)1、文中四次“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映象最深?為什么?2、體會父親親爬月臺時的幾個動詞。3、文章為什么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寫父親的背影呢?4、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竟然感動得流淚,你相信嗎?5、你認為文章是通過選取什么角度來表現“父愛”這一主題的?(此設計意在拓寬學生的思路,在師生質疑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是突破重點、難點的重要一環(huán),是對學法2的指導,從完成教學目標2。)
(四)學生朗讀課文,分組討論,就文中不解之處質疑。(教師點撥)(此設計是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提 問,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是學法2的進一步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ㄎ澹┎贾米鳂I(yè):讓學生回家后多了解爸媽,體會他們子女的關愛。
。┛偨Y全文,滲透思想教育,完成教學目標。
附板書設計一 附板書設計二
背影 朱自清 難忘背影 —— 點題
祖母死了,回家奔喪 父 描寫背影 —家境:禍不單行父親疼愛兒子
禍不單行 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失業(yè)) 子 別前背影: 細心關照兒子憐愛父親
家中光景慘淡 情 買橘子背影: 體貼周到
深 再現背影: 思念
四個背影:開頭;去買橘子時;告別時;淚光中的。
四次次流淚 :
第一次見父親,睹家境,想起祖母悲哀
第二次見背影感動
第三次別父親
第四次想背影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地位
1.教材剖析:
《蘆花蕩》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這一單元所收錄的5篇雖然體裁不同,但它們的內容卻都是戰(zhàn)爭題材。無論是正義一方還是非正義一方,在你死我活的戰(zhàn)斗中,真善美與假惡丑得到充分的表現。在單元中,題材的選取涉及中外,觸碰近代與現代;人物有上至政治領袖、文豪作家,下有老婦人、老頭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他們不僅僅是自己,而是代表了一類人在戰(zhàn)爭中的勇為、凄苦與對爭議的弘揚、對和平的呼喚!短J花蕩》是現代著名作家孫犁的作品,以清新明麗的語言描寫了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白洋淀上,一個抗日老英雄護送兩個女孩子尋找部隊的故事。這個故事具有傳奇色彩,情節(jié)曲折,引人入勝,是一篇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的。
2.課時安排:
《蘆花蕩》是一篇精讀課文,我將教學時間安排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從白洋淀優(yōu)美的風光入手,引出抗日英雄的故事,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jié),識記重點詞語。第二課時則引導學生探究人物性格和人物刻畫的方法,揣摩景物描寫的作用。為了順利完成兩課時的教學任務,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采取緊扣課文主題,通過設計主問題,創(chuàng)設發(fā)散思維的情境的策略,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
是準確把握“老頭子”的人物形象,體會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并在賞析同時了解老頭子是怎樣刻畫的。同時,揣摩文中景物描寫的語言作用。
本課的難點:
理解他“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點,以及景物描寫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1.已有知識和經驗:
八年級的學生對小說已不陌生,對小說的閱讀已有了一定的認知分析能力。因此,先讓學生通過小說三要素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易于接受。
2.個性發(fā)展和群體提高
通過設計主問題“老頭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調動學生發(fā)散思維,人人有話說。尤其是關注那些平時不愛講話的孩子,鼓勵他們勤于思考,敢于發(fā)言。通過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讓那些閱讀書評較好的同學參與到互評環(huán)節(jié)中,促其養(yǎng)成敢于爭鳴,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習態(tài)度。讓各類學生都能有所收獲與提升。
三.學習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1.理清思路,把握故事情節(jié)。2.把握老頭子人物形象,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3.揣摩景物描寫的語言。
(知識和能力目標確定的依據:教材的知識構建特點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過程和方法目標為: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ㄟ^程和方法目標的確定依據:新課標要求要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是:感受“老頭子”的英雄色彩,培養(yǎng)捍衛(wèi)民族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確定的依據:新課標“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會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圓滿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我遵循知識傳授與能力發(fā)展相結合,形象感知與邏輯思維相結合,以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原則確定出本課的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多媒體教學輔助,通過多媒體展示白洋淀優(yōu)美的風光,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篇,增強生活的體驗。
2.引導點撥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主體差異和不同學習的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讓學生自讀自悟,獲取知識,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體悟感情,從而真正成為學習主人。課文淺顯易懂,且故事性強,能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我設計的“老頭是怎樣的人”閱讀課文,運用批注法,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我給予適當的點撥,有利于學生把握學習方向,讀出個性化的自己。
3.對話教學法。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巴西教育家保羅認為,教育即對話,對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這不是師生間簡單的問答,而是思想的交流,我采用師生對話的.方式,對主人公“過于自信和自尊”這一性格進行深入挖掘。
自主探究,對話交流,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比較和補充,激發(fā)并牽引基礎較差的學生,從而達到一同參與共同進步的目的。而且有效的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五.教學程序:
1.教具準備:多媒體輔助教學
2.教學流程
我設計了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自主探究,互評人物;深入挖掘,品讀景物;聯系生活,布置作業(yè)這六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課時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我通過多媒體展示白洋淀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課文中所描寫的環(huán)境,進而導入新課。我的導入是這樣設計的:白洋淀水波蕩蕩,春季青蘆吐翠,夏季紅蓮出水,秋天葦泛金光,冬季水似碧玉。然而在上個世紀30、40年代,日寇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燒殺搶掠,肆意踐踏,白洋淀的每一株蘆葦都見證了硝煙彌漫,白洋淀也養(yǎng)育了英雄的人民。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個抗日英雄的故事,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把十幾個鬼子玩弄于股掌之間,他到底有何等的本領呢?讓我們走進《蘆花蕩》去見識一下這位神奇的老人吧。這樣的設計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
環(huán)節(jié)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讓學生簡要介紹孫犁的基本情況,培養(yǎng)他們篩選信息的能力。(屏幕)孫犁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形成了“荷花淀派”,《白洋淀記事》是一部最能代表他創(chuàng)作風格的小說和散文的合集。并讓學生在課下識記這些文學常識。
。2)識記字詞:接著通過教師聽寫和同桌互改的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的預習情況,并講解重點字詞,把好字詞關。
。3)概括內容:根據小說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敘述課文的內容。
。4)人物履歷表:
主 要 人 物 履歷表
姓 名
主要的任務
最痛苦的事
最自豪的事
最突出的性格
第二課時
環(huán)節(jié)一:提出問題,默讀批注
圍繞“我眼中的老頭子”展開自由閱讀,指導學生邊閱讀邊批注。批注的話不要太多,只需重點的三兩個詞語就行。不讀書不拿筆,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尤為重要。
環(huán)節(jié)二:交流展示,對話人物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的主要部分,兩個主要任務,性格及寫法。交流展示架起生生、教師、文本的對話,也是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者的主戰(zhàn)場。教師在學生發(fā)言基礎上,適時歸納老頭子的性格:“過于自信與自尊”,引導學生理解“過于”這個詞的意思。 “過于”呢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有“非!敝猓项^子確實有一套了不起的“水上的能耐”,這使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強。而另一方面,又有過頭的意思。大菱受傷,跟他過于自信、不夠謹慎有一定關系。同時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部隊,他是過于自尊了。老頭子的刻畫手法: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環(huán)境烘托與女孩子反襯相應和,活脫脫的讓一位傳奇式的英雄人物站立眼前。這兩個問題的設置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把握主人公老頭子的形象。
預設:
1. 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墒悄菚竦酶珊诘哪,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的明亮。說明老頭子很干練。
2. 他對葦塘里的負責人的同志說:你什么也靠我,我什么也靠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說明老頭子很自信。
3.“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孩子呀!”說明老頭子對同同志們充滿了愛,可以說愛憎分明。
4.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有女兒,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日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這老臉呀!說明老頭子自尊心很強,讓兩個女孩子受傷,他沒法原諒自己。
環(huán)節(jié)三:品讀景物,賞析美點:
《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但我們讀后并沒有感到凄慘,而是感到了的優(yōu)美和積極向上的力量。這得益于作者對詩情畫意的環(huán)境描寫。由此,設計了美句品評教學步驟。首先是美句美讀,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并把這些句子充滿感情地讀出來,感受那流瀉于戰(zhàn)火中的優(yōu)美景色。然后美句美讀,讓學生就具體的景物描寫進行分析,思考描寫好在哪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通過師生對話,最后總結出景物的描寫能夠渲染出戰(zhàn)爭的氣氛和烘托人物的性格。
預設:
1. 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賞析:點明環(huán)境氣氛,突出環(huán)境險惡,交代背景,為后文描寫人的行為做鋪墊。努力長高的葦子生動的展現了在殘酷的戰(zhàn)爭年代里,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頑強生存的姿態(tài)。象征的白洋淀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狠狠表現了抗日軍民對日寇的仇恨。鉆表現了抗日軍民的堅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2. 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賞析:景隨情移,寫出了老頭子痛打鬼子后的愉快心里。
環(huán)節(jié)四:聯系生活,內化提升
。1)升華主題:白洋淀只是當時的抗日戰(zhàn)場的一個典型,無名無姓的老頭子也是抗日人民的一分子。白洋淀如此,荷花淀亦如此,整個冀中平原上上下下抗日熱情高漲,如火如荼。老頭子就是一群人!
。2)布置作業(yè):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以寫促讀,讓學生給老頭子寫一封信,書寫自己內心的敬仰,亦可提出善意的批評。
3.板書設計:
自信
蘆 人物美——老頭子(過于)
花 自尊
蕩 景物美——詩情畫意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八年級上冊第11課《中國石拱橋》。
我的說課分為六個部分:說教材、說學生、說目標、說方法、說步驟、說板書。
一、說教材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事物說明文,文章主要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及光輝成就。作者選取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座我國石拱橋的杰出代表,著重說明我國石拱橋在設計、施工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和高超的技術水平,從而歌頌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
二、說學生
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開始成熟,有些事情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或與伙伴的合作去獲得成功的滿足。因此,在教學中,我用我縣新推廣的“四步探究”教學法,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以飽滿的熱情全面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去。
三、說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和能力目標:
、僬莆照n本中出現的生字詞及本課基本的文學常識。
②掌握中國石拱橋的特征。品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周密性。這也是本課的重點。
2、方法目標: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情感目標:
了解我國橋梁建設所取得的光輝成就,認識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說方法
1、授之以“漁”,排除學習障礙
本篇文章作為初二學生接觸說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說明文入門的指導工作。因此在正式學習之前,應帶領學生再熟悉有關說明文的一些知識。包括:①說明文的`三要素、②說明文的分類、③說明文語言的特點、④說明的方法等。我認為這些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就好像公式和定理一樣,有了它們學生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就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2、針對難點,分組競賽,激發(fā)學習熱情
將全班同學分成2組,一組同學尋找作者在說明趙州橋時運用的說明方法,另一組同學尋找作者在說明盧溝橋時運用的說明方法,并體會其運用的妙處,看哪組同學能夠找得全,說的好。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培養(yǎng)自學能力。
3、歸類分析,啟發(fā)思考,突破重點
針對本科的教學重點,設計采用歸類分析法進行分析:歸類分析法就是將本課出現的一些帶有表示估計、限制、程度詞語的句子歸納起來,讓學生通過歸類分析明確只有用最準確的語言對說明對象作精確的說明,才能使讀者對事物有明晰準確的印象。
五、說步驟
1、創(chuàng)設情境,點燃激情:
用猜謎語突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他們的思維拉到課堂中來。
2、閱讀質疑,自主探究
用多媒體播放課文,讓學生邊聽邊讀、邊思考,把不理解的內容以小紙條的方式提出來。這屬于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創(chuàng)新的基本前提,一個人只有不斷地發(fā)現問題才會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3、多邊互動,合作探究
多媒體投影出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和自己預設的問題,如:中國石拱橋的總的特點是什么?作者為什么單單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說明的例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本文哪些地方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通過小組合作,老師引導、學生講解、充等互動形式,逐一分析解決,形成系統(tǒng)的答案。
4、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把體現本文目標、重點、難點的問題展示在多媒體上,爭取讓學困生回答有關字、音、詞等容易的問題;中等生回答答案能在本文中找到用自己的語言總結的問題;優(yōu)等生回答需深入思考、歸納整理的問題。
5、遷移應用、拓展探究
片段作文以“家鄉(xiāng)的小橋”為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說明性文字,讓學生即學即用,達到鞏固知識和重構知識的目的。
六、板書
板書設計的功能是簡要而全面的概括教學內容。
石拱橋的特點: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趙州橋(獨拱)
中國石拱橋:
盧溝橋(聯拱)
解放后:長虹大橋飛躍發(fā)展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單元課文都是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以“愛”為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關注身邊的人。楊絳的《老王》,寫自己與車夫的交往,寫車夫艱難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
2、教學目標:新課標中重點提出,要讓學生“關注人類,關注身邊的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根據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這樣確立這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1)“知識和能力目標”能在快速閱讀課文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在聽與說雙方互動過程中,增強知識點的刪選能力,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鍛練,思想認識得到提高。(2)深入探究:全面把握課文,領會作者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3)情感態(tài)度:關愛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3、教學重點難點: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聯系身邊的人,關注、關愛他人。4、課時安排:一課時
二、教法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我們的學生是山區(qū)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尤其體現于學法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據我們學生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初中生的認識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采用以下教法:1、以語言品味為主,采用啟發(fā)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2、設計帶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誘導學生思考,通過語言的體會,解決本文重點;3、同時采用朗讀、討論、質疑、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體。
三:學法分析:教與學是相長的,為了教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我校學生的情況,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學法方面我采用“導-—思—點撥-—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過程,在這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以下指導: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的關鍵語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聯系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導學生注意體會文中語言特點,加以積累、運用,加強語言基礎,指導學生把這種寫法運用到具體寫作中去,提高語文水平。
四:過程設計:
(一)1、進場導入:蘇芮的《奉獻》—長路奉獻給遠方 玫瑰奉獻給愛情 我拿什么奉獻給你 我愛的人 白云奉獻給草場 江河奉獻給海洋 我拿什么奉獻給你 我的朋友(設計說明:使學生一進教室,便能進入音樂所營造的氣氛中,為進入主題作為鋪墊)
2、教學導入:以20xx年度超級女聲的冠軍相關情況入手。
3、教師結語:生活中人們總是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關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關注過身邊的普通人?我國著名作家文學家楊絳曾經關注過一個車夫,為他寫下了散文《老王》。(設計說明:以一組反差相當大的.圖片進行對比導入課堂教學,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fā)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快速進入教師設置的情景中來,,為下面的教學打好情感基礎。)
(二)環(huán)節(jié)一“走近老王”:面對陌生的老王,我們有那么多的揣測和關切,現在我們就循著楊絳的筆墨,一起走近老王,解開心中的謎團。(設計說明:遵循閱讀規(guī)律,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的體驗,以學生閱讀心理為切口,激活閱讀思維,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又訓練學生篩選信息思維能力。)
環(huán)節(jié)二“評說老王”:討論老王的品質,說說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請用“老王是一個——的人,表現在——!钡男问奖磉_出來。并說說“我們”一家人是怎么做的?(設計說明:在感受文章之后,引導學生概括老王品質,尋找文本依據,理解老王的善良、樸實,引導學生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學生對內容要點概括能力、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體現教學重點。)
環(huán)節(jié)三:懷念老王: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么去了,在他生前經常關注他的楊絳有什么樣的感受?她為什么能這樣想?(設計說明:進一步理會作者隱含在內的深沉的感情,也一進陶冶自己的情操。)
環(huán)節(jié)四關注“老王”:我們身邊也有許多象“老王”一樣遭遇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別人是怎么看待他們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會怎么去對待那些不幸的人?(以一組新時代老王的照片為參考依據)(設計說明:“讀書是為了明理”,學習一篇課文,要讓學生在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上有所增益,能夠更好地關心身邊的弱者,關注生活,關注人生,凈化思想。由書本向現實生活的思維拓展,是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理解的途徑,也是書本學習的目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環(huán)節(jié)把課本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鍛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環(huán)節(jié)五:拓展延伸:造句:假如我是一團火,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朵花,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顆星,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片云, 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棵樹, 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就為他人__;(設計說明:通過造句的形式,把感情進一步深化,并拓展,同時也進一步提升、凈化學生的感情)
五:結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個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運與不幸運的差別,甚至差別很大。一個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現在,社會要求我們每個人有人道主義精神,要關心別人、尊重別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作家一家對不幸者老王懷有一顆愛心,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人。
以《愛的奉獻》結束,讓學生一起高唱,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六、布置作業(yè):課后題二(設計說明:課上不足課下補,整個教學設計,讀得較多,語言品位不夠,本題恰是品味語言的,可以讓學生先品味品味:那句好,好在哪里?)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春酒》說課稿07-15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11-06
八年級語文《老王》說課稿03-14
八年級語文滹沱河和我說課稿06-29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說課稿07-04
八年級語文《端午鴨蛋》說課稿08-12
八年級語文《蘆花蕩》說課稿03-14
八年級語文《馬說》說課稿03-14
精選八年級語文說課稿九篇01-18
精選八年級語文說課稿8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