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初中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初中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語文說課稿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今天我所說課的題目是《這個世界的音樂》。它是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編排在第二冊第三單元(說明文單元)的第四篇。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jīng)有了三篇文章對如何抓住學好說明文的關(guān)鍵問題作了鋪墊,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xiàn)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突出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素質(zhì)。
《這個世界的音樂》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它不僅帶著我的學生們再一次走進了神秘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而且還為他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自然奧秘。
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參要求,結(jié)合本文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領會“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懂得自然界一些生物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
2、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動的語言。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勇氣和信心及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讀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把握作品主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qū)W生教授新知識時,自然要考慮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xiàn)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征,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學計劃,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個世界的音樂》這篇課文時新教材的新課文,同時它也被確定為“自讀”課文,再加上學生剛剛進入高一,他們大都不喜歡讀說明文,感覺枯燥無味,這就有可能使他們讀不下去課文,或者雖然讀下去但也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針對學生的一系列心理狀態(tài),我思考:怎樣在40分鐘時間里將學生的注意力盡量吸引到課文本身上來,完成對這篇科普說明文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關(guān)鍵。
三、說教學方法
。ㄒ唬⿵膶W情出發(fā),首先把握兩個原則:
1、注意高視點、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實到實處,再深入實施其他教學方式和手段。
2、重視素質(zhì)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因材施教。
其次采取以下具體方法:
第一、充分預習課文。印發(fā)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內(nèi)容包括: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標出段落、劃分層次),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認知能力。
第二、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時。
第三、分解重難點,以確保學生做到一課一得。
。ǘ⿵恼n文本身出發(fā),需注意:
作為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問題,是將學生帶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后通過“討論”和“辯論”等形式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方式及手段
本文通過學生自由誦讀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但由于說明文中某些內(nèi)容較為抽象,所以我上課時利用錄音機錄制了一部分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親身品味、體驗。同時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將幾個需要討論和理解的問題顯示了出來,并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們?nèi)ニ伎肌?/p>
五、說教學程序
課時安排:1課時
指導學習:課前自學和課堂討論相結(jié)合。
。ㄔO計依據(jù):課前預習是學習每一篇課文前的要求,且本文是自讀課文,自學是必須的;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和辯論可以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內(nèi)容,發(fā)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ㄒ唬⿲胄抡n
1、請同學們先聽一段中國古典音樂《梁!,再聽幾段來自大自然的音樂。
明確:除了人類的音樂外,自然界的生物也有音樂。我們應該懂得尊重任何形式生命。
。ǘ┓治稣n文
提問:
1、“這個世界的音樂
究竟指的是怎樣的一種音樂?
。ㄋ伎肌懻摗l(fā)言)
2、這種聲音是否具有某種具體的意義?
。ㄔ谠闹姓掖鸢福
3、作者的觀點,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chuàng)作音樂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思考——發(fā)言)
(三)“課堂小小辯論賽”
作者把音樂創(chuàng)作視為人類的生物性本能,也就是把動物與人類看作有某種質(zhì)的類同,這是否抹殺了人與動物的本質(zhì)區(qū)別?
(學生先討論,再發(fā)表自方觀點)
。ㄋ模、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W生在課文中找出事例加以證明)
。ㄎ澹┢肺墩Z言:生動幽默
。嫖膶W性和趣味性)
。┙榻B“人生健康小訣竅”
1、聽好的音樂可以使人身心舒暢。
2、聆聽古典音樂最有益于人的健康。
六、說板書設計
白蟻顫動上顎表緊急意義
蝙蝠借助聲納察知周圍事物
動物的音樂,猩猩拍打胸脯作某種交談,尊重善待
鳥類歌聲中有豐富的含義,任何生命
這個世界的音樂
人類的音樂,本能生命的表現(xiàn)形式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這類課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本文在表達上運用列舉數(shù)字、比較、舉例、比喻等多種說明方法,對鯨的特點作通俗的說明。同時,作者準確用詞,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
選編本文的意圖是使學生了解鯨的一些知識,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學習本文培養(yǎng)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本文文字淺顯,條理清晰,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學生樂讀易懂。除鯨的進化過程這一內(nèi)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外,其他內(nèi)容均可在反復朗讀中充分理解,但根據(jù)以往學習說明性文章的經(jīng)驗來盾,學生只對被說明的事物本身感興趣,他們對文章的閱讀,對知識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課文介紹了什么”的層面上,而忽視“課文是怎樣介紹的”,即表達方法的深層次探究,缺乏自覺探究的意識和欲望。那么,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喚起學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學本文首要考慮的問題。對于文章中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學生已在《新型玻璃》《太陽》等說明性文章的學習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種概念化的感知。能真正體會到文章的說明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還是比較困難的。另外,大部分學生對“鯨”這種動物很陌生,有的甚至還是第一次聽說。因此,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注意課內(nèi)外結(jié)合,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在本課的教學中也顯得尤為重要。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要求,結(jié)合教材特點,針對學生實際,制訂以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guān)鯨的一些知識。
能力目標:
1、結(jié)合課文特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在讀中體會作者介紹鯨的說明方法。
2、結(jié)合實踐活動進行交際訓練,發(fā)展語言表達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拓展科學知識的意識及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本文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了解鯨的一些知識,體會作者的說明方法,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去。
教學難點:理解鯨的進化過程
四、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被谶@理念,本設計力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個性化的閱讀空間,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體驗與課文展開零距離對話,體現(xiàn)在閱讀實踐中自讀、自疑、自悟、互評、合作、探索的學習過程。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边@一《語言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課教學力求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真正的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產(chǎn)生成就感,使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對話,成為自主閱讀后的深層次需求。
五、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觀察導入
由于大部分沒有見過鯨,有的甚至還是第一次聽說,因此,在學習課文之前,有必要借助多媒體展示鯨的畫面,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鯨的表象,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教學伊始,我用設疑激趣法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出示課件1:顯示藍色大海)美嗎?(生答)的確,就在這美麗的藍色的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寶藏,生活著千奇百怪的海底動物。其中有一種動物號稱‘海中之王’,它的形體龐大,比大象還要大得多。你們想去看看嗎?”接著播放課件2,展示鯨在大海中活動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后回答:“這是什么動物?與別的動物相比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學習資源,結(jié)合課前搜集的有關(guān)鯨的圖片、文字資料相互交流對鯨的認識。教師相機鼓勵談話:“同學們真了不起,不僅會觀察,而且能通過多種途徑調(diào)查了解。關(guān)于鯨的知識非常豐富,你們想繼續(xù)研究它嗎?”這樣進一步誘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順勢揭題質(zhì)疑:“今天咱們就來共同學習一篇寫鯨的文章(板書課題),你想從這篇文章中了解些什么呢?”學生質(zhì)疑后,教師將問題分類處理,篩選歸納為兩上主要問題:1、鯨有什么特點?2、作者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介紹鯨?這兩個問題綜合、集中、覆蓋面大,便于教師組織指導學生研讀課文。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課件演示和教師談話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情境之中,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愿望。
。ǘ┏踝x課文,感知語言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書,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地、專注地、饒有興趣地去讀,促使他們在讀中積極開展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體驗,對所學內(nèi)容的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時首先播放多媒體課件,渲染烘托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內(nèi)容的感性認識。隨后,讓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在學生充分自讀后,先在小組內(nèi)檢查讀書情況,再組織全班交流對課文的了解。
課文內(nèi)容淺顯,學生初讀后,基本能抓住敘述要求,初步了解鯨的特點及生活習性。但這種了解只是一種感性認識,并沒有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這里應安排學生質(zhì)疑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提出初讀遇到的疑難問題,如:“哺乳動物”“胎生”等詞語是什么意思?鯨的樣子很像魚,可它為什么不屬于魚類?……教師可結(jié)合學生質(zhì)疑情況,補充設疑:課文怎樣把鯨的這些特點介紹清楚的?并以此為憑帶,引發(fā)學生深入研究的興趣。
。ㄈ┚x課文,品味語言
課文第一自然段在表達上很有特點,可作為精讀品味的突破口。教學時,采用扶放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先教給學生學習品味的方法,再放手讓學生選學其它幾個自然段。
1、品評詞句,感悟“大”
第一自然段運用比較、列數(shù)字、舉例等多種說明方法,集中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大”。教學中,緊扣“大”,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介紹鯨大的段落,畫出體現(xiàn)鯨大的有關(guān)詞句,品味說明鯨大的方法,想象鯨的畫面,逐步形成個體感悟,而后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交流,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形成共識。
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評理解,體會鯨的特點及作者說明方法,教學時可結(jié)合學生反饋情況作如下體會:
課件出示:
句1: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
師質(zhì)疑:課文介紹鯨,為什么還有寫象呢?引導學生集體將不熟悉的事物與熟悉的事物相比較,這樣便于讀者理解、接受新事物,從而認識比較說明法。然后讓學生舉一反三,找找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也用了這樣的說明方法,自己體會體會)
句2:最大的鯨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捕獲過一頭四萬公斤重的鯨,有十七米,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W生對列舉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已有概念化的認識。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說明。而真正得從句中體會到這種表達方式的準確性。對部分學生而言,還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故意將句中的具體數(shù)字改成“很重”、“很長”等模糊概念,讓學生與原文對比,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學生通過比較很容易發(fā)現(xiàn):用上具體數(shù)字,能更清楚、更準確地了解鯨的特點。)
句3:它要是張大嘴,人站在它嘴上,舉起手來還摸檔到它的上腭;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教師設問:“去掉帶點的詞,可以嗎?為什么?引導學生充分討論、比較,從而感悟鯨的特點,體會舉例說明法及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2、自由選讀,感悟特點
課文的2-7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鯨的進化過程、分類、吃食、呼吸、睡覺及生長的特點,呈并列關(guān)系。教學中可以嘗試讓學生自由選讀,自主閱讀,激發(fā)閱讀興趣。
在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根據(jù)選學內(nèi)容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為了調(diào)動學生參與合作的主動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可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交流合作,即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朗誦家、小畫家,表演家中的一個角色,分別以特有的形式匯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悟。當朗誦家的讀出鯨的特點,當小畫家的畫出鯨的特點,當表演家的演示出鯨的特點。然后各組推薦代表在全班匯報,教師和其他學生當評委,與匯報同學進行自由交流。
教師針對匯報情況,以學路帶教路,扣住重點詞句適時、適當?shù)狞c撥,引導學生細讀探究,進一步體會鯨的特點及作者的表達方法。教師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交流點撥:
鯨的進化過程———這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教師可結(jié)合學生匯報。利用課件,形象演示鯨的進化過程,再讓學生圖文結(jié)合,對照理解。還可利用學生在自然課上學習到的有關(guān)知識及課外閱讀所獲得的知識,讓學生談談對哺乳動物的認識,抓住其他哺乳動物的主要特點并與鯨的特點對照,說明鯨不屬于魚類,是哺乳動物。
體會作者準確用詞——當學生匯報鯨的吃食特點這一段時,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填空題”先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填空,再自讀想象鯨吃食的情景,然后模擬表演,學生對照課文敘述評議,體會作者準確用詞。
體會分類、比喻、圖文結(jié)合等多種說明方法——當學生匯報“鯨的呼吸”特點這一段時,教師在大屏幕上出示文中插圖或?qū)W生繪圖,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與圖畫相應的文字描述,抓住重點句子,體會多種說明方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各取所需、各展所長,在充分民主、輕松愉悅、樂于探究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而且在課堂中構(gòu)建了“生生合作”、“生師合作”等多種形式交互進行的主體型的交流網(wǎng)絡。
語文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你們好!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8課《月亮的心愿》第二課時。我的說課將分為如下幾步:
一、說教材
《月亮的心愿》這篇童話故事以月亮的內(nèi)心變化為線索,先寫月亮為了孩子們的郊游,希望太陽公公讓明天的天氣好起來;接著寫月亮為了讓珍珍照顧生病中的媽媽,又建議雷公公讓明天下雨,兩天后一個艷陽天,兩個孩子都參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游的事,贊揚了珍珍關(guān)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美好品質(zhì)。
學習目標:會認讀學過的生字及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懂得從小就要關(guān)心別人,為別人著想。
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月亮心愿的含義和小女孩美好的心靈。
二、說教法
1.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和投影、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置于課文所描繪的故事情境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樂學中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2.識字量大,對一年級的學生認記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復現(xiàn)生字,鞏固了所學的生字。
3.早在半世紀前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薄墩Z文課程標準》也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因此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合作學習,放手讓學生讀文、識字。
三、說學法
結(jié)合低年級特點,注重讓學生多讀,讓學生通過讀,自己品味親情,領悟文章的`內(nèi)容。
四、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圍繞“心愿”這一線索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是是情境導入、質(zhì)疑“心愿”;接著是細讀品味、探究“心愿”;最后是拓展應用、表達“心愿”。
在情境導入、質(zhì)疑“心愿”中,我設計了一幅夜深的情境圖作為背景,接著出示了月亮的兩個心愿,讓學生在感受夜深的情景同時,也產(chǎn)生了質(zhì)疑:在夜深時,月亮姐姐為什么一會兒想讓明天有個好天氣,一會兒想讓明天下雨呢?通過情境的導入與問題的設計,激發(fā)了孩子探究的愿望。自然進入細讀品味、探究“心愿”
“月亮姐姐為什么這么奇怪,變來變?nèi)サ??我讓孩子們帶著問題觀察插圖一,想想:月亮在笑什么呢?通過朗讀,有的學生說:“她看到小女孩的背包裝滿了食物,知道她明天去郊游,所以笑了。”有的說:“月亮看見小女孩在睡夢中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所以笑了!蔽医又鴨枺骸叭绻魈炷銈兙鸵ソ加危銈兊男那橛质窃趺礃?”這時,孩子們就會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暢談自己在郊游前的激動心情!斑@時候呀,月亮姐姐就想到要跟太陽商量,讓明天有個好天氣,這是為什么?”同桌互相探究一下。通過討論,孩子們知道了:因為月亮看到小女孩為郊游準備得那么充分,想讓孩子們高興地去郊游。所以想讓明天有個好天氣。通過探究,孩子們對月亮的心愿有了切身的體會,所以在讀第二自然段時,學生就很容易讀出感情。月亮姐姐在找太陽公公的途中,又經(jīng)過另一家的窗前,她看到了什么?接著請學生觀察插圖二:月亮姐姐的表情與第一幅圖中有什么不一樣?孩子們搶著說:月亮姐姐皺起了眉頭!鞍l(fā)生什么事了?”讓學生結(jié)合插圖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的孩子說出珍珍的媽媽病了,躺在床上,珍珍正端著一盆水走過來時,我趁機問:“你們猜猜,珍珍要干什么?”有的說要給媽媽洗臉,有的說幫媽媽擦汗等等,我打鐵趁熱,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一說:“除了這些,她還會為媽媽做些什么事呢?”孩子們紛紛說:喂媽媽吃藥、做飯給媽媽吃等等。孩子們又一次通過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想象自己應該怎么照顧生病的媽媽。這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朗讀時會更加投入真情實感。我接著問:“郊游是一件多么開心的事呀,珍珍想不想去?為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的4—7自然段珍珍和媽媽的對話,通過角色朗讀,孩子們總結(jié)到:珍珍不想去。因為她不能丟下生病的媽媽自己去玩。于是我讓學生再探究珍珍有什么心愿?經(jīng)過討論,學生知道了:珍珍的心愿是讓媽媽的病早日康復。 “你覺得珍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引導學生說出:珍珍是一個懂事、有孝心、愛媽媽的好孩子。(板書:懂事、有孝心、愛媽媽)學到這里,我就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再讀4——7段。“聽了珍珍和媽媽的悄悄話呀,月亮姐姐什么話也沒說,悄悄地走了,她的心里在想什么呀?”學生很快就找出答案,大聲說:月亮姐姐想讓明天下雨!這又返回到課前的質(zhì)疑:月亮姐姐為什么一會兒想讓明天有個好天氣,一會兒想讓明天下雨呢?于是讓學生再一次回顧圖文,聯(lián)系最后一自然段進行思考,更深一層探究月亮的心愿。經(jīng)過討論,很多學生都能大聲地說出來了:月亮的心愿是讓孩子們一個都不少地愉快地去郊游。“月亮的心愿實現(xiàn)了沒有?”學生大聲說:實現(xiàn)了。這時,顯示出艷陽天,孩子們開心地去郊游的畫面,讓孩子感受,想象自己就置身其中,讓學生帶著自己感覺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引導孩子讀好“一個也不少”“開開心心”等詞。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再回到文本進行探究,層層深入。這樣使學生在情境中感受語言,發(fā)展語言,并且能夠產(chǎn)生真切的情感體驗,對于讀好課文理解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進入拓展應用、表達“心愿”了,以課文《月亮的心愿》拓展到另一個故事《烏鴉愛媽媽》,通過聽故事,念童謠,讓學生學習孝順父母的美好品質(zhì)。接著讓學生寫心愿卡給父母,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以讀引讀,以讀引寫,學生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讓學生進一步懂得要關(guān)心他人,孝順父母,并有用行動去報答父母的意愿。
五、說板書
本課板書我以一顆心為造型,以課文的標題為中心,以月亮的內(nèi)心變化為線索,形象生動地將課文內(nèi)容躍入眼前,看起來簡潔明了,內(nèi)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有利于引導孩子們理解課文,學會怎樣關(guān)心父母、體貼父母。
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屈原列傳》是魯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四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以“譜寫生命贊歌”為主題。
《屈原列傳》是司馬遷寫的一篇文言人物傳記,通過記述屈原的生平事跡,表現(xiàn)了屈原對楚國興衰存亡說起的重大作用,贊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德,同時也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氣和嘆惋之情。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與鑒賞文言文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章內(nèi)容,基于此,以及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德;
2.學習本課出現(xiàn)的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以及文言句式;
3.學習本文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理解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新課標要求學生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虛詞和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掌握本課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判斷、介賓后置等句式。
由于學生思維的深度有限,對于文本的寫作背景生疏,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在學習作者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基礎上,理解作者“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方法
由于本文是一篇文言人物傳記,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我準備采用朗讀法、點撥法和討論法等方法進行教學。
朗讀法使學生由讀促悟,由讀入境。
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積極的思考相結(jié)合,既拓展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又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討論法加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關(guān)于學生的`閱讀方法,以“圈點讀書法”為主,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此外,我準備采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照一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關(guān)于屈原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今天,讓我們走進史學家司馬遷筆下的屈原,學習《屈原列傳》,用歷史的眼光去品評屈原。(多媒體展示屈原簡介和相關(guān)圖片)
此導語力圖讓學生從對屈原的興趣遷移到對文本的興趣,又抓住了即將過端午節(jié)這一時機,具有及時性,又使學生理解了關(guān)于屈原的文學常識。
第二環(huán)節(jié):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由于本課含有較多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如:“離騷者,猶離憂也”中的“離”通罹難的“罹”,以及注釋中并沒有出現(xiàn)的“齊與楚從親”的“從”通“縱”,合縱的意思。
“秦虎狼之地”中的“虎狼”是名詞做狀語。還有判斷句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等。字詞是學生讀懂文章的基礎,教師請數(shù)位學生通過逐段朗讀結(jié)合教師的講解,既訂正了字音,又梳理的文言實、虛詞和文言句式,體現(xiàn)了語文是基礎性和工具性學科。疏通字詞和句子后,教師請學生默讀課文,劃分層次,提取圈點出關(guān)鍵詞。學生邊讀邊思考,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本課提綱,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適時板書。(板書內(nèi)容見第四)此外,對于文本的第12自然段,出現(xiàn)了屈原和漁父的對話,教師請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情感,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和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求知欲。
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理清文本思路,概括要點,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為下一步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做鋪墊。
第三環(huán)節(jié):研讀賞析
文本的第三自然段是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jié)合的典范,也是歷來評價屈原的重要文字,所以教師以兩個問題為線索,請學生重點研讀此段。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題目:
問題一:屈原寫《離騷》的原因;
問題二:請分別用不同的符號圈出文中記敘,議論和抒情的句子。
問題一學生可以在文本中用原文回答:“蓋自生怨也”和“憂思而作離騷”,使學生能夠體會屈原受冷遇和排斥的痛苦,以及他面臨困難時表現(xiàn)的高潔品質(zhì)。
問題二學生首先通過文本具體句子區(qū)分這三種寫法方法,進而體會司馬遷在記敘的基礎上發(fā)表議論,在議論中又表達感情的寫作手法。
第四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
接著,教師請學生重點研讀文本4-11自然段,并出示討論題:《屈原列傳》是屈原的傳記,為何卻用7個自然段的大篇幅寫懷王和其他人?
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基本可以明確作者這樣寫是為了通過寫懷王的昏庸反襯屈原對楚國的重大作用和表現(xiàn)他的高潔品質(zhì)。
此時,教師點撥,通過講述司馬遷的經(jīng)歷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進行拓展:司馬遷和屈原在人生經(jīng)歷上又很多相似之處,都曾遭受陷害和放逐,司馬遷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史學家認為此篇可以看作二人的合傳,作者在議論的過程中表達的不平之氣的思想感情也就可以得到理解了。
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之下,既了解的有關(guān)司馬遷的文史知識,又拓展了思考問題的深度,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去品評歷史人物,這也是本單元教學目標所要求的。
第五環(huán)節(jié):課后作業(yè)
文言問學習的重點是掌握實、虛詞和文言句式,并且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因此我的作業(yè)為:對本課中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形式整理歸類,并做相關(guān)練習。
四、說板書設計
屈原列傳
司馬遷
。1-3)任-疏-志
。4-11)免官-放逐
(12)屈原之死
(13)屈原影響
語文說課稿 篇5
《師說》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的自讀篇目,該文集中反映了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對從師與學習的認識的論述。該單元所選課文都是古代的議論性散文。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在于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礎的文言語法知識,學習如何清晰有力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本文安排在單元的第四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是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嘗試主動學習文言文,掌握文言學習方法的關(guān)鍵。
根據(jù)新課標倡導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出發(fā)設計課程目標的要求和高一的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知識還在積累階段的,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一定量的誦讀的實際情況。
我擬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guān)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本課出現(xiàn)的文言知識。
新課標指出,應該“通過閱讀與思考,領悟其豐富的內(nèi)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因此,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是本文的教學重點。由于本文是論說文,韓愈對比論證的手法是其文的一大特色,值得學生在習作中借鑒。因此,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根據(jù)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采用誦讀法和分析法進行教學。誦讀法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關(guān)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tài),如節(jié)奏、語調(diào)、語氣等,這就需要揣摩文意。因此,范讀、多讀尤為重要。分析法在于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了解文中所載的道,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關(guān)于學法,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古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梢园咽柰ㄎ囊夂驼n文思路的任務交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背誦課文,使記誦和理解結(jié)合在一起,這樣才符合學生的記憶規(guī)律,也減輕學生課下的負擔。
本課計劃安排兩課時。今天我重點講第二課時的安排。
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主要有:
首先,導入課文,我計劃從學生們學習過的有關(guān)“說”這種文體的知識導入,介紹寫作背景。其次,誦讀課文。通過單個學生讀課文、教師的糾正范讀、全體學生共同誦讀三個步驟,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使文言文語感的.訓練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能夠落到實處。另外,使學生整體上對文章有所了解,明確課文論述的中心。第三,讓學生主動疏通課文詞句,指出應該注意的文言知識點,教師給與總結(jié)與點撥,這是給學生主動權(quán),讓他們學會收集整合資料,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第四,分析課文的第一段,明確課文的中心。第五,再次誦讀課文,加深記憶和理解。最后布置作業(yè),要求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檢查課文的背誦情況。借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
其次,進入課文的分析。本課從分析討論課文的第二段開始。這一段中,對比論證使的手法是教學的關(guān)鍵。我設問[提問]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為了批評“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幾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鍛煉搜尋有效信息和歸納的能力。要求學生將幾方面的對比關(guān)系一一列出,并用課文原文回答作者通過每一組對比得出的結(jié)論。從而在誦讀與找尋中明確對比論證的使用效果,并鼓勵學生在習作中使用。分析后要求當堂成誦。第三段,作者用了舉例的手法論證“圣人無常師”。在設計中,我設問[提問]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用文中原句回答。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明確所舉例子背后所蘊含的道理,明確學習應該勤學好問、不恥下問。分析后,要求學生當堂成誦。最后一段是作者闡述寫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點分析,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和韓愈寫作的原因即可。背誦最后一段。
再次,全文講解完要求學生再次背誦全文。加強誦讀訓練的力度,培養(yǎng)語感。同時提出一個思考題讓學生討論,[討論]前面學過的《勸學》和今天學習的《師說》都市和學習有關(guān)的論說文,說明古人很注重學習的問題。那么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學者”與“師”應該是一種什么關(guān)系呢?大家討論一下。設這個問題,一是讓學生將所學道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中,二是促進師生間相互學習關(guān)系的發(fā)展。
最后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背誦全文。就課堂討論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小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
語文說課稿 篇6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同行們,上午好!
我參加的課件是《山中訪友》——專題站。
教學分析:
本文是構(gòu)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趯Ρ疚牡睦斫,在制作網(wǎng)站時,我選用了陽光、大樹、小花作為整個網(wǎng)站的背景,這樣,當學生一進入網(wǎng)站的背景,就仿佛走進了大自然一般,課件與文章融為一體,自然而又合諧。按鈕在網(wǎng)站頁面的左方,這樣設計不僅便于操作,也讓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有個清晰的了解。
我的教學構(gòu)思是采用談—讀—賞—練的方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初步的寫作能力。
當學生進入網(wǎng)站后,就看到幾幅山中的美景圖,并配有鳥鳴啾啾、溪水潺潺,這樣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景。讓學生談談所見所想,隨之導入新課:“讓我們跟隨李漢榮先生一起走進《山中訪友》,走進山林,走進山澗,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感受童話般的世界”。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聽讀可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因,領悟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因為面對的學生是剛剛升到初中的初一學生,因此,我制作了這個flash動畫朗讀,可以讓學生像觀看動畫片一樣進入課堂教學。錄制自己的'聲音更具有親切感。
接下來,讓學生賞讀,并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訪了那些朋友?
在這里配上背景音樂,更能使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激發(fā)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學生進一步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以便更好的理解課文。
文章由下到上緩慢上移,能鍛煉學生閱讀文章的速度,也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使頁面富于動感。
接下來,我設計的內(nèi)容是研討賞析。
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其中問題。分組的目的是讓學生各抒己見,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說話,樂于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新課標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體現(xiàn)。第1和第3題有固定答案,當鼠標懸停時,有答案出現(xiàn)。
本文語言樸實,字里行間流淌著詩情畫意,可是如果僅用語言,很難創(chuàng)設一個意境帶學生走進山林,去感受自然美,可現(xiàn)實條件又不允許,后來,是多媒體技術(shù)幫了忙,我使用了movie maker,制作了這一段視頻,按照作者拜訪山中好友的順序,配以清幽的音樂和簡短的文字介紹,這樣就好似學生跟隨著作者一同走進了山林,拜訪山中的眾好友,用作者的眼睛看世界,讓學生放飛心靈,與山林草木、花鳥魚蟲對話,想象自己成為一株株參天大樹,一朵朵山澗小花,一只只飛翔的小鳥,一條條活波的小魚……共同營造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同時,也為下面的寫作訓練作鋪墊。
(山中訪友)——說課稿,標簽:初一語文說課稿,初中語文說課稿,
讓學生在課前觀察校園的景物,通過本文的學習,仿照文章的擬人寫法,想象自己變成其中一景的情形、感受,然后進入創(chuàng)作天地,將自己的寫作片段上傳。在這里,我在網(wǎng)站上設置了留言本功能。因為我們是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學生人手一機,所以使用留言本,不僅使學生能看到其他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也使教師能盡快批閱、回復,有利于加強師生的溝通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在教學中應注意課內(nèi)知識向課外知識的延伸,所以,我又設計了“相關(guān)連接”和“拓展訓練”,指導學生閱讀其中內(nèi)容,這樣注入了“活”的知識,課堂才會煥發(fā)出他的“活力”,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
在這里我設置了相關(guān)的文章和網(wǎng)站,學生能體會到搜索知識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小結(jié):
最后,對全部教學進行小結(jié):
如果愛心是動力,想象力是大船,童心是航標,好奇心是舵手,那么就讓我們也同樣會有美景在胸的情懷。我在此使用了cuttpage、flash、movie maker等工具,充分運用聲、光、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欣賞的情景:讓學生在意境中馳騁、讓學生在意境中想象、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突出了語文的情景教學,這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手段所達不到的。
我的課件展示完畢。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說木葉》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本單元是必修五冊書中唯一的文藝評論和隨筆單元,或探究藝術(shù)表現(xiàn)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美學現(xiàn)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閱讀這些文章,能打開我們的思路,啟發(fā)我們?nèi)ヌ骄磕承﹩栴}。三篇課文都闡述詩歌鑒賞的知識,《說“木葉”》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范例。著重分析了中國古典詩歌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fā)展為“落木”的原因,從而闡發(fā)了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作者旁征博引、條分縷析,思路清晰,說理形象透徹,便于接受。學習本文,一面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領學生學習文藝隨筆本身的寫作特點。
二、說學情
學生經(jīng)過初中和高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閱讀了一定量的詩歌作品,具備了一定的藝術(shù)體驗,學習了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具備鑒賞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隨著我校課堂改革的發(fā)展,學生普遍適應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對詩歌鑒賞相關(guān)的題目存在畏難情緒、惰性思維,對本文的難度預期值較大,影響學習的內(nèi)動力。而且學生層次水平不一,理解鑒賞的差異較大。針對這一現(xiàn)狀,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設計的層次性,讓各類學生都可以對接文本,同時由淺入深地突破,借助品味詩句中的審美體驗,于形象中認識藝術(shù)的規(guī)律。
三、說目標和重難點
結(jié)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jù)學生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技能:
1、篩選信息,比較歸納,認識木葉這一藝術(shù)形象。
2、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shù)特征,實質(zhì)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誦讀法、篩選信息法理清作者觀點,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通過比較、聯(lián)系,理解引用詩詞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品味詩句,感悟詩歌語言暗示性帶來的豐富意蘊,喚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yǎng)。
作為議論文體,“木葉”是文章論題,本文主是圍繞古詩中的“木葉”意象對詩歌的暗示性進行分析說理,所以我將認識“木”與“樹”藝術(shù)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shù)特征,實質(zhì)是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認識以小見大的好處作為本課學習的重點。
新的教材觀強調(diào)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最終要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真正提高學生獨立分析鑒賞的能力,而這也恰恰是我們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所以我把本課的難點定位在:
1、快速閱讀與精度結(jié)合,鍛煉學生提取課文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總結(jié)歸納分析的能力;
2、拓展訓練,讓學生學會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品味詩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體。因此我一切活動以學生為中心,主要采用學案輔助法、激趣導入法、問題引導法、歸納比較法、探究討論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進教學生成。
本文圍繞“木葉”這一意象旁征博引,形象說理,學生學習時要充分接觸文本,速讀與精讀結(jié)合,充分運用圈點勾畫法、替換對比法、情境想象法理解詩歌語言的妙處,體會其暗示性特征。
五、課時與教具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計劃一課時,運用電子白板作為輔助工具。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既是對文本的閱讀與鑒賞過程,又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樹立學習主體意識,學會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的過程,結(jié)合本課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
。ㄒ唬┱n前預習布置學案,讓學生課前讀一遍課文,特別是細讀4---6節(jié),填比較表。(因為課文較長,又有很多引用詩詞的注釋,需要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為了保證預習的有效性設計了學案的表格,同時也引向課堂鑒賞的重點部分。)
。ǘ┘と胩釂枺鹤x過課文,這篇文章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詩句,有何作用?介紹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詩人。當年讀清華大學中文系時的畢業(yè)論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詩集《夜》,之后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詩集,被譽為給詩壇帶來“一份晚唐的美麗”。由詩人而學者,林庚對中國文學史的研究獨樹一幟。在古詩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論點是“盛唐氣象”、 “少年精神”“布衣情懷” 和“建安風骨”。 (由學生對課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點認識文化隨筆的特點,順便解題!笆⑻茪庀蟆薄 “建安風骨”拉近了作者與學生的距離)
。ㄈ┭凶x探究
1、讀最后一節(jié),圈點關(guān)鍵詞。(改變讀文順序,從最后一段入手,提煉文章觀點,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
2、小組合作,完善預習作業(yè)中的表格,比較歸納“木”與“樹”藝術(shù)形象的差別。
3、通過與“落木”的比較完整理解“木葉”這一形象。
4、探究文章的寫作目的,認識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ㄗ灾鲗W習與合作學習結(jié)合,鍛煉學生提取課文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對比歸納分析的能力)
。ㄋ模┩卣咕毩曀伎荚娋渲胁煌摹八钡囊庀蟮陌凳拘,按照老師給的模式答題。這首詩是詩人在( )的場合下,通過( )這一意象( )的暗示性,表達了( )的感情。
。ū締卧n文獨特之處在于學以致用,拓展設計是為了運用本課所學知識,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對詩歌同類現(xiàn)象進行分析。)
(五)課堂小結(jié) 像“木”“水”一樣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詩歌中不勝枚舉,如月、松、菊、雁。希望同學們搜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夠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理解詩歌,與詩人做心靈的溝通。
。┳鳂I(yè)布置完成學案中關(guān)于“水”的剩余的兩道練習。(作業(yè)安排依然重在學以致用)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將課堂內(nèi)容簡潔明了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木———————————— 空闊舒朗
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 暗示性 藝術(shù)形象一字千里
樹—————————————飽滿綿密
【語文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經(jīng)典語文說課稿12-01
語文《趙州橋》說課稿07-14
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11-05
語文說課稿11-06
語文《荷花》說課稿03-12
語文春酒說課稿03-16
語文說課稿03-25
語文優(yōu)質(zhì)說課稿11-03
語文蠟燭說課稿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