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思想品德說課稿

思想品德說課稿

時間:2022-02-01 22:38:1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匯編五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思想品德說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匯編五篇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

  今天,我以《體驗 建構 生成》為題,向大家匯報《家鄉(xiāng)的變化》一課的教學理念和設計思路。本課是蘇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的家鄉(xiāng)在變化》的最后一課。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我的家鄉(xiāng)(社區(qū))”的內容標準第2條“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萌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編寫。與前面的“我愛我家”、“家鄉(xiāng)哺育了我”及后面的“我的國家和我的民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序列。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等方面來說一說。

  一、說教材

  1教材解讀

  首先是教材解讀(點擊),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叫家鄉(xiāng)。咱們中國人常常用“故里”、“故土”、“鄉(xiāng)井”、“衣胞之地”來表示家鄉(xiāng)!对娊洝ば⊙拧分袑懙溃骸熬S桑與梓,必恭敬止”是說家鄉(xiāng)的桑樹和梓樹是母親種的,對它要表示敬意。后人又用“桑梓”來比喻家鄉(xiāng)。正因為家鄉(xiāng)像母親一樣,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成長有著血肉相依的聯系,所以,我們才更加關注家鄉(xiāng)的變化與發(fā)展。

  對學生來說,家鄉(xiāng)這個概念可大可小,通過三年級《請到我的家鄉(xiāng)來》等課的學習,我們已把家鄉(xiāng)定位在江都,在第二課時課外延續(xù)時可將家鄉(xiāng)的外延進行適當的拓展。

  我認為本課應著眼于“變化”二字,不能誤讀為“我的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這原本就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本課教學過程應著力于“體驗”,而這一切的變化,并不是我呈現或直接告訴他,而是引導他通過自身的親身體驗主動獲得的,只有通過自身的體驗獲得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情感,才是有效的情感。

  本著活用教材的原則,我對教學資源進行重組,先對文本研讀領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有準備的,我也是有準備的,才能給他以啟迪。

  2、教學目標

  備課之前,我曾在四年級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結果發(fā)現,非常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占28 %,而感覺一般約占 69%,不了解(或沒什么感覺的)占 3 %。可見,學生對家鄉(xiāng)的了解只是淺層次的,只有引導他走出校園,走進社會,深切地感受家鄉(xiāng)今昔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化,才能觸動他心靈深處的琴弦,從而潤物細無聲地激發(fā)他的情感。

  根據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力、知識等目標,針對教材內容和我校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課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倌芰ε囵B(yǎng):通過調查、訪問、參觀、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了解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發(fā)展。

 、谌烁袼茉欤涸鰪娚鐣熑胃校龠M學生社會化。

  ③情感熏陶:進一步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擁護之情。

  3、教學安排

  本課的教學分課外實踐體驗和課內交流感悟兩個部分,兩課時完成。

  課前我重組教學資源,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調查、訪問和參觀,了解和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引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體驗和課內交流感悟。

  根據遵循兒童社會生活等一系列原則,讓學生在主體的參與中通過多種手段了解、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程序

  課堂教學結構決定著一堂課中教與學的活動順序,學生能否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活動,能否形成協同的教學局面,都與教學結構有關,因此,我從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現狀出發(fā),擬定了以下的教學框架:

  第一課時:課外實踐體驗

  音樂渲染 導入新課

  第二課時:課內交流感悟 交流互動 激發(fā)共鳴

  辯論交鋒 升華認識

  鏈接生活 建構角色

  課外延續(xù) 引領實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外實踐體驗

  體會家鄉(xiāng)的變化應建立在對家鄉(xiāng)了解的基礎上,一開始,學生可能會覺得一下子無話可說,或說得很少,我及時引導和點撥:要想了解家鄉(xiāng)的變化,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再交流,知道可以采用拍照或攝像、實地調查、采訪身邊人、走訪所在社區(qū)、點擊互聯網等方式,再進一步引導如何分配任務,從哪些地方去調查。

  這一部分設計理念:引導學生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視角去觀察生活,讓他們在主體的參與中體驗參與的真實,參與的快樂,參與的.辛苦,從而達到關注社會,了解社會生活,獲取真情實感的目的。

  第二課時 課內交流感悟

  接下來,我想比較詳細地說說第二課時我的設計理念與思路。。

  課堂分為五大板塊

  第一板塊:音樂渲染 導入新課

  歌曲《龍川情》唱出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好歌龍川飛出來,好水流進我的心。整個課在《龍川情》的音樂聲中拉開序幕,我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導入:有一個地名已流傳了三千多年,有一個地方具有水的靈動,龍的神韻,在江淮大地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對,這就是我們的家鄉(xiāng)——江都。

  缺乏情感是現行德育的一種機能性缺陷,因此,我覺得必須高度重視情感在個體道德形成中的地位和價值,《龍川情》又是一首富含江都鄉(xiāng)土氣息的歌曲,既為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創(chuàng)設情境,又為學生的情感升華作好了準備。

  第二板塊:交流互動 激發(fā)共鳴

  小組用圖片、照片、錄音、錄象等多種形式匯報調查了解家鄉(xiāng)變化情況,對于家鄉(xiāng)的變化,學生多數是從身邊事感受到的,當學生交流時,我不置身事外,及時補充。

  我認為課堂絕不是預設的,而是生成的。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將這些交流、探索不斷引向深入,不停留于表面的對比,而是要觸動他心靈深處的琴弦,不斷豐富學生的感知。

  在學生對家鄉(xiāng)的變化有了豐富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大家探討:為什么會有這些可喜的變化呢?

  正是由于每個家鄉(xiāng)人的努力,促使家鄉(xiāng)的經濟發(fā)展與騰飛;正是由于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促使整個國家經濟的騰飛。

  在經過充分的交流互動之后,我充滿激情地說:這就是我們歷史悠久的家鄉(xiāng)!這就是我們人杰地靈的家鄉(xiāng)!這就是我們日新月異的家鄉(xiāng)!《龍川情》音樂再次響起,在音樂聲中讓學生設計一句廣告語來贊美家鄉(xiāng)。

  這一部分的設計理念是: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交流,努力形成師與生,生與生的多邊互動,構建高效、立體的信息傳輸渠道,放大教學流程和效益。

  第三板塊:辯論交鋒 升華認識

  社會在發(fā)展,經濟在發(fā)展,家鄉(xiāng)的變化是不是也給我們帶來了煩惱?

  感受《高樓與花園》這首詩。

  讓學生進行辯論。引導他們明白這些只是家鄉(xiāng)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美中不足”,說不足是為了增強小主人翁責任感。

  在這里,我與學生達成共識: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而應著眼于長遠的發(fā)展、科學、和諧的發(fā)展。

  第四板塊:鏈接生活、建構角色

  我們在看到家鄉(xiāng)變化的同時,也發(fā)現了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一番唇槍舌戰(zhàn)后,靜下心來想一想:怎么對待那些“美中不足”呢?完成表格。我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設計了表格內容。(出示)

  我校曾有一些同學發(fā)現農民焚燒秸稈以后開展了小課題研究,他們辦手抄報、發(fā)放宣傳單、采訪農民、上報市政府領導,為家鄉(xiāng)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生活化已成為21世紀德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價值取向之一。我認為本課的教學必須從抽象化、空洞化的說教中走出來,回歸生活,關注、指導和引領學生的現實生活,回答他們對現實生活的種種困惑和挑戰(zhàn),為學生展現一個真實的世界,以達到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目的。

  第五板塊:課外延續(xù) 引領實踐

  對于家鄉(xiāng)今后的發(fā)展,你有什么好的創(chuàng)意呢?

  請以小組為單位選定一個小課題,開展課題講究。班隊課上,將開展《讓家鄉(xiāng)的水更美》等主題活動,并將評出——慧眼小記者、智慧腦靈通和最佳課題組。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和“自主建構”,基于這種認識,我在本課教學的尾聲,不是劃一個圓圓的句號,而是給出一個開放式的省略號,為學生創(chuàng)建種種環(huán)境和條件,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喚醒”、“解放”和“引領”的功能,促進學生的社會化。

  以上是我的說課,真誠地希望能得到各位評委老師的指點。謝謝大家!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朋友新伙伴》是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生活》教材一年級上第一單元的第三課。本單元包括四課:《我背上了新書包》、《校園鈴聲》、《新朋友新伙伴》和《平安回家》。本單元的設置旨在配合小學的入學教育。兒童剛入小學,對學校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對小學生這樣陌生的角色既充滿新鮮與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擔憂、不安甚至惶恐。如何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情緒穩(wěn)定、心情愉快地學習,一直是我們老師探索的內容。而本單元安排的教學內容就是幫助學生順利地實現由幼兒向小學生的角色轉換,使其學會愉快地與老師和同學交往。也因此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定為:讓學生適應并喜歡學校生活,喜歡和老師、同學交往;熟悉學校環(huán)境,能嘗試利用學校的設施解決自己的一些問題;初步認識并遵守學校生活的規(guī)則與紀律!缎屡笥研禄锇椤芬徽n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對新老師和新同學有進一步的認識,并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與大家交往。

  2.學生預設

  兒童剛入小學,對學校的環(huán)境和小學生這樣的角色都會感到陌生,為了讓學生盡快地轉換角色、適應并喜歡學校生活,喜歡上原本陌生的課堂,我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一系列的課堂活動以調動一年級新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因為我教的學生是一年級的小學生,所以要考慮到學生在進行課堂活動時會比較活躍、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會比較投入,班級課堂紀律可能無法保證。應對策略是在游戲之前一定要講明游戲規(guī)則。

  3.教學目標

 、胖R目標:進一步熟悉老師和同學,加深彼此了解;學會做一個受大家喜歡的同學。

 、萍寄苣繕耍簩W習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與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讓學生在“我的朋友”和“做名片、交朋友”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乔楦心繕耍鹤寣W生對老師和同學產生喜愛之情;同學之間能夠互助互愛,團結友善。

  3.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沤虒W重點:讓同學和老師、同學之間加深彼此了解,并表現出對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平虒W難點:讓同學消除與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做一個受大家喜歡的同學。

  ⑶教學重難點突破:為了讓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加深彼此了解,我在課堂上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上課之初我安排了“我的朋友”的活動,讓學生說出開學兩周以來你認識的新朋友的名字,看誰說的名字多;然后,同學到講臺前進行“自我介紹”;接下來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名片,并在樂曲聲中送給想要結交的新朋友。至于怎樣教會學生做一個受大家喜歡的同學,我將讓學生通過對多媒體課件上的丁丁的行為的評價來知道怎樣才能做一個受大家喜歡的同學。

  4.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樂曲《找朋友》;制作多媒體課件——丁丁的故事。

  學生準備:名片大小的紙卡,水彩筆。

  二、說教法

  1.游戲競賽法: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來,并且在與學生之間不斷地發(fā)生互動、對話、交流、溝通中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大量采用游戲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2.情境設置法: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教學情境,正因如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丁丁的故事”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fā)下,有效地進行學習,體會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同學。

  3.直觀教學法:教學中,我將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名片的示例”、“丁丁的故事”,以此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了解教學內容。

  三、說學法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及重視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谝陨嫌^點在本課教學中,我將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人合作的能力。

  四、說過程

  1.教學環(huán)節(jié)

 、胖苯訉,競賽激趣

  以游戲“我的朋友”直接導入。

  “開學已經半個多月了,相信同學們一定認識了很多好朋友,那就請你說一說:開學兩周以來你認識的新朋友的名字,看誰說得多。”

  【競賽形式導入新課,能夠很快吸引學生注意,調動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浦谱髅Y交新友

  請班級中說出朋友名字最多的同學說一說他是怎么認識新朋友的'?

  【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總結怎樣進行人際交往,提高學生的與人交往能力】

  “原來他是這么認識新朋友的,其實你還可以通過下面這種方法認識新朋友:請同學們拿出老師課前讓你們準備的紙卡,然后選出你最喜歡的顏色的水彩筆,你可以照著你的胸卡制作屬于你自己的名片,等一會兒你可以把你做的名片給你想要認識的新朋友。好,大家開始做名片吧!

  讓班級同學在《找朋友》的音樂聲中自己動手制作名片。

  【樂曲聲中做名片,陶冶性情;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名片的活動則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老師現在放音樂,同學們可以離開座位,把你剛剛做好的名片給你想要認識的新朋友。在給他(她)名牌前,你要和他(她)按照音樂中唱到的那樣‘敬個禮,握握手’,說‘我叫**,我想和你做朋友’,然后給出名片。而接到名片的同學則要說‘我叫**,很高興和你做朋友’。當音樂聲響起你就可以離開座位,但是音樂聲一停止,同學們就要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新穎的活動形式——交換名片,會讓學生樂于參與,促進學生彼此交流、加強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與人交往能力。交換名片前的敬禮、握手,會消除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陌生感和羞怯感,讓學生對同學產生喜愛之情】

  ⑶創(chuàng)設情境,深化主題

  教師展示多媒體課件——丁丁的故事,讓同學說一下丁丁的哪些做法會交到新朋友,哪些做法不會交到新朋友,要是他想要交到新朋友他該怎么做?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評價丁丁的行為,從中體會到怎樣才能交到新朋友】

  看過丁丁的故事后,請同學說說怎么做才能成為讓大家都喜歡的孩子?

  【教師提問,深化主題。學生們在看過故事之后總結概況“怎么做才能成為讓大家都喜歡的孩子”,以此提高學生與人交往能力】

 、日n堂結語,課外擴展

  “同學們知道了怎樣會成為一個受大家都喜歡的孩子,老師希望你們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請你在課后去認識一些別的班級的同學,下節(jié)課老師要看看誰認識的新朋友的。”

  【由課堂上認識本班同學的活動擴展到結識別的班級的同學,學生的與人交往能力會不斷提高】

  2.板書設計

  新朋友新伙伴

  我的朋友

  做名片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自我保護》。近年來,青少年被傷害的事件屢屢發(fā)生,盡管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為青少年提供了有力的保護,但這些不能完全防止對未成年人侵害行為的發(fā)生,我們學校就有這樣的例子:在1月14日至16日期間,一伙社會青年連續(xù)到我校附近的公交車站、周邊道路上搶劫我校多名學生的e通卡、MP3等財物,并毆打一名學生致重傷,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案件最終破了但查案中我們發(fā)現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許多同學當這幾個社會青年毆打和搶劫同學錢財時,有同學目擊了但是卻沒有及時向老師報告或向公安局報案;當這伙人第二天繼續(xù)作案時,第一天受害同學看見了,但仍沒作出反映,甚至有一位同學是我們取回被搶劫東西在組織學生認領時,才發(fā)現他也是受害者之一。案件引起我深深的反思:導致悲劇多次上演的原因是什么?歸根結底是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足,沒有掌握自我保護方法和技巧導致的。我想要是這些學生能正確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或許這種悲劇就減少甚至不會發(fā)生,本課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以人為本,聯系實際,注重實踐”是本課秉承的教學理念,。下面我就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本節(jié)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七年級下學期的教學結構主線是“珍愛生命,健康成長”。《自我保護》是其中第七單元《法律護我》第三節(jié)的第一個框題,是“健康成長”這條主線中一重要板塊,是第七單元《法律護我》乃是法律常識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也是重點難點和精華所在。

  2、教學目標

  對本課課標的要求:“體會自我保護重要性和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并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預設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它包含了二個層次,即體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并在這一基礎上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學生受到一定程度的自我保護能力方法的訓練,逐步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自我保護的本領,充分認識自我保護的重要意義。達到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的作用。

  3、教學重、難點。

  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特點,預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它是這一章的主干知識,也是本節(jié)其他知識的探究基礎,從學生的心理學習自我保護要根據“學習對生活和生產有用的知識”的課改理念,只有掌握這一知識學生才能“學以致用”,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課預期的教學難點確定為“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這一問題綜合性強,七年級學生由于生理、心理都不夠成熟,往往對不法侵害的認識不足,在日常行為中,缺乏對自我保護重要性的認識,缺乏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將這一知識暫定為本課的學習難點。

  4、教材處理:指導思想是“源于課本,高于課本;貼近生活,情感體驗;理論聯系實際;兼顧創(chuàng)新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5、資源利用:教材本身及學校內鮮活例子,學生收集的材料兼收并蓄,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共同分享。

  二、說教法和學法

  1、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處在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聯系前后知識的能力還有待提高,考慮問題還不夠全面,他們既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幫助,又具備一定獨立性,但受外界環(huán)境所左右。受到侵害時,有的膽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則沖動行事,不計后果。由于過去所進行的法制教育多為“遵守型”或“限制型”,即要求學生要如何遵守法律,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所以他們中許多不知道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在本課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方法和技巧以及正確分析問題,冷靜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法:“四環(huán)節(jié)活動教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去。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中,我將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重組,將“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調到前面先學,一是有利于與導入課堂中的知識相銜接,二是有利于為后面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作鋪墊。同時,以小品案例教學的形式,進行師生共同探究,隨后,讓學生全員參與自己探究,有利于培養(yǎng)了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ǘ嗝襟w顯示)

  第一環(huán)節(jié):我來當編劇 (自主活動,引起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是安全員 (自主探究,人人動手)

  第三環(huán)節(jié):我是小警察 (自救互助,嘗試解決問題)

  第四環(huán)節(jié):我是小法官 (歸納梳理,復習鞏固)

  3、說學法:

  本課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教師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全員參與,達到自主建構知識的目的。因此,采用學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課堂討論法”、“啟發(fā)談話歸納法”等等

  角色扮演法: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習要聯系學生已有經驗”。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入解決實際問題情境。在學習“自我保護方法”時,學生以編劇身份,就遇到歹徒敲詐勒索時我該怎么辦理這一問題展開(辯論)表演,使學生進入解決實際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

  自主合作探究法;建構主義的核心理念之一:學習是由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的過程;讓學生在課前動手收集材料:我們身邊的安全隱患并歸納整理出幾個類型(如在家庭中、在學校中等);(搜集、記錄資料的過程就是很好的學習過程。通過此類活動,可培養(yǎng)學生初步學會用自身的知識去尋找發(fā)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養(yǎng)調查能力。使全體學生都能“動起來”,參與到課前的學習準備中去。提高對本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討論:歸納總結出一些學生容易碰見的安全隱患,補充老師給出的不完整的答案;讓學生聯系實際地大膽想象,建言獻策例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勤思考、好動手的習慣。提高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討論法:重點知識“自我保護的方法”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充分發(fā)揮和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更為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想方設法去探究,適應了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在課堂討論和歸納中會發(fā)現很多對問題的不同看法,不同觀點,再加之正確引導即是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啟發(fā)談話歸納法:重(難)點知識“自我保護的技巧”的教學中,在學生課堂討論和提問學生的教學情境中,適時地加以歸納,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性認識,逐步形成探究問題的能力。

  4、教學準備:提前布置學生收集我們身邊安全隱患、排練小品,小品表演采用人生AB劇的形式。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環(huán)節(jié):我來當編。ㄗ灾骰顒樱鹋d趣)

  杜威說:“教學的藝術就在于能夠創(chuàng)設恰當的情景”。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出示20xx年1月22日《廈門晚報》中一則《一伙小青年在檳榔中學附近專搶學生 威脅不許報警》新聞請大家換位思考:“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我要怎么辦?”。(目的在將新聞與預先排練的小品結合,讓學生分析這種情況產生原因,引起思考。)緊接著我請課前排練過小品《小浩怎么辦?》的同學上場,調動課堂氣氛,這時候讓學生預設場景,每個同學可以將自己預設的場景(如:①直接反抗②求助路過大人③逃跑等)放入小品中,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樣能讓學生結合場景豐富認識,使自己在這樣的情感體驗中加深對知識的感悟、理解。

  在這里,我采用“主動+合作”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了思想品德教師“如何領”、“把學生領到什么地方”的主體作用,當你把他們領到適當的地方之后,那就要把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起來、發(fā)揮出來,師生共為主體,雙向和諧活動的過程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是安全員(自主探究,人人動手)

  在新的教學理念中,提倡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和諧共存。在教學中,平等參與教學活動,是新型師生關系的體現。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充分圍繞“生活是課堂教學的基礎”這一理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在課前布置預習作業(yè)時,我讓學生去發(fā)現我們身邊的安全隱患,找找有哪些隱患直接危害我們的健康,看看誰找的多,誰就是合格的安全員。在講授時,我先抽查了學生的調查結果,讓他們積極發(fā)言,相互補充。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學習,主動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自己體驗,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調查能力,也能告訴學生,找到這么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我要提高自己的自我保護意識(將自我保護意識點到)。

  同時,我將學生回答快速統計在黑板上來說明我們身邊存在許多安全隱患,但是我們不要害怕,因為我們更應該體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將我們身邊安全隱患分為幾個類型(如學校、家庭、周邊環(huán)境等)為第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開展打下伏筆。

  第三環(huán)節(jié):我是小警察(自救互助,嘗試解決問題)

  建構主義者認為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學過程是依據產生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是解決問題必須重新回到學生。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課教學重點難點所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趁熱打鐵,在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出具我們身邊一些常有安全隱患,如在學校中參加體育運動、在家庭里要注意防火、使用煤氣等要如何注意安全,注意,在這里只是個案一個一個案例進行討論)面對我們身邊的安全隱患的時候,我有哪些好辦法?讓學生分組交流,暢所欲言,找出他們所用的方法。然后老師再進一步進行總結,鞏固知識,使學生透徹掌握。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運用身邊鮮活素材,使學生得到切合實際的引導,從學生不同的方法中發(fā)現學生思想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并加以正確引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問題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自信心。

  第四環(huán)節(jié):我是小法官(歸納梳理,復習鞏固)

  建構主義的核心理念之一:知識是建構的,而不是接受的。學習是由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的過程。

  根據這一理念,我先向學生出具幾個案例的視頻,每觀看一個案例,我就讓學生結合課本和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自我歸納總結本課知識,“潤物細無聲”地對本課知識進行了復習鞏固。依照尊重學生主體性原則,激發(fā)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歸納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教學效果的情感升華。

  最后課堂小結。請學生做課堂小結,目的:一方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另一方面能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及時進行教學反饋。教師小結使知識系統化。

  (以上環(huán)節(jié)時間安排只是預設,可根據學生學習活動的實際情況需要來作相應的調整。如果出現課堂效果好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順勢引導,讓開放式課堂漸入佳境。)

  四、教學效果預估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預計學生一定能把握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學會有用的自我保護知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掌握自我保護技巧。并在學習逐步提高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從而激發(fā)起新的學習動力。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是我對《自我保護》一課的說課材料,我知道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我相信在您們的關懷和指導下,我會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提高的。謝謝大家!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對應的課標內容: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yǎng)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yōu)良品質。

  (二)教材分析

  《人生難免有挫折》是人教版思品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中的第一框的內容。本框是第三單元的起始課。第三單元《做意志堅強的人》是上述兩個單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和“做自立自強的人”的邏輯發(fā)展。學生通過上兩個單元的學習,渴望做一個自尊自信和自立自強的人。但是,當他們邁步去做的時候,挫折和困難是他們必須正確對待的問題,而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所以,這個單元是解決前兩個單元,甚至上冊書中的行為實踐問題,同時也為下面各單元中的知識學習和行為實踐作了有力的準備。本框題共分兩目:第一目“挫折與人生相伴”,先通俗地講解挫折的含義,然后從分析人生難免有挫折入手,闡述了挫折難以避免在于“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很多(如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個人因素等),從中得出:挫折與人生相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第二目: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結果,分析了面對困難和挫折有三種人生態(tài)度,這三種人生態(tài)度會導致三種不同的人生結果,引導學生要樹立積極對待挫折的人生態(tài)度。

  本框題既是本單元的起始課,也是學習第二框《挫折面前也從容》的基礎。學習本框題,對于提高學生思想、心理素養(yǎng),增強戰(zhàn)勝挫折的能力,奠定科學人生觀的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三)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了解挫折的含義,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與人生的關系;

 。2)學會遇到挫折時,能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法引入新課,然后學生自主學習,活動交流,讓學生列舉生活中人們遇到的挫折、名人的'挫折,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挫折,讓學生體驗到挫折是難免的,要直面挫折,選擇堅強的人生態(tài)度。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面對挫折采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進人物戰(zhàn)勝挫折的事跡和名言激勵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奮進。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框題的教學重點是關于造成挫折的原因分析。人的活動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的,因此,人們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教材中指出,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能預測和及時防范的天災人禍(即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還有可能是各種人為因素(即學校、家庭及個人因素)。只有明確了造成挫折的因素都有哪些,才能懂得為什么挫折是難以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是與人生相伴的。對于重點的突出,我采用的是自主學習,互動交流的方式,從學生的舉例及發(fā)言中,可以看出他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程度。

  本框題的教學難點是:對造成挫折的社會因素的理解。對于人禍(即社會因素)與人為因素,學生理解上可能有疑點,認為是一回事。其實不然,社會因素(即人禍)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遭到的各種人為因素的打擊和阻礙,它包括政治、經濟、法律、宗教、道德、風俗習慣、人際關系等方面,如正義得不到伸張,長期蒙受冤屈,因得不到公正待遇而使個人才能無法發(fā)揮等?梢赃@樣理解,社會因素是人為因素的一種,但人為因素不僅包括社會因素。本教材是將自然因素、社會因素歸為天災人禍,將學校、家庭和自身造成的影響歸為人為因素。對于教學難點的突破,充分發(fā)揮直觀教學手段,選用一些典型例子,設計了形象生動的畫面。一則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則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感性認識。

  二、說學生

  初一的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現在還處于從小學到初中的轉型期,他們大多數都是父母的“掌中寶”,從沒受過什么大的委屈或挫折。但在人生的征程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特別是在初中時期,學習壓力增大,學生一時適應不過來,有些學生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差,產生了不良后果。所以,在本課的教學當中,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授課,讓學生自

  教案《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人生難免有挫折》說課稿》,來自網!

  己舉例,激活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體悟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是難免的,從而能直面挫折。

  三、說教法與依據

  (一)教學方法:

  新課程提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了諸多活動:

  1、上可伊始,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中,感受貝多芬堅強的人生態(tài)度,導入新課,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2、在第一、第二目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采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講述自己的挫折,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小組集思廣益,填寫三種人在挫折面前常用的詞匯,促進學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團結協作;

  3、積極引導學生能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探究性學習。

  (二)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能使教學直觀形象,易于理解,是優(yōu)化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說學法

  1、自主學習法:挫折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所以本課教學中很多問題的突破都是通過激發(fā)學生已有的體驗來完成的。

  2、合作探究法:為了發(fā)揮集體集思廣益的優(yōu)勢,三種人在挫折面前的常用詞匯填寫以及最后的談收獲就是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的。

  3、實踐求知法:如課下實踐作業(yè)(見附頁),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而且很好地貫徹了“學以導行”的教學理念。

  五、說程序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2、學習第一目,挫折與人生相伴;

 。1)挫折的含義

  (2)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因素

  社會因素

  家庭因素

  人為因素學校因素

  生理因素

  個人因素

  心理因素

 。3)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3、學習第二目: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結果

 。1)面對挫折的三種不同態(tài)度及結果:

  A:放棄者——一事無成

  B:半途而廢者——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

  C:意志堅強者——獲得成功,享受真正的人生

 。2)選擇堅強的人生態(tài)度

  4、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都有那些收獲?

 。2)介紹邰麗華以及《千手觀音》,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遭遇挫折時,向邰麗華等人學習,勇敢地直面挫折,做生活的強者。

  5、布置實踐作業(yè)(見附頁)

  六、說板書

  由于本校多媒體教室的黑板被大屏幕所遮蓋,故無法板書,知識要點均在多媒體課件中。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是來自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學的徐麗麗,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讓生命之花綻放》,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三框。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闡述我的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我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核心理念,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淡化說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人人參與教學,師生互動,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二、學情分析

  據我了解,現在的學生因是獨生子女,唯我的心態(tài)意識強,加之生活的優(yōu)越感,使他們缺少對生命的關愛,忽視生命的價值。因此,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真實體驗和感悟,讓他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感悟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培養(yǎng)熱愛生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階段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義何在,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問題。本節(jié)課的要求就是引導學生在正確看待自我的基礎上,學會尊重他人的生命與價值,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同時,也是認識自我這一單元的基礎部分,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

  通過以上分析,制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認識自我,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培養(yǎng)全面、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從思想上懂得生命的可貴,行動上學會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重難點及確立依據

  根據課標要求和學情分析,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將難點確定為:延伸生命的價值。

  四、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的選擇

 。ㄒ唬┙谭ǎ菏冀K貫穿“具有啟發(fā)性、突出主體性、注重思維品質”的原則,體現“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精神,采用活動探究教學法、師生合作教學法、情感體驗教學法。

  (二)學法:合作探究學習法、感悟體驗學習法。

  (三)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五、教學程序設計與分析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圖片導入

  一幅美麗的圖片能夠很快引起學生的視線,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課前我借助多媒體展示一幅圖片,提出問題:“你從這個圖片中感悟到了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有效地使學生完成了從“圖片欣賞→視覺享受→心靈感悟”這一瞬間的情感體驗,學習的熱情被迅速點燃,很快進入了學習新課的狀態(tài)。通過學生的回答和我的點撥,引出課題:讓生命之花綻放。

  (二)互動交流,探究新課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之間應該相互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通過一系列相關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

  活動一:感受生命的堅韌,激發(fā)求生欲望

  借助多媒體展示汶川地震中的有關圖片,讓學生知道生命的脆弱,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敬畏之情、熱愛之情。在學生的心靈被觸動的瞬間,展示汶川地震中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事,此時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隨即我提出問題:“他們是如何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學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我這樣設計是從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認知能力出發(fā),通過真實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明白,強烈的求生欲可以使脆弱的生命變得堅強,無論何時都要珍愛生命、永不放棄生命。多媒體展示“生命贊歌”,全班齊讀,學生的情感第一次升華。

  活動二:求生知識大比拼

  借助多媒體展示四個情境,學生合作探究解決了問題,同時展示自救方法的圖片和內容,我這樣設計,是讓學生審視自我的求生欲望,了解求生知識,掌握正確的求生方法。

  通過上述活動,完成了第一目的教學,同時強調珍愛生命,永不放棄生的希望,這是對自己、對父母、對親人、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這為知識的進一步探索做了鋪墊。

  活動三:悅納生活,尊重生命

  1、榜樣激勵

  借助多媒體展示“芭蕾舞女孩李月”和“殘奧會乒乓球冠軍馬麟”的故事,提出問題:“從他們的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學生四人一組展開討論,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在教師的點撥下,歸納總結出答案,同時出示“張海迪的名言”。這兩個故事的引用,是本課的重要看點,一個是同齡人的事例,激勵的效果會很明顯,一個是我們家鄉(xiāng)牡丹江的運動員,會更好的激勵學生培養(yǎng)建設家鄉(xiāng),服務社會的信心,為下面講述“延伸生命的.價值”奠定了基礎。

  2、法律講堂

  多媒體出示法律知識,學生識記。

  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認識到在珍愛自己生命的同時,對他人的生命也應該尊重和肯定,更負有一種責任,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重點。

  活動四:寫生命箴言,過有意義的生活

  這個活動借助具體事例,使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進而引導學生過有意義的人生。本環(huán)節(jié)由三個步驟完成。

  第一步:借助多媒體展示人們熟知的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人為什么能夠受到人們的崇敬和懷念?”激發(fā)學生對有意義人生的揭幕: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第二步:寫出自己的生命感悟,引導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價值的思考,用精彩的語句、詩詞或名言寫出來,全班共勉。

  第三步:學生暢談,你打算如何實現并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們積極踴躍的回答,出彩的表現,使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通過以上想、寫、說三個步驟的層層遞進,使學生“理解生命的意義—感悟生命的真諦—向往有意義的人生”,學生的情感第二次升華,有效的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板書小結,強化認識

  眾所周知,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所以我用綠色標注生命二字,重難點包圍在它的四周,整個板書從點到面到線,從整體上看像一束生命之花在綻放,設計上科學、精煉、美觀,與課題一致,使本課的主旨得到體現。

  (四)激情結束,送出祝福

  為了將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最后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生命就是一朵暗處的花,有代謝、精彩與頹廢,永遠看不分明,但它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跡,讓我們珍愛生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延伸生命的價值,讓生命之花永不凋落,綻放精彩!”精彩的結束語給本節(jié)課劃上了圓滿的句號,“明天會更好”歌聲響起,送出祝福。

  六、設計體會

  本課內容貼近生活實際,真正體現“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突破了課本課堂的束縛,設計上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對知識的探索層層遞進,達到了從“明理→激情→導行”的課堂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擴展和合作精神,為學生今后的人格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以上是我對《讓生命之花綻放》這一節(jié)課的認識和設計,不足之處請專家指導點撥,謝謝大家。

【思想品德說課稿】相關文章:

思想品德說課稿07-09

《思想品德》說課稿11-12

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08-12

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04-21

思想品德說課稿九篇01-17

初一思想品德說課稿11-25

思想品德說課稿15篇01-14

思想品德說課稿集錦八篇01-18

實用的思想品德說課稿4篇01-16

思想品德說課稿匯編六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