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再別康橋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說課的篇目——《再別康橋》。(課件展示題目)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說教學板書四個方面向各位老師展示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特點
熟悉教材是成功授課的前提。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為詩歌單元,收錄了中國現(xiàn)當代的一些優(yōu)秀詩篇,是高中階段文學鑒賞的開始,對整個文學鑒賞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再別康橋》排在本單元的第二課,是鑒賞學習現(xiàn)代詩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鑒賞其他現(xiàn)代新詩的基礎。學生可以借此體會、比較、鑒別不同題裁、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詩詞,這契合了新課標特別關注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對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再別康橋》一文是“新月詩歌派”詩人徐志摩的傳世之作,可以說是詩壇的一棵常青樹,因為它始終回蕩著美的旋律。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因而他的詩歌具有語言清新、音韻和諧、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特點!对賱e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徐志摩詩歌的這種風格特點。
2、說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詩歌閱讀的要求是:加強誦讀,在誦讀中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意象和意境、語言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以上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定了本文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品味詩歌語言,把握詩歌獨特意象和意境。
(2)、能力目標:
掌握誦讀技巧。初步學習鑒賞現(xiàn)代詩歌的方法。
。3)、情感目標:
體味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之情,感知《再別康橋》的詩意美,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3、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我把本文的教學重難點確立為: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誦讀詩歌的能力,領悟詩情,賞析詩歌畫面、詩意美。
教學難點: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二、說教法與學法
由于高一年級學生對詩歌鑒賞尚處起步階段,因而在課堂上,老師應將鑒賞搞得生動活潑,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他們愿聽愛讀,積極主動地鑒賞作品的習慣。加上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本課采用以誦讀法為主其它教學法為輔的綜合教學法。
1、誦讀法。詩歌是情感的藝術,誦讀有助于學生很好地把握內(nèi)容,理解作者情思,從而獲得自我的情感體驗,詩歌的語言是獨特的、精練的、優(yōu)美的,反復誦讀有助于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病柎鹦蕾p法。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對《再別康橋》中康橋美景進行賞析并對重要意象進行解讀,引導學生欣賞詩歌的畫面美,從而進行審美體驗。
3、探究式學習法。引導學生對《再別康橋》體現(xiàn)的作者情感進行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
4、多媒體演示法。通過它音形色兼具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景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以利于學生形象直觀地把握課堂內(nèi)容。
學法:反復誦讀品語言,聯(lián)想想象賞畫面,知人論世悟情感。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教指導學,為了學,服務于學”的指導思想,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步驟來完成教學過程,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
第一步:導入新課
首先,用多媒體展示電視劇《人間四月天》相關劇照,這樣能引起同學對劇情的回憶,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作者簡介。
力求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的介紹方式,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的生活、情感經(jīng)歷,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這一步驟即所謂“知人論世”,以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情感。
第三步:詩意朗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整體感知;再欣賞配樂朗誦《再別康橋》,能讓學生從中找出差距;然后教師范讀,并進行誦讀指導。(注意音節(jié)、重音、基調(diào))再讓學生伴隨優(yōu)美的樂曲進行誦讀,從而感受詩歌的音樂魅力。反復誦讀,是學生學習詩歌的基礎,同時,也契合了大綱中重視感悟、熏陶和語感培養(yǎng),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要求。
第四步:激發(fā)想象,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動的畫面美。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應該充分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了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像力,進入詩歌夢幻般的氛圍,首先精心挑選了一系列與每一節(jié)詩歌相配的優(yōu)美圖片,并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根據(jù)詩意選畫面。再請個別學生朗讀自已最喜歡的一節(jié)詩歌,結合圖片畫面,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詩歌內(nèi)容,并說出喜歡的理由,讓學生深入體會每一節(jié)的畫面美。老師抓住詩中的重要意象,關鍵詞(動作性很強的詞、融入強烈情感的詞)進行適當?shù)狞c撥,借此指導學生鑒賞現(xiàn)代詩歌的方法,逐步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第五步:比較閱讀,體會建筑美。
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感受新格律詩的建筑美,我選取了王維的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進行結構上的比較。通過比較,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本詩的結構特點:
一、三句詩排在前面,
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一格錯落有致,建筑有變化;再者一三句短一點,二四句長一點,顯出建筑美。
第六步:揣摩作者情感,感知詩歌離而不傷、別而不愁的基調(diào)。
自古以來,離別總免不了沉重的愁緒,《再別康橋》是作者與康橋的一場深情的離別,卻透露出較為輕快的情調(diào)。為了便于學生準確把握作者對康橋的依依惜別之情和詩中有幾分無奈,又有幾分灑脫的基調(diào),我從中國詩詞中篩選了以下幾個將離愁寫得黯然銷魂的詩句,與《再別康橋》進行比較,以便學生把握本詩離而不傷,別而不愁的基調(diào),以突破教學難點:
課件展示: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第七步:結合畫面,以圖引文,引導學生配樂試背全詩,再次整體感知詩歌的詩意美。
第八步:遷移應用。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詩派是新詩史上極為重視形式美的一個流派。通過學習《再別康橋》,可以從中體會到新詩的“三美”,即繪畫美、音樂美和建筑美,也使學生對詩詞格律的認識有了更多的了解。為了拓展學生的藝術靈感,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再用多媒體展示徐志摩的另外首詩《沙揚娜拉》,感受新詩的特點和“三美”,并留課后作業(yè):從內(nèi)容、形式、意境等方面比較兩首詩歌的異同。
四、說板書設計
一篇優(yōu)美的板書設計有“微型教案”之稱,一篇好的板書設計能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教學重點、難點,也易于學生學習。根據(jù)求實、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則,我設計了如下板書: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過程,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再別康橋說課稿】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說課稿07-03
《再別康橋》說課稿11-21
再別康橋說課稿05-21
再別康橋說課稿三篇06-26
再別康橋說課稿8篇06-28
《再別康橋》說課稿(精選5篇)03-08
【精選】再別康橋說課稿3篇01-15
再別康橋說課稿4篇12-31
再別康橋說課稿9篇01-07
再別康橋說課稿五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