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閱讀丈量青春
在一個端莊嚴肅的文字的時代,閱讀和青春,是人生中一對如花般的姊妹。
年輕的我們相識相知,由借一本書開始,因為共同喜歡一本書而無話不談。
文字書寫出的,是北島《波蘭來客》中的“我們的夢,關于文學,關于理想,關于事業(yè),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比缓,因為青春,在“時常驚醒的午夜”,不會有很多對美夢未圓的遺憾,對過往不甘的懊惱,對現(xiàn)狀不滿的怨懟,對明天還會期待,對自己會是一個奇跡信心滿滿!不會消沉,不會麻木,依舊沖動,依舊熱血,因為我們終究還能回去,還有時間,還能挽回,閱讀總能平復、勸慰和滋養(yǎng)青春的不安和躁動。
文字用油墨印在卷冊里,而青春,也用激情寫在年輪上。讀一段文字,要講心得。寫一段青春,也是表露一片心跡。
閱讀和青春,往往都要倚著一份心緒。
心緒的深處,或者是“打江南走過時,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不是歸人,是過客……”又或者是“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潛先生將讀書排在第一位,《傅雷家書》中,傅雷反復與傅聰提及的是讀書,圣埃克蘇佩里在《小王子》開篇的獻詞中說,請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了一個大人……獻給這個大人曾經(jīng)做過的孩子;蛟S,大家都認為閱讀一詞當與青春并肩,青春當與閱讀相伴。
亦如《小王子》中的描述,青春就是拒絕那個功利實用的“蘑菇”人生,要去到的是“另一個星球”。而這其中的橋梁便是閱讀。
一枕濃稠的星空里,有一條銀河閃爍著星星。那許多顆星星,這一顆是寫《理想國》的柏拉圖,那一閃是寫《哈姆雷特》的莎士比亞。是李白杜甫,是《紅樓》和《西游》。當閱讀至禪定處,猛一抬頭,夜空里的星海為你帶來智慧的頓悟,如同青蔥歲月午夜夢回時候,為了自己發(fā)下的宏愿,遙望浩瀚蒼穹,見到一顆流星,忽然熱淚盈眶。
假想若干年后,當停止閱讀,青春不再。忽然驚覺,人生如流水,消逝了的美好,實在太多:民宅深巷子、藍黑色的校服、鄰班的女同學的撞色襪子、大榕樹上的鳥窩、額溫槍、口罩消毒水、站上窗臺的小云雀。
原來讀一卷書,展閱一段青春年華,曾經(jīng)令人如此天長地久地感動,如此白駒過隙地感懷。
正如當我重新打開八月長安的《最好的我們》,看見一葉書簽,我赫然發(fā)現(xiàn)那時的青春,在字句和段落的回廊,找到那一句我曾反復誦讀的文字——“我們是爬喜馬拉雅山的猴子。山峰很多,我們選擇了不同的路,爬著爬著就再也聽不清對方的喊話。但遙遙的,還能看清楚,你走在年少時希冀的路上,向著高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