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作文>體裁作文> 語文議論文

語文議論文

時間:2023-11-13 11:15:37 體裁作文 我要投稿

語文議論文【匯總15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guān)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議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議論文【匯總15篇】

語文議論文1

  人們常說:“三年一代溝三年一代溝!备改负秃⒆,老師與學生……種種的種種,凡差三歲者,必有代溝。其實不然。再糟莫非墻。

  代溝如墻,墻卻不如代溝。

  代溝猶如一條河,把人隔于河兩岸,相互眺望,看清了河對岸人的表情,懂得該如何去做。

  墻卻非如此,一面厚厚的墻,隔絕在兩人中間,猶如一面盾牌,擋住了自己的身體,也擋住了自己的視線,看不見對方的臉,摸不清對方的心思,看似近在咫尺,實為遠在天涯。

  河,我看得見對方的.表情,兩人有事,我可以說我不理解你,然后轉(zhuǎn)頭便走。

  墻卻不能,看不見對方的表情,不知道對方在哭還是在笑,然后就一直立在墻邊等,等著對方拿一把斧頭破墻而來……而另一邊也在這樣想著。終究兩人就這樣站著,望著面前拿白茫茫的一片,不知該走還是該留。

  其實有時人心如墻,虛為無墻實為有墻。

  想要保護自己,找不到武器,于是拿了塊盾牌,擋住自己,拒絕別人的靠近。慢慢地,就在自己心中形成一面墻,任誰頭破血流都撞不開,非得別人用斧頭砸,或許還能破個洞,只是這樣心里也會很痛……所以,更多的,是在筑墻的時候,預先給自己設一扇門一扇窗,我們可以借助窗來看到外面的世界,也可以用門來防止別人的破墻而入,當然首先得有鑰匙,否則猶如虛設……這就是所謂的心門。

  從此以后,墻仍舊是墻,只是它不再讓人感覺白茫茫的一片,就像清晨那濃濃的霧氣,看不到前方一片,然后一直往前走,以為可以走到目的地,等霧散了,才驚覺自己不過是在原地打轉(zhuǎn)。

  所以,霧散路好走,墻開人歡心。

語文議論文2

  一、提高語文教師教學語言能力的五點建議

 。ㄒ唬┱n堂導入,新穎奇妙

  一節(jié)課伊始,學生注意力處于切換狀態(tài),設計新穎奇妙的導入語,有助于吸引注意力,引發(fā)學習興趣,啟迪思維運行。例如,教學《奇妙的克隆》一課時,教師導入:“同學們,大家都對《西游記》中孫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感興趣吧,輕吹一口氣,無數(shù)個小孫悟空立刻現(xiàn)身幫助孫悟空來決戰(zhàn)妖魔鬼怪。大家不要以為這僅僅發(fā)生在神話故事中,當今的科技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類似的情景,這就是《奇妙的克隆》。這樣的課堂引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閱讀情境。

 。ǘ┨釂栒Z,簡明扼要

  在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師生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提問要求語言簡明扼要,問得準確,富有啟發(fā)性。不啰唆,不繞彎子,不拖泥帶水。同時注意提問時要語速平緩,吐字清晰,重音突出。例如,教學《晏子使楚》一課時,教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來引發(fā)思考:“傲慢的楚王一心想侮辱晏子,為什么最后卻又不得不尊重晏子呢?”簡明扼要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課文的主旨。

 。ㄈ┻^渡語,巧妙自然

  課堂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之間起轉(zhuǎn)承合,自然離不開過渡語言。教師的`過渡語言要巧妙貼切、自然而然,既能使整個教學結(jié)構(gòu)渾然一體,一氣呵成,又能指引學生的思路順暢地切換進行,不至于突兀、脫節(jié)。例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在閱讀完課文引導學生動筆寫話之前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過渡語:“詹天佑建造了我國第一條自主設計的京張鐵路,不僅節(jié)省了經(jīng)費,還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竣工,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者的威風!這是多么令人驕傲的事情。同學們,假如我們到這里來旅游,來到青龍橋車站的詹天佑先生的銅像前,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請同學們以‘站在詹天佑的銅像前……’開頭,來寫一段話,好嗎?”

  (四)評價語,恰如其分

  課堂教學過程中處處存在著教師的評價性語言,不論是學生的互動回答,還是討論的效果、朗讀的水平、習作的能力,教師都需要使用評價性語言進行反饋。教師的評價語要求恰如其分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問題,以利于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和明確努力的方向。評價要具體、明確、不含糊其辭,以肯定鼓勵為主,又要不失時機地指出問題所在。例如,教學《狐貍和烏鴉》一課時,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主評價狐貍和烏鴉。絕大多數(shù)學生會認為狐貍是狡猾的?墒怯幸粋學生卻說:“我認為狐貍很聰明,又有恒心,它想盡辦法一次次地騙烏鴉嘴里的肉,即使失敗了也不氣餒,我們應該向它學習!”此時,教師評價:“聰明、恒心,是指做好事,狐貍做的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我們怎么看待狐貍呢,還要向它學習嗎?”

  二、結(jié)束語

  課堂的結(jié)束語既要畫龍點睛,梳理總括所學知識,強化學生記憶,增強教學效果,又要引人入勝,鼓勵學生拓展學習閱讀,或遨游書海,或置身社會生活,在生活中學知識、用知識、長才干。例如,教學《難忘的一課》,設計結(jié)束語:“同學們,通過這堂課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牢牢記住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選擇,唯獨不能選擇自己的母親、自己的祖國。不論將來你有多大的出息,但請你永遠記住這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我提議我們大家再深情地讀一遍這句話吧!‘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語文議論文3

  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叫“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讀,讓語文課省點功夫?墒俏覀冇行┱Z文老師并沒有完全在課堂上落實這句話。有的老師怕失去課堂霸主地位仍然搞一言堂,不給學生留下一點兒讀課文的時間,有的也只是讓學生默讀一遍后,就開始理解課文的重點、難點,即使低年級的重點篇章也是這樣,使學生一下子感到語文課的難度增加了許多,甚至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教學重點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這兩種能力的獲得所依靠的就是學生在讀中的體驗和感知。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三本五重教學法”(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chuàng)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就強調(diào)了學生“讀”的功效。他說“語文教學就是要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就是通過多種方式聯(lián)系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去領(lǐng)悟課文的.內(nèi)涵!庇械恼Z文老師講,現(xiàn)在的學生雖說聰明了一點,但是玩心太重,不想學習,費了一天的時間,講的東西一點兒也記不住。為啥會這樣?原因在于老師,就是給學生的時間太少了,自由的時間太少了,自由讀課文的時間太少了,F(xiàn)在仍然有些老師認為,講得少了他記不住,只有反復強調(diào),才是幫助學生記憶的好方法。這是對學生缺乏信任的一種表現(xiàn),認為把時間交給學生更是一種完全浪費,因為他們不知道重視時間。這是又走到了另一極端的理解,教育論文《讀,讓語文課省點功夫》。把時間交給學生,并不是老師放任不管,躲到辦公室里喝茶去,而是要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讀前要設計好明確而具體的問題和任務,讓他們通過讀自己解決,這樣給與充分的信任,使其有事可干,他們是不會浪費時間的。

  有的老師也讓學生讀了,一般是默讀,再就是自由朗讀,當然這也是讀文章的方式,可是也要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和學情靈活處理。還可以老師范讀,學生領(lǐng)讀,師生齊讀(可以只讀某個段落或句子),分小組讀,分大組讀,還可以讓學生單個誦讀,還可以針對具體課文分角色朗讀,等等。但在讀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ㄒ唬┙處煹姆蹲x要正確標準。范,就是標準模板,老師必須吐字清晰,讀音標準,否則會把學生的讀音引到邪路上去,使他們經(jīng)常跑調(diào),或者根本不沾邊調(diào)。用土話讀課文的味道,也確實不太好聞。有的老師很難改變方言土語,或者是羞于改變,可以在范讀時放錄音,或者下載現(xiàn)成的課件,或者請普通話好的老師和學生課前幫著錄好音。只要我們用心去想,肯定會有提高范讀的更好辦法。

 。ǘ┳x中要體現(xiàn)感情。我們常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者的感情可以體現(xiàn)出對課文的理解程度。老師要指導好學生,用心去感知課文,體會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中滲透的作者情感因素,從而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深刻用意,這樣就實現(xiàn)了學生、老師、作者三者的心靈互動,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掌握得也會更加牢固。

 。ㄈ┮皶r糾正好學生在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俺x”還在各年級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低年級中非常突出,這使對文章的理解和體會作者的意圖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學生在單個讀時,老師要認真聽,對出現(xiàn)的錯誤 ,重點是讀音方面和詞語破讀現(xiàn)象,要及時糾正。

 。ㄋ模┮龑W生邊讀邊解決問題,讓他們感到讀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從而增強其閱讀的興趣。

  讀,對說、寫、聽都會有促進作用。因為學生自己讀懂了的東西會真正變成他們自己的知識儲蓄,日積月累,到寫作的時候便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了,語文老師省的勁兒不就更多了嗎?

語文議論文4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一大重要環(huán)節(jié)。盲生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每一名學生都具有共性的特征——盲。盲生由于視力缺陷,視野相對比較窄,不容易進入課文特定的情境中,更需要教師在導入新課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多下功夫。

  下面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盲生班語文課導入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導入新課之功效

  在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師覺得導入不過是個花架子,可有可無,甚至還有嘩眾取寵之嫌。因此,講新課時喜歡采取“直奔主題”的作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若教師不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給腦力帶來疲勞!鄙险n伊始,學生的思維一般處于松散狀態(tài),有的徘徊于上節(jié)課的疑惑中,有的則沉浸在課間的娛樂中……如果此時教師生硬干癟地直奔主題,效果可想而知。相反,如果教師以一個新鮮、恰當?shù)膬?nèi)容作為話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興趣,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不但可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甚至出現(xiàn)“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這樣,就為整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并能由此使教學內(nèi)容進一步展開、發(fā)展、開拓,把課的進展不斷推向高潮,產(chǎn)生良好、積極的“連鎖反應”。

  因此,新課導入絕不是伎倆,也不是噱頭,而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一門藝術(shù)。

  二、導入新課之原則

  盲校語文教學由于教材和學生的特殊性,在導入新課時也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目中有人”——把握盲生的學習需求。

  在盲校語文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教學活動要符合盲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需求。盲生由于視力障礙,無法通過視覺去感受語文的魅力,但可以根據(jù)感覺補償原理,充分調(diào)動盲生的聽覺、觸覺、嗅覺等感覺器官,從而達到導入新課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導入課還要重視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控制者的教師的引導作用。由于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興趣愛好、心理學和教育學素養(yǎng),運用教材和教具及語言表述的能力等存在差異,不同的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教學風格來去設計新課的導入方式,注意揚長避短,設計出各種各樣、妙趣橫生的新課導入。

  所以,教師設計導入要知己知彼,既要全面了解盲生的實際情況,包括智力狀況和心理特點,又要充分考慮自身特長,注意揚長避短。 2、“胸有成書”——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因勢利導。

  教學活動除了要以學生為本,還要做到以教材為本!靶赜谐蓵本褪且鶕(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去設計新課導入,針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選擇恰當?shù)膶敕椒,以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導語的設計要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可以是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是教學內(nèi)容的必要補充。此外,有些導語雖然從內(nèi)容上看關(guān)系不大,但它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講授和學習也是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一切,都應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違背教學內(nèi)容的導入,盡管非常生動、非常精彩,也是不足取的。

  由于學生的特殊性,盲校的語文教材也不同于普通學校的教材。除了已經(jīng)實行新課標的小學一至三年級與現(xiàn)行教材同步之外,其他年級的教材都相對滯后。所以,教師在準備新課導入時一定要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去進行設計,要做到以教材為本?傊虒W伊始的導語,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個必要而有機的部分。課堂教學導入,一定要根據(jù)既定的教學內(nèi)容來精心設計導語,與教學內(nèi)容無關(guān)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導語游離于教學內(nèi)容之外。

  3、“物盡其用”——重視直觀性教學。

  新課導入時要注意直觀性!拔锉M其用”,就是新課導入時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去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起他們強烈的求知興趣,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愿意學”、“樂學”,盡早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當中。

  在盲校語文教學中,特別是在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直觀性教具的作用不容忽視。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覺、觸覺、嗅覺優(yōu)勢,用直觀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來講解,把抽象的、遠離身邊的事物,不易理解的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過多媒體等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導入設計之方法

  盲生班語文課的導入鑒于以上原則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向?qū)W生描繪更廣博的畫面導入課文。2、分析課文題目導入課文。3、介紹背景導入課文。4、借助直觀教具,設疑留下懸念導入課文。5、通過學生的生活實踐導入習作例文課。

  導入新課要注意導入方法的多樣性以及精巧性。一方面,導入的設計方式不但要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各得其宜、各盡其妙,還要有效地擊中學生的興奮點,讓新課一開始就富有吸引力和粘合力,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新課導入還要具備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色,并盡可能把導語設計得短小精悍,要把握好導語所用的時間的“度”,切不可喧賓奪主。

語文議論文5

 、湃绻f生活是一張白紙,等待我們用血水和淚水描繪自己的奮斗和拼搏的軌跡,那么生命便是一枝鉛筆,它總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軀,在潔白的素箋上流瀉出筆底的風風雨雨……

 、粕允且恢︺U筆,而不是鋼筆、毛筆或者別的什么,是因為鋼筆和毛筆都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們就能長時間寫下去。而鉛筆卻不是這樣,這就猶如光陰從我們身邊一日一日地溜走,并且永不復還。鑒于此,我們必須珍惜自己的生命時光——須知鉛筆是越用越短……

 、巧且恢︺U筆,而這枝鉛筆,也常常帶來森林的氣息。那木質(zhì)的筆桿,更像一棵苗條的小樹,由此,派生出清清溪澗、幽幽鳥鳴。而從鉛筆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葉,輕舒漫卷;又像波浪,給生命鑲上美麗的花邊……生命如一枝鉛筆,總是給你許多優(yōu)美而又深刻的遐想。

 、壬且恢︺U筆,還意味著在人生這篇文章里,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而寫出了錯字、別字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輕輕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處,重新斟酌,重新運筆,寫下自己新生后的火熱心跡。一個人有了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不愿正視它和改正它。

 、缮且恢︺U筆,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別人,你都可以從從容容、認認真真地進行速寫或者素描。你可以在火熱的'生活面前用 ⑴ 的行楷書寫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 ⑵ 的正楷書寫你的執(zhí)著……

 、噬且恢︺U筆,你可以用它為自己的未來設計充滿喜悅與渴望的藍圖,也可以用燈下苦讀的身影做細線條,自己緊張而豐富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的圖畫。

 、松且恢︺U筆,它還給予我們這樣一個有力的啟示——做人,要像它一樣,時時刻刻把腰桿挺直!

  8、貫穿全文的一個比喻句:▲(3分)

  9、第⑴段與⑵-⑹段在結(jié)構(gòu)上屬于 ▲ 關(guān)系(2分)

  10、作者說“生命是一支鉛筆”,請你分別概括第⑵段和第⑷段中“生命”與“鉛筆”的相似點。(4分)▲

  11、選擇恰當?shù)脑~語,將其序號分別填入第⑸段的空格處。(2分)A沉穩(wěn) B灑脫

  12、閱讀⑸-⑺段,把下面一句話補寫完整。(2分)

  我們要善待生命,善用鉛筆,不做一支禿筆,不做一支閑筆;要做一支抒寫拼搏的鉛筆,要做一支▲,要做一支▲。

  13.有人說“生命是一本書”,請結(jié)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這句話對你的啟示。(4分)

  參考答案:

  8.生命是一支鉛筆

  9.總分

  10.第⑵段:生命與鉛筆都會磨損、衰減、越用越短。第⑷段:當生命與鉛筆“書寫”發(fā)生錯誤時,可以改正,重新“書寫”。

  11.⑴B⑵A

  12.例1:生命是一本書,需要細細品讀,讀出精彩,讀出內(nèi)涵

  例2:生命是一本書,即使成不了名著,但也不能粗制濫造,隨便應付。哪怕寫出的書無人閱讀,也要篇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語文議論文6

  細節(jié)這個精靈。只在你最易忽略的地方,露出一個小腳丫,一閃一閃的,撲朔迷離!}記

  同樣是一縷暗香,鳥兒可能不會駐足,但蝶兒會為之狂舞:同樣是一個巨浪,船兒可能會望而卻步,海鷗卻會破浪翱翔。多么小的細節(jié)呀!蝶兒注意了,釋放自己的情懷,海鷗注意了,練就了自己的翅膀。

  蠶小能吐出絲綢之路,人小能容納浩瀚海洋。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jié)構(gòu)成的`,如果一切歸于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小的細節(jié)。

  一個紙團,你隨手一撿,可能撿出一份工作,經(jīng)理欣賞你:一塊石頭,你隨手一搬,可能搬開一些意外,路人感激你……他人驚嘆你一個細節(jié)的舉動,也許真的能給你帶來好運!坝诩毼⒅幰娋瘛!弊プ〖毠(jié),就是要善于思索,不斷發(fā)現(xiàn)。一個蘋果砸下來,牛頓從細節(jié)出發(fā),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一粒糧食的收獲,袁隆平從細節(jié)出發(fā),培育出了雜交水稻;一片夏日的向日葵,凡高從細節(jié)出發(fā),留下了藝術(shù)的不朽之作。

  然而,在我們生活中,大而化之、馬馬虎虎的毛病仍然不絕于眼。社會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幾乎、似乎、將近、大約、大概”成了常用詞。就在這些詞匯一再使用的同時,生產(chǎn)線上的次品出來了,礦山上的事故頻頻發(fā)生著,社會上違章犯紀的事也屢禁不止。是不是忽略了某些東西?或許我們太匆忙了,沒有注意到父親期盼兒女歸來的眼神;或許我們太大意了,沒有注意到母親生病的痛苦……

  正所謂成也細節(jié),敗也細節(jié)。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于平淡,認真做好每件細小的事兒,偉大卻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jié)的魅力。

語文議論文7

 、偈〉娜瞬⒉灰欢ū葎e人愚蠢,但是他們往往優(yōu)柔寡斷、不思進取,缺少信心和毅力,正是因為這些壞習慣,阻礙了他們邁向成功和幸福高地的腳步。

 、诤昧晳T是一種高貴的品質(zhì),壞習慣則會毒害心靈。做好事會鞏固良好的習慣,做壞事也會加深惡習。好習慣主要依賴于人的自我約束,或者說是依靠人對自我欲望的否定。然而,壞習慣卻像蘆葦和雜草一樣,隨時隨地都能生長。它會阻礙美德之花的開放,使一片美麗的園地變成雜草叢。壞習慣一旦播種,往往難以清除。

 、酆昧晳T可以讓我們插上翅膀,飛往天堂;壞習慣可以讓我們掛上鎖鏈,走向地獄。遺憾的是,當我們被鎖鏈束縛時,卻從來不知道鑰匙其實就在自己手中。

  ④在大多數(shù)人身上,壞習慣只是阻礙他們成功,但還有一部分人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對于那些平時正直誠實、彬彬有禮的人成為罪犯的案例,大多數(shù)人都會很驚訝。但是,如果人們能夠在那個人的大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看到他的習慣的發(fā)展軌跡,就會發(fā)現(xiàn)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帶來了一些看似無關(guān)緊要的不良行為,通向今天的犯罪。其實他的罪行不過是他昨天或者前天所作所為的.必然結(jié)果,是他以前的行為習慣的紀念碑。

 、萘晳T的形成是一個行為經(jīng)過多次重復而產(chǎn)生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行為的刺激變得越來越敏感,也就能越來越快地做出反應。最終的結(jié)果是,開始的行為由于自然的條件反射,成了自動的行為,不再受大腦的控制。

 、抻腥苏J為壞習慣可以輕而易舉地克服,就姑息它,豈不知日久天長,壞習慣就會像鎖鏈一樣纏住他。壞習慣只有靠堅定的意志、反復做出正確的行為、經(jīng)過一個艱苦的過程才能加以糾正。

  ⑦習慣對人命運的影響是十分巨大而深遠的。如果仔細分析古今中外所有功成名就的成功者,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實: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有樂觀、積極、有理想和抱負、敢作敢為、百折不撓、喜歡幫助別人、能與人充分合作、有創(chuàng)見而且自信、心態(tài)平和、情緒穩(wěn)定、自尊自愛、忍讓而有耐心、處事鎮(zhèn)定沉著等良好的習慣。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全文,結(jié)合你自身的經(jīng)歷,說說習慣對你的影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往往敗于壞習慣而非愚蠢。

  2、對比論證。通過列舉好習慣和壞習慣的區(qū)別,說明壞習慣的危害。這樣正反兩方面鮮明對比,使自己的觀點更容易為讀者接受。

  3、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要點:要列舉自己的習慣;分析這個習慣帶來的影響。

語文議論文8

  正確認識語文課程,改進語文教學

  攀枝花市第二小學 余興梅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語文是什么?我曾經(jīng)這樣千百次地問過自己。曾經(jīng)以為,語文就是教學生讀好課本中的一篇篇文章;曾經(jīng)以為,語文就是圍繞課文讀讀、議議、寫寫、練練;曾經(jīng)以為,語文就是訓練學生學習聽、說、讀、寫;曾經(jīng)以為,語文就是培養(yǎng)學生愛語文的情感,用語文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段話告訴我們:語文教師對語文課程的認識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語文教師對語文課程的認識存在困惑。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行了7年,無數(shù)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中。經(jīng)過幾年新課程的洗禮,各種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觀點紛至沓來,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技術(shù)手段不斷涌進課堂。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語文課堂卻存在著一些形式化的東西,比如“散亂的活躍”、“虛偽的美麗”,課堂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沒有明顯的提高。我們反思:要真正實現(xiàn)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的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必須站在課程的高度。

  第一,教師要正確認識語文課程。語文是“語言+文字+文章+文化+文學”。葉圣陶先生說過:“平常說的話就叫口頭語言,寫在紙上就叫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币虼,語文是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guī)律和運用語言規(guī)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

  1、語文是把“語言和語言運用”作為教學內(nèi)容的一門課程;

  2、與語言形式密不可分的“文章或文學也是語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涵;

  3、蘊涵在文章、文學中的人文精神、文化內(nèi)蘊就是文章的精、氣、神。

  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接下來明確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第二,正確認識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

  1、是交流和交際的工具;

  2、是進行思維和開發(fā)智力的工具;

  3、是構(gòu)成審美能力的重要工具;

  4、是學習知識和增長才干的工具。

  人文性:

  1、人文性,表現(xiàn)了語文課程鮮明的時代特征;

  2、人文性,反映了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

  3、人文性,促進了語文課程觀念的更新。

  4、人文性,決定了語文課程的價值取向。

  第三,正確認識語文課程的任務。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要豐富語言材料的積累,發(fā)展語文能力,培養(yǎng)健康的情感、積極的態(tài)度、正確的價值觀,構(gòu)建和應用必要的語文知識!

  第四,語文教學要真正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服務。首先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以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為重。其次,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有幸聆聽了竇桂梅老師執(zhí)教的《牛郎織女》一課后,對如何站在課程的高度教學語文有了膚淺的認識!杜@煽椗芬徽n選自六年級語文教材,在設計本課教學時,老師把主題定位對美滿愛情的追求,通過《牛郎織女》這堂課較為提前地告訴給這幫馬上就要成為“小青年”的小孩兒們,愛情是美好的,值得你為它付出,甚至做出莫大的犧牲。這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深層次的話題?墒抢蠋熐擅畹匾粤奶斓姆绞竭M行教學,和學生一起聊故事里面的故事和故事后面的故事。整個課堂的氣氛特輕松、特單純,什么都能說,而且說得明白、說得透徹,就像竇老師預期的那樣:說了就要對實際生活產(chǎn)生指導意義——哪怕是跟六年級的小孩們說愛情。

  教學分為兩課時。上課伊始老師便以聊天的形式問道:“還有幾個月同學們就要進入中學了,我知道,六年的語文學習對于每位同學來說,收獲頗豐。比如,就讀懂一篇文章來說,無外乎,我們應當去了解什么呢?”學生有答“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還有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表達的感情色彩是什么?這篇文章是怎么寫的”等等。老師補充說:“對!當然,我們還可以了解,文章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你看,讀書的過程,也就是這么個簡單的過程。今天,咱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聊聊葉圣陶老先生改編的這篇民間故事!比缓蟊銍@“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在什么情況下寫的?”三個問題,讓學生“聊故事里面”的故事,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對人物進行歸類;聊故事原因、情節(jié)與結(jié)局以及懸念、線索等技巧,探討故事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聊天教學方式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它迫使學生思考,加入到探究學習的行列,從而將教師的個人思想轉(zhuǎn)變?yōu)閷W生的主動探究,整個教學始終,竇老師都極力鼓勵學生參與討論,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在第二節(jié)課中,圍繞“為什么寫和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兩個話題,讓學生“聊故事背后的故事”。 在這里老師設計了“是人間好還是天上好?為什么故事要寫男、女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天上有神仙嗎?”等話題讓學生參與討論,同學們愉快而坦然地和老師交流愛情這個話題,引出了《白蛇轉(zhuǎn)》《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等民間愛情故事。通過學生匯報閱讀報告單,比較《牛郎織女》與《白蛇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民間故事的文本共性,并進而分析民間故事的`基本模式;又通過讓學生比較《牛郎織女》的不同版本,使學生領(lǐng)會葉圣陶改編意圖。無論教學任務還是目標多靠學生自己聊出來,教師起著引導作用,引導的手段極為隱蔽。從表層來看,教師由傳統(tǒng)的中心地位引退,學生變?yōu)橹鹘,成為推動課堂教學的動因。從深層來看,風箏盡管飛得很高,但線依然在教師手中。不難看出,在《牛郎織女》示范課中,竇老師始終有意識地讓教師從課堂淡出,引導學生主動討論與探究學習,從而一改傳統(tǒng)教師中心論的教學模式。

  從竇老師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不僅把握了故事的基本結(jié)構(gòu)與技巧,也初步領(lǐng)悟到其基本模式與改編思路,“從而創(chuàng)編出屬于自己的牛郎織女的故事”,這是多么大的飛躍!

  語文課不僅要使兒童讀書識字,掌握語文的基本技巧與技能,培養(yǎng)其人文情懷,更需要鍛煉兒童的創(chuàng)新思維。所以,我們應該像竇桂梅老師一樣,站在課程的高度教語文。正如她說的那樣:“面對語文教學,我們可以一如既往將‘讀’進行到底、將感悟滲入骨髓,可以繼續(xù)在詞句訓練上花功夫、做文章。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思考,固守一隅、不顧其他,是否是最好且唯一的選擇,我們?yōu)槭裁床荒茏叩酶h點、更快點?兒童的語言學習的確應該‘兒童’一些,簡單、清淺、有趣。然而,也有人說兒童就是哲學,兒童也應當有屬于自己的深刻。我們可否在兒童的語言學習中,真正將兒童當作成長中的兒童,而不是當作不變的、長不大的幼稚兒童呢?語文教學應當存在現(xiàn)行模式以外的多種可能性。力求在教學中,以文學的方式呈現(xiàn)語文,從選文、教學預設到最后的課堂呈現(xiàn),緊緊抓住‘文學’這根主線,力圖讓我們的教學從理論指導到實際操作,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脫離文字的束縛,抵達文學的對岸。”

  課程內(nèi)容不等于教材內(nèi)容,也不等于教學內(nèi)容。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從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角度,站在課程高度用好用足教材。如果要發(fā)揮教材作為“定篇”的作用,我們可能更關(guān)注情景的創(chuàng)設,適度的拓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深處;如果要發(fā)揮教材作為“例子”的作用,我們可能更關(guān)注教材“例”的局部,指導學生從中習得方法、策略等。

語文議論文9

  生活處處有語文,電視上、報紙上、書本上,在生活中,語文是不可缺少的一員,在生活中我們必須運用語文。

  就在前一年,也就是20xx年,我們就經(jīng)歷了一場成語的形成,所說的成語就是——正龍拍虎。

  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么一件事,在某一個村子里,一位叫正龍的普通村民,為了得到財富的利益,自己做了一幅華南虎的布景,再用一些木頭做成了華南虎爪的模具,印在地上,他用這個方法將“華南虎”給拍了下來。

  這件事就從他們村里鬧到了縣里,再鬧到中央,中央知道后對正龍展開了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是假的,下令把正龍抓住,同時,“正龍拍虎”這個成語就因此而誕生了。

  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的語文還不止這些,還有很多網(wǎng)上的.流行用語——火星文,火星文就是在某個字上加上不同的筆畫,或減少筆畫,增加不同的部首。

  比如說“親愛的”,在火星文里面是“親耐滴”,“可愛”就是“口耐”。這種語言有很多人都不懂,有很多人都說火星文是不應該存在的,這樣只會教壞下一代;但也有的人說在網(wǎng)上就應該用這樣語言,越讓別人看不懂越好。

  除了這個,還有很多不同的語言。

  在生活中的語文是多種多樣,千變?nèi)f化的,就像在變魔術(shù)一樣,不知道再過多少年,語言又會變成怎么樣呢?

  語文既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生活,請大家認真學好語文,做一個有文化的人。

語文議論文10

  據(jù)網(wǎng)上載到:一個從小就被家人溺愛的大學生,因新宿舍沒有空調(diào),而自殺身亡。這個殘酷的事實令我思緒萬千。

  品不優(yōu),乃溺愛之過。我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密友——他是家里的獨生子,父母對其百般遷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為他掩飾錯誤,對其過錯既不教育,更不責罵。久而久之,他變得驕橫張揚,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品德日益惡劣,以至走上了不歸之路。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溺愛不是愛而是害。溺愛只是殘害孩子的一種婉轉(zhuǎn)的方式,它只會把孩子從一個黎明推向另一個黑夜,相當于引導孩子走上慢性自殺的路途。把孩子沉浸在溺愛中,讓他們?yōu)樗麨,最后只會斷送孩子的前程,只會為自己留下悔恨?/p>

  我從不否認父母對兒女的寵愛,但絕對否定溺愛。因為溺愛是一種無原則的愛,在這狀況下的孩子就如一匹脫韁的野馬,最后或許會碎骨于懸崖之下。也許,有家長認為:給孩子灌輸愛是我們天經(jīng)地義的。對!給孩子灌輸愛是你們天經(jīng)地義的,但給孩子灌輸無原則的愛是你們必不可取的!父母愛的`出發(fā)點沒有錯,只是愛的方式犯了錯誤。把寵愛誤解為溺愛,只會把孩子從遼闊的草原退下萬丈深淵。

  歷史上有哪位名人是在溺愛中成長的?有哪一個能在溺愛中成名的?我國乒乓球壇的擎天柱——鄧亞萍,她從小就在鄧大松殘酷的訓練中成長,最后揚名天下。難道這不是鄧大松對女兒的愛嗎?他助女兒攀登人生的高峰,這不是愛嗎?明顯的是,他的愛不同于溺愛。假若,鄧大松對于女兒只停留在庸俗的溺愛中,那么我國還會飛躍出這么一個人才嗎?其實,孩子非得在溺愛中成長,也非得在苦難中徘徊。只要家長稍微控制愛的量尺,別讓愛成為一種過錯,那么孩子便會拉開與深淵的差距,始終置身于草原之上。

  父母們,放開手吧,別讓愛成為一種過錯,別讓愛成為自己的悔恨的眼淚,更別讓愛成為殘害兒女的毒藥。

語文議論文11

  當孔融讓梨的故事早已成為千古美談,當六尺微巷已為眾人所稱頌。贊揚,面對那一枚枚閃爍著金光的世乒賽金牌,我不禁問道,我們是否應該讓出他們,我們到底該讓出什么?

  誠然,當乒賽的現(xiàn)場奏響一次次國歌,國人是那么自豪,驕傲,然而面對所謂“壟斷”的質(zhì)疑層出不窮,我們也會焦慮,反思,那么,我們又是否該讓?

  在我看來,我們可以讓出技術(shù),而不是讓出獎牌,我們可以讓出科學的訓練方法,卻絕不可以故意削弱自己的實力,以求他國獲得金牌,粉飾出世界經(jīng)濟水平的一片繁榮多元的假象。

  時光匆匆而逝,一百年前的中國剛剛放生了劇變,一次驚天的變革剛剛開始。一百年來,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生機勃勃的改變,我們要自豪的說,這些改變是靠中國人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何時要求過英美國家讓出一片天地呢?

  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當我們先進的乒乓球訓練方法達到世界水平時,我們有理由與他國做技術(shù)交流,讓出技術(shù)。而當我們的水稻種植技術(shù),因袁隆平的成果而提高時,我們也主動提出讓他為世界水稻種植培養(yǎng)人才。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糧食問題,而不只是一味的讓出糧食,救濟饑餓人口。

  孔融讓梨,六尺微巷,讓出的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讓出的,是一種人性的美好。而讓獎牌卻非如此,讓糧食讓錢,讓一切一切的物質(zhì),僅僅只能救一時之需,甚至有時違背了基本的道德準則。只有當先進的技術(shù)為世人所共享時。我們才真的可以看到高水平的比賽,我們才真的可以看到這世上再無饑餓啼哭的孩子,我們才真的可以看到那人們的笑臉綻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你讓或不讓世界都會因此而改變;你讓或不讓,沒有人會強迫。然而當你思考讓或不讓之前,請一定記得考慮,是讓出一時的榮譽,換那世界一時的“榮光”,還是讓出技術(shù),讓出科學,換那世界陣陣爽朗明快的笑聲,換那幸福生活萬年長?

語文議論文12

  也許長時間以來,你的生活并沒有任何起色。你為改變命運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沒有得到回報。似乎你已無法跨越前方的障礙,但請相信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你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有的人胸懷大志,并且很有天賦,卻因為家庭環(huán)境不好而沒有一些條件來助他們?nèi)〉贸晒。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卻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打擊,在多次的打擊后,終于他們喪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滅,那改變命運的夢想也隨之破滅。

  其實,他們應該去看看大海,看看海風刮起海浪澎湃的景象,看看被礁石擊成碎片的浪花不退縮的繼續(xù)努力。海浪的品格,就是無數(shù)次地被礁石擊碎,又無數(shù)次地撲向礁石。失敗是不可避免的,當心靈受到一次次打擊時,他們應當如海浪一般繼續(xù)去嘗試,去拼搏。愈挫愈勇和鍥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火焰山”必不可少的精神。正所謂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如果你無法克服所遇的障礙,那么在人生長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圖?

  林肯出生卑微,一身孤苦奮斗,厄運連連,屢戰(zhàn)屢敗,但堅持不懈的他最終成就了輝煌。林肯也曾為他所遇的困難心碎過、痛苦過、崩潰過。有好多次,都絕望至極,擔心自己會不再爬起來。林肯對自己的評價就是:“雖然心碎,但依然火熱;雖然痛苦,但依然鎮(zhèn)定;雖然崩潰,但依然自信。因為我堅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沒有很好的條件來幫助我,但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在林肯當選總統(tǒng)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議員都感到很不服氣,因為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而當時的參議員大都出身名門望族,自認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面對的總統(tǒng)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所以,當林肯首次站在參議院的演講臺上時,一位態(tài)度傲慢的參議員便羞辱他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迸_下的參議員立刻哄笑起來。

  但林肯并沒有因此而惱怒,他平靜地對大家說:“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已經(jīng)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tǒng)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出色!

  接著,林肯轉(zhuǎn)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一個偉大的鞋匠,我無法像我父親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可比的。”說到這里,林肯流下了眼淚,頓時,所有的嘲笑聲變成了一陣陣的掌聲。林肯并沒有因為步入權(quán)力的頂峰而以新貴自居,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體察民情、為民眾為國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體力行贏得了人們的敬重。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失敗了再爬起來,重振旗鼓。古今中外,無數(shù)偉人都是這樣成功的。他們都有著一顆自信、堅強的心和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

  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種擁有,也是一種勇氣。擁有了這種勇氣,任何困難都不可能阻擋我們前進,我們要憑著這種勇氣,去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繪自己明天的藍圖。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數(shù)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一個人的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軌跡豈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即使身處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因此,要相信自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不要讓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有放棄、不可能、沒希望等字眼。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棄,才匯成江河,而江河也因為永不放棄,才匯成大海。人生的路還長,凡事需要靠自己。所以,不妨抓住夢想與理想,屢敗屢戰(zhàn),愈挫愈勇,總有一天你將會從小溪變成大海。

語文議論文13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置身何處,而是我們將前往何方。

  朱熹曾在《通鑒室記》說到:“是之所以能立天下之事者,以其有志而已!闭\然,一個人的一生必須擁有目標。只有擁有目標,才能不受外物的迷惑,才能獲得成功,更能使人的生活變得有意義。朋友們,快去找尋你們的目標吧!

  目標使人堅守本心。安慶起義失敗后,秋瑾是革命黨的事情敗漏,浙江巡撫派兵前往紹興抓人。在這個生死關(guān)頭,她的親戚和同志們都勸她出走外地贊避,但她仍堅持自己的本心,決心做中國女界為民主革命犧牲的第一人。秋瑾在給友人的'絕命書中說:“雖生猶死,犧牲盡我責任;即以永別,風潮取彼頭顱。”最終,秋瑾壯烈就義。

  目標使人成功。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因選擇了正確的目標而成就偉業(yè)。魯迅棄文從醫(yī),成就一代大文豪;達爾文不子承父業(yè),著成巨作《物種起源》;居里夫人放棄初戀獻身科學,終獲諾貝爾化學獎;伽利略不做牧師專研數(shù)理,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齊太史兄弟不畏強暴,前赴后繼,秉筆直書,此舉永載史冊。果然,這些名人偉事都在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選擇了正確的目標,才是成功的基石,才能成就一番偉業(yè)。

  目標讓生活變得有意義。高士奇是中國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在美國攻讀醫(yī)學博士,不幸感染了甲型腦炎病毒,導致了全身癱瘓,對于一個年輕的科學家來說無疑使一次承重的打擊,但他并沒有氣餒,他堅持自己的目標,一定要成為科普學家,雖然眼不能看,手不能寫,下肢僵硬,但他仍覺得生活很美好,因為他正在向著目標前行,在病床上完成了400多篇論文,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目標就像大海上的北斗星,指南針,始終指引我們前行,只有擁有目標,生命才會充滿活力,生活才能感到快樂有意;擁有目標,人才會精神煥發(fā)積極向上,才能培養(yǎng)出感鐵般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從而走向成功;擁有目標人生才會有追求,有信心,又專心致志和鍥而不舍的原動力。

  朋友,你的目標找到了嗎?如果找到就一定要堅持,沒有一定要努力。其實,擁有目標是一種幸福。

語文議論文14

  或許很久了,沒有在意過時間。那一點一滴的肅靜絲毫不能使我動搖。所謂的希望與夢想,可能已經(jīng)煙消云散。

  日子總是懶懶的,陽光把一分一秒都拉的無限長,無比張揚,可卻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輕輕悄悄地溜走。

  抬眸,望遠處那片天,晃晃的陽光刺痛我的眼,我蒼白的臉在灰暗的天空下很是和諧。

  他們告訴我,新年的鐘聲不久就要敲響了。

  我一向守本分的心臟閃過一絲慌亂。我在慌什么?

  也許吧,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晌覅s發(fā)現(xiàn),這句話,已經(jīng)不成立了。

  很久了,想弱弱地問:“面無表情的`表情換過么?又有誰,想摘掉這虛幻的面具呢?”

  每天飛快地,行走著。生活在這片塵埃中。呼吸著,可能還有些享受著這有幾分不可理喻的世界。

  有些人,失去了本色。這個年代,做回自己,也是一種奢望。我這個窮人,享受不起。

  與否想過,我們這樣,定會給純真的孩子的清澈的眼眸上蒙上一層灰,朦朧無神,那究竟,有何意義?

  所謂的積極樂觀,背后都是欲望的深淵。

  不想自暴自棄,不想桀驁不馴,也不想分誰對誰錯,只是希望,給我們這些零零后,一零后,乃至以后所有的后代,都有一個美好的印象。完美的、能說的過去的解釋。

  而不是做完這一切的一切,然后冷漠地走開,留給后來的后來。讓后代們,無助的面對,哭泣著等待。

  突然明白,為什么會慌亂。

  突然明白,為什么日子分不開。

  只是低頭的剎那間,我此生最后一滴晶瑩的淚,落了下來。

  ——請求寬恕的孩子

語文議論文15

  葉圣陶先生1963年在福建視察時給福州一中題詞:“何以為教?貴窮本然。化為踐履,左右逢源!雹僬J為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弄清這種工作的 “本然”;只有窮究其“本然”,并且付諸實踐,才可以使工作達到“左右逢源”的境界。40余年后,重溫這一教誨,我們更加感受到葉老教育思想的深邃和博大。如果將題詞中“何以為教”的“教”具體為中小學的語文教學,那么這16個字就不只是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而且還具有強烈的警醒價值:為什么我們中小學的語文教學經(jīng)過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的發(fā)展卻總是擺脫不了“程度低落”、“少慢差費”、“高耗低效”,乃至“誤盡蒼生”、“無效教學”的指責?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還沒有很好地窮究語文教學的“本然” !

  本然,即事物的本來樣子、內(nèi)在規(guī)律。語文教學作為一項原本就比較復雜的活動,要窮究其“本然”,當然不是很容易,加之人們的認識也需要不斷地深化,所以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還沒有能夠窮究語文教學的“本然”,這也很正常。問題是,在我們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到底做過多少窮究“本然”的工作?我們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有多少人在關(guān)注和思考著語文教學的“本然”?考察一下,情況并不樂觀。雖然我們有那么多語文教育理論工作者,有那么多研究語文教學問題的組織和陣地,更有各種研究語文教學問題的成果不斷問世,但這些研究要么只關(guān)注教材、教法等操作層面的很具體的話題,要么只熱衷于一些與教學實踐離得很遠的讓人一時很難琢磨的非常抽象的命題,而對于“語文教學究竟是怎么回事”這樣的問題則無暇或不屑涉及,討論很少。包括《語文教學大綱》這樣的專門用來對語文教學進行解釋和規(guī)定的最權(quán)威的文件,雖經(jīng)一次次修訂,但直到新課改的《語文課程標準》出臺以前,還很少能從上面直接找到對于語文教學“本然”的說明文字。

  至于廣大的一線語文教師,這些語文教學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只要深入他們中間都會知道,那教不完的課、改不完的作業(yè)以及學生永遠也考不完的試等各種事務早已使他們窮于應付、疲憊不堪,除極少數(shù)人外,大都滿足于靠師承下來的知覺感知過日子,很少有人還對包括語文教學的“本然”在內(nèi)的較深層次的理論問題發(fā)生興趣。不少語文教師,辛辛苦苦教了一輩子語文,但到退休那一天,若問他“語文是什么”、“語文教學要干什么”,他都回答不出來。這倒不是因為這些問題被理論家攪得過于復雜而讓人不好回答,而是他們壓根兒就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就連那本教學大綱,也往往并不被老師們看重。新課程改革實驗以來,雖然報刊上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個別表述爭論不休,但不少課改實驗學校的老師們還沒見過這本“課標”。有些學校雖給老師們發(fā)了,但也被束之高閣!昂我詾榻?貴窮本然!笨晌覀兊恼Z文教學,不僅未窮“本然”,甚至不問“本然”,那么怎么能指望它科學、高效而“左右逢源”呢?

  所以,改革我國中小學的語文教學,當務之急是要廣大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線的教師要尋求和思考語文教學的“本然”。

  語文教學的“本然”是什么?正如事物的發(fā)展都使它逐漸遠離其原點因而要追尋其最初的、本來的樣子就越來越困難一樣,數(shù)千年的語文教育實踐,近百年的語文獨立設科,使得要窮究語文教學的“本然”確實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所以在語文教學理論界才有那么多爭論,比如對于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的認識。但我們?nèi)绻麚Q一種思路,也許會找到一種相對便捷的途徑。探尋事物的.本質(zhì),尋找事物的本原,可以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分析論證,一種是追根溯源。前者因為采用的是就事論事、理論推導的辦法,似乎更“科學”,所以一向備受歡迎。但這種看似嚴密的方法卻往往使簡單問題復雜化。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論證過程的不同,因而很難得出一致的結(jié)論,結(jié)果是不僅原來討論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引發(fā)出各種無謂的爭論。后者則正好相反,雖質(zhì)樸一些,但卻要簡單可靠一些,正如尋找一條河流的源頭,只要沿著這條河逆流而行便是;如果能站高、站遠一點,采取遙感、遙測的方法,則更方便。尋找語文教學的“本然”,無疑應該采用后一種方法。只要能夠弄清楚當初人們設立語文課程的意圖或者人們讓孩子學習語文的動機便可。這個動機和意圖,就是語文教學的“本然”。

  這樣說來,關(guān)于語文教學的“本然”,其實是一個不需怎么探尋便可獲得大致結(jié)論的問題。那些諸如“語文姓什么”之類的問題專家們可以各執(zhí)一詞、爭論不休,但對于學校里面最初為什么要設立語文課程,或者人們?yōu)槭裁匆欢ㄒ尯⒆訉W習語文這樣的問題,應該說在認識上沒有多大分歧,因為連農(nóng)村不識字的婦女都很清楚她們把孩子送到學!白x書”(學語文)是為了什么:不就是要老師教他們讀書識字、說話作文從而通情明理成為有文化的人嗎?可以說,這個教學生“讀書識字、說話作文”,既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也是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還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一句話,這就是語文教學的“本然”。遺憾的是,這么淺顯的道理,長期以來卻被我們?nèi)諠u豐富的教學理論給淹沒了,也被廣大的語文教師給淡忘了。我們會說語文課要教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是不會說要教學生讀書識字、說話作文;我們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叫學生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可以將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生都不知道的語言知識、文學知識講給學生,可以將一篇通俗淺顯的課文分析得讓誰都不明白,就是不讓學生去讀書、去寫字、去作文、去說話(這些事通常都是被安排在課外)。最終,使語文教學失去了“本然”,失去了自我。

  返璞歸真。語文教學必須找到“本然”,回歸原點,按照語文教學應有的樣子教學生學習語文。令人欣喜的是,經(jīng)過多年的討論、實踐和探索,借助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推動,語文教育終于迎來了這一天!墩Z文課程標準》雖然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但已經(jīng)有了明確告訴人們語文教學是怎么回事的文字,F(xiàn)摘兩段: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

  語言明快,意思清楚,道出了語文教學的“本然”。用這些話去衡量我們現(xiàn)實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離開語文教學的“本然”有多遠了!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的語文,必然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必然要以使學生掌握這種工具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為根本目標,而讀寫聽說的語文能力也只能是在大量的讀寫聽說的語文實踐中才能養(yǎng)成,單靠教給學生系統(tǒng)完整的語文知識、單靠老師對課文的講解分析,單靠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書面練習題,是決不會獲得這些語文能力的。但多年來我們中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卻恰恰就是這么做的。我們的老師,太看重“知識”、太喜歡或習慣于“講課”了。筆者近兩年曾幾次在中學語文教師和剛參加完教育實習的高師中文專業(yè)學生中做過調(diào)查,當問及“你認為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什么樣的”時,有很多人的回答都不約而同地講到一定要將教材上的“語文知識”給學生“講扎實”;問及“你認為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講得多好,還是講得少好”,回收的問卷中60%以上的選擇是“講得多好”,在緊接著的關(guān)于一節(jié)課教師講授用多少時間的選項中,80%的被調(diào)查者在“25~35分鐘”后畫了勾。到中學聽課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本來教材上一個定義外加兩個例句的幾行文字,老師一講解動輒就是半節(jié)課、一節(jié)課的時間。至于講課文,那更是教師的基本教學行為了。只要是課文,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不管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也不管是詩歌還是散文,教師都是非講不可的。即便是并不需要教師做多少事情的“自讀課文”以及一個單元結(jié)束留給學生“隨便讀讀”的一篇詩文,教師們也是表現(xiàn)了高度的“責任心”,一如既往地力求“講深、講透”。很多課文,教材編者明確要求“要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加深感受和理解”,但這種“反復朗讀”和“感受”只能是在課外,課堂上依然是教師的分析講解。結(jié)果,這種教師“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早已成為語文課文教學的基本事實。如此全然不顧“語文教育的特點”,背離語文教學的“本然”,難怪語文教學少慢差費、高耗低效!

  所以,尋求語文教學的“本然”,當前最需要做的,還是要引領(lǐng)語文教師真正進入新課程,認真學習和努力執(zhí)行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如果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能牢記和領(lǐng)悟“課標”中的這類關(guān)鍵性的話語并且“化為踐履”,付諸實施,不再熱衷于給學生講授系統(tǒng)完整的語文知識,不再留戀于做課文的分析員、講解員和翻譯員,不再將自己橫在學生與文本之間干“第三者插足”的事情,而是立足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讀書識字、說話作文”的語文實踐來“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放手讓學生“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學生與文本和教科書編者充分“對話”的基礎上再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那么,語文教學就可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從而取得應有的效果。

  呂叔湘先生1963年4月在《文字改革》雜志上發(fā)表的《關(guān)于語文教學的兩點基本認識》一文開頭有這么一句話:“我覺得每逢在種種具體問題上遇到困難,長期不得解決的時候,如果能夠退一步在根本問題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會使頭腦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里所說的“根本問題”,也就是葉老所說的“本然”。要使語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為語文教學活動實際執(zhí)行者的廣大語文教師,不管在面對什么具體問題的時候,也都不忘“根本問題”,不斷思考和追尋著語文教學的“本然”,牢牢把握住那“萬變不離其宗的教學生讀書識字,教學生閱讀作文”②,那么我國中小學的語文教學就會按照自身的規(guī)律行事,從而走出困境,走向科學和高效。

  注釋:

  ①陳日亮《得法養(yǎng)習,歷練通文》,《課程·教材·教法》1996.1。

  ②史紹典《語文永遠是語文》,《中學語文教學》20xx.11。

【語文議論文】相關(guān)文章:

語文議論文03-28

高考語文議論文02-15

優(yōu)秀語文議論文11-11

語文滿分議論文08-23

高二語文議論文04-07

語文高考滿分議論文04-24

高中語文議論文05-20

高中優(yōu)秀語文議論文05-23

高考語文議論文答題技巧06-08

最新語文議論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