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核舟記》教案

《核舟記》教案

時間:2022-06-29 12:22:5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核舟記》教案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核舟記》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核舟記》教案3篇

《核舟記》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練習誦讀,培養(yǎng)語感。

  2品味、積累語言,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3了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讀準句讀。

  2掌握以下詞語:為、貽、屬、詘、衡、簡、奇、泛、許、比、罔不。

  3了解總一分一總的說明順序,以及第5段的內(nèi)部順序。

  教學設想教學方法

  1.誦讀法。

 。ń庹f:語感的培養(yǎng)和提高離不開口誦心維。鑒于初中生接觸文言文還不很多,不宜作過高要求,但求能讀準字音、讀準句讀就可以了。)

  2.點撥法。

  (解說: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不必字字落實、句句講清,只在必要時做些點撥與引導。)

  3.評點法。

 。ń庹f:應當注意的是,使用這種方法要做到收放適度,收而不放,流于死;放而不收,流于亂。)

  4.研究法。

 。ń庹f:研究需要方法,但更需要一種態(tài)度。)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請同學們準備好一張白紙、一支鉛筆、一把直尺。畫一個長為29厘米、寬為2厘米的長方形。

  畫好以后請在長方形內(nèi)再畫一個橢圓,然后可以把這個橢圓看作一只船,請你在船頭畫3個人,船尾畫2個人,船頭的3個人中,中間的一個戴著高帽子……不少同學說地方太小,畫不上。確實是這樣的。不過,我卻知道一個人,他不但能在方寸之間安排這么多人物,而且可以把每一個人的神態(tài)都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同學們相信嗎?如果不相信,就讓我們共同學習明人魏學洢的《核舟記》。學習以后,你自然會找到答案。

 。ń庹f:這一設計的目的有二:一是設里懸念,激發(fā)興趣;二是讓學生實際感受一下微雕藝術的難度,從而對王叔遠的精湛技藝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研習課文

  三.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朗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ń庹f:文言文教學,誦讀是非常必要的手段。誦讀應分層次,一是準確,二是流暢。)

  (2)詞語積累,要求按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數(shù)量詞用法四類情況進行歸類整理。

  (解說:文言實詞與應調(diào)的積累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應該落到實處。之所以要學生分類整理,一是便于記憶掌握,二是便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語言積累的方法。)

 。3)學生就句讀、難解詞句質(zhì)疑問難。

  (解說: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及時反饋、迅速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對教學做出相應調(diào)整是非常必要的。)

  (4)課堂練習。

  ①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a.嘗貽余核舟一b.蓋大蘇泛赤壁云C.高可二黍許d.雕欄相望焉e.神情與蘇、黃不屬F其船背稍夷g.虞山王毅叔遠甫刻②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a.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b.詘右臂支船C.左手倚一衡木d.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③說出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意義及用法。

  a.為為官室、器皿、人物中軒敞者為艙通計一舟,為人五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b.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c.可高可二黍許珠可粒粒數(shù)也(解說:練習的目的是為了鞏固、活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詞語。實施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分成兩大姐,分別整理,嘗試命題,然后進行比賽,寓學于樂,增強識記效果。)(5)課文總理。

  全文共6段。第五段為文章的第一部分,簡介核舟雕刻者生活的時代、姓名、精湛技藝,并道出核舟的來歷。第2~5段為文章的第二部分,分別說明核舟的大小,船艙的布局,船頭3人的姿態(tài)神情,船背所刻之字等等,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第6段為文章的第三部分,總計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數(shù)目,以對雕刻者技術的贊嘆收束全文。(解說:便于學生更準確、更全面地把握文意,為下面的品味等環(huán)節(jié)打下良好的基礎。)2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分類整理相關詞語。

  第二課時

  一、檢查朝進

  二、具體研習

  三.研習第3段。

 。1)船頭3人中,為何先交代蘇東坡的`位置,可不可以先從佛印說起?

  (解說:由此問,引出關于說明順序的話題,進而分析第3段乃至全文的說明順序。)

  (2)何以看出船頭3人中間坐的便是蘇東坡?

  (解說:這一問目的有二,一是引導學生注意到這件雕刻品的主題是蘇武游赤壁,從而進一步理解這件雕刻品的文化內(nèi)涵;二是弓l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比如從“山高月小”等引文,從人物身份等等來考慮?傊窍胍龑W生深入理解文意。)(3)共闖手卷表現(xiàn)出怎樣的情調(diào)?

 。ń庹f:這一問題是想引導學生揣摩語言,抓住人物的動作分析人物的心態(tài);也可以讓學生作簡單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當時3人的心情。)2討論本文的中心。

  明確:細致描述了核舟的藝術形象,說明雕刻者構(gòu)思的巧妙,贊美他的高超技藝,也顯示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

 。ń庹f:這一討論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辨析能力,要把本文的如心與雕刻品即核舟的主題區(qū)分開來。)三、欣賞品味

  1.品味王叔遠精妙的構(gòu)思。

 。╨)照應。既開小窗,便可“啟窗而觀”;既掛念珠,便可“歷歷數(shù)也”。

  (2)暗示。對聯(lián),增,《核舟記》.設計.-教學教案

《核舟記》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一、學習以空間方位為序,語言簡潔、周密、生動。

  二、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卓越技藝。

  計劃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舉世矚目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中,源遠流長、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藝術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嘖嘖稱奇、嘆為觀止的是微雕藝術。微雕是把書法、繪畫、雕刻融為一體的微觀藝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魏學洢的《核舟記》就是數(shù)百年前我國民間藝人精湛絕倫的雕刻技藝的一次輝煌的展示。

  二、掃除文字障礙,初步理解課文

  1.本文出處及作者簡介

  2.范讀課文/[演示文稿:字、詞]請同學們?yōu)槲恼律衷~注音并釋義,用鉛筆標出疑難句。

  3.請同學們結(jié)合文下注釋速讀課文。并試分別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結(jié)構(gòu)]

  三、研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名為“記”,是不是記敘文,為什么?

  這是一篇介紹事物的說明文。題目中的“記”在這里是描述、摹寫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實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靈活現(xiàn),使人能領會神奇的.刻工。

  2.同學們朗讀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總介王叔遠極工微雕(引王說明對象——核舟)

  第六段:綜說核舟“容量”,極稱其技。

  3.開頭結(jié)尾的兩節(jié)文字可以看出,說明的對象是什么?要說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藝的奇巧、靈怪]

  文章的全部內(nèi)容安排實際上緊扣了這樣一個核心。

  4.怎樣表現(xiàn)奇巧、靈怪?對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細;氣韻生動。

  5.核舟大小如何?(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較“二黍許”即二市分多點,約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約折合長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長度約合3厘米。具體6.來看看雕刻家在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別有什么特征。

  讀課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對聯(lián),可以開啟。(精細靈巧)箬蓬。

  7.整個核舟只有“八分”長,“二黍高”。作為船的一部分,船艙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卻在船艙的說明中強調(diào)窗戶之多,文字之眾,你以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點,緊扣了“奇巧、靈怪”這一說明核心。

  繼續(xù)看以下各段所介紹的物:楫,爐、壺、手卷、念珠(歷歷可數(shù))。三十四個字(勾畫了了,細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積羅列,即使再精細也只能叫技術而不是藝術。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當巧妙地安置這些人物的?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對這些人物的介紹。

  10.描述船頭三人的神情態(tài)度。

  分別由學生朗讀描述蘇拭、魯直(黃庭堅)和佛印神態(tài)的句子,說說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們此時此地的什么樣的心態(tài)?

  從“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語”和佛印的“矯首昂視”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要表現(xiàn)他們豁達、放曠的胸襟,說明他們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記了現(xiàn)實的煩惱,而陶醉在眼前畫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么氛圍?為什么要這樣寫?

  兩“舟子”雖神情各異,一個“若嘯呼狀”,仿佛是在那里呼喚清風,顯得悠閑自在;一個“視端容寂”,仿佛在專注聽“茶聲”。但表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氛圍,這就是愉悅、輕松、活潑自樂。再加上船楫的“橫臥”,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無楫,有舟子等于沒有舟子的一種放任自流的境界。

  人物刻畫精細(相對于核舟來說,人該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歷歷可數(shù))神情意態(tài)畢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各具特色,意趣盎然。這就不光給人以具體的形象,更更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獲得以美的享受,這才叫藝術。

  觀賞核舟,恍惚間已經(jīng)與蘇軾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我們不能不贊嘆:正是:雖為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四、對上述內(nèi)容的說明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全文采用總——分——總的順序。

  1.主體部分以空間方位為序,層次清楚,構(gòu)思巧妙。

  從主到次,——結(jié)構(gòu)完整、層次分明。

  介紹人物神情,其順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個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說明舟尾情況主要運用了總分結(jié)構(gòu)。先說“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說,從“居右者”說到“居左者”。

  五、課文分說部分不是按從頭到尾的順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頭、船尾、船背的順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從船的中部寫起,有什么好處?

  先寫船中間的船艙部分,敘述它的窗子數(shù)量、位置,特別點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蘇軾的《后赤壁賦》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兩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兩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蘇泛赤壁”相照應,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題。

  六、具體地介紹了這么多的內(nèi)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說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卻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點?敘述跟描寫結(jié)合,語言精煉、簡潔、周密、生動。

  七、課后作業(yè):

  1.仿照本文作法,選取家中的某一工藝品,作簡要的介紹,完成在自寫本上。

  2.做練習三。

《核舟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課文。

  3、學習本文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4、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重點掌握本文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課文。

  3、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難點: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教學方法】

  自學點撥。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重點掌握本文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在《活板》這一課中,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其實,在我國古代,像畢昇這樣有才智的人很多,明朝的雕刻家王叔遠也是其中一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介紹他雕刻技藝的課文。

  二、板書課題

  三、簡介作者及作品

  本文選自清朝人張潮編輯的短篇小說集《虞初新志》。

  作者魏學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四、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學生注意生字的讀音和文言語句的停頓。

  五、自學課文

  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識,解釋文言實詞和虛詞,翻譯課文。將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以小組為單位提出,集體解決。

  六、集體解疑

  七、檢查自學情況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魏學洢( ) 器皿( )罔不因勢象形( )嘗貽余核舟一( )

  長約八分有奇( )( )二黍許( ) 篛蓬( )石青糝之( )

  多髯( )手卷( )衣褶( )矯首( )不屬( )

  詘右臂( )舟楫( )椎髻( )叔遠甫( )篆章( )

  2、解釋加點詞語:

  明有奇巧人 罔不因勢象形

  嘗貽余核舟一 八分有奇

  中軒敞者為艙 峨冠而多髯者

  其兩膝相比者 佛印絕類彌勒

  神情與蘇、黃不屬 題名其上

  又用篆章一 其船背稍夷

  計其長曾不盈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3、辨析詞義:

  罔不因勢象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無案牘之勞形 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許

  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 珠可粒粒數(shù)也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左手撫魯直背

  佛印居右 左手撫爐

  啟窗而觀 其兩膝相比者

  中峨冠而多髯者 而豎其左膝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其人視端容寂

  而豎其左膝 其船背稍夷

  計其長曾不盈寸

  4、劃分停頓: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中/軒敞者/為艙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珠/可歷歷數(shù)也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5、翻譯文言語句: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八、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掌握本課所學內(nèi)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2、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二、賞析課文

  1、集體朗讀課文并思考:

  ⑴ 理清本文的段落結(jié)構(gòu)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 弄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討論明確:

 、 本文采用了“總述—分述—總述”的結(jié)構(gòu)形式。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紹王叔遠精湛的雕刻技藝,點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題及其來歷。

  第二部分(第2~5段),詳細說明核舟的大小、結(jié)構(gòu)、舟上的人物和題名?煞謨蓪。第一層(第2~4段),具體介紹核舟的正面,這是顯示雕刻家巧妙構(gòu)思和精湛技藝的主要部分。第二層(第5段),介紹核舟的背面,寫王叔遠的題名和篆章。

  第三部分(第6段),總計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數(shù)目,贊嘆雕刻家的技藝。

  2、課文第二部分介紹核舟按空間順序有主有次地說明。先介紹核舟的證明,再介紹核舟的背面。核舟的正面是主要部分,作重點介紹,核舟的背面是次要部分,作概略介紹。在介紹核舟的正面時,先介紹中間的船艙,然后介紹船頭,最后介紹船尾。

  指名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并思考

  ⑴ 找出本部分中能總括全文,突出王叔遠雕刻技藝特點的詞語。

 、 本部分分別從哪些方面說明王叔遠技藝的精湛?

 、 “蓋大蘇泛赤壁云”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明確:

  ⑴ 奇巧。

 、 “能以──各具情態(tài)”分別從原材料的微小,表現(xiàn)題材的廣泛,藝術構(gòu)思的巧妙和高超的手藝說明王叔遠技藝的精湛。

  ⑶ 在全文起著橋梁作用,為下文張本,總起下文。

  3、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并思考:

 、 這一段的內(nèi)容是什么?

 、 介紹“核舟”體積時,作者抓住了長度和高度,又寫了眾多小窗和對聯(lián),作者 意在表現(xiàn)什么?

 、 請同學領會“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意境,讓學生自己動口講一講。

  討論明確:

 、 先介紹“核舟”的體積,接著寫船艙,重點是介紹艙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蘇軾十六字文句。

 、 以核舟“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的小跟船艙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細相對照,突出王叔遠雕刻技藝的“奇巧”。

  4、指名朗讀課文第三段并思考:

 、 這一段是介紹船頭部分,著重說明什么?

 、 從“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語”和佛印的“矯首昂視”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什么?

 、 從作者對佛印的神態(tài)、動作的刻畫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 作者在說明船頭三人時,著墨較多的是誰,為什么?

  ⑸ 你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藝的奇巧、精湛?

  討論明確:

 、 著力表現(xiàn)蘇武、魯直和佛印三位游覽者的神情態(tài)度。

 、 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表現(xiàn)他們豁達、豪放的胸襟,說明他們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卻了現(xiàn)實的煩惱,而陶醉在眼前畫卷的美好意境里。

 、 一個不拘于世俗禮法、放浪形骸的和尚形象。

 、 是蘇東坡。因為刻畫得仔細,所以作者當然也寫得細膩;同時還因為核舟的主題是“蓋大蘇泛赤壁云”,這樣說明與主題吻合。

 、 如對東坡外貌的刻畫,對東坡、魯直“衣褶”的介紹,對佛印左臂所掛念珠的說明“珠可歷歷數(shù)也!

  5、指名朗讀課文第四段并思考:

 、 這一段文字的說明結(jié)構(gòu)。

  ⑵ 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么氛圍?

  討論明確:

 、 運用了總分結(jié)構(gòu)。先總說“揖左右舟于各一人”,而后分說,從“居右者”說到“居左者”。

  ⑵ 兩“舟子”雖神情各異,一個“若嘯呼狀”,仿佛是在那里呼喚清風,顯得悠閑自在;一個“視端容寂”,仿佛在專注聽“茶聲”。但表現(xiàn)了一個共同氛圍,這就是愉悅、輕松、活潑自樂。

  6、指名朗讀課文第五段并思考:

 、 這段文字中哪些說明可以表現(xiàn)雕刻技藝高超這一中心?

 、 寫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寫船背面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⑶ 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寫嗎?

  討論明確:

 、 細若蚊足,鉤畫了了。

 、 這是為了突出“核舟”的主題,同時也表現(xiàn)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 不能。因為這是對前文說明的必要補充。

  7、指名朗讀課文第三部分并思考:

  作者為什么要對船上的事物進行不厭其煩地點數(shù)和說明?

  討論明確:強調(diào)了盡管核舟的體積之小,,讓人對小小核舟所刻人、物之豐富嘆為觀止。此時,作者最后發(fā)出的感嘆“技藝靈怪矣哉”,也正是讀者由衷地感受。

  三、拓展延伸

  學習古人,了解我們祖先的偉大藝術創(chuàng)造,并不是讓我們找到什么心理平衡,面對我們先人曾優(yōu)越西方的那么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面對發(fā)達國家飛速發(fā)展的科技,想想今天我們國家科技發(fā)展的水平位置,我們需要做得更多的是借鑒、繼承、發(fā)揚,再發(fā)明,再創(chuàng)造。讀了《核舟記》這篇短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么?請與同學一起討論、交流。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默寫本文。

【《核舟記》教案】相關文章:

核舟記教案01-26

核舟記教案04-02

《核舟記》教案08-24

《核舟記》的教案03-01

《核舟記》教案04-07

《核舟記》優(yōu)秀教案01-26

核舟記教案8篇01-17

《核舟記》教案(15篇)01-21

核舟記教案九篇01-25

核舟記教案五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