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司馬光》教案

《司馬光》教案

時間:2024-03-05 18:56:36 曉麗 教案 我要投稿

《司馬光》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司馬光》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司馬光》教案(通用12篇)

  《司馬光》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2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司馬光的沉著、機智。

  4、想出新辦法,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教學重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板書:司馬光)

  2、教學生字“司”

  3、簡介司馬光

  二、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1、師范讀,生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出示生字,自由讀,抽讀。

  三、朗讀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里遇到什么事情?

  2、指導朗讀2、3自然段

  引導看圖

  自由朗讀,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感受情況的緊急。

  3、小伙伴是怎么做的,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

  4、大家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

  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邊讀邊體會。

  四、課后思考,拓展思維。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辦。

  第二課時

  一、討論交流

  司馬光沉著機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別的辦法救出那個小朋友嗎?

  1、學生自己想辦法。

  2、分組交流,推選出好的辦法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4、再次交流,并說說司馬光給你什么印象?

  二、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1、復習生字讀音。

  2、組詞。

  3、完成讀讀說說練習。

  三、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1、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2、教師引導背誦。

  四、指導生字書寫

  1、認讀“別、到”等6個字;

  2、引導觀察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

  3、學生描紅,書寫生字;

  4、展示學生作品。

  《司馬光》教案 2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fā)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導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能力素養(yǎng)點:

  1、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

  導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

  導學設計理念: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并且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案時,在關注到這方面。指導學生識字時,讓學生邊讀文,一邊記認生字,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著色,加強色彩化,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再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找到漢字規(guī)律,然后采用問答和對唱的方式鞏固生字,效果會更好。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先示范,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后,試著朗讀,再在小組間進行評價,抓住司馬光不同表現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收集關于司馬光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了解。

  導學過程:

 。ǖ谝徽n時)

  一、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

  二、借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你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認讀。

  紅色卡片:(會認的字)

  黃色卡片:(會寫的字)

  3、指導學生看圖。

  (1)通過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什么?圖上有個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2)學生簡述畫面的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么?

 。2)古時候是指什么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再次看圖,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3)結合書上的內容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說說:這是一口什么樣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2)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小伙伴們的心情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為什么著急呢?掉進缸里的小孩子面臨著什么危險呢?

  (4)用著急的心情練讀。

  (5)小組內練讀后,全班交流。

  (6)在這么危險的情況下,小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上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們?yōu)槭裁催@么驚慌?

 。2)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3)小組內練讀。

  (4)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5)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6)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一們嗎?為什么?

  (2)試著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動作。說說:誰表演得好?為什么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3)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

 。5)再讀這一段,思考花園里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這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可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7)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發(fā)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小孩嗎?

  五、總結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呢?遇到緊急情況時應如何去做呢?

  《司馬光》教案 3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語言簡練的特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文言文是怎樣敘述《司馬光救友》這個小故事的。老師還要告訴你們學習文言文的訣竅,就是古人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F在老師先讀一讀,請同學們注意聽。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悟大意

  1、請同學把課文試讀一次,要求讀準字音,若有讀不準的,請畫出來與同桌交流。

  2、大家在讀好字音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并讀給同桌聽。

  3、教師抽查學生讀文情況,學生評議。

  三、看注釋,自解句意文意

  1、自讀自悟。讀一句,看這句有關詞語的注釋,把注釋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這樣讀懂每一句話,自己弄不懂的'記下來,留待小組合作學習時提出與同學研討。

  2、小組合作學習。各自匯報對每句話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討,說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語句記下來,留待向全班同學或老師請教。

  3、全班交流。

 、俑鹘M推薦代表說每句話的意思,互相評議,每句意思的說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錯。學生說不準,教師應予以點撥。

 、诟鹘M提出疑難問題,同學討論,教師點撥。

  ③把每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說全文大意。

  四、朗讀課文,感悟人物

  1、我們讀了幾遍課文,應該逐漸開始認識司馬光小朋友了,你能說說在課文里司馬光做了什么事嗎?(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讀讀,根據句子的意思學做司馬光的動作。(光持石擊甕破之)

 。2)討論:你學著司馬光做了什么動作?(師走到學生中,詢問了解學情。)

  (3)情景感悟:請一學生上臺做做。

 、倌阕鲞@樣的動作能幫助自己理解“持”“擊”的意思嗎?

 、谕ㄟ^朗讀體會,讓學生提建議怎樣把這兩個動作做得再好些。(如要舉雙手,要對準了,要用力等。)

 。4)司馬光持石擊甕時,心里怎么想?

 。5)繼續(xù)探尋司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馬光在想什么。

 。6)小結:原來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的這口缸砸得好!

 。7)了解結果,引讀“水迸,兒得活”。

  2、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引導動腦筋想辦法。)

  3、從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你想對他說什么話?

  五、品讀,讀出理解和韻味

  1、自己練習朗讀,把對詞句的理解讀出來!芭c群兒戲于庭”要讀出歡快的語氣;“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要讀出著急的語氣;“光持石擊甕破之”要讀出沉著的語氣,敬佩的語氣;“水迸,兒得活”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2、指名讀。評議是否讀出文句的情感、韻味。

  3、齊讀,讀出語氣和韻味。

  六、拓展延伸

  由于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后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寫下了著名的《資治通鑒》。同學們想進一步了解司馬光的話,課后就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讀吧。

  《司馬光》教案 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沉著機智。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3、通過朗讀第四、五段理解司馬光遇事時與別的小朋友反應不同,說明他是個愛動腦筋機智聰明的孩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3、分別抄有第四、五兩段課文的小黑板。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師述: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并相機出示掛圖。生思考故事主要講的是誰?

  3、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

  4、師簡介司馬光。(司馬光是宋朝的文學家,司馬是復姓,光是名。)

  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3)標好自然段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精讀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倌莻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诘暨M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再次自由認讀生字詞。

  2、不看拼音,直接認讀生字詞。教師檢查:開火車讀。

  3、看到課后字表里的字,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住?你記住了嗎?你是怎樣記的?你已經記住了哪些生字?

  4、指導書寫“幾、個”兩個生字。

  《司馬光》教案 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沉著機智。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3、通過朗讀第四、五段理解司馬光遇事時與別的小朋友反應不同,說明他是個愛動腦筋機智聰明的孩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3、分別抄有第四、五兩段課文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學習生字

  這堂課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請學生讀準”司“。告訴學生“司”是“司機”的“司”,在這里與“馬”組成復姓。再請學生讀準“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筆順。學生完整地讀課題。

  二、過渡激趣,整體感知

  1、司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寫在課本里讓我們大家學習呢?

  2、聽課文錄音,注意良好的聽讀姿勢、聽讀習慣的培養(yǎng),特別要學生注意看清課文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3、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長句子。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留心聽,聽后互相評議。

  三、突出重點,教學課文

  1、司馬光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現在很遠很遠了,課文第一段用了一個什么詞表示?學習古時候”讀準“時”。

  2、有一回,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突然,發(fā)生了一件很危險的事,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自己學習二到六段。要求:仔細讀課文,畫出講司馬光表現的詞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交流討論。

 。1)發(fā)生了什么危險的事?誰來讀二、三兩段課文?其他人注意聽有沒有讀出危險的感覺。

 。2)別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進小缸,他們怎么樣了?先指名回答,再讀有關句子。然后引導學生學習生字“都、慌、嚇、哭、喊”,啟發(fā)學生自己分析“嚇、哭、都”的字形。

 。3)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讀第五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有沒有強調出司馬光與別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評議,練習朗讀。

 。4)結果怎樣?

  這里采用師生對讀方式怎樣?朗讀最后一段。

  4、司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時,他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學習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寫法與“子”不同,最后一筆是“提”。啟發(fā)學生思考還有什么辦法能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

  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辦法:

  1、把小朋友拽出來;

  2、在缸里,拉他出來;

  3、把缸推倒等。

  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們愛動腦筋,然后將方法進行比較:大家想的辦法基本是讓人離開水,但在當時情況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來不及,司馬光能及時想到用大石頭砸破缸,使水流出,讓水離開人。這個方法巧妙而實用,這與他遇事愛動腦筋是分不開的。朗讀全文。

  《司馬光》教案 6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2學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十個生字,會寫“幾、個、古、友、他”五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果斷的品質,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4.教育學生遇事要沉著冷靜、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二、內容分析:

  本課講的是一篇歷史故事。司馬光小時候和幾個小朋友在公園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大水缸里,司馬光舉石砸破缸救出小朋友。重難點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司馬光那種沉著冷靜、機智的品質,從中得到啟發(fā)。

  三、學生分析:

  這篇課文故事生動曲折,反映的是司馬光小時侯的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閱讀這類課文有濃厚的興趣。

  四、設計思路:

  采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進行積極的評價,及時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輕松的氣氛和自由的想象空間。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嘗試解決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你們聽過司馬光的故事嗎?

  2.簡介司馬光

  3.現在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4.揭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教師范讀,學生聽準生字新詞的字音。

  3.同桌互相拼讀生字詞。

  4.分組讀、個人讀生字詞,檢查讀音。

  5.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注意讀通、讀順。

  6.檢查朗讀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

  7.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誰干什么事。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再次自由認讀生字詞。

  2.不看拼音,直接認讀生字詞。教師檢查:開火車讀。

  3.看到課后字表里的`字,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磕阌涀×藛?你是怎樣記的?你已經記住了哪些生字?

  4.指導書寫“幾、個”兩個生字。

  四、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1.今天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什么人?除了認識這個人,你還有什么收獲?

  2.課后認真朗讀課文,把不懂的問題找出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上節(jié)課同學們已經初讀課文,知道課文主要寫誰的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感悟

  1.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時候?人物是誰?

  生:古時候,司馬光。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師:“他”指的是誰?

  生:司馬光。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一自然段介紹了司馬光。

  師:你真聰明!能聯系上下文回答問題。

  師:司馬光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

  生:在花園里。

  師:花園里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生:假山。

  另一生:老師,有個小朋友在假山上玩,為什么會掉到大水缸里呢?

  師:你問得好,那么有誰可以幫這個同學回答這個問題呢?

  生:我可以,因為假山下有口大水缸,這個小朋友不小收掉到大水缸里了。

  師:你真棒!大家要向他學習。

  3.借助插圖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這是怎樣的一口缸。理解“不小心”的意思。啟發(fā)想象:掉進缸里的孩子會怎么樣?別的孩子又會怎樣呢?

  4.齊讀第三自然段。

  借助圖了解別的孩子的表現。板書:哭、喊、叫、找。小組討論:這些孩子當時是怎么想的?從圖中你看出哪個是司馬光嗎?他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一個學生:老師?這個小朋友掉進缸里會不會死?

  另一學生:不會。

  師:你怎會知道的?

  生:下文講到司馬光救他呢。

  5.指組讀第4自然段。

 、僬页鏊抉R光動作的詞。

 、诳磼靾D,司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

  有個學生站起來雙手舉起來模仿了他的動作,但缺少力量。

  ③理解“使勁砸”的意思。

  又叫同學表演司馬光的動作,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個個同學都能把司馬光表現得活靈活現了。

 、茏詈竽莻小朋友怎樣了?(得救了)

  師:當這個小朋友掉進缸里為什么司馬光和別的小朋友的表現不同?從這里可以體現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學習他什么?(學生討論)

  總結:我們應該學習司馬光沉著冷靜、愛動腦筋的品質。

 、莅l(fā)散學生思維。

  司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么你還有什么辦法救小朋友呢?

  學生踴躍講出自己的辦法。

  三、布置作業(yè)。

  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司馬光》教案 7

  課題:音樂欣賞《司馬光砸缸》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選擇打擊樂器和探索自然音源為故事的情節(jié)配音響。

  2、參與歌曲《司馬光砸缸》的欣賞和表演過程,表現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3、寓故事于思想教育之中,使學生懂得遇到以外的事情要冷靜、機智、勇敢。

  教學重點: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故事情節(jié)配音響

  教學難點:學生邊聽歌曲,邊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樂器和演奏方法為故事的不同情節(jié)配音響。

  教學準備:

  A教具:CAI課件,歌曲CD,場景布置,打擊樂器(三角鐵一個、木魚一個、沙錘一對、鈴鼓兩個、镲一對、鈸一對、小鼓兩個、大鼓一個)呼啦圈8個,皮球一個,絲巾一條。

  B學具:學生一人一張各種顏色的A4紙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要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聽故事

  1、導入故事:出示司馬光畫像,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看動畫,初聽敘事歌曲《司馬光砸缸》

  從聽覺上欣賞敘事歌曲《司馬光砸缸》,了解司馬光砸缸救人的過程

  說故事

  1、討論:A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為了救人)

  2、為什么大家都夸司馬光是聰明勇敢的好孩子?

  3、我們應該向司馬光學習什么?

  讓學生簡單地講述故事《司馬光砸缸》

  展開討論,懂得要向司馬光學習什么,能簡單復述“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從語言的角度體驗和表現故事的情節(jié)。

  配音響

  1、看書上的畫面,聽敘事歌曲《司馬光砸缸》

  2、同學們喜歡捉迷藏嗎?請學生上臺捉迷藏[捉迷藏]

  A、請學生用動作和表情表現自己的高興的心情

  B、用一種樂器表現捉迷藏時的高興。

  3、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掉到水中時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撲通撲通]

  A、學生用人聲模仿這種聲音

  B、選五名學生上臺自由選擇一種樂器,自己決定演奏方法來表現人掉到水缸中的聲音。

  4、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這時候大家著急嗎?他們在干什么呢?[怎么辦]

  A、學生用動作表現一下大家著急地想辦法。

  B、用你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發(fā)出表示緊張的聲音

  C、選五名同學上臺自由選擇一種樂器表現大家很緊張和著急。

  D、其他同學用自己身邊可以利用的東西表現緊張的氣氛。

  5、司馬光表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A、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B、大家一起表演砸的動作。

  6、砸缸時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A、讓學生上臺選擇一種樂器表現砸缸的聲音。

  B、其他同學用人聲表現砸缸的聲音。

  7、缸被他砸破了沒有呢?缸里的水流出來了沒有?

  A、學生用人聲、手中道具表現水流下來的聲音。

  B、學生自由選擇用樂器表現水嘩嘩地流的.聲音。

  8、小孩得救了嗎?大家高興嗎?

  選五名學生上臺自由選擇一種樂器,自己決定演奏方法來表現大家高興的心情。

  9、請部分學生上臺,邊聽歌曲,邊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樂器和演奏方法為故事的不同情節(jié)配音響。臺下學生可用自己身邊可以利用的東西進行配音。

  按歌曲中故事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根據情緒要求,選擇合適的樂器和演奏方法為故事的不同情節(jié)配音響。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造能力。

  演故事

  1、請部分同學通過協商和自選角色、自選道具的方法進行即興表演

  2、配合歌曲進行合作。

  3、加上樂器組的音響效果合作表演《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通過協商和自選角色的方法進行即興表演,主要注重學生共同合作協商進行創(chuàng)作、參與音樂的過程。

  想故事

  1、想一想,討論:還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2、動腦筋,回答問題:

 。1)在教室里,你的同學不小心摔傷了,而且出了血,你發(fā)現后首先應該要:

  A、馬上去找到老師和同學,讓大家來幫助他。

  B、馬上打電話給受傷的同學的爸爸媽媽讓他們快來學校。

 。2)你去游樂場玩,突然發(fā)現自己沒有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了,你首先應該要:

  A、馬上找到游樂場的保安叔叔請求幫助。

  B、自己一個人在游樂場到處找爸爸媽媽。

  《司馬光》教案 8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11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想辦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識寫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0.司馬光

  沒有慌 —→ 搬石砸缸 —→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 積極動腦 —→ 決問題

  作業(yè)安排和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填空、看拼音寫漢字、組詞、練習說話。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司馬光

  2. 告訴學生“司馬”是復姓,“光”是名。司馬光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大文學家,大史學家。本課介紹的是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二. 范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

  1. 范讀課文。

  2. 思考:本課寫的是司馬光小時侯的什么事?

  三.看圖答問,出示生字新詞

  1. 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 圖上畫了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

  4. 那個小孩掉進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馬光各有什么表現?(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勁、救)

  四. 教學生字詞

  1. 自學生字詞。要求看板書,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 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a. 指名讀,讀后討論:哪些字音容易讀錯。

  b. 去拼音讀。

  c. 開火車讀卡片上的生字。

  (2)檢查字形。

  a. 指名說說哪些字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

  b. 指名說說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記憶。

  c. 師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學生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讀,想想詞義。

  五. 作業(yè)

  1. 抄寫生字。

  2. 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試讀課文

  1. 指名分段讀課文。

  2. 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二. 講讀課文

  1. 講讀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指名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3)用自己的話說說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有關人物。

  (4)指名看圖說說水缸,假山的位置。

 。5)再指名說說水缸的樣子。

 。6)指名朗讀。敘述的語氣。

  2. 講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那個小朋友怎么會掉進缸里的?他會遇到哪些危險?為什么?

 。3)看圖說說“別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從哪里看出他們慌了,他們可能會喊什么?

  (4)指導朗讀。

  要用緊張的語氣讀、指名讀、齊讀。

  3. 講讀第三段。

 。1)看圖。

  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險,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馬光這時候會怎么想?(啟發(fā)想象,練習說話)

 。2)指名讀課文。

 。3)用“——”把寫司馬光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4)從哪些地方看出司馬光沒有慌?

  (5)比較句子。

  a. 他搬起一塊大石頭。

  b. 他搬起一塊石頭。

  指名讀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司馬光為什么要搬“大”石頭?從這里你可以看出司馬光怎么樣?

  a. 司馬光雜那口缸。

  b. 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

  指名讀句子。你覺得哪句話好?“使勁”寫出了什么?表現了司馬光怎么樣?

 。6)司馬光的方法行嗎?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7)指導朗讀。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三. 總結課文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說說司馬光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四. 作業(yè)

  填空:

  別的( )( )( )都慌了,( )( )哭,( )( )喊,( )( )( )跑去( )( )( )。( )( )( )沒有慌,他搬起一塊( )( )( )使勁砸( )( )( )。

  第三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 抽讀生字。

  2. 在正確的讀音下畫“——”。

  時(si shi)找(zhao zao)座(zhuo zuo)砸(za zha)

  二. 練詞說話

  1. 看圖復述故事。

  同桌練說,小組練說,各組選一個代表到前面來說。

  2. 用詞練習說話。

 。1)不小心

 。2)有的……有的……有的……

  三. 課堂練習

  1. 看拼音寫詞語。

  gu shi hou yi hou jin dou lai le zhao da ren

  2.組詞區(qū)別。

  古( )時( )候( )

  石( )村( )后( )

  那( )缸( )找( )

  都( )紅( )我( )

  《司馬光》教案 9

  通過《司馬光砸缸》教學,不僅使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還要教育學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馬光那樣開動腦筋、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識記8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識14個要求會認的字,掌握兩個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3、感受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時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4、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馬光沉著、勇敢、果斷的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學生或老師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學習“司”字,字謎: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司馬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展開圖上畫的故事的。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聽準字音。

  2、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3、說一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識記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從前”是什么意思?

  (3)在這一自然段,發(fā)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討論:從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還可能有什么樣子的?

  (3)相機學習“叫”“跑”,請學生列舉其他帶有“足字旁”字,說說它們都與什么有關。

  (4)小結:別的小朋友慌了,動作忙辭職,司馬光表現怎樣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畫出描寫司馬光砸缸動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馬光沒有跑。他拿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討論:

  司馬光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

  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么?

  (3)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中的`小朋友嗎?

  (4)相機學習“使、勁、砸、破”。學習“石字旁”,說一說帶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與什么有關?

  (5)結果怎樣了呢?

  (6)學習“出”、“終”、“于”、“救”。

  (7)通過這件事,你能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8)讓學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五、朗讀課文

  六、課后作業(yè)

  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第二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復述課文。

  3、讓學生說一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復習字詞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完成課后活動——連線。

  3、完成課后活動二,涂色。

  4、完成課后活動三,讀詞語。

  三、指導書寫。

  司:注意第一筆先寫“橫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寫法。

  出:注意筆順

  四、課后作業(yè)。書寫生字。

  拓展閱讀:《司馬光砸缸》課文

  從前有個人叫司馬光。他小時候,常跟小朋友們在花園里玩兒;▓@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邊有一口大缸。有一回,有個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兒,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小朋友們都慌了,有的叫著喊著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馬光沒有跑。他拿起一塊石頭,使勁兒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終于得救了。

  《司馬光》教案 10

  教學要求:

  1.認讀生字、詞語,讀懂課文。

  2.教育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要沉著、冷靜,只有動腦筋,才能想出好辦法。

  教學重點:讓學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

  2.認讀、拼讀詞語。

  教學過程:

  1.定向。

  (1)讀通課文,提出要求。

  (2)思考:誰砸缸救人,請介紹一下這位名人。

  2.自學課文。

  要求劃下新詞,思考問題。(老師來回巡視,指導困難生發(fā)現問題,幫助解決)

  3.練習。

  (說話練習)

  (1)讀通長句。

  (只聽撲通一聲,一個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腳下一滑,掉進了旁邊一個盛滿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沒了頭頂。)

  (2)給課文標段號。

  (3)理解誰砸缸救人?介紹司馬光。

  (清楚“復姓”兩個字)

  (4)說話練習:“司馬光是……”。

  4.詞語認讀。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撲通

  急中生智

  嘩夸

  機智

  勇敢

  5.作業(yè)。

  (1)讀課文1遍。

  (2)認讀詞語,完成練習1。

  (3)抄寫詞語1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新詞,訓練朗讀。

  2.分析課文,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紹司馬光。

  3.復習生字、新詞。

  二、讀講1—2段。

  1.讀讀劃劃: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砸缸?為什么會來不及?

  4.讀1、2段。

  三、讀講3—4段。

  1.自讀第三段,圈詞:體現別的孩子驚慌的`詞。(驚叫,高聲喊道,嚇傻了,趕緊)

  2.朗讀訓練,讀出孩子們的驚慌。

  3.思維訓練,理解“沒有慌神”和“急中生智”這兩個詞。

  (1)師:沒有慌神,說明他怎么樣?(很鎮(zhèn)定)

  (2)急中生智!凹薄,司馬光遇到什么緊急情況。(第二段最后一句話)“智”,哪個詞突出了智?(砸)

  4.說話訓練,說清楚司馬光救人的原因。

  5.讀讀演演第四段。

  6.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使勁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氣小)

  四、詞語訓練。

  1.師:水多嗎?哪個詞說明水多?(嘩嘩)

  2.師:大家都夸司馬光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機智體現在(想出辦法),勇敢體現在(沒有慌神)。

  五、說話訓練。

  夸夸司馬光。(你真是個好孩子!)

  六、小結。

  學了司馬光救人,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事件,要沉著冷靜、動腦筋、想辦法。

  七、作業(yè)。

  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復習詞語,朗讀課文,聽寫生詞。

  教學過程:

  1.復習詞語:

  強調:亭子、捉迷藏、嘩、夸,這四個詞的讀音。

  2.朗讀課文。

  3.聽寫詞語。

  強調:稻的第十二筆、藏的第六筆、第十一筆、砸的第七筆、慌字中間沒有—點。

  《司馬光》教案 11

  學習目標:

  1.借助比讀,體會文言文語言特點;(文白對比、文言文之間對比)

  2.學習查注釋、看插圖、組詞語等方法理解文言文中關鍵詞語的意思,并在此基礎上嘗試講故事,通過古今對話、百家小講臺等活動反饋學習效果;

  3.借助與《破甕救友》及《孔融讓梨》《道邊李苦》的比較體會古時候孩子的聰明、禮貌、機智。

  一、整體比讀,感悟特點

  1.整體回顧,揭示本課是小學階段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板書)。朗讀過程中做到注意詞句間的停頓和節(jié)奏。

  2.與“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進行比較,初步感受文言文最大的特點——簡單!簡潔。明確本節(jié)課目標,學習一些小方法,幫助理解故事內容。

  二、問題探究,互動點撥

  1.嘗試理解第一句:

 、僦该x。

  ②同桌交流,有什么好方法能幫助我們理解。如書中有注釋的是“庭”,“甕”兩個字。

 、壑该f。

 、芙處熜〗Y:組詞語 查注釋 看插圖 都是幫助我們了解的好方法。

 、萃暾恼f一說主要講了什么,即把關鍵詞語連起來說一說就行了。

  ⑥活動1: “古今對話”同桌一名同學讀文言文,另一名同學說一說它的.意思。古今對話,雙方互評。

 、咄勒故。

 、嘟處熞龑熒鷮υ。

  2.嘗試理解第二句:

 、偾闆r十分危急,接下來群兒表現如何?一起來看第二句。

 、趯W生理解眾皆棄去。眾人(組詞語)、皆:都(看注釋)棄去(放棄、逃走)

 、酃獬质瘬舢Y破之。

 、苷乙徽宜抉R光是怎么救人的`?用Δ勾出描寫他動作的詞語。(持、擊)

 、菀龑W生一邊做動作一邊讀。

 、拮詈蠼Y果怎樣?水迸,兒得活。(迸:涌出)從中我們看出司馬光是一個沉著、冷靜、聰明!急中生智的孩子。

 、呶覀冊偻暾刈x一讀、講一講故事。

 、嘁龑W生比讀完整版《破甕救友》體會司馬光從小好學聰明。

  三、同題拓展、比讀提升

  1.引導學生比讀《孔融讓梨》、《道邊李苦》兩篇文言文,體會古時候同樣聰明懂事孩子的故事,同時再次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2.合作學習,“百家小講臺”.

  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小組合作:選擇其中的一首,小組做好分工,進行展示。

 、傥視x:根據停頓符號,朗讀故事,注意詞句間的停頓。

 、谖視v:古今對話——運用所學的方法,嘗試理解故事大意,并在小組內講一講。

 、畚視嫞汗串嫵鲎钅鼙憩F他們聰明懂事的語句。

 、芪視u:分別對組內同學和文中小朋友的表現,進行星級評價 。

  3.小組合作,教師巡視。

  4.分組匯報,交流展示。

  《司馬光》教案 1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沉著機智。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3.通過朗讀第四、五段理解司馬光遇事時與別的小朋友反應不同,說明他是個愛動腦筋機智聰明的孩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3.分別抄有第四、五兩段課文的小黑板。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師述: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并相機出示掛圖。生思考故事主要講的.是誰?

  3、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

  4、師簡介司馬光。(司馬光是宋朝的文學家,司馬是復姓,光是名。)

  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3)標好自然段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精讀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诘暨M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再次自由認讀生字詞。

  2.不看拼音,直接認讀生字詞。教師檢查:開火車讀。

  3.看到課后字表里的字,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住?你記住了嗎?你是怎樣記的?你已經記住了哪些生字?

  4.指導書寫“幾、個”兩個生字。

【《司馬光》教案】相關文章:

司馬光教案03-30

《司馬光》教案02-20

《司馬光》的教案02-28

語文《司馬光》教案07-15

《司馬光》教案【推薦】03-29

《司馬光》教案【熱門】03-07

《司馬光砸缸》教案02-19

司馬光砸缸教案06-10

《司馬光》教案15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