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詩經(jīng)》優(yōu)秀教案

《詩經(jīng)》優(yōu)秀教案

時間:2022-03-24 12:17: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經(jīng)》優(yōu)秀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經(jīng)》優(yōu)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詩經(jīng)》優(yōu)秀教案

  《詩經(jīng)》優(yōu)秀教案1

  教學目的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會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運用聯(lián)想、想象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3、領悟“我”的形象塑,把握藝術技巧。

  教學重點

  1、形象思維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節(jié)及精練語言。

  3、樹立“歷史的”“美麗的”觀念。

  教學方法

  1、“切入情節(jié),激發(fā)想象”法

  如《衛(wèi)風氓》:“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些典型情節(jié)可引發(fā)學生想象女主人公的具體生活情節(jié)和既“悔”且“恨”的情調(diào)。

  2、“運用對比,探討開拓”法

  如將《衛(wèi)風氓》與《邶風靜女》兩首詩對比,從“怨”“興”中把握形象,探知當時社會的“民情”和“制度”。

  3、“語言分析,體味神韻”法

  如《衛(wèi)風氓》抓住語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貿(mào)”“車”“不見”的暗示性,進行推斷想象“士”的“貳”“二三”及“不思其反”,進而把握形象。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孔子曾經(jīng)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什么叫“思無邪”呢,就是思想純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蓖瑢W們想不想做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質(zhì)彬彬”呢?(可讓學生回答,也可由教師明確)“文質(zhì)彬彬”原義是文華和質(zhì)樸配合得恰到好處,今義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禮貌。同學們,讓我們就來學習,接近“文質(zhì)彬彬”吧。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①檢查并深化預習效果,貯存文字、詞語所傳達的信息。

 、谝罁(jù)情節(jié),激疑發(fā)問,總理三首詩。

  A、三首詩均選自《風》,即民間歌謠。結合歷史知識,扼要說明當時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

  明確:a奴隸制社會,奴隸和奴隸主階級尖銳對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b生產(chǎn)力極為低下,人們對理想的追求。c在戰(zhàn)爭和徭役中,人們爭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現(xiàn)出的愛國熱情。

  B、詩歌常選擇典型的情節(jié)來烘托生動具體的氣氛和情調(diào),本文三首詩分別選用了怎樣的典型情節(jié)?

  明確《氓》主要情節(jié):“以我賄遷”“三歲食貧”“靡室勞矣”;《無衣》主要情節(jié):“袍”—“澤”—“裳”;“戈矛”—“矛戟”—“甲兵”;《靜女》主要情節(jié):“愛而不見”“貽我彤管”“自牧歸荑”。

  2、具體研習《秦風無衣》

  ①集體朗讀《無衣》這首詩,思考三章的'異同點,并回答其原因。

  明確:同:句式相同,內(nèi)容相近。

  異:每章僅三字不同。

  原因:A、屬重章復唱的手法,不僅構成類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發(fā)的感情,同時也為了換韻,充實和擴展內(nèi)容。B、每章首句均用反問句開頭,更突出主人公的愛國精神。

 、谠娭性谂c“子”相對上用了一個“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兩處“我”字,體味一下“我”的妙處,并運用想象,創(chuàng)造“我”的形象。

  討論明確:“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衛(wèi)家園的愛國者形象!拔摇笔浅鲎詢(nèi)心的自覺者形象!拔摇庇质且粋象征。開頭反問,后以“我”的行為“同”和“修”書寫正義參軍歌,此愛國之情,英雄之舉,躍然紙上。想象當以此為萌發(fā)點,也應以此為歸宿點。

  三、課堂練習

  賞析下面這首詩。

  鄉(xiāng)愁的四韻(錄其二韻)

  余光中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xiāng)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的臘梅香

  臘梅的芬芳

  是母親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四、布置作業(yè)

  1、《氓》和《靜女》均是以愛情為題材的,但反映的是兩類“士”形象,對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樣認識這一現(xiàn)象?

  2、《氓》中的典型情節(jié)可以從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選擇,但有一點必須探究,女主人公為什么會被遺棄呢?

  3、詩歌常常調(diào)動多種藝術手法來塑造形象,但有一點是主要的,就是運用形象思維。在形象思維中比興、對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領悟到了什么?

  4、要欣賞詩,必須運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無根據(jù)地讓思維馳騁,只有抓住典型情節(jié),才可以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形象。請你就"咥其笑矣""愛而不見"及《靜女》中的睹物思情進行大膽想象,以塑造出鮮活的形象——將《靜女》改寫為小故事。

  第二課時(教學方法同上節(jié)課)

  一、導入

  愛情是個不衰的話題,《氓》和《靜女》塑造出兩類愛情和形象,但有一點較為相同,無論《氓》中的"秋以為期""以望復關"還是《靜女》中的"我于城""愛而不見",看樣子是"自由戀愛"了,我們應怎樣來認識這個問題呢?而《氓》中女主人公遭"士"遺棄,其兄又"咥其笑矣",《靜女》中的靜女卻又為"士"所熱戀,這又該怎樣認識呢?凡此等等,你是否想過有個答案呢?讓我們來學習這兩首詩。

  二、教學《衛(wèi)風氓》(板書課題)

  1、上課堂我們留下了思考題,先來研究第2題。

  討論明確:答案可能是多樣的。

  “士”之變心說:情節(jié)為“不見復關”的暗示性;“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的顯示性。這一切告訴我們“士”的變心是關鍵原因。

  社會制度說:情節(jié)為“抱布貿(mào)絲”至“以我賄遷”,“三歲食貧”“漸車帷裳”,“士”騙取了錢財,生活由貧到富,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經(jīng)濟上,正如恩格斯所說家庭、婚姻反映出金錢關系。

  年老色衰說:情節(jié)為之“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三歲為婦”,年老色衰,引起“士”變心。

  2、研究作業(yè)第3題。

  明確:形象思維是以感情意象作為思維對象的,而這些意象是具體而不是形象。具體與形象之間按照客觀生活邏輯為準則。因此比興、對比則成為常用的手法。

  3、桑葉新鮮潤澤時,斑鳩貪吃桑這一形象,當和姑娘年輕漂亮時被男人迷戀,而使姑娘沉溺于愛河之中這一形象具體結合時,這就成為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第二自然段的藝術形象,讓人們看到抽象的結論——男人喜歡的是貌而非人的心靈,同理"桑之落,其黃而隕"和女也不爽,士貳其行"也屬如此,這是"興"的藝術手法。"而"對比"則和"興"不同,常常用同類形象之間的生活聯(lián)系的手段進行正反對照,"士"前為"信誓旦旦"——傾慕求婚,否則"反是不思"遺棄舊歡,前后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師生在欣賞時抓住意象這第二自然段的藝術形象進行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才可領悟此詩,進入詩的鑒賞的殿堂。

  三、研讀《邶風靜女》(板書課題)

  1、檢查同學們想象改寫《靜女》的作業(yè),由學生代表朗讀自己改寫的文章,師生共同以藝術欣賞的目光評析再創(chuàng)作的作品。

  明確:應抓住典型情節(jié)進行

  解說:此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完成再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作活動。

  2、研究"自由戀愛"及《氓》和《靜女》中的兩"士"為何對戀愛有兩種不同觀念的明確:"愛情"可以說是永恒的話題。在不同社會中有不同的戀愛觀。《氓》中“抱布貿(mào)絲”,“士”的身份可為"商人",《靜女》中"俟我于城隅""自牧歸荑","士"可為田者,為思維提供了根據(jù)。

  在由原始社會演變到奴隸社會后,勞動人民之間的戀愛,還是在人們的勞動與生活中產(chǎn)生的,這是當時社會的產(chǎn)物,和我們今天的"自由戀愛"理念上有不同。

  四、課堂小節(jié)

  我們從《〈詩經(jīng)〉三首》的學習,了解了《詩經(jīng)》所處時代的生活,學到了人民的愛國精神,樹立了正確的愛情觀。我們還學會了抓住典型情節(jié),運用形象思維來欣賞詩歌中所由此而烘托出的具體生動的氣氛和情調(diào),還學會了在凝練的語言中把握暗示性及代表性,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學們應把這些化為技能,凈化靈魂,爭做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五。

  2、運用所學方法,欣賞下面一首詩。

  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菲菲。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3、寫一篇讀詩心得

  《詩經(jīng)》優(yōu)秀教案2

  教學設想

  這三首詩都是《詩經(jīng)》中的名篇。,由于年代久遠,學生理解起來有飛定困難,因此,首先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每首詩的重點字詞,并在此基礎上,體會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和:表現(xiàn)方法。注意理解要和讀結合起來,以讀帶動理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覺能力和詩歌鑒賞?’能力。背誦全部詩歌。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可以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課。《在水一方》是一首電視連續(xù)劇插曲,是根據(jù)《蒹葭》改寫而成的。

  二、介紹《詩經(jīng)》

  1、學生自行閱讀課文注釋①,了解有關《詩經(jīng)》的基本情況。

  2、教師補充:

  《詩經(jīng))最早稱為《詩》或《詩三百》,漢代開始尊之為“經(jīng)”,此后才稱為《詩經(jīng)》!讹L》也稱為《國風),包括周南、召南、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等15個地區(qū)的民間歌謠,共106篇,多是勞動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堆拧酚址譃椤洞笱拧泛汀缎⊙拧,多是貴族作品。《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等,共40篇,多是奴隸主貴族祭祀神明的樂歌。

  《詩經(jīng)》的內(nèi)容豐富,它全面地反映了西周時代社會的面貌,特別是《國風》和《小雅》,很富有現(xiàn)實精神。它們控訴了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描繪了人民的婚姻、愛情和勞動生活,表達了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要求,具有較強的思想和文學價值!对娊(jīng)》中的詩,句式以四言為主,多用重章疊唱的手法,并大量采用賦、比、興的手法,語言豐富多彩、樸素優(yōu)美,音節(jié)自然和諧,很有藝術感染力。

  三、朗讀課文疏通閱讀障礙

  1、教師范讀課文,或者聽朗讀帶。

  2、解決課文中重點字詞的讀音。

 。1)學生結合課文注釋掌握部分字詞的讀音。

  (2)教師補充強調(diào):

  雎鳩窈窕參差伊人雞棲于桀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后分別朗讀這三首詩歌。

  四、學習第一首《關雎》

  1、男生齊聲朗讀這首詩。

  2、理解。

  要求學生結合注釋知其大意,然后教師幫助解決其中部分重點字詞。

  補充:

  (1)參差:長短不齊。

 。2)悠哉;思念綿綿不斷。

 。3)輾轉反側:翻來覆去。輾轉,來回轉動;反側,翻覆。

  此處可以結合“課后練習三”進行理解。

  3、探究。

  要求學生思考:

  (1)這首詩是怎樣抒發(fā)男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的?

 。2)這首詩中有大量的興句,想想這些興句對表達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后明確:

 。1)首章四句,寫男子愛慕和追求一個溫柔漂亮的女子,想和她結成配偶。次章八句,寫男子對女子相思到“寤寐求之”的程度。當“求之不得”時,則是“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他的思念之情達到了高潮。末章八句,寫男子因相思出現(xiàn)幻覺,仿佛同那個采荇菜的女子結成了美滿姻緣,表現(xiàn)出求而得之的歡樂。詩篇反復吟唱男子對女子的思戀、追求過程,反復表現(xiàn)女子采荇菜勞動的勤勞善良形象,感情熾熱、純真,體現(xiàn)出民歌樸實清新的風格。

 。2)首章以雎鳥的成雙和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應配君子的聯(lián)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無方,隨水而流,興起淑女之難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興起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正是運用了興的手法,詩歌將人物內(nèi)心的感情較好地揭示出來了。

  4、背誦全詩。

  五、學習第二首《兼葭》

  1、女生齊聲朗讀這首詩。

  2、理解。

  要求學生結合注釋知其大意,然后教師采用學生提問的方式解決其中疑難字詞。

  3、探究。

  要求學生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詩人執(zhí)著的愛情追求的`?

  (2)請仔細思考體會:這首詩各章的基本內(nèi)容是相同的,僅僅是換了幾個詞語,你認為這樣寫是否重復?為什么?請簡要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討論后明確:

  (1)一是從內(nèi)容來看,每章前兩句寫景,點明節(jié)令,烘托氣氛;后六句寫尋求“伊人”的情況。全詩回旋三疊,反復歌詠。詩人熱烈地追求其所愛慕的“伊人”,雖然在大河上下反復尋求,可望而不可即,歡晤受阻,仍然神魂顛倒,執(zhí)著專一。二是注意景與情的結合。全詩情調(diào)凄婉動人,已經(jīng)朦朧深邃。蒼蒼的蘆花,露結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見之無蹤的伊人……這一切都與詩人的彷徨失望和執(zhí)著追求融為一體。

  (2)并不重復。

  4、請學生快速閱讀“課后練習三”,參照這一習題翻譯《關雎》的形式,自己選取《蒹葭)中的任一章節(jié),翻譯成現(xiàn)代詩歌。

  注意,這道題目難度很大,因此,在學生解答時,教師要作出適當?shù)闹笇。對于學生所寫的,注意肯定其中寫得好的句子既可,并不要求全篇都必須寫得很精彩。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引導學生理解為目標。

  5、背誦這首詩。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并背誦這兩首詩歌。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指名學生試著背誦《關雎》和《蒹葭》

  二、學習《君子于役》

  1、教師朗讀全詩。

  2、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

  3、結合注釋,學生相互交流,理解這首詩歌的基本意義。

  教師補充:如之何勿思:怎么能不思念呢?如之何,相當于如何、怎么。

  4、探究。

 。1)注意,“不知其期”、“不日不月”、“曷至哉”、“曷有其恬”、“茍無饑渴”等幾句,包含了思婦怎樣的心理活動?請仔細體會。

 。2)這首詩是怎樣運用景物來渲染思婦內(nèi)心感情的?

 。3)這是一首閨怨詩,這樣的詩可以說是舉不勝舉,你能再舉幾例嗎?

  學生討論后明確:這首詩,通過一個山村婦女對久役不歸的丈夫的深切懷念,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繁重徭役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怨恨。全詩共兩章,首章側重寫女主人公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末章側重抒發(fā)女主人公對丈夫的關懷心情。

 。1)都包含著思婦對丈夫無限的思念、關懷、憂慮的曲折復雜心情。

 。2)用日暮黃昏的景象襯托主人公的迷茫悵惘之情,從而構成了一種深沉綿邈的藝術境界。整個畫面樸素逼真,富有生活氣息和山村情調(diào),很好地烘托出主人公內(nèi)心的情感,并使這種感情變得更加纏綿悱惻。

 。3)略。

  5、請學生快速閱讀“課后練習三”,參照這一習題翻譯《關雎》的形式,自己選取《君子于役》中的任何一章節(jié),翻譯成現(xiàn)代詩歌。

  6、背誦《君子于役》。

  三、指導學生朗讀這三首詩

  四、課文學習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詩經(jīng)》優(yōu)秀教案3

  [教學目的]

  1.了解古代勞動人民向往追之美好愛情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重章疊句的形式1《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

  3.掌握下列字、詞的音和義:臣鳩、窈窕、逑、荇萊、寤寐、蒹葭、無、恬、渙、塒、址、桀。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誦讀的要領,掌握誦讀·勺技巧。

  2.《詩經(jīng)》的內(nèi)容理解。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鑒賞、背誦、討論、比較。

  媒體設計

  圖片、音樂、錄音。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在我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學長郎中,《詩經(jīng)》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朱,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源頭。今天我們學習的三首詩均出自于《詩經(jīng)》。

  二、解題

  《詩經(jīng)》本稱“詩”,后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才稱《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郎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古時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編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

  《論語》說:“不學詩,無以言!闭既苏J為經(jīng)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溫柔敦厚”,《詩經(jīng)》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漢大學者鄭玄家的婢女都熟讀《詩經(jīng)》,日常生活中能以《詩》相對。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范讀課文,結合注釋,掃除文字障礙,可采用投影。

  雎鳩(jiū):一種水鳥。

  窈窕(yáotiáo):文靜美好的樣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種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這里指時時。寤,醒著。寐,睡著。

  蒹葭(jiānjiā):蘆葦。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邊。

  塒(shí):在墻壁上做成的雞窩。

  涘(hu6):相聚、相會。

  桀:通“橛”,為棲雞做的木架。

 。2)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

  ①題目取自于句首。

 、诨揪涫绞撬难。

  ③采用疊章的形式,即重復的乙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

 、転榱双@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jīng)》中大量使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

 。3)概括每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

  《關雎》寫的是詩人對河邊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愛戀。

  《蒹葭》是一篇美麗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飽含無限情意。

  《君子于役》寫妻子懷念行役無期不能歸家的丈夫。

  四、布置作業(yè)

  熟讀全文,口譯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二、具體研習

  1.從內(nèi)容上來說這三首古詩有一個共同特點,都表達了作者對所愛之人的思念。

  《關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等句。詩人從夜不能寐到主動接近,表達了對采荇菜姑娘的無限傾慕和大膽追求。

  在《國風》中,最集中的是關于戀愛和婚姻的詩。在《詩經(jīng)》時代,在某些地域,對男女交往的限制還不像后代那樣嚴格,由此我們在這些詩中可以看到年輕小伙對美麗姑娘的大膽追求。

  《蒹葭》“溯洄從之”、“溯游從之”表達了詩人追求所愛的堅強意志。

  “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說明愛的路上困難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達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情意。

  2.從總體上說,社會的制約是逐漸嚴格起來的,戀人們對自己的行動,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們在《國風》里看到許多情詩,詠唱迷惘感傷和可求而不可得的愛情。在后人看來,這也許是一種含蓄微妙的藝術表現(xiàn),但在當時,恐怕主要是壓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詩經(jīng)》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詩經(jīng)》教案11-10

《詩經(jīng)》教案15篇03-08

詩經(jīng)兩首語文教案03-28

詩經(jīng)氓說課稿07-03

詩經(jīng)兩首《氓》說課稿07-10

《詩經(jīng)》兩首氓說課稿02-16

優(yōu)秀的教案01-31

《荷花》優(yōu)秀教案04-15

地理優(yōu)秀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