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

時間:2023-07-05 18:29:33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歷史教學反思匯編3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歷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教學反思匯編3篇

  歷史教學反思 篇1

  今天,聽了黃守金老師的一課,講完后,大家評了課,結合大家的意見,根據(jù)自己的反思,覺得有以下幾點收獲:

  1、備課應全面,既要吃透教材,又要有對教材的延伸,自己在教學中,可以說對教材把握得比較到位,但延展度卻沒有,證明自己讀書太少,列寧除了為俄國自身,還為人類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很多事,而這些是自己在教學時沒有想到的,也證明了自己知識的匱乏,正向我們組老師和說的一樣:教師不僅要有深度,也要有廣度,這樣,才能在課堂中讓自己更充實。

  2、注意對學生的及時表揚,在學生出現(xiàn)小錯誤的時候,也要先肯定他帶給了大家什么優(yōu)點,在這節(jié)課上,一個學生問題的一個方面回答得特別好,但因為回答的不夠全面,黃老師忽視了表揚與激勵,而是忙著去糾正孩子的不足,我想這也是我們平時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忽視的.一個問題。

  3、在教學中多一點期待,在分析列寧的革命理論和實踐活動的時候,同學回答的很精彩,尤其是在評價列寧時,很多同學都特別想表達自己的意思,黃老師總是給與足夠的耐心,認真的傾聽,而后系統(tǒng)總結。而我在平時上課時遇到這種情況總是會打斷學生們的話,為什么不多點等待,多點傾聽,難道只是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嗎,老師更應該學會傾聽,因為學生們的發(fā)言的生成比教師的預設更精彩。

  4、在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時,我們不妨多考慮一下自己這樣設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能夠讓學生捕捉什么樣的信息,能夠讓學生學會什么樣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以自己的預設為主,怕達不到自己的教學效果,使勁拽著學生走,這樣不又成了教師的為主體嗎?

  5、無論在何時,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不要緊張,真正聽清學生的每一句話,用冷靜的心去面對自己的課堂。

  歷史教學反思 篇2

  在本月歷史教學中,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引導學生入門復習并打好基礎的重要性。我積極倡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孩子,希望同學們在快樂中去學習歷史知識。

  首先,我在歷史教學課前、課中要做大量的工作:

  1、要精心備課、備學生。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力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活力,充滿生機。要了解學生,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新問題,要做好可以預測的`應對。

  2、關注學生和學生學習過程。教學中,教師真正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據(jù)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地安排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不是機械地執(zhí)行課前的課程設計。

  3、充分開發(fā)課程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啟迪學生的智力潛能,學起來也就覺得輕松愉悅。歷史教師要充分開發(fā)課程資源,突出歷史知識的趣味性、生動性,變抽象為形象,變無趣為有趣,使課堂對學生永遠都有一種魅力,感受課堂的快樂。

  其次,在課后我也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1、要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yè)、試卷等,

  2、要輔導一些學習方面不足的學生,

  3、要寫大量的教學反思等。

  當然本月教學中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授課時學生不能按時預習,會影響上課的效果,備課時預設不足,會給學生增加難度,教學時間有時掌握不好,常常新課時間過長,基礎訓練在當堂課上沒有解決完。本月在教學方面的不足,今后仍然繼續(xù)努力。

  歷史教學反思 篇3

  “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方法體系,而非具體方法,絕非一節(jié)課所能完成。在教學設計中,很多老師愛將教學目標定位于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方法。這樣的目標空而不當,教師心中無數(shù),難以操作,亦難以評價。

  作為方法體系,“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包括哪些具體的內(nèi)容呢?

  首先,要學會區(qū)分史料和史實。史料不等于史實。史實是指對史料進行考證、鑒別后,提煉出來的客觀事實。如梁啟超對戊戌政變的記錄是史料,而慈禧太后發(fā)動戊戌政變則是史實。

  其次,要懂得鑒別史料的基本方法。一些史料有很強的主觀性。引用時要考慮其時間、背景和作者(立場、動機、傾向)等因素,剝離史料中的主觀因素。此外,史料可分為一手資料和轉手資料;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口碑資料、實物資料和遺址遺跡;等等。史料形式不同,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樣,其證據(jù)力也有所不同。

  再次,要學會區(qū)分史實和結論。史實是經(jīng)過考證的`,毋庸置疑。結論是思辨的結果,見仁見智。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鞏固統(tǒng)一、實施暴政,史實清楚,可二千年來對秦始皇的爭論不絕于耳。誤把結論(如名人的結論、偉人的結論)作史實,再去推導結論,實際上是剝奪學生思考的權利。

  再次,知道孤證不立,由若干證據(jù)組成證據(jù)鏈方可成立。

  再次,知道一個史料可能支撐多個結論,甚至是相反的結論,比如上述肯尼迪的言詞。

  最后,知道常常是史無定論。在史料不足的情況下,提出初步的假設,或者提出進一步尋找史料的方案。懂得隨著新史料的出現(xiàn),結論往往會發(fā)生重大變化。即使是面對相同的史料或史實,不同素養(yǎng)的人、不同立場的人、不同史觀的人、不同時代的人得出的結論差異很大,甚至尖銳對立。

  構建出方法體系之后,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社會閱歷,結合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有計劃、有梯度地逐步實施,方能培養(yǎng)出具有“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良好素養(yǎng)的學生。

 

【歷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歷史的教學反思03-24

歷史教學反思02-02

歷史教學的反思01-20

歷史教學總結與反思04-06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03-29

歷史期末教學反思03-20

有關歷史的教學反思03-18

歷史新課改的教學反思03-25

優(yōu)秀歷史教學反思04-06

歷史教學反思范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