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

時間:2023-03-25 18:02:0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

  設計思路

  在以往的音樂培訓活動中,我們經常感受到外國的教授們帶來的自己國家的音樂游戲、歌曲、打擊樂??,這些都讓我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當我們看到好的音樂素材的時候,我們也在不斷的思考和自省:在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里,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如何傳遞給中國甚至是外國的孩子們欣賞呢?我們嘗試將我們周圍的好聽的音樂賦予一些創(chuàng)意,嘗試讓低齡的孩子們也能熟悉我們民族特色的音樂,并喜歡我們自己的音樂。

  在音樂游戲“孫悟空打妖怪”中,我們嘗試將中國傳統(tǒng)的童謠“孫悟空打妖怪”和中國著名的民樂“百鳥朝鳳”結合在了一起。為了讓童謠和音樂更加的匹配,教師調整了童謠的內容并在童謠中增加了各種角色的不同動作,降低幼兒知識技能上的負擔,從而更多的關注到幼兒自主性表現與表演上,鼓勵幼兒有個性的大膽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從而在體驗游戲快樂的同時讓幼兒感受到自我實現的快樂。讓師幼一起享受音樂、享受游戲、享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學完游戲“孫悟空打妖怪”。

  2、通過兒歌、動作表演、樂器演奏等提示方法,逐漸豐富游戲玩法。

  3、愿意大膽在集體面前表演并感受追捉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碟片、錄音機、木魚一個,指镲13對、鑼1個。

  2.幼兒會念“孫悟空打妖怪”的兒歌,幼兒有貼燒餅游戲的經驗。

  3.15名幼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復習律動“孫悟空打妖怪”。

  l師幼隨音樂邊念兒歌邊拍節(jié)奏。

  二、探索游戲的玩法。

  1.明確游戲中各個角色的不同任務,初次嘗試游戲。

  l唐僧:“我?guī)硪粋寶貝,這是?兒歌里的誰會用到?誰會一邊敲一邊念經?等會坐在魔法保護圈的中間一邊敲一邊念經”。

  l老妖婆:“在魔法保護圈的外面有一個邊走邊打唐僧壞主意的老妖婆,誰學學老妖婆是怎么走路的?”

  l孫悟空:“在我們的中間還隱藏了一個專門捉妖怪的孫悟空,了妖婆不知道誰是孫悟空,孫悟空會出其不意的出來捉老妖婆,你們要看仔細了。”

  2.幼兒游戲,教師根據幼兒游戲情況及時反饋游戲規(guī)則和玩法

  (1)理清孫悟空與妖婆的追捉關系。

  l什么時候老妖婆要趕緊逃跑。

  l老妖婆跑之前要做什么事情?為什么要和大家一起仔細的看?

  (2)引導幼兒關注在游戲中自由、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自己的角色。

  l唐僧:邊敲木魚邊念經。

  l妖婆:妖婆的法術可以變出各種不同的東西,這次的妖婆會變出什么呢?(幼兒嘗試不同的造型)

  l孫悟空:孫悟空什么時候出來捉老妖婆?

 。3)體驗完整游戲帶來的快樂。

  三、嘗試加入樂器游戲。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加入游戲后如何繼續(xù)游戲。

 。1)加入指镲,嘗試邊演奏樂器邊做動作游戲。

  師:我這里有個可以增加保護圈法力的道具——指镲,帶上指镲你們還會做動作嗎?

  (2)變化指镲打擊位置,嘗試邊演奏樂器邊做動作游戲。

  l師:除了拍自己的腿還可以拍身體的什么部位?

  l增加摩擦指镲的演奏方式。

  師:“在孫悟空追老妖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道具為他增加法力,一起試試?”

 。3)變化指镲打擊方式,嘗試邊演奏樂器邊做動作游戲。

  師:“我們的保護圈這樣拍還是會有漏洞的,怎樣拍可以把我們的魔法圈暫時封閉起來?”

  4.起立游戲,并嘗試加入2個孫悟空角色游戲。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輔導材料和你表現動物或人物。

  2、初步嘗試自己的泥塑動物及人物上色。

  活動準備:

  1、玩具小動物,動物圖片、泥、泥工板、輔助材料(雪花片,牙簽、小珠子等)油畫筆,顏料。

  2、幼兒已有使用油畫筆的經驗。

  3、參觀動物園,對一些常見的小動物的外形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一起回憶參觀動物園的經驗。

  你喜歡哪個小動物?它是什么樣子的?身上的`花紋是什么顏色的?

  二、請幼兒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玩一玩。

  1、仔細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重點請幼兒觀察頭、身體及其他特征明顯的部位)

  2、看看它身上有哪些顏色?

  三、請幼兒說一說畫畫中的泥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如果你在制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可以怎么解決?(可以看看玩具,圖片也可以請老師幫忙)。

  四、幼兒嘗試制作。

  1、鼓勵幼兒大膽使用輔助材料。

  2、幼兒完全制作好了再上色。

  3、提醒幼兒上色時,注意保持小動物形象特征的清新。

  4、鼓勵幼兒捏一個以上的泥塑作品。

  五、幼兒相互交流作品。

  六、活動評價。

  1、能用泥捏一個動物或人物。

  2、幼兒能用顏色給自己的泥塑小動物或人物。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3

  《數高樓》是一首節(jié)奏歡快,朗朗上口的幼兒歌曲。歌曲有唱詞和念白兩個部分組成。經過我對我們班級整體情況的了解和分析,我決定將這一教學活動分為兩個課時上,而這次匯報課我就上了第一課時,讓幼兒學會演唱歌曲。

  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學會演唱歌曲,念準數高樓時的節(jié)奏型。把難點定為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幼兒用動作表現音樂,并且能加上愉快的表情。為了突破這個重點,我畫了不同顏色的高樓,將3、4層和7、8層顏色畫成一樣,便于幼兒將樓層連起來念。還畫了節(jié)奏譜,根據節(jié)奏譜,準確的念準高樓的層數。

  突破重點后,第三環(huán)節(jié)就是學唱歌曲。我首先利用圖片的形式讓孩子在頭腦中形成對高樓的鮮明印象,便于孩子熟悉記憶數高樓整首歌詞。然后清唱整首歌曲,提問幼兒從中聽到了什么。

  歌曲比較長,幼兒一下講不出聽到的,我就采取分段清唱,幼兒就能說出很多聽到的歌詞。并且在唱的同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幼兒回答更加加深幼兒對歌詞和歌曲的理解,帶著理解和興趣唱歌,幼兒就更加能接受,學習的也越快。等幼兒整體學唱這首歌后,我又提醒幼兒住在這么高的.樓房開心嗎?應該用怎么樣的表情唱,引導幼兒帶上愉快的表情演唱歌曲,并且采取了多種方式讓幼兒帶著興趣去演唱歌曲。如:整體唱,男女分組唱,小組唱等。幼兒有了表現的機會,唱的更賣力了。

  但是,在課中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導入部分有點長,問的幼兒比較多。唱歌的時候,太多清唱,應及時加入鋼琴彈唱。請幼兒自由做動作時,幼兒的想象力不太夠,不大能作出動作的時候我就應該去引導等等。

  希望下次活動時,能夠做好更充足的準備,更好的抓住幼兒的心里特點,讓幼兒更有興趣的學習!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4

  設計意圖:

  毫無疑問,孩子們喜歡小動物。各種各樣小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行為習慣、聲音等,都是會讓孩子們感到好奇的內容。有關動物的主題永遠是孩子們探究的重點之一。

  很多動物不僅生動可愛,也很美妙,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可挖掘。在參與了《動物世界》之《大熊貓》這一活動后,孩子們明顯更愛模仿小動物了,她們妙趣橫生的樣子,讓我靈機一動:何不生成一節(jié)音樂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動物們身上感染更多的藝術氣息呢?

  音樂主題活動《誰在叫》由此而創(chuàng)設。

  活動目的:

  1、初步學會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學習領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體驗愉悅歡快的情緒,初步了解幾種動物的生態(tài)關系。

  3、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賹W會并表演歌曲《大熊貓》

 、趶纳钪、影視圖片中收集,了解多種動物資料。

  2、物質材料準備

  ①《大熊貓》音樂磁帶;《誰在叫》音樂磁帶。

 、诙喾N動物頭像圖片、及對應的嘴形圖片

 。ㄈ缧∝、小雞、小鴨、小豬、老鼠、小魚、小象、小狗、青蛙等)

  ③簡單背景圖,表現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

 。ㄈ鐖D片的起伏:高區(qū)對應歌曲高音、低壓對應歌曲低音)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1~24小節(jié))

  1、聽《大熊貓》音樂,表演入場;

  2、導入新課題:動物世界里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戲。

  依次掛示“小貓”“小雞”“小鴨”“小豬”頭像圖片。

  3、引導幼兒依次表現以上幾種動物的叫聲,并從圖片筐中找出相對應的動物嘴形貼在預留背景圖中。

  4、教師模仿動物叫聲、范唱,幼兒學唱。

  從圖譜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對照動物頭像唱出小動物名字:對照嘴型唱出動物叫聲。

  5、對應圖譜觀察討論: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

  第二部分:(25~42小節(jié))

  6、分析討論:幾種常見動物的生態(tài)關系,導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學習。

  7、學習領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視幼兒能力由教師先領唱、幼兒合唱,逐步到幼兒領唱、合唱。

  第三部分:創(chuàng)編歌曲

  8、請幼兒充分發(fā)揮想像;

 、倌阍谏钪小游飯@里、影視圖片中分別聽到了哪種動物的叫聲?

 、谀7逻@些動物的叫聲;

 、郾M可能將圖片筐中準備的圖片出示出來

 。ㄈ缜嗤堋⑿▲B、小狗等)

  9、利用創(chuàng)編的歌詞,結合已有旋律,創(chuàng)編歌曲。

  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制作、收集多種動物圖片,學習、討論各種動物。

  2、準備音樂旋律伴奏材料,為幼兒創(chuàng)造、表演提供平臺。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5

  《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大班歌唱活動《三只猴子》,旨在通過這首幽默、詼諧的歌曲,引導幼兒大膽地表現,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本內容以故事形式串聯(lián)整首歌曲,但篇幅較長,不利于記憶,因此確定“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幼兒較難掌握,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針對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活動借助圖譜,圖詞結合,引導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并以游戲的形式始終貫穿教學,引導幼兒在自然、輕松的情況下學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

  在欣賞歌曲前三段后,通過老師的提問:歌曲里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猴媽媽對小猴說了什么?孩子們邊回答老師邊出示相應的圖片很好的加深了幼兒對歌詞內容的記憶。在接下來前三段的圖譜很好的`呈現出來后孩子們幾乎能夠很完整的把三段歌曲演唱出來。通過圖譜的呈現很好的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同時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圖譜的呈現,同時加上反復的練唱較好的解決了歌曲中的“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這句歌詞,也使本活動的難點得以突破。孩子們在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較好的學會了歌曲前三段的內容。在表演環(huán)節(jié)中也能夠帶上表情、動作大聲的表演。在學習歌曲第四段中同樣運用突入呈現的方式讓孩子們較好的理解了歌詞內容。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能較好的理解教師所提出的游戲規(guī)則和方法,并都很樂意的參與游戲,總之孩子們在愉快中學會了《三只猴子》這首歌曲。

  從活動過程來開,本次活動還有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的調整教學方案。本次活動在預設教學過程時,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教學歌曲上,而今天呈現的活動中反映出孩子們在圖譜的幫助下很快的掌握了歌曲,教師應該及時調整方案,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而且孩子們對游戲很感興趣。

 。2)、在學習第四段歌詞時,教師在活動中有點“趕”。在本段歌詞學習中教師沒有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而是自己一味的說,孩子們可能并沒有很好的理解歌詞內容。第四段歌詞內容孩子們沒有較完整、準確的掌握。

 。3)、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孩子的興奮點已經很高了,完全不在老師的控制范圍以內了。這時教師可以停下來,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讓孩子們知道:小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大包,都已經送到醫(yī)院去了,肯定是不能夠動了而且也沒有力氣動了?赡芎⒆觽兊那榫w就會有所控制,該活躍的時候就活躍該安靜的時候就安靜,做到游刃有余。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6

  愛唱愛跳是每個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的一種語言,很多幼兒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這種表現正是幼兒對音樂的領悟,更是他們藝術創(chuàng)造的源泉。過去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以老師教,幼兒學為主,一首歌曲老師反復教唱,幼兒機械地練習,一個舞蹈或者音樂游戲都是老師活動前設計好動作,再手把手地教給孩子,不難發(fā)現幼兒在機械模仿過程中缺少幼兒自己對歌曲、舞蹈和各種音樂游戲的理解,也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和體驗。這種以老師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大大禁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十二生肖歌》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后次序,能用幽默、詼諧的情緒演唱,并能通過自由想像進行表演;顒又,先讓學生講講十二生肖是什么動物,誰排在第一?誰排在第二……又是怎么排列?接著,讓學生學習并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師播放歌曲磁帶《十二生肖歌》,引導學生根據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動物的表演動作,用不同的聲音進行演唱,并創(chuàng)編各種動物的叫聲,邊唱邊表演。最后,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十二生肖真有趣。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并根據幼兒的發(fā)展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結合我園開展的《如何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的教研活動,更好的貫徹《綱要》精神,我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學習興趣就會有動力,它能促使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所以,激發(fā)幼兒的.音樂興趣,對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是有著重要作用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猜謎語時有的同學反應敏捷,一下子就猜中了,而別的學生還沒有理解謎面。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熟悉這一種動物的特征,我又故意問了猜中的同學是怎么知道謎底的,學生便列舉了這種動物的特征。老師出的謎語猜完了,還可以讓學生互相出題猜謎語。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熟悉了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征。我力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在個性,創(chuàng)設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情境,以游戲寓于教學中,使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這樣學生的形象思維和主動性便得到培養(yǎng)。

  二、以游戲貫穿始終。

  幼兒為十二生肖排序;再選十二名學生來做“生肖火車”的游戲?傊@次活動,學生的興趣很高,氣氛很活躍,都能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通過讓小朋友自己選擇演唱的情緒和速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綜觀整堂課,能通過讓學生猜謎語,講、聽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學唱、表演歌曲等活動初步了解了我國特有的生肖文化,并感受民間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引發(fā)了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學習的興趣;始終貫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突出情感體驗”這一理念。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強調聽賞領先,在審美過程中師生共同感受、體驗、表現,從而感悟音樂的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把音樂的知識與技能和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

  當然整堂課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決難點節(jié)奏時應該給學生一個準節(jié)奏,并接著提醒一下強弱規(guī)律,把每句字頭的力度突出來,就能輕而易舉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歡快活潑,詼諧有趣;又如課堂缺少一個評價,當學生表演后應該明確地給學生一個評價,這樣讓學生知道什么樣的聲音是美的、怎樣表現是好的等。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7

  音樂欣賞活動是幼兒園實施音樂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由于幼兒不能像成人那樣抽象地理解音樂作品,因此在音樂欣賞活動中,他們需要依賴一定的音樂操作活動、游戲活動來感知和欣賞音樂。目前,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活動在內容選擇、途徑手段、組織形式等方面,表現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體化等特征。然而,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媒體的參與中,也容易出現一些偏頗,本文就其中的一些方面加以反思,以在思考中更準確地認識和實施幼兒音樂欣賞活動。

  一、對活動目標的反思——切勿重認知輕審美

  教師在設計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時,會事先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和分析,往往更多地將作品介紹印在頭腦中,自然而然地將原作者本身的感受強加給自己和孩子,更多地將作品中認知方面的音樂元素放到目標中,始終關注的是孩子們在活動中是否理解了音樂本身,是否能對音樂進行描述和動作展現。而孩子們在音樂中是否獲得情緒的渲瀉、是否體驗到美與感動、是否在音樂中沉迷留連,這些都是教師相對忽略的部分。當然,我們要把從音樂中感悟到體驗到的情緒、想像、沉迷、留連、感動用語言表達出來,然而能夠用語言表述可能不是音樂欣賞的最根本要求,音樂欣賞中似乎更應該關注兒童的融入、迷戀和感動,而這些可能是一些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緘默知識”。老師們往往認為只有孩子用語言去說出他對音樂的理解,才能證明這個欣賞活動的成功,殊不知即便是成人在對音樂、散文、美的感悟中,也會時時感受到語言的蒼白,對兒童則是更大的挑戰(zhàn),畢竟兒童的經驗是有限的,不能用語言去流暢表達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更多地引導幼兒運用身體語言來反饋。

  二、對媒體運用的反思——切勿本末倒置

  目前,多媒體和大量教學輔助手段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被廣泛應用,如錄音、錄像設備的采用,flash制作的和音樂相匹配的動畫軟件,配套的圖片、圖書等。如果合理地運用這些輔助手段,對于引起幼兒積極的音樂審美注意和幫助幼兒理解、體驗音樂的情緒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如果過多地使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孩子們的注意力往往只專注于畫面所帶來的視覺享受,音樂似乎成了背景,視覺和運動覺的參與淹沒了音樂本身作為聽覺藝術的本質,孩子們的耳朵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倒成了可有可無的。幼兒看似積極主動、十分熱鬧,但他們的興奮、激動、手舞足蹈不是來自于音樂本身的體驗和感悟,而是由音樂欣賞活動中所采用的一些輔助手段引起的。因此,在選擇輔助手段的同時切忌本末倒置、過度過泛,我們應該培養(yǎng)的是孩子對音樂作品本身的興趣,要讓兒童成為音樂欣賞中的兒童,讓音樂和兒童融合在一起。

  三、對幼兒表現方式的反思——切勿喧賓奪主

  音樂欣賞是聽覺的藝術,但是單一的傾聽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們讓幼兒不僅用口唱或用耳聽,而且采取了綜合動作、舞蹈、語言、游戲、表演等豐富的表現形式。但很多活動設計過于“豐富”,以至在一個音樂欣賞活動中,孩子們一會兒在聽故事,一會兒在角色表演,一會兒又跟著圖譜打節(jié)奏,甚至又去用筆作畫等。殊不知,用動作、舞蹈或語言來表達,是孩子們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最自然的情感流露方式,而不是教師刻意設計的幾個環(huán)節(jié),而且音樂欣賞重在對音樂作品認真地感受、欣賞,并不一定要完整地學習、歌唱、記憶和表演,所以我們在音樂欣賞活動的設計中切忌堆砌不同的表現手段,喧賓奪主。

  四、對欣賞主體的反思——切勿角色顛倒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是欣賞活動的主角,教師更多的'是引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但有時,教師在幼兒面前往往不自覺地充當著全知全能的角色,主要表現為指導語過多、線索過多、發(fā)問過多、控制過多。事實上,成人與兒童的體驗有時會有很大的差別,成人不要把孩子們天真大膽的想像引導到千人一面上來。同時,幼兒之間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在欣賞、理解音樂方面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教師要善于傾聽,要通過多種方法激發(fā)、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以求師幼互動,產生共鳴。對于沒有進入欣賞狀態(tài)的幼兒也要多引導、提問,激發(fā)他們的欣賞興趣,并及時地對其進步表示肯定和鼓勵。對于表達不夠準確、對樂曲感受在理論上存有偏差的幼兒也要及時地給予指正和引導,使他們的欣賞能力得到提升。在活動結束時,教師還應該善于總結、評價,給幼兒在活動后的思考留有充分的空間,鼓勵幼兒用多種思維感受作品,多聽、多欣賞,不斷拓寬自己的欣賞空間,從而提升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如,幼兒在欣賞《化蝶》的時候,并不能一開始就能想像到音樂作品表現的是兩只蝴蝶的形象,更不能體驗到其中相親相愛的高深內涵,而幼兒說出感覺“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像小寶貝在媽媽懷里睡覺”等,看似與作品本身表達的內容無關,但這些感覺同樣表達了他們對這段舒緩悠揚的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我們同樣應該鼓掌叫好。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初步感知舞曲ABA結構,感知斷頓、緩慢、柔和、連貫及快速、緊張的音樂特性。

  2.幼兒能創(chuàng)編出小樹生長及小精靈跳舞的動作。

  3.在音樂活動中能協(xié)調自身與他人的關系。

  活動準備:

  1.音樂《挪威舞曲》。

  2.魔法師和樹精靈的課件。

  3.樹精靈的頭飾、帽子,魔法師的帽子、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有趣的音樂,你們在仔細聽的時候,可以拍拍手,打打節(jié)奏。

  二、初步認識音樂。

  師幼共同完整地欣賞音樂。

  師:你覺得這段音樂怎么樣?聽了有什么感覺?

 。ㄔu析:活動一開始,教師省去了魔法師的出場,直接引導,使幼兒很容易弄清故事情節(jié),讓孩子有更多空間去直接感受到音樂旋律和段落。)

  三、通過故事,幫助幼兒粗淺理解音樂。

  1.借助課件講解故事,了解音樂結構。

  師:從前有一片美麗的森林,里面有許多樹精靈。一天,森林魔法師睡著了,小精靈們就從樹中逃出來,舉辦了音樂會,盡情地聽音樂跳舞。魔術師被吵醒后生氣極了,瞪大眼睛說:“我要把你們變成一個個不會動的木頭人!”“變!”魔法師揮動魔術棒,樹精靈就變成了神態(tài)各異的雕塑。

  這個音樂故事講了什么?(幼兒討論回答,師作簡略小結。)

  師:那我們再來聽一聽,這段音樂中哪里是魔法師出來了,哪里該是樹精靈出來開音樂會,哪里又是樹精靈被魔法師變成木頭人了?

  2.結合故事第二遍完整欣賞音樂。

  四、分段欣賞。

  1.第一段音樂分析。

  師:你們聽到魔法師出來了嗎?在音樂的哪一部分?來吧,小魔法師們,讓我們一個跟著一個去樹林吧。

  2.第二段音樂分析。

  師:這時誰出來了呀?(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動作表現樹枝、樹葉生長的過程。)

  師:小精靈都出來了,他們想干什么呀?

  師:如果你是小精靈,音樂會上你想做什么?你來表演給大家看看。(讓幼兒做各種表演動作,如:彈琴、吹喇叭、跳舞等。)

  聽音樂,幼兒表演。

  3.第三段音樂分析。

  師:音樂會多熱鬧呀!可是,把魔法師吵醒了,她生氣極了,說:我要把你們通通變成木頭人。

  五、引導幼兒根據不同要求大膽嘗試想象、創(chuàng)編優(yōu)美造型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1.第一遍先聽音樂游戲,要求樹精靈在第三段音樂開始前擺出一個造型動作,直至音樂結束。

  2.利用人體模型小玩具幫助小精靈在第三段音樂的表演過程中能隨魔術棒變換多個造型動作。

  師:我越玩越開心,我的魔術棒也興奮極了,不停地跳動。變!變!變!剛才大家只變了一個動作,現在該怎么辦?

  師:我今天還帶了許多小玩具呢!他們也是變形高手,今天你們可以和他一起做個游戲!你找一個好朋友,兩人一起先給小玩具擺個造型,固定好后你們學學它的動作,學會了,再給他擺個造型,看看哪對好朋友擺的姿勢最多最漂亮!注意:可千萬別把自己設計的動作忘了!我們要把設計的動作編入游戲呢!

  3.幼兒自主操作,老師巡回輔導。

  引導幼兒身體各部位動作的設計,如:腰、臀、胯、頭等。

  4.請一組幼兒上來展示自己設計的動作。(教師可從身體姿態(tài)、造型不同高度、動作連貫等方面進行簡單的評價!)

  5.隨音樂游戲一次。

  引導小精靈能根據魔術棒揮動的走勢來變換造型的高度。

  1.我的魔術棒也開始跳舞了,變!變!變!變!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聰明的小精靈,你該怎么辦?

  2.不伴隨音樂先試試。

  3.根據要求再游戲一次。

  4.請一幼兒做魔術師,再游戲一次。

  師:我有些累了,誰愿意來做魔法師?

  六、集體游戲。

  1.請一名幼兒做魔法師,引導幼兒做“領頭人”,進行游戲。

  2.利用道具完整地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教育家馮德全說過:“任何學習內容都可以游戲化,因為兒童本身就處在心理發(fā)展的游戲世界!币魳方逃怯變航逃囊豁椫饕獌热荩螒蚧慕虒W又最符合幼兒成長的心理特點。怎樣在幼兒音樂教學與游戲化之間找到最佳的搭配,促進幼兒音樂教育的人性化和最佳效果,就是本文探討的主要方向。如何打破傳統(tǒng),用新的教學方式來激活幼兒的學習興趣,樂意參加形體活動,是我設計本活動的目的所在。選取《挪威舞曲》這一教材是因為:1.這是一首十分優(yōu)美、形象鮮明的樂曲。全曲ABA三段式結構明顯,變化清晰,適合大班幼兒欣賞。2.游戲是幼兒園小朋友最喜歡的教學形式,通過游戲,能讓小朋友清楚地區(qū)分段落,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幼兒教學中,古典音樂的欣賞教學矛盾顯得尤為明顯。所以我挑選了兩個小朋友感興趣的人物,并結合故事、游戲、舞蹈等多種形式來豐富教學,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3.肢體語言是教學的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并且符合大班幼兒好表演的學習特點,所以整個活動,幼兒都在全程參與中感知、學習、創(chuàng)造。

  整個活動中,作為新老師的我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1.在課堂上我過多牽著孩子走,沒有很好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和參與性;2.雖然有了師生互動,但是生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還不夠,沒能很好地體現出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互動性;3.用語還不夠精練,畫蛇添足的成分比較多;4.內容太多,繁瑣,不易操作。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的。

  原色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它關注人性,突出發(fā)展,充滿活力,是幼兒成長的樂園。本次歌唱活動《魔法師和樹精靈》中,教師處處從生態(tài)課堂理念出發(fā),注重為孩子營造溫馨和諧、充滿人性化的課堂氛圍,尊重接納孩子的創(chuàng)造表達,自然真實地展現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活躍場面。主要體現在:

  1.讓幼兒能成為音樂教學活動的主人。

  新《綱要》指出,藝術教育的目地是對幼兒進行審美感受,感受促進作用,改變使藝術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強調音樂教學要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所以我們應重新審視音樂教學活動,重新審視音樂活動中幼兒的地位,讓幼兒能成為音樂教學活動的主人。

  游戲也是幼兒的基本活動,讓幼兒置身在游戲中接受美育是非常重要的。游戲符合兒童的'本性,如果能讓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把音樂和游戲結合起來,讓幼兒在唱唱跳跳、動動玩玩中體驗音樂、感知音樂,在音樂中培養(yǎng)他們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不僅能成為落實新《綱要》精神的捷徑,更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要求,提高音樂教學活動的效率。

  2.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和多樣性,是幼兒園音樂游戲化的首要條件。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也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只有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他才會主動學習和探索。所以,音樂教師在選擇音樂素材時,一定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具有教育性和藝術性,能夠為幼兒喜愛的音樂作品。如:《魔法師和樹精靈》,幼兒可以找到喜愛的動物或人物形象,或者能被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

  3.教學過程的情節(jié)性和趣味性,是幼兒音樂游戲化的必要手段。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有先天性的行為趨勢傾向。趨向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回避消極的情感體驗,幼兒更是如此。如果能讓他們感到快樂和獲得成功體驗,幼兒就會樂此不疲,并能表現出不凡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這個現象,我們在音樂教學活動的施教方法就要有趣味性,教學活動過程要有情節(jié)性,讓幼兒覺得自己是在玩音樂,在音樂中游戲,使他們身體感受,情感與思考融為一體,讓他們自主地感覺音樂,表達情感,充分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

  4.師幼關系的互動性與學習性,是保證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的核心。

  許多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常常受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方式影響,只喜歡兒童聽話守紀律,不許兒童“亂說亂動”。表面上是讓兒童守規(guī)矩,實際上是不許超出教師限定的范圍去進行探索、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這樣的教育顯然不能培養(yǎng)兒童“獨立思考”和“勇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新《綱要》中也多次提及,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怎樣做到新《綱要》的要求,我覺得至少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教師應由活動的“設計者和指揮者”變成幼兒音樂活動環(huán)境的“提供者”和“服務者”,為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學習和探索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和環(huán)境氛圍。二是教師應成為孩子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幼兒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許多在成人看來都很簡單甚至是荒誕離奇的,但正是這些想法,才表現出幼兒難得的創(chuàng)造性;顒又,教師要細致地觀察,及時發(fā)現幼兒探索過程的需要,通過對幼兒探索中的環(huán)境、材料以及精心組織設計的提問等途徑給予幼兒隱性指導。教師最好以幼兒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感興趣的項目中去,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fā)現和探索行為,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來對待每個孩子的創(chuàng)造成果。有時候,老師的一個贊揚,一個微笑,甚至一句鼓勵的話,都是提高孩子創(chuàng)造積極性的良好手段。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9

  本次的音樂活動目標是讓孩子們在感受音樂歡快旋律的基礎上學唱歌曲,能隨著音樂,大膽地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愉快情緒。

  在一接觸這首歌的時候,說實在的作為老師的我并不覺得這首歌好聽,所以活動前也想了很多,希望通過多一些的教學手段能提升孩子們對這首歌的學習興趣。不過,隨著對這首歌的不斷熟悉,我清晰了歌曲的旋律線,調性明快的樂曲,在極具民族風格的樂器伴奏下,顯得非常朗朗上口。看來,對一首歌的印象不是聽一遍就可以概論的。

  對歌曲有了信心,在活動的進行中,我也就張弛有度了。孩子們在我很有感染力的范唱中,學習的興趣大增,我也不失時機的請孩子們對歌詞進行動作上的創(chuàng)編。讓我高興的是,班中許多男孩子創(chuàng)編出來的動作很有張力,我及時推廣了這些動作,并將動作和歌詞進行了固定地匹配,這樣做,省去了老師過多的、重復的`講解,給了孩子們更多熟悉音樂旋律的機會。短短的一堂課,全班孩子在歌詞記憶的達成度很高。從本堂課的效果上來看,我認為,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新教歌曲的歌詞記憶問題,完全可以嘗試用孩子們理解的肢體動作進行解析和提示,不需要過多的語言提示來破壞音樂活動的音樂氛圍。通過老師肢體動作的提示,孩子們眼口合一地進行演唱,符合了幼兒學習的直觀性原則,提升了幼兒學習的關注力。

  在孩子們記住歌詞之后,我還是發(fā)現了一個問題,在幾個相同字的旋律音高上,孩子們唱不準,該是高音的唱低了,該是低音的唱高了。我提醒了許多遍,還是有很多小朋友唱不清。后來我試著用手勢的高低來代表旋律的高低對幼兒進行一定的提示。如歌曲中的第一句“新年帶著幸福,走來,走來!”中的最后一個“來”字是低音,我就將我的手放得低低的;相同的第二句的“來”是高音,我就將手提得高高的,孩子們看到我的提示,立即就能作出反應,犯錯的次數和人數明顯減少了!

  歌唱教學中,運用肢體動作來提升幼兒對歌詞的記憶,我認為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只是,我在運用這一教學手段上,還需要不斷的摸索,總結。相信,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會有好的收獲!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0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想像并用肢體動作有節(jié)奏地表現樂曲內容。

  2、喜歡參與音樂游戲,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表現樂曲內容。并在此游戲過程中體驗快樂。

  教學準備:樂曲、 節(jié)奏音符、 圖譜、 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小矮人的勞動工具、 幼兒熟悉白雪公主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引題,(教師扮演白雪,幼兒扮演小矮人。)

  白雪:“狠毒的皇后太可怕了,今天我不想一個人在家,我能跟你們一起上山勞動嗎?”

  小矮人:(幼:“好吧!”)

  白雪:“太好了,那我們出發(fā)吧!”(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唱著歌出發(fā)了)唱:一個、兩個、三個

  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許多小矮上山勞動,多么快樂呀。ǜ枨队〉诎踩恕犯木帲

  二、欣賞樂曲,想像樂曲所表現的內容,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

  一)感知樂曲中的“重音”。

  1、聽音樂找“重音”。

  白雪:“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干活了,知道我們一會兒拿著工具要干什么嗎?”(幼兒看過白雪公主的vcd故事知道小矮人在挖水晶或挖寶石。)

  白雪:“水晶埋在很深的巖石里,我們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把它挖出來,聽聽音樂中哪些聲音特別象小矮人用力在挖水晶的聲音?”(完整欣賞樂曲。)

  白雪:“誰能模仿小矮人挖水晶的聲音?小矮人每次找到水晶都挖了幾下?”

  2、聽音樂用動作表現“重音”節(jié)奏

  白雪:“現在我們也來挖水晶,我們可要認真聽,聽到特別重的聲音時就有節(jié)奏地挖水晶,可別挖錯了讓別人給挖走了!

  二)感知樂曲中的延長音。

  1、聽音樂找延長音。

  白雪:“小矮人挖了很多的水晶,會用什么工具將它藏進山洞呢?”( 幼:用小推車把水晶運進山洞。)

  白雪:“誰的力氣大?請你來表演推很重的小推車!

  白雪:“我們來聽聽音樂中哪個音特別象是在推很重的小推車?”(聽音樂)

  白雪:“誰聽到了推很重小推車的聲音,請你來模仿推車的聲音?”

  白雪: 你們?yōu)槭裁从X得這個音像是小矮人在推車呢?(幼:“因為這個音拉得很長”。)

  2、聽音樂用動作表現“延長音”節(jié)奏

  白雪:“瞧,剛才我們挖了這么多的水晶,我們先用小推車把水晶運進山洞吧!”(聽

  音樂打節(jié)拍,進行到“重音”和“延長音”。時用節(jié)奏動作表現)

  注: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分步驟,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深刻地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并結合游戲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通過聲音、動作、等多重的形式表現了自己對“重音”和“延長音”,的理解,解決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的重難點。

  四、引導幼兒合作填補并認識圖譜,加深對樂曲曲式結構特點的理解。

  一)教師一邊指圖一邊讀圖,引導幼兒模仿小矮人有節(jié)奏地走路。

  白雪:(教師出示一張不完整的音樂圖譜)“瞧,這是一張小矮人勞動時“藏寶圖”,看懂了‘藏寶圖’

  就能挖到更多水晶!貙殘D’上的腳印表示什么?”(幼:“小矮人在走路”)“一個腳印表示走一步。我們也來試試吧!”(幼兒在座位上腳踩節(jié)奏模仿。)

  注:強調小矮人走路時要有節(jié)奏,因為幼兒在游戲時往往只重視表現“重音”和“延長音”而輕視了走路時也要有節(jié)奏。

  二)感受樂曲的曲式結構特點,并根據曲式結構合作填補圖譜。

  白雪:“這張‘藏寶圖’還藏著一個秘密,我們只能看到小矮人走路的記號,卻不知到哪里有水晶,哪里該將水晶運回山洞, 秘密就藏在剛才那首音樂里。

  白雪:(出示教師事先設計好的“重音記號”和“延長音記號”) 我這有兩種記號,猜猜那種是“重音記號”那種是“延長音記號”。

  白雪:“我們聽音樂合作,你們聽到‘重音’‘延長音’馬上模仿它的聲音提醒我,我立刻在‘藏寶圖’的空白出貼上相應的記號。把‘藏寶圖’的秘密找出來。有信心完成任務嗎?”(師幼合作填補圖譜)

  注:以找‘藏寶圖’的秘密為由,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聽音樂合作填補圖譜,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樂曲結構與圖譜的匹配。“重音記號”和“延長音記號”教師可課前設計好,也可根據需要讓幼兒來設計。

  三)引導幼兒讀圖譜。

  1、教師指圖,放慢速度哼唱樂曲旋律,引導幼兒讀完整的圖譜。

  白雪:“一天,小矮人快樂地上山挖水晶。準備——出發(fā)、、、、、、”

  注:放慢速度哼唱是因為幼兒理解樂曲結構與圖譜的匹配時需要一個反映的過程。

  2、聽音樂幼兒讀完整的圖譜。

  白雪:“現在小矮人要跟著音樂出發(fā),速度會變得更快。準備——出發(fā)、、、、、、”

  四)引導幼兒看圖譜,發(fā)現圖譜中每一樂段 “延長音”記號“逐一增多”的規(guī)律

  白雪:“我發(fā)現了一個規(guī)律,小矮人每一次挖到水晶時推車的次數都不一樣,你們

  發(fā)現這里面的規(guī)律了嗎?”

  白雪:“為什么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呢?”(幼:“因為水晶越來越多,需要的車也越來越多。

  所以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蜍嚿系乃г絹碓街,所以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保

  注:這一步驟的設計整合了科學領域中的計算內容“逐一增多”,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時又幫助幼兒理解了音樂的曲式結構——比較四個樂段中的旋律和節(jié)奏的異同。

  五、游戲:幼兒用肢體語言有節(jié)奏地表現想像中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一)教師讀圖譜,幼兒用動作有節(jié)奏地表現想像中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白雪:“現在讓我們跟著音樂中的小矮人一起去挖水晶去吧!”

  注:幼兒徒手有節(jié)奏地練習,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表演打基礎。

  二)拓展幼兒想像樂曲所表現的內容,豐富動作、表情的表現力。

  1、引導幼兒選擇適合的工具用相應的滑稽的動作表現使用工具。

  白雪:“其實每個小矮人都非常可愛、搞笑,使用的勞動工具也有很多,”(依次出示小矮人不同的

  勞動工具。如:掃把、錘子、鏟子、鎬子等。)

  1) 聽哼唱旋律,請幾位幼兒集體表演用掃把——掃、用錘子——錘、鏟子——鏟、鎬子——挖等

  動作,(如白雪:“我發(fā)現前面<后、左、右、上、下>巖石縫里有水晶,我們選擇一把好用的工具把它挖出來呢?比比誰的動作更搞笑、有創(chuàng)意。”)

  注:幼兒使用利用自制的廢舊材料勞動工具,游戲起來特別感興趣。想像水晶藏在我們周圍的各個空間方位的巖石里,豐富幼兒的空間動作。

  2)聽哼唱旋律,引導幼兒模仿并加以提升。

  白雪:“你們喜歡誰的動作,為什么?”(引導幼兒從動作的創(chuàng)意、夸張、表情來評價。)“我們一起來學學!

  注:適時提供幼兒間的相互學習的機會。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導幼兒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表現小矮人不同的走路和推車動作。

  白雪:“小矮人很可愛、干活時很開心。不僅是挖水晶,就連走路和推車動作也是很搞笑的。比

  比誰的動作最滑稽哦。”(教師哼唱,請幾個幼兒來表演)

  注:重視幼兒個性化的發(fā)展,

  三)幼兒手持勞動工具,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完整表現小矮人的勞動情景。

  白雪:拿上工具我們繼續(xù)挖水晶吧!

  六、勞動結束。

  白雪:“今天我們挖的水晶真多,晚上我給你們做‘蘋果派’吃,快收拾好東西我們回家吧!”(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唱著歌回家了)唱:“一個、兩個、三個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許多小矮人勞動回家,多么快樂呀!”

  七、活動延伸:(游戲)將幼兒分成兩組表演音樂中所表現的不同情景。

  聽音樂:請四個幼兒來表演小矮人推車的情景,(第一樂句請一人推車,第二樂句時加一人幫忙推,依次類推)其他幼兒表演小矮人走路和挖水晶的情景。按音樂的發(fā)展,一組在表演時另一組保持造型不動。

  注:發(fā)展幼兒的注意力和控制能力,增添游戲的情趣。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3

  本首歌曲是一首三拍子節(jié)奏的音樂。歌曲中前半部分旋律連貫、優(yōu)美,后半部分旋律活潑、輕快。這首歌的歌詞和旋律,適合大班孩子演唱。

  本班幼兒喜歡歌唱活動,大部分幼兒已經掌握了附點音符的唱法,能跟著節(jié)奏表演一些簡單的動作,結合春季這個季節(jié)資源,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在感知春天美麗的氣息,積累了許多有關春天的經驗,柳樹之美就是其中之一。這為幼兒理解《柳樹姑娘》歌詞奠定了基礎。

  為了調動孩子演唱的興趣,我在活動的.開始,以謎語的形式朗讀兒歌,將歌詞作了修改,變?yōu)椤坝袀姑娘,辮子長長,風兒一吹,甩進池塘,洗洗干凈,多么漂亮!”請孩子們猜一猜,謎語中說的是誰?有孩子猜是“長頭發(fā)的女孩”,也有孩子猜出是“柳樹”,我請他們分別說出自己的理由,并再次將歌詞朗讀,讓孩子們進行分析比較。最后,孩子們一致同意,謎語中說的就是“柳樹姑娘”。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先出示了各種柳樹的圖片,請他們來觀察柳樹的形態(tài),讓他們對柳樹進行一下描述。幼兒的說法很多,有的幼兒說他看到柳樹發(fā)芽了;有的幼兒說看到柳樹的枝條很長的;有的幼兒還用手來比劃了一下柳樹是怎么樣在風里飄動的……我通過幼兒的討論,最后總結了一下柳樹的特點,柳樹姑娘靜靜地坐在河邊,她那長長的辮子隨風飄動著,一陣微風吹過,她的頭發(fā)就被甩進了池塘,不停地搖擺著,好像是要把自己的秀發(fā)清洗地干干凈凈似的,

  這時,我又提出疑問,什么是“甩”?為什么“風兒一吹,甩進池塘”?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用動作來表演一下。引起了幼兒的共鳴,多感官的了解歌詞的意思,為學習歌曲奠定基礎。

  第三環(huán)節(jié),通過對歌曲的欣賞,讓幼兒先感受《柳樹姑娘》這首歌旋律的美。在他們已經理解了歌詞后,我讓他們將謎語中的“有個姑娘”改成“柳樹姑娘”進行朗讀,接著,播放了歌曲錄音,并讓孩子跟著錄音進行演唱,很快,孩子們就初步學會了這首歌。

  不過我發(fā)現幼兒較難唱出歌曲中的句首重音,教師以點頭和琴聲示意幼兒,幫助他們感知并唱出句首重音,感受三拍子歌曲強弱弱的特點。從而突出也順利突破了活動重點。歌曲中兩種不同的情緒變化幼兒能感覺出,不過唱到活潑歡快的幾句時,孩子們容易唱亂掉或拖長,所以在這幾句教師讓幼兒反復聆聽音樂,感受節(jié)奏的變化,再進行演唱。經過幼兒的多次練習后,幼兒基本能根據不同情緒變化進行演唱。

  第四環(huán)節(jié),幼兒掌握了歌曲以后,我引導幼兒用唱襯詞的方法,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合唱。在教師的帶領下了解二聲部的演唱方法,學唱在每句最后一個字后面唱襯詞“啦啦啦”,并進行男女合作嘗試二聲部演唱。不過由于我班孩子第一次接觸二聲部合唱的方法,所以演唱中難免還是會出現不整齊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教師用手勢進行指揮,幫助孩子們更直觀的感受兩個聲部,同時也使他們更好的學唱二聲部,順利解決了活動難點。

  一節(jié)課下來,幼兒在聽聽、唱唱、中充分感受歌曲優(yōu)美、活潑的旋律。整個活動幼兒都在輕松、自然、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著,幼兒初步學唱了歌曲《柳樹姑娘》,抒發(fā)了對柳樹的喜愛之情,也能夠體會到歌曲中的情感,培養(yǎng)了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1

  《三只猴子》是一首簡單、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歌曲。它表現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這種情形與幼兒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很容易引起共鳴。活動中,需要掌握好安全教育與學習歌曲之間的關系。第一,歌曲中已經揭示了小猴床上蹦跳吃苦頭的必然結果,不必再多地說教。第二,小猴摔跤、腦袋上腫起大包的可憐、可笑,要表現得生動鮮明,讓幼兒真切地領悟到這種行為的后果。

  《綱要》中的教育理念讓我們越來越注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自主性的發(fā)揮,都盡可能地在活動中創(chuàng)設條件,讓孩子能自由選擇、自由探索、自主想象、自主表達。只要是幼兒感興趣、能自發(fā)參與的,都是在自主學習。

  《三只猴子》活動目標定為學唱歌曲,初步體會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在傾聽和做動作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培養(yǎng)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亂跳。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的組織過程中,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用非常傳統(tǒng)的方法教幼兒,大多數是以跟唱為主,卻忽略了幼兒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我增加激勵性語言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用簡單而又體現小猴角色行為肢體動作表現歌曲讓整個活動首尾呼應。小猴子活潑可愛的形象、在游戲中學習歌曲的過程,讓孩子們感到歌唱的快樂,從而萌發(fā)出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顒酉聛恚⒆觽冊诒硌莸'過程中開心的學會了歌曲并領悟到歌曲所表達的安全教育意義。

  在任何一個教學活動中,我們都要以幼兒的發(fā)展為主體,從幼兒的心理和生理年齡特點發(fā)展為目的,挖掘領域的特征,吃透教材,精心準備每個環(huán)節(jié),正如綱要中所提到: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那樣才能夠使活動效果更佳。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彪S著活動的進程,手偶表演——手指游戲——教師表演——集體表演——分組表演,幼兒自然地融入其中,邊游戲邊學唱歌曲;顒咏Y束時,歌曲也基本學會了。和傳統(tǒng)的歌唱教學相比較,這樣的教法不帶任何灌輸性質,重視的是幼兒音樂情趣的培養(yǎng),并且在活動中幼兒也有自由協(xié)商、充分想象的空間。同時通過小猴的這種行為,讓幼兒真切地領悟到后果,潛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們,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2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的組織過程中,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用非常傳統(tǒng)的方法教幼兒,大多數是以跟唱為主,卻忽略了幼兒的興趣。在上本次活動之前,我認真觀看了應彩云老師上的《三只猴子》的錄像,仔細揣摩里面的精髓,在錄像中我看到了的孩子們是學得快樂,玩得開心。從引題聽賞歌曲到玩打節(jié)奏到結束,整個過程中,老師都在用自己的歌聲,感染著小朋友,在學習打節(jié)奏的時候,邊打節(jié)奏邊唱,小朋友也就自然而然地跟著唱了起來。老師將這個活動的重點放在了打節(jié)奏上,在體驗不同節(jié)奏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

  看到這個活動方式新穎,決定學以致用。但是考慮到中班和大班幼兒的年齡差異,對照滲透式領域上的教案,在課的目標和環(huán)節(jié)設計上作了一定的修改。通過前期的準備工作,以及幾次的觀看錄像領悟,在第一次施教的時候,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中班幼兒和大班幼兒存在的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簡單的節(jié)奏還看不出,但是8分音符稍微出現的多一些,幼兒跳的協(xié)調性就不行了。所以我把原本活動過程中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把原來的三個幼兒一組,練習XXXX,前三拍輪流,最后一拍一起跳的節(jié)奏練習方式給去掉了。因為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難以掌握。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我腦子里最多的應彩云老師的教學模式,所以沒有考慮本班幼兒的特點及自己原有的特色。

  為了解決活動過程中這個跳節(jié)奏的切入點,通過聽課教師的課后評議總結出了以下一些細節(jié)方面還有待于改進:(1)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節(jié)奏要放慢,XX這個節(jié)奏要重點練習。教師可以示范跳。(2)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還可以增加激勵性語言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3)用教小猴子怎么跳的方式讓整個活動首尾呼應。

  聽了同行的意見,我重新考慮了本次活動中班幼兒身體協(xié)調性的發(fā)展還不如大班,一節(jié)課下來,幼兒跳的太多也比較熱。所以在節(jié)奏感的表現方式上,同樣的節(jié)奏用拍手的形式能夠準確的表現,但是用跳的方式就必須有個鋪墊的過程,所以我用了拍手或跺腳作為跳節(jié)奏的`鋪墊,這樣結合著進行節(jié)奏練習,幼兒在拍拍、跺跺、跳跳玩玩的過程中,幼兒玩得開心,教學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模式,幼兒跳節(jié)奏的準確性也明顯提高。不足之處就是在課前分組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好,由于和幼兒原本座位的混淆,有些幼兒分不清自己是哪一組的,有像在繞圈圈。

  看來在任何一個教學活動中,我們都要以幼兒的發(fā)展為主體,從幼兒的心理和生理年齡特點發(fā)展為目的,挖掘領域的特征,切透教材,精心準備每個環(huán)節(jié),正如綱要中所提到: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那樣才能夠使活動效果更佳。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3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指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探索、發(fā)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茖W教育對于發(fā)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本次活動來源于幼兒的日;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fā)展了認知能力。

  在活動中我能帶著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fā)現顏色變變變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給幼兒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間。

  活動開始時,我先讓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兩種顏色標記貼在杯子上,然后交代清楚操作要求,一種顏色水倒到杯子上的下面一條線,另一種顏色水倒到杯子上的上面一條線,教師沒有象以往直接示范,引導幼兒觀看實驗的結果,而只是教給幼兒材料的操作方法,幼兒在操作中驚喜地發(fā)現:兩種顏色加在一起變成了別的顏色,提高了探索的興趣。

  在第一次實驗后,教師請幼兒演示實驗過程,給了幼兒展示的機會,同伴的示范有時比老師的示范效果更好,幼兒能在同伴的示范中想想自己的發(fā)現是不是和小朋友的`一樣。

  不足:由于是借用其他班的材料進行上課,當時并沒有注意杯子上的標記線,兩條線距離貼得太遠,導致操作時所用資源比較多,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有點浪費資源,但看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幼兒都是有差異性的,在活動中有的幼兒操作方法不對,我沒有充分利用幼兒資源,讓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他能力比較弱的小朋友,沒有發(fā)揮幼兒間的榜樣示范作用。有的小朋友只是盲目地進行操作,操作時不知道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事沒有目的性。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4

  這次是“雁翔工作室”的一次展示活動。我的課是一節(jié)音樂欣賞活動《趕花會》。知道要上課的時候,心里就緊張起來了。畢竟音樂欣賞平時接觸的也不是非常多,而且音樂欣賞是需要老師對這段音樂足夠的熟悉,對每一個樂句、節(jié)奏都要吃透的。

  剛聽音樂的時候,我是一頭霧水,幾個月段,幾個樂句,每一句樂句里有幾拍,都是模模糊糊的。經過師傅的指導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回家以后我就開始抱著錄音機反反復復的聽,隨著聽音樂的遍數逐漸的增多,我對這段音樂的樂句、節(jié)奏也漸漸熟悉起來。再給孩子們試上的時候也就心中有數了。經過謝老師、師傅和園長幫助我多次修改了教案后各個環(huán)節(jié)也清晰了。我這幾天,天天懸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一點了。但我想,在我一次次的'試教的過程中孩子們對我的問題所做出的反饋都是不一樣的,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所以在上課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盡量考慮到孩子們可能出現的問題,提早進行問題的預設。

  懷著忐忑的心情上完了整個活動,我覺得我在整個活動中讓孩子們感受的東西還是太單一,《趕花會》中間的一段作為重點,我只讓孩子們隨著音樂去學一學花會上各種花朵的樣子,其實讓孩子們感受趕花會的人在看花卉的樣子也是一個要點,我沒有讓孩子們也去學一學。但有一個比較成功的點就是這個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快樂、歡快,有一個情緒上的體驗,他們的參與積極性也很強。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音樂欣賞活動有了更多的感想和想法,這是我的一次寶貴的經驗。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5

  設計意圖:

  因我班幼兒好奇心比較強,特別是西游記中的魔法,是孩子們最為向往的,所以我開展了語言《孫悟空打妖怪》這課時,剛開始,教師先以播放《西游記》片頭曲,激發(fā)幼兒對課堂的興趣。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朗讀兒歌,讓幼兒感知人物出場的順序,并進一步幫助幼兒感知兒歌的連鎖調。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對兒歌的理解,教師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進行分角色表演,也給了幼兒一個自我展現的舞臺,讓幼兒鍛煉、并提高自己的膽量;顒幽繕耍

  1、理解有情節(jié)的兒歌內容,感受中國傳統(tǒng)兒歌連鎖調的形式特點,能學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讀兒歌。

  3、能根據兒歌里不同的角色特點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重點:理解兒歌內容,感受中國傳統(tǒng)兒歌連鎖歌的形式特點。

  活動難點:讓幼兒大膽嘗試表演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西游記》片頭曲、《三打白骨精》動畫視頻片段、兒歌《孫悟空打妖怪》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妖婆的`面具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及動畫片段,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播放《西游記》片頭曲音樂片段,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并接著往下唱。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

  播放《三打白骨精》動畫片片段,鼓勵幼兒說說這是《西游記》里面的哪段故事。提問:

  1、《西游記》里面有哪些角色呢?

  2、你喜歡誰?為什么?

  3、你不喜歡誰?為什么?

  二、學習兒歌,引導幼兒感受兒歌連鎖調的特點。

  1、教師朗誦兒歌,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兒歌。

  提問: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fā)現老師今天讀的兒歌跟其他兒歌不同?或者有什么區(qū)別呢?

  小結:即前句的最后一個詞是后一句的開頭,引出“連鎖調”。提問:

  1、兒歌里都有誰?

  2、誰上當了?為什么唐僧、豬八戒容易上當受騙?

  小結: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

  3、通過角色扮演,鞏固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學會念兒歌。

  4、幼兒分組輪流朗讀或以接龍方式朗讀兒歌,感受兒歌連鎖調的特點。并鼓勵幼兒變念兒歌邊做動作。

  5、引導幼兒分角色練習,進一步鞏固詩歌內容。

 。1)師先請個別表達能力較強的幼兒上來表演一遍,請其他幼兒注意觀看。

 。2)教師觀看,并及時糾正錯誤。

 。3)幼兒三組,分別帶上面具,分角色邊念兒歌,邊表演。

 。4)師幼一起點評。

  6、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兒歌名字叫什么?里面有哪些角色?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03-22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24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5篇03-22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5篇)03-22

大班音樂活動小魚的夢教案及反思04-22

音樂活動小魚游大班教案及反思04-22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反思02-02

大班語言活動的教學反思03-08

大班音樂教案及反思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