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1
《盧溝橋的獅子》是第四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把閱讀、觀察、想象結合起來,從而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感受祖國文化的燦爛。我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值得肯定之處,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和有待改進的地方。
本課教學中,我注意結合“看圖學文”的教學特點進行教學,除了課文中的兩副插圖外,還從網上收集補充了反映石獅子其它形態(tài)的圖片,引導學生邊讀文邊看圖說圖意,牢牢把握“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教學結構模式,層層深入,把語言的理解和積累結合起來,把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結合起來。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品讀感悟,將學生的主體性引向朗讀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使教學有的放矢,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其中有兩點值得肯定:
1、整個課堂教學能夠牢牢立足于文本,通過讀、說、演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的與文本對話,仔細地品味語言,對語言文字進行再創(chuàng)造,引導學生激發(fā)想象,在腦海里浮現(xiàn)畫面 ,去體會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特點。并且模仿第二自然段句式“有的獅子……好像……”練習說話、在說的基礎上進行想像作文的創(chuàng)作。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盧溝橋獅子更多形態(tài)的想象,也對學生進行了說話和寫作的訓練。這些都落實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積累。
2、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感悟。盧溝橋的獅子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富有情趣。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假設自己就是那尊威武的獅子,就是那只調皮的小獅子,發(fā)揮想象,走進獅子們的內心,用語言、用動作來表現(xiàn)獅子們的內心想法和活動,去體會獅子們的趣味和情趣,使獅子們“活”起來。例如,在指導朗讀“有的獅子依偎在母獅子的懷里,好像正在熟睡”時,學生一開始沒有讀出安靜詳和的語氣來,老師就在一旁輕輕渲染:“它們都睡著了,可別去吵醒它們呀!誰再來讀讀?”這一指導如行云流水,自然就水到渠成。在引導學生想象說話時,老師這樣啟發(fā):“獅子在做什么游戲?會怎么說?多可愛,我們來分享他們的快樂!睂W生迅速主動地和文本進行對話,很快轉換角色進行快樂的體驗和感受。
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中可結合想象,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深的挖掘與理解。
本課的重點在第二自然段,描寫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這一部分,我在教學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結合圖片朗讀,結合朗讀想象,在朗讀中去理解品味。課后,我想在這部分的教學中,可以進行更深的挖掘,從而突顯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在描寫獅子的形狀各不相同時,結合獅子的形狀進行了合理的想象。此時,可以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找自己喜歡的獅子進行探究,領會作者想象的妙處,拓寬學生的思維。結合省略句的用法,讓學生自主展開合理想象。這樣的處理更利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的理解,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個性的發(fā)展。
2、朗讀形式不夠多樣化。
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教學中,我讓學生引導學生邊看圖邊朗讀,邊朗讀邊想像,主要采用了指名讀、集體讀與師生合作讀。其時,在學習重點語句時,比如在學習獅子形態(tài)各異這一部分時,就可以采用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比賽讀,范讀或表演讀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老師在學生研讀的過程中,注意把握學習的動向,及時地評價,不斷地鼓勵,恰當地引導,從而把讀、議、思、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3、理解課文時可采用表演這一學生較喜愛的方式。
《盧溝橋的獅子》寫的是盧溝橋上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石獅子,作者通過想象將石獅子寫的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可以采取學生喜愛的表演方式,通過個別的、集體的表演,既可加深學生的理解又可活躍課堂氣氛。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2
《趙州橋》第三自然段有一句過渡句: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高度概括的語言缺乏以讓同學真正感悟到它的這兩大特點。特級教師王崧州在《萬里長城》一課時處置“不計其數”一詞給我很多啟發(fā),于是有了以下片段:
師:通過剛才對第二自然段的交流,大家的感受一定很深,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說說嗎?
生:創(chuàng)新;節(jié)約;獨特;堅固……
師:是啊,假如說十歲是可愛的小朋友,20歲是年輕的小伙,40歲是不惑的中年人,80歲是青絲蒼蒼的老人,那么1400歲的趙州橋在你看來是什么?
生:一位記不清年齡的老人;一位吃了長生不老藥的老神仙……
師:想象一下,就是這位老人,1400年的歲月里曾經經歷過什么?發(fā)生過什么變化?
生1:不計其數的人曾經在他背上來了又去,可是它還是那么堅強,只是稍微顯得陳腐了些。
生2:一次次的'洪水曾經從它的身上流過,人們都為它擔驚受怕,但是它還是穩(wěn)穩(wěn)地站在那里,因為它有四個小橋洞為它減輕洪水帶來的沖擊力。
師:是啊,那再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個詞──“堅固”,一定體會得更加深刻。
趙州橋不只很堅固,它的欄板上還有許多精美的圖案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播放配有音樂的具體描寫圖案的幾句話),仔細地感受與想象。
師:你的眼前似乎出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兩條龍纏繞在一起,一邊還在吐水花呢!
師:想象真豐富,什么叫纏繞,你能做給同學們看嗎?
生2:我仿佛看到了兩條龍在飛,前爪還相互抵著,回首遙望。
師:你說得那么形象,能用你的肢體語言讓大家明白“抵著”和“回首遙望”嗎?
師:你們對于龍的動作、形象體會得那么好,讀一讀,你一定會對語言也有所感悟。(讀)
【反思】
感悟,在想象中激活
正如羅丹所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語言文字自身經常是簡單的,教師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挖掘語言文字背后東西,想方法啟發(fā)同學的聯(lián)想和想象,化干癟枯燥的語言符號為鮮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同學真正開始用心想象時,他們獨特的感悟才干被激活!囤w州橋》在教材里是一座文字的橋,只有當這座文字的橋化為同學可以凝神注視的橋時,感悟才是真實存在于同學的心靈深處的。在教學中,我抓住“堅固”和“美觀”兩大詞讓同學感悟,讓同學換個角度將這座橋想象成一個人、一個老人、一個忘記了年齡的老人,同學的想象被激活了,他們自身在感動、在自豪。至于橋的“美觀”顯然在文字上就比“堅固”來得生動些,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種氛圍,讓同學閉目想象。同學的想象力被充沛調動,使文本自身更具有張力。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3
原計劃在上周四上該課的第二課時,由于種種原因,推遲到本周三上。在備課階段,我首先是自己閱讀課文幾次,然后認真地看了《教師教學用書》,最后結合自己的想法定出自己的教案。
存在的問題:
1、整堂課的內容過多,使最后一段課文的學習沒有完全到位,應該把第一段課文的學習安排到第二課時,在本課時把力度和時間放到重點和難點上。
2、教學中教師要適當放手,采用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重點段第二自然段中,用五句話生動地描寫了獅子的不同形態(tài)。我先讓學生讀了之后,在找出自己喜歡的獅子及相關句子品讀,然后逐句指名讀、說、演,教學形式顯得單一呆板。此時,教師應相機指導學生品讀一兩句后,可以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放手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領會作者想象的妙處,拓寬學生的思維,以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個性的發(fā)展。
3、我進入得太快了,從第一階段就進入了第二階段。在設置本階段的學習我主要是讓學生讀中悟,悟中想,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就對讀的指導不夠,學生讀的少,老師沒有指出要點,也發(fā)現(xiàn)了個在備學生方面的準備不夠!坝械摹孟蟆,有的……好象……”這個句式是要求仿寫的,也是本文的一個重點與難點。在講授時我只是讓一個學生讀課文,聽的同學就邊聽邊想,那些獅子都是什么樣子的。接著我就馬上提問:“大家想想,數不清的.獅子,除了課文上描寫的形態(tài)外,還有什么形態(tài)?”這個問題一出,課堂陷入了僵局,我也意識了這點,于是我開始了對學生的引導:“大家想想,這座橋幾百年來一直在守護著盧溝,我想啊橋上的有些獅子在晚上的時候一定會望著天上的月亮在想些什么,又或者他們能夠守護橋,肯定是威風凜凜的站在望柱上……”一番引導后學生有了些反映,但是并不熱烈。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實際上我面對的是我的小組同學,都是大學生,可是也無法面對這個問題。我們也討論了這個問題,最后發(fā)現(xiàn)并不是因為問題太難,而是講的太快,問的太突然。我忽略了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對讀課文的引導,缺乏指導,讓學生的讀的不夠,沒有讓學生細細的品味當中的韻味。比如在描寫獅子形狀的時候,有那些句子要讀的輕些。那些要重點,那些是歡快的,那些是激昂的,這些都沒有提到,如果與學生共同探討了這些,那么會讓學生對下面要引出的文章主旨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一點就是例子的示范作用,當學生思維未能打開時,老師應該有些例子示范而不是簡單的引導就可以了。而且除了說獅子之外,仿寫作為課文的難點,應該在課堂上也設計仿寫這一環(huán)節(jié),才可以做到鞏固的作用,單單是作為作業(yè)的一種是遠遠不夠的。
4、對于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就是讓學生讀了一次,然后讓他們根據他們課前預習所獲得的資料,想想我們應該對盧溝橋懷有什么感情,希望把學生引向比如對文物的愛護與對抗日戰(zhàn)爭那段歷史的回顧,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但是在教學中顯得有些牽強,我覺得我應該把這個內容的引導作為一個課外活動課更適合,并由此增強學生對于周圍的一些文物的保護意識,效果更佳。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4
本次綜合性學習,我讓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一周后我們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以為大家有了準備,展示起來會個性張揚的。可惜,當小組代表上臺,卻全都謹慎小心,像宣讀藥物說明一樣宣讀自己組內材料,并且大部分仍然是資料剪輯,沒有絲毫小論文的樣子。
我內心里要求他們像專家那樣研究課題,走入了綜合性學習的誤區(qū):過分的成人專家化。綜合性學習依然要以“學生為起點”,必須拋棄“綜合性學習=科學研究”的狹隘模式,不必限制形式,不應突出成果意識,而是真正回歸尊重兒童本性的理念追求。特修改教學思路如下:
關于教師指導:
1、在課前應了解橋梁的力學原理及橋的分類等科學知識,便于指導學生。
2、學完《中國石拱橋》后即可以將這次活動要完成的任務介紹給學生,讓其收集資料,早做準備。
3、在活動過程中要時時注意明確任務和要求,不要讓活動停留于表面。
關于寫作:
1、要提醒學生要求寫的.是說明性的文章,不要在有關橋的故事上花費太多筆墨。
2、提醒學生注意寫作中發(fā)揮感情要適度。
關于設計:
1、第一輪以搶答的形式了解橋的基本知識。
2、第二輪以必答的形式了解關于橋的名句。
3、第三輪以選作的形式講述一個橋的故事。
4、第四輪以搶答的形式說出圖片上的橋。
5、教師點評。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5
《趙州橋》是人教版三年級上次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文章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學過程中,第一課時我以生字詞為重心,并帶入文中,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能夠初步理解簡單句子的意思;在朗讀課文中去理解,初步感知文段,理解課文結構。
我進行公開教學的是課文的第二課時。教學時,我以這是一座()的橋,為主線帶領學生走進趙州橋,欣賞趙州橋。
描寫趙州橋雄偉的部分主要使用了說明的方法,為了讓學生有一種直觀的感受,我采用了多媒體的教學。當學生為趙州橋的設計而感到稱贊時,同時也體會到:“為什么說趙州橋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了!崩斫馔瑫r我又補充了趙州橋的課外資料,讓學生對趙州橋又有進一步的認識。這時我讓學生拓展說話: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圍繞第一句來寫的:“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是一個過渡句,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巧妙地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課文表現(xiàn)趙州橋的美觀,刻畫得非常細膩,描寫欄板上雕刻的圖案,生動活潑,我采用抓住重點詞的方法,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的方法。引導學生想象圖案的精美,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想象欄板上精美的圖案,讓學生將想象的內容用語言來描述,讀出體會,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背誦。
在這篇課文的.結尾,我們能夠體會到,作者不僅是在介紹橋、贊美橋,同時也是在贊美造橋的人,但孩子我怕體會不夠深刻,所以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升華感情。從趙州橋的圖片入手,先讓學生進行贊美,沒想到我們班的趙俊一直接贊美了古代勞動人民,我順勢就進行了感情升華,其實我們在感嘆趙州橋堅固美觀,在贊美李春的設計時,更應贊美和感謝古代勞動人民,讓我們自豪的說(),與其說趙州橋使用一塊塊石頭砌成的,不如說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讓我們驕傲的對全中國說(),讓我們大聲對全世界說()。這樣孩子們更能夠體會到作者在寫作時充滿著驕傲和自豪的感情。最后,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去體會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在實際教學中,我總擔心漏講內容,導致整節(jié)課課堂容量過大,拖堂,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知識融化時間,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今后學習和改進。另外還要不斷鉆研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6
《橋》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文章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講述了老漢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沉著指揮、大公無私,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語文,講求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我個人很贊同這樣的說法:語文課,要瑯瑯書聲,更要靜思默想;語文課,要整體感知,更要咀嚼涵詠。將“文”化為“語”,把文章語言內化為自己的感悟,通過交流,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這樣的課才是有“語文味”的語文課。
本著這樣的宗旨,試教后,采取許多老師的建議,我刪剪了許多人文性說教的環(huán)節(jié),最后緊緊圍繞教學重點——“感悟老漢形象,感受共產黨員氣概”展開教學,著力在環(huán)境的渲染、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方面下力氣。并始終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咀嚼體味、反復誦讀來實現(xiàn)文本解讀,引導學生“角色體驗”走進人物內心,與“老漢”進行心靈的對話。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發(fā)展語文能力的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洗禮和人生的啟迪,爭取讓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諧統(tǒng)一。
一、以“讀”為主線,關注學生的“體驗”。
首先是多種形式的讀,強調學生的自主感悟。讓生自由練讀描寫洪水兇猛咆哮的句子,展示讀最好的一句;串讀咆哮的洪水和人們的慌亂表現(xiàn);默讀課文7—23段,劃劃描寫老漢表現(xiàn)的語句,你感受到老漢是個怎么樣的人;齊讀送給老漢的贊歌等等,為學生搭建與文本直接對話的平臺。其次反復讀,強調學生多角度的閱讀。對含義深刻的字詞或句子,需要反復引導讀,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我在學生交流了對“揪”字的感受后,帶著自己的理解讀這句話,在讀中加深體驗,感受老漢的精神魅力。
二、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營造與文本內容相似的氛圍。
考慮到文章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有一定差距,我在課前談話中剪輯穿插了洪水的錄象片段,串讀洪水語句時配上洪水洶涌澎湃的聲音,讓學生進入了文本氛圍。這對后面成功地感受老漢形象起到了重要的鋪墊作用。
三、尋找語言訓練點,落實寫話訓練。
讀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那說和寫更為關鍵。所以我努力結合文本創(chuàng)設語言訓練點,并落實書面學習感受表達。串讀洪水語句,“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時,出示“這座窄窄的`木橋就是”用來提升認知;當人們跌跌撞撞向木橋擁去時,老漢“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币龑W生理解為什么說老漢像一座山,想象他曾經為村民們做過什么?此時他心里怎么想?從而引出“他得像一座山。”最后對“揪”字的寫批注,讓學生在靜思默想的寫話中提升語文能力,更是豐滿了老漢的人物形象。
教案設計是死板的,課堂是靈動生成的。由于經驗的缺乏,課堂上出現(xiàn)了許多不足之處,最大的不足體現(xiàn)在教學“揪”和“推”的對比感悟人物形象過程中。當問出“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揪”時,很多學生就能夠較好的深入課文去回答。這時未能及時地調整教學流程,直接讓學生寫批注。以至于這里的教學稍顯混亂,環(huán)節(jié)不清爽流暢。其次,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沒能及時加以肯定,點評語言的恰當和豐富性也值得進一步完善。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7
《未來的橋》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冊第八單元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訓練。本節(jié)課目的是為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八單元中《蘭蘭過橋》這課,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平穩(wěn)攜帶方便的塑料橋。我把《蘭蘭過橋》和本單元口語交際主題《未來的橋》進行了整合,學完《蘭蘭過橋》后,我讓學生也來當一回橋梁設計師,創(chuàng)造設計未來的橋,學生很是感興趣,學生的`思路進一步開闊了。再后來,就請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結合生活所見想一想,并畫一畫“未來的橋”,以便為園地中的口語交際提供交流的素材。 在學生反饋的作業(yè)中,我發(fā)現(xiàn)了,有的學生畫的橋比較有創(chuàng)意如“彩虹橋”、、“太空橋”、“月亮橋”、“立交橋”,但多數學生畫的沒有創(chuàng)意,只是普普通通的橋,如“木橋”、“石橋”、“竹橋”。對于學生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橋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加以鼓勵。 “口語交際”時,學生展示交流完畢后,為了使學生設計的橋更有創(chuàng)意,我給學生拓展了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橋,拓展他們的思維。同時也用語言介紹了一些橋的特點和功能。此時,學生又有了許多的創(chuàng)意。如,“自動升降橋”、“伸縮橋”、“變形橋”等等。課下,又讓學生結合課堂老師展示的橋和同學們設計的橋,對自己設計的橋再進行補充介紹,今天看了一下同學們的設計都有了進步,感到很欣慰,這次口語交際很成功。 反思這一堂課,在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上還是不錯的,不論是介紹的孩子,還是聽的孩子,都比較專心。可惜的參與口語交際的孩子還是比較集中,雖然在小組交流的時候得到了一定的展示,但是向大家展示的孩子還是偏少了。另外,孩子在評論同學介紹的橋時,知道有不足之處,但是怎么幫助修改,考慮還不夠周全,需提醒改正的。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8
自上三年級的課以來,本課是用時較多的一課,但是效果并不明顯,且問題多多:如把“跨、舉”等字寫錯,爪的讀音弄不清楚,查字典的知識出現(xiàn)的問題尤多,寫不對大寫字母,音節(jié)寫不完整,部首弄不對,再查計劃數不對,釋義搞不清、選不對,用關聯(lián)詞造句不恰當,對比喻句判斷不對,開心表達不會仿寫,還有的忘做、漏做題目,可以說問題一大堆。
先從課堂找原因,學生聽課不認真,不用心,是我專注于講課,而忽視了學生聽課學習的效果,有的心不在焉,有的`聽課不專心,學生被動的聽,而不是帶著問題主動的學,課堂是“要我學的”狀態(tài),而不是“我要學的”狀態(tài),因此我要改,把讀思說的課堂留給學生,讓給學生,刻意的留給學生,自己做一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教者,而不是說者頭頭是道,而聽著被動地聽,聽不聽我也不知,會不會也不清楚,效果如何我更不知了。就從第20*《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開始。
再者,關注學生學的效果,學中的問題,更主要的提出問題讓學生試著解答,出現(xiàn)了問題讓學生討論后判斷對錯,指出其中錯誤的原因,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原因,讓學生嘗到學習知識的甘苦,求知的快樂。對于一些不適宜討論的錯誤要明確告訴學生正確答案,以免浪費時間,讓學生無所適從,為討論而討論,應該讓討論有價值,有意義。
對書寫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要要求嚴格,二要在之前注意引導示范,保證書寫的時間,畢竟學生學寫鋼筆字的時間淺,應該實事求是地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輕松、舒適的寫字環(huán)境。
最不應該忽視的是學生的讀,可以說沒有讀就沒有課文的全面學,無論課前的讀,還是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讀,都必不可少。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9
《橋》一文中有很多特色的句子。如修辭手法描寫營造危急氣氛。還有利用短句營造緊張氣氛的。學生對于前者的理解已經有了方法的積累,對于后者則是頭一次見。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這個用法,我是這樣做的:
在課上,我覺得利用舉例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很重要。于是在讓學生感受“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边@一個短句的作用,我先讓學生找出這一段話有幾個句子,然后讓他們發(fā)現(xiàn)這是短句,先有個整體感知。然后讓學生去朗讀,學生果真朗讀不出那種緊急的'語氣來。于是我引入了一組課外同樣作用的短句進行對比:A眼看失控的汽車馬上就要撞到玩耍的小孩了,司機大吼著:“跑?炫! B眼看失控的汽車馬上就要撞到玩耍的小孩了,司機大吼著:“那是誰家的孩子,車來了啊,你跑啊!本渥右怀觯瑢W生馬上能夠發(fā)現(xiàn)短句的用處,然后我馬上遷移到文章中的短句中來,他們也就能夠很自然地感受到短句對于營造緊張氣氛的作用了。
我覺得在教學上,如果遇到了一些難以一下子理解的新知識,不妨可以進行簡單的“類比例子教學”,從簡單的生活場景學語文,再遷移到語文能力培養(yǎng)上來。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10
“月是故鄉(xiāng)明”是五上第二單元的主題。本組教材圍繞著濃濃的思鄉(xiāng)情展開,從《古詩詞三首》到《梅花魂》、《桂花雨》,孩子們已經深深的感受到漂泊在外的游子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小橋流水人家》作為第四篇課文,又是一篇略讀課文,我采取了一種既活潑又有效的形式──讓學生當老師。
在孩子們預習讀書的基礎上,我對他們說道:“平時都是老師引領大家去理解課文,今天換一種方式,讓一位同學來當老師,如何?”話音剛落,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當小老師領讀之類曾經有過,但是正兒八經地當起老師來還是有點挑戰(zhàn)性。
高敏舉手了,在同學們的掌聲中拿著書走上講臺。她學著我平時的架勢,先帶領大家理解課題“小橋流水人家”的意思,并補充了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接著,從課文中尋找故鄉(xiāng)最美在什么地方,領著大家美美地讀了起來: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
當讀到“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不會忘記!睍r,她從“那段”和“那些”出發(fā),和大家一起感受那一段美好的時光,那一些美好的風景。在叫王鴻昱發(fā)言時,有人在低下偷偷說道:“她老是叫女同學!”哈哈,果真如此!想想也對,畢竟高敏是“女老師”嗎。
這樣的方式也是一種嘗試。對于五年級孩子來說,他們對于這樣的方式感覺很新鮮,很有趣。當“老師”的,充分把自己自學的體會與大家分享,下面的`孩子則及時補充,發(fā)現(xiàn),教師也可以暫時充當學生角色,參與學習過程,這樣的多維互動還是比較有效的。這既是對學生預習情況和自學能力的檢測,又利用角色轉變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有時也需要這樣的一些調整,可以適時演一演,動一動,議一議。畢竟一個學期這么多的語文課,如果千篇一律,容易造成孩子們視覺上的疲勞。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11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教學的基本性質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肮ぞ咝浴标P注的是語文的“本性”,“人文性”關注的是語文的“特性”,兩者一“統(tǒng)一”,便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共同建構完美的語文教學。
一、語言中建構精神
語言是精神建構的土壤,只有當精神的建構扎根在豐厚的語言土壤,才能使精神在學生生命中生根、發(fā)芽,否則,精神便成了符號,成了空洞的說教。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語言的感悟、理解、應用中,捕捉、汲取前人留下的豐富的精神養(yǎng)分,滋養(yǎng)、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拓展他們生命的寬度,鍛造他們生命的厚度,發(fā)掘他們生命的深度,從而使他們建構起豐富的精神世界!侗R溝橋的獅子》整堂課都在努力以課文為載體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反復研讀課文第2、4自然段,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情感:對雕刻了這么多栩栩如生的獅子的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贊嘆之情;對在七七事變中奮起反抗的中國人民英雄氣概的贊嘆之情;還有對侵略者無比的憤恨之情!笆澜缟献詈玫莫氁粺o二的橋”,這句馬可嚥薜拿裕仁欽每蔚摹爸兄嵯摺保彩茄镅院途竦慕換愕。课堂上&牲S鶇叢煒緯套試矗綞浴奧迪月”、古橋建筑、七七事變等背景資料的'介紹、交流等,為整堂課的學習提供了一個豐富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在課堂上理解、感受語言文字魅力的同時,享受著豐富的文化大餐,經歷著難忘的精神之旅,幸福地棲居在詩意的課堂上?
二、精神的建構中發(fā)展語言
如果把語言比作土壤的話,那么精神則是滋生于語言土壤中的樹苗。土壤越肥沃,樹苗越能茁壯成長;反之,枝繁葉茂的大樹能使腳下的土地充滿勃勃生機。語言作為一種符號,卻承載了太多的情和義,語言的流暢表達需要情感的催發(fā)!扒閯佣o發(fā)”。當學生的身心被情感浸潤時,課堂便會煥發(fā)出如癡如醉的人化情境。此時,師生對話的語言便不再是干巴巴的符號,而是心靈的傾訴、生命的宣泄,此時,我們還需為學生的詞不達意而苦惱嗎?我們還需為學生的語言蒼白而焦慮嗎?本課在引導學生想像說話時,我們?yōu)閷W生提供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意境:盧溝橋在和平年代的美麗、祥和以及戰(zhàn)爭年代的痛苦、滄桑。在圖文資料的導引下,學生入情入境,語言表達流暢、豐富、合情合理。有了一定精神支撐的語言才是有骨有架有血有肉的語言?梢哉f,是精神催生了語言、凈化了語言、提煉了語言,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12
著名特級教師錢正權認為:略讀課文教學應把握好兩點:一是把握好課文在整個單元中的地位。略讀課文應該是精讀課文的有機延伸,是將精讀學習所習得的方法進行實踐運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讀課文只有一課時,因此決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點,一課一得就可以。
本文作者為我們展示了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難忘的童年趣事、閑淡舒適的鄉(xiāng)村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戀。
課前已布置學生預習,熟讀課文。教學時,分類朗讀詞語后,請孩子們談談讀了課文的初步感受。然后以中心句“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為切入點,以“哪些美好的印象作者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這一主問題放手大膽地讓學生自讀自悟,用足夠的'時間,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從容地讀課文,并用精讀學習所學方法實踐運用,自己把課文讀懂。
交流讀書時,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交流氛圍,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讀書所得,認真傾聽發(fā)言,抓住時機及時點撥、指導,再引發(fā)討論。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文中的優(yōu)美景色和小橋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較好地領會了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最后是回歸整體環(huán)節(jié),通過總結課文、領悟寫法,既讓學生知道課文寫什么,表達了什么,也讓學生明白作者是怎么寫的,怎么表達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利于今后閱讀寫作中進行遷移運用,達到“學以致用”。
人教版《橋》教學反思13
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wěn)、高風亮節(jié)、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但是想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沉浸在文章情景當中可不太容易。因此,根據文中的老漢是在面臨不斷上漲的滔滔洪水中做出的決定,理解他的言行決不能把當時的情景與行為割裂開,于是我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談一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然后圍繞“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細讀課文,畫出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在旁邊做簡單的批注,之后與同學交流自己對老漢的認識 .
在學生對老漢有了一定的認識后,我又讓學生畫出課文中令自己感動的句段,談一談原因,然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xiàn)出自己的感動,從而升華對老漢的理解和認識。朗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讀出洪水的肆虐,情況的危急,人們的慌亂和老漢的沉著、鎮(zhèn)定。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加深對老漢的理解,并通過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與作者、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學生理解、感悟了課文內容之后,我還注意從表達方法這一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和評價。我借助課后思考第3題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和評價,讓學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指導學生從課文結構的安排、句式特點、語言描寫等多個角度引發(fā)思考,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欣賞和評價能力。不過教學這篇課文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對于“老漢像一座山”這句話,學生體會的還不夠深入,要是再體會體會,加上老師點撥,讀起來效果會更好。另外就是課文的結尾的處理,課中在體會老漢形象時學生已經理解了一些,但結尾如果給學生樹立一些優(yōu)秀黨員形象,讓學生更清楚的明白像老支書這樣的黨員在人民生活中不僅僅只是這一個而有很多很多,這樣黨員的形象就鮮明的樹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