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時間:2024-05-24 18:41:46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大全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桑韵率切【幷淼淖魑慕虒W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大全15篇)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1

  新的課程標準著重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充分給予學生自主的學習權力,但就目前的教學情況,遠遠沒達到以上所要求的,究其原因有二:

  1、怕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就完不成教學任務;

  2、教學中教師不知如何給予學生自主,怎樣的教學才稱得上學生的自主學習,下面我就自己在教授初一數(shù)學《角的特殊關系》一課時的幾點體會談一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傳統(tǒng)的教法:

  1、復習角的概念和角的運算。

  2、講解余角和補角的概念。

  3、利用概念進行練習。

  4、講解對頂角的概念及有關基礎練習。

  以上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盡管復習講解都很詳細,教學層次也清晰,但還是沒有擺脫老師牽著學生學的舊教學觀,學生在課堂中沒有自我意識,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要在教學中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必須在備課時,備學生。教師備課時所想的應是學生如何會學會,而不是教師如何教。

  在教學中應運用多種策略,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下面是我對這一節(jié)課的嘗試:

  1、學生在白紙上畫一個直角,然后在直角內任畫一條直線,觀察著兩個角有什么關系?并量一量這兩個角的度數(shù)?通過實踐學生就得到了感性認識,而且會進行角度的計算。

  2、進行多媒體演示加深學生的印象和進行有關基礎練習

  3、再通過相同的方法教授補角和對頂角的有關概念及有關結論。

  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探索才能學會數(shù)學和會學數(shù)學,與其說學習數(shù)學,不如說體驗數(shù)學和做數(shù)學。始終給學生以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在學習中扮演主動角色,教師不代替學生思考,把重點放在教學情境的設計上,本節(jié)課采用這種教學設計對學生理解和消化當堂課的知識點,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通過觀察、實驗、比較、概括,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突破。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和不斷探究的思維空間。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把圖形的“靜”變“動”,增強了直觀性,初步培養(yǎng)想象能力,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里,運用了數(shù)形結合這一重要數(shù)學思想方法,起到變抽象為直觀和化難為易的作用,對今后的數(shù)學學習有深遠的影響。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2

  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最基本的工作,教師遇到的許多困惑都直接牽扯到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師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但是,我們必須對課堂教學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有一個準確的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舞臺上游刃有余;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只有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了,教育的質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當前,由于對新課程所倡導的有些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至于我們產生了認識上的模糊和困惑,繼而引發(fā)了教學實踐行為上的偏差,出現(xiàn)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做法:比如,有時我們在教學中力爭使課堂上呈現(xiàn)出一片“生機勃勃”、“熱鬧繁榮”的景象:學生忙于活動材料的搜集、整理,小組忙于熱熱鬧鬧、旁若無人地討論,我們則忙于一個一個活動的組織、展開,在各小組間轉悠。然而:怎樣讓我們的課堂里不光有熱鬧的活動,還會有教學的時效性呢?成了大家的熱門話題。余文森教授主講的《課堂教學》本著“從一線出發(fā),從實際出發(fā)”的宗旨,圍繞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熱點難點問題,分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的生成性、三維目標、教學情境、教學關系五個主題,從案例與理念、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角度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和分析,為解決教師實施新課程遇到的困惑提供有針對性和說服力的解答。專題講座中余教授問題抓得準、案例生動、切入點低、觀點鮮明、闡述簡明。通過這一課程的培訓,讓我真正明白了課堂教學的真諦,F(xiàn)在談談我的幾點學習體會:

  1.怎樣從有效教學走向優(yōu)質教學

  “所謂優(yōu)質教學,即高質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學,優(yōu)質教學當然是有效教學,但有效教學未必是優(yōu)質教學。有效教學只是我們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優(yōu)質教學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是的,優(yōu)質教學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準確地說應該是最高目標。我們期待這樣的教學:見解深刻、獨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誘、充滿智慧、精益求精。從有效教學走向優(yōu)質教學,也就意味著教師從一般教師走向優(yōu)秀教師;從普通教師走向教學名師;從經驗型教師走向專家型教師。任何課程改革、教學改革都是對優(yōu)秀教師、教學名師、專家型教師的呼喚! 精彩!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2.如何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預設和生成這兩個相互對立的理念越來越多地融入到了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從“預設”到“生成”是課堂教學觀念的發(fā)展與超越。“預設”是預測和設計,是教師課前對課堂教學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設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長和構建,是師生在與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師生對話互動中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二者是相對而言的。生成的動態(tài)性,意味著上課不是執(zhí)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生成是師生的“即席創(chuàng)造”,是“無法預約的美麗”。這就意味著課堂并不是老師在課前的預設所能夠支配的。課堂教學應以預設為基礎,從而提高生成的質量和水平。備課時不但要備祥案,還要備學生,從學生現(xiàn)有的體驗水平、理想、情感、態(tài)度現(xiàn)狀出發(fā)。盡可能多的將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預設到,為課堂生成奠定基礎。為了有高水平的預設與精彩的生成、走進去的深度和跳出來的勇氣,加緊錘煉自身吧。

  3.全面落實三維目標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也不知由誰發(fā)明,一種教學用語伴隨著一種教學模式開始蔓延起來。其內涵都離不開“喜歡”二字,如:“你喜歡怎么賭就怎么讀”、“你喜歡讀哪段(句)就讀哪段(句)”、“你喜歡背哪段就背哪段”……表面看來,都是為了實踐“學生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權利”的理念。其實,對于這一股“喜歡”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冷思考。

  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是通過一定的教學任務完成的,三者密不可分,相互關聯(lián),互為表里。比如寫字與識字相關,通過書寫,既可以鞏固識字,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結構美,從內心喜歡漢字,既要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又要通過一定量的訓練才能形成能力,怎么能讓學生隨心所欲得象學啥就學啥呢?又如背誦,即使內化語言文字的過程,又是體驗情感、培養(yǎng)態(tài)度、自我構建的過程,或背全文,或背重點段,皆有教學的三維目標決定,怎么可以放任到想背哪就背哪呢?再說,那些該寫而難寫的字,該背而難背的段都被學生回避了,你所預設的目標能實現(xiàn)么?你的教學質量又如何體現(xiàn)呢?其實這樣做的結果,教者不會不知道,之所以有如此一招,純粹是為了作秀。

  我認為,積極參與側重解決的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問題,而有效參與側重解決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問題。要實現(xiàn)語文課程教學目標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要通過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來達到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全面落實。

  “教學中,我們要做好三維目標的整合,而不是把三個維度簡單地疊加,要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充分地體現(xiàn)在過程和方法中!蔽矣X得余教授的這段話對三維目標關系詮釋得非常精辟。

  4.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

  我認為,教學情境的核心內涵是運用具體活動的場景或提供學習資源以激起學習者主動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情景設置就是讓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理論性。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圖象和聲音來進行思考的!鼻榫辰虒W法能牢牢把握和促進兒童發(fā)展的動因——情感。因此,尤其是在小學的課堂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很重要。

  我國古代有個“伯牙學琴”的故事,就是情境教學的典范:伯牙拜成連學琴,三年后成連譜了《高山流水》的樂曲。伯牙演奏此曲,雖然音調很準,但表現(xiàn)不出高山流水的氣魄。于是成連將伯牙帶到東海的一個島上,眼前只見“海水洶涌”、“山林杳冥”;耳邊只有大自然深邃美妙的音響。伯牙面對大海,鼓琴而歌,十天后,成連來了,再聽伯牙彈奏的《高山流水》,那真是“聳高而激蕩,如江水奔騰無羈”。伯牙當初實在算不上“千里馬”,學琴三年不成。但是成連用移情造性之術,催動了伯牙的藝術靈感,使之鼓琴放歌,對音樂產生了認識上的飛躍,最終成為天下妙手。我們教師必須具備激活孩子的能力,必須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景,比如:運用多媒體軟件把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亮麗的視覺效果有機的統(tǒng)一起來,寓教于樂,形成完美的課堂情境。

  5.讓每一個學生沐浴在愛和希望的陽光里

  小學生對教師懷有的特殊依賴感的心理咨詢狀態(tài)。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自己的話,教師說什么他們都聽,這就是向師性的表現(xiàn)。小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是獨立性的表現(xiàn)。教師越是注意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性”,越能得到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和愛戴,學生就更加明顯地表現(xiàn)出強烈的“向師性”;相反,教師越是壓抑學生的“獨立性”,越會造成學生背離教師,使“向師性”消失殆盡。

  我想,老師的愛是處理好學生“獨立性”和“向師性”的關鍵。

  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的師魂。 要“讓每一個學生沐浴在愛和希望的陽光里”,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熱愛學生。既不是基于親緣關系,也不出功利目的,而是來源于對教育事業(yè)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于對學生的期望和熱忱。在實際教育中,我們以“師愛”平常心對待學生。一段精彩的講授,一個親切的招呼,一個友好的眼神,一個關懷的手勢,充滿濃烈的愛生之情,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二是理解學生。即全面客觀辨證地分析學生,看到學生既有“向師性”的一面,又有“獨立性”的一面。三是尊重學生。首先是尊重學生的人格,不把自己的話當作金科玉律,對于自己的缺點,及時提醒和改正;對于有意見的學生心平氣和,正確采納。其次是尊重學生的感情,對感情脆弱的小學生,我們點滴保護,引導他們把對老師的感情移入到知覺和想象中去,進入教師的課程中去。最后是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小學生自尊心強。平時,我們要鼓勵他們自愛、自律、自重,做了錯事勇于自責,開展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我教育,以激發(fā)積極性,收到理想的效果。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3

  我校課堂教學“五步十字三原則”(簡稱五步十字法),簡單概括為:課堂教學進行的五個步驟,簡單易行的流程——“十字法”,以及課堂授課遵循的三個原則。

 、逭n堂教學必須進行的“五步”:

  1、目標展示

  教師出示目標(要求),問題簡潔明了化,一切環(huán)節(jié)要為目標服務。(師生共同明確目標,教師“導”的目標,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的目標)

  2、自主學習

  1展示自學要求。

  2自學嘗試。(借助舊知識學習新知識,進行嘗試學習,通過自學,明確哪些是自己學不會的,解決自己能學會的。)

  3、合作探究

  1多種形式合作學習,或者同桌,或者小組,通過合作、互相交流,進一步明確知識點,認識、明辨學習知識過程的對與錯;

  2在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礎上,采用個人、組際之間的展示合作交流成果。(學生成果共享,教師摸清學生自學情況鍛煉學生的表達能。)

  4、精講點撥

  意見分歧的和不會的問題,學生討論或教師點撥是一個釋疑的過程。

  5、有效訓練

  針對重點、難點、易錯點,當堂有效訓練鞏固,當堂達標。

 、嬲n堂教學進行的五步,概括為十個字,也叫“十字法”:

  問題,自學,交流,釋疑,訓練

  ㈢遵循的三個原則:

  1、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設計課型的原則

  2、注重學習習慣養(yǎng)成教學的原則。

  3、注重分層施教的原則。

  從學習中我得到了一些心得,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幾點體會。

  第一質疑引導,明確目標

  創(chuàng)新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善于提出別人沒有想到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就是要注重問題的教學,以問促思,以問促變,以問促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疑點進行點撥、指引,最終讓學生自主探究、總結,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和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大膽地懷疑,提出自己的問題,同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恰當?shù)脑u價。對不善于提出問題的同學不能嘲笑譏諷,而應耐心引導;對于提出好問題的同學,應鼓勵其進一步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在質疑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氛圍就會逐漸形成。具體做法又分三步。第一步預習找“疑”;第二步有意設“疑”;第三步相互質“疑”。只要老師對學生提出的疑點進行點撥、指引,最終讓學生自主探究、總結,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就一定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第二自主探究,經歷感知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

  這種能動性表現(xiàn)為旺盛的求知欲和積極的探究性學習行為。新課程標準和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都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新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探究行為,探究行為的產生則源于問題,因此要多改編一些開放性、存在性、探索性問題,供學生思考和探索,作為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研究性學習,努力做到激活學生思維、培養(yǎng)求異、創(chuàng)新能力。

  第三合作交流,觀點整合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對知識產生的過程和結果有了初步的體會、感知,解決了一些學習上的問題。同時,也會產生自己無法解決的新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入合作交流環(huán)節(jié),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必須做到學習方式的'改變。通過合作交流,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觀點和研究成果展示給合作伙伴,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拿出來讓大家一起來解決,以體現(xiàn)了集體的智慧,同時,思維的交流也體現(xiàn)了資源共享。在平等、融洽的合作交流中,學生沒有壓力,思維流暢,人人暢談自己的學習情況,人人在別人的觀點、想法中尋找啟迪、豐富自己;然后對大家的想法、觀點進行評價、修改、整合,形成一個正確的、富有創(chuàng)新的答案,這就是學習觀點的整合。這一過程也體現(xiàn)了個性化的理解和個性張揚。

  第四體驗感悟,延伸發(fā)展體驗與體會不同,感悟與感知不同,從思維品質講,體驗感悟比體會感知更深刻,是在親自經歷的基礎上對事物產生更深刻的認識。

  “悟”完全有一種驀然回首、豁然開朗的感受,個體表現(xiàn)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課內向課外延伸,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整合、互補,學在課堂,用在課外,相輔相承,最終促進學生素質的發(fā)展,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實踐證明通過探究性、合作學習,改變了學生單純地接受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以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綜合應用于實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之,"五步十字教學法"是在課程改革基礎上提出的符合我們教育教學實情的一種教學模式,帶有鮮明的"本土"特色和深深的個性烙印。我感覺它的最可貴之處在于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不是被動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而不是被動解決問題;讓學生"會學"而不是單純的"學會",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學習方式由單一接受到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根本轉變,實現(xiàn)了教師由知識的傳承者到創(chuàng)新人才的催生者的角色換位。這就是我們必須理解的"四步探究教學法"的科學實質和深刻內涵,也只有理解了這個內涵,我們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才能做到融會貫通,才能力戒形似而神異,才能達到心中有模而實際無模的境界。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4

  一直以來,人們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主要的依據(jù)便是“升學率”,家長們普遍對學生的期望值較高,學生和教師面臨的升學壓力很大。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校的教學氣氛普遍十分沉悶,教師默默講,學生默默聽,大打題海戰(zhàn),升學率也有所成效,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過重,事倍而功半。針對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如何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為我們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教師的每個教學策略,不僅要考慮自己怎樣教,更重要的是考慮學生怎樣學。

  1、課堂教學:一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二以思維訓練為核心,把思維訓練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三是以教師指導為基礎,充分發(fā)揮教師引導、誘導、疏導等作用。

  2、教與學的定位:一是教師角色由“主宰”變?yōu)椤爸鲗А保蔀榻虒W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構建的幫助者、促進者;二是學生的地位由“他主”變?yōu)椤白灾鳌,學生有學習的參與權、選擇權、評價權,從被動接受知識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等于教學活動失去控制。教師正確的發(fā)揮主導作用,是充分實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條件。

  3、教學形式多樣化。改變教學的組織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探究的空間

 。1)培養(yǎng)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方法產生認同,他們會把探究方法應用到各門學科的學習,改進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將對他們學會自我學習、終生學習打好基礎。

 。2)在集體教學中增加個別教學形式。一是讓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展開充分、自由的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討論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指導式討論,就是教師結合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問題,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圍坐在一起,就教師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教師則不時地參與討論,或作一些提示、釋疑;也有自主式討論,就是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后,讓學生自學教材,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自由式的討論,尋找答案。課前教師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討論題。一道好的討論題,既要緊扣教材的重難點,又能引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能夠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感。精心設計討論題,是一節(jié)討論課成功的前提。二是組織學習“互助組”。就是讓同座或鄰座的二至四位同學組成學習“互助組”,讓這些學生在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討論時交頭接耳,商量答案,然后答問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不僅能使學生之間增加參與學習的機會,而且可以使學生互相幫助,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生提供有效的幫助。討論中,教師要隨時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和調整溉要保持課堂的活躍氣氛,又不能使討論偏離主題,要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恰當?shù)恼T導。適時的.點撥,使“誘”和“思”不斷地轉化和升華,以利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3)進行師生易位,讓學生當小老師。教師就教材中的某個內容或某個問題,讓學生嘗試著上講臺教授給其他同學,聽課的同學可以向授課的“老師”提出問題,進行質疑,教師則適時進行點撥、指導。給學生提供一個有機會說的平臺,或把講臺分一半給他們,在一定的形式上保障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凸顯。這樣做有利于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興趣的提高,有利于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同時也對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嚴謹?shù)乃季S方式,培養(yǎng)細致耐心的實驗操作技能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講臺,傳統(tǒng)意義上是老師“傳經布道”的地方,通過這一講臺把大量的信息向學生發(fā)送,完成國家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從某種意義上說,講臺是神圣的,權威的,讓人景仰;但從學生主體參與積極學習的角度看,講臺又不是老師一人獨享的,講臺應該是師生這個學習共同體共有的舞臺,誰都有權利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發(fā)展自己。讓學生上講臺來介紹對人有啟發(fā)的好題,做到精品共享;讓同學當小老師執(zhí)教預習內容,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伙伴式互教互助,互相激勵;創(chuàng)設質疑釋疑氛圍,不斷進行思辯,感悟科學真諦;最后由老師總結,畫龍點睛,提綱挈領掌握所學知識;還有布置作業(yè)環(huán)節(jié),以每課一謎來拓展思維)等。這自然就涉及到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除讓學生做小老師上課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出試卷,進行自測,等等。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5

  前些時日,縣教育局組織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學園路小學聽課,本次培訓的內容是新課標中的作文教學。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作文教學的任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思考

  每次翻開小學生的作文本,仔細閱讀就會發(fā)現(xiàn),作文內容大同小異,假話、空話、套話連篇,語言貧乏,缺少真情實感。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xiàn)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師的指導方法不當,作文設計理念陳舊也是其中之一。單一的形式,重復的題材,統(tǒng)一的要求,撲滅了學生寫作的激情,扼殺了他們想象的能力,以至于學生覺得作文難、作文煩,漸漸地失去了作文的興趣。

  二、新課標下的作文教學理念

  新課標在第一學段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第二學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第三學段的相關表述是 “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不再強調用“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這三種教學基本型文體?梢娫谡麄小學階段,學生不再拘泥于用哪種文件來進行寫作,他們所要做的.是只要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想,寫出最想說的話就行了。這樣無疑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習作的難度,激發(fā)了學習的寫作欲望。

  新課標明確提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并在每一個學段做出強調。如第一學段要求“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第二學段要求“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內容”;在第三學段中提出“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卑褜W生當作一個活生生的個體來看待,允許他們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寫作的個性化和獨特性的導向更加鮮明突出。

  4.改進評價體系,煥發(fā)個性光彩。

  為了保證學生習作的個性化和獨特化得到發(fā)展,新課標提出作文教學的評價建議,強調“語言表達水平是重點”?梢哉f,作文教學的評價體系左右著作文教學的方向。隨著作文教學評價標準的轉換,學生作文定會一改內容、題材大同小異的弊端,而煥發(fā)出個性的光彩。

  三、新理念下作文教學的探索

 。ㄒ唬┮詫W生為主體,讓學生愛上寫作。

  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新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首先考慮如何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調動學生的作文熱情,以興趣為先導,逐步讓學生愛上作文?梢圆捎媒o漫畫配文、故事續(xù)說、我的悄悄話、出版《我的文集》等活動,充分調動大多數(shù)學生的寫作欲望。一切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注重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讓學生首先愛上寫作,樂于寫,這樣還愁以后寫不出好文章嗎?

 。ǘ╅_放習作命題,讓學生有話可說。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由于過分注重命題作文,常常把學生的思路逼向死角,學生沒有話可說,寫作文成了“擠牙膏”。在新課標下要求作文訓練命題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就作文題而言,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無命題要靈活結合在一起;就命題者而言,教師命題與學生自由命題有機結合。

 。ㄈ┕膭罘拍懕磉_,讓學生自由馳騁。

  放膽表達,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空間。所謂放膽表達,就是教師提供一種或幾種習作的范圍,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命脈題材,自己選材立意,不限體體裁,不規(guī)定字數(shù)、時間,學生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寫就怎么寫,任學生思路盡情馳騁,自由地傾訴表達,以調動他們的內在潛質,讓學生的習作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從寫好“兩記”入手,讓學生積累語言!皟捎洝敝傅氖侨沼浐妥x書筆記,日記寫作靈活,行文自由,訓練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寫作水平的捷徑之一。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所見到的或者說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覺得有必要訴諸筆端就可以把它記下來。因為要記,學生必須對每日所見所聞,“知之盡量詳,識之盡量真,思之盡量明!碧焯靹庸P就會開闊學生的思路,積累大量詞匯、語言素材,越寫越熟。而且日記也是一種積累材料的過程,平時積累,作文時選擇使用,“活期儲蓄”,隨用隨取,“存”、“取”兩便,作文也就不會無從下筆、言之無物了,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學生的作文水平應該會有很大的提高。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6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結合自己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作文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注重平時積累

  1、根據(jù)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二、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初中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后,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jié)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東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fā)現(xiàn)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fā)就在后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蕩蕩的,怎么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A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后進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fā),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對學生有所裨益。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7

  【摘要】

  作文是一種私人化活動,它離不開學生自己對生活的體驗、感悟和思考,是學生生命歷程的記錄。體驗學習是人類基本的學習形式,是一種個別化的學習行為,是從體驗生活開始的。倡導體驗式作文教學,改變傳統(tǒng)應試作文教學忽視甚至遺忘學生體驗的教學現(xiàn)狀,讓學生回歸到生活,在生活體驗中實現(xiàn)生命的自我關懷和生命的自我提升,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作文。本文就體驗式作文訓練回歸生活本源做些有益探索。

  【關鍵詞】

  回歸、體驗、生活本源、作文教學

  寫作是一種生活,是顯現(xiàn)生命價值的一種需要。有情不抒不快,有感不發(fā)不暢,這種生活中的真情實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態(tài)”,寫作就應把這種“本真”的東西展示出來。大凡動了真情實感的作品就能打動讀者。因此,我們的寫作在內容上,需要“原生態(tài)”——真實、真切、真誠、真摯。

  “生活本源”的習作教學理念就是作文教學必須回歸生活,以生活為本源,這是作文教學返璞歸真、正本清源的關鍵所在。所謂“本源”,是指事物產生的根源!吧畋驹础,是指學生的作文來源于日常生活,習作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從觀察、體驗日常生活入手。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薄澳芨鶕(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边@些論述集中體現(xiàn)了“生活本源”的教學理念。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從學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導學生去感悟,充分體驗生活的樂趣,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地表達欲望,這時是教師將學生由“生活狀態(tài)”引入“寫作狀態(tài)”的最佳時機,從而有效將學生從“要我寫”,處于被動的寫作心理狀態(tài)過渡到“我要寫”的主動寫作心理狀態(tài)中來。

  一、體驗式作文教學的理性構思

  “生活世界”是個關系世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學生置于這種關系世界之中,是動態(tài)生成的。只有把一切知識的、觀念的東西納入到人的生成過程之中,才真正對人的生成有終極意義。為知識而知識的教育,沒有從根本上關照人,所謂的人文關懷也會淪為空洞的口號。因此,人的教育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才有意義。雅斯貝爾斯的一個觀點說明了這一點,即“人的回歸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條件”。小學作文訓練更是如此,只有回歸到生活世界,才能讓學生真正表達和感悟生命體驗。

  加達默爾說:“如果某個東西不僅被經歷過,而且它的經歷存在還獲得一種使自身具有繼續(xù)存在意義的特征,那么這種東西就屬于體驗!币虼,體驗不是一般的經歷,而是生命的經歷。體驗是活生生的、感性的、活躍的、劇烈的,生活著就是體驗著,體驗著才是生活的真正存在。沒有體驗,就不會有情感的沖動、精神的覺醒和智慧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學會體驗,感悟生活,體悟社會,是寫好作文的重要途徑?梢哉f作文教學的基本思路,就是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達體驗。體驗式作文教學鼓勵學生去體驗,提倡學生寫體驗,讓作文真正成為學生生命體驗的激情表達。

  體驗式作文教學是從學生主體體驗入手,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特定的“真”情境,讓學生身處其中,實現(xiàn)“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實的轉化”,從而獲取語言運用的直接經驗。體驗強調人對事物、生活的親身經歷,強調感受的過程和結果。它是對傳統(tǒng)教學只會“講大課”、“滿堂灌”,只重視課堂知識和抽象認識的改造和發(fā)展。體驗式作文教學的顯著特點就是“親歷體驗”。所謂“親歷體驗”,就是意味著習作教學不是一個師生圍繞著書本,把知識對象化、目的化的過程,而是一個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命經驗,以自己的理解、想象等去直接地感受、體味、領悟、再認識、再反思、再創(chuàng)造的生命體驗過程,同時這也成為一個確證生命、發(fā)展生命的過程。體驗式作文教學是讓學生作文走向“立誠”的最佳途徑,不僅能讓學生寫自己的話,而且寫自己知道得最親切,感悟得最深切的東西。

  二、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設計策略

  體驗式作文教學是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過程。然而在習作過程中,學生沒有體驗怎么辦?有了體驗表達不出來怎么辦?學生如何才能真誠、自然、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體驗?現(xiàn)就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設計策略做以下探討。

 。ㄒ唬┮陨钍澜鐬楸驹,拓寬視野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接觸自身的衣、食、住、行,接觸美麗的大自然,接觸人與社會,這些都是學生作文真正“生活”起來的源泉,而這種“生活”正是他們所見、所聞后的所感、所悟。

  1、 引領學生主動參與體驗生活

  “我們最當自戒的就是生活淪沒在空虛之中,內心與外界很少發(fā)生聯(lián)系,卻要強不知以為知,不能說不該說而偏要說,這譬如一個干涸的源頭,哪里會傾流出真實的水來?”

  葉圣陶先生這段話精辟而又切中時弊。要讓學生作文流淌出“真實”的水來,就必須把學生從狹窄的課堂和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跳出課本小書,跳出課堂小圈,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跨出校園,讓他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在真實的閱讀中積淀語言材料,在充實的生活中積蓄情感體驗。

  作文教學要打破時空限制,把作文引向生活,讓學生關注人生,關注社會,與生活溝通,追求的是真實和實用,講究人文性、實踐性和趣味性。跳出封閉的教學格局,把作文引向生活實際,把學生引進社會大課堂,引導他們多角度地看待身邊的事物,鼓勵他們把生活感受真實地表達出來。只有體驗,才會真實,無論是融入社會還是參與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學生主體參與、親自體驗,體驗大自然的純真,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懷,體驗失敗后的自強……大自然是有靈性與秀氣,我們們帶領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引導他們觀察、欣賞、感受春天的事物。大多數(shù)學生對生機勃勃的春天懷著無限喜愛之情,有的'學生愛嫩綠的小草,有的學生喜歡盛開的桃花,有的學生被翩翩起舞、色彩繽紛的蝴蝶群所吸引……但也可能有些學生不喜歡春天,認為春天氣候變化無常,又寄生蟲大量繁殖的季節(jié),容易患疾病。每次春游之后都會涌現(xiàn)出一些優(yōu)秀作品,大多數(shù)學生筆下的春天都是有情有味的。一位平時寫作較差的學生在《野炊》一文中寫到:我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飯菜,覺得有滋有味,看著同學吃著我做的飯菜,我真正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勞動的快樂。所以,體驗生活能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是解決學生習作千篇一律之頑疾的最有效方法。

  2、 引導及時捕捉并積累生活體驗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還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同樣,家庭、社會紛繁多彩的場景也會在他們內心世界激起波瀾,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走進社區(qū),參加公益活動、環(huán);顒樱寣W生在不經意間積累活生生的寫作資源,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及時捕捉靈感。生活猶如一座礦藏豐富的“寶山”,初看上去,似乎平平常常,但只要睜大眼睛,開動腦筋,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就能捕捉到平凡生活中的“閃光點”。

  生活是一本多彩奇妙的無字書,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之源。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xiàn)象納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情感!币寣W生留意生活中細微的情感變化,留心大腦中冒出的小理解、小感受,并隨時記下它。生活的外延有多大,作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們要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使學生走向社會,親身去觀察、感受、思考生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繼而使學生自由表達。

  比如,雙休日,社區(qū)服務站的同學們訪問下崗工人、退體老人等等;陶吧里,“小藝術家”在進行親身體驗;肯德基店,同學們在做“鐘點工”;教師節(jié)表彰大會,“小記者”在做人物專訪等活動成為學生關注的焦點……街道、社區(qū)、廣場、商店等到處都有學生活動的身影。將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納入積累的范疇,為學生提供寫作的素材。學生把每天從電視里、家庭中、社會上看到的新鮮事記錄下來,把聽到、看到后的感想寫出來,也許就是以后作文時一個很好的素材,否則也許就是過眼煙云,等到作文時,哪怕你搜遍記憶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點有關的內容。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能更多地關注自身以外的奇聞軼事,并有選擇地融入自己的作文,從而形成和加深對社會生活體察和洞悉的能力。

  可見,一個學生如果沒有下河捉魚的生活體驗,也不會寫出見魚心切、失魚懊惱、得魚心喜、吃魚有味的完整的情感變化。有了生活的積累,寫作時,腦海里就閃現(xiàn)生活情景,其間的人物情景也會招之即來,奔入眼底,注入筆端,達到文思泉涌的寫作佳境。

  (二)以閱讀文本為本真,豐富內涵

  最直接、最便利的誘發(fā)體驗的方式,不能不說是閱讀了。世事紛繁復雜,我們不可能都一一經歷過,通過閱讀交流等方式理解社會、理解他人,是體驗生活的又一重要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閱讀的平臺,以讀促寫,做到讀寫結合。閱讀的范圍是寬泛的,可以讓學生讀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讓學生讀自己同學的作品,更值得注意的是要發(fā)揮語文讀本的作用。無論讀什么,都要告訴學生要沉進去。當學生在真正“孤獨”的意義上去閱讀的時候,一段文字,一個字句,甚至一個詞,都會在他的心里泛起旁人體察不到的漣漪,他被深深震撼著,或是被久久地感動著。無論是剎那間的頓悟還是永久地回味,這一切都是自己獨自承擔。

  1、 倡導多元解讀

  無論是接受美學還是建構主義,都承認讀者會從不同視角對作品進行多元化、多維度的解讀。這對閱讀教學產生了積極的指導意義。當學生憑借自己的經驗積累和知識結構進行閱讀時,必然會對同一文本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進行理解,而從對文本的整體性透視角度而言,這些理解往往具有不同層次的合理性。尤其對文學作品的解讀,多元的理解體現(xiàn)了文本自身具有結構的開放性和意蘊的豐富性及不確定性?梢哉f,文學作品是常學常新的,對它的探究、揣摩是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無阻開放的過程。因此有人把文學比作“耐欣賞”的精神消費品。那么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就應該在思維方式上破除以往單純求同的定勢,倡導學生對作品進行多元解讀,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重視對作品的整體感知與把握,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chuàng)意地構建文本意義。事實上,教師在這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自由和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能滿足學生個人獨特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以支撐學生積極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為學生搭建一個自由構建意義的平臺。

  2、 美文品讀

  近兩年來,筆者利用每周兩節(jié)師生共讀課的時間,給學生朗讀美文或讓學生互相交流欣賞美文。從報刊書籍中精心篩選出那些短小精悍、以情感人抑或以智啟人的文章,在課堂上朗讀,或請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進行朗讀。聲情并茂的朗讀,往往會把學生帶入作者所描繪的意境,感同身受。情到深處,學生有時高興得手舞足蹈,有時感動得暗暗流淚。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可適時從遣詞造句、構思立意等方面加以點撥指導,不僅欣賞了美文,還從中借鑒寫作的方法。教師也可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找美文。學生搜集美文的過程,既是閱讀的過程,也是搜集信息、學習語言、接見范例的過程。

  實踐證明,每周兩節(jié)的師生共讀課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也收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學生欣賞美文的過程是一個隱性的、長效的、綜合的過程,日積月累,它們的語感更為豐富,思想更為深邃,對文章就理解越透,對生活也感悟得越深,寫起文章來就得心應手。

 。ㄈ┮浴霸汀斌w驗為發(fā)端,喚醒習作沖動

  學生平時在心中積累起許多雜亂的感性的“體驗”后,“這種體驗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逝,而是要沉淀、濃縮、進化、生成,凝聚為人的大腦無意識記憶等等,這就是原型。我們應以這種“原型”為發(fā)端,喚醒寫作沖動。

  1、 走回現(xiàn)實生活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原型”體驗,要喚醒這些體驗,應將學生置身于實際的生活之中,生活中的一片落葉,一抹夕陽,一段小巷,一扇窗,一個不經意的微笑等等,都有可能會激活他們某種積于心底的情緒,喚起寫作的欲望。如,“我”珍惜地拾起這片綠葉,抬眼一望,暮然發(fā)現(xiàn)高高的、被雨淋濕發(fā)暗的墻頭上,趴著一只雪白的貓,呆呆地瞧著我。楊樹深處,有兩扇玻璃窗映著雨后如洗的藍天。突然,就是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動起來!澳谴温犚魳窌r所產生的異常的感覺,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地攪動起來,視覺又一次被止不住的熱淚遮檔住了。”綠葉、貓、如洗的藍天,都是特定的生活情境,給小作者創(chuàng)設了一種“當眾孤獨”的心理氛圍,有助于喚起那時那境的同類體驗。

  2、 設計提示語

  設計富有感情的、新穎的提示語,選擇能激發(fā)學生多種體驗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它意味著是否能激發(fā)原型,喚醒學生的當下體驗。比如,在作文題目前面加上一段提示性的話,它能喚起回憶、引起聯(lián)想、觸發(fā)情感、啟迪思維、開拓思路,能捕捉到學生寫作的“興奮點”和“動情點”,能一下子“驚醒”學生心中儲備的表象,并能把它貫通起來,獲得寫作的沖動。

  3、 展示時文作品

  作品喚醒是指通過向學生展示課文或貼近學生生活的時文等,讓學生體會他人文章所蘊含的生活韻味,從而攪動積淀在學生心底的生活體驗積累,產生寫作沖動,讓語言的洪流宣泄出來。例如,學生都參加過考試,為了得高分,有些學生甚至“不擇手段”,當聽到“我把手伸進抽屜里,摸著書,一頁一頁艱難地翻著,手直發(fā)抖,身子更不自在,冷汗不自覺地冒了出來。我鎮(zhèn)定地給自己打氣:不怕,不怕,就這一次。盡管如此,我還是抬頭看看老師。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老師正向我這邊走來。完了,完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兒,大氣不敢出,臉涮地一下紅了!我嚇得閉上眼睛!蔽蚁肼犝咄瑯拥捏w驗就會被喚起了,甚至還會想到和考試情形有關的其他的情感經歷和感受。

 。ㄋ模┮郧榫盎顒訛檩d體,提供習作平臺

  一個具體生動的情境設置,可以引起學生的親切感和新鮮感,從而調動大腦皮層的優(yōu)勢興奮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維的前提,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下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造。情境在激發(fā)人的某種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情境設置是為誘發(fā)學生體驗,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調動學生的作文興趣的一種良好的載體,它可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寫作平臺。

  1、 描述啞劇

  老師靜靜地走進教室,一聲不響地在黑板上寫上“表演啞……”?用手示意讓學生上臺演寫“劇”字,創(chuàng)設一種啞劇氛圍。教師說:“今天,我們既然是表演啞劇,就必須一起遵守活動的規(guī)則:誰也不許講一句話,只準做,不準說!蓖瑫r要求學生,看老師做動作,同學們可以參與,但要仔細觀察老師、同學的表情和動作,體會自己的心情。第一步:表演跳繩。老師在講臺旁邊拿“東西”,在兩只手上纏幾下,走到一邊開始獨自跳“繩”。示意一位學生上臺學跳,然后,老師跳進去,表演雙人跳。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上臺表演多人跳。老師又示意表演兩人跳,幾個合跳,輪回幾次。第二步:表演拔河。老師又在一邊拿來一根“繩”。先做示范,讓學生表演拔河。讓男、女生幾人分兩邊比賽拔河,用手示意糾正往一邊倒的錯誤表演動作。請一名女生與幾名男生比賽拔河。力量懸殊,使學生明白失敗一方該倒向前面,讓更多的人參與拔河比賽活動。這時教師說:“憋了這么久,大家一定想表達了吧?請用筆記下活動過程和感受吧!睂W生自擬題目,然后開始習作。

  2、 輪流日記

  小學生好勝心強,喜歡競爭。利用這一心理特點,筆者在平時開展了小組輪流寫日記活動。具體做法是:我將全班學生按座位分成6個小組,組內成員輪流寫日記,輪流擔任組長,每天交一次,一周統(tǒng)計總分,評出等級。日記命題有時為全開放式,有時是話題作文或半命題作文,有時是故事接龍……內容精彩紛呈,形式不拘一格。每天,日記本在一個同學中傳遞,智慧的火花、合作的激情也由此傳遞。一到下午發(fā)日記本的時間,學生都想一睹為快,并積極為下一位成員出謀劃策。第二天的課堂上,教師挑選最優(yōu)日記在班上當眾朗讀,從而收到了“點上開花,面上結果”的效果。

  輪流日記是一種有趣又有效的習作訓練形式。首先它極具挑戰(zhàn)性,能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欲望;其次是每位學生一周輪到一次,負擔并不重,一旦堅持,收獲頗豐;另外,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間互相合作,學習借鑒,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增強了責任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3、 情景評述

  積極引導學生開發(fā)生活中的作文資源,讓學生親身體驗、真切感悟,在表達中張揚個性、表現(xiàn)“真我”。筆者以商標為載體,設計了“商標展評會”活動,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先讓學生走進商標,說說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商標,能說出理由。這時學生紛紛上臺展示搜集的商標,并結合自己的體會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創(chuàng)造商標,為一家房地產開發(fā)公司設計商標,分小組討論商標設計的圖案,議議創(chuàng)作意圖。并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廣告獎”、“最佳解說詞獎”。最后讓學生描繪商標,以“商標展評活動的經過”、“小組的創(chuàng)作過程”、“最欣賞的商標以及廣告語和解說詞”等等為內容,任選其中感興趣的一方面來寫,要重點突出,寫出真情實感。

  作文教學要向生活“開放”,回歸到豐富生動、真實可信、令人向往、其樂無窮的生活。這是作文教學獲得解放的理想途徑。我們要樹立“生活本源”的習作教學理念,牢牢抓住“認識生活、豐富生活、感受生活、表現(xiàn)生活”這一切入點,讓我們的寫作訓練像動畫片一樣吸引小朋友,既有情趣,又有實效。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8

  10月30日,我有幸聆聽了新天學區(qū)在馬均小學組織的教師侯建存等老師的作文指導課。可謂受益匪淺,感慨頗深。 “作文之本〞就是生活——“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生的題材來源于生活,只有當學生充分感悟生活,隨時留意身邊的所見所聞,才會有所思所感,才能寫出作文,也只有當學生的生活素材豐富了,有可寫的東西了才不怕作文。

  1、教師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感悟空間。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細節(jié)中去開掘生活的樂趣,生活的美好,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成為生活的有心人,在觀察生活的根底上,不失時機地挖掘開發(fā)生活資源,設計即興練筆,如侯老師這節(jié)課,有目的的設計了句段,看多媒體演示句段,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或事,指導學生去觀察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真摯的感情用真切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激發(fā)了學生表達感受生活的愿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此,我體會到作文教學源于生活,在于求真,用自己的筆說自己的話,教師那么創(chuàng)造條件、開闊活動空間,讓孩子在自由中獲得真切感受,感之于處,受之于心,表之于言。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寫作文首先要有內容,觀察和思維是翻開作文內容寶庫的金鑰匙,沒有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組織寫作的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幫

  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積累作文材料打下堅實的根底。如侯老師在課上有意讓學生觀察事物,觀察出示的多媒體上的`事物,為孩子們提供了觀察的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和事,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可以從外貌、動作、表情、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方面去觀察,讓學生輕松的把全身心放在觀察活動中,學生的語言在有效引導下變得豐富、生動大膽。此時,如果動筆去寫,一定成竹在胸,從而改變了學生作文入手難的看法。

  3、“練筆〞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侯老師在講座中說過: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就是練筆。在平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所學的語言根底如,字、詞、句、段、篇以及修辭等方面寫出來,成為自己的知識,到達“我口寫我心〞為作文積累素材。有了鮮活的生活,真實的情感,學生不會無話可說,但還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斷積累,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在習作中嘗試運用這些語言材料,記錄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要給學生有效地引導,不斷加強自身的語文修養(yǎng),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9

  4月8日,我?guī)е硎軐W習的心態(tài)聽了三節(jié)作文課。三位執(zhí)教的老師都非常出色,設計各具特色;孩子們也很優(yōu)秀,口頭表達和書面作文的能力很強。聽后感觸頗深。寫作文一直是學生頭疼的事,同樣作文課也一直困擾著是我們語文老師。這次的聽課,楊潤玉老師、孫其源老師、白園老師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節(jié)課都非常精彩,對自己的習作教學有很大的啟示。以下幾點是他們的教學經驗非常值得學習:

  一、具體的寫作指導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和保證。

  第一節(jié)課是楊老師執(zhí)教,舒緩的語調、親切的態(tài)度、機智的評價,讓我真正領略了大家的風度,在課上,楊老師給人的感覺像在聊課似大朋友一樣,這群快樂的小魚跟在大魚后面酣暢的游啊游,游出了自己,游出了精彩。如何把作文寫得具體,是楊老師這次作文教學的主題。楊老師利用優(yōu)秀例文進行欣賞,學會了欣賞別人的文章,才有可能寫出好文章。從篇章結構到字詞句都進行了詳細地點評與指導,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經過教師對字詞句的圈點回歸到學生的手中。而本課的作文欣賞回歸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本節(jié)課提高了學生的欣賞評價能力。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比較區(qū)別,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從而領會習作中的妙處。楊老師又出示另外一篇病文指導學生修改,把這部分寫細,把內容寫具體。

  二、充分挖掘寫作素材,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

  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往往感到缺少作文素材,存在沒什么可寫

  的問題。聽了白園老師的《大自然的啟示》課,讓我深深體會到,對于我們來說,不是缺少寫作的素材,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思考和想象。白老師時刻以生為本,教師只充當引導者。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最精彩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交流討論課前自己收集的資料,暢談自己對大自然發(fā)現(xiàn)的時刻。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讓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有關大自然的'知識。還有她的語言樸實大方,對學生的評價中肯且多元化,教態(tài)自然穩(wěn)重,聲音響亮。這些看似簡單,但對我來說卻是有點難度,尤其是笑容、音量,那是我最急需改進的地方。

  三、寫作指導要做到扎扎實實、樸實無華。

  課堂上,孫老師先引導學生自由想象,口頭作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讀要求,悟習作要求,在討論中明確寫什么。之后,引導學生辨析例文,進一步明確要求。為讓學生明白怎樣把文章說具體。整節(jié)課,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圍繞題目要求來作文,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

  四、感悟生活,積累生活片斷,引導學生寫出真實的自我

  引導學生寫出真實的自我,首先得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學會感悟生活。學校生活豐富多彩,家庭生活絢麗多姿,學生可以積累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學生的的觀察與理解往往浮于表面,更多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使得學生深入觀察、加深理解、感悟生活,把真實的生活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從而抒發(fā)健康、積極、向上的真情實感。如:楊老師出示了一篇例文指導修改,指導學生寫奶奶怎樣辛苦勞作,怎樣關心自己,照顧自己,冒著大雨給自己送雨

  傘的事,既真實又令人感動。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把文章寫具體,寫出真實感受。要想寫出好的文章必須發(fā)自真心,寫出真情。只有來源于生活中的真實事件才能讀起來感人,難以忘懷。

  五、發(fā)揮激勵評價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引導學生評改作文的過程中,孫老師抓住學生希望得到肯定和贊賞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讀自己的作文,適時進行點評,并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每一處閃光點,如一個好詞、一個好句,一處精彩的描寫,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贊賞。學生在與教師參與習作的過程中始終處于興奮、愉悅的狀態(tài)下,不能不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當然,以上僅僅是我的一點淺見,在作文教學中還有許多東西要學,要改進的地方也很多,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大師們獨具個性的教學風格我不可能全部學到,也無須去刻意模仿別人,但是他們高超的教學藝術卻是需要我用心去領悟。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10

  4月20日,我在康城幼兒園聽了兩節(jié)習作課,作為一名教師,正好我覺得這方面的教學是最難,最不懂教的,聽了這次課,著實是大開眼界,講課教師的教學風格不相同,各有各風采,他們的課堂不但吸引了上課的學生,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知道了,作文課能上得如此精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付春紅老師的情境作文課,下面談談我聽了這一節(jié)作文課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吸引學生的.課堂導入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讓學生寫作文首先要培養(yǎng)寫作興趣。在觀摩的這兩節(jié)作文課中,教師都很巧妙地設計了吸引學生而且是與本節(jié)作文課息息相關的導入活動,引起學生對課堂的極大興趣。學生因為感興趣,馬上參與到課堂,即便他一開始可能會抗拒上作文課,但這一有趣的活動引起了他的興趣,他不知不覺地被老師帶進了作文課堂,讓學生有事可寫,眼前剛剛發(fā)生的事容易寫,能寫好。這個導入都非常地巧妙,非常地精彩,我覺得對于這節(jié)情境作文課,這樣的設計是非常成功的。

  二、巧妙地引導,“幫”學生想

  要想讓孩子寫東西,就得先讓他的小腦袋里有東西。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平時看書也會積累一些好詞好句,但一旦讓他們運用到作文中就有一定的難度,一可能是想不起來,二是不知道如何應用。但在付老師的課堂上,她讓孩子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形容自己做游戲時的情景、心情等,這樣就幫孩子把他們小腦袋里的好詞好句都挖出來,引學生的回憶,幫助學生再次理解詞語。

  一節(jié)作文課一個小時,學生不但不感覺到累,而且感到樂趣無窮,收獲甚大,這就是一節(jié)成功的作文課。

  學習貴在內化。學習別人的東西是為了成就自己的東西。在未來的作文教學中,我將學習本次作文聽課中好的教學方法,探索作文指導方法,讓孩子敢寫作文,樂于寫作文,能寫好作文。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11

  初中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作文教學長期存在著“固定的模式和套路”這一弊端,嚴重阻礙了學生發(fā)散思維、逆向思維品質的形成,束縛了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的培養(yǎng)。而要免除以上弊端,就應該重視新課標下作文教學的“三多”,即:多讀書,多觀察,多實踐。

  一、指導學生多讀書(包括課內、課外)

  語文教學意在訓練學生的“工具性能力”,即要訓練這種能力,就要通過閱讀反復感知語文的基本內容――課文來實現(xiàn)。中學語文課文每一篇都是學生可資借鑒的范文。因此,閱讀時就必須把它當作一篇范文來讀,只有這樣,整個閱讀過程才能變成借鑒與吸收的過程。而課外閱讀彌補了學生課內閱讀的不足,又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

  堅持多讀書,首先有助于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讀書的過程,是一個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好好消化,掌握知識和提高思考能力的過程。只有以熟讀精思的方法,達到出之于口,明白于心的地步,才能捉住文中“鑰匙”,知其詞句,品其意味,得其精華。

  其次,讀有助于記憶的積累,有助于寫作。“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讓學生熟讀、誦背文質兼美的課文,“目視其文,口發(fā)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言”。在不知不覺中熏陶濡染,達到呼之欲出,用于筆端。這是提高學生作文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

  常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書不多,積累不夠,寫起來難免捉襟見肘。曹雪芹不讀書,寫不出《紅樓夢》;司馬遷不讀書,就不會有《史記》的問世。只有引導學生多讀書,才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發(fā)地吸收其中豐富的文化積淀,獲取各種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能自然接受表達經驗,獲取情感體驗。寫作時才能意到筆隨,奔馳放達,左右逢源。

  二、指導學生多觀察(包括社會、自然)

  事實上,生活的真諦、寫作的樂趣,大多來源于異常生動、豐富多彩、無限廣闊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之中。學生要寫好作文,就必須學會觀察。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學生,經常有意識地去觀察身邊的人物、事物;觀察身邊的環(huán)境,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觀察人物,一般從外貌開始,然后再過渡觀察到人的言行、習慣、特征;觀察景物,要選準觀察點,要注意景物中的光、聲色,要調動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去感受,去反應等。

  在觀察活動中,要全神貫注,強化觀察過程,并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和及時記錄。

  茅盾說:“想象的來源,就是觀察!睂W生的觀察能力只有在觀察活動中才能提高和發(fā)展。堅持有意的注意、長期的觀察,學生的寫作素材才如源頭之水滾滾而來。

  三、指導學生多實踐(寫真人真事、真感受)

  惟有真實才顯得鮮活而具有生命力。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不簡單重復別人的東西,如同廚師掌握了烹飪方法,就要用眼前現(xiàn)有的材料進行操作,做成美味可口的佳肴,而不能把別人做成的照搬出來。作文不論長短,只要寫得真實有新意,教師就要加以肯定。如寫《我愛祖國》,如果一個作文基礎好的學生寫我愛祖國“春天蓬勃的秧苗,秋日金黃的碩果……一直愛到森林無際,群山巍峨”,愛到“淙淙小河蕩著清波從我的夢中流過……”寫得大氣,感情也真摯,當然很好。而一個學生平時一見到作文就頭痛,教師批改作文時發(fā)現(xiàn)本子上只有一句:“如果祖國是一只雄雞,我愿是一粒米!崩蠋熅蛻摷皶r表揚并弄清是怎樣一種激情點燃了學生思想的.火花,應該肯定這表達了真實的思想感情的一句抵得上虛假的百句。學生借助這次激勵,說不定就愛上了作文。

  作文教學要杜絕學生千篇一律往一條道上擠。魯迅說過,第一次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天才,第二次是庸才,第三次是蠢才。都把老師比做蠟燭,把關愛比做太陽,還有什么意思呢?

  文章應該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露,要做到這一點,是需要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是需要創(chuàng)造精神和想象力的。只要我們能從長期形成的作文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在作文教學中不滿足一些文法與寫作技巧的操練,而主動引導學生面向生活,啟動真情,大膽地想象和探索,那么,作文教學這塊園地里,就一定會開遍充滿人性美、生活美、情趣美的姹紫嫣紅的花朵。

  張平,教師,現(xiàn)居河南遂平。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12

  小學生創(chuàng)意作文教學”是我校經過近幾年的實踐研究而提出的一種作文教學模式,該課題最根本的特點是以創(chuàng)新為核心,改革作文教學,吸收教材中有利于培養(yǎng)兒童想象和抒發(fā)個性的命題,將教材作文中有些命題進行改造,按創(chuàng)意的要求補充新命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培養(yǎng)學生思維,為學生營造一個新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使學生愿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該課題在實驗中深得上級教育教學研究室的支持,得以順利開展,而今在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提高作文水平,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F(xiàn)將本學期課題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深理解。

  為了加深對課題的理解,課題組的每位教師在工作中都能自覺地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學習課題計劃,閱讀各種教學雜志,學習與課題有關的文章,并摘記有關內容,有價值的材料。通過不間斷的學習與每周的理論摘抄,我多方面汲取營養(yǎng),為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積累資料。

  我們這個課題的目標是通過教學讓學生走出傳統(tǒng)作文成人化模式化的誤區(qū),使之思維靈活、想象豐富,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手自己的筆表達自己的思想、靈魂。一學期來,老師們能認真地上好每一堂實驗課。他們對教材作文用創(chuàng)意的要求進行改選.,并能采取多放少收、先寫后導的教學方法,運用多角度作文、求異作文、想象作文、即景作文等形式進行教學。同時,教師們在教學中也能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撰寫了教學經驗,教學論文。

  三、總結成效。

  通過這一階段的課題運作,創(chuàng)意作文理念已深入人心,基本貫徹到各實驗老師的作文教學中,老師們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并時常有這方面的.論文發(fā)表。在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作文創(chuàng)作中也初見成效,實驗班學生的寫作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了培養(yǎng),學生在作文中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所想,寫出有新意的屬于自己的作文。

  四、反思問題。

  創(chuàng)意作文的教學雖然初顯成效,但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自信不足,表現(xiàn)欲不強;

  也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寫得具體上還有欠缺。究其原因,一是因為老師沒有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二是因為學生的閱讀面不寬,語言積累不夠,生活閱歷淺,對于書本,對于生活,學生沒有真正地用心地去體驗。這些問題的存在將促使我們更深入地在這一方面努力探索。

  五、設想實施。

  1、多開展一些分開探討交流活動。

  2、根據(jù)自己在實驗中的經驗得失,積極撰寫了敘事研究和案例分析。

  3、每年實驗教師撰寫論文一篇。

  4、做好有關教育科研研究手冊的填寫和有關資料的收集。

  總的說,本學期課題實驗基本上按我們學期初制訂的實施計劃開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今后老師們還應更積極大膽地開展實驗、研究,及時總結,加強合作,爭取課題研究取得更喜人的成績。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13

  作文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也是我們教師教學的一個難點。在課堂上如何讓孩子愿寫、愛寫,激發(fā)學生想拿起筆一睹為快的激情,確實是作文指導課上要解決的重點,也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感覺比較頭疼和困惑的事情。這一次聽了名師們上的幾節(jié)作文課,讓我茅塞頓開:

  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低年級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趣最為重要,這里的情趣指的是挖掘孩子的內心真情及激發(fā)寫作興趣?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教學也應“趣”字當前。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學習興趣在鞏固和鼓舞兒童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起著重要作用。戴建榮老師執(zhí)教的詩話作文《春天的歌》,讓我感受到了習作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情,戴老師的課堂充滿著“樂”趣。

  本次觀摩會給我最大的驚喜是欣賞到了戴建榮老師的“詩話作文”教學藝術。這節(jié)以唱唐詩《春曉》開場的二年級習作指導課《春天的歌》,就像一首清新明麗的詩,更像一首歡快動聽的歌。最令人嘆服的是戴建榮老師豐富多變的體態(tài)語——吟之唱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讓人感覺妙不可言。課前導入聊天時,戴老師和和小朋友們“兩兩相望”,你一句我一言的輕松聊天加上俏皮的瞪眼睛,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在指導習作時,戴老師注意激活學生思維,喚醒他們頭腦中已有的沉淀,為學生順暢、豐富的表達鋪路搭橋。以吟誦古詩《春曉》為切入口,感受生活即是習作的源泉,花、鳥、自己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口中筆下的主角。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學生的視角延伸到了更為廣闊的大自然。在輕松的交談中,學生們感受《春天的歌》的習作內容就是自己的生活,鮮活、美麗而動人。學生頓時解決了“無米之炊”的困擾,他們也愛說樂寫了。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戴老師在課的開始就激發(fā)起學生說、寫的欲望,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中,積極交流、敢于表達。課堂上,戴老師善于組織語言,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入積極思維的學習境地,從而促使他們積極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他扮演著小蝌蚪快樂地穿梭在課堂上,“春天隨著我小蝌蚪游起來咯!”戴老師在詩話作文的課堂上說道。她的語言表達生動活潑,不拘泥一格,與孩子們

  平時說話的方式很貼近。然而除了貼近之外,他巧妙的運用字詞讓語言更具有語文味也是讓我欽佩的。有了語言的表率,學生們也隨之模仿,一個可愛的女生說:“春天隨著我楊柳飄起來咯!”另一個說道:“春天隨著我迎春花開起來咯!”原來學生們生動的語言也可以這樣自然而然的“信手拈來”孩子們的興趣得到了激發(fā),使他們高高興興地說,快快樂樂地寫。他的幽默也感染了全場,大家自始至終臉上都掛著快樂的微笑。

  二、 給予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于永正老師上的《把作文寫得有聲有色》一課,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

  一)一看錄象。

 。úシ诺氖且欢螞]有聲音的錄象,讓學生進行地觀看、體驗。并交流,重點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出現(xiàn)的事物,并感受這個無聲的世界。)

  二)再次觀看錄象。

  (這一次的錄象,教師加入了音樂,使之與前面的錄象作比較,觀察的重點放在了聽力上,并引導學生在不自覺中進行前后片段感受的比較中。) (以此為例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感受聲色兼?zhèn)涞闹匾。學生的交流中自然地將自己聽到的小鳥啾啾、知了“知了”、泉水“丁冬”、小鳥“撲啦”、青蛙“呱呱”等景中聲友情有趣地描摹出來。)

  三)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存在的有聲有色的生活片段。

  四)出示閱讀卡片三:

 。、轟隆隆 呼呼 嘩啦嘩啦

 。、咯咯 嘿嘿 嘻嘻

 。场⑴ 嗚嗚 啪 撲哧

  五)、提出本次習作的要求:

 。ㄟx取上面呈現(xiàn)的三種材料中的一種,進行象聲詞的片段練習。) 作文教學指導中最關鍵的便是內容上的指路。而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既要給學生指明方向,又不能將思維框死。在上面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能鮮明地看到了于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習作層次、習作性格,進行了有意義的內容開掘和分層教學:

  第一層次:描繪教師呈現(xiàn)給大家的風景材料。這是一種觀察寫作的方法,學生只需將現(xiàn)場看到的、聽到的描繪即可,由于有著新鮮的`體驗,寫來不費力氣,適合于習作能力一般的學生。

  第二層次: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聲色兼?zhèn)涞膱雒孢M行再造想象。這是一種回憶,將學生對內容的開掘以“聲色具備”為要求,在自己的記憶倉庫中搜腸刮肚,

  既使學生內容的面上有拓寬,又啟動了學生根據(jù)某一限制組織素材的能力訓練,

  這適合于有一定習作基礎,并且愿給自己增加難度,喜歡寫出自己個性的學生。 第三層次:出示了三組象聲詞,抽象中富有意趣,在看似無關的詞語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學生好想象的年齡特點,使他們躍躍欲試地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去虛構一個有趣的生活片段。而真正有趣的是:因為是扣著這幾個象聲詞進行故事或生活場景的創(chuàng)造,在文中象聲詞的用法肯定會更妙,會在文中起到關鍵作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較之前兩種方式的運用,一定會更到位。

  于教師在一個片段訓練里就給予學生這么大的內容空間,這在我們平時的作文教學中還是非常少見的。可見于老師在設計此三維時考慮的周詳,對學生特點把握的準。

  三、作文是一種高尚的智力游戲

  賈志敏老師曾提出過這么一個觀點:作文,是一種游戲。我們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的最愛,如果能把作文融入到游戲中,讓孩子們邊玩邊寫,在游戲中學寫作文,讓游戲的趣意在作文中再現(xiàn),學生就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了。

  通過游戲作文教學設計活動,我們有了更多的作文教學素材,但怎樣讓游戲和作文自然地溶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樂于傾訴,張化萬老師給我們帶來了有效的教學理念!兜谌谎邸肥菑埨蠋煘槲覀冋宫F(xiàn)的一堂游戲作文指導課。

  上課伊始,張老師始終把玩和寫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記得課初張老師說“我們每個人有三只眼睛”的時候,有好幾個學生都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的驚嘆,張老師馬上問:“啊”是什么意思?剛才老師在說“我們每個人有第三只眼睛的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寫下來。學生對于人有第三只眼睛感到非常的疑惑,張老師就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把心中所想的及時地記錄下來,抓住瞬間感受,及時書寫,這真實地反映學生此刻的心理。寫自己心里所想,學生能自然的流露,情感真實,既給了這篇作文一個很好的開頭,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寫”就是自己情感的真實流露。

  課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張老師把重點部分有意的讓學生進行定格觀察,強化印象。如,“嘗白醋片斷”,張老師不僅多次讓學生嘗白醋,而且多次刻意地

  讓學生注意臺上同學嘗醋的表情、動作、語言。然后讓學生來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情形?”幾個學生興致勃勃地說了以后,張老師就指導寫游戲的重點部分。由于好多學生剛才沒有盡興地講,所以迫不及待地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寫給其他同學看。曾記得我以前教高年級時,也上過類似的游戲作文指導課。但授課過程大都是先玩,再回憶玩的經過以及自己的心理體驗,最后指導寫作。每次學生的在玩的時候都是很盡興的,可一聽到要寫作文卻都是唉聲嘆氣,可在張老師的課堂中我看到的是學生饒有興趣地寫,沒有絲毫的無奈。我想,這可能都歸功于張老師把游戲與寫作很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使學生感覺到寫片斷似乎也是一種游

  戲似的。而且剛才玩得痛快的游戲經過還是歷歷在目的,所以下筆也就順暢了。

  張老師的授課中令我印象深刻還有他對學生作文中肯的講評。課堂中,張老師總是把寫得較好的片斷讀上幾遍,并讓學生說說哪些句子寫得好?為什么寫得好?在重點部分的寫作評改中,張老師則采用了同座互換作文進行評改。并要求同學冷靜地看,冷靜地改。我記得在這時的評改中,張老師說了一句這樣話:“如果你在同桌的作文中,連一個好詞也找不到,那說明你不僅沒有第三只眼,連你臉上的兩只眼都沒有多少作用! 這說明張老師讓學生善于去發(fā)現(xiàn)別人閃亮點,這是學生對被改習作的學生的一種鼓勵。在這樣的鼓勵下,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地被激發(fā)起來了。在《第三只眼》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積極、高興的氛圍中,不管是在玩游戲還是在寫作中,他們的情緒始終是高漲的。張老師把游戲與作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寓思維于游戲之中,順其自然地進行寫作訓練,順應了學生的心理,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他的這種教學理念和風格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天的聽課,對我的觸動很大。通過聽課,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地摸索、實踐,讓每個學生都能把寫作當作一件樂事。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14

  臨安鎮(zhèn)中心校針對小學語文習作中存在“老師難教,學生難寫,寫后難評〞的這個難題,組織全鎮(zhèn)語文教師學習由教育局胡曉芳老師主講的作文教學指導課。我有幸聆聽了胡老師實實在在的語文習作指導課,讓我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了更深了解。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習作教學一直是一個難點。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的孩子在習作時,費盡心思寫出來的作文,讀來時卻如淡而無味的白開水,或內容平淡,或空話連篇,或千篇一律。但是同學之間,私底下或許是對某人的不滿,或許是獲得成功后的喜悅,或許是玩了有趣的游戲而回味無窮……孩子們在交流時常常是神采飛揚、妙語連珠,而這才是他們心靈深處最真實的語言,是有“生命的語言〞。

  那么,為什么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學,學生還是不能把真話寫出來呢?我認為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學還存在這樣三方面的問題:1.習作教學模式固定束縛學生了的思維

  教師的指導往往采用“布置題目——教師指導——學生習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這一僵化的模式,使得學生的整個習作活動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應付狀態(tài),完全忽略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習作課上,大多數(shù)的學生,眉頭緊鎖,撓頭、咬筆尖,冥思苦想,學生望題興嘆,不知從何寫起,常常胡編亂造。 2.習作訓練時間固定局限在作文課上

  一直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總是習慣在40分鐘的課堂上完成,試圖通過課堂上知識的講解、范文的引導,一味地強調文法主題、修辭詳略,導致本來思維活潑、情感豐富的孩子,不敢寫真實情感。如在寫人物的習作中,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特點時,很多孩子都會舉出“扶盲人過馬路〞“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的例子來突出助人為樂的品質;寫父母的愛時,那么大量出現(xiàn)“雨中送傘〞“生病上醫(yī)院〞的例子。孩子們“處心積慮〞寫出的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的假習作。 3.習作要求過高目標不明確

  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心〞的過程,沒有必要搞得特別復雜。可我們的教師往往因為怕學生寫不具體,寫不精彩,而自己去辛辛苦苦去找范文,花費大量時間認真做指導,引導學生如何圍繞主題,如何根據(jù)題目要求來選材,布局謀篇,如何運用修辭手法,本以為這樣學生就能下筆有神,言之有物。殊不知,正是由于要求過高、限制過多、指導過細,致使學生不能自主表達。另一方面,教師沒有完全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小學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中、高段的習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現(xiàn)一定的梯度性,然而,我們許多教師卻無視了這一點,在習作教學中有“拔高〞現(xiàn)象。尤其是在學生初次接觸習作時,人為地夸大了寫作的難度,導致學生怕習作,從而失去了習作的興趣,積極性不高,所寫作文內容單一,題材單調,語言呆板,套話連篇。

  那么,怎么才能改變這些不良狀態(tài),讓學生在習作中開始寫真話呢?我在此次聽課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幾點珍貴經驗,相信在習作教學指導課上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興趣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如果我們的作文教學能關注學生的興趣點,把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引入我們的教學中來,相信他們一定有話想說。布盧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作文是交流,是以文字為符號的人與人之間獨特的交流方式,是情感表達的需要,是生活實際的需要。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流場面,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交流中去,激發(fā)他們有話想說、有事想敘、有情想抒的欲望,把習作變?yōu)閷W生生活的再現(xiàn)、思想的再現(xiàn)和情感的再現(xiàn)。

  二、鼓勵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作文離不開想象,離開想象的作文,猶如離開了靈魂的肉體。

  三、形式多樣

  作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考慮學生在課堂這個環(huán)境,還要考慮學生在生活中的感情,興趣等方面的需求,F(xiàn)行的語文教材,每一個單元后面根本上安排一次作文練習,這給教師提供了一定的'的方便,但也有缺點:形式固定單一,比擬空泛,過多強調作文的程式和字數(shù)。因此,我們的習教學作應該形式多樣,讓學生自由揮灑,寫出童真童趣,用他們喜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表述自己的觀點。

  四、貼近生活

  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現(xiàn)實生活是習作教學的源頭,教師要抓準時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一吐為快時,將強烈的表達欲望變?yōu)榱曌髦笇А?/p>

  五、多元評改

  盡管學生的作文水平不一,但每篇作文都浸透著他們的心血,教師應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以更人性化的方式來對待他們,用多元化的評改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開展。讓不同的學生都有獲得評價的時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師生共同的參與中,也是教給孩子們習作評價的方法。

  總之,我們的習作教學只有關注了學生的興趣,貼近了學生的生活,我們才能聽見真實的,生動的,活潑的生命言語。同時也希望,今后能有時機多參加這樣的活動,讓我個人的語文習作教學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15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步驟,是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最高體現(xiàn)。但是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兩方面,“批”是教師對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毛病、問題及作文的優(yōu)缺點加以分析、說明和評定!案摹笔菍ψ魑闹械淖帧⒃~、句、標點、文章結構、思想內容等進行修改。如果按照批改的操作方式,可分為教師全收全改、學生自批自改、集體批改、學生互相批改及當面批改等。按書面表達方式,可分為眉批和總批。關于這個問題本人提出以下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組織學生自改。

  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要能準確的反映客觀事物就必須認真修改。文章是給人看的,要讓讀者讀懂、喜讀,也必須修改,同時通過反復修改,學生會逐漸明白作文該怎樣寫,不該怎樣寫,積累寫作經驗,領悟文章“入妙之法”。告訴學生古今中外的名家,沒有不重視修改自己的文章的:如列夫托爾斯泰寫《戰(zhàn)爭與和平》七易其稿,曹雪芹也是反復修改才最終完不朽名著《紅樓夢》,這就進一步說明文章寫作必須修改。

  那么學生自改作文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文章修改的范圍是十分廣泛的,但總的看來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來是思想內容的修改,主要是看主題是否明確、集中,觀點是否正確、鮮明,材料是否真實、恰當、突出主題;二來是表達形式的修改,主要是看結構層次是否嚴謹、清楚,語言是否通順、連貫、得體,標點符號是否正確,書寫格式是否規(guī)范,有無錯別字等。學生自改作文,體現(xiàn)了作文教學的改革精神,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學生在自己批改中,經過教師的指點之后再自改,會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寫作水平在反復的修改過程中得到升華。所以說學生自改作文是作文教學對學生進行全程訓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生培養(yǎng)成了自改能力,他將終生受益。學生自改作文不僅提高了學生作文的質量,也為教師減輕了負擔。

  二、組織學生互改。

  將學生分成幾組,教師提出批改的具體要求后,學生互相批改。一個學生改完了一篇作文后,應對其作出客觀評價,為首批;第二個學生在批改時,對文章有何見解也要寫在作文本上,為二批。如時間允許的話,一個學生可批改2-3篇作文。待老師講評時,同學們可對作文的優(yōu)缺點暢所欲言。這樣做,作文相對寫得好的學生可以指導相對寫得差的;而作文寫得差的學生批改優(yōu)秀作文時,則可從中學到對方的優(yōu)點,從中汲取精華,也會攫取到同齡人思想的火花、精彩的文筆和巧妙的寫作精華以為己用,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大家在批改中都能互相借鑒,相得益彰,這就不僅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使學生的分析和糾錯能力得到了共同提高。

  三、組織學生集體改。

  在集體批改中,學生積極參與,對于同一篇文章前后意見交鋒,激烈爭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思想觀念相互撞擊,放射出很多新思想新靈感。在討論中教師啟發(fā)學生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對寫作中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會提高學生的對寫作的認知能力。在對不同等次的文章品評、比較中,思維品質會變得更加嚴謹,鑒賞水平也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然而,學生作文交上來后,教師稍作瀏覽,教師再次引導學生進行批改。無論是選材立意,還是結構安排,或是語言技巧,學生都要進行深入分析,說出其褒貶。這種批改,才能讓學生明確作文中的某個問題,增強對作文的鑒別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當然,對于組織學生批改作文,教師要切實加以指導,不管是課堂紀律上還是作文內容的批改上都不能放任自流。同時學生改過作文后,教師要對學生的批改進行評閱并對批閱好的同學加以贊揚。

  通過平日的作文教學實踐來看,效果比較突出:學生的寫作興趣被調動起來,閱讀作文的興趣加濃了,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可見此法可行。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作文教學的心得體會03-25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06-29

作文教學的心得體會12-19

作文教學心得體會01-25

作文教學的心得體會 作文教學體會實用02-17

情景教學教學心得體會11-09

教學心得體會(經典)03-25

教學經典心得體會06-11

教學心得體會06-09

教學的心得體會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