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4-09-08 10:09:44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5篇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

  這次的培訓幾天中有太谷縣專家們給我們帶來的高效課堂理念的講座及展示課,還有我們本縣市老師上的觀摩課,那么近距離的感受和體驗高效課堂的風采給我?guī)砹怂枷肷系木薮笳鸷,收獲頗多,茅塞頓開,讓我對高效課堂觀念也起了許多的變化,反思了許多自己的教學得失。

  在太谷武老師老師的示范課上,她是嚴格按照“24字”的教學模式來操作的。從她的導學稿的設計和課堂的預設都是非?茖W高效而且人性化的,體現了老師高度的職業(yè)精神和嚴謹的學習和工作態(tài)度以及精湛的專業(yè)技能。隨后武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她們班小組合作學習的經驗。

  1.小組建設

  小組合作學習定成敗,高效課堂要出效益小組建設要先行,這里我所說的小組建設對于我這個單科老師來講主要是說主要是指小組內的'綜合性培訓。

  1)對本學科組長的培訓。明確學科組長的職責和作用。提高小組長在學習小組中有關在小組管理、指導、組織、協(xié)調、檢查、評價等方面的能力。

  2)對組員的培訓。主要集中于學生(包括學科組長)的板書的規(guī)范工整、聲音洪亮、端正大方的站姿、語言組織能力的要求、及三色筆的使用。樹立“幫助別人就是提高自我”合作學習精神。

  3)對全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高效課堂常規(guī)培訓,包括小組的獨學、對學、群學、展示、互動、反饋與評價、導學案的使用及整理等高效課堂學習規(guī)范。

  2.小組的評價

  A.捆綁式評價,四人的成績,活動得分捆綁在一起,綜合成績好全加分,綜合成績差就一起減分。并且一周一小結,兩周表揚加分,一月一表彰,兩月大表彰。還設有表揚卡,將每周表現好的組張貼在表揚區(qū)內。

  B.積分制評價,每人的表現都會得到相應的積分,學生可以通過相應的積分獲得相應的禮物。

  下面是我自己對高效課堂的小理解,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就是主角,甚至主宰,一講到底,學生被灌得痛苦不堪,魂飛魄散。高效課堂中老師的身份變了,成了課堂的引導者,操控者。其實高效課堂對老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和操控能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要求老師眼觀四方,耳聽八面,超強的判斷力洞察力,收放自如游刃有余。面臨這樣的巨大挑戰(zhàn),我要勇于改變和提升自己,虛心想前輩們學習。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2

  一、巧聚智慧集體備好課,做到整體與個體結合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聚大家智慧進行集體備課,更能備出完整實用的課。首先,進行集體討論研究,對每個單元主題內容、每一篇章以及與其相關聯的課外文章都進行整合研究,結合單元前面的“導讀”內容,確定這一單元教學目標、教學方案、教學重點、教學步驟、教學方法、學情等,進行整合連貫,把握主攻方向,然后設計出單元整體教學教案。如小學五年級語文s版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多彩的民族”,除了課本列舉的課文外,還可以整合《潑水節(jié)》《眼鏡蛇王的傳說》。其次,根據一個單元目標教學,結合學生聽說讀寫練習設計“單元學案”表,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然后,著眼于各班實際情況,以體現從扶到放,由教師主體到學生主體、以知識為起點到以能力為終結的教學思想,發(fā)揮學生能動性,立足于學生終身發(fā)展,實事求是地充分利用教材,進行適當的補充和必要的調整。這樣,集體備課既體現整體性,又有個性差異;既有明確的目標性,又有個性難點突破性;既體現教師整體智慧,又發(fā)揮教師隊伍團結協(xié)作的功能,有利于減少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依大綱要求,做到總體目標和具體目

  課堂教學目標應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抓住了課程標準,自然綱舉目張;課堂教學目標體現在學生掌握教材知識并能運用知識的能力。盡管教材只是個例子,但我們還是要抓住課本以及課外知識。每個單元前的導讀,則是這一單元的學習重點目標,課文后的“思考與練習”,以及單元里的百花園訓練內容,是更細更實的學習目標,是實施重點學習目標的擴充和延伸。這些既定的目標,為單元整體目標教學提供了量化依據,我們據此制訂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教學中,我堅持依大綱要求,緊扣課文中具體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具體、適度,既是在大綱統(tǒng)帥下的目標,又是符合課本要求的目標,把“教與學”落到實處,通過一個個單元的目標教學,收到一個個單元教學目標應有的效果,并一步步達到大綱規(guī)定的總體目標的要求,實現目標統(tǒng)一。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做到“自主、合作、探究”教學

  過去的課堂教學模式單一、乏味。單元整體教學要在教學目標的要求下體現語文教學的能動性、階段性、層次性、方向性和創(chuàng)造性,很難想象用那種單一不變的課型模式完成單元整體目標教學的任務。因此,優(yōu)化課堂教學,根據目標統(tǒng)籌考慮“教與學”“講與練”“讀與寫”等方面,把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走向教材,內化教材,運用教材,在有限的時間里起到內化、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連貫知識結構,做到提高動腦能力和自學能力

  單元教學要從整體上考慮教學設計,把握教材的內在聯系,照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注重知識的連貫與概括,培養(yǎng)學生的系統(tǒng)思維能力,從而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動腦能力和自學能力。如小學五年級語文S版下冊第六單元的主題“名著之旅”。這一組反映中外優(yōu)秀文化的課文,篇篇都是世界級文學大師的經典之作,《少年閏土》節(jié)選自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凡卡》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契訶夫的著名短篇小說;《孔明借箭》節(jié)選自我國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戰(zhàn)風車》選自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偉大作品《堂吉訶德》;《童年樂趣》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本單元課文從文體上看都是小說,它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反映社會現實,因此教學時在把握故事內容、情節(jié)的基礎上,著力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去感知人物的鮮活形象,體會人物性格、品質、特點,領悟小說反映的有關社會現實問題。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邊記的良好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書籍的鑒別、鑒賞能力。擴展學生閱讀面,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中外經典名著,從深層次上了解和認識這些名家和作品,吸取高品位的豐富的人類優(yōu)秀文化營養(yǎng),然后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試著分析經典名著,寫寫讀后感。如有學生寫道:“我比較喜歡閱讀文學類書籍,像冰心、巴金、魯迅等著名作家寫的書!眴卧w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連貫知識結構、鞏固教學效果,在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自讀能力方面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3

  x月x日和x日,我有幸聆聽了著名的小學數學特級教師劉德武、田麗利和徐長青老師的課和講座,受益匪淺,感受頗深。三位專家的的課,教學設計獨具匠心,課堂教學生動有趣,讓人久久回味。三位老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課堂充滿童趣、樂趣。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一、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情境的關鍵必須暗含著數學問題。所有的問題情境,才能引起他們思維的沖突,激起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從而達到有效的學習。他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蘊含著數學問題,讓學生從中發(fā)現問題。學生通過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解決問題。這些專家們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學的解題方法,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讓真正領悟到了他們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

  二、尊重、理解每一個學生,能夠給學生以足夠的自由空間,使他們思考、反思、理解、接受,注意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數學。在學生數學學習模糊的地方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在體驗中把握知識。充分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依靠自己的探究得出結論,學生學得活,記憶力也深。

  三、發(fā)自內心的去欣賞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真情實感。每位老師都能從學生身上發(fā)現閃光點,他們對學生的親切讓人感動,對于

  膽怯的學生他們總是很巧妙地加以引導,逐漸地增強他們的信心,直到一節(jié)課的最后,膽小的孩子也敢大膽發(fā)言了。

  四、如果說教師出色的教學語言是課堂的財富,那么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就是課堂的精彩。他們的課一改數學課的枯燥乏味,代之以生動,幽默,對于學生用詞的不準確 ,他們總能及時進行指導,幫助改正,并強調讓學生說規(guī)范的語言。

  五、課上,緊扣教材,又超越教材,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復雜的問題,卻被他們以游戲或比賽的形式就讓學生解決了。而且練習設計巧妙,首尾呼應,既鞏固了課堂學習的知識,又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讓學生深深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

  我感動于課堂上的師生之間的自然和諧;感動于老師的收放有度;感動于孩子們的靈動思維。聽完這幾位專家的課和講座,我覺得自己的不足之處太多,有待于努力的地方太多,今后,我將以他們?yōu)閷W習的榜樣,不斷的學習新知,不滿足于墨守成規(guī),提高自身的素質,優(yōu)化課堂教學,做一個博學的、學生喜愛的教師。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4

  上周我園蘇欣老師至榆林參加了為期五天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專題培訓,于20xx年12月9日下午,蘇欣老師就這次培訓內容對孤山鎮(zhèn)第二幼兒園全體教師進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專題培訓的二次培訓。我很榮幸參加了這次培訓,由于二次培訓的時間關系,蘇欣老師就這次培訓內容中的“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對我們進行了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教學活動設計這方面的知識,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的發(fā)展,幼兒教育也逐漸受到很大的重視,幼兒教育受到的重視越大也就說明社會對幼兒教師素質的要求會越高,這也就是說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們需要努力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本次培訓分為: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內容選擇;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設計;幼兒園教學活動案例與評析三大板塊。

  一、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內容選擇

  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促進兒童在身體、認知、情感,個性與社會性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因此,所選的活動內容至關重要。本次培訓說到幼兒園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分為:

  (一)內容選擇的依據

  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依據有:

  1、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配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

  2、能引發(fā)和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3、慮季節(jié)、節(jié)日以及周邊環(huán)境資源等因素。如此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就應該以此為依據來選擇教育教學的活動內容。

  (二)主題活動內容的確定

  而主題活動內容的確定則是要通過三步來完成:

  1、選擇活動內容的依據;

  2、選擇主題;

  3、確定具體活動內容。在教育活動內容設置方面,應以促進兒童全面、健康發(fā)展為目的。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

  從這部分我明白我們在準備教學活動方案設計活動的命名要規(guī)范化,改變從前錯誤的模式。例如:歌曲:《大樹媽媽》,這種模式是錯誤的,而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中班藝術活動:大樹媽媽(歌曲)。而教學活動目標的描述也要做到以下四點:首先,是可以觀察到的幼兒的變化,可以具體操作的;其次,不要把活動的方法寫入目標,例如“通過xx讓幼兒掌握”;再次,掌握、了解、知道、懂得、體驗、感受、學會;最后,學會(行為)按照形狀和顏色兩個特征分類(標準)。

  教師是組織者,也是引導者,作為一名新上崗的幼兒教師,我會盡快將這次培訓內容消化,落實到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5

  20xx年11月21日我能有幸跟著市教研員任老師和其他兩位老師一行四人代表包頭市遠赴云南昆明參加由北師大組織召開的“20xx年北師大版初中數學實驗指導暨培訓研討會”,在會上聆聽了由北師大版教材的編委馬復教授作的“初中數學的核心概念解析”的報告,就《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十個核心概念與高中課標修訂稿的六大核心素養(yǎng)的銜接關系,綦春霞教授 的“數學素養(yǎng)的微測試與學生發(fā)展的診斷”,江西省中學數學教研員陳莉紅老師的“從中考命題角度對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與考察”,并結合具體案例分析了如何在數學中考命題中考察數學核心素養(yǎng),西安高新一中邵新虎老師題為“利用幾何畫板發(fā)展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時間與思考”,

  我就此次學習談談自己對核心素養(yǎng)的粗淺理解,本人對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yǎng),是知識、能力和態(tài)度等的綜合表現。

  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應具備自主發(fā)展意識、社會參與能力及文化修養(yǎng)。學會學習、自我管控、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發(fā)展屬于個人自主發(fā)展應具備的能力。而在個人發(fā)展過程中,語言素養(yǎng)、數學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技術素養(yǎng)更是不可或缺的`。

  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協(xié)助下,將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數學素養(yǎng)滲透到教學中來,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能力,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和它的對象、數學概念,命題和數學方法的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數學教學要在重視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方法、感悟數學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數學手段和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問題,這是數學教學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蘊含在數學知識發(fā)生、發(fā)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由表及里,循序漸進。要在知識發(fā)生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要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揭示數學思想,使學生從中掌握關于數學思想方法的知識,并把這些知識應用在后續(xù)的學習中,科學地獲取數學知識。知識的記憶是暫時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學生受益一時,而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發(fā)現式學習”的教學新模式,營造學生思維的平臺。思維的發(fā)展,需要土壤,需要平臺。好的教學策略是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思維潛能、進一步保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凡是學生能通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絕不授予學生,凡是學生經過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把“教—學”活動中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生當成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既給了學生思維的自由,也給了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壓力,從而迫使學生去思考。

  三、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邊的事物數學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系,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注重保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幾何直覺,講一些數學的發(fā)展史,多參加數學社會實踐等,都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得到一定的提高。

  數學素養(yǎng)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養(yǎng),數學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要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不僅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方法,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甚至于一種精神和態(tài)度,從而讓學生滿懷樂趣和憧憬地去學習它。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6

  一、抓好入門教育

  物理課是初二年級的一門新學科,這對剛接觸這門課的學生來說,往往有一種新鮮感。許多學生對此學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種新奇,如不及時深化,“熱”的時間是短暫的。這就要求教師在上序言課時,認真設計教案,上好第一堂課。比如象通過演示“三棱鏡分解白光”、“紙盒燒開水”、“被紙片封閉在倒轉的玻璃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等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的實驗,引起學生的疑問,激起他們求知的欲望。再舉一些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現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會彎折”、“同樣是電,通入不同的用電器會產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學生一接觸物理就感覺到學物理有趣,為今后的奮發(fā)學習打下良好的開端。

  二、注重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最具有科學性的學科,每一個概念和規(guī)律、公式,都是通過物理實驗得出。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是在大量的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質的共同特征集中起來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課實驗中,我真正體驗到,新課程強調的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當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時,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就意味著學生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施展,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教師式學生和學生式教師的出現。在物理實驗課上我是從以下幾方向來做的:

  1、確保所做的實驗現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課本要求的每一個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在課前我都要反復地做幾遍,認真分析實驗成敗的關鍵因素,排除干擾。

  2、利用課件把一些不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或是物理過程展現給學生看。

  3、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改進實驗。例如“導體和絕緣體”一節(jié)中,我先是讓學生思考設計一個電路來檢測哪些物質是導體哪些物質是絕緣體,當檢測到水、人體、鉛筆芯(較長的)時,小燈泡不發(fā)光,于是先把它們歸為絕緣體。之后,我指著那堆導體問:這些物體一定都是導體嗎?(是)又指著那堆絕緣體問:這里面一定都不能導電嗎?馬上就有學生說:不一定,有可能是電流太小了,小燈泡不會發(fā)光而已。此時我就給學生介紹了我自己去買的發(fā)光二極管的特點,發(fā)光二極管被作為各種用電器的指示燈,學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電流就可以使它發(fā)光。于是我又用發(fā)光二極管檢測了一遍,學生自己得出了人體、水、石墨是導體。也體會到了導體的導電能力是不同的。

  4、努力提高實驗現象的可見度。例如:在演示實驗時,升高實驗臺,實物投影儀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實驗現象進行放大都是提高實驗現象可見度的好辦法。

  三、創(chuàng)設情境,注重讓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導入學習新知識

  科學探究是學生參與式的自主性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精彩導入尤為重要。從課堂座位的安排、紀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純正的普通話、優(yōu)美的語言和各種教學情境的準備等,這一切無不影響著探究教學的氣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傳統(tǒng)教室的課桌布局,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形成開放性結構,便于學生們交流合作;整堂課不受約束,學生可自主學習、自由討論、舉手發(fā)言,無須起立等等。教學《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先播放各種各樣學生熟悉的聲音,再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發(fā)出聲音,研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在這樣真實的活動情境中,學生們滿懷興趣地通過仔細的觀察、身體的.觸摸,去感知發(fā)聲體的振動,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深刻領會物體發(fā)聲的原理。再者多采用對比教學,歸類教學,使學生即能夠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又能夠復習舊知識,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辨別事物間更加細微的差異的能力。增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實踐表明,新課程的實施中,創(chuàng)設情境,精彩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學生,并快速地將師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從而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地、全身心地參與進科學探究中來。所以在新課的教學中,采用以舊導新,新舊對比,即可以幫助學生更系統(tǒng),更全面地掌握基礎知識,又能夠節(jié)省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高和培養(yǎng)。

  四、教師應循序漸進,開展探究教學。教會學生學習和總結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實驗教學之初,我們往往會遇到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教師若指導過度,則學生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師若指導不到位,學生的探究和學習活動又會雜亂無章,盲目無序,從而無法完成學習任務,兩者仿佛形成了一個“解不開”的“結”。如何處理教師指導和開放式教學之間的關系呢?如何在教學過程開放的同時盡量減少探究活動的盲目和無序呢?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展開“課題”研究,在一線不斷的教學嘗試中,集體攻關,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學方法上“循環(huán)探究,逐步深入”。先將新課內容劃分為幾個大問題,再將每一個大問題分為若干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小問題。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和探究教學形成一個先散后聚,不斷聚散交替的循環(huán)探究過程。同時將探究教學的相關內容延伸至課外。比如:對學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學生先預習新課,“簡閱課文”“查詢資料”“自制自帶實驗器具”等,將課堂上沒有探究完的內容帶至課外,課后布置學生寫“探究報告”和“學習心得”等;對教師而言,課前認真?zhèn)湔n,課中用心教學,積極應對隨機出現的課堂情況,課后撰寫教學實錄和教學反思,這一切不僅有利于學生探究學習任務的扎實完成,也有利于教師在新課程的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教學,發(fā)展自我。其次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動中應該要干什么事,明確自己的目的,教師也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給學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但這些提示應區(qū)別于我們傳統(tǒng)實驗課中的“實驗步驟”。要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學生隨意玩耍實驗器材、手足無措等現象的發(fā)生。教學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條不紊地進行。再次,在教學理念上“淡化概念的嚴整性”。物理學科概念的嚴整性有時反而是學生探究學習的“障礙”,大多數學生會覺得非常困難,因此而產生為難情緒。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提出在教學中“淡化概念的嚴整性”,降低探究學習的難度。最后教學結束后“開展問卷調查”,及時地溝通師生間的需求,使進一步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和指向性。

  幫助學生逐步提高思維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中并沒有專門的章節(jié)介紹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但又可以說整本教科書都在講述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教材在講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時,就是按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步驟在進行。即一般是先提出問題再通過實驗研究、觀察、分析、概括總結等步驟進行的。在教學中通過對知識的學習,指導學生體會學習物理的方法,體會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發(fā)展過程,體會前人的思維成果,在學習繼承前人思維成果的同時,鍛煉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在總復習中,要時刻注意“信息反饋”。正如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維納說:“有效行為必須由某種反饋過程來提供信息,看它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最簡單的反饋是檢驗任務的成功或失敗!蓖ㄟ^反饋信息來了解已設計的教學內容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個階段復習教學中,除了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信息外,還特別重視每次測驗和考試的信息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價試卷,并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和掌握知識的程度。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尋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師做好統(tǒng)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調整復習計劃,對不足之處立即查漏補缺。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訂的教學目標更吻合,尤其要對后進生加強輔導、關心、鼓勵,及時表揚他們,哪怕是一點滴的進步,充分肯定他們。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大面積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六、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

  初中物理雖然需要注意培養(yǎng)思維能力,但同時也要重視記憶,不要死記硬背絕對不是不要記,不要背,而是更加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根據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的規(guī)律,我對學生進行了如下的要求:每節(jié)課要認真聽講,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課后留出幾分鐘的時間進行記憶。上午的課,中午要重溫一遍,下午的課傍晚要重溫一遍,作業(yè)前要重溫一遍。睡前再一遍,每周要對本周的知識進行一次回顧,再以后是一個月,三個月。這樣學到的知識基本上在大腦里扎下了根,想忘記都很難。記憶時要注意找規(guī)律、找特點,要準確記住各種定義,定律的文字表達和各種物理量的單位,這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物理文字,語言的表達能力。物理計算公式與數學計算公式的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公式的每一項都有物理意義和單位,在記憶物理表達式時,一定要記住各項的物理意義和單位。

  以上是我在本學期從事物理教學工作的一點體會,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今后進一步的學習和總結。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7

  一、基本情況:

  1.這個學期是13級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1班的第二學年第一學期,共計34人。

  2.使用的教材是《建筑制圖與陰影透視》(第二版) 趙景偉 魏秀婷編著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屬于普通高!笆濉币(guī)劃教材。計劃課時64個,周課時4個。

  二、教學進度完成情況

  1.實際授課:理論課48課時, 實踐課16課時。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每周我都會給學生留建筑速寫作業(yè),提高手繪能力,共計5次,批改5次。

  教材除了《建筑制圖與陰影透視》(第二版)以外,還參考了《畫法幾何及土木工程制圖》朱育萬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制圖》 何斌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透視陰影》樂荷卿 主編 湖南大學出版社,《畫法幾何與土木工程制圖》單國駿等編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教學內容是按大綱進行的,建筑透視與制圖課是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必修課之一,通過建筑透視與制圖課的理論學習和課堂訓練,使學生不但掌握建筑制圖、陰影透視繪圖的原理、作圖方法、繪圖技巧、繪圖“語言”、識讀和繪制裝飾裝修施工圖等,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思維、構圖能力。

  三、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此課是一項集理論知識與手繪實訓一體的課程,研究用投影方法繪制建筑工程圖樣和解決空間幾何作圖問題的'理論和作圖方法的一門專業(yè)技能課。本課程的基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制圖的原理及規(guī)范制圖的基本步驟、方法,并能獨立繪制完成一系列建筑圖紙。教學內容“精要”、清晰易懂,讓學生全面地了解建筑制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理解正投影法的原理及建筑上的應用,會利用軸測繪圖方法表達建筑形體三維形態(tài),熟悉掌握建筑制圖的全過程,掌握繪制建筑形體陰影和透視的方法。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教學過程中還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和嚴肅細致的工作作風,達到增長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基本目的,同學們的繪圖基本符合《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GB/T 50001-20xx)以及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建筑制圖的表達清晰、完整、統(tǒng)一,字跡工整,符合長仿宋體的基本要求,平面圖、立面圖、大樣詳圖均理解透徹,繪畫到位,繪圖過程中發(fā)現你具有很好的空間想象力,希望在今后的設計工作中能夠有效的提高建筑設計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考試結果:

  90分以上10人占29.41%; 80~89分14人 占41.18%; 70~79分6人占17.65%; 60~69分2人占5.88%; 59分以下2人占5.88%;

  四、體會

  回顧這學期的教學工作,我的體會是,作為一名專業(yè)教師,除了認真?zhèn)湔n外,還要不斷拓寬自己知識面,只有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渾灑自如,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中學到知識,學到技能。

  下學期即將到來,我將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學期到來,爭取出 色完成學院交給的教學任務。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8

  通過學習《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這個課程,我明白了這個課程主要是對課程的設計提出的要求。文章結尾的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教師要改變以往將知識點簡單拼盤式的教學,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讓學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讓學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圍繞核心概念,按照數學思想指引的方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多種方式將教學過程拉長,有目的、有方法、有實效地進行教學!

  一、讓學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上應當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動手,把從老師那吸取到知識自己再體驗加工最后變成自己的知識,而不是滿堂灌。這樣的話學生對新學的知識可以有深刻地體會,并且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這樣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數學的目的了。

  二、要改變以往將知識點簡單拼盤式的教學,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以往上課時一般都是注意到這節(jié)課目標沒有考慮到以后在其他方面都能用得到,只認為只要暫時掌握這個單元的知識即可,誰知在以后的學習往往都有緊密的聯系。例如因數倍數的知識點到了分數這方面的就要用到了,由此可以看來許多知識點往往就是個基礎,我們要把這個知識點打好了,那么在以后的教學中將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對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是非常的必要的,我們并不只是單單看現在的還要開未來的,要高瞻遠矚。

  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多種方式將教學過程拉長,有目的`、有方法、有實效地進行教學。

  這個從實際出發(fā)的觀點,非常的認同,每一班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不同點和相同點,所以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知識水平來進行設計,過高讓學生二丈摸不到頭腦,過低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沒有一個探索的動力。所以在備課時不但要備課本還要備學生,這樣才能有效地收到教學效果。

  總之,在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我們要高瞻遠矚,要注意學生的動手能力,能把數學用到生活中去,培養(yǎng)學生樂于鉆研、善于思考、勤于動手的習慣,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氛圍中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9

  無論哪一種教學設計,都包含有下列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對象、目標、策略、過程和評價五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

  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那么現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么”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教學設計中對于目標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

  新課程標準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fā),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

  眾所周知,現代教學系統(tǒng)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等四個要素組成,教學系統(tǒng)的運動變化表現為教學活動進程(簡稱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選擇,課堂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那么怎么樣在新課程理念下,把諸因素很好地組合,是教學設計的一大難題。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功能與傳統(tǒng)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僅僅只是上課的依據。教學設計,首先能夠促使教師去理性地思考教學,同時在教學元認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雙發(fā)展的教育目的。

  當然,教學設計與教案是有區(qū)別的。我們用表格形式將教案與教學設計進行比較,從中可以看出,從關注“具體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轉變?yōu)殛P注“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的教學策略研究”是從傳統(tǒng)教案走向現代教學設計的根本轉折點,我想,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區(qū)別,才能夠真正理解并掌握現代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技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會將二者混淆。 ①脈絡要“準”——是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

 、谀繕艘懊鳌薄墙虒W設計的“方向”;

 、哿⒁庖靶隆薄墙虒W設計的“靈魂”;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0

  學習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之下的教學設計一課,我覺得收獲大大超過了我以前所學的,我對于教學設計有了顛覆性的認識。

  姑且拋開信息化環(huán)境這個大背景不看,我們把關注的焦點集中于教學設計,在沒有學習這一課時,教學設計在我腦海中的印象就是,老師在上課之前的備課,一個老師寫下自己在個課時之下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達到的教學目標,在我腦海中形成了粗略的備課方案(以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課文《虎門銷煙》為例):首先教學目標,讓學生知識和能力:1、正確認讀本課十四個生字,讀準三個多音字的讀音,會寫田字格里的九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以“自讀、勾畫、感悟、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文本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習林則徐堅決抵御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在心中埋下堅決不碰毒*的種子。 學習了這一課之后,我發(fā)現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不科學,這樣的備課老師而言,它的實用性是多么的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上課伊始,通過視頻觀看,便借助錄象這一直觀的教學手段,將學生快速帶入學習的情境中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本節(jié)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同時,用極富感染力的語言把學生帶進課文,讓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參與到課文所構建的“世界”中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語文能力和語文基礎知識有所提高,還能從中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

  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文本,與文本對話,自始至終讀書,在一遍一遍的讀書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將抽象、凝煉的語言與具體的形象實物聯系起來,將課文中的.“形象”化為可作用于視覺的豐富多彩的畫面,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中以讀為基本方法,把讀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對語言的積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在這個過程中,力求引導學生將靜止的文字描繪成鮮活的畫面,將內心的感受表達得淋漓盡致,以達到既真正地走入文字之中,又自由地抒情于文本之外,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是做加法的藝術,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首先要學會把課文讀厚,善于讀出文章背后隱含的東西,善于想象出文章可能牽連著的意蘊!皣^的群眾又想到了什么?”以及“你想說點什么?”這兩個問題都為學生放飛思維搭建了一個自由的平臺。其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將靜止的文字描繪成鮮活的畫面,將內心的感受表達得淋漓盡致,從而使學生既真正地走入了文字之中,又自由地抒情于文本之外,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綿綿不絕的情感中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文本,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自始至終讀書,在一遍一遍的讀書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學生一次又一次地朗讀,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靈的激蕩,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課件能將課文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動態(tài)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給學生以強烈的震撼。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重在讓學生在錄象中,感受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從視覺上直觀地欣賞虎門銷煙的壯舉,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時,使學生不僅理解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使他們體會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及感情色彩。由此將課文的情境繼續(xù)延伸,并將課文的學習延伸到課外,重視課后的積累。

  所以我們想要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或者是一位優(yōu)秀的學習者,是必須了解一些重要的理論的。教學設計不是一個簡單的我們想象中的過程,而是由一系列的過程組合起來的,如:學習需要分析,我們在教學之前了解學習者的需要就會對安排的內容有取有舍,學習目標的闡明,作為學習的目標應該是具體化的,現在的新老師們往往會犯一些共同的毛病例如:把學習目標寫得過于籠統(tǒng),用一些大而空的詞如:理解、了解、掌握等概括性很強的詞,導致的后果是學生不能清除有效的判斷自己是否學懂了。所以我覺得蔣老師介紹的兩個方法十分有效一個是A,B,C,D編寫法,清楚易懂,一個是內外結合的編寫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和老師的積極性。在以后的實習或者從教之中必定會帶了巨大的幫助。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1

  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語法教學與評價方面,存在這樣兩種現象------一是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年紀偏大的老師仍抱著舊的觀念和經驗不放,一味地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遇到某個新問題、小問題糾纏不放;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認為任務型教學不要教語法或淡化語法教學,更不研究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是將教科書上的語法練習輕描淡寫地過一遍。二是體現在測試性評價中,無論形成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近幾年從上至下的考試命題,語法知識和客觀題所占比例明顯降低。因為考試這個指揮棒,近幾年的學生在口、筆頭英語表達方面,其準確性也明顯滑坡。

  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于對試驗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程曉堂教授(北師大教授,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主要成員)就“關于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做了說明,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修改“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提倡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

  主要是對有關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表述做了一些調整。實驗稿明確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并要求教師“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修訂稿則是“倡導注重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建議“要積極嘗試和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等注重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修訂稿鼓勵教師積極嘗試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外語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fā)現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對任務型教學把握不好,以及過于強調用某一種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同時我們應該領悟到:語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測試評估的一個內容。因為“語法是用詞造句的規(guī)則系統(tǒng),它是詞的構成規(guī)則、變化規(guī)則、組合規(guī)則的總和。沒有語法,語言就是一盤雜亂而毫無章法的散沙!庇⒄Z教學在我國是外語教學,我們要快捷、準確的學好這門語言,一定要學好語法。

  因此,我想我們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調整教學策略:

  1、重視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但不能輕視語言知識教學;

  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語法,使語法教學將形式與意義、結構與功能、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融為一體;

  3、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4、測試評價中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例。

  選擇以下幾種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中學語法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教學時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單元常規(guī)教學模式

  “觀察――發(fā)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在日常教學中,

  教師不應每遇到一個新的語法項目都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和操練,而應根據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每單元花費一定時問,采用“觀察――發(fā)現――歸納”的'方法,專項突破該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

  2、語法專項復習模式

  “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進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學段復習時,教師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語法內容,通過對比和歸納,引導學生梳理語法規(guī)則,并加以鞏固和運用。同時,注意設計語法練習時,應盡可能讓學生在語篇中完成,避免學生死扣語法規(guī)則、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

  總之,語法教學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是一種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倡導學生探究--發(fā)現式和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堅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使他們在適當的語境中感受語言規(guī)則的存在,再通過對語法規(guī)則的觀察、發(fā)現、了解、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后學會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去完成一些具體事情,最終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2

  學年康縣第一期英語教學培訓課程xxxx--xxxx 康縣大南峪學校英語教師張瑛xxxx年xx月xx—xx日為期2天的英語培訓已落下帷幕,在這緊張、充實而又快樂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培訓的內容給了我教學上很大的幫助,聽了來自挪威的阿斯媂老師的理論指導,也觀看了一些教學實例,親身體驗了一些活動,讓理論聯系了實際,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徹的領會了老師所講的內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重新認識了自我 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英語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英語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在英語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英語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英語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二、對英語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通過聽阿斯媂老師講授的一些教學技能及她對英語課堂教學的一些經驗和感悟,我對英語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英語課堂應以興趣為主!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把課本教活、教好。有了愛好,學生才能想學、樂學。外教老師的英語課靈活多樣,輕松自然,以語言為對象,強調以任務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在教學總體目標上注意興趣,體驗成功和培養(yǎng)自信;在課程實施上注重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注重參與實踐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注重培養(yǎng)語感和交際能力;在教學上,注重運用激勵機制和多元評價。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聽、說、讀、寫、譯的教學技能,給英語教師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確了作為一名合格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三、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這次基礎知識專業(yè)的培訓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收獲。語音、聽力、口語、寫作對我的`英語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促進。尤其是阿斯媂老師的語音課,由原來不知如何正確發(fā)音到現在基本標準,且較清楚地了解如何教學生的英語發(fā)音,真是大有收獲。語言學習只有在有意義和有目的的活動中才會發(fā)生。通過專家教師的精心講解,讓我了解了如何較好的進行英語的聽、說、讀、寫的教學,我們的英語教學法讓學生有較沉重的壓力,而不會感到學習的快樂,事實上每一項能力的教學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優(yōu)秀教師的做法讓我很受啟發(fā)。我希望接下來的實踐中要把所學到的知識,牢牢掌握并運用到教學中和生活中,對以后的教學有所啟迪,教給學生有用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充實自己的教學。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3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可在實際教學當中,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重視學生的信息反饋,不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備課工作,有的教師在實際授課中的教學方式同教案設計不符合;有的教師雖有詳細的教案,卻不能根據具體狀況做靈活處理,更有一些教師完全照抄別人的教學設計,因而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備課,具體來講,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新設計,不死板硬套

  教師的創(chuàng)新在哪里?備課設計,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說:“所謂創(chuàng)新,往往只是將早已存在的東西加以變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備課前應當有“三見”:新見、遠見和創(chuàng)見。人云亦云、不知變化、原封不動地照搬別人的,永遠沒有出息。某些教師十分崇拜名師教案,不是自己在獨立鉆研備課,而是在“復制”名師的課。但令他們苦惱的是往往事與愿違,“復制”的名師教案,用在課堂上效果卻很差。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簡單,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其學習與培訓需在反復活動中作行為自省與調整的跟進才能見效。事實證明,教案不能復制出效果。教師備課不僅要考慮課前的預設,還要預見課堂的生成變化。

  二、細心品讀語文教材,通過感悟文本進行備課

  語文教學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對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要想達到相應的大綱要求,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感悟相應的文本,因而教師備課的時候必須先細讀語文教材,用心感悟相應文本。閱讀教學是一種“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過程。”教師進行備課和教學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走近文本。語文教師必須要對相應的文本進行充分的體驗和感悟。要想感動學生,就必須先感動自己,教師應同文本進行對話,認真聆聽文本聲音,充分調動起自己對于生活的感受和積累,讓相應的文本感動自己。

  第二,走進文本。教師在對相應文本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對文本的感悟過程及方法,獲得的體驗要盡量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

  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師對文本進行充分的感悟及體驗的同時,應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現有狀況等設計出可以讓學生輕松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師只有通過品讀語文教材,感悟相應文本,經歷相應的走近文本、走進文本、走出文本這種備課的歷程,才能有效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準確的解讀。

  三、突出備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教材資源。抓住教材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感官,才能讓他們想學、樂學,才能學有所長。其次是生活資源。緊扣教材與生活的.聯系,把學生帶進生活之中。如,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蔬菜市場、水果市場、路牌廣告等皆可利用,比比誰識得多,誰識得快;教學寫景作文時可先帶學生到景點去參觀,讓他們用眼觀察,用心體會,把自己印象深的寫下來,這樣學生寫作就會言之有物,真情流露,克服了學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內容空洞、瞎編亂造的毛病。

  四、嚴格執(zhí)行備課流程,不斷反思教學效果

  首先是寫書案,“不動筆墨不讀書”,大多數語文老師都要求小學生養(yǎng)成這種習慣。那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更應該這樣。在讀教材的過程中,要筆隨嘴走,對于一些關鍵詞語,精彩之處,以及文章的一些重點、難點,要及時地做上記號。并把自己對教材重難點內容的理解以及獨特的教法等直接寫在教材的空白處、株距行寬、頁眉頁腳,三言兩語、點到為止。這樣教師的課本可真成為“教本”了,重點內容清晰可見,上課時就可信手拈來,操作方便,不易遺忘或缺漏。這些精筆妙言是教師備課中對課文的個性化解讀,反映的是隱性思考中最寶貴的靈感,噴涌的是教師的智慧的源泉。將其定義為“點畫批注”也好,定義為“備課于書”也好,其實就是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其次是寫教案,隱性思考的過程最后會生成文字性的教案。

  為了真正把老師從繁重的“抄備課”中解放出來,學校推行精案與簡案相結合的備課方式,要求教師對每一節(jié)課都進行有效備課的前提下,有選擇地開展深入備課,寫出一定數量的精案;其余可寫簡案。精案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方法引領、課前準備、教學過程(從導課到板書詳實有效,各環(huán)節(jié)清晰,方法得當),課中修正、教學反思等各環(huán)節(jié),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刪修正,突出創(chuàng)新性與個性化。要求教師廣泛閱讀有關文獻和教學參考書,根據課程標準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增刪和更新,努力做到教學內容的先進性、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認真研究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作業(yè)布置數量要適當、難易適度,有層次性、創(chuàng)新性;板書設計應簡潔明確,合理有序。要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教案二次修正。

  最后是寫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蔽覈睦韺W家林崇德也提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

  總之,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上好任何一節(jié)課,就必須在上課前做好備課工作。相信只要教師用心做,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4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綜合學科?茖W實驗常常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學生步入奇妙的科學殿堂,能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驗材料的選擇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材料,因地質宜筆者在教學“油菜花開了”時選擇了黃瓜花,原因是學生了解和熟悉這花而且容易收集。

  選擇具有趣味性的實驗材料筆者在教學“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時選擇木頭、紙、塑料等幾種玩具型的材料,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代表性的材料不僅決定了學生實驗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師教學的目的性。如筆者在教學“種子的萌發(fā)”時選擇玉米種子作為研究對象。

  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要充分體驗

  在教學“蝸!薄膀球尽睍r,教師應指導學生充分觀察這兩種動物。為了達到“充分”的目的,筆者準備了挨餓的蝸牛、菜葉、蘋果片、火柴、放大鏡、蚯蚓、潛水碟子、樹葉、記錄紙等。學生在3個課時的充分活動中,了解了蝸牛不吃有蠟質的樹葉,會游泳,怕煙火,運動時腹足如波浪般前進;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運動時身體伸縮前進。

  充分利用實驗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興趣。

  “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將成為這個學科教學的一個基本方法;教學必需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經驗、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們舊有的東西挑戰(zhàn)。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以下談談使用《科學》教材以來的幾點思考。

  一、科學課教學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是一門生機勃勃的學問,《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讓學生敢于探究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問題的產生通常要比它的結論的得出更為重要!眴栴}的提出是科學探究的開始,也是學生探究興趣的所在。因此老師應在這兩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題。二是要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開展多樣化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問題環(huán)境,讓學生樂于提問題。對他們所提的問題,老師要本著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出發(fā),容許出錯,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諷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大都能根據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應的較恰當的問題,并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大膽的猜想。

  2、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使學生樂于探究

  每一位科學老師都應有這個認識:科學課的學習內容已不僅僅是教科書,而是學生生活周圍廣闊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因此科學

  課教學要充分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教育資源,將學生的探究活動置于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

  3、正確引導和訓練,使學生善于探究

  對學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生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觀察中探究、在實驗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行為,要教育學生持之以恒。學生在探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這時,教師應進行適時的引導,主動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難而退。

  二、科學課教學要強化實驗教學

  科學課程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在這一點上,由于實驗在科學教學中的地位和實驗本身的特點,它要求我們必須強化實驗教學。這主要是因為:

  1、實驗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實驗最感興趣,這種興趣,往往成為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力,成為愛好和志趣,以致發(fā)展為驚人的勤奮和百折不撓的毅力。興趣愛好和求知欲是兒童獲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能力的前提,也是獲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能力的結果。在觀察與實驗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兒童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作用,靠眼看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遠近;靠耳聽物體發(fā)出的聲音的高低、強弱、音色;靠鼻聞物體的香、臭等氣味等,讓孩子親自去探究其中的奧秘,感知其中的神奇,來滿足他們的興趣。學生天生就好奇、好動,這些實踐對他們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

  2、實驗能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學習科學,必須有一定的實驗能力。包括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記錄、整理記錄資料等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是不可能僅靠教師的講解來獲得,而必須在相應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發(fā)展,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設計實驗,分析結果等能鍛煉和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結果、形成概念的過程中,要進行概括、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歸納能力、分析能力;在實際操作中,還能培養(yǎng)組織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3、實驗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

  我們知道:實驗具有重復性,它能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多次的反復,供學生反復觀察;能使學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認識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礎知識。因此,讓學生進入實驗環(huán)境,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自實踐,主動去探索新知識,獲取新知識,無疑是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

  三、科學教學要加強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

  以多媒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術,正在對傳統(tǒng)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資源,產生深刻的影響

  和變革,F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事例成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必然趨勢。作為《科學》這門學科,再不能在“粉筆+黑板”的這種老模式里大講“科學”了。

  1、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學習方式,有利于開展因材施教,體現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體發(fā)展的思想;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

  2、現代教育技術本身就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產物,信息技術提供了極為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時時更新的各類知識,它給學生的參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任學生自由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為他們的想像力插上翅膀,從而培養(yǎng)想像、激發(fā)想像、鼓勵參與、啟發(fā)創(chuàng)造、指導實踐。

  3、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可以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等多種媒體手段于一體,它能把靜態(tài)、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維空間,產生極其活躍的動態(tài)畫面,使其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感官,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眼睛的科學》一課,用計算機動畫來演示晶狀體的調節(jié)過程,讓學生直觀清楚地看到了人的眼睛,看不同距離物體時肌肉、晶狀體的變化過程,有效地彌補了實驗不足。這樣,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枯燥知識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應當著眼于學生“基本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許多新觀念,新方法正沖擊著我們傳統(tǒng)的觀念,

  作為一個一線的科學課教師,讓我們在切實轉變觀念的同時,結合科學課自身的特點,在實踐中加強反思,努力學習,真正擔負起培養(yǎng)下一代“基本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任務。

  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建構能力,來自各方面的不同的知識和信息往往集中在一起;學生需要通過對這些知識和信息的整合,發(fā)現和獲得其中的價值和意義,并進行新的意義建構。如何更好地將現代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程相整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問題。科學課的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要求科學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教師具備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學就富有了創(chuàng)新的活力,就能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主參與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涵,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行探究、求知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我國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5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按照新課程標準,在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反常規(guī)教學法,設計課堂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以下是我閱讀后的幾點心得:

  一、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無論多么好,長期使用學生都會產生單調厭倦之感,因此,教師要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fā),在課堂上精當選擇!缎抡n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在課堂設計上就根據不同的內容來采用了多種多樣的、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不是讓教師以灌輸式的方式把所有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真正融入了課堂,做了課堂的主人。

  二、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任務型教學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的成就。通過閱讀,我明白了任務型教學是雙邊或多邊的交互式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盡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新知識,完成學習任務。

  三、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

  “鼓勵學生個性發(fā)展,讓學生自由表達意見”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新理念,也是我們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讀了《新課程理念下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讓我知道了自己教學設計的優(yōu)點和不足。書中的教學設計重視了學生的差異性,照顧了全體學生。鼓勵每個學生發(fā)言了我們才有可能更好的`因材施教,關注每個學生。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將更加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想、敢問、敢爭論,讓學生在爭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四、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

  此學習內容在教學設計時切實做到了以人為本,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一特點在教學設計中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設計上,然后落實在教學過程中,最后在作業(yè)設計時再加以鞏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每一位教師來說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我一定會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讀一本好書,如同飲一泓清泉,甘之若飴;讀一本好書,如同飲一杯醇酒,聞之欲醉;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個多年未見的好友傾心交談,快意平生;讀一本好書,如同聆聽一個長者的教誨,受益匪淺。在這本書中,我收獲的是累累碩果,我相信在自己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一定會有借鑒的。

  總之,面對新課改,我們教師應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識的更新與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具備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及時的反思和改進的能力,不斷研究、創(chuàng)造、發(fā)展、豐富數學教學方法,以期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2-13

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12-21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2-21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推薦】01-09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熱】01-11

學習教學設計心得體會01-12

【熱門】教學設計心得體會01-29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精】01-29

【薦】教學設計心得體會01-29

【推薦】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