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生物說課稿錦集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物說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為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22章第3節(jié)《動物的主要類群》第2課時,本課時主要內容主要如下:一是通過觀察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棘皮動物的圖片或標本,認識這四個動物類群主要特點;二是通過學生自行上網搜索、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了解四個動物類群與人類的關系,形成正確的生物觀,認同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的理念。
通過本節(jié)的教學,學生應形成如下概念:
1、環(huán)節(jié)動物是指具有“身體呈蠕蟲狀,細長而柔軟,分成許多體節(jié),多為蠕動爬行”等特征的動物。
2、軟體動物是指具有“身體柔軟,分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體外有外套膜”等特征的動物。
3、節(jié)肢動物是指具有“全身被有堅硬的外骨骼,身體一般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體節(jié)伸屈自如,每個體節(jié)幾乎都有一對分節(jié)的附肢,有發(fā)達的腦、靈敏的感覺器官和獨特的呼吸器官”等特征的動物。
4、棘皮動物是指具有“身體扁平,體表有棘”等特征的動物。
5、動物是生物圈中一個重要成分,人類應該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動物資源。
本節(jié)內容與其他章節(jié)的聯系如下:
1、與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相聯系;
2、與生物進化的知識相聯系;
3、與生物圈中的動物相聯系;
4、與珍稀動物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知識相聯系。
學情分析
本節(jié)教學內容所涉及到的動物類群中的動物,同學們在生活當中接觸的比較多,對于他們的形態(tài)特征、和人類的關系都有一定的認識,但還存在著表述不正確、不科學、不完善問題。這些都需要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構建正確的概念,形成正確的、科學、完整的認識。因本節(jié)所涉及到的動物類群多,生物學術語多,術語之間的相似性大,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的支持與幫助。但是,因為本節(jié)的教學內容能夠極大的豐富同學們對生物種類的認知,學生還是有相當大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1、舉例說明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棘皮動物等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
2、舉例說出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棘皮動物等動物類群與人類的'關系;
3、舉例說明節(jié)肢動物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
能力目標
1、通過上網搜索、圖書館查找動物類群的圖片及和人類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收集、觀察、歸納的能力;
2、通過活動“觀察昆蟲標本”培養(yǎng)觀察、討論、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對比動物類群的特征,認同生物進化的觀點;
2、了解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形成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合理開發(fā)與利用動物的資源的觀點;
3、了解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分析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1、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棘皮動物等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
2、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3、觀察昆蟲標本。
教學難點
1、觀察昆蟲的標本;
2、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棘皮動物等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
3、形成進化的觀點。
設計理念
1、注重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學生、教師所收集的圖片、視頻、文字資料、觀察“昆蟲標本”活動等,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交流、歸納的能力,形成對動物類群基本特征的認識;
2、設置問題串,引導同學們的思考。如:圖片能夠進行怎樣的分類;每一種動物的有何特征;同一類動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這類動物與另一類動物在特征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這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在進化的規(guī)律是有何體現;
3、注重教材的作用。學生歸納完動物類群的特征后,引導同學們閱讀教材,領會表述的科學性、嚴密性;
4、注重概念的運用與小結。在同學們學習相應的知識后,精選練習進行反饋、小結,強化同學們對概念的認識。
教學準備
1、上課前,要求同學們通過網絡或圖書館收集與要學習的動物類群有關的資料。重點為能反應動物類群形態(tài)特征、該動物類群與人類關系的圖片、視頻或文字資料;
2、為彌補教材的不足,教師要事先收集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資料,如:軟體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類群在傳播人類傳染病方面的危害性等。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
1、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概念,并舉例說明;
2、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扇形動物等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
二、情景創(chuàng)設,激趣
教師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與教學內容有聯系的動物圖片,要求同學們進行觀察、分類;
三、分組合作學習、小組間交流
1、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對老師提供的圖片進行觀察并分類的同時,結合學生自己所搜集的圖片來說明分類的依據;
2、各小組由代表來陳述自己小組的分類結果,并回答其他小組的質疑;
3、教師引導同學們進行小結歸納各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分布環(huán)境,提煉出概念關鍵詞(概念的本質屬性);
4、依據同學們的學習所得,提出針對性的問題(正例、反例),檢驗同學們對概念的理解。
四、與教材對話,回歸教材
1、提煉出各個動物類群的關鍵詞后,教師再引導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體會表述的科學性、嚴密性;
2、引導學生列表對比四個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并用進化的觀點加以解釋說明。
五、練習鞏固
精選練習題,檢測同學們對于動物類群主要特征的理解、掌握情況。
六、知識拓展、深化情感
1、學生小組展示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棘皮動物等動物類群與人類的關系,并說明其中的利和弊;
2、教師視學生展示情況適當補充自己所收集的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棘皮動物與人類關系的資料,進一步強化同學對這些動物類群與人類關系利與弊認識,促進學生形成辯證的觀點,認同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動物資源。
七、課堂小結
引導同學構建本節(jié)內容的概念圖。
教學預設
1、學生討論、質疑的環(huán)節(jié)應要注意控制時間,最好在課前對同學們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對掌握比較好的小組要心中有數;
2、學生在對比四個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并用進行的觀點進行解釋,會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要視學生情況進行適當的復習及引導;
3、學生對于教材中所列的與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不是很相符的動物,會存在疑問,教師應當從生物適應環(huán)境方面加以解釋。
生物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同種生物的差異性》。
一、教材地位分析
1. 說教材
本 節(jié)內容選自華師大版《科學》教材七年級上第三章第二節(jié)。本章主要以生物物種多樣性為線索來闡明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本節(jié)課程內容在第三章中具有不 可代替的重要地位,是第一節(jié)《生物物種多樣性》的延伸,它具體闡述了生物多樣性中的遺傳多樣性。教材以具體的實物、圖片和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 中完成探究過程,以人和同種植物存在的差異來使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一個直觀的認識。
2. 說學情
學生對物種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教材中的“性狀”的含義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有一定的知識障礙,通過舉例說明遺傳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特征。
此外,初一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對具體的實物、圖像及課堂活動比較感興趣。他們已經能根據教師的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觀察、思考,而且思維 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借助活動、媒體手段加強直觀性、形象性,引導學生發(fā)展抽象能力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對學情的分析,我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說出人的相貌、指紋和血型的差異及各種類別。
。2)、給出同種生物不同個體,能比較并說出它們之間存在的差異。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對實物、圖片、指紋等的處理,學會收集信息和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處理 信息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學生發(fā)展表達和交流能力,實踐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人或同種植物間存在的差異性,意識到自我的獨特性,增強自信心和獨立性。
(2)、在課程中學習體會生命的奇妙,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興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同種生物的差異性
難點:性狀概念的理解
四、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貫穿著探究。本堂課教師以“引導——探究”教法為主,輔之以直觀感性的實物、圖片,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觀察、學習實驗探究、學習分析思考。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發(fā)現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性,突出學生自主地位。
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會用"知識。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將通過多種途徑如: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總結歸納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五、教具準備
PPT多媒體課件、影視錄像、作業(yè)本A、印泥、植物實物
六、教學過程
1. 課前自主學習準備
在上節(jié)課結束時布置任務:
1)關注某同學的容貌特征,進行不超過100字的書面記錄。
2)根據作業(yè)本A上P28第10題的表格,全班自由采集同一植物、不同植株的4張成熟的葉片進行觀察測量,并記錄。
。ㄔO計意圖:為課堂教學準備資源,同時鍛煉學生能力并引起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做好課堂學習準備。)
2. 引課
1)猜猜他(她)是誰?
抽選同學依照課前準備描述一位同學的相貌特征并叫其他同學猜測,并說說猜對的依據。(學生提出的相貌特征有的是性狀表現,有的不是,要及時進行比較區(qū)別)。
對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進行及時的反饋,同時此活動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欣賞——比較——突破
對性狀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理解性狀為下面學習找到突破口,做好了基礎準備。
經過前面的描述,進行欣賞人的差異性,再引入性狀的概念,學生比較好接受,達到突破難點的目標。
3、 新課的展開
1)同種動物的性狀差異
、 人的性狀差異
人的外貌有什么差異嗎?
活動一:將學生分小組,要求小組中每位同學以其他組員為對象,根據表格1. 2的內容,比較同學之間、學生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性狀差異
活動二:根據表格3比較不同人種之間的相貌的差異
通過活動比較同學之間、學生自己與父母之間相貌的差異以及不同人種之間相貌的差異,從身邊熟悉的同學、親人出發(fā)進行活動探究,用發(fā)現的事實印證課本知識,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較好的達到理解人外貌差異的目標。
人的指紋差異
首先欣賞有趣的指紋,再利用指紋開鎖提供很好的問題情境,學生生活中熟悉但并不明白機理,能引起強烈的興趣進行課堂探究活動,對目標的實現效果明顯。并能使學生體會到本節(jié)課科學知識巨大的實用性。
活動三:觀察人的指紋 課前讓學生在作業(yè)本A上P28第11題的表格中用印泥取指紋,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看課本P74圖3.2.2屬于哪一種類型的指紋。
提問從活動結果看,大家有什么體會,能得出什么結論?
總結:人的指紋具有差異性
過渡:
讓學生聯系實際或發(fā)揮想象,討論人類這一特征除了作指紋鎖之外,還有哪些用處。其中同學們會提到幫助警察破案,教師提問學生:公安人員偵破案件時,除了常用的指紋鑒別,你還知道可以運用什么方式?這樣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回答,自然引出用“血型”。
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嗎?
調查統(tǒng)計同學的血型,感悟到同種生物之間有差異
通過自己討論總結得出要學習的知識點,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師生關系在活動中建立,課堂氣氛活躍,有利于學生學習科學興趣的提高。
【提問】:
人作為動物的一個物種,在物種內有差異,那么其他動物呢?
在學習完人的性狀差異后,通過對生活的實際經驗,總結出其他動物也存在性狀差異。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思考】:人作為一種生物,存在著相貌、指紋、血型如此多的差異,那么其他屬于同一物種的植物之間是否也存在著差異?
2)同種植物性狀的差異
。1)【投影】:
展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獲得的作業(yè)本A上P28第10題的表格。
(2)【實物展示】:
請學生上臺出示收集到的實物(同一種植物不同植株的樹葉)。
。3)【視頻】:播放同一棵樹上摘的四片成熟的葉子并比較他們的性狀的差異性。
。4)圖片比較同一植物的果實性狀的差異性
【課堂討論】:
組織同學交流討論,總結得出同種植物不僅葉、果實的性狀有差異,其它器官也存在性狀的差異,從而得出同種植物性狀的差異。
。ɡ谜n前自主學習的成果進行教學,學生參與度大,主體性強,不需要被動接受知識,而是進一步把已接受的知識進行內化的過程。這樣使該塊知識的學習水到渠成,自然完成教學任務,且利于對知識的消化、引申和拓展。對探究活動的反饋同時也指導學生改善提升探究能力。)
4、 課堂總結
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小結本課內容,從人、其他動物和植物的性狀差異上總結出同種生物的性狀具有差異性。同時提升主題:同種生物的差異性是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
(再一次讓學生通過主動思維,從全局的高度清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技能,使其條理化、系統(tǒng)化。)
七、板書設計:
1. 人的性狀存在差異
同種生物的性狀具有差異性
。1)相貌:膚色、眼睛、鼻子等差異
。2)指紋:五種類型
。3)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2. 其他同種動物性狀也有差異
3. 同種植物的性狀存在差異:大小、形狀、顏色等方面
八、反饋作業(yè)練習
【多媒體展示】:課堂練習題
(強化知識,促進保持和遷移,同時測量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科學作業(yè)本練習;調查頻臨滅絕的物種及它們的性狀特征。
。ㄖR的遷移和應用,并為下堂課鋪墊。)
生物說課稿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說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2、解釋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學的態(tài)度看待生男生女的問題。
二、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分析男女染色體圖片,闡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三、教學難點
從實際生活、實踐過程和理論上三方面論證生男生女機會均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孕婦圖片,這是一個懷孕的婦女,她生男孩還是女孩?那么,生男生女到底是由什么決定呢?這與遺傳有關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人的性別遺傳》。
二、講授新課
(一)男女染色體的差別
1、出示男女人體細胞的染色體排序圖,這是男女人體細胞的染色體排序圖,請同學們思考: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對染色體中,哪一對有差別?這對染色體的差別可能與什么有關?
2、同學們猜對了,請閱讀教材麥克郎和威爾遜及斯特蒂文特的研究,你能找到那些有用的信息?(①1902年,美國細胞學家麥克郎發(fā)現男性染色體。②1905年,美國細胞學家威爾遜及斯特蒂文特進一步區(qū)分性染色體,即男性XY,女性XX)
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經整理后的男女成對染色體排序圖,同時思考38頁書中的討論題:
、、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對染色體中,哪一對被稱為性染色體?
、、兩圖中,哪幅圖顯示的是男性的染色體?哪幅是女性的染色體?
、、圖中哪條染色體是Y染色體?它與X染色體在形態(tài)上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堋⑾胍幌,就性染色體來說,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細胞中,應該有幾條性染色體?男性有幾種精子,女性有幾種卵細胞?分別是什么?
4、請描述出男女體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
男性:22對常染色體+XY(性染色體)
女性:22對常染色體+XX(性染色體)
5、請描述出男女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
精子:22條常染色體+X或者22條染色體+Y
卵細胞:22條常染色體+X
6、同學們想一下,當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相遇時,結合形成的'受精卵是什么樣的呢?發(fā)育成男性還是女性?那含Y染色體的精子呢?(XX,女性;XY,男性)
7、社會上把生女孩的責任都算在女性頭上,對嗎?為什么?(不對,因為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和X,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和Y。女性產生的卵細胞僅含X,男性產生的精子含X或Y染色體,當卵細胞X與精子Y結合的受精卵為XY時,受精卵發(fā)育為男孩;當卵細胞X與精子X結合為受精卵XX時,該受精卵發(fā)育為女孩。受精時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是隨機的,所以這種說法不科學)
設疑:不同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如何呢?
生物說課稿 篇4
一、說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jié)內容包括:植物系統(tǒng)進化樹,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對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通過"植物系統(tǒng)進化樹","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的活動,引導學生初識不同的植物類群。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初步認識植物系統(tǒng)進化樹,了解不同植物類型之間的親緣關系,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的活動,以及對植物類群的各種學習活動,認識不同的植物類群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生活方式,與人類的關系,并通過對不同植物類群的比較,進一步理解植物進化樹。
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的活動,提高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通過對不同植物類群的學習,增強分析問題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實驗觀察、比較、討論和講述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強化生物進化的觀點,增強生物科學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關注和保護生物圈中多種多樣的綠色植物情感。
三、說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校地處偏遠農村,該校生都是來自大山的孩子,對常見的植物即陌生又熟悉,說熟悉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常見的植物有密切接觸,有深刻的感性認識;說陌生是因為他們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生學習興趣高,通過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幫助他們認識植物系統(tǒng)進化樹和掌握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特征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來看,八年級學生已開始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有一定的生物學經驗基礎。
四、說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為2課時,此節(jié)為第一課時,本節(jié)課應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fā),創(chuàng)造充分機會讓學生擁有成功的喜悅,在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有所獲,從內心深處產生保護環(huán)境,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欲望。對此我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提前一周通知學生利用周末采集樣本,同時,還利用學生中午休息時間,帶領大隊長一個班12人上后山采集樣本,回到學校后,由大隊長隨意分配樣本到各位小組中。這樣,學生課前對學習的內容就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課中:一、通過以上創(chuàng)設的情景,引入新課,二、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的活動,以及對植物類群的各種學習活動,認識不同的植物類群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生活方式,與人類的關系,進一步理解植物進化樹,三、通過對不同植物類群的比較,認識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特征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五、說教學準備:
1、準備植物系統(tǒng)進化樹圖片,學生采集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的實物、標本、掛圖。
2、實物材料及用具:學生采集新鮮的水綿,葫蘆蘚、墻蘚、鐵錢蕨、海金沙、石斛,芒萁、帶球果的杉枝、帶花及果實的白菜植株等大量植物實物、放大鏡、鑷子。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通過學生采集活動和生活中對植物的感性認識,結合農村孩子的生活實際,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好奇,直揭新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ǘ、植物系統(tǒng)進化樹和活動: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
運用課本植物系統(tǒng)進化樹的認識,幫助學生對植物的分類有了初步的了解,接著進行觀察比較不同植物的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化生物進化的觀點,增強生物科學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關注和保護生物圈中多種多樣的綠色植物情感。
。ㄈ⒃孱愔参、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采用提問式、啟發(fā)引導式教學方法,逐一分析藻類植物的
1、結構:藻類植物是多種多樣的,有單細胞的,有多細胞的;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有生活在海洋中的.,還有少數種類生活在陸地上的。
2、特征:大多數生活在水中,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3、分類:據藻類植物呈現的顏色的不同可以將藻類植物分為綠藻、褐藻和紅藻等。
4、對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氣。與人類的關系是有些可食用,可藥用,如海帶、紫菜等可食用,褐藻膠、瓊脂、碘酒在醫(yī)藥上有廣泛的用途。
利用對比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結構、特征、分類。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的能力幫助學生分析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特征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
。ㄋ模⒈菊n總結
及時反饋與總結,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的掌握
(五)、作業(yè)設計
七、說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jié)課內容的教學效果可以從課堂回答、反饋練習、鞏固練習和課后作業(yè)四個方面進行評價。課堂回答通過不斷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課中練習鞏固反饋是一般的知識性練習題,目的是檢驗學生當堂課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知識的深化和應用。
八、說總結與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是直接把知識教給學生,而是著眼于知識獲取的過程、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自己觀察、思考、分析和總結,親身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從中學到知識和方法,發(fā)展多種能力。教師要多聯系生產實際,讓學生邊聯想、邊思考,從中發(fā)現新知識,并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運用能力。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質。
生物說課稿 篇5
一、設計理念
新課程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谡n改理念,我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目標引領、自主學習、教師釋疑、當堂反饋”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技能,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能力。
二、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生物學》(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章第一節(jié)《單細胞的生物》的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常見單細胞生物的結構、生活習性、以及與人類的關系,這是對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探究之后又是進一步對一些特殊生命體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探究,由復雜到簡單,由一般到特殊對生物體的結構組成進行了系統(tǒng)學習,同時本節(jié)課也為后續(xù)關于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的學習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將前后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2)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產生的反應。
(3)知道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能力目標:
由于時間等方面的原因,沒有安排課堂實驗,所以只能通過實驗視頻,讓學生觀察單細胞生物體,進一步鞏固臨時裝片的制作和顯微鏡的使用,同時通過對圖片的觀察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認同生命科學的趣味性,同時通過對單細胞生物與人類關系的'了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描述單細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
(2)教學難點:運用探究法驗證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應。
三、說教法
根據新的課改理念,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和引導者,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突出其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采取如下教學方法:
教法:以問題情境法為主,結合啟發(fā)法、直接講述法進行
四、說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學法: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訓練反饋法進行學習
五、說教學過程
1、 觀看視頻,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視頻1《單細胞生物》,要求學生認真觀看,看完后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并匯報:從視頻中能夠獲取到什么信息,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順勢引入學習主題《單細胞生物》。
。2)多媒體播放視頻2《變形蟲》,要求學生帶著思考去觀看:人體的細胞如果離開人體就很難存活,變形蟲也是一個細胞,它為什么就能夠獨立生活呢?引導學生向邁向第一個知識目標——單細胞生物是怎樣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
2、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1)變形蟲是單細胞生物,請指出它能夠進行獨立生活的結構和功能。學生自由討論后匯報交流,教師指導后得出較為全面的認識。再接著展示幾種單細胞生物的圖片,激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查找相關資料,揭示它們的奧秘,以此來激勵學生的學習精神。
。2)多媒體播放視頻3《草履蟲》,完了再播放3個flash動畫,補充展示草履蟲的結構、收集管和伸縮泡以及消化食物的過程。草履蟲也是單細胞生物,要求學生看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指出草履蟲能夠進行獨立生活的結構及其功能。
3、小組合作學習
(1)要求學生用畫圖或列表等方式,在發(fā)給他們的白紙上用黑色和藍色的筆,表示出變形蟲或草履蟲能夠進行獨立生活的結構及其功能(可以2選1)。
。2)多媒體播放視頻4《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并展示多幾種單細胞生物的圖片,繼續(xù)激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查找相關資料,揭示它們的奧秘,接著進行小組探究學習,然后匯報單細胞生物對人類有益和有害的方面。
4、最后進行知識梳理,歸納總結
完畢后展示第4步小組合作學習的作品,并進行民主投票,選出優(yōu)秀作品,進行表揚,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六、說板書
本節(jié)課我采用提綱式板書形式。附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 單細胞的生物
一、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
二、草履蟲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
有利刺激——趨向
不利刺激——躲避
生物說課稿 篇6
一、說教學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
。1)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的探究實驗。
。2)過模擬實驗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教學難點是“由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本節(jié)設計了一個材料分析過程和一個模擬探究過程,這兩個過程有助于學生對“生物進化原因”的獲得。因此,第一課時主要完成“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這一部分。課程進行的方式可以通過活動、討論、談話的方式完成。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述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的兩種樺尺蠖的數量 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的事例。
2.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能力目標
1.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運用生物知識分析生活中現象的能力。
2.通過模擬“保護色形成過程”的活動,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生物進化事例的分析,形成環(huán)保意識,以及環(huán)保的重要意義。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
1.簡述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的兩種樺尺蠖的數量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的事例。
2.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難點:
由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媒體:有關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樺尺蠖顏色變化的圖片及資料的多媒體課件;有關保護色的多媒體課件;彩色布料或彩紙(單色);彩色小紙片(大量)。
四、說教學策略
對于生物進化的原因的分析,首先讓學生閱讀英國蔓徹斯特地區(qū)的兩種樺尺蠖的數量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的真實事例,讓學生分析:
1.在1850年,為何淺色樺尺蠖的數量多?這于環(huán)境有何關系?
2.在1950年,深色的樺尺蠖為何占多數?這時環(huán)境有何特點?與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
然后結合科學家的實驗,通過學生討論,加深對生物進化的認識。
組織學生開展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的探究活動,進行探究活動時:
1.組織同學嚴肅認真、相互配合,統(tǒng)一聽從 組長的指揮。
2.彩色布料最好采用單一的布料,有利于結果的分析。
3.彩色小紙片的選擇應該多樣化,其中之一最好與彩色布料的顏色一致或相近。
4.實驗時要把自己當成捕食者,選取彩色的小紙片時,一定不要特意尋找某一種顏色的小紙片。
并保證實驗活動的成功,通過探究,從感性上認識生物進化的.過程和原因。
五、說教學過程
。蹖胄抡n]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對于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我們有了簡單的了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復習上節(jié)課的有關內容。
注:教師打開投影片
投影片:
根據動植物進化的大致過程,試總結生物進化的一般規(guī)律。
。▽W生回答)
學生1:一般來說,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 單細胞到多細胞,從低等到高等的。在漫長的進化教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種類產生,也有一些生物種類絕滅。各種生物在進化教程中形成了各自適應環(huán)境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
注:對學生的回答未完整的,教師可讓其他同學完善、補充。最后對全體回答問題的同學給予鼓勵性、贊賞性的評價。
[講授新課]
教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生物進化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物種的產生和老物種的滅絕。這是為什么呢?
注: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并板書。
多媒體課件:(有關內容)
先播放對照圖片,圖下為相關資料及討論題。
(資料內容)
18世紀的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那里的森林及農田生活著一種樺尺蠖(huà),其成蟲是一種飛蛾,其名為椒花蛾。它們夜間活動,白天休止,通常棲息在有地衣覆蓋的樹干和石塊上。到1848年,有關椒花蛾的報道都是淺色的。直到1850年在英國工業(yè)中心曼徹斯特才第一次報道有黑色型突變。隨著英國工業(yè)化的日益擴大,煙塵和廢氣開始污染工業(yè)城市和近郊,使地衣不能生 長而樹皮裸露,椒花蛾棲息的背景由淺色地衣變?yōu)樯钌珮涓桑谑呛谏坊ǘ曛饾u增加,在曼徹斯特達到90%以上,而在未受污染的農業(yè)區(qū)主要仍是淺色型?茖W家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先數量相等的淺色的樺尺蠖和深色的樺尺蠖同時放到樹干上,然后用望遠鏡觀察到樹干上所發(fā)生的情況。一群愛吃樺尺蠖的鳥兒飛過之后,他們發(fā)現,淺色樺尺蠖所剩無幾,而大部分深色樺尺蠖卻逃過了這場災難。
討論題:
1.黑色樺尺蠖的出現對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義?
2.黑色樺尺蠖的數量由少數逐漸變?yōu)槎鄶,而淺色樺尺蠖數量的減少,主 要是受什么的影響?
3.請你試著解釋樺尺蠖體色變化的原因?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fā)?
【生物說課稿】相關文章:
生物說課稿11-14
生物鳥說課稿11-09
生物的特征說課稿07-02
生物的分類說課稿07-10
《生物的特征》說課稿11-05
生物特征說課稿02-15
生物細胞說課稿02-15
生物說課稿-《生物圈中人》07-12
精選生物說課稿3篇01-19
生物說課稿15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