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數學說課稿小學模板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說課稿小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1
一、說教材
1、說教材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七冊P1—3的例1、例2以及相關的課后練習題。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個級的所有計數單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高一級數(萬級)的讀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數級的學習,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較大的數用個級來計數是不能滿足的,從而理解學習億以內數的必要性。
二、說教法
1、本課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觀察法和發(fā)現法,老師要適當地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從觀察中發(fā)現數的讀法原則,之所以采用這兩種教法,是針對學生以前在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懂得了個級數讀法而設置的,用原有的經驗和方法來解決本課的問題,應該是可行的。
2、本課在提問方式上,應多用啟發(fā)式提問,首先讓學生質疑,然后讓學生經過自身的經驗尋找解決的方法。
三、說學法
根據我的學生情況,我認為本課的學法,應該是以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為主,學生通過觀察以及總結來解決問題,在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教師不需要做太多的講解,只適時作適當的引導。為什么采用此種方法,主要是因為學生已經有了個級數讀法的經驗,移植到本課,用來解決本課問題是很自然的,大多數的學生是可以獨立完成的。
四、說教學設計
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以及本課的教學內容步步逼進的特點,我認為本課教學應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設置問題,巧妙導入
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先列舉一些比較的大的數,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萬,光的速度每秒三十萬千米等較大的數,然后讓學生用口頭來描述,學生覺得用原來學的'計數單位(個級)很難正確描述這些數據,從而引出新的課題,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導入新課內容。并板書:億以內數的讀法。
(三)通過觀察,找出規(guī)律
教師可以這樣設計,用計數器演示,個級的各個數位,然后讓學生觀察找出萬級的計數單位,學生很快從中找出萬級的計數單位,知道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這時為了加深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可以通學習例1和例2的內容。
學習例1,教師出示例題內容:470000、3080000、40500000.為了讓學生直觀地看出以上數所占的數位,可以用計數來幫助,把相應數位相互對齊。學生經過觀察可能發(fā)現其中的道理,以470000為例,4對應十萬位、7對應萬位、后面全部是0,學生很快讀出這個數,讀作47萬。用相似的方法來學習其它內容,學生會總結出這些數的讀法。
(四)加深理解,巧設習題
適量完課后的習題,以加深理解,鞏固新知。
五、說板書
例1
470000讀作:四二七萬
3080000讀作:三百零八萬
40500000讀作:四千零五十萬
例2
24600讀作:二萬四千六百
6407000讀作:六百四十萬七千
10030040讀作:一千零三萬零四十
板書簡潔,突出重點,列舉了億以內數的各種情況下的讀法,對學生對億以內數的讀法有很大的幫助。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2
一、說教材: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五單元中的內容。課題《發(fā)新書》,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在情境中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讓學生通過嘗試和探索出多種算法,體驗多種算法,然后比較出最好的算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更一步的理解加法的意義和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
2、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從而能探討出多種計算兩位數減兩位退位減法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豎式的寫法。重點:(1)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從而能探討出多種計算兩位數減兩位退位減法的方法。
(2)掌握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難點:對多樣化算法進行優(yōu)化,達到正確完成計算。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探究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法:
組織學生在前面計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出兩位數加兩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并通過交流、討論,達到對算法的優(yōu)化,在通過“試一試”、“算一算”、“想一想”等形式達到知識的掌握。
三、說學法:
讓學生通過嘗試的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先試一試,從試的過程中發(fā)現方法,再在小組里和同學交流出更多的方法,使學生的認知又有更深的挖掘,讓學生給學生講方法,反而使學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知,又讓他們自主地總結出計算方法。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
[使用教材]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二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五單元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更一步的理解加法的'意義和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
2、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從而能探討出多種計算兩位數減兩位退位減法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豎式的寫法。
[教材分析]
重點:1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從而能探討出多種計算兩位數減兩位退位減法的方法。
2、掌握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難點:對多樣化算法進行優(yōu)化,達到正確完成計算。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探究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
教具:小棒、電腦、課件。
學具:小棒、計數器。
[教學流程]
一、基本訓練
上課一開始,錄音機里播放出節(jié)奏明快悅耳的樂曲,學生聽到樂曲立即做好聽算準備。接著錄音機里報出20以內進位加法的口算題,學生逐題寫出得數。算完后,教師報答案,學生自己核對。在3分鐘里完成20道題。
二、導入新課,探究新知:
1、顯示發(fā)新書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從圖你發(fā)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2、讓學生思考50本夠不夠是什么意思?說一說你的看法。
3、教師記錄學生提出的問題。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小明他們班一共有多少人?讓學生思考列出算式29+18=
4、教師向學生講合作學習的要求,學生分組思考這道題有什么好辦法算出來?
5、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回傾聽學生的交流。
6、學生匯報合作結果。
A豎式的方法。
(1)、|讓一個小組展示他們的成果,說出列豎式的方法。教師板書:
29+18=47
29
+118
47
(2)、讓學生觀察這個豎式,你有哪些還不太明白?(突破滿10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3)、請學生總結出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列堅式的方法。引導學生編成一首兒歌:
進位加法要記牢,相同數位要對齊,
先從個位加起來,個位滿是要進一。
B、擺小棒的方法。
(1)、擺小棒,并鼓勵學生邊說出自己擺的過程。
(2)、讓學生比較擺小棒和列豎式這兩種方法哪一種要簡便?
C、口算方法的嘗試:
(1)、請學生說一說有哪些口算方法?
(2)、教師板書,并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算?
生1:10+20=308+9=1730+17=47
生2:29+10=3939+8=47
生3:30+18=4848-1=47
7、讓學生再比較這三種方法哪一種要簡便一些?說一說原因。
三、鞏固練習:
1、+
森林醫(yī)生:
37+16=4326+13=49
3726
+16+113
4349
(1)讓學生先說一說這兩道題錯在什么地方?
(2請學生試著改正過來
2、讓學生完成試一試里的習題。
四、這節(jié)課里有什么收獲?質疑: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齊唱兒歌結束。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3
一、說教材
。ㄒ唬┱f課內容
“圓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圓”中的第一節(jié)課。這節(jié)課的內容包括:圓的特征、圓心、直徑和半徑。
。ǘ┙虒W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圓和已經較系統(tǒng)地認識了平面上直線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習曲線圖形的開始。它與“圓的周長和面積”、“軸對稱圖形”的學習關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確樹立圓的表象,掌握圓的特征,是本課的首要任務。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大綱要求以及學生的認識特點、年齡特征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2、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動手操作等數學活動過程認識圓,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因為這是今后系統(tǒng)地學習“圓”的知識的重要基礎。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
1、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這節(jié)課采用演示、操作等直觀方法進行教學。通過教師的教具演示和學生的畫、折、量等動手操作,使學生獲得充足的、豐富的感性材料。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敘述操作過程,把感知經過思維轉化為表象,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抽象概括出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
2、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去思考問題,掌握知識。認識圓的特征,探索求證圓的特征的方法,使學生在自主的活動中學會學習。
三、說教過程
一、激趣:生活導入(西瓜、奧運五環(huán))引出圓是平面圖形。用圓的原因是比球更直觀
例舉生活中的圓
二、初步感知:
1、設疑引起思維沖突:直尺畫圓(圓的特征)圓是一條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
2、通過看古人畫圓、多媒體畫圓、嘗試畫圓,師板演,二次畫圓,總結圓規(guī)畫圓(畫圓步驟:定點、定長、旋轉圓規(guī))定點不能移動,定長不能改變。
三、認識半徑老師想把剛才畫圓的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畫出來,應該從哪一點畫到哪一點
用手指,可一畫幾條,無數。區(qū)分圓上、圓內、圓外。
四、認識直徑讓學生上來用直尺擺,還可以怎么擺,無數條,關鍵是什么。
五、認識半徑與直徑的關系讓學生在自己的圓里,一條半徑,再畫一條、再畫一條,通過量一量,得出半徑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強調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相等。再通過量一量或折一折,半徑、直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得出:D=2RR=D/2
為什么有些圓大有些圓小,是不是你們的圓規(guī)質量有問題?
定長決定大小,定點決定位置
六、鞏固:找一找,哪些是直徑,哪些是半徑?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七、拓展:生活中的圓的作用,車輪,把對圓的認識延伸到點的軌跡,為后續(xù)學習作鋪墊。
這一練習的設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意在學生對圓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就讓學生運用剛才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時,出示多媒體課件,加以驗證。學生積極思考、熱情高漲,學習興趣極大地被調動起來。
這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讓學生在成功中享受喜悅,增強信心,實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目的。學生不僅認識了圓的各部分名稱,學會了畫圓、而且掌握了圓的特征,半徑直徑之間的相互關系,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過程,使學生從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fā)
展走向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學會了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
教學反思:
我能按新課標的精神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學習方式,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圓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探究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點,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熱情,并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感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以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新知,同時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識,教師僅僅作為一名“參與者、合作者”參與活動。課堂氣氛活躍,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教學導語清晰、連貫能吸引學生。
圓的認識是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直線平面圖形認識的擴展,是對曲線圖形的初步認識。本課的教學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入學習內容,加強操作實踐,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力求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熱情,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引發(fā)學習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感受。簡要歸納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學生感興趣的車輪為什么做成圓,車軸放在輪的中央,讓學生帶著生活中問題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觀察圖片、觀察實物,最后引導學生概括圓的'概念。整堂課始終處于現實背景中,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教師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啟發(fā)學生原有認識,構建數學模型,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價值。
2、重視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無論是在對圓的各部分認識中,還是對圓的特征的探索,教師都讓學生通過折一折、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動,去進行自主探索發(fā)現,獲取圓的有關知識,掌握圓的特征。注重學生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數學。
3、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新的課程理念指出,要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學生學習中的工具作用,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數學學習活動中去。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的輔助作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直觀、形象、動態(tài)地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感受到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廣泛運用,體現數學的價值,同時,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建立清晰的概念。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4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38~3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fā)現角、認識角的過程。
2.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學會畫角。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角。
教學難點:正確畫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
2、提問:從圖中你發(fā)現什么?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ㄒ唬┞(lián)系實際,找角
1、說一說你從圖中發(fā)現什么?
2、小組活動:找角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物體上有角,你能找到嗎?現在在小組內把你看到的角說給別人聽,看哪個小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師:哪個組的同學想先把你們組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請幾個學生上臺指)
師:老師明白了,同學們指出的角原來是這樣一個圖形(邊說邊在黑板上點一個點),這是個角嗎?
生:不是,這是個點。
師:對,這是個點,剛才同學們指的不就是這樣嗎?想想看,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再指指看(學生活動)
師:哪位同學能指給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請同學上臺指)
師:現在同學們指角的時候,不光指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也就是這樣一個圖形(出示現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學的指法還不對。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角的?(教師示范)
會指了嗎?在小組里再互相指指
。ㄈ┬〗M合作,折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有角嗎?
生:沒有。
師:怎樣才能折成一個角?(師生折角,生高舉角展示)
師: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這個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覺,再摸一摸兩邊,有什么感覺?
誰能給這尖尖的取個名字?誰能給這兩條直直的取個名字?
師:像這樣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直的線的圖形,就可以說它是一個角。誰能告訴大家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同桌互說:自己折的角的頂點、邊在哪里?
(四)動手操作,演示活動角
1、師:(出示活動角,兩邊重合)
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跟老師一起做(師讓活動角慢慢張開)
你發(fā)現角有什么變化?
師:請你跟我這樣做。
你又發(fā)現角有什么變化?
師:通過剛才的操作,我們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邊叉得越開,角就越大。
2、魔術
師:同學們表現真好,老師送你們一個魔術。(抽動活動角)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
師: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3、比較角的大小
師:(課件出示)猜一猜,下面兩個角,哪個大?哪個小?
師:怎樣驗證?(打開p40,用三角板驗證)
你發(fā)現什么?
。ㄕn件演示:兩個角重合)
。ㄎ澹w驗感悟,畫角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把角的樣子畫在紙上。(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工具試一試)
2、展示學生畫的角
師:畫得怎樣?
3、師示范畫
師:想知道怎樣畫又快又美觀嗎?
4、請用正確的畫法再次畫一個角。
[評析: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發(fā)揮的機會,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在探索和自主體驗過程中,學生獲得體驗]
(六)總結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鞏固拓展(游戲)
1.師: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老師獎勵你們做游戲,好嗎?(好)同學們喜歡爬山嗎?(喜歡)今天咱們就來做個爬山游戲?,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頂的路上,設了這樣幾個關口,只有順利闖關,才能到達山頂。哪組同學愿意帶領大家率先闖過第一關
電腦出示:下面圖形哪個是角
2、師:現在繼續(xù)闖第二關。電腦出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
3、師:第三關最難,誰有信心繼續(xù)闖關?電腦出示:下圖中有幾個角?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貼近兒童,教學設計體現了“生活——數學——生活”的整體思路,是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數學課程的人文精神和社會性。如授課伊市始,教師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圖入手,引導小組討論:圖中哪些物體上有角?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在找角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角這一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初步培養(yǎng)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生活,同時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整個教學過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畫角,無一不是學生的主動操作與探索,可以說,正是由于教師敢放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探索與思考,才有了學生的自主構建,才有了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才有了學生的全員參與,才形成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心態(tài),才有了學生的主動體驗。我設計了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做一做、畫一畫等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fā)展了空間觀念,真正體現了“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模型的過程”這一基本理念。本節(jié)課我沒有完全按照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準確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現有知識水平出發(fā),對教材進行了恰到好處的“改造”,這樣的改造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貼近,更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也是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體現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5
一、說教材
認識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是建立空間觀念的基本內容。第六單元“認識物體”所認識的是四種最常見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其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動,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直觀幾何體的不同形狀,并知道相應的名稱,不要求學生能表述這些幾何體的特征。
我制定了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在玩中觀察和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懂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二、說教法和學法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說課稿認識物體: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處于一個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的位置,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努力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進行學習,使學生切實感受物體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主動地探索新知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的設計努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利用“分一分”、“找朋友”、“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
2、游戲找朋友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由實物抽象出形狀圖形,培養(yǎng)學生抽象能力,在由形狀說出生活中是這種形狀的實物的練習活動,建立起四種幾何體在頭腦中的表象。
3、通過摸一摸的游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4、搭一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可以得到自由的發(fā)揮,并能感受復雜物體的形狀與簡單幾何體之間的聯(lián)系。
【數學說課稿小學】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
小學數學優(yōu)秀說課稿11-26
小學數學優(yōu)質說課稿02-28
小學數學方程說課稿11-07
小學數學說課稿11-02
小學數學說課稿【薦】12-04
【熱門】小學數學說課稿12-04
【薦】小學數學說課稿12-04
小學數學說課稿【熱】12-11
小學數學說課稿【推薦】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