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

時間:2022-02-05 23:40:3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有余數的除法》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學思考、教學設計這兩個方面進行說課。

 。ㄒ唬、我的教學思考:

  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我對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時常常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后還有剩余”,這兩種情況是在實踐中自然產生的。二年級上冊學習的《表內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有余數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還有剩余”的情況。《有余數的除法》這部分學習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兩部分內容相互聯系,具有互補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延伸。這部分內容也是今后繼續(xù)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教材中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然后利用擺花片(每份幾個)得出結果進行教學,并且會讀有余數除法算式,這是進一步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的基礎。例2是對有余數的除法利用擺花片(平均分成幾份)得出結果進行教學。教材通過一個現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并讓學生著重理解余數的含義。

  2、我對教材的處理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我認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設計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過程,是新課標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課突出體現了這一特點。首先,結合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設了“分蘋果”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體驗新知。其次,就是對教材深挖重組。我認為“有余數的除法”這一知識點的教學,利用平均分概念,讓學生在分實物的過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數的除法,并根據這一過程寫出有余數的橫式,重點掌握余數的含義。這里的商和余數都是通過分得到的,而不是計算出來的。兩個例題重點指導如何分花片,并且通過花片直觀得出結論。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經歷由生活經驗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2、通過具體情境,體會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后還有余數的情況,會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ǘ、教學設計

  為了能最大化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操作體驗,建立模型”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環(huán)節(jié)。上課伊始,我請同學把12個蘋果放在盤子里,你怎么放?用花片擺擺。完成表格,觀察方法,你發(fā)現了什么?還能不能舉些不能平均分的例子?

  接著,進入到第二環(huán)節(jié)“操作體驗,建立模型”。學生實際擺花片進行折紙鶴、分畫片的學習,從實物中得出結果。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我根據這一理念,并遵照低中年級學生的直觀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的思維規(guī)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中,充分運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

  1、引發(fā)問題,感知新知

  首先,我創(chuàng)設了“分蘋果”這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充分參與,鞏固“平均分”這一概念,再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提出問題“12個蘋果每2個一份”,引出除法算式“12÷2”,利用已經學過的表內除法知識進行計算,明確商是6,再結合剛才學生“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每盤分2個,正好分完,沒有多余。

  2、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在感知了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正好分完”這一情況后,我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平均分物品時是不是每次都正好分完呢?通過反問,引起學生進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隨即,我拋出問題“12個蘋果每5個一份”,引出除法算式“12÷5”,這一問題。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后,體會不能正好分完的情況,經歷實踐到認識這一過程。先讓學生用12個花片代替蘋果,擺一擺、分一分。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讓學生討論、交流,明白是因為不夠分,所以這些蘋果不能正好分完,這個剩下的“2”就叫余數。如此建立余數概念,不僅準確,而且學生印象深刻。接著指導例1、例2分花片的方法,運用圖可以直觀得到結果,并且會讀算式。適時進行練習。

  眾所周知,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讓學生動腦想、親自擺和說,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建立比較清晰的“余數”的表象,在操作實踐中理解“余數”的含義,整個教學過程形象化、直觀化。

  4、觀察比較,強化表象

  觀察例1、例2,這兩題最大的不同點在哪?通過觀察、比較,揭示本節(jié)課的重點、關鍵,溝通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兩者之間的聯系。

  總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規(guī)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在體驗中建構。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有余數除法的內容。這節(jié)課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況后,再研究“分后還余”的情況。《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也是今后繼續(xù)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教學本課時,我著重抓住“余數的認識及其含義”進行教學。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

  本課的重、難點是: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二、說教法學法: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自主操作、體驗感悟,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設計了擺一擺的活動,讓學生在擺的過程中體會余數的產生,以及余數的意義。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能好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復習舊知,引入新課”、“實踐操作,自主探究”、“鞏固新知,體驗快樂”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土曚亯|

  1、擺一擺。用9根小棒擺三角形,可以擺幾個三角形?(2個小或者1個大)

  2、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9根小棒,每3根一擺,可以擺3個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擺,可以擺1個小三角形。

  3、列式計算

  擺兩個小三角形:9÷3=3(個)9表示什么?3呢?

  擺一個大三角形:9÷9=1(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師:兒童節(jié)到了,同學們打算在班級聯歡會上擺一些果盤,他們買了一些草莓,準備每2顆草莓放一盤,現在有6顆草莓,請同學們拿出水果學具,用6個學具表示6顆草莓來擺一擺。(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余嗎?

 。ǹ梢詳[3盤,正好擺完,沒有剩余)

  師:這是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怎么列式呢?6÷2=3(盤)

  (2)如果不是6顆草莓,是7顆呢?再動手擺一擺,看看能擺幾盤,有沒有剩余。(學生動手操作后,反饋結果:可以擺3盤,還剩1個)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不能,只剩一個不夠分。)

  師:平均分后還有剩余怎么辦?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嗎?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組內思考、討論)

  (說明:7里面最多有3個2,這余下的1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在數學上叫做余數。

  列式:7÷2=3(盤)……1(個)

  (小結: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的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

 。3)觀察比較6÷2=3和7÷2=3……1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余,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不夠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數。

  師: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平均分的結果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表示,余數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學生獨立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說說這兩道算式商和余數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擺的結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說說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

 。ㄈ、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這是一道開放題,三種裝法,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根據自己的選擇,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師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2題。

  出示題目:17個紅果,平均分給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幾個?還剩幾個?

  學生獨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紅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對自己和他們有什么評價?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教學困惑:學生在學習有余數除法以前,已經認識了除法,知道要把一個數等分,可以用除法計算。至于這個數能不能正好分完,對每一個人來說,在沒有計算或進行分的實踐之前,是不會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那本節(jié)課要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有時‘平均分’后還有多余的”的意義呢?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我說的內容是小學數學第四冊的有余數的除法。

  有余數的除法,是從表內除法向表外除法過渡的橋梁,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從教材上看,內容籠統(tǒng),概念性強。從同學方面看,同學剛學過表內除法,比較習慣用乘法口訣來求商,而有余數的除法不能直接從乘法口訣中求商,要用豎式計算,但對于豎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和具體寫法同學較難理解?傊,對于低年級同學來說,學習掌握這樣一個知識跨度較大的內容,是比較困難的。針對這一狀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通過擺一擺,分一分,以和生活中的大量實例,來理解“余數”這一基本概念。

 。、學會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書寫格式,能進行簡單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等一系列基本技能。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綜合性的應用問題,培養(yǎng)同學觀察判斷和邏輯推理能力。

  本課的重點是:知道什么是“余數”。

  本課的難點是:理解為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

  二、說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我主要通過游戲“猜猜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讓同學在紙上依次畫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圓圈,比一比誰畫得多,畫好后,將自身畫的個數數出來寫在張上,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你所畫的最后一個的顏色。)這個游戲的設計在于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并且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小朋友們學完了這節(jié)課,也能和老師一樣能猜出圓圈的顏色了。

 。、感受新知,探究新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通過大量生活中的'實例,讓同學來感受“余數”。

 。ǎ保┳屚瑢W來分一分桔子。6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7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

  在分好后說一說,兩次分有什么不同?同學會說出第一次分分完了,第二次怎么分都有一個剩下。這就讓同學初步感知余數的概念,觸和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上。

 。ǎ玻⿲ⅲ保眰蘋果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設問:假如每人分2個,剩下5個,可以這樣分嗎?這時就有同學會回答,5個還能再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1個,還剩下2個,這時老師追問:2個還能再分嗎?同學會回答,不能分了。通過這個壞節(jié),讓同學有了“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數”這一基本概念。

 。ǎ常├蠋熓种杏校保邦w五角星,要獎勵給今天表示最好的4位同學,應該怎么分。空l來協(xié)助老師來分呢?讓多個同學上來分一分,老師對他們分的結果給予評價,讓同學更深刻地明確“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數”。

 。、用數學方法表示。對前面分的結果用數學方法表示出來,再翻開書本50頁,參照例題,來自學有余數的除法的橫式、豎式的寫法。教師在同學寫完后給予簡單點評并說明各局部的意義。我認為這局部同學在前面學習了除法豎式的基礎上,完全可以自學。

  接下去通過評價性的活動,看看小動物們做對了嗎?出示三個豎式,來比較,觀察除數和余數的關系,會發(fā)現其中一個小動物粗心大意做錯了,余數比除數大了,還能再分。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同學進一步明確了不能再分的才是余數,也就是“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練習鞏固新知。通過直觀的練習,40÷7,26÷6,讓兩位同學上來板演,別的同學下面做。做完后集體講評。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很清楚地發(fā)現同學掌握新知的情況,并可以根據同學的錯誤來鞏固試商的方法,其實明確了“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試商也是不成問題的了。

  5、回到游戲“猜猜看”。這時候同學有種躍躍欲試的心理,通過學習這節(jié)課的知識,來想一想,老師是用什么方法這么快說出圓圈的顏色的,我們能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試試呢?這時師生一起來研討這一方法,從而掀起課堂上的一個小高潮。在抓住同學的閃光點,找到方法后,讓同學來猜一猜。然后設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讓同學先來說一說。教師可舉一個例子:我們班去春游,要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7人,我們班39個小朋友要用多少條船?這一例子將數學問題引用到生活中去,讓同學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三、說課堂小結

  讓同學來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讓同學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余數”的概念,并提高了自身的思維判斷能力。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4

  一、教材內容

  本課為小學二年級下冊(西師大版)

  二、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法的意義,但只限于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的情況,

  三、教學目標

  1.理解整除及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比較后,弄清整除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從中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4.能夠主動思考,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四、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

  五、教學流程

  一、基本練習。

 。娔X顯示)52÷8= 24÷3= 25÷3= 8÷2=

  10÷4= 38÷2=

  1.集體訂正。

  2.師:請學生根據各題商的結果,將這些除法計算題進行分類,每類商有什么特點?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并在小組內選出一名記錄員,將研究的結果記錄下來。(四人小組代表發(fā)言。)

  學生回答后出現分類情況。

 。娔X顯示)商沒有余數為24÷3=8,8÷2=4,38÷2=19;商有余數為52÷8=6…4,25÷3=8…1,10÷4=2…2。

  二、談話導入。

  在我們學過的整數除法中,商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沒有余數的,一種是有余數的。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再對它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吧!

  三、新授。

  師:(電腦顯示)讓我們先來觀察這類除法算式。它們有什么特點呢?請在小組內研究研究。(四人小組代表發(fā)言。)

  學生回答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生1: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而且商沒有余數。

  生2:我們組不同意他們的`看法,我們認為被除數、除數、商應是自然數。

  師:現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同學們同意哪一種呢?

  生1:我不同意第一種意見,因為整數包括自然數和零,而除數是一個非零的數,所以除數不能是整數。

  生2:我不同意第二種意見,因為如果被除數、除數、商都是自然數,那被除數和商就不能是零嗎?

  師:像這樣,一個整數除以另一個不是零的整數,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第一個整數能被第二個整數整除。(板書)

  看書第78頁,齊讀“什么叫整數”,并完成“做一做”(1)。

  師:“做一做”除法中的第一個數不能被第二個數整除的情況,它們有什么特點?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學生回答。

  師:這就是“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電腦顯示有余數除法的算式。)

  師:有余數除法中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

  學生思考后回答。

  師:前面我們學過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你們記得嗎?有余數除法各部分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一起來觀察。(電腦顯示:48÷5=9…3)

  師:如果被除數不知道,該怎么求呢?(電腦顯示:?)

  師:你們發(fā)現有余數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了嗎?

  學生回答后,板書有余數除法的關系式。

  師:這個關系式有什么用呢,

 。▽W生回答后可能出現兩種情況:(1)驗算有余數除法是否做對了?(2)求未知數x。)

  師:現在我們就運用它們之間的關系,來完成第78頁的“做一做”(2)。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W生回答后出現以下幾點:(1)什么叫整數?(2)什么叫有余數的除法?(3)有余數除法的關系式。(4)如何利用關系式進行驗算?)

  師總結:對,將你們所說的結合在一起,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

  五、鞏固練習。

  1.填空。

 。娔X顯示)

 。1)一個整數除以另一個不為零的整數,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 )能被( )整除。

  (2)因為28÷4=7,我們就說28能被( )整除。

  (3)在有余數除法中被除數=( )。

 。4)( )÷3=8…2。

  2.完成“練習十六”中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判斷。

  (電腦顯示)

 。1)有余數的除法里,商都比除數小。( )

 。2)19除以4,商是4,余數是3。( )

 。3)8能被32整除。( )

 。4)24只能被6整除。( )

 。5)128能被128整除。( )

  師:你們回答得都很好。(電腦出現回響掌聲)

  4.課堂活動練習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01-15

余數的除法教案08-26

《有余數的除法》教案01-14

有余數的除法教案04-07

余數的除法教案范文04-27

《有余數的除法》教案范文01-10

余數的除法教案15篇03-03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范文02-01

有余數的除法的例3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