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八年級語文教案

八年級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06 11:35:02 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級語文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語文教案【集合15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1

  《最苦與最樂》

  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了解作者

  2、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論證方法

  3、理解并體會語言流暢凝練的語言風格

  4、從小樹立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和正確的苦樂觀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讓學生說說自己心中所認為的人生中最苦與最樂的事。

  二、明確目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大抵()契()悲天mǐn()人

  2、解釋下列詞語

  如釋重負:

  悲天憫人:

  任重而道遠:

  3、梁啟超,代資產階級者者、者。字,號別號。1895年赴北京參加會試,隨康有為發(fā)起"",著有《》

  4、請把下列語句和出處連接起來

  古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俗語無入而自得

  孔子任重而道遠

  孟子如釋重負

  曾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5、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并依此給課文劃分段落

  是最苦,是最樂,人生應,而不應。

  四、精讀課文,討論研究

  1、作者把苦樂與責任聯(lián)系起來,提出了自己的苦樂觀。他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聯(lián)系的?結論是什么?

  2、找出文中的設問句,說說作者提出了哪些問題,他又是怎樣回答的。

  3、朗讀第①②段,劃分每段層次,概括層意。

  4、找出文段中所運用的論證方法。

  五、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談談這句話給你的啟示。

  2、用課文中的話將句子補充完整,并談談句子的特點和作用。文中還有這樣的語句嗎?請找出來。

  ,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的日子;,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

  六、課堂小結

  1、學生自我總結

  我的收獲

  我的不足

  2、師生共同總結

  七、當堂訓練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

  ①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诘搅碎L城,責任自然壓在我的肩頭上,如何能逃躲。()

  2、指出下列句子的論證方法

  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3、文中"最苦"指,"最樂"指,中心論點是。

  4、讀罷此文,作為當代中學生,你認為自己目前應擔負的責任是什么?你準備怎樣去完成?

  5、結合課文,怎樣理解孔子的"無入而不自得"?

  6、請寫出二到三則有關"責任"的名言。

八年級語文教案2

  知識目標:

 、帕私庠u論的文體特征。

  ⑵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從事例中引出觀點、層層深入說理的特點。

  能力目標:

 、爬^續(xù)培養(yǎng)學生搜集、篩選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婆囵B(yǎng)學生閱讀評論的能力。

  情意目標:

  了解人類探索精神的可貴之處,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建議

  課文主題

  文章通過對"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事件的追思,回顧了人類敢于探索的精神,闡明了自己的觀點:一切科學事業(yè)都需要探索精神,"挑戰(zhàn)者"號爆炸了,人類的探索精神是不滅的。

  課文思路

  全文共4個自然段。圍繞著人類的探索精神展開。

  第1段:由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爆炸入筆,寫到因此而罹難的麥考利夫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氣,為全世界上了驚心動魄的一課。

  第2段:由航天飛機,聯(lián)想到早期的`飛機,說明從早期的飛機到今天的航天飛機都是人類探索精神的物化。"挑戰(zhàn)者"號雖已化為碎片,但人類的探索精神卻得到了發(fā)揚。

  第3段:由航天事業(yè)推及到一切科學事業(yè),說明探索精神不可缺少。

  第4段:由自然科學論及社會科學,說明社會科學同樣需要探索精神,并由"挑戰(zhàn)者"號爆炸了,美國的宇航局并沒有因此關門,航天飛機仍會在萬里蒼穹中穿行,得出結論:人類的探索精神是不滅的。

  寫作特點

  1、擺事實、講道理。

  文章在第1、2段中先后列舉克里斯塔·麥考利夫為實現(xiàn)上兩次"太空課"的愿望,冒險登上航天飛機最后遇難;以及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的發(fā)明者萊特兄弟和早期飛機的乘坐者的事例,證明探索精神在航天事業(yè)中的重要性。作者把"挑戰(zhàn)者"號化為碎片,看作是"人類的探索精神"得到了發(fā)揚。

  在第3段文字中,又列舉了達爾文、諾貝爾、利赫曼和羅蒙諾索夫等科學家的事例,說明一部科學史證明一條定理:為了開拓,必須冒險。生動的事例,使人信服,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2、層層推進、深入說理。

  本文追思"挑戰(zhàn)者"號的目的在于贊揚人類生生不息的探索精神。作者認為:從早期的飛機到今天的航天飛機都是人類探索精神的物化。航天事業(yè)需要探索精神,一切科學事業(yè)也不例外,自然科學如此,社會科學同樣如此,這樣層層推進,由點到面,有力地證明了人類探索精神存在的可貴之處和普遍意義。

  文章由事及理,事理結合,血肉飽滿,富于活力。

  教學重點切入方法建議

  本文是一篇針對"挑戰(zhàn)者"號升空后爆炸一事發(fā)表看法的評論,旗幟鮮明、舉例典型、說理透徹。如何針對當前發(fā)生的重大事件表明觀點和態(tài)度,擺出事實從不同角度論證觀點、層層說理,這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習本文可以從這樣一些角度切入:

  一是從題目的解析入手:"追思"是追憶和思考的意思,表明本文是對"挑戰(zhàn)者"號升空后爆炸一事發(fā)表看法的,閱讀時,要思考作者對此闡述了怎樣的觀點。

  二是從介紹評論特點人手:評論被稱為報紙的"旗幟"、"靈魂",是新聞宣傳的"第一提琴手",評論有社論、短評、述評、編者按等不同形式。本文屬短評,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平易靈活。

  三是從比較閱讀人手:與新聞《美"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相比較,在內容、寫法、表達方式等方面有何區(qū)別、聯(lián)系,注意本文是從哪些方面或通過怎樣的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的。

八年級語文教案3

  一、學習目標

  1、 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提倡人們在生活中應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

  2、 理解文章的說理方法。

  3、 學習議論文嚴謹?shù)乃悸,緊密的結構。

  二、教學設想

  1、 整體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 把握文章嚴謹?shù)慕Y構。

  3、 準確理解“靈魂”的內涵。

  4、 課前了解并搜集一些感動自己的人或事。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流程

  (一) 交流預習情況。

  1、 蘆葦(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攜(xié)嘈雜(cáo) 沐浴(my) 緬懷(miǎn) 萎縮(wěi)2、 平庸:尋常而不突出;

  平凡卑鄙:(語言,行為)

  惡劣;不道德。

  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

  無足輕重:無關緊要。

  顯赫:(權勢、名聲等)盛大。

  賢哲:賢明的人。

  緬懷:追想(以往的事跡)。

  (二) 導課:

  1、 讓學生談談感動自己靈魂深處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課題“人的高貴在于靈魂”。

  2、 作者簡介: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出版各類著作二十多種,其中《人與永恒》、《守望的距離》、《妞妞——一個父親的雜記》《尼采——在世界的轉折點上》等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是當代具有號召力的學者、作家。

  (三) 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思考:

 。1)文章提出怎樣的觀點?

  (2)理出文章的思路。

  2、 學生討論交流:這是一篇談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議論文。

  文章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論點——人的高貴在于靈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舉事例證明——“一切賢哲”都十分珍惜內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為例,說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著純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達期望——祝愿人們保持著純正的追求。

  (四) 精讀課文,理解文章的說理方法。

  1、 默讀課文,思考:文章如何將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增強文章的說服力的?

  2、 學生討論、交流:

 。1) 第二段,舉例阿基米德和第歐根尼進行說理。兩個例子的角度又各有側重,一是生命將被別人奪取的時候,一是在地位顯赫的人物要提供幫助的時候,這樣就豐富地展示了賢哲們靈魂的內涵。精要的議論揭示了所舉事例蘊涵的道理:在這些有著豐富內在世界的偉人面前,無論是奪取生命的屠刀,還是至高無上的亞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無足輕重,不屑一顧;在這些有著高貴靈魂的偉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無價值。

 。2) 第三段舉一位作家的例子進行論證。它不是單純的舉例,而是把舉例和引用緊密相結合。既以王爾德本身的行為為例,又以他的名言為據。側重闡述獻身于文選藝術的人,總是把它們看做寄托自己靈魂的所在。

 。3) 第五段先敘說一個少女在車廂中專心讀書的例子。

  3、 總結:文章舉例注意選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側重,事例的敘述突出重點,并且運用簡要的分析,將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五) 合作探究,能力遷移。

  1、 學完課文,你覺得一個人靈魂的高貴體現(xiàn)在那里?假如把“高貴”改為“高尚”,好不好?討論交流:一個人靈魂的高貴體現(xiàn)在:A有思想 B有豐富的精神財富,C有一種純正的追求。

  把“高貴”改為“高尚”不好。因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內容主要不是提倡一個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較高的審美趣味,“高貴”雖然也指人的品質,但說人的高貴,又不限于品質這一個方面,本文的“高貴”主要強調的是人要“有一顆能思想的靈魂”。

  2、 說說你在平時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過的“動人的光彩”。(引得學生理解“動人的光彩”即能夠堅守住自己的靈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質的競爭中享有豐富的精神追求等。)六、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3、 文章運用舉例,引用等說理方法,說明了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的道理,提倡人們在生活中應該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

  4、 練筆:從自己的記憶里,選取一則“會閃放出動人的光彩”的平凡事,字數(shù)150字左右。

八年級語文教案4

  《小石潭記》

  教學目標:

  1、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

  2、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3、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重點: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教學難點: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創(chuàng)意:以反復誦讀為手段,以抓關鍵詞為方法,以情感變化為抓手,帶動對文章脈絡的梳理,對小石潭美麗景色的賞析,以及對人物內心情感的體悟。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背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找出這首詩中最能表現(xiàn)作者心境的兩個字。沒錯,“孤”和“獨”,這就是詩人當年參與改革失敗被貶時的心情寫照。柳宗元被貶永州做司馬期間,寄情山水,寫了八篇游記,史稱“永州八記”,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一記,《小石潭記》。

  二、譯讀,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初讀,圈出生字詞,查字典讀準字音。

  2、讀懂文意

  以小組為單位,借助課下注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教師巡視,師生交流。

  3、讀出文脈

  (1)作為一篇游記,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請同學們在文中標示出表明作者游蹤變化的詞語。

  從小丘西行——下見小潭——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記之而去

  把握游記以游蹤為序以及本文寫景移步換景與定點觀察相結合的特點。

  (2)在游覽的過程中,隨著景物的變化,作者的心情也隨之變化。請同學們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

  “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三、品讀,緣景明情

  柳宗元為什么先是快樂的后來又悲傷了呢?下面我們就循著文脈來找答案。

  1、品讀“心樂之”。結合小石潭美景,感受其“樂”。

  課文開頭就說“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意思是聲音很好聽,使我很高興,作者是“樂其水聲悅耳”。請大家讀課文,試著將“心樂之,樂其----”補充在文章某句話后面,連起來讀一讀,感受作者的“樂”。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毙臉分瑯菲涮端鍥。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毙臉分瑯菲浒哆吺^姿態(tài)萬千,形態(tài)各異。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毙臉分瑯菲錁淠厩嗍[,藤蔓翠綠,搖曳多姿。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毙臉分瑯菲涮端宄渭儍。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心樂之,樂其魚兒自由靈動,調皮可愛。

  無意間發(fā)現(xiàn)小石潭這么個幽靜美麗的地方,作者自然是激動的,驚喜的。

  2、品讀“凄神寒骨”,結合小石潭氛圍,感受其“凄”。

  景美人樂,作者是不是流連忘返了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如此美景卻不能長時間的.停留,為何?“以其境過清”。朗讀直接表現(xiàn)“其境過清”的句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斌w會作者凄涼悲傷的感情。

  是什么引發(fā)了作者心境如此大的變化的呢?找到關鍵字!疤段髂隙钡摹巴弊。他望到了什么?“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辈⒉幻篮玫脑O喻,正是作者凄寒、迷茫的內心體現(xiàn)。指導朗讀,語速要緩慢,語調要低沉,讀出淡淡的憂郁之感和作者內心的迷茫。

  四、悟讀,知人論世

  柳宗元明明站在潭邊沒動,眼前的景客觀上也沒有變,那為什么感受突然就不一樣了呢?結合作者身世,從作者由“樂”變“凄”的微妙情感變化中領悟其孤獨的內心世界。

  屏幕顯示柳宗元身世:(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歲即中進士。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后任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終年46歲。)

  當作者向西南望去,見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勢如犬牙一般交錯,于是有一種幽深不可測度的內心感受,而這一感受,似乎隱約的與自己被貶謫以來一貫的心境有某種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的勃勃生機了,而是顯得寂寥無人,凄神寒骨。

  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境遇何其相似,所以作者不禁觸景傷情,為小石潭的處境感傷,也為自己感傷。所以再美的風景也只能帶給他短暫的快樂,卻始終走不進他苦悶而孤寂的心靈。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了柳宗元情緒的變化,觸摸到了柳宗元孤寂卻不頹廢的心靈。推薦大家課外閱讀“永州八記”中的其他作品,更多地感受柳宗元游記的獨特魅力。

八年級語文教案5

  《壺口瀑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壺口瀑布的美。

  2.抓住關鍵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特點。

  3.學習作者從聲響、形狀、態(tài)勢等不同角度來描寫壺口瀑布的特點的方法。

  4.領會文章蘊含的深刻意義——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韌剛強的民族精神。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最能體現(xiàn)黃河奔騰的氣勢的,莫過于黃河壺口瀑布了,教師簡單介紹壺口瀑布的位置與形成。出示3張有關瀑布的照片,請學生判斷哪張為“壺口瀑布”。請學生用一個詞語,描繪一下3張中最喜歡的那幅照片,或在看到照片時的感覺。

  今天我們學習的“文化散文”家梁衡筆下的壺口瀑布,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課文,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

  教師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聽讀,一邊聽一邊畫出描寫壺口瀑布的語句,感受語言的魅力及壺口瀑布的氣勢。

  學生自由朗讀,根據剛剛聽讀的體會,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壺口瀑布的意境美。并說說文章兩次寫到壺口瀑布的情景,分別是什么季節(jié)。在文中標出兩次所在的段落。

  明確:第一次是雨季,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是枯水季節(jié),在第三、四自然段。

  目標導學二:分析壺口瀑布的特點

  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雨季和枯水季壺口瀑布的語句。思考: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點?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點?你是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

  明確:(1)雨季壺口瀑布特點: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從下面句子可以看出來:

 、佘囘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谀菧弦驯还嗟美四瓩M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

 、畚以陟F中想尋找想象中的飛瀑,但水浸溝岸,霧罩亂石,除了撲面而來的水汽,震耳欲聾的濤聲,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只有一個可怕的警覺:仿佛突然就要出現(xiàn)一個洪峰將我們吞沒。

  (2)枯水季瀑布的特點:氣勢磅礴、雄偉壯大、堅韌不拔、剛中帶柔的特點。

  從下面句子可以看出來:

  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

  目標導學三:體會黃河象征的民族精神。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么……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1.小組討論: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這段文字?

  明確:語氣應該由平緩漸漸提速,帶著驚嘆、贊美的語氣朗讀。

  2.看到這黃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流露出怎樣的情感?

  明確:由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tài),想到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懷。正因為如此,在作者筆下黃河之水也被賦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對黃河之水的描寫之中。這種寫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請繼續(xù)朗讀第六自然段,作者由黃河之水想到人之外,還想到了什么?

  明確:想到民族的精神。他由黃河的“柔中帶剛”“遇強則抗”“勇往直前”聯(lián)想到中華民族的堅強不屈,借對黃河的贊美,表達對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頌。

  小結:作者描寫了黃河之水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xiàn)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時由黃河的性格想到中華民族雖歷經艱難,但寧折不彎,堅忍剛強,勇往直前的精神。通過議論和抒情,抒發(fā)了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贊美之情。

  第2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感受了壺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體會了黃河之水象征的民族精神,請同學們一起來回顧黃河之水有哪些精神(請學生發(fā)言)。這節(jié)課我們將從寫作手法和語言特點方面繼續(xù)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和精神。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體會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

  1.在寫雨季的壺口時,作者寫“只急慌慌地掃了幾眼,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心還在不住地跳……”這一感受,有何用意?

  明確:側面描寫,從“我”的感受出發(fā),間接寫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懼的氣勢,使人感受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無窮。

  2.你還能找到運用側面描寫的例子嗎?

  明確:第三自然段,“當?shù)厝苏f,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渾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聽了不覺打了一個寒噤!币卯?shù)厝酥v的“豬毛被拔光”的事,側面體現(xiàn)壺口瀑布的迅疾。

  3.作者在寫了壺口瀑布的水之后,為什么又寫腳下的石呢?

  明確:寫腳下的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旋出光溜溜的大坑,側面表現(xiàn)出河水遇強則抗,堅韌的特點,表明水的剛強和抗爭精神。

  4.作者的重點是要寫枯水季的壺口瀑布,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次來觀看壺口瀑布的感受?

  明確:第一次是遠觀,寫壺口瀑布給人驚心動魄的感覺,為后文具體描寫第二次觀看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起到鋪墊和渲染的作用。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目標導學二:品味本文語言特色及效果

  1.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描繪雨季瀑布的特點的?

  明確:①聽覺角度:在半山腰“濤聲隱隱如雷”,近處濤聲“震耳欲聾”。

 、谝曈X角度:“河谷里霧氣彌漫”“像一鍋正沸著的水”“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

  2.作者描繪雨季壺口瀑布時的語言具有怎樣的特點?請找出你認為最有表現(xiàn)力的一句具體分析。

  (1)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明確:本句運用比喻,將濤聲比作雷聲,把洶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壺口瀑布驚心動魄、氣勢磅礴的特點。

  (2)(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時,正是雨季,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

  明確:句中用了“跌”“吸”“灌”“沖”一系列動詞來描寫河水,突出河水險急、洶涌澎湃的氣勢,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體可感。

  3.作者描寫了壺口上游的河水和腳下的深溝,找出相應的語段,仔細品味其語言特色,體會其意境。

  (1)上游:“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

  明確: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將枯水季仍然氣勢磅礴、洶涌無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點展現(xiàn)了出來,令人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回味無窮。

  (2)龍槽壺口:

 、佟澳瞧教谷缦拇笏袷潜灰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

  明確:運用“吸”“攏”“沖”“跌”“碎”“升”“跨”“穿”一連串的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黃河奔騰至此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改變,一下從河床跌入深谷,碎成點,碎成霧,充滿靈性與生命力量。分析描寫壺口瀑布的語言特點,應該從多種角度入手,修辭手法、用詞角度、句式特點等。

 、凇捌狡降,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中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明確: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時奔騰的黃河之水已變成了飛流而下的瀑布——渾厚、壯闊、猛烈、凝重。

 、邸坝谑怯钟幸恍└髯詩Z路而走……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

  明確: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和長短句結合的語言,形象地寫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礙后尋找其他的出路,成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八年級語文教案6

  一、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章用幾個小標題的形式,按照邏輯順序,有條理的介紹了什么是克;克隆的試驗;以及克隆的應用、發(fā)展。文章緊緊圍繞文題中"奇妙"兩字,生動、通俗的向讀者介紹"克隆"這一最新的尖端科技的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練習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學習文中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提高閱讀現(xiàn)代科學文的能力,培養(yǎng)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習課文,了解掌握科學知識;學習一定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

  2、教學難點:對克隆問題引發(fā)的倫理、道德、法律問題的認識。

  四、教學準備:

  1、學生:上網或圖書館收集有關克隆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設備。沒有條件的地方可準備《西游記》的VCD、錄像機、錄音機、音樂磁帶,關于“克隆”的圖片資料。

  五、設計思路:

  教學一篇課文,讓學生理解內容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多方面的能力。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币虼苏n前讓學生自己利用圖書館,網絡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培養(yǎng)獲取信息的能力。在授課中,采用讓學生讀、說、寫、練結合的方法,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生愛科學的熱情。

  六、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開始,放映《西游記》中孫悟空拔一把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的片段,然后講述導語:孫悟空在緊要關頭總能逢兇化吉,同學們也想不想有這種本領呢?這是什么本領呢?在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下,我們能實現(xiàn)這個夢想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帶著這些夢想來學習一篇新課《奇妙的克隆》(在"克隆"的圖片上出示課題)

  設計這一導入語,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渲染營造一種氛圍,激發(fā)他們的一種求知欲、好奇心,為新課的講授作鋪墊,激起學生的熱情,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進入本課學習。

 。ǘ┳杂衫首x,整體感知: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問題:用簡潔的話條理清楚地介紹什么是克?克隆的作用?(學生讀課文時,以輕音樂陪襯,出示克隆綿羊、魚、牛等動物的圖片)

  認識一個新事物應由簡到繁,由易入難。同時用音樂是為了陶冶學生,語文課不僅是文字語言的載體,樂曲也是對學生進行美感的熏陶的一種方式。

 。ㄈ┭凶x探究,知識搶答:

  用知識搶答的形式,確立一個主持人,一個記分員,一個記時員,學生分成5—6個組,確定小組發(fā)言人,針對問題,合作探究,解答疑問,教師提供若干問題,學生主持也可針對文章內容隨機確定問題。

  教師提供的問題逐一出示為:

  1、文章說明“克隆”這一科學知識時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說明。

  2、“克隆鯽魚出世前后”一節(jié)的說明順序是什么?為什么不以時間的先后來寫"克隆試驗"呢?

  3、“克隆羊”的誕生,為什么在全世界“轟動”?

  4、克隆技術好處?

  5、克隆的危害?

  6、文中哪些語句體現(xiàn)了科學家的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新課標要求學生具有團結合作,主動探索的精神,寓教于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解現(xiàn)代科技的知識,也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對教學重點進行了突破。

 。ㄋ模┩卣褂懻,注重人文:

  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隨著"克隆"技術的`發(fā)展,科學家進行了"克隆人"的試驗。你對"克隆人"的問題如何看待?

  1、觀點明確,理由充足。(利用自己收集的資料)

  2、表述清晰、流暢,有條理性。

  新課標確定語文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工具,它還具有人文性,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引導,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同時,此環(huán)節(jié)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ㄎ澹┱n堂小結,歸結板書:

  今天,我們跟隨作者進行了一次克隆之旅,一路上走來,我們在作者這位導游的講解下,通過大家的探求,知道了有關克隆的許多原先不了解的科學知識,也學習到科學家們鍥而不舍的精神,這都是我們求知路上的寶貴財富。愿同學們去努力探索更多的未知領域,來造福人類。

 。┳鳂I(yè)設計。

  搜索整理有關"電腦"的知識,用一定的說明方法,按邏輯順序寫一篇"電腦"的科學小品,字數(shù)500字左右。

  對學生進行所學知識的鞏固,并舉一反三,學以至用。

八年級語文教案7

  《核舟記》

  教學目標:

  1、自主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常用詞語。

  2、理清文章整體思路,學習本文介紹核舟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語言的簡潔、準確、生動。

  3、體會作者情感,認識我國徽雕藝術的卓越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整體思路,學習本文介紹核舟的說明順序。

  教學難點:體會說明語言的簡潔、準確、生動。

  教學創(chuàng)意:本教學設計是以活動為中心,在學習《桃花源記》和《小石潭記》的基礎之上,自學《核舟記》,把握說明順序,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簡潔性、生動性,感受我國徽雕工藝的精巧絕倫。

  教學步驟

  一、自主感知,援疑質理

  (一)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通譯全文,把不懂得字、詞、句提出來,其他同學幫助解答,較難的由教師引導學生來解答。

  (二)理解文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在此基礎上同桌互譯。

  要求:1、一人譯,一人聽,聽者指瑕校正,每人一段,輪流進行。

  2、翻譯時能落實字詞,可增刪調補,要求句意通順。

  3、兩人都不能譯通的句子做上記號,譯完后提出來,大家共同解答。

  (三)標題為《核舟記》,其“記”的文體是否與前兩篇課文《桃花源記》、《小石潭記》的文體一樣?

  明確:雖然都屬于“記”的范疇,但是本文的體裁是說明,不同前兩者的記敘。

  二、活動體驗,把握順序

  (一)動手做【這一活動宜作為課前作業(yè),要求學生提前完成】

 、倜績扇税l(fā)一張8K白紙按照課文介紹的內容折一只烏篷船。然后按課文的說明開上小窗,“畫”上“題字”

 、谟眯〖埰舫扇齻人形,要求為東坡畫上胡須,在船頭用粘膠等擺好位置,他人指正(請注意方位)

  (二)動口說

 、俑鶕g文將課文內容的主體部分改成“解說詞”,要求語言通俗、形象。

 、诿啃〗M推薦一名學生手拿核舟上臺解說,其他同學質疑指瑕。(要按照課文的說明順序進行解說)

  三、刪減添補,品析細節(jié)

  (一)找關鍵句,文中統(tǒng)領全文并集中表現(xiàn)核舟藝術特點的關鍵詞是什么?

  明確:奇巧。(如果學生在這里不能思考出來,可以再次引導學生對之前的知識進行勾連。《口技》也選自《虞初新志》,《口技》中統(tǒng)領全文的'是“善”字,本文中的關鍵詞應當是“巧”字。)

  (二)王叔遠如何表現(xiàn)核舟之巧?請大家速讀第二段和最后一段,說說你的看法。

  明確:①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边@說明制造核舟的材料很小。課文第6自然段對核舟上雕刻的內容作了統(tǒng)計!巴ㄓ嬕恢,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這樣來看,總計九個種類,即五十三個物件。說明雕刻內容之多。在“小”材料上刻“多”內容,實在是“巧”。

 、谟屑t有綠,色彩對比鮮明,怎一個“巧”字了得!

  (三)魏學洢如何再現(xiàn)核舟之巧?

 、僬埓蠹衣犂蠋熥x三四段的縮寫,思考哪種表述更好。

  教師讀文本——船頭坐三人,中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佛印絕類彌勒。船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诳s寫時去掉的內容,分別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明確:比如,從動作來看,“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扶魯直背”,動作描寫很具體,讓人覺得東坡和魯直的關系很親密。又如,從神態(tài)來看“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寫出了佛印很瀟灑。從細節(jié)來看,“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币淮钪槎伎梢郧迩宄財(shù)出來,這說明刻得細,寫得更細,還有“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焙酥郾旧硪呀浐苄,作者卻還要寫童子的右手和右腳趾,這自然是寫得很細。

  四、再讀《核舟》,回味藝術

  請大家選擇你覺得最能表現(xiàn)作者贊嘆之情的句子,有感情地讀給同桌聽。

  例如: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捌媲伞币辉~直接表達對王叔遠技藝的贊美。

  又如:②“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王叔遠雕刻那么多東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長的桃核,作者為他這種高超精湛的技藝表達出欽佩的感情。

  其實,整篇文章字里行間都是對王叔遠雕刻技藝的贊嘆,都表現(xiàn)了微雕藝術之美,沒有一句不是夸獎,沒有一處不是贊嘆!

  五、小結

  正是因為王叔遠細致的雕刻“表現(xiàn)”,才為魏學洢生動傳神的雕刻“再現(xiàn)”提供了契機,反過來,魏學洢細膩的“再現(xiàn)”更加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王叔遠記憶的精湛,兩人均是“奇巧大師”,當之無愧!

八年級語文教案8

  《桃花源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文言字詞;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誦讀的基礎上,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繪桃花源的美。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桃花源”的理想社會的描述,認識其對美好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繪桃花源的美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看PPT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這個成語)“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zhàn)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F(xiàn)在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分享交流——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陶淵明,東晉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本文大約寫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征召,又復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并記》寄托了自己的社會理想。

  2、字詞正音

  豁然開朗huò屋舍儼然shè yǎn阡陌qiān mò

  黃發(fā)垂髫tiáo便要還家yāo詣太守yì

  3、朗讀感知

  范讀課文,清楚、流暢。

  清楚:句讀分明,節(jié)奏合理,語速適中。

  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

  4、了解文章

  文章是的敘事線索是什么?

  明確: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進入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尋找桃花源

  三、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第一節(jié):發(fā)現(xiàn)桃花源

  1、漁人怎樣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

  2、桃花林里的自然景色如何?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明確:為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huán)境,假如你來到這里,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明確:有山有水,人杰地靈;,心情舒暢、愉快、愜意。

  推斷:A、有人。B、那么,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節(jié):進入桃花源

  1、漁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2、這里的`人生活的好嗎?何以見得?

  3、討論:如此之美的環(huán)境,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找到嗎?

  第三節(jié):訪問桃花源

  1、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么?

  明確:大驚——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

  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熱情、好客,民風淳樸

  2、桃花源人來到這個地方的原因?

  3、討論: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何“皆嘆惋”?

  明確:A.陶淵明所處時代。B.作者寄托的美好理想社會。

  4、為什么“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明確:怕世人找到,破壞他們安寧的生活。

  第四、五節(jié):離開桃花源,尋找桃花源

  1、漁人離開桃花源怎么做的?

  2、他為何沒有答應桃源里人的要求?

  明確:桃花源是理想的社會,漁人也想讓大家都能過上這樣的好生活。

  3、結果如何?作者為何這樣寫?

  明確:遂迷,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研讀課文,深入探討

  為什么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么評價?

  明確: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xiàn)實社會相對照的。這里景色優(yōu)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八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簡單了解作者,把握課文主要觀點,領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品味文中意蘊深刻的語言,初步把握哲理性散文特點。

  3.探尋作者思想境界,領會課文的人文內涵。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永久的生命

  一、導入新課

  生命,總是令人深思。有人說,生命偉大而神秘,豐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說,世上沒有永恒的春天,亦沒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作家嚴文井的答案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閱讀文章,把握文章觀點

  1.世界上會存在永久的生命嗎?閱讀文章之前,請說說你對題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

  明確:(1)沒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壽命,從生物學的角度以及自然規(guī)律來看,不會存在永久的生命。(2)有永久的生命;個體的生命也許總是有生有滅,但是生命總體卻永遠生機勃勃。

  【教學提示】

  是否存在永久的生命?這本是個有趣而深刻的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該問題進行思考,引起學生對生命的關注;蛟S,思維敏捷的同學已經有了超越表象的答案,這無疑更有利于文本教學。

  2.閱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表達了什么觀點。

  明確:本文主要表達了“生命是永久的”這一觀點。

  探究:請你在文中找尋支撐“生命是永久的”這一觀點的段落或語句,說說你對它的理解。

  (1)我們應該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動著,永遠不朽。

  理解:結合后文小草生長的事例可知,生命是“流動”著的,這個流動即小草隨著寒暑。

  因為生命的'整體是永久的,我們要在這永久的生命中留下光彩的一筆,同時又要意識到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在一定的審美休憩之外,須立即報以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板書設計

  永久的生命

  教學反思:

  可取之處:本文是一篇說理性散文,其哲學內涵十分深刻,因此宜將體悟其人生哲理作為教學重點之一,但哲理思辨內容單純靠講解難以令學生深度把握。因此,本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把握課文觀點到把握行文思路,由設置問題到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自主探究,有利于學生深入把握課文內容。

  不足之處:本文由于課時限制以及內容的難度限制,在哲理性散文的特點方面,只能讓學生形成簡單的印象,不能深入把握。

  第2課時 我為什么而活著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前一課時我們在學習生命具有永久性的特點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了生命的個體性特征。是的,生命如此短暫,正如前文的感嘆,“我們都非?蓱z”。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也許我們該做點什么,換句話說,也許我們應該首先弄清楚,我們?yōu)槭裁椿钪?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羅素是怎么闡釋的。

  二、教學新課

  作者簡介:伯特蘭·羅素(1872—1970),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shù)學家、作家,無神論者,也是二十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xù)不斷地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數(shù)學原理》《物的分析》等。

  目標導學二:把握文章觀點,理清文章結構

  1.作者在標題中拋出自己的問題“我為什么而活著”,他在文中是如何回答該問題的?

  明確:作者在這篇短文中,開門見山地回答文章標題提出的問題。他活著的三個理由(或三個目標)是:第一,對愛情的渴望;第二,對知識的追求;第三,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用“純潔”“強烈”兩個詞來形容這三種感情,它們是作者在漫長一生中奮斗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

  2.請簡要概括文章五個自然段的內容,并說說本文的結構思路。

  內容:第一段:回答標題所設下的問題,“我”活著的理由有三個,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二段:具體闡釋追求愛情可以給人帶來喜悅,可以使人擺脫孤寂,可以讓人領略到美好境界。

  第三段:講述知識能增加人們對自然、科學、人類自身的了解,滿足人類求知欲,給人帶來無限樂趣。

  第四段:寫人類的痛苦促使著“我”不斷努力,以期減少這痛苦,但“我”依然癡心不改,要為此奮斗。

  第五段:是作者對自己一生的總結,認為如此活著是有意義的。

  結構:全文采用了“總—分—總”結構,采用直接說理方式,表達作者的思想。

  目標導學三:理解課文,把握內涵

  1.作者為什么把追求愛情作為活著的第一條理由?

  明確:作者說,追求愛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愛情可以帶來狂喜;第二,愛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愛情的結合可以使人看到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縮影?傊,愛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愛情,則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這里,作者把愛情描寫得極其美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2.作者為什么追求知識?你能說說知識給你帶來了什么嗎?

  明確:一是可以了解人的心靈;二是可以了解星辰為什么發(fā)光;三是能夠理解畢達哥拉斯的思想威力。這三方面實際上包含了人類知識的幾個重要方面:人類、自然和社會。事實上,我們學習的知識,是人類在對世界的好奇心驅使下的創(chuàng)造,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有解開世界之謎的快樂,還有思考過程本身的快樂。

  3.作者活著的第三條理由是什么?這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胸懷?

  明確: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耳邊經;仨懫鹜纯嗟暮籼,眼前浮現(xiàn)饑餓的兒童、被壓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無依的老人。在這里表現(xiàn)了一個偉大的思想家為拯救人類苦難的博大胸懷。但作者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他對苦難往往無能為力,這就使人更加痛苦。

  目標導學四:認識哲理性散文

  探究:本課的題目為《散文二篇》,但從內容上來看,作者都在文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更像是議論文。然而,又不像議論文,因為我們沒法從論點論證等方面對其進行解讀。也就是說,這兩篇被定義為散文的文章既具有散文的某些特征,也具有議論文的某些特征,并在議論中闡釋著深刻的哲理,我們不妨將名字綜合起來,稱它為哲理性散文(或議論性散文)。

  請同學們結合對這兩篇散文的認識與解讀,說說哲理性散文具備哪些特征。

  明確:(1)從兩篇文章都能通過分析具體的結構與層次把握文章觀點來看,議論性散文應具有議論文的觀點明確、結構清晰的特點,且以議論的表達方式為主。

  (2)從文章語言以及敘述方式上來看,議論性散文具有散文的一般特征,即用語形象,這也就意味著將抽象的說理寓于具體的形象中,能使讀者獲得感悟。同時,哲理性散文并非一味地說理,因而能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具有散文的抒情性特點。

  三、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

  可取之處:由于第二課時的內容比較簡單,所以不僅講述了文本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把握住“我”對生活目的的思考,同時引導學生關注文本文體特征,對哲理性散文形成初步認識。

  不足之處:哲理性散文也側重對情感的抒發(fā),在引導關注情感方面,由于時間限制,做得不夠,需要教師根據時間安排予以適當補充。此外,對羅素生平的事業(yè)未加詳細介紹,學生或許不能感受到羅素在探索減輕人類痛苦事業(yè)中所做的貢獻。

八年級語文教案10

  一、文章內容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二、文學常識

  1、本文作者是酈道元,他是我國北魏杰出的地理學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經注》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文筆絢爛,語言清麗。

  2、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三、語音

  略無闕處(quē)重巖疊嶂(zhàng)不見曦月(xī)沿溯阻絕(sù)素湍綠潭(tuān)絕巘多生怪柏(yǎn)飛漱其間(shù)屬引凄異(zhǔ)

  四、通假字

  1、略無闕處(闕通缺)

  五、古今異義詞

  1、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

  今義:常用于選擇復句的關聯(lián)詞)

  2、至于夏水襄陵(古義:一個動詞'到'和一個介詞'于'

  今義:常連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六、詞類活用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動詞用作名詞,奔馳的快馬)

  2、林寒澗肅(寒:形容詞用作動詞,清涼)(肅:形容詞用作動詞,寂靜)

  3、空谷傳響(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里)

  七、一詞多義

  1絕

  沿溯阻絕(隔絕)

  哀轉久絕(消失)

  2、自

  自三峽七百里中(從、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八、重點詞語解釋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時)

  3、則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屬引凄異(屬:連接)

  6、不見曦月(曦:陽光或日光)

  九、特殊句式

  十、朗讀節(jié)奏

  1、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十一、理解性默寫

  1、文中側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文中側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4、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5、寫山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6、由三峽水流洶涌湍急聯(lián)想到李白的詩歌是:《早發(fā)白帝城》

  7、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8、寫三峽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9、三峽夏季江水的特點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0、從視覺角度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11、描寫夏季三峽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2、描寫三峽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寫三峽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4、文章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的靜景,也描寫了'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點語句翻譯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輕風,(仍然)不認為快。

  2、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中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3、絕巘多生怪柏

  4、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很多趣味。

  5、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峽谷的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

  6、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重疊的山巖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時分,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十三、課文內容理解

  1、本文寫春冬之景,用素、綠、清、影四字突出其特點。寫秋季景色,用寒、肅、凄、哀四字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2、結合文章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雄奇險峻,清幽秀麗。

  3、文末以漁歌作結有什么作用?

  進一步突出三峽秋天的凄異。

  4、本文的中心是:描寫三峽的雄偉山勢和四季景色。

  5、作者先寫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現(xiàn)長江奔騰的氣勢和蓬勃的活力。

  6、為什么后寫秋天?

  目的在于讓讀者感受三峽寒靜肅穆、似含秋思的風致。

  7、合寫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現(xiàn)風平浪靜時節(jié)三峽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點。

  8、作者描寫了春冬之時的八種景物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怪柏、懸泉、瀑布。

  9、作者寫三峽秋景什么最突出:猿嘯

  10、本文寫凄異哀轉的猿聲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為一體。

  11、漁歌使用的修辭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強調、渲染了三峽秋天的凄涼、悲愁。

  12、對文章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三峽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

  B、文章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xiàn)力的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關于三峽江水的描寫與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寫山,后寫水,突出了三峽山高水險的特點。

  13、從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么?

  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氣氛。

  14、本文寫景的特點是:在四季變化中展現(xiàn)三峽奇異鬼譎的山水美景,寓靜態(tài)于動態(tài)之中,動靜結合。

  15、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而是從夏、春冬寫到秋?

  主要根據三峽江水的特點來選擇寫作順序的。

  16、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表達了祖國山水風光的熱愛,寄予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十四、開放性試題

  1、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fā)電站,也可以從本文找出兩個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并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勢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或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2、選出下面不是寫'水清'的一項()

  A、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

  D、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八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誦讀,注意語氣、語調,在誦讀中把握人物內心情感及性格,雷電頌教案。

  2、 引導學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3、 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1、 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辭手法、象征手法,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2、 理解文章語言所包含的深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1、 指導學生利用書籍或網絡,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了解《屈原》及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接觸戲劇。

  2、 課前初讀:要求學生通讀課文2-3遍,弄懂生字詞,熟悉課文內容。

  二、導入新課:

  1、 歷史故事導

  2、 作家及歷史背景簡介

  三、整體感知:

  1、 課堂范讀:播放《雷電頌》的朗誦帶。要求學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語段所使用的語氣、語調、語速。

  2、 你覺得本文在氣勢上有何特點?

  明確:

  激情澎湃,氣勢雄渾。

  3、 模仿朗讀:根據剛剛所聽到的錄音,仔細揣摩語氣、語調、語速,自由朗讀全文。

  4、 與以往的課文相比,這篇課文在形式在有什么特點?

  明確:是屈原的內心獨白。

  5、 結合課文背景,根據你的理解,談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

  明確:課文的內容可分為兩個大的方面。

  第一層(從“風!你咆哮吧!”到“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毀了吧!” )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表達了對黑暗的憤激和對光明的禮贊與向往。

  第二層(從“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四、品味語言:

  1、 精讀:

  討論:《雷電頌》既然是屈原的內心獨白,那么我們就能夠從這些話中讀出屈原的內心世界。請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讀給大家聽,并說說這里寫出了屈原怎樣的內心情感。

  注:要求其他同學對發(fā)言同學的朗讀及分析分別給予評價,教案《雷電頌教案》。教師可加以點撥。如:

 。1)、“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這幾句對風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對風的急切的渴盼!風即是改變黑暗的變革力量,對風以及后面的.雷、電的呼喚實際也就是對變革現(xiàn)實的偉大力量的呼喚。朗讀時應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發(fā)泄出無邊無際的怒火,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一連串的反復,“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開,劈開,劈開!”一個比一個強烈、一個比一個堅決,我們朗讀時語氣應不斷加快、加重,以表達屈原想要沖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斷的決心。

 。3)、“火,你在天邊,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這熊熊地燃燒著的生命,我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難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嗎?” 這幾句是屈原對光明的狂熱的呼喊,表達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熱烈向往與追求。朗讀時應把握那如火一般熾熱的感情及雷霆萬鈞的氣勢。

 。4)、“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把你這云中君燒毀了吧!你們這些土偶木梗,你們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們只是產生黑暗的父親和母親!” “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深刻地指出了產生的根源,“土偶木!睂嶋H上就是指的世間昏庸腐朽、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當權者和官僚統(tǒng)治集團。表現(xiàn)了作者鞭撻一切污穢、橫掃一切邪惡的頑強戰(zhàn)斗精神,體現(xiàn)了他與黑暗勢力決斗到底的浩然正氣。

  2、概括:

  通過前邊的朗讀及對屈原內心情感的分析,你認為屈原是一個怎樣的人?明確:愛國愛民,忠貞不屈,有著浩然正氣和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的人。

 3、在前面的朗讀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課文中作者將很多事物都賦予了其它的含義。歸納一下,作者究竟賦予了這些事物以什么特別的含義?這又是一種什么手法?

  明確:風雷電:象征變革現(xiàn)實的偉大力量。

  洞庭湖、東海、長江:象征人民群眾。

  無形的長劍:指堅定的信念

  “土偶木!钡娜合瘢合笳鳠o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tǒng)治集團。

  象征手法。

  4、討論:

  《雷電頌》這段獨白激情澎湃,氣勢雄渾,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點拔:從句式,修辭等角度

  明確:A、運用擬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達了愛憎

  B、運用排比與反復,使句式整齊,鏗鏘有力

  C、多用短句,表達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語氣

  5、配樂朗讀:全體學生配樂朗讀,再次體會屈原憂國憂民、英勇無畏的偉大精神。

  五、拓展延伸:

  舉辦朗誦會。同學們自行選取《雷電頌》中的片段進行朗誦,優(yōu)勝者給予獎勵。另:有興趣的同學還可結合《屈原》的劇情,進行話劇表演。

八年級語文教案12

  《信客》原文

  一

  我家鄰村,有一個信客,年紀不小了,已經長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他讀過私塾,年長后外出闖碼頭,碰了幾次壁,窮愁潦倒,無以為生,回來做了信客。他做信客還有一段來由。

  本來村里還有一個老信客。一次,村里一戶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親在上海謀生,托老信客帶來兩匹紅綢。老信客正好要給遠親送一份禮,就裁下窄窄的一條紅綢捆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個人給家里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后看看兩頭有沒有畫著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xiāng)立即傳開他的丑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

  老信客聲辯不清,滿臉凄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第二天,他掂著那只傷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剛從上海落魄回來的年輕人,進門便說:“我名譽糟蹋了,可這鄉(xiāng)間不能沒有信客!

  整整兩天,老信客細聲慢氣地告訴他附近四鄉(xiāng)有哪些人在外面,鄉(xiāng)下各家的門怎么找,城里各人的謀生處該怎么走。說到城里幾條路線時十分艱難,不斷在紙上畫出圖樣。這位年輕人連外出謀生的人也大半不認識,老信客說了又說,比了又比,連他們各人的脾氣習慣也作了介紹。

  把這一切都說完了,老信客又告訴他沿途可住哪幾家小旅館,旅館里哪個茶房可以信托。還有各處吃食,哪一個攤子的大餅最厚實,哪一家小店可以光買米飯不買菜。

  從頭至尾,年輕人都沒有答應過接班?墒锹犂先酥v了這么多,講得這么細,他也不再回絕。老人最后的囑咐是揚了揚這只扎傷了的手,說“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

  年輕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說自己賺了錢要接濟他。老人說:“不。我去看墳場,能糊口。我臭了,你挨著我也會把你惹臭。”

  老信客本來就單人一身,從此再也沒有回村。

  年輕信客上路后,一路上都遇到對老信客的詢問。大半輩子的風塵苦旅,整整一條路都認識他。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等著他的腳步聲,F(xiàn)在,他正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著眼,迷迷亂亂地回想著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只,一個個面影。

  刮風下雨時,他會起身,手扶門框站一會,暗暗囑咐年輕的信客一路小心。

  二

  年輕的信客也漸漸變老。他老犯胃病和風濕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說了,怎么沒提起這兩宗?順便,關照家人抽空帶點吃食到墳場去。他自己也去過幾次,老人逼著他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和新聞。歷來是壞事多于好事,他們便一起感嘆唏噓。他們的談話,若能記錄下來,一定是歷史學家極感興趣的中國近代城鄉(xiāng)的變遷史料,可惜這兒是山間,就他們兩人,剛剛說出就立即飄散,茅屋外只有勁厲的山風。

  信客不能常去看老人。他實在太忙,路上花費的時間太多,一回家就忙著發(fā)散信、物,還要接收下次帶出的東西。這一切都要他親自在場,親手查點,一去看老人,會叫別人苦等。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總是人頭濟濟。多數(shù)都不是來收發(fā)信、物的,只是來看個熱鬧,看看各家的出門人出息如何,帶來了什么稀罕物品。農民的眼光里,有羨慕,有嫉妒;比較得多了,也有輕蔑,有嘲笑。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的冒險家們的打分。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對城市的探詢。

  終于有婦女來給信客說悄悄話:“關照他,往后帶東西幾次并一次,不要雞零狗碎的!薄澳憬o他說說,那些貨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個女人家,來強盜來賊怎么辦……”信客沉穩(wěn)地點點頭,他看得太多,對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榮辱,震顫著長期遲鈍的農村神經系統(tǒng),他是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闖蕩都市的某個謀生者突然得了一場急病死了,這樣的事在那樣的年月經常發(fā)生。信客在都市同鄉(xiāng)那里聽到這個消息,就會匆匆趕去,代表家屬鄉(xiāng)親料理后事、收拾遺物;氐洁l(xiāng)間,他就夾上一把黑傘,傘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鄉(xiāng)間報死訊的人都以倒夾黑傘為標記,鄉(xiāng)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個人客死他鄉(xiāng)。來到死者家里,信客滿臉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語氣把噩耗通報?蓱z的家屬會號啕大哭,會猝然昏厥,他都不能離開,幫著安慰張羅。更會有一些農婦聽了死訊一時性起,咬牙切齒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連帶也憎恨信客,把他當做了死神冤鬼,大聲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順眼、連聲諾諾。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遺物送去,這件事情更有危難。農村婦女會把這堆簡陋的遺物當做丈夫生命的代價,幾乎沒有一個相信只有這一點點。紅紅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劍,信客渾身不自在,真像做錯了什么事一般。他只好柔聲地匯報在上海處置后事的情況,農村婦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會,提出的詰問每每使他無從回答。

  直到他流了幾身汗,賠了許多罪,才滿臉晦氣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干這檔子事嗎?不能。說什么我也是同鄉(xiāng),能不盡一點鄉(xiāng)情鄉(xiāng)誼?老信客說過,這鄉(xiāng)間不能沒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著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四鄉(xiāng)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他的肩上。

  三

  信客識文斷字,還要經常代讀寫書信。沒有要緊事帶個口信就是了,要寫信總是有了不祥的事。婦女們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在信客家里訴說,信客鋪紙磨墨,琢磨著句子。他總是把無窮的幽怨和緊迫的告急調理成文縐縐的語句,鄭重地裝進信封,然后,把一顆顆破碎和焦灼的心親自帶向遠方。

  一次,他帶著一封滿紙幽怨的信走進了都市的一間房子,看見發(fā)了財?shù)氖招湃艘雅c另一個女人同居。他進退兩度,猶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書信拿出來。發(fā)了財?shù)耐l(xiāng)知道他一來就會壞事,故意裝做不認識,厲聲質問他是什么人。這一下把他惹火了,立即舉信大叫:“這是你老婆的信!”

  信是那位時髦女郎拆看的,看罷便大哭大嚷。那位同鄉(xiāng)下不了臺,便說他是私闖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假信來只是脫身伎倆。為了平息那個女人的哭鬧,同鄉(xiāng)狠狠打了他兩個耳光,并將他扭送到了巡捕房。

  他向警官解釋了自己的身份,還拿出其他許多同鄉(xiāng)的地址作為證明。傳喚來的同鄉(xiāng)集資把他保了出來,問他事由,他只說自己一時糊涂,走錯了人家。他不想讓顛沛在外的同鄉(xiāng)蒙受陰影。

  這次回到家,他當即到老信客的墳頭燒了香,這位老人已死去多年。他跪在墳頭請老人原諒:從此不再做信客。他說:“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經撐持不了!

  他向鄉(xiāng)親們推說自己腿腳有病,不能再出遠門。有人在外的家屬一時陷入恐慌,四處物色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只有這時,人們才想起他的全部好處,常常給失去了生活來源的他端來幾碗食物點心,再請他費心想想通信的辦法。

  也算這些鄉(xiāng)村運氣還好,那位在都市里打了信客耳光的同鄉(xiāng)突然發(fā)了善心。此公后來更發(fā)了一筆大財,那位時髦女郎讀信后已立即離他而去,他又在其他同鄉(xiāng)處得知信客沒有說他任何壞話,還聽說從此信客已賦閑在家,如此種種,使他深受感動。他回鄉(xiāng)來了一次,先到縣城郵局塞錢說情,請他們在此鄉(xiāng)小南貨店里附設一個代辦處,并提議由信客承擔此事。

  辦妥了這一切,他回到家里慰問鄰里,還親自到信客家里悄悄道歉,請他接受代辦郵政的事務。信客對他非常恭敬,請他不必把過去了的事情記在心上。至于代辦郵政,小南貨店有人可干,自己身體不濟,恕難從命。同鄉(xiāng)送給他的錢,他也沒拿,只把一些禮物收下。

  此后,小南貨店門口掛出了一只綠色的郵箱,也辦包裹郵寄,這些鄉(xiāng)村又與城市接通了血脈。

  信客開始以寫書信為生,央他寫信的實在不少,他的生活在鄉(xiāng)村屬于中等。

  四

  兩年后,幾家私塾合并成一所小學,采用新式教材。正缺一位地理教師,大家都想到了信客。

  信客教地理繪聲繪色,效果奇佳。他本來識字不多,但幾十年游歷各處,又寫了無數(shù)封書信,實際文化程度在幾位教師中顯得拔尖,教起國文來也從容不迫。他眼界開闊,對各種新知識都能容納。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體諒人,很快成了這所小學的主心骨。不久,他擔任了小學校長。

  在他當校長期間,這所小學的教學質量,在全縣屬于上乘。畢業(yè)生考上城市中學的比例,也很高。

  他死時,前來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還是從外地特地趕來的。根據他的遺愿,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此時的鄉(xiāng)人已大多不知老信客是何人,與這位校長有什么關系。為了看著順心,也把那個不成樣子的墳修了一修。

  教學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用精煉的.語言概括人物性格。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語言。

  3.樹立誠信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學重點:了解信客的職業(yè)道德和優(yōu)秀品格。

  教學難點:揣摩典雅而有精辟的語言。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大家看黑板,我寫了一個“信”字,“信”是由“人”和“言”組成,人言為信,信的本意就是言語真實。20世紀初,在浙江余姚一代,由于郵政業(yè)務尚未普及到鄉(xiāng)村,城鄉(xiāng)之間的通訊需要專人擔當,于是便產生了信客這種特殊職業(yè)。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信客》,來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二、作者資訊

  出示課件,指名讀出作者簡介。

  三、認識新朋友

  課下大家已預習了課文,你們認識這些新朋友了嗎?(出示課件)

  唏噓(xī xū ) 噩(è)耗

  呵(hē)斥

  詰(jié)問

  伎倆(jì liǎng )

  顛沛(pèi ) 吊唁(yàn) 文縐縐(zhōu zhōu )

  連聲諾(nuò)諾

  猝(cù)然

  昏厥(jué )

  四、我讀我知

  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大家肯定很高興。那么,你們讀了這篇文章有哪些收獲呢?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吧!(出示課件:上面有鼓勵行文字:看,我有這么多收獲,與我一起分享吧!并配有相應美麗圖片為背景。)

  (生說出自己的收獲。)

  五、我說我惑

  大家有這么多收獲,看來讀得很仔細很認真,那么在預習時有沒有疑惑呢?說出來,也讓大家與你一起分享吧!說不定,有的同學還能幫助你呢!( 出示課件:上面有鼓勵行文字:我的疑惑是……,快來幫幫我吧!并配有相應的精美圖片。)

  (生說出自己的疑惑。)

  六、我行我秀

  (若學生所說的疑惑與教學目標相差較大,這時可預設幾個問題。)老師我還有疑惑,大家想不想幫幫我?好!我思考,我能行!我說出,我一定是秀的!(同時出示課件:上面有鼓勵行文字:只有學會思考,我才是一個有深度的人。只有敢于表達,我才會是一個秀的人。)

  1.大家說,信客這個職業(yè)好不好?為什么?那他為什么還選擇當信客?先自己考慮,后以四人為一組互相討論,最后全班一塊兒解決。

  2.本文的語言很有特點,你能就具體語句談一下你的理解嗎?(對學生來說這可能有難度,師可先舉一例,后讓學生自主思考并說出。)

  詞語如“破爛灰暗”、“無窮的幽怨和緊迫的告急”等既典雅又精煉,值得我們積累。

  句子如: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的冒險家們的打分。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對城市的探詢。形象地表現(xiàn)了身居窮鄉(xiāng)僻壤的農民對外界事物的關注。

  七、我思我寫

  (教師激情地)信客走了,靜靜地走了。(稍頓)……或許在許多年以后,人們已經把他忘記,但作為學習了本課的我們每一個人,一定會從中受到許多啟發(fā)得到許多思考。那么就趕快拿起手中的筆來為信客的墳墓作一篇墓志銘吧!不過我先提示一下,可從他概括信客的一生,也可從他的品質或精神的角度;也可從他的職業(yè)特點的角度寫;也可結合社會實際(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呼喚誠信這一點)來寫。寫出其中一點即可。注意寫出你的理解,寫出你的感情來!

  (生寫。后讀出。)

  師出示自己寫的墓志銘:

  例一:肩挑生死禍福擔,嘗遍人間屈辱苦。

  飽受冤屈辭職業(yè),為人師表揚美名。

  例二:一生重情重義信字當頭能但生死禍福擔(上聯(lián))

  換來千家萬戶訊息通暢生就俠骨柔腸心(下聯(lián))

  雖死猶生!(橫批)

  八、我說我得

  這節(jié)課大家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總結一下,說出來吧!(生自有說出自己的收獲。)

  九、布置作業(yè)

  課下搜集余秋雨先生的其他文章,進一步感受余先生的語言風格。

  《信客》教學反思

  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優(yōu)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目標表述準確,操作性強,便于檢測。

  2.向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傳授合適的內容,由于所用的是剛升入七年級的學生,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八年級的學生還有差異,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認為文章的主旨解讀的不易過深,只要學生能體會到關愛弱勢群體,體會到”善”即可。而本文平淡簡潔的語言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也是本單元的訓練的重點,也是編者的意圖,同時也符合七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第二個目標,我設計了從遣詞造句的角度,賞析文章的語言。

  3.注意引導學生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是借班上課,對學生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這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節(jié)課我注重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當學生回答不正確或不完整時,而是耐心的提示或搭臺階,直到學生回答正確為止,這樣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不過,這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集中在教學評一致性,1.在第二個階段品析文章的語言時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的評價不到位,不準確,比如第在第一位同學發(fā)言后說:”很好,有文采!边@樣的評價和課堂目標是不相符的,會讓學生不知道往哪里走。

  2.在品析文章語言時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這就會造成學生在課堂上迷茫,沒有發(fā)揮出評價的引領作用,因此,學生在課堂上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去品析語言,學生在課堂上”迷路”了。

  通過這次同課異構,我覺得自己收獲很多: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進行課堂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和身心發(fā)展水平,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年齡段學生要求掌握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一篇文章之前,要首先看課標,在這個年齡段要向學生傳授什么樣的知識,培養(yǎng)什么樣的能力,然后再定教什么。

  2.教學評的一致性,教什么,怎么教,評什么,怎么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想這次同課異構給了我答案。教什么就要評什么,這樣才能看出本節(jié)課的目標是不是都達到了。只有完成了既定的目標的課,才能算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

  3.評價的引領作用,評價對調控整個課堂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比如我這節(jié)課上在白板上沒有出示語言賞析的評價標準,但可以在課堂上通過評價學生的回答,引領學生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去走,這樣才能發(fā)揮出評價的引領作用。

  這些也是我在以后教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經過這次歷練,希望自己的課堂能越來越高效。

八年級語文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新穎的構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有感情朗讀的能力及抒發(fā)生動、具體、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對母親的愛。

  (四)美育滲透點

  領會本詩摯愛母親的親情美。

  二、學法引導

  在簡要了解寫作背景和作者情況的基礎上,進入對課文本身的欣賞。重點欣賞這首詩在表達母愛上的獨特之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講清母女之間的深深的情感。

  2.難點:托物寓情的寫法。

  3.疑點:詩的第三節(jié)。

  4.解決方法:講解,辯論。

  四、課時安排

  2~3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及相關的軟件(大海行船畫面及配音或朗讀)、錄音機及相關的伴樂朗誦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利用多媒體畫面展示滄海、小船及相應音響,以此作背景,范讀詩歌。

  2.讀詩歌,總結詩歌內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較喜歡的句子,并對其作用予以討論。

  3.讓學生折紙鶴,折紙船,寫上對親人祝愿思念之言;驅懸皇仔≡姳磉_情感。

  七、教學步驟

  導語 說起詩,同學們馬上就會想起李白、杜甫的許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卻很少想到冰心的詩。冰心,這位我國著名的女作家,寫了大量的反映社會生活和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文學作品。她的“問題小說”,早在新文學初期,就引起文學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雋永、富有哲理的小詩,曾形成了“小詩流行的時代”。她文思潮涌,彩筆縱橫,譜寫出許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們學習冰心的一首詩《紙船——寄母親》。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啟程赴美留學,在漫長的旅程中,面對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獨,日夜思念親愛的母親,于是寫這首詩。

  (一)明確目標

  反復朗讀感受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賦予“紙船”的含義。

  (二)整體感知

  1.有感情朗讀詩文,要求學生劃出生字詞。

  生字

  疊dié 拋pāo

  生詞

  天風:大自然之風。

  吹卷:吹動翻卷。

  無端:沒有來由;無緣無故。例:無端生事。

  至愛:至,極;最。例:歡迎之至。至愛:最愛。

  2.朗讀詩文,理解全詩內容,領悟文章思想內涵。

  3.自由領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頌讀,重點品味其精神實質。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新穎的構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有感情朗讀的能力及抒發(fā)生動、具體、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對母親的愛。

  (四)美育滲透點

  領會本詩摯愛母親的親情美。

  二、學法引導

  在簡要了解寫作背景和作者情況的基礎上,進入對課文本身的欣賞。重點欣賞這首詩在表達母愛上的獨特之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講清母女之間的深深的情感。

  2.難點:托物寓情的寫法。

  3.疑點:詩的第三節(jié)。

  4.解決方法:講解,辯論。

  四、課時安排

  2~3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及相關的軟件(大海行船畫面及配音或朗讀)、錄音機及相關的伴樂朗誦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利用多媒體畫面展示滄海、小船及相應音響,以此作背景,范讀詩歌。

  2.讀詩歌,總結詩歌內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較喜歡的句子,并對其作用予以討論。

  3.讓學生折紙鶴,折紙船,寫上對親人祝愿思念之言;驅懸皇仔≡姳磉_情感。

  七、教學步驟

  導語 說起詩,同學們馬上就會想起李白、杜甫的許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卻很少想到冰心的詩。冰心,這位我國著名的女作家,寫了大量的反映社會生活和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文學作品。她的“問題小說”,早在新文學初期,就引起文學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雋永、富有哲理的小詩,曾形成了“小詩流行的時代”。她文思潮涌,彩筆縱橫,譜寫出許多新的篇章。

八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頁~19頁。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準確認讀文中的詞語,明了詞語含義。

  2.休會本文雅致雋永的環(huán)境描寫,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4.感知文中景隨情移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預習,教師講解,輔導完成課堂練習。

  2.討論法、問答法、點撥法、比較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其認識到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引導學生體會并學習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質。

  重點難點疑點剖析

  ◆重點

  1.景物描寫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帶領學生體會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形成的別具特色的景物描寫。

  3.整體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難點

  1.景隨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寫手法。

  2.人物性格的探討研究。

  ◆疑點

  這篇小說怎樣渲染了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對作者孫犁及白洋淀的情況應有詳細了解。

  2.復印該篇文章作者孫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

  ◆學生準備

  1.瀏覽有關白洋淀的資料,形成對該地區(qū)的基本認識。

  2.預習課文,準確認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和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一、突出主人公神秘感,激發(fā)學生興趣,導入課文(約______分鐘)

  二、整體感知課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梳理文章思路(約_______分鐘)

  三、分析文中獨具特色的景物描寫(約________分鐘)

  板書設計

  第2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一、整體感知主人公的英雄性格(約________分鐘)

  二、人物性格難點研究(約________分鐘)

  三、指導完成練習(約________分鐘)

  板書設計

  2.疑難字詞:

  退卻編算掛花颯颯丟人現(xiàn)眼張皇失措

  練習設計

  1.分析下列景物描寫的語句,掌握其寫法及在文中所起作用。

  (1)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3)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

  (5)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6)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7)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8)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展。

  輔導練習提示:景物描寫分析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體會作者優(yōu)美的語句(包括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二是指出該景物描寫在文中所起作用。

  2.拿該文與孫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進行比較閱讀,體會“荷花淀派”的'寫作風格。

  輔導練習提示:將《荷花淀》的復印件發(fā)給學生,對“荷花淀派”稍作介紹后,讓學生自己閱讀感受,不必作過多講解。

  教法探討

  1.傳奇色彩是這個英雄故事的特色,不管是揣摩寫作還是理解內容,都要抓住這一特點。教師可以以“傳奇”為切入點來設計導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這篇課文情節(jié)比較簡單,因而不必在上面下很多功夫,教師應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寫,一來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二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信,勇敢向上的優(yōu)秀品質。

  參考資料

  孫犁,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生。他的《白洋淀紀事》為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創(chuàng)作集結而成,是作者最負盛名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也最能代表其創(chuàng)作風格。它反映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qū)一帶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戰(zhàn)爭、土地改革、勞動生產、互助合作以及移風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從多方面勾勒了時代和社會的歷史風俗畫面,其筆調明麗流暢,文風秀雅、雋永,人物形象鮮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為廣泛流傳的名篇,文藝界甚至把它當作現(xiàn)代文學的一種風格流派的標貼,視其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八年級語文教案15

  學習目標:

  1、感受冼星海堅強的意志和偉大的氣魄。

  2、學習文章通過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法,并體會作者對冼星海的懷念之情。

  學習步驟:

  1、自讀課文,要求:按照時間為順序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并為它們擬三個小標題。

  2、初步感受作者筆下的冼星海形象。把體現(xiàn)冼星海個性特征的句子圈劃下來,用簡潔的語言寫批注。

  3、品析典型事例,感受冼星海的精神世界,體會作者的懷念之情。

  4、作者茅盾與冼星海僅僅是一面之交,為什么他卻能作出如此肯定的假設,而且把冼星海當成此生難忘的摯友?

  5、你認為作者回憶這些往事的目的何在?

  6、作業(yè):

  仿寫:選取一、二典型事例,描寫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同學。

  要求:

  (1)務使人物性格鮮明

 。2)300字左右

  《憶冼星!烽喿x練習

  1、作者在回憶冼星海的過程中,既寫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寫了冼星海留給他的印象。閱讀文章,填寫表格。(3分)

  回憶想象、印象

  聽《黃河大合唱》 ①

  讀冼星海的自傳②

 、蹥馄莻ゴ,好學深思,熱愛祖國

  2、、閱讀劃線句子,結合文章內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內容。(4分)

  “好奇”的原因:_①_____

  “好奇”的原因:__②____

  3、、簡要分析作者是怎樣把只見過一面的冼星海描寫得生動而感人的。(不超過150字)(6分)

  答案

  1、答案示例:

 、倏嗥?zhèn),沉默寡?/p>

 、趹(zhàn)勝了生活的坎坷,成就了偉大的抱負

  ③在西安與冼星海相見

  2、答案示例:

 、俾牎饵S河大合唱》之后,“發(fā)生崇高的情感”

 、谀軐懗鼍哂小皞ゴ蟮臍馄恰弊髌返馁呛J窃鯓右粋人

  3、答案示例一:

  作者先寫聽《黃河大合唱》和看《冼星海作曲圖》,從側面表現(xiàn)出冼

  《憶冼星!吩拈喿x

  憶冼星海

  茅盾

  和冼星海見面的時候,已經是在聽過他的作品的演奏,讀過了他那萬余言的自傳以后。那一次我所聽到的《黃河大合唱》,據說還是小規(guī)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揮是一位青年音樂家,朋友又告訴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揮,演奏當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實說,盡管是小規(guī)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還是十分美滿。我應當承認,這開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動,老覺得有什么東西在心里抓,癢癢的又舒服又難受。那偉大的氣魄自然而然使人發(fā)生崇高的情感,光是這一點,也就叫你聽過一次,就像靈魂洗過澡似的。

  從那時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樣一個人呢?我曾經想象他該是木刻家馬達那樣一位魁梧奇?zhèn),沉默寡言的人物?墒桥笥褌冇指嬖V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歡說笑,話匣子一開就會滔滔不絕的。

  我見過馬達刻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執(zhí)筆沉思,大的斗篷顯得他頭部特小,兩眼瞇緊如一線。這人就是冼星海,這幅木刻就名為《冼星海作曲圖》。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寫真”,而在表現(xiàn)冼星海作曲時的神韻。它還不能滿足我的“好奇”。而這,直到我讀了冼星海的自傳,這才得到部分的滿足。

  從冼星海的生活經歷,我了解了他的作品為什么有這樣大的氣魄。他做過飯店堂倌,咖啡館雜役,做過輪船上的鍋爐間的火夫,浴堂的打雜,也做過乞丐。什么都做過的一個人,有兩種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壓倒,雖有抱負,只成為一場夢;一是戰(zhàn)勝了生活,那他的抱負不但能實現(xiàn),而且必將放出萬丈光芒!靶呛>褪呛笠环N人!”———我當時這樣想,仿佛我和他已是很熟悉的了。

  大約三個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來訪我。

  那時我正在候車南下,而他即將經過新疆而赴蘇聯(lián)①。當他走進我的房間,自己通了姓名的`時候,我吃了一驚,“呀,這就是冼星海么!”我覺得很熟識,而也感到生疏。我將這坐在我對面的人和馬達的木刻中的人作比較,也和我讀了他的自傳以后在想像中描繪出來的人作比較,我差不多連應有的寒暄也忘記了。然而星海卻滔滔不絕說起來了。他說起了他到蘇聯(lián)去的計劃,講他的《民族交響樂》的創(chuàng)作。他的話我記也記不全了,可是,他那種氣魄,卻使我興奮鼓舞。他說,他以后的十年中將以全力完成他這創(chuàng)作計劃;我深信他一定能達到。因為他不但有堅強的意志和偉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樣好學深思,勤于收集各地民歌民謠的材料。他說他將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載,盡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謠,然后再去蘇聯(lián)。

  現(xiàn)在我還記得的,他這的《民族交響樂》的一部分的計劃。他將從海陸空三方面來描寫我們祖國山河的美麗,雄偉與博大。他將以“獅子舞”、“劃龍船”、“放風箏”這三種民間的娛樂,作為他這偉大創(chuàng)作的此一部分的“象征”或“韻調”,來描寫祖國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澳泐A備在旅居蘇聯(lián)的時候寫你這作品么?” “不!”他回答,“我去蘇聯(lián)是學習,吸收他們的好東西。要寫,還得回中國來!

  那天我們的長談,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見面,誰又料得到這就是最后一次。 耙獙,還得回中國來!”這句話,今天還在我耳邊響,誰又料得到他不能回來了!

  這樣一個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這樣想,當他在國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萬里,且經受了生活的極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時候,他大概還覺得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經驗又將使他的創(chuàng)作增加了綺麗的色彩和聲調。要是他不死,他一定津津樂道這一番的遭遇,F(xiàn)在我還是這樣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開頭他就會講述這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而且要說,“我經過中亞細亞,步行過萬里,我看見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許多題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時間永遠不能磨滅我們在西安的一席長談給我的印象。

  一個生龍活虎,具有偉大氣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遠坐在我對面,直到我眼不能見,耳不能聽,只要我神智還沒昏迷,他永遠活著。

【八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觀潮教案01-13

八年級語文《臺階》教案03-12

八年級語文雪的教案04-17

八年級語文教案04-20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12-22

八年級語文《愛蓮說》教案03-02

八年級語文教案07-26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22

八年級語文端午的鴨蛋教案01-13

蠟燭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