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論語》教案

《論語》教案

時間:2022-01-26 14:39:02 教案 我要投稿

《論語》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教案

《論語》教案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語感。

  2、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

  3、了解各則語錄的內(nèi)容。

  【學習重難點】

  1、能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

  2、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鞍氩俊墩撜Z》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這部儒家經(jīng)典對后世的卓越貢獻。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孔子,隨著這位“萬世師表”一起去探討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自主預習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注意讀音和節(jié)奏。

  明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教師范讀,強化解讀文義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學生討論交流解決。

  “單”變“雙”。如:學--學習、樂--快樂、溫--溫習、師--老師、思--思考、知--知道、擇--選擇。

  (二)再讀課文,疏通文義

  1、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1)通假字

 、俨灰嗾f乎(“說”同“悅”,喜悅)

 、谖崾形(“有”同“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2)詞類活用

  ①學而時習之(名詞作狀語,按時)

  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詞作狀語,每天)

 、蹨毓识(形容詞作動詞,分別譯為“舊的知識”、“新的理解”)

  ④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⑤飯疏食,飲水(名詞作動詞,吃)

  (3)古今異義

  ①可以為師矣(古義:可以憑借;今義:表示允許或能夠)

 、谌诵(古義:表示概數(shù),表示多;今義:表示確數(shù))

  (4)一詞多義

  樂不亦樂乎(高興)

  回也不改其樂(樂趣)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為樂趣)

  2、重點句子的翻譯。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明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明確:只學習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疲倦而無所得。

  (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明確:幾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yōu)點來學習,不好的地方就對照自己加以改正。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明確:孔子在河上感嘆說:“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淌。”

  (5)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確: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白的事能懇切地向別人發(fā)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這里面了。

  (三)整體感知

  根據(jù)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內(nèi)容。

  明確:

  第一章:第一句講學習方法,第二、三句講修身做人。

  第二章:討論學習方法,說明了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

  第三章:討論思想品德修養(yǎng)。

  第四章:講的是不同年齡階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五章: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

  第六章:討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zhì)。

  第七章:講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第八章:講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應樂在其中,不羨慕、不貪圖不義之財。

  第九章:前兩句講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要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彌補不足。后兩句講的是要學習別人好的地方,對照別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點。

  第十章:說明要學會珍惜時間。

  第十一章:前兩句將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即使是一個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以被輕易改變。

  第十二章:一個人要有大志,還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較大的收獲。

  三、板書設計

  重要字詞

  重點句子

  每章要點理解內(nèi)容--掌握方法留、刪、補、換、調(diào)、變。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解讀各則語錄并進行分類,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成語。

  3、聯(lián)系實際,體會課文豐富的內(nèi)蘊,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

  【學習重難點】

  1、解讀各則語錄并進行分類,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重點)

  2、聯(lián)系實際,體會課文豐富的.內(nèi)蘊,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從《〈論語〉十二章》中學到了很多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識。這十二章的語言都很簡練,但卻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學習后,每個人都會受益匪淺。此外,《論語》是成語最多的文化典籍,我們就更不能小視對這篇課文的挖掘。接下來,我們就繼續(xù)學習本課。

  二、教學新課

  1、文章分別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請分別找出相應的句子。

  明確:分別講了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品德修養(yǎng)三方面的內(nèi)容。

  (1)學習態(tài)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③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學習方法:

 、賹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蹅鞑涣暫?

 、軐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品德修養(yǎng):

 、儆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茏釉唬骸百t哉回也……”

 、蒿埵枋,飲水……

 、奕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⑦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在新知與舊知、知識與實踐的關系上,在學與思、學與問的關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確:在新知與舊知的關系上,孔子認為“溫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溫故”“知新”的人才能當老師。這里,孔子強調(diào)的是“新知”,是那種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

  在知識與實踐的關系上,孔子認為“學而時習之”。學了知識要按時去復習,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行動上,在實踐中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學與思的關系上,孔子認為學習與思考必須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讀書而不通過自己的頭腦加以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疲倦而無所得。

  在學與問的關系上,孔子主張既學又問,不僅問知識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識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們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虛心向他們求教,不以為羞恥。

  三、板書設計

  《論語》十二章

  學習方法 勤于復習

  學思結合

  學習態(tài)度以學為樂

  誠實謙虛

  珍惜時間

  修身做人寬厚仁義

  堅貞守節(jié)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做人

  四、拓展提升

  在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你是怎么看待“簞食瓢飲”的?

  生甲:顏回的這種治學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還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真是不容易,所以說,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生乙:我從顏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種高潔的學者風范。他不會因為物質(zhì)條件的簡陋而放棄自己的追求和夢想,不會轉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終也不會迷失自我。

  生丙:我不太贊同以上二位的意見。我覺得沒有必要完全摒棄優(yōu)厚的物質(zhì)條件,利用它為我們的學習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不也很好嗎?

《論語》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能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知大意,體驗人物

  2、積累文言詞語,疏通課文

  3、當堂背誦,積累成語警句

  過程和方法:朗讀法、合作討論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朗讀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學會修身做人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初步學會運用各種方法,疏通課文,理解大意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當堂背誦,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要攜手一起去拜訪一位大人物,這個人曾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巴黎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你們了解他嗎?

  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走近孔子,走進《論語》十則。

  二、讀出氣韻

  這是同學們進入初中以來第幾次接觸文言文?你們知道要如何才能學好文言文嗎?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痹诶首x中,我們可以讀出氣韻,讀懂人物,讀出智慧。下面就請同學們搖頭晃腦地,不受約束地放聲自由朗讀課文。派一個代表吧。(指名朗讀,正音)(要讀出韻味,除了讀準字音,還要咱們進一步了解課文蘊涵的深意。)

  全班齊讀。

  三、讀懂人物

  1.明確《論語》是一部怎樣的書

  大家讀后一定發(fā)現(xiàn)了,很多則都有一個“子曰”,誰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子曰”?十則都是孔子說的話嗎?曾子和子貢是誰?由此可見,《論語》是一部怎樣的書?(記載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今天就讓我們學習有關孔子的五則吧。2.自主學習,疏通五則①全班齊讀五則②在《童趣》中,我們初步了解到,疏通文言文有幾種常用方法,如查看法、加字法,換字法等。今天這堂課,老師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你們,好嗎?請同學們接下來利用這些方法,自主學習,也可以和同伴討論互助,來疏通這5則。在疏通的過程中要注意加點的關鍵詞。3.指名翻譯,其余同學我們應該干嗎呢?(注意關鍵詞:君子、師、知等字詞的意思和深刻含義。)4.除此以外,還有什么不懂或疑難嗎?5.師出示投影: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五句結尾反復出現(xiàn)了這幾個語氣詞?它們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哪些語氣詞呢?我們知道孔子是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但是由于遙遠的時空的阻隔,我們無從得知2500多年前的孔子是一位怎樣的老師,他會用怎樣的'語氣和情感說這幾句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去走近孔子,走進孔子的精神世界。設想一下,假如你是孔子,你會用怎樣的語氣和情感說這幾句?理由是什么?小組討論,同伴互助,然后請用這樣的句式回答:我覺得第則應該用的語氣(或情感)讀,因為

  小結;通過剛才的解讀,我們不僅讀懂了他老人家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方法態(tài)度。我們的眼前也仿佛栩栩如生地站立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他微笑著,睿智的眼中流露出的是對在座的贊嘆與欣賞。

  四、讀出智慧

  1.下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幾則,當堂背誦,看誰背得又快又多。2.指名背誦,追問:

  你為什么最喜歡這一則?精妙的語言,總能流傳千古,這七則中哪些作為成語被保留了下來?

 。ń處熢诖嘶A上,明確這七則分別是講述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和為人品行的)3.讀著你喜歡的語句,你是否讀出了一份智慧,讀出了一種個性呢?請任選一個角度,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你的啟迪,也可以聯(lián)想曾有的經(jīng)歷。

  五、總結

  今天在這堂課上,我們是與經(jīng)典同行,與圣賢為友,與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對面的交流,真是不亦樂乎。這堂課要結束了,老師送給同學們?nèi)湓捵鳛榕R別的禮物吧:“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六、作業(yè):

  1、背誦五則

  2、課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論語》教案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論語》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詞語

  2、 理解前五則內(nèi)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3、 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由《論語》和孔子直接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誦讀感知

  1、 學生范讀,讀畢師生評點,明確文言文的朗誦要求

  2、 教師范讀

  3、 學生齊讀

  三、研讀分析

  1、“學而時習”章

 。1)“學”指的是孔門弟子要學的功課——詩、書、禮、樂等,學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嗎?

  不行,還要“時習之”,“習”是實踐,是練習。拖得太久也不行,還要經(jīng)常、按時練習。這里的“學”與“習”有什么區(qū)別?

  好比游泳,先學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學會了,會有什么感覺?(說,高興,同“悅”)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從遠方來,為什么會感到快樂呢?(自由作答,適當引導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

  孔子有門徒三千,來自全國各地,來的時間也不一樣,有早的有晚的,孔子這句話是對門徒說的,有什么用意?

 。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認為,什么樣的人才配稱作君子?

  《〈論語〉十則》簡案

  標簽: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 《〈論語〉十則》簡案,

  (4)這段話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譯時要譯做“不也……嗎”

 。5)這一則談的是什么問題?

  2、“吾日三省”章

  (1)這段話是誰說的'?“曾子”是什么人?

 。2)曾子說,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講了三件事,同學們能把三句話翻譯一下嗎?(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3)學生翻譯,教師糾正問題

 。4)講述“曾子殺彘”的典故,問,這個故事大致能照應哪句話?

 。5)這一則談的是什么問題?

  3、“溫故”章

 。1) 我們每天都在“溫故知新”,想一想,“故”指的是什么?“新”又指什么?

 。2) “可以為師矣”一句應當怎樣翻譯?

  (3) 模擬孔子與弟子的問答,促成背誦

  4、“學而不思”章

 。1) 只讀書卻不思考會怎么樣?(罔:迷惑)

 。2) 光空想不去讀書又會怎么樣?(殆:有害)

  《〈論語〉十則》簡案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3) 孔子在這里談的又是學習的問題,提到了學習與思考的關系,他有什么主張?

 。4) 你贊同他的說法嗎?能舉例證明嗎?

  (5) 情景表演,模擬孔子師生之間的對話

  5、“誨女”章

  (1) 疏通文句

  《〈論語〉十則》簡案

  標簽: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 《〈論語〉十則》簡案,

 。2) 介紹這段話的背景

  〈〈荀子〉〉一書有記載,書中說,子路穿著很華美的衣服去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意思是說,你穿得這樣隆重,就會使別人害怕接近你,別人不敢接近你,你就聽不到別人的規(guī)勸了。

  從這個背景看,孔子說這番話的用意是什么?

  (3) 這一則談的是什么問題?

  四、誦讀成背

  五、布置作業(yè):

  1、 背誦前五則

  2、 鞏固課文底下的注釋

  3、 預習后五則

《論語》教案4

  一、教材分析

  《〈論語〉十二章》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五篇課文。它選自于我國儒家經(jīng)典著作《論語》。《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藉。課文中所選的《〈論語〉十二章》,著重敘述了求知態(tài)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內(nèi)容。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對于心理發(fā)展正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二、學情分析

  這是升入七年級后第二次學習文言文。七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善于思考并且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只是在對文言文這一語言形式的把握上還略有欠缺,而且學習興趣較低。教學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古文的興趣,并要求他們能通過學習,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掌握一些淺顯的文言文基礎知識,打好扎實基礎,從而為今后

  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nèi)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了解《論語》和孔子;積累文言詞匯和名句,提高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合作探究法和讀寫結合法傾吐閱讀感悟,使閱讀產(chǎn)生現(xiàn)實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聯(lián)系自身學習經(jīng)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nèi)蘊,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培養(yǎng)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于實踐的意識。

  五、教法學法分析

  1、誦讀法。反復誦讀,體會文章內(nèi)蘊,在讀中理解、領悟每一語錄的主旨,力爭當堂背誦。

  2、質(zhì)疑、合作、探究法?删驼鹿(jié)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并共同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組織教學,并形成自己的認識。

  3、競賽與自由表達法。以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能快速背誦課文,并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暢談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

  4、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應用多媒體及電子白板等電教化輔助手段,豐富教學手段,擴大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六、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從前有位老師,他學識淵博,但從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讓路。一個問題是:“鵝的叫聲為什么大?”他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么叫聲也很大呢?”他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他的學生說,我不如那個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師是誰嗎?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出孔子及《論語》。]

 。ǘ┳骷易髌方榻B

  孔子(前551~前479),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萬世師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論語》是儒家學派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

  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是四書五經(jīng)之一。

  [設計意圖:了解孔子及《論語》,明確孔子及《論語》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及對當下社會有何現(xiàn)實意義。]

  (三)讀文感知

  1、學生讀前三章,掃清字詞障礙。

  2、教師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diào)停頓等。

  3、學生自由朗讀,齊讀。加以體會。

  [設計意圖:熟悉文言文的讀文節(jié)奏,誦讀中感悟作品內(nèi)蘊。]

 。ㄋ模┖献魈骄

  1、教師示范講授第一章

  2、學法指導文言翻譯九法

  3、合作探究,完成后二、三章文意疏通。探究所學三章的內(nèi)涵。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生與生、組與組、師與生等多邊合作突破重難點,把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提高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ㄎ澹┩卣寡由

  1、教師提出案例(以身邊發(fā)生的事例)

  2、學生合作探究

  3、結合所學,反思自己在學習、修身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進辦法

  4、誦讀感悟,體會精彩內(nèi)涵。

 。┱n堂小結

  歸納所學文言知識點

 。ㄆ撸┎贾米鳂I(yè)

  背誦前三則

《論語》教案5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個生字。

  2、能注釋,結合自己的體會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背誦課文。

  3、學習古人的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

  教學重點:

  在初步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誦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古人的學習態(tài)度。

  第一課時

  累計74課時月日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個生字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3、能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

  能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能初步感學習古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年前,我們曾有幸結識孔子,體驗了學而時習、學而思之的學習境界和謀事而忠、交友而信的人格品性。今天,我們將再次捧讀《論語》,繼續(xù)聆聽圣賢的教誨。

  二、充分誦讀。

  1、教師范讀。教師有滋有味地朗讀課文,以感染學生。

  2、教師領讀。教師讀一句,學生復讀一句,強調(diào)字音,強調(diào)句讀,傳達文言語感。

  3、學生放聲讀。教師要求學生爭取做到旁若無人,放聲讀書,讀己的風格。

  4、學生個別朗讀。一名男同學和一名女同學分別朗讀課文,學生個人展示鍛煉,教師了解具體學情。

  5、師生齊讀。讓教室傳出抑揚頓挫的瑯瑯書聲。

  三、默讀初解。

  1、給學生十分鐘時間,結合工具書和書下注釋默讀課文前四則。要求學生絕對安靜。

  2、提醒學生在筆記本上抄錄最感興趣的一則,記下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問。

  四、講解交流。

  1、學生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則,并帶領全體同學背誦這一則。

  2、學生提出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問,教師和其他同學解答。要求學生借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清除詞句理解障礙。

  五、背誦感悟。

  1、學生背誦自己最喜歡的一則。

  2、全體同學隨發(fā)言同學齊誦這一則。

  六、課后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選擇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寫一不少于500字的讀書筆記,題目自擬。下節(jié)課交流。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再出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不動筆墨不讀書。相信同學們都已經(jīng)在讀書筆記中寫下了你的讀書思考,請你選擇自己讀書筆記中自認為最精彩的部分朗讀,可側重于詞句理解方面的收獲,也可側重于感悟方面的收獲。傾聽同學發(fā)言時,大家要注意隨時吸納,及時補充自己的不足。

  二、學生展示。

  1、學生分小組展示。

  2、教師及時點評,鼓勵學生形成個性理解,并提醒其他學生補充。

  三、教師補充。

  四、誦讀感悟。

  1、學生放聲朗讀四則論語

  2、學生分別背誦。

  3、全體背誦。

  五、課后作業(yè)。

  1、默寫課文

  2、以小組為單位,堅持研讀《論語》,并搜集最新的有關《論語》的熱評。讀書課上交流。

  板書設計:

  學而時習之……

  學習方法

  學而不思……

  《論語》四則為學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學習態(tài)度

  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教案6

  學習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的解釋。

  2.學習在翻譯文言句子時適當補充的方法。

  3.通過學習語錄,學習一些學習方法和為人的道理。

  學法指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內(nèi)容簡介

  《論語》是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和編纂,尤其側重于以“言”來體現(xiàn)思想,按內(nèi)容分為20篇,每篇含有數(shù)則(章),每篇和每則的內(nèi)容相對獨立。

  課文所選八則,內(nèi)容上可分為兩部分,前四則側重于“為學”,后四則側重于“修身”,兩者又是相互關聯(lián),密不可分的。

  自主學習

  1.《論語》是記錄( )的書,共( )篇,是( )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與《 》、《 》、《 》合稱“四書”。

  2.孔子,名( ),字( )。( )國陬邑人,( )末期( )家、( )家。

  3.注音 說 慍 罔 殆 誨 知 好 省

  內(nèi)容點撥

  (1)有學者認為,孔子雖被尊為教育家,但他最初聚集眾人于門下并不是為了教書,而是為了與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課文中的哪句話可以作為這種觀點的佐證?

 。2)“學而時習”“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而不慍”看起來是三件獨立的事,孔子卻將其相提并論,依次談及。三者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什么?

 。3)“不亦說乎”“不亦樂乎”“不亦君子乎”,從這連續(xù)三個反問中想象,孔子講這番話時的神態(tài)如何?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個“知”有的解釋為“知道,懂”,有的解釋為“智慧”,你更傾向于哪種理解?結合語境說明理由。

 。5)課文中含有的孔子的為學思想有哪些?對你而言,最有現(xiàn)實意義的是什么?結合相關的學習經(jīng)歷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思考與感悟。

 。6)曾子選擇了“為人謀”“與朋友交”“傳”三方面作為每日多次自省的內(nèi)容,對你而言,其中哪一方面是尤為重要的?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

  (7)曾子不善言辭,但終有所成,著有《大學》,后人認為他是孔子思想的正統(tǒng)傳承者。從他“一日三省”的做法中,你悟出的成才之道是什么?

 。8)見到不賢之人和不賢之舉,我們通常會產(chǎn)生驚愕、厭惡和憤怒之感,而孔子認為此時應該如何去做?

 。9)律己修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即使遇到不知己者、不賢者和不善者也要不擔憂、內(nèi)自省和自改之。你能這樣做嗎?如果能,做到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困難是什么?

  拓展延伸

  了解出自《論語》中的其他成語,并積累掌握,學會運用。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

  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保ā稙檎罚

  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

  這都可以狠心做出來,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來呢?

  *既往不咎:“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保ā栋速罚

  已經(jīng)過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盡善盡美:“盡善矣,又盡美也!保ā栋速罚

  美極了,而且好極了。

  *文質(zhì)彬彬:“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保ā队阂病罚

  文采和樸實,配合適當,這才是君子。

  *敬而遠之:“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保ā队阂病罚

  嚴肅地對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說是聰明了。

  *舉一反三:“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循循善誘:“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保ā蹲雍薄罚

  老師善于有步驟地誘導我們,用各種文獻來豐富我的知識,用一定的禮節(jié)來約束我的.行為,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斷定他的將來趕不上現(xiàn)在的人呢?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

  天下之大,到處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著急沒有好兄弟呢?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保ā额仠Y》)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

  *察言觀色:“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保ā额仠Y》)

  怎樣才是達呢?品質(zhì)正直,遇事講理,善于分析別人的言語,觀察別人的顏色,從思想上愿意對別人退讓。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保ā稇梿枴罚

  不怨恨天,不責備人,學習一些平常的知識,卻透徹了解很高的道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保ā缎l(wèi)靈公》)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當仁不讓:“當仁,不讓于師!保ā缎l(wèi)靈公》)

  面臨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殺雞焉用宰牛刀:“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陽貨》)

  孔子微微笑著,說道:“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

  *道聽途說:“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保ā蛾栘洝罚

  聽到道路傳言就四處傳播,這是應該革除的作風。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保ā蛾栘洝罚

  當他沒有得到職位的時候,生怕得不著。已經(jīng)得著了,又怕失去。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陽貨》)

  整天吃飽了飯,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學而優(yōu)則仕:“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子張》)

  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學習;學習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論語〉八則》。

  2.按照課上摸索的解讀方式,在課后獨立完成對《〈論語〉八則》的解讀,選擇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讀書筆記,題目自擬。

《論語》教案7

  學習目標:1、理解各則語錄;2、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學習重點:讀懂《論語》十則,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等;

  學習難點:讀懂《論語》十則,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等,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感受《論語》精髓。

  補充材料

  一.作家作品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鬃訌男【蛯Α岸Y”感興趣,年輕的時候便精通“禮”,曾到東周向老子問“禮”?鬃30多歲就已經(jīng)很有學問,在諸侯國中有了一些名氣。35歲時,為避魯國內(nèi)亂,孔子去了齊國,齊國不能用他,他又回到魯國。在他50歲的時候,魯定公起用他,并逐漸器重他,他在政事上很有作為,在外交斗爭中也取得了成功,魯國的風氣很快大有改善,這是孔子政治上最得意的一段時期,大約有三四年的時間。但魯定公最終懈怠于政事,對孔子等人也輕慢起來,孔子見機而作,帶上學生開始周游列國。14年后,孔子返回魯國,致力于整理文獻和教育弟子,以此而終。

  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較為全面地保存在《論語》一書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2)《論語》共20篇,是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罢撜Z”這一書名的由來,據(jù)《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論語》的篇名是從各篇開頭部分摘取的兩三個字,并沒有特別的意思。

  二.背景材料

  春秋時期,西周那種邦國分封制度(周天子分封諸侯,各諸侯國朝奉周天子,為王室效力)已被打破,周王室地位衰微,無力掌控、約束各諸侯國。各諸侯國致力于武力征伐,爭強圖霸。天下爭戰(zhàn)不斷,動蕩不安。春秋后期,諸侯國的數(shù)量已大大減少,只剩下十幾個。而諸侯國內(nèi)部的矛盾又凸顯出來,不少諸侯國的國政被國內(nèi)公族、卿大夫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國君之間矛盾尖銳,甚至出現(xiàn)了國君被逼出逃、臣子弒君篡國的`事情。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關于為政,孔子最看重的是“禮”。所謂“禮”,不僅指日常生活中、宗廟祭祀活動中的禮儀、禮節(jié),還包括個人行為規(guī)范以及人與人之間、各個階層之間所應遵循的規(guī)范。在孔子心目中,西周的“禮”已經(jīng)很完備了,因此他主張取法周禮。從這種思想出發(fā),孔子認為為政應以“正名”為先,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守其“禮”,社會則能重新走上正軌。很顯然,孔子“正名”的思想,是鑒于當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的現(xiàn)實而闡發(fā)的。孔子也講“仁”,不過“仁”更是作為對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要求而提出來的。對于從政者,他提出要“愛人”,要“身正”,即講求“德治”。

  三、字詞梳理

  1.識字注音

  論語()踰矩()盍各言爾志()輕裘()曲肱而枕()

  2.通假字

 。1)可謂好學也已()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3.古今異義

  (1)敝之而無憾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日克己復禮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詞類活用

 。1)就有道而正焉()

 。2)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4)知者動()

 。5)飯疏食、飲水()

 。6)克己復禮為仁()

  (7)戒之在得()

  5.特殊句式

  (1)敏于事而慎于言()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四、導學問題

  1、基本理解:

 、偃绾卧u價子路、顏淵、孔子的“言志”?

 、谌绾卫斫饪鬃拥摹袄险甙仓笥研胖僬邞阎钡闹鞠?

 、劭鬃訛槭裁凑f“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2、深入理解:

 、僬埥Y合孔子的經(jīng)歷探究他為什么主張“慎于言”。

 、谌绾慰创鬃訉τ诟毁F“于我如浮云”的思想?

  五、練習

  1.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B.五十而知天命

  C.可謂好學也已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逾:超越。

  B.愿無伐善,無施勞施:施行。

  C.知者動,仁者靜動:活躍。

  D.小人長戚戚長:總是。

  3.下列各句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請事斯語矣

  B.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D.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古今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可謂好學也已

  B.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

  C.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D.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5.下列各句中與其他三項句式特點不同的一項是()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月出于東山之上

  D.亦將有感于斯文

  6、默寫出下列名句。(4分)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文本選段,完成1~4題。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保ㄒ陨稀肮伍L”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以上“顏淵”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保ㄒ陨稀凹臼稀逼

  1.下列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愿聞子之志愿:希望。

  B.克己復禮為仁克:克制。

  C.回雖不敏敏:敏銳。

  D.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既:已經(jīng)。

  2.下列語句被編成四組,全都能表現(xiàn)孔子“仁”的觀點的一項是()

 、倮险甙仓笥研胖,少者懷之②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③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④非禮勿視,非禮勿聽⑤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⑥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⑤⑥

  3.下列對節(jié)選部分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詢問顏淵、季路的志向時,子路表現(xiàn)得比較坦率,顏淵則比較含蓄。

  B.從子路敢于詢問老師的志向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師徒之間平等的關系。

  C.孔子認為,“仁”是瞬間可以實現(xiàn)的,實現(xiàn)“仁”不在于別人,而在于自己。

  D.針對人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表現(xiàn)的心理和生理的不同特點,孔子提出了“三戒”之說。

  4.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偃绾卧u價子路、顏淵、孔子的“言志”?

  三人“言志”的語言顯示出他們不同的個性。子路搶先回答,急躁而不謙讓,神情、個性躍然紙上;顏淵則表現(xiàn)出溫文、舒緩的儒雅風度,內(nèi)容上顯示其極其重視德行修養(yǎng),語勢上顯示出他是一個謙謙君子;孔子態(tài)度莊重,語調(diào)舒緩,完全是長者風范。“言志”的三句話簡明、精確、含蓄而內(nèi)蘊豐富,極具啟發(fā)性。

 、谌绾卫斫饪鬃拥摹袄险甙仓笥研胖僬邞阎钡闹鞠?

  孔子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就是為了人類生活所確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準則,也就是以仁愛的精神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并由此解決社會問題。男女老少,每個人平等相處,安分守己,這是孔子所主張的最高的理想境界。

 、劭鬃訛槭裁凑f“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子的這句話是從君子的人格修養(yǎng)上來說明智者與仁者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的品質(zhì)特征的!爸邩匪保且驗樗哂写鞑幌⒌膭拥奶攸c,這同智者捷于應對、敏于事功的精神品質(zhì)相類似,能夠引起智者精神上的共鳴。同樣,“仁者樂山”是因為山屹立不動、寬厚育物的靜的特征同仁者寬厚愛人、沉著穩(wěn)健的品質(zhì)有相通之處,能給仁者帶來精神上的喜悅。

  2、深入理解:

 、僬埥Y合孔子的經(jīng)歷探究他為什么主張“慎于言”。

  孔子主張“慎言”,即少說話,說的時候要慎重,其原因是:(1)孔子很重視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即“言忠信”“言思忠”,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而如果愛說話,就難免言過其實,言行不一致,于道德就有愧了。(2)孔子認為說話要擇取恰當時機,這樣才不會引起人的反感,也才能發(fā)揮作用。(3)孔子認為德是內(nèi),言是外,內(nèi)在充實自然能發(fā)之于外,外在卻不一定對內(nèi)在有所裨益,更反對花言巧語,他認為“巧言令色,鮮矣仁”。

 、谌绾慰创鬃訉τ诟毁F“于我如浮云”的思想?

  孔子這種思想和儒家提倡的安貧樂道的思想相一致?梢詮膬蓚方面來看:一方面,封建統(tǒng)治者利用它要求被剝削人民安于貧困,以鞏固封建制度;另一方面,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發(fā)展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視和堅守民族氣節(jié)、革命氣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沒有“于我如浮云”的精神,就做不到富貴不淫;沒有“不改其類”的精神,也就做不到貧賤不移。前一方面的影響是消極的;后一方面對我們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有積極作用。

《論語》教案8

  一、活動目的

  以《論語》為代表的國學文化博大精深,學習貴在持之以恒,需要我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領全體師生去誦讀、去欣賞、去感悟,積極主動地從中吸取豐富的養(yǎng)料,提高我們的學識修養(yǎng),改進我們的思想道德,為繼承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指導思想

  根據(jù)學!叭⑴e,全面育人”辦學思想,結合學!罢b經(jīng)典”系列讀活動,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教育活動,增強青少年一代的民族認同感,樹立民族自信心,振奮民族精神,不斷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活動目標

  1、總目標:“與圣賢為友,砥礪品學;與經(jīng)典同行,奠基人生”。

  通過誦讀《論語》等國學經(jīng)典內(nèi)容和賞析活動,對學生進行文學、思想的積累和熏陶。所謂積累,即積累豐厚文化底蘊,傳承優(yōu)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所謂熏陶,即陶冶思想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學會做人,為終身發(fā)展奠基。

  2、階段目標:

  在誦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加深理解,開展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和理解,進行感悟、辯論。

  具體目標:

  小學低段:識論語,明禮儀。

  小學中段:讀論語,長智慧。

  小學高段:品論語,學做人。

  四、活動要求

  1、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規(guī)律,加強《論語》教學的針對性和規(guī)范性,把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和學生的精神、人生發(fā)展需求結合起來,編寫經(jīng)典誦讀校本課程。真正使國學的精髓融入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使學生既吸納鮮活的時代精神,又傳承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

  2、采用指導閱讀,聽讀、跟讀、共讀、背誦、表演、比賽等多種形式,以生活化、活動化、故事化、體驗化的教學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性,使《論語》誦讀逐步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

  3、扎實開展《論語》經(jīng)典誦讀競賽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汲取精神營養(yǎng),既學文化,又學做人,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全面提升人文素養(yǎng)。

  4、整合學科教學活動,進行“國學經(jīng)典”學科滲透;挖掘生活中的《論語》教育因素,與實踐活動、傳統(tǒng)節(jié)日、班團隊活動結合;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的力量和資源,使課堂教學和課外誦讀相結合,從而切實有效提高《論語》教與學的質(zhì)量。

  五、組織領導

  成立國學經(jīng)典(《論語》)誦讀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安排、組織與指導。

  組 長:韓xx

  副組長:劉 x

  成 員:高x 周xx

  六、活動安排

 。ㄒ唬┱n時設置及師資配備

  1、將一節(jié)地方課設置成論語教學課,每周1課時。

  2、利用午自習的時間,由教師指導學生練習硬筆書法,書寫《論語內(nèi)容內(nèi)容。每周書寫兩次,每次不少于10分鐘。

  3、每周一、三、五的早讀進行10分鐘的論語誦讀。

  4、語文教師為《論語》課教師.

 。ǘ┙虒W內(nèi)容;

  一至三年級學習校本課程《走進論語》

  四至六年級學習校本課程《感悟論語》

 。ㄈ⿲W習方式:

  1、集中誦讀 :分全文誦讀、選讀、精讀(講讀)和背誦。

  2、課堂講解與誦讀指導。

  3、學生自學

  (1)、鼓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加強經(jīng)典的朗讀和背誦。

 。2)、鼓勵學生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游覽三孔等的名勝古跡,增廣見聞,陶冶情操。

 。3)、指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閱讀傳統(tǒng)文化相關資料,了解孔子及《論語》。

  (4)、鼓勵學生選學自己感興趣的琴棋書畫等文化載體和藝術技能,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四)比賽展評

  1、舉辦全校性的國學經(jīng)典(《論語》)誦讀比賽。

  時間:每學期一次。

  形式:誦讀比賽、情境劇表演、詩歌吟唱、講文化名人故事、國學知識競答等。

  2、每學年舉行一次全校性的國學經(jīng)典(《論語》)學習成果展評。

  展評形式包括書法比賽(含硬筆和毛筆)、讀后感、手抄報、專題板報等。

  3、每學年舉辦一次“《論語》進課堂教學聽評課”。

  (五)檢測評價

  教務處對論語內(nèi)容的背誦默寫進行定期的檢查評分。

 。┚幯行1窘滩

  組織全體語文教師,編寫經(jīng)典誦讀校本課程《走進論語》和《感悟論語》。

  xx年12月

《論語》教案9

  導入:(成語)

  同學們在小學的課程里,學了多少成語?你還記得它們的含義嗎?現(xiàn)在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請學生說幾個成語,并解釋意思,進行點評)

  板書引出新成語,詢問同學們對這些成語意思的掌握。接著一個個為大家解釋意思,最后講明每個成語的出處,引出《論語》一書的介紹。

  溫故知新

  (論語為政篇)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

  任重道遠

  (論語泰伯篇)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jīng)歷長期的奮斗。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論語述而篇)【原文解釋】:許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當我老師的人。

  《論語》十則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xiàn)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巨著,它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依舊光芒四射,熠熠生輝,F(xiàn)在就讓我們懷著一種自豪的心情來研讀它的節(jié)選部分《〈論語〉十則》。

  詢問大家對孔子和《論語》有多少了解。

  一.介紹孔子、《論語》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享年73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名列于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我國古代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愛、愛人。在政治上主張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

  孔子在家族中年齡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老二,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糧倉)與乘田(管理牲畜)。他雖然生活貧苦,但好學上進善于取法他人,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庇捎谒R淵博,開始授徒講學,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chuàng)者,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進一步促進了學術下移,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fā)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成書于戰(zhàn)國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記錄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一部書。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后來成為封建時代讀書人的必讀書。內(nèi)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藝術、宗教等方面。

  現(xiàn)存《論語》20篇,這些篇章分別是: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xiāng)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wèi)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20個篇目里共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體式包括語錄體、對話體和敘事體。

  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初讀課文,參考注釋或利用工具書,給不認識的字注音,把握文意,圈出疑難之處。(請學生注音)

  慍(yùn) 罔(wǎng) 殆(dài)

  不亦說(yuè)乎 三省(xǐng)吾身

  誨女(rǔ)知之乎 是知(zhì)也

  三.聽錄音朗讀,注意停頓、語速語調(diào),錄音讀完之后嘗試著用鉛筆劃出需要停頓的地方!緦懓鍟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四.板書完之后,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把需要停頓的地方用斜線畫出來,并進行點評,最后班級齊讀(省)。

  五.在板書基礎上進行文章內(nèi)容講解。

  (分小組合作,由學生通譯一下,圈出疑難之處,對問題進行匯總,老師點撥,師生共同完成,尤其是有些重點詞句落實下來。)

  翻譯

  第一則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時常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第二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過了呢?”

  第三則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就可以當老師了!

  第四則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有危害。”

  第五則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文言代詞

  吾——人稱代詞“我”

  女(汝)——人稱代詞“你”

  通假字

  說——悅

  女——汝

  知——智

  古今異義

  不亦君子乎

  古義: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今義:對人的敬稱。

  可以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把。

  今義:表示許可。

  是知也

  古義:這

  今義:表肯定判斷。

  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泛指多次。

  今義:數(shù)詞。

  一詞多義

  知

  人不知而不慍

  溫故而知新

  是知也

  詞類活用

  (1)溫故而知新 (形容詞作名詞,“故”指舊知識,“新”指新知識)

  (2)傳不習乎 ( 動詞做名詞,傳授的知識 )

  學習探究:

  分成四個小組,組內(nèi)組織討論。

  要求學生分別從1到5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則,最后組

  內(nèi)派出一名代表發(fā)言,談談喜歡原因是什么,以及有怎樣的啟發(fā)。

  課堂檢測: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2)人不知而不慍

  (3)傳不習乎 (4)溫故而知新

  2、翻譯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誨汝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課后作業(yè):

  1、背誦、默寫書中《論語》前五則,下節(jié)課抽查。

  2、掌握重點字詞,如通假字、多音字以及古今異義字詞等。

  3、熟讀后五則內(nèi)容,找出文中成語或者名言警句。

《論語》教案10

  [教學目標及重點]

  1.積累文言詞匯。

  2.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培養(yǎng)勤學好問、永不滿足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xiàn)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這些著述對中華文化曾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我們同學們進入中小學學習已經(jīng)七年了,關于建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體會。我國古代的孔子是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論語》這部儒家經(jīng)典中,他的弟子記錄的孔子言論,有不少是談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對同學們搞好學習,加強個人品德修養(yǎng)都有很大意義,F(xiàn)在我們就來共同探究學習《〈論語〉十則》這篇課文。

  二、交流有關孔子、《論語》的知識

 。▽W生在班上交流: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有關資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nèi)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和處世方法。

  三、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

 。ǘ┱w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布置學生劃出自己感到最精彩的語句。

 。ㄈ┲攸c學習與訓練

  1.教師導學: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匯大多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fā)生變化。如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為行走,這個成語就講不通了。再如赴湯蹈火中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些都與現(xiàn)代漢語完全不同。學習文言文要特別注意這些變義詞。另外,一些文言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意思比較寬泛,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這就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正確理解。

  先仔細讀幾遍課文,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懂,試著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

 。▽W生朗讀課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詞。教師幫助學生解決)

  明確:學生重點掌握的文言字詞:

 、磐僮郑孩俨灰嗾f乎:通假字說,本字悅,愉快。

 、谟,誨女知之乎:通假字女,本字汝,你。

 、凼侵玻和僮种,本字智,聰明,智慧。

 、贫嗔x詞:

 、俣罕眄樈雨P系,相當于并且等,如:學而時習之、默而識之、溫故而知新。

  表轉接關系,相當于卻、但是等,如學而不思則罔、人不知而不慍。

  ②以:憑借,如何以謂之文也;用來,如以思,無益;因為,如是以謂之文也

  ⑶多音多義字:

  論:論語

  樂:不亦樂乎

  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舍:不舍晝夜

  ⑷流傳至今的成語:溫故知新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讀完課文后,你感到最精彩的語句有哪些?請給大家展示一下,并說明你喜歡的理由。(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幫助學生糾正學生理解不當?shù)牡胤讲⑦m當點評)

  明確:

  ⑴要有好的學習態(tài)度

  敏而好學好學不恥下問肯問,善問學而不厭不滿足,不驕傲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芍t虛誠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不懂裝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學習為樂

 、埔泻玫膶W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按時復習溫故而知新總結復習,發(fā)現(xiàn)新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結合默而識之不斷積累

  以思,無益,不如學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且湎r間逝者如斯夫

  3.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nèi)容使你收獲最大?談談感想。(讓學生自由談)

  4.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5.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結束語]《論語》的思想內(nèi)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yǎng)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lián)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現(xiàn)代社會一方面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另一方面?zhèn)鹘y(tǒng)美德亟待發(fā)揚,F(xiàn)代著名新儒學大師、美國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在岳麓書院演講時曾預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華文化將全面復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傳統(tǒng)美德的蔚然成風吧!

  (四)梳理、總結、擴展

  《〈論語〉十則》是關于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論述,其中第四、六則是講學習態(tài)度,第二則、第三則講學習方法,第一則、第五則既講學習態(tài)度又講學習方法。

  [布置作業(yè)]

  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結合學習《〈論語〉十則》,寫一篇短文,談談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受到的啟發(fā)。

  [板書設計]

《論語》教案11

  【教學目標】

  1. 讀準字音

  2. 了解孔子的“仁”的基本意義

  3. 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虛詞和實詞

  4. 引導學生閱讀、背誦《論語》的有關章節(jié)

  5. 對判斷句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

  【教學重點】

  1.孔子的思想

  2.仁的意思的解讀

  【教學難點】

  孔子言論中提出的加強人格修養(yǎng)方面的重要觀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走進文言寫就的歷史,與古人晤對一堂,孔子呈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在你的想象中,或許他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對他敬而遠之,也可能覺得他是封建禮教的源頭,對他加以批判。在你們印象中,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學生回答,作大致的講評)

  二、寫作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為宋國貴族,后遷居魯國。少“貧且賤”,及長在魯曾任相禮(司儀)、委吏(管理糧倉)、乘田(管理畜養(yǎng))一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約年五十)任中都、司寇O娀嘛崗販悆舾租欕鲁盾訐腽仮宋、陈、搏H⒊泄疾晃本茫樗烙諑場Tて誥弁澆慚В餃私慚У姆縉滌械蘢尤耍磽照?SPAN lang=EN-US>72人,被稱為“賢人”,子路、子貢都在72賢人之列?鬃铀篮,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以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6年?鬃邮侵袊鴼v史上創(chuàng)辦私學的先行者、第一位職業(yè)教師,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F(xiàn)在,人們都把到山東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

  古文學家說他曾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雖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經(jīng)典,可能曾作過某種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動,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學派,對后世有重大影響。他的學說以“仁”為核心,以“禮”為手段,“祖述堯舜,一文武”,在政治態(tài)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權勢者維持舊秩序的要求。通過自漢代董仲舒以來儒家的補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經(jīng)過系統(tǒng)化,成為我國長期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歷代統(tǒng)治者奉為至圣先師。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響的人物。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因其在人類文明史上的不朽貢獻,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介紹:孔子對于當時的“禮壞樂崩”的時代有深刻的感受,他自認為“斯文(即古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終在為恢復理想中的社會秩序而奮斗,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孔子認為自己是“述而不作”——只是在紹述先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其實并非如此,在紹述的同時,他為舊的禮教制度找到了內(nèi)在的情感依據(jù),即“仁”,“仁”首先指示一種情感,即“愛人”,首先從父子、兄弟間的親情出發(fā),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謂“忠恕之道”,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的普遍和諧?鬃訉τ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實現(xiàn)了仁,也就完成了完滿的自我人生。

  三、《論語》簡介

  儒家六藝:詩、書、禮、易、樂、春秋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樂后來失傳了)

  看課文注釋①,《論語》專門記錄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纂集而成,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墩撜Z》在我國歷史上影響很大,是封建時代人人必讀的書。相傳宋朝名相趙普死后,人們在他收藏的書里發(fā)現(xiàn)只有半部《論語》,故世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論語》的魅力之大,大家空余時可以翻看一下。

  四.課文講解

 。ㄒ唬┫日堃晃粚W生朗讀引言

 。ǘ┳寣W生照書下注解,標好字音,默讀課文,提醒注意句讀

  (三)全班朗讀 ,糾正字音和句讀。

 。ㄋ模┲v解

  第一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惡乎③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顛沛⑥必于是!

  【注解】

  提問:每句話開頭的“子曰”中“子”指的是誰?

  回答:孔子

  ① 處:置身,居住,引申為享有

 、 去:離開,這里指躲避

 、 惡乎:惡,疑問代詞,相當于“何”。乎,介詞,相當于“于”!皭汉酢毕喈斢凇坝诤巍,憑什么,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舉例:

 。1) 惟利是圖、惟命是從:是,賓語前置的`標志詞,語序應為“惟圖利”、“惟從命”

 。2)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師說》),“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詞。

 、 違:離開

 、 造次:倉猝、匆忙

 、 顛沛:困頓挫折

  【譯文】

  孔子說:“富貴和顯貴,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shù)姆椒ǖ玫剿邮遣粫碛械。貧窮與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用正當?shù)姆椒ǖ玫剿,君子是不會躲避的。君子離開了仁德,憑什么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沒有吃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德的,即使在倉猝匆忙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頓挫折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

  分析:第一則首先提出“富與貴”和“貧與賤”兩個對立的命題加以討論,前為人之所欲,后為人之所惡,這是按常情推出的常理,但是得出的兩個結論卻出人意料之外:“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個“道”就是儒家的思想核心——仁,下文就可作驗證,“君子去仁,惡乎其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笨鬃訌娬{(diào)寧可不要富貴,寧可安處貧困,但內(nèi)心要守住“仁”作為一個君子,要想成名,怎么能離開“仁”呢,連吃一頓飯的時間也不能違背“仁”,即使在倉猝匆忙之間、困頓挫折之時,也要與仁德同在。

  第二則

  子曰:“賢哉,回也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賢哉,回也!”

  【注解】

  ①賢哉,回也:賢德啊,顏回!回,顏回,字子淵,孔子最器重的一個學生。顏回家境非常貧困,他的身體狀況也很糟糕,29歲時頭發(fā)就全白了,視力連孔子也不如,32歲時就去世了 。

 、谝缓勈,一瓢飲,在陋巷: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簞,盛飯的器具。陋巷,指簡陋的小巷子。

 、廴瞬豢捌鋺n,回也不改其樂: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堪,忍受。

  【譯文】

  孔子說:“賢德啊,顏回!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居室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賢德啊,顏回!”

  分析:列舉了顏回安于貧困的事例,說明安貧樂道是賢士的標準。顏回的行為正應了安貧樂道這句話、時刻都處在與道合一的境界,時刻都很滿足快樂。

  舉例: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描繪了這么一個“五柳先生”(實際寫的是自己),他“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而不求甚解,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而“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 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jīng)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經(jīng)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第三則:

  子曰:飯①疏食②,飲水,曲肱而枕③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注解】

 、 飯:動詞,吃

 、 疏食:粗糧

 、 枕:動詞,當枕頭用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涼水,睡覺的時候彎曲這胳膊當枕頭用,在這里邊也是有樂趣的,用不正當?shù)姆椒ǖ玫降母辉:惋@貴,在我看來如浮云一般!

  簡單的生活、日常的飲食、穿衣睡覺時刻都處在快樂之中,這正是得道君子的寫照。真正的君子不論生活的境遇有什么變化都能夠做到快樂自在。富貴的時候不會驕奢淫逸、忘記人生的志向,貧困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怨言,依然快樂自在。

  分析:前幾句也在談安貧樂道的事,重要的是后兩句,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里的“不義”就是不符合“仁”的標準,用不正確的方法得到的富與貴,在孔子看來,猶如浮云一般不屑一顧。

  舉例: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戰(zhàn)國時有個齊人叫黔婁。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鐘,想聘他任宰相,他堅辭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課堂討論:通過學習《〈激流〉總序》,我們知道要去征服生活,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擊、奮發(fā),而孔子所崇尚的是“安貧樂道”的思想,兩者是否有矛盾的地方,該怎么理解呢?請談一下“安貧樂道”思想是否適應我們現(xiàn)今的社會。

  總結:前三則語錄所談的是怎樣對待富貴和貧賤的問題。你們讀過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論語》教案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四個生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做到節(jié)奏停頓得當。

  2、通過自學、交流、感悟、讀書,能理解兩則論語的意思,體會到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并得到啟迪。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學習方法的能力,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感受中國古典文化的語言韻味和思想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并感悟文中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明白學思結合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發(fā)現(xiàn)新知激發(fā)興趣

  1、二年級時,我們曾學過一篇文言文——《論語》一則,誰還記得?(指兩生,再全班齊背)課件出示:三人行……

  2、光會背可不夠,你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3、你記得真清楚,說得也很明白,在這方面你就能成為我們大家的老師了。

  4、剛才我們復習了《論語》一則,孔子的話讓我們知道做人要有虛心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則文言文同樣出自于《論語》,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體會明確句意的重要性

  1、請您自己先試著讀一讀這篇文言文,看你能不能把字音讀準?課件出示:兩則論語。

  (指名一生)

  2、生字讀音有點難,咱們先標上拼音,自己再練練,看看這回能不能讀準、讀通順了。(學生自由讀)誰來試試?(指名兩生)

  3、指導字音。

 。1)文中四個生字讀的都挺準的,但這兒有個多音字(課件強調(diào):為)既念wéi又念wèi,猜猜在這句話里應該讀哪個音?為什么?(學生爭論)

 。2)不能瞎猜,猜得對不對得用字典檢驗一下。老師從字典中查到了這個多音字,請你默讀它的意思。課件出示:為兩個讀音的不同解釋

  想一想,根據(jù)哪個意思能確定這個字的讀音呢?(引導學生說把哪個意思放到句子里最恰當)這么解釋比較合理,你們同意嗎?這個字的意思是做、當。課件出示:為:做、當。這個字讀?課件出示:為:wéi

 。3)把字義放到句子里解釋,看看句子通不通,這樣來選擇字的正確讀音真是個好方法?梢,學習古文時,弄清字義、句意真的很重要。

  三、了解句意積累方法感悟道理

 。ㄒ唬⿲W習第一則,積累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悟“學思結合”。

  1、回憶方法。

 。1)以前學過哪些方法,可以知道字的意思或者句子意思?(板書:看)誰給大家讀讀第一則論語中注釋了哪幾個字的意思。(課件出示:子、故、新的意思,指名讀)說明:連詞成句是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那些沒注釋的字,我們怎樣弄清它的意思呢?(查、猜、連)

  2、運用方法。

 。1)現(xiàn)在就請你用上這些方法(指板書),自己試著解釋第一則論語中每個字或詞的意思吧。

 。2)小組里交流交流,這個字什么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誰來說說你用什么方法知道每個字或詞什么意思的?(問別人,也是種好方法,但應該是在經(jīng)過自己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時候問。板書:問)

  相機指導

  溫:復習。什么叫復習?(把學過的知識再學一遍。)

  而:回憶剛才復習“擇其善者而從之”時,那個“而”什么意思?是連詞,沒有實際意義,可以不解釋。復習已有知識對我們學新知識很有幫助。

  知:知道。

  矣:文言助詞,一般放在結尾,相當于“了”。

 。4)字的意思弄清楚了,現(xiàn)在就請你連一連,試著說出這句話的意思吧。

  3、匯報學習成果,積累方法。

 。1)誰愿意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學習成果?(指名)

  不通順怎么辦?這時就可以做適當?shù)恼{(diào)整?(舉例:新的意思)誰再來試試?(指名說)

  你說得挺清楚,沒把每個字詞的意思一個個的拼在一起,連成句子,做了適當?shù)恼{(diào)整。(板書:調(diào))

 。2)小結:調(diào)整時,有時需要添幾個字,有時需要減幾個字,有時換個意思相近的詞,以后,我們還可能遇到需要調(diào)整詞語順序的情況呢,但不管怎么調(diào),都不能改變句子本來的意思。用這樣的方法,自己再試試。

 。3)老師也解釋了這句話,并且也進行了一定的調(diào)整,看看這樣解釋是不是更通順一些?你默讀一下,看看和你們要說的意思一樣嗎?(課件出示:第一則意思)

  (4)知道了句子意思,建議每一個同學都說說,可以和同桌合作,一人讀句子,一人說句子的意思。說完后可以再交換一下,比比誰句子讀得好,誰意思說得清楚。(學生合作說)

 。5)讓我們一起邊想著句子的意思,邊讀一讀,看看你能不能讀出味了。

  5、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道理。

 。1)“溫故知新”已經(jīng)成為成語了,(板書:溫故→知新)可見人們都認同這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2)想象一下,孔子和弟子在交往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情況,孔子才說出這樣一番話呢?課件出示:孔子和弟子

  角色扮演:誰愿意扮演孔子?我們試著演一演當時的情景。你能不能用孔子說的話回答弟子的問題。師:“先生,怎樣才能成為像您這樣學識淵博的.老師呢?”生:“溫故而知新……”師:“你真棒,你已經(jīng)理解了孔子這番話的意思了;你都能用孔子的原話來回答我了!

 。3)希望你們不僅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還能做一個“溫故知新”的人。

 。ǘ⿲W習第二則,運用方法,獨立研究,重點體會“學思結合”。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研究第二則論語的意思?要想把事做完,做好,必須先把工具準備好。

  這兩個生字還記得嗎?課件出示:罔、殆。心里拼拼,記住它。光記住讀音還不行,還要知道意思。

  罔:同字框里是點點橫,加上一個亡,本義是捕魚用的網(wǎng),(課件出圖)而經(jīng)過演變,現(xiàn)在的意思是?你覺得這張空網(wǎng)和字的意思有什么聯(lián)系嗎?

  殆:左歹,右臺,現(xiàn)在的意思是?(疑惑)你怎么理解疑惑這個詞?(疑問無法解決)

  2、生字工具準備好了,就請你自己用學過的方法說說每個字的意思,再把字義連起來說說句子的意思。(學生自由說)

  如果說完了,就快和同學交流自學成果,互相幫助解決問題。

  3、匯報學習成果。

 。1)還有哪些合作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嗎?(則:猜猜。就。查字典檢驗。論語二則的則是哪個意思?)

 。2)誰想展示合作學習結果?

  學生說“學而不思則罔”的意思:古人說的學習一般指讀書學習,只讀書學習不深入思考,危害多大;仡檮倓偽覀儗W過的溫故知新這句話,其實學習過程中包括了溫習舊知識,只學習不思考,就會沒有收獲,學習中怎樣溫習舊知識就能有收獲,有新發(fā)現(xiàn)呢?(板:思)

  溫故只有深思才能有新收獲,你們正是溫習了剛學的知識,經(jīng)過思考,有了新收獲,這就在“溫故知新”呀!

 。3)學生說“思而不學則殆”。

 。4)考考你的同桌,他是不是能完整地說出第二則論語的意思了?

  4、小結:學而不思,思而不學,都是孔子勸告我們學習中應該避免的情況,這樣做不對,那我們該怎樣做?(板書:學思結合)把學習思考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新知識,時間長了,我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就有辦法解決更多問題,獲得更多的新知識,這樣我們也可以為師矣。

 。ㄈ┝私馕难晕奶攸c有感情地誦讀

  1、這兩則論語的意思你都記住了嗎?哪兩位同學敢接受挑戰(zhàn),你背一句論語,他解釋一句意思。(學生背)

  2、剛才聽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文言文和我們現(xiàn)在說的話相比,有什么不同嗎?

  是呀,短短兩句話,才二十幾個字,卻能告訴我們這么深刻的道理,這正是它歷經(jīng)兩千五百多年,還能流傳至今的原因!

  3、(師配樂范讀全文)古人讀書講究吟詠,邊讀邊想句子的意思,讀的入情時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jié)奏晃動。你們也配上動作試一試,看看能讀出滋味來嗎?(生自由讀,指名讀)

  4、讓我們一起伴著高山流水之音,邊讀邊想著它的意思,去感受古文特有音樂美吧。(課件音樂)

  四、總結學法拓展閱讀延伸興趣

  1、學習了孔子的這兩句話,你懂得了什么道理?還有什么其他收獲?

  2、這些方法你會用了嗎?請你試著用讀讀,能用今天學到的方法說說你這兩句話的理解嗎?(師范讀,生讀后試著說意思)

  課件出示作業(yè)

  1、背誦《論語》二則,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2、用學過的方法,試著說說《論語》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句話的意思。

  希望你能把今天學到的道理和方法學以致用,做個學思結合,溫故知新的人,相信終有一天你們也可以為師矣!

  板書設計:

  27 《論語》二則

  學 看 連

  思 查 調(diào)

  溫故 知新 猜問

《論語》教案13

  知識與能力

  1、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解讀各則語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3、聯(lián)系自身學習經(jīng)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nèi)蘊,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

  4、背誦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究、體驗反思學習經(jīng)典的原創(chuàng)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認識并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激發(fā)熱愛民族經(jīng)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激發(fā)熱愛民族經(jīng)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培養(yǎng)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學習法;引導教學法。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歷史的長空中,群星璀璨。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叱咤一時的英雄豪杰可能已經(jīng)黯然失色,但是有一顆巨星卻歷經(jīng)千年的風雨而愈加輝煌燦爛。他就是我國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自20xx年至今,全世界已經(jīng)建立了近300家孔子學院;20xx年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尊孔”決議,就連總統(tǒng)奧*馬訪華演講時也要引用孔子的語錄。為什么孔子的思想會對后世,甚至全球產(chǎn)生這樣深遠的影響呢?今天讓我們帶著這份好奇與崇敬走進第十課。

  二、走進作者

  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fù東南)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愛、愛人。在政治上主張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一視同仁),“因材施教”。

  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整套教育理論,如因材施教、學思并重、舉一反三、啟發(fā)誘導等教學原則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和“不恥下問”的學習態(tài)度,為后人所稱道

  2、《論語》是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屬于語錄體散文集,是有關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宋朝宰相趙普曾贊頌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從宋朝以來,《論語》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成為封建時代讀書人的必讀書。

  三、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節(jié)奏

  論語lún 說yuè 慍yùn 三省xǐng 傳不習chuán 罔wǎng

  殆dài 誨女rǔ 是知也zhì 凋diāo 恕 shù 業(yè)yè

  亦yì 矣yí

  四、小組合作朗讀,注意朗讀要求

  1、聽讀 2、自讀 3、小組合作朗讀 4、品讀 5、背誦

  五、小組合作,結合注釋理解課文

  六、作業(yè)

  抄寫

  第二課時

  一、全班齊讀、學生個別讀,抽查學生能背誦的內(nèi)容。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分組翻譯,每個小組重點負責1則

  2、小組交流

  3、小組質(zhì)疑

  4、教師補充,小結

  三、合作理解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

  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shù)臅r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傲暋保秆萘暥Y、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慍:音yùn,惱怒,怨恨。

  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忠:忠心 盡心 信:真誠 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習:復習

  譯文:“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謀劃是否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復習過呢?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先生說:溫習舊的.知識,就可以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迷惑而無所得);

  殆:指精神懈怠 而:卻(但是)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chǎn)生疑惑!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女:同“汝”,人稱代詞,你。 是,此、這。 知,通“智”。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tài)度是聰明的啊!”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賢: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亦即賢士;思:想

  齊:即相等,也可釋為“看齊”

  。悍词,亦即比照別人不足之處,檢查自身存在的問題

  譯文: 孔子說:“見到德才兼?zhèn)涞娜司拖胂蛩待R,如果見到有人做不好,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為他責任很重,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節(ji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

  比喻要經(jīng)過嚴酷考驗,才能識別一俱的品質(zhì)。比喻只有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才能體現(xiàn)人的品質(zhì)。相似的句子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古人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贊美它們經(jīng)冬不凋的品質(zhì),也就是贊美那些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堅持真理、守衛(wèi)正義的人們。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奉行 之:代這句話 欲:想要 施:施與 于:給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給別人!

  四、朗讀,背誦

  五、作業(yè)

  繼續(xù)背誦課文,并把不會翻譯的句子找出來,把它翻譯完整。

  第三課時

  一、背誦導入

  二、合作探究

  1、班上討論、交流以下兩個問題:

 。1)在本文論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認為最有價值的是哪一點?為什么?

 。2)在學習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夠,今后有何打算?

  三、整理歸類

  1、成語類

  溫故知新 見賢思齊 三人行,必有我?guī)?任重道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類

 、僬剬W習態(tài)度的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

  敏而好學——好學 不恥下問——肯問,善問 學而不厭——不滿足,不驕傲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謙虛誠實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不要不懂裝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學習為樂

 、谡剬W習方法的

  學而時習之——按時復習 溫故而知新——總結復習,發(fā)現(xiàn)新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結合 默而識之——不斷積累

 、壅勑奚碜鋈说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

  四、總結文言語法:

  1、通假字:(通誰讀誰,通誰講誰)

  說:通“悅”,讀yuè,意為:愉快,

  知:通“智”,讀zhì,意為:聰明。

  女:同“汝”,讀rǔ,意為:你(第二人稱代詞)

  2、文言虛詞

  而:

 、夙樈舆B詞,表并列或承接關系,意為“并且”“而且”“就”或不譯。

  例:學而時習之 任重而道遠(并且)

  溫故而知新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就)

  死而后已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 (不譯)

  ②轉折連詞,表轉折關系,意為“卻”

  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人不知而不慍

 、圻B接狀語和中心語

  例:提刀而立

 、苄揎椪Z,可譯為“著”“地”

  例:默而識之(地)

  為(1)wéi以為:把……當作(以:把 為:當作)

  例:可以為師矣

 。2)wéi 是

  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3) wèi介詞,意為“替”“為了”

  例:為人謀而不忠乎? (替)

  之(1)代詞:代指人(第三人稱)、事、物

  例:由,誨,女知之乎!(代事,代指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

  擇其善者而從之(代人,代指可學習的人)

 。2)助詞 ①結構助詞,意為“的”。

 、诮Y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中間,起連接主謂語,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簡稱“取獨”)

  例: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1)代詞 例:擇其善者而從之(代人,代指可學習的人) (2)語氣詞,放在句首表示揣測或反問語氣。

  例:其恕乎。ū泶y,意為:大概,也許)

  其真無馬邪?(表反問,意為:難道)

  焉(1)句尾語氣詞,無實意。

 。2)代詞,相當于“之”

  例:見賢思齊焉。(代指他,賢德的人)

 。3)兼詞(一字代兩字的意思)相當于“于之”

  例: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相當于“于之”,意為:在那里?/p>

  則 表承接關系的連詞,意為“就”

  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五、作業(yè):

  1、翻譯

  2、背誦《〈論語〉十則》

  3、課時方案

《論語》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

  (2)、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結合注釋理解文言語句,并熟讀成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2)、感受我國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理解《論語十則》的內(nèi)容

  三、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評點、質(zhì)疑法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自學內(nèi)容

  1、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nèi)容。

  2、結合注釋和工具書,掃清本課的字詞障礙。

  3、熟讀文章,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劃出自己最難理解的地方。

  二、教學內(nèi)容

  1、交流有關孔子、《論語》的知識。

  活動形式:請一生講臺為大家介紹。

  2、初讀——讀準字音、停頓恰當

  指名學生朗讀,正音正字,指導語氣停頓

  活動形式:男女生擂臺賽。

  全班齊讀

  3、翻譯

 、偬釂栙|(zhì)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解決。

 、诜g;顒有问剑豪夼_賽:由男生講解第一則大意,男生聽完補充,女生聽完質(zhì)疑。

  4、整理文言知識:通假字;虛詞“而”的用法;成語。

  第二課時

  一、自學內(nèi)容

  1、熟讀并背誦后五則,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思考哪些內(nèi)容是探求知態(tài)度的,哪些內(nèi)容是談學習方法的',哪些內(nèi)容是談修身做人的。

  二、教學內(nèi)容

  1、你認為哪些語句是談求知態(tài)度的,哪些是談學習方法的,哪些是談修身做人的?

  歸納明確。引導學生明確每則的道理。

  2、談感受。

  哪則對你啟發(fā)最大?請說說你的感受。

  3、明確整理的文言知識。

  背誦并默寫《論語十則》。

  教學反思:

  學生對擂臺賽的興趣比較大,在男女生分別朗讀比賽和翻譯比賽時,學生聽的特別認真專心,全班學生都認真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了。需要思考的是學生在談啟發(fā)時,仍然停留在翻譯層面,談不出更深的理解,也不知道如何結合學習生活實際。從中可以看出學生的思維仍是很窄,語言表達較弱。計劃利用自習時間給學生讀讀《于丹論語心得》。

  以上就是語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論語》十則精品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語文資料請到語文網(wǎng)。

《論語》教案15

  【教學目標】

  1.在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歸類的基礎上,用較為簡練的語言概況課文所選內(nèi)容中孔子談到的學習方法及態(tài)度,以及人格修養(yǎng)方面的思想觀點。

  2.聯(lián)系自身,說說對文中有關“學習之道”以及個人修養(yǎng)論述的理解。

  3.將課文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探究《論語》的現(xiàn)實意義,激發(fā)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珍視和熱愛。

  【教學重、難點】聯(lián)系實際理解《論語》的思想內(nèi)容及現(xiàn)實意義,并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方法】引導法和講授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的圣人,但你們知道嗎?孔子生非其時,一生屢遭打擊,從沒有獲得過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機會。如果我們細考孔子的一生,會發(fā)現(xiàn)他的一生無權無勢,只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過治理國家之權。但那些聲名顯赫的王公貴族們早已在歷史的長空中灰飛煙滅,而孔子留下的那些寶貴思想直至今天仍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鬃尤ナ篮螅牡茏觽?yōu)樗貑嗜攴讲艦I而去,而子貢則整整為他守喪六年?鬃拥降子性鯓拥娜烁聍攘Γ沟萌藗儗λ@樣崇敬景仰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走近孔子,走近他的《論語》,來探尋其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

  出示任務:對《論語》十二章課文內(nèi)容的簡單回顧。

  (二)再讀課文,遷移闡發(fā)

  出示任務:

  1.在上節(jié)課學習基礎上,學生自讀課文,用較為簡練的語言概括所選的這幾則語錄中孔子談到的學習方法及態(tài)度,以及人格修養(yǎng)方面的思想觀點。

  反饋指導:注意語言的簡潔準確。

  2.結合自身在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方面存在的問題,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態(tài)度,并談談你對“學習之道”的理解。

  反饋指導:注意與自身實際相聯(lián)系

  3.圍繞課文中闡述關于修身的章節(jié),抓住其中的關鍵詞,談談對這些詞的理解,并討論這些關于修身的`論述在今天是否有其現(xiàn)實意義?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反饋指導:理解詞語含義與探究現(xiàn)實意義相結合

  (三)延讀《論語》,拓展提升

  出示任務:

  1.教師出示幾個《論語》中的小故事,并引出相關語句或章節(jié),安排學生分組探究這些語句或章節(jié)的思想內(nèi)容。

  2.結合對本課的學習,你認為孔子身上最打動你的是什么?今天我們讀《論語》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反饋指導:將本課所學內(nèi)容結合到探究中

  (四)誦讀課文,情蘊其中

  帶有感情地齊聲誦讀課文,注意讀出音韻美,并在誦讀中進一步品悟課文內(nèi)容,同時感受古代典籍的無窮魅力。

  (五)小結與作業(yè)

  小結:《論語》完整而充分地反映了被我們尊稱為“大成至圣先師”的孔子的為政以德、仁者愛人的政治思想,誠信處事、智慧生存的人道思想,有教無類、啟發(fā)誘導的教育思想等等。所有牽涉到人類生存與社會安定的各個方面都有深刻和卓有成就的論述,堪稱人生的百科全書。雖然有些篇章僅僅是只言片語,但卻精辟微妙,發(fā)人深省。雖歷經(jīng)兩千多年,今天讀來仍激蕩著我們的胸懷,啟迪著我們的智慧,給予我們豐厚的人生營養(yǎng)。

  作業(yè):1.課后自主閱讀《論語》,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摘抄下來,并且說說對它們的理解。

  2.《論語》中有不少語句逐漸演化并固定為成語,至今仍活躍在現(xiàn)代漢語中,如“溫故知新”“不恥下問”“誨人不倦”“后生可畏”“當仁不讓”等。你還知道哪些?課文搜集積累,與同學分享。

【《論語》教案】相關文章:

《論語》教案01-31

《論語》的教案03-27

《論語》語文教案08-04

《論語》教案(15篇)02-18

《論語》教案15篇02-17

論語十二章教案08-26

《論語十二章》教案02-22

論語十二章教案15篇09-04

《論語十二章》教案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