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真菌》教案

《真菌》教案

時間:2022-01-30 21:39:25 教案 我要投稿

《真菌》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真菌》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真菌》教案

《真菌》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描述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的作用。

  2.列舉細菌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影響。

  3.通過觀察與思考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辯證地認識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5.能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學重點

  1.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的作用。

  2.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的共生。

  三、教學難點

  1.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的`作用。

  2.列舉它們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影響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zhì)循環(huán)(腐生)

  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纳┤纾烘溓蚓鞣N癬,等

  3、與動植物共生(共生)如:地衣,根瘤等

  六、作業(yè)

  1、腐爛的水果往往散發(fā)出灑味,這主要是由什么菌引起的( )

  a、霉菌 b、蘑菇 c、酵母菌 d、甲烷桿菌

  2、引起人感染臂癬、甲癬、足癬的生物是一種微生物,這種微生物是( )

  a、寄生蟲 b、真菌 c、鏈球菌 d、病毒

  3、飲用水是否符合標準,通常通過測定水中的數(shù)下列哪種菌群數(shù)來確定(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大腸桿菌 d、霉菌

《真菌》教案2

  【教學目標】

  1、嘗試利用酵母菌進行發(fā)酵作用,描述發(fā)酵作用的現(xiàn)象,推理總結發(fā)酵作用的實質(zhì);

  2、 嘗試利用發(fā)酵作用制作食品,舉例說出發(fā)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舉例說出其他細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 說明食品的腐敗原因和運用食品保鮮的一般方法;

  4、 舉例說明人類對其他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嘗試利用酵母菌進行發(fā)酵作用,描述發(fā)酵作用的現(xiàn)象,說明食品的腐敗原因和運用食品保鮮的一般方法。

  2、難點:發(fā)酵作用的實質(zhì)、舉例說明發(fā)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課前準備】

  1、有關發(fā)酵實驗錯誤操作的視頻資料

  2、適合飲料瓶口大小的打孔橡皮塞,插入玻璃導氣管;澄清石灰水

  3、學生制作的發(fā)酵面團、米酒或其他發(fā)酵食品。

  4、其他視頻資料和圖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教師:在學習本章前,同學們曾經(jīng)進行了一次情感投票,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細菌和真菌對人類還是有很多用途的,那么大家可否推薦幾種細菌和真菌,讓我們把他們的名字公布在光榮榜上?

  學生:踴躍提出各種細菌和真菌。

  (二)主要教學過程:

  教師:人類利用細菌和真菌做了很多事情。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先”,細菌真菌和食品的制作有很大關系。其中經(jīng)常用到的是酵母菌。

  學生:展示利用酵母菌發(fā)酵作用吹起的氣球。

  教師:我看到大家的氣球都吹的很大呀,可是我的氣球怎么吹不起來呢?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錯誤了。幸好我把我的操作過程錄下來了,大家能幫助我找找錯誤嗎?

  教師:(錄像)首先將酵母菌放在玻璃杯里,倒入暖水瓶里的開水。

  學生: 如果倒開水,酵母菌就燙死了。

  教師:同學們說的'對。其實實驗到這里就是繼續(xù)做下去也沒有用了,但是后面的操作過程還有一些錯誤,讓我們繼續(xù)找一找吧。

 。ㄤ浵瘢⿲⒅患恿怂慕湍妇谷腼嬃掀,開始套氣球。

  學生:沒放糖。

  教師:對,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需要糖作為營養(yǎng)物質(zhì)。讓我們繼續(xù)找錯誤:

  (錄像)將飲料瓶放在室外的窗臺上(時值北京的冬天,冰還沒化呢)

  學生:太冷了,凍冰了。

  教師:對,發(fā)酵作用需要一定的溫度。所以老師的操作有三個錯誤,氣球肯定是吹不起來了。 大家有沒有想過,把你們的氣球吹起來的是什么氣體呢?

  學生:(猜測)二氧化碳。

  教師:我們能不能想辦法證明你的猜測呢?七年級時,我們曾經(jīng)檢驗過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的。

  學生:用石灰水。

  教師:請一位同學用手捏緊飲料瓶,將飲料瓶中的氣體通過玻璃管引導出來,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學生:石灰水變渾濁了。

  學生:瓶子里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教師:發(fā)酵作用需要活的酵母菌、適宜的溫度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產(chǎn)生了二氧化碳,我們是不是能夠推論出發(fā)酵作用其實就是酵母菌的什么生理作用呢?

  學生:呼吸作用。

  教師:發(fā)酵作用除了產(chǎn)生二氧化碳,還產(chǎn)生了別的物質(zhì)嗎?讓我們聞一聞。

  學生:酒味。

  教師:對。我們的飲料瓶是密封的,里面氧氣充足嗎?

  學生:不充足。

  教師:酵母菌在氧氣不充足的情況下,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我們利用它的這個特性釀酒。有同學實驗過嗎?

  學生:展示自己釀制的米酒和果酒。

  教師: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 ,酵母菌呼吸作用會產(chǎn)生什么呢?

  學生:展示添加了酵母菌的面團和沒有酵母菌的面團。

  教師:面團為什么鼓起一個個小泡泡?

  學生:產(chǎn)生了二氧化碳。

  教師:為什么摸起來和不加酵母菌的面團不一樣?

  學生:產(chǎn)生了水。

  教師:對。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酵母菌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我們用它的這種特性來制作松軟的饅頭、面包、蛋糕和餅干等。

  教師:想想家里的冰箱和櫥柜,里面還有哪些食品是細菌、真菌幫助我們制作的呢?

  學生踴躍發(fā)言(教師配合出實物):酸奶、醋、醬油……

  教師:我很喜歡吃的醬豆腐,也是由真菌幫助制造的。有人知道王致和醬豆腐的來歷嗎?

  學生:清朝咸豐年間,有一個賣豆腐的叫王致和,家里很窮。這天他豆腐沒賣完,他就把剩下的豆腐放在壇子里,放了些鹽哪、花椒什么的,打算泡一泡再撈出來晾成豆腐干?墒呛髞碛惺鲁鲩T忘記了,等回家想起來,趕緊過去掀開壇子,一股臭氣撲了出來。王致和想,壞了,這么多東西全糟蹋了,這可賠大發(fā)了。可他又舍不得扔了,就伸手抓出了兩塊嘗了嘗。覺得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兒,還真好吃。他又把隔壁的幾位老街坊都請了過來一塊兒吃了起來,大伙兒都說味道不錯。王致和因做臭豆腐出了名,后來一傳十十傳百,連宮里的慈禧太后也愛吃。于是王致和豆腐店的門匾上頭就刻上了個龍頭,這表示這家的東西是皇家享用的貢品?墒谴褥笙"臭豆腐"這個名字太不雅,就給它起了個新名字叫"青方"。相對的,醬豆腐就被叫成"紅方"。

  學生:我們?nèi)⒂^過王致和腐乳廠,他們把一塊塊的豆腐坯子放在專門的接種室里,呆幾天后,豆腐坯子上就長滿了霉菌,這種霉菌是專門培養(yǎng)的毛霉,很干凈的。然后將長滿白毛的豆腐坯浸泡到醬汁里入味,醬汁也是多種細菌和霉菌發(fā)酵成的,醬汁的紅色也是一種專門的紅曲霉形成的。

  教師:我們?yōu)槭裁匆尲毦驼婢鷰臀覀冎圃焓澄锬兀?/p>

  學生:好吃!

  教師:除了好吃以外,細菌和真菌可以改變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比如:牛奶是很有營養(yǎng)的,但是中國人有七成以上的成人喝牛奶反而不舒服,是因為中國人大多數(shù)都缺乏一種酶,所以消化不料牛奶里的乳糖。乳酸桿菌能夠把乳糖變成分子比較小的乳酸,營養(yǎng)價值不僅沒有降低,而且更容易消化。

  教師:有時細菌、真菌也會幫倒忙。這個蘋果還能吃嗎?

  學生:不能,爛掉了。

  教師:防止食物腐爛的方法都有哪些?你能舉個例子嗎?

  學生:放冰箱里——凍的肉和雞

  學生:真空包裝——燒雞

  學生:巴斯德消毒法——牛奶

  學生:用鹽腌起來——咸菜

  學生:干燥——脫水蔬菜……

  教師:大家對細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保存中的作用都有了新的理解,那么細菌和真菌在我們?nèi)粘I罾镞有其他作用嗎?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討論好不好?

《真菌》教案3

  一、 教學目標

  1、 舉例說出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應用。

  2、 說明食品腐敗的原因,運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 舉例說出細菌和真菌與人類防治疾病的關系。

  4、 說明細菌在環(huán)境保護中的作用。

  5、 通過觀察、探究、收集資料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 究學習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6、 利用所學知識,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出謀劃策,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

  二、 重點和難點

  重點:舉例說出細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環(huán)保等方面的作用,說明細菌和真菌與人類有著密切關系。

  難點:利用發(fā)酵技術制作食品的原理。

  三、 課前準備

  教師:自制課件示發(fā)酵作用的原理(細菌和真菌促進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發(fā)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饅頭等)。

  學生:觀察發(fā)酵現(xiàn)象;探究食物保鮮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調(diào)查了解本地區(qū)人們在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方面的有關資料。

  四、 課時分配

  兩課時

  五、 教學設計

  學習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互相討論,積極發(fā)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提問:細菌和真菌能夠危害動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敗變質(zhì),它污的'存在對人類有沒有益處呢?

  講授新課

  第二節(jié)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肯定同學們的回答,引出新課內(nèi)容。

  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各小組展示課前做的觀察實驗,并介紹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瓶中的液體不斷有氣泡冒出,使癟的氣球脹大。

  提問:為什么會有氣泡冒出呢?

  仔細觀看,認真分析,得出結論。

  閱讀教材,結合生活經(jīng)驗,討論思考題。

  請同學們展示課前做的觀察實驗。提問:你們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提示學生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就是發(fā)酵。你能解釋這一過程嗎?演示課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轉(zhuǎn)化為酒精并產(chǎn)生二氧化碳。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甜酒品嘗會

  同學們互相品嘗、交流經(jīng)驗,互相說制作的過程,感受成功的喜悅。

  出示掰開的面包、饅頭很松軟。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可我們?yōu)槭裁礇]有吃到酒味呢?請思考課本第一題 。

  肯定學生的回答,及時補充。

  品嘗、評價、鼓勵。

  第二課時

  細菌、真菌與食品保存

  展示實驗結果

  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各小組積極討論,互相補充歸納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以及注意事項。

  了解防腐劑的使用及危害。

  列舉本地區(qū)人們保存食品的一些方法,如腌制品、感菜等,進一步思考 :怎樣保存更有利于健康?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請各小組展示“探究食物保鮮法”的實驗結果。對學生進行鼓勵,作出評價。

  提問:1、食品腐敗的原因是什么?2、采用哪些方法能保鮮食品?

  指導同學觀察課本“觀察與思考”。結合已做好的探究實驗和調(diào)查資料,討論思考 :1、圖中有幾種保存食品的方法?2、說出不同的方法依據(jù)什么原理?3、你還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酷槍Ρ镜貐^(qū)飲食習慣,引導同學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細菌、真菌與疾病防治

  認真閱讀,小組討論。

  認同選擇正確的用藥方式。

  關注轉(zhuǎn)基因技術在藥品生產(chǎn)上的應用。

  正確認識科學研究與技術進步的社會價值。

  指導閱讀課本76頁“抗生素今百昔”。請同學討論課本75頁練習第2題 。指導學生代科學技術在醫(yī)藥方面的應用。向?qū)W生滲透STS教育。

  細菌和環(huán)境保護

  認真閱讀,理解細菌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作用。各小組交流調(diào)查的本市有關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排放情況及垃圾處理情況。積極思考,紛紛獻計獻策。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nèi)容。

  提示利用所學知識為家鄉(xiāng)的建設和發(fā)展出謀劃策。

  鼓勵、支持學生的行為。

《真菌》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說出霉菌和蘑菇的營養(yǎng)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

  3、學會用放大鏡觀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態(tài)結構,培養(yǎng)觀察能力。

  4、了解一些食用菌養(yǎng)殖的過程和方法。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以及它們生命活動的特點。

  2、觀察能力的訓練。

  難點:真菌生殖方式的特點。

  三、課前準備

  教師:用橘皮、饅頭、面包片來培養(yǎng)青霉和曲霉,為每個小組提供長有長霉的面包和長有長霉的水果;制作有關青霉、曲霉和蘑菇結構的CAI課件。指導學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擬孢子的傳播。

  學生:復習七年級上冊有關單細胞生物的內(nèi)容中酵母菌的結構;查閱有關真菌的知識;制作孢子印。

  四、課時分配

  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

  第三節(jié)真菌觀看課件,生機盎然的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從生物圈的角度來認識真菌作用。播放CAI課件,關重展現(xiàn)各種各樣的真菌,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啟發(fā)學生思維,導入本節(jié)課的地內(nèi)容。

  各種各樣的真菌學生根據(jù)觀看的課件內(nèi)容,并觀察實物標本,結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見識以及自大搜集的資料,相互交流自己對真菌的了解。提供實物標本及自己搜集的資料,參與學生討論,及時評價和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和課本外獲取信息的能力。

  觀察與思考用放大鏡觀察培養(yǎng)皿中養(yǎng)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們的形態(tài)和顏色。觀察新鮮蘑菇的形態(tài)。討論:1、青霉和曲霉在形態(tài)和顏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點?2、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容易采到蘑菇?這說明了什么?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們的營養(yǎng)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提供長有長霉的面包和長有長霉的水果。利用觀察與思考活動,引導學生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觀察這些真菌,同時讓學生觀察青霉和曲霉以及蘑菇的結構圖,了解分們的形態(tài)結構。

  酵母菌的.形態(tài)結構學生回憶,結合新知識說出單細胞真菌的結構。出示酵母菌的插圖,與學生共同了解有關酵母菌的知識。

  真菌的繁殖觀察自己在課前制作的蘑菇的必然性子印,進一步了解蘑菇孢子的位置、形態(tài)及作用,從而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在課前指導學生制作新鮮蘑菇的孢子印、指導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真菌是通過什么來繁殖后代的?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才能發(fā)育成新個體?了解真拉塔基亞的繁殖特點有什么意義呢?

  通過模擬實驗體驗孢子的傳播過程。完成課堂練習,鞏固本章所學知識,了解一些食用菌養(yǎng)殖的過程和方法。帶領學生做模擬實驗"孢子的傳播過程"。與學生共同分析歸納總結真菌的繁殖方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真菌》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細菌和真菌的菌落,認識菌落的外觀形態(tài),辨別被細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2、通過學生介紹,分析培養(yǎng)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細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操作過程,嘗試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

  3、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實驗結果,歸納適宜細菌真菌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

  4、根據(jù)所學知識,對其他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預測,并闡述自己的論據(jù),培養(yǎng)相關的科學素養(yǎng);

  5、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生物學現(xiàn)象,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開拓創(chuàng)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細菌和真菌的培養(yǎng)的實驗操作過程、設計探究細菌和真菌分布的實驗方案,通過觀察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狀況總結適宜細菌和真菌生長的條件。

  2、難點:利用事實說明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狀況,總結適宜細菌和真菌生長的條件。

  課前準備

  1、變質(zhì)的水果等食物、發(fā)霉的食物、感染細菌和真菌的花卉

  2、生長有細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養(yǎng)基或斜面培養(yǎng)基實物

  3、空白培養(yǎng)基以及配置培養(yǎng)基所需要的藥品;

  4、放大鏡

  5、有條件的可配備實物投影儀

  6、有條件的可組織學生興趣小組,進行配置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菌落的實驗

  教學設計

  本節(jié)教學分為兩課時。

  課時一:

  學習內(nèi)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導入:用肉眼可以觀察到細菌和真菌嗎?觀察細菌和真菌的菌落引導學生產(chǎn)生興趣,提供實物細菌和真菌的培養(yǎng)過程興趣小組同學介紹配置培養(yǎng)基和接種、培養(yǎng)細菌的過程引導學生分析培養(yǎng)基成分,總結歸納實驗操作的要點我們的周圍有細菌和真菌嗎?如果有,它們喜歡呆在哪里?觀察生活中的細菌和真菌,討論設計探究活動方案,課后實施自己的探究方案提供實物,引導學生產(chǎn)生興趣;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自己的探究方案課時二:

  學習內(nèi)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導入: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中,哪里細菌、真菌比較多?學生展示探究實驗結果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適宜細菌和真菌生活的條件分析適宜細菌和真菌生活的條件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歸納和總結利用現(xiàn)有知識預測實驗結果利用現(xiàn)有知識,預測實驗結果,并闡述自己的理由提供實驗方案和結果,組織學生辯論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教師: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里,存在很多細菌,可誰也沒有真正看見過。為什么呢?

  學生回答:它們太小了,要用顯微鏡看。

  教師:在我們的生物小組里,同學們卻用肉眼觀察到了細菌的生長。他們是怎么看到的呢?請生物小組的同學介紹一下:

  主要教學過程:

  學生:首先,我們看到的不是細菌,是細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菌落。

  我們先制作了培養(yǎng)基。我們把牛肉膏、蛋白胨、鹽、瓊脂和水加熱混合。

  教師:對不起,打斷一下。哪位同學能分析一下,培養(yǎng)基里為什么需要牛肉膏?

  學生:牛肉膏應該是營養(yǎng)物質(zhì)。

  教師:還有什么成分屬于營養(yǎng)物質(zhì)嗎?

  學生:蛋白胨、鹽。

  有的同學提出瓊脂,在同學中引起了爭議。經(jīng)過閱讀課本和興趣小組同學的說明獲得了答案。

  學生:瓊脂是凝固劑。

  學生繼續(xù)匯報:配置好培養(yǎng)基后必須高溫滅菌,否則細菌就長得到處都是了。滅菌后趁熱分裝在培養(yǎng)皿和試管中,試管和培養(yǎng)皿也要滅菌。等培養(yǎng)基凝固后,我們將其暴露在空氣里,細菌就落到培養(yǎng)基上,這是接種。然后將接種后的培養(yǎng)基放到溫暖的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細菌就大量繁殖形成一個個菌落。

  教師:為大家展示學生們培養(yǎng)的細菌和真菌菌落,請同學們觀察這些菌落有什么不同。

  學生:有的光滑,有的長了很多毛,有的凹凸不平,有的是綠色、黑色、米色、黃色等。

  教師:根據(jù)課本中的描述,你能從菌落形態(tài)、大小和顏色區(qū)分出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嗎?

  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指認細菌和真菌的菌落。

  教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細菌和真菌的菌落,那么在我們周圍,那些地方細菌真菌比較多呢?各個小組可以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設計實驗方案,限時5分鐘,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方案,同學們投票選出最感興趣的選題,中選的小組將從老師這里領取兩個配置好的培養(yǎng)基,繼續(xù)進行自己的探究實驗。

  學生:討論實驗方案,展示自己的設計思路,投票評選最有科學性的、最吸引人的實驗方案。

  教師:雖然這一次我們只有三個小組獲得了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但其他同學可以利用自己家里現(xiàn)成的'材料來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下節(jié)課希望大家都能參與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

  課時2:

  教師:上節(jié)課后同學們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方

  案分別進行了實驗,下面就請同學們將實驗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看,并進行簡短匯報。

  學生:我們比較了廁所和食堂空氣里的細菌。實驗方案是:準備兩個同樣的培養(yǎng)基,一個放在廁所中央的地面上,一個放在食堂中央的地面上,打開蓋暴露在空氣中三分鐘,蓋上蓋放在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這是我們組的實驗結果,(通過食物投影儀展示)。

  我們看到在廁所里接種的培養(yǎng)基中,菌落數(shù)目明顯高于食堂中的,說明廁所里的細菌比食堂里多。我們推斷的原因是:廁所中人的糞便含有很多細菌,而且打掃的程度沒有食堂里好。食堂經(jīng)常用洗滌劑進行擦洗和消毒,所以細菌就比較少。

  教師:分析得很好,人本身就是細菌的攜帶者,清潔劑和消毒劑都可以減少細菌的分布。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雖然在廁所里接種的培養(yǎng)基中,菌落數(shù)目明顯高于食堂中的;但如果只計算霉菌的菌落數(shù),食堂中的霉菌菌落又明顯高于廁所中的。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食堂里吃的多。營養(yǎng)多。

  教師:可見,對真菌的生活而言,需要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學生:我們比較了教室和操場的空氣里的細菌。實驗方案是:準備兩個同樣的培養(yǎng)基,一個放在教室中央的課桌上,一個放在操場看臺的地面上,打開蓋暴露在空氣中三分鐘,蓋上蓋放在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這是我們組的實驗結果,(通過食物投影儀展示)。

  我們看到在教室里接種的培養(yǎng)基中,菌落數(shù)目高于操場上的,說明教室里的細菌比操場多。我們推斷的原因是:教室通風情況比較差,所以細菌比較多。

 。▽W生繼續(xù)比較了洗手前和洗手后手上的細菌和真菌;濕抹布和干燥抹布上的細菌真菌等,總結出:營養(yǎng)、潮濕、溫暖、人類和動物的活動等條件有利于細菌真菌的分布;通風、洗滌劑、消毒劑、紫外線會減少細菌真菌的分布。)

  教師:這是同學們設計的另一組實驗,他們比較了學校中心花壇和學校門口大馬路邊的空氣里的細菌。實驗方案和同學們的一樣:他們準備了兩個同樣的培養(yǎng)基,一個放在中心花園的草坪上,一個放在馬路邊上,打開蓋三分鐘后,蓋上蓋放在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請同學們預測一下哪個的菌落多?為什么?

 。ㄍ瑢W們各抒己見,激烈辯論)

  學生:馬路邊多:那里塵土飛揚,還有汽車尾氣。

  學生:中心花壇多,那里潮濕、很多落葉作為營養(yǎng)。

  學生:馬路邊更通風細菌少。

  學生:紫外線強烈,細菌不容易生長。

  學生:汽車尾氣是污染,對細菌的生長更不利。

  學生:馬路邊人來人往,細菌多。

  學生:中心花園還有很多蚯蚓、蟲子等,身上都有很多細菌,都會散播到空氣中。

  教師:經(jīng)過學生討論,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中心花園里細菌比較多。是不是這樣呢?請小組的同學展示他們的實驗結果。

  學生:(通過投影儀展示)我們可以看到:中心花園和馬路邊的細菌和真菌都很多,比剛才其他同學展示的都多。兩者比較起來,中心花園的細菌真菌還是明顯比馬路邊多。理由大家都已經(jīng)說了。

  教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還有很多同學自己在家里利用簡單的材料做了很好的實驗,下面請這些同學也來展示一下他們的成果。

  學生:展示自己用果凍、柑橘、面包做的探究實驗。

  教師:同學們愛好鉆研的科學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yōu)樗麄児恼啤?/p>

  教學反思

  在進行新課標的教學實踐中,班額過大一直是困擾教學實踐的難題。課堂討論過程中,有的學生混水摸魚;課堂展示過程中,有的學生不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課堂時間有限,無法展示所有學生的設計。針對這樣的情況,在這次討論設計探究實驗方案的時候,我就采取了競爭答辯的方式:首先是要求9個小組進行比賽,最先書寫完成完整的探究計劃的4個小組可以參與競爭答辯;然后要求全班同學從在參與競爭的4個小組中,投票選擇2個設計科學、創(chuàng)意新穎的方案。這三個小組將獲得教師提供的培養(yǎng)基。這樣,小組為了盡快完成設計方案必須積極參與,分工合作;同學們?yōu)榱藚⑴c評選必須專心傾聽。這樣就調(diào)動了大家的積極性,還培養(yǎng)了大家的競爭意識。為了獲得最有創(chuàng)意的方案,大家開動腦筋,精益求精,也提升了設計方案的品質(zhì)。無須擔心沒有獲勝的其他小組喪失了學習的機會,一方面大家可以輪流參與,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利用家庭中的簡單材料進行自己的探究實驗。對于自己進行實驗的同學,可在記分等方面給以各種形式的表揚。這才是真正的主動學習。

  在實驗結果展示過程中,以辯論的形式預測實驗結果,是課堂的一個高潮。這個亮點不是我事先設計的,而是學生在課堂中自然而然發(fā)生的。"學校的中心花園和馬路邊"這個課題也是學生提出來的。這個課題選擇得非常好,大家都直覺認為馬路邊很"臟",但通過闡述理由,很多同學認識到花園的條件更適宜細菌和真菌的存活。這種通過自己的知識預測事件發(fā)展,也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素養(yǎng),而通過辯論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樂于參與,也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好方法。

《真菌》教案6

  教學內(nèi)容與分析:

  內(nèi)容

  認識各種各樣的真菌

  真菌的繁殖

  分析

  真菌一節(jié)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了解真菌的結構,更重要是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以及它們生命活動特點,同時了解一些食用菌,養(yǎng)殖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目標與分析:

  教學目標

  真菌的主要特征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說出霉菌和蘑菇的營養(yǎng)方式

  知道真菌的生殖方式

  分析

  由日常生活中所見的真菌,通過有關的圖,來了解它們的結構特點,及青霉、曲霉的共同點及不同點、營養(yǎng)方式等從而得出它們的營養(yǎng)方式和繁殖方式及特點

  問題分析與診斷:

  這里講到真菌繁殖方式是孢子時,可能會與細菌一課當中的芽孢弄混,在此可提醒學生,初一曾學過的蕨類植物的孢子繁殖是差不多的,理清概念

  教學條件支持及分析:

  需要學生對常見的真菌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日常生活中的真菌,同學們平時見過后有哪些?木耳、香菇、靈芝、還有桔子發(fā)霉之后的青綠色的霉斑、面包上霉變長的毛、糧食霉變都是由曲霉引起的及衣服發(fā)霉等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從前面的課當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比細菌大,所以真菌大多是多細胞的,也有單細胞的如:發(fā)酵用的酵母菌

  真菌的形態(tài)結構

  有單細胞的(酵母菌);有多細胞(青霉、曲霉、蘑菇等)

  所有真菌的`菌體都是由許多細胞連接起來的菌絲體構成

  講述:下面我們以青霉和曲霉的比較來了解真菌的內(nèi)部結構(見P63頁圖)

  青霉與曲霉的比較

  不同點:青霉菌直立生長的菌絲產(chǎn)生的孢子呈掃帚狀,呈青綠色;曲霉呈放射狀,呈黃、黑、褐色

  共同點:①都是由許多細胞連接的菌絲構成

 、诿總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細胞核

  ③都是通過產(chǎn)生大量孢子繁殖后代

 、芏紱]有葉綠體,所以它們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通過現(xiàn)成有機物生活)

  總結: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單細胞有多細胞;都由菌絲體構成;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細胞核;無葉綠體

 。ǘ、真菌的繁殖

  講述:剛剛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真菌都是孢子繁殖包括蘑菇也是,蘑菇的孢子在菌褶上,在初一講蕨類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的特點是什么?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容易萌發(fā)呢?

  孢子繁殖:孢子比較輕,可飄散到各處,只要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就可以萌發(fā)

  (三)、課后練習

《真菌》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說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

  2、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3、小組成員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動,學會與人的合作與交流。

  4、知道細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條件和不同細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條件。

  5、認同嚴謹求實、持之以恒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nèi)容分析

  本節(jié)教材內(nèi)容從宏觀上介紹細菌和真菌的知識,讓學生知道如何在培養(yǎng)基上區(qū)分細菌和真菌的菌落,認同細菌和真菌分布廣,讓學生在探究實驗過程中學習接種和對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的操作,體驗與人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學習生物技術打下了基礎。教育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了解身邊的生活環(huán)境,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2、教學重點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探究活動“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3、教學難點

  探究活動中各小組成員要做好分工,在規(guī)定的時間做好觀察記錄。

  4、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準備

  變質(zhì)的牛奶、米飯、長“毛”的饅頭、長有木耳的樹樁、蘑菇、足癬和背癬的圖片、培養(yǎng)菌落實物、實物投影儀、瓊脂、培養(yǎng)皿、燒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燈、吸管、三腳架、無菌棉棒、鑷子、放大鏡。

  四、教學策略

  1、教學策略和方法的建議

  可以用以下方式導入新課:

  ①教師提問:“細菌和真菌是什么樣的?它們生活在哪里?”“我是怎樣知道細菌和真菌的存在的?”了解學生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細菌和真菌方面知識的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聯(lián)系食物變質(zhì)、物品發(fā)霉等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③教師開門見山提問: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有關細菌和真菌的知識嗎?由學生提出問題,從而進入新課。

 、芸梢詮纳锏姆诸愐黾毦驼婢。

  學習菌落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并閱讀相關內(nèi)容,也可以展示不同形態(tài)菌落圖片或課前培養(yǎng)好的菌落。

  關于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自學,也可以先行對各小組組長進行課前培訓,讓它們在課堂上演示講解。

  在研究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時,教師可以利用課文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也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自己經(jīng);顒拥沫h(huán)境或接觸的物體設計探究方案。在課堂上教師要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設計方案,鼓勵學生提出多種不同的方案,同時要建議全班各組選擇的環(huán)境盡可能不同,以保證探究實驗的結論更近事實。在實驗結束后,要利用課上時間,讓各小組交流對細菌和真菌分布特點的研究成果,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認識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綜合課后練習,讓學生認同細菌和真菌的生活同其他生物一樣也要一定的條件。

  本節(jié)教學建議以觀察、自學討論法為主,輔以講授、演示、閱讀等法。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嚴謹求實、持之以恒的科學態(tài)度。

  2、案例設計思路

  從生活經(jīng)驗中提出質(zhì)疑,引入新課

  教師展示一些常見的真菌,學生從實物中獲得有關真菌的感性認識,同時也產(chǎn)生認知矛盾:怎樣才能看見細菌?激發(fā)興趣,自然引出“細菌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教師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因為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比解答一個問題更有意義。

  通過觀察,使學生主動地獲取有關細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特點的知識,使學生對細菌和真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實物、圖片的展示,引導學生說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

  “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教師通過質(zhì)疑,鼓勵學生圍繞自己身邊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探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提示幫助本組設計完善的方案,最后組織各小組匯報交流方案。

  五、案例

  教師通過展示變質(zhì)的米飯、牛奶、長“毛”的饅頭,提出“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問題,從而導入新課。

  教師詢問:對于細菌和真菌,你們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識?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并進行歸類,選擇幾個比較典型的問題作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內(nèi)容。

  教師展示木耳、蘑菇、長“毛”的饅頭,引導學生觀察真菌。質(zhì)疑:變質(zhì)的米飯、牛奶是由細菌引起的,而我們不能通過肉眼直接觀察到細菌,應怎樣才能讓其露出“廬山真面目”呢?導入細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

  學生閱讀課本56頁“細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

  教師邊講解邊演示“細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

  并指出注意事項:

 、僖獙λ貌牧嫌酶邷販缇。

 、谂囵B(yǎng)皿要冷卻后再用,并且不要隨意打開培養(yǎng)皿。

 、劢臃N時要用無菌棉棒,避免污染。

  ④要進行恒溫培養(yǎng)。

  質(zhì)疑:有關細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同學們還有那些疑問?留給學生思考發(fā)言的時間。師生共同解決疑問。

  教師分發(fā)課前培養(yǎng)的菌落實物給各小組,學生自學課本55頁最后一段到56頁第一段。教師建議學生先看書后觀察、討論,知道如何區(qū)分細菌和真菌菌落。

  教師展示長霉的物體(面包、水果、衣物),長有木耳的樹樁,真菌寄生在人體皮膚表面使人得足癬、背癬的圖片,引導學生根據(jù)實物和圖片思考討論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在何處?學生觀察、討論并獲得新知。

  質(zhì)疑:在怎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不可能有真菌和細菌?學生思考,得出結論,認同細菌和真菌分布廣泛。

  教師質(zhì)疑:細菌和真菌分布廣泛,那么在哪種環(huán)境中會更多,哪中環(huán)境中會更少呢?請同學通過探究活動,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得到答案。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教材57頁的提示,指導學生選定自己想要檢測的環(huán)境(建議學生選擇自己經(jīng)常活動的環(huán)境或經(jīng)常接觸的物體)設計探究方案。小組討論完后,教師要組織各小組交流方案,相互完善,利用下一節(jié)課上時間交流研究成果。

  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

《真菌》教案8

  教學目標

  1、闡明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的作用。

  2、分析細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的作用。

  難點: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的關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與自學指導

  課前準備:教

  師課前準備好腐爛的梨、菜葉,地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腐爛的梨、菜葉問道:同學們知道是什么讓我手上的梨和菜葉壞掉的嗎?學生猜測:是細菌和真菌。

  引出新課:《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出示學習目標目標

  1、理解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zhì)循環(huán)

  2、理解引起動植物和人類患病

  3、理解與動植物共生

  三、自學指導

  用約5分鐘時間,閱讀教材79—82頁,并思考以下問題:

  1、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的作用。

  2、細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影響。

  四、討論交流

  1.枯草桿菌使梨和香蕉腐爛,它與水果有怎樣的關系?

  2.細菌和真菌是怎樣生活的'?

  經(jīng)學生觀察思考,討論交流后得出結論:

  1.桿菌以水果為營養(yǎng)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機物獲得物質(zhì)和能量,導致水果的腐爛。

  2.細菌和真菌是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來進行腐生生活的。

  五、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很大作用,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得利的一面,它們在自然界中都有哪些作用?

  學生鞏固回答:作為生產(chǎn)者參與物質(zhì)循環(huán)、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

  提出思考題:

  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物會落葉,對落葉的處理方式有三種:焚燒、填湖、掩埋。請分析,你會選擇哪種處理方式,簡要說明理由。

  六、課堂練習

  課后練習

  七、布置作業(yè)

  本課時練習冊

《真菌》教案9

  一、 教學目標

  1、 說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

  2、 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3、 小組成員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 究活動,體驗與人的合作與交流;

  4、 認同嚴謹求實、持之以恒的科學態(tài)度。

  二、 重點難點

  重點:

  1、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

  2、探究活動“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難點:探究活動中小組成員要做好分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做好觀察記錄。

  三、 課前準備

  教師:

  1、變質(zhì)的牛奶、各種真菌(木耳、香菇、靈芝等)長霉的`饅頭、面包,腐爛變質(zhì)的水果;

  2、實物投影儀;

  3、培養(yǎng)菌落實物;

  4、瓊脂、培養(yǎng)皿、燒杯、甜豆?jié){、酒精燈、吸管、三角架、無菌棉棒、鑷子、放大鏡。

  學生:預習細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

  四、 課時分配

  一課時

  五、 教學設計

  學習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引入新課

  積極思考、踴躍提問

  展示變質(zhì)的牛奶,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認識大型的真菌和真菌中的霉菌

  仔細觀察,從實物中獲得有感性認識。

  展示大型真菌及霉菌實物。

  細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

  請兩個同學講解和演示細菌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提問并解答。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問題。

  區(qū)分細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的特點

  觀察菌落實物、區(qū)分其分布的特點。閱讀教材。

  將課前培養(yǎng)的菌落實物分發(fā)給各小組,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并及時點評并給予鼓勵。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圍

  通過對實物、圖片的觀察總結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圍。

  展示實物、圖片,引導學生說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圍。

  制定探究活動的方案

  制定實施方案、交流活動的計劃及展示觀察記錄的表格

  下課后半小時內(nèi)將在各自環(huán)境中已接種的培養(yǎng)皿密封好,送回教室后排的空桌上。

  布置設計探究方案,提醒學生注意設計對照組。巡視和指導、參與設計,及時激勵。

  每組發(fā)給兩套有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

《真菌》教案10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1、教材內(nèi)容

  本節(jié)內(nèi)容主要涉及的是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有益的方面,即人類利用細菌和真菌制作發(fā)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細菌和真菌來保存食品等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極為密切,它使學生知道了我們平時吃的很多東西以及它們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細菌和真菌的作用。在本章第一節(jié)已經(jīng)學習了細菌和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但接觸的都是它們對人類有害的一面,因此,學生不僅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感到新穎、好奇,而且對制作發(fā)酵食品還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本節(jié)雖然知識結構并不復雜,但從科學技術與生活實際的角度看,內(nèi)容和形式不容忽視,因為它為提高同學的實踐能力、體驗知識與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機會。

  本課時主要學習兩方面的內(nèi)容:其一為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發(fā)酵實驗、制作甜酒、制作泡菜、制作酸奶。其二為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

  2、學生情況

  本節(jié)課的教學班級為初二5班,屬于初二年級的中等班,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方面有點欠缺,課外知識也不夠豐富。但是,學生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問題的興趣,能夠和老師配合,可以通過師生互助,不斷的在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細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方面的作用。

  難點: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選擇。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舉例并嘗試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 說明食品腐敗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標

 。1) 通過做發(fā)酵實驗和嘗試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2) 通過小組探究、收集資料、匯報探究結果等活動,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 通過學習和應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

 。1) 通過實踐活動,體驗知識與技術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作用。

  (2) 通過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三、教學設計指導思想

  本節(jié)課從"老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的理念出發(fā),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了有助于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讓學生體驗知識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分組查閱、整理資料,有助于他們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小組分工合作、共同探究、親自動手制作發(fā)酵實驗、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同學匯報結果,提高表達交流的能力。整個過程都在培養(yǎng)學生的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使學生體驗到知識與技術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從而更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四、教學方法(方式)與學習方法

  新授課型、小組討論與探究

  五、教學媒體選擇

  老師:自制的PowerPoint課件,準備的面包。

  學生:自制的演示發(fā)酵實驗裝置、自制的甜酒、自制的泡菜、自制的酸奶以及與其相配的PowerPoint課件;食品保存方法的PowerPoint課件

  六、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流程圖(由上至下,由左至右)

  2、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通過回憶細菌和真菌的危害,提出問題: 是不是所有的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是絕對的有害而無利呢?

  2、 結合你們收集的資料和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他們對人類有哪些好處呢?

  對學生回答做總結,導入新課。(板書題目第二節(jié),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傾聽問題,齊聲否定。

  回答細菌和真菌對人類的作用:如可以釀酒、制造食品、制藥、凈化污水、利用它們進行冶金等。

《真菌》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說出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青霉、曲霉的形態(tài)、顏色及新鮮蘑菇的形態(tài),提高觀察能力。

 。2)通過觀察孢子印,運用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學會正確利用真菌,健康快樂生活。

  【教學重點】

  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

  利用顯微鏡觀察酵母菌和霉菌,總結歸納真菌的結構特點。

  【教學方法】

  本節(jié)以觀察、討論法為主,輔以閱讀、講授等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好的青霉,吸管,鑷子,顯微鏡,解剖針,放大鏡,酵母菌培養(yǎng)液,載玻片,蓋玻片,稀釋的碘液,吸水紙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我們在餐桌上會吃到芹菜等蔬菜,也會經(jīng)?吹侥⒐健€y耳、木耳等,仔細對比它們的形態(tài),你想知道些什么信息呢?

  生:可能會提出很多問題,如:蘑菇、銀耳、木耳是植物嗎?它們有根、莖、葉嗎?為什么它們不是綠色的?

  師:蘑菇、木耳、銀耳和芹菜等蔬菜不一樣,它們沒有根、莖、葉,沒有葉綠素,不屬于植物,而是屬于真菌。那么真菌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真菌》。

  二、新知導學

 。ㄒ唬└鞣N各樣的真菌

  師:真菌是多種多樣的。(圖片展示多種多樣的真菌)觀看圖片,哪些真菌是你認識的?

  生:觀察圖片并指出自己所認識的真菌。

  師:這些真菌有些是多細胞的,比如:猴頭菇、平菇、靈芝、冬蟲夏草、牛肝菌等;也有一些是單細胞的,比如酵母菌。有的是可以食用的,如蘑菇(平菇、猴頭菇)、牛肝菌等;有的是可以藥用的,如靈芝、冬蟲夏草等。這些真菌具有什么樣的結構呢?

 。ǘ┱婢慕Y構

  1.酵母菌的形態(tài)結構

  師: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的真菌,我們平時所食用的面包、饅頭、奶酪等發(fā)面食品都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的細胞結構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一起來觀察酵母菌。請同學們參照教材的實驗步驟,完成實驗,并完成與實驗相關的練習。

  生:完成實驗,并將結果相互交流

  實驗:觀察酵母菌

  目的:認識酵母菌的形態(tài)結構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養(yǎng)液,載玻片,蓋玻片,稀釋的碘液,吸水紙

  實驗步驟:

  1.取一滴酵母菌培養(yǎng)液,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能看到一個個橢圓形的細胞,細胞中有明顯的液泡,這就是酵母菌。

  2.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對酵母菌進行染色。在顯微鏡下能看到酵母菌細胞中染上顏色的細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細胞上長出大小不一的突起,這是酵母菌的芽體。

  師:酵母作為一種真菌,它與細菌、植物細胞的結構是否相同呢?我們一起來比較觀察。(展示酵母菌圖片與細菌、植物細胞圖片)對比觀察:

 。1)酵母菌由哪些結構構成?

 。2)酵母菌和植物細胞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3)酵母菌和細菌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生:(討論后回答)

 。1)酵母菌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液泡和細胞核構成。

 。2)與植物細胞相比,酵母菌沒有葉綠體。

 。3)與細菌相比,酵母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師:那你能推測出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嗎?

  生: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以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屬于異養(yǎng)生物。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成熟的酵母菌細胞會向外生出與自身相似的突起,這個突起就是芽體。當環(huán)境適宜的時候,芽體會逐漸長大,脫離母體,成為一個新的酵母菌個體。這樣的生殖方式叫做出芽生殖。如果環(huán)境不適宜,酵母菌就會進行孢子生殖。

  2.霉菌的形態(tài)結構

  師:霉菌也是一種真菌。很多霉菌對人類是有害的。到了夏天,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發(fā)霉的食物,(展示發(fā)霉的食物)這就是霉菌大量繁殖的結果。霉菌的形態(tài)結構又是什么樣的?讓我們來進行下面的實驗。請同學們按照教材中的步驟認真進行實驗,并完成相關練習。

  生:進行實驗并將結論交流

  實驗目的:認識霉菌的形態(tài)結構

  材料用具: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好的青霉,吸管,鑷子,顯微鏡,解剖針,放大鏡

  方法步驟:

  1.從培養(yǎng)皿中取出一塊長有青霉的橘子皮,墊上白紙,用顯微鏡觀察,可以看到一條條直立生長的白色絨毛,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絲。其頂端長有成串的青綠色的孢子。

  2.用解剖針挑取少許長有孢子的菌絲,制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會發(fā)現(xiàn)青霉顏色呈_青綠色,長有孢子的菌絲成掃帚狀。

  師:霉菌的菌絲都是一樣的嗎?(展示圖片并提出問題,仔細觀察圖片并結合教材相關內(nèi)容討論下面的問題:圖中序號代表什么結構?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真菌?青霉的細胞中有葉綠體嗎?你能推測出它的營養(yǎng)方式嗎?

  生:(到屏幕上指出并講解)在營養(yǎng)物質(zhì)表面向上生長的,叫直立菌絲;深入到營養(yǎng)物質(zhì)內(nèi)部的,是營養(yǎng)菌絲。

  師:你認為這些菌絲有什么作用呢?

  生:營養(yǎng)菌絲深入到營養(yǎng)物質(zhì)內(nèi)部,吸收營養(yǎng)。

  師:是的,霉菌的菌絲是由很多細胞首尾相連而成,屬于多細胞真菌,這一點是和酵母菌不同的。霉菌的結構和酵母菌相似,也沒有葉綠體,要靠吸取現(xiàn)成的有機物來生存,屬于異養(yǎng)生物。我們已經(jīng)知道酵母菌主要通過出芽生殖,那么霉菌的生殖方式又是什么呢?

  生:孢子生殖

  師:非常正確。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青霉掃帚狀的分支末端有成串的綠色孢子,青霉就是通過這些孢子來繁殖后代的。夏天,發(fā)霉的面包也會發(fā)霉,這種霉菌叫做曲霉。曲霉氣生菌絲的頂端膨大成球狀,表面呈輻射狀的著生著球形的孢子,曲霉就是用這些球形的孢子來繁殖的?梢姡咕际峭ㄟ^孢子來繁殖后代的。

  3.蘑菇的形態(tài)結構

  師:蘑菇是一種大型真菌,營養(yǎng)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們在哪里可以采到蘑菇呢?這說明了什么?

  生: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濕的樹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這說明細菌適于生活在溫暖、潮濕、有機物豐富的環(huán)境中。

  師:蘑菇由哪些結構構成?認真觀察蘑菇的相關圖片并閱讀文字,并回答下列問題。(出示蘑菇圖片)

 。1)指出各部分結構的名稱。

  (2)蘑菇的菌體由菌絲構成,是多細胞的真菌?康叵戮z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有機物;不含葉綠素,屬于異養(yǎng)生物。

  師:蘑菇又是如何進行生殖的?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8內(nèi)容,試著描述制作孢子印的步驟。生:(閱讀教材內(nèi)容并回答)1.選取較大的新鮮蘑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將菌蓋從菌柄上取下來。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紙或玻璃板上,扣上培養(yǎng)皿或玻璃杯。

  師:第二天,拿開培養(yǎng)皿(或玻璃杯)和菌蓋,可以看到在白紙(或玻璃板)制作好的孢子印了。(展示孢子印圖片)仔細觀察,白紙上留下的孢子印是與菌褶排列一致的?排列形狀呈放射狀?

  生:討論后將填空補充完整。

  師:觀察孢子的大小和顏色,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認為孢子和蘑菇的繁殖有什么關系?

  生:孢子很小,呈褐色。蘑菇依靠孢子進行繁殖。孢子成熟后會散落下來,落到適宜的地方就會萌發(fā)出菌絲。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用孢子印制作的圖畫。(展示圖片)很漂亮是不是?相信你也可以制作出更漂亮的圖畫。請同學們回家之后自己制作孢子印圖畫,用手機拍下照片,并發(fā)到班級群里與大家分享。我們比一比誰的更漂亮!

  拓展延伸:

  蘑菇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但是很多蘑菇是有毒的。比如(展示圖片):蛤蟆菌、毒紅菇、花褶傘等。怎樣鑒定蘑菇是不是有毒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辨別:1.顏色鮮艷,不生蟲蛆;2.菌蓋頂部有黏液或瘤狀突起;3.受傷后變色,有腥、臭、辣、苦等氣味;4.菌柄上有菌環(huán)。因此,對于從野外采回來的蘑菇,一定要仔細辨別,千萬不要隨意食用!

 。ㄈ┱婢纳

  師:回憶酵母菌、蘑菇和霉菌的生殖,你能總結出真菌的生殖方式嗎?

  生:(觀看圖片并總結)大多數(shù)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酵母菌除了用孢子繁殖,也可以出芽生殖。

  (四)比較細菌和真菌

  細菌和真菌與我們?nèi)祟惖年P系都非常密切,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特征有哪些異同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并完成表格中的內(nèi)容。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酵母菌、霉菌和蘑菇,它們都屬于真菌。對于真菌,你有哪些收獲呢?(出示酵母菌、霉菌、蘑菇圖片)你能把你今天的收獲跟大家交流一下嗎?

  生:說出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共同總結真菌的特征。

  三、精華提煉

  真菌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有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不含葉綠素,異養(yǎng)生活,多為孢子生殖。

  四、典型試題

  1.細菌與真菌在結構上的共同點是(D)

  A.都是多細胞生物

  B.都有細胞核

  C.都是分裂生殖

  D.細胞內(nèi)沒有葉綠體

  2.下列敘述中,不屬于真菌特征的是(D)

  A.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質(zhì)、細胞膜和成形的細胞核

  B.真菌中的蘑菇和霉菌是多細胞的,酵母菌是單細胞的

  C.真菌產(chǎn)生的孢子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能發(fā)育成一個新個體

  D.真菌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體,對不良環(huán)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板書設計】

  酵母菌:單細胞有細胞核無葉綠體異養(yǎng)出芽生殖

  霉菌:多細胞有細胞核由菌絲構成無葉綠體異養(yǎng)孢子生殖

  蘑菇:多細胞有細胞核由菌絲構成無葉綠體異養(yǎng)孢子生殖

  真菌特征:單細胞或多細胞,有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不含葉綠素,異養(yǎng)生活;多為孢子繁殖。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由學生所熟知的實際生活導入,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jié)課,分別對酵母菌、霉菌、蘑菇等常見真菌進行了觀察探究,通過對比歸納,總結出真菌的特征,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酵母菌的各部分結構在顯微鏡下并不能全部看清,對青霉和曲霉的菌絲的觀察也有一定難度。結合多媒體課件及探究實驗,不但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使知識更加明確,而且課堂氣氛明顯比在教室上課活躍。這是計算機與課程整合的優(yōu)勢,用鮮活的視頻錄像及直觀的圖片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也避免了老師“填鴨式”的滿堂灌。師生的互動性較高。

《真菌》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說出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的作用。

  2、列舉細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影響。

  3、從多角度、多層次比較全面地認識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4、培養(yǎng)學生課前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交流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評價能力。

  5、通過對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和人類關系的認識,讓學生體驗從正反兩個方面辯證地看問題。

  6、引導學生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的作用。

  難點: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的關系。

  三、課前準備

  教師:真菌引起農(nóng)作物患病的標本;CAI課件。

  學生:收集查閱有關資料,預習教材;課前探究“觀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爛”,采集的地衣。

  四、課時分配

  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

  學習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第五章

  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思考老師所提出的設問,立刻融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氛圍之中。

  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設問:假如沒有細菌和真菌生物圈會是什么狀況呢?

  第一節(jié)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zhì)循環(huán)

  各小組展示探究“細菌、真菌使食品生霉、糜爛”的結果。爭相回答思考題,其他同學可補充。

  觀看大屏幕。然后討論,并回答問題。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起分解者的作用。

  細菌和真菌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為食

  請小組展示交流探究結果。

  認真傾聽,給予肯定評價。演示CAI課件(展示細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的作用)。提問:1、細菌和真菌在物質(zhì)循環(huán)中起什么作用?對回答給予鼓勵和提示。

  2、細菌和真菌是靠什么生活的?引導思考:細菌、真菌與動植物和人的關系是怎樣的?

  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與動植物共生

  觀看大屏幕。對細菌和真菌給人體帶來的危害感到震驚。列舉自己生活中的有關實例。如扁桃體炎、腳癬等。積極思考,爭相回答。

  學生列舉出利用細菌和真菌可生產(chǎn)出“抗生素”,而抗生西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觀察本地農(nóng)作物患病的標本圖片。對真菌、細菌的危害作用感到震驚。認識農(nóng)作物病害對農(nóng)作物的'影響。

  列舉微生物農(nóng)藥如春雷霉素、慶豐霉素等。

  認同“以菌治蟲”的優(yōu)點。

  觀看大屏幕:觀察地衣的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初步理解“共生”。

  觀看大屏幕:觀察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理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小組討論回答思考題,總結出生物固氮的優(yōu)點:環(huán)保、高效、節(jié)能、收益大等。

  看書了解細菌與動物的共生

  提問:了解維生素B、K對人體有何益處?

  大屏幕展示細菌、真菌使人患病的圖片,提問:這與細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關嗎?

  引導思考:1、我們能否利用細菌和真菌治療疾?

  2、怎樣才能預防和防止動物或人患病?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抗生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3、細菌和真菌會給農(nóng)作物帶來哪些危害?(請同學列舉)

  提問?能否利用細菌和真菌來防治農(nóng)業(yè)病蟲害?

  指導學生閱讀“以菌治蟲”。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講解地衣和共生的概念。

  講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引導學思考“生物固氮”的優(yōu)點?

  指導學生看書,了解細菌與動物的共生,提示維生純潔B/K對人體有何益處。引導學生思考有關細菌、真菌在其他方面的利用。

《真菌》教案13

  教學目標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觀察并認識常見的真菌;

  3、描述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和繁殖形式;

  4、了解食用菌養(yǎng)殖的一般過程。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的營養(yǎng)和繁殖方式。

  2、難點: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的營養(yǎng)和繁殖方式。

  課前準備

  1、有關真菌的圖片和視頻資料

  2、用面包、柑橘培養(yǎng)的真菌

  3、常見的食用菌

  教學設計

  學習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導入:生長中的真菌錄像

  觀看錄像

  提供錄像資料,引導學生產(chǎn)生興趣

  認識真菌的細胞結構特征

  觀察青霉或曲霉的菌絲,嘗試分辨兩種菌絲;觀察酵母菌的圖片,總結真菌細胞結構的共同特征

  提供資料,指導學生觀察、比較

  認識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

  觀察發(fā)霉的食物,解釋霉菌的營養(yǎng)方式

  提供實物資料,指導學生觀察

  認識真菌的繁殖方式

  觀察圖片,解釋霉菌的營繁殖方式

  提供圖片資料,指導學生觀察

  認識常見的食用菌,鞏固對真菌主要特征的理解

  辨別各種常見的食用菌,描述蘑菇的主要特征和繁殖方式

  提供圖片和實物資料,知道學生觀察和分析

  孢子印的制作和食用菌的栽培

  操作

  提供資料,指導學生操作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

  教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細菌,在生物界里,還有一種菌類,它的樣子和細菌有很大差別,這就是真菌。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經(jīng)常被我們忽視的生物吧:(放錄像)

  學生:觀看錄像。

  主要教學過程:

  教師:從錄像中我們可以看到:構成真菌的軀體的主要是什么結構?

  學生:菌絲。

  教師:真菌的菌絲長得都一樣嗎?(指導學生觀察根霉和青霉)

  學生:不一樣,有的透明,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黑色的。

  教師:雖然菌絲的結構不一樣,構成菌絲的細胞結構卻是一樣的,讓我們比較一下構成霉菌菌絲的細胞和細菌的細胞有什么不同?

  學生:有細胞核。

  教師:對,真菌的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細胞核但沒有葉綠體。另外,霉菌還是多細胞的生物,而細菌的每個細胞都是單獨的生命體。不過,也有單細胞的真菌,例如酵母菌。(示圖片)它雖然是單細胞生命,但是它的細胞結構也是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細胞核的,而不具有葉綠體,所以也是真菌。

  教師:摸一摸真菌菌絲扎進面包

 。ǜ涕伲┑牡胤,和沒長霉的地方比較,有什么感覺?

  學生:很軟。

  教師:這是為什么?錄像里是怎么說的?

  學生:菌絲分泌的物質(zhì)將面包(柑橘)分解了。

  教師:可見,真菌也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教師:為什么菌絲的顏色不同呢?我們放大看一下(展示圖片)。

  學生:是菌絲頂端一個個小圓球的顏色不同。

  教師:這些小圓球也是一個個細胞,不過它們和構成菌絲的`細胞不同,這些細胞可以隨空氣散放到各處,一旦遇到適宜的條件,每個細胞都可以發(fā)育成一個新的霉菌個體。這些細胞就叫孢子?偨Y霉菌的繁殖方式。

  學生:孢子繁殖。

  教師:除了酵母菌和霉菌以外,你還知道其他的真菌嗎?

  學生:蘑菇。

  教師:讓我們認識一下各種好吃的蘑菇(展示實物和圖片)

  學生:積極發(fā)言,分辨香菇、口蘑、木耳等;

  教師:為什么說蘑菇是真菌?你能從這張圖片中尋找出支持蘑菇屬于真菌的證據(jù)嗎?(出示圖片)

  學生:(觀察圖片并回答)多細胞的,也是由菌絲構成的,也有孢子,也有細胞壁、細胞核等。

  教師:(播放蘑菇孢子散放的錄像)不同種類蘑菇的孢子形狀和排列方式是不一樣的,可以通過孢子印來觀察(指導學生制作孢子。

  教師:蘑菇也是由孢子繁殖的,我們收集蘑菇的孢子,不也就能繁殖蘑菇了嗎?確實可以。但是等待孢子萌發(fā)實在太慢了,我們有更節(jié)省時間的方法(指導學生操作或提供資料讓感興趣的學生課后操作)

  學生:選擇制作孢子印或食用菌栽培。

  教學反思

  我認為這節(jié)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課程開始時播放的一段錄像。對于真菌的結構,學生們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絲”的概念。由于菌絲和我們熟悉的動植物的器官、組織相差很遠,在缺乏感性認識的情況下,就很難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另一位老師為我提供的這段錄像,非常生動形象,極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點。讓我感嘆:如果能有適宜的教學資源,學生的收獲會更多,教師講起課也更省時省力。

  收集課程資源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這段錄像的獲得是一個很偶然的機緣,但也是由于我每時每刻都注意收集才能將它很好地保存下來。曾經(jīng)聽到一個故事:“有人向一位剛上完一節(jié)出色的公開課的特級教師提問:‘您準備這節(jié)課用了多少時間?’這位教師回答:‘要說時間短,我準備了十五分鐘,要說時間長,我準備了一輩子!蔽矣X得每一位有志于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老師都應當如此。

【《真菌》教案】相關文章:

生物上冊《真菌》教案01-30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03-09

真菌說課稿11-03

八上生物真菌實用教案08-25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03-14

《細菌和真菌》說課稿01-09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八年級生物教案01-30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反思04-05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反思3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