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獅子和鹿》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文《獅子和鹿》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這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教學難點是使學生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會故事中的寓意: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要光圖外表的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美麗的小鹿。同學們,你們喜歡它嗎?最喜歡它的什么?
2.這頭鹿也認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經(jīng)歷了一件事,使它改變了一些看法,咱們先來聽聽它自己是怎么說的?(放音,出示句子)“唉,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個句子。
3.師: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還得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板書課題,生齊讀題。好,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1.你想想自己讀一讀課文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吧!(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2.老師要看看同學們讀書時認不認真,請同學們看一看這些詞語,你都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詞語)
A、同桌互相讀。B、開火車讀。C、生齊讀。
3.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根據(jù)提示說一說。
三、深讀課文,體會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態(tài)度改變的原因。
1.師:故事到底怎么向我們展開呢?讓我們一起慢慢走進課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1-3段,想一想小鹿認為自己的角怎么樣。板書鹿角
2.小鹿認為自己的角怎么樣?(美麗)板書美麗
小鹿是怎樣贊美自己的角的?
(1)學生朗讀,師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齊讀。
A.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珊瑚)出示珊瑚圖,感受讀
B.小鹿,小鹿,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角如此美麗,你心情如何?是怎么想的?(興奮、驚訝)
C.同學們,現(xiàn)在你就是這只漂亮的鹿,誰快來夸夸自己?
(2)帶著你的滿足,帶著興奮再次來讀一讀這句話
3.正在小鹿得意洋洋的時候,一陣清風吹過,池水泛起了層層波紋。鹿的視線往下一移,看到了自己的腿,請你讀一讀課文的第四段,
找一找它怎么評價自己的腿?板書鹿腿
A.它認為自己的腿怎么樣?(難看)板書難看
B.小鹿為什么會認為腿是難看的?(太細、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C.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特別不滿意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
師:看起來它十分不滿意自己的腿啊!小鹿,小鹿,撅起嘴,皺起眉頭,把你的抱怨告訴大家吧!
課件出示句子: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能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個別讀、齊讀
4.師:就在小鹿抱怨的時候,危險也向它逼近了,看,你看見了什么?(獅子)小鹿,你心里怎么樣?(害怕)
多么緊張,多么危險的時刻啊,帶著你的害怕和緊張,誰來讀一讀第5段
(1)師:獅子正向小鹿逼近,多么危險啊,我們都很想知道,鹿能脫險嗎?它又是靠什么脫險的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2)反饋,小鹿靠什么逃離獅子的追趕?(腿)這是怎樣的腿?(有力的腿)從哪兒可以看出腿的有力?(讀課文第六段的第一句)
(3)那美麗的角是不是也幫了它很大的忙?(沒有,差點害了它)朗讀剩余部分,讀出危險
(4)幸好有驚無險,鹿最終逃脫了獅子的追捕,這讓我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小鹿也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唉,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四、師生共同總結,提示寓意,拓展延伸。
1.好了,學習到這里,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收獲,你懂得了什么?
2.師總結:很高興同學們從這則寓言里悟出這么多道理來,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無缺,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板書)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他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3.小鹿經(jīng)歷這樣一件事,它也懂得了許多,F(xiàn)在,它又一次來到小溪邊,看見了自己的角和腿,它會對自己說些什么呢?請你拿筆寫下來
板書設計:
28.獅子和鹿
鹿角 鹿腿
美麗 難看
差點送命 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課文《獅子和鹿》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獅子和鹿教案設計08-26
《獅子和鹿》優(yōu)秀教案設計范文08-25
《獅子和鹿》教案02-03
《獅子和鹿》說課稿04-10
獅子和鹿教案02-21
《獅子和鹿》教案09-11
獅子和鹿經(jīng)典教案08-26
獅子和鹿教案02-26
獅子和鹿說課稿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