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3-03-29 17:04:11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集錦15篇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教材理解

  按照全套教科書的安排,本課時學生開始學習第三種圖形變換——旋轉。此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平移與軸對稱兩種圖形變換,對圖形變換具備一定的認識。在學生對平移、軸對稱、旋轉概念及其性質都有一定的了解后,課本又綜合運用這些圖形變換的性質進行圖案設計。

  設計理念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此在本節(jié)課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與教師啟發(fā)引導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學情簡介

  學生已經學習了平移與軸對稱,對于圖形的變換已經有所認識。從平移與軸對稱的學習來看,學習一種圖形變換大致包括以下內容:⑴通過具體實例認識這種圖形變換;⑵探索這種圖形變換的性質;⑶作出一個圖形經過這種變換后的圖形;⑷利用這種圖形變換進行圖案設計;⑸用坐標表示這種圖形變換。本章“旋轉”的教學也是從以上幾個方面展開。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

  2.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3.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在生活中的應用,利用圖形變換進行圖案設計,感受圖案帶來的美感和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在方格紙上旋轉90°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在方格紙上旋轉90°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討、點撥式教學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要想把旋轉現(xiàn)象描述清楚,應該怎么說?

  2.鐘表上分針從12轉到6,轉了多少度?這時時針轉了多少度?

  二、新課講授

  1.探索旋轉圖形的特征和性質。

  (1)教師用課件出示教材第84頁例2三角形繞點O順時針旋轉90°的圖形。

  教師:剛才觀察三角形的旋轉過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怎樣判斷三角形是繞點O順時針旋轉了90°?

  組織學生觀察,并在小組中交流討論。

  (2)三角形旋轉后,三角形有什么變化?

  教師再次演示風車旋轉的過程,讓學生觀察。然后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討論并匯報。(教師注意引導)

  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風車旋轉后,不僅是每個三角形都繞點O順時針旋轉了90°,而且,每條線段,每個頂點,都繞點O順時針旋轉了90°。

  (3)揭示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師:從畫面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轉后,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那什么是沒有變化的呢?

 、偃切蔚男螤顩]有變;

 、邳cO的位置沒有變;

 、蹖段的長度沒有變;

 、軐段的夾角沒有變。

  如果我們將三角形在旋轉后的基礎上,繼續(xù)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那么三角形應該轉到什么位置?

  2.學習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1)教師出示教材第84頁例3。

  教師:怎樣畫出三角形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后的圖形呢?

  組織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交流:是怎樣旋轉的.?應該怎樣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學生匯報時可能會說出:

 、傧犬嫵鳇cA′,OA′垂直于OA,點A′與O的距離是6格;

  ②再用同樣的方法畫出點B′;

 、廴缓蟀腰cOA′,OB′,A′B′連接起來。

  (2)組織學生在課本上畫一畫,然后相互交流檢查。

  3.完成第83頁“做一做”。

  4.完成課本第84頁下面的“做一做”。

  先放手讓學生獨立畫。再全班匯報交流,最后教師小結。結合生活中的數(shù)學介紹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課堂作業(yè)

  1.完成第85~86頁練習二十一第4~6題

  (1)第3題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有關對稱、平移和旋轉變換的知識進行判斷,注意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的美,體會圖形變換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

  (2)第4題練習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設計,再進行交流,要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一步理解旋轉的特點和性質,體會旋轉所創(chuàng)造的美。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3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教學反思

  日常生活中的圖形豐富多彩,圖形的變換千姿百態(tài),如何在一堂課的時間里讓學生透過各種紛繁的現(xiàn)象理解數(shù)學的本質,課堂如何發(fā)揮它的最佳效益,怎樣讓學生理清知識發(fā)生的脈絡成為課堂知識的主動接收者,這是我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努力想突破的。

  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遵循以下教學原理:

  1、活動原理。即整堂課都是由師生的共同活動組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學習嘗試,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休,課堂成為學生思維發(fā)生、發(fā)展的平臺。

  2、序進原理。即教學過程既符合知識的發(fā)生進程,又符合兒童認知規(guī)律。根據(jù)這個原理,我設計了從“具體”→“抽象”→“具體”→“抽象”的思維發(fā)展過程。先從生活中的實例中來,再到頭腦中的模糊感知,再實踐操作,再抽象出數(shù)學模型,再用作具體練習。

  3、反饋原理。通過探索和練習的設置,及時讓學生理解知識并起到矯正的作用。

  在這堂課上,鼓勵探索我覺得是最重要的。教給學生學習的興趣遠遠大于教給他知識。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一,并能較熟練地運用它解形如x+a=b的方程。

  2、能較為熟練地運用形如x+a=b的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義,會檢驗給出的未知數(shù)的值是不是某方程的解。

  4、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書寫和自覺檢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 對等式的基本性質一的`理解和運用。

  2、 掌握解形如x+a=b的方程的依據(jù)、步驟和書寫格式。

  3、 能較為熟練地運用形如x+a=b的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 掌握解形如x+a=b的方程的依據(jù)、步驟和書寫格式。

  2、 較為熟練地運用形如x+a=b的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教學時由復習方程的意義入手,在出示情境圖后提出問題,學生最先想到的是算術方法,此時引導:你能列方程解決這一問題嗎?在列出方程600+x=860

  后,怎樣求x呢?在學生渴望解決這一問題的內在需求的驅使下,展開合作探索活動。

  在教學等式的基本性質時,可利用實物演示,通過提問:怎樣變換,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以引導學生思考,啟發(fā)學生把兩組圖的內容歸納成一句話。這樣,及時引導學生超脫實例的具體性,實現(xiàn)必要的抽象概括。

  這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探索x的值的求法,然后在小組討論后匯報。學生在陳述自己的想法時,不僅要說出自己是怎樣推算的,還要請學生說出這樣推算的理由。在這一過程中,要特別強調解方程的每一步得到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遞等式。

  教學中還要重視對學生書寫的要求,初學時,可要求學生等號對齊。方程兩邊同時減去一個數(shù)的計算過程,開始練習時也要求學生寫出來,待熟練之后再簡寫。無論是解方程還是檢驗,都要從一開始就強化書寫規(guī)范,以發(fā)揮首次感知先入為主的強勢效應,促進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形成。

  最后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時,要強調:方程的解是一個數(shù),而解方程是一個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區(qū)別這兩個概念。

  模式方法:觀察――實驗――討論――交流――概括結論

  作業(yè)設計:自主練習1-3題。

  討論要點

  1、 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天平,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討論、交流,幫助學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一。

  2、 教學時,要關注學生的算術思維向方程思維的轉變。

  3、 在檢驗的問題上,要注重引導學生由算術法的驗算向方程法的檢驗轉變。

  4、 教學時,要加大引領力度,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一要做好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引領,進一步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渠道,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對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路、步驟及格式的引領。

  活動總結

  本次教研活動,使老師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較為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設計較為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也為教師在教學中圍繞重點、突破難點指明了方向。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一、教學目標

  通過這個綜合應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 切聯(lián)系以及優(yōu)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二、編排思想

  1.探索最優(yōu)方案(每個人都不空閑)。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第n分鐘接到電話的人數(shù)是前n-1分鐘接到電話的學生總數(shù)加1(老師),前n分鐘接到電話的學生總數(shù)是2的n次方減1)。

 。.應用規(guī)律。

  三、教學建議

  1.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指導,全班匯報交流。

  2.提示學生利用畫圖表的直觀形式解決問題。

 。常當(shù)學模型是一種理想化的理論,要事先設計好具體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對象)和流程圖。

  綜合應用 粉刷墻壁

  一、教學目標

  鞏固有關表面積等方面的知識,加強數(shù)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收集 、整理 、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二、活動步驟

  1.明確設計方案需要做的工作。

  2.收集數(shù)據(jù)。

  3.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與比較信息。

  4.書面呈現(xiàn)粉刷圍墻方案。

  三、教學建議

  1.因本實踐活動會涉及實地的測量與調查,教學活動可以采取室內教學和室外教學相結合的形式。

  2.室內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討論并思考,應該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關數(shù)學信息。

  3.展示方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一比,看看哪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實際效益,激發(fā)學生之間的互評,使學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納別人較好的.方法。

  4.活動結束之后,也可鼓勵學生將自已設計的方案投給學校相關部門,為學校的建設提出一定的建議,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體會到自己勞動的價值。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設計說明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應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方法,發(fā)展空間觀念。”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具有很強的直觀依賴性,而圖形的外顯性屬性特征比較容易感知,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觸摸、測量、類比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并建立1厘米3、1分米3、1米3的實際大小的體積觀念,從而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積累經驗,有助于以后計算和估算物體的.體積。另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三個體積單位結合起來進行對比,并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活動中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注重學習方法的遷移。

  在認識三個常用的體積單位的新知教學中,采用分層推進的教學策略。首先引導學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舉例子,認識并學習1厘米3。然后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認識1厘米3的方法在小組內自主活動,認識1分米3,最后認識1米3。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嘗試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一個骰子、一;ㄉ、三根米尺、量杯、紙杯、酒瓶、飲料瓶

  學生準備 若干個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收集的幾種瓶子、針筒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體積單位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復習舊知。

  師:我們以前學過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回答,師板書)

  長度單位:厘米、分米、米

  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將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放在講臺上。

  師:請按體積的大小將它們排列起來。

  (生匯報)

  2.引入新課。

  師:物體有大有小,如果要測量它們的體積,也需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像計量長度有長度單位,計量面積有面積單位,計量體積就需要有體積單位。(板書:課題體積單位)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復習已學過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然后引出體積單位,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區(qū)別,同時讓學生明確統(tǒng)一體積單位的重要性。

  ⊙操作感知,獲取新知

  1.認識體積單位。

  (1)認識1厘米3。

 、俪鍪纠忾L為1厘米的正方體,讓學生動手量一量棱長,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厘米3。

 、诘贸鼋Y論: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記作1厘米3(cm3)。

 、勖幻鹤寣W生直觀感受一下1厘米3的大小。

  做一做:用橡皮泥切出一個1厘米3的正方體。

  看一看:小組內拼一拼2厘米3、4厘米3,感受一下有多大。

 、芘e例:找找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厘米3?

  (反饋:一個骰子、一;ㄉ任矬w的體積接近1厘米3)

  (2)認識1分米3。

  師:剛才我們通過摸一摸、量一量、舉例子等方法認識了1厘米3,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認識1分米3呢?

  ①出示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分米3。

  ②用硬紙板做一個1分米3的正方體盒子,摸一摸,感受一下1分米3的大小。

 、叟e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分米3?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

  教材第75~76頁內容及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2、用分數(shù)的有關知識,熟練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掌握約分和通分的方法。

  4、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組織學生整理知識要點,體驗自己學習的收獲,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重點:

  熟練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1、這一單元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交流。

  2、小組討論書上的'三個問題。

  指名匯報。約分和通分的根據(jù)是什么?

  約分要約到什么為止?什么是最簡分數(shù)?通分一般用什么作公分母?

  二、練習與應用

  1、做第1題。

  下面的涂色部分可用哪些分數(shù)表示?還能說出其他分數(shù)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做第2、3題。

  學生獨立完成。校對,說說自己的想法。

  3、做第4題。

  可以用直線上同一個點表示的數(shù),有什么特點?

  你準備怎樣找呢?學生完成約分,說說哪些分數(shù)相等?學生獨立畫點。

  5、做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方法。

  6、第6題

  學生先獨立練習

  引導比較A三道題目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選擇的除數(shù)有什么不同?

  C從中還能想到些什么?

  溝通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聯(lián)系。

  7、第7題

  練習后加強對比

  引導學生區(qū)別清楚:一、第一個問題是求平均每條童褲用了這塊布的幾分之幾,需要把5米看做單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數(shù)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數(shù)不注明單位名稱。二、第二個問題是求平均每條童褲用布幾分之幾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數(shù)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結果要注明單位名稱“米”。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類、操作、討論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2、經歷觀察、操作和歸納過程,發(fā)現(xiàn)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舊迎新

  同學們,我們在一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誰來說一說你心中的長方體是什么樣子的。

  是不是任意的6個長方形就能圍成一個長方體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長方體的世界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它。(板書課題)齊讀一遍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活動一: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1、尋找生活中的長方體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3頁,觀察后找出在主題圖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樓房的形狀是長方體,地磚的形狀是長方體,魔方的形狀是正方體)在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如:藥盒、煙盒、冰箱、微波爐

  2、明確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面:長方體中每一個長方形叫做長方體的面(分別指出六個面)

  棱: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分別指出12條棱)

  頂點: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分別指出8個頂點)

  長方體是由面、棱、頂點三部分組成的,你能依照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找出正方體的頂點、棱、面嗎?

  活動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

  師:下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長方體、正方體的實物從面、棱、頂點三個角度來研究長方體、正方體各有哪些特征?

  1、學生研究,教師指導研究。完成14頁長方體的特點表格中的各項內容。

  2、學生交流展示

  師:誰愿意來匯報一下你們組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的哪些特征?

  面: 6個 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 相對的面面積相等(把藥盒的相對面剪下來,重合在一起進行比較。通過測量出長和寬然后計算的。)

  棱: 12條 可分為3組 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測量)

  頂點:8個

  3、對比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異同點,完成14頁表格中正方體特點部分。

  活動三:辨認長方體的長、寬、高及正方體的棱長

  1、師:觀察老師手中的長方體的框架,去掉長方體的一條棱,你還能想像出長方體的形狀嗎?

  預設:

  生:能!

  師:再去一條棱呢?

  生:也能!

  師:如果讓你再去掉一些棱,至少要剩下哪幾條棱才能保證我們可以想像出原長方體的形狀和大?

  生:留下連接在同一頂點的三條棱。

  師追問:為什么?

  生:從一個頂點引出的這三條棱決定著長方體的大小。

  師:那你就給這三條棱起個名字吧!

  生:長、寬、高。

  出示透視圖,標明長、寬、高。

  2、揭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師:正方體長、寬、高有什么特點?

  生:一樣長。

  由于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所以它的長、寬、高都叫做棱,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如果我們畫一個圈,將圈中所有的圖形稱為長方體,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如何表示。

  活動四:自己動手圍一個長方體

  老師為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些長方形的紙片,請大家動腦動手找出6個長方形紙片圍成老師手中的這個長方體。

  三、練習

  不知不覺我們的課上到這就快結束了,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我們通過練習來檢測這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

  1、你能想像出與其相對應的長方體嗎?(課件)

 、匍L方體后面的面積是( )

 、陂L方體( )面的面積分別是24

 、坶L方體左右兩個側面的面積之和是( )

 、荛L方體棱長之和是( )

  四、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研究圖形的方法?

 。ㄓ^察、畫圖、測量、等多種方式)

  教學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更是一個質的飛躍。特別是是對于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本單元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的充分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fā)現(xiàn)它的特征,還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時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已經了解了哪些知識。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

  2、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在解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我讓學生把一個長方體放在課桌上,然后坐著觀察,站著觀察,再換個角讀觀察,學生在觀察后得到結論:最多能同時看到3個面。在探究長方體特征時,我先和學生認識面、棱、頂點,然后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運用長方體事物,在小組內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發(fā)現(xiàn)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學生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很快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的很多特征,我想這樣發(fā)現(xiàn)的特征學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識的條理性,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研究問題,有條理地總結結論。在研究長方體特征時,我讓學生分別從面、棱、頂點三方面去研究,學生對于研究有了方向。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結束后我組織學生有條理地總結,并有條理地板書。

  4、新增了有兩個面是正方體的特殊長方體。同樣讓學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發(fā)現(xiàn)這樣的長方體除正方體外的四個長方體完全相同,為后面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做鋪墊。

  5、本節(jié)課講授的內容較多,學生操作的活動較多,這都占去了很多時間,練習就要設計得“精”而“巧”了。我練習只設計了一道,但這一道包涵了這節(jié)課全部重點難點,充分發(fā)揮練習的作用。

  本節(jié)課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自主性、積極性,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知識建構過程。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學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23、24頁。

  學習目標:

  1.我能理解什么是質數(shù)和合數(shù),掌握了判斷質數(shù)、合數(shù)的方法。

  2.我知道100以內的質數(shù),記住了20以內的質數(shù)。

  3.我能在自主探究中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時暢所欲言。

  學習重點:

  能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正確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學習難點:

  用恰當?shù)姆椒ㄕ页?00以內的質數(shù);會給自然數(shù)分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收獲。

  2.質疑探討。

  3.試試身手:第23頁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利用課本24頁的表格,用恰當?shù)姆椒ㄕ页?00以內的質數(shù),做一個質數(shù)表。

  2.展示、交流:你們是怎樣找出100以內質數(shù)的?

  3.小組討論:(1)有沒有最大的質數(shù)或合數(shù)?(2)根據(jù)因數(shù)的個數(shù),可把非零自然數(shù)分成哪幾類?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很快熟記20以內的'質數(shù)。

  5.獨立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質數(shù)都是奇數(shù)?(2)是不是所有的奇數(shù)都是質數(shù)?

 。3)是不是所有的合數(shù)都是偶數(shù)?(4)是不是所有的偶數(shù)都是合數(shù)?

  6.組內交流。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

  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分數(shù)的數(shù)感培養(yǎng),以及與除法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課件1]

  1,提問:A,7/8是什么數(shù)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運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發(fā)現(xiàn)7/8和7÷8之間有聯(lián)系嗎

  2,揭示課題.

  述:它們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板書課題: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二,探索新知,發(fā)展智能

  1,教學P90 .例2:把1米長的鋼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

  提問:A,試一試,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板書:用除法計算:1÷3=0.333……(米)

  用分數(shù)表示:根據(jù)分數(shù)的意義,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這兩種解法有什么聯(lián)系嗎

  (從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們表示的是同一段鋼管的長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關系.)

  板書: 1÷3= 1/3

  C,從這個等式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當1÷3所得的商除不盡時,可以用什么數(shù)來

  表示 也就是說整數(shù)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誰來表示

  2,教學P90 .例3: 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塊 [課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數(shù)來表示呢

  板書: 3÷4= 3/4

  (2)操作檢驗(分組進行)

 、 把3個同樣大小的圓看作3塊餅,分一分,看每個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塊餅

 、 反饋分法.

  提問:A,請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第一種分法:把3塊餅一塊一塊地分,每個孩子分得每個餅的1/4,共得3個1/4 塊,也就是3/4塊.)

  (第二種分法:把三塊餅疊在一起分,每個孩子分得3塊餅1/4的 ,拼起來相當于一塊餅的3/4 ,也就是3/4 塊.)

  B,比較這兩種分法,哪種簡便些

  ※ 把5塊餅平均分給8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說一說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結提問:A,觀察上面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板書: 被除數(shù) ÷ 除數(shù) = 除數(shù) / 被除數(shù)

  B,你能舉幾個用分數(shù)表示整數(shù)除法的商的例子嗎

  C,能不能用一個含有字母算式來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書: a÷b=b/a (b≠0)

  D,b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書P91 深化.

  反饋:說一說分數(shù)和除法之間和什么聯(lián)系 又有什么區(qū)別

  板書:分數(shù)是一個數(shù),除法是一種運算.

  三,鞏固練習 [課件5]

  1,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

  7÷13=( )÷9= 1/2=( )÷( ) 8/13=( )÷( )

  3, 7/10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 )份的數(shù).1÷21表示兩個數(shù)( ),還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shù).

  四,全課小結

  當兩個自然數(shù)相除不能整除時,它門的商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種運算,而分數(shù)是一種數(shù),因此,我們只能說被除數(shù)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子,除數(shù)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母.故此,分數(shù)與除法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在整數(shù)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數(shù),那么,分數(shù)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 .1,2,3

  板書設計: 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

  被除數(shù) ÷ 除數(shù) = 除數(shù) / 被除數(shù)

  a÷b=b/a (b≠0)

  分數(shù)是一個數(shù),除法是一種運算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9

  教材分析

  1、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體積與容積的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內容是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但體積和容積又是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

  學情分析

  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對于概念教學,比較抽象,難于理解。學生們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從他們身邊的事物出發(fā),把概念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學生會更容易接受。本課的重點是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體積的概念是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合作精神和喜愛數(shù)學的情感。

  現(xiàn)代教學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使抽象變直觀,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手段的優(yōu)勢。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體積和容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探究《體積與容積》這一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為什么烏鴉最后能喝到水呢?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生自由發(fā)言)

 。1)認識體積

  1、初步感受空間。

  師:老師往水里放一個蘋果,蘋果占空間嗎?放一枚硬幣,硬幣占空間嗎?橡皮占空間嗎?鉛筆盒占空間嗎?桌子呢?凳子呢?還有什么東西占空間?師: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占空間?在水里占空間,拿出來呢?(也占空間)板書:空間。

  2、空間也有大小。

  師:橡皮與鉛筆盒比誰占得空間大,誰占得空間小?桌子與凳子呢?板書:大小

  3、體積的概念。

  4、比較體積大小。

  香蕉和雞蛋。

  老師叫一位學生上臺,問:“你有體積嗎?老師有體積嗎?誰的體積大?”請這位同學變換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問:“它的體積變了嗎?他的什么變了?說明了什么?”(物體的位置變化了,但體積不變)

  師:“橡皮泥是什么形狀的?(長方體。)把橡皮泥捏成球體,同時問:“它這時是什么形狀?(球體)它的體積變了嗎?他的.什么變了?(形狀)說明了什么?(物體的形狀變化了,但體積不變。)生活中你見到過這樣的事情嗎?(生:媽媽把一團面搟成一個薄餅。生:奶奶把一個黃瓜切成了一片片的。)(2)認識容積

  1、出示:飲料瓶,水杯,茶葉罐。

  師:請迅速給這三個物體按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

  2、認識容器。

  師:他們是用來干什么的?(學生1:裝飲料、學生:2盛水,學生3:裝茶葉)教師:容納東西(板書:容納東西)

  師:還有什么能用來裝東西?

  師:像臉盆、油桶、水杯這些能容納東西的物體,我們稱之為容器。

  板書:容器

  3、感受物體容積。

  4、出示容積概念

  (四)復習鞏固,升華主題

  1、出示課件。誰搭的體積大?

  2、出示課件。那一個的體積大?

  3、出示課件。

  (五)、總結評價

  師: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對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

  一、教學目標和要求。

  1、經歷折疊和展開的過程,體會立體圖形和它的平面展開圖的關系,發(fā)展空間觀念。

  2、能正確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二、教學重點。

  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三、教學難點。

  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四、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胍幌。

  出示教科書第38頁的圖形,并讓學生準備這樣的圖形。按虛線折疊成一個封閉的立體圖形,它的形狀像什么?(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合作,教師引導學生先想象這個平面展開圖折疊以后像什么。)

 。ǘ┊嬕划。

  動手操作,將附頁3圖1剪下,按虛線折疊后,形狀是一座小房子。

 。ㄈ┳鲆蛔觥

  1、通過折疊后的小房子來確定天窗和門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圖上畫出來。

  天窗可以在平面圖中上數(shù)第二個或第三個長方形內,門可以在第一個或第四個長方形內,也可以在兩邊的五邊形內。

  2、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把這個問題進行拓展,首先將附頁3圖1中的各個圖形標上號碼,長方形從上到下依次為1,2,3,4,5,左邊的五邊形為6號圖形,右邊的為7號圖形。然后,提出挑戰(zhàn)性的問題:

 。1)與圖形6相對的 聲納個圖形?

 。2)和圖形1相對的是哪個圖形?借助想象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練一練。

  1、第39頁第1題。

  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斷,然后通過動手操作,討論并交流,得出結論。

  2、第39頁第2題。

  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和它的平面展開圖之間的對應關系,有多余信息。學生獨立完成本題,教師允許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稍復雜的生活問題.

  2,學會找出生活問題中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

  教學重點: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

  教學難點:

  分析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會列出方程解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1,解下列方程.

  X+2x=147y-34=71

  2,根據(jù)下面敘述說說相等關系,并寫出方程.

 、俟ux只,母雞30只,是公雞只數(shù)的2倍.

 、诠u有x只,母雞有30只,比公雞只數(shù)的2倍少6只.

  3,(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講述:一天,學校的足球場上,善于觀察的小軍,勤于研究的小華和愛提問題的小剛三人休息時,突然發(fā)現(xiàn)足球的秘密.小軍發(fā)現(xiàn)……小華發(fā)現(xiàn)……小剛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黑色皮共有12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白色皮)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時,(板書線段圖).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白色皮共有20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黑色皮"

  (1)審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

  提問:"例題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說明:例1就是我們以前見過的"已知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今天我們學習用方程解答這類問題.

  教師板書:稍復雜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教師板書線段圖講解)

  看圖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關系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可能出現(xiàn)的等量關系是:黑色皮的塊數(shù)×2-4=白色皮的塊數(shù)

  黑色皮的塊數(shù)×2-白色皮的塊數(shù)=4

  黑色皮的塊數(shù)×2=白色皮的塊數(shù)+4

  (3)同桌討論怎樣列出方程.

  (4)交流匯報并讓學生根據(jù)題意說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關系.允許學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書學生的方程并選擇2x-4=20討論它的解法.

  學生小組討論解法.

  匯報交流板書:

  解:設共有x塊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檢驗:(引導先生口頭檢驗)

  答:共有12塊黑色皮

  (5)學生選擇其余的方程解答.

  2,變式練習.

  (1)教師: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個條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塊"該怎樣列方程(課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中的"少"換成"多")讓學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較,使學生清楚地看到,這種用算術方法解需要"逆思考"的應用題,不論是"幾倍多幾"還是"幾倍少幾"列方程都比較容易.

  3,引導學生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倥孱}意,找出未知數(shù),用x表示.

 、诜治,找出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劢夥匠.

 、軝z驗,寫出答案.

  三,鞏固應用

  1,只列式不計算.(課件出示)

 、賵D書室有文藝書180本,比科技書的2倍多20本,科技書x本.

 、陴B(yǎng)雞廠養(yǎng)母雞400只,比公雞的2倍少40只,公雞x只.

  ③學校飼養(yǎng)小組今年養(yǎng)兔25只,比去年養(yǎng)的只數(shù)的3倍少8只,去年養(yǎng)兔x只.

 、芤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匯報交流

 、俦本┕蕦m的面積是72萬平方米,比廣場面積的2倍少16萬平方米.廣場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米

 、谑澜缟系闹奘莵喼,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亞洲的面積比大洋州面積的4倍還多812萬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郢C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能達到每小時110km,比大象的2倍還多30km.大象最快能達到每小時多少km

  ④共有1428個網(wǎng)球,每5個裝一筒,裝完后還剩3個.一共裝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偌滓覂蓴(shù)的和是90,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2倍.甲乙兩數(shù)各是多少

 、诩滓覂蓴(shù)的和是183,甲數(shù)比乙數(shù)的2倍還多3.甲乙兩數(shù)各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板書設計:

  先把2x看作一個整體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理解眾數(shù)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理解眾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shù)慕y(tǒng)計量表示數(shù)據(jù)的不同特征。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統(tǒng)計技能,增強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眾數(shù),理解眾數(shù)的意義及作用。

  教學難點:眾數(shù)和中位數(shù)平均數(shù)的相互區(qū)別,在具體情境中如何選擇恰當?shù)慕y(tǒng)計量表示一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回憶平均數(shù)及中位數(shù)的求法,指生回答。

  2、求下列這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和中位數(shù)。生獨立完成后課件出示。

  (二)完成例1

  1.出示例題:

  五(2)班要選10名同學組隊參加集體舞比賽.下面是20名候選隊員的身高情況.(單位:米)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師:提出集體舞的要求:身高接近,跳出的舞才更整齊。你認為參賽隊員的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2.學生小組合作選擇10名隊員。

  3.根據(jù)學生匯報,師課件隨機演示選擇結果。

  平均數(shù)= (1.32+1.33+1.44+1.45+1.46+1.46+1.47+1.47

  +1.48+1.48+1.49+1.50+1.51+1.52+1.52+1.52

  +1.52+1.52+1.52+1.52)÷20

  =29.5÷20

  =1.475

  中位數(shù)=(1.48+1.49)÷2

  =2.97÷2

  =1.485

  接近1.485m的同學人數(shù)太少,不適合大多數(shù)同學的

  身高。最高的與最矮的相差6cm。

  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是1.485,身高接近1.485m的比較合適。

  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1.52m左右的比較合適。最高的與最矮的相差3cm。

  1 . 52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最能應這組同學的身高情況.

  4.小結:以眾數(shù)1.52為標準選擇隊員身高會比較均勻。

  師:(小結)集體舞一般要求隊員身高差不多,這組數(shù)據(jù)中1.52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所以1.52是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所以以眾數(shù)1.52為標準選出來的隊員身高會很均稱,組成的舞蹈隊形也會很整齊很美觀!

  5.師生共同歸納眾數(shù)概念。

  師揭示眾數(shù)的概念

  一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數(shù)據(jù),是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眾數(shù)能夠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集中情況。

  6、做一做,

  7、小練習:

  學校舉辦英語百詞聽寫競賽,五(1)班和五(2)班參賽選手的成績如下:

  求這次英語百詞聽寫競賽中學生得分的眾數(shù).

  三個數(shù)據(jù)存在的數(shù)量和意義:

  比較三個統(tǒng)計量:

  (三)學習眾數(shù)的特征

  師出示練習題:

  1、五(1)班21名男生1分鐘仰臥起坐成績如下(單位:次):

  19 23 26 29 28 32 34 35 41 33 31

  25 27 31 36 37 24 31 29 26 30

  (1)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各是多少?

  (2)如果成績在31~37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績在良好及良好以上?

  2、一個射擊隊要從兩名運動員中選拔一名參加比賽。在選拔賽上兩人各打了10發(fā)子彈,成績如下: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績的平均數(shù)、眾數(shù)分別是多少?

  (2)你認為誰去參加比賽更合適?為什么?

  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師:在找三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在一組數(shù)據(jù)中,眾數(shù)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shù)。

  師小結:在一組數(shù)據(jù)中,眾數(shù)有一個,也有多個,甚至沒有。同時眾數(shù)也反應了一組數(shù)據(jù)的集中情況。

  2、三個數(shù)據(jù)存在的數(shù)量和意義

  (四)綜合練習

  你去商場買過衣服嗎?你知道休閑類服裝型號的“均碼”是什么意思嗎?均碼一般是根據(jù)人的平均身高、胸圍等數(shù)據(jù)確定的統(tǒng)一商品型號,與多數(shù)人的型號接近。所以,均碼里蘊涵著平均數(shù)和眾數(shù)的原理。

  (五)聯(lián)系情境,應用眾數(shù)

  銷售衣服問題。

  師:小明很喜歡做社會調查。他到一家服裝店調查后,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一則信息:服裝店銷售了20件T恤,尺寸如下:(單位:cm) 42 39 38 40 41 41 42 39 40 41 41 41 41 40 41 40 41 40 40 41

  師:從表格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果你是這家服裝店的經理,你會怎樣進貨?

  生:討論交流,發(fā)表自己想法。

  師:(小結)從中可以看出,在衣服的尺碼組成的一組數(shù)據(jù)中,41cm是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也就是41cm衣服銷售量最大。所以,可以多進一些41cm的衣服。商品的銷售里面也要用到眾數(shù)的知識,由此看來,生活中還真少不了眾數(shù)啊!

  (五)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數(shù)學”)均碼問題。

  師:同學們去商場買過衣服嗎?如果你去買過會發(fā)現(xiàn),商場里很多休閑的服飾,它的型號都是均碼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課后請同學們調查和了解一下:什么是“均碼”?

  (六)全課小結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上了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3

  分數(shù)的意義

  1、進一步認識分數(shù),發(fā)展數(shù)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理解有關單位“1”的數(shù)學內涵,進而揭示分數(shù)的意義,認識分數(shù)單位伯含義。 認識分數(shù)的意義,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觀察分析,比較法,小組交流學習法

  主題圖的放大圖,學生自備20根小棒

  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展示主題圖

  (2)讓學生說出從圖中獲取的主要信息

 。3)揭示課題

  二、師生共同探究新知

 。ㄒ唬┰賱(chuàng)情境,探案例1

  1、中秋期間,我們的傳統(tǒng)習俗是合家分享一塊大月餅,喻示合家和美,團圓之意。小華一家也不例外。(示圖)

  他告訴我們什么?我分得這個月餅的1/4

  誰能告訴大家,這里的1/4是把()看作一個整體呢??

  2、小紅家買的是盒裝月餅,每盒8個,她說:我分得這盒月餅的1/4。誰知道小紅所說的1/4是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呢?

  分析一下他倆得到的月餅,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有什么問題嗎? 小組交流,再全班反饋

 。ǘ航虒W單位“1”、分數(shù)意義和分數(shù)單位

  1、關于單位“1”

  學生小組交流“議一議”

  師讓學生小組“議一議”的3個情境,全班反饋(師對應板書)

  歸納:一個物體或是由許多物體組成一個整體,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觀察板書內容,體會這里單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對應的分數(shù)的實際意義。(可以同桌交流)

  2、關于分數(shù)的意義

  理解了什么是單位1的量,我們進一步認識分數(shù)的`意義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單位1

  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

  情況反饋

  歸納分數(shù)的意義: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先說,再對照書上的概念進行鞏固。同時板書:分數(shù)

  說一說,議一議,上面分數(shù)的實際意義

  課堂活動:說一說生活中的分數(shù);畫一畫(書上的第2題)

  3、關于分數(shù)單位的認識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shù),又叫做這個分數(shù)的單位。 讓學和舉例說一說:

  再議一議:分數(shù)單位與分數(shù)什么有關系?(分母)

  三、全課總結

  1、反思與質疑

  本課我們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內容,說說自己的理解。再針對主題圖的情境試述其中各分數(shù)的實際意義。

  2、還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師生共同梳理

  單位“1”——分數(shù)——分數(shù)單位

  四、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25~26頁1、2、3題

  分數(shù)

  單位“1”:??

  分數(shù)的意義:??

  分數(shù)單位:??

  單位“1”——分數(shù)——分數(shù)單位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教材與學情分析:

  “觀察物體”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在前面經歷了從不同角度觀察實物和單個立體圖形以及集合組合體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根據(jù)從一個或多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拼搭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借助操作,實現(xiàn)從二維到三維空間的轉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例1是根據(jù)給出的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給定數(shù)量的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例2是根據(jù)給出的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圖。

  學生經過二年級下冊從不同角度觀察實物,從不同角度觀察單個立體圖形的學習,以及四年級下冊從3個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組合體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了一些操作的能力,積累了較豐富的數(shù)學基本活動經驗。本節(jié)課的學習,旨在引導學生通過用小正方體拼搭幾何組合體的活動,經歷觀察、操作、想象、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進一步積累活動經驗,同時側重積累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活動經驗,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根據(jù)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體會擺法的多樣性。

  2.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并還原立體圖形。

  3.經歷觀察、操作、想象、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積累活動經驗,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根據(jù)看到的平面圖形按要求擺出相應的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

  借助空間想象還原立體圖形。

  教學準備:

  課件、正方體教具、小正方體學具

  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先一起來看一個新聞:鄭州(播放“紙片樓”新聞視頻)

  師:在剛才的視頻中,為什么有人會看到“紙片樓”呢?(學生答,教師隨機點評。)

  師:看來我們觀察一個物體,只從一個方向去看,是不能看到完整的形狀的。那我們要從幾個方位去看呢?今天我們就繼續(xù)來觀察物體。(課件出示,再板書貼)

  (設計意圖:“紙片樓”新聞導入,激發(fā)興趣,喚醒學生觀察經驗,為后續(xù)學習做準備。)

  二、自主活動,探究新知

  1.根據(jù)一個面擺放,體會擺法多樣性。

  (1)出示探究內容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們看到了什么?(出示正面觀察圖)

  師:如果這三個正方形是老師用正方體擺出來的,你知道我是怎么擺的嗎?你能想象一下嗎?

  學生想象,說可能性。

  師:現(xiàn)在老師要再告訴你們一個信息,其實我是用四個小正方體擺起來的,現(xiàn)在你們能確定我是怎么擺的嗎?

  (2)龔婷婷《觀察物體三》教學設計公開課學生操作探究:用4個小正方體,擺出從正面看是

  的圖形。

  (3)全班匯報交流。

  小結:從正面看到這樣三個小正方形的圖形,用四個小正方體有很多種不同的擺法。

  (4)拓展空間想象。

  師:如果現(xiàn)在再增加一個5號小正方體,要求從正面看到的圖形仍然是三個小正方形,可以怎么擺呢?(請生上臺演示)

  小結:看來從一個方向觀察,我們不能確定物體的形狀,因為會有很多很多種情況出現(xiàn)!景鍟阂粋方向,有很多很多種情況】

  2.根據(jù)兩個面,依然不能確定擺法。

  師:那現(xiàn)在怎么辦?(引導學生說出從其他方向看)

  小結:看來從兩個方向觀察,雖然可以縮小一些范圍,但仍然不能確定物體的形狀。因為它還是存有多種情況!景鍟簝蓚方向,仍存有多種情況】

  3. 根據(jù)三個面,確定擺法。

  (1)三個方向,確定擺法。

  師:現(xiàn)在老師再告訴你從上面看到的圖片,你能確定是哪個立體圖形了嗎?說說看,你們是怎么確定用4個小正方體擺出的圖形的?請生上來擺一擺,并說想法 。

  師:為什么現(xiàn)在你們擺的都是一樣呢?(出示確認4號位置的PPT)小結:看來,我們通過對三個面的逐次觀察,就能確定老師擺出的立體圖形。

  (2)應用體驗。

  師:老師直接給大家三張圖,你能還原出這個立體圖形嗎?(先讓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想象出來的圖形,再動手擺一擺。)

  師: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請生上臺演示)

  預設:先根據(jù)正面看到的圖形擺出1號和2號,再根據(jù)側面的圖形確定3號可能的位置。

  小結有序觀察的方法:“先”從正面看,“再”從左面看,“最后”從上面看。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想象與交流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動手實踐、動腦思考的過程,企圖實現(xiàn)讓學生由依賴幾何直觀逐步過渡到空間想象。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比較、分析推理、歸納概括的能力,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

  三、實踐應用,拓展提升

  1. 哪些立體圖形符合要求?

  師:剛才我們一直在借助小正方體還原立體圖形,這一次我們不擺了,

  只在腦子里思考?看能不能還原出原來的立體圖形!來看圖。哪些立體圖形符合要求?【出示課件】

  學生回答,教師再結合圖示再次強調從三個面觀察才能確定物體的形狀。

  2. 把9個棱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擺在一起,如果從正面和后面看,所看到的圖形面積之和是( )平方厘米。

  3. 小組合作還原出較復雜立體圖形。

  (1)出示題目及合作要求

  (2)學生活動:先觀察、想象,再擺放交流。

  (3)拓展:看來根據(jù)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來擺放立體圖形,有時候還原的形狀也不是唯一的,下節(jié)課我們在深入研究。

  (設計意圖:通過3道練習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與方法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作業(yè)設計:(見學習單)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新世紀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82-83頁《包裝的學問》。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特征及表面積計算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幾個相同長方體組合成新長方體的多種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yōu)策略。教材把《數(shù)學與購物》這一系列數(shù)學實踐活動安排在第六單元后,主要意圖是通過這樣一系列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一系列實踐活動中,教材安排了三個內容,主要涉及數(shù)與代數(shù)、空間與幾何兩部分知識,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分別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意識、計算中的最優(yōu)策略以及多個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yōu)策略。本課教學內容是這一系列實踐活動中的最后一個內容。

  包裝問題在日常生活與生產中經常遇到,教材創(chuàng)設包裝的情境,使學生綜合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jié)約包裝紙的問題,它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更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優(yōu)化思想。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有利于學生感悟數(shù)學思想,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

  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在本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熟練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能準確、迅速地計算出單一物體的棱長、表面積、體積,能把幾個相同的正方體組合成新的`正方體。初步接觸了由兩個相同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后表面積發(fā)生的變化。在第二單元探索活動《露在外面的面》中,又訓練了學生有序的觀察能力和計算露在外面的面 面積的能力。

  2、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學生大都接觸過物品的包裝,能清楚地意識到用包裝紙包裝起來的部分就是求物體的表面積。

  3、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學習方式的研究。

  學生在探究由四個或者多個相同的長方體組合成新的長方體時,對于方案的多樣化與策略的最優(yōu)化可能存在問題,通過動手操作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得到由4個相同長方體組合成新的長方體時的六種拼擺方案,但思維可能會無序,對于方法的歸納和總結也存在困難。因此以小組合作的活動方式可以說是本課的較佳路徑,讓同伴之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歸納總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02-27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7-23

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優(yōu)秀教案03-13

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26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2-26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人教版的教案10-12

數(shù)學書五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10-12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人教版教案10-12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10-12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