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5-29 19:52:08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模板匯總十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模板匯總十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電磁鐵的特性作假設性的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會設計簡單的實驗記錄表和試驗報告。

  2、知道電磁鐵在通電條件下有磁性,電磁鐵也有兩極,它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制作能力(學會制作電磁鐵的方法)、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4、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培養(yǎng)探究問題的興趣和態(tài)度。

  教學方法:

  1、本課通過課題直接引入新課,以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興趣。

  2、教師在組織制作電磁鐵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往往采取教師教,學生做這種方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本課教學時,教師可課前組裝好電磁鐵,課上實驗完畢后,讓學生自己拆開電磁鐵,觀察結構,再組裝好。既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探究電磁鐵的特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制作能力、探究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也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交流收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及感受、體會、從而導入新課。

  教學重點:

  知道電磁鐵的磁性。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出示課前收集的各種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板書通電的線圈)

  2.提問:

  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引導學生說出電磁鐵是否有磁性和兩極)

  二、猜想假設

  學生質疑。猜想原理

  三、制定方案

  學生討論并制定探究方案

  四、實施探究

  1.演示實驗:

 。1)做個電磁鐵,不接電源,用它接近大頭針。

 。2)將電磁鐵連接電源,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3)將電磁鐵電源切斷,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2.談話:

  剛才的實驗你看到什么?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討論:

  這個裝置有時有磁性,有時沒有磁性。你認為這與什么有關系?

  4.談話:

  你想親自動手驗證自己的想法嗎?實驗完畢后,請你拆開這個裝置,看看它的結構是怎樣的?還要把它組裝好。

  5.學生分組實驗、觀察:

  學生自己動手做個電磁鐵,(分有鐵芯和無鐵芯兩種情況)

  五、展示交流

  小組匯報結果

  (1)有鐵芯的電磁鐵磁力大。(2)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切斷電流后沒有磁性。(板書通電有磁性斷電沒磁性。

  六、拓展創(chuàng)新

  生活中利用電磁鐵來工作的物品很多,找一找,說一說它們都有什么作用。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知道了電能產生磁,學會了制作電磁鐵,了解了電磁鐵的應用。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結構。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種感官觀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

  2、嘗試用科學詞匯描述觀察到的信息

  3、自己動手畫一棵植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常見植物的外在特征研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認真記錄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植物具有根、莖、葉等結構。

  教學難點:能畫一棵植物的簡圖。

  教學準備:記錄單,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一株植物、課件

  教法學法:觀察法

  課型課時:新授課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星期六,喜羊羊到一片樹林里游玩。這里的植物真多呀!(板書:植物)同學們,我們跟喜羊羊一起去看看吧!他看到了哪些植物你認識嗎?

  2、這是一株什么植物呢?喜羊羊不認識,他可真著急呀!你們能幫幫他嗎?

  (1)它會不會開花?

  (2)葉子什么樣子的?

  (3)生長在哪里?

  二、觀察一株植物

  1、選定一株綠蘿,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說說看到的情況。了解這株植物的結構:根、莖、葉

  2、觀察植物的莖和葉。

  (1)為了觀察的更仔細,喜羊羊決定走近這株植物,仔細看看它的莖和葉。走近了植物我們除了可以用眼睛觀察,還可以用什么來觀察?(在交流中板書:鼻子、手、同時強調要輕輕觸摸)

  (2)請大家仔細觀察莖和葉。

  (3)交流觀察到的信息。

  全班交流并強調說的習慣和聽的習慣

  三、畫一株植物

  喜羊羊聽了大家的觀察交流。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很厲害,他想:如果把這株植物畫下來,再去問村長,村長肯定能認出這是什么植物。怎么畫呢?我們小賴看看科學記錄單吧!

  1、教師示范科學記錄單的使用。

  (1)請大家拿出科學記錄單,教師在展臺顯示科學記錄單。

  (2)老師知道學生填寫姓名、日期。

  2、指導畫一株植物

  (1)教師示范畫植物的順序、方法。

  邊觀察邊畫,按莖————葉————-根的`順序。

  3、交流評價畫的植物。

  評一評,說一說哪位同學畫的。并請被選中的同學談談畫時的體會。

  四、小結

  村長聽了大家的介紹,看了你們畫的畫,認出了這株植物。原來它是綠蘿(PPT出示)

  村長發(fā)現(xiàn)大家這么厲害,讓老師帶來了一副被弄亂的畫,需要你們的幫忙才能復原,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出示幻燈片)

  1、請兩位同學分別來拼兩種植物的拼圖,并找出根莖葉。

  2、這是兩棵大樹,如果我們要去觀察拼圖中這樣的大樹,我們可以怎樣取觀察呢?(幻燈片播放其中一棵大樹的惡遠景、近景、莖葉的特寫。)

  3、結束:今天同學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很棒,我們一起認識了植物上有根、莖、葉。我們還學習了科學的觀察。課后大家去校園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觀察它。

  一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學習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能從適當的情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

  (2)能向大家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2.知識與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資源的分布。

  (2)知道水資源在工農業(yè)生產、人類中的應用。

  (3)知道常用的節(jié)水措施。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欣賞大自然中美麗的水體,產生喜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意識到水資源的缺乏,我們應該保護它。

  (3)體驗缺水的痛苦和節(jié)水好處。

  (4)養(yǎng)成節(jié)水的行為習慣。

  [教學準備] 水景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引入。

  (二)自主學習:

  1.欣賞自然界美麗的水體。

  (1)觀察地球儀,認識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師生共同欣賞自然界中美麗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麗。

  2.指導學生親身感受淡水資源的缺乏。

  (1)盡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數被水覆蓋著,但這些水中絕大部分是海水,真正與我們生產、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淡水卻很少、很少。

  (2)感知地球上的水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

  3.引導學生討論淡水的用途。

  (1)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充分發(fā)表意見。

  (2)教師介紹工農業(yè)生產、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師生小結:工農業(yè)生產、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4.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浪費水現(xiàn)象,提出節(jié)水措施。

  (1)師生討論。

  (2)老師補充介紹農業(yè)、工業(yè)等高科技節(jié)水技術。

  (三)作業(yè):

  想象,如果沒有水了,將會怎么樣?

  一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學習目標]

  1、會觀察、比較和描述狗、兔等動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夠通過文字和圖畫表述、交流狗、兔等動物的異同。

  3、學會用不同的標準給動物分類。

  4、知道動物的多樣性和動物的有相同之處,培養(yǎng)學生喜歡小動物,與小動物有親近感。

  [教學準備] 各種動物的圖片、狗、兔等動物的掛圖或活動錄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我?guī)砹虽浵,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一會兒看一看,你都認識它們嗎?

  2、放錄像,學生隨著畫面說出各種動物的名稱。 請學生說出除了錄像中出現(xiàn)的動物,還知道那些動物。

  3、做“猜一猜”的游戲。

  (1)做一個有關小動物的游戲,請你們來猜一猜我心里想的是什么動物,不能亂猜,你們可以問問我有關這種動物的特征,而我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根據你的問題和我的回答來猜我想的是哪種動物。

  (2)教師通過這個游戲,自然地把“小狗”、“小兔”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引到課堂來。學生通過這個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游戲,初步感知和描述動物的特征,從不知不覺中分析,體會動物的不同與相同。

  4、比較并記錄狗與兔的不同與相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4人,共同討論,比較狗與兔的不同與相同。

  活動:

  (1)觀看有關小狗和小兔活動與生活場景的錄像片段。

  (2)以小組為單位,比較分析小狗和小兔的不同與相同。

  (3)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到同學之間的討論。

  (4)匯報分析比較的結果,教師通過電腦,將討論的結果匯總在大屏幕上。

  5、利用卡片對多種動物進行分類 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多種動物的卡片,由學生為這些卡片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

  (1)請學生說一說,想按什么樣的標準去進行分類。

  (2)教師鼓勵學生可以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來給動物分類,同時提示學生每次分類,只能有一個分類標準,也就是分類的標準要統(tǒng)一。

  (3)以小組為單位對動物卡片進行分類,將卡片貼在大紙上,并且用彩筆標清分類的標準。

  (4)將分類后的卡片貼在黑板上,進行匯報、展示。

  (5)全班同學走下座位,參觀其他組同學分類的結果 。

  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 小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熱愛小動物的教育。

科學教案 篇3

  第一單元:物質的變化

  第一課 無處不在的物質變化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 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過程與方法:

  用舉例、分析、綜合、概括的方法,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分類。 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可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不斷變化著的。

  【教學重點】:能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教學難點】:間接感受抽象物質的存在性以及物質的變化。

  【教學準備】:

  師:塑料袋、易拉罐、水結冰圖片 生:蠟燭、火柴、鐵繡釘、紙 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質構成的

  1、切身環(huán)境導入:觀察我們的周圍,由哪些物質構成了我們的教室?

  2、學生自由發(fā)言,(預計大多為可視性的具體物體)教師指出:我們能直接觀察到的物體都可以叫做物質。

  3、深入探討:我們的教室其實不僅存在這些可以看的見摸的著的物質,還有我們不能直接感觸到的空氣、火、聲音、電、光,它們是物質么?

  4、建議作出討論,要求學生列出證據和理由。

  5、教師介入抽象物質的界定:對學生見解適當點評,必要情況下以空氣做示例,塑料袋實驗證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質構成。

  6、小結:無論是實際存在的物質還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感觸的到的物質,都說明了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

  二、過渡物質在變化:

  以教室為例,教室里同學們所列舉的物質都是一成不變,沒有任何變化的么? 學生會列舉許多變化,教師給予肯定。

  1、師引入演示:在我們的教室里還有老師帶來的兩種物質——易拉罐和水結冰的圖片。

  討論:捏扁易拉罐和水結冰也同樣是物質發(fā)生了變化,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呢?(物質本身沒有變,形狀改變,變化速度不同) 我們生活里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2、分組實驗發(fā)現(xiàn):實驗盒里有火柴和鐵釘,它們會發(fā)生變化么?它們的變化又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實驗討論:火柴燃燒過以后變成了什么物質?和之前一樣么?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么?(除變化速度不同以外,都產生了新的物質) 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么?

  3、比較前后兩種實驗:這兩組實驗有什么相同和異同點? (前者沒有產生新的物體,后者產生新的物體)

  三、讓物質發(fā)生變化:

  1、在教師提供的鐵絲、熱水、紙張、蠟燭、火柴中,它們都會產生在怎樣的變化呢?(學生的思維面不會停留在課本展示的變化中,要求學生作出適當合理的.解釋,教師適當補充,尤其是蠟燭的燃燒)

  2、各種變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ㄖ攸c在自然產生的變化和人為產生的變化、變化速度的快慢、是否產生新的物質)

  3、過渡引申:我們說的是我們現(xiàn)有的物質,對于巖石、房屋、馬路在變化么?世界上有不變的物質么?說出你的依據。

  四、總結:

  世界總是在不斷的變化,有些變化只是改變物質的形態(tài),大小,有些變化就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研究。

  第三課時和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tài)的變化,另一類會產生新的物質。

  2、學習實驗設計、進行實驗驗證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

  教學準備:玻璃杯、蠟塊、生銹的鐵釘和無銹的鐵釘。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

  由主題人物在廚房中發(fā)現(xiàn)在各種現(xiàn)象,讓學生感受到身邊到處都存在著物質的變化,引出“物質的變化是不是產生新物質”的問題,并板書課題《無處不在的物質變化》。

  二、新授

  (一)活動一:尋找身邊的物質變化。

  1、讓學生觀察煎蛋、燃放煙花、鹽溶于水、和面、冰雪融化、鐵制品生銹這些

  日常生活中時常能見下馬看花變化現(xiàn)象。

  2、學生試描述這些變化前后及過程的現(xiàn)象。

  (二)活動二:冰的融化。

  1、回顧以前(四年級上學期)做過的蠟塊加熱的實驗。

  2、使用玻璃杯進行實驗,觀察冰融化成水的現(xiàn)象及做好記錄,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3、比較冰融化成水的過程與蠟塊受熱過程。

  4、比較討論后,學生容易得出冰融化和蠟塊融化都只是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5、討論:P5頁的現(xiàn)象。

  (三)活動三:鐵銹還是鐵嗎?

  1、引導學生觀察生銹的鐵釘和無銹的鐵釘,并作記錄。

  2、用小刀削下鐵釘表面的鐵銹,然后用砂紙打磨鐵釘,即得鐵銹和鐵。 3、用磁鐵靠近鐵銹,進行觀察。

  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可以知道磁鐵能吸引鐵,若鐵銹不被磁鐵所吸引,自然就得到了“鐵銹還是不是鐵”的答案。

  3、活動延伸和應用:生活中還有沒有類似鐵生銹這樣的變化呢?并與活動二作比較。

  (四)活動四:研究蠟燭燃燒過程的變化。

  步驟1:點燃蠟燭,將一只手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會兒,觀察現(xiàn)象。

  步驟2:將少量石灰水加入另一燒杯中,用石灰水將燒杯壁濕潤,倒出多余的石灰水。

  步驟3、將用石灰水濕潤的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會,觀察現(xiàn)象。 通過實驗學生會發(fā)現(xiàn)蠟燭燃燒后會產生水和二氧化碳。

  (五)活動五:給物質變化分類。

  1、出示書本的五種物質變化過程情況。

  2、學生進行討論,從而作出判斷。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螺絲構造。

  2、體驗為螺絲與螺帽配對的喜悅。

  3、嘗試小組分工與合作。

  活動準備:

  不同種類和大小的鐵制螺絲和螺帽若干,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探索發(fā)現(xiàn)

  1、教師:我們教室里變成了三大組,每個組的桌子上有螺絲和螺帽,請各組小朋友為螺絲和螺帽配對。

  2、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指導要點:對于個別不愿意參與的幼兒給予提醒與指導。

  二、交流共享

  1、請三個組的代表說說自己小組是怎樣為螺絲和螺帽配對的。

  2、說說在為螺絲和螺帽配對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提問

 。1)你們發(fā)現(xiàn)螺絲有哪些形狀?請用手指給其他小朋友看。

  三個組進行搶答,獲勝的`一組得到一顆五角星。

  (2)你們發(fā)現(xiàn)螺帽有哪些形狀?

 。3)你們覺得螺絲像什么?螺帽像什么?

 。4)你是怎樣為螺絲和螺帽進行配對的?

  請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看。

  4、小結:螺絲和螺帽有的是圓形,有的是三角形,相同形狀的螺絲和螺帽才可以配成對。

  三、模仿游戲

  1、教師: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這么多的螺絲和螺帽,

  我們大家一起玩一個關于螺絲和螺帽的游戲好不好?

  2、螺絲和螺帽的要求:

  三個組自己推薦哪些小朋友當螺絲,哪些小朋友當螺帽。

  3、游戲設計:

  請幾個當螺絲的小朋友站成橫、豎兩排,組成“丁”字形狀。

  然后再請幾個扮演螺帽的小朋友在“螺絲”縱排的空當中快樂地鉆s形。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去找找螺絲和螺帽藏在家中的什么地方。

科學教案 篇5

  我從事科學研究是出于一種不可遏止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別無其他動機!獝垡蛩固

  幼兒科學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運用與訓練。只有讓幼兒不斷地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又動腦,才能讓幼兒不斷發(fā)現(xiàn)科學奧妙,激發(fā)其學科學的興趣。今天小編推薦一個“磁鐵找朋友”的科學活動,希望能夠為大家所用。

  游戲準備

  配套材料:條形磁鐵2塊、環(huán)形磁鐵2塊、分類盒1個、鐵屑2盒、魔法盒1個、骰子1個、迷宮圖卡1套、太陽系圖卡1套、操作記錄表32張、探索圖冊《磁鐵找朋友》。

  園所自備:其他形狀的磁鐵(如U形磁鐵)、鐵球、回形針、布條、白紙等。

  游戲方法

  玩法一:淘寶

  取一些自然界的沙粒,用磁鐵在其中來回移動?茨苷业侥男┛梢员淮盆F吸住的“寶貝”。

  玩法二:找好朋友

 。1)將分類盒里裝滿物品,如回形針、小圖釘、羽毛、布塊、石頭、紙片、細繩等。

 。2)用磁鐵分別靠近物品,看看哪些會被磁鐵吸引,哪些不會(如圖2)

  (3)根據磁鐵與分類盒中物品不同的反應將材料進行分類。

  玩法三:回形針走迷宮

  將回形針放在迷宮圖上,把磁鐵放在迷宮圖卡的反面,通過移動磁鐵帶動回形針走迷宮(如圖3)

  玩法四:太陽系

  將鐵球放在太陽系圖卡上,把磁鐵放在太陽系圖卡的反面,通過移動磁鐵改變小球的位置(如圖4)

  游戲價值

  1.在游戲中培養(yǎng)分類與比較的能力。

  2.通過探索了解磁鐵吸鐵的.特性,通過游戲與實驗的方法了解磁的穿透性。

  3.激發(fā)探索磁力現(xiàn)象的興趣,培養(yǎng)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

  4.在探究中發(fā)展溝通能力。

科學教案 篇6

  1通過討論知道我們的生活中那些是浪費能源的行為

  2.知道節(jié)約能源的和利用新能源的方法。

  3.了解新能源有哪些。

  課前準備:相關圖片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活動一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能源的現(xiàn)象和行為?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1、自主學習:自主觀察課本圖,結合日常生活找一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

  2、小組討論: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討論后統(tǒng)一意見;

  3、展示分享:一組交流展示,并請其他小組補充、質疑、評價;

  1、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入手,找出浪費能源的現(xiàn)象和行為。

  2、評價、補充和總結

  活動二討論怎樣節(jié)約電和燃氣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1、自主學習:自主觀察課本圖,結合日常生活找一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

  2、小組討論: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討論后統(tǒng)一意見;

  3、展示分享:一組交流展示,并請其他小組補充、質疑、評價;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從節(jié)約能源的角度進行判斷,并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

  2、可以先進行小組討論,然后進行各組交流,訓練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的`能力。結合本單元的評價單進行記錄。

  3、評價、補充和總結

  活動三:怎樣利用新能源?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1、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課本圖“未來的住宅”思考它在哪些方面利用了自然資源?

  2、小組討論: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討論后統(tǒng)一意見;

  3、展示分享:一組交流展示,并請其他小組補充、質疑、評價;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從利用能源的角度進行分析,“未來住宅”上的標號名稱,并說說未來住宅是從哪些方面利用新能源的

  2、評價、補充和總結

  活動四;開發(fā)新能源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1、自主學習:自學課本62頁,思考為什么要開發(fā)新能源?新能源有哪些?

  2、小組討論: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討論后統(tǒng)一意見;

  3、展示分享:一組交流展示,并請其他小組補充、質疑、評價;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件圖片,了解新能源有哪些?

  2、評價、補充和總結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積極參與討論,初步掌握調查記錄食物的方法

  2.能通過簡單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我們一天所吃食物的問題和規(guī)律

  3.能用多種方法對食物進行分類。

  4.發(fā)展學生的科學觀念: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把食物分成不同的類以及科學分類的觀念

  教學重點:通過記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我們一天所吃食物的規(guī)律和問題

  教學難點:食物的科學分類

  教學準備:一天的食物記錄紙、實物投影儀。

  一、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今天很高興能給同學們上課,我們這兒有個習慣,碰到熟人都會問:“吃過了嗎?”來打招呼,老師也想和同學們打個招呼:“你們早飯吃過了嗎?“那你們早飯吃了幾種食物?” 你們早飯就吃的很豐富,相信昨天一天吃的就更加豐富了,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嗎?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我們一天的食物(出示課題)

  二、探究活動:

  活動一:記錄一天的食物

  1、師:那么我們一天要吃多少種食物呢,要研究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要把昨天一天吃的食物記錄下來,想一想應該怎樣記?

  2、提示記錄要求:記錄要實事求事,不要遺漏。

  按早餐、中餐、晚餐、其他來記錄,小組分工每人記一個。像肉包子這種食物記作肉和面粉2種食物。不會寫的可以用拼音。統(tǒng)計出小組內一天共吃了幾種食物。

 。▽W生記錄、老師巡視)

  3、交流:哪個小組先來交流一下你們昨天一天的食物?(投影展示2個小組的食物)

  問:通過剛才的交流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每天吃的食物有沒有規(guī)律和問題?

  小結:我們一天要吃幾十種食物,一天中吃的最多是米飯、水等,每餐都吃的是米飯。

  活動二:給食物分類

  1、整理食物,提出要求: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一天的食物中有很多的相同食物,我們把這些食物整理一下好嗎?請小組邊討論邊把食物記錄表格上,每張卡片寫一種食物,把字盡量寫得大一點、工整一些,看哪一組最先完成?邊整理邊討論怎樣交流才能讓其他同學聽清楚?

  2、學生分組整理、討論。

  3、一小組上前嘗試匯報交流(把食物貼在黑板上)說說理由

  4、師:剛才的小組把食物分成了幾類,用分類的方法對食物進行統(tǒng)計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分類關鍵是什么?(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教師指導)

  5、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確定一個分類標準,對食物進行分類。

  6、再次匯報交流,請用不同分類方法的`小組匯報,師適時補充板書

  7、小結:我們給食物進行分類可以有多種方法,可以按個人的喜好分、食物的結構分、按味道分、按食物的來源分、可以按生活習慣分等,不管怎樣分,只要在同一次分類的過程中保持分類標準的統(tǒng)一性都是可以的。

  8、再次分類:看書,教師要考考你們,植物類的食物和動物類的食物你們還可以怎樣進行分類。

  三、總結:

  通過記錄一天食物和給食物分類,現(xiàn)在你們還有什么問題想了解或研究的呢?(學生回答后出示思考:我們從食物中獲得了哪些?)

 。ㄈ绻袝r間還可以請其他小組的上來補充黑板上匯報不一樣的食物,把它們按分類標準貼上去。)

  板書設計:

  一天的食物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用圖畫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態(tài)特征;能應用已有經驗對星座變化規(guī)律進行預測;在長期的觀察活動中培養(yǎng)記錄、分析資料并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科學解釋的能力。

  2、能參與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做到尊重科學、尊重證據。

  3、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獵戶座的具體位置及變化規(guī)律;了解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刻星座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

  拓展性目標:

  使學生能持之以恒地進行觀察星座。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觀星記錄表、搜集有關星空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教師準備:

  有關四季星空的音像資料、圖片。

  活動時間:

  1課時

  活動過程:

  談話引出問題:四季星空中閃爍的星星有沒有變化?

  活動一:

  1、學生交流各自的觀察記錄,談談自己觀察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

  2、引導學生將北斗七星的樣子畫下來。

  要求:在畫圖的時候要注意用方向標進行標示。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者自由組合成合作學習小組進行整理。

  3、觀察結果進行初步整理。

  4、對觀察記錄進行分析:從東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內”和“從東到春”是怎樣變化的?

  5、學生交流、表達。形式可以多樣。

  活動二:

  1、提出問題:無限的宇宙蘊藏著無數的奧妙,讓我們繼續(xù)將觀察活動進行下去。在繼續(xù)觀察中,你有什么問題嗎?

  2、引導學生匯報實際情況。

  3、問題:你有興趣研究一下別的星星嗎?讓我們選定新目標進行探索好嗎?

  請同學們預測:從春天到夏天,北斗七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春季其他星座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將預測的結果畫出來。

  展示學生畫的預測圖案。

  自由活動:

  1、讓學生進行尋找北極星的活動。不管學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2、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動進行評價。

  拓展活動:

  用激勵性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能持之以恒地進行觀察。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借助身邊熟悉的事物體會大數和小數,并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和小數。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回顧10的n次冪的意義和規(guī)律,以幫助理解科學記數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交流、嘗試出表示大數和較小的'數的簡單方法。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較大的數。

  2.難點:用科學記數法表示較小的數。

  3.關鍵:理解乘方意義和負指數的概率。

  四、課堂引入

  1.乘方的意義,a表示什么意義?底數是什么?指數是什么?

  五、新授。

   例如第五次人口普查時,中國人口約為1300000000人,太陽半徑約為696000000,光的速度約為300000000米/秒。讀、寫這樣大的數有一定困難,那么有簡單的表示方法嗎?

  讓我們先觀察10的乘方有什么特點?

  102=100,103=1000,104=10000,

  即10的n次冪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個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數,例如567000000=5.67100000000=5.67108

  讀作:5.67乘10的8次方(冪)。

  這樣不僅可以使書寫簡短,同時還便于讀數。

科學教案 篇10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植物的莖》,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我們面對的是四年級的學生。一年多的學習,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心。他們的認知水平由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度,他們的思維活動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持。 他們在三年級下冊,対莖有了一定的認識,初步了解了莖的運輸和支撐的作用。三下單元資料庫中也有介紹各種各樣的莖,通常資料庫的內容是學生自主學習,或者有些老師會簡單提一提。為了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概念,確定本次課的起點,我們做了一次前概念的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莖的認識并沒有那么深入。我們設置了第五題來了解學生對四類常見的莖的特點的認識,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率為87.5%。因此我們將這部分的內容納入本次課的教學,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科學概念:

  1.知道莖根據生長方式分為直立莖、匍匐莖、纏繞莖、攀緣莖,能說出這四類莖的特點。

  2、知道更多莖的形態(tài)

  科學概念:①知道植物按莖的生長方式可分為直立莖、匍匐莖、纏繞莖、攀緣莖等。②能說出這四類常見莖的特點;③了解更多莖的形態(tài)

  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對實物的觀察比較,歸納各類莖的特點;②根據閱讀資料,嘗試判斷幾種常見植物的莖;③通過闖關游戲,學會運用莖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莖的多樣性,激發(fā)科學探究的興趣。

  在調查后,我們統(tǒng)計了四類莖特點的錯誤率,匍匐莖的錯誤率是(ppt出示)

  教學重點:直立莖、攀緣莖、纏繞莖、匍匐莖四類常見莖的特點

  教學難點:除了四類常見的莖,其它變態(tài)莖的判斷

  教學的過程:

  核心任務1:常見的四類莖的特點

  一、 導入:我們取一株帶根和葉的植株,依次提問這是植物的哪個部分,并一一剪去,最后剩下莖。(明確常見的莖是植物的哪個部分,避免學生將根和莖的混淆)

  二、認識莖的本質特征

  提供資料認識莖的本質特點,莖是有節(jié)的,不明顯的節(jié)可以通過葉來尋找。(対莖的本質有了更多的認識之后,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常見的四類莖)

  三、常見的四類莖的特點

  這部分內容要認識常見的四類莖,也就是本次課的核心任務。

  1、學生觀察、描述不同的莖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類。

  2、師生間的交流將莖的特點與莖的名稱對應起來(形成對常見莖特點和)

  3.植物障礙賽,則是在了解四類莖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的,趣味闖關活動,學生要用四類常見的莖的特點來闖關 使用匯報格式,匯報運用哪一類莖的.什么特點進行闖關.

  這樣一層層的鞏固 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對常見四類莖的特點形成完整的概念體系。

 。▽W生對莖有了初步的認識,如果將過多的時間花在常見的四類莖上,學生在這個知識點方面確實得到提升,但我們希望他們能有更多的提升,所以我們把核心任務由原來的常見的四類莖的特點改為認認識莖是多種多樣的。

  核心任務2:認認識莖是多種多樣的

  我們把變態(tài)莖的辨別這部分的內容加到資料閱讀認識莖的本質特征之后。

  學生對常見的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了解得不全面,而變態(tài)莖這部分內容在沒有解決常見莖遺留下的知識點,而又涉及到比常見莖高一個層次的變態(tài)莖。我們看到了變態(tài)莖這部分的知識可以作為學生另一個提升點,前提得處理好常見的莖這部分的知識。所以我們對核心任課的內容前后進行前后進行大調整)

  發(fā)現(xiàn)問題:容量大,時間不夠,怎么辦?

  忍痛割愛,把常見變態(tài)莖當做植物障礙賽的獎品發(fā)掉,并提供資料,學生課后自主判斷。

  核心任務3:

  前幾次的磨課,雖然有植物障礙賽來增加學生們興趣,但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探究的興趣并沒有預設時濃厚, 兩個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還不夠緊密, 為了讓學生的活動更具連貫性,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我們以任務驅動的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泡泡03-31

《空氣》科學教案03-25

科學教案:蝸牛03-26

精品科學教案09-30

關于科學教案02-20

有關科學教案03-01

優(yōu)秀的科學教案11-14

科學教案模板03-25

關于科學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