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學反思優(yōu)選【15篇】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村居》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村居》教學反思1
棄疾現存詞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詞作家中存詞最多的一個。他的作品不僅內容豐富,風格也隨著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肚迤綐反寰印愤@首詞,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huán)境的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fā)了他喜愛農村安靜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
引導學生從古詩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是古詩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教學時,我抓住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圖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詞中的畫意;通過語言,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詞中的意境之美。接著,幫助學生“由讀引情”,把朗讀作為一根主線貫穿始終。初讀階段齊聲讀,個別讀,讀出詞的韻律和節(jié)奏,讓他們感受詞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細讀階段邊理解邊朗讀,頭腦中浮現出清新秀麗的江南農村景象,感受農家生活的祥和與寧靜;學完全詩后讓學生反復朗讀,或一唱三嘆地吟讀,或搖頭晃腦式地自由讀?傊,讓學生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聲情并茂。學生通過朗讀和聯(lián)想,感悟了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達到熟讀成誦。
《村居》教學反思2
今天教學《村居》這首詩,這是高鼎寫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詩中的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我在教學中深深地體會到,引導學生從古詩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是古詩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試圖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考慮設置什么樣的問題,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情境來激發(fā)、支持和推動學習的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自己去鉆研、領悟和感受;谝陨系南敕,圍繞教學目標,在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創(chuàng)設情境。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游戲導入,音樂渲染,語言描述等教學策略,從多方面,多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是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體現在識字寫字和理解詩意兩個方面。識字寫字是低年級階段學習的重點。識字教學我堅持的是“多次復現”原則,主要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有層次,有梯度地讀生字,讀后讓學生自主選擇去識記字形,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寫字環(huán)節(jié)我將教師示范指導放在學生試寫感悟之后,實現了教師由“主宰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使教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理解詩意方面,我先讓學生自讀,邊讀邊用筆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詞或句子,然后小組合作,把自己圈出的詞句在4個人的小組中交流討論,讓小組成員一起想辦法幫忙理解。接著全班交流,各組選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教學的過程,就是存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我覺得這個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真正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學生的回報將是驚喜。
再次是學生朗讀課文、感知詩詞的內容的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包括:
1、學生自由朗讀。
2、個別學生朗讀,分行讀,比賽讀,表演讀。
3、展示讀,教師及時點評,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讀。
4、圖文結合,看幻燈片讀詩,讀詩看幻燈片。
5、學生再一次自由朗讀。在這個過程當中師生間、生生間互評,取長補短,以達到的朗讀效果,同時增強語感并加深對課文的感知。在學生個別朗讀談想法的時候,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感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表現。使學生通過反復品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音韻美,意境美。
整節(jié)課下來,還有許多遺憾和不足之處,首先是因為新接這個班,對學生了解不夠,備課時考慮不夠全面。不能真對真對學生差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另外,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精神,學生必須積極參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且要有一定的參與面。我想這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落實到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精神、學習意識、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和訓練,并且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我覺得應該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質疑問難的環(huán)境和條件,鼓勵勤思、多問題標新立異、別出心裁。
在今后的工作我會不斷學習、探索,找到教育教學手段。
《村居》教學反思3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現存詞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詞作家中存詞最多的一個。他的作品不僅內容豐富,風格也隨著內容的變化而變化。這首小詞,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詩人首先把我們的目光帶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長滿青草的溪邊。聽見茅草屋有人操著柔媚的南方口音帶著醉意在互相說話取笑,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fā)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面鋤豆田里的雜草,二兒子正在編雞籠子,調皮可愛的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著蓮蓬,那憨稚之態(tài)格外讓人喜歡。詩人以簡練的筆觸勾畫出一幅優(yōu)美的田園景物,描繪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態(tài)的形象,借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在教學中,我們?yōu)榱送黄平虒W重點: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我們進行了這樣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
1、釋課題,知作者。
2、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明詩意。(借助注釋,小組學習)。
4、品讀體驗: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5、朗讀想象:感悟詩歌意境。
6、將這首詞改寫成故事。
7、拓展閱讀:關于描寫兒童生活的詩歌。
8、詩意行走:仿寫反映兒童生活的詩歌。
整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尤其是朗讀、想象、感悟、讀寫結合,充分體現了語文課堂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村居》教學反思4
這兩首古詩都是描寫春天的景、物、人的,《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圖,表達了作者喜春、惜春的美好情感。
《村居》則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情調。
《春曉》這首詩大部分學生比較熟悉,但《村居》這首詩比較難懂。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激發(fā)學生喜愛古詩的情感,積極收集古詩,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詩歌的美好意境,我主要采用多媒體手段。通過欣賞動畫朗誦的詩歌,學生對詩歌的基調有一個大致了解。如教學
《春曉》時,我先讓學生看課件,播放動畫,聽朗讀。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并播放清脆的鳥叫聲,說說“鳥叫聲從哪里傳過來的?”,讓學生理解“處處聞啼鳥”的意思,特別加深對“處處”的理解。在有了朗讀基調后,我讓學生反復誦讀古詩,讓他們自主閱讀感知詩境,嘗試邊讀古詩邊想像意境的閱讀方法。在教學
《村居》時,通過看插圖理解故事的意思,并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自己放風箏的`情景,讓后在誦讀,這樣孩子們讀起古詩來會更入情入境。
古詩最講究誦讀,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也許此時的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古詩的全部意思,但反復的誦讀仍然會在他們的心里留下一顆情感的種子,培養(yǎng)他們熱愛朗誦的好習慣。
《村居》教學反思5
描寫春天的古詩。這是一個過渡語,能讓學生既聯(lián)系了實際又能對古人筆下的春天產生興趣,既而有學習的欲望。
古詩教學的另一個難點便是如何指導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一年級學生若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是很難進入這個情境的,所以在講述的時候,我盡量去營造一種這樣的氛圍,比如在說“春眠不覺曉”時,我就會讓學生去想一想現在的實際,某些有了一定的同感,朦朧中便會產生詩人那時的.心境,“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與“花落知多少”三句更是景物的描寫,配以課文中原有的插圖,學生能進一步了解和領悟到詩人的內心感受,再加以范讀指導,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例如很多的問題可能并沒有符合一年級學生的領悟水平,他們的回答總是與我自身想要的答案相差很遠,于是整個課堂變成了以我為主而學生為輔的畫面,他們總是在聽我講,以我的思想和要求在朗讀古詩,而并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注意他們的水平,不可提出過分高的要求。
《村居》教學反思6
《春曉》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詩。這篇講讀課文有一幅插圖,畫的是幾只鳥站在開滿桃花的枝頭上,春燕和鳥在空中飛翔,正是詩的意境。這首唐詩有四行兩句。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鳥語花香的絢麗圖景。第一句講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地天已亮了,窗外傳來了一片婉轉悅耳的鳥叫聲,這是通過所聞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第二句講朦朧中想起昨天夜里聽見刮風下雨的聲音,經過風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這是通過所想來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古詩的特點,教學時,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再現古詩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指導學生了解古詩的意思,通過朗讀領悟古詩的意境和韻味。
《村居》展現的是在草長鶯飛、楊柳依依的春光中,兒童放學歸來,放飛風箏,自由自在的村居生活,這首古詩表達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我力求體現快樂學習,自主學習的理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走近古詩,體驗春天的美,感受村居生活的情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比較、辨別,理解詩意;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誦讀,感悟詩境;通過動手拼圖,培養(yǎng)想象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想象拼圖,口語訓練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理解詩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構建自己心目中的“村居圖”,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擴大古詩學習的外延。
《村居》教學反思7
昨天與今天的語文課,我與一(1)班的孩子們共同走進了第一單元的第4課《古詩兩首》,一首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另一首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春曉》一詩孩子們似乎十分熟悉,朗讀與背誦看上去朗朗上口,面對《村居》一詩,詩人是清代的高鼎,孩子們都瞪大眼睛問我:“老師,清代是什么代?”這個問題出自于一年級,把我問得很是搞笑與奇妙,突然間想到了孩子們可能愛看的影視劇中,會讓他們想到清代的一些元素,我問學生:“還珠格格、甄環(huán)傳的.故事,就是發(fā)生在清代宮廷里面的事兒,大家喜歡小燕子嗎?”如此一來,學生由電視劇情節(jié)想到了清代是什么概念。
語文課堂中面對同學們的困惑,老師們首先要做到不厭其煩,然后認真對待,拉近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距離,讓生活走進語文課堂,會讓語文課更加有聲有色。
《春曉》一詩,學生們可愛的動作表演讀,如聽到處處鳥鳴聲,小手放在耳朵上,那情景依然浮現;可是談到詩人為何對院子里的花與草那么心疼時,孩子們再次感到了不解。我趁機與學生聯(lián)想到了孩子們心愛的玩具或圖書,自己或是別人弄壞時,那算不算心疼,學生猛然間也明白了詩人的疼愛,同時我補充了一句:古代詩人多半都是奍花生情富有情趣的才人。
《村居》一詩,最讓我感到難忘的情形是,孩子們讀到詩句中兒童在春風中放飛風箏,那無比羨慕的眼神、快樂的神情,我趁機讓孩子們展開聯(lián)想,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口語交際,讓學生都來說說自己與父母在春天放飛風箏的事兒,大家說得比較精彩,張書暢說:“老師,我放得風箏是燕子的,它飛得很高,最后都看不見了!蓖瑢W們圍繞這個話題,還說了許多許多......
語文課堂中,文本單方面的素材實在少得可憐,要做好充分地備課,還要抓住有力的時機,讓語文的內容真正有效地延伸拓展,既培養(yǎng)了學生多方面的語文能力,還鍛煉了他們樂于表達的信心與能力,這個平臺,語文老師說了就算!
《村居》教學反思8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歸隱上饒農村時的作品,這節(jié)課的課時安排是1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一是掌握詞中的生字,了解詞的有關知識。二是有感情的朗讀詩詞,理解詞的意思。三是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
有一句話說:上課都是在遺憾中度過的。我個人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對,一節(jié)課下來,既有優(yōu)點,有值得其他老師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也有不足,有自己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首先,這節(jié)課下來,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同學們的預習工作做得很充分,這讓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節(jié)省了很多預習和檢查的時間,可以直接進入正式講課階段。課堂的開始很順利。
二、關于詞的介紹,簡明扼要,學生理解的很充分。在了解寫作背景的時候,學生一邊讀,老師一百年解釋,關于“安撫使”的解釋,學生都能理解,并能把握這首詞是在作者官場不得志歸隱鄉(xiāng)村時的作品,背景的了解對于整首詞的理解非常關鍵,為學生在正式學習這首詞做了很好的準備。
三、關于詞的講解,分為上闋和下闋。上闋主要寫景,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描繪場景。下闋主要寫人,了解主要寫了幾個人,主要引導學生體會詞中人物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
四、關于課堂氣氛,一開始的時候,學生似乎沒有進入學習狀態(tài),舉手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但是課堂的后半段,課堂較為活躍,用情和景調動了學生積極思考,開動腦筋。
五、學生能夠熟練的誦讀課文,并能掌握詞中的關鍵詞。對于作者的情感,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體會到位,并能合理的理解“醉”“喜”的涵義。
對于這節(jié)課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有很多,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對于詞的'朗讀,引導不是很到位,沒有充分地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詞。
二、對于板書,在書寫時出現了錯別字,而且寫得不緊湊。
三、關于教學課件,雖然總體上較為清晰、對比鮮明,但是在板塊設計上不是很合理,有的字放置的過于考上,學生會看不清楚,而且課件中犯了最低級的錯誤:出現了錯別字。
四、對于課后要求的作業(yè)沒有完成,改寫小短文要留在課后,占用學生大約20分鐘的時間給大家補一個小課。這個很不好,沒有及時完成教材的課標要求,屬于教師失誤,教案沒有寫完整,課沒有準備充分。
五、課堂氛圍低沉的一段時間,沒有及時鼓勵學生積極動腦。
六、講課聲音偏小。
針對這些不足,以后在備課教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一、對于教材要求的任務一定要盡量在當堂完成。
二、多引導學生讀課文,運用靈活的方法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
三、在上課之前,一點要自習檢查自己的教案和課件,不允許出現低級錯誤,一定要認真?zhèn)湔n。
四、講課聲音要大,讓全班同學都要聽清楚。
《村居》教學反思9
《清平樂村居》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優(yōu)美的田園景物,描繪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態(tài)的形象,借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在教學我首先引導學生結合拼音把這首詞讀正確,讀流利,在此基礎上,從整體上對詩詞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接著發(fā)現詞的一些特點,然后結合注釋,采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理解每句詩句的意思,在學生對全詞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課后練習第3題,我又引導學生深入讀悟,結合自己的感悟想象詞中呈現的情景,體會詞中描述的孩子們童年生活的有趣和這首詞的意境之美。接著抓住能表現一家人心情的詞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在學習了《清平樂村居》后,我總結了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并用這種方法學習辛棄疾的另一首詞《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這節(jié)課我認為做的比較好的是:把單元目標和古詩詞教學緊密結合,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再抓關鍵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用本課習得的方法學習別的詩詞。在教學中以“詞是用來唱的”貫穿首尾,激發(fā)學生興趣,給學生心靈種下傳承中華文化的種子。
我認為不足的是:教學中追求面面俱到,因此想象畫面環(huán)節(jié)給學生的時間不夠充足,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加強訓練。
《村居》教學反思10
一.關于識字
第一板塊的主題是快樂地玩,包括三篇選文。第一篇就是清代高鼎的詩《村居》。這首詩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上學期的音樂課上他們已經初步感受了古詩的意境,能夠配樂演唱。在此基礎上學習理解這首詩并不是件難事。教學時依然以讀為主線,貫穿全課,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古詩的經驗,讀書的正確率能達到100%,初讀時“拂堤”讀得不夠準,尤其是“堤”很多同學讀成“提”。我想這是很好的辨析形近字的機會,于是結合動作展開聯(lián)想讓學生了解兩個漢字的不同含義,從而正確運用、區(qū)分。先讓學生“提”書包,“提”東西,想一想還能“提”什么,感受“提”是一個動詞,與手的活動有關,所以是提手旁!暗獭弊值睦斫庾寣W生結合生活中見到的堤壩,結合提土旁想一想,學生說修堤壩的時候要用土,所以是提土旁。這樣兩個漢字就區(qū)分開了。接著又拓展識字“題”,了解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我想識字時要將漢字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巧妙結合起來,讓他們動動手感知古人造字的智慧,體會漢字的不同用法和不同含義,展開聯(lián)想豐富漢字文化的內涵,根據漢字的特點進行有效教學,提高識字質量。
二.關于寫字
指導寫字時我發(fā)現很多學生臨帖效果比較差,經過一個不算漫長的暑假,他們的臨帖能力倒退不少,缺乏仔細的觀察,跟著自己的感覺寫字。第一次落筆寫字耗費時間久,效果不明顯,書寫質量不高。寫字指導,學生經驗越多難度越大,因為很多學生輸在寫字的慣性里,習慣基本養(yǎng)成,改變很難,提升更難。他們對漢字的結構、筆畫有了基本的了解,度過了看一眼寫一筆的時期,在這樣的情況下培養(yǎng)學生的讀帖、臨帖能力要比從前更有難度。我想教師在寫字指導上要跳出來看,“教”的少一點,讓學生自己“悟”得多一些,抽出時間多進行個別輔導,這樣會更有效、更有針對性,書寫質量也會提高不少。
想起與一位小有名氣的教孩子鋼琴琴法的老師的交談,她對我說:“如果這個孩子沒有學過琴法,一個小時100元費用;如果學過琴法的孩子來學習可能費用是沒學過的二倍或三倍!遍_始的時候我并不理解她的話,后來才明白,學過琴法的孩子萬一指法不正確,第一印象很可能根深蒂固,老師將耗費更大精力、更多時間幫助他糾正過去的錯誤。這遠遠比輔導一個從零開始的孩子要費力的多。慣性、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它能夠影響一個人的發(fā)展走向和發(fā)展態(tài)勢。不僅僅是寫字教學而已。
三.關于“讀”和“背”
由此我又想到了閱讀教學,想起另一次對話。一位少年宮的老師專門輔導孩子播音主持,有一次拜托她輔導一個孩子參加演講比賽,她說:“千萬不要讓孩子提前把稿子背熟,那就很麻煩了!蔽议_始不解,后來經她解釋懂得:孩子一旦把稿子背得滾瓜爛熟就很難再去揣摩演講的技巧,語言在腦海里打下深刻烙印,那一句的'后面是哪一句幾乎脫口而出,那時孩子只是復述演講語言的機器,沒有了靈性和語感。學語文應該追求這種“水到渠成”的無痕,淡化“教”的痕跡,注重方法的習得,讓學習變成自主成長、主動發(fā)展的過程。古詩不應該是“背”熟的,應該是在反復咀嚼涵詠的過程中脫口而出的一種生命樣態(tài),不是刻意而為,完全是一種“自然而然”。其他文體的背誦、理解我想也應該如此!白x”的設計要有梯度,有目的,有層次,讓學生產生一種“不知不覺”就心領神會的感覺,讀著讀著就背誦下來,“背”不再是一種苦差,而是個體生命享受與文本對話的美妙過程。
《村居》教學反思11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使自己凝聚在一起的力量。這力量是各民族的生存之根。中華民族作為人類歷史上有重大影響和貢獻的世界最大的民族,使其凝聚在一起的超凡力量非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的傳統(tǒng)文化莫屬。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古代科技“仁、義、禮、智、信”的做人教養(yǎng)、“修身治平”的人生理想、“憂樂以天下”的濟世情懷……這些都是我們先人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振興發(fā)展的根基?涩F在的年輕人身上卻普遍表現出對傳統(tǒng)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遠,我們心痛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正在流失,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正在斷層。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如果他們缺失自己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無根的一代,就不能明智地了解自己的過去和審視眼前的處境進而就會缺乏社會責任感。因此我們必須大聲疾呼:要傳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又該為之做些什么呢?在教學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前后我有了以下所思:
一、教學設計之前的文化思考
《清平樂村居》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chuàng)設了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了真摯的情感,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詞中以“溪”縈回映帶,意脈連綿,情思不斷,組合成了江南農村的清秋風景畫和勞動風俗畫,字里行間表達了詞人對安寧平靜的農村田園生活的喜愛,抒發(fā)了對安居樂業(yè)的生活的陶醉之情。作為愛國詩人的辛棄疾,經歷了多年的戰(zhàn)亂,曾經在沙場上征戰(zhàn)多年,看到多是戰(zhàn)場的殘酷,人民流離失所的苦難,他發(fā)出的`多是收復河山的慷慨之聲,多是救民于水火的激昂之聲,他的詩詞大多是豪放的,當他來到山村看到這和諧溫馨的情景也忍不住婉約了一回,多美的田園生活!其實辛棄疾的退金心愿未了,怎么會流連田園生活?細細琢磨,我對詞中的詞眼“醉”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為全詞的中心詞,這個“醉”,究竟是誰的醉”?我反復誦讀,研究資料,有了新的發(fā)現:
1、《清平樂·村居》就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江西上饒地區(qū)閑居農村時所寫的。此時的作者心情憂悶,終日沉醉酒中,借酒澆愁,這是“醉”。
2、詞的上片描寫了鄉(xiāng)村清秀的景色,下片寫了三個兒子的勤勞懂事、天真可愛,所以就有了醉里吳音相媚好的“醉”。
3、詞人久經戰(zhàn)亂,看慣了百姓顛沛流離的生活,看到這樣的景這樣的人,這樣的生活,也陶醉了。
4、辛棄疾希望大宋處處都是這樣的景象——國泰民安,人們安居樂業(yè)。但是,詞人是否真的“沉醉不知歸路”?不,他的心中仍有報國熱情,還有滿腔熱血!他更掛念的是抗金大業(yè),所以,他這是居安思危,憂國憂民!
所以,《清平樂村居》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也要讓學生體會作者心中的追求。以及中國文人憂國憂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谝陨纤伎,在教學中,我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有意識的引導:
二、教學過程中的文化滲透
1、新課伊始,在引導學生背誦了幾首積累過的古詩詞之后我便激情導入: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的精髓,他們從歷史的長河中走來,歷經了滄桑歲月的蕩滌與淘汰,留下來的都是世人難以割舍的精華,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誰愿意來讀課題?在《清平樂村居》的“樂”字的爭議中引出宋詞的起源,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區(qū)分詞牌名和題目。這里面包含了許多中國的詞文化。
2、在教學過程中展現中國的國學文化。如在教學“溪頭臥剝蓮蓬”中的“蓬”讀輕聲還是二聲時引導學生探究宋詞的平仄押韻,從而讓學生明白“蓬”在這兒為什么讀二聲。在理解“相媚好”一詞的意思時,課件出示“媚”字的演變過程從而形象的理解字義,理解詞語,更理解了詞義背后所蘊藏的美好情感。
3、在理解完這首詞的詞眼“醉”字后,引導學生欣賞辛棄疾的其他詞作,讓學生感悟辛棄疾作為一名抗金英雄,他不滿南宋統(tǒng)治者的茍且偷生,多次上書主張抗金,收復中原。被貶到江西上饒一代一住就是十八年。再此期間,他與鄉(xiāng)村野老們一起過著平淡的田園生活。但他內心深處最向往的還是馳騁疆場,為國殺敵的軍營生活。他的作品大多充滿了豪氣萬丈的金戈鐵馬之氣,因此他被稱為豪放派詞人,像《清平樂村居》這樣充滿婉約之氣的作品在他的詩詞中卻不多見。在被貶后近二十年的生活中,他常常把自己沉醉在酒中,沉醉在田園風光的美景中,以忘卻憂國憂民的愁思和報國無門的悲憤,以尋求心靈的片刻沉醉與寧靜?捎钟姓l能明白他內心的真情呢?從而引導學生感悟古代文人在不得志的情況下依然難舍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因為有了對教材更深層次的理解,課堂之中,孩子們與詞人的精神世界也進行了一次對話,對于歷史,也加深了了解。
總之,通過《清平樂村居》一課的教學讓我明白,語文教學之路,就是文化尋根之旅。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語文教學中努力為學生尋求和開辟一條通往感悟和積累的文化之路,責無旁貸!
《村居》教學反思12
《村居》寫的是詩人在農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的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古詩是一副有聲的畫。在學習古詩時,我首先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似乎聽到了什么?學生就會大膽交流:看見鶯在天上飛來飛去;小草長出來了;楊柳樹也發(fā)芽了,長長的枝條垂下來隨著春風輕輕地擺動,輕撫著堤面;孩子們放學了,在放風箏;煙囪里冒出了縷縷炊煙。聽到了鶯的鳴叫聲;孩子們的歡笑聲;下課的鈴聲。這樣學生和詩人一起走進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一同欣賞那醉人的美景,從而使學生漸入古詩意境,達到人入畫中、人融畫中。
情感是古詩的魂。學生主要通過情感體驗而喜歡讀古詩,在學習“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時,我特別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從情感體驗為主線,首先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放紙鳶的樂趣。再引導學生交流情感從而體會詩人所表達的對春天的喜悅和贊美。
《村居》教學反思13
上周五,我教了《清平樂·村居》這一課。我在教學中深深地體會到,引導學生從古詩詞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是古詩詞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所以在設計教案及上課時,我都努力抓住古詩詞的幾個特點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結合拼音把這首詞讀正確,讀流利,在此基礎上,從整體上對詩詞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結合注釋,采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理解每句詩句的意思,進而理解整首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背誦這首詞。在學生對全詞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課后練習第3題,我又引導學生深入讀悟,結合自己的感悟和課文中的插圖,想象詞中呈現的情景,體會詞中描述的孩子們童年生活的有趣。在感受到趣的時候,鼓勵學生把這首詞改編成一個小故事寫下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經驗積累,鼓勵他們大膽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當地描寫人物的動作和語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從而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了這首詞的意境之美。
在設計教案時我把朗讀作為一根主線貫穿始終。起始階段齊聲讀,個別讀;深入學習階段邊理解邊朗讀;學完全詞后讓學生反復朗讀,或一唱三嘆地吟讀,或搖頭晃腦式地自由讀?傊,要讓學生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聲情并茂,方肯罷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古詩詞教學中給學生適當地創(chuàng)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能有助于學生對詩詞內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在教學每一首古詩詞前,都要充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讓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反復誦讀古詩詞,既是一種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村居》教學反思14
《村居》是高鼎寫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chuàng)設了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了深摯的情感,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詩中的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我在教學中深深地體會到,引導學生從古詩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是古詩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
由于這首詩比較淺顯易懂,所以學生記憶背誦很快.學生識字時方法很多樣,這是我沒有想到的.讓學生用字卡做找字游戲時,學生興趣非常濃.生字記憶很扎實.
但是.整節(jié)課下來,還有許多遺憾和不足之處,在這里我想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在課堂上雖然也有同學談自己的看法、互相評價,但是所占比例太小。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精神,學生必須積極參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且要有一定的參與面。我想這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落實到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精神、學習意識、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和訓練,并且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村居》教學反思15
《村居》這首古詩的作者是清代詩人高鼎。這首詩描寫了作者居住在鄉(xiāng)村時見到的景色和孩子們放學后放風箏的情景。全詩寫出了春色的秀麗和孩子們的歡樂。
學習這首古詩,我設計重點是朗讀和背誦指導,先范讀和放多媒體課件的'朗讀錄音,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整體印象;再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把句子讀流利,在練讀中對詞句有個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逐步了解大意,對詩中的內容有個基本的了解,然后就指導學生理解地朗讀。指導學生讀出詩句中要表達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讀出詩的節(jié)奏,讀出韻味。經過反復朗讀,學生就自然地理解課文的詩意。體現了“每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這理念,也說明了古人們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村居》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村居》教學反思06-20
《村居》的教學反思10-27
《村居》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05
《村居》教學反思15篇02-22
《村居》教學反思(15篇)02-22
《村居》教學反思(集錦15篇)02-25
清平樂村居教學反思04-02
清平樂村居的教學反思02-18
清平樂村居的教學反思(精選18篇)03-19
清平樂村居的教學反思15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