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14 11:28:5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篇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

  《我送老師一朵花》本課的目標是:體會教師為學生的成長付出辛勤的勞動,理解和尊重教師,學會體諒和關心教師,在師生交往中有一種民主、平等的意識。

  當我認真解讀教學目標后,想到師傅曾經(jīng)對我說過,教材只是個例子,作為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刪除和增加。于是我也嘗試了一下,增加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體育老師姓什么嗎?

  生:你看我,我看你。

  師:(我知道學生不知道,也就不問了)那你們平時遇見老師怎么稱呼他的呢?

  生:(一個學生連手都沒舉就說了)體育老師好。

  師:如果你是那個老師,聽到學生這樣稱呼你,心理會想些什么?

  生:我會覺得那個學生沒禮貌。

  生:這個小孩怎么連我姓什么都不知道。

  生:……

  師:同學們,其實,老師知道你們對老師是尊重的,只是有的老師沒告訴你們姓什么,對嗎?以后如果不知道,可以請班長去問,老師相信你們很快會改過來的,對嗎?

  生:他們都點點頭。

  我覺得把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在這一課比較合適。這樣教學生比較妥當。我們說,尊重一個人,最起碼的一點要記住他的'名字,連名字都記不住還談什么尊重。那同樣,尊重老師,就該知道老師姓什么,稱呼的時候就該說:陸老師好、陳老師好……這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明白,當和別人交往時比較重要的是記住他人的名字,那會使人非常開心。試想,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誰連我的名字都記不住的話,那心理肯定是不開心的。這比一味的強調(diào)學生要怎么樣效果好得多。因為從那一課以后,我遇到學生他們都很自然得叫我張老師,從他們臉上的表情我看出他們覺得很幸福

  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盡量能選用學生熟悉的材料,真正做到源于生活,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教育。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2

  學校的教育任務就在于把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還需要通過各種活動加以鞏固和深化。品德與社會是一門融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基礎知識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于是,我就根據(jù)這次活動的特點,安排學生開展社會調(diào)查、用手中的筆畫家鄉(xiāng)等活動,讓學生走出學校這個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體驗現(xiàn)實生活。學生既感受了家鄉(xiāng)之美,又學會了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教學時我安排了家鄉(xiāng)的變化、引發(fā)的思考、筆下的家鄉(xiāng)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認知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在引導學生說家鄉(xiāng)的變化時,我又安排了學校的變化、家的變化、周圍的變化幾個問題,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說起,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3

  本節(jié)課的基本思路就是從身邊的案例從故事中讓同學們得出啟發(fā),明白生命于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我們的生命。這節(jié)課我是分成兩大部分四小部分進行的。

  一: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1,要有求生的意志

  2要掌握求生的方法策略。

  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1,對待別人的生命的態(tài)度

  2,對待自己的生命的'態(tài)度一個個的故事吸引學生的同時也達到了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當生命遇到威脅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信念:“活下去”!讓學生明白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要自我肯定自我尊重。面對殘缺的生命我們更要給予關心幫助更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課堂在相對寬松的氛圍中結束。

  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感覺有一些收獲但同時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

  一:課堂上還是我自己講的過多,總是擔心學生們說不好,自己有些越俎代庖,很多應該學生說的東西自己一著急就都說出來了,整堂課還是我在主導,課堂氣氛還是不夠活躍,學生緊張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時自己的引導沒有到位,沒有把學生們的積極性很好的激發(fā)出來。

  二:自己沒有能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fā)出來,導致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

  三:板書過于簡單而且有些潦草不太適合初中學生接受,影響了學生的認知。

  四:課堂上留給學生們思考的時間過短,學生思維沒有能夠很好的被啟發(fā)開來。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4

  本課程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設置的一門新課程。它的設置反映了加強和改革德育課程的時代要求,也順應了課程綜合化的時代潮流。這門新課從內(nèi)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或《社會》課。為了上好這門課,我認真學習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并遵照課標的指引切切實實把每個目標落到實處,F(xiàn)就對這學期《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

  一、明確課程性質(zhì),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zhì)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定為總目標,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yǎng)的內(nèi)在統(tǒng)一,尤其關注正確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使學生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指導下學做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全面把握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xiàn)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

  二、讓品德教育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jīng)驗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會生活中處理人們相互關系的需要才產(chǎn)生道德。同時,社會常識和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只有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兒時的生活經(jīng)驗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上課時都特別關注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教育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以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需要為根本。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guī)范,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

  三、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新的教學目標觀告訴我們,培養(yǎng)一個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訴他遵守多少道德規(guī)范、規(guī)則,最根本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這些社會知識、規(guī)范和準則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觀念和態(tài)度,以及思考問題的取向,如換位觀(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雙贏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觀(我離不開你,你也離不開我)、分享觀(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難同當難減少)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具有共生性特點的現(xiàn)代人必須具有的基本觀點、基本態(tài)度,是他能夠融入社會,立足社會,并能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獲得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校本教材《理解與寬容》《感激與欣賞》,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社會,真正學會生活、感悟生活。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5

  我講授了《吃穿住話古今(二)》一課,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認識到了建筑的地域特點,了解了我國的服飾文化,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孩子們很喜歡,他們在表演中進一步理解了所學內(nèi)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我很關注學困生,為他們設計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同學們勇敢地舉起了自己的手,孩子們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他們笑得是那樣開心。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對他們要多表揚、少批評,讓他們多在學習中找到一些樂趣。

  不足:

  1。 有個別學生發(fā)言不積極。

  2。 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

  1。我們要多關注學困生,應為他們設計一些問題,爭取讓孩子們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2。教師應讓學生多看書,要多查閱資料,爭取使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一些。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我們要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爭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6

  《交通問題帶來的問題》一課是教科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內(nèi)容,我給本課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兩個關鍵詞:一是觀察,二是思考。具體說,就是讓學生了解交通給人們的生活和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懂得交通法規(guī)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并運用恰當?shù)姆椒ㄋ鸭黝愋畔,了解現(xiàn)代社會人們是怎么解決交通問題,并展開想像的翅膀暢想末來的綠色交通。

  我認為,品德課不是對兒童進行空洞的說教,而是要以兒童參與其中的社會生活為基礎。課堂資源應來源于生活,通過課堂活動和思考,又運用到生活中去。我以《交通問題帶來的思考》這一課為載體,綜合了許多孩子身邊有關的交通問題,來設計本堂課的教學思路,讓課堂更多貼近生活。

  就本堂課,我想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第一,著眼觀察。

  我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這一指導思想貫穿于整個課堂,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深入挖掘?qū)W生的情感。

 。1)我利用新聞導入本課,讓孩子們真實地感受到中國的車多,

  ? ? ? ? (2)運用本學校校門口“周末接學生造成交通堵塞”的照片,讓學生真實感受交通問題就在我們身邊,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有話可說。

 。3)用身邊的事例,感染學生,讓他們更理智地看待安全問題。隨后,我利用學校周邊交通圖,讓學生對安全問題暢所欲言,進而介紹一些身邊的交通標識。學生看到熟悉的路段,發(fā)言積極,十分投入。

  第二,著力輕松。

  我的教學對象是兒童,交通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對他們來說太過沉重。所以,我根據(jù)教材的特點著力營造、渲染一種輕松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注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

  第三,著重思考。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是采用活動化學習的形式進行,因而活動的'全過程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所以提問也是開放性的,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查找相關的資料,充分體現(xiàn)了認知的多元化,感受的差異性,提高的層次性。如在小組討論如何減少尾氣危害時,學生能展開想像的翅膀,從能源、綠化、過濾等多個方面思考,從而解決汽車帶來的污染問題。

  這堂課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金點子征集活動”,讓學生展望家鄉(xiāng)未來,為家鄉(xiāng)的交通出謀劃策。學生充分的把自己的想法發(fā)揮出來了,我感覺到了孩子作為社會的一員,也在承擔建設的重任。

  限于本人水平與能力,總覺得有些不盡人意之處,還可以再加以改進。上完這堂課后,經(jīng)過幾個老師的互相交流,我進行了歸納整理如下:

  第一:所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太多了,整堂課的容量太大了。在出示一些交通事故數(shù)據(jù)后,我讓學生談談該對司機朋友說些什么。學生很積極,我也沒來得及適時調(diào)整引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所以后來在討論解決“尾氣危害”時,時間有點倉促。老師應該理性地掌握時間,后來想想其實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簡單帶過,學生在討論自己平時要注意的交通安全時就已經(jīng)達到了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目的,再讓學生說說司機朋友要注意的交通規(guī)則,有點畫蛇添足。

  第二:我在和學生一起觀看交通帶來的問題時,因為要考慮下面的思路,沒有和學生一起觀看感受,沒有做到和學生共情。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從容清晰地思路,這是我以后要注意追求的。

  課堂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我希望自己在教學設計時能化繁為簡,從想得多到想得精,抓住精髓,我希望在課堂能有“勝似閑庭信步”般的從容淡定,讓課堂能收放自如。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7

  為了很好的教育好學生,上好每一節(jié)課,我特制訂了如下教學反思,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出全部的能量。

  一、明確課程標準,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本學科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zhì)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定為總目標,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yǎng)的內(nèi)在統(tǒng)一,尤其關注正確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使學生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指導下學做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全面把握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xiàn)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

  二、讓品德與社會教育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jīng)驗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會生活中處理人們相互關系的需要才產(chǎn)生道德。同時,社會常識和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只有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兒時的生活經(jīng)驗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上課時都特別關注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教育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以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需要為根本。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guī)范,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如:在教學《社會生活中的民主》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規(guī)則,以及這些規(guī)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方便。在學生列舉社會生活事實的基礎上,我們又適當幫助學生歸類,以使學生對生活中的規(guī)則有一個總體認識,并自覺遵守這些規(guī)則。

  三、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新的教學目標觀告訴我們,培養(yǎng)一個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訴他遵守多少道德規(guī)范、規(guī)則,最根本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這些社會知識、規(guī)范和準則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觀念和態(tài)度,以及思考問題的取向,如換位觀(嘗嘗苦滋味)、雙贏觀(我們的國粹)、依存觀(我們的地球村)、分享觀(擁有好心情)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具有共生性特點的現(xiàn)代人必須具有的基本觀點、基本態(tài)度,是他能夠融入社會,立足社會,并能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獲得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在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快樂》和《生活在地球村的人們》,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社會,真正學會生活、感悟生活。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8

  如果說語文課是以知識為線索,那么思品課就是以感情為線索.《我愛我的家人》就是一篇感情極為濃厚的思品課。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通過感受愛,思考愛,體會愛,回報愛,升華愛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達到讓學生體會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親敬長,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意,從而學會感謝他人、關愛他人的目的。

  愛是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但它又是無形的東西。每個孩子無時不刻都在家人的關愛中成長,他們把家人對自己的愛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很少會去體會家人的愛。其實媽媽一個小小的擁抱,奶奶一頓可口的晚餐,或者是爸爸一個嚴厲的目光,都代表著家人對孩子的關心。但這些如果不是用心地去體會,孩子無法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濃濃愛意。為了讓孩子更能感受到這些愛,我在教學中設計用天平來測量愛,把無形的大愛轉(zhuǎn)化為有形的砝碼,讓學生通過天平兩邊力量的對比,深刻感受到家人對我們的愛是永遠無法回報的,從而刺激他,從小體諒家人,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進而學會愛自己的家人。

  在每一次試教中,大家都會給我提一個問題,環(huán)節(jié)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對課文的.深度挖掘不夠深。在最后一次上課時,我用的是四年級的學生,而且是一個非;钴S的班級,所以備課時我一直在想如何把這堂課深度挖掘出來。其中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我對家人的愛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舉動”這一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上我是讓學生打開課本直接看圖來理解的,學生說這四幅圖,我對學生進行評價。其中一幅圖是有說一個孩子對家人謙讓,之前我一直都沒有說到這個階段,因為不知道如何說到這個深度,所以只是教學知識停留在孩子愛奶奶的程度。但在這節(jié)課上我突然想到,孩子把最好吃的菜夾給奶奶,不和古時候的孔融有些相似嗎?于是我的表揚語馬上換成:“謙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同時也是愛的表現(xiàn)。”這樣既有了深度,也可以讓我的表揚語更為豐富。

  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升華愛中,我在和學生交流要用什么方式來回報家人的愛時,我臨時加入的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學生的感受引起了一個共鳴,所以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被我感動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驕傲極了。但是也正因為我沒有提前設計好,所以在組織語言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如果再斟酌一下語言,相信可以把這個環(huán)節(jié)用得更好。

  有人說:“教學就是一項有遺憾的藝術!彼晕以诒咎谜n中也有一些遺憾。課前過高估計學生,所以當學生沒有回答出我的問題時,我沒有很好的組織語言來引導學生,希望下次課能做好一些。通過這節(jié)課,我更為深刻的理解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系,體會到教案不是死的,要隨著學生的不同而變化,解決的辦法只有多聽課,多研究,多總結,爭取下堂課上得更好。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9

  《亮出我自己》是教科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三個主題“心中有陽光”中的內(nèi)容。這一單元體現(xiàn)了《品德與社會》課程實驗標準(實驗稿)》“了解自己的特點、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勢,有自信心”等內(nèi)容。前兩個主題“我的自畫像”“別人眼中的我”側重于學生對自己的多方位了解,本主題“亮出我自己”重點在于讓學生開展自我完善、自我展示的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意識,啟發(fā)他們發(fā)掘自己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勇于嘗試,幫助他們增強自信。

  教學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亮出自己的機會,于是我開始策劃班級“亮出我自己”的活動。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一面,每個孩子課余也有各種不同的興趣學習,個個身手不凡,在各個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正愁沒地方?jīng)]時間在集體里展示一下自己。我作為品德老師,要給他們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們亮出獨特的“我”,亮出自信的“我”,亮出樂觀的“我”,亮出勇敢的“我”。

  我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我把這堂課定位在以孩子為整堂課的主體,完全由孩子們自己從策劃到展示參與整個活動。始終扣住一個主題——亮出我自己:亮出什么?怎樣亮出自己?

  提前準備、照顧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盡可能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長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亮什么?”孩子們首先想到的唱歌、跳舞、彈琴這樣一些才藝表演,如果“亮出自己”僅僅停留在這些方面,有很多孩子很可能沒有拿得出手的,不符合全體亮出自己的要求。提前一節(jié)課挖掘,告訴他們:只要是你與眾不同的、健康的東西都可以亮出來。我請同學們說說自己拿手的,有一個孩子說會玩魔方,馬上表揚他,肯定他的特別之處,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思維也放開了。接下來孩子們說得可多啦:有的會魔術;有的會講笑話;還有的會玩雜技……此時,有一個坐在前排的'孩子低聲的嘀咕著:“我沒有什么亮的,我沒有優(yōu)點!罢n后了解到這個孩子確實在學習能力上、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上有待挖掘他的潛能,引導他跟自己比有進步就是他的亮點。

  提前準備,策劃一堂展示課。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亮點,課堂上要給足時間讓每個孩子都能展示,樹立自信。所以在準備課的時候請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報名,美術比較強的孩子負責設計亮出我自己的黑板設計,被聘請為板報設計師,平常在家學會攝影的孩子被聘請為攝影師,組織能力強的孩子負責統(tǒng)計展示內(nèi)容的,作文寫得好的孩子負責撰寫活動精彩記錄,被聘請為小記者,還有人踴躍報名要當活動主持人,別看他們小,能力是相當?shù)膹姟?/p>

  一切準備就緒,期待一周的品德課終于到了,每個“工作人員”各負其責:布置黑板的上一節(jié)一下課就開始布置黑板,短短的幾分鐘時間,“亮出我自己”的主題黑板設計還真的被他們畫好了;攝影師帶來了照相機正在捕捉每一個精彩的畫面;小記者們拿出了自己的記錄本,開始快速的記錄素材;小主持拿好早就準備好的節(jié)目單有模有樣的開場了,要知詳情,跟我一起去看看孩子們的真實記錄——亮出我自己系列報道。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

  5月30日虞校聽了我的一節(jié)《品德與社會》課,內(nèi)容是第12課《可愛的家鄉(xiāng)人》。

  課始我便用講解加討論的方式讓孩子們明白“家鄉(xiāng)人”這一概念的外延是變化的:一個村一個鄉(xiāng)的是家鄉(xiāng)人,一個市的是家鄉(xiāng)人,在外地求學碰到同一省就是碰到家鄉(xiāng)人。嘿!一個小家伙按奈不住了,還沒舉手站起來就說,同一個國家的也是家鄉(xiāng)人,如果在國外碰到就算啦……真不錯!

  雖然課前做了一些布置:讓他們收集家鄉(xiāng)名人、身邊可愛人之例,也的確有些孩子如此完成了,但課堂上教學資源仍顯匱乏,所以也未能營造出那種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氛圍來。

  在讀“家鄉(xiāng)美麗的傳說”時,不謀而合竟有三個孩子都質(zhì)疑“既然濟公和尚法力無邊,為什么不直接把飛來峰搬走呢?”倏地有三五人搶著作答,有的回答還頗有幾分道理,搬到另一處去另一處不也要遭殃嗎?……最終我沒有作出所謂的正確答案(說實話,我也無法作答),只是大加贊賞了這三個提問的孩子,還有那三五個搶著作答的孩子,前者和后者都是邊看書邊思考的孩子,告訴他們“善于思考”對于學任何一門科、做任何一件事都很重要。我想,此刻答案的正確與否已索然無味,我們需要咀嚼品嘗的是這一份難能可貴的學習品質(zhì)。

  “我是小小家鄉(xiāng)人”本來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小主人翁意識的,但課堂上顯然很“冷清”,近乎冷場了,一方面有客觀原因——30分鐘的鈴聲響了,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孩子們主人翁意識的薄弱。

  家鄉(xiāng)是可愛的,家鄉(xiāng)人也是可愛的,帶領孩子們發(fā)現(xiàn)真善美是我——一個教師的本意。從教近十年還是第一次執(zhí)教《品德與社會》,教材資源的開發(fā)真的不那么得心應手,有時面對著書上一頁僅兩三幅圖、兩三句話甚是苦惱,但沒有捷徑只有摸索。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1

  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生產(chǎn)與生活”的第三課。通過教學反思如下:

  一、做到了在理念上努力接近“以生為本”。盡量讓課堂貼近學生生活,努力尋找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運用談話法、討論法、探究法,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熟悉了解各行各業(yè)。感受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給自己生活帶來的方便,懂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尊重他們的人格,感謝他們的勞動成果。

  二、教學過程每一環(huán)節(jié)比較流暢,先讓學生了解了各行各業(yè),然后給各行各業(yè)分類,最后了解社會各行各業(yè)分工合作而又相互聯(lián)系的關系。上課如流水般嘩嘩嘩下來了但自己沒留下印象,總感覺好像有什么東西沒落到實處,比較膚淺。從備課到上課感覺沒有找到任何一個閃光點。更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給學生切身體會。最后一個“創(chuàng)建工廠”環(huán)節(jié)比較亂,準備好的小組躍躍欲試,都在準備自己的發(fā)言,沒有認真聽匯報交流。總體上講沒有起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的很倉促,沒有解決明確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平均用力導致課堂沒有閃光點,沒有突破重難點。

  四、學生的課前預習不夠,對生活中各行各業(yè)的了解并不多,所以老師總在牽著孩子走。

  雖然設計了幾個活動,比如:讓孩子聯(lián)系自己一天到晚的生活說說各行各業(yè)和自己生活的關系;在了解各行各業(yè)之間關系的時候,了解方便面的`生產(chǎn)過程和怎樣收看電視節(jié)目。整個過程中牽著孩子走的痕跡特別重,沒有在孩子的調(diào)查、了解、探究之后進行教學,然后在課堂引導孩子梳理知識。品德與社會課就是一門以生活為出發(fā)點的學科,盡量讓孩子從自己身邊找到各行各業(yè),可以提前布置作業(yè),讓孩子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己去調(diào)查研究,把“球”拋給學生,比如讓學生采訪爸爸媽媽和周圍的人們,他們都在從事什么行業(yè)的工作,他們怎樣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的?哪些行業(yè)和自己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會怎樣等?

  了解方便面的生產(chǎn)過程以及怎樣收看電視節(jié)目的環(huán)節(jié),直接出示圖片讓學生看,有點塞給學生的感覺,最好讓學生自己事先了解方便面的生產(chǎn)過程,收看電視節(jié)目單,需要哪些工作人員付出怎樣的辛苦?孩子事先查資料,引導孩子自己交流發(fā)現(xiàn)知識。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好奇心、探究性趣,更能體現(xiàn)以生為本。

  在給各行各業(yè)分類時,在了解社會上有哪些不同行業(yè)之后給孩子留下時間自己分類,不要強加給學生。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2

  在小學階段,低段1-2年級是《品德與生活》,它主要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性綜合課程。中高段3-6年級是《品德與社會》,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很顯然,它們來源于生活,知識目標的側重點不同、要求提高了。

  一、提高重視度

  《品德與社會》雖然列入了考試科目,但是遠遠不如語文、數(shù)學用的功夫多!镀返屡c生活》和《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老師都不重視,上課沒精神,學生怎能喜歡?因此,對品社這門課程一定要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這門學科的教學工作,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

  二、用好教材

  教材中蘊含的道理都是要通過生活實踐才能體現(xiàn)出來的,單純枯燥的說教,強行學生接受,效果是不好的。“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品德與社會》課加強愛學校、愛家庭、愛勞動的教育。結合實際、回歸生活、親近社會。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說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采取看一看、查一查、找一找、訪問與調(diào)查、參觀與考察、想與做等多種活動方式,在體驗中讓學生得到啟迪,在總結中受到感染,使學生正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

  三、開放的課堂教學

  內(nèi)容上的開放,從教材擴展到學生感興趣的題材;空間上的開放,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qū)等生活空間;時間上的開放,時間可以與學;顒踊蚱渌麑W科的.配合中彈性地延展。資源的開放,現(xiàn)在小學高年級品德與社會課,地理、歷史內(nèi)容很多,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共享,以這些內(nèi)容為載體,使學生在學習中,領悟到對祖國的愛,對黨的愛、對人民的愛,對父母的愛。開放式的環(huán)境,課堂時間可采用自主探究法,問題討論法,合作表演法等,創(chuàng)設利用多邊交往方式,給學生自學、互學和師生共學提供了多向選擇形式,從而提供了讓學生自由思考、互相促進的交往氛圍,促進個性充分發(fā)展,培養(yǎng)人與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角色的轉(zhuǎn)換,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學生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是引導、激發(fā)和深化學生活動的人,從而使學生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親切體驗得到發(fā)展。

  教師要吃透教材,靈活運用教材,走進兒童的世界,聽聽他們在說什么;看看他們在做什么,想想他們有什么困惑,才是我們老師應該做的事情。社會科技發(fā)展迅速,這也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掌握更多新見聞,擁有敏銳的社會觀察能力,才能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體驗,結合相關的社會資源,創(chuàng)設出更好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成功地駕馭課堂教學,讓學生喜歡你,喜歡這門課!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3

  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在教會學生寫愛心留言條的同時,通過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感悟家的溫暖,體諒天下父母心,并且愿意付諸行動。課后,我從學生日記中,看到了許多留言條的內(nèi)容。有寫給父母的`,有寫給爺爺奶...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在教會學生寫愛心留言條的同時,通過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感悟家的溫暖,體諒天下父母心,并且愿意付諸行動。

  課后,我從學生日記中,看到了許多留言條的內(nèi)容。有寫給父母的,有寫給爺爺奶奶的,他們希望“媽媽少打點牌”、“媽媽不要太累了”、“爸爸早點回家”、“爸爸少抽點煙,注意身體”、“希望與爸爸媽媽平等對話”……所有這些真的使我感到很欣慰。我教會了學生通過愛心留言條交流感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4

  (一)開放性的教學處理。

  我在教學中重視用開放的視覺處理教學。其一,課程內(nèi)容的開放。我根據(jù)實際需要,靈活運用教材,通過師生共同收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料,豐富了課程資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學習方式的開放,學生的`學習沒有局限在課堂的40分鐘,學生的學習更多地來自于課外,來自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臺,課堂氣氛自由、開放。

  (二)多樣性地選用教學活動形式。

  我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引導他們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種活動體驗中不斷深化學習主題。童話的故事情節(jié)把課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充滿了童趣。引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愿望。加上一首首悠揚的春天樂曲,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多媒體手段使學生愉快地融入春之旅程。學生以手工制作、唱歌、舞蹈、彈奏、快板、朗誦和種植等各種形式的表演贊美春天,寓教于樂,豐富有趣,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也是課程綜合性的體現(xiàn)。

  (三)學生參與的自主性突出。

  新的教材,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自覺實踐。我在教學中很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不是通過聽講來學習,而是直接參與的,以調(diào)查、觀察、討論、制作、表演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積累直接經(jīng)驗。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舞臺的主人是學生,我只作為一名引導者和組織者。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探究搭建一個廣闊的舞臺。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

  《一封特別的來信》是粵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6課,主要通過一封信了解那位寫信的學生是怎樣走向犯罪道路的,進而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內(nèi)容,知道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基本表現(xiàn),學會明辨是非;認識自己并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與習慣。

  黃老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主要通過談話引入→讀信知意→學法執(zhí)法→明辨是非→案例警示→認錯改錯→警句長鳴→作業(yè)超市等八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老師從不同形式,引導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小毛病、壞習慣。最后老師以案例警示和一則震撼心扉的視頻,使學生得到很好的教育。整個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huán)節(jié)能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抓住“明辨是非、案例警示、認錯改錯”作為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學會在或是或非的事情中明辨是非,讓學生從一些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例中明確它的危害性,讓學生剖析自己的壞習慣或不良行為,去矯正自己,達到提高思想認識,改正行為的效果。教師自身激情洋溢,感染力強,學生學得認真,感情投入。課堂上,都能大膽地說、積極地議、清晰地辨,課堂學習氛圍濃厚。

  俗話說“人無完人”,這節(jié)課也有一點小瑕疵;蛟S因為老師一時疏忽,板書時把“搶劫”的“劫”錯寫為“卻”字。有一位學生立即舉手指出老師的錯誤,老師可能因為慌亂,一時沒想起那個字怎么寫吧,就說:“等會老師再去改。”過了好一會想起來了才改。我想:當時老師若一時想不起這個字,可以這樣說:“請你上來把這個字改過來,好嗎?”當學生改對后,就表揚他學習很認真,觀察真仔細等那就更好了!在課堂上,我們老師應多一點教學機智。

  當然,瑕不掩瑜,這節(jié)課教學設計科學巧妙,教師課堂上循循善誘,學生學得認真深入,教學效果很好,是一節(jié)優(yōu)秀的小學思品課例!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4-05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2-02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2-02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篇)04-14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07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15篇02-23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5篇02-24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篇02-02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