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1
“讓學生詩意地棲息在課堂上”,這是我們語文老師的追求。所謂詩意,我想那該是一個靈動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著智慧、充滿著感情的世界,學生將在這樣一個世界里獲得生命的感悟與成長。
一、親歷旅程。
只有走進去,才能讀出來。這篇文章文字簡樸,但富有情趣。學生一讀就會感動,但怎樣讀才是真正的感情朗讀,在讀時打動自己,也打動別人,則需要老師的指導。
上課伊始,我就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收到鮮花的愉快心情,為整堂課奠定了基調。接著引導學生感悟女教師收到鮮花的心情,從一些重點詞細細體會,然后師生換位體驗進行對話,最后師生共作“鮮花”送給貝貝。整堂課流暢、自然,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更是水到渠成。
二、情感碰撞。
一堂好課不僅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情感的熏陶。學生在活動中為貝貝的愛心深深感動,思想情操得到了提升。閱讀是文本與讀者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建構、互相擁有的`過程,需要學生敞開心扉、傾注熱情,與文本進行心靈的對話和情感的碰撞。唯此,學生才能真正享受語文帶給他們的快樂。由于老師精確掌控了“生成”、“對話”、“情感”等優(yōu)課樞紐,才引領學生走進激情飛揚的課堂。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2
《可貴的沉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篇課文的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要關心父母,回報父母之愛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上完這節(jié)課讓我充分感受到了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的魅力。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這是我們新課改中所經常提到的。但要提醒的是課堂上老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必須善于駕馭學生的主動性并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大的收獲。這節(jié)課結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時,上課是老師指到哪就讓學生跟著哪,有時學生脫離軌道馬上拉回來,生怕浪費教學時間,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有時又害怕學生造成尷尬的場面,自己下不了臺,有時甚至牽著他們走。今天這節(jié)課反而讓我感受到了教學的輕松,學生創(chuàng)造的火花也在不斷閃爍。這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安全的學習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了學生。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師生交往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中,只有這種良好的、民主的伙伴關系,才能進一步創(chuàng)設和諧、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如在交流“同學們?yōu)槭裁闯聊瑫r”,有同學舉手想回答卻又答不出來?晌也⑷]有指責他,也沒有不理他,而是耐心地請其它同學跟他一起研究,一起討論,這就還給了學生學習的`充分自由,使他們充分享受到參與的樂趣,享受到發(fā)表不同意見的樂趣,使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
二、入情入境,指導朗讀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通過老師的動情敘述,渲染氣氛激發(fā)情感,引導學生表達出思想感情,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比如:用歡快、高興、得意的語調讀孩子們興奮地感受父母的愛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語氣讀孩子們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興奮的語調讀孩子們回報父母的愛的自然段。
三、在整堂課中盡量把學生帶入文本中,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
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了一些填空,幫助學生。比如最后設計了“ 這一片沉默給了孩子們多大的享受!他們懂得了()。這一片沉默給了爸爸媽媽多大的享受!他們感受到()。 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遥ǎ┤齻填空,讓學生總體感受,從而回歸課題《可貴的沉默》。
這節(jié)課中同學們感悟沉默,要先讓學生透過課文看清自己,只有這樣才會達到感悟的真正目的。上完課后我感覺到:同學們把這種沉默只停留在“給父母過生日”上。如果能引申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平時對父母的表現(xiàn),不只是停留在為父母過生日這一件事上。同學們如果聯(lián)系實際說到:父母每天為我們準備早飯,我們卻總嫌飯菜不合口味;父母每天送我們上學,我們卻從不說“謝謝”,還覺得是父母該做的……等等這些生活小事。讓同學們主動去體驗父母為我們的付出,反省自己對父母的忽略,可能這樣課堂中的沉默就有更深一層含義了。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能夠感受到周圍的人對他們的愛,同時知道在生活中處處都要回報愛,付出愛。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3
于永正曾說:“課前,教師先得與文本對話,即鉆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學生對話的資格,進了課堂才能引導學生和教材對話,才能和學生交流。我備課沒有什么決竅,就是翻來覆去誦讀、默記。當讀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讀出了文章的妙處,讀出了自己的驚喜,我便敢走進課堂。就這篇課文來說吧,課前,我看了一些教學設計、教學實錄,知道了上這節(jié)課關鍵,然后我反復研讀教材,了解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點,設計課型結構時,在腦海里也強烈地進行了一番思想斗爭。其實這篇文章是淺顯的,學生一讀,就能找到關鍵句,了解文章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什么是創(chuàng)造力。曾經想過用一課時,結束教學,可又怕“蜻蜓點水”,學生不能真正地理解。因此就有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
一、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切錯的蘋果》一課時,疏通好課文后,我把故事中的對話找了出來,用大屏幕出示。我先讓孩子們合作朗讀表演這一段對話,注意人物的動作。孩子們讀得興趣盎然,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我趁勢進一步引導:“孩子們,課文在寫對話時,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動作來寫。我們能不能走進人物的內心,重新給它加一段提示語,試著來描繪一下人物的神態(tài)、語氣呢?”自己試著說一說,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孩子們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他們的答案精彩紛呈:
他昂著頭,挺著胸,神氣地說:“我要讓你看看里面藏著什么!
他神秘地說:“我要讓你看看里面藏著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蔽也灰詾槿坏卣f。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說。
“不,你不知道的,還是讓我切開給你看吧!彼靡獾卣f。
“不,你不知道的,還是讓我切開給你看吧!彼院赖卣f。
“不,你不知道的,還是讓我切開給你看吧!彼A苏Q劬,賣弄地說。
“不,你不知道的,還是讓我切開給你看吧!彼炔患按卣f。
“看哪,里頭有顆五角星呢!”他興奮地叫了起來。。
“看哪,里頭有顆五角星呢!”他一邊叫,一邊跳。
這里,他們的朗讀自然是聲情并茂。另外從他們的神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已經沉醉在了學習的快樂中。
二、動手操作,練說解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我本課教學的最深刻體會。在教學重點段時,我把一個大蘋果拿到課堂上,在表演切蘋果時,我故弄玄虛,把蘋果豎著從頂部切到底部,找不到五角星,學生激動的糾正我:應該攔腰切下去。這一比較學生直截了當明白了蘋果中的“五角星”實際上是蘋果的核被從中部橫切開得到的。
許多學生第一次切,是找不準腰的,所以我讓他們觀察后再切。通過學生的親身實驗,他們明白了“攔腰切”的.腰應該指的是什么地方。教學中,我沒有包辦學生的認知過程,而是讓一名學生先切蘋果,觀察后交流:他是怎樣切蘋果的,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在切一切、議一議中,難點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學生獲得了直接的體驗。同時結合操作,通過讀句,理解了當作者看到蘋果里的五角星時的驚訝于震撼,更讓學生從動手實踐的角度深刻理解這種切法的魅力所在,才能與一般的切法形成對比。
三、鏈接生活,真情體驗
這篇課文的最后自然段是教學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句與句之間跳躍性大,又須穿插必要的詞語解釋,學生不易弄懂。我精心設計,搭橋架梯,串聯(lián)讀講,讓學生較為順利地理解語句意思,全段意思也能一氣貫通,并能領會課文主旨。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了對人物內心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將課堂與生活“鏈接”,感受到了創(chuàng)造離我們不遠,從而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健康發(fā)展。
通過這節(jié)課,我認識到:一節(jié)課,不管從哪個角度去設計,都要借助文本踏踏實實的滲透語言文字訓練,哪怕是一點,就一點訓練到位,切忌訓練點 “蜻蜓點水”式的到處飛,這樣只能使教學浮于表面。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4
《25太陽是大家的》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太陽是大家的》是一首兒童詩。全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描繪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詩歌內容簡單,但字里行間卻意境深遠,是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關愛世界,關愛和平,進行人文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優(yōu)點與不足: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谶M行教學設計時,我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詩歌特點,將教學本課的思路確定為:情境促讀,讀中悟情。進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含義。這正如朱熹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苯虒W本課時,我努力營造出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情境,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學得興致盎然。比如老師精彩的范讀,精美的'畫面,動情的語言,讓學生入情入境,讀得有滋有味。
《25太陽是大家的》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太陽是大家的》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加強理解和信任,各國人民才能和平共處,人類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全世界的孩子才能共在一片藍天下,分享太陽的溫暖、世界的和平、社會的安寧。如何讓學生理解詩歌所蘊含的寓意呢?“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節(jié)課我致力于通過有感情的、個性化的朗讀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體會“鮮花上撒滿了太陽的金光,小樹在太陽的照耀下生長,小朋友們在溫暖的陽光下快樂游戲”的情景,從而感受語言的精美。同時這節(jié)課還補充了課外詩等以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5
《山村的早晨》是一首現(xiàn)代詩歌,,課文描繪了山村的美麗和寧靜,展現(xiàn)了山村里人們生活的祥和,愉快,表達了對山村的熱愛和向往之情。讀講之前,老師讓學生自讀質疑、小組討論、互助解答,促使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并在小組討論中發(fā)表獨立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生生之間得以充分交流。學生們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老師提問,在教學過程中相機插入解決。
我想,要把閱讀課上成真正意義的.“讀書課”,多讀是必要的,但是要在多讀基礎上有所提高,使孩子們真正有所感悟、體會才行。所以在教學中,我較注重教會學生正確的朗讀技巧,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感情,把文本內容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我在閱讀教學中始終堅持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逐步培養(yǎng)孩子“讀出神,讀出味”的良好閱讀能力,加強感悟,加強體驗,深入到作者潛意識的層面,理解作品,并且能夠把自己的感情借助文本和自身的感受表達出來。
從寫法上看,主要是反復手法的運用。在這三節(jié)詩里,每節(jié)詩的一、三行,句子的構成方式相同,短語“走進畫里來了”六次重復使用。這種同一短語有規(guī)律地間隔反復,即從勞動、梳洗、晨練三方面標志了三節(jié)詩的具體內容,也鮮明標志出詩的音律節(jié)奏,使得前三節(jié)詩所描繪的那幅“水墨丹青”,由靜而動,賦予了山村之晨以無限活力,給人以動的美感。
主要抓住早晨人們生活的場景,通過男女老幼的活動——牧童放牧、媽媽擠奶、姐姐汲水、小妹梳妝、爺爺打太極拳、哥哥長跑,從他們歡欣喜悅的表情中,從他們美麗的衣著和精心打扮的舉止中,從他們認真的晨練中,反映了山村人們生活的祥和美好。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6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個既充滿了童真又充滿了感動的故事,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感受其中飽含的友情,理解詞語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將第一課時的重點定在多法理解詞語上。
在三年級的詞語教學中,我們采用的是自讀發(fā)現(xiàn)→多法理解→回文促析的教學模式,旨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在本節(jié)課中,孩子們的多法理解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亮點。經過了半年的培養(yǎng),孩子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理解詞語的方法,但在這節(jié)課中,孩子能運用恰當的方法去解決自己解詞上的困難,正是他們能力的提高。比如:在理解“迫在眉睫”這個詞語的時候,孩子們就想到了四種方法,有通過看字面“眉”和“睫”來理解的,有通過換詞來理解的,有利用查字典來理解的,還有結合上下文來理解的。無論怎樣理解都能幫助我們解決閱讀中的障礙,這也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另外,詞語的積累,句式的積累也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孩子在換詞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詞語,比如表現(xiàn)情況緊急的“千鈞一發(fā)、火燒眉毛、刻不容緩”等,描寫哭的詞語“號啕大哭、淚流滿面、放聲大哭”等。在聯(lián)系生活理解“迫在眉睫”時,又積累了句式如果……就……。所以理解詞語的同時積累詞語也是語文學習中一個很好的方法。
雖然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用多種方法理解了詞語,但有一些環(huán)節(jié)老師還沒有落扎實,比如朗讀“迫在眉睫”的.時候,學生沒有讀出事情的緊迫與緊急,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停下來給學生一些情境或一些方法,幫助孩子讀出感覺,可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只重視了讀的方法,卻沒有看到讀的效果。另外學生說到了幾個表示哭的詞語“嗚咽、啜泣、哭泣、抽泣”時應該回到文本中體會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是不同的,程度是逐漸加深的。我只是讓學生理解了大致意思,卻沒有細致地追究它們的不同,忽略了這個教學的難點。
我是一個年輕的教師,雖然對工作有著極大地熱情,但是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不足,還缺少教學中的歷練,我會在以后的每一節(jié)課中多思考,多實踐,爭取更大地進步!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7
《不合群的小蝌蚪》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以兒童的口吻敘述了兩位同學在春游時,奇怪地發(fā)現(xiàn)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他們通過仔細觀察,虛心求教老師才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文章線條比較清晰,語言富有童趣,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習慣的好材料。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本著“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一新的教學理念,課堂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還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權力。
一、在自主閱讀中體會小蝌蚪的不合群。
新課程標準指出“把多元感悟的空間還給學生,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多元成功,讓學生在讀中了解、讀中想象、讀中探究,從而使學生的體驗與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落實!币虼,在解決問題“從哪兒看出小蝌蚪不合群?”時,我先讓學生去自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出描寫小蝌蚪不合群的句子。因為這三個句子比較明顯,所以在讀了幾遍后大部分學生能較容易找到。然后我出示這三個句子,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細細品味,從幾個關鍵字詞中去讀懂“不合群”。三個句子中提供了相當好的語言環(huán)境,比如:孤零零、鬧別扭、鉆、仍舊、單獨、自個兒等,通過朗讀感悟,學生不僅能讀懂這些字詞的意思,體會這些字詞在語境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而且能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個性飛揚。
二、在語境中學習、積累、運用語言。
閱讀教學既要重視語言的理解,也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如:不合群的小蝌蚪()地游。學生在發(fā)現(xiàn)“孤零零”的同時還可以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孤獨、單獨、自個兒”這些意思差不多的詞語。那么在讓學生體會漢語的豐富性,明白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的同時,我設計了一個選詞填空練習,讓學生在積累的基礎上學會運用。
三、在“演演、想想、說說”中融進對生命的情感。
長期以來,語文課偏重教師的講解、提問和分析,學生的全部語言活動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雖得以加強,但要讓“實踐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法,還必須豐富語文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真正“動”起來。如: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體會小蝌蚪不合群時,課文中的永明找來一根細樹枝小心地撥蝌蚪,字數雖少,但含義深刻。為什么小心地撥?是因為怕傷害到小蝌蚪。為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熱愛生命的可貴品質,我請學生學著永明他們的樣演一演。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我因為沒有考慮周全,只是想讓學生模仿著演一演小心撥”,體會作者對小蝌蚪這一弱小生命的愛護,所以只準備了一根細木棒和一根粗木棒,還有一塊橡皮代替小蝌蚪。在請第一位學生上臺表演時,那個小女孩挑了細木棒,卻突然說:“應該還有一群蝌蚪。”那是我事先沒有考慮的,對這個課堂上突然生成的現(xiàn)象,我知道不能就這樣草率過場,我應該尊重學生,而且學生提出的問題非常有道理。所以我馬上表示歉意,并滿足了學生提出的要求。這個小女孩非常高興,表演地也很認真,一邊表演還一邊解釋為什么選“細木棒”,為什么要“小心”。然后再讀這個句子,學生就會很自然地把情感融人進去,達到很好的朗讀效果。
當然,往往設想是非常完美的,但實際操作卻總是會有太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因為放得過開,照顧的面相對就比較狹窄,后面學生就照顧不全等,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取長補短。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8
核心提示: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首先講述于課文有關的故事。之后出事南北兩座城市圖,教師描述情景。學生立即豎起兩耳傾聽,然后各抒己見,但是由于學生閱歷淺,沒有說出解決的辦法,教師立即引入課文。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學生自由...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首先講述于課文有關的故事。之后出事南北兩座城市圖,教師描述情景。學生立即豎起兩耳傾聽,然后各抒己見,但是由于學生閱歷淺,沒有說出解決的辦法,教師立即引入課文。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學生自由讀讀課文然后匯報。教師引導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又通過討論,找出描寫工人們不想砍掉橡樹心情的句子并加以理解,學生知道橡樹是有很強的的生命力和美結合在一起的,不能破壞。常言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今天的橡樹和公路都要,并且很完美,這是工程師和工人們的'心愿。工人們既要把道路修好又要保留橡樹。孩子們知道人和自然能和諧相處,保護一草一木,贊美工人們有一顆高尚的心等。不足之處,部分學生課文讀得很差,句子理解有難度。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9
《月球之謎》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第一課時先講的生字詞。我想換一種新的方式講生字詞,調動他們的興趣。于是就設計了一個“生字詞大闖關”的游戲,游戲共有四關。第一關有兩個任務:任務一是“我會讀”,呈現(xiàn)帶拼音的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任務二是同桌檢查更正課本上的注音。第二關也有兩個任務:掌握多音字“撒”,去掉拼音讀生字詞。從第二關通向第三關的時候有一個障礙要克服:“我會記”,要找出難記的字并交流識記的方法。第三關:“我會寫”寫好這些字,要注意什么?第四關:生字詞作業(yè),這是最有挑戰(zhàn)力的一關。字詞全對,書寫認真的`闖關成功,有獎勵。課堂上學生積極性很高,都搶著讀生字詞。不;卮饐栴}的幾個小孩舉手回答了幾次問題,我很高興。對于這一節(jié)課,我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拖堂了。第二天批作業(yè)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作業(yè)都很認真,很多平時寫字不是很好的,這次都有進步,好開心。選出闖關成功的同學給予表揚,特等獎的同學給予獎勵,在班級中傳閱他們的作業(yè)本。
第二節(jié)課講課文,存在一些問題。對于講課內容的把握不夠充分,進行課堂內容時要求要應更明確一些。對于課堂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方面有一些進步,可是我還是不能很好的跟著學生走。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對課堂內容更熟悉,內容設計更全面,更好的將課文延伸出來。這節(jié)課的板書書寫不是很及時,要注意了。實習要結束了,我知道離一個真正的老師還有很遠,所以以后要繼續(xù)好好裝備,努力加油吧!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10
從文中的擬人句中感受到了山村早晨的美麗:正是因為作者采用了擬人的手法,讓沒有生命的事物賦予《山村的早晨》是s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更是一首語言優(yōu)美、意趣盎然的詩歌。詩歌語言簡潔精煉,意境清新明麗,描繪了山村早晨的美麗和寧靜,展現(xiàn)了山村里人們生活的祥和、愉快,表達了對山村的熱愛和向往。
新課程目標指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痹谡麄課堂教學過程中,“讀”貫穿了全課時的始終。培養(yǎng)文本意識應抓住閱讀,強調以讀為本。眾所周知,“感悟”是從“感”開始的,無感之“悟”乃“空悟”,“假悟”,猶如空中樓閣。
因此,我首先讓學生細心研讀文本,從字里行間中去感受山村早晨的美麗——你從哪兒感受到了山村早晨的美麗,邊讀邊畫,邊讀邊想,并寫下理由。學生很快了生命,讓不是人的動物賦予了人的動作、思想,頓時這些事物便充滿了靈性,讓這山村的早晨充滿了生機勃勃,作者的喜愛之情也就躍然于紙上了。再通過學生個別讀、男女生賽讀、教師引讀、想象畫面讀等多種方式的朗讀,老師也及時給予真切的鼓勵,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好,很明顯,學生已經走進了文本,進入了詩歌的意境中,與作者產生了心靈的碰撞,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筆下的山村的早晨是如此的美麗而又寧靜,她就是一幅水墨丹青哪!
語文教學以大閱讀為核心
“以讀引讀”、“以讀引說”、“以讀引研”、“以讀引寫”是語文教學的一條主線。而我的這節(jié)語文課上,僅僅呈現(xiàn)了“以讀引讀”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早晨的'美文精彩片段,并說說喜歡的理由或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學生進行了課前閱讀,還做了記錄、交流,所以課堂上能夠有所呈現(xiàn)。這期間,不僅有學生的閱讀交流、情感交流,更有老師與學生的對話,因而,參與閱讀分享的學生還比較多,基本上達到了“以讀引讀”的目的,但是離“推進大閱讀”的目標甚遠。
閱讀教學以課文為基點,引發(fā)學生更廣泛地展開閱讀,從大量的相關主題內容的研讀中,感悟語言、感悟文學并學習以語言為載體的多種文化。在課堂的交流碰撞中,他們不斷感受漢語言的魅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果能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寫一寫,讓他們在閱讀中形成思想,在寫作中表達思想,在討論中交流思想,那就更完美了。另外,小組合作學習是生本課堂的主要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讀書、交流,以達到共同提高之目的,凸顯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然而這節(jié)課上,我并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合作學習,僅僅是以小組為單位積分,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這不得不說是本節(jié)課最為遺憾的一筆。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11
核心提示:通過第三個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是什么原因讓天真的小女孩娜塔莎成了大作家的老師?將學生的思路歸引到主題的教育意義上來,讓學生就題眼,自主挖掘文章的主題思想。 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點...
通過第三個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是什么原因讓天真的小女孩娜塔莎成了大作家的老師?將學生的思路歸引到主題的教育意義上來,讓學生就題眼,自主挖掘文章的主題思想。 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時,我采用了多種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如:“出乎預料”一詞,是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而“驚喜萬分”一詞,則是通過讓學生拓展想想小女孩驚喜萬分時會有怎樣高興的表現(xiàn),通過完成填空題,來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正因為理解好了這些重點詞語,才能讓學生準確地讀懂課文,讀好課文。
教學本課二課時,我著重進行了三個問題的`教學,“大作家是誰?”“大作家的小老師是誰?”“為什么大作家稱蘇聯(lián)小姑娘娜塔莎為老師?”第二課時著重解決第三個問題。
通過第三個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是什么原因讓天真的小女孩娜塔莎成了大作家的老師?將學生的思路歸引到主題的教育意義上來,讓學生就題眼,自主挖掘文章的主題思想。
值得分享的是,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時,我采用了多種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如:“出乎預料”“為之一震”等詞,是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而“驚喜萬分”一詞,則是通過讓學生拓展想想小女孩驚喜萬分時會有怎樣高興的表現(xiàn),來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正因為理解好了這些重點詞語,才能讓學生準確地讀懂課文,讀好課文。 大教育家陶行知有首詩叫《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說小孩小,其實小孩并不小,你若再說小孩小,要比小孩還要。,他創(chuàng)辦“小先生制”在中國教育史上非常有影響。其實孩子也是師,因為孩子的天真,本身就是師之最美的地方。孩子其實也是人!孩子其實也是師!這就是《大作家的小老師》的真諦吧!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12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創(chuàng)新似乎成了一個永恒的話題,怎樣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呢?我覺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是我在聽了《想別人沒想到的》一課的課堂教學后所想到的。
這堂課中,執(zhí)教老師能十分注重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力求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無論是課前的導入“腦筋急轉彎”后,教師問“你是怎么思考的”,還是教學之重點的突破“畫師是怎樣評價三個徒弟的畫的;為什么小徒弟的畫畫得最好”?這些問題都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教師也力求“授之以漁”。
但是,我覺得三年級的學生對思維方式的了解還不夠,如在課前導入后教師問學生:“你是怎么知道腦筋急轉彎的答案的?你是怎么思考的?”學生有的說是書上看到過,有的說是瞎猜的,有的`說是別人告訴的……這些話都說明學生對思維方式還缺少一些認識,此時,教師可介紹一些方法,如多角度思考(可換位、逆向、側向思考),不按常規(guī)去思考等,真正授之以漁。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去收集一些有關智力開發(fā)的故事,想想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
又如,在評析三個徒弟三副畫的時候,可以抓住三個徒弟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式而導致不同的結果來展開討論。教師可問:三個徒弟拿到師傅的考題后,是怎么想的呢?讓學生寫寫說說三個徒弟的想法,體會大徒弟和二徒弟只想到“多”,而小徒弟想到了“數不盡”,別出心裁,想別人沒想到的。
課外收集一些思維方式的知識或有關的故事,這體現(xiàn)了學科的整合,促使學生綜合性學習,更有助于學生拓展思維,即使這些方法對學生來說當時不是很理解,但只要“授之以漁”,總有一天,學生能學會“捕魚”。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1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教育學生遇事要善于動腦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學習重點:
學習他人遇事要善于動腦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學習時間: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根據自學提示,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邊讀邊想,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用筆畫出三個徒弟各是怎樣畫的句子。
3、說說小徒弟的一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二、匯報交流
1、同桌互相檢查
3、指旬讀,想機指導讀流利。
交流思考問題: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說說為什么師父夸小徒弟畫得好?好在哪里?
(根據交流,重點讀師父說的話,體會好在哪里?)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讀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畫的',以及師父的話。
四、總結,隨文閱讀
總結:一張紙,即使畫滿了駱駝,也是有數的,兩小徒弟不公畫法簡潔,而且利用山路轉彎,只畫了兩頭行走的駱駝,意味深長,給人無限想象。這就是想別人沒想到的,只有這樣,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創(chuàng)新。你通過讀書或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還有沒有這樣的事?(自主談,教師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隨文閱讀《踏花歸去馬蹄香》,畫一畫,看看誰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五、課外拓展。
課外收集一個這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把課文中的事像畫師那樣考考家人,看他們誰想得更妙。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14
《恐龍》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中的一篇知識性短文。文章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孩子們心中最神奇的一種動物。以平時學生對恐龍的興趣和認識來看,我想孩子們對這篇課文一定很感興趣的,所以我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多花了些氣力,希望能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達到不僅能讓孩子們了解一些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等,掌握介紹一種物品的方法,還要讓他們將這種探究延續(xù)到課外,培養(yǎng)學生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以達到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下面就《恐龍》一課的教學,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預備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
恐龍生活在非常遙遠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幾千萬年的史前動物,離學生的生活十分遙遠。如果教師只憑借一張嘴、一支粉筆進行教學,很難使學生充分感知課文,領悟情境,可能還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為此,我鼓勵學生回家查詢恐龍的相關資料,然后有條件地把資料打印出來或者重要的記錄下來,讓大家在晨會課上進行恐龍知識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龍的知識。
同時我也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借助網絡資源,查到了很多相關資料,并制作了《恐龍》的課件。我們反復查閱資料,集文字、聲音、圖像于一體,竭力再現(xiàn)恐龍生活時代的場景和意境,力圖使學生身臨其境,獲得生動、真實、親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觀賞期——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在教學時,一開始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就播放了有關恐龍生活場景的錄象。當畫面上出現(xiàn)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恐龍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里奔跑、嬉戲、漫游的宏偉場景時,學生們都睜大了眼睛,驚嘆不已。美麗的畫面,拉近了孩子與文本間的距離。孩子們仿佛進入了恐龍的時代,他們興奮不已,對自己所要學習的對象又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三、觸摸期——研讀文本了解特點。
恐龍生活在遙遠的古代,誰也沒見過,其種類、外行和習性都是科學家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所進行的研究推測。正因為如此,作者在文章多處運用了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為了讓學生了解不同種類的恐龍形態(tài)、生活習性等,我在制作課件時也力求圖文結合,即每一種恐龍都和相應的圖片和文字說明相配。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研讀課文,了解恐龍的教學中,先重點教雷龍,教會孩子們學習的方法。
四、探險期——拓展閱讀探索奧秘。
“你們猜測一下恐龍是怎么滅絕的?”將學生的興趣更廣泛地指向課外閱讀,探索這至今尚未揭開的神秘世界。有興致的可以相互借閱書籍,交流資料,觀看電影等。
把這堂課設計為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課,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進行學習,提供了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網址,引導他們閱讀。我相信,利用網絡學習,不拘泥于課本,學生會有更多的體會。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15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小村莊,由于村里的人們過度地砍伐樹木,致使周圍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最后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整個村莊被洪水卷走的故事。本文呼吁人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
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首先讓學生欣賞圖片
。ㄉ焦戎,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接著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欣賞小村莊先前的美麗。引: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讓學生通過多層次多形式讀書,再畫一畫,感受小村莊先前的美麗。再展示課文后部分對比鮮明的圖畫,問“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在他們談完感受后,再出示最后一句,讓學生試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小村莊的變化,與課文前部分形成對比。
二、引導學生理解小村莊的變化
帶領學生質疑問難:“同學們,看了前后不同的兩幅畫后,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會問: “老師,小村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個變化?”這樣學生就抓住了文章的要領,師生在質疑問難中共同確定了學習目標。接著我又問“想想哪些地方寫了小村莊發(fā)生變化?哪些地方寫小村莊為什么變化?”這一問題旨在使學生理清課文思路,感知課文大意。
三、細讀課文,弄清小村莊的變化
在課中我問學生: “這么美的小村莊怎么會消失呢?”這一問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帶著疑問,學生讀文的興趣就濃了,讀書的效率也就相應提高了。我讓學生自由讀二、三、四自然段,自己去尋找答案。在這一部分教學中,我緊緊捉住重點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情感朗讀。如“誰家……誰家……”、“拎起”、“一棵一棵”、“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這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xiàn)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節(jié)制和約束,上山砍柴很隨便,強烈體現(xiàn)人們對森林的破壞。讓學生從中歸納出正是因為這些村民亂砍亂伐,造成了對周圍環(huán)境的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由此看出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然后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四、學完本文后設計填空
“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什么?”學生能聯(lián)系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后不要破壞環(huán)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
五、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
我聯(lián)系實際用圖片展示周圍環(huán)境遭受破壞現(xiàn)象,說說身邊有哪些破壞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你想對全社會說什么?通過小練筆也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這里旨在使學生從文中受到啟發(fā),懂得“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后已經認識到了要保護樹木,不能亂砍亂伐,否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道理。但是在讓他們對小村莊的人們說幾句話,并提出環(huán)保建議這個環(huán)節(jié)時,由于學生沒有親身體驗,加上詞語積累不夠,所以口語表達也就不流暢。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口語練習,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9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13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05
語文下冊《觸摸春天》教學反思03-30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翠鳥》04-10
三年級下冊語文《花》教學反思03-19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2-04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學反思04-22
三年級語文下冊習作的教學反思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