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11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11教學模式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11教學模式心得體會1
“211”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由三個中心環(huán)節(jié)構成的:二十分鐘教學課文內容,十分鐘拓展閱讀,十分鐘寫作!211”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更加注重了對閱讀能力的訓練,注重了對語言文字的積累以及運用的訓練,從而突破語文教學的難點。閱讀文本的時間減少,閱讀量的加大,寫作練習的滲透,向語文課堂教學及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需要高效率。針對“211”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我進行了一些思考和有益的嘗試,覺得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有利于提高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一、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的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對學生的了解要全面,對教材的挖掘要透徹,對教學的設計要更為巧妙,而教學方法的選用要有利于教學的進行。1.對學生的了解,我們不能僅停留在學生預習課文所掌握的內容及存在的問題,還應了解學生對與文本有關的資料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興趣,學生對文本知識的需要程度,所期待獲得的知識等。2.對教材的挖掘,不僅僅是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和中心內涵。3.巧妙的教學設計能激發(fā)起學生內心深處的諸多欲望:好奇心、求知欲、探知欲,乃至更多的學習欲望,觀察的欲望、想象的欲望、朗讀的欲望等。
二、文本教學要精、深
精選教學內容,深挖教材內涵。教學內容的選擇除了教材的重點內容外,還應確定本文的訓練重點。比如教學《將相和》一文,文本教學我們確立了一條主線:圍繞將和相由“和睦——失和——和好”展開教學,依據文本特點,我們也確立了一條訓練主線,抓住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探究了作者寫什么、怎樣寫的問題,而為什么寫則需要我們去深挖教材。深挖教材其實就是挖掘文本的情,文本的文化層次,《將相和》及蘊含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和為貴”,還蘊含了深深的愛國情感,這個情是文本的又一條主線,我們的教學就順著這三條線進行。我們的語文課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傳承中華文化,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語文課堂要挖掘文本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在教學《長城》時我向學生傳達了長城的文化,在教學《普羅米修斯》時,我向學生傳達了東、西方的神話。
三、合理地使用閱讀材料
我們從“211”課題組得到了一份閱讀材料。閱讀材料大致有四部分組成:閱讀學習、閱讀天地、主題閱讀和寫作素材。閱讀學習部分以作者簡介和習作背景為主,閱讀天地是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故事,包括有名著、名篇的節(jié)選,主題閱讀是與課文主題有關的不同體裁的名家名篇,寫作素材則提供了寫作的內容及范例。這樣大量的閱讀材料,在有限的十分鐘內去完成是不可能也不能保證效率的,特別是對于剛開始這種課堂模式和接受這種課堂理念的老師和學生。而針對本地區(qū)、本班學生,我們還應有針對性較強的閱讀材料。所以,我們應有選擇性的、靈活地綜合使用閱讀材料,而孩子們閱讀水平和速度參差不齊,因此可在閱讀時間段選定一些必讀篇目,其余篇目由學生自己有選擇性的閱讀。閱讀材料可以固定在某一時刻集中使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教學,作為教學的輔助的材料,促進教學的深入,適當調整時間段。
四、把握好寫作的切入點
剛開始把這種課堂模式引入我們的語文課堂時,我們總是把寫作放在閱讀材料之后,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感受、想法,只把它作為對文本的中心的和升華,后來發(fā)現(xiàn)這一做法只能是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或是延伸一些想法,雖然也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但寫作面比較窄。而這一訓練方式可在學生自讀自悟時完成,對文本閱讀后做批注。當然,這一訓練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它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自讀自悟。我們的一部分教師把寫作放在課后,寫一整篇文章,這對剛開始接觸寫作訓練和寫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我們作了一些調整,發(fā)現(xiàn)在閱讀的空白處、在情感的升華處、在情景的想象時,插入寫作,既內化了學生的閱讀,擴大了寫作面,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語言,同時,把對文本的學習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只有不斷地深入課堂開展實踐活動,積累、收集精彩的、有效的瞬間,摸索、探究能觸動學生心靈、引發(fā)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課堂的策略,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取得更高的效率。
“211教學模式”是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用20分鐘進行精讀課文,用10分鐘進行拓展閱讀,用10分鐘進行課堂練筆(該時間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教學流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精讀課文(學習課文部分20分鐘)
1、檢查預習。有檢查的預習才會有實效。
關于課前預習:要求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編制預習學案,指導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有效地檢查與診斷,了解學情,為課堂上的學生高效學習,教師精講點撥作準備(有的在課堂上檢查,也有的放在上課之前)。課前預習要遵循以下原則:①基礎性:根據課程大綱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正確理解一些有難度的詞語的`意思,掌握生字的正確寫法,能用簡練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②適度性。預習學案所涉及的內容的難度要適中,讓絕大部分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就能解決。
、圻m量性。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要適量,每節(jié)課課前預習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堅決杜絕把指導學生預習的學案變成教師搶占學生自主支配時間的一種手段。
2、示標自學。要求:
。1)學習目標要少而精。要學會取舍。“文似看山不喜平”,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如此?一節(jié)課如果四十分鐘走的都是“直線”,學生不僅會感到枯燥、乏味,而且無獲。成功的語文課堂,既要避免把課堂上胖,追求“主線簡明”;
又決不把課堂上瘦,力求“細節(jié)飽滿”。在研讀教材時,老師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一篇課文的精彩處太多,值得挖掘的點也太多?蓵r間有限,到底應該抓什么呢?面對如此矛盾,我們必須要對教學內容有所取舍。取舍后的教學目標似乎教給學生的東西是“少”了一些,但我們要明白只有學會有選擇的放棄,才能追求到深刻的簡單。正如辯證法中的觀點:沒有暫時的舍棄,就沒有長遠的取得;沒有局部的少,就沒有整體的多!皳褚獭笔潜WC課堂實效性的前提。
那么該取什么?舍什么呢?取的是課文中最有特點的語文能力訓練點和語言文字訓練點,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寫什么’的基礎上,要深入到課文內部,揣摩“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理解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功能,領會作者運用語言的匠心。舍棄那些只是基于課文內容理解的、學生初讀就能了解的,或課文中不具有代表性的“泥沙”樣的語文訓練點,費時但不能給學生留下痕跡的目標。正如葉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語文教學所當著眼的不應只是故事的開端、發(fā)展和結尾,應是生字難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攝取!彼指出:“凡是學習語言文字如不著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內容上去尋求結果是勞力多而收獲少!保ㄕZ文形式兩個層面:一是語言學層面,包括詞匯、句式、句群、修辭等,因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而居于既是基礎又是核心的地位;二是文章學層面,包括表達方式、表面手法、篇章結構等)。
。2)目標要有明確的指令性,即通過什么方式來達到目標要求,給學生以明確的指令,如:是默讀還是輕聲讀?是圈還是畫要寫明。讓學生不僅知道做什么,還要知道怎么做。
。3)學生自學時間要保證。這是有效學習的關鍵。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思考整理歸納的時機,把自主學習落在實處。
。4)交給學習方法,形成自學能力。要教給學生讀書思考的方法,教師可在巡視中完成。如教給學生學會靜心讀書;
用“圈重點詞句,寫批注”的方法抓住課文重點詞句品味語言,把握內容,體會情感;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抓住關鍵詞體會情感的方法等,讓學生會學習。
(應有合作學習,目前合學習還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合作流于形式,所以暫時沒有采用)
3、交流點撥。
對文本的教學要有實質性的收獲就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而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中不難看出,很多“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現(xiàn)象恰恰就出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教師往往又轉到了串講串問上,甚至常常節(jié)外生枝,出現(xiàn)一些脫離了本堂課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多余的教學內容,教師在“精”上出了問題,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益,前功盡棄。因此,要十分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這是最體現(xiàn)教師教學功力的一環(huán),也是關系到課堂教學是否能實現(xiàn)高效的關鍵一環(huán)。
第一,點撥的目的性強。要做到胸中有數(shù),即想讓學生掌握什么,達到什么目的要有數(shù),要圍繞著目的來點撥。如有的圍繞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表達方法點撥;有的圍繞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點撥;有的圍繞學習品讀語言文字的方法點撥;有的圍繞特殊句式的認識與運用點撥等等。
如在學習《梅花魂》中,在13自然段的精讀中,除了引導學生體會外祖父濃濃的愛國情,主要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特點以及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教師點撥學生抓住四個“愈”字來體會語句的表達效果。在引導學生一次又一次地感悟梅花的堅強不屈和中華民族有氣節(jié)人物的頂天立地,讓物和人的共同之處自然印在他們的心中。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生既清晰又水到渠成地掌握了。
第二,點撥評價要及時到位。這是能否把你的學生引向思維深處的關鍵所在。教師要細心聽取學生的觀點,根據學生交流過程中反饋的信息,及時評價學生的正誤得失,及時捕捉學生的思維亮點,幫助學生收獲學習成果。
第三,要堅持以讀為本,讀悟交融。讀是載體,是平臺。點撥要與“讀”“悟”緊密結合,通過讀來感悟,通過點撥加深感悟,在反復的、不同層次的朗朗讀書聲中,其中的營養(yǎng)學生潛移默化地吸收了。脫離了讀的“悟”,就變成了空泛的說教,那不是學語文。
第四,點撥不是牽制。教師不要在學生交流時不斷地打斷學生的話,不斷地按自己的思路引學生,這樣做不但對學生沒有啟發(fā),反而牽制了學生的思維,打碎了學生的語言,讓學生沒有了自我,沒有了思維的深該,更沒有了語言的發(fā)展。
第二環(huán)節(jié):拓展閱讀(10分鐘)
語文教學拓展閱讀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葉圣陶先生就指出:“語文教材加起來也只有數(shù)百篇文章,倘若死守,不用別的文章來比勘印證,就難免化不開,難免知其一不知其二。”新課程理念也強調:在加大思維容量的同時,擴大有效信息量的傳遞,課文閱讀與課外閱讀要緊密結合;要指導學生到更廣闊的閱讀天地中獲取信息,豐富知識,陶冶情操,要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本模式的初衷也正是要讓課外閱讀擠進我們常規(guī)的四十分鐘課堂,提高課內的閱讀量。
那么,如何選取拓展閱讀的資源,進行有效拓展呢?一是在拓展文章的選擇上,做到獨具匠心:
。ㄒ唬┚o扣單元主題選。如學習三年級上冊第2課《金色的草地》,拓展了童趣文章《吹泡泡》;《孔子拜師》拓展了《楊萬里拜師》;《美麗的小興安嶺》學完后,拓展了《美麗的長白山》等,通過閱讀主題相近的文章,達到情感上的共鳴,讓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進一步深入學生的內心,受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教育;
。ǘ┻x體裁相同的。如《記金華的雙龍洞》學習后,拓展了另一篇游記文章《梅雨潭》;《趙州橋》學習后,拓展了另一篇說明文《盧溝橋的獅子》等;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領會該體裁文章的特點。
。ㄈ┻x寫作手法相同的。即根據文章的寫作方法或者表達方式,選取在表達上手法一致的文章,強化這一寫作方法的教學,實現(xiàn)寫法上的突破。如學習《白楊》一課拓展了《宋慶齡故居的香樟樹》,因為它們都是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桂花雨》一課我們拓展了《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因為它們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古詩的學習,我們也會拓展相應的古詩,詩歌的學習也會為學生們拓展現(xiàn)代兒童詩歌中的精選
另外,也有的是根據有些課文內容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單靠僅有的教材內容和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無法對其進行深入理解,為了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知識背景和文化背景,掃清學生深入文本、解讀文本的知識障礙,讓文本在學生面前豐滿起來而選的等。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選擇,都把握這樣一個原則,首先,文章內容要適合學生,能引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其次文章的語言、表達等都要是精品,值得學生們來閱讀。
二是對于拓展文章的處理上,要求:
1、以教師少引領、少講解,學生多閱讀、多體會為主要形式,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多角度吸收營養(yǎng),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個性化的閱讀。
2、必要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訓練要適度進行。區(qū)別于課外的閱讀就在于課堂有教師必要的引導學習,學生的收獲會更大。既有對學生不認識字詞的指導教學,也有對學生不理解詞句
的引導解釋與運用,也有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等,更有對在課文“精讀”中學到的寫作方法或文章的結構特點或句式等的深刻感悟與鞏固。
3、堅持“一分鐘積累財富”。優(yōu)美的句段、詞語,也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一分鐘積累,天天積累,不僅豐富他們的語言文字,提高他們的記憶能力,更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朱熹在《童蒙須知》中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多誦數(shù)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毙W生思維能力弱,說話不清楚,但記東西快,模仿力強。根據學生這一年齡特點,我們堅信,通過讀、背,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幫助學生正確、深入地理解課文,更能把書本上的語言變?yōu)閷W生自己的語言,較快地提高學生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輕松了,學生卻動起來了。由于沒有過多的“任務”,學生讀得輕松而有興致,從而很好地實現(xiàn)了量的積累和質的飛躍。
第三環(huán)節(jié):隨堂練筆。(10分鐘)
閱讀和寫作是學習語文的雙翼,閱讀必須和寫作結合起來才能奏效。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雖然既有閱讀也有作文,但是閱讀和作文在內容和主題上都是脫節(jié)的,即閱讀的東西并不直接為作文服務、作文的內容也與閱讀沒有關系。本來的“彩鳳雙飛翼”變成了“南轅與北轍”,這種語文教學上的長期失誤令人遺憾。但是“211課堂模式”卻可以將作文和閱讀結合起來進行,讓閱讀為作文服務,通過寫作為閱讀助威。
隨堂練筆的方式:
。ㄒ唬┓聦懯。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順利實現(xiàn)由讀到寫的遷移。指導學生仿寫的途徑和方法主要有:
一是仿寫范句。如在第七冊第一單元的三篇課文中,把練筆落在排比句上!豆鹆稚剿芬徽n,依照文中的排比句,讓學生寫寫云、海、秋天的果園等等;《記金華的雙龍洞》請孩子們用上“時而時而時而”繼續(xù)練習排比句的寫法;《四月的天山》則讓孩子們用“像像像”來練寫。如此,孩子們對排比句的印象深刻,對其表達的功效也深深領悟,練寫時也“下筆如有神”。這樣,通過仿寫范句鍛煉了學生運用語言的基本功。
二是仿寫范段。通過引導學生對范段的仿寫,來幫助學生了解段的構成,逐步形成段的概念,提高構段能力。構段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總分方式構段,如《翠鳥》一課的第二段;有因果關系構段的,如《驚弓之鳥》最后一段對于這些構段方式典型的段落,是構段仿寫的最好范例,教師切莫放過。
三是仿寫作方法。如《梅花魂》一課,重點學習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就以“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作為小練筆的訓練點,讓學生深入學習運用這種寫作手法。
四是仿寫篇章。篇章仿寫猶如書法臨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內容。篇章仿寫包括寫作順序的仿寫和布局謀篇的仿寫?梢蕴峋V的形式練習,課堂時間有限。
如《我愛綠葉》一文,是按“總——分——總”的結構敘述的,先提出問題“你最喜歡什么”引出“我卻要向綠葉獻上一片癡情”,點出我愛綠葉的感情之深。接著用“我愛綠葉,因為..”的句式,分別說明了我愛綠葉的原因。最后與課文的開頭照應,表達作者的愿望。教師可在指導學生朗讀感悟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仿寫訓練《我愛荷花》《我愛蘭草》等。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仿寫,都要注重指導學生在仿中求變、仿中創(chuàng)新、表達真情實感。這種以仿帶寫、以仿促寫的方式,有利于順利實現(xiàn)由讀到寫的遷移,促進學生逐步向自主獨立習作過渡。
(二)遷移式。即在閱讀教學中啟發(fā)指導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學以致用遷移實踐活動。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資源是豐富多彩的,從內容看,寫人、記事、繪景、狀物、描寫活動等不同類別的資源(素材)都有反映;從形式看,有文字素材(分詞語、句子、段落和全文素材)、音像素材和實體素材。
一是變換文體練習寫。如:將《學弈》《兩小兒辯日》等古文譯成短小精悍的現(xiàn)代故事;為《鳥的天堂》寫一段導游詞;收集有關資料,結合《第一場雪》這篇課文的內容,試寫一篇說明雪的作用的短文等。這種練筆方式由于是建立在讀通文本、領會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礎上,因此學生會感到既有寫的(有素材)又能寫(有方法)。變換文體寫的方式很多,最常見的有古詩改寫,特別是一些具有童趣的情景詩(如《尋隱者不遇》《小兒垂釣》《所見》等),以及現(xiàn)代詩與記敘文、童話等文體的互換。二是發(fā)揮想象補充寫。有些課文的內容或比較簡略,或敘述描寫留有余地,這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是最好的讀寫訓練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借助教材中的內容,巧妙地指導學生推測、構思,以小練筆的形式在這些“空白”處加以補充。如《地震中父與子》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我們讀后從中明顯地感受到身處逆境中的兒子阿曼達也同樣有著堅定的信念,他的確和他的父親一樣了不起。
因此,教師可利用這段文字以《逆境中的兒子》為題指導學生寫課堂練筆,要求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等展開想象,來描寫阿曼達在逆境中的堅強,以照應課文后的“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三是根據文意續(xù)寫。有許多的課文結尾意猶未盡,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或情感發(fā)展的方向發(fā)揮想象,對文本進行延伸。學生的靈性就會在這樣的想象小練筆里飛揚起來!斗部ā返慕Y尾,在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是凡卡的未來。這樣的想象小練筆既叩開了學生的想象之門,又放飛了學生的心靈體驗,讓學生心中的想象之泉在實踐中自由流淌。
。ㄈ┓e累摘抄式。有些文本語言優(yōu)美,用詞精妙,積累摘抄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ㄋ模┙栌谜Z言寫話式。閱讀教學中,教師對課文中規(guī)范、經典、生動、豐富的語言,已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感悟、摘記積累等方式進行內化,就要及時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活用語言的情境,讓他們在語言運用的實踐中逐步提高語言駕馭能力。如:學完《全神貫注》、《魚游到紙上》等課文后,及時引導學生寫一個做事投入、專注的人,文中對羅丹如癡如醉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對聾啞青年“呆呆地、靜靜地”看魚時的神態(tài),“一會兒一會兒”畫魚時的動作,這些精彩、優(yōu)美的語言,都可指導學生直接地、盡情地用在自己的習作當中去。
隨堂練筆應注意的問題:
1、遵循從扶到放,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的。如剛開始的練筆和有些難度的練筆,以填空的方式進行,簡單的提示在不同程度上給學生以引導,讓他們寫起來更有章可循,如學習《翠鳥》一課,為引導學生像作者一樣按順序描寫小動物的外形,在為學生們提供不同的圖片后,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導學生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練筆,學生寫起來更流暢;也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好詞佳句,讓他們擇優(yōu)選用等等。由一句話到幾句話,再到一段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言表達水平。
2、指導評價要到位。10分鐘的練筆要留出3分鐘的交流指導時間,交流的過程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收獲、提高的過程,教師要針對學生交流的片段情況給出正確的修改意見,可以是寫法上的指導,也可以是用詞的準確方面的指導。
“211”教學模式中的小練筆,雖然只是一堂課中的幾分鐘時間,但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僅加大了學生語言運用的頻率,激活了自身的語言積淀,吸收了其他的新鮮語匯,學生的語言得到了不斷豐富;更重要的是,這種練筆始終緊扣在理解領悟課文的內容、思想、情感這根線上,保證了教學主線的統(tǒng)一性,教學過程的流暢性,情感氛圍的和諧性,體現(xiàn)了語言教學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統(tǒng)一,做到小練筆大“文章”。
211教學模式心得體會2
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是受我小學班主任老師的影響。她正像“紅燭”那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把自己的青春無私奉獻給了教育事業(yè)。從她身上,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怎樣做人。這些年來,我放棄了一切經商掙錢的機會,由臨時代課教師,轉為民辦教師,后來才轉為正式的人民教師,雖然從師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我始終想著教師這一崇高職業(yè)。
有人說:當教師艱苦,工作又操心,又費力,每天從早忙到晚,批改作業(yè),輔導學生,可常常忽視了自己的孩子。為了班級四十多名學生,我忘了兒子的家長會,忘了兒子也需要關心
和愛護,兒子的教師曾對我說:孩子是自己的,學生是別人的,孩子上初三了面臨升學考試,你應多關心他才是。可是我放不下,面對學生求知若渴,天真沌潔的臉,我怎么也不忍心為一個孩子而放棄四十幾個孩子。兒子病了,不找媽媽卻找姥姥。回想起來,我真覺得愧對于孩子。但不后悔,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是具有“紅燭”精神的教師。
記得有一次,我病了,說話有力氣無力的,學生立即感覺到了,有的馬上拿來了椅子讓我坐下,有的給我倒水,面對天真可愛的孩子,怎么不讓我感動,晚上有幾個家長打來電話,問我好了沒有,需要什么藥,不行就休息幾天,句句關切的話語,我還能說什么呢,這份愛只有當教師的才能得到,只有教師才能體驗到其中的欣慰。我的學生都能認認真真學好,扎扎實實做人。既是我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無私的奉獻。關心了解學生,這是愛學生的前提,只有全面了解學生,才能更好的關心學生,教師的愛能夠對少數(shù)家庭中缺乏溫暖的學生一些“愛的補償”,從而過到教育的目的。我班的王震宇同學,原本活潑可愛,愛說愛笑,可因父母離異,孩子變了,他不想和同學玩耍,不愿讓同學去他家,不想讓同學知道他家的事,他變的獨僻了。學習成績下降,爸爸離家做生意,孩子在姥姥家生活,不寫作業(yè),撒謊,逃學,真讓人措手一不及,我替他惋惜,更替他擔心,我找他談心,談我曾經教過的學生在沒有父母的情況下是怎樣頑強生活的,講因一失足而終于走進大牢的少年犯,講本班因家庭困難而頑強學習的高妍講父母離婚是大人的事,雖然他們不在一起生活,但你還是他們的孩子,還會關心你,疼愛你的,應該做個堅強的好孩子。在我的勸導下,他終于說出了心里話:“媽媽自從離家,就一直沒回來過,甚至沒打過電話。我不想變壞,我要報復他們,誰讓他們生我不管我的。”我為之驚訝,這就是不負責的父母造成的`,這了孩子。我開始找他的親屬,希望他們盡快能與之母親聯(lián)系,經過努力,他的媽媽終于回來看他了。高興的他拿著一大包好吃的東西給我,說是媽媽買的,并誠懇地說:“老師我會變好的,你還相信我嗎?”。孩子進步了,他在日記中寫到:老師你就象媽媽,我的眼睛壞了,你給我買藥,涼鞋壞了你給我補,過生的時你還給我買禮物”我只是做了一個教師應做的事,可是感動了孩子的心靈。
愛到深處無怨由,當我看到曾經為賴散紀律較差的杜強,在我的尊重、關心下,愉快學習,當我看到雙手捧著我送給的衣服而熱淚盈彭艷時,當我看到曾經得到幫助的學生如今也走上教師崗位時,當看到畢業(yè)幾年的學生手捧禮物回?次視r我感到自豪,我付出的愛得到了回報。是我用理解,尊重解除了他們的憂慮,使之快樂成長。
教師的品質,道德知識能力,情感等都會對學生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學生早七點到校,我十幾年如一日,堅持七點到校,學生拾分擔區(qū),我同學生一起拾,論到學生第一次打掃而廁所,這對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是個難題,我和學生一起打掃,學生看到老師這樣,他們干起來了。
這些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體驗到:我們塑造學生的心靈時,自己的靈魂也被塑造,我們在凈化學生的心靈時,自己的心靈也被凈化。我們在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時,也獲取了學生沌真的愛。我將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塑造棟梁之才,用自己的品德和精神美化人類心靈。
211教學模式心得體會3
“211”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把課堂當作是一個舞臺,人人自由,充分展示自我,教師起引領作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課堂于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在寫作中提高;仡櫋211”課程兩天的培訓學習,結合我校的課堂教學實際,我有了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教師以人為本,充分相信學生。學生只有在課堂上真正擁有了時間和空間,才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學習。由此我想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盡管不再是以前的“滿堂灌”,但是學生沒有完全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只是被動地聽,這樣就大大地助長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心理。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讀,大膽地說,創(chuàng)意地寫,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在學生的“動”中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師精心備課,使學生的課堂真正達到了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的統(tǒng)一。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題,“211”課程模式把課堂真正地還給了學生。老師真正輕松了嗎?如何具體落實課程理念中的“大輸入大輸出”的問題。因此可以說“功夫在課外”,教師的任務更重了。只有充分備課,具體各種預設,才會有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要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有意義,學生也要加強預習。學生的預習實際上在老師指導下的自學。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方法。教師的精心備課準備,充分地把學生帶入了一種想學能學,強者學的氛圍之中。
回想兩天的培訓學習,除了收獲之外,還留給了我很多的困惑:在考試的指揮棒的有效指揮下,在世俗的眼中,評價一個學生的`語文成績不是看你的閱讀量,不是看你的寫作能力,而是語文分數(shù),這是最直觀的答案。評價一個老師的語文教學水平不是看你的學生語文素養(yǎng)怎么樣,而是平均分,及格率。如何能做到其中的平衡點,從而不僅做到不搞形式,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發(fā)散起來,讓學生的靈感生長起來,我們的課堂精彩起來,而且也做到讓孩子學會考試的技巧,讓成績提高起來。
“211”課堂教學階段小結
【211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學模式心得體會11-03
教學模式心得體會06-20
小學教學模式心得體會01-25
培訓教學模式心得體會02-07
學案教學模式心得體會02-16
有效教學模式心得體會01-01
教學模式心得體會14篇01-22
教學模式心得體會15篇11-03
教學模式心得體會(15篇)11-03
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精選20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