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

時間:2024-09-21 15:06:32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匯編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教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匯編15篇)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有著悠久的詩歌傳統(tǒng),中學語文教材中詩歌的比重較大,因此詩詞鑒賞題也就成了中考語文卷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然而,詩歌是語言的高度凝煉,沒有足夠的積淀就很難真正理解詩歌的意蘊,而中國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年代又離中學生過于遙遠,因此,多數(shù)考生都覺得詩詞鑒賞題難度較大,無從下手。下面談談我研修后的幾點心得體會。

  按照詩歌表現(xiàn)內(nèi)容的不同,古典詩歌大致可以分為山水田園詩、詠物詩、邊塞詩、詠史詩和詠懷詩等五類。

  山水詩的特點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即作者筆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他們的主觀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

  詠物詩的特點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歡詠物。大自然的玩物,大至山川河流,小則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的對象,都可以寄托人的感情。

  邊塞詩是表現(xiàn)軍旅生活的詩作,往往表達作者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和平的向往、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以及對建功立業(yè)的抱負等。

  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作者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的變化,或感慨歲月倏忽變幻,或諷刺當政者的荒淫無度,從而表現(xiàn)作者閱盡滄桑之后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傷今懷古的憂患意識。

  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發(fā)而成詩,即為抒懷。

  “詩以言志”,盡管詩歌的內(nèi)容可以涉及思親,送友、懷鄉(xiāng)、贈人、戰(zhàn)爭、寫景、狀物等多種體裁,但最終都是為了抒發(fā)感情。在賞析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作品意象特征。

  古詩意象往往寓繁于簡、寓萬于義,以高度濃縮的`藝術(shù)形象誘發(fā)想象,產(chǎn)生奇特的審美效果。鑒賞作品時,不僅要著眼于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象,還應透過它們的外表,看到其中諸如的意蘊和感情,注意主客觀兩方面融合的程度。

  2、體味詩歌情、景、事交融的意境。

  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fā)感情,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特色。情景交融的手法有容情入境、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要把握景的形象性,詩歌往往用比喻、夸張、景物烘托、氣氛渲染等藝術(shù)手法來體現(xiàn)神韻。

  3、領(lǐng)會詩人表現(xiàn)的情感。

  詩歌往往表達作者寄托的感情,透過所寫的景、物、事,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美好的理想和生活的哲理。要分析感情寄托的問題,就要推敲作品中蘊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即“知人論世”,這樣才可能準確地領(lǐng)會詩人真實的情感。同時,還要注意作者的邏輯思維過程。詩人經(jīng)過對材料的選擇、取舍、概括、最后才構(gòu)成藝術(shù)形象。因此,分析詩中詞句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也能很好的體會到詩人的情感。

  4、留意作者的觀察視點和角度,分析作者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內(nèi)容、不同的生活遭際、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藝術(shù)素養(yǎng)和藝術(shù)風格,詩人可能從不同角度去反映各種題材,甚至同一題材。因此做題時要仔細體味其思想上、內(nèi)容上的細微差別。

  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可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前者有直抒胸臆和即事抒懷兩種,后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描寫手法有虛實相生、動靜結(jié)合、明暗對比、以小見大、懷古惜今、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jié)合等。具體用什么寫法,由主題需要決定。

  5、感受修辭手法的藝術(shù)效果。

  在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一般而言,在整體構(gòu)思上經(jīng)常用到擬人、比喻、雙關(guān)、象征、比興、借代、反問、設(shè)問、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鑒賞時要根據(jù)它們各自的特征和功能,理解并領(lǐng)會詩歌。

  在欣賞古典詩詞時,尤其需要注意作品中“典故”的運用。用典,使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在增強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我們的閱讀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要是不能正確理解其中典故的含義,就會直接影響對整個作品的鑒賞。所以,必須對作品中的“典故"有個初步的理解,透過典故的本義,進而理解其在詩中所蘊涵的意義。

  總之,古詩詞鑒賞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把握其規(guī)律的同時,大量古詩詞的背誦積累才是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根本。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2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瑰寶。古詩教學是語文課程中重要的一個版塊,每個學年都規(guī)定有具體的數(shù)目。會背會理解,能品意境是我們語文老師進行古詩教學的基本要求。大部分老師在教授古詩時常犯的一個垢病是:每一首古詩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學生學起來枯燥乏味,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葉圣陶老師曾說過“古詩教學,重在陶冶情操,擴展想像,如果能抓住要點,講解其中一兩句就可以了,不必進行繁復冗長的講解!睘榇,我認為一個老師在組織學習古詩時,首先是要對古詩進行全盤的備課。只有對古詩的背景、作者等方面了如指掌才能對古詩進行有效的教學。

  緊扣課改理念,為師者首要觀念轉(zhuǎn)變,摒棄教師板書,學生抄記的確滿堂灌思想。要想法設(shè)想引導學生轉(zhuǎn)變方式,嘗試自學。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小學語文教學要實現(xiàn)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zhuǎn)變。新理念下的古詩詞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在教學古詩《江雪》時,由于這首詩內(nèi)涵豐富,短小精悍,詞句優(yōu)美,韻律和諧,節(jié)奏性強,易讀易記。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每一部分我都是放手讓學生嘗試在前,學生能學會的就不教,確實不能學會的也是先讓他們自學后再教。充分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進行嘗試朗讀、嘗試講詩意、嘗試自己解答疑難問題,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很高!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告訴我們,詩進入了學生頭腦,是詩意迸發(fā)的前提。二、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程序。自學了解作者,查閱寫作背景,熟讀成誦,嘗試理解詩意,體會表達感情。三。教會學生理解詩句的辦法。常有、較有效的辦法是拆字理解連成句子的辦法。四。舉行快速背誦古詩比賽。提示法,對仗法。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3

  學習完畢,主要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深化

  語文學科知識博大精深,浩瀚縹緲。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首先要擴展思路,不拘泥于課本,爭取做到立足課本高于課本。注重發(fā)展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課堂思維,利用課本內(nèi)容多多擴展課外知識,注重自己知識的培養(yǎng)與積累和提高。教師首先要有語文狀態(tài),關(guān)注自身的語言美和教學的詩意化,注重教師的語言味道,例如讀書要讀書語文的感覺,改變平鋪直敘的白話教學語言和教學內(nèi)容,從專業(yè)化知識水平角度充分挖掘自己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多多參讀語文文言文,課外讀物,現(xiàn)代文學作品。

  做語文教育,貴在做實,在做老師的過程中,要腳踏實地的培養(yǎng)自己的知識,向別的教師請教學習,追求新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式。但是無論如何改變,都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和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因為一切工作的立足點,都是最堅實的業(yè)務基礎(chǔ)知識。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積累

  余教師講的教學設(shè)計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設(shè)計。一,從結(jié)構(gòu)清晰進行教學設(shè)計,例如從讀、品、寫三方面進行設(shè)計,從而使語言學、用,能力訓練,知識能力充分得到運用和鍛煉;二,從教材處理進行教學設(shè)計,如從教學創(chuàng)意、文筆探析、局部精讀三方面深入分析課文,做到不浪費每一個句子、段落做到詳略得當,從課文概說、選點講解分層次理解內(nèi)容;三,從學習方法進行教學設(shè)計,如有的課文較為短小精悍且易于理解,則主張學生自讀自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學生的性格差異性從而達到見仁見智的效果,教師加以引導達到正確的思想感情教育目的;四,從課堂活動進行教學設(shè)計類似活動有:朗讀訓練、課堂作文、讀背積累等形式來進行教學設(shè)計,達到一個充分高效的利用課堂時間的效果;五,從綜合學習來進行教學設(shè)計,如,每節(jié)課規(guī)定學習任務,記住一點知識、美詞,品味一些雅詞雅句,從新溫習經(jīng)典段落,這部分的教學設(shè)計適合用于復習。

  三、教師的教育態(tài)度的`轉(zhuǎn)化

  從板塊結(jié)構(gòu)進行教學設(shè)計和課堂組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但是切記不要把自由討論代替?zhèn)人思考,爭取每人都能獨立完成教學任務。要把學生分類化,初二正是扎實基礎(chǔ)和提升能力的時間,所以這二者是不可分的,不論是學習能力還是扎實基礎(chǔ),都應該同時提高。爭取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把每一個孩子當成一塊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一樣,增補、刪減,只要用心必有收獲。我作為一個剛剛從事教育事業(yè)的新老師,肯定是缺點多余優(yōu)點,所以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從優(yōu)秀教師那里學習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語文興趣,自身踏實努力勤奮刻苦,多多培養(yǎng)自己的知識能力,在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培養(yǎng)自己教師愛人的思維,爭取把每個學生派樣到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4

  3月10日,我參加了古詩詞教學的聽課以及培訓活動,

  聽了四位老師的精彩課堂,感觸頗深,下面就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每一位老師以配樂、吟唱、朗誦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的古詩詞課,這幾堂課讓我眼前一亮,心頭一震。各位老師雖然授課的風格、運用的教學藝術(shù)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師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富有魅力的語言藝術(shù),將我們帶到經(jīng)典詩文教學的神圣殿堂,讓我們回味無窮。每一堂都呈現(xiàn)出老師們精湛獨到的教學藝術(shù),每一個教學案例都讓我們受益匪淺。高老師執(zhí)教《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讓我印象最深刻。高老師用學生最熟悉的《靜夜思》導入,再通過簡介作者、寫作背景等 ,讓學生來整體感知詞,使學生對詞有更深的理解,更能體會詞的意境。學生結(jié)合注釋,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學中高老師融入學生最熟悉的節(jié)日中秋,讓學生融入具體的`場景中,更能體會出詞人當時的心情。每個問題都設(shè)置得相當好,讓整個課堂很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既弄懂詩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詩的意境,以及詞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看到各位老師的風采以及培訓,我的心中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有了一種新的感受和認識,多了一層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還缺乏更多的思考,以及厚重的文化積淀,因此要想在教學中不斷推陳出新,就必須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不斷總結(jié),不斷反思。

  通過此次學習,對我在以后的古詩詞教學有了一定思路,在以前的古詩詞教學中,只注重學生是否懂了句子的意思,而沒有讓學生深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古詩詞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要讀懂詩句的意思,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那就得借助一些相關(guān)資料,如詩人的生平以及寫作背景。通過這些介紹,學生才能體會到詩人當時的心情。吟唱教學法也是一種很有趣的教學方法,這不僅要求老師要具備詩詞底蘊,還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通過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對古詩詞感興趣,在快樂中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5

  古詩詞以其精煉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愫傳唱千年不衰,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其感情真摯動人,其詞藻耐人琢磨,面對著如此優(yōu)秀的文化財產(chǎn),我們應該怎么引導學生去學習呢?筆者經(jīng)過幾年的中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基礎(chǔ)之上,對于中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有了一些個人的見解:

  一、注重積累,反復誦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現(xiàn)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積累,文化積淀淺薄。古詩詞作為中國文化財富中最為寶貴、最為精彩的一部分,我們更應無條件的大量的去積累,內(nèi)化為我們自身的財富。所以,我首先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自主講詩的能力,即每節(jié)語文課前放手給學生5分鐘左右的時間,由學生輪流講詩。第一次可由老師為同學示范,使學生清楚詩歌快速講析的步驟:范讀——練讀——作者——詩意——賞析——背誦。這樣每冊課本的古詩詞筆者都要求學生背誦,詩詞的內(nèi)容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這樣,學生度過三年的初中生活后,將會有一筆古詩詞知識財富了。但是,光靠課前的五分鐘學詩未免顯得太微不足道了些,為了加強學生對于詩歌的掌握,每天的晨讀時間要求學生進行相互背誦的常規(guī)活動,隨時抽查。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習古詩詞更要有這番毅力,所以,在晨讀時間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時間進行全體同學的詩詞誦讀,讓大家在吸納新詩之時鞏固舊詩,溫故知新,效果良好。

  二、講究方法,深入研討。古典詩詞文字簡約,蘊含豐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往往比較注重教師的講解分析、細嚼后的強行灌輸,此種做法不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積淀,訓練學生的鑒賞能力,更不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面對傳統(tǒng)教學,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態(tài)度,再溶于新課標主動探究等理念,以期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他們綜合能力,故在詩歌教學中體會歸納以下幾種方法: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詩詞作品常常是作者經(jīng)歷、思想感情的外現(xiàn)。因此,我們賞詩,須先對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及思想情感有一個較為細致的了解。如:賞讀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女詞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數(shù)同學賞其詞后并未真正洞悉詞中真意,認為詞中所言之“愁”僅是一個女婦人獨處之閑愁,缺乏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思索。這應是一個理解的誤區(qū),此乃因不詳李清照其人生際遇、情感變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北宋滅于金、舉朝南渡前生活舒適安定,與丈夫金石考據(jù)家趙明誠游于文藝;南渡后,經(jīng)歷國破家亡的苦難,生活顛沛流離。前期詞作主要反映閨中生活、自然風光和與丈夫的離別相思。后期詞作主要寫亡夫之痛、故國淪喪之悲及傷時念舊的抑郁情懷。北宋滅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xiāng)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毀。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之后,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而只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詞。這時她已經(jīng)53歲了,經(jīng)歷了國家敗亡、文物喪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處境凄慘,內(nèi)心極其悲痛。這首詞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實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學生了解這些后,定不會再將詞中之“愁”僅僅理解為一般之“愁”,這愁緒千絲萬縷,有國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應是兼有綿綿恨意于其中,詞中最后不是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嗎?所以研賞古詩詞課前,先讓學生收集詩詞作者之人生經(jīng)歷及其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在預習了解之中不但體會了此詩或詞之意,同時亦豐富他們頭腦中對于詩詞作者、歷史背景、社會現(xiàn)象等等的認識了解,成為自身知識的積累,為自己以后再去賞讀該人之作及他人該時期之作打開了方便之門。

  2、品析名句。

  寫作講究鍛字煉詞,作者將其萬千心緒凝于詩詞等作品中。抓住關(guān)鍵字、詞、句賞析詩詞,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當時迸現(xiàn)的情感,體會煉詞煉字之妙境。師生在研讀過程中,適當滲透“以詩解詩”的方法,學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鍛字、煉詞、用句等寫作能力,更能縱橫聯(lián)系,加強古詩之間的相互理解。師可示范以其法賞詩:

  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一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边@兩句寫當前所見,本是風狂花盡,一片凄涼,但卻避免了從正面描寫風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是用“風住塵香”四個字來表明這一場小小災難的后果,則狂風摧花,落紅滿地,均在其中,出筆極為蘊藉。而且在風沒有停息之時,花片紛飛,落紅如雨,雖極不堪,尚有殘花可見;風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踐馬踏,化為塵土,所有余痕,但有塵香,則春光竟一掃而空,更無所有,就更發(fā)為不堪了。

  當學生聽至此處時,陶醉其間,被古人鍛字煉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這以詩解詩的方法更是讓其耳目一新,分成小組各抒己見,高談闊論來試著體會、品味、解析其它優(yōu)秀詩詞了。

  3、抓住詩中意象鑒賞詩歌。

  意象就是出現(xiàn)在作品中的主觀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個體形式存在,多個個體聯(lián)接起來的整體,便是我們常說的意境。閱讀時應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體理解,體會意境。

  意象大致分類及含義:

  景觀類:月、流水、斜陽、風、煙、霜等等。植物類:楊柳、落花、松、菊、梅、竹、蓮、梧桐等等。動物類:鴉、子規(guī)、猿、鴻雁、鯉魚、青鳥、鴛鴦等。行為類:登樓、憑欄、吹笛、吹簫、吹蘆管、吹笙、搗砧、飲酒等。

  其意象具體含義:

  景觀類:如月(明月,殘月、新月)多表達離愁別苦,渲染悲寂氛圍。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比缧标,多表現(xiàn)昏黃暮色中愁思萬千,如: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又如,溫庭筠《望江南》中“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

  植物類:楊柳,芳草多含離別之情。如,劉禹錫《竹枝詞》中言:“楊柳依依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庇秩纭端蛣e》一句:“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行為類:憑欄,多為思戀他人、發(fā)瀉心中憂悶之意。溫庭筠《望江南》中“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吹奏笛、笙、簫等,多暗含離別之苦、想思之情和內(nèi)心孤獨之境如范仲淹的《漁家傲

  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逼溲允惆l(fā)其對人思戀之情。在了解意象及其大體含義(大體,但不是詩詩如此)后,學生形成一些認識,便能歸納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順暢賞析詩詞。

  4、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

  詩詞寫作,有一定之法。對于采用寫作手法分析法賞詩時,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jù)各詩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進行鑒賞。(1)分析詩句的修辭手法。

  詩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辭之法來將詩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來。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張、擬人等。鑒賞詩歌時,通過分析其一些修辭的運用,更能領(lǐng)會詩人蓄積的情感。如:李白《行路難》中有句詩:“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痹娙藢⒈把M山來喻自己面前路途艱險,荊棘叢生,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因此,抓住某些詩歌中運用一些手法將會使學生更容易體會其詩歌表露的情感。

 。2)化虛為實體會法。

  有時作者要表達主觀性很強的內(nèi)容,往往采用化虛為實的手法。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边@兩句化虛為實,語意新奇,是描摹愁思的絕妙好辭!俺睢迸c“恨”之類,原是一種抽象的情意,看不見,摸不著,為增其可感性,詞人通常采用夸張性的比喻。李清照的創(chuàng)新,在于“愁”不僅可以舟載船裝,而且它本身可以因人而異,具有不同的重量,以致一葉輕舟難載山重之愁。目的無非是渲染己愁之深重,但舟輕載重之喻,意新語奇,夸張奇特,想像驚人,已達到匪夷所思之境了。以實寫虛是古人常用一種方法,更能形象表現(xiàn)主觀的情感。

  5、再現(xiàn)詩歌的意境。

  詩是語言的藝術(shù),其善用含蓄、精練的語言表露詩人的感情。好的詩詞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故要欣賞詩歌,必須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讓學生在品讀詩歌、解析詩歌時將精練的詩歌,以詩般精美、流暢的語言,加以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以多變的形式,去書寫出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章。整體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分析、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將詩歌理解的更加透徹。如:賞析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時,老師將鑒賞詩歌的任務放手給學生后,引導大家可以從獨特的視角以各種不同方法鑒賞此詩,稍加討論研究后,學生們各抒己見,或多或少都談出了自我獨特的感受。有些學生也采用了再現(xiàn)詩歌意境的方法,他們中有人寫道:“我暫且抒發(fā)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氣概,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戴上錦帽,穿上貂皮袍子,千人萬馬席卷了平坦的山野。為了回報全城的人緊緊跟隨,我親手射那老虎,大家爭著看我這個今天的孫郎。酒喝到了興頭,胸懷肝膽正在開闊昂揚,鬢發(fā)雖然白了一些,可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什么時候派遣馮唐,手持符節(jié)像到云中郡給魏尚復職一樣薦我當重任?到那時我一定把雕花弓拉得如滿月般,向西北望,對準那貪婪的天狼星射去!辈浑y看出,把詩歌凝練的語言轉(zhuǎn)化成具體的文字,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畫面,這正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內(nèi)涵極其豐富,讓我們這些語文教師帶領(lǐng)學生遨游其中吧。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6

  這次遠程教育,我認真學習了必修和選修的各門課程,受益匪淺。特別是觀賞了胡慧玲和李麗老師的《套中人》“同課異構(gòu)”示范課,很受啟發(fā),認識到要使課堂有效高效,同組的語文老師就要多上這樣的課,使我們語文課更精彩,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

  同課異構(gòu)”使教師在教學設(shè)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真“同課異構(gòu)”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fā)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在賞析兩位老師的示范課后,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于課堂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里,我親身領(lǐng)略著她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她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她們對學生的密切關(guān)注。她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fā)了我對課堂最優(yōu)化的思考。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采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yǎng)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的能力!

  兩位老師的課突出優(yōu)點是:

  1.課堂問題的`設(shè)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難易適度,既不太簡單讓孩子覺得沒意思不愿意作答,也不過于復雜,使孩子們夠也夠不著。

  2.在講授離學生時代較遠的內(nèi)容時,利用視頻使教學效果提升通過直觀的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切實感受。胡慧玲老師利用多媒體參與教學就比較直觀。

  3.課堂上老師眼里有每一位學生,把每一個孩子都放到重要的位子上,避免講課好像只是給部分學生講,達到面向全體,真正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比如兩位老師讓學生討論時就關(guān)注到每個學生。

  4.課堂教學不拘于形式,不讓教學流程封鎖自己的思路,對于隨時出現(xiàn)的狀況完全靈活變通,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為實現(xiàn)某一個教學目的而設(shè)置。不把時間局限的太死,遇到比較難懂的問題或者是非常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深使學生學的更多的環(huán)節(jié),就多用一些時間;而對于一些通俗易懂的問題就可以一帶而過。比如李麗老師“拓展的內(nèi)容”就很深入,讓學生對“套中人”有更深入地認識。

  兩位老師憑借深厚語文功底把《套中人》這一“難上”的課上得如此精彩,給人很多思考。課堂內(nèi)容豐富而有條不紊,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不過我更喜歡李麗老師沒用多媒體上的課,“四讀”就把課堂要講的問題概括進去,課堂內(nèi)容多而學生探討的問題深入,可見李老師駕馭課堂功底更了得!

  下塘中學盛麗萍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7

  古詩是我國燦爛傳統(tǒng)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尤其是選編進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優(yōu)秀古詩,它們大都具有如下特點:語言優(yōu)美精煉、想象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們或豪邁昂揚,或細膩清麗,或發(fā)人深思,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一輩子都難以忘掉。古詩在開發(fā)培養(yǎng)孩子們審美意識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如何讓孩子們領(lǐng)略古詩的美,讓孩子們通過古詩的學習,進而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學的實際操作中,我們的老師往往陷入兩難的境地:講多了,破壞了古詩的整體意境美;講少了,我們的孩子們又難以逾越理解的障礙。迫于統(tǒng)考的壓力,一個簡單省事的辦法出現(xiàn)了:一抄了事——照抄教學參考書上的詩句分析。老師的教流于程式化、孩子們的練也趨簡單化,一切都是為了考試,一切圍繞圍繞考試,詩中的情感、美詞佳句的體驗過程被一句句抽象的答案所替代,以背誦代替理解,會背、能默寫成為學習詩歌的單一目的.。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古詩審美教學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反復吟誦,感受形象美。

  通過反復吟誦來體會文章的美感,以聲帶情、以形入情,是這一鑒賞方法的最大特點。宋代大家朱熹曾經(jīng)說過:“詩須沉潛諷誦,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敝挥薪(jīng)過充分地、反復地誦讀,設(shè)身處境地進入詩的境界,仔細體味每個重點詞句的含義,細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領(lǐng)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二、深入理解,體驗情趣美。

  古詩的語言凝煉含蓄,耐人尋味,經(jīng)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近代大家聞一多先生曾說:詩的長處在于它有無限度的彈性,變得出無窮的花樣,裝得進無限的內(nèi)容。例如唐朝詩人王之渙寫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全詩只有二十個字,既有祖國山河的壯麗雄偉,又有詩人們對現(xiàn)狀的不滿足,亦有詩人無限的進取和探索精神。

  正是因為這樣,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自己要設(shè)身處地窺探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用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去體驗詩人的情感經(jīng)歷,再來引導孩子們理解詩的中心、體驗詩的情感。要使孩子們具備情感體驗的能力,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然后再走出來,做到“自化其身!惫旁姇r代背景的提供是必不可少的。

  古詩語言簡潔所帶來的一些特點,比如詞序倒置、成分省略、語句濃縮、意思跳躍等,都構(gòu)成了孩子們學古詩的障礙。根據(jù)孩子們年齡特征,幫助其疏通理解,教給一些古詩的常規(guī)學法——分詞連序法:第一步是分詞解義,逐詞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詩中的含義;第二步是按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進行連序翻譯。讓孩子們深入理解,古詩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難體會出來。

  讓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由“入乎其內(nèi)”再到“入乎其外”,才能取得產(chǎn)生最佳的審美效果。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8

  在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古典詩詞可謂浩瀚如煙,熠熠生輝。它博大精深,艷如百花,匯集著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文化永遠的根。詩是“最妥當?shù)淖志浞旁谧钔桩數(shù)牡胤健,我覺得詩是最經(jīng)濟的語言,這一點我們中國的古典詩詞尤為突出。我們學古詩不一定要成為詩人,而是要心中充滿希望的綠色的“詩意”,感悟詩的穿透力。古詩文的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能夠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爆F(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古代詩詞占有一定的比重。而未來的語文教材,相信古代詩詞的占有率會越來越大。

  這樣來看古詩詞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古詩詞的教學一直是我的“盲區(qū)”,我覺得用我有限的語言根本無法讓我的孩子們充分地感受到詩歌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通過10月29日語文教科之家由導師劉主任組織的這次關(guān)于古詩教學的網(wǎng)絡教研活動,認真聽了兩位教師的兩節(jié)課,這是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突然發(fā)現(xiàn)枯燥乏味的古詩也可以上得有聲有色、興趣盎然。特別是東官劉老師的《古詩三首》的教學中,用講古詩古詩的方法了解詩意,解決了傳統(tǒng)古詩教學逐字逐句講的.枯燥乏味,采用“一帶”的方法指導學習,抓重點,指導朗讀,引導誦讀,讓孩子們在自然的情境中學以致用。真是讓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而我感覺整節(jié)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讓孩子還感覺不到老師故意為之的痕跡,學生非常主動地參與,特別是最后劉老師把學生從始終選出來的字兩句詩,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相信學生們也有同樣的感受,他們感受到漢字的魅力,詩詞的神奇。通過學習,我也對古詩教學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

  一、“導學”不如“導趣”。對于小學生而言,古詩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作為教師就要順應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突出強化古詩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孩子們有渴望學習的沖動。我們在教學中根據(jù)不同詩歌的特點可以演、可以畫、可以唱等一些有趣的方式,把內(nèi)容具體化,把詩意形象化,把情感音樂化,打開孩子們智慧的大門,發(fā)展思維的同時把知識用于實踐。

  二、合理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shù)。我們的時代在發(fā)展,我們的教學硬件也在不斷更新,那么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也要跟著變革。運用多媒體課件和一些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手段,可以運用精美的界面設(shè)計、古樸典雅的音樂,化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營造出濃郁的中國古代文化氛圍,烘托出良好的教學氣氛。這樣有助于學生較為迅速、深刻地整體感知詩文,體會作者蘊含在詩中的思想感情。通過多媒體的介入,讓詩中的形、聲、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覺器官,更有利于將學生帶入詩中所描繪的藝術(shù)境界去感受美、領(lǐng)悟美,相信古詩教學的效果會大大提高。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9

  古詩,以她那豐富的內(nèi)容,深遠的意境,優(yōu)美的韻律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古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是小學生接觸了解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好教材。但由于古詩的形式體制、遣詞造句等方面與現(xiàn)在的語言習慣差別很大,因此,古詩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往往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介紹講解,強調(diào)字詞,逐句解釋。學生埋頭筆記,學會的標準就以會背、會解釋來衡量。學生究竟從詩中領(lǐng)會了多少美的意境,無從談起;究竟得到多少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也無從落實。其實,古詩的教學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發(fā)展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的能力,讓古詩教學也充分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特點。一、從整體入手,啟發(fā)學生思維有些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一般從字詞著手,逐詞逐句理解,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詩弄得支離破碎,也使學生學習失去了新鮮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探索性。我認為只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學過程,從全篇著手,從整體出發(f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積極性。例如,教學《惠崇春江晚景》這一首詩時,教師精心設(shè)計了這一問題:你認為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古詩,興趣倍增。他們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相互討論等辦法尋求答案,各抒已見,教師再適當加以點撥,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二、運用多種手段,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選入小學教材的好多古詩,大多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如《小兒垂釣》、《蟬》等,在教學這些古詩時,不妨讓學生自己來表演詩中的人物動作,使學生在開開心心演小品的過程中,體會詩中所描寫的內(nèi)容,增加對詩意的理解。再如,在教學《早發(fā)白帝城》、《山行》等詩時,教師也可以運用簡筆畫來輔助教學。教師畫上一座高高的白帝城,學生添上朵朵彩云;教師畫上一條長江,請學生加上一葉小舟,再畫上重重高山;或是請學生動動腦,畫出其中一句的畫面。在作畫過程中,學生在逐步加深對字詞、詩句的理解,同時因為動腦又動手,興趣濃,積極性高。

  隨著教育技術(shù)的現(xiàn)代化,多種媒體都可以參與到古詩教學中來。學生可以從屏幕上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在音響中感受"處處聞啼鳥"。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為了調(diào)動學生學古詩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三、抓住朗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品味詩意經(jīng)常聽學生讀古詩如小和尚念經(jīng),咿咿呀呀,拿腔拖調(diào)。其實古詩的語言極富音樂美,它和仄壓韻,本身的節(jié)奏、音律就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通過正確朗讀,更能理解詩的內(nèi)容,領(lǐng)會詩表達的意境。在古詩的.朗讀教學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經(jīng)常向?qū)W生傳授一些古詩朗讀的基本技巧,如停頓、重音、語速等,同時明確相對應的符號,如停頓" / ",重音用" · ",延長用"———"等。在古詩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古詩不斷深入的理解,讓學生動手動口,給古詩加上各種朗讀符號,自己練讀,再同學間互讀,接著全班試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詩的音韻節(jié)奏,領(lǐng)略詩的音樂美,并發(fā)揮想象,感受詩的意境。學生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練習朗讀,不光提高了他們的朗讀水平,還能加深對詩的內(nèi)容的理解,不是俗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嘛。根據(jù)古詩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教師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用心編排教學過程,精心設(shè)計教學方法,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古詩學習中,讓學生見前人之所見,聞前人之所聞,想前人之所想。讓學生在古詩學習中掌握一些學習方法,不斷向課外拓展。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0

  如果讓我重新設(shè)計,我可能會有所增減,有所側(cè)重,切實以文本訓練學生,切記碎問碎達,而以主問題或者任務引領(lǐng),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深度思考、練習、匯報,如此,老師才真正地成為了一個引導者,學生才能主動學習。

  特別是聽了余映潮老師的《盧溝橋》,課堂容量很大,但進行地有條不紊。余老師很擅長引領(lǐng)學生學習,先展示范例,學生根據(jù)例子和提示,很容易找出答案。余老師很擅長訓練學生,選取最精華的部分,讓學生反復品析,最后背誦。余老師很擅長提主問題,一個“話題”,一個“任務”,就能讓學生通讀全文,了解大意。余老師很擅長發(fā)現(xiàn)文本資源,一句優(yōu)美的話,一組精彩的四字成語,讓學生就說起來了。余老師很擅長提煉文本寫作藝術(shù),總分的段落寫作,先敘述再抒情的寫作,精彩的點示,讓學生發(fā)現(xiàn)寫作的奧秘。

  總之,在余老師眼里,一個簡單的.文本可以挖掘出無盡的教學資源,不同的視角下,不同的板塊,就能組合出不同的教學設(shè)計,讓學生積累豐富,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訓練。沒有碎問,準確精煉而又雅致的語言,節(jié)省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語文素養(yǎng)不斷提高。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1

  總結(jié)經(jīng)驗,思考不足,以后,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

  第一,積累語文知識,形成知識體系。知識豐厚了,才能勾連出許多的內(nèi)容來,才會有識別文本精華的慧眼。

  第二,提高文學鑒賞能力,豐富文學詞匯。不能認為小學生小,就用簡單幼稚的語言,從一開始就要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而這需要積淀和練習。

  第三,增強“主問題”“話題”“任務”的意識,全班學生得到訓練,大面積表達匯報。平常的碎問碎答浪費了很多學生的時間,且效果不好,要有克服的意識,以主問引領(lǐng)學生的.深度思考,以任務訓練學生。

  第四,訓練聲音和語言!爸x謝你”“讀得好聽”“謝謝你的努力”“讀起來吧”,溫和的微笑,敦厚的聲音,聽起來很舒服。以后,我要讓聲音柔軟起來,好聽起來。

  任何一堂課的背后都是精心的構(gòu)思,巧妙地設(shè)計,都是立足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積累語言知識,掌握學習方法,獲得語文技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這一切,也唯有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己訓練自己,才能在課堂中游刃有余。就像余映潮老師一樣,勤奮好思,筆耕不輟,不離學術(shù),不離實踐,成為語文教學天地里一處耐人尋味、景色旖旎的勝地。向余老師學習!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2

  5.18——5.21,我有幸參加了在諸暨市教師進修學校和城東實驗小學舉行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培訓活動,聽了5位老師的精彩課堂,以及4位特級教師的講座,我感受頗深。

  一、感受經(jīng)典 :深悟古詩文化底蘊

  每一位授課老師以配樂、吟唱、朗誦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華古詩文誦讀成果匯報演出,這幾堂課讓我眼前一亮,心頭一震。唐宋、明清的歷史脈絡,盡顯古今詩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發(fā)出濃郁的書香氣息,蕩氣回腸,令全體老師如沐春風,如飲甘露。總而言之,從這樣一堂集古典與現(xiàn)代、文學與藝術(shù)之美于一體的課堂中傳遞出了中華文化的神韻和不朽魅力,并足見各位老師的功底之深厚!

  二、感悟名師:用心細細聆聽,盡情領(lǐng)略風采

  這次活動有省內(nèi)特級教師設(shè)計全新的觀摩課,各位老師雖然授課的風格、運用的教學藝術(shù)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師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富有魅力的語言藝術(shù),將我們帶到經(jīng)典詩文教學的神圣殿堂,讓我們回味無窮。每一場報告都呈現(xiàn)出老師們精湛獨到的教學藝術(shù),一個個教學案例讓我們感到真情蕩漾,自然流暢,活潑生動,受益匪淺。其中讓我深感眼前一亮、受益匪淺的是黃吉鴻老師上午講座,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小學語文教材的熟悉讓我們深深折服。整場報告中他旁征博引,妙語如珠,他對古詩詞文本獨到的理解與深刻的解讀,是我在過去的教學中所不曾用心關(guān)注過的,這一點讓我們望塵莫及,帶給大家的震憾是無窮的。張英老師教《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聽課的人如同走進了一個詩意的天地,整堂課中,張老師始終是如此的沉穩(wěn),一字一句,細細推敲,優(yōu)美的視頻,生動并帶有回味的聲音將學生們慢慢地帶入詩境中,學生也在學習過程中領(lǐng)略到了古詩文的經(jīng)典魅 力,同時用朗讀、吟誦、想象、小練筆等教學手段更是將詩文教學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四個部分有機組合互為支撐,融為一體,看似簡單,卻把孩子們學習古詩的積極性極大的.調(diào)動起來,讓他們在形式多樣、充滿情趣的反復誦讀與想象中,既弄懂詩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詩的意境,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看到各位名師的風采,使我有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我的心中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有了一種新的感受和認識,多了一層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還缺乏更多的思考與鉆研,以及厚重的文化積淀,因此要想在教學中不斷推陳出新,就必須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腳踏實地,不斷總結(jié),不斷反思,也只有這樣,我們方能點燃和引發(fā)教學的火花,不斷提高教學的境界,譜寫美麗的教育人生。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3

  新版初中語文課本的一個明顯的改進,就是課文中的古詩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這實質(zhì)上也是對語言的工具性的深層次的理解和對文言古詩文中豐富的人文因素的的高度重視的結(jié)果,并且課程標準對古詩文教學也提出了明確的學習要求:即“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

  很多學生認為當今社會是科技發(fā)達的社會,文化領(lǐng)域、科技領(lǐng)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話文,對古文學習無須努力去死記硬背。他們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拌b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其實古代文化中有許多作品是值得我們?nèi)ド羁萄芯、領(lǐng)會的。有的告訴我們?yōu)槿颂幨乐,有的文章告訴我們學習文化知識的方法或見解,有的文章可以讓我們認識政治上的利與弊等等。所以,學習古詩文既可以了解中國悠久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歷史,也可以把歷史當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們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燈。為此,在古詩文的教學中有必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指導學生自己讀、想、講

  教學古詩文,應和現(xiàn)代語體文一樣,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講解,以使他們真正理解,并激起閱讀的興趣,F(xiàn)在有的教師逐字逐句地串講,一字不漏,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徹底,實際上由于是灌注式的教學,可可說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反而是不徹底的。在教師指導下自讀自思自講,雖可能有誤讀和曲解的地方,但一經(jīng)教師指出,既可得到糾正。再者,也是更為重要的,只有指導學生自讀、自思,他們才能以自己之力,了解自己生疏的文言,以至進入文言所反映的歷史生活中去。為此,就有必要提出思考題,讓學生回答討論。這對古文的學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思考討論題可以兼及內(nèi)容和語言兩方面。一般的應側(cè)重在內(nèi)容的一面,可就人物、事件、情景、氣氛、環(huán)境、背景和作者等各個方面,提出思考課題,讓學生思索,發(fā)表看法。

  古詩文學習中,可能爭論的問題比學習現(xiàn)代文多,而且有極不相同的看法。教師要各抒己見,讓學生不受拘束的發(fā)表見解。這里,教師不要固執(zhí)先入為主的某些傳統(tǒng)看法,而要留意當代語言學和文藝理論的新學說,隨時吸收科學的新成果,以做出更科學的解說。當然,這種解說要嚴格限制在課文及其直接相關(guān)的范圍內(nèi)。

  二、指導學生誦讀,讀準讀暢“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

  這句話強調(diào)了讀的重要。誦讀是語文教學的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古詩文教學誦讀就更為重要。要通過誦讀促進學生讀準、讀暢,進而增強語感、理解內(nèi)容、提升品位。對讀的要求可由低到高。如開始要求讀準,古詩文中生僻字較多,古今不同音的字也較多,還有些文言句子不順口,很容易斷錯句。教師可采用示范朗讀對學生進行讀的指導。以此為基礎(chǔ),注意節(jié)奏、重音,在發(fā)展到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具有古人的味道。這樣以讀感染,激發(fā)興趣。讀的方式應多種多樣,如:范讀、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全班齊讀等。有條件的可配樂朗讀,活躍氣氛,激發(fā)興趣。當然誦讀要根據(jù)課文長短、難易程度及學生的讀的情況而掌握好讀的時間、遍數(shù),以保證課堂的高效。

  三、指導學生熟讀和背誦

  現(xiàn)在的大部分學生朗讀能力差,口頭表達能力差,這不能不說是與教師忽視朗讀訓練有關(guān)。因此在教一些名篇的時候,都要求熟讀和背誦課文,因為熟讀和背誦可幫助學生理解詞句。課文中的古詩文大都是一些淺易的文章,一些較困難的詞句文中的注解都有,而另一些稍難的詞句,學生可在多讀中理解掌握。熟讀和背誦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意圖,常常體現(xiàn)在段落及句式上,通過多讀可以加深理解。在讀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能夠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能真切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另外,熟讀和背誦可以使學生領(lǐng)會寫作上的特點及語言特點。只要能反復多讀,學生就能更好的掌握語言的妙處,這是教師滿堂講授所不能代替的。

  四、指導學生口譯和筆譯

  在既有課文注釋,又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口譯和筆譯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口譯必不可少,筆譯則看課文的長短和時間的多少或譯或不譯,或全譯或譯一部分?谧g尤其是筆譯中的錯誤或不完全的地方是自然的,不能期望完善的語譯。重要的是,只有學生自己譯,他們才能深切地體驗到古詩文的特點和妙處,才更有利于真正掌握閱讀它的能力。

  指導語譯時,一要提出較具體的要求,比如哪里是重點譯部分,哪些詞語句必須明確譯出之類。二是只要求譯出詞語句中直接反應出的意思,不要求深入思想內(nèi)容。

  五、讀寫結(jié)合

  在學完必修課文中的古詩文后,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寫讀書心得和評論,一方面加強了課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思想素質(zhì);我們還可以建議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歷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不僅能深入把握與了解課文所涉及的人物、歷史事件以及思想情感,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4

  余映潮是我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他一流的研究成果和一流的教學藝術(shù)深受語文教師的喜愛。我就是懷著對余映潮老師的喜愛和敬仰之情拜讀《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教學主張》的。果然,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后,得到了諸多啟發(fā),現(xiàn)將主要的幾點記錄如下:

  一、從細處入手

  余映潮老師強調(diào)語文的教學要從細處入手,特別是閱讀方面的教學。他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從課文的某一個點著手來建構(gòu)起整個教學設(shè)計,這些“點”既可以是文章的一句話,也可以是課文的一個部分或一種表達手法。這樣深入挖掘課文的一點,進而向其他方面延伸,把課文的其他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讓學生在體會課文美感的同時又掌握了必要的語文知識。

  余映潮老師講到,要做到深入一點,就要對課文進行反復地研讀,要對課文相關(guān)問題的論文進行必要的研究。教師有了那么多的知識儲備才能在備課時做到“厚積薄發(fā)”,以一雙慧眼來審視課文。

  對于經(jīng)驗缺乏的新教師而言,這種抓住細節(jié)、注重細處的教學思想無疑是一種快速提升自己的好方法。新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重難點并不熟悉,如果只是靠著平時備課的時間來熟悉課文的話,將會極大地影響教學水平和技能的提高。只有靠著反復閱讀,甚至是朗讀課文,一遍又一遍地感知文章,才能做到對文章的知識點了然于心,才能把知識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二、用“美”來教學

  余映潮老師還特別關(guān)注語文教學中“美”的重要性,不光是要讓學生體會課文的美感,還要在教學設(shè)計、教學創(chuàng)意等方面體現(xiàn)出美?梢哉f,余映潮老師的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力求充滿美,這包括教學創(chuàng)意的美、教學思路的美、教學手法的美、教學語言的美等等。他把美得感受貫穿于整個教學中,在對“美”的關(guān)注下,他帶領(lǐng)學生賞析課文的章法、語句、手法,讓學生在體會形式美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內(nèi)容美。

  余映潮老師的美感教育、藝術(shù)教育的思想,完全符合了語文學科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進行美育的要求。他的美育不僅僅是單一的、孤立的一個方面,而是把課文的形式美和內(nèi)容美相互交融起來,通過形式的探究而感知內(nèi)容美,通過內(nèi)容的分析而體會形式美,這樣就形成了立體的美的感受。既交給了學生該傳達哪些美的內(nèi)容,又交給了學生如何傳達這些美的內(nèi)容。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學生得到的有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語文技能的提升,更得到了思想的洗禮和升華,從而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為豐富多彩。

  作為傳輸“美”的重要使者,我的責任十分重大,但現(xiàn)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只有涉及到對內(nèi)容美的把握,還沒能夠把形式美,以及形式與內(nèi)容相得益彰的品味在課堂上展現(xiàn)出來,需要繼續(xù)向余映潮老師學習。

  三、多角度的思想

  采用多個角度來看待課文又是余映潮老師的另一個特點,這包括著多角度反復賞析課文,多角度設(shè)計教案,多角度品析課文,多角度比較分析相似的課文。比如,他在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這篇簡短淺顯的課文時,竟用了五種角度來閱讀;《說‘屏’》一課竟有五種相去甚遠的教學設(shè)計。這種多角度看待教學過程和思想的理念,既是創(chuàng)新精神的體現(xiàn),又是對教學經(jīng)驗的磨練。只有教學經(jīng)驗、教學方法十分豐富才能有多角度的資本。多角度的思想有利于教師把課文吃深、吃透,當一個教師用各種角度把課文研讀完畢時,他已經(jīng)能夠很全面地掌握這篇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也能夠在課堂上應對學生提出絕大部分問題了;另一方面,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又能促進教師不斷進行嘗試,探索出一種更適合于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從而又豐富了教師的經(jīng)驗。

  在這一方面,我做得不盡如人意,因而更要廣泛閱讀有關(guān)教學的書籍,開闊視野,做好教學過程中多創(chuàng)新、多角度的工作。

  以上幾點只是我對余映潮老師思想、教法的粗淺認識和體會,還沒有進行深入體會和實踐,但是我相信,在今后不斷的教學活動實踐中,我能更好地感悟余映潮老師的思想精髓,并把它發(fā)揚光大。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5

  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歷史悠久,令世人矚目,這是人類精神文明寶庫中極為燦爛的一個組成部分,那些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充盈著精華與瑰寶。深邃的哲理、優(yōu)美的詩情、雋永的文字像黃鐘大呂在現(xiàn)代社會中奏出悅耳的旋律,這一切正是青少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正因為如此,新課改以來,我們語文教師紛紛投入到古詩文教學這塊陣地中,利用古代美文的熏陶優(yōu)勢,大量誦讀、積累古詩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體會、移植詩人的思想精華,使語文素養(yǎng)得到綜合提高。

  通過培訓和多年來的語文教學,在古詩文教學方面,我也有一二心得,現(xiàn)交流如下:

  1、營造氛圍,培養(yǎng)興趣。

  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某件事情發(fā)生了強烈的興趣,他才會參與它,熱愛它,學習古詩文也同樣如此。為了讓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我在班級布置上別出心裁,專門列出一個“每周古詩文專欄”,定時更換欄目內(nèi)容,學生記誦,積累其中的內(nèi)容并且定時檢查;再者是在班級文學社的手抄報內(nèi),設(shè)制古詩文?,總結(jié)歸納學生每日記誦的古詩文,以供學生傳閱、學習!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教師自身的古詩文功底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好的激勵。教師的出口成詩、字字珠璣是對學生最好的'熏陶和感染,這種人格魅力,會促使、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自覺積累。

  因而,我在教學的百忙之余,見縫插針,搜集了《古代文學作品選》、〈〈唐詩三百首〉〉、〈〈宋詞〉〉、〈〈千家詩〉〉等古文作品,一方面自己記誦、積累;另一方面更是激勵學生學詩、背誦,并且在年級以內(nèi)設(shè)立“超師獎“,在學期末與學生進行比背古詩文,這樣在比、背中造成一種聲勢,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興趣也就培養(yǎng)了起來。

  2、以點代面,多方積累。

  笛卡爾曾說: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有了學習古詩文的興趣還不行,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文學素養(yǎng)的形成是個漫長的過程,底蘊內(nèi)涵是靠日久天長的積累和打磨培養(yǎng)出來的,因而,學習古詩文時積累是至關(guān)重要的。我受唐代詩人李賀“錦囊妙句”典故的啟發(fā),我也引導學生隨時隨地作積累,小卡片、鉛筆頭隨身攜帶,在電視、歌曲、閑聊中獲得的佳詞錦句都可以積累下來,整理之后背誦下來,讓他真正的成為自己的知識。

  另外,在課堂教學時多方遷移和拓展也可積累。可由一首詩延伸與其主題相同的、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或同一詩歌流派的其他詩,也可以是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由這樣的拓展可以是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交給積累的方法。還可以由教材中的課文,如《香菱學詩》這樣的文章,相應拓展到名著中的古詩文積累,像《紅樓夢》就是一個古詩文學習的典范,曹雪芹在這部名著里撰寫的僅詩詞就200余首,還有其它的銘文、悼文等,總計300多,引導學生積累、記誦。這樣就形成了以課堂為基礎(chǔ)、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的教學體系,讓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積累,相互促進,讓學生在多層次、多方位的閱讀、積累、感悟中,獲得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做到凈化學生的靈魂,滋潤學生的心智。

  3、以讀促寫,讀寫雙行

  學生在積累古詩文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他們把言簡意賅、靈活秀美的古詩文,引用或活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使他們的文章增色添彩,底蘊豐厚,文采斐然。教師也在成功與喜悅中收獲著從教的快樂與幸福。譬如學生在作文《詩歌,它走進了我的心中》中,就曾有這樣的抒寫:“比如李太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比如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日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比如劉禹錫的‘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比如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每次讓我品讀,心靈都如初讀一般悸動,每次都別有一番滋味心頭”……學生之所以對詩歌能有如此之深的感悟,就是因為他們對詩歌那種強烈的愛好和多方面的積累、記誦。

  同時還可以讓古詩文成為學生作文的載體,讓學生嘗試作文訓練,即使使學生既深刻地把握了古詩文的內(nèi)涵,又鍛煉了文筆,這樣做到以讀促寫,讀中學寫,以寫促寫的讀寫統(tǒng)一。如在學習《三峽》一文時,為考查學生是否達到文貴自得這種境界,讓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像改寫成游記,可使用第一或第二人稱,學生動筆前讓學生反復吟誦,使學生感悟聯(lián)想,然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在學習古詩文時還可以進行同類文對比,在類比中感悟,體會作者的感情。例如,在學習《答謝中書》和《小石潭記》兩篇文章時,通過類比聯(lián)系,讓學生寫出心得體會,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獲得了又一次的升華,課堂教學的思想教育再一次得到體現(xiàn)。有些古詩文還可以改成劇本,如《石壕吏》等這樣情節(jié)性比較強的古詩文,可以通過課本劇的形式來表現(xiàn),在編、寫、演的過程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

  4、創(chuàng)造機會搭建展示平臺

  有了展示平臺,才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因而,我在教學中曾多次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搭建展示的平臺。開展古詩文朗誦活動,古詩文積累大賽,古詩文積累匯報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表演的形式繁多,有詩詞配樂朗誦、詩詞賞析、詩文演唱、改編劇本、反串《長恨歌》等,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在這些活動中,充分展現(xiàn)了學生的古詩文積累功底。

  梁啟超曾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要從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素質(zhì),必須從青少年抓起。經(jīng)典古詩文字句凝練,音韻優(yōu)美,詞匯豐富,意境深邃,思想深刻,雖經(jīng)歷滄桑,卻深深扎根在人們心中。誦讀、積累、運用古詩文,對于塑造青少年的靈魂,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無與倫比的作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還要再接再厲,繼續(xù)研究古詩文的教學。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古詩教學心得體會05-29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05-27

(必備)古詩教學心得體會07-15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范文05-19

(薦)古詩教學心得體會05-29

古詩教學培訓心得體會07-19

【熱】古詩教學心得體會05-27

(熱門)古詩教學心得體會05-27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熱]06-23

(優(yōu)秀)古詩教學心得體會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