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綜合活動《有趣的蘿卜》,這是我園園本課程——農村綜合主題教育“蔬菜營養(yǎng)好”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此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我們都知道,蘿卜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jié),蘿卜在農村菜場等地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卜、胡蘿卜、卞蘿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yǎng)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腌著吃,有的還可生吃呢!民間還有“十月蘿卜小人參”的美稱。
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卜,但對蘿卜的種類、用途、營養(yǎng)價值等還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fā)現幼兒不愛吃蘿卜的現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蘿卜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卜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發(fā)幼兒愛蘿卜的情感。我們認為,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幼兒在感知蘿卜的基礎上,能表達蘿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蘿卜的特征進行分類。
。2)在游戲中了解蘿卜的生長過程,體驗蘿卜生長的快樂。
。3)幼兒樂于探索,能大膽表述,在活動中感受蘿卜的有趣,產生愛蘿卜的情感。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感知蘿卜的有趣,主要是蘿卜的特征、用途及生長過程。通過探索發(fā)現、多媒體課件、歌曲引路、游戲體驗及品嘗蘿卜制品,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的難點是:根據蘿卜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主要通過小組商量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意識到分類標準及分類結果,提高幼兒的分類能力。通過集體評價,使幼兒的分類經驗得到整理?傊,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戲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操作臺6張呈半圓形擺布在前面和側面,便于操作評價。
2、物質準備:兔子絨玩具、各種蘿卜、籃子每桌一套、創(chuàng)編歌曲、多媒體課件、蘿卜食品、輕音樂
3、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全方位的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推拙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tài)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蘿卜的趣味性、多樣性,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獲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是對蘿卜進行分類。幼兒分類是指幼兒把具有一個或幾個共同特征的物體聚集在一起的活動,分類活動是觀察活動的延伸和應用。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chuàng)造性。本次活動的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蘿卜籽,共同體驗蘿卜生長的快樂。由于我利用了節(jié)奏快的旋律巧填歌詞,編成了一首《蘿卜歌》,這給游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蘿卜的生長過程,更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可愛的蘿卜形象。教師的適時賞識,把幼兒的創(chuàng)造之花點燃,顯示了無窮的力量。
3、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制作多媒體動畫“蘿卜的生長過程”,讓幼兒對蘿卜生長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fā)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4、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方法。
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我就引入了幼兒喜歡的兔子形象,結合秋收,引發(fā)幼兒融入到看蘿卜、分蘿卜、品嘗蘿卜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與個性發(fā)展的統一。
此外,我們還適時采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審美熏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蘿卜多樣性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嘗一嘗、學一學、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蘿卜發(fā)生了興趣。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動中我們就鼓勵幼兒分蘿卜,引導幼兒按蘿卜的特征進行分類。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著不同的分法。當然,幼兒不一定一次就能分成功,他們不斷以動作調節(jié)自己的分類標準。伴隨著動作,幼兒的思維就會靈動起來,因而就有了更豐富、多樣化的分法。通過介紹性評價,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深化了各自的認識,拓展了分類面。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蘿卜的生長過程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采用了游戲體驗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體驗蘿卜生長的快樂。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的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激發(fā)興趣——自由探索——操作分類——游戲體驗——品嘗交流——審美延伸。
。ㄒ唬┘ぐl(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顒右婚_始教師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小兔蘿卜豐收”的語言情境和物質(蘿卜)情境,引發(fā)幼兒觀察蘿卜的興趣。在以下的環(huán)節(jié)中,我都是以小兔作為情節(jié)發(fā)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ǘ┳杂商剿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們?yōu)槊拷M提供了充足的蘿卜,供幼兒觀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輕音樂播放的輕松氛圍中,幼兒比比、摸摸、說說各自看到的蘿卜的特征。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們就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的方式,對幼兒獲取蘿卜的經驗進行整理。由于材料的投放在孩子的視線前面,故講評時可結合實物進行,避免了空洞性。為了拓寬幼兒對蘿卜的認識,教師還結合收集到的圖片和實物蘿卜作了一個概括,點到了課題中蘿卜有趣的含義。
(三)操作分類
分類活動是前一次觀察探索活動的應用,而幼兒分類往往根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進行,分類標準(依據)也在不斷改變。因此,我們要求幼兒通過說一說、分一分、在嘗試和自我糾正中完善各組的分類。這里主要是按蘿卜的自然屬性——形狀、大小、顏色等進行分類。由于中班幼兒還不具備多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故分類要求不是十分嚴格標準。我們允許產生錯誤和爭論,引導幼兒在多次操作、反復嘗試中積極思考,自己修正,學習到科學的態(tài)度和精神。因此,只要幼兒分得有理,他們就完成了幫小兔整理蘿卜的任務,就可以把分好的蘿卜送到小兔家,這樣幼兒就有了成功的體驗。
在第二、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征和操作分類的目標(目標1),同時目標三也得到了一定的體現,主要是探索態(tài)度和樂于表達方面。
。ㄋ模┯螒蝮w驗
幼兒感受知蘿卜的特征后,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其生長過程。因此,及時設問“你們知道蘿卜是怎么長大的嗎?幼兒通過聯系實際經驗的交流,結合多媒體課件,幼兒真切地理解蘿卜怎樣由一粒蘿卜籽慢慢長大的過程,其動感使孩子感知生命的力量,替代了圖片死扳不動的傳統方法。為了使幼兒的興奮點上升,全體幼兒又在一曲《粉刷匠》旋律中自編自演了《蘿卜歌》,在輕松的氛圍中體驗了成長過程的快樂。教師適時賞識又給每個孩子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此環(huán)節(jié)較好地將藝術融入了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這一環(huán)節(jié)落實了目標2。
。ㄎ澹┢穱L交流
在討論交流蘿卜的用途后,大家一定很想品嘗了,為了滿足孩子嘴饞、控制能力弱等特點,我就及時安排了小兔請大家品嘗蘿卜的情節(jié),,很自然地引導幼兒進行品嘗交流蘿卜的吃法,我們在每組提供的食品有:(生吃的、腌制的、紅燒的、炒的、涼拌的)。大家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tài)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多吃蘿卜(蔬菜)營養(yǎng)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yǎng),使身體長得更捧。在這一過程中蘿卜的吃法也全面體會,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活動。到這環(huán)節(jié),目標3就自然完成了。
。⿲徝姥由
活動結束,我們不能馬上告一段落,關鍵是引導幼兒持續(xù)不斷地對蘿卜產生興趣。小朋友知道了蘿卜不僅有趣,它還有很多吃法,接著以加工制作玩具,使幼兒在審美心理、創(chuàng)作欲望上得到滿足。教師通過幾件小制作,引發(fā)幼兒對蘿卜的創(chuàng)作欲望,使審美心理得到愉悅,進而為孩子有意愿投入下一個非正規(guī)性的自主活動奠定基礎。同時,請幼兒把小兔和蘿卜帶走,既是為兔子幫忙的表現,又是為可能進行的制作創(chuàng)造條件,相信孩子會對蘿卜產生持續(xù)的興趣,或許還可以從中生成更有價值的活動。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拉拉手 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認識你真好》的第一課。本單元以“你“為主,以兒童熟悉、最想親近的人為切入口,由認識老師、同學到認識校園、國旗,小學生活認識范圍逐步擴大。作為第一課,是本單元的一個鋪墊,也是引起學生對這門學科喜歡的關鍵。
本課分為三個版塊:第一版塊:和老師、同學交朋友;第二版塊:游戲(找朋友 網小魚);第三版塊:活動(紅黃藍綠大行動)。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將課時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通過設計動物問好情境導入,消除學生膽怯心理,培養(yǎng)學生樂于和同學、老師交往的情感,從而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第二課時,以游戲承接上一課,通過各種游戲,滲透文明禮貌、規(guī)則、紀律等行為習慣的教育,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下面以第一課時的目標、過程來闡述本節(jié)課是怎樣體現新課程標準下“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理念的。
2、說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樂于和同學、教師交往的情感,初步體驗作為集體生活中一員的快樂。
行為與習慣:
初步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
知識與技能:
通過參與各種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開展與同學、老師的交往活動,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
3、說教學重、難點:
活動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樂于和同學、老師交往的情感。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開展與同學、老師的交往活動。
活動難點:
。2)課堂活動的組織,以及學生對于初步的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
二、說教法:
“興趣是步入創(chuàng)造大門的臺階!皩τ趧偺みM小學年級 的兒童,他們對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為了使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學會與人交往。本節(jié)課中,主要運用交談、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建構,使學生掌握初步的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說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尚小,天真活潑、喜歡好動是他們的特點。所以在課堂上,以學生參與活動為主,盡量營造一個趣味盎然、輕松和諧而又積極主動的情境,促進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四、說過程:
活動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從教師的自我介紹開始,再利用多媒體動畫,引出書中的4個小動物,與學生打招呼、交朋友,引起學生交往的興趣,為后面學生的自我介紹作鋪墊。
活動二:同座同學相互認識
讓學生回憶以前用什么方法認識新朋友的,再引出圖中小朋友交朋友的一些方法(如拍手唱兒歌、做游戲),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交往方法,同座位小朋友互相交往認識。此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全班學生的'表現,如發(fā)現不愛與別人交往的學生,及時引導幫助,使他們也能參與到活動中來。
活動三:學做名片并展示交流
1、教師出示事先做好的一張名片,告知學生交換名片也是認識新朋友的一種方法。然后教師把名片贈送給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同時也引起學生學做名片的興趣。
2、教師示范、教學生學做名片,適時點評學生所做的名片。
3、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全班交換名片,認識更多的新同學。同時教師應隨機指導交換名片的禮節(jié)。
4、把自已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大家。
活動四:以歌總結、升華
此時學生認識朋友的激情被調動起來了,教師再以《拍手唱歌笑呵呵》的兒歌作為總結,在學生邊唱邊跳的氛圍中將學生的情緒再次調動,認識到結識朋友的樂趣。
五、說課總結
本節(jié)課的設計圍繞調動學生交往的熱情,即“拉拉手,交朋友”,從情感的角度激發(fā)學生逐步形成交往的技能,為下一節(jié)課的活動打下扎實的情感基礎。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從學生實際也發(fā),以活動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參與交往的熱情,從而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小兔安家》這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除法的第二課,這課是在學習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運用情境圖中有關的數學信息,引導學生提出代表除法問題的兩種基本類型的數學問題。在提出這兩類數學問題是以理解情境中蘊涵的數學關系為前提的。
根據本冊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特點,確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3、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
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小兔安家”的情境,通過觀察發(fā)現數學信息,結合具體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簡單記錄提出的問題,然后啟發(fā)學生把所有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成兩類,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兩個問題上,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同時在教學中,注意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的交互運用,達到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和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冬天到了,森林里的小兔子們?yōu)榱撕芎玫倪^冬,它們給自己蓋了許多新房子,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探索發(fā)現
1、出示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有什么?小兔們在干什么?你們能不能幫老師算一算這兩組小兔一共有多少只?
2、小兔現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去休息。你們能用小兔的只數和房間數這兩個條件,提出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嗎?
3、小組合作探究,匯報討論結果:
生1:我們的問題是:12只小白兔住4間房子了,每間房子平均住幾只小白兔?
生2:如果每間房子住6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住幾間房子?
生3:12只小白兔住3間房子,平均每間住幾只小白兔?
生4:如果每間房子住2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幾間房子?
按匯報的順序,教師在表格上記錄如下:
有幾間房子
每間有幾只小白兔
4、師:很好,大家合作,一共提出了8個數學問題。同學們再想一想,如果把這些問題分成兩類,應該怎么分?(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生1:一類知道有幾間房子,求每間房子平均住幾只小兔;另一類知道每間房子住幾只小兔,求需要幾間房子。
師:有不同意見嗎?
師:大家都同意這么分,好,現在請各小組分工解答上面的8道題,完成解答后,小組合作完成一個新任務,把你們的算式按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整理排列,并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12÷2=6(只) 12÷6=2(間)
12÷3=4(只) 12÷4=3(間)
12÷4=3(只) 12÷3=4(間)
12÷6=2(只) 12÷2=6(間)
生1:左邊的4個算式是同一類問題,知道房子的間數,求平均每間住幾只小白兔;右邊的4個算式是另一類問題,知道每間房子住幾只小白兔,求要住幾間房子。
生2:這兩類問題的答案中,數量單位不同。
生3:每一行中,左、右兩個算式,是用同一句乘法口訣求商的。
師:你們發(fā)現了不少規(guī)律,再把幾個算式聯系起來想一想:每間住的小白兔只數與所需房子的間數,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生4:我們發(fā)現,每間房子住的小白兔少,需要的房間就多;每間房子住的小白兔多,需要的房子就少。
5、師:你們真棒!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戰(zhàn)嗎?它給我們提出了:如果每間房子住5只小兔,3間能住下嗎?獨立解決,匯報算法。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江西版小學美術第十冊第1課《凝固的動感》。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所確定的階段目標,確定這課屬于造型表現這一學習領域。本課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欣賞一些精彩畫面和優(yōu)秀雕塑作品,教師對這此畫面和作品進行講解。本節(jié)課中,我想加一點內容:讓學生制作一些簡單的雕塑,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二、教學目標
本節(jié)課,面對的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這年齡段的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結合他們的學齡特點,本著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 通過對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賞,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去觀察生活、關心生活,進而熱愛生活。
2. 初步了解雕塑的制作和表現手法,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 利用一些實物,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的雕塑,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確定了目標,本課的重點、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通過對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利用實物,動手制作雕塑。
三、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新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過程、享受學習快樂。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chuàng)造的快樂,發(fā)展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四、教學過程
。ㄒ唬⿲耄
1、視頻播放一些精彩瞬間,如體育賽場上、抗震救災中那一幕幕感人畫面。學生欣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師問:我們用什么方法可把這些精彩瞬間銘記呢?(學生回答后,引入“雕塑”一詞)
。ǘ┙榻B“雕塑”一詞的含義
教師介紹雕塑的含義和分類
。ㄈ┬蕾p雕塑作品
1、展示一些實物雕塑,讓學生親身感受,親眼所見雕塑,從而加深對雕塑的理解
2、視頻展示《走向世界》、《崛起》、《永恒的運轉》、《拋鐵餅者》、《挑戰(zhàn)》、《接力》、《中國女排》等作品的圖片,然后教師對這些作品的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等進行介紹,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四)討論、交流
學生3—5人一個小組,談談以體育運動為題材所創(chuàng)作的雕塑作品的美感。
(五)動手制作
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些素材,制作一些簡單的雕塑。
。┳髌氛故驹u價
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其他同學看,并說出自己的創(chuàng)意理念,師生均可對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
。ㄆ撸┱n堂小結
最后,教師對本節(jié)課作一總結。
總之,這堂美術課通過精心設計,通過欣賞作品,討論交流,動手制作等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實現了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
我的說課完畢,希望各位評委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今晚我們又相聚在小教天空這片成長的樂園、育人的沃土里。非常感謝州教科所、縣教研室為我們建始實驗小學提供了這樣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同時也感謝學校領導的厚愛和同事們的鼓勵與支持,你們把這個交流、學習的機會賜予了我。
現就我們選定的研究主題:讓識字走進學生的生活實際。針對我所執(zhí)教的《菜園里》一課向各位說課。懇請得到各位專家、老師的批評指正。我想從以下幾方面來說課:
(一)讓生活性與實踐性走進識字教學生活是教學的源泉,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要把生活性與實踐性有機結合起來。針對本課內容的選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所以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體驗,把教材與生活有機融合,讓學生有活動的時空,走出課堂,在有趣的實踐中學習。
比如:課前利用雙休時間我?guī)ьI班級學生去城郊參觀了農民伯伯的菜園,他們親身走進蔬菜地里感受蔬菜的一切,一邊摸摸、聞聞、拍拍蔬菜,一邊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收獲。知道了不同蔬菜的顏色、樣子以及生長特點,了解并收集了有關蔬菜的知識;這就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走進了廣闊的生活中,不再局限于書本。特別是學生在菜地里,看見蘿卜時,老師拔起一個大蘿卜問學生:蘿卜的根很大一部分在哪兒?學生回答:它根的很大一部分長在地里,我們看不見。老師順勢引導說出蘿卜地下捉迷藏,讓比較抽象的詞語理解融進了實際觀察所得中,學生很直觀形象地感受到蘿卜地下捉迷藏。這就為其在課堂實際中理解詞語作好了鋪墊。
通過這樣一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走近了蔬菜,認識了蔬菜名,了解了蔬菜的特點。而更多的是激發(fā)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蔬菜的喜愛之情,為課堂學習儲存了一份難得的激情與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景 激情入課
《課標》指出:低年級孩子的識字教學貴在激發(fā)其識字興趣。我在努力做到這點。
上課伊始,我設計了一個卡通人物農民張大爺,他帶著各種蔬菜,為了來看望孩子們而走進了課堂。這一設計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因為張大爺的出現,喚醒了孩子們的記憶,讓他們的記憶閘門徐徐開啟,好象又回到了幾個星期以前快樂而有趣的參觀菜園活動之中,喚起了他們的興奮點;其次是張大爺這一和藹可親的人物由生活走進了課堂,而且還給孩子們帶來豐富的蔬菜, 激發(fā)其強烈的求知欲、表現欲;再次是以課件形式出現老師要說的內容,顯得更加生動有趣,讓孩子們樂于接受,符合其年齡特征?傊_課時的激情入課,喚醒了學生的記憶,重拾其識字的興趣,為課中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實物引導學詞識字
(1)看實物說蔬菜名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把各種蔬菜安放在同學們的座位里,而且讓其不容易發(fā)現(還說是張大爺送來的)。在學習詞語時,我請同學們自由找找張大爺送來的蔬菜在哪兒?不說則矣,一說則激發(fā)起了孩子們強烈的發(fā)現欲、探究欲,他們都爭先恐后地找到了各種蔬菜,面帶自豪與微笑地高舉在手中,這樣就讓孩子門提前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接著我讓孩子們把找到的蔬菜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最后我請孩子們把自己找到的蔬菜展示給大家看,并且要響亮地叫出他們的名字來,讓實物與抽象的名字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物中學詞,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找到成功的喜悅。
(2)由實物引導學詞識字 當學生興致勃勃地展示完手中的蔬菜后,我便出示相關課件:帶拼音的蔬菜名。告訴孩子們,這就是他們剛才說的蔬菜的名字。并運用激將的語氣問:你們想記住這些名字嗎?讓學生很自然地由認識蔬菜實物過度到學習詞語之中去。在學詞學字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又采用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
如:先讓學生對照拼音自學詞語,接著檢查自學情況,檢查時又先讓學生齊讀帶拼音的詞語,再去掉拼音讀詞語。當認讀完9個蔬菜詞語時,最后只出示在這些蔬菜里面藏著的7個去拼音的生字。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讓學生在實物中學詞,在學詞中識字,把實物和學詞、學字結合起來,和生活結合起來,讓識字教學水到渠成地走進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我想這樣就遵循了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其循序漸進的識字。
(四)自讀課文 自主識字
當學生學習完蔬菜名及其其中的7個生字后,剩下的一部分生字還在課文之中。我打破常規(guī),把該認識的生字從課文里先提出來,放置于屏幕上,然后給孩子們明確交代,這些生字就是藏在我們兒歌里面的另一部分生字,請同學們想辦法認識他們。當學生經過自己的重建,自我想辦法去認識生字后。老師再進行檢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認為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認記生字的積極性。
(五)形式多樣 鞏固生字
當學完14個會認字時。我首先遵循了從整體到部分的原則來復習鞏固生字,讓學生齊讀所有生字兩遍;接著我做到各得其所,把蔬菜名中的生字和兒歌里面的生字分別采用不同形式的鞏固方法,這樣就避免了鞏固識字的枯燥乏味。
如我采用了開火車復習法,激發(fā)興趣;采用了圖詞對照法,讓學生再一次把識字和看圖結合起來,形象直觀的記憶;我還采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你問我答的方法,讓一個學生到前臺當老師,這一游戲活動,再次喚醒了學生的學習激情;同時也檢查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考驗了孩子們的應變能力。
總之,我認為鞏固生字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老師抓住孩子們的心理、年齡特征,運用了多種方法。我想這無一給學生的學習增添了新的營養(yǎng)。
(六)緊扣寫字重點 分層指導 化難為易
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四個。其中心和風是比較難寫的兩個字。而且在他們中間分別呈現了一個新筆畫和一個新偏旁。為了減小在寫字時這兩個字的學習難度,我在識字教學中就相機出示這兩個字進行合理的指導,把寫字融入到識字中去,而不是簡單機械的識字,讓識字、寫字有機結合。在學習這兩個字的寫法時,學生就已經很清楚的了解了哪個筆畫難寫,這樣就做到了化難為易。
(七)趣味盎然學兒歌 鞏固認識生字
兒歌雖然不是本堂課的重點。但其在輔助學生識字的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為了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我用趣味盎然 、由淺入深學習兒歌的方法來把識字教學融入其間。
如,當我要求學生自讀兒歌時,便要求其一邊讀兒歌一邊看生字是否認識,還有不認識的要對照音節(jié)拼讀;為了檢查其是否認識全部生字,我要求學生齊讀課文;為了讓學生自我反省是否都讀對生字時,我點名讀文,師生評議;最后為了讓學生感受會讀兒歌、會認生字的快樂,老師和他們一起自由表演朗讀課文。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把鞏固生字的認識寓于朗讀課文之中。
總之,我在此次教學活動中,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本次研究主題為準繩,努力做到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預設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竭盡全力讓識字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
我認為此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是實,真正體現了踏踏實實教語文這一理念。但我深知,教學確實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的教學中存在諸多不足。如老師的普通話不太標準;評價學生的語言不夠精煉豐富;老師的親和力不夠等。在此懇請得到各位老師的幫助。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楊柳岸曉風殘月”、“吹面不寒楊柳風”、“風吹草低見牛羊”……自古以來在文人墨客的筆下風總是飽含著浪漫的氣息。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既可以造福于我們,也可以毀壞我們的家園。一般來說人們總認為風既看不見也摸不著。通過一系列的聽風、體驗感覺風、畫風、說風的活動,讓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風。使孩子們更親近大自然,主動觀察、探索風起時自然現象的變化,初步了解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體驗、尋找來豐富學生對風的感知,了解風的形成和特征。
2.進一步提高用線條進行表現能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嘗試用線描的方法表現風吹時引起的物象變化的景象,表達出自己對風的感受。
3.培養(yǎng)對自然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fā)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記憶刮風時周圍事物和人物的動態(tài)變化。
難點:運用線條大膽地表現對風的感受。
四、說教學流程
本節(jié)課本人通過感知風、討論風、欣賞風、 試畫風的軌跡、聯想風、欣賞風的繪畫作品六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學習,讓學生對風進行造型表現。
首先第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聽風聲、感知風的存在來引出課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兩個提問,來說明這么一個問題:‘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我們卻能感覺到它的存在,而且可以通過一些自然現象來證明風的存在。’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欣賞不同等級風的圖片。讓他們身臨其境,認識風的'不同類型,同時引出風的軌跡,我認為這個環(huán)節(jié)很重要,由教師試畫到學生板演至全體學生體驗,讓他們初步找找畫風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單單畫風的軌跡是不夠的,學生停留的還是表面,為了讓他們更深刻理解表現風的存在,我通過小實驗,請一位學生扮演小草,提問:“假如你是一棵小草,風兒來了,你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通過學生的肢體表演,顯得更為生動、有趣。緊接著出示一幅靜止的畫面,問:“此時風兒來了,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由此讓他們產生更為廣闊的思維,積極思維。想想這畫面可能出現的的一切效果。最后請一位學生來完成風兒吹來時場景的變化圖。
下面進入第三環(huán)節(jié),學生作畫。我用快速瀏覽的方式欣賞方式學生和畫家的作品,感知不同畫種風的表現方法,然后出示作畫要求進入繪畫狀態(tài)。配上音樂。
在第四環(huán)節(jié)講評時,先通過學生自評,讓他們樹立自信心,再通過互評,增加他們之間的交流。
最后老師總結,帶出課后拓展。第五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懂得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同時也讓學生在課后去拓展一下有關風的知識面。
說課稿 篇7
一、對教材的理解
1.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中國的傳統文學博大精深,詩歌猶如其中的一泓清泉 ,常常能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清涼的慰藉。陶淵明更是我國詩歌史上一個重要詩人。他,不僅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詩歌更對晉以后的唐宋詩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飲酒》則是他“田園詩”中的一首很有代表性的詩作。
這首詩表達了陶淵明歸隱之后的思想,贊美田園生活的無限美好,流露出詩人融入自然的那種閑適自得的感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黑暗官場的厭惡與憎恨。雖然八年級的學生對陶淵明并不陌生,但對其思想的高度,對其歷史地位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利用這首古詩詞的學習幫助學生加深對作者的理解。將作品與作者進行有效的整合,讓學生不僅學到學習鑒賞詩歌的常見方法,而且在理解本詩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的同時,體會作者積極的人生追求,正確理解詩人心志高遠的精神境界,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2.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的確定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系”;而對詩詞的學習,新課標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于是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為以下幾點:
【教學目標】
1.掌握朗讀的韻律節(jié)奏,理解詩歌內容,背誦詩歌。
2.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閱讀能力和初步鑒賞能力。
3.理解本詩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體會詩中作者積極的人生追求和熱愛田園生活的情致。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思想內涵,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閱讀能力和初步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真意”“悠然”等詞句的含義以及陶淵明的處世態(tài)度。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過不少古代詩詞,對古詩詞的格式、朗讀方法有一定的認識。對本詩的作者陶淵明并不陌生,前面已經學過了陶淵明的多篇古詩文,其中有古詩《歸園田居》,古文《桃花源記》,傳記《五柳先生傳》,對其人其詩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也積累了很多名句。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自主質疑、合作探究,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學生領會詩歌的內涵,達到“以詩解詩,以文解文”的目的是可以實現的。
三、教學理念:出于對教材以及作者陶淵明這樣的理解以及學生實際,加之詩歌這種文學體裁能啟發(fā)思維,開拓視野,陶冶情操。為了將這首詩講出味道來,讓學生能從多方面收獲。在教學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兩點:
1.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
2.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說教法學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及手段實施教學。
1.朗讀欣賞法
2.討論探究法
3.情境設置法
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配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五、說教學設計
那么,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與作品、作者對話,以便探求詩歌的言外之味,尋求適合學生解讀經典古詩詞的賞讀途徑,我設計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情境導入
教師先出示一副對聯,學生很容易就能猜出這位獨愛菊花的田園詩人就是陶淵明。順勢請學生交流陶淵明的相關資料,并且結合他作品中的一些語句來評價陶淵明。為了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表達,我給學生作如下示范并出示句式。
這樣在學生廣泛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順勢導入本課的`學習。
教師:今天我們再來走近這位真正的隱士,田園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晉代大詩人陶淵明,領略他給我們展示的清新世界。
(我這樣的導入,既創(chuàng)設了情境,又能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為實現本節(jié)課“以詩解詩,以文解文”的目標奠定了基礎,當然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學生疑
(新課標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精神,鼓勵學生自主質疑。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敢于懷疑的精神,我引導學生注意題目和詩文的聯系。相信善于觀察的學生很快就會發(fā)現并且提出這樣的疑問:題目雖為《飲酒》,但詩文為何沒有提到酒?如果學生之間能結合自己讀書所得解答這一解惑更好,如果不能我會給予這樣的解答:陶淵明共寫《飲酒》詩20首,詩前有小序,序中說,這些詩是其“閑居寡歡”,“既醉之后”所作!讹嬀啤吩姸际翘諟Y明在飲酒以后寫的,但所寫詩的內容不一定與飲酒的事情有關,而抒寫的是自己的志趣。
這首詩寫田園之景,抒隱居之情,以純樸自然的藝術風格表現了詩人閑適的生活和對自然風光的喜愛。
為了深入了解關于古人的“酒文化”,我還補充這些材料:在古代酒與人關系甚密,可解憂可增興。
曹操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李白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斗酒詩百篇。
杜甫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
王維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陶亦自云:性嗜酒,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俗語:酒后吐真言,我們來看看陶淵明的真言。
說課稿 篇8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
今天聽了瑞安市第九中學張國相老師執(zhí)教的《程序的基本控制結構》這一課,整節(jié)課教師都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的素養(yǎng),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合作互助、積極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具體表現如下:
一、學法遷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有助于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課堂中,張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如學習完“順序結構”這一部分,張老師了解到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方法,因而把學法遷移到鞏固練習當中。讓學生運用學法自由組合學習小組,互相討論,進行舉一反三,最后由學生匯報學習結果。整個過程都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而且增強了學有所用的意識和團結協助的精神。
二、情境營造,激發(fā)興趣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情境營造不僅在于內容的興趣性,增強氣氛,更在于信息技術學習需要不斷地探究。這一節(jié)課就體現了信息技術在機房中營造學習情景的特色。教師在教學一開始,就利用課件,通過演示講解,語言生動,口齒清楚,把學生帶進想學習的情景當中,誘發(fā)學生追蹤事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習興趣。
三、自練自悟,自主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它學科如此,信息技術教學更是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這方面張老師在課堂中也處理得很好。例如:在學習“選擇結構”這部分時,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首先讓學生學習:
Function Sub aa( )
Dim a As Integer
a = InputBox("請輸入自然數:")
If a >= 60 Then
MsgBox ("及格")
Else
MsgBox ("不及格")
End If
End Sub
這樣一段程序,當學生運行輸入65時,運行后的結果為“及格”;初步地進行感悟整個程序的含義,然后讓學生自行修改a >= 70時,輸入同樣的數值;結果又怎樣呢?
最后,讓學生歸納學習方法,進行對比練習;以至學有所用。通過針對性的練習,學生把心中的疑問提出來:然后教師進行有的解答和分析,這種開放靈活的形式給了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空間,課堂上充滿生動和樂趣。
四、作業(yè)的布置也十分靈活
學完了《程序的基本控制結構》這堂課,張老師讓學生給自己布置作業(yè)(如計算1到100的累加),這也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體現。不但給學生留一個學習的空間,更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學生的發(fā)展與提高。如果能將這項工作扎扎實實地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對提高中下生的發(fā)展更有幫助。
綜合這節(jié)課的情況,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1、這堂課練的時間比較多,但練習的分量和深度還不夠。重點應對程序結構進行分析,讓學生讀懂、理解,進行舉一反三,如計算(1)23+37;(2)45×24時,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huán)結構的含義。應抓住程序中關鍵的句子進行分析,讓學生反復去思考,通過練習進行穩(wěn)抓穩(wěn)打;這樣扎實抓好這堂課的重點,落實難點;再學習下面部分內容,就自然得多了。
2、整體感知這堂課,其實在結構的安排上還是比較欠缺的,教師講的時間過多,而學生練的時間相對較少,雖然語言上較清楚,但是還不夠精練,(如“基本上是幾種……..”, )是幾種,就是幾種,不能說基本上,更不能拖泥帶水;再如學習完一種程序結構以后可否讓學生說說這個程序結構的主要意思,尤其是中下生有機會給他們多點學習的機會,檢查他們課堂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不是比課后補課更好嗎。
3、我覺得一堂課的成績與否,評價這一塊是相當重要的,教師對學生的成果進行展示、評價,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優(yōu)點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另一方面對其缺點進行及時的改正。這樣收到的效果也許會更大。
。ㄎ业脑u課到此結束,評得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太陽說課稿11-19
采茶說課稿11-20
《孔乙己》說課稿11-20
詩歌說課稿11-20
教案說課稿11-20
《春曉》說課稿11-17
《故鄉(xiāng)》說課稿11-17
軍神說課稿11-17